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范文
时间:2023-04-08 04:1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级会计职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级会计考试题型:
《中级会计实务》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财务管理》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篇2
《财务管理》是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相对独立:即财务管理与会计、经济法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会计和经济法的掌握程度并不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考试成绩;理论抽象:即财务管理的许多内容,理论特色突出,假设条件较多,与实践有较大的差距;计算复杂:即财务管理公式多,内容之间逻辑性强,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重实务性,兼顾理论:即财务管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务为重、结合理论,侧重于能力的考查。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课程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法律规定,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因此,对于综合性强的试题,教材上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积极的思考,有意培养思路,方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可用图1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教材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其知识体系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下面的命题要点既是2012年《财务管理》教材的基本框架以及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2012年应试命题的主要内容,掌握下述内容对于通过今年的考试是十分重要。具体命题点分析如下:
命题点一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关注客观题),见表1。
【考点归纳】 ,见表2。
命题点二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类型(关注客观题),见表3。
【考点归纳1】,见表4。
【考点归纳2】集权与分权的选择(三大因素:资本关系、业务关系、成本与效益)
【考点归纳3】,见图2。
命题点三 预算编制方法(关注客观题),见图3。
命题点四 目标利润预算方法(关注主、客观题),见表5。
命题点五 现金预算的编制(关注主观题)
现金预算是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制的、专门反映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以及为满足理想现金余额而进行现金投融资的预算。现金预算由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投放与筹措五部分构成。具体编制格式如下:
期初现金余额 ①
+:本期经营现金收入(前期销售本期收现+本期销售本期收现)②
本期可动用的现金(合计数)③= ① +②
经营现金支出:④
-:直接材料采购支出(前期购入本期支付+本期购入本期支付)
直接工资支出(预算数)
付现间接费支出(间接费用-折旧-摊销等)
支付流转税(预算数)
预交所得税(估算)
预分股利(估计)
资本性现金支出:⑤
投资支出(购买设备决策预算)
本期现金支出(合计数)⑥= ④+ ⑤
现金余缺(本期可动用的现金-本期现金支出合计)⑦=③-⑥
资金筹措及运用 ⑧
借款或变现证券 不足+最低余额(已知数)、取整
还款或短期投资 多余-最低余额(已知数)、取整
期末现金余额 (大于或等于最低余额)⑨= ⑦ ±⑧
【提示】
(1)财务预算的核心是现金预算,几乎所有的预算都会涉及到现金收支。
其中: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不足时)=期末现金余额
或:现金余缺-现金投放(现金多余时)=期末现金余额
(2)应把握各项预算的编制程序,重点掌握各项预算与现金预算的衔接关键点,弄清每一项预算的数据来源及各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
(3)借款利息的计算是一个难点,需要注意的是:
①“借款在期初,还款在期末”,即借款发生在借款期的期初,还款发生在还款期的期末。如4月的短期借款10000元在4月初借入,6月份归还短期借款时在月末归还;还款期为3个月。
②“长期借款利息支付的次数”,关注题中有没有涉及到长期借款,并根据题中的条件判断是否考虑;如中长期借款是每季度支付一次利息,则题中在每季末要考虑长期借款利息;
③“短期借款利息是还本时支付即采用利随本清法;还是按月支付利息或按季支付利息”,考试时题中通常指明。如采用利随本清法,其意思是在归还短期借款本金的时候,计算归还的本金应支付的利息,没有归还的部分不计算利息。其利息=当期还款额×利率×已计利息的月份数/12,如采用按月支付利息,则利息=未还款(包括本期归还款)×利率×未计利息的月份数/12。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就针对某一笔借款的支付的利息总额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利息额的各月支付额不同。
命题点六 各种权益筹资方式特点比较 (关注客观题)
(1)各种权益筹资方式特点比较,见表6。
(2)各种债务筹资方式特点比较,见表7。
命题点七 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关注主观题)
(1)销售百分比法
外部融资需求量=■×?驻S-■×?驻S-P×E×S2
式中:A为随销售而变化的基期敏感性资产(一般指经营资产);B为随销售而变化的基期敏感性负债(一般指经营负债);S1为基期销售额;S2为预测期销售额;ΔS为销售变动额;P为销售净利率;E为利润存留率;A/S1为敏感资产与销售额的关系百分比;B/S1为敏感负债与销售额的关系百分比。
【提示】如有非敏感性资产增加,应作为资金需求增长额的一部分。
(2)资金习性预测的方法
方法一:根据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预测――回归直线分析法y=a+bx
a=■
b=■
方法二:采用逐项分析法预测――高低法y=a+bx
b=■a=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最高销售收入或=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最低销售收入
【提示】运用高低点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需要特别注意高低点的选择问题。高低点是指业务量的高低点,与高点业务量对应的资金占用量并不一定是资金占用量的最大值;而与低点业务量对应的资金占用量也不一定是最小值。
命题点八 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关注主观题),见表8。
【提示】对于个别资本成本,是用来比较个别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的,个别资本成本的从低到高排序:长期借款<债券<留存收益<普通股。
命题点九 杠杆系数的计算 (关注主观题)
(1)三个杠杆系数基本公式关系
(2)三个杠杆系数基期公式关系
【提示】(1)杠杆系数是预测模型,即依据“本期”数据计算得出的是“下期”的杠杆系数;利用杠杆的原理可知:预测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1+预测期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变动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动后的EPS=变动前的EPS(1+DFL×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动后的EPS=变动前的EPS×(1+预测期总杠杆系数×产销量变动百分比);
(2)杠杆效应是一种“放大”变动率的效应,当杠杆作用不存在时,杠杆系数=1,即不产生“放大”效应,两个相关因素等比例变动;
篇3
我的中级考试心得
叶辉,1991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硅酸盐专业,在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一级建造师。2001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02年参加中华会计网校会计初级职称二门辅导,通过考试(成绩:94,96);2005年取得自考会计大专文凭;2007年参加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中级职称三门辅导,通过考试。2007年成绩:经济法88,财务管理96,会计实务95,总分279分。
实务财管经济法分别为ABC的话,我的顺序是A1BICIA282C2A383C3,123代表次数,最后来个一锅端。三科时间大致相等,只是学实务时紧张些,另两门时松懈些,人又不是机器,哪能一刻不停三个月呢?当将考试放在最重要位置时,其他一切都是小事。熟能生巧,别无他法。中级实务的第十五章所得税和十九章合并会计报表这两部分是重要的两章,一定要啃下。我个人的情况而言,所得税有点绕。我的过程是,看完这章后,问自己:为什么叫递延;对企业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是资产那是负债,而不是相反;递延所得税产生及转销时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的勾稽关系以分录的思维去理解。搞明白以后会发现,这一章教材很嗦,实际很简单。教材在P35 1的处理有违递延这一宗旨。合并报表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延续,先把投资一章切实学好,到这一章,不过是换个会计主体的事,合并分录都是一个套路。
我不会瞌睡。只听课件不看书是本末倒置。听课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知悉重点,是辅助手段。试卷是敌人,书本是朋友,安可轻弃!多说一句,祖冲之说的:邪径捷至,吾不忍以投足。我的理解是:没有捷径。
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李时坤,本科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6月起至2007年参加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中级职称三门辅导,一次性通过考试。2007年成绩:经济法64,财务管理80,会计实务65,总分209分。
充足的时间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复习的时候就是听课结合习题,在听课时实际上已经把教材过了一遍,建议不熟悉内容的课前可以先预习一下!熟练地做计算题关键在于思路是否清晰,知识是否掌握充分,可以试一试把关键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一起,然后从各知识点发散出来的详细内容分类在一起,做成一本“记忆册子”。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把知识点更加丰富形象化。
安排复习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周一到周五,我充分利用中午休息和晚上的时间。周末和五一黄金周是我复习的主要时间段,这时一天学习时间是9~10个小时。周末充分利用时间,紧跟学习进度,多做练习。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很重要,外加多做练习,熟练做题技巧,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
我建议有基础的人不要一门一门的分开学习。实际上3门结合在一起学习,知识融会贯通更便于学习,只要时间安排得合理就可以。熟练主观题,我的方法是先要弄懂知识点,熟悉各大基本业务的相关分录,归纳总结出各章节的重点内容,最后加强练习。我是听课结合习题一起学习的,习题我使用的是轻松过关系列,对于有基础的来说那就因人而异了。经济法相对我来说要容易些,因为文字知识点很多,如果你弄懂了,大致意思能记下来,再多做题目就可以了。其他两科都得在弄懂知识点后多做练习。
经济法,原先我有自学过。经济法知识点很多,文字内容需要自己去理顺条理,系统地归纳总结。然后就是做习题,关键看解题思路和运用了哪些知识点。
财务管理是书结合轻松过关的习题一起复习的,练习上面的各章节前都有知识点及重点归纳,可以帮助理顺知识点,归纳出相关公式,后面的习题也不错。由于经济法文字内容居多,把基础知识弄懂,一系列的处理原则弄清楚,案例题判断起来就很顺手了。另外可以选1或2本好的习题书,主要看他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原理。财管公式比较多,除了充分理解还需注意那些因素的性质和内容,比如存货模式下的现金最佳持有量公式里的机会成本指的利率是期利率不是年利率。建议自己总结归纳一下或者买本有总结的书看下。财管公式比较多,除了充分理解还需注意那些因素的性质和内容,比如存货模式下的现金最佳持有量公式里的机会成本指的利率是期利率不是年利率。建议自己总结归纳一下或者买本有总结的书看看。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如空闲时间里什么时候效率高就集中利用那段时间学习。如果对教材的内容不熟悉,需要多看几遍教材。做错的习题重要的是看解题思路和方法。看自己哪里不对,分析其原因,避免下次犯同样错误。
如果实在是没有效率的时候建议不要继续看书,自我调整一下。但调整期不要太长,不要延误了复习的进度。至于坚持的办法就因人而异了,我通常是用写东西来激励自己的。
后天的努力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严于律己也是很关键的,只要你真正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一次通过全科并不困难
王海英,2000年毕业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财经学校,期间自学了会计专科学历。2006年之前从事过销售、设计工作,2006年初开始从事会计工作至今。2006年底报考中级职称考试,2007年春节过后开始学习,同年5月份考过中级。2007年成绩:经济法88,财务管理98,会计实务95,总分281分。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就是看书、听课、做题。书一定要看透,听课是为了把书中问题弄懂,做题就是为了加强。我没有买辅导书,只买了两种模拟题,各科大约分别做了十几个模拟题。我觉得做一种资料也可以,但模拟题一定要做。建议把书上的例题都看会,然后再自己重新做一遍,再就是多做一些主观题,做的时候不要看答案,做完之后再找出错的地方,错的原因,过几天再重新做一下这些题。此外,教材是一定要看的,而且要看透,先看教材之后再听课,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听课,才能提高效率。教材看一两遍,课听完一遍对整体有全面掌握之后再做题。
我上班不是很忙,每天的工作平均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其它的时间都可以学习,一般都是白天看书,晚上听课,每天如果利用的好可以学习八九个小时。上班的时候先把要做的工作做完,然后全心的投入学习。这样才能争取老板的同意。不知从何人手就先看书,看书不会可以选择听课。我的工作、生活很简单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备考的时候就专心学习,工作时候就想着工作,学习时候就只想着学习,专心最重要。工作和学习之余,放松一下。用好可利用的时间,做好计划不要轻易打乱计划,同时也不能把时间安排的太满,安排好休息的时间。
我是三科一块学的,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十五到二十天,最后留十几二十天查漏补缺。我习惯先过难的,一共就两年,如果第一年把财管和经济法过了,第二年过不了实务岂不后悔,不如先攻克最难的,最好三科一块报,这样万一有一科不过,还有补救的机会,不过报了就一定要学到底,千万别想着学学看不行就放弃,那样哪个也学不好。
我的学习时间是看书与听课按3:2的比率分配。我的做题方法是:第一遍看书不做题,第二遍看完一章做一章的题,看完全书做模拟题。第三遍和做模拟题一起进行,考前有重点的做题。我学习教材占大部分时间,主要就是书上的东西一定要看会。有争议的问题有时间可以看没时间可以不看,考的机率不大。我是晚上听课,因为白天要上班,看书还可以,听课就不太好了。书看三遍,课听一遍,做题时不会做的一定要弄明白。我一般做一遍题,当然做错的主观题要多看几遍。中华会计网校上的课后习题和模拟题是值得做的,可以建议买一本三科合订的习题,《名师讲堂二》也是很不错的。我觉得题不在多,主要是做会做懂。
实务不难学,理解的东西多,死记的不多,只要把书上的东西理解透了。再做一些题,就没问题了。如果学的时候感到困难就找一个好的老师跟着听听课会好一些。会计实务重在理解,掌握了方法以后,就会感觉其实不难,做题时不要贪多,对于比较典型的题一定要完全弄懂解题思路和方法,因为实务主观题的类型并不多,只要把典型的方法掌握了不管出的题再怎么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要贪多,做懂五套题,远比随便乱做十套好。开始把基础打好,考前就不会乱了。
中级的财管,在这三科当中算是简单的了。可能看第一遍会不知所云,多看几遍就不难了。我觉得学习时主要是要专心,要不然学多久都没用。开始看的时候学了前面忘了后面是正常的,多看一遍就记住了,学到后面时不妨翻一下前面的东西加深一下记忆。在学之前还是不要去想难不难的问题了,不要吓自己,其实中级财管并不是很难,只要把书上的东西看会了,考试时也不会太难。实务的主观题我觉得也是要先看书再做一些比较典型的题,然后跟着题的错误再把知识理顺。思路一定要清晰,不能只贪多,糊里糊涂地做,那样没有用的。
经济法个我人认为是需要记很多的,但光靠死记硬背也不太好记的住,看两遍书听听课,然后把老师给讲的都背一下,你只考一科应该时间充足,一定没问题的。我听课都是跟着看书的进度走的,一般都是白天看了哪章书,晚上听哪节课。
我想说的是,学习方法重要但是学习效率更重要,同样的学习时间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个人差异是有的,但更重要是学习时一定要真的投入学习,心思要用在学习上,心要静,不然学多久都无济于事。看书时集中注意力是很重要的,我想这就只有靠信念,我在学的时候心里就想,我一定要通过,没有其它选择,必须过。
我的经验是如果想及格就照着七八十分去考,如果考前都做题能达到七八十分,通过应该不成问题。提前做准备很好,但是要坚持到底。信心一定要有,有了信心就成功了一半。成功没有秘诀,多用功,比别人多花点时间。
不要把中级想的太难,努力学习一定会通过。
篇4
一、现金流量表编制试题常见类型
一是已知资料为年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有关补充资料,编制现金流量表或计算现金流量表中有关指标;二是已知资料为账户年末余额及有关文字资料,编制现金流量表或计算现金流量表中有关指标。
二、现金流量表数据的采集
一是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数据的采集来源于年末资产负债表(或账户年末余额)、损益表及有关文字资料;二是现金流量表中的筹资活动,数据的采集主要来源于补充资料;三是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数据的采集主要来源于补充资料。
三、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
一是现金项目内部的增减变动,不影响现金流量,不在表中反映。如提取现金涉及到现金增加与银行存款减少,但只是在现金内部变动,所以与现金流量表无关。二是非现金项目内部的增减变动不影响现金流量,但有些需在补充资料反映。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涉及到非现金费用的增加与累计折旧的增加,不涉及现金流动,所以与主表编制无关。但涉及到补充资料的加“本期计提折旧”在此要强调的的是补充资料的加“本期计提折旧”,是指本期的计提数。三是现金与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变动(如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银行利息等)涉及到现金的增减变动,影响现金流量,所以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
四、现金流量表主表编制的重要思路
某些项目当无法确认现金流入流出时,可先假定收入、支出均为现金流入、流出,然后再做调整。一是如主营业务收入对应科目可为“银行存款”,也可为“应收账款”,假定主营业务收入均为现金流入,则应剔除“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非现金流入);又因为“应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一般为收回前期的“应收账款”(现金流入),所以应加此发生额,由此推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应收账款关系=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一“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又如:应收账款期初额+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一应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应收账款期末额。则“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应收账款关系: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期初额-期末额),同理可推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预收账款关系=预收账款(期末额-期初额)二是如“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假定成本与费用以及应付福利费(新税法下原未冲完的福利费)中的职工薪酬均为现金流出。则应剔除“应付职工薪酬”与“应付福利费”的贷方发生额(尚未付现),加“应付职工薪酬”与“应付福利费”的借方发生额。由此推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成本与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与“应付福利费”(期初额-期末额),实际工作中,该指标计算也可直接采集“应付职工薪酬”与“应付福利费”的借方发生额。对于该指标需要强调的是,本项目不包括“离退休费用”(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中的其他支出反映)、“在建工程”人员支出(在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反映)
五、现金流量表主表编制的具体步骤
一是职称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应争取多的得分点,对现金流量表主表编制我的考试经验是先易后难按如下顺序;(1)确定现金净增加额(期末现金额――期初现金额);(2)确定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3)确定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与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在考试中补充资料所给指标比较明显,主表中的各项指标也较直观,一般据补充资料参考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可以直接取数,所以得分较易;(4)确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过前三步据平衡原理,经营现金净流量可确定,此时先确定现金流入,最后确定现金流出)
案例一:(已知资料为会计科目年末余额J
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有关科目年初、年末数见附表。要求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分析:已知资料的“应收账款”是会计科目年末余额,不需考虑“坏账准备”,(考试中有时会出现此干扰数据)。
若已知条件为资产负债表项目(或资产负债表科目),则需减去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已知“坏账准备”期初、期末额的情形下,计算可依据:“坏账准备”账户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计提数-收回数=“坏账准备”账户期末贷方余额。
根据现金流量表主表编制的重要思路,本例计算如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7000000)+应收账款(10000-40000)+预收账款(30000-15000)=6985000(元)。
案例二(已知资料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项目及补充资料)
乙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年度有关科目年初、年末数见附表,另本年度发生火灾造成存货损失10000远,已计入营业外支出,要求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分析(1)本例已知条件为资产负债表项目(或科目),则需减去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3000-2000=1000,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800000+(10000-5000)-1000=795000(元)。
(2)根据主营业务成本计算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有关:“应付账款”的本期借方累计发生额实为赊购支出(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则为存货购进(借:存货贷: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的本期借方累计发生额为预付购货款(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则为预付冲销款项(借:存货贷:预付账款)。同时根据账户本期发生额与期初、期末额的平衡关系,计算如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360000)+存货(160000-80000)+存货损失10000+应付账款(42000-93000)+应付票据(80000-100000)=379000(元)。
本例要说明的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计算与存货有关,计算时对于非正常损失的存货且已计人营业外支出的数额注意要加回。(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予以加回;当期盘盈、工程物资转入等增加的存货计算时则应予以剔除)如本例。
六、现金流量表中其他特殊项目的列示
一是对于自然灾害损失,若属流动资产损失归为经营活动;若属固定资产损失归为投资活动;二是与固定资产价值有关的税种如“耕地占用税”应归为投资活动;三是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应计入筹资活动中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四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应计入筹资活动中的“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五是“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的购买与收回在投资活动中的“其他”列示。
参考文献:
[1]《初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篇5
会计职称考试网权威2015年内蒙古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发放时间,更多2015年内蒙古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发放时间相关信息请访问会计职称考试网。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关于发放2015年度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的通知
2015年度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人员证书已经办理完毕,定于2016年3月3日开始发放。自治区直属考区除3月21日-31日(因考试报名工作安排)外,其他工作时间内均可领取。其他考区发放事宜请与当地会计考试管理机构联系。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
2016年3月1日
篇6
一、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学科的特点
与《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两个科目相比较,《经济法》科目在考试中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考点多,覆盖面广。《经济法》科目点多面广,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几乎整本书全要记,但决非死记硬背。经济法考试的特点之一是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所有章节的内容。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平时对法律的了解和接触不多,基本上在经济法律知识方面属于“空白”,而《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两个科目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广大会计考生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和应用的,毋需强记,相对而言,《经济法》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一些,考点涉及范围较广。
其二,突出新规定、新内容。经济法教材具有多变性,《经济法》教材要依据国家立法活动,及时增加新的法津规定,修改内容,使之与国家法律及规章制度相一致,其变化当然也会在命题中反映出来。历年考试几乎都将新调整的内容作为当年考试的重点。所以,要求考生注重教材中新规定、新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其三,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试题注重考核考生在对法律具体规定把握的基础上,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所以《经济法》试题除综合题体现了较强的应用性之外,在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中亦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针对综合题而言,跨章出题、法律关系复杂、隐蔽性强的出题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此,考生应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掌握的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以简明的方式提供比较优秀的方案。在解答一道具体的试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发现试题中所述事实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其次,迅速回顾已掌握的相关法律规定,以此作为分析事实解答问题的依据,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最后,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回答问题。
二、2008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命题趋势
首先,回顾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试题的命题特点。综观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试题呈现如下特点:一是2007年考试大纲和教材调整幅度较大,新增和调整的内容在2007年《经济法》试题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据初步统计,新增或调整的内容在2007年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在70分以上,成为整个试题的主要部分。二是点多面广,重点突出。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试题的题型与往年一致,包括单选题25小题占25分,多选题20小题占40分,判断题10小题占10分,简答题3小题共15分,综合题1题占10分。其中客观题55个小题占75%的比重,主观题4小题占25%的比重。这四种题型决定了整个试卷的覆盖面相当广,涉猎的考点繁而精。考试重点突出,一方面是因为新增或调整内容占的比重特别大,另一方面诸如“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和“票据法”等一直都是《经济法》科目考试的重点,2007年的命题也不例外。三是2007年的命题较往年更加灵活,综合性、应用性十分明显。
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考试大纲和教材根据新修订和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为了保持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相对稳定,2008年《经济法》考试大纲和教材没有大的调整,但仍存在内容改变,例如《物权法》于2007年10月正式实施,与之相关的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教材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五节“合同的担保”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2007年教材中一些个别页码的句子表述明显不合时宜,2008年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做出了必要的勘误。
基于上述分析,2008年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的命题可能呈现如下几个方面趋势:
首先,命题的题型将保持基本不变。2008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试卷很可能继续保持五个题型,即单选题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简答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综合题1题占10分。其中客观题55个小题占75%的比重,主观题4小题占25%的比重。这种小题较多、灵活性强的命题特点,决定了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考试的题量较大,要求考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快速解决问题,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广大考生应在平日学习过程中要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其次,命题重点突出,覆盖面广。《经济法》考试大纲的九章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五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为中级经济法考试占分最多的三章,此为第一层次的内容;第三章“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六章“证券法律制度”、第七章“票据法律制度”成为占分较多的三章,此为第二层次的内容;剩下的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第九章“相关财政法律制度”,属于第三层次的内容。尤其应注意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中的“合同的担保”一节属于2008年调整内容,考生复习时应多加注意,考试中分值可能较大。上述三层内容在每年的考试中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例如试卷中的综合题一般出在“合同法”或“公司法”中,有时会渗透“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和“证券法律制度”的有关内容。而简答题一般出在“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和“证券法律制度”以及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中。
再次,命题难度将与2007年的试题基本持平。《中级经济法》考试的及格率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基本上是在30%左右浮动。当然,不同地区考生的及格率并不完全一致,在一个好的辅导班里,考生的及格率完全有可能达到80%甚至90%以上。中级《经济法》考试一直以60分为及格线,没有提分压低通过率的情况。
三、考生应有针对性进行考前复习
鉴于2008年《经济法》考试大纲和教材没有大的调整,考生应结合大纲和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复习,应当掌握和了解考
试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对于“基本要求”,要注意区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掌握”层次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全面、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并能够分析、判断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熟悉”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准确理解和运用,并能够解决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了解”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做到一般性理解即可。在复习备考中,考生应当在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内全面掌握考试内容,同时应当熟悉考试内容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以及相关规定等。
四、备考2008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注意事项
在备考2008年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的过程中,考生应注意:
首先,考生要树立信心,建立起一次通过考试的心理准备。应当在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经济法》。“战略上蔑视”强调考生要有信心,不要畏惧考试。因为考试范围不会超出大纲的内容,所以考生复习要紧扣大纲,精读教材,同时参考辅导书。一本好的辅导书可以明确告诉你,哪些部分容易出题,出什么样的题,按照大纲的要求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从而可以带领考生走上备考“捷径”。只要考前准备充分,中级会计考试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战术上重视”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全面复习,因为考试的覆盖面比较宽;另一方面要在重点章节着重下功夫,如“公司法”、“合同法”、“破产法”、“票据法”历来占分比较多,应重点学习。重点章中还有重点内容,例如公司董事会、股票债券发行条件等,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其次,注意经济法的特性。一是记的内容较多,但决非“死记硬背”,需比较相关内容,同时多做习题,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二是专业术语多,如“不安抗辩权”、“连带责任”、“无限责任”等,基本要求是弄懂含义,习惯使用。专用术语在答题中有重要意义。三是操作性强,案例题多,选择题和判断题也以小案例方式考察。
再次,要注意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科目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中级《经济法》的内容体系可以归纳为四块内容:一是“总论”,包括经济法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法律行为与、经济法的实施;二是“市场主体法(企业法)”,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破产;三是“市场行为法”,主要包括票据、证券、合同;四是“财政法”,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为,“总论”是经济法知识的基础,是对其他三块内容共性的抽象和概括。比如法律行为、诉讼时效等是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等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都涉及的内容;“市场主体法”所涉及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等市场主体是合同、票据等市场行为的实施者;“财政法”主要体现的是经济管理关系。鉴于以上四者的联系,考试命题将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如“公司”签订“合同”,运用“票据”付款,发生争议进行“诉讼”甚至进入“破产”程序,一个综合题可能涉及教材中四、五章内容。考生必须注意把握不同章节内容的关联性。
篇7
各位考生:
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8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18〕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网上报名相关要求
2018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继续实行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缴费。
(一)报名条件
1、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中、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2、具体条件
(1)中级资格
具备基本条件和下列条件之一,在吉林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①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②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③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④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⑤取得博士学位。
(2)高级资格
同时具备基本条件和下列两个条件,在吉林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可报名参加高级会计资格考试。
项目 内容 一、政治条件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忠于职守,近5年在本单位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二、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条件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会计资格2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7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三)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1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四)获得大学专科学历15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五)获得中专学历2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六)具有会计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上述有关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相关专业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的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对取得相关专业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二)报名时间及方法
中、高级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年3月12日至3月30日,不安排补报名时间。考生可登陆“吉林省会计网”(网址:jlkj.gov.cn/)点击操作窗口下的“初、中级会计人员管理”或“高级会计人员管理”内的“考试报名”按钮,进行中级或高级会计考试网上报名。
(三)现场审核、缴费时间
3月12日至3月30日(节假日、双休日除外)为现场审核、缴费时间。考生在网上报名完成后,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到报考所属考区财政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报考资格审核及缴费。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报名手续,逾期不再办理。考生应本人到审核现场进行报考审核,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场的,需提交考生亲笔书写的委托函,承诺考生信息准确、真实,方可由他人负责代审。
(四)现场审核时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1、经考生所在单位或档案存放单位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并由考生亲笔签名的《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
2、按照报名条件要求,提交学历(学位)证书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A4纸);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张(A4纸);
4、与上传报名系统同版的一寸白底免冠证件照片2张(贴在身份证复印件上)。
(五)网上报名需注意的事项
1、选择考区。考生按工作属地原则选择考区,其中:省(中)直驻长春市单位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长春市省中直考区”;长白山管委会及省(中)直驻其他市、州单位的考生就近选择考区;公主岭市单位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公主岭考区”。
2、选择考试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考试级别、科目。
3、填报信息。报考人员必须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填报相关信息。对于采取伪造学历、提供虚假证明等弄虚作假手段骗取参考资格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取消考试资格及考试成绩。在审核缴费前,考生可以凭报考注册号登录网站修改本次报名信息。2017年度通过部分中级考试科目的考生,在2018年度网上考试报名注册时务必按照2017年报考时所填报的个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如实填写,因填写错误导致2018年的考试合格成绩与2017年的合格成绩无法合成的,后果自负。
4、上传本人照片。财政部统一要求上传考生本人近期的白底免冠证件照片(按照报名网页上的照片上传说明进行操作),且清晰反映本人特征。质量不合格的(不清晰、背景颜色不对、非证件照等),现场审核点将不予审核通过,考生必须重新上传符合要求的照片方能再次进行报考审核。
5、打印报名表。考生在网站填写完报考信息后,自行下载并打印《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并亲笔签名,确认所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由所在单位或档案存放单位审核加盖公章。
(六)现场审核、缴费地点及咨询电话
1、驻长中、省直单位考生及长春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长春市财政局综合办公楼C座二楼会计服务大厅(长春市前进大街2688号)。
(1)中级:长春市会计考试中心,0431-89865971;
(2)高级:长春市财会人员教育中心,0431-89865795。
2、吉林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吉林市财政局会计处(吉林市松江中路83号),204室审核0432-62049068,215室缴费0432-62049102。
3、四平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四平市财政局五楼会计科(四平市铁西区政新街1号),0434-3215082。
4、辽源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辽源市财政局会计科(辽源市人民大街3386号),0437-3252494。
5、通化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通化市财政局二楼223办公室(通化市新桥路259号),0435-3502223。
6、白山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白山市财政局会计科(浑江区长白山大街2726号),0439-3226392。
7、白城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白城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四楼(白城市海明东路25号,原盛世体育),0436-3219892。
8、延边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延边州财政局三楼308办公室(延吉市延龙路608号),0433-2876047。
9、松原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松原市财政局会计科,后楼104办公室(松原市长宁南街2050号),0438-5075053。
10、公主岭市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公主岭市财政局一楼会计科(公主岭市新开街三号),0434-6869019。
二、考试级别和考试科目
1、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生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2、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考生,取得“高级会计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凭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及相关评审材料参加高级会计师(副高)资格评审。
三、考试大纲
使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18年度中、高级资格考试大纲。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一)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于9月8日—9日举行,共两个批次。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2.5小时,《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小时。
中级资格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项目 内容 一、政治条件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忠于职守,近5年在本单位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二、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条件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会计资格2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7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三)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1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四)获得大学专科学历15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五)获得中专学历2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六)具有会计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二)高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于9月9日(星期日)8:30-12:00举行。《高级会计实务》科目为计算机无纸化开卷考试,考试时长为3.5小时。
五、考试收费
根据《关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会评[2017]1号)和《吉林省物价局关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吉省价收[2017]233号)文件执行。中级无纸化考试费每人每科44元,考务费每人每科6元,合计每人每科50元,考务费向考生收取后上缴财政部;高级无纸化考试费每人每科43元,考务费每人每科15元,合计每人每科58元,考务费向考生收取后上缴财政部。
需要开具报名费收据的考生,请于2018年4月6日前(节假日除外)携带身份证、报名回执表到各市(州)财政局考试管理机构开具,逾期不补。
六、准考证打印方式
准考证打印采取考生自行网上打印方式,省财政厅将在吉林省会计网(jlkj.gov.cn)另行通知准考证的打印时间及打印方法。
篇8
论文摘要: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中提到要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扩招,目前已实现中职招生800万人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专业之一的会计专业,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选修课偏少。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各课程教学实际安排中,一般有35%左右的课时安排的是公共基础课,如数学、语文、英语、政治经济、“两课”等;其他65%安排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比例基本是1:1;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选修课。因此,所有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一模一样,没有个体差异,使得就业过程中,竞争加剧。
(2)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时与之配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同时,现有专业主干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又过多重复等问题。因此,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用人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各课程的考核形式往往是笔试,没有其他一些灵活的考核方式。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中考的落榜生,这类学生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也缺乏自信心。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笔试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要进行深入有效的课程改革,必须依赖于正确的指导思想。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必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进而调整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会计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知识更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基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和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学习的预备人才。综合现阶段的培养目标,相应重组课程体系,是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准绳。
3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
(1)重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①公共基础课以“够用”为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的落选者,文化基础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对数学、语文、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以学生“够用”为度,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也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网络教学、学生自学等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其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人格及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②专业课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适当增设专业选修课。
为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益性和经济性,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建议各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杜绝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必要用的知识,同时,又有时间和精力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选修课,提高自己就业的筹码,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③开展“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采用“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是指在课程设置时将会计职业相关证书考试课程嵌入到该专业相关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既进行学历教育又进行认证教育,在学生毕业时既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又可以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从而保证了学生在毕业时、甚至最后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时就有了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
④增加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取卷面笔试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卷面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应允许学生以会计相关资格证书作为相应科目的考评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在毕业时获得“双证”。
⑤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几乎都安排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或纯粹为了学生考证而进行该课程的教育。没能很好的重视加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儒家伦理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企业对会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不断升高,在发达城市达到了70%以上,大中型企业更是高达90%以上。因此,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安排,不光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还要争取提高学生计算机普通的维护能力。
(2)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逼真的会计实物,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3)组织实施会计案例教学,搭建实践仿真平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当前会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行列,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必须有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接触的理论知识由书面的转为当前企业实际,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实施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时,应尽量为学生搭建起仿真程度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进入实践环节就有一种步入工作岗位的感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考虑到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寻找课程中的纯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汉东.中等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构想[J].职教论坛,2004,(7):40-41.
[2]戴波.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5):187-188.
篇9
关键词:会计 诚信教育 必要性 原则 路径
据近年就业的统计数据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工作。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从业道德水准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好的信誉,应该在教育会计中把诚信教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如何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诚信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更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优良的诚信品质的会计人才,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会计之父潘序伦曾如此诠释会计诚信,“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可见会计诚信乃会计人员立身之本、执业之基。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诚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日益增长的信贷危机,使得会计师职业道德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会计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毕业后如果让缺乏道德价值观的只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加入会计职业,所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会计诚信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实现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做诚信的人,做诚实的会计的目标。
二、会计诚信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会计诚信教育中的知和行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只有会计人员始终将“知”贯穿于“行”之中,会计诚信教育才能实现其目的,所以在会计诚信教育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懂得基本理论,再就是会计诚信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理解会计诚信的理论,培养高尚情操的会计师。其次,要将传授会计诚信知识与进行诚信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会计诚信知识,逐步形成高尚的诚信品质。
(二)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原则。
社会主义会计诚信教育,应坚持进行正面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机会,进行内容的组合,有机地融入到诚信教育活动之中,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除了课堂上教学生关于会计诚信的内容外,还要选择先进事迹,也就是那些在会计领域中具有会计诚信与高贵的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学会寻找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努力引导学生要向出色的会计人员进行看齐,也就是常说的“见贤思齐”,做有诚信精神的优秀会计,不断地培养诚信意识,以帮助学生的提升诚实度。
(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会计诚信从倡导开始,到以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也就是定量定性的变化,不会很快,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是一个漫长而微妙的过程,长时间以后想法变成了一个习惯,规范变更为操作过程,这就是知识和实践相统一,教育和现实结合的过程。因此在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会计诚信教育的长期性,不能采用阶段式或开一些课程来解决,必须逐步培养,长抓不懈。
三、会计诚信教育的路径
(一)会计诚信教育的思想应现代化。
首先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而必然会相应的有所变化。所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与社会的现状相符合,应该切合实际,将伦理道德中的诚信观念与经济领域里的诚信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重点放在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其次在形式上会计诚信教育应积极的根据学生状况不断更新,这样才能是学生乐于接受,即所谓的好知之不如乐知之。
(二)建立网络教育新概念层次上的会计诚信教育。
在会计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创建一个新的教育载体和通道,有针对性的拓展新领域的会计诚信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如网络信息、短信、多媒体资源,努力加强会计诚信教育,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收到会计诚信带来的微妙效果的影响。通过一定时间的网络教育,使会计诚信教育更接近日常生活,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习效果大大的增加,从而寻求最佳效率的会计诚信教育。
(三)实践育人,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培训会计诚信的一个亮点,我们需将课堂延伸,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情景。实践育人要取得实效,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诚实守信宣传活动,如参与税务部门每年税法知识宣传月,进行有益尝试。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知道诚实守信是正业之本,做人之道,树立了“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篇10
会计诚信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企业诚信上,由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人员始终属于劣势地位;部分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对相关工作报告进行粉饰,参杂了大量的主观意识,从而对会计信息准确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进而出现信息失真等现象。在市场经济中,为了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必须确保经济诚信力度。会计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必须将会计行业打造成诚信行业;一旦会计不以诚信为基础,审计工作就将成为表面工作,失去实质意义。目前,我国处于体制转型的重要阶段,如果会计师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将实际情况和审计部门重合,不管是低估、还是高估价值,都会对审计报告真实性造成影响。就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诚信危机已经出现。在这过程中,由于虚假的会计信息对相关部门有很大好处,尤其是被审计部门,因此,丧失诚信价值的会计信息通畅都能让被审计单位认可,进而出现恶性循环。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团体不可能离开利益,从而得到信息失真的具体原因,进行会计诚信价值博弈。
二、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博弈
博弈作为当今经济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通过讨论博弈多方或者双方冲突、矛盾,得到特定环境中各方应对策略。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博弈关系复杂、众多,参与者拥有的信息成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筹码。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信息流通快速、机制完善,不同的参与者都能掌握对称的会计信息,从而博弈结果相对平衡;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域,由于信息流通缓慢、技术欠缺,谁掌握的信息筹码多,结果就偏向谁,进而出现不对称局面。
(一)被审计和会计审计单位间的博弈
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企业效益,让权力得到制衡,使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立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所有者单位管理的过程中,让有经验的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由于职业经理人比股东更熟悉企业发展情况,从而出现职业经理人和股东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让股东处于劣势状态中。经理人为了自身利益,避免企业经营不佳、兼并、破产或者被辞退造成的不良影响,恶意夸大自身经营成就。在这过程中,股东为了确认经理人提供的信息,通过会计事务所,对其进行评价,核对经理人经营目标;从而让事务所审计报告价值提高。另外,企业法人作为企业管理结构的重要方面,由于很多董事会股东兼任企业高管,在事务所会计报告评价中,逐渐成为经理自我评价,进而让道德风险更加严重。当会计师对报告提出质疑时,由于经理身份,在董事会施压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处于劣势地位,为了谋求发展,一再降低道德底线,从而对诚信价值本质造成影响。
(二)会计审计部门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