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研究课题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学研究课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经济学研究课题

篇1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对象;职业发展前景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要求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具备极强的综合人文素养。经济学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新经济时代无论在经济建设方面、生产生活方面都将发挥极大的作用。若想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贡献力量,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对经济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因此,笔者针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职业发展前景”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经济学概述

(一)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针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人类为谋求进步所从事种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本质,以及经济活动中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学术研究。经济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得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实践,如:生产、交换、配置、消费等。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中进行,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产生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的总和,在各类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发挥最大功能的是生产关系[1]。

(二)经济学发展历程

经济学是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相生相伴的一门科学。人类文明发展到奴隶社会阶段,经济活动开始产生,这一时期古希腊开始出现经济学萌芽,以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主要代表,针对经济学开始进行系统分析,如色诺芬的《经济论》、亚里士多德的商品交换理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理论等。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这一时期经济学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进行经济讨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成熟;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19世纪末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学开始发展,这一时期,经济学更加注重对经济现象的讨论和分析,经济学逐渐脱离政治成为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经济学完全取代了政治经济学,成为了独立学科。一路走来,经济学可谓凝结了无数智慧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杰出力量。

二、经济学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广泛、涉及领域多元化的学科,伴随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呈现动态趋势,若想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以不同的角度分析,以下笔者针对经济学产生根源和经济学形式划分两个方面阐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基于经济学根源

经济学是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人类在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应用相应的资源,经济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所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的欲望之间出现了矛盾,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指导,这种矛盾将是不可调和的。经济学的产生可谓为上述矛盾开出一剂良方。针对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将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生产机会作为研究核心。同时,资源稀缺性为经济学带来了四大研究课题:第一,在经济活动中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第二,利用多少劳动力、多少成本、什么样的技术进行生产?第三,生产出的产品将会去向何处?第四,在该项生产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价值?根据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以上四大问题是其主要研究对象[2]。

(二)基于经济学标准

经济学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用的部分,如:按照时间标准可以将经济学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按照应用的标准会出现政治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但是最为权威的划分方式是按照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区分,按照这一标准经济学可分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和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两部分。宏观经济学将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么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总结为“观林而不观木”,即学科术语中的“bird's eye”。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是针对个体经济单位行为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么决定和变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归纳为“观木而不观林”,即学科术语中的“worm's eye”[3]。

三、经济学职业发展前景

伴随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学科。因此,经济学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首先,研究经济学能够掌握金融相关知识,未来可以在具有商业性质的银行系统进行发展,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亦可将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着眼于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第二,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所以就业范畴可以拓展为各类具有经济性质的行政单位,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第三,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经济学之后可以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方面工作。总而言之,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济学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对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论点系统分析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最后根据全新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发莘莘学子对经济学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经济学原理和知识,能够应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我们日常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邱海平,张宇,郑吉伟,等.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12(01):3-65.

[2]周靖祥.改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度探析研究与评价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3):90-107.

篇2

关键词: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经济学;成本效益

作者简介:饶冠俊(1979-),男,浙江瑞安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现代社区教育的理念创新与功能拓展——基于创建浙江开放大学的现实背景”(SCG261)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饶冠俊。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6-0032-03

一、我国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我国教育理论界已经就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产业达成了共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教育具有对经济的依存性,同时教育又明显体现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性。教育经济学就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标志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成功。由于社会和经济形态的特征差异,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用于生产过程及提高生产力的时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育经济学所关注的教育与经济的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具备了发展的广阔空间。[1]教育一直是很多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大量的资源都开支在教育上,但是长期以来针对的只是传统教育模式。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和普及,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开始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比如远程教育经济学已然成为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且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代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提倡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现在来看,不管是以远程教育为核心的各级广播电视大学,还是普通高等学校,都广泛运用这一模式。可以说,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所具有的革命性的力量和其巨大的生命力以及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必然会促进远程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我国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对广播电视大学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问题,以及同传统教育的经济学特征的比较研究上。[2]

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远程教育的主力军,自然也成为研究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当前属于我国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机,因为国家的方针政策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按照这一要求,我国要努力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办好开放大学”和“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远程学历教育”。这些要求,给包括电大在内的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撑,展现了美好发展前景。因此,我国各级电大在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如何实现远程教育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以及自身的成本分析和投资效益等问题,以体现它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优势所在。

二、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优势论证

(一)远程教育的经济功能

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终身性等特点,教育受众广泛,教学资源共享,以持续性发展和规模效应为前提,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功能。远程教育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发展过程亦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启动了多项重大工程和项目,从经济角度来看,也是希望通过投资教育、推动教育消费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点。此外,远程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还存在间接作用,大量的社会学习者通过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增长了知识技能,转而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工作生活,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基于终身教育体系的现代远程教育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它面向最广大的学习群体,提供开放的学习机会和渠道,成为大众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3]此外,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到远程教育的非经济收益, 如远程教育对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贡献,以及扩大教育机会、开辟新的市场、激发学生潜能、加强信息交流、促进社区乃至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4]

(二)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成本效益比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联助理总干事纳伊曼1981年访华时曾论证过远程教育的优势所在:“高等教育扩大发展的典型公式是10:1:100。即你想多培养10名额外的学生,你就需要1名新教师和100平方米额外的地皮。这个公式被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普遍地实施着。现在,通过广播、电视和函授开课的英国开放大学扩大发展的公式是50:1:0。我想再附加一句,就是额外的教师不是1名专职教师,而是兼职教师。如果我们想按照我们必须发展的那种数量来发展高等教育的话,这是我们必须实施的公式,它也是未来的公式。”[5]英国有学者曾经对英国开放大学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发现英国开放大学在校生的平均年经常费用是传统大学的三分之一,“传统大学成本里主要的一项是教师的薪金,而它在英国开放大学所占的比例不超过15%,且与学生数无关。”因而开放大学在经济学上的真正优势是“以资本替代劳动力的方式获得潜在的规模经济。”而“在传统大学内教育技术只是现行教学方法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将其取代”,“当学生人数很大的时候,远程教育每个学生的培养成本远低于传统院校的学生成本。” [6]这点在亚洲地区的情况也得以证明,比如香港公开大学毕业生的培养成本就仅占普通高校的1/4。

目前,在世界多个国家包括我国进行的几个大型研究都显示,各个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都趋向于通过在职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来应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发现,成人教育已经从教育体系的边缘力量,逐步发展成为向社会整体提供教育的主体,而成人教育的主要实施手段是远程教育。经合组织曾经对六个成员国的成人教育发展动向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成人对学习的不断需求,和为成人提供教育机会的双方都呈“悄然无声的爆炸状态”。[7]比如在美国,不同工种的工人有很多不同的培训机会,以获取与工作相关的技术,而非正规的“边学边做”式的培训是相关工作技能发展的最重要方式,[8]但是很多人没有单独完整的时间去参与规范化的传统培训学习,而远程教育学习给了他们最合适的学习模式,而且经济便捷。

(二)远程教育成本效益优势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远程教育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呢?以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为例,我们发现:首先,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大量复制、共享和重复使用,因此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所具有的跨时空覆盖能力、支持教学能力和聚集教育资源能力,在开放远程教育中获得成本效益;其次,远程教育的学生规模往往远大于传统教育,面向整个社区乃至全社会,且在技术上能实现随到随学,不像传统教育存在学制和规模的限制,从而可以降低生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再次,虽然远程教育课程的相对固定成本较高,需要有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但是其课程传递的可变成本较低,而且不需要广阔的校园面积和大量的教学楼群,因而可以相抵,甚至更具成本效益;[9]第三,远程教育不需要维持庞大的全职教师队伍,可以从普通高校和行业精英中聘请兼职教师,反而能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效果。这些都是远程教育的绝对优势。

(三)远程教育成本效益优势的实现条件

为了达成和维持这样的优势,远程教育实施者又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实现和满足以下的必要条件:首先,好的招生是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生的数量越多,才越符合成本效益,即规模经济效益;第二,传统教育以脱产为主,这势必让学生要付出离职或放弃部分收入的巨大成本,而远程教育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远程教育对在职学生的吸引力更大;第三,良好的教育合作和联合办学有助于降低成本,目前广播电视大学和各大高校及行业间在开放教育上的合作办学,就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享双赢的良好局面;最后,远程教育的成本控制还有赖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这种发展是必然的和向上的。比如目前主要采用的网络远程教育,相较以前的广播电视远程教育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而且支持教与学的个别化和建构主义模式,并且克服了广播电视教育所无法满足的人际交流和师生交互功能。总之,精心规划的远程教育显然比面授教育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当然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一点是,探讨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时必须考虑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因此,远程教育必须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包括高质量的课程建设,完善的资源支持与共享平台,这些都要计算在成本内。可以说,学习资源的开发是远程教育最大的投资,必须创建一个能真正提供优良的学习支持服务的教学系统和教学模式,以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三、目前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目前的远程教育以网上教学为主,覆盖面已经延伸到了教育乃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它的成本效益应该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学生是否都能适应这种学习的环境,是否都具备实现这种学习方式的基础。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网上教育具有与传统教育以及旧的远程教育模式所不一样的成本结构。网络远程学习环境需要大量投资,除却教学单位的固定投资,还包括学生自行付出的成本,作为一个网络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你也需要购买相应的设备、消耗品及支付上网费用。因此,现今的学生要自行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远程教育要求你变得更独立,学会自主学习。这种独立不仅体现在接受教育的额外费用增加,还包括你是否能较熟练地使用现代网络学习技能,而这在社区教育特别是农村社区教育中存在一定的现实瓶颈。教育成本向学生转移产生了新的关注点:那些在社会、经济上被剥夺的阶层参与网上学习的能力,和那些没有经验和相对较弱的学习者在我们所创设的新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成功的能力。[6]因此,在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个体受教育程度和学习能力的不均衡性依然存在,我们需要冷静地反思一下是否任何教育领域和教学内容都能马上和完全的适应这种网络化发展,我们是否需要理性的回归一下呢?

此外,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根据远程教育经济学专家鲁姆勃尔的调研,英国开放大学的辅导老师曾一致抱怨他们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所用的时间大大超过了以前通过函授和电话辅导等形式所用的时间,但他们没有收到与增加的工作量相应的酬金。[6]确实,从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让任何专业的教师都首先要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者和践行者,网络课程开发和资源建设、网络教学支持服务的随时性和不确定性,都让教师承担了很大的压力,而这些可能会转化为新的成本。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教师压力,通过技术手段完善网络支持服务系统,辅助教师更好的开展网络教学也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总之,远程教育具有事业、产业和专业等多重属性。成本效益研究是远程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是评价教育成效的指标之一,而且有助于我们考虑如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提高效益。我国正处在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期和机遇期,我们可以相信,远程教育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巩固其“在质量上可比、在效益上有明显的优势”的存在基础,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优势与特点,进而实现远程教育事业、产业和专业的协调发展,为《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的目标任务,为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萧今.教育经济学和教育发展的挑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1(1):41.

[2]丁兴富.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上)——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四)[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4):17.

[3]刘玉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与经济功能[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3):38.

[4]李海霞.网络教育投资收益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3):62-63.

[5]丁兴富.以较少的投入量,取较多的产出量——从成本结构的特点看广播电视大学的优势和巨大潜力[J].中国远程教育,1986(7):18.

[6]丁兴富.远程教育经济学概述及其国外主要研究成果——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一)[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1):15-17.

[7]P. Belanger. &S. Valdivielso. The Emergence of Learning Societies: Who Participates in Adult Learning. Pergamon and UNESCO Institution for Education , 1997 ; P. Belanger.&A. Tuijnman. New Patterns of Adult Learning : A Six Country Comparative Study. Pergamon and UNESCO Institution for Education , 1997.

篇3

论文摘要:近代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率很高,稿费足这一市场的最重要组成钾分,也是中国近代文化市场繁荣的重要因素,中国近费制有其自身的产生、价格和形式,对近现代职业作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全方位的小说研究应该包括文学、政治、社会、经济这样几个主要层面。但以往的小说研究侧重在文学、政治、社会方面,对于经济层面的研究几乎空白。这一方面是由于小说属于古老的文史学科,在这一学科里,经长期积累形成了固定的研究规范,在这些规范中根本没有经济学的概念。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小说史提供给研究者进行经济学研究的资料十分稀少,构不成体系,无法进行研究。

说到底,小说是一种通俗文学产品,它的兴衰变革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通过小说史经济层面的研究,能揭示小说发展的深层次规律。因而小说与经济是一个有深刻内涵的研究课题,很值得小说研究者探讨。值得庆幸的是,中国近代小说史中保存了大量的经济学资料,有待小说研究者去开发。本文就中国近代的稿费制作一些探讨。

中国近代文学的繁荣是与中国近代的文化市场分不开的,稿费制是文化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利益的纽带,只有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机制,让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都得到相应的利益,文化市场才能活跃起来。

一、中国近费的产生

中国近费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不是很容易说清楚的问题。我们先征引几条有关稿费的资料。一条是关于(申报)的。“最初在(申报)上发表诗文,不但没有稿酬,并且照广告条例向作者收费,”‘”能刊登作品而不收广告费,就属优待了。(申报)第一次付稿费的征稿是在1884年6月,是一则征求画稿的启事,题为(招请各处名手画新闻》。启事曰:“本斋印售画报,月凡数次,业已盛行。惟外埠所有奇怪之事,除已登(申报)者外,未能绘人图者,复指不胜屈。故本斋特告海内画家,如遇本处有可惊可喜之事,以洁白纸,新鲜浓墨绘成画幅,另纸书明事之原委。如果惟妙惟肖,足以列人画报者,每幅酬笔资两元。其原稿无论用与不用,概不退还,居住姓名亦须示知。收到后当付收条一张,一俊印人画报,即凭条取洋。如不人报,收条作为废纸,以免两误。诸君子谅不吝赐教也。”

一条是关于林译小说的。林纤的第一部译著(茶花女遗事》,出版于1899年(也有人说在1898年就有印本了),这一年的4月17日,上海(中外日报)登出一则有关(茶花女遗事)告白,告白云:“此书闽中某君所译,本馆现行重印,并拟以巨资酬译者,承某君高义,将原版寄来,既不受酬资,又将本馆所偿版价,捐人福州蚕桑公学。特此声明,并致谢忱,(昌言报)馆白。

一条是包天笑记载的有关情况。1906年(光绪32年),包天笑在曾孟朴的(小说林)编译所兼职,他说“当时已流行了计字数稿费的风气了包天笑在(时报)工作,又在(小说林)兼职,自己又写小说,他对当时的出版界应该是熟悉的,他的话起码能说明当时(小说林)的情况。他编(小说时报)大概是在1909年,他叙述当时的征稿情况说:“在筹办期中,登报征求小说稿,无论长篇短篇,文言白话一例征收,那时译写小说的人已经很多了。有的本有固定的职业,性之所好,以此作为文人的副业,有的竟是生计艰难,卖文为活,一时投稿者实在不少。”但那时除了小说稿给稿费,其他的诗文竟没有稿费。包天笑在他编辑(时报》附刊(余兴》时,为了鼓励这些诗文作者,奖给他们购书券。他说:“从前的报纸,并没有什么副刊的,虽然也登载些小说、杂文、诗词之类,都附载在新闻的后幅。我在初进(时报》时候,便是如此。但(时报》那种杂,如楚青写的《平等阁笔记》和(平等阁诗话》,都是附载在新闻之后。还有名人投稿,弃之亦属可惜。当时报纸,除小说以外,别无稿酬,写稿的人,亦动于兴趣,并不索稿酬的,”“后来创议别辟一栏,名字唤作《余兴》,专登载除新闻及论说以外的杂著,”“他们虽不受稿酬,可是我们为了鼓舞投稿人的兴趣起见,分别酬以有正书局的书券。好在有正书局那时的出版物,甚为丰富,都是狄平子所选取的,苏州、常熟、吴江的投稿家,积聚了许多书券,到上海来选择了一大包回去。”

从以上的几条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稿费产生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至迟到1899年已有稿费了,到20世纪初已经很普遍了。如果不算传统的书画润格的话,小说稿费实行得最早,诗文词赋则远在其后。

二、中国近费的价格和形式

当时的稿费的价格如何呢?以下我们引(ail影楼回忆录》中的资料为例,来说明当时的小说稿费价格。包天笑的这些文字记述的是1906年的情况,大致可代表清末民初这一段时期。

“这时上海的小说市价,普通是每千字2元为标准。这一级的小说,已不需要修改了。也有每千字1元的,甚至有每千字仅5角的,这些稿子大概要加以删改。”“我的小说,后来涨价到每千字3元,那是商务印书馆要我在他们的(教育杂志》上写教育小说而加价的,这算是特别优待。但在(时报》馆(有正书局)及《小说林》两个基本地方,仍做每千字2元算。其时林琴南先生已在商务印书馆及其它出版社译写小说,商务送他每千字5元,但林先生不谙西文,必须与人合作,合作的大半是他的友朋与学生,5元之中,林先生即使取了大份,亦不过千字3元(后来商务印书馆给林先生每千字6元)。”〔“’“再说到这三部小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弃儿埋石记))的稿酬吧,那是每千字3元,千字3元,在当时也很算优待了,平常不过是千字2元,”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在清末民初时,小说的稿费价格为每千字2元到每千字3元,名家的会更多一些。

我们再看一些杂志的征稿价格。(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当时写稿一般没有稿酬,《小说月报》却首订征文条例,投稿中选的,分四等酬谢,甲等每千字5元,乙等每千字4元,丙等每千字3元,丁等每千字2元,来稿不合,立即退还。”(民权素》创刊于1914年。“当时的酬格,优等千字6元,特等千字4元,中等千字2元,如不及格的稿,不论字数多少,准一星期内发还,对于作者所花的劳动,是相当珍重的。”《上海滩》创刊于1914年,“一度征文,题是(嫁后之光阴》,征二千字至四千字的小说,一名酬7元,二名6元,三名4元,以下酌减。”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到民国十几年的时候,稿费有所提高。最高已达7元,最低的是2元,已与包天笑记述1906年的普通2元,优待3元已有不同了。

当时的报酬,除了以千字为单位计稿酬的形式外,还有其他形式:

一是把作家包下来,按月给予补助,其所有产品为出资者所有,如上海世界书局老板沈子方包下近代小说家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以向君的多才多艺,于是(江湖奇侠传》一集,二集……层出不穷,开上海武侠小说的先河,后来沈子方索性把这位平江不肖生包下来,所谓包下者,就是只许给世界书局写,而不许给别家书局写,就像上海戏馆老板,到北京去包名伶来唱戏是一个典型。”再如蔡东藩。他写(民国演义》时“当时上海的会文堂书局,每月给他稿费60元,写了好几年才写完。据说还有几回(民国演义》写好了没有印,他就去世了。”“蔡氏是浙江诸暨人,因为拿了会文堂的月薪,也就受了会文堂的约束,不能写其他的文艺作品,只可以专心地写这种小说,他以此作为名山寿世之业。”

二是把稿费直接转成股份。如包天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弃儿埋石记》三部小说,全部稿费都转成商务印书馆的股份,“到后来,有一位友人郑君,他有一部分商务股份,也让给了我,我共有商务股份3千多元,够得上一个董事资格(商务任董事,起码要有股份3千元)。”

三是津贴形式。《飞艇报》创刊于民国元年,后又由詹禹门一人独办,“禹门则厕身报界有年,沪上各界无一不相识,即各舞台之经理如天蟾之许少卿,第一台之尤鸿卿,大舞台之童子卿亦无一而非旧交,无一处不帖费。”

四是一些非正常形式。《罗宾汉》创刊于1930年,由周世勋和朱瘦竹主办。“周世勋笔墨较为横厉,各家影片公司摄制新片时,深恐周世勋在报上加以恶评·,总在该报登一广告,买个人情,所以该报广告收人尚不错。"(1210

三、中国近费培育了一代职业作家

文化市场的一方是消费者,另一方面是文化产品生产者,作家是小说市场的重要一环,完善的小说市场要有一大批素质高的专业作家,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优秀的作品满足读者的需要。之所以能有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作家,关键就是要有足以维持生活的稿费来源,中国近代的稿费养育了中国近代作家。

著名小说家程小青,“父不务正业,遗产荡尽,”他自幼靠母亲抚养,“家庭很清苦,只在私塾中读书,在补习学校学习英文,投稿杂志报纸,以稿费贴补家用,这样艰苦地成家立业”。

周瘦鹃“家庭清苦,他在上海民立中学毕业后,留校教书,并以卖文所得,作为生活经济来源。"周瘦鹃回忆他翻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说:"20岁时,中华书局编辑部的英文组聘我去专做翻译工作,除译了几种长短篇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外,还译些杂文和短篇小说,供给该局月刊(中华小说界》、(中华妇女界》等刊用。22岁时,为了筹措一笔结婚的费用,就把这些年来译成的西方各国名家短篇小说汇集拢来,又补充了好多篇,共得14个国家的50篇作品,定名为(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编译完工之后,就由局中收买去,得稿费四百元,供给了我的结婚费用。

张恨水更是中国近代文化市场培育出来的著名的职业作家。据玖君《报人外史》的回忆,张恨水因《啼笑因缘》,一举成名,世界书局的沈知方,闻张恨水到沪,特命赵若狂,走严独鹤路子,招待他,嘱买全部旧稿,《春明外史》等小说,包括(北平晨报》七八年前的旧稿,一中型皮包的小说稿,马上换了一箱子钞票,全部稿费二万。

篇4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遗产、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具有合理的科学内核和重大理论价值的一个科学范畴。同时,在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方面。

【英文摘要】ValueoflaborisascientificcategorybuiltupundertheguidanceofhistoricalmaterialismbyMarx.Ithasbeendevelopedonthebasisoftheheritageofcapitalistclassicaleconomics.Whilepointingoutthatthistheoryisrationalandofgreattheoreticalsignificance,theauthorremarksthatfurtherstudiesarenecessarytodwellonwhetherornotmaterializedlaborcancreatevaluewithrespecttoMarxisttheoryofvalueoflabor.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劳动

Marx/theoryofvalueoflabor/value/labor

【正文】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创立100多年来,一直存在多方面的争议,其中包括价值是不是由劳动创造的、研究价值决定的意义何在、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等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这种争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例如,随着西方边际学派用价格论取代价值论之后,价值决定不再是西方经济学所探讨的主题,人们普遍认为价值决定问题不再有探讨的意义;又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自动化、电子化甚至电脑化的出现,生产中需要投入的活劳动要素相对减少,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包括机器、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在内的资本要素,即物化劳动要素却急剧增多,很多产品似乎不需要人的活劳动参与就能生产出来。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又该如何看待劳动价值论呢?笔者认为,讨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采用全面的观点,整体地看待劳动价值论的真正含义。

一、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实体

这是劳动价值论第一个方面的含义,它强调劳动价值论中“劳动”二字的含义及其理论价值。它强调和认可了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确认了劳动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它来源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来源于马克思对劳动大众的关切和重视,与他一贯地以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方法一脉相承。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精华部分。

在人类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对什么是“财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产品的具体的、直接的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直接表现,人们既不追究“一般财富”的概念,也不存在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致富欲。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随着人们对原始资本积累渴望的日趋增长,有了“抽象的”以货币为目的的商人,开始把金银货币当做财富的象征,货币主义就是这种观念在理论上的反映。在这之后,又产生了分别把商业劳动、农业劳动、工业劳动作为创造财富的源泉的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和重工主义,他们虽然意识到了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中所起的作用,但都不能从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中抽象出“劳动一般”,因而想不到探究如何增长一国财富这样的问题。只有到了斯密,才第一次从形式多样、纷繁复杂的具体劳动中抽象出“劳动一般”这个范畴,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并以探求一国财富如何增长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经济学。

马克思继承了斯密在“劳动一般”问题上的贡献,并且科学地阐释了这项研究之所以能在斯密那里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即:人们之所以能够对任何种类的劳动予以同样看待,并且确立劳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并不是聪明的人脑对由各种具体劳动组成的“具体总体”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而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劳动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个十分发达的“总体”。在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任何一种劳动已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特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只是偶然的形式,因而是无差别的。劳动已经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现实中成了创造财富的一般手段,而不再是与具有某种特殊性的个人结合在一起的规定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21—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它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对现代社会开辟财富之门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劳动”、“抽象劳动”这些作为现代经济学的起点的范畴的产生,是与以追求货币为目的的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生相联系的,它打开了现代劳动分工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之门。因为,当工人可以在现实中,通过直接与货币相交换,把自己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转化为被社会承认的抽象劳动的时候,工人就可以不关心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内容”和“活动的特殊方式”,“只要分工没使劳动能力完全片面化”,工人对于使“自身劳动能力”得到发展的和“预示着”向“较好工资”方向的“任何改变,在原则上都是可以接受的,都是有准备的”。因此,这将促进“劳动能力品种的发展”,促进“劳动种类”的形成和“工资方法的划分”,促进新的劳动部门和新的劳动方式的建立,促进整个社会内部的分工和现代劳动体系的深化和发展。所以,承认劳动价值论,承认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就为现代社会打开财富创造之门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今天人们生产产品、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是以生产简单工具和简单日常用品为基础的、只需要很简单的工艺流程就可以完成的简单劳动,而是需要许多现代化的机器设备等资本要素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复杂劳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链条也大大地拉长了。但是,即使是最复杂的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如果向前层层推移,最终都归结于人类的活劳动,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劳动创造价值仍然是正确的。

二、社会必要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这部分主要是理解劳动价值论中“价值”二字的含义及其理论的和实践的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是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遗产的基础上得来的,但对价值概念的内涵却给予了极大的丰富和创新。

首先,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扬弃了斯密的“劳动一般”在形式上、内涵上的模糊性和局限性,而把一切形式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算在“劳动”范畴之内,保证了范畴使用的彻底性,扩大了“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其次,马克思用“社会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组范畴独具特色地说明了他所理解的劳动价值论是如何确定商品的价值、又如何深刻地说明了商品交换中所蕴含的深刻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方法的。在马克思看来,形成价值的劳动不是一般的劳动,也不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而是经过市场的选择被证明是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界定不但说明了商品交换所依据的量的关系的决定、商品交换的性质,而且说明了价值的实现途径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它极大地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到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

1.价值量的决定——理论探索及社会实践的需要。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也即价格的决定问题,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一直试图在理论上搞清楚却没能搞清楚的东西。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双重标准和混乱的;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是彻底的,却因为没能说明劳动与资本相交换的关系而彻底破产;在马克思之后,效用价值理论不再从生产的供给方面探讨价值的决定,而是改为从商品的需求,也即商品对消费者效用满足程度的角度探讨价值的决定;但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号称是一场“革命”之后,在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也被完全不研究价值的均衡价格理论所取代。

因此,直到今天,在西方经济学当中,并没有能够从较深的层次说明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商品交换关系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内在矛盾的理论,有的只是对交换以及对价格形成的表面现象加以描述的均衡价格理论。但是,这种说明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是必要的。首先,我们如果不能从理论上说明价值的决定,那么,“两个商品互相交换的比例,它们的价值,就纯粹是一种偶然,从外部飞到商品上面来的东西,可能今天是这样,明天又是那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0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这就陷入了不可知论。其次,价值不但在理论上是商品价格的基础,在实践中同样是商品生产者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基础,因为商品所有者在计算各种交换的可能性时,既要考虑到它当做价格波动中心的中等平均价格,也要考虑到价格围绕这个中心上下波动的平均幅度。

2.理解社会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起作用的方式是理解劳动价值论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的关键。

当我们用“社会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对概念,在理论上说明了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之后,并不等于我们在实践中真正地解决了价值量的决定问题。“社会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实是一对在现实操作中看来非常含混不清的概念。那么,怎样理解马克思赋予它们的内涵及作用方式呢?笔者认为,这恰恰是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所在。这样一对在现实中难以把握和含混不清的概念,恰恰能够说明市场经济、交换机制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其意义,能够在提出商品交换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在社会分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人类社会的劳动由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矛盾——的同时,提供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向必须通过分工和交换而形成的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过程。在商品经济产生的早期阶段,产品的供需比较稳定,生产结构比较简单,社会似乎能够像马克思曾举例说明的那样,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中等劳动熟练程度的生产者所耗费的时间,作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解决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和本意。它的本质特征是变化、发展、求新、图变,而决不是为了寻找中等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超越这种变动缓慢的低水平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必然会日趋复杂,社会劳动的供需关系、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也会日益复杂,供需链条会不断拉长。这时,由社会分工和交换所产生的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问题、社会劳动交换的问题,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问题,就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任何人都无从知晓并确切地说出他生产的商品中凝结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法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具体劳动,他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具体劳动才能构成社会劳动分工体系的一个部分。更明确地说,就是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他的产品一定能够卖得出去。这是一个无法人为计算、人为控制的问题,同时又是人类获得发展和进步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以私人劳动为特征的个人能否使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因此能够从社会中获得其生存、发展的资料这一重大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提出这一问题的同时,也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因为它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了,形成了现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它找到了一种能够容纳更广泛的社会分工,容纳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发展,保证全社会的消费者获得更多样的、更复杂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同时刺激全社会的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发更高的社会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的经济机制。而这种机制是能够通过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及价值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说明的。

我们说,所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本质上是由市场过程来抽象的量,是通过无数买者和无数卖者进行无数次的交换这一社会性的活动,通过“社会”的过程抽象出来的“社会性”的劳动时间。它是把供给、需求、科技水平、生产力变化等一切复杂因素都考虑在内的,由社会过程决定的,能使供求达到平衡的,为社会所必需的、有效的“劳动时间”。这样,它就有了事后决定的含义,是对市场经济运动过程之结果的肯定和总结。它既是人力所难以衡量和计算的——人类社会正是通过市场机制、交换机制,来解决人类本身所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完全问题、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途径问题,也是不可模拟和复制的。它不是现实的、具体的劳动量,与现实的用小时、分钟、秒表示的时间不同,它是抽象的、社会性的概念,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需要,是一个用于理论分析的范畴,既无法量化,又不能用于具体的国民经济体系核算。

3.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以他对市场经济较高阶段发展运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为基础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确立及其对社会必要劳动的说明是建立在对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资本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确立了统治地位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以普遍的交换为目的的资本式的、社会化的生产,才能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把一切生产变成商品生产,使使用价值普遍地以交换价值为媒介。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通过货币所进行的交换行为成为一种有规则的、重复性的活动,才能在高频率的交换过程中抽象出价值这一范畴,来反映社会必要劳动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也才能真正地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为决定交换价值或价格的内在尺度。从而排除商品交换初期那种由消费者的主观意志、偏好,即主观效用决定价格的现象,让生产费用成为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内在尺度。

对于这个过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把一切商品作为价格——作为被计量的交换价值——来规定,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只是逐渐发展的,是以经常的交换为前提的,因此是以商品经常作为交换价值来比较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所以,只有有了“十分发达的商品生产,才能从经验本身得出这样一个科学真理:彼此独立进行的、但作为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分支而互相交错的私人劳动,不断地被化为它们的社会的比例尺度”。(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54—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因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论》第1卷第1章中所研究的商品、价值关系并不是商品经济产生之初的商品、价值关系,而是在充分认识了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作为一般抽象的商品、价值关系,它必须以普遍的、发达的商品交换为前提。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在论述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时指出,与其说在这个过程中“商品开始转化为货币,不如说表示使用价值开始转化为商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因此,“价值概念的纯粹发展……要以建立在资本上的生产方式为前提,同样,在实践上也是这种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05页。)“价值表现为一种抽象,这只有在货币已经确立的时候才是可能的。……这种货币流通导致资本”,它“只有在资本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价值概念完全属于现代经济学,因为它是资本本身的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最抽象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29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明了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性质、转化的途径以及转化过程中量的决定,说明了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交换关系的本质。

首先,它揭示了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交换关系的本质,这就是,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中,每个人不直接生产供自己使用的生活、生产必需品,而是专门为别人生产当做商品销售的产品。每个人的私人劳动本质上是社会劳动,但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它必须通过交换过程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必须作为商品交换出去,必须由别人来购买和消费。因此,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反映了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关系,说明了与前资本主义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不同的市场经济的本质。

在这一点上,现代的西方经济学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开创的价值理论,转向由供需决定的价格理论,虽然省却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分析上的麻烦,却不能揭示商品交换所体现的社会劳动交换这一本质问题,不能说明前资本主义自给自足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方式上的本质差别,不能说明市场经济的历史性,暴露了其理论分析上的狭隘性。

其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用“社会必要劳动”界定“价值”,虽然在表面上貌似“不可知”,但用无数次现实社会中的交换后果来说明商品价值的决定,却恰恰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坚持了理论分析的彻底性和有效性,揭示了价值是通过市场关系这一社会过程,来确定社会劳动的分工体系和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方式。通过社会的交换过程,它告诉人们,哪种私人劳动是社会所需要的?它在怎样的程度上、在多大的量上为社会所承认?所以,市场、价值、价格等机制,正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社会过程来确定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手段。这正是市场机制的本质,是市场机制的优点,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形式。

可见,“社会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组概念,在说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前资本主义自给自足经济的区别,说明商品交换过程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为商品交换过程的实际运作和人类劳动分工体系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这个问题是说,在明确了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更明确地说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前提下,在一个具体的生产环节和阶段,如在企业中,商品的价值是由物化劳动还是由活劳动创造的。

众所周知,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总是比前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即生产成本大。其中,前期投入的要素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人力成本主要指购买劳动力商品花费的成本,即对工人支出的工资;物力成本主要指采购生产所需的物质要素花费的成本,如在厂房、机器、设备等上的花费;生产出来的商品增大的价值部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通常称为剩余价值。因此,对劳动价值论理解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就变为商品成本的转化、实现以及剩余价值的形成问题。

更进一步,我们知道,任何商品都是人的活劳动作用在一定的物质实体上生产出来的。由于人类社会现有的物质财富都可以还原为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劳动一层一层叠加在最初的原始资料上形成的,因此,可以把这些物质资本要素看成是人类劳动的物化,称为物化劳动。这样,具体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价值论,或者说刚才提到的具体生产过程中商品成本的转化、实现以及剩余价值的形成问题,就转化为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分别起怎样的作用的问题,更直接地说,就是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表明了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不同理解。

传统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本质上仅仅是指活劳动创造价值。在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这一点通过对商品价值构成及形成的说明而具体化。投入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的商品,在生产出来之后,其价值是由这样三个部分构成的:第一个部分与投入的人力资本相对应,即劳动力商品的工资部分,它通过工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来,属于活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的一部分。第二个部分与投入的物力资本相对应,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厂房、机器、原料等物质资料的价值。它本身不创造新价值,只能通过工人的劳动把它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称为物化劳动的转移,这是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的具体表现。新产品价值的第三个部分,即比投入成本增大的剩余价值部分,因为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以及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这部分价值只能是由工人创造的了。顺理成章,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就彻底地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但近年来,在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反对意见。反对者认为,生产的过程是一个由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劳动与资本彼此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因此,不能说剩余劳动仅仅是由活劳动创造出来的。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物化劳动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因素,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越来越大的作用,否定它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就不能客观地、科学地、正确地认识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应该认为是价值及剩余价值是由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的。

篇5

关键词:信息化 卫生经济 管理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of health and improve the health economic management.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accuracy of network data ,make better use of network data to build a unified data platform,provide authoritative、rich and efficient decision support data to the hospital managers, and ultimately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Health economy Management

卫生经济管理是研究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边缘学科。随着我国医疗管理技术迅猛发展,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医院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已成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要想使医院获得快速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就必须引入企业管理思想,开展医院成本核算,规范运营管理活动,加强卫生经济管理研究,提高卫生经济管理水平,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将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医院已普遍建立了较先进的HIS 系统,很多医院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LIS、 PACS 等系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如何利用已经积累的数据资源,为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成为当前医院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下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谈几点感想。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保障网络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医院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语音、图像、文字、数据、图表等信息的采集、存储、阅读、复制、处理、检索和传输,即信息化和医疗设备、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和通信系统(PAC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集成,其特征是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网络化。

医院应用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网络等其他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医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疾病的预防、保健、诊疗、护理等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自动化信息化运作,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即联机业务处理系统(OLTP)、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联机分析处理系统(OLAP)互联网系统(Intranet/Internet)、远程医学系统(Tele medicine)、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全网络(多系统全面高性能网络化)、全方位(医教研诸方面)、全关联(医院、社会、银行、社区、家庭全面关联)。

数据信息是卫生经济管理的基础,加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就要保证网络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由于信息化工程系统庞大,数据的发生点涉及全院各个部门,在加强全体人员对数据质量重要性认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限制并尽量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保证数据的真实统一。

(一)利用数据库技术来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例如,可以对数据库中重要的表进行审计,或者利用LOG_MINER 进行日志分析,也可以通过建立触发器限制前台客户端的违规操作等,来防范和尽量杜绝人为错误发生。

(二)通过开发小程序,对工程进行系统完善

为保证系统运转的流畅性,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发一些小的应用系统,来补充系统功能,保证用户对功能的需求。例如我院就开发了患者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了员患者住院的周转率。

二、 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数据

数据是卫生经济管理依赖的最重要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已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医院管理者应抓好统计信息化工作,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网上的经济信息,对医疗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及成本进行决策分析,提供可靠、准确及时的各种数据信息,为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必须坚持利用网络信息对医院进行科级与院级的两级成本核算以及效益分析,从数据中要信息,就需要设定合理的经济公式与分析模型。公式与指标的大量运用为分析和决策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经专家反复论证的数学模型与完善的医院经济核算指标体系的运用为系统莫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公式包括考核医院效益的财务分析指标,反映医院运营能力的指标,反映医院偿债能力指标,投资分析的计算模型,医院运营效果预测模型等等,通过这些模型的建立[2],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将是对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很有意义的事情。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统一数据平台

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数据的来源越来越多,从最初的HIS、LIS PACS 到现在的移动医生站,移动护士站等等。要想充分利用好从这些纷繁复杂系统中采集来的数据,就需要在建立各个系统时避免各自为政,应当进行全局规划,从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正规化入手,尽量早的实现数据管理和数据管控,最终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第一步:开发出数量丰富,内容详尽的各类报表系统,为院长决策提供支持。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系统进行横向的数据分析,提供更加令人信服的决策依据。第三步:建立自己的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工作,利用横向与纵向的数据挖掘比较分析,最终建立医院的统一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随着越来越多数字化医院的开通,医疗环境将更加惬意。

在未来几年内,患者到所有大医院看病也许就再不用带病历,医生开药也不用写处方了。初次门诊时可获得一张含有用户名和密码的智能卡,在数据库中建立起一份个人综合健康档案。再次求医只需持这张卡,通过电脑查询到自己需要的医生,根据电脑的指示到相应诊室看病;在医院做完检查后不需在医院等待结果,通过网络就能得到诊治医生发送的检查结果,以及依据病情及个人经济状况拟定的治疗方案。住院患者对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及药费、手术费、护理费等随时可查。过去患者求医几乎要跑断腿的烦恼再也不会有了。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无止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存在终极目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过程,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结果。医院数字化实施是全方位的,每个医院将根据自身需要抓重点、分层次、分阶段的推进医院数字化,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卫生事业的经济性质和经济作用。包括医务劳动的性质、卫生事业与劳动力再生产、卫生事业与人民生活消费、卫生事业与社会主义福利、卫生事业中的商品关系等。主要是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总结各种形式卫生经济责任制的经验,探讨进一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案和措施。 探讨如何改进卫生保健基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方式,调整和处理卫生领域中国家集体、医务工作者个人和服务对象的经济关系,完善卫生保健制度,杜绝浪费,提高健康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同时,还要研究卫生费用的构成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卫生费用的来源、分配、使用、补偿以及合理使用问题。价值规律在卫生领域发生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医务价格的理论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的制定。 卫生领域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改革医务技术人员工资制度问题。卫生技术经济分析。包括卫生经济资源的合理组织、卫生技术费用效益分析、卫生技术经济指标体系问题。

随着统一数据平台的建立,利用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必将为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高效的决策支持数据,为医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全社会信息网络化,医院与上级主管部门相联,医院与医院互联,医院与社区互联,医院与患者家庭互联,医院与医院工作人员互联,医生与患者互联,医院与银行、医保等部门互联。医院内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将推动医院集团化、区域化的建设,并改变医院原有的工作模式。建立区域性的影像中心(病理、CT、MRI等)实现医学图像网络传输。建立区域性的中心实验室实现检查结果网上传输,节约资源。信息中心社会化后,医院不再建立网络服务器中心,将采用租用电信运营商网络线路,建立区域性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中心和数据仓库,以实现医学文献资料的共享,解决各医院网络建设重复、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缺陷。区域性的各类医学服务中心的建立,将使卫生资源获得最大程度利用。患者获得最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网上预约就诊、网络安排床位、预知医师及医疗过程。医疗保健和监护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将实现区域医疗服务,患者―家庭医生―社区服务中心―医院间信息共享。Internet和远程医疗结合在医院、医生的日常事务中。 医师将不属于医院职工、将属于个上、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人才交流中心,医师通过网络与患者、医院及医疗保险部门联系。

目前,许多医院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有远见的举措,认知信息化经济,把握机遇,跨越鸿沟,创建财富,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俱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贸易理论体系;贸易理论分类

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分类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混合化趋势。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的融合、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融合、商品贸易与要素贸易的融合、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市场开放化和市场内部化的融合等等现象使得当代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交往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混合化,甚至很难分清楚哪些交易是国际贸易,哪些交易属于国际投资,哪些交易属于服务贸易,哪些交易属于要素贸易。

随着国际贸易现实的多样化、混合化发展,贸易理论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混合化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博弈论和模糊数学等等不断地与贸易理论融合对接交叉,使得贸易理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它使我们对贸易现实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的同时,也使得我们对贸易理论体系和逻辑框架的把握越来越糊涂,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难以分类,难以分清其隶属的知识模块。

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也为我们带来了两个麻烦:一是在高等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不同版本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教材内容差别很大,贸易理论体系和章节安排差别很大,哪些理论该讲,哪些理论不该讲,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取舍排序。二是在贸易理论研究过程中,因为理论体系和理论逻辑关系理不清楚,科研选题的理论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哪些领域是成熟的,哪些领域是前沿的,哪些领域是残缺的,很难说清楚,导致一些学术论文和研究课题的思路和方向本身就出现了错误。我们没有采取文献综述的方式来写作这篇论文,主要是不想拘泥于流行的形式主义做法,力求简单实用,能够说明问题。

二、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分类的若干思考

(一)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不同的贸易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制约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的,因此,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从贸易格局的制约因素入手对贸易理论进行类型划分。从广义上来看,贸易格局的形成与变化受制于四大因素:生产供给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和贸易政策因素。因此,贸易理论体系也就由国际贸易的供给理论、国际贸易的需求理论、市场结构的贸易理论以及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四大模块构成。不少教科书将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做出了严格区分,我认为从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角度来说,过分严格的区分很容易造成误解。

国际贸易的供给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生产区位理论等等分析的都是成本和价格因素与贸易格局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的价格(成本)理论,这属于国际贸易供给理论的范畴;波斯纳的新技术差距模型、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梅基的原材料生命周期理论更加关注的是技术差别和产品差别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的非价格理论,这是另一类型的国际贸易供给理论。

国际贸易的需求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是较早进行国际贸易供求均衡分析的理论,该理论不仅强调供给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更加重视两国的相互需求强度对贸易格局、贸易条件贸易收益分配的影响;而后出现的新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一直沿用了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在重视供给因素的同时没有忘记需求因素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初期瑞典林达尔的需求重叠理论以及70年代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同样是更加看重需求因素(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和可变性)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可以说这些都是国际贸易需求理论的重要代表。

市场结构的贸易理论:现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更多涉及到了市场结构差别、不完全竞争与垄断、国际市场的内部化和封闭化等等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相关理论文献主要是研究市场结构因素的,因而可以称为市场结构贸易理论。例如,布兰德和斯潘塞关于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研究、克鲁格曼关于规模经济和国际垄断对贸易格局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市场内部化导致公司内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地区性国家集团导致的关税同盟理论、协议型国际分工原理等等都非常重视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甚至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例如,贸易条件恶化论、国际不等价交换理论、内生性增长理论等等同样给予市场结构和不完全竞争因素更加重要的地位。

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贸易政策始终都是影响国际贸易的最直接的因素,国际贸易政策研究从广义上可以归入贸易理论范畴,从狭义上也可以排除在贸易理论之外,单独作为贸易政策进行分析。事实上,大量的贸易政策研究文献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来看都涉及到纯理论问题,例如,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分析、最有关税和有效关税的研究、国际垄断同盟的定价策略、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分析、关税同盟与共同市场的研究、WTO所涉及的规则和伦理问题等等都涉及到基础理论问题,人们很难界定它们是理论范畴还是政策范畴。因此,从贸易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必要把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做出过于严格的区分。

(二)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贸易理论研究者所站的角度和层次、关注的利益主体是不同的,由此我们可以根据贸易理论研究的角度、关注的主体、考察的范围、所在的层次不同将贸易理论划分为:微观贸易理论、中观贸易理论和宏观贸易理论三个模块儿。

微观贸易理论包括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和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传统的经典贸易理论都是以一种产品为分析对象,研究某种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的表现、来源、制约因素及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都是研究产品竞争优势的,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贸易理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利用问题,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不同于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现阶段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从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利用向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利用转移升级的问题。

中观贸易理论包括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和区域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比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视野更加宽广,它强调的是产业链条整体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利用问题,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比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威力更加强大,抗风险能力更强,国际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更加持久,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要考虑哪些产业值得培养和利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培养和利用的问题,这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区域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是中观贸易的又一个表现形式,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内陆对外开放高地”、“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区域发展规划,这些方面的理论和政策相关文献实质上研究的是区域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观贸易理论的有一个表现形式。

宏观贸易理论包括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社会竞争优势理论。例如,有关国家的综合实力或者综合国力或者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相关研究文献实际上属于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范畴,这是一种宏观贸易理论,特别是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概念提出后,大量的经济和管理类文献都在借用这个词汇,很时髦。但是,我们所说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考虑国家政府在培养国家综合实力和提升国际地位方面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再例如,近些年国际多边谈判中不断被提及和争论的PPM标准问题、SA8000标准问题、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碳排放和碳关税问题等等实际上属于社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范畴,之所以称其为社会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研究和争论涉及到了社会文化、社会伦理,可以说,这是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与贸易理论融合的结果,这也是一种宏观贸易理论。

三大模块儿六种类型的贸易理论研究视野是不一样的,一个比一个看的视野广,一个比一个站得层次高,一个比一个更接近现实,它们相辅相成,构成了相对完整、相对独特的贸易理论体系,使得我们对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国际贸易现实理解更加全面,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经济技术实力的提升,我们有必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国际竞争优势和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

(三)国际贸易政策导向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贸易理论自古以来就有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之分,而且两者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当丰富的理论体系。前者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生产区位理论等传统经典理论,这些理论都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好,贸易是双方互利的,即“双赢游戏(positive-sum game)”;后者包括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伦、贸易条件恶化论、普雷维什-辛格命题、剩余资源的出路理论、对外贸易乘数原理以及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认为保护贸易政策好,贸易是单方有利的即“单赢游戏(zero-sum game)”。

两大理论体系争论几百年了,至今也没争出个结果,而且也不可能有结果,关于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之间的分歧问题实质是考察时期长短不同、理论假设条件不同、追求的利益目标和站的角度不同、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它们的结论自然不同。这两大理论族群本质上讲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自由贸易理论忽略的因素和问题被保护贸易理论顾及到了;而保护贸易理论忽略的因素和问题被自由贸易理论顾及到了;两者之间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如果用自由贸易理论去批判保护贸易理论,我认为在批判方法上就已经犯了严重逻辑错误。

自由贸易理论几乎都采用了短期静态均衡分析的方法,它追求的是短期收益,自由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问题,由此可见,自由贸易理论也可以叫做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几乎都采用了长期动态非均衡分析的方法,它追求的是长期利益,甚至主张为了长期利益而牺牲当前的短期利益,保护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如何培养未来的比较优势问题,由此可见,保护贸易理论也可以叫做创造未来的比较优势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本身没有好坏和对错之分,它们在各自的理论假定前提下所做的论证推理都是正确的。具体到某一个国家针对某一产业会出台保护性贸易政策还是自由化贸易政策,这取决于该国的政策形成机制、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各种政治势力对国家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权衡。

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的比较评价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即保护贸易理论是完全反对对外贸易的,而自由贸易理论则是完全支持对外贸易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凯恩斯学派的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并不反对对外贸易,恰恰相反,它们都极力追求贸易顺差,鼓励扩大出口;幼稚工业保护论的李斯特也不主张只出口不进口。而自由贸易理论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并不认为所有的产业部门和产品都应该自由贸易,而是认为对国防安全相关的产品就不应该搞自由贸易,对国际贸易至关重要的造船工业和航运业就应该搞贸易保护。所以,无论是自由贸易理论还是保护贸易理论都不是无条件地主张自由贸易,也不是无条件的主张保护贸易。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很有必要。

(四)竞争手段的差别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贸易理论实质是研究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使用问题的理论,而国际竞争的手段可以划分为价格竞争优势和非价格竞争优势两大类。标准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只能是依靠价格竞争优势(价格竞争手段),而差别化产品的国际竞争依靠的则是非价格竞争优势(非价格竞争手段)。

标准化产品的贸易理论(价格竞争优势理论):早期的贸易理论一般都假定贸易品是同质产品,也就是标准化产品,所以,早期的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可以说是标准化产品的贸易理论,既然是标准化,产品没有差别,那么,商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就只剩下了价格竞争优势,只能是拼成本、拼价格,谁的成本低,谁就具有出口优势。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奥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战后出现的规模经济理论、生产区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等都把成本和价格作为决定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因此,这些理论的政策导向是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从哪里来以及如何培养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

差别化产品的贸易理论(非价格竞争优势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开始关注产品差别和技术差别问题,也就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技术差别和产品差别可能是贸易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贸易是否发生与成本或者价格没有必然联系。我会做,你不会做,所以,你要从我这里进口;或者说我会做,你也会做,但是我做的比你做的质量高性能好,所以,我可以出口,你必须进口。波斯纳的技术差距模型、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梅基的原料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等都把产品差别和技术差别看成贸易格局的决定因素,因此,这些理论的政策导向是探讨非价格竞争优势的构成、来源和培养途径。

关于标准化产品的贸易理论(价格竞争优势理论)和差别化产品的贸易理论(非价格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少人认为,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贸易,价格竞争战略是一种低级竞争战略,只知道拼成本拼价格,而非价格竞争战略是一种高级竞争战略,既要卖高价还要能占领市场。其实,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用,是否适合自己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适合自己的战略就是好的战略,不适合自己的战略就是不好的战略,无论是价格竞争优势的培养还是非价格竞争优势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五)比较成本优势的扩展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和基础理论,例如,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以及赫克谢尔和奥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是比较成本优势理论,而且都属于马歇尔所说的“纯粹贸易理论”的范畴,这种纯粹贸易理论抛开现实中的货币、价格、价值等问题,从更加原始、更加本质的角度来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实物交换关系和规律。纯粹贸易理论的概念很容产生误导,使贸易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学习过这些早期经典贸易理论的人也感觉这些理论有点儿“太理论”,道理很正确、很明白,但是,距离贸易现实似乎远了一点儿。

这些早期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不管它们是以劳动价值论和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还是以供求均衡论和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实质都是在分析生产成本对竞争优势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机制,只不过生产成本的制约因素以及生产成本的内涵和外延不同而已。如果我们由此出发,将生产成本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扩展,把更多的影响贸易成本的现实因素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就有可能把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做出系列化、体系化扩展,进而使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从纯粹贸易理论走向更加现实的贸易理论。

现实中国际贸易成本有很多构成要素,除了进出口商品的生产制造成本以外,进出口商品物流运输的效率和成本、海关行政监管的效率和成本、税费征收的效率和成本等等都属于商品进出口贸易的成本范畴,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中的比较成本优势绝不仅限于比较生产成本优势,也应该包括比较物流成本优势、比较监管成本优势、比较税费成本优势、比较信息成本优势、比较时间成本优势等等。这样一来,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就走向了系列化、体系化,这种比较成本优势概念的扩展,也使得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从纯粹理论走向了现实生活。GATT和WTO历史上曾经致力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近年来又致力于贸易便利化问题的讨论,实质就是探讨如何降低比较物流成本、比较监管成本、比较税费成本的问题。

(六)商品与要素的差别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贸易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商品贸易理论体系和要素贸易理论体系两个族群。传统贸易理论基本上属于商品贸易理论体系的范畴,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商品的跨国流动和跨国交换问题,这是在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包括技术上不可行、经济上不可行、政策上不可行)的背景下,要素的国际贸易难以发生,国际贸易就只剩下了商品国际贸易,有关商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贸易理论体系。从当代国际贸易现实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变成了国际买卖的对象,要素跨国流动交易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要素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资本、技术、人才、劳工、服务等等要素都成了国际贸易买卖的对象,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关于要素贸易理论的研究仍十分薄弱,成熟的经典理论构建尚面临着很多理论的和现实的困难,因为每一种要素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定价都有自己独特的机制、规律和特点,它们不仅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贸易,而且它们相互之间也完全不同,需要特殊理论加以回答,可以说每一种要素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新领域。

关于要素贸易和商品贸易的关系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角度,无论是贸易理论的演变还是贸易现实的发展似乎都表现出一个大致的历史轨迹:国际贸易发展有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无商品贸易又无要素贸易阶段,国家之间各自为政,自给自足,没有任何经济贸易往来,封闭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个阶段的问题;第二阶段,有商品贸易无要素贸易阶段,国家之间开始发生商品贸易,但是要素不能跨国流动,许多传统贸易理论研究的就是这个阶段的问题;第三阶段,有商品贸易又有要素贸易阶段。正如当前世界贸易格局所呈现的情况,世界范围内商品贸易自由化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要素贸易自由化趋势也在加速发展,要素贸易理论亟待建立。第四阶段,无商品贸易有要素贸易阶段,国家之间商品贸易所占的比例渐渐减少,要素贸易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最终国家之间的贸易主流格局将会是要素贸易替代商品贸易,国家之间的资源配置由商品贸易演变成直接配置要素,尽管第四个阶段的世界贸易现实还没有发生,但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集团内部这种贸易现象正在演变为经济现实,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正在为要素贸易创造越来越充分的环境条件,在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有可能实现要素贸易对商品贸易的替代,从而导致商品贸易流量下降、要素贸易流量上升,这可能是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

三、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分类研究的几点启示

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深感“要素贸易理论”与“商品贸易理论”区别的必要性,但是,具体如何区分清楚,却甚为困惑。因为所谓的“商品”和“要素”都是理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而贸易理论则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现实生活中,如何把“要素”、“商品”、“半成品”上升为统计学概念是很难的,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关于商品贸易理论与要素贸易理论的区分就很难实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就很难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