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课程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SPOC;教学模式;问题解决;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25-05
一、引言
从MOOC到SPOC再到“微课”,全世界教育工作者从未停止对教学模式方法探索和改进,目前产生的SPOC课程教学方式,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优点,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尤其适合我国高校集中式管理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现在对SPOC模式发展过程、SPOC与MOOC的区别分析、SPOC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SPOC课程教学设计方式以及SPOC与常规教学的优势对比等方面有不少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还运用了大量调查图表对比说明这种方式对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好处。但对SPOC课程教学具体实施完整过程,对事先应当谋划解决哪些问题,实施中如何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等研究考虑的不是太多,当然这也与有些SPOC开课过程的不彻底有关。因此,本文着重从对具体实施中问题的解决的角度进行探讨,对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实施所带来积极效果没有作更多叙述。目的就是要放在应用落实上,希望能为后来实施者提供一些参考。
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率先打造出SPOC平台,推出《大学物理》等课程,配套了完整的教学资源,开启了SPOC模式在中国的应用[1]。
二、SPOC的概念与特点概述
本文重点主要探索SPOC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因此只对SPOC作简要介绍。
1.SPOC的概念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中文意思是“小众私密在线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即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SPOC是在高校范围课程教学的新发展,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设置的在线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在这里,Small、Private与MOOC中的Massive、Open相对。“小众”是指学生人数一般在数十人到数百人之间。“小众”(Small)有助于提升学习参与度、互动性及完课率。“私密”(Private)是指只对“小规模”满足准入条件的申请者完全开放课程(而对旁听者仅限于部分开放),故具有一定的私密性[2]。
2.SPOC课程的特点
(1)模式自由。SPOC教学内容可以是MOOC的超集,通过线上的在线讨论和线下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含翻转课堂)实现SPOC方式,因此SPOC = MOOC + 补充交流的模式。
(2)体现学习的全程关照。由于学生是受准入条件限制的,相对学生人数较少,老师可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由教师完成作业的批改、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答疑和讨论,以及面对面的“补课”等[3]。
(3)出勤率会提高。SPOC中可以明确或隐含地给学生形成出勤,因为线上学习平台可比较容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而线下的课堂本身就有教师的考勤环节。
(4)保证进度一致。由于学生在参与线下课堂学习交流的时间点上有基本进度一致性的控制,从而促进了线上学习的基本同步。
(5)体现知识的自我构建过程。体现了学习的建构主义原理。
(6)因材施教。通过洞悉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表现信息,比如前续课程成绩、以往表现、个性、优缺点等,主动要求部分学生再做一些特殊的内容训练。
(7)责任与荣誉感。一般来说在一个班里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一组成员在学习、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会影响本小组荣誉,因此会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8)课程选择权。学生在选择某门课程的SPOC方式之后,必须按照教师的规定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环节。确保该门课程教学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9)身份验证。因为是有准入条件的,因此SPOC能做到保证学生本人听课,也能做到线下考试。
(10)SPOC 与传统教学结合的课程资源应用模式,能够促进学校资源在教学应用中进一步落地生根,有利于高校实施课程教学改革[4]。
(11)SPOC 更加强调赋予学生个性化、完整、深度的学习体验,对学生进行更严格的认证和评估也使得课程证书更具效力,提高了课程完成率和学习质量。
(12)SPOC 相对而言成本较低。小规模以及限制性准入的特点,有利于挖掘其潜在商业运营模式,更能保证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SPOC模式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
SPOC的概念以及在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点,大家已经有更多的共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更多进入到真枪实弹的大规模的应用阶段,并在实践过程对所遇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对后面实施或许更有现实意义。所以笔者结合基于SPOC课程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
1.获得支持
SPOC课程是由线上和线下(课堂)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这一点与MOOC、远程教育等还是有区别的。因此要开展SPOC课程教学必须有线上与线下两个大环境的支持,缺一不可。这就决定了开课教师要想开展教学,就必须获得一定的外在支持,否则很难不走样地完成SPOC的教学过程。要获得的外在支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SPOC的线上学习环境是以学习网站的方式作为支撑平台的,但这种网站与常规形式的学习网站有明显区别,比如它要具备对学生学习时间、内容、问题回答、即时测试、即时问题回答、学习能力结果分析以及线上综合成绩评定等功能。这些技术实现,对一个开课教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老师的主要精力以及注意力也不应当在此。我们计算机网络课的线上平台是由从事网络教育的软件开发公司来完成的。线下用到的相对固定的环境(如多媒体教室)等的支持,由学校、系院协调完成。
①获取学校层面课程教学改革立项资金的支持
我们开展的基于SPOC 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就是西安文理学院课程教学改革立项,支持经费为5万元。对于没有立项支持的可建议学校将SPOC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立项以获得支助。
②获得二级学院或系的支持
现在许多高校将类似教学改革费用分配到系院,由系院自己根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支配,因此可申请系院的支持。
③获得社会从事教育资源与软件开发公司的支持
在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的今天,许多从事教育软件开发以及线上教育资源建设的单位、公司,也急需与高校合作开展SPOC课程的网上平台开发与建设。一些公司为了在学校打开渠道,展现自己网上平台功能特点,或许会无偿或以较少费用来完成SPOC线上平台的开发。因为对一个SPOC线上平台来说,课程可以不一样,但平台往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对公司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④租用已有的SPOC线上平台
现在一些公司已经开发了自己的SPOC在线平台为大家提供服务,学校SPOC课程实施者可以租用已有平台,把自己课程各种类型资源放上到此平台上去,同样可以导出相应的线上学习信息。从短期来看这种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同样要支付租用费用,并受到使用年限的限制,受制于人且不同课程所体现的个性化需求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⑤获得线下环境的支持
线下环境由学校内部解决。SPOC的线下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脱离线上,线下老师在课堂也会随时用到线上平台,所以线下环境除了教室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外,能方便连上学校的局域网或互联网等。对开课班来说,该课程每次上课必须保证在此相对固定的教室或环境中进行。一般在下学期开课前,要以系院形式在本学期末向学校教务处提交相关SPOC课程安排要求。以便教务处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发生冲突,影响正常开课。
2.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实施
只有在线上和线下以及资源建设具备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开课。
(1)确定计算机网络SPOC线上平台建设问题
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是西安文理学院首批5门课程以校级课程改革立项方式来建设的,学校非常重视,并给以资金支持。学校为了让课程主持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SPOC课程的设计、相关资源建设等能真正体现SPOC特质建设上面来,学校最终选择与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SPOC在线平台,并负责如课程录像、视频制作等任务,大大减轻了有关技术问题对教师的困扰,明确了教师在SPOC课程中的定位问题。
(2)选择计算机网络为SPOC课程的优势
由于我校的校园网还没有自己的SPOC在线承载平台,显然要实现学校多个课程的SPOC教学形式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优先选择一些课程作为SPOC方式开展教学。要体现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选择特别适合线上形式的课程。计算机网络课本身就是讲计算机网络理论,而线上学习平台本身就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的,在线学习可直接感受(如对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功能,如果在学习中能根据所学知识对网络故障进行处理,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应用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线上线下教学关系处理
SPOC课程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如何把握处理好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关系,在SPOC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关键。关系处理不当,教学过程就会走样,效果就会打折扣,因此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和思考。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计算机网络课的线上线下关系。
①线上教学内容以“重、难点知识”为主。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让学生在网上先学习重难点内容,线下由教师对线上学习没有理解的内容再进行讲解、讨论,即紧紧围绕重、难点内容展开教学。但其缺点是,学生独自在线上直接学习难点内容时会有畏难心理、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悖于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②线上课程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为主。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初学者的心理,可消除畏惧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自我在线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与认知过程,尤其适合本科生。把一些难点和重点知识留在线下课堂来讲解,发挥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即时交流的优势,让线下课堂更有吸引力,使线上与线下作用更加明显。
③兼顾①和②方式。一般来说这种方式不好把握,在SPOC课程建设实施初期最好不要用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有时不好拿捏,可在课程开设以后进行探索和完善。
④把常规课堂教学内容不加区分地搬到线上去。显然这种方式有悖SPOC课程教学本质特点,比如,一些大学举办的网络远程教育,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即把课堂教学以录像的方式放在网上,对SPOC模式来说最好不要选择这种线上方式。
在我校5门课程中,以选择第①种和第②种方式为主,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选择了第②种。通过与我们开课老师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学生普遍比较欢迎第二种方式,由于这种方式线下课堂还要讲重难点知识,因此,线上学习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小,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4)重视构建线下讨论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教学过程中,对线下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了重新排置。根据SPOC课堂教学与常规的课堂教学对教学环境不同的要求,课堂除了老师精讲重难点内容以外,更多时间用来创设主题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为了提高讨论互动的效果,对常规课堂的桌椅排放进行重新摆放,让每个学生尽量“暴露”在教师视野之下,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或被迫发言的机会。为开展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教学,学校专门提供了易于布置的教室。
(5)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在实践计算机网络SPOC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决。
综合考虑进行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整体设计。这也是SPOC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握好两者的侧重与平衡关系。
①线上教学设计把握。把握好线上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这一显著特点,在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要把握好。我们选择了前面讲的第二种方式。在设置网上作业题、思考题、扩展发挥题、测验内容、主题讨论等方面以学生经过稍作努力就能完成为标准。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融理论与技术、产业为一体,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许多有名的IT软、硬件企业进行友情链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与产品。
②线下教学设计的把握。把SPOC的线下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区分开来,设计讲授的难点、重点内容要明晰凝练,同时要把线下课堂的讨论主题、讨论内容作为不可缺少部分进行精心设计。
四、评价问题
评价在SPOC模式教学中显得极为重要。在高校教学考核中,评价对学生来说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SPOC课程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因此与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明显不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1.对课程教师的考核
教师是课程的引领者和具体实施者,对实现SPOC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1)考核是否执行了SPOC课程的教学规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大的方向不走样的关键。学校教务处对此专门制定了细则,并由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负责检查评价,且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过程,体现形成性结果的评价。
(2)突出对线上各种资源更新建设的评价检查。由于线上教学是SPOC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线上资源的完善、更新有明确数量比例与时间节点要求,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严格执行了这一要求。
(3)制定适合于SPOC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教学和实验大纲。对以前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进度表进行修改,对课时数进行调整,根据SPOC课程要求重新撰写了计算机网络课的教学设计脚本和教学内容。完成了线上和线下两个大纲。
2.对学生评价与考核
对学生的考核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的成败。怎样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考核形式征得学校教务处的同意。对于一门课程考核一般有考查和考试两种方式,大多数学校规定考试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卷面成绩两者按一定比例组成,如果SPOC课程的考核也采用这种方式,就显得不够全面。为此,我们提前与校教务处沟通在征得同意后向学生作了说明,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否则在课程结束形成成绩时有可能出现麻烦。
(2)学生成绩组成要达到最佳比例。我校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的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线上学习综合成绩。主要由线上平台所具有的考核分析功能给出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或成绩;二是线下课堂讨论、互动表现评价成绩,含有考勤等;三是试卷考试成绩。由于课程的SPOC教学方式仍处于实践发展阶段,为引起学生对线上和线下学习的同等重视,规定考试试卷卷面占50%,线下课堂讨论表现占20%,线上学习评价占30%的分配比例。经过上学期实施来看效果比较好。
(3)SPOC课程考核教师作用重大。对学生的线上评价考核,由线上平台功能基本可以给出,但对线下课堂学生总体表现,尤其是学生在主题讨论、互动等的表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还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教学中安排由分组讨论中小组长对学生的表现作记录,记录表是有条目且已印好的制式表格,本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签名,以强化学生对自己本堂课表现的认识,以便后续坚持或改进。
(4)阶段性测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阶段性测试目的要明确,形式内容要灵活。不要仅仅局限于常规的笔试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撰写个人学习课程的阶段性总结,比如在学习网络层知识概念时,让学生写一份该层所对应的路由器产品商家及其路由器产品性能水平的报告,以加强学生从知识原理到技术最后到对产品的了解,强化学生的工程思维等。
(5)对学生表现进行阶段性总结。这是强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要专门抽出时间与全班学生进行面对面总结交流,以提示或提醒学生下一步的学习行为。比如,我们采用先让小组长对本组学习情况进行陈述,紧接着个人自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等。
总之,SP0C课程教学模式,就是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体现了建构主义认知原理,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应当体现这样的思想。
五、长效机制的建立
经过我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的实践,要真真正正在某一门课的教学中不打折扣落实SPOC教学模式,看起来简单,但在实施中会遇到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为了保证不走样,必须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我们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了考虑。
1.学校层面
(1)将学校开展基于SPOC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纳入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之中。比如可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十三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之中,从学校顶层重视起来。
(2)校教务处尽快建立健全实施SPOC课程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职能部门,校教务处应对实施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制度,同时也要有校财务、资产管理处等协调支持。
(3)调整SPOC课程任课教师的课时分配机制。计算机网络SPOC课的实施,显然要比目前常规方式教学要付出更大的脑力和精力。如果在分配等方面没有体现,恐怕没有教师愿意主动承担参与SPOC这种教学方式。经过反映情况,我校现在采用给以SPOC方式上课教师在原本常规课时基础上再增加50%工作量(课时)的方式。
2.教师层面
教师是SPOC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认同SPOC课程的教学模式。要有奉献的思想准备。我们在开始实施计算机网络SPOC课时,先征求了几位老师的意见,并达成一致,以避免在实施中出现不同的想法。
(2)不断学习提高SPOC课程教学能力。显然,在SPOC课程教学中,对教师的知识、技能等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学团队专门制定了适应SPOC教学的提高方案。
(3)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讨论。要不断感受理解SPOC课程教学模式真谛,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修正,定期集中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
(4)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外在问题,及时进行反映沟通。课程在进行中,时间不等人,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问题,比如向教学主任、院长反映等。我们对一些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沟通就能解决的事情,要主动出击。
在计算机网络课实施中,我们感到运用SPOC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的改造,而不是使教师这个角色消失,教师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转变,即从知识传授者变为教会学生如何理解知识的推动者。
六、结束语
SPOC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大家普遍赞同和认可的,其线上与线下不可分割的统一性特征,非常契合我国高校“围墙”式管理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因为当下完全脱离课堂式的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但又要考虑以学生为主的自我知识构建,SPOC可谓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尽快行动起来,应更多重视关注实施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研究,因为理论上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这样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奇,杨竹筠.SPOC:结合高校教学的融合创新[J].物理与工程,2014,(1):15-18.
[2]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8.
篇2
关键词 MOOC SPOC 翻转课堂 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41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student centered",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SPOC" is put forward, which combines MOOC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for students in small classes carrying out the hybrid teaching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fully arouses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effectively, and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MOOC; SPOC; flipped classroom; hybrid teaching
1 从MOOC到SPOC
“互联网”与“传统集市”相结合,于是“淘宝”出现了;“互联网”与“传统银行”相结合,于是“支付宝”出现了;“互联网”与“传统交通”相结合,于是“滴滴出行”出现了……可见,“互联网+”可以这样理解: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最终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①MOOC、SPOC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又称“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课程,它与传统课程的不同在于它的大规模、在线和开放。②虽然MOOC 的优点是易于使用、人群覆盖广以及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也逐渐显现出辍学率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及互动性弱的缺点。
当前一种成功创新的在线教育形式是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创造了一种混合教学环境。③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网上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与教师在线下进行交流和互动,它较好地融合了MOOC教学的优点,同时又弥补了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不足。表1给出了SPOC与MOOC的特点对比。④
因此,总结SPOC的内涵为:充分利用MOOC等在线课程平台的资源、技术以及教学手段,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无缝融合的小型在线课程。
2 基于SPOC的翻D课堂教学流程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采取一种与传统方式相反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室里上课、听讲座,在课外做作业”,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在课外在线上课、听讲座、做作业,在教室里总结、分析、研讨”。⑤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在课堂外学生接受新知识,而在课堂上主要是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即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外,而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
2.2 SPOC课程教学流程
(1)SPOC课程一般会有预定的开课时间和结束时间,因此在参加课程前,学习者需要对课程介绍与课程安排提前了解,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注册。
(2)SPOC课程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PPT课件、课程简介、授课大纲、阅读材料、课间提问、讨论区、课后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等。
(3)建设SPOC平台,自建或合作引进MOOC课程,可以将原有高度有序的PPT课件围绕知识点细化、碎片化,按照知识点建立索引,并建立微视频文件,这些微视频一般比较短小,而且在视频中安排及时的问题与测试,可以保持学习者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⑥
(4)课程需要完成课后作业和单元测验,课后作业和单元测验一般有截止日期。教师给出课后作业的评分标准,然后由同学互评,单元测验成绩可通过在线自动评分方式获得。
(5)SPOC平台开设有讨论区,学习者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交流活动。线下授课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重点展开讨论,同时现场进行习题练习和实验。
(6)课程考试在线下进行,完成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学生可以获取学分。
(7)学习者可以对课程添加个人评价,包括课程质量、课程难度、课程特色等方面,分享自己对学习的感受,供其他学习者参考借鉴。
SPOC课程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3 开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思路
3.1 选择合适的课程作为SPOC教学改革试点
SPOC课程属于探索性的教学研究。在探索的初始阶段,先选择少部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试点,被选定的课程要合理地划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内容,即哪些内容是适合网上自学的,哪些内容是适合在课堂上学习进行翻转课堂的,使二者紧密地衔接起来,实现线上教学到线下教学的自然过渡。
3.2 根据SPOC课程的特点调整教学大纲
SPOC课程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在前,教师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开展团队学习等教学活动在后,这就决定了SPOC课程的教学大纲与传统的教学大纲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目的与要求、授课内容、课堂学时分配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更新。
3.3 根据SPOC课程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
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案上要重新进行设计,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应该统一设计。线上及线下教学内容的安排、线上及线下教学过程的组织、线上及线下教学质量的控制、线上线下教学过程的衔接等方面,在新的教学方案中都应该有所体现。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由简单的“理解+记忆”,进入到深层次学习,达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3.4 根据SPOC课程的特点调整课程考核方式
SPOC课程的考核方式与传统的考核方式有所不同,它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被设计成多元的,一方面要考查线上自主学习的表现,其中包括单元测验、课后作业、以及讨论区与同学互评的参与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记录线下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因此,综合学生线上和线下表现的评价才是全面而客观的。⑦
3.5 开发SPOC课程资源,搭建SPOC课程平台
SPOC课程的开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现有在线平台的MOOC课程下开设,相对来说较易实现;还有一种方法是自行搭建SPOC课程平台。这里简要介绍第二种开设方法。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建立多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依据SPOC教学的特点,重新划分知识点并设计编排,然后按知识点制作课程教学视频。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还要制作丰富的其他数字化资源,如PPT课件、阅读材料、试题库、讨论区等。利用学校的网络空间和网站平台来搭建SPOC课程平台,将制作的课程资源上传,并建立有效的课程准入制度,以满足SPOC课程的小规模和限制性的特点。
3.6 评估SPOC课程教学效果并完善教改方案
通过一轮SPOC课程的教学,学校对SPOC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SPOC课程的教学经验,并对不足的地方加以调整,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方案,然后逐步在全校范围推广SPOC课程,扩大教学改革的受众面。
4 结语
将MOOC之类的在线学习资源用于大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核心途径之一便是混合教学。许多教育研究表明,混合教学是未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门类中最为重要的趋势。MOOC要进入大学,必然要借助混合教学模式。大学可以在全校或者各个学院(系),有选择地开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改革试点,让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开展混合学习试点工作;让大学自己的教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选择其他大学在线开设的同名MOOC,将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与在线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注释
① 杨天明,杨天舒.基于“互联网+”理念的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调整与完善[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55-58.
② 邓霄云.从MOOC到SPOC的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2015(7):132-133.
③ 左娜,王祖源,吴天刚.SPOC――对MOOC 模式的创新与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6-9.
④ 费少梅,王进,陆国栋.信息技术支持的SCH-SPOC在线教育新模式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4):57-60.
⑤ 杨丽,张立国.SPOC在传统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5):56-62.
篇3
0 前言
近年来围绕着MOOC的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持续演进,并伴随涌现出许多新的课程教学样式,如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Meta-MOOC、DLMOOC(Deep Learning MOOC)、MobiMooc(Mobile MOOC)、MOOR(Massive Open Online Research)、MOOL(Massive Open Online Labs)、DOCC(Distributed Open Collaborative Course)、PMOOC(Personalized MOOC)等。这些新的教学样式是对MOOC在高校教学变革中的一种探索与扬弃,它们传承了MOOC“免费、公开、在线”的基本内涵,又是MOOC在高校教学模式中的演变与创新。综观近期国内外对“后MOOC时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相关研究者都逐步认识到,真正能将合适、优质的课程资源引入高校的课堂教学,“后MOOC时代”的SPOC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SPOC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是实现“线上教学”+“课堂教学”混合教学的最佳模式。金融学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对网络及互联网信息依存度高;在SPOC环境下进行金融类课程教学,将实现混合教学模式学习下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教学质量。所以,对SPOC环境下金融类课程教学的探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很好的发展前景。
1 SPOC概念、类型、内涵及支撑理论
1.1 SPOC的概念与类型
SPOC是英语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成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个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OOC负责人Armando Fox提出的。这个理论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对各个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SPOC教学模式提出后,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开始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首次提出SPOC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的SPOC实验在教学设计上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可以使得教学设计变得更加详细,而且还专门为SPOC课程重新设计了每周教学流程,有助于对各个教学目标进行落实,从而使得整体的教学目标得以完成。哈佛大学的也有三门课程进行了SPOC实验。在国内,清华大学于2013年5月加入EDX,10月推出“学堂在线”除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外,同时也是校园教学平台。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利用学堂在线平台和清华大学电路原理MOOC资源,在本科生中实施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改革成果。
我们对已经在实验探索的SPOC教学案例梳理,大致可以把的SPOC教学类型分为针对在校大学生和校外通过在线学习的学生两类学习者。在校大学生SPOC教学指的是一种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拓展,在很多高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可以实现在大学校园中,采用MOOC的讲课视频等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校外学生SPOC教学是高校设置好的入学条件,从全球各国的申请者中选出一些人进入到SPOC课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入选的人必须要保证有一定的学习强度以及充足的时间,以便能够参加各种课程的学习,能够参加一些在线的交流讨论,从而完成课程中所规定的作业和考试内容,对于那些已经完成学习要求的学生可以获得课程完成证书。本文仅讨论在校大学生SPOC环境下的金融类课程教学探索与设计。
1.2 SPOC教学模式的内涵
要挖掘SPOC教学模式的内涵,我们可以从具体的SPOC教学案例着手,下面我们从国内外两个案例寻找其内涵。
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教授在EDX平台上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进行了SPOC课程教学探索实验,已经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考斯洛·甘地瑞教授在SPOC环境下,将“模拟电路课程”的线下课堂按三个阶段进行。在前两个阶段中,他采用了麻省理工学院的阿南特·阿加瓦尔教授创建的“电路与电子技术”在线课程视频及课外作业。在进行上课之前,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而给学生播放一些在线课程的视频,并且完成了一些基本的调查,主要是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各种知识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点进行了解。线下课堂内,考斯洛·甘地瑞教授汇总分析线上课之前经过调查所获得的消息,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进行明确,从而可以调整教学方案,比如将学生分成小组,三人为一个小组,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难问题讲出来,并且通过学术之间的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再对学生进行考核。
在国内,清华大学利用“学堂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对“电路原理”和“C++程序设计”等课程进行SPOC课程探索实验。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开设的“电路原理”课程与国外的SPOC教学模式相比,于歆杰教授开设的“电路原理”课程,给学生布置了较为详细的课程学习任务单;课前学习任务单主要包含观看SPOC视频、教材阅读、完成课前练习和实验设计等部分要求。任务单要求贯穿在SPOC环境下混合学习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在线下课堂学习中,学生围绕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交流讨论;探讨以学生关注的知识点为重点,教师给予适当的丰富和补充,要求知识要点全面涵盖。另外,教师补充一些有实际应用背景或难度较高的练习进行知识点迁移训练。最后,将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在现场演示验证实验结果,教师参加点评。课程全部结束后,要求学生按学习任务单,完成课后巩固练习任务,并进行同组学生互相评比。
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有一些共同特征是值得关注的:一是案例都利用了网络教学平台上的MOOCS,考斯洛·甘地瑞教授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于歆杰教授使用了清华大学自己的平台。二是SPOC教学充分利用了线上视频资料,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讲授过程进行了替代。在教学设计、评价等方面,两位教授都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SPOC视频教学资源融入到教学实施的各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节省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教师讲授的效率和质量,给学生带来更多丰富的学习素材,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枯燥的知识点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三是通过SPOC网络教学平台,将独特的过程性评价融合到SPOC的线上、线下练习中,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巩固。
由此,笔者认为SPOC教学模式可定义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1.3 SPOC教学模式的支撑理论
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SPOC融合MOOCS线上教学与校园课堂教学及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的两大理论基础。
1.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SPOC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对当前的而各种难题以及问题情境有所了解,而且对学会面对这些问题,从而经过学习,对各种知识加以理解,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的认知结构,该理论还强调了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对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其主要教学思想为:(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3)协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学群体之间协作下完成。
1.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MOOC注重知识的传播和复制,SPOC注重知识的建构与生成。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各种观点为MOOC与校园课程之间的融合与共同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SPOC课程的出现,使得更高端的知识交换模式开始出现。正如桑新民教授所认为哪样,大学细胞结构层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特征的传统课堂,向信息时代以激发学习者内在动力为主旨的高效学堂之转型。
2 高校传统金融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金融类课堂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理念相对落后,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延续“填鸭式”教学,理论知识重复播放幻灯片演示讲解,教师的作用更多地被局限为一个播放器的角色;有的教学幻灯片内容甚至几年不变,或者只是作少量的补充,学生戏谑地把教师的“PPT”称之为“骗骗他(她)”。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传统的金融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了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比如采用PPT进行讲授,采用各种理论教材进行讲授,这些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因此使得很多学生对金融学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学校督导人员强调的是忠实执行教案;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梳理和强化知识,教学没有创意,也忽视了学生的深度参与,不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平台。
(3)教师唱“独角戏”,缺乏深入交流、互动和讨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都是讲台上的一个主导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将尽可能多的知识点传输给学生,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消化能力。与此相对应的是,学生自始至终坐在座位上听,被动地、定时定点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4)偏重于对学习者的评定与检测,忽视了课堂问题的诊断和教学活动反馈。
(5)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及时反映金融变化。金融类课程政策性、理论性、现实性强,对互联网信息反映敏感,国内外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都将对金融形势产生影响。而传统金融类课程教学没有紧密联系互联网,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金融变化。
3 SPOC环境下金融类课程教学设计——以金融学课程教学为例
我国金融类课程教学要针对不足,充分利用互联网,作SPOC环境下金融类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下面,以金融学课程为例,探讨SPOC环境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3.1 教学模式改革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教学模式的转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第二,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第三,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为主转变。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更多的关注,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加强对金融学习的重视,能够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3.2 SPOC环境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是面对面课堂教学模式和SPOC线上学习模式的融合创新。本研究根据混合学习内涵、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SPOC环境下金融学课程的学习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
我们从国内外高校SPOC模式教学实验和学者相关研究,结合SPOC金融学课程学习模式系统图来进行分析与总结,我认为SPOC环境下金融学课程教学可以分以下五个方面:
3.2.1 准备阶段
(1)组织教学团队,因SPOC教学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如课程大纲、课程视频、教学课件、导学文档、讨论话题、网络作业、疑难解答数据库、参考文献等,所以要有一支精干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有任课老师、助教和信息技术人员等,下大力气开发与设计教学所需要丰富的教学、学习资源。
(2)创建或者利用合适的金融学MOOCS资源及SPOC网络教学平台,有强大实力的名校可以自建金融学MOOCS资源及SPOC网络教学平台;一般普通院校可以采用引进式开发模式。通过检索,发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爱课程网http://icourses.cn/home/、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http://xuetangx.com/和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 https://coursera.org/等金融学MOOCS资源及SPOC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比较笔者认为一般高校的金融学课程SPOC模式教学,选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较好。“爱课程”网是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中国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提供优质、共享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服务。
(3)金融学MOOCS选用中央财经大学李健教授主讲的《金融学》,该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多元。采用宽口径的范畴,涵盖货币、信用、金融资产与价格、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总量与均衡、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金融活动的集合。有利于认识金融原理,了解金融现状,掌握分析方法,培养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3.2.2 课前学习
(1)明确要求。
证书要求:完成全部视频学习和布置的作业,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50%,考试占50%。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平时成绩分单元测验与课后讨论两部分,单元测验占20%,课后讨论占30%。
预备知识: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史、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等。
公布授课大纲和课程实施流程,本课程的学习以阅读为主,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作业加强自主性学习,倡导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讨论思辨,归纳整理。
课程使用教材:李健.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课前导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创建班级讨论组,要求学生完成平台注册,加入李健教授的“金融学”在线课程进行课前导学。教师提供学习任务单,任务单应包括阅读教材、观看SPOC视频、课前练习和学习调查问卷等。学生自主学习SPOC课程视频并解决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和网上测评,初步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对于难以解决的疑问,学生可在平台的班级讨论组展开交流,教师应通过在线系统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和思考。
3.2.3 课堂学习
(1)确定探究问题。SPOC教学模式“恰当地引导学生合理地回答问题并作出解释”。大量证据显示,学生通过尝试回答问题要比接收答案学得多;推动学生去建构解释要比给他们提供解释学得多。教师依据SPOC网络教学平台相关数据分析学生课前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难题;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一些视频以及自己所观看的各种视频,对一些问题进行提出,从而使得课堂探究的问题越来越丰富。
(2)开展协作探讨。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及布置讨论题,小组成员以3~5人为宜,推选一人负责。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探讨,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和协作共同解决难题、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要观察了解各小组的探讨情况,并予以适当的指导。
(3)成果展示与观点碰撞。各小组经过讨论协作解决了难题,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要将这些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各自的观点要相互碰撞,以丰富和拓展教材中的知识,分享学习收获。
(4)教师点评。在学生分组阐述对协作解决难题和对知识点的认识、思考后,教师给予点评总结。
3.2.4加强对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
在金融学教学创新的过程中,评价考核模式也必须要进行创新,首先要对评价的内容范围进行拓展,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评价,实践能力也能得到评价,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进行高效学习。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作为评价工具的模式,要在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评,比如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应该纳入金融学课程课程考核的范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给学生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3.2.5 总结反馈
对整个SPOC环境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探索全过程要及时总结,各个环节发现的问题都应及时反馈,评估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重新修改教学方案。
4 结语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的转变;以SPOC网络教学平台、模块化微讲座、问题化设计、针对性的教师讲授和翻转课堂为特点,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SPOC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推动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弥补传统金融类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这正如德国波茨坦大学克里斯托弗·梅内尔教授所说的:“MOOC是对传统大学的颠覆性延伸而不是威胁或者替换,它不能取代现存的以校园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但是它将创造传统大学过去无法企及的、完全新颖的、更大的市场”。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翻转课堂;外科学;高职高专
外科学是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疾病具有较为直观的临床表象,丰富的局部征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l展,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翻转课堂是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开设课程的主讲教师在课前向学生提供教学视频、课件及参考书等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课程的学习,并提出问题,师生在课堂上协作完成作业答疑和互动交流等活动[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也为外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以外科中急性阑尾炎为例,采用翻转教学及传统教学两种模式,比较其教学效果,以便为在外科教学中广泛开展翻转教学奠定基础。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实验分组
选取学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120名,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组(对照组)和翻转教学法组(实验组),每组各60名学生。
(二)课堂设计
1.传统教学法 按照传统教学法教学
2.翻转教学法
①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事先使用传统教学法制作好授课视频、相关病例、知识要点及重点、主要参考书及参考文献目录提供给学生,建立一个翻转教学组成员的微信群,并将学生进行分组,每10人为一组,开课前1周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学习。
②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上课时各小组讲述自己对急性阑尾炎炎的理解、存在的疑惑,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于部分难点进行讲解,与学生一起讨论相关的知识要点及难点;最后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及梳理。
③课后
教师对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再次提供一些图片及视频对难点问题进行阐述,并与学生在微信群中再次对问题进行探讨。
(三)教学效果评价
设计调查问卷(均采用百分制),由专职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学生中进行调研,翻转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的调研内容相同。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各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二、结果
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在互动的交流讨论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师生交流,解疑释惑,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学互动,体现临床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多维性。而对照组学生则主要反映课堂较为枯燥,教学学时过少,学习内容多,学习动力不足。
三、讨论
传统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厌学,学生厌学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教学改革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翻转课堂就是翻转了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从教师转向了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先在线上学习,掌握主要内容,而在课堂中教师能够主动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讨论的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外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类专业的必修重点课程,与学生后期临床实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科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资源,创造出能有效支撑“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我们今后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努力方向。“翻转课堂”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及难点,是一种值得在外科教学中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曾丽虾.基于翻转课堂的眼屈光检查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5):518-520.
篇5
关键词:SPOC;MOOC;高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DOIDOI:10.11907/rjdk.162339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2-0200-02
0 引言
MOOC存在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无法实现个性化教学;对注册学生缺乏有力监督,造成高辍学率及低及格率[2]等问题。SPOC教学模式及流程相比MOOC更加灵活,很好地解决了MOOC存在的问题[1]。其主要特点是将MOOC优质教学资源与面授教学之长深度融合。SPOC教学对学习者有限制要求,适合小众化教育[3],通过线上(理论知识为主)与线下(实验和互动讨论为主)学习[4],学生有更多时间在课堂进行实践及方案论证,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现今高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1 高职课程SPOC教学模式设计
综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特点,本文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高职课程SPOC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学前准备、学习活动、课程评价3部分,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实现线上教学。
1.1 学前准备
学前准备内容包括学习者学情、课程内容、学习环境分析。课程学习者学情分析,即了解学习者的知识技能背景及世界大学城平台操作水平。教师根据学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综合考虑校内教学环境,合理规划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分析是分析学校是否有条件进行SPOC教学。
1.2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主要分为课前导学、课中研讨、课后巩固3部分,各部分内容设计均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课前导学和课后巩固都在线上完成。课前,学习者通过学习任务单,完成以微视频或文字资料及小测验为主的任务。每个微视频都围绕某个核心知识点,通过测验检验学习掌握程度。课中研讨是对课前所学知识的深入,师生在课堂面对面讨论解决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次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利用课堂开展实验,消化理论知识,通过汇报形式提高学生自主思索及团队合作能力。课后通过测试巩固前期所学,检验学习者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1.3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部分[5]。过程性评价主要参考线上测评结果及课堂讨论表现。线上测评评分直观,成绩及答案一目了然,结合课堂综合表现评价考评更为全面。期末再进行终结性考核,使考核结果更加公正。通过增加过程性评价,积极督促学生重视过程性学习,提高学习自主性。
2 应用案例
将高职课程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笔者学院《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集成》课程,下面阐述详细教学过程设计。
2.1 学前准备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集成》课程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较强课程。该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建设及省级特色专业,建有湖南省首家太阳能科技馆,并自建湖南省首个高校屋顶20kW光伏电站。
(1) 学习者学情分析 。课程开设时间为大二第一学期,总学时64课时,周学时为4课时。开设该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光伏理论基础、CAD、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基础课程,具备光伏材料及电力电子背景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对光伏产业链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大一时学校就发放了世界大学城帐号,学生懂得基本操作。
(2) 课程内容分析。按照高职教育要求,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离(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及硬件设备选型基本方法,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实现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分析;在情感方面,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具备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社会能力方面,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及安全、质量意识。利用实际工程项目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背景知识,由浅入深,将课程内容分为8个项目,同时考虑校内硬件资源环境,细化项目知识点。
(3)学习环境分析。根据课程内容,将教学环境放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实验室及屋顶实训场所。多媒体教室用于师生研讨及方案汇报,计算机机房用于绘制光伏电站设计CAD图纸及操作计算机辅助软件,实验室用于小型光伏设备性能检验及操作,其它需在户外完成的实验放在20KW光伏电站所在的实训楼露天屋顶处。学校多媒体教室、机房安装有CAD软件,实验设备充足,能满足教学需求。
2.2 学习活动
课程开设流程进行公告,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方式、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方式。
(1)课前导学。学生加教师为世界大学城好友,并在班级选取二名学生作为课程教学助教,分别协助进行线上及线下教学管理,并要求一助教在世界大学城建立班级讨论组。课前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并于规定时间内完成测验或参与讨论。学习任务单包括微视频、文字资料、测验或讨论。在线测验能即时显示答案,帮助学生解决疑惑,若还有疑点,可通过班级讨论组消息,教师及时进行反馈。以项目二“太阳能资源”分项目为例说明课前学习任务单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课中研讨。教师利用世界大学城平台中的数据信息了解学生疑难所在。在课堂教学前期,提出导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引出更深层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现知识点迁移训练目标并解决问题。可根据课程项目需求,组织开展实验及项目设计,最终要求学生通过汇报方式,说明实验过程心得及设计思路。
(3) 课后巩固。线上课后测试巩固前期所学,测验题型采用客观题形式,评分、答案及解析即时可见,测试内容较课前更加深入、灵活,考核学生能否应用所学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下一阶段学习进行准备。
2.3 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参考学生课前及课后测验成绩,综合线上、线下分组讨论表现、课堂项目汇报情况、实验表现、到课情况等因素评定;终结性评价以期末闭卷考试考核成绩评定。两部分考核比例为:过程性:终结性=7∶3。评分重点放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因过程性评价考虑因素较多,助教可协助进行统计工作,以减轻教师工作量。
3 结语
笔者学校已在两个班进行了SPOC教学实践。学生非常重视课程学习,主动增加学习时间,学习热情高涨,自主性增强,绝大多数学生能进行小型光伏电站初步设计。后期将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边实践、边总结、边升华,为其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等.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1.
[2] 陈然.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2-47.
[3] 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篇6
关键词: Moodle;课程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09-03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诞生了资源平台、专题网站、学习社区、学习博客等多种应用形态。信息技术逐步走向传统课堂课程教学,实现了教育资源网络化和教育技术信息化,进而催生了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一场革命。一方面,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手段,自由地获取和分享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者自主开发课程,构建起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的建设,为网络教学平台走进课程教学创造了硬性条件,也给传统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除课本以外,学生增加了一个知识宝库――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学生利用资源库可以高效地浏览、下载、搜索、处理相关信息;其次,知识呈现的形式也多样化,如有音频、视频、PPT等;再次,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如可采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模式,这些模式可增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生动性和生成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入
Moodle,Modular Object -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它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开源课程管理软件系统,由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开发,目前已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于2005年开始引入。Moodle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了资源、导航、管理员、教师、学生、课程管理、作业、测验、聊天、讨论区、问卷调查、WiKi、博客等模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组织模块,从而构建自己的网络课程和学习社区,以实现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的管理。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进行了此领域的课题研究“促进高效学习的虚拟网络学习环境研究”,建立了基于Moodle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既用于完全的在线自主学习,也作为师生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建立和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有效地推进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笔者对其平台使用的经验和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Moodle平台资源库的构建
图1展示了Moodle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构架。可以看出,资源模块是整个平台的基石,我们利用它构建了包容所有教学内容的资源库。
资源库内容的配置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图片、音频、视频、PPT等多媒体形式因具有立体、形象、动态等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应大量搜集和上传这些素材。资源库所配置的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利于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师生互动、同学协作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撑情境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单纯的演示和说教。
比如,在《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的教授中,笔者利用“网页”模块制作了“学习目标”、“教师小结”等内容,利用“文件”模块上传了拓展资料《世界三大黑土区水土流失与防治比较》,“湿地的百科知识”中利用“URL”模块链接到“湿地中国网”。
在资源库的构建过程中,我们更新了课程资源的组织结构,创建了师生共建课程的局面。教师从教教材到编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教师还从独自备课变革为师师协作备课、师生协作备课。
在资源库的使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向“学习的协助者”转变,教师的作用从“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讲解”向“帮助、指导、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转变。
Moodle平台界面的建设
平台界面强调简洁美观、导航清晰;平台内容注重结构清晰、图文并茂。以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这一课为例(如图2),展示了平台界面的前端部分,界面顶侧是学校LOGO和当前路径;两侧悬挂编辑选项;中间部分为课程主体内容。此课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前言、课前准备、课堂活动、巩固提高、知识拓展。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以教定学、以本定调、教法单一、学法单一等缺点,而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很好地弥补以上不足。为了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笔者探索了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3)。
在该模式中,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传统教学模式一致,仍是课中的教与学,教师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获取和理解知识。围绕该主体的其他教学活动具有“前移后续”的特征:前移――将传统的预习环节与部分课堂学习活动适度前移至网络平台中进行;课中――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传统课本两种手段进行教学;后续――将原有的测评环节和复习内容适度后延至网络平台中进行。
此模式的优势在于:①区别对待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前自我订制合适的预习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和探究,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②教师可以通过Moodle了解学生上课前的学习起点,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③各层次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爱好,自主进行复习、测验和拓展。④模式中所有教学环节都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中课上共学一本书、课后同做一套题的弊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社区式互动和活动式学习
Moodle平台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虚拟网络学习环境,它为学习提供了多个场所:课前线上、课中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每个场所都可以进行师生或生生互动。这实际上是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社区,社区的主人是师生,社区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在这个社区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围绕学习内容,教师―学生―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论坛讨论、自我测验、资源分享、WiKi共笔、投票、问卷调查、聊天室、博客等。
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Moodle的活动模块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带来了便利,图4展示了利用WiKi模块所设置的一个共笔写作活动。
测评与跟踪
利用Moodle平台的测评模块,可以方便地实现教学的测试与评价。学生完成答题后点击提交,系统将自动批阅学生试卷,生成成绩报表,给出答案解析。学生可以立即查看自己的测验成绩,还可以对照答案解析找出知识漏洞和答题误区。教师可以立即查看统计图,得知每题的错误率,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教师还可以查看统计表(如图5),进一步查阅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每位学生的薄弱项,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和个别辅导。
利用Moodle平台的跟踪日志功能,教师可以得知每位学生在平台上的操作细节,包括访问资料的次数、阅读材料的时间、拓展学习的范围、参与讨论的情况等,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总结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入,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从而引导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更加重视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动,变灌输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信息单向输导为信息多向获取。
篇7
关键词:MOOC;SPOC;翻转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221-02
引言
翻转课堂等模式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潮流,如何应用好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促进高校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MOOC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习过程为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但因呈现方式单调、针对性指导缺失、在线参与度不足、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等导致学习者难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1]。信息技术在实体教学中的应用逐渐从边缘化走向内核式,把迈向深度学习视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目标与诉求[2]。在MOOC狂热消退以后,其在线教育与线下实体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可能会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模式[3]。因此,如何利用MOOC资源,采用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大力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应用于《电路原理》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以探究该模式的有效性。
一、课程介绍
《电路原理》课程为我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教学必修课,也是电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着重知识的梳理、学习方法的启迪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教学时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准确理解及灵活运用,力图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电路理论知识,开拓思路,培养能力。
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1.线上考核:学生可以选择三次通过SPOC线上课程考核,获得SPOC线上课程考核成绩,并以最高的成绩作为本项成绩。
2.过程考核:本项目为竞争性考核,课程组将制订详细公开的过程考核方案,包含自学检查、课堂交流、平时作业、讨论、项目完成等为考核对应,以学期整个过程为考核时间段,以获得最高过程成绩小组为权值100,其他小组计算相应的相对过程考核成绩0―100分。
3.期末考核:所有学生需要参与学院组织的本课程的期末统一考试,即与另外的平行非试点班统考,获得期末考试成绩。
课程学习的综合成绩以上述三项成绩按照30%、30%、40%的比例综合评定。
三、学习组织实施
我们以学堂在线的清华大学《电路原理》MOOC资源为依托,以“翻转课堂”为课堂组织形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SPOC翻转课堂的试点模式。
1.自主学习: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课前完成教学视频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内能够协作讨论。
2.线上检测: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在老师控制下按时完全。老师课前将下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通过视频学习,并在网上完成一些基本练习,已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便于老师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3.课堂组织:课堂探究的问题由教学团队提前拟订方案。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来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学生经过了独立解决问题、小组间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之后,派出学生代表对小组的讨论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采取的形式有演讲、成果演示等,并且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评论及分享学习收获,然后老师进行总结。
四、其他工作
1.针对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教学团队每学期都设计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课前观看MOOC视频的投入时间、对翻转课堂的感兴趣程度、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学生提升了对SPOC翻转课堂的兴趣,只有30%的学生说兴趣没有提升,69%的学生喜欢讨论式教学,31%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讨论式教学,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学视频可以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有极少部分认为没有作用。
2、教学研讨与交流。《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从项目确定开始,组建了专门的课程组,课程组负责该课程的计划制订、教学组织、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为了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实施,项目组经常组织教学研讨,项目组全体成员全程参与。项目组完成的教学研讨主要包括项目计划的制订与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授课计划与考试方案的制订、网络课堂内容的组织与建设、网络学生答疑、网络作业批改、阶段性测试的出题考试与总结、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分析、期末考试结果分析等多项内容。
五、总结
经过几学期《电路原理》SPOC翻转课堂的试点施,从与平行班级的对比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1.大部分学生课前养成了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即将讲授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网上MOOCs资源提前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与同学进行讨论,有的放矢。
2.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以前的课堂主要是老师讲解,有时候老师想组织讨论,但由于时间紧,而且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很难组织一次像样的课堂讨论。通过学生课前的网络自主学习,发现了问题所在,课堂上就能够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
3.提高了课堂效率。简单的内容,课堂上老师不再重复讲解,课堂上主要是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没有提出的重要的知识点,由老师提出来,归纳总结。因此,课堂上解决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当然,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整个课程实施进度与大纲的要求的总体协调与把握,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调整;老师课前备课内容如何达到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双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翻转课堂如何组织实施,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调动绝大部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蒋梦娇,邹霞.基于MOOCs环境的深度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2014,(7).
[2]张静.学习科学视域中面向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变革[J].中国电话教育,2013,(4).
[3]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
[4]张强,张海峰,唐岩,于歆杰.电路原理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J].实验教学研究,2016,(01).
[5]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05).
[6]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
[7]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覃遵S,徐洪智,张彬连,黄云,郭鑫.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SPOC Flipped Classroom in Circuit Principle Teaching
CHANG Ji-bin,YAN Li,ZHU Jia-fu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篇8
---教务主任与市区县教研员培训内容
面对3日23日复课教学。针对我市的师生现状特制定“一案一策”教学措施,执行错峰错时上学,应对疆外师生不能及时返校带来的教学挑战,保证防疫和教学两不误。
“一案”,即针对学生数量少于***人的乡村学校,具体采取本地教师集中入班面授,疆外教师通过“钉钉课堂”和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进行远程教学,1名教师在班内开展课堂管理,疆内疆外教师双联动;针对学生人数超***人(界定由区县教育局决定)的大规模学校,除高三、初三年级全天在校集中学习外,将剩余教师根据在校教师学科布局分成两批,一批学科教师在校教学,一批学科教师(包含疆外教师)居家线上教学;将剩余学生分成两批,每批学生半天在校集中学习,半天居家线上学习。以区县为单位,通过县域内统筹协调教师或“线上合班”解决个别学校个别学科集中面授或线上教学教师短缺问题。“一策”,即以区县为单位,将未返校师生从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分别组成12个教学班,建立台账,通过“钉钉课堂”进行线上教学。
一、课时安排
学生数量少于***人的乡村学校:学生按原有班级集中学习,本学期课程和教学进度依据《自治区课程设置方案》以及本市地域气候特点做适应性调整。基本原则:增加课时缩短学期时长,保证总课时不减少。日常教学每天加课2节,其中1节为“辅困”课,周六加课1天。小学每日上午3-4课时,下午1-3课时;初中每日上午4-5课时,下午3-4课时;高中每日上午4-5课时,下午4-5课时。小学教学时长从17.5周缩短为12周,6月13日完成教学任务。中学教学时长从18周缩短为13周,6月20日完成教学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参照表见附件。高中学校每个学段教学6.5周,0.5周复习考试。每周教学时间48学时。每节课教学时间40分钟,为1学时。
学生人数超***人的大规模学校:除高三、初三年级全天在校集中学习外,将剩余教师根据在校教师学科布局分成两批,一批学科教师在校教学,一批学科教师(包含疆外教师)居家线上教学;将剩余学生分成两批(小学段直接按低段与高段分成两批),一批学生半天按原有班级在校集中学习,半天居家线上学习。每周学习六天,周日休息。
小学每周每班30节-36节,其中集中授课上午4节,下午2节,每周每班18节课,每节课40分钟;居家线上学习上午3节,下午2节,每周每班15节课,每节课20分钟。
其中集中授课:语文8节、数学8节、道德与法治2节;线上授课:语文5节、数学5节、英语(三年级)3节、科学2节。
初中集中授课上午4节,下午3节,每周每班21节课,每节课40分钟;线上授课上午4节,下午2节,每周每班18节课,每节课30分钟。其中七年级授课科目有语文(7-8节)、数学(6-7节)、英语(3-5节)、道德与法治(2-3节)、生物(4-6节)、地理(4-6节)、历史(4-6节)。八年级授课课目有语文(7-8节)、数学(6-7节)、英语(3-4节)、道德与法治(2-3节)、物理(4-5节)、生物(4-5节)、历史(4-5节)、地理(4-5节)。
高中集中授课上午5节,下午3节,每周每班24节课,每节课40分钟;线上授课上午4节,下午3节,理科每周每班21节课,文科每周每班20节课,每节课30分钟。
其中课程科目高一年级语文(6-7节)、数学(6-7节)、英语(6-7节)、政治(2-3节)、物理(4-6节)、化学(4-5节)、生物(4-5节)、历史(4-5节)、地理(4-5节)。高二年级理科语文(6-7节)、数学(6-7节)、英语(6-7节)、政治(2-3节)、物理(6-7节)、化学(6-7节)、生物(6-7节);高二年级文科班语文(6-8节)、数学(6-8节)、英语(6-8节)、政治(4-6节)、地理(6-8节)、历史(6-8节)。
二、教学策略
1.准备充分教学用品。教材保障学生到手,不延误正常上课。学校要做好教学物资储备和教学环境整治。重视教学实验仪器的完备。
开学前,教师上课所需的教学材料、实验器材等准备要充分,保证学校教师开学即能上课,学生进班即可听课。同时,落实好教师上课戴口罩上课的要求,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2.及时摸底学生学情。开学后,一方面检查学生提交的假期作业情况,另一方面,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线上教学课程进行学情摸底。在学生返校复学前,要安排教师认真全面梳理假期线上课程的所学内容,针对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学情摸底测试卷,及时组织学情摸底测试。
学情测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学校活动空间允许的,就进行纸笔测验,纸笔测试考场安排困难,有人群密集隐患的,可以采取在线测试网络平台工具进行线上测评,客观题系统自动评阅,主观题由教师线上批改。测试结果由网络测评系统进行及时的数据统计,形成报告,让学生清楚自己假期线上课程的掌握情况。
学科组和教研组要总结线上教学情况的得失,根据假期课程学情摸底测评的数据分析,完成对每个学生进行学情诊断,分析学生能力缺失,摸准学生复学后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学习起点。若存在班级部分学生差异多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的,则要对后续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计划与教学方式的科学调整,建议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进行“兵教兵”“生帮生”,有利于弥补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不足。
3.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因疫情防控,假期延期较长,近2个月左右。学校要做好“两个统筹考虑”,即:一是统筹考虑延期开学期间已进行的线上教学内容与原定春季学期教学计划的衔接,二是统筹考虑原定教学工作校历安排与调整双休日的衔接。
要明确实际教学时间,明确假期调整的精细安排,保证课程计划、备考计划,时间节点清晰,提前让教师、学生和家长早知道,一目了然心中有数。避免因防控疫情和“停课不停学”导致课程计划安排的混乱现象,努力让课程计划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与教师的工作负担相匹配,保证规定的课程计划能够落实到位,实现学生校内学习活动紧凑扎实有序,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4.精细编排教学进度。适当统整课时和调整进度。进度调整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总课时量;二是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的阶段性调整与假期课程的增设;三是学生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与效果;四是部分课程内容的统整和合理压缩。比如:可以将一些章节内容统整为专题,适当合并章节,几个主题相近章节测验整合,能适度减少章节课时总量以及原定每个章节的测验频次,节约一定的测试占用的时间和每个章节测试试卷评讲时间。
5.合理控制教学容量。课堂容量会影响学生课程接受的效果。在教学总体时间相对缩短时,课堂上教师应重点加强精讲环节,把一些内容适当整合。
课堂上,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论学与以评促学的原则,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课前,教师可提供章节串讲的微视频,帮学生理清基础知识;课中,突出重点精讲;课后,及时进行评价,检查课堂学习效果。
毕业班教学,要处理好现阶段新课教学与旧知复习教学的关系,避免追求进度而不顾效度,或者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全面复习、面面俱到。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避免重复讲解,要依据考点复习。在知识梳理时,可采用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工具,整体呈现章节知识结构,让学生整体性建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6.多样选择教学方式。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科学统筹教学内容,面向全体,突出当堂精讲,及时反馈。避免片面追赶教学进度导致学生学习掉队,加剧学生群体中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选择,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要加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借此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够自学会的、能上讲台讲的课程学习内容,教师就不重复讲,减少满堂灌和以讲代练的行为,这样便于调动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课堂学习的适应性。
在特殊的情况下,继续尝试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的混合方式,采取“线上点播,线下答疑”的学习形式,交互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形成多种学习方式互相协同、互相补充的格局。
7.精准定人课后辅导。各学科面临着课程计划偏紧的问题。尽管课程内容作了统整,但是一些学习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掉队的情况。针对学生学习脱节、掉队现象,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及时安排课后的学习补偿。
教师要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课堂掌握情况,根据学生课堂学习达成的情况,科学安排课后辅导的内容。在课后辅导中,要及时跟进教学补偿。可以借助微视频,帮助学生进行疑点、难点和薄弱点的讲解,化解疑点,突破难点,解决盲点。在辅导一定时间后,要及时进行检测,精准了解每个参与课后辅导学生学习成效。
8.多元实施学习评价。课程学习离不开必要的学习评价。科学的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学习评价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监测,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教师课程教学的科学调整。
复学后,要将假期提前开展的线上教学课程学习情况纳入到课程的总体学习评价当中;在评价形式上,可以进行调整,采用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口头汇报、小论文、小报、活动表演等)、综合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整体,增加过程性评价比例,降低卷面考试成绩在课程学习评价中所占比例,对学习困难学生允许延后考试或延后评价,适当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同时,学校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松紧程度,酌情考虑取消期中考试(个人意见:这个学期高昌区取消月考),只进行期末考试,为课程计划的总体落实创造条件。
9.统筹管理复习备考。毕业年级,面临着中考、高考的压力。因复习时间的减少,校内学习时间偏紧,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易出现悲观失望、焦虑不安的心理,因此,学校的复习备考工作要做到“六个统筹”,即:
一是统筹复习时间安排,及时公布复习计划的精细安排,细化到天,明确到人头;
二是统筹复习检测安排,处理好旧知复习与科学训练的关系,避免学生复习负担过重;
三是统筹各学科作业量安排,避免无效刷题和过度题海战,影响睡眠时间;
四是统筹作息时间安排,适当组织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状态饱满;
五是统筹家校协作共育,营造科学备考的氛围,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减少备考的过度焦虑;
六是统筹群体复习和自主复习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教学的复习导向作用,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自主复习留有空间,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复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0.细化指导学生心理。“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多数学生采取居家线上学习和线下自学相结合,因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与督促,线上学习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不少学生容易出现以下四种心理状态:
一是担心假期线上学习效果不扎实,新课学习跟不上或掉队的焦虑不安的心理;
二是对课堂学习不满足和对线上名师课程眷念不舍的患得患失的心理;
三是对复学后的课程难度大、学习时间紧的现状缺乏必要认知,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心理;
四是沉浸在疫情防控期的处处担心被传染、时时处于防备状态的过度防御的心理。
针对以上现象,学校要做好居家学习和开学后学习衔接的心理准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采取线上文娱活动和心理咨询热线、个别谈心等方式,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加强生命教育、主流价值观教育,普及科学防疫的知识,加强防护个人指导,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理性、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致敬逆行英雄、塑造阳光心理。
三、教学关键举措
1.指导师生做好角色转换。要切实加强师生假期状态和开学状态的角色转换,尽快进入学习正常轨道,减少学生、教师进入开学状态慢的问题。过长的假期,让学生和老师已经有些疲态,松散有余。开学的课程、课表和课堂管理要有重点突出的管理要求,保证学生、老师进入状态快。减少效率不高的会议。
2.精细安排疫期校内活动。为了减少学校教师和学生人群的过于密集的现象,要整体上考虑全校集体性活动的安排,采取减少人员集中次数、人员聚集规模,来适度适当减少人员密集机会。根据活动开展的具体特点,可以将集体性线下活动转到线上进行。
3.保证必要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活动前,要精心设计活动安排,最大限度控制课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的人员交叉流动,每间课室学生人数不宜过多过密,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师生相应的聚集场所应定期消毒、课间及时通风。对于外来的学习交流、培训以及研讨活动,适度控制频次,或通过分散调整活动的批次,减少人员一次性聚集的规模。
4.精心开好两个专题会议。要切实关注毕业班工作。由于时间紧,复习课程内容多,毕业年级师生的心理压力大,教与学的负担重。要及时召开毕业班学生会和毕业班年教师动员会。通过开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认清备考形势,明确备考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个别指导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及时帮扶,减少学生两极分化和学习掉队。学校通过召开年级教师会,了解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教师工作烦躁心理。
5.切实加强教学专题研究。返校复学教学后,教学时间紧,课程进度难免会有加快,但各学校要兼顾学情,尤其加强“两项研究”。一是作业布置的专题研究,提高学生作业和练习质量,减少无效率和无效率的作业。同时,加强集体备考和专题研究,提高课堂练习或课外练习的设计,减少盲目性练习,浪费学生宝贵时间,也浪费老师批改无效练习时间。
6.重视家校密切沟通联系。要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适时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告知家长学校的本学期调整和应对的办法,通报家长顾虑的或关心的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家长对学校一些教学调整或工作安排不理解,出现不必要的投诉现象。
篇9
关键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教学法;以赛促学法;深度学习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和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硬件类课程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单片机课程知识内容多,相关知识涉及“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基础”“印刷电路板制图”等电路类的课程,也涉及“C语言”等程序类的课程;单片机的后续课程如“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与RFID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嵌入式实时系统”等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还是“嵌入式综合项目设计”“物联网综合项目设计”“人工智能综合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基础,可以看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传统的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师实践应用面不够、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覆盖面不足,无法做到教考一致等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实施“一体多翼”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教学评价进行规整都势在必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工信部举办的各项大学生竞赛,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智能车、机器人、光电设计、飞行器大赛中,基本都会涉及这门课程内容。在校级主办的各类科技小制作中,这门课程所学的内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熟练掌握单片机技术和系统设计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近年来的比赛题目,以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为例,比赛题目为“送药小车”“坡道小车”“风力摆”“电磁炮”“无线充电小车”“滚球控制系统”,不难发现,每年的赛题有难度增加的趋势,单片机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单片机与相关技术的融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针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如今飞速发展的网络手段,MOOC、翻转课堂以及高阶教学的一系列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驱动法和教赛相长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实际教学实施和总结,从学生反馈、学生成绩、学生作品、比赛成果等多方面,都反映出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是行之有效的[1-2]。
1教学与产业需求的对标
经过近3年开展“专业课程设置逆向革命”,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岗位、薪酬、行业进行分析,从《电子类大学生就业岗位调查报告》及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难发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在企业的实用性很高,如何将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应用联合起来,值得探讨。借助校企合作的力量,开展多方面深度合作,教师参与到企业中,与技术人员一起完成技术研发,同时将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纳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企业,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校企共建实验室,配备与企业应用相同或相似的开发板,校企共同攥写实验手册,确定具有企业实用性的实验内容。
2知识点的项目化梳理
利用项目进行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建议在“单片机基础”课程开课4周后开始实施,并且需要重组教学内容。不能全按照教材中的章节来划分教学内容,而应归纳出项目相关的知识点,在相应的项目教学开始前,先将对应的课程知识点学好,然后通过项目对知识点进行实践训练,提升实践能力。
3项目题目选择实用化
项目设计和选择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分解复杂问题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软硬件动手能力。在项目题目的选择方面,力求从实用性出发,选材来源于生活,将实验应用于生活。基于此,选择了以下项目:LED灯的控制、按键控制灯的亮灭、流水灯、温湿度测量、串口显示、LCD屏幕显示等。
4项目难度层次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带着学生边讲边练,验证性实验约占80%。这种方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多数是浅层学习,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素养。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根据项目的复杂度和覆盖知识点的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项目分为3个层次,对每个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3个层次分别为基础型项目、进阶型项目和综合应用型项目。基础型项目中典型的项目为程序包的安装、点亮/熄灭LED灯、串口显示姓名学号等。基础性项目根据初学者的特点来设计,目标主要是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知识点。这一层次项目功能简单,易于实现,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入门。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可以采用常规教学,教师带领并加强指导。具体实施流程可以归纳为:教师讲解关键知识点—配套实验手册—学生根据步骤练习—教师及时解决学生提问—总结易错点、重难点,如图1所示。进阶型项目中典型的项目为流水灯的制作、按键控制灯泡的亮灭、PWM制作呼吸灯、温湿度信息采集等。由于上一阶段对知识进行了积累,这一阶段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流程和方法。实施流程为:教师讲解基本知识点—给出实验项目要求—教师引导分析题目—学生思考解决思路—师生探讨可行性—学生书写程序—调试运行—教师总结。综合应用型项目如简易智慧家居项目设计,可根据难度(如表1所示)给出项目要求:要求学生制作的智慧家居包括单片机控制灯泡的亮灭、单片机控制风扇的转动、单片机控制电机的转动(模拟窗帘的开关)。分组讨论教学用在这一阶段比较合适,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既定任务。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给出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撰写项目实施方案—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撰写程序—调试运行—学生总结汇报—教师点评。兴趣爱好型项目如自制电动小车,可以要求学生自行组装小车模型,用单片机模块、电机、红外等搭建硬件平台,控制小车前进、转弯、避障等。学生还可以自行构思,根据自己的要求设计小车的功能,搭载不同的硬件平台。此项目可作为选做项目或者加分项目,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安排在课后由学生讨论完成,重点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攥写方案、动手能力、器件认识能力、电路理解能力、书写程序能力、调试程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实施流程可以为:教师给出项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确定方案—购买相应硬件器材—自行组装—自行编写程序—自行调试运行—展示作品—学生答辩讲解实施方案。
5教赛相长,以赛促赛的实施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内容多,只靠课堂上学习,仅能够学习一些皮毛知识,比如4学分的课程,能学习到的内容最多包括GPIO、串口、PWM、定时器、ADC、DMA,每个部分应至少做一个实验进行巩固。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督促学生们进行深度学习、自主学习很有必要,因此,在讲述知识点的同时,重在教思路和教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结束前,开展一场科技小制作比赛,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比赛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小器件,如超市收银机的小型模拟、电子体脂称、音乐氛围灯、红外计数器、自动感应门、音乐小闹钟、智能小夜灯等。功能不需太复杂,但是必须做出成果,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硬件连线方法,书写学习程序,解决常见的软硬件问题。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还可以将比赛题目与创新创业联系起来,由学生自主设计小器件,学生可以根据特殊场景设计个性化的电子产品,让学生做设计的同时看到商机。赛题可以采用“命题作文+自主题目”形式,组织比赛时学生可参与进来,教师作为评委。评选学生作品,推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为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做准备。形成以赛促赛“课程比赛—校赛—省赛—国赛”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6以赛促教,全员参与
据统计,参加学科相关比赛的学生一般占10%~20%,如何增加比赛的受众群体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结合“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在课堂设计中,追踪技术前沿,关联课程相关的国赛和省赛相关技术,更新教学内容。笔者非常注重对比赛的反馈,按照梳理→分解→反思→分类→加工→聚合步骤进行重构,将比赛任务分解到课程,再细分到知识点,以缩小版的赛题来设置高阶翻转课题,做到教赛融合,以赛促教;在课程中植入比赛元素,开展全员翻转教学,提升课程的应用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实现以赛促学,而比赛的辐射面也从20%提高到100%,全员受益。
7建立以赛促学的内循环,建立生生传帮带
当年的比赛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下一年的备赛工作才刚刚开始。比如电子设计大赛因为有时间限制,在四天三夜中,有的小组仅仅实现了赛题中的小部分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趁着学生的任务劲头未减,抓紧做好赛后硬件作品完善、软件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从完善作品中提升自身的能力。选派技术能力优秀并且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培训师,为下一年级的学生开展培训,并参与备赛关键技术MOOC视频的录制。选派学生开展赛事专题讲座,发挥学生的影响力;鼓励参赛小组跨年级组队,建立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共同备赛、参赛的机制,做好技术传承,如图3所示。
8建设以深度学习为目标的多元化实践评价模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践环节比例较大,本校设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接近1∶1,建立健全实践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打造以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的、集课程比赛、实验操作检查、实验考勤、实验任务点、实验报告、分组讨论情况、高阶作品情况等一体的多元化实验考核评价模型。
9做好反刍,促进教学
线上教学时,通过布置任务点、查看视频观看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课前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和反馈学习数据,实时修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用雨课堂等布置作业,实时生成作业报告和优秀学生、低分学生名单,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课前、期中、期末,以问卷的方式统计学生学习情况、课堂投入情况、实践课程等,及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反馈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反刍比。除了“项目驱动”和“以赛促学”2种教学方法,日常教学中,应加强线上课堂的建设,丰富课程相关的MOOC资源,建立健全试题库、作业库、项目任务库,利用网络上的精品课程资料开展线上翻转教学。在日常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CBL案例教学、PBL问题导向、讨论教学、头脑风暴、以赛促学、工作过程导向等多种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证课堂质量。同时采用作业、考试、提问、汇报、作品制作等方式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多项非认知能力。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从坐在教室听,变为学生与教师互动,再变为学生当教师、教师作为评委,将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引领者,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接受力、理解力、创造力和逻辑性思维,培养出既能适应当前产业和岗位要求又能适应产业未来发展变化要求的人才。通过分阶层实施项目教学,并以赛促学巩固提升,形成一种混合式教学体制,这种混合教学法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经学情调研分析发现,和以往的教学相比,学生动手能力有较大提高;线上、线下课堂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线下课堂中,学生主导地位更加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期末考试平均分同比往年增加近5分。在全国性和省级比赛中,也取得了比往年更优秀的成绩。综上,将项目教学和以赛促学融合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天亮.基于单片机和传感器的电子秤系统教学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9(10):25-29.
篇10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现状
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与实践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而在我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虽已有了令人欣慰的进展,但仍有许多不足。
1.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本土化缺失
我国开始推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比较晚,目前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基本是直接应用国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缺乏本土化,更多的是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和说教层面上。
2.理论教学、大班教学效果不理想
职业生涯规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故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实践性。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受师资和受众面等因素的限制,课程停留在对学生理念的传播上面。笔者对浙江省高校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校采取了讲座、活动宣传的方式,88%的学校利用就业指导传递职业生涯规划理念,79%的学校采取了辅导员日常教育、就业网站、征文比赛等方式进行传播。这些做法大多数是优秀人物的故事展示、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理论信息的提供,而没有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问题有效对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缺少联系实际和个性化指导,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3.师资水平半专业化
在既有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师资队伍中,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很少,从事教学的大多是以毕业生就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各院系的负责领导、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等相关专业教师为主,他们基本上专业不太对口,且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只凭经验对学生进行学习、人生等方面的教育。加之他们的日常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从事教学的精力有限,缺乏专业交流和指导,对教学工作也不能及时进行总结,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这种从业教师半专业化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水平。
二、构建多维、立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构建以大学生可持续发展、长久竞争力为主的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全方位、多维立体的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体系非常有必要。
1.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构建专业化团队
笔者所在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成立了学生职业发展咨询中心,由2名专任教师领衔,组建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成员有政府职能部门、全省高校就业指导专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校内教师。这为我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完善职业生涯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1)案例教学。老师收集本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故事,让学生在案例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例如分析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是如何实现职业顺利发展的,成功之处在哪,不足之处在哪,怎样做才会更好等等。这样,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会促发学生的个体思考,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上。
(2)活动体验式教学。每次课程开始前都会组织热闹的“热身活动”: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抢答竞赛、招聘模拟、成果汇报、游戏娱乐等课堂活动轮番上演。如求职简历和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时,笔者采取让学生上台演讲、成果汇报,同时聘请同学为评委对其作品进行点评的方式。目标设定激情演讲、放飞梦想,面试过程“真人秀”。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观察到真实的人际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方式增加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线上自助式职业测评和线下生涯辅导相结合
学校引进职业天空测评软件,设有专门的职业测评室,聘请学生担任助理工作,全天开放,利用职业生涯规划博客、职业生涯规划QQ群和就业网等信息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助方式快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初级理念,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探索、学业规划等。这种线上方式有助于缓解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理念教育的基础问题。同时,学校考虑到线上人机对话的局限性,还辅助开展了“读大学,你准备好了吗”和“生涯目标活动月”等系列讲座及主题活动。
4.共性的课程指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
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定为公选必修课程,这只能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笔者采取了团体辅导与个性咨询相结合的模式。先后开展职业素质训练营、职业生涯工作坊,由获得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及国际生涯教练、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一批专家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个性咨询服务。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多层次的需求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5.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教研室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依托学生社团平台,组织各种主题明确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如开展生涯人物访谈、人才需求市场调研,目标职业岗位调研,职业体验、招聘会等。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提升自我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
6.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普及生涯规划知识理念,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通过举办模拟招聘、职业角色模拟、生涯人物访谈和生涯规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课程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课程吸引力。
三、学生对多维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与评价
自2005下半年开始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在7年多的教学质量评价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成为全校最受同学喜欢的课程之一。根据3000多名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情况,发现我们采取的这种多维、立体、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方式实现了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下是参与调查的部分学生的情况反馈。
学生甲: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从中获益良多。终于有一门课实实在在地在关注我们学生个人本身了,很多人会学习却不会生活,懂知识却不懂得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让我们更加懂得自己,了解自己,让我们有信心积极面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体验教育还让我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体验式教育,它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动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拥有了很多有意义的回忆,感悟很多,而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又给予很好的指导和运用。
学生乙: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一开始以为上这门课跟其他公共课没多大的差别,只要坐在那里听就好了。可上了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这门课对我们以后就业很有帮助,它甚至比那些专业课还要重要。
学生丙:自从学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一个学期后,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老师上课讲到的兴趣、性格、能力、责任、价值观、职业世界等都使我对这些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知道了我的使命和对家庭、对社会应有的承诺,我的人格宣言是什么,我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将来想从事的行业到底是什么,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最想要留下什么……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老师的教诲。
学生丁:每次我都用笔记录收获的点点滴滴,用心回忆铭记的所见所听。此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收获的是信念,铭记的也是信念。用信念支撑,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让我获益匪浅。最后一节课老师让我们在脑海中描绘10年后的场景和自己所期望的生活,这让我们更有动力,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憧憬向往,让我们更能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学生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必学的课程,这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而为人生接下来的几十年的奋斗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
学生己:这种有趣的上课方式让我们对这门课产生了不一样的兴趣。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及目标,也更加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对多维立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总结多年实践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设计应相对灵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关注个体发展和感受,强调个体在理念指引下的积极行动,每个个体既有共性需求又有独特的个体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课程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上就要相对灵活、留有余地。笔者所在学校在每一轮授课完毕后,都会采取集体备课方式,完善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内容设计,这样课程不断更新,也更好符合学生的需求。
2.应加强任课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同时,更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用人标准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培养自身的核心就业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加强社会实践,对接市场需求调整授课内容,有效地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
3.课后跟踪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