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工程;教学改革;模块化;案例式
中图分类号:TP393-4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是我校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同学的选修课,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设计性较强。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员,能够对网络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架构组网设计、综合布线设计,进而具备一定的网络管理系统开发的能力。学好该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这门课就显的尤为重要。
针对目前“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培养目标为准则,提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建设意见,是本文讨论的重点[1]。
1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建设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历来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在“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教学中教材选取尤为重要,现在市场上“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教材参差不齐,有的教材内容空泛,无实际内容,有的教材知识点陈旧,无前沿新技术,有的教材理论性太强,缺乏实际案例。网络实验环境的匮乏,“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需要实际的网络设备,很多院校由于资金不到位,并没有组建自己的网络实验室,这个在我们三本的院校中体现的更为充分。“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老旧,没有及时与现有的技术衔接。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喜欢实际的动手操作得出结果,这与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冲突。教学考核过程比重不合理,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年轻教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很多年轻教师直接从高校毕业就进行教学工作,实际教学经验不足。
由此可以得出,“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同时解决以上的几个问题。
2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教学改革
针对“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教材选择方面,要选择一本主教材和几本辅助参考书,主教材的选择要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辅助参考书的选择要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针对实验设备的缺乏,可以采取选择用虚拟机VM和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解决,虚拟机VM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服务器的架构,比如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INS服务器等。而模拟软件Packet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设备的配置,比如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的模拟,还有一些网络工程项目组网的模拟。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实际想要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教学大纲,与现有的新技术做衔接,针对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案例中贯穿理论知识点。同时可以尝试任务驱动法,把课程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大胆改革创新的能力。要优化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比重,使考核方式和比重更趋于合理化。针对年轻教师没有教学经验和工作经历,应多鼓励年轻教师去企业实地学习,并坚持良好的听课制度,向老教授们学习。
根据当前《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来看,越来越重视实践操作和安全管理,而社会对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也逐步转变为坚持理论够用、实操为主[2]。同时考虑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定位,学生的实际专业知识的接受度,我们采用了案例式和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把大的内容细化为小的模块,在讲授每一个模块中都穿插案例,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模块化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3]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们把“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的课程划分为五大模块,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二、三、五这三个大模块。在第一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工程的概念、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子网划分、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络接入设备、网络互连设备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采用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同时让学生实际观看常用的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第二个模块里,我们讲解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交换机的VLAN技术和生成树技术,路由器配置的基本命令,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网络地址转换。我们采用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完成实际的案例教学,案例有三层VLAN的通信、生成树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在第三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操作系统中服务器的技术与应用,包括常用的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FTP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INS服务器、流媒体等服务器的架构。我采用虚拟机VM来完成这些常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这样既方便又易于理解。在第四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安全技术中的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采用的案例为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第五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的测试与验收,案例教学采用实际的网络工程规划书来讲解。在整个基础性案例完成以后,再来几个综合性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全面的、牢固的掌握所学重要知识点。
为了更好的适合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程考核达到良好的效果,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占比50%,期末考核占比50%,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上机,其中重点考核上机,占比60%,学生通过上机来完成每个模块化中的案例,而考勤和作业各占20%。期末考核则采用报告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完成一个网络工程的规划,把五大模块全部贯穿进去,从而可以实现模块的分散练习到集中练习,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论
本文分析了“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举措,引入模块化和案例式教学,优化课程考核体系和比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富肯.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建设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0(5):66-67.
[2]李建新,柯钢,祝衍军.《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电脑,2013(3):74-76.
[3]石炎生,郭观七.计算机网络工程实用教程(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 中小型局域网 网络工程 管理 对策
前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局域网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拓展企业管理者视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推动我国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化,为了更好建设局域网,加强中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的研究具有现实。
一、中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存在的问题
l、专业人才匮乏。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型局域网络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局域网建设需要,大部分人员都出自高职技术学校,缺乏专业知识,仅仅接受过短期培训,并没有对局域网专业内容进行深入学习,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局域网建设需要不断创新,深度挖掘,才能够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如果在局域网建设过程中,缺乏创新,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仅依靠这些人员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由此,加强技术人员创新势在必行。
2、工程施工不规范。我国并没有制定针对局域网建设工作的法律制度,使得工程缺少统一的衡量标准,工程日后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另外,由于缺少专门规章制度,针对工程控制力度也受到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不规范是影响局域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安全性和兼容性不够。中小型局域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影响企业稳定运行,例如:网络瘫痪、恶性攻击等,安全性较差,究其根本,是受到法律制度和设备落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兼容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浏览器兼容性较差,无法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加强局域网网络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l、立足企业实际,加强细节管理。网络拓扑是网络工程的基础,大部分企业选择树形拓扑,以其自身良好的延展性,受到企业广泛应用,其能够结合企业规模,随时增加计算机设备,不仅如此,利用树形拓扑,方便设备更新换代,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由此,中小型局域网适合选择树形拓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同一楼层要坚持水平布线,而不同楼层则需要垂直布线,并最大程度减少布线渠道,线路要精简,为日后维修和保养奠定基础,而中心机房布线要结合连接点的特点,坚持合理原则进行布线,水平走向,需要选择非屏蔽或者屏蔽双绞线方法,垂直走向则要采用交换机技术。
2、坚持经济原则。选择相关设备局域网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在选择设备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合理选择设备。路由器,要加强对端口和包交换能力,一般选择中低端路由器设备;交换机要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控制,且承担着局域网内计算机的安全,而防火墙作为局域网的保护屏障,能够抵御外界对局域网内部的恶意和无意破坏,局域网建设要在软硬件两方面都建立防火墙,通常选择包过滤防火墙,安全系数较高;而服务器的选择,则需要选择性能较高的,能够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的,可以将多台低配置服务器进行组合,满足局域网运行需要。
3、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施工行为。为了确保局域网能够在企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完善相关制度,统一施工标准,为具体施工提供指导和帮助,规范施工行为,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力量,另外,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保障局域网质量。
篇3
实际设计工作中,初步设计可以不涉及主要设备的详细参数数据,在设计时间节点上基本是可控的。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后,由于土建设计的部分图纸必须在电气提供相关图纸(如:平面定位和预埋件布置等)后才能实施,设计时间的逻辑关系受到主设备招标时间的制约。所以,施工图设计阶段常常出现滞后现象,滞后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土建专业图纸未能按业主要求的进度及时提供上。列举具体范例如下:
1.1126kVGIS设备
国网公司技术规范要求,GIS间隔宽度可为0.8~1.5mGIS间隔长度(不含汇控柜)为不大于6.0m(摘自国网物资采购标准及范本“126kV~550kV组合电器通用技术规范”P64)。根据以上描述,GIS设备没有唯一的外形尺寸。若确定中标厂家未确定,设备则无法准确定位,导致土建建筑结构承重梁位置无法确定,结构受力传递途径不清晰,无法进行结构计算。
1.2变压器
国网公司技术规范要求,主变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基础数量统一为两条,基础间距统一为2.04m,基础表面预埋钢板,变压器底座宜采用点焊方式固定在基础的预埋钢板上。主变基础周围设置储油池,油坑长、宽尺寸应比主变外廓尺寸每边大1m(摘自国网物资采购标准及范本“110kV变压器通用技术规范”P17)。根据以上描述及《110kV变电站工程创优设计图集》对主变基础的要求,虽可以设计通用的主变基础图,不过,国网通用技术规范没有对主变的外廓尺寸,110kV套管、35kV套管、10kV套管等具置做出规定,因此,若没确定中标厂家,则将会产生以下问题:(1)110kVGIS出线套管与主变110kV套管的连接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倾斜度,无法满足风偏要求;(2)10kV主变进线开关柜与主变10kV套管的连接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而无法做成封闭式(户内GIS变电站);(3)主变中性点及10kV母线桥无法准确定位。
1.3电容器
国网公司技术规范要求,并联电容器装置(组装框架式),围栏尺寸宜满足以下要求:10kV,1000、2000、3000、3600、4000kvar为3.5m×5m;10kV,4800、5000、6000kvar为3.5m×6m;10kV,8000、10000kvar为3.5m×7m。围栏焊接在预埋钢板上,当围栏内安装有串联电抗器时,围栏不应成闭环回路,应由绝缘子或绝缘材料进行隔离,以免产生环流(摘自国网物资采购标准及范本“66kV-750kV变电站用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P16)。根据以上描述,国网公司没有强制要求厂家要有统一的围栏尺寸(对应的容量),因此无法设计基础预埋图。且该变电站方案将电容器布置在综合楼二层,若没确定中标厂家,设备则无法准确定位,影响到土建工艺部分电缆沟道布置、基础预埋槽钢及一、二次电缆预埋管无法准确实施。
2节点时间参数的确定
分析了事项内容和其逻辑关系后,接下来考虑的是网络图各节点的时间参数确定。根据经验对每个专业设计时间进行估算,通过计划评审法(PERT)来确定各专业节点“最乐观估计时间”及“最悲观估计时间”。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主设备招标定标的不确定因素,电气布置图位置的提供是土建平面图出图的紧前工序,在土建设计时间参数上给予适度延长,并增加“平面草图”分部节点(即先采用常规设计,待主设备提资后进行设计修改),以满足业主方在土建开工场地平整时间上的需求,同时在管理上加强电气主设与土建主设及业主方的沟通,做好紧前紧后工序的有效衔接。
3网络图的绘制
确定了事项工序和节点时间参数后,就可以按照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原则进行网络图的绘制,继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出关键线路,并根据计划时间与关键路线工期进行比较,计算各专业设计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最迟开始时间(LS)、最早结束时间(EF)、最迟结束时间(LF)、总时差(TF)和自由时差(FF),并对项目设计进行网络图优化。
4网络图优化
网络计划技术理论的运用,重点在于工效的提高及资源的节省,即在网络优化中达到项目“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的目的。
4.1工期优化
工期的优化是建立在对每个设计阶段(节点)都有设计周期要求,如果一个项目其中一个设计阶段的工期超出了预计的工期要求,就要通过调整(压缩)计算工期(关键活动)来实现,但前提是要保证关键活动被压缩后仍为关键活动。本例中作为乙方的设计单位必须按合同期限来调整设计工期。
4.2费用优化
费用优化是建立在业务承接的基础上来考虑的。对于工程设计而言,直接费用主要体现在人力成本(人工工资及加班费等)上。项目工期优化总工期的缩短,直接费用会上升、间接费用(设计管理费用等)会相应下降,这里就存在一个工期、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总体最优的问题——即总费用最小的最优工期。
4.3资源优化
在设计阶段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的调配与工期目标的关系上,理论上可以通过利用人力资源的有效调配,调整节点自由时差不为零的活动和改变该节点的开始时间以达到资源均衡来实现。实际工作中,因设计单位专业分工细密,个别专业设计人员有限,本例主要通过改变节点的开始时间来实现资源与工期目标的优化为主。
5过程管控
笔者注意到,设计阶段一些情况突变或因素的变化(如设备订货滞后、设备技术参数变动、线路路径变更等),都将导致设计进度计划的偏差和调整,所以,过程管控是网络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是通过组织、经济、技术、合同几方面措施来保证和围绕关键线路的运行,以确保工期的导向。定期(每周)召开各专业主设协调会,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土建与电气各专业的设计进度,讨论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及时进行设计网络计划的调整和偏差分析。在网络计划的调整中,如涉及到关键线路,需对网络图关健线路重新计算时间参数;如涉及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需注意非关键线路调整后是否影响到关键线路的时差。增减项目内容,可能会对原网络图产生影响,需注意增减项目相关事项的顺序和逻辑关系,应尽量不打乱整体而只调整局部。
6总结与分析
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 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53-01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如果项目信息管理还依靠纯手工处理信息和纸介质传递,那就说明单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如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个行业领域,对人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智力劳动,主要任务是对项目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并使信息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起指导作用。然而,随着一个工程项目的运行,其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也是巨大的。如果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来处理这些信息,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棘手的复杂的项目信息管理工作。所以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管理项目信息,使项目信息管理更加准确无误,是当今单位在项目管理方面所须研究的新课题。作为单位的一名电脑维修管理人员,深知电脑对单位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性,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可以大大提高单位日常工作的运行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单位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接下来,笔者将基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优势,对目前工程项目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建立管理系统的步骤以及其功能模块进行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指在组建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息传输载体,对项目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储存与应用,使项目信息便于提取与交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及时、流畅。并且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项目信息进行动态调整,使项目信息更好的为工程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
二、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步骤
1、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块
在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块时,首先应对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目标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并对项目信息给予分类,如: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等,然后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建立数据管理模块。这些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数据终端设备、通信线路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数据库管理软件以及服务器集成在一起,能过有效的完成远程和近程的数据采集、储存及输出工作,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使信息更加明确化。
2、建立工程项目信息编码
信息编码就是对原始信息符号按一定的数学规则所进行的变换,使信息成为计算机所能识别的语言。信息编码是信息处理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信息编码可以是信息更加方便于存储、检索与使用,在赋予信息元素以代码的过程中,信息编码必须标准化与系统化,结构要易于理解,易于掌握。除此之外,要根据信息的不同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编码,如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的竞标单位。项目的投资成本等等,这不仅是信息结构一目了然,更加流畅而且有助于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3、建立项目门户网站
组建信息服务平台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建立项目网站,将项目信息全部集合在一起,并进行分类处理,用网页的形式展示出来。随着工程项目的展开,与项目有关的图像、文字、合同、音像、视频等各类信息就会不断的产生。项目信息管理通过对项目各个环节、各个系统和各种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使项目信息便于处理、获取和交流,大大的提高了信息的流通速度。
三、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有助于促进科学决策
将项目信息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增加项目信息的处理效率,使项目信息能够及时的实现共享与汇总,这这就有效的杜绝了依靠人力处理带来的种种弊端,避免了对实时情况的错误判断和采取的措施的不及时。而且在信息服务平台中,信息是以网络为介质进行传送的,信息质量相对于其它方式要高得多,快速得多,这样具有相同知情权的管理层就都能过及时的获知信息,进而共同商讨对策,保证项目管理决策的顺利进行。
2、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建设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为项目参与这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使项目运行系统与外界环境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的进行沟通与联系。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可以是信息突破空间的界限,能高效的提高内部外部互传信息和内部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与效率,使项目的各种相关资源能够及时进行汇总,对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
3、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工程项目的启动、规划、实施等项目生命周期的展开。工程项目的信息量会逐渐的增加,这就大大的增加了项目信息处理工作的难度。但是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能过为工作人员提供及时完整的信息,加强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协调性,使项目工程更加便于管理,这就大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日常信息处理工作,从而可以促进工程运行速度和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一番探索,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不仅能够为工程的顺利运行提高报障,还能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可以说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推动单位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而且可以提高单位的自身管理水平。虽然,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但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一定会不断的完善,为工程信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温智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情 报,2011、7
[2]李宁远.浅谈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J].市场周刊?理论研 究,2012、3
[3]陶庆,王红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9
篇5
【关键词】网络安全;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工作过程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高专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各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也在研究适合本专业课程的课程建设模式和教学模式。
1.“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介绍
“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是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符合网络技术领域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学习领域课程。本学习领域根据网络管理员岗位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出发,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原型,主要培养学生网络设备安全配置和安全防护能力,并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现行“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不能适应就业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 培养定位模糊,岗位需求不明确
传统教学模式更多考虑知识体系的结构与完整性,较少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需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知识未来有哪些用途,不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需要这些知识,难以形成职业带入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与教师形成共鸣,学生和教师都难以达到最佳状态。学生知识学习了很多,但分散、刻板,空有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实践运用能力不强,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2.2 理论多实践少,知识分散,缺乏针对性
“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不同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该课程要求更多的实践课时比例、更多的针对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情境。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重知识、轻实践,且实践内容多为知识验证性实验,难以满足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
2.3 教学内容更新缓慢,难以适应网络发展需要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规范层出不穷,网络安全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如何及时更新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快速适应网络安全新状态,也是“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教科书为知识传授蓝本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经过两年的教学经验积累,针对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校启动“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经过广泛的调研与分析,明确了研究方向,确立了“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的课程改革与研究思路。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3.1 明确课程定位,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新的研究思路改变了课程分析的方向,由过去面向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转变为面向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岗位需求。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与认真分析,明确了新的课程定位:“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发现、研究和解决具有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胜任网络安全管理员的职业岗位需求。
3.2 课程内容编排与教学方法改革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能力的递进不是根据流程的先后关系确定的,而是按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确定的,例如先安排网络硬件设备还是传输媒体与流程关系不大,主要是要考虑哪个项目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相对简单一些,就把哪个项目安排在前面。如本课程就将网络传输媒体任务安排在最前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后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设计的学习任务必须能够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所以每个学习任务都应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进行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和学校网络对外服务中心,让学生亲临真实工作环境,参与或者分组独立完成对外服务的实际网络项目,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
3.3 课程学习考核方法
打破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是理论知识的考核,此阶段的考核安排在课程学习完后,以笔试形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20%。第二是项目技能的考核,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40%;第三是综合技能的考核,在课程学习完后,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训,包括岗位素质、团队协作、专业技能、实习报告的撰写等考核点,此阶段占总成绩的40%;三项成绩之和为学生本门课程的学期总成绩。学生每个阶段都必须达到该阶段的及格分,如理论考核,必须达到相应分数,否则必须进行重新学习和考试,以致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学生本门课程才算合格。课程的第一部分的考核采取教考分离,项目技能考核由课任老师考核,综合技能的考核由教师团队集体考核,最终达到考试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综合实习项目完成后,教师完成实习报告的批改后,举行至少一天的学生实习体会交流、教师评论和答疑,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师以后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最终使学生的组网和用网的能力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
4.结语
“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促进了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以课程建设为主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对专业教师队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9).
[2]李小峰.“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J].职业教育研究,2013(6).
[3]孙宁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1).
[4]及风云,张培成.对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2(6).
篇6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综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048-04
1人工神经网络评价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绩效的原理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多层次、多目标评价活动。由于影响评价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一般难以量化,而且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决定力量与管理质量之间映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很难明显地表述。因此,评价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如何才能做到既充分考虑评价专家的经验和直觉思维的模式又能降低评价过程中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既具备综合评价方法的规范性又能体现出较高的问题求解效率。这是正确评价的关键所在。
把ANN应用于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的综合评价,意在建立更加接近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ANN用于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将描述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的基础指标的属性值作为ANN的输入向量,将代表综合评价目标的结果作为ANN的输出。然后用足够多样本向量训练这个网络,使不同的输入向量得到不同的输出值,这样ANN所具有的那组权系数值便是网络经过自适应学习所得到的正确内部表示。人工神经网络通过信息样本对神经网络的训练,使其具有人的大脑的记忆、辨识能力,完成各种信息处理功能,利用其良好的自学习、自适应、联想记忆、并行处理和非线性转换的能力,模拟并记忆出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评价指标和知识管理绩效向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评价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绩效的标准。同时,通过大量的试训样本使得模型向着理想状态逼近。然后利用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测试,直到感觉满意为止。训练好的ANN便可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有效工具,对不同机构的教育知识管理进行综合评价。
2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评价模型
21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评价指标
设计评价指标是教育知识管理绩效评估中的首要问题。从教育知识管理的内容、目标及职能出发,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远程教育知识管理活动规律,并力求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本文从知识管理重视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水平、知识检测、评价和利用水平、综合管理水平等方面确定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知识管理重视
程度X1知识管理战略和预算的制定情况X11
CKO的职位与级别X12
激励人员创造性的花费占总投入的比重X13基础设施建设
水平X2人均计算机台数X21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22
网络覆盖率X23
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水平X24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化水平X3职位技能和评价标准的设立X31
知识人员比例X32
年均人员培训和教育成本X33
人员周转率X34知识检测、评价
和利用水平X4知识分类与标准化水平X41
多媒体软件或课件开发水平X42
经验与新方法数据库建设水平X43
电子图书的建设及利用水平X44
知识地图的建设及利用水平X45
网络教学资源的便利性X46
网上教学资源所占比重X47综合管理水平X5安全防范措施X51
信息资源管理措施X52
规章制度完善程度X53对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进行评价时,从输入层输入教育知识管理指标评价体系。为使模型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可操作性,本文在案例研究并结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7个较为典型的指标作为输入神经元(χij),依次分别是: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人均计算机台数;网络教学资源的便利性;网上教学资源所占比重;知识人员比例;年均人员培训和教育成本;激励人员创造性的花费占总投入的比重。这7种因素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反映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的主要因素。
22评价指标属性值的量化
多目标评价中各目标间具有不可共度性,即各指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难以进行比较,因此,在综合评价前必须把这些分指标按某种隶属度函数将其归一化到某一无量纲区间。
指标属性值的量化步骤:
(1)计算第j个分指标Zj的平均值j:
j=(∑mi=1χij)/m,j=1,2,…,n(11)
(2)分别按不同类型的指标计算中间变量:
①对效益型指标,记中间变量
Mij=xij-jj(12)
②对成本型指标,记中间变量
Mij=j-xijj(13)
③对区间型指标,记中间变量
当χij≤A,则Mij=xij-ΑΑ(14)
当χij≥B,则Mij=B-xijΒ(15)
当B≥χij≥A,则Mij=6(16)
式中A,B分别为区间型指标的最佳上下界
(3)原始指标按下式转化到[-1,1]区间上的隶属度函数值Yij:
Yij=1-e-Μij1+e-Μij(17)
显然,Yij=f(Mij)是一条S形曲线,其曲线形状如图1所示。Mij反映了原始数据χij偏离平均值j的程度。当χij=j,则Mij=0;当χij>j,则Mij>0且Yij随Mij的增长非线性递增。
图1S形转换曲线
从上述转换可以看出,对于效益型指标来说,当原始值χij大于平均值时,转换后其隶属度函数值大于0,原始值越大,隶属度函数值越大,当原始值是4倍以上平均值时,隶属度函数值接近“饱和”。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为了防止某一分指标隶属度函数值过大,从而左右整个综合指标。对于成本型指标,当χij越大时,其隶属度函数值反而越小,取负值,当χij越小时,其隶属度函数越大,取正值。
23综合评价BP网络的结构设计
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评价模型采用具有多输入单元、单隐层单元和单输出单元的三层BP神经网络,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综合评价BP网络结构
图2中,n,m分别表示输入节点和隐含结点个数;
χi1,χi2,…,χin为论域U={u1,u2,…,un}上第i个样本模式的评价指标属性值,Yi1,Yi2,…,Yin为论域U上χi经相应隶属函数量化后的评价值;
ωij(i=1,2,…,n;j=1,2,…,m)为输入层第i个单元到第j个单元的连接权值;
ωj(j=1,2,…,m)为隐层第j个单元到输出层的连接权值;Oi为样本模式i的输出。
综合评价BP网络模型的输入结点数等于各个被评对象的分指标数目。对于各个输入结点,分别输入经隶属度函数转化后的第i个被评对象的各指标隶属度函数值Yij(i=1,2,…,n;j=1,2,…,m)。隐层结点数的确定采用实验凑试法。输出层只有一个结点,代表第i个被评对象的总评价指标Oi。转移函数选用f(x)=11+e-x
24学习样本的确定与网络训练
一个学习样本由输入样本和输出样本两部分构成。输入样本为Y(i)={Yi1,Yi2,…,Yin}即被评对象各分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值。输出样本Oi为综合评价总指标,由下式确定:
Oi=∑nj=1ωj×Yij(18)
其中Yij是χij经上述转换后的隶属度函数值,ωj为综合评价中各分指标的权重。显然∑nj=1ωj=1,权重通常是依据公式(18),由专家组反复斟酌而定的。
把训练样本输入网络,利用该样本对BP网络的连接权系数进行学习和调整,以使网络实现给定的输入输出关系。本文采用BP算法训练网络。
25综合评价神经网络的实现算法
通过样本模式的训练学习后,BP网络就具有了样本模式所包含的专家的知识,分布地存贮在BP网络的权值之中,这样,这个训练好的BP网络就可以用来对评价的对象系统做出综合评价,再现评价专家的经验和知识。
由此,得到评价的算法如下:
Step1指标属性值的量化。即得出各分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值;
Step2确定BP网络结构,定义这些结构参数;
Step3把知识库中的权重和阈值,给BP网络的权重和阈值(ωij,ωjk,θj,θk)赋值;
Step4输入待考核对象的隶属度函数值,作为BP网络的输入值Yij;
Step5求出隐结点的输出值:
Sj=∑ni=1ωijxi+θj(i=1,2,…,n;j=1,2,…,m)(19)
yj=1/[1+exp(-Sj)](110)
求出输出层的输出值:
Sk=∑mj=1ωjkyj+θk(111)
Oi=1/[1+exp(-Sk)](112)
Step6输出考核结果Oi;
Step7是否还有待考核单位?
是:转Step3继续考核。
否:考核结束。
3仿真实例
本文运用基于神经网络的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20家远程教育机构的知识管理进行综合评估,并与专家评估相比较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实验中,采用了MATLAB下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样本的选取考虑了概括性和典型性,力求全面反映不同类型机构知识管理的水平,同时兼顾地区间的差异,尽量分布于不同省市地区,体现地区的广泛性。
依据本文所述方法,得到各分指标量化后的隶属度函数值和综合评价总指标的期望值。其中权重是由专家评判组反复斟酌而定。如表2所示。
表2各机构分指标量化后的隶属度函数值及综合评估指标Ji机构代号指标Yi1Yi2Yi3Yi4Yi5Yi6Yi7Jiω0201501501020150051048100940275-0289-02020169-009901032-0086-02540330-0185-0006-03320083-00713033403630215006009050652012604454-0537-0330-00670179-0786-0410-0213-037850075-0097-0179-0069010601170060000860684-01820455067500070322001102967-0680-0210-05330048-0499-0229-0008-03778-0565-0446-0555-0339-0834-0441-0256-05439057601700339018703770157006703131002960195-02700321-02770203-0021005411-0006025804510556-0085-013600710127120732069904600330091904670133061413-03390106-0235-03420313-03640005-011314-0672-0439-0223-0387-0715-0428-0135-048615012503050436-0149004904090014020316-0221-041002900179015901100091000917-0073-02570135-0305-0436-02370030-0185180574057201410004053300480056 03391902630129-031801070289-02280031006120-0195-0472-0466-0208-0217-0412-0057-0309
应用本文所述的方法,本例的输入层共有7个节点,输出节点1个,为综合评价总指标。根据经验和反复试验,本实验隐层节点数选取10。
将表2中的数据分为两部分,前10组数据用作学习样本,作为训练神经元连接权值用,学习精度ε=10-4,后10组数据作为检验用。经过5200次的学习,其学习结果见表3。
表3学习结果机构代号12345678910训练结果0102-00710447-038100080295-0376-054403150054期望输出0103-00710445-037800080296-0377-054303130054相对误差(%)097004507900340270180640
训练结束后,给训练好的BP网络分别输入校验数据,得到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综合评价排序结果。见表4。
表4结果验证及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评价排序高校代号11121314151617181920测试结果01260616-0114-048702020009-018403410061-0311期望输出01270614-0113-048602030009-018503390061-0309相对误差(%)07903408802104900540590065仿真排序41710368259专家排序41710368259
从表4中可以看出,利用神经网络得到的输出值与期望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088%,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综合评价排序与专家排序一致。由此可见,用神经网络学习知识管理综合评价专家知识,并用学习后的网络对其他远程教育机构的知识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
基于神经网络的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评价网络不仅可以模拟专家对知识管理进行评价,而且还能够很好地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验证明该模型能有效评价教育知识管理绩效水平。既可用于某一地区、某一类机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总体分析评价,也可用于某一机构或有关机构之间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前后对比或横向对比,为比较远程教育机构间知识管理水平、差距及其改进空间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本研究应用神经网络进行远程教育知识管理评价是一个新的尝试,在教育知识管理评价指标和学习样本的选取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焦李成神经网络系统理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92-114.
[2]JWang,BMalakootiA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for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Making [J] Computers & OpsRes. 2009,23(2): 151-167.
[3]戴文战基于三层BP网络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19(5):33-40.
[4]FSWang Fuzzy Neural Systems for Decision-Making[J] Procof IEEE IntConfon NNs 2010,10(11):1425-1634.
篇7
论文摘要:文章选取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2008年1月一12月的预约文献为研究对象,对预约借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图书预约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动态管理对策。
图书预约是图书馆针对读者借阅文献开展的一项服务,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图书馆OPAC查询系统的子系统—“我的图书馆”来实现。所谓图书预约是指读者在图书馆检索到所需文献时,该文献已经全部借出,读者可以凭图书证号登陆“我的图书馆”进行预约登记,并根据预约要求留下有效的E-mail地址,待文献归还后,系统自动给预约读者发送邮件通知,读者接到通知后到指定地点获取文献办理借阅手续。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预约工作是图书借阅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预约服务的开通加快了文献的流通与利用,充分体现了信息公平与自由获取,减少了文献借阅中有形无形的限制与约束,使每位读者都享有平等服务。网络图书预约也提高了现代图书馆文献借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文章依据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图书预约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图书预约成功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动态管理方式。
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开展图书预约服务的现状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使用的是江苏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公共检索机、或是与校园网连接的任何一台计算机,方便、快捷地进人图书馆OPAC查询系统浏览或检索馆藏书目,也可通过图书证号登录子系统“我的图书馆”查看个人借阅信息、修改个人信息、预约图书、荐购图书等。想进行预约图书的读者要先到图书馆OPAC查询系统检索查找,了解图书馆馆藏分布情况,针对于可借状态而已全部借出的图书,如果预约人数没有达到系统限定的总预约数,读者可点击“读者预约”~“执行预约”,系统显示“预约申请完成”。读者在预约申请完成之后要经常留意和关注预约信息,查看该预约图书的返还情况、目前状态,一旦接到图书馆的预约通知应尽快去指定地点取书,并办理借阅手续。图书返还后将为预约申请者保留5天,预约读者在此期间未来取书,系统会自动转给下一位预约者。
按照网络图书预约的流程,读者从提出预约申请到预约图书借出标志着一个预约周期的完成,周期越短,效率越高。笔者选取本馆2008年1月~12月的预约文献为研究对象,对预约借书情况进行了统计。2008年,该馆在册读者共提出预约申请14 796次,预约后成功借出的图书6 490册。图书预约成功率仅为43. 86 %,也就是说有一多半的读者没能通过预约成功借阅到所需文献,这样的预约效果将会影响读者使用预约服务的热情,降低图书馆整体服务在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
2预约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2. 1读者因素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以利用图书馆提供的OPAC检索机,也可以利用校园网内的任何终端快速、方便地对图书馆内的藏书进行检索、预约,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但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读者自行预约也产生一些弊端。由于读者自身的原因导致预约失败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读者自身原因可以分多种:①因预约读者太多,排在后面的预约读者往往等待很久,也不能接到预约到书的通知。读者或许已经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所需图书,但没有及时取消预约,造成预约失效。②读者过期还书,图书管理员只能推迟预约通知时间,尤其是在一本书有多位读者预约时,对预约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③读者随意预约。传统的图书馆预约,需要读者到借还台出示借阅证才能办理预约登记,手续严格且繁琐,因而读者预约的随意性不大。开展网上预约服务后,读者只需输人借阅证件号就可以轻松网上预约,读者盲目预约和随意预约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些预约请求如果没有及时取消,势必降低预约成功率。
2. 2书籍因素
随着开架借阅方式的推广,读者可以零距离的借阅图书,这为读者提供了便利,也使图书丢失乱架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书籍已经丢了,但系统里没有做相应的处理,致使读者提出预约申请却无法成功获取。还有部分图书因为借阅率极高导致破损,处于修补状态或没有及时归位的图书也常常导致预约失效。
2. 3信息沟通不畅因素
读者主要是通过登陆OPAC查询个人信息和接收通知邮件获得预约图书到馆信息。而预约图书一般都是多数读者常借的图书,为加快文献流通,预约图书到馆后保存期限是5天。如果没有及时查看用户信息和邮件,很可能就会错过保存期限而预约失效。信息沟通不及时是预约失效、预约成功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 4系统设置不合理因素
通常热门图书、知识更新快、专业性强以及品质高的图书,读者的预约需求比较集中,在实践中常常遇到某本书被多位读者预约,预约排队人数多达几十人,而系统并未对预约读者有一定的限制,也不能动态显示该书的预约读者数量,因而大量读者长期处于盲目排队状态,在等待过程中,读者会逐步懈怠属于查看个人信息和邮件提示,未能及时领取到馆预约图书,致使预约失败。
2. 5管理疏漏因素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图书预约失败的原因在于图书管理中的疏漏。尽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足够的努力,但工作人员偶尔也会在忙乱中忽视了预约提示信息,导致预约图书未被挑出,被预约的图书被混人其他图书中一起上架,该被预约图书便迟迟不能用来通知预约申请者。
3预约图书的动态管理办法
为了提高图书预约的成功率,图书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预约图书采取动态管理办法。
3. 1加强图书预约服务宣传,约束预约行为
在开展网上预约服务之前,要把读者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对图书馆预约服务的实施办法与目的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的读者知道图书预约服务是为他人和自己提供借阅便利的,不能随便预约;对一时预约又不再需要借阅的预约图书应及时取消预约登记;一旦预约登记,就要时常关心预约图书到馆通知,按时办理图书借阅手续。建立读者信用等级信息,对累计多次未领取预约图书的读者采取降低等级、暂停乃至取消预约权限的措施,减少预约读者的随意性和干扰性预约行为,提高图书预约成功率、加快预约图书的流通。 转贴于
3. 2适当增加热门图书复本量,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在实践中常常遇到某本书被多数读者预约,预约排队高达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显然该书在本馆单册数量过少,致使想看的人排长队预约。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可对预约频度高的图书做登记,随时联系采访部门采购人员,酌情增加热门图书复本量,以缓解预约图书排长队现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
3. 3针对预约图书,优化服务细节
预约人数的多少表明了一种图书的受关注程度,从而可以使我们为借阅频繁的图书制定特殊的政策。当一本图书有人预约时,要将已借出的图书借期缩短,由正常的3个月缩短为1—2个星期。可采用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通知读者本书已被预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还书。我们计算一下,如果某本图书有3本复本量,以图书的借期为3个月计算,且每个读者都持满借期,一年最多可流通12人次。如果图书的借期缩短为Z周,且每个读者都持满借期,一年最多可流通144人次。这种动态的管理方式使每一册图书根据借阅频率得到充分的利用,其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率不是只靠增加复本量可比的。
3. 4开展未到馆新书预约,提高图书利用效率
除了传统的图书预约服务,图书馆有必要开展新书预约服务。未到馆新书预约:指图书馆采访部门订书后即按批打印订书清单,以“即将到馆新书通报”的形式提供给读者选择预约。其优点是新书还未到馆就为新书找到了读者,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新书预约服务的动态管理形式,体现了图书馆“为书找人”的服务思想。
3. 5预约在编状态图书,提高图书流通效率
当读者预约在编状态图书时,流通部门可将此种图书的信息转交采编部门,采编部门要在正处理的图书中找出读者所借图书,并加快处理过程。可规定在几个工作日内验收、编目完毕,送交流通部门后由流通部门及时通知读者取书。由于图书加工、编目等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借阅管理办法缩短了有阅读需求的图书到读者手中的时间,提高了图书利用的时效。
篇8
关键词:网络工程安全防护;网络技术;策略探讨
一、前言
信息技术为如今时代注入了很多活力,也全面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新的历史高度,在网络工程安全方面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作为现代企业,必须从网络安全管理着手,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强对网络风险的防范,尽快实现对网络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促进网络工程安全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网络工程安全防护的概念
网络工程安全防护,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安全防护,第二部分是网络,二者结合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络工程安全具有实施简便、信息交流便利的优势,但同时又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选择安全的操作系统和构建网络工程安全的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工程安全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应当具有多层安全设备,以确保网络工程安全在具有较高使用效率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三、网络工程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不断降低,性能不断提升,网络工程安全的应用也已经成为现实,况且当今计算机信息技术本事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的同时,计算机网络领域也随之为我们带来困扰,我们在享受方便的同时也要正视当中问题。本身对于计算机网络中我们不能够预测,在网络工程安全的安全保障系统中重要数据非常关键,所以要想保护网民的隐私,我们需要大力构建安全的信息系统。(1)不断扩大范围,具有影响力。在时代变迁的同时,经济与科技的增长与进步,网络工程安全的应用越来越多,就好比人们的工作更加复杂,进而相关的办公程序也越来越复杂,这就为相关企业和办公人员带来了难题,传统的办公系统无法应对这些复杂的办公程序,此时,就需要高需求的办公大程序。新形势下网络工程安全管理的应用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理念,它能够打破传统的网络安全的局面。网络工程安全,它是一张网络性的扩展,展现出比传统的分布式架构更大的优势。(2)处理海量数据,提高相关网络管理工作效率。在当今时代中,网络管理需要处理相当大的信息数据,因为网络信息与数据的管理的工作压力很大,所以,网络工程安全的应用就显得很重要了,这就满足了规模的信息处理,同时,节约了工作资源,这就为人员处理别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空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得信息处理分析和处理变得轻松和容易。(3)网络工程安全的应用成为新的竞争力。在这种科技的巨大冲撞下,网络工程安全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竞争力。这是业内企业该顾虑的问题,传统的手动纳入信息必然会升级成新的网络自动信息系统,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了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这回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带来机遇。
四、网络工程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的策略
(一)网络工程安全防护保障技术建设
(1)网络安全管理的应用。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与维护主要包括对无线网络系统的排查、计算机的网络控制及监测,但凡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要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对于网络安全保障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内部信息上的安全加密以及保护。(2)优化无线网络系统。即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要对网络安全管理的信息进行采集,要了解及工作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的意见以及当前网络存在的缺陷,并对网络进行测试,收集网络运行的数据;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并对网络进行系统调整。调整后再对系统进行信息收集,确定新的优化目标,周而复始直到问题解决,使网络进一步完善。(3)建立智能防火墙。针对那些恶意的攻击和病毒做到更好的防护,同时要建立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屏障,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防火墙的出现,有效地限制了数据在网络内外的自由流动,是保护网络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防火墙是保护指挥自动化网免受外部攻击的极有效方式,因而应当是整体网络安全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管理与系统评价系统
网络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进而提高对网络工作的一个安全防护,它应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等。系统评价系统其实是以建立一个文库的形式来进行解惑,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和融合,通过线上的形式来推动和用户的互动。用户在系统上发言本就具有不可预测性,没有规律可言,管理者需要时刻关注着用户评价来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价系统,通过用户的评价留言,得知问题存在的源头,通过最快速度找到突破点。要把经典问题和个别问题区别开来,设置专家入口,为用户提供更加简便、先进化的经验,这样就可以运用这些专家经验自主纳入系统来解决一些用户们的评价问题。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网络应用系统的普及,网络人才需求倍增,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在网络工程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是其中的主体和关键。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普遍存在实验教学薄弱、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开展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是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教学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学到实用技能,是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结合近年来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和认识,我们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
2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网络工程专业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广泛的专业知识,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网络工程的应用技术,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合格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当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应用技术,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组网工程、网络性能评估、网络管理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了解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法规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研究,网络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网络工程设计及维护等工作。
3课程体系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所包含课程的种类较多,明确各门课程间的支撑关系是开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前提。对于我国的高校来说,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不同高校在进行网络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时所开设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把计算机网络类课程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在表1所示的各类课程中,网络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固定,是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基础;网络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弹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网络工程类、网络管理类、网络安全类和网络编程类课程则分别针对网络工程专业不同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以上各类课程所讲授的知识既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支撑关系,各类课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网络基础类课程是其他各类课程的基础;网络管理类课程需要从网络工程类课程中得到知识点的支撑;同样,网络安全类课程需要从网络编程类课程中得到知识点的支撑;而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类课程间又存在相互补充的情况,例如:安全管理是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网络安全又与具体的网络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明确了计算机网络类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更好地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在教学中根据各门课程的支撑关系,按顺序开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分类
4.1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
通过研究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体系结构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方向和种类较多,涉及到的实验教学内容则更为繁杂。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有以下特点:
(1) 实验方式不同。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多种形式,包括:演示类实验,例如网络设备认知实验;操作类实验,例如物理线缆制作与设备连接实验;设计类实验,例如网络协议编程实验;综合类实验,将以上几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的复杂实验。
(2) 实验设备不同。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不同实验需要使用不同的实验设备,例如:网络应用系统编程类实验只需要网络环境内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配置实验则需要性能更好的服务器;而某些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类实验需要在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核心网络设备上进行操作。实验设备的不同除了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设备的使用方法外,还对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设备使用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网络编程类实验可以采取每名学生一台计算机的方式进行,而某些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类实验需要多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
(3) 实验的复杂程度不同。由于计算机网络类实验的实验方式和实验设备差别较大,因此实验的复杂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某些实验只需进行相对简单的操作,例如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实验、双绞线的制作等;某些实验需要在深入研究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在核心网络设备上进行实验,例如防火墙和IDS的配置实验。
4.2实验教学内容的分类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实验具有实验方式不同、实验设备种类繁多和实验的复杂程度差别较大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实验进行分类,以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实验内容。这里把计算机网络各类课程的实验分为基本和提高两大类,如表2所示。
由于网络基础类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因此这类课程的实验内容较少,且都属于基本类实验。网络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为新型网络或热点技术,因此这类课程的实验内容没有在表中给出。实验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把每类课程中与重点教学内容对应、具有代表性、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的实验内容列为基本类实验;把每类课程中难度较大、涉及的技术和设备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归入提高类实验。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所给出的分类只是一种参考形式,不同高校在组织教学时可以根据各自的培养方向、师资特点、实验室条件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5实验的开设和考核方式
5.1网络实验的特点
传统的实验教学只包括课堂实验方式。随着高校教学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需要。首先,某些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较难理解,不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有着较大差别,如果仅限于规定时间的课内实验教学,则会出现部分学生通过做实验达到了帮助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实用技能的目的,而另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实验的情况;其次,有些计算机网络类实验,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配置,需要在精密、昂贵的网络设备上进行操作,由于价格等方面的原因,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台,需要分组使用,这样同一组学生中,有的学生操作较多,得到了较多的实验机会,而有些学生操作较少,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基于以上原因,在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不应仅限于课内实验,应该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革。
5.2实验的开设方式
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开设方式是提高计算机网络类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表2中的基本类实验是各类课程中的重点实验,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适合采用课内实验的方式进行;对于提高类实验,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和实验室条件,采用课外开放实验的方式进行。
对于基本类实验中某些难度较大或重点的实验,可以采取以课内实验为主,以课后开放实验为辅的方式进行。
采用这种方法时,计算机网络类实验教学包括以下步骤:
(1) 教师在课内实验中通过提问、检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关键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教师在下一次的课堂教学中纠正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后通过预约的方式与学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共同确定开放实验的时间、人数和实验内容
(3) 预约过的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外的开放实验,教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指导
另外,在阶段性教学结束和考前复习等教学阶段,可以安排针对特定知识点,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5.3实验的考核方式
在实验成绩考核方面,可以规定学生在完成每门课程中的课内基本类实验的基础上,以开放实验的方式选作规定数量的提高类实验,即基本类实验为必修实验,提高类实验为选修实验。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两部分构成。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完成必需的实验,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这种实验的考核方式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又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
6结论
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基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和能够让学生学到切实可用的网络实用技能这两个原则。理清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体系结构,合理地选取实验项目并分配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将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既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又可以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可以解决实验过程中实验课时和实验设备受限的问题,经过改革后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郝继升.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J]. 计算机教育,2007(6):25-27.
[2] 张铮. 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0):163-166.
[3] 綦朝晖,吴江文.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 高教论坛,2008(4):31-34.
篇10
此项技术主要是对网络工程进行系统预定的安全访问控制,来避免内部网络信息数据被网络外部非法查看使用的问题,但是由于防火墙安全技术成本较高,普及度不高等原因,被置于网络工程安全体系安全技术的最下层。测:主要是指对网络工程进行内外部病毒有无的安全监测。具体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①入侵检测:主要利用一些软件对网络工程中计算机内部数据信息进行常规收集与分析,从而勘察网络系统内部是否存在不安全活动以及出现被攻击等问题。不仅可以实现在不触犯网络性能的前提下,对网络工程的计算机数据信息实行监听、防范内外部攻击以及失误操作等问题,并从根本上提高网络性能的安全。②安全监测:即借助网络工程所使用的计算机安全程序以及相关软件,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测,从而保证网络工程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控:这主要表现在安全扫描技术方面,即通过远程以及本地的网络系统监测实现网络数据信息的扫描,从而让网络管理者及时获知网络安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漏洞等问题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可以对潜在安全威胁进行警告,有效地从预防调控方面提高了网络工程安全性能。管:顾名思义,这项技术主要体现在维护网络工程安全方面,可以通过虚拟网技术、交换技术、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VPN技术等进行网络工程的安全管理。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外部远距离攻击以及IPsweep等系统漏洞问题研发出一种虚拟网技术,以及与之相伴随产生的交换技术,这两种技术主要针对网络工程的连接安全问题。而对于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则主要用于处理网络工程数据信息交流交换通信处理,可以通过路由器与交换机、网络系统、网络管理设备之间、VPN设备。服务器与客户间访问以及电子邮件等进行网络数据与身份安全的认证。对于上述提到的VPN技术主要应用于网络工程各大企业的通信数据安全管理,由于要对分布较为分散的企业进行公共信息数据的集中管理,网络明显具有一定简便性,但是因为要在一个大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具有一定隐私的数据管理,这就需要企业做好信息在通讯管理过程中不出现窃听、假冒以及非法入侵等安全问题。
虽然现在对于网络技术的研究已经很深入,然而我们在确保网络工程安全进行技术选择时还需要谨慎,具体需要在技术应用操作中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为了确保网络工程安全需要对网络操作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安全技能培训。我们要明确网络工程安全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在技术选择与安装过程中注意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知识素养才能在维护网络工程安全作业中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2)依据加密对象,选择合适的技术。由于网络工程不仅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还需要将加密工作分为主动防护加密以及常规防护加密,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是操作人员依据需求进行满足自我限定信息数据的安全特殊防护,后者只是根据数据信息性质施行程序化基本数据的保护。(3)根据网络数据类型进行相应安全技术选择。虽然研发出的现有网络安全技术有很多种类型,但是由于需要保护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特点,我们为了更好地对网络工程进行安全保护工作,需要根据网络要保护的数据类型进行一定技术类别选择,这样才能让网络工程安全保护更科学更有效。(4)根据相应选择的网络工程安全技术配置与之相符合的计算机性能。由于网络主要通过计算机等进行数据录入整合等工作,所以为了确保整个网络工程安全性能,需要我们根据选择的技术进行符合技术标准的计算机性能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安全保护工作。
网络技术作为网络工程安全保障的主要内容,受到来自国内外计算机网络工作人员的热切关注,因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网络工程的发展与普及,还能为人们对网络的使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