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114
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学习化学,如何高效率地学好化学,是我们高中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学习理论指导下,了解一些日常化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高中化学学科对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的状况进行调查。希望能为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和效果提供一些帮助,为其他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更好地选择学习方法提供一些启示。
1高中化学简析
化学是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地一门基础学科,它可以带我们从宏观到微观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以及其主要的物质结构。化学并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其跟很多学科都有交叉的方向,并且其在我们生活中的能源研究、材料合成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化学是当今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通过化学学习不仅能了解到生活中的一些原理,还可以看到一些神奇的现象。在高中的学习中,我们将对化学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2提高高中化学学习成绩的具体策略
高中化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想学好并不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我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大家提高化学成绩。
2.1学好基础理论知识
化学基础理论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定律,以及电化学基础等基础理论等几部分。化学基础理论是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不仅使我们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变化,同时也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缺乏旧知识经验,化学是一门系统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是相互连接的,并不是独立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要养成记笔记并整理笔记的好习惯,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我们将所学知识进行连接形成整体框架的过程。第二点就是对于一些化学定律或者结论难以记忆,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利用谐音将其编成“顺口溜”,这样既方便记忆,又可以形成长时间的记忆。这对我们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基础。
2.2化学实验和理论结合
化学的学习与实验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是由相关实验所总结出的结论。所以我们在学习化学时必不可少的就会进行许多化学实验,老师也经常会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引导我们自主在实验中学习相关知识。所以我们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掌握相关的实验。但是,由于我们与实验接触较少,而且有一些实验操作复杂、实验现象也是丰富多样,所以对实验存在一种畏惧心理,这就对我们的化学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障。根据我的学习经验我想到了一下解决办法。
我们不能因为实验步骤繁琐而止步不前,俗话说熟能生巧,我们不但不能止步,还要迎难而上,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烂熟于心。再者在做实验时要一步紧接一步的做,要将一个复杂的实验分解成一段一段,这样我们在做实验时就会感觉条理清晰,得心应手。第三点就是在做实验之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事先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预习实验步骤等。我相信通过这些办法我们一定能攻克化学实验这一难关。
2.3要注重培养化学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化学学习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学习兴趣较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最好的动力,有了兴趣,我们才能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并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化学在高中学习科目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理科的综合成绩。但是化学有很多生硬的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这就导致了我们对这门功课很难产生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鉴于此,我们要学找办法培养学习化学的乐趣。
在此,我分享一些我培养学习兴趣的办法。化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其神奇多彩的现象,所以平时就可以多观看一些有关化学神奇现象的照片、视频,动态的东西永远都会比静态的更能吸引人的注意。第二点,我们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与化学相关的活动或者科技展示等。当我们对化学方面的内容感兴趣时自然就会对化学学习感兴趣。
3结束语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成绩,还影响着我们对自然的认知。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而是要沉着应对,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学习化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许会有更好的策略方法,在此我只是提供本人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提高化学成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2
高三化学基组 杨志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1607、1608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复习有良好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学期,为此我一学期对高三化学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现对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一、高三复习过程总结
1、抓好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抓好“双基”落实,打好学科基础。这阶段复习主要以《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基本教材为线索,《优化设计》(一轮)为教辅,进行系统的复习。选修内容侧重点的复习是通过征求学生的意见而确定的,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选择了《物质结构》,所以在《有机化学》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少一点。对考纲规定的考点,近几年高考反映的重点考点,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第一阶段复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的将知识点进行堆积,应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将头脑中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将零星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线”,并编织成知识“网”。同时还要将化学知识提炼升华,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消除知识上的盲点,拓展知识的生长点,达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目的。
2、在基础复习过关后进行学科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这阶段我们用《优化设计》(二轮)做复习资料,以能力带双基,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主。在知识上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当增加学生的灵活度。并按照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和性质、实验六大块设置专题,同时还针对高考重点、热点,针对学生在复习中的薄弱环节设置专题练习,这是查漏补缺、深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3、4、5月份,以综合训练和查漏补缺为主要形式。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反思,可以深化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反思可以形成思维链,促进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寻找解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且要引导学生严格纠错,以达到规范、正确解题的目的。在这一阶段,学生的适应性得以加强,这样,学生无论知识性失误还是心理性失误都会大大减小。
二、反思
1.由于高三才接手,原来教学进度慢,高三还要上新课,上课、复习的时间匆忙,造成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
2.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的缺乏。新教材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很高,尤其高三还有大型探究实验,由于学校实验条件和课时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尽管我想尽办法,动足脑筋,但还是遗憾多多。很多的实验仪器都是学生在考卷上而不是在实验室认识的,很多的实验学生也只能在脑海里演绎它的过程。
篇3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教改
一、“英语语言学”课程考评体系改革的原则
(一)注重孝评的层次性
“英语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为对学生四大能力的培养:认知与记忆、理解与判断、掌握与运用、分析与综合,因此其课程考评改革要注意针对不同的能力层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对基本概念而言,考评中要强调认知、记忆、理解以及辨析的能力,如发声器官和韩礼德的三大纯理功能;而语言理论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清晰、正确的基本概念,如。SeInlmHc髓an出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re£ecence'’和“referent”两个重要概念。语言理论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如利用CP推导出“conversational implic址哦”的产生,因此要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解和是否能融会贯通地将理论加以运用。在综合型的能力测试中要立足于考核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找出知识重点。如利用语义成分分析(CA)和直接成分分析法(Ic)来分析语言的歧义现象。以及利用语境概念来理解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两大分支的联系等。
(二)注重考评的综合性
考评中应该注重能力评价和知识评价的结合。语言学的传统考评模式尽管考虑到了学生的平时成绩,但以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是很不科学的,考评中要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传统与创新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注重学生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以及实践应用能力、思维能力、批评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以此来评价学生在该课程中的知识扩展的潜能。既考查知识能力,也考核态度、情感、价值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用等级、分数,也用评语来加以评定。
(三)注重考评的过程性
语言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他人合作,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因此在考评中不能只注重静态的、可量化和浅层次的学习成果,更要重视学生动态的、难以量化的和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引导学生去关注、认识、把握和改进自己学习的微观过程,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英语语言学”课程考评体系模式重构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评在教与学中的作用,英语语言学课程考评体系需要进行改革和模式的重新建构。结合以上的考评原则,我们认为新的考评模式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在弥补传统考评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既要体现出一般人文理论课程的特点,又要体现出语言学课程的专业课程特色。
(一)基础知识测试
任何考评模式都不能忽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于这部分的检测应该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准绳。避免单一性、局部性的命题。命题的着眼・62・点和着力点主要应放在对知识的组织、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等能力的考察上,要强调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综合。这种测试可以是阶段性的,可以增加一些超前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对下一阶段内容的自学。切不能考前划范围、定重点,以挫伤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笔记总结
语言学是一门基础概念很多、体系庞大、内部关系非常复杂的课程。要理清相互的关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对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这些系统的知识在一张期末试卷上是远不能被科学全面地考核出来的。
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课堂教学节奏加快,教学内容密度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在课下很好地复习、吸收和巩固。此外,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在他们的课堂笔记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反映。可以说笔记和课堂知识总结的能力要比我们现在采取的N次平时作业方式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传统教学中,语言学课堂笔记反而往往成了考核的一个盲区。如果我们将课堂笔记和我们所要求的平时作业的内容结合起来。改变学生对课堂笔记的传统的常规观念,对学生提出适当要求,让他们在知识总结中注入自己的能动的成分,并纳入考评当中,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深度,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减轻了期末试卷考试的压力。
(三)学生的课堂参与
作为人文课程,语言学课程的魅力在于它里面充满了许多富有争议甚而至于悬而未决的语言基本问题,如关于语言的起源和内部结构、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语言的心理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习得机制的运作规律,等等,而各种语言流派、语言理论和学术思想的应运而生让我们看到不同思想的交汇和碰撞。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批善于思辨的学生,因此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讨论或报告就应该纳入考核之列。
篇4
1.全程考试方式。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考试方式以学期末考试为主,有些学校也将期中考试划入考试阶段,注重对阶段性学习效果的测验,测评方式以成绩为主,事实上,结果并不是检验学生学习整体情况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而仅仅是代表学生本学期课程合格并得到相应学分的数值。全程考试是将考试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运作,包括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实践成绩、诚信成绩均视为全程考试中的环节。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笔记、学习心得、命题小论文等;卷面成绩以期中、期末卷面分值为主;实践成绩以反映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分值为准;诚信成绩是全面反映学生对待考试的认真程度以及个人学术道德及学术修养的分值,是作为一名合格本科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传统的考试方式虽然也有将平时成绩作为一项标准,但是多流于形式,不够全面,必须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由于大一、大二是夯实基础阶段,因此,实践考试以简单的动手操作为主,分值比例可占小额,大三、大四以实习为主,加大实践分数的比例;卷面分数和诚信分数要体现在每次考试中,分数比例可按需调整。
2.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考试理念,就是要重视、尊重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帮助学生发挥个人的优势与潜能,使其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3]。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及目标方向,因材施教,设置个性化的考试方式,改变传统的机械性考试,这样做虽然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对于培养优质学生来讲却是一剂良药。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设立专业考试组来减轻教师的压力,考试组成员主要有年轻的骨干教师及本专业硕博研究生,选择上述两类群体作为成员的原因有两个:(1)年轻教师及硕博研究生是档案专业领域的新秀,也是未来本专业发展的主干力量,对于知识的运用与热点问题更具备捕捉的能力,所选择的考试内容更具时代性,考试方式更具吸引性,同时也是年轻教师及硕博研究生能力提升的过程。(2)年龄的相仿也使得上述两类群体与本科生的交流更真实可靠,由他们为本科生设计考试方式及考试内容,更能贴近本科生的心理。考试组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平时生活、学习的监测,考试方式及内容的制定,考试成绩的综合评定及对学生阶段式学习的总体评价,并草拟学生奖惩名单及细则。
3.实践部门联合的考试方式。本科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校园度过的,每学期18个教学周,经过两年半的理论课程及简单的实验课的学习,大三的学生通常有至少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期。档案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多为学校所在省、市、高校档案馆及大中型企业单位机关档案室,以学生上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开具实习证明的方式结束实习课程。实践报告仅能代表学生对于两个月实习生活的体验,并不能反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真实表现,学院应组织实习鉴定小组与实习单位紧密联系,将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进度、工作能力等表现情况做较为客观的评定,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公开表扬并予以奖励,评定不合格的学生提出批评并令其继续实习。实习是理论与知识融合的课程,也是对前两年理论知识学习的另一种考试方式,教师与学生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考试内容改革
1.灵活性试题。灵活性试题是指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敏捷而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作答的试题,是对学生知识应变能力培养的过程。档案学专业传统的试题以课本教授的理论知识为主,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试题库更新频率较慢,试题本身缺乏灵活性,学生答题过程缺乏能动性。试题内容选择是一项复杂性、科学性的工作,选题时要理论联系实践,紧扣当下热点话题,及时更新试题库,试题库中应分为笔试、口试两个子库,笔试题以基础理论试题为主,同时增加选做题及案例分析题,口试题以能够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的试题为主。档案学专业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质理论,对于专业学生而言,基础理论必然是最为重要的知识。选做题赋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理论切入点,扩大学生的选做范围,是对学生特定领域能力的锻炼,能够促进学生提前认识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前敲定论文的选题。案例分析题,也是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需要,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更对档案专业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热点问题及事实案例的分析,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能力试题。档案学专业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与自然科学类学科相比实验课较少,档案专业实践能力试题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实践动手能力试题,以文书写作、案卷整理、数字化、软件操作、数据库建设、编程为主的手工实验课考试及上机操作课考试,这类考试的试题由教师随堂出题测试,可以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检测出一段时期内学生对于专业领域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2)实践知识运用能力试题,此类试题以试题库抽签为主,采用开卷的形式,“开卷考试对学生来说,考查的是他们对理论理解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除此之外,还要看其对原理的运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等。要想回答得好,就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抄书和不着边际的泛泛议论都是不能奏效的”[4]。(3)实践工作能力试题,这类试题是对结束实习工作学生的鉴定性总结型试题,教师通过对学生实习报告及实习单位反馈的分析基础上,召集学生参加实习报告答辩会,文字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并不能完全作为思想的表达,答辩恰好能够补充文字的不足,是学生实践工作的所感所想。实践能力试题要求学生的大脑、内心、神经、双手共同作用,是补充理论知识考试的需要,也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篇5
【关键词】 护生;带教老师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环节。通过实习带教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救死扶伤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和严谨工作作风;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从思想单纯的学生到面对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类型病人的实习护士,角色递进跨度较大,作为临床的带教工作者,怎样去完成此项任务,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 老师的形象
学生临床实习首先接触的是带教老师,老师的言行、举止、仪表、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等待往往不自觉地被学生所模仿、被潜移默化地接受,无一不影响到学生,特别是第一个临床带教老师,其言行往往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因此,带教老师不但要有精湛娴熟的护理操作,丰富深厚的临床经验,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还必须要有举止端庄、精神饱满、和蔼可亲、满腔热情,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无私奉献的医德修养,从而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带教老师努力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 学生心理引导
护生初入临床实习,表现为好奇心强,热情高,但同时因对临床工作陌生而产生一定的紧张感甚至是恐惧感,具体工作中产生依赖性强,同时还难免出错。万事开头难,难在开始时的毫无经验,更难在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作为带教老师应该保护学生的热情,选择合适的起点让学生尽早地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旁观,克服紧张恐惧感进入角色。带教老师对学生操作的每一步都要作出明确的指点,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不应在病人前直言责备,应该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并纠正其动作,这样可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要求学生遵循操作规程,大胆实践,同时老师依据学生的进步情况,积极稳妥地逐步放手不放眼让学生工作,发挥其主动性,拓展其能力,从而正确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阶段,完成实习任务。
3 专业思想的教育
护士的社会地位及工作环境已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工作的压力及强度和待遇上问题,护理队伍出现不稳定现象。某些护士常常把对工作的不满、分配上的不公等,毫无顾忌地发泄倾诉,使护生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加之初入临床体验到工作的繁忙,领教了有些病人对护士的蛮横态度,其理想和现实产生强烈反差,对前途产生了渺茫和失落。因此,带教老师对护生的专业思想不能忽视,尽量避免对工作流露不满,要对护理工作充满热情,树立对护理专业的自豪感,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豪的心理素质,坚定所学专业的信念。
4 严格要求学生
医护工作者肩负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的神圣职责。病人是我们服务的对象,病人的生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工作中要求学生认真负责、仔细、踏实、严谨,严格遵守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操作常规、法律法规及劳动纪律,在严格的监督下指导学生的技术操作。
5 分层次施教
篇6
生物统计作为畜牧学科的核心课程一直是高校的讲授重点与难点。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讲授生物统计学课程中发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如:理论课与实操分割,学生的数理基础薄弱,课堂交流的缺乏等探讨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
生物统计;教学改革
统计学可以分为数理统计和应用统计两大范畴。生物统计学就是应用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生物信息分析和超级计算机平台上进行大数据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国际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不论从政府,企业还是高等学府越来越重视统计学的相关课程。通过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讲授,笔者发现了一些生物统计学课程讲授中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1高校教学安排中通常将理论课的讲授和实践操作分割开来
举个例子来说,在高校的生物统计学课程通常是先进行基础理论的讲授,内容包括统计资料的整理,资料的描述统计,常用的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以及试验设计方法。所有的理论课程讲完以后,一般情况下就过去10个教学周了。之后是安排一整周的教学实习。教学实习的安排通常是一种统计学软件(如SAS)的操作,以SAS软件为例,主要教授如下内容:SAS软件的基本操作,SAS程序结构、程序的输入、修改调试和运行,常用生物统计方法的SAS程序(描述性统计、资料的正态性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分析等)[1]。这里有几个小问题值得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去思考。首先,学生的记忆能否再10周以后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依旧清晰。在微机课程开始的时候,所学的知识已经是几周以前讲授的内容了,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当我提出一个指令让学生输入的时候,一部分学生还可以马上跟上教师的节奏,另一部分学生在线面瞪着眼睛茫然不知所措。其次就是实践操作的部分内容和理论课程脱节。这样讲授的后果就是不论理论课程还是实践操作,学生学习结果都是半桶水,而生物统计学课程也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难点课程。
2涉及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公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生物统计学涉及大量抽象概念,例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准确性与精确性,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等[2]。生物统计学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虽然我院的学生在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部分高等数学的知识。但对于理工口的学生而言,农科口的学生对数学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仍然有所欠缺。而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导致了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
3统计学课程的数理属性导致了课堂交流开放性的欠缺
和管理或文法课程不同的是,生物统计学课程中讲述例题的结果是在概率论的基础下做出的结论。比如说:当计算出的试验参数小于或超过试验阈值的时候,我们可以接受或否定预先建立的零假设,而否定或接受备择假设,从而对试验结果做出统计学上的判断[3]。而管理学课程往往可以是多元开放的结果。比如:请用S(strengths)W(weaknesses)O(opportunities)T(threats)分析法来讨论一家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同学在和教师的讨论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理解给出开放多元的答案。根据以上三点在生物统计学讲授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我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有如下思考:1)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结合讲授。首选的方案是在机房里讲授统计学课程,2个标准学时的大课可以一堂课程讲授理论课程,一堂课讲授相关的微机操作。次选方案是在多媒体教室讲课时,老师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连接多媒体平台,切换理论和操作课程的讲授,每节课程结束后,下次课带学生进机房实操。2)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科的学生,在每节课的讲授之前先做一个简单的概念回顾,将本节课程所需要运用的数学知识进行一个几分钟的短时间review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恐惧心理。3)加强和学生的课堂沟通。尽管无法做到象文科类课程那样随心所欲的畅所欲言,课堂交流在生物统计学课程上仍然是必要的。一般而言,我会选择上一堂课结束前讲授过的习题和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温故而知新,对自己已经听过的课程同学们进行解答和回顾往往更有信心,也能更好的活跃课堂的气氛。
4总结
生物统计是一门农业口重要的核心课程,在生物统计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困扰现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问题,也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基于职业学校理论课堂教学面临困境的背景下,对职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职校教师应针对学生现状,从兴趣引导、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素质培养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达到改善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生现状 理论课堂 教学
职业学校技术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涵盖了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知识内容,将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技术理论课直接为专业实践课服务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和技能,为适应岗位和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科学规范的理论基础。然而,现实的职业学校理论课堂教学形势并不乐观,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面临的是课堂教学教师难教,学生不学的困境。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须认真分析形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因素,针对课堂教学中居主流与核心位置的职校学生现状,提出走出困境,改善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职校学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现状
1.学习心理因素
由于社会上目前仍然存在着对读职业学校,出来当工人没出息的偏见,职校生天生就觉得低人一等,前途无望,自卑心理极为严重,以为自己到这类学校就是混日子,学点操作会干点活,就能到工厂就业了,学不学技术理论无关紧要,反正是当工人,学那么多知识也派不上用场,普遍存在厌学的心理。甚至当教师督促学生学习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说:“要是学习到这学校来干啥啊,早就去考大学了”,“实在是没地方去了才到这地方混个出路”,等等,这种消极的心理势必导致对待课堂理论教学学习的懈怠。
2.学习基础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大部分都是中、高考中落榜,或因某种原因中途退学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极少一部分是因为家境贫困,急于就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努力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普遍偏低,本来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就不很强,再经历从普通学校到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变化,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课程的学习,面对职业学校技术理论课程即抽象枯燥,复杂难懂,理论和实践又紧密相连的特点,更是难以进入课堂主体角色,他们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往往是没进就退了。
3.学习目的因素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将来的就业目标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操作型岗位,绝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过程。一个合格、优秀的技术工人需要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做底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有些学生却错误地认为来念中职,最终毕业就是到工厂操作机床,用不着那么多的理论知识,学不学都一样,根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就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完全放松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无从谈起对获取广博知识的渴望,严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课堂理论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阻碍。
4.学习习惯因素
在职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在原来学校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到职校后由于课程从文化基础到专业技术基础的跨越,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理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还没能养成以自身为核心的学习主动,仍沉浸在传统被动灌输的学习情境中。职校课堂教学又以引领为目的,很多时候会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行为教学模式,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为下一次课做准备的教学任务。尽管职校学生除了规定的每天8节课,会有很多自由分配的时间,可是他们不会合理利用,安排学习时间,没能养成与职校课堂教学相适应的自觉学习习惯。
二、改进中职理论课堂教学的对策
1.培养学生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努力消除学生自卑心里,培养自信。在课堂上注意将教学中理性内容感知化,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讲磨削加工的加工机理前,用比较教学法提出了磨削与前面的车削、铣削、刨削等切削加工的加工工具的区别,而后再进一步介绍完成磨削过程的“三部曲”,即磨具的“切削——梨耕——光整”作用,切削和光整学生已有认识,梨耕结果就是我们熟悉的带台和沟的垄,这种不用刀具完成切削的磨削机理就在垄台垄沟的形象中,让学生充分想象,自觉参与。这样在学生认知能力的范围内,力求做到“实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让每个学生都有相应能力范畴的教学内容,确保中职生抛开基础差、底子薄、学不好、学无用的自卑心理,从而激发职校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兴趣 ,创造由不想学、不愿学到愿意学、努力学的良好氛围。
其次,是对学生开展成功学员事迹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动力。一般是通过请本校优秀毕业生本人到校做报告,或是通过教师在任课班级介绍典型。像我校一名男优秀毕业生到工厂工作后,经过多年的拼搏,从普通工人发展成为所在企业的高管人才,现如今已成为友好的校企合作伙伴,来校招人的时候,我们会很自豪地告诉学生他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职校生,你们的今天也曾经是他的昨天,鲜活的榜样立在眼前。以此让学生们看到未来的希望,增强他们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的信心,激发他们对专业技术理论的学习兴趣。
2.注重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环境
在理论课堂教学上,充分根据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以人为本,用真实的情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得到教师尊重的同时,他们喜爱教师,崇拜教师,才会自觉地听教师讲课,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做到师生互动,让课堂教学进入最佳情境。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职校学生才不会感到压抑,也才会找到久违的教师情感关注,增强自信。因为他们大部分在原来学校都被当作差等生,基本处于被忽略被否定的境遇,学习信心基本丧失,畏难情绪也极为严重,来到职业学校,根本没抱有学习多少理论知识的愿望,只是打算混混日子,学点操作技能就万事大吉了,为了明确并实现技术理论为专业实践服务的学习目的。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随时发现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让学生即时发现自己的进步,带着继续学习的激情,进一步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迈进。
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以“技能为主,理论够用”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课堂理论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只是有限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而机械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都很强,只以传统的教学手段用枯燥的语言描述来灌输知识,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辅助作用,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实效性。如在《机械制图》讲组合体视图的识读时,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一难点内容,用动画的形式一一分解后,又综合在一起整体再现,这一先进手段的直观展现,为学生创设了空间的实感,简化了问题,有利于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
4.加强素质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面对职校学生原有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我们要积极挖掘他们各自的潜能。首先,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增强自身的学习素质。在课堂上严格规范行为,严肃课堂纪律。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并不是随心所欲,不顾章法的自由混乱课堂局面,只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才能保证课堂效果。然而,目前很多职校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性格不定,自控能力极差,正常的教学秩序难于遵守,给课堂教学造成很大影响,时常出现教师课堂教学无法继续的严峻问题。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已成为我们职校教师首要且艰巨的任务。在教学中需花大心思训练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经常进行考勤、提问、检查课堂笔记、与学生谈心、探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奖惩评价等,来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主动参与,在师生互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既教书又育人。要求我们根据教育规律、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现状,自然而然地将德育要素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增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使课堂效果得到改善。
总之,针对职业学校技术基础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在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后,提出了从激发兴趣,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素质培养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探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努力改革和创新,最终达到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孙艳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8,(32):288. 343.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26-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仅反映了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融入了党的十报告和的新思想,而且回应了广大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和当代大学生对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期待。然而,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有效教学就成为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需思考的问题。
一、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效教学进行研究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对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等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与教学有效性有什么区别?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效教学进行研究有什么意义?
(一)有效教学和教学有效性的概述
“有效教学”这种教学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中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符合规律的教学过程成功地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而且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教学有效性”指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达到最佳效果。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指的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使得学生各方面获得了进步或者发展;而教学有效性中的“有效”指的是教师在自己现有教学理念和方法等的指引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之后某些方面所能达到的进步和提高。
(二)有效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我国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还处于以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和理论为主,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阶段
本文通过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有效教学现状进行探讨,从而找出如何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效教学的策略,不仅有助于丰富我国有效教学的理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实践给予参考和指导。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可以为学校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等的改进提供帮助,而且有利于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生命意义,并有效地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效课堂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在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创新方法,从而在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课程在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教授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与学生技能培养似乎关系不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不被重视甚至是忽略了。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安排课数很少,而且都是安排在下午或者晚上;在教学设施和师资方面,教学设备都是以服务专业课程为主,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也是以专业课程为主。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很难顺利和系统地开展。
(二)重理论,轻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虽然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解与传授概念和原理等理论知识,不重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思想理论教学的教条化。这种没有针对性和实践指导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仅不能激起学生学习思想理论知识的兴趣,而且忽视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导致在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政治法律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上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并且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进行“填鸭输灌式”的教与学。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或概念等进行简单的罗列或者简要的解释,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同时将教师所讲的东西以“抄笔记”的方式存入笔记本,进行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重和压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设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进行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即会成为第一线的职业社会人,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学会如何“做人做事”非常重要。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将来就业之后的相关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理解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家庭背景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明白进行职业技能的学习和确定可行目标或理想的重要性。在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目前校园犯罪等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和学习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要只是进行教学内容的说教或者灌输,而是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进行紧密地结合和应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规范。
(二)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相对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例如,在进行某个案例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再进行分析讲解。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对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在课外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来做一些对他人有帮助的事情,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思考。例如,学生可以去养老院、小区或者学校等地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他人。教师在课堂和课外教学中设置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才能将理论的学习和思想行为的养成进行紧密地结合。
(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和创新意识强的教师队伍
作为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体的教师,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教授思想政治课程的时候,不仅可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具体、透彻地分析,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而且可以设计较为活跃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要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从教师自身出发,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和立场,其次要有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意识,并且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
四、结束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教育和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有效地落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与教授。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有效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要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效地结合,在这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从而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内化,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正地成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1):12-17.
[2]杨文丽,高凛.逆向教学:目标、逻辑及实现可能――基于大学有效教学视角的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21-24.
[3]张春莉,李冬红.增强学生意识 实施有效教学[J].教育科学研究,2014,(11):22-26.
[4]周晨.大学教师有效教学及其实践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5):104-106.
[5]王琮.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1):115-116.
篇9
1、忽视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多成了“满堂灌”或教师的“一言堂”。由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必要的思考和质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无从培养。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育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而教育问题解决的前提则是有教育问题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有益的探索、尝试。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在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诚然,有问题意识不代表能解决问题,但若连基本的问题意识都没有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脱离现实的背景。人才“应用性”价值培养的前提是能否紧扣当下社会的现实背景。脱离现实背景谈“应用性”人才培养好比“空中楼阁”。“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背景应当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然而,从大学到大学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任课教师,大多没有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平时也鲜有时间和机会能深入基础教育阶段了解新课改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所授内容陈旧,关于当下新课改的内容则较少涉及。现在的师范生将来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教育危机意识,而这些观念和意识若不与现实内容紧密结合,离开教师的引导则无从确立。
3、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不灵活。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法:一支粉笔一本教案。老师讲学生记,上课讲教材考试考笔记,课上较少互动,课下更少交流。此种教学方法更多是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而非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这样只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难免让学生乏味。结果学生相关理论了解(只限于了解)了不少,考试时也能得高分,而在现实中遇到问题照样束手无策。人才“应用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实际工作的适应、实用和适用三个层面。对于教师来讲,要想在培养目标中实现学生“应用性”价值,就必须将经验、体验、技术技能以及基础理论在教学工作平台上进行有机的结合,而这些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胜任的。
4、课程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问世以来,教育学研究就被限定了基本框架,更多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多是理论的阐述而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教育学是关于教育存在研究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现实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揭示教育中存在的普遍规律,最后将规律又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教育学教材市场可谓琳琅满目,但大多数教材,即便是规划教材,都以理论澄清为主,较少关于现实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研究,内容中涉及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等方面的课题时,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比例较大。教学中不难发现,虽然有些国外研究者提出的理念很先进,但在中国未必就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以上这些论述表明,要加强对师范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必须从研究教育学本身的应用价值着手。
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应用性”价值体现
1、树立“应用导向”的“公共教育学”新课程观
在过去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公共教育学”多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体现的,课程目标注重教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过程体现教育理论知识的本位特征。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已不能满足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人才,其人才“应用性”价值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通晓所学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要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照学者潘懋元的理解,应用型院校课程教育既不能像研究型大学也不能像一般职业院校,应该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明晰相关专业的理论,但不强调过深研究,适可而止,主要是侧重理论怎样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应用原理,课程内容上突出强调技术方向性。这种整合的课程观,有学者将其称为“应用导向”的课程观。以应用为导向的“公共教育学”新课程观,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教育教学技术活动为主线,融知识的学科性和实践性为一体。课程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到师范专业学生培养的基础性、一般性和阶段性,也要满足未来教师适用于一线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前者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般性基础理论的了解以及应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后者则注重教育教学程序性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一方面坚持理论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发展后劲十足;另一方面强化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到“实践引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实践检验教学”。
2、注重师范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惯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对于老师提供标准的答案,无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琢磨,也无需要质疑,思维只要跟着老师走就能正确无误,这就造成我们的学生眼里看不到问题、脑里想不到问题、手里解决不了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学生的应用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其中智力品质是指主体(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客体事物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或水平,这是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广延性、灵敏性、创新性和批判性等四个方面。非智力品质则是学生进行思维的潜能表现,主要是影响学生思维活动水平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与需要、意志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性以及认知风格等。思维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之间具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它们是学生思维在后天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化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为祖国基础教育事业贡献毕生力量的崇高理想,确立扎根基层,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感,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养成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真心乐意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做积极的思考,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有现实意义。
3、注重学生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加强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隐性能力的培养,那么人才的“应用性”价值应最终体现在学生应用行为能力培养和训练上。要加强学生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而且这种实践应当建构在学生形成一定理论素养基础上的。通过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来培养和训练学生应对未来社会复杂工作的应用能力。相比学科基础理论,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更注重各种单项技能综合运用,强调用单科理论原理来解决综合性的实践问题。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介绍教育教学过程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这是陈述性知识教学;二是教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教育教学过程常用的方法、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技能,这是程序性知识教学。关于“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讲授法外,应当重点采用发现、探究式教学法以及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学法、模拟课堂教学法、课程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对话法、小组讨论法以及互动教学法。比如,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广泛开展“三字一话”和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还原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各种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运用。但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应用教学行为能力。
三、结语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篇10
现将这段实习期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理论知识的问题
以前当的一直是学生,学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中国式的教育一向是填鸭式的:被动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识,虽然考试考了那么多次,但现在我的知识在脑海中似乎没了踪迹,只好不断翻书。当在老师的提问下一次次哑口无言时,才认识到自己记的粗浅,没有时间经过的记忆犹如沙滩上的足迹,当时似乎深刻明显,却耐不住时光的清洗。
二、角色转化问题
实习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以前也曾见习过,但真正的要实际操作了,我仍觉得底气不足。我会不会弄错了,万一弄错了怎么办。干事情总是缩手缩脚,加上跟我一块实习的同学表现都很好,我觉得老师都喜欢她们,事情似乎也轮不到我头上,每天盲目跟着做基础护理,跟着操作。本想说让我也试一下,但又不敢。因此,我觉得角色转化是个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一点。方法主要是靠主动吧,我发现,只要主动提问,主动提出操作的要求,老师都是很乐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等着老师要求干什么了。
三、胆魄的锻炼
面对病人,特别是外科的病人,见到血是经常的,看到病人痛苦地,特别在操作的时候,心总会提到嗓子眼,因此而小心翼翼,束手束脚,反而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胆魄得锻炼得大一点,再大一点。胆大心细是我追求的目标,只有准确迅速才能早点解决病人的痛苦。
四、无菌观念和规范化操作
在外科实习这段时间,每个老师都强调无菌观念,因次,我深刻认识了无菌观念,操作中便不自觉地去遵守。而规范化操作也实在是个很保守和安全的做法!至于新办法,创新思维,那也得熟悉情况了再说吧。
五、微笑服务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脸孔,也都觉得特别地漂亮与可爱,让我有种感觉,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住在这里。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让病人感到温暖!
总而言之,这__个月,是适应的过程,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是学习的过程,很多观念得到修正,虽然辛苦疲惫,但是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克服的。这只是实习之初,今后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同时必须对自己有所要求,才会有所收获。我想接下来的实习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
医院临床护士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每天早晨7:40准时站到导诊台,擦拭台面,摆上当日出诊医生护士的工装照,摆好病历,准备好门诊病人登记簿,站立,面带微笑,迎接病人的咨询和挂号填写病历,这基本就是导诊每天工作的流程,看似很简单也很单调,但随着我对导诊工作的慢慢了解和亲身体会,越来越感觉到导诊工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也慢慢有点心得体会。
这周四我上导诊,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让我这几天一直在反思。早上一大早,有人就来咨询挂号准备做准分子的,我向他介绍了我们医院的手术情况以及优惠政策,后来他们问了我一句“xxx医院是不是一家?”我没多想,实话实说不是一家,后来他们拿了一张xx的优惠券给我看,我当时想的是他们是和xx约好的,古人尚以信立于市,就好心的给他们指了去xx的道。当时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我是在犯了一个错误,直到快下班时代主任去问谁上的导诊,早上我指道的那个病人本来也是和我们医院预约的却被我指道去了xx,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这几天一直在反思,代主任没有批评我,好意的说我是太实诚,但我感觉是自己太傻,太不够灵活,还是工作能力不够。当时只想着干工作要诚信,但诚信也是有原则的,如果当时我把他们留下在我们医院做,我们会给予他们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一切都应该以病人为中心,这才是我们工作的重心!这样既服务了病人,也顾全到医院的利益,让我们市场部的前期工作没有枉做。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首先要感谢领导对我工作失职的大度,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教训,以后在导诊工作中要做到热情、灵活,要不断完善经验,真正的做好导诊工作!
医院临床护士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离开学校再次重返医院穿上洁白的护士服和在学校上实训课的感觉是不同的,在医院让我感觉到了理论与临床的结合,带着这份转变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带着一份希冀和一份茫然,身份由一名学生变成一名实习护生,生活环境由学校转变为医院,接触对象由老师同学转变为医生护士患者。
一、思想认识
刚进入病房有一种迷茫的感觉,对于护理工作处于一个比较陌生的状况。我实习的第一站是急诊科病区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患者的救治中,比普通病房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同时由于其集中了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患者的病情又复杂多变,因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及对设备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首先,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例如:有些患者家属对护士的行为百般挑剔,却对自己患者液体输完都浑然不知,像这样的家属我们就应该在每次更换液体时都耐心的提醒他液体输至什么地方时应该叫护士,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按时巡视病房,多观察液体的进展,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液体没有及时更换了与患者家属产生矛盾。其次,要学会沟通,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
对于来急诊就诊的病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询问,热情的为其引导。虽然,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搀扶的动作解决不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但是,却能迅速缩短护患距离,有效满足病人需要被照顾的心理需求,从而便于我们开展下面的护理工作。最后,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
二、学习内容的把握
与其他病区不同其主要要配备最直接有效的抢救器械。每个工作人员要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用后要及时清洗整理备用。护理这个行业每天都要接触各行各业的人,老师教育我要学会和他们交流沟通,要学习交流技巧注意说话方式。做任何一项护理操作之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并核对,做好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实施护理操作,各种设置安排在病人的一侧使其全方位的监护病。
病区的大型仪器要认真管理,造册登记,严格交接班,对一般用物未经主任、护士长许可不得外借,以免影响抢救使用。病区要严格管理急救柜药品,要班班交接,做到定量定位,取用准确,补充及时,定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抢救车内物品配置。
病房的护士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操作本领,还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吃苦耐劳精神,工作经验丰富,操作麻利,动作规范,良好的操作技能,很强的无菌观念,老师给我们介绍病房的结构和功能及医院规章制度了解职业暴露及防护了解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内容熟悉各班护士的工作范围及职责,掌握六步洗手法,体温单的绘制,晨晚间的护理。在急诊工作要有耐心,细心,爱心;要有法律知识,要懂得心理知识,当然最重要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流程,掌握多种医疗技能,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反应要机伶,动作要麻利;要学会掌握常见的急诊知识,掌握急诊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有自已果断的处理,救人于分秒之间。我们要敢于面对,要拿出我们的专业特长,急诊抢救,药物的存放位置,医疗废物垃圾的处理,利器盒的使用,输液卡的书写,床尾卡及腕带的书写,患者高热时怎样温水擦浴及擦浴部位和禁忌部位。吸痰的注意事项及吸痰瓶的清洗,血糖的测定,特殊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翻身拍背、鼻饲的注意事项、生命体征测量和记录、床头交接班。
三、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法
临床医学离不开基础医学的指导,因此,在临床见习时别忘了及时地将临床和基础结合起来学习,这种结合学习,不仅能够巩固以前学到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临床和基础相结合学习的内容,主要在以下方面:①用基础的理论解释疾病的发病机理上,加深对疾病的本质的认识;②用基础理论分析解释临床症状、体征;③用基础理论解释辅助检查的结果。
同时当病人转入急诊科病区首先连接的是心电监护仪及时观察生命体征,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机器的使用连接,血压的测定,呼吸测定,温度的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必要时使用呼吸机。立即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抗休克治疗,这就要求我们的护士不但要有一针针见血的穿刺本领而且能承担起组织抢救分工及配合。
对于骨折和气管插管脱管的患者要注意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紧急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应遵循生命第一,功能第二,解剖完整性第三的原则。熟记疾病的抢救程序,认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做到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以免因各项护理治疗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护士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很多, 只要我们留心认真发现,共同提高,因为处处留心皆学问。除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精益求精外,对各项护理常规、治疗原则也要熟练掌握以达到“一切为病人,为病人的一切服务”的宗旨。
四、写好实习笔记
通过写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实习的经历。写实习笔记的内容广泛,它可以记我每天的学习收获以及不足,也可记对某一病人的认识,对某一症状体征的理解,在临床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可以是发生在临床上的每一件事情。 记笔记至少有以下好处:第一,使得我每天有时间思考自己的收获或不足,有利于自己不断地改进;其次,是积累临床经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第三,有利于培养自己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有利于提高事物观察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将是十分重要的;第四,通过笔记,可以看出自己成长的过程;
在急诊科老师的带领下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上能做到上班不迟到不在退,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而且要理解每一步骤的理论基础和原理,掌握和评估患者的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切实将基础护理融合到临床护理中,树立热爱生命,关爱生命,为病人服务的信念。严格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时的三查八对制度发现问题报告老师并及时解决。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同时要提醒我们培养思考评判性思维和能力总结,是个适应的过程,让我们边学习边观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体验职业情感,培养执业行为规范。在实习过程中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是学习的过程,不过在急诊实习的这段时间,使我对护士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将牢记急诊严谨求实,认真谨慎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为促进病人的健康和维持人们最佳的健康打下坚实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基础。
感谢这段时间来老师对我的教导,我会改正不足发挥其优势,不枉费老师的苦心。
医院临床护士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实习,是一种期待,是对自己成长的期待,是对自己角色开始转换的期待,更是对自己梦想的期待;学习,也有一份惶恐,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有对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担忧,更有怕自己会无所适从的焦虑。
带着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来到了___医院,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从此,我的身份将从一个学生变为了一个实习护士,生活环境将从学校转为医院,接触的对象将从老师、同学转变为医生、护士、病人。对于这三大转变,对于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实习护士,虽说老师对我们已是千叮咛万嘱咐,可我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怪不适应,怕被带教老师骂,害怕自己做得比别人差怕,自己不知从何入手……
第一个轮转科室是icu,我的带教老师是万凌老师,她是院里的操作能手,干活麻利,动作漂亮,操作规范,这无形中给了我很大压力。实习生活的开始就让我有种挫败感,在老师面前感觉自己很渺小,甚至于工作都不带脑子,只机械的执行任务,每次只想把工作做好,可越想先做好它越出错,越错越害怕,越怕越错,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至于我都不敢主动要求做操作,可这样老师又觉得活不主动,有时候觉得委屈了就自己大哭一场。每天面对着老师如鱼得水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叹,怨自己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怨自己在以前见习时没有好好学,愿自己笨手笨脚。可能是我适应能力差,又不会与老师沟通,进了ccu还是处在彷徨中,但我也很感激我的带教老师,对我很耐心,也很关心我。到了手术室李楠老师每天都能看到我的进步,即使是一点点她也鼓励我,即使我很笨犯了错她也会给我讲原理,让我知道错误的根源而不是训斥。它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路,又重新有了工作的激情,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心里舒服,我就可以开心度过每一天!
现在我进入了第四个轮转科室骨三。本以为可以很快适应,但现实确泼了我一头冷水,感觉自己变得更傻了,不知该干什么,而老师也觉得我们实习了这么长时间,又是本科生,做起事来应得心应手才是,面对老师的无奈我真无地自容!我又一次陷入了低谷,又回到了没脑子的生活,做事一点条理也没有。然而何婷老师知道了我由于自卑、不主动而没有得到操作锻炼时,她就给我讲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并帮我寻找锻炼机会。是老师又一次激发我的热情,真的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也会加倍努力,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现在对于“实习”,我还是又憧憬又惶恐的。憧憬是因为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将学了四年的理论去应用于临床,实在是非常新鲜而有意思。然后,要在病人身上操作,要想真正地透过症状看到疾病本质,心中却没底,便难免惶恐了起来。 也曾问过不少实习同学,各说纷纭。总之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使用懂得知识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学会如何与病人、老师交流is very important!不善于与人接触是我的一大弱点,那种胆怯与不自然会使我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所以我觉得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学好了将使你受益匪浅。经过这近五个月的实习,我也有了这层体会。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理论知识的问题:以前当的一直是学生,学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中国式的教育一向是填鸭式的:被动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识,虽然考试考了那么多次,但现在我的知识在脑海中似乎没了踪迹,只好不断翻书。当在老师的提问下一次次哑口无言时,才认识到自己记的粗浅,没有时间经过的记忆犹如沙滩上的足迹,当时似乎深刻明显,却耐不住时光的清洗。
二、角色转化问题。实习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以前也曾见习过,但真正的要实际操作了,我仍觉得底气不足。我会不会弄错了,万一弄错了怎么办。干事情总是缩手缩脚,加上跟我一块实习的同学表现都很好,我觉得老师都喜欢她们,事情似乎也轮不到我头上,每天盲目跟着做基础护理,跟着操作。本想说“让我也试一下”,但又不敢。因此,我觉得角色转化是个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一点。方法主要是靠主动吧,我发现,只要主动提问,主动提出操作的要求,老师都是很乐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等着老师要求干什么了。
三、胆魄的锻炼。面对病人,特别是外科的病人,见到血是经常的,看到病人痛苦地,特别在操作的时候,心总会提到嗓子眼,因此而小心翼翼,束手束脚,反而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胆魄得锻炼得大一点,再大一点。胆大心细是我追求的目标,只有准确迅速才能早点解决病人的痛苦。
四、无菌观念和规范化操作。在外科实习这段时间,每个老师都强调无菌观念,因次,我深刻认识了无菌观念,操作中便不自觉地去遵守。而规范化操作也实在是个很保守和安全的做法!至于新办法,创新思维,那也得熟悉情况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