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的特点及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园林的特点及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园林的特点及分析

篇1

关键词:古典园林铺装;现代园林铺装;继承;发展

1古代园林铺地材质及类型

《园冶》铺地篇中所提及的地面铺装材料有乱石、鹅子石(鹅卵石)、瓦片、石板、青版石、诸砖等。常用的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或条石铺地、嵌草铺地等。我国古典园林铺地,浸润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其设计理念与实践给当下方兴未艾的现代园林铺地提供了兼顾古今的健全意义,悉心研究、融汇运用,对于现阶段风景园林铺装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2中国古典园林铺地纹样的分析

铺地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要素,体现了一种精神需求,即“视觉审美”和“完善人格”两大功能。因此,在古典园林中见到的复杂的装饰铺地纹路,不外乎是审美的需要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段。纹样是附加的思想符号,它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传递思想情感的重要渠道。中国古典园林的铺地纹样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对吉祥的象征和市井文化的体现等[1]。

现今园林铺装材料形式多样,不断涌现,如马赛克、人造文化石、压印混凝土、水刷石、机剥板、金属、玻璃等,铺地纹样也随之丰富多样,整体构图不断创新。但是,在现阶段,铺装大多设计得比较粗糙,缺少了古典园林铺装中的“精美图案”、“精雕细刻”的那份巧夺匠心和意蕴,大多只可远观,禁不起细琢。整体看起来多了份时尚感,却缺失了中国特有的内涵。由此可见,古典园林铺装纹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3中国古代园林铺地材质选择的特点及对现代铺装的启示

3.1效法自然

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成为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构建的理论基石[2]。地面铺装材料不论是乱石、鹅卵石、石板、青版石等所固有的自然纹理、粗糙的表面、不规则的形状均能反映出自然素材的天然美。保留材质原有的形状、纹理等自然朴实的风格和特色就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所追求的,体现出古典园林景观空间的自然协调及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涌入的今天,人们仍有很浓的自然情节,铺装作为景观小品之一成为效仿自然着手点之一,除了利用人工或高科技铺装材料模仿自然, 铺砌出朴实无华、充满变化的纹理外,在表现古典和自然方面仍是很好的选择。

3.2得体合宜

中国古典园林中提倡“因地制宜”,铺装设计中应做到“因地施材”。利用不同材质铺砌会产生不同的纹理效果,或朴素、粗犷,或自然、幽静,或威严、端庄,或活泼、生动。一般在厅堂中会选择采用方砖平铺、油灰嵌缝、补洞磨面而成,能烘托殿堂壮观、高雅的气氛。而在路径上会选择乱石,营造出天然野趣。在庭院深巷之中,则使用青砖甬道,使园路显得庄重沉稳。正是由于合理选用材质使得园林铺地与建筑、环境在材质、色调上有了呼应,生动的融合建筑和自然景观,体现园林意境。

现今的铺装材料丰富多样,但是每种材料的外观、质地、强度、使用条件等均有其一定的特点,因此在选用材料的时候必须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使用功能等选取最合适的材料。这要求设计者在设计开始之前就应该深入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与使用情况,以有的放矢,避免不合理滥用的情况发生。

4中国古典园林铺装的特色分析及发展

4.1重视意境的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寓情于景”,意境的营造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园林最本质的一个特征[3]。我国古典园林善于利用铺地来渲染环境气氛,使游览者在审美的过程中激发联想,从而达到一种美的境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如个园入口“春景”,铺地采用了“冰裂式纹样”,营造出春笋发、冰雪融化的景象,把春天的意境加以很好地烘托。

部分优秀的现代园林场景铺装往往根据周围环境、建筑的不同,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大面积地面铺装,采用图案铺砌的方法来表达不同的意境,整体表现园林景观。例如南京中山门附近一处广场的铺装是城墙砖铺设的,与城墙呼应,营造古色古香的意境。不过意境营造的失败案例也不在少数,因此在这方面仍需继续努力。

4.2装饰性强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善于根据园景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纹样、质感、尺度、色彩来铺装。路面或自然、或古朴、或活泼、或粗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例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一段路面,以棕色卵石为底色,以橘黄、黑2色卵石镶边,中间用彩色卵石组成花纹,显得色调古朴,光线柔和。

经过精心设计的现代园林铺装,尤其是广场铺装,都有一定的装饰性,这也是现代铺装的发展趋势。不过过度的装饰,有时会喧宾夺主,甚至给人视觉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在继承装饰性这一特点时,要有一定的控制度。

4.3注重生态性

中国古典园林铺地注重生态性,首先体现在“因地施材”。中国古典园林中提倡“因地制宜”,在铺装设计中则体现在“因地施材”[4]。铺装的材料丰富多样,但是每一种材料的外观、质地、强度、使用条件等都有一定的特点。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则常常会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使用功能等选取最合适的材料。中国古典园林铺地注重生态性其次体现在美观与功能并重。《园冶》中就有“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的论述。而在南方园林中普遍使用的花街铺地与卵石铺地,不仅美观富有情趣,而且透水性好,非常适合南方多雨的气候条件。中国古典园林铺装的生态性还体现在材料本身的天然性和废物利用方面。

现代园林也开始逐渐重视生态这一理念,生态铺装也成为构建生态城市的基础。嵌草铺装、碎石和卵石等古典材料是透水铺装的首选,但是却不适合大面积广泛的应用。环保型透水砖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较新的材料,这样使得城市在保证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同时提高了其生态效应。

4.4地域特征较强

中国古典园林按地域可分为北方园林、南方园林与岭南园林。南北地域风格不同,使得园林铺地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北方园林建筑富丽堂皇,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风格粗犷,所以北方园林铺地多呈现大气、粗犷的风格,如大面积方石、方砖的运用,材料上也多豪华壮观,如汉白玉、青石和北太湖石等。江南园林常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地域范围小,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所以江南园林的铺地往往非常精致典雅,饶有趣味,材料也不追求豪华,破砖烂瓦都能运用得恰如其分。岭南园林由于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

现代园林分区,已经不仅仅是南北之分,可以说每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特色,结合建筑、景观以及历史人文的地方特点,设计搭配各样风格的铺装,这样能更好地展现区域特色,增强区域标示性。

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89-01

一、研究方法

系统查阅了2000年――2010年11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本文通过这些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试图将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系统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00――2010年11年间,收录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占总数的0.4%。

(二)科研成果分布情况

1、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论文共25篇,占42.4%,在邸海彦,赵一寒的《现代景观设计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中:主要以陶然亭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两方面的传承关系。王雷,王建国的《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中:作者讨论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宋珊,邹志荣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中:从探讨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布局形式、造园手法、意境表达、理论和手法入手,比较两者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利弊。

2、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9篇,占32.2%。在曹建富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作者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观、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以及设计理念来研究了园林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各地文化特色,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肖毅的《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中:通过对江南园林自然式布局和造园方法的分析,对古典园林手法的充分利用和剖析,对江南园林有一定的探究的前提下,对现代园林以及景观设计有一个指导性的方向。

3、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5篇,占25.4%。在汪亮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中:对传统封闭式园林艺术与开放式现代景观设计载体、生态观、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在卢思的《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之差异与联系》中:论文首先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继而探讨了两者间本质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结论与建议

从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总体情况来看,在近11年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景观设计有了自己的理论创新。从研究水平来看。不仅关注理论而且关注调研实践,并开始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来分析和评价。

但同时,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不足。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园林有不同的内容和试用范围。调研发现,在探讨现代景观设计的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吸收和借鉴的深度还不够,只停留在在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吸收层面,而没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二,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对和继承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对现代景观设计如何才能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点?中国古典园林是否还可以再现代景观设计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于本土创新是否是唯一值得信赖的途径?都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其三、对中国古典园林给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较少。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要深入研究对古典园林的理解和创造力;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新园林。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中国现代园林 人工环境 发展趋势

现代中国园林的进步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基础上,并不断的结合现念及时代背景进行更新。传统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分析古典园林为今所用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园林常见的表现形式,从实践出发,总结园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导现代园林的发展。

1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而言。它由中国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这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是园林体系[1]。”以古代文人是园林的主要建造者,他们像运笔写文章一样,采用借景、框景、漏景、添景、夹景、抑景等艺术手法使山、水、建筑、植物相互搭配,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共同构筑优美的传统园林风景。

从园林的隶属关系来看,园林分为三大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皇家与私家园林多供园主私人日常生活、办公、娱乐所用;寺观园林可供文人名士修身养性,也可作帝王的驻足休息等多种用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备特殊用途的园林如: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和官府策划或缙绅捐助的公共园林。

传统文化不断受儒家、道家、佛学三派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是以“效法自然”“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观点造园的。这源于封建社会对土地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及封建集权时文宦一体的模式的影响。“田园风光”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这些造园者温文儒雅的性格所赋予园林的特有气质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

由此看来,古典园林的继承与更新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古代的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完成,而现代园林仅有少有的部分学习造园文化及手法工艺的一些专业人士造就,这就区别于古典园林造园者的文化素养和个人需求所造就的园林文化,其中缺乏了大量的能撩动人心弦的景观。所以,现在园林若要继承古代园林的特点,不仅仅是效法,而且要从造园者本身的培养出发,更重要的是创造园林的抽象意境、气质与生命力,这样才叫“继承”,才不会与传统大相径庭。

2 中国园林的现状

我国提出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的设想晚于欧洲一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其他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旅游策划等有了较多的交叉和融合,大面积的建设以旅游为目的风景区,再加上国外大型风景园林公司的进驻,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

因此,现代人对园林的观念和功能需求与传统园林大相径庭,虽然目前国内风景园林发展成效是可喜的,但是造园者大多还是停留在对古典园林的模仿上,极少的结合现代情况对传统进行突破。而且大部分现代园林的目的性太强,所以我们所见到的公园和景区园林设计模式也基本相当,新一代园林体系也就应运而生。

2.1 中国园林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对园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园林工作者把园林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设计上,而把这些过多的依靠给林业工作者,林业工作者所研究的远超过我们园林现有的种植规模,所以在应用上还很难匹配。所以要想发展园林,这方面的研究也要作为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2)中国现代的园林的规范不够严谨。中国现代园林很多方面受国外的规则式园林和国内的效法自然两种理念共同影响,这样就很难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来要求中国现代园林。严谨性是对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要求,严谨性程度越高说明其发展水平越高。对于园林而言,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某些数据来进行设计,但也要满足合理的园林规范。(3)园林行业体系有待完善。园林行业不仅要有完善的经营体制,还应保证造园师的专业素养,保证园林质量。应该全面发展造园着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园林的内涵。(4)现代造园施工者的专业素养不足。古代造园者集文人、工匠、艺术家于一身,现代则是设计师不造园,造园者的专业素养又不够。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造园质量。园林的建造讲求“因地制宜”,更要“因时制宜”,当代园林应反映当代的社会发展状况。传统园林是要继承而不是要复制的。一些造景者盲目搬用假山造景,却殊不知它与周边环境已大相径庭,过分的追求经济价值,这就使得园林的造园效果与设计者的所出有很大区别。(5)重建设,轻养护。“三分建,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高质量、高管理的园林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的形成与完美[2]。

2.2 国内人对当代园林的需求

古典园林大部分是私家和皇家园林,他们有专人管理,而本身也在不断维护。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园林”大多属于公共性质的,当代园林作为人类城市生活的“第二自然”[3]满足人类自身“亲自然”的欲望,同时还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措施,虽然两者的生态功能是几乎一样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就产生了很大的区别。

3 中国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确定

3.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不同的发展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够以纯粹的自然式布局形式体现在世人面前,是因为我国明代之前我国文化一直处于文化输出阶段,清后期又处于闭关锁国状态,自然与人文环境处于稳定发展状态。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口密度骤然增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又不断的受到国际思想的冲击,不断结合国外先进的处理人工生态环境与保护大自然的手段措施。于是,中国现代园林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3.2 中国现代园林在古典园林基础上的更新

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体系按园林基址的选择与开发方式的不同将传统园林分为人工山水园与自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将传统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及不占主流的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公共园林。中国现代园林体系继承古典园林体系的分类方法:现代园林不再从隶属关系上分类。按照园林基址选择与开发方式不同来分类的人工山水园占现代园林的大多数,自然山水园在现代被称为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占少数;现代园林按照园林的用途分为:公园、居住绿地、专业绿地、休闲绿地。

3.3 中国现代园林的表现方式

中国现代园林的主要载体是公园。在公园中主要以混合式布局的形式表现。这种布局模式不仅保障了人们对不同植物的观赏及功能需求,也适应了现代工业化的规整,又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更新发展中积极运用的规划设计手法。利用一条支轴线、逐步转为自然式道路、土山与水池、以植物造景为主,并利用临水广场、观景平台、曲桥、溪流等造景手段模拟营造自然空间。规则式布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也有少量存在,一般出现在小型公园、居住绿地与专用绿地之中。

3.4 中国园林发展方向的确立

中国现代园林体系的确立及发展必须保持与古典园林体系的紧密结合与联系,因此,确立风景式布局形式为主的大方向不改变是中国特色园林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式布局的园林也必然要成为现代园林体系中占份额最大的一部分。中国优秀的文化形态自古便是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然后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融合,形成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后人影响深远。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4]也不例外。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在人口密集或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地区配以混合式布局形式,个别规则式园林做点缀也是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中喜闻乐见的发展趋势。

4 结语

事物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的。中国园林也不例外,固步自封是不被允许的,中国园林要在现有的自然背景与人文背景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各国先进文化,完善园林的生态功能,但又不能失去中国园林本身的特点而流与大众。所以就中国园林的发展趋势而言,中国园林必须对古典园林体系进行有机更新,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园林体系。中国现代园林要从精神层面来继承古典园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优美的现代材料与先进的现代工艺等,像古典园林一样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8.

[2] 文先生.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转帖文章,四川:四川住房和城乡建设网,2010.07.06

[3]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篇4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考察;建筑特点;意义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75-01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漫长演进与过程

中国古典园林的过去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息息相关,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园林建筑,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我完善,也没有受到太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也是缓慢、持续不断的演变过程。经考古学家的考察与研究表明,我国古代人类多半活动是在户外举行的,如纺织、磨制工具、制作陶器等活动,再加上集市、祭祀、玩耍等需求,人们大多会在空旷的平地上种植树木花草,既能嬉戏其中又能遮风除尘。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在《归园田居》中写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房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种依靠天然地形早期建造的简朴园林对后来发展的文人村居园林有着颇深的影响力。中国古典园林漫长的演进过程,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的,从封建王朝开始形成、转为鼎盛时期、直至朝代的消亡,中国古典园林也从而变化着,它逐渐成为封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耐人寻味的建筑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不胜枚举,一般的园林建筑并不追求气势蓬勃的视觉效果,但也不排斥一定条件下的某些局部气势恢宏的景象。本次考察中的拙政园,是苏州存在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的建筑以水为中心,中亘积水,浚治成池,弥漫处“望若湖泊”,厅榭精美,山水萦绕,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可谓“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园内构造主要以中、东、西、住宅四部分组成,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点睛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东部原名“归田园居”,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加配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中部是整园的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东西两山岛隔池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四季景色皆有不同,美不胜收。西部原为“补园”,其布局紧凑,水面迂回,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坡曾提“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顿时感受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亦可受清风之爽。

三、古典园林建筑与人文艺术的相辅相成

我国古典园林大多以山水为主,充满着诗的意境,也充斥着画的韵味。古代文人雅士大多都将诗中所描述的园林建筑景象描摹成图供人们欣赏收藏。明末一些造园家认为园林建筑的景色,要美的如同天然图画一般,这是人们以自己的经验及素养形成的一种类比分析。我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借鉴于山水画之间,而山水画也同时参透与园林的建筑,使得园林建筑“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但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并非单纯的模仿于自然,而是经过造园家艺术旨趣的熔铸,来表现出绘画的美,一颗表现出时代中文人士大夫们心中所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境界。

古典园林建筑不仅与绘画艺术相融合,同其他人文信仰也有深厚渊源,例如狮子林的假山,通过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体、狮形、兽像等,喻佛理于其中,以达到渲染佛教气氛之目的。它山洞的作法也不完全是以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一些迷宫式作法,通过错综复杂,蜿蜒曲折的洞穴相连,以增加游人兴趣,所以其山用“情”、“趣”二字概括更宜。这些富于生活情趣的山水风景不仅“可望、可行”,且“可游、可居”。纵使园林建筑的创作手法从写实至写意的过渡,使园林建筑与人文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

四、南北建筑互融

北方园林主要以宫廷园林建筑为代表。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园林,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都是倾国儿为之,大多凸显出气势庞大、金碧辉煌的帝王气派。而南方园林建筑大多以私家园林为代表,属于文人写意派山水园,文人画家参与到造园中来,采用人工造景为主要建筑手法,巧妙的规划,精致的设计,人文气氛相对浓厚。江南一带温和的气候、充沛的水量、丰富的自然景色、丰厚的物产资源、宽松的人文环境,其园林的建筑业必定呈现出自然特色。但江南一带的自然美景也成为皇家园林建筑设计的创作之源。北方一些建筑大量运用江南的叠石理水、水石相应的建筑手法,但材料却以北方的青石为主,承德避暑山庄的文人狮子林就是仿造苏州狮子林的建筑风格建造。

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表现在古典园林中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建筑观,绝不仅仅限于自然环境赋予园林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园林建筑发展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同样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质的生动写照,更是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园林设计;风格比较;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作为一项“环境产业”,园林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带动作用,有着改善城市环境、减控噪声、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等重要功效,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园林建筑显现在人们面前,而我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在现代园林中扮演这重要的角色,具有自然美与建筑美相结合的特色,而现代园林建筑不仅传承了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还具有其特别之处,但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合理地应用于城市建设中还有待研究。本研究主要从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园林建筑、植物造景、园林小品等多方面对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风格进行了比较,希望可以对园林建设提供一定参考,发挥园林建筑的重要作用。

1指导思想

园林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每一个阶段均有其不同的特点,是在特定时期内的时代产物。从古典的中国园林看来,古典园林讲究与大自然混为一体,用句老话可以说是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就形成了古典园林中自然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例如苏州园林,。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信都在不断地融入我国园林中,现代哲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思维科学也都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例如究,在西方人们讲几何图形的组织,将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形式上均衡对称,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正是这种入了中外园林艺术的优秀风格,在延续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精髓的基础上,将部分西方的造园艺术融入到其中,形成园林文化丰富、园林风格交融、特点众多、形式多样的崭新局面,促进了我国现代园林学科新体系的发展。

2功能性质定位

园林的基本功能定位都属于观赏型,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二者的差别体现在园林的服务对象不同。在古代,园林是以服务宫廷或以贵族的日常活动与心理需求展开的,是为宫廷或贵族等极少数人服务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等级社会中园林功能性的单一性和局限性。而现代园林在功能定位上,不再局限于古典园林的单一模式,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现代园林设计为顺应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在微观上进行深化与细化,在保持园林设计观赏性的同时,从心理学、 行为学等角度分析大众的多元需求,研究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在宏观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现代园林设计进行了重新定位。但大部分的现代园林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赢利场所,扭曲了园林本身应具有的生态本质,而古代园林的最初设计则仅仅是从景观意境出发,不具备无商业目的。

3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是独特的园林要素。园林建筑是以庭院为单位构成组群建筑,是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强调的是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古典园林中,园林的建筑风格、色彩及建筑空间细分形式取决于园林所属性质的不同或者园林所在地域的不同,在建筑色彩上,古典园林多以暖色调为主。例如,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建筑以朴素、通透、玲珑、轻巧、淡雅、活泼而文明,给人一种秀丽、 雅致的风格;而皇家园林建筑则色彩金碧辉煌,装饰豪华,给人一种恢弘堂皇的皇家气派感。在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则是建筑形式多样、建筑材料多样化、力求突出自然美,是全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并会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赋予建筑形式多样的颜色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4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植物造景配置方面,古典园林讲究崇尚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而现代园林则在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设计理念。

4.1材料选择上的变化

在材料选择上古典园林的特点是种类少、局限性强。而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却具备不同时代的独特风格和特征,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在材料选择上由单一转向多样,不再拘泥于少数具有观赏寓意、诗情画意的植物,而开始注重在植物配置中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和乡土性原则。同时由于在植物功能上的拓宽,生态、防护、生产功能的增加,现代园林对植物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 配置形式上的变化

在配置形式上古典园林讲究规律性,如山中挂藤、移竹当窗、高山栽松、槐荫当庭、水上放莲、岸边植柳、修竹千竿、双桐相映等常采用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发展方向单一,园林中的植物配置风格为自然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不利于自然经管的真正体现。而现代园林打破了古典园林的规律性,盆景、 盆栽已进入各家各户的庭院和阳台空间,花台也已演变为现代的花坛、花境等形式,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选择的多样化发展为多元化形式提供了必要条件,讲究科学比例配置,常采用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搭配等在平面和立体空间层次的营造上,赋予了植物配置更多载体与功能。

4.3 植物配置原则上的变化

在植物配置原则上,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园主和造园家所具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影响,植物造景较强调艺术性原则,利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丰富植物的观赏内容、寄托园主的思想情怀。例如,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竹的刚直不阿等等这样的例子在古典园林中屡见不鲜。而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亮点,则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结合。结合时代特征挖掘其艺术和文化内涵,将其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人们认识到植物的美化和观赏功能,还具有改善小气候、 保持水土、 降低噪音、 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生态作用 环境资源价值,因此,植物配置上不仅遵循尊重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规律,还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5园林小品

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园林小品方面不同主要体现在掇山置石、园林雕塑、园林照明这三个方面。首先,古典园林中有很多掇山置石的应用,而现代园林在吸取古典园林和西方造园艺术精华后,结合新时代园林建造的历史背景,创造以生态效益为目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置石作品,并广泛运用园林雕塑。其次,在古典园林中都是张灯夜游,而现代园林中的照明则是利用夜色的蒙胧与灯光的变幻,呈现出不同于白昼的诣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园林建筑显现在人们面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不仅要吸取古典园林设计风格在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及美学文化等方面的精华,还要与西方的造园形式、造园理论等以及现代造园技法相结合,创造出更符合中国情节的中国园林,并发挥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居住的环境更加美好、舒适。

参考文献:

[1]董漪微, 刘华.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 2010, (03).

篇6

关键词:古典园林;高校校园;潜移默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55-01

小学、中学到大学,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历史悠久的高等院校,其特有的校园精神往往都会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型的社会,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培养情操、追求真理的场所,环境设计应是校园精神的着力体现。

“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意境美,“情因景生,景为情造” 。校园是育人的地方,景观元素正是表达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学校具有的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特点,正是我们设计所需要的内容。

一、从园林布局与学校功能划分上分析

学校是师生聚集的地方,足够的公共空间为学生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在我国大多数的大学中以集中的教学楼居多,而我们可以尝试将集中的大楼打散,以院系为单位重新组合。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内向和外向的建筑布局方式,有的院系采用内向布局形式;有的采用外向布局形式;有的部分采用主体内向、部分外向布局形式。我们可以将每个系以院落布局,中间围合成小庭院,增加了学生们的交往空间,而每个院落又以园林的手法串联起来,既是教学区,又是景观区,学生们可以在园中散步、读书、拍照、交流和休息。

大多数校园规划首先考虑的不是公共空间而是功能建筑(行政、办公、教学)的布局,我们可以在充分考虑到学校区域划分的功能的同时,将公共空间的总面积扩大、打散、重组。利用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理论将其诠释为:以院系为单位的小庭院布局,再以园林的手法将其贯穿。这样在每个系的庭院中增加了公共空间,有主题的点景,既满足了精神需求又可以满足使用功能。

二、从地形上分析

园林建筑讲求利用地形的起伏或以人工方法堆山叠石以使之具有高低错落的变化。登临高处时不仅视野开阔,向下看,所摄取的图像即今所谓的鸟瞰或俯视角度;向上看,则常可使人感到巍峨壮观,这时所摄取的图像即为仰视角度。我们试想登临全园的至高点,向南便可鸟瞰教学区、生活区和试验区景观,向北可以直接俯视瀑布的飞流,以及北边湖区园林景观,该有多么难得。

三、从叠石理水上分析

堆山叠石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所站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园不分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石。所以有人认为山石应与建筑、水、花木并列,共同作为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苏州留园之冠云峰,即为典型的代表。在厅堂的前院中点缀山石要少而精,用一两块形质优美的石峰,突出重点、点题,特置的石峰其作用更接近于抽象的雕塑。在我们的校园中,可以大量运用奇石作为景观的补充,配以竹子等植物,达到景观和思想的统一。还有一部分的石景,起到类似影壁的效果,而我们在运用中,一部分采用石墙、石门的方式,配合白墙及花窗,让门洞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四、从园林植物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建筑与园艺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 植物是人类生存的命脉。园林里的山山水水和花草树木,使园林显得生机勃勃,情趣幽逸。

中国的园林之所以能发展到极高的艺术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起了关键作用。特别是诗、词与绘画给造园艺术家们提供了绝好的借鉴, 这些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底蕴,使园林艺术更具有了诗画情趣。传统的松、竹、梅傲霜迎雪,屹然挺立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喻为四君子,皇家园林中常用玉兰、海棠、迎春、牡丹、芍药、桂花象征“玉堂春富贵”。中国古典园林是从主体出发,它已不仅仅是反映形式空间,而是一种心理空间, 强调对象的可观性,而不是可达性,体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五、古典园林的新生命

对于传统和创新,冯友兰先生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凡古代事物之有普遍的价值者,都一应能继续下去。不过凡能继续下去者,不都因为他古,是因为他虽古而新。”

现今的大学校园到处充斥着“外国文明”,有的地方领导只要是“洋的”就是好的。古典园林在学校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并不是把古典的东西照搬过来,而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和创新,保留积极向上的精神,给处在人生观世界观慢慢成熟的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景观

建筑是文化最好的承载物,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学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最后都落实在建筑上,千百年来传承于此。今天许多大众媒体乃至部分学术界仍然有“传统园林”就是“园林”或“园林”就是“传统园林”概念简称的想法,其实对照现代对“园林”概念的内涵广阔的理解,相对现代“园林”概念所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等新的意义和内容,今天我们所研究的“中国传统园林”其实只是“园林”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因为“传统”一词已经界定了它的范围。作为研究者,要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中寻求一个适当的切入点,传统文化的介入应该对当代设计具有推动作用,而不是在社会和商业的影响中迷失方向。

1.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风景式园林的典型代表,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在中国园林的缓慢发展过程中,中国园林特点主要为以下四点: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浓郁的诗情画意、深邃高雅的意境。

2.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园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中每个单独的园林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很多组成要素,而且每个园林根据园主个人的审美水平和兴趣爱好在园林设置组成要素中都会有所侧重。但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中,普遍包括建筑、山石、水体、动植物。中华民族有落叶归根,尊重祖先的习惯,注重文化上的继承和文脉上的延续。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一种方法也更易取得成功。

3.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启示

3.1传统基因的提取及文化的延伸

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应用传统的东西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是由于中国的历史积淀、民族的归属心理经历了千年的传承,而且人永远不可能与传统绝缘,即便是文化思想史上那些开一代新风的创造者,却也恰恰只是深刻地把握住了传统精髓而已。我们希望未来的景观环境设计对传统进行基于自身要求的滤化与筛选。一方面,统一于现代生产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将多样的传统因素纳入自己的整体结构之中。

3.2提取传统是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自身的要求

现代景观环境追求的是或封闭或开放的,多元化的有创造性,并能为大众服务的一种新的空间格局。它表现的是自由、明朗、富有激情的等多种艺术特性;现代景观环境应该能陶冶现代人的心灵情操,激发人们对美的自然追求,铸就现代的品格素养;同时也应该能够通过欣赏者自我感受去体验人、社会、自然之间的情感,这就是现代景观环境的“意境”创造的问题。可以说现代景观环境设计日趋重视设计的意义,重视场所精神的建构,重视对意境的追寻也是其自身的要求。

3.3现代景观环境中意境的隐退

现代景观环境和中国传统园林一样同样存在着感官、外部形态和场所等意境结构的要素,只要我们在充分理解它们的基础上,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脉络和一定的依存关系结合成一个整体,使人和景观环境之间产生感性的联系,那么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意境的感受离我们就己不再遥远。虽然景观环境的意境是一个审美系统,有稳定的结构,若干相关相生、互补互渗的主客观元素,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包括审美客体即景观环境内外部形态和空间布局,也包括审美主体即游赏者和使用者的审美水平和心态。

3.4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意境建构的手法

在现代景观环境中,也存在着意境结构的要素,而要使这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网络,从而最终在现代景观环境中形成意境,就必须才用一定的手法,而在这方面,中国传统园林仍然是我们最好的借鉴,提供给我们很多实用的手法,虽然现代人的生活情趣早已不同于古人,但意境仍然是它们精神层次的最高境界。

4.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4.1自然与人文融合

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其中空的部分才是空间的内涵。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老子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中国人的空间观念,即空间是建筑最基本的内涵,建筑赋予空间人的性格。建筑原本就是辩证之物,虚实相生,阴阳相长。

4.2文化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中国环境景观艺术设计从现今的发展来看,主要目标和特点是需要发扬环境景观的人文精神,体现环境景观特色,追求环境景观艺术个性。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建造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目的是为了隔绝外在的人与环境,营造一个城市中的“世外桃源”满足园主人隐逸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融合了自身的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到批判性的继承,在对古典园林的优秀之处做以深入研究后将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予以抛弃,而在审美思想上、艺术手法、空间分割等方面取其精华,让中国园林的设计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重新发挥。

4.3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是值得我们认真领会的。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即在不大面积破坏原有自然环境中的水体、植被的条件下对景观进行改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借鉴古典园林的设计精华之前先要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两者的不同之处。然而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许多的设计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普遍的观点是认为循环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的首要条件。

篇8

关键词:园林意境;园林布局;园林小品;园林要素;别墅庭院;居住空间;生活空间;人与自然;筑山;理水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和营造建筑等造园手法,采用借景、空间对比、比拟联想等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充满诗情画意和意境深远的园林空间,是一个综合艺术品。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及空间处理手法,是我们现代别墅创造有特色的庭院空间的有效方法之一。

1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意是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就是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造中两者的结合,就是创造者把自己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和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中国的传统造园是与山水画和田园诗发展分不开的,是按照诗和画的原则来行事的,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园林景观的主题往往富有诗的意境,如拙政园的各个景点就是按照各自的主题和意境来命名的,例如东园的涵青亭、芙蓉榭,中园的玉春堂、海棠春坞等景点都具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2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1)叠山理水在造园中就是模山范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与山水画一样,在造园中注重写意,虽然也顾及到自然的原来风貌,但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虽不屑似自然的原貌,但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更具艺术感染力。“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一拳、一勺就是指在园林中的有一定尺度的假山和人工开凿的水体而言,就是物象,太华和江湖则是通过观赏者的移情和联想,从而把物象转为意象,在造园中就是叠山理水最完美的意境体现。

2)以古人的艺术创作(如诗歌绘画)、神话传说、遗闻轶事、历史典故、历史古迹等为主题,通过山、水、花木、建筑等园林要素把主题表达出来,引起观赏者的联想。例如种植湘妃竹(又名泪竹),使人产生了对湘妃“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憾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泪,何忍将身卧泪痕。”忠贞的爱情和凄凉的情感联想。

3)运用比拟联想来表现园林意境。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有“托物言志”和“比德思想”的传统哲学思想,很多古代诗文和民俗文化都流传下来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篇章。松、竹、梅的“岁寒三友”,菊、兰、梅、竹“四君子”,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还有竹子的“高风亮节”,梅花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北方的皇家园林的白玉兰、海棠、迎春花、牡丹、芍药、桂花象征“玉堂春富贵”等。

4)运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点景形式,表现园林意境。在古典园林中,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是诗文与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而表现园林“诗情和诗意”的手段,这些诗文或记事或抒情或言志或写景,在激发观赏者的情感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景即是无荷风,亦觉得风也在其中,发人遐思。楹联也是如此,镇江焦山顶的别峰庵,为郑板桥的读书处,小斋三间,一庭花树,门联写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游人见到顿觉得心怀舒畅,亲切地感到景物宜人,使人联想到郑板桥在此读书的情景。

5)借助听觉、味觉以及利用时令、气候的变化来创造园林意境。如“萧寺可以卜邻,梵音道耳”“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等通过一系列听觉来激趣。

3 别墅庭院设计

3.1 别墅庭院的叠山理水设计

山水是庭院设计中的灵魂,“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山随水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无石水则无形、无态,故水浅露矶,深水列岛”“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这些说明了山水之间的关系,叠山理水就是要用这些关系把庭院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别墅庭院一般属于小庭院,水体布置多采用集中式布置,即以水池为中心,一般采用自由曲折的形状,配以山石驳岸,以期赋予自然情趣,形成一种向心和内聚的格局,可使有限的空间具有幽静和开朗的感觉。

3.2 别墅庭院的园路和铺装设计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进行园路设计时要求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产生“曲径通幽,步移景异”效果,活跃空间气氛。别墅的庭院是一个整体,园路要与别墅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组成一个和谐的庭院景观。铺装是别墅户外的休闲活动空间,一般与水体和园林小品结合设计比较好。由于别墅庭院的面积较小,园路和铺装设计的尺度不宜过大,园路宽度一般在0.5m~0.75m,铺装面积一般在10m2~20m2左右。园路和铺装材料宜选择以天然的石材和原木为主,如青石板、鹅卵石、黄麻石、原木等感觉天然朴实的材料。

3.3 别墅庭院植物配置设计

大门对庭园设计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植物配置设计应该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植物的选择理应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主人的偏好,并与别墅风格协调。常见的绿色屏障既起到与其他庭院的分隔作用,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又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通过绿色屏障实现了家庭各自区域的空间限制,从而使人获得了相关的领域性。通过组合一定数量的树木勾画入口处的主体特征。在进行别墅主庭院的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文化特性、主人的喜好和庭院的特征,运用比拟联想等来表现园林意境。用植物人格化和风水的讲究等文化特点与其他庭院景观相结合就能创造出优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植物景观。庭园小径边的植物应该给散步的人一种祥和安逸的感觉。有些小径的设计单纯朴素,而有些小径的处理则颇费心思:路边簇拥着灌木丛,或伴随着花坛。水体驳岸的植物种植要体现自然、野趣的自然特征,多选择蕨类植物、苏铁、天南星科等植物。

3.4 别墅庭院的小品设计

别墅庭院的园林小品系指花架、小桥、桌凳、小凉亭、石灯、景观石等,在庭院中是一种点缀,布置得好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又能提供文化休息和家庭公共活动的方便。同时还可以利用园林小品的比拟联想来表现庭院的意境,丰富庭院景观,使人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在设计园林小品时其尺度的大小与庭院的大小和使用功能有关,一般多布置在路旁、水体边、墙角、庭院入口、草地上等。

4 结语

随着居住质量的提高,别墅庭院设计已经成为居住区设计中新的焦点。别墅庭院属于私家范围,要有良好的景观环境和花园供主人享受休闲的生活或宴请好友聚会庭院空间,在庭院中能体验到大自然的自然美,产生对自然的渴望。为此,本文借用中国古典园林创造意境的手法来探讨和分析别墅庭院的设计方法,使别墅庭院设计能创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充满诗情画意、建筑美与自然美完美融合的多元化景观空间,在协调好自然、住宅与人的关系时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别墅居住环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6.

篇9

【关键词】古典园林;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和运用

1.居住区景观绿化概述

对居住小区进行有效的景观绿化,不但是现代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手段,也是优化城市绿化环节的重要部分。在现代化的社区中,人们对居住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绿地以及必要的绿化设施,都是创造优美而又舒适环境的必要条件。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生活在舒适、恬静的居住环境中,可以调剂居民的精神,陶冶身心,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的绿化和美化水平。

2.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园林的关系

从设计的角度上说,“景观”,其实与“园林”是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对于景观来说,其最基本和最实质的核心不可能脱离开园林的范畴。在传统的园林中,在现代化的小区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营造的景观和环境为生活于其中的人所使用和观赏。这实际上就必然要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人们喜欢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这样的环境又会引发人们什么样的行为和活动等等。所以,居住区的景观绿化,仍然可以从园林的角度进行设计和实现。

具体地说,在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绿化中,可以有三个主要的元素:景观形象、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这三种元素对环境中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就是说,景观形象通过视觉通道,在生态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们在心理上引起反应和共鸣,从而引发特定的大众行为。用文学语言来说,就是所谓的鸟语花香、触景生情、心旷神怡等等优美的描写。所以说,优秀的居住景观环境之所以给人美好的印象,是因为其中有机融合了这三种元素。而这正是在中国古典的园林中所强调的“三境一体”,既物境、意境、情境和主体的综合作用。

在这三种元素中,景观的环境形象主要是把人的视觉感受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利用美学上的一些规律,借助在空间中巧妙地设置景物的虚实,创造出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观和环境形象。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强调结构的紧凑和简洁,力求自然和人工景观的相辅相成,在构图中经常采取强烈而又简洁的线条,形式灵活而又自由。特别是追求自然形态的美,以线条的流动或形体上的映衬营造活泼和明快的空间效果,在经济上可行性和空间的多用途方面追求平衡,强调观赏者的亲切感和适用性。对于居住区的景观来说,则需要重视对室内外的空间相互渗透,使室外空间成为室内生活的有效的延伸。

对于环境进行生态绿化,则是指以人的感受和要求作为依据,按照自然规律和一些生物学方面的原理,充分把气候、动植物、阳光、水土条件等充分利用起来,创造出良好的现实环境。这也正是传统园林所遵循的规则之一。因为在传统园林中,植物、山水和建筑是最重要的元素,对自然条件的有机的利用和配合,一直是设计园林时所被关注的。

至于大众行为和心理,则是指以人的心理感受和需求作为出发点,把人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行为和心理所可能引起的生活特点和规律,一般的预期希望让人在心理和文化方面产生或引导一种赏心悦目而又积极上进的感觉和精神环境。这也正是传统园林的目的和追求。

从上述可以看出,对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和对园林的设计目标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从目前来说,对居住区的设计更为广泛和常见,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3.古典园林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发展和运用

众所周知,我国的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留下了非常辉煌的一页,许多典型的园林设计手段和方法,如散点式景点分布、视点移动和转换等不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设计中,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和体现。具体地说,这些手段和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3.1 追求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

对于理想人居的追求,从居住区在开发之前就是被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如果能营造出健康而又舒适宜人的居住区,是居住区开发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城市居民都非常注重小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如绿化的布局、周围的环境、小区的内部构建等,都是居民所关心的要求的内容。所以,营造居民小区适宜人居的环境,几乎成了开发商和居民共同的追求和愿望。

借助一些中国园林的设计手法,对居民小区进行园林化规划,就可以将这种追求化为现实。比如,在居住区,常可以见到一些抽象的屏门,借以营造空间上的层次感,还有一些代表传统观念和文人风格的植物的运用,所有这些,应该都可以说是古典园林的基本元素在现代居住区的重要体现,这不仅是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内涵,同时也能让在居住其中的人找到传统的温馨和家的归属感,使居住区的环境更加适宜居住。

3.2 借助视域扩大视觉边界

古代园林常常通过借景技术来扩大视觉边界,这在现代化的小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最常见的是空间秩序的变化,因为设计者能够充分考虑到观赏者的心理及感官上的需求,常常运用虚与实对比,承前启后,实现引人入胜的组织手法,使园林的空间不断有曲折的变化,扩大视觉效果。

在居民区中,一般也都是借鉴古代园林的做法,不拘泥小区的范围,往往是把小区和周边的城市规划和自然景观进行关联和呼应,通过开放式边界、栅栏等营造出与周边一体的园林景观效果,扩大了视域空间,使身处其中的居民也能看到周围的美丽风光。另外,古代园林的虚实呼应、小中见大和移步换景等做法也常常被应用于现代居住区的设计中,起到了延展小区空间感的良好效果。

所以说,在现代居住区中,将院落景观加以突出,社区中营趣味性共享空间,让居民置身其中,感觉在空间上既有一气呵成的整体感,又无形中放大了视觉效果。这和传统园林对外延空间的视觉追求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3.3 现代新材质与古代园林技术的有机融合

在现代居住区中,经常可以见在竹林中隐约的白墙和钢管,以及现代化的楼顶,在简约而又质朴中不失其趣味性,这样,利用现代的防腐木材再结合轻钢、铝、钢化玻璃等材质,营造出更加稳固的园林效果,在传承古典园林设计理念的同时,融入现代化的材质和元素,借以表现古典园林精神的核心,充分体现了扬弃的哲学思想。

当然,古典园林对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吸收,才能不断的收获和进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的园林相比,在表现手法和追求内涵和精神上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上经,对于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应该首先植根于本土化的园林文化,从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和理念中吸收有益的营养,配合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手段,借助于现代新型的材质和技术,使古典和现代得到有机的融合,才能创造出更加民族化的、适宜人居中的景观,使我们的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岭南园林;类型;园林文化;造园手法;实例分析

岭南园林是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岭南园林反映了广东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动画面,这种将西方古典雕塑手法与中国自然山水园布局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其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据史料记载,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在位期间,其效仿秦皇宫室园囿,在越都番禺(今广州市)大举兴宫筑苑。现存的九曜园前身就是仙湖遗迹,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尔后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1,2]。

1岭南园林的类型

一是按归属类型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等。皇家园林中南汉药洲的九曜石仍存于广州市的九曜园中。而岭南园林中保存最好的私园是番禺的余荫山房,建筑上的灰塑门楣、英石堆山、规则池岸、木雕洞罩、廊桥组合都是岭南园林的典范。二是按布局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庭院式的小巧堪与日本古典园林相媲美,如广州白天鹅宾馆。三是按地域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其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

2岭南园林文化

岭南园林构园的自然要素有山、水、石,还有建筑、字画、植物。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由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层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可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如有弊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3]。

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不重视,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为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和近代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远儒性从品味上看可说是俗气,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其表现。

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现于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草暖公园和云台公园的西洋规划布局,以及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满洲窗都是开放性和兼容性的表现。

3造园手法

传统的岭南园林常用的布局手法是在建筑庭院中凿池置石、周边间以四时花木点缀、配植高大乔木留荫,亭、廊、桥、舫、景门、花窗等园林建筑则穿插布局,结构精巧、色彩艳丽,空间通透开敞。为了达到既在功能上经济,又在景观上“小中见大”的效果,园景构图上常以缩小尺度的山、池、亭、桥、路等来扩大空间感觉;理水方式以聚为主,池岸较为规整[4];巧用景门、景窗、假山、石洞翟幌景、框景来增加景深层次;辅之迂回小径延长游览路线。园林空间组合灵活多变、过渡自然,建筑小品意境含蓄多姿。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4实例分析

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3万m2,东北高、西南低,以快绿湖为中心,西半侧分别是木兰园、桂花园、棕榈园;南边则遍布鲜花,四季碧绿。该园以绿化造景为主,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山体、溪涧、瀑布、湖泊、建筑的巧妙结合,营造一个绿色世界。全园的设计,紧扣园艺博览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努力营造一个浓郁岭南特色与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的园林。珠江公园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山体、溪涧、瀑布、湖泊、建筑的巧妙结合,突显岭南亚热带风情景色。通过运用各种造园手法,表现岭南人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岭南园林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园内依据植物生态特点和植物形态,划分为风景林区、荫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玫瑰园、百花园、湖滨区等8个主要风景区。各景点均以园林与自然的关系或地域文化的内涵来点题组景。珠江公园没有明显的空间轴线,园路以环形的空间序列来布局,通过园道和铺装小广场的组合引导,逐步展开了步移景换的游览空间。全园通过理水、建筑、植物配置等造园手法,从各个方面深化了造园意境,使韵律感和节奏感较好地体现出来,让游人的感官得到适度的刺激而感到愉悦和美的享受,使游人回味无穷。

珠江公园的水体是很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叠泉、溪涧、大的水面、瀑布组织成一个完整而又富有观赏情趣的水系。园内在原有地形上挖池堆山,有一快绿湖,不是一片开阔的水域,追求的是自然流畅的曲线型,湖边堆山结合茂密的树林,不仅给人感觉非常深远而幽静,也增加了水景的趣味性。

建筑在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中是一个重要的成景要素,并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珠江公园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历史、人文与环境的交融。园内建筑以岭南建筑风格为主,具有岭南风格的小庭院非常有趣。园内亭多,都是岭南风格,但造型个性各不相同,有木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如抱珠楼是一个山顶观光楼,是全园的最高点,在此处可将园内美景尽收眼底。一个园林的建造成功,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策划和精心的设计施工。为了较好地体现设计意图,设计者从始至终都把握住人与自然这个主题,针对广州建园地的气候特点,对种植程序作出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保证各种植物的最佳生态展出效果,使整个珠江公园生机勃勃。园内也有植物图案是造景的,最引人瞩目的是正对大门的草坪山坡上的植物造景,一石瓶下连接四色植物带,花像从石瓶里流出似的,形成一个花的河流,特别有趣味性。

5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