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

篇1

一、英语教学翻转课堂模式下对教师传统角色的挑战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乃至大学曾经是比较固化的,以教师作为主讲人的讲授式灌输与学生的被天涯和被灌输后的死记硬背的形式凸显。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实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为英语教学模式的变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很多新鲜的教法和教学模式被尝试性使用,有些已经被公认为适宜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方法和模式广为推广。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出现是教育改革的产物,是专业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所体验出的成果。这一教学模式已经提出,便在我国英语教学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英语教师加入到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和实践队伍中,又滚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被不断充实。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是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逆施。当一种客观事物的模式被逆施,很显然,必定会带来人们认识上的和实践上的重新品评与摆布,过去了的习惯了的规律被打破,新的适应性的认识和实践手段取代旧有的。同样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就这样的面临着挑战,有挑战,就必须有应对挑战的思想准备和方法,拿出应对挑战的对策,但前提是需要明确挑战的意味究竟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英语教师教学观念上的挑战是第一位的。面对着客观事物必须变化的事实,抱残守缺绝对是不理智的,在英语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必然出现后,英语教师不可回避,只能够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发奋图强的思想来探讨这一教学模式,来适应这一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师角色上的挑战集中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个焦点上。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应用多媒体的设计者。就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出最合适与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课件,在课堂上一小组学习的方式播映给学生,包括在课后学生自省观看,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直观形象生动的启发,自主探讨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讨论中的合作者,教师即是学生学习要论中的一员,需要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来探讨问题,甚至有可能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教师尚未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立即做出回应,还需要和学生一同深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更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英语教学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传统角色转变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着眼于学生的更好发展。翻转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当然也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下的产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体性的地位,因为教学目的体现在学生和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英语教学活动中,不论听力、口语还是阅读训练,最终都要刊学生是否弄痛了,学会了,都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教师的师道尊严,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自以为是的惯性心理定势必须改变。

篇2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80)

摘要: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在理科和人文学科进行教学实验。通用技术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决定了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选择性地实施翻转。当然,实施翻转课堂还会面临各个方面的困难,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权衡利弊、谨慎实践。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通用技术课堂 教学可行性

2014 年5 月7 日,“北京市通用技术教学现场会暨翻转课堂理念下基于问题解决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隆重召开。人大附中的五位通用技术教师推出了四节翻转课和一节常规课,迈出了在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引起与会专家和教师的热议。究竟什么是翻转课堂? 为什么要实施翻转课堂? 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可行吗? 如何实施? 目前存在哪些困难? 这些成为通用技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2007 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使用录屏软件, 将讲课演示文稿配以讲解声音, 录制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提供给上课缺席的学生课后学习。结果发现,没有旷课的学生也会通过这些在线资源去巩固学习。因此,两位教师尝试颠倒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课堂时间则用来完成作业或做实验,实现课堂的翻转。这一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并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取得了实效。很快,在美国很多学校得到推广。“林地公园”高中成为翻转课堂的发源地。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颠倒课堂,它是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首先从形式上予以颠覆———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自己课外在线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上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实践体验等完成,实现课堂的翻转。

翻转课堂不仅是形式上的简单颠倒,它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翻转。在师生关系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教师则上升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的‘导演’的层次”,师生之间互动和个性化接触的时间增加,思想、情感的深度交流更加频繁;在教学方式上,课前的在线自主学习和课堂的面对面合作、探究学习有机融合,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教学流程上, 从基于问题或项目教学的任务引导到观看视频、在线测试、发现问题或提交总结再到解惑答疑、问题解决、项目实践等过程,帮助学生多次、深度地学习和内化知识。

二、为什么要实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设计之初是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客观上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课堂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听课,甚至有时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课堂翻转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学有所长的学生则可以在释放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个体的差异得到承认并落实于实践,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有效分层教学。

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保持遵循10 分钟法则。翻转课堂的课前知识传授, 通过5~10 分钟的微视频完成,符合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最佳时长需求,有利于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 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而“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实验室对不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24 小时之后学习材料保持率的研究也表明: 讲授占5%, 阅读占10%,视听结合占20%,示范占30%,讨论组占50%,实践练习占75%,向其他人教授/对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占90%”。因此,翻转课堂课前微视频的讲授较之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 的讲授对学生学习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更能促进他们参与课堂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上的时间用于生生、师生之间的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练习,不仅更有利于学习的保持,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发展能力。

自2008 年北京市实施通用技术课程以来,人大附中一直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为了进一步构建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本,促进学生真正自主、个性化地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学校在2013 年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并开始在通用技术学科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实践探索。

三、通用技术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首先,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技术素养的要素结构中,包括“技术知识、技术行为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和情感”。技术素养的构成是多维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其中既有明确的学科知识、基本技能,也有设计、试验、探究、制作等实践应用,还有思想方法、人文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独特追求,从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角度来说,翻转课堂具有很大的可作为空间。

目前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在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技术学习方面还存在弊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知识的灌输现象、单纯的技能练习依然存在, 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略,个性需求被抹杀,而翻转课堂对此可以弥补。

其次,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实践,学生通过调查、设计、探究、试验、制作等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 进而获得对技术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艺术、历史、社会、环保、心理、伦理等知识,注重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创造。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是自己学会技术,而是被教会技术,知识整合的能力、知识转化及应用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翻转课堂或许可以通过释放课堂时间,将技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基于真实世界的技术问题的项目研究,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技术学习体验, 发展知识的整合和物化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深度交流与思维碰撞,产生更多的创造火花,发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较多运用于理科课程,它们的知识体系清晰,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要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则原理、一个实验就可以,所以适合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呈现。人文学科中的语文、历史学科也已经开始探索运用翻转课堂,重在通过微视频呈现阅读、写作、史料分析的方法,而课堂上通过展示、辩论、讨论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洞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用技术课程内容融合了科学和人文,因此,实施翻转课堂是可行的。具体来说:

第一, 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概念包括设计、构思、权衡、优化、试验、结构、流程、系统、控制,以及相应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有关技术的性质、发展历史、社会影响等相关主题。这些可以成为实施课堂翻转的主要载体, 让学生在课外学习概念、原理、规则、背景资料,课堂内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组织讨论、订正作业、知识应用、问题解决、项目实践等,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如在技术语言的学习中, 关于制图标准、三视图的原理、投影规律、绘图技巧、尺寸标注等内容,专业性比较强,很多学生都存在困难,经过3~4 次课的学习,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简单三视图的绘制以及规范的尺寸标注。在设计实践中,绘制作品的加工图时,常常出现表达不清,甚至表达错误。实施翻转课堂,将理论学习放在课前,并通过小测试,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难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有效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完成传授与内化,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构成认知冲突、结构不良好的技术知识,实施翻转效果更好。

第二,在通用技术课程中,使用工具、习得工艺、物化实践,都依赖于技能的学习。知识学习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技能学习解决的则是会不会及熟练不熟练的问题。技能的学习需要以描述活动规则和方法的程序性知识作为指导, 但真正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操作, 获得动觉经验,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技能的学习,需要教师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学生进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反馈,从而建立起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因此,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技能的教学,学生课前可以通过微视频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关于技能操作的程序性知识,对操作的要点、技巧、出错点等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有更充足的时间更有效率地进行练习,并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

第三,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与设计1》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思想,强调从实践到认识, 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技术设计、探究试验、技术制作、技术交流和评价的一般过程, 初步掌握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技术与设计2》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学中做”的思想,强调从认识到实践,注重运用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现实的技术问题。过程体验和方法掌握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教学的技术课堂也可以进行翻转。课前侧重任务的引导,制作相关知识、原理、技能的辅助视频,为学生的项目研究、问题解决提供资源支撑。课堂上实现学生小组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课堂的翻转,将为基于项目的技术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四,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都不是可以剥离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之外,通过单独的教学能够实现的。翻转课堂提供给学生更为自主的技术学习环境及更多的技术探究、技术实践的机会,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技术的亲近感、新鲜感、探究欲、持久的兴趣、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

四、可供借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在国外实践的案例很多,但基本采取了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课中快速少量地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翻转课堂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很多学校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昌乐一中打造出“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将翻转课堂的活力注入课堂中。“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反思总结”五个环节。通过两种课型,学生将需要回家完成的课前学习,在学校内的“自学质疑课”上通过自学、互学、测学来完成,减少了学生的课后负担。重庆市聚奎中学同样注重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提出翻转课堂实际操作的“三翻四环五步”。“三翻”是指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翻转;“四环”是指课前的四个环节:制作导学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教师了解预习和学习情况;“五步”是指课堂实施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合作探究,第二步释疑拓展,第三步练习巩固,第四步自主纠错,第五步反思总结。

人大附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实现翻转有两个前提, 一是基于项目的教学, 二是moodle 学习平台的建立。课前,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录制微视频、搜集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设计导学案, 通过moodle 平台提供给学生;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广度, 观看视频或学习课件、资料; 借助于moodle 平台,学生可以在线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了解学生是否学习以及学习中的问题。课上,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或提出问题,师生、生生互动,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围绕项目,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师提供个性辅导;对于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教师组织交流讨论、深化提升;最后,教师安排后续的学习任务。这一模式目前只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五、目前可能存在的困难

首先, 最大的困难来自于我们的学生。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差, 在学习中,不会提问、不敢质疑;在课堂上,有效交流、团队合作的水平及对事物持续的兴趣和研究欲望都比较低。客观上,比较繁重的学业负担依然存在, 如果每个学科都实施翻转课堂,学生课后观看视频和学习资料、思考、提问、总结等,势必占用大量时间,课外活动的时间大幅缩水;学生对通用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比较低,不愿意把宝贵的课外时间用在这门课的自主学习上。

其次,实施翻转课堂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制作精彩的微视频或PPT;能够站在课程宏观的角度, 完成课程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及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要防止碎片化的教学带来的课程逻辑性、严谨性的不足,既要准确确定知识点,又要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课堂时间的释放,要求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要有所提升, 基于问题的、项目的学习,则要求教师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

再次, 现实的困难也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在硬件设施装备上的差别;有些地区、学校的班额依然很大,即使课堂翻转,教师也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实践上,人大附中的教师们也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但必须承认,前面的路还很长,甚至可能荆棘遍布,需要深入的研究、理性的权衡、谨慎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3] 金陵.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拎起翻转课堂的纲———评两份初中语文《枣核》自主学习任务单[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秀红. 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5

[6] 齐建芳. 学科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 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适应性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动,翻转课堂逐步进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而现阶段制约翻转课堂的发展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教师因素、信息技术因素、多维环境因素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深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翻转课堂适合哪类数学教学内容

从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可知,翻转课堂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无需过多的师生间的交流沟通的章节,更加适用于学生自行观看兴趣较高的视频内容。其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专注在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诸如:学习《认识几何图形》这一章节,这一章节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入门课,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相关的几何图形,并且能够计算比较简单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因此,在进行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而其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相关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更多的几何图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感知几何图形的存在。因此,这一章节十分适合运用微视频直观呈现的形式,因此,比较适用于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

诸如涉及如何添加辅助线、绘画函数图像和探索图像性质等内容,这一类型的教学则不适合翻转教学这一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在备课阶段应当认真地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应当充分考虑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适合哪类学生

为了更好地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深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中的主要观点在于,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条件下,通过充分的学习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其中掌握学习理论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极为合理的理论支撑,但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则要求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对于自觉性较差或者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课前独立地观看微课视频,这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务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定的补救措施。例如:当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较为重要的时候,而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时,教师应当在观看视频前对学生提出相对严格的要求,其中要求应当极为具体,之后,教师再来检测学生能否按要求来完成。而如果大部分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教室,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中观看视频。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提前观看微课视频,其中涉及相关的教学重点,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采取反翻转课堂教学,所谓的反翻转课堂教学是指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当结合课堂学习,课后再次观看微课视频。

三、哪些教学环节适合翻转教学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教学大多运用在上课前,教师应当提前制作好教学视频以及导学等相关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服务器上,学生自行下载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进行提前的学习。在学习完视频之后,学生可以自行完成相关的测试题,而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留在课堂上解决。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并且制订相关的合适的教学计划,这样便能够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的学习环境。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首先关注初中数学自身的特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更好地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深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而除了学生自身的情况特点,教师还应当关注翻转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环节,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新课导入、新知识的学习等相关环节更加适合翻转教学,翻转到课前进行学习,而其中的巩固练习、合作交流等环节更加适合师生面对面地讨论。

例如:在学习《认识几何图形》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上,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充分的结合课前学习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而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让学生在学习检验、练习提高、总结提问等相关的环节中充分掌握学习难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较为全新的课题,对于此类新生事物,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其特征、学生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特点,将信息技术同初中数学学科进行充分的整合,使初中数学教学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部分弊端,极大程度上提升初中数学学习效率,鼓励学生不断地自学和思考。

而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恰当地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地体会数学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充分将信息技术同学科学习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行业英语;教学实践;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4-0030-04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该校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为解决误课学生的补课问题,制作了课堂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经过实践后,两位教师意识到用视频来复习和加强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受益,教师可以节省出课堂时间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之后二人就合作创造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1]。

关于翻转课堂的定义,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大多从教学流程和学习本质过程角度进行阐述。其定义为: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外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中经老师帮助与同学协助而完成[2]。

随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和成熟。翻转并非仅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流程的颠倒,也并非只是课外和课内学生做什么在形式上的颠倒。其实质应是翻转后,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的功能发生了改变,课堂不再仅是用来获取知识,而是促进知识内化和应用;课堂不再是预设的过程,而是生成的过程[3]。翻转课堂教学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将课堂知识的传授移到课外,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等进行课外学习,达到甚至超越传统课堂中教师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效果,才能算作完成了知识传授;二是课堂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和协助,学生能够完成本次课程内容的内化。因此,课外知识传授如何有效,课堂活动如何组织才能促进知识内化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关键,应理解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不只是其外在形式。

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英特尔(INTEL)公司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认为,知识内化在课外,学生有疑难,因无人协助,会产生挫折,失去学习动机和成就感。如果把这两个过程颠倒过来,学习成效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他强调,翻转课堂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Eric Mazur认为,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信息传递”,并把这一过程放在最重要的环节课堂上;忽略了“吸收内化”,把这一过程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中。结果本应用于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传授[4]。实际上,课堂中同伴间的互助学习能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提高学习效率。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从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知识的内化在课内进行,有助于学生吸收知识。翻转课堂蕴含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建构知识[5]。翻转课堂将知识的传授交给学生完成,将重心移到了课堂,给师生、生生提供了面对面交流和探讨的空间和时间,教师通过解学生学习困难,给予指导、帮助,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理解和运用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翻转课堂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体现。

三、翻转课堂在行业英语中的实施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教授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为课前和课中。课前:观看教学视频、有针对性进行课前练习。课中: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根据Robert Talbert教授的观点,翻转课堂的实施主要包括课前学习和课堂活动两个环节。

(一)课前学习环节

在这个阶段里,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学习指定的教学内容,并完成相关的练习或任务,以达到翻转课堂知识传授的目的。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教学视频的设计和课前任务的确定。

1.教学视频的设计

教学视频承担了传授知识的任务,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视频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Zaid Ali Alsagoff教授曾提出,教学视频的作用是“激发、影响和告知”,其特点为:生动的(Lively)、有教育意义的(Educative)、创造性的(Creative)、可引人思考的(Thought―Provoking)、可以理解的(Understandable)、相关的(Relevant)和令人兴奋的(Enjoyable)[6]。在教学实践中,视频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视频的长短。视频过长,学生会觉得累,失去学习兴趣,过短,又担心没有讲清楚,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一些实际情况来把握。

视频的形式。借鉴美国可汗学院、林地公园高中教学视频的成功经验,教师通过模拟电子黑板或者PPT来呈现内容,然后结合手写板的形式进行讲解;或者两位教师进行合作,一个充当学生,一个充当教师,他们在对话中就学生某些知识难点进行讲解。学生普遍反映,观看两个人对话比看一个人讲授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7]。因此,视频可采取多种形式,如提问、对话交流、分析案例、问题解决等形式来设计。

视频的内容。视频内容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次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来确定的。由于视频短,教学内容就不宜多,一个教学内容也可分为几个视频来完成。教学目标应直截了当,可以通过相关的练习、作业或任务等形式来体现。

视频的吸引力。视频里教师讲解时声音的清晰明亮,语速的快慢,生动与形象度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知识呈现时,可以通过色彩、符号或特写突出重点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此外,还可以通过幽默的动画或小游戏,增强视频的趣味性。

2.课前学习任务的确定

通过视频学习,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任务来检查课前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课前任务的设计,以视频学习内容为基础,其设计形式可以是练习、作业、小测验、实验操作或报告等。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如“畜牧英语”第一单元“关于小鸡的孵化”。教学视频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录制成小鸡孵化的条件和孵化管理两段教学视频,一个视频十多分钟,长短比较合适。视频以两人对话的形式呈现内容,将小鸡孵化需要的条件:temperature(温度),humidity(湿度),ventilation(通风),egg turning(翻蛋)设计成一问一答的形式,避免平铺直叙讲授的单调。教师讲解时,声音温柔、清晰,讲英语时语速微慢,让学生能听懂。视频里,配有课文的录音和单词发音,帮助学生准确阅读课文。通过动画,给学生呈现关于温度、湿度的数据和英语术语,给学生以视觉的新鲜感,增添学习乐趣。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课前学习布置任务:完成一张关于小鸡孵化条件的英语表格,需要填上不同孵化阶段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翻蛋次数等。学生通过完成英语表格,不仅能将所学行业英语术语运用起来,而且还能将课前学习内容―小鸡孵化条件进行总结梳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通过检查英语表格,了解学生在此阶段学习完成情况,学生也将此过程的问题带进课堂,与教师、同学交流探讨。

(二)课堂活动环节

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具有了相关专业知识,在行业英语课文学习时,借助翻译软件和课文注解,能读懂课文,获取课文信息,教师没有必要再一字一句地讲授课文,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来完成课文学习,教师在课堂里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英语交流和表达的实践机会,课堂重心由以前的“讲解”移至“运用”上来,将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落到实处。课堂活动开展以任务为主线,将学习内容设计为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课堂活动包括:确定任务,完成任务,展示成果,反馈评价和补缺。

1.确定任务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课堂教学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教学内容。如“畜牧英语”中关于“幼犬的日常护理”,由学生在课外借助教师提供的视频或ppt完成课文学习。教师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任务:你是宠物店的老板,告诉你的外国顾客怎样护理可爱的小狗;用英语介绍你养小狗的经验;分享你与小狗快乐的故事,告诉朋友养小狗的注意事项。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将课文里关于幼大护理的行业知识以及相关专业术语,用英语交流和表达。

2.完成任务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各小组选定任务,组长组织成员分工,落实责任,各成员按计划完成任务,到课堂中,组长召集成员进行合作协商。一方面,研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学间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另一方面,记录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教师解答。还要研讨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协商任务展示的内容和方式,确定汇报人员。

3.展示成果

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分享学习经验。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口头报告、简报、幻灯、视频、小品等。如畜牧英语宠物饲养的成果展示,学生录制了怎样护理小狗的英语视频,有现场的英语情景对话,有用英语介绍怎样给小狗洗澡的幻灯等,成果的形式多样、有趣。

4.反馈评价和补缺

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习过程(如课前自主学习的表现,小组活动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也要关注学习结果、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不断反思,努力进步。

教师针对学习难点和疑点,以及任务汇报中需要纠正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学习内容,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教师会面对面地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四、翻转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转变了师生角色。但在行业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翻转课堂在大班额班级中实施的问题。国外多采用小班教学,而我国大班额的班级授课比较普遍,如何在大班额班级中实施翻转课堂,还需思考和探索。

二是翻转课堂实施中应关注的问题。实施翻转课堂,谨防为翻转而翻转。翻转课堂中,如何检测学生课外学习是否到达了完成知识传授的效果?课堂中,应如何开展活动或设计任务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这些活动和任务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能让学生知识内化?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斟酌,否则翻转课堂将流于形式。

三是教师能力提高的问题。行业英语教学视频的制作,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而且需要教师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英语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扩展专业知识。

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没有自觉性,缺乏自我管理,是无法完成学习的。因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对于一些学习意志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是课前和课堂时间管理的问题。学生课前学习的时间需要自己安排,如何合理地规划时间,是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答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协助学生完成任务,还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补缺。

六是技术设备的支持问题。实施翻转课堂需要技术设备的支持,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视频学习硬件。

参考文献:

[1]崔京菁.翻转课堂及其本土化[J].语文世界,2013(5):49-51.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陶西平.“翻转课堂”与“生成课堂”[J].中小学管理,2013(6):58.

[4] 景平.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的创新[EB/OL].http://.cn/u/1909

096250.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14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翻转课堂逐渐开始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对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并促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要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也可以称为颠倒课堂,或者是反转课堂,主要是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逆向性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内容就是,学生通过课前的视频、音频等一些多媒体资源来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实现一定的知识传递,同时,根据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达到对新知识学习和吸收的目的。最后,学生可以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参与互动交流过程以及合作学习和分组练习等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并促进学生的灵活运用[1]。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中,主要以网络化的信息平台作为依托,实现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和传统授课方式结合,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灵活性,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根据不同的主体来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发表一定的观点,虽然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是很多互动活动的内容,都是对旧知识的运用和回顾,对一些新知识、新概念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不能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因此不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但是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在教学前可以观看新视频,在大脑中对相关知识留下一定的印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新知识学习中的难点,促进对知识的运用。同时,学生通过课堂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原来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并通过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很多的高校将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标准,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培养和教学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出现了知识点全面灌输的现象,教学气氛死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且,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没有良好的环境对他们的语言应用进行锻炼,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缺少主动性。同时,一些英语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也在教学中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所以将课后的自学变成了背单词和做题,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2]。在这些方面,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监督,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四、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需要针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分别为课前的教学资源开发、课后的自主学习、课堂中的互动和交流、教师进行反馈测评以及进行经验的总结,所以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这些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

(一)课前的教学资源开发

在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要实现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来开发学习资源。课前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一些教学视频、文本、音频和课件等形式,其中,教学视频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形式[3]。由于视频融合了声音和影像元素,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一般,教师在教学前要准备15分钟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中使用,视频尽量短小精悍,不能过长,要符合学生的精力集中范围,而且视频太长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消化和理解,同时,视频选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尽量全面阐述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另外,视频可以由教师自己进行录制,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学习。

(二)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

课堂上的英语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提高。例如留给学生相关的学习视频,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比较自由。学生对不懂的地方,可以进行反复学习以及深入思考,并进行总结和归纳[4]。特别是对一些缺乏自律的学生,要保证他们课后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学习任务主要用来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让英语教学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英语课后的自主学习中,有效的学习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性学习发现不懂的问题,并进行一定的反思,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提高。同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合理地选择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英语的课堂教学由简单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互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比较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求课堂交流活动的形式要多元化,例如一对一辅导、分组指导和集体辅导等形式,许多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5]。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教师对学生进行反馈测评

教学中,可以采取教师测评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现准确的学习效果评价,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对学生的课后学习形成监督和约束。其中教师的测评方式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评估和结果性的评估,体现在教师要通过期末的测评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

(五)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我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具体的实践和应用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因此要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并实现学生的培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提出建议,选择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学视频的设计是否有一定的效果以及是否比较有针对性,都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去探索,并不断完善。

五、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是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英语教育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体现了一种开放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新型教学理念。而且,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关键,对缓解英语教学中的困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推动了英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4):33-36.

[2]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3]张杰,李科,杜晓.翻转大学英语课堂:基于现状调查的冷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5,(07):68-74.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 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87-03

近几年,兴起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潮。从涉及翻转课堂的内涵特征、教学模式和理念价值等理论方面的思考,到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学科门类教学改革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都显现出信息化时代和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环境下应有的繁荣创新局面。这其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尝试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在对国内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一般共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分析两者间的适切性,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多大程度上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再审视

翻转课堂作为一个在教学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外研究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学术定义。在国内关于翻转课堂内涵的研究中,多数是基于教学流程而作出的描述性定义,即它是一种颠倒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的教学流程的新教学模式,在建立微课视频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或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上,由学生课前观看视频等自学教学内容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课内则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和活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或解决疑难问题等,形成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也被称为翻转学习或翻转教学。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包含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一是技术要素,主要为微视频;二是流程要素,主要为‘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三是环境要素,主要为带有智能诊断功能的学习分析系统”。从这一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出发,可以发现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以包括微课这一核心构成在鹊氖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基础和支持。课前学生对主要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其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课内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翻转课堂的实效。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方式和要求都较为简单地以书本为主的课前预习,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微课,还包括其他相关的视频(如教学录像、网络视频等)、课件、教案、学习任务表和学习说明等,用以指导和帮助学生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这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都需要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集中呈现。教师组织问题讨论、学生提出问题,甚至是作业的布置提交、课程的测验等也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得以实现。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形成信息传递高效化、师生交流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发现教学疑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控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积极认真参与学习。

(二)从教师施教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以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整体性课堂教学设计为核心和关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从认知领域将学习者对知识的领悟程度由低级到高级分成6个层次,后经人修订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该目标分类可以分成两个层级,即浅表学习和深度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进行浅表学习和深度学习,需要教师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和学习认知规律出发,构建囊括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有机联系的完整课堂教学设计。课前侧重知识的浅表学习,如掌握基本概念、了解事实经过等;课中侧重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实际运用等;课后侧重知识的巩固和创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对每一教学阶段做精细化教学设计,并让其构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流程,因而,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会报抛弃,而是得以重建”。

(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以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先进学习理念为教改指引和方向。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课前的知识获取,还是课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抑或是课后巩固创新知识等,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是知识的最主要建构者。学生或者是自行观看微课等教学资源,或者是参与课前课内、线上线下的问题讨论,或者是开展课后巩固提高和团队实践活动等,教师则是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把握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掌握资料自主学习、与人交流互相学习、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处世经验等,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人格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分析

基于以上对翻转课堂主要特征的分析,再将其置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环境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在以下几方面两者间存在程度不一的适切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使得翻转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具有有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宽广,蕴含的思想理论也比较深奥,并且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强烈的现实观照。而学生要能理解、认同并践行思想政治理论理论需要在理论知识体系和现实社会的互动之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沉淀才能实现。在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中,这门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行动力于一体的课程往往只能实现基本理论知识的初步讲授,而思想的启发、情感的升华、态度的形成和实际行动的体悟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则因时空的局限和学生知识基础的欠缺而无暇顾及。翻转课堂教学把基本知识的传授和一些简单问题放在课前由学生学习准备,将宝贵的课内时间留给师生间、生生间就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且还有课后用于巩固提高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这样就给思想政治理论理论学习创设了一个课内课外前后延续的思考运用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辨与交锋中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度理解,获得在个人思想更深层面的启发和触动,无疑更有利于多重教学目标的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组成上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是两部分教学被僵硬地区分开来,且实践教学部分因为各种原因基本被落空,因而也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实际获益效果的有效发挥。将翻转课堂教学中前置的自学环节和课内的教学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畴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都提供了一种途径。只不过在此种情形下,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更细致用心,尤其是实践项目的设定和组织实施,以及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一般而言,教师在确定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或项目后,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前的学习任务或项目,课内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话题讨论、主题展示等,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具体行动中获得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实一体化课堂。当然,课后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拓展提升也是实践教学发挥作用的阵地。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意义上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较之本科院校较少,学生学科知识基础较差,加上较多的校内实训、校内外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使得真正能够用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很多时候连基本知识点都不能讲授完整,更别提思想境界的提升、价值观的思考等。翻转课堂教学将部分教学活动放置于课堂以外的网络学习平台,实质上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时空内利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交流探讨。这样,即便在现实层面因专业实践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综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好地契合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为解决教学实际中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解决方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可以较好地克服高职学生理论学习中的消极层面,并适应其积极层面,为实现终身学习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模式。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体现出与本科学生不太一样的学习特点,这些学习特点形成于一直以来的学习经历,以及来到高职院校后受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给予的外部影响。

在大多数高职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经历中,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理论学习方面存在一些消极层面,如思想政治理论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不太擅长自主学习、不太习惯联系实际深入思考问题,也不是很会与人合作学习等。因而,在面对课堂集中讲授式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很多学生产生了一种惧怕理论思考的畏难情绪、被动学习的消极态度,甚至是先入为主的排斥心理等。翻转课堂教学中,形式新颖灵活、内容精炼有趣的微课及其他数字化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填补知识缺陷;网络学习平台的管控也能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学中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的各种展示、演说、讨论或模拟审判等活动也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和直面现实的行动中自然地感受理解一些基本思想政治理论,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也许会在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有所欠缺,但只要激发了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其感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和价值,学生在课后和未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即会形成自学课程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带给学生最有价值的部分。

进入高职学习后,专业化的实践教学场所,各种校内外实训、见习和实习教学活动较多,这在无形之中容易让学生对实践性教学和项目式学习产生好感和适应性,而对讲授式理论教学则越来越不认同或轻视。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前自主学习和完成任务,课内的各种教学活动等都带有项目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因而会在形式上使高职学生产生熟悉感,并在教学实际过程中积极参与。

翻转课堂教学对于改变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偏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何保证高职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课前自主学习,而不是投机取巧或马虎应付,也是需要在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学习行为和过程进行管控、评价时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三)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或网络学习平台的存在发展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还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中开设历史比较悠久、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的公共课。大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近十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微课、慕课,以及网络公开课等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越来越多,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建设了自己的精品n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国内也出现了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共享型学习平台,其中都包括了大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因而翻转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学科中的运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是,共享型的学习资源和平台不一定完全适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际需求,由高职院校自建自用的资源和平台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投入太多精力去建设。因此,这成了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翻转课堂教学时既欣喜又犹豫的原因。

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来看,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课程特性和教学设计方面来说,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较明显的合适性;对于引导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论学习习惯和能力,翻转课堂教学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太成熟的因素:例如如何开发建立适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特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如何保障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质量等。当然,还有一个假定的前提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愿意尝试这样的教学改革。如果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的话,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实施,并产生其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2]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

[3]李喜英.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以《基础》课为例的一个尝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基金项目】2016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职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利用研究”(2016A05)

篇7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行)》以来,全国各省的中小学校相继进行了课程改革,2003年,教育部又出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大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力度。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课改总是自上而下地推进,虽然课改的制定者对新理念有深入的研究,但他们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制定的政策往往缺乏一定的操作性,而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只能是依令行事,并无多少话语权。[1]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课改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发起于一线教师,他们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进行模式的设计,而且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也进行了具体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少有研究者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对翻转课堂进行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到底如何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一、程序性知识概述

1.程序性知识的概念与表征

以皮连生为代表的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个广义的知识分类模式,也是我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广为采用的一种知识分类方法[2],它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又包括对外办事的智慧技能知识和对内调控的认知策略知识。本文中研究的程序性知识也仅包括智慧技能类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如何完成任务的知识。“任务”可能是完成比较程序化的练习,也可能是解决新问题等等。一般情况下,程序性知识以需要遵循的一系列程序或步骤的形式出现,主要包括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反映的是各种“过程”的知识。[3]

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形式来表征的。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一个产生式通常包括如果(IF)部分和则(THEN)部分。往往对于复杂的任务需要经过多个简单的产生式来表征,也就是产生式系统的形式来表征。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根据程序性知识本身及其特点,提出了程序性知识的三个学习阶段。

首先,是程序性知识的陈述阶段。学习者习得了有关步骤或程序性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习得的陈述性知识进入原有命题网络,与原有网络形成联系,并通过对这一陈述性知识的解释来解决问题、指导行为。例如,在学习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加工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我们先要学习每一个操作步骤,而后执行相应的操作,这是应用有关步骤的陈述性知识来指导行为。

其次,是程序性知识的转化阶段。这一阶段是程序性知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设计不同变式练习来促进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各种变式练习,使得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逐渐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学习者逐渐摆脱了陈述性知识的依赖,不需要看步骤的描述来执行操作。

最后,是程序性知识自动化阶段。这时学生进入自动化的状态,学生无需经过有意识的控制和努力就能完成有关的操作,不需要提取有关的操作步骤,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执行速度得到了提高,整个操作过程得到了进一步的精细化和调整。

二、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式构建

1.已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

国内外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是国外Robert Talbert教授和国内张宝辉教授等人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 Robert Talbert教授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式[4](见图1)。该教学模式分成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课中首先进行快速少量的测评,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其次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疑惑,促进知识的内化;最后进行总结和反馈。该模式可操作性较强,适合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相对简单,课中缺乏丰富的教学活动,缺少课后的反思阶段。

张宝辉等人在 Robert Talbert教授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见图2)。该模式分成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两个重要的杠杆。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平台进行师生、生生交流,提高了课前的预习效果。课中教师通过设计协作学习、独立探索、成果交流、反馈评价以及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课堂知识的内化达到最大化[5]。

该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课前促进了学生预习效果的最大化,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大化地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但缺乏课前的前期分析以及课前的资源准备环节,另外,该模式仅有课前和课中的教学过程,缺乏课后的反思与总结阶段。

2.模式构建

在分析已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程序性知识教学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式图,该教学模式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如图3所示)。

(1)课前

课前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以教师为主的课前教学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对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环境等的分析以及学习资源的设计,其中教学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与前提。首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单一的知识点,思考哪些知识点是核心的,哪些知识点是辅助的,将这些核心的知识点进行微视频以及PPT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微视频设计可以是单个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多个知识点的组合。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要设计课前测试题,及时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

以学生为主的课前知识习得阶段: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了解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还随时可以借助QQ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来促进知识的理解。知识学习完成后,学生要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测试,以方便教师对学生课前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其不足与缺陷,总结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一些有价值的探究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中

课中是程序性知识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通过完成各种练习任务,使得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逐渐转化成程序性知识,促进了程序性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从而达到自动化程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知识的巩固与转化阶段:①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前教学问题的解决、设置不同难度的变式练习任务、个别化的指导、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总结点拨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尤其在练习初期要为学生提供支架和言语的帮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和观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个性化的辅导,从而促进程序性知识的巩固与转化。②课中学生对于简单的学习问题和学习任务,可以进行独立的学习;对于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经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最终完成教师设置的变式练习任务,并进行成果的汇报与评价。

知识的自动化阶段:该阶段和巩固与转化阶段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大体相同,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学生在熟悉了程序性知识的过程与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完成综合任务,使得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逐渐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3)课后

课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综合性的教学评价、学生优秀作品的上传以及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在翻转课堂中,综合评价阶段是落脚点,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6]首先,综合性评价不仅包括对课前知识传授阶段的评价,也包括对课中知识内化阶段的评价。其次,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还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发展性。最后,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最终,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教学的反思与总结,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课后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同伴优秀作品的学习、自己作品的修改完善以及课后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学习教师分享的学生优秀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修改与完善,并且要反思自己在学习内容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练习与改进。

三、模式的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

1.实验设计与实施

本实验采用准实验对比的研究方法,选取课题研究期间笔者所带的高一一班和四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有60名学生,四班有51名学生。对两个班学生的初始程序性知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p的值为0.555,大于0.05,说明两个班的均值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初始水平一致,随机选取一班作为实验班,四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本研究中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授课。

两个班所选用的都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其中选取了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进行了实践应用。实验期间,两个班统一由笔者进行授课,以确保两个班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相同。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综合运用成绩测试和问卷调查采集相关数据,以期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他们对相关学习活动的态度与评价。

成绩测试,是在学生学习完第三章的教学内容后,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主要从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及全面性两个方面进行: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指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准确使用单一规则的数量,测量项目由简单的单一规则应用的题目组成;程序性知识的全面性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准确使用单一规则的数量,测量项目由与某个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规则组成。[7]

问卷调查,是在实验结束后,调查了两个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满意度、价值和努力度四个方面的情况。该问卷包括29个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两个班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101份,回收率100%。

2.实验结果与分析

信息技?g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它的学习,不仅要把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应用情况作为关注点,而且要着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所以本实验着重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两个维度对实验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1)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实验结束后,分别从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以及全面性两个方面对两个班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学生在自动化水平、全面性水平以及总水平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值均小于0.05,说明实验后两个班的学生在程序性知识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设计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通过产生式或者产生式系统的形式进行表征,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也就是关于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类的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内隐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将一般的规则逐步转化成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8]。翻转课堂很好地体现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掌握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步骤和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课中分成了两个阶段,变式任务练习阶段,学生能在不同的情景下对规则进行应用;综合任务的练习阶段,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使得程序性知识逐步达到熟练化的程度。正是由于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有足够时间对程序性知识进行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而且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和探究,逐渐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促进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2)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有积极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从学习兴趣、努力程度、满意度、价值四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如表3所示,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满意度以及努力程度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值均小于0.05,说明实验后,两个班的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设计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有积极的影响。在价值维度方面,显著性差异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后,两个班的学生在价值维度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团队合作学习(TBL);医学教育;课堂满意度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MOOC大潮席卷全球教育界,国内的大学也开始响应这股热潮,并逐渐做出尝试。然而,在迎合MOOC开发热潮的同时,我们也应深入思考传统教学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的消亡,而是需要我们探讨一种更为创新的教学模式,顺势推动大学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一种课堂内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又依赖于课堂互动的形式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可。它就是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mom),也被称为MOOC 3.0。

在课堂教学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传统演讲式的教学采用的是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为信息传播源,学生被动接受。偶有学生以提问的方式反馈信息给教师,但这只占很小的比例。而辩证式的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导,可让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2010年Frenk等人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的文章,指出:医学教育要“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转化为整合信息用于决策;从为专业文凭而学习转化为为了有效的团队合作而获取核心能力;从不加批判地接受现有教育转化为借鉴全球经验,致力于针对本地需要的创新”。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针对医学本科生的特点,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削减上课人数众多的大堂课次数,转而发展小班教学,开展辩证式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但是,中国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学生人数众多,PBL所需导师人力资源庞大,经济成本较传统教学高出许多,因而在中国高校难以推广。同时,有报告指出,PBL较适合自发性强与较外向的学生,且对知识的获得与临床技能的表现不一定有帮忙。

另外一种称为团队合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方式在国外医学院校得以尝试,并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TBL是一种将成人学习理论与协同合作学习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辩证式的教学形式。它将学生学习的目标从简单的获取知识转变为掌握学习方法,将教师的角色由“讲话者”转变为“辅导者”,同时将学生的角色由“听众”转变为“知识的探求者”,从而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医学实践中去。与传统教学相比,TBL仍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但不同的是,它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小组成员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课程预习,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测验、课中的讨论、报告,与老师以及其他小组产生互动,同时教师也须对学生学习及团队合作成果做出适当的评价,从而使TBL的学习过程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首先在医学教学中尝试TBL。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大部分研究报告都肯定了其成效,包括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增加,解决问题技巧的改进,同学间能有效沟通,改善学习成就甚至于提升国家考试的成绩,以及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PBL教学模式有更好的学习效果等。因此,从方法学本身而言,TBL在中国高校的教学中可能显得更有优势。

从形式上来讲,TBL与翻转课堂并不矛盾,但是,如何将两种教学方式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之适应中国的教学环境,尤其在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可行,有待于实践研究。本次教学研究将TBL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本科预防医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学生满意度评价,以探讨该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这类医学与社会学交叉的学科中应用的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

(一)授课对象与授课内容

本次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展于2013年11月份,第二阶段开展于2014年5月份,即前后两个不同的学期进行。第一阶段的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两个班的学生:第一个班共有61名学生参加课程(大班),第二个班共有31名学生参加课程(小班)。第二阶段的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一个班共54名学生(中班)。前后两个阶段3个班的授课内容均为《预防医学》(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同一章节的同一内容;授课老师为同一人,每次课程均有助教1名。

(二)研究开展过程

1.第一阶段

(1)课前分组 在课程开始前1周完成小组分配。具体步骤为,先由助教联系班长,再由班长负责在充分听取学生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每3人一个小组进行分配。推荐给班长的小组分配方法为:按照过往综合学习成绩将全班学生划分高、中、低三层;按照性格划分为外向、中等、内向;每个小组的3名成员分别来自高、中、低三个层面,同时尽量使3个人的性格分属外向、中等和内向。若班里学生数目不是3的倍数,则将多出的1名或2名学生按自我意愿划到其中的任意1组或2组中去,使每组的学生不超过4名。

(2)课前观看视频 在课程开始前一周,将提前制作好的20分钟视频放到学校内网指定学习平台上供学生下载观看。视频内容为教师对本章主要知识点进行的细致深入的讲解,在视频的结尾给学生留下7个题目,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题目在下周的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课堂使用道具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号码牌,以便于识别;同时分配一套打分牌,用于给其他小组打分。电脑摇号软件,由老师操作;Excel记分表,由助教操作。

(4)课程开展过程 在上课前1周关于本次翻转课堂的程序和规则已经通过书面形式通知了学生。在上课开始的前10分钟里由教师针对本章内容进行答疑。答疑后,根据课前视频结尾预留的题目,针对每一个题目各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来获得自由陈述和答辩的机会。若抢答的超过1个组,则会通过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来决定。每个小组自由陈述的时间为3分钟,之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提问。自由陈述加提问环节限定在10分组内。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再次由老师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并答疑。

(5)记分形式 上述自由陈述和答辩环节结束后,由其他小组给发言小组打分。补充或者提问的小组同样也能获得一定的积分。课程结束时,各小组得分汇总,算作课堂成绩。

(6)问卷调查 下课前,每位同学均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翻转课堂满意度评价的问卷。问卷内容共有4个选择题目和一个开放性评论项目。4个选择题目分别为:1.你觉得本次翻转课堂的形式是否有趣?2.你认为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3.课前准备是否占用了你很多时间?4.你是否愿意本门课程在整个学期都采用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每一个选择题均有3个备选项,分别表达了正面、中性和负面的看法。

2.第二阶段

(1)课前分组 分小组和大组两种形式:小组分配原则与方式与第一阶段一致;一个大组由3个小组组成。

(2)课前观看视频 与第一阶段形式一样,并采用相同的视频,在结尾处预留的7个题目与第一阶段一样。

(3)课堂使用道具 无线即时答题器,此机器兼具抢答和评分功能,评分时可使指令发出者保持匿名,54名学生一人一部。Excel记分表,由助教操作。

(4)课程开展过程 同样地,在上课之前已经通过书面形式通知了学生关于本次翻转课堂的形式和细则,并要求每一个小组针对本章内容准备3个问题。在上课的前10分钟里仍然由教师针对本章内容进行答疑。之后,在大组内部3个小组按照各自事先准备的3个问题互相提问,并最终决胜或推选出一个小组来代表自己所在的大组进行接下来的自由陈述。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助教在各大组之间进行指导,此阶段历时大约20分钟。随后,代表大组的这几个小组分别被分配一个之前预留的题目进行自由陈述。在自由陈述后,其他各小组有机会通过抢答来补充发言。接着,老师给出15道选择题进行课堂测验,各个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回答。课堂的最后10分钟,仍然由老师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并答疑。

(5)记分形式 代表大组做自由陈述的小组会额外获得一定的积分;陈述后,其余各小组给自由陈述的小组打分,分数计入此陈述小组所代表的大组。在补充发言阶段成功抢答的小组同样由其他小组对其表现进行打分。课堂测验时,回答正确的组也将得到一定的分数。课程结束时,各小组得分汇总,算作课堂成绩。

(6)问卷调查 形式与内容与第一阶段一样。

(三)统计分析

针对前后两个阶段三个班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比较三个班学生课堂满意度的差异。因为课堂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均为有序分类变量,同时三个班的人数规模(大、中、小)也可以看作有序分类变量,所以我们采用Mantel Hansel卡方检验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线性趋势。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AS 9.2软件。

三、结果

按照分组原则,第一个班(大班)共分成了20个小组,第二个班(小班)共分成了10个小组,第三个班(中班)分成了18个小组,6个大组。

结果显示,课堂人数规模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对趣味性的看法、对学习知识帮助的看法、对占用课余时间的看法、对翻转课堂的接受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趋势(见表1):班级人数越多在满意度的四个维度上表现的越低(见图1)。另外,将满意度四个维度分别与班级人数规模做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值分别为趣味性0.17,学习知识帮助0.16,占用课余时间0.22,接受性0.30,所有p值均小于0.05,表明班级人数规模与满意度四个维度均为正相关。

因为三个班是在两个不同的学期参加课程,其中大班和小班的课程采用的是同一种上课形式,而中班则采用了与之不同的上课形式(比如,每个大组出一名代表作报告,课堂上使用无线即时答题器等)。为了避免不同课程形式(比如答题器的使用)对趣味性等满意度的影响,我们对三个班进行了两两对比(见表1)。针对趣味性的看法:大班和小班的学生之间,中班和小班之间均没有差异,而大班和中班学生之间却存在差异;中班学生认为非常有趣的比例在三个班中最高(53.7%),而大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最低(34.4%)。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的看法:中大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而大班学生和中班学生之间,中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没有差异;小班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的比例最高(64.5%),大班和中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非常接近。对占用课外时间的看法:大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大班学生和中班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而中班和小班学生之间没有差异;中班和小班学生中认为翻转课堂没有占用太多时间的比例较为接近(20.4%和19.4%),并远远高于大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4.9%)。对于课程教学形式的接受性的看法:大班与小班之间,中班与小班之间均存在差异,而大班和中班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其中小班的接受度最高,持接受观点的比例为41.9%,其次为中班(20.4%),最低为大班(16.4%)。

四、结论与讨论

在近年来的教学研究中,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教育研究者感兴趣的热点,相关的研究论文呈现了增长的趋势。在这些研究中以理论研究较为多见,而教学模式类和教学设计类的研究则较少涉及。而团队合作学习(TBL)的理念则较早进入了我国教育界,并且已经较多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将翻转课堂与TBL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仍然属于较新的研究范畴,尤其在大学医学教学中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在本次教学中尝试将两种模型结合起来,并探讨此种模式的可行性――从接受者即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他们对此模式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在实验设计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的两个主要因素:课堂的人数和上课的形式。这里上课形式的区别表现为是否采用现代电子教学工具(答题器)和学生分组方式的不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组之间在满意度的四个维度上均存在着线性趋势,即如果按大、中、小的顺序排列三个班的话,班上学生的课堂满意度是逐渐降低的。但是,因为三个班级是在两个不同的学期参加课程,而且两个学期课程的形式又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无法简单地将这种课堂满意度的差异归结为班级人数规模的不同。

进一步开展分层分析可以深度理解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因为大班和小班在同一个学期进行,课上的程序和步骤完全一致,两者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班级人数规模对满意度的影响。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除了趣味性未受影响之外,其他三个维度均受到了影响。

在第一学期的大班和小班开展的翻转课堂单纯以小组为单位,并要求在课上作汇报,汇报的主题为课前预留的7个题目。每个小组在课前都针对所有7个题目做了准备,但是因为大班有20个小组、课堂时间有限,没法让每一个小组都作汇报,所以很多大班的学生认为这种翻转课堂形式占用了他们较多课下的时间,并且对掌握知识有帮助的正面评价比例较低(课上没有机会汇报),从而他们也不愿意在整个学期中都采用这种形式的教学。大班和中班的对比则主要反映了上课形式对满意度各维度的影响,因为两个班实际参加的人数相差不大。在中班的课堂上使用了无线即时答题器,这可能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因为中班采用了先分小组再组成大组,课堂汇报以大组为单位的形式,这也有可能影响到满意度的其他维度。这种以大组为单位的形式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性,因为每个大组只需要选出一个人作报告。同样地,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为了准备在课上作报告而形成的压力,所以也不会感觉占用了他们太多的课外时间。可能是由于中班学生参与感的降低,在中班与小班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比较中,小班的学生更愿意继续参加翻转课堂。

另外,在“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这点上,大班与中班之间的差异(p=0.701)和中班与小班之间的差异(p=0.074)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际上大班和小班之间的差异虽然有统计学意义(p=0.049),但是绝对值相差并不太大。我们看到三个班学生认为对掌握知识没有帮助的比例都在15%以下,可见不论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整体满意度如何,基本上都认为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从数字上看,三个班的学生普遍在“占用课外时间”和“接受性”上的负性评价比例较高,这可能与翻转课堂在学期末举行有关。从问卷最后的开放性评论中可以看到,两周后就是考试季,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他们并不熟悉翻转课堂这种形式,他们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准备。因此,如果我们在学期初就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较早地适应这种形式,那么就不会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

TBL和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授课模式,对其效果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评价,尤其是在医学教学领域内,因此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此次小规模的教学改革尝试。通过本次对比研究,我们对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次教学改革实践所形成的结论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如果想得到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教学实验的规模。因此,在本次教学实践之后,我们将在随后的新学期里(2014-2015学期)开展更大范围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中国高校大学生因长期接受应试教育故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表现在不愿意也不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少与他人讨论交换意见;因而,在中国大学知识的传输多是单方向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总是被动地接受。翻转课堂恰可以通过授课形式的改变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的模型一般由课前(线上)和课上(线下)两部分组成:课前以学生通过MOOCS等形式开展自主学习为主;课上采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形式,比如让学生作报告、教师反馈、快速简短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来促进知识的内化。

篇9

【关键词】语言学课程教学 翻转课堂模式 建构主义 思辨能力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2YJAZH030);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K005)。

引言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规定:“英语专业是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语言学课程是英语专业语言学习的基础课程,其包含了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语言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新《大纲》)由此可见,语言学课程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然而,由于其理论性强、对学生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要求高、教学方法以知识传授为主、却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先入为主的畏惧和排斥心理,使得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而,自上世纪80年代该课程开设以来,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学者们针对语言学教学的现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提出了建设性的教改意见。鉴于以往的教改经验,本文作者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溯源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利用在线和面对面方式进行教学的混合学习方式,现在的移动及网络技术使之成为可能。翻转课堂提倡一套统一的教学方法,将部分教学通过网络技术或平台提到课前。翻转课堂模式有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或阅读教师提前上传至网络平台的视频、音频、PPT及其他教学资料对知识点有所了解,并提出问题;课中通过讨论、辩论、小组展示及答疑对疑点、难点进行交流和认知;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巩固课前和课中的学习成果。

国外研究证实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研究对象的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自该模式引入中国以来,国内学者对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也如火如荼。

1.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来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由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之后又由布鲁纳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不断完善并发展起来。该理论认为,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及布置学习任务来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并进一步积极主动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加工,从而内化成真正意义上自己的知识,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2.翻转课堂模式的基本特征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强调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实现对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和学习风格的翻转,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

(1)教师角色的翻转:教师充当课前协助者或导师,引导学生完成在线或网上资源的浏览或阅读;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为学生答疑、补充信息或提供单个帮助,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反馈,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程度;课后教师帮助学生巩固加强课前和课中所掌握的知识。相比传统教学,教师从原先的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辅导者。

(2)学生角色的翻转: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对课前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课中,一方面,作为学习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作为小组或集体的一员,为其他小组成员提供帮助。相比传统教学,学生从原先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3)学习环境的翻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教学视频和资料,实现了教学时空形态的改变,并拓展了课堂的场域(郭文良、和学新,2015),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宿舍、家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地点。

(4)教学方式的翻转:教师讲课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提倡互动教学和共同学习。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音频、PPT及完成线上作业,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面向大班学生的讲座式授课,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课前自由时间内先学习掌握知识性的内容,课堂上,通过讨论、作业及解决问题等个人或小组活动任务类型对知识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理解及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5)学习风格的翻转:翻转课堂实现了课堂上下的翻转,实质上是“教”与“学”的翻转,由“先学后教”取代“先教后学”,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型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型,通过课前认真准备完成基本知识的认知,再到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及提问题等共同解决疑点和难点。

语言学翻转课堂模式的可行性

语言学翻转课堂模式从课堂出发,使学生学习由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有效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有效平衡语言学教学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契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目标。

1.平衡语言学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语言学教学内容庞杂,而课时设置一个学期大约为36课时,每周仅2课时,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难以协调,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而语言学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实现语言学教学“知识讲授型”加“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语言学教学模式以课前学习为起点,通过课前网上教学资源的学习使学生对语言学知识和理论建立初步认知,将留存的疑难问题带入课堂,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和答疑等方式解决问题,进而通过课后学习对课前知识及课中疑点、难点内容进行巩固。因此,翻转课堂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课时不足的矛盾,保证了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在家中或课前进行,因而可以给课堂教学留有时间,课堂时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晦涩的理论概念和术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前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此基础上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课堂研讨、辩论、提问题等课堂活动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学习节奏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而更有效地调控学习。

2.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辨能力

“翻转课堂既是教育模式的创新,又是学习方式的突破与创新。”(郭文良、和学新,2015)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语言学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协调、参与者和学习伙伴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有利于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及节奏,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调整,培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使得个人自主学习变得高效。激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调控、反思、调整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内化所学知识,构建自身语言学理论知识体系。而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更高级别的认知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前及课上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填鸭式地等着教师给答案。

3.有效实现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在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在语言学翻转课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供可供学习的资源。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或其他教学媒体将授课内容通过网络平台等制作成视频、音频及PPT课件等,将其上传至网络平台或其他教学媒体;学生可利用身边的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ad等通讯和信息工具随时随地下载或在线观看和阅读,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如此,可以优化学习效果,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满足个性化需求,这样学生不会因为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跟不上或对上课感到无聊,从而更适合大多数学生。

二是进行在线评估。网络的发展及串流影像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随机进入教学,另外,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师能够利用一系列的教学工具指导学生,帮助教师获得诊断性评价,进而作出形成性评价,从而因材施教。

语言学教师课前通过在线测试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状况;课中通过研讨、辩论、面对面的答疑解惑等方式解决学生预习时产生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拓展;课后可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学习结果,巩固学习。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进而梳理知识,达到理性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从而进行反思性教学,以调整教学方式。

语言学导论翻转课堂模式的意义

翻转课堂模式是在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适应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契合语言学课程思辨能力培养的目标,有益于语言学教师提升为教学能力强、科研素质高的研究型教师,使语言学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改革成为可能。

1.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有益补充。“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教育技术的运用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戴炜栋,201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益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并有效扩展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和延伸课堂教学。英语专业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方面积极学习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理论;另一方面,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还为学生提供了接受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机会,从而获得了另一种学习能力。

2.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从大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戴炜栋,2014)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再是单纯训练语言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语言学、英美文学和英语国家研究应在英语专业建设中占主导地位。有学者(谢有福、孙飞凤,2008)提出,使用陈旧的教学题材和单一保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时代气息,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和素材不甚了解,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市场及时代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思辨能力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戴炜栋,2014)思辨能力或批判性思维能力被定义为“个人为了决定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杨松芳,2014)语言学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模式的语言学课堂上,教师注重提供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分析、归纳、演绎、评价等思维方式学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进而逐渐形成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英语专业建设对教师的新要求

在英语专业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教师应当考虑国际化、信息技术、社会文化建构理论,注重运用建构理论培养自身批判、探究和教学科研能力。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一方面,教师应该是具备深厚的语言学理论功底, 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优化自身知识体系的知识传授者;另一方面,应当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成为研究型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模式,开展行动研究,从教学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在语言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研究,从而解决实际出现的教学问题。

结 语

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言学教学,在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教学,从而优化教学成果;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和启发引导,可以对促进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发挥和学习动力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学生的提问和质疑,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个促进和挑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模式对语言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语言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知识型传授;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理性思维。语言学任课教师要做到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学知识水平;同时,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程,注重突出重点难点;开展反思性教学,及时调整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戴炜栋、王雪梅:《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外语界》2014年第3期,第2-10页。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005。

[3]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1期,第3-6页。

篇10

>> 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类院校的应用可行性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实施弹性学分制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应用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大学英语课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软式排球在高等院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在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巴西柔术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机械类专业CAD/CAE软件课程教学中可行性分析 西方会计教学方法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推行的必要性分析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索与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学教学中应用可行性探讨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优化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探析 我国远程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MERISSTANSBURY.Afirsthandlookinsideaflippedclassroom[EB/OL].20120318.http:///2012/02/09/afirsthandlookinsideaflippedclassroom/.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远程教育,2012(8):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