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绩效考核的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绩效考核的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A校 教师 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54-02
一 A校概况
A校为一所县级公立中学,现有1500余名学生,生源主要是来自周围的农村学生,生源质量总体来说较差。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除部分学生跑校外,其余学生全部寄宿学校,全校初一、初二、初三共设28个班,学校共有教师113名,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偏大,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总体来说,A校是一所不管从硬件还是从软件来说都是一所比较落后的学校,因此教师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对该校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 A学校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A学校目前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该奖励的教师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该批评教育的教师却与大家领着一样的绩效工资。
1.考核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
作为针对学校全体教师的一项考核工作,在考核进行前就必须做到让全体教师都要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都能积极参与到考核过程中。
A校方案是教务处主任是学校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的负责人,按照国家具体相关政策并结合学校具体试剂情况进行,考核方案出来后交由校长审核,在吸取校长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最终方案并予以实施;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会在全校张榜公布。
可以看出,A校绩效考核方案的制订是由教务处一手操作,其间只与校长有过交流,没有吸纳学校教师的任何意见。而一份没有反映学校教师的意见和态度,没有代表学校全体教师权益的绩效考核方案,可想而知它的实行不仅不会给教师的发展带来帮助而且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考核方案不科学、不公平
在考核过程中,学校本身在绩效考核的技术力量就差,又没有征求各位教师的意见,再加上制定考核方案时没有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就注定了制定出来的考核方案是不科学、不公平的,是无法代表全体教师真正权益的。
笔者从A校获取的资料中看出,A校目前在编教师共有113名,其中有一名教师请病假,一名教师借调,还有一名教师进修,除此之外在岗教师共有92名,学校目前共有18名教师是在编却不在岗的。但是根据A校老师反映,这其中就有部分教师不在岗却长期照领绩效工资。
3.考核结束后没有进行必要的反馈和总结
学校每次绩效考核结果公布后,剩下的工作就只有根据结果发放绩效工资,没有任何的反馈和总结环节。A校的绩效考核方案中考核指标主要分为四大块,分别为:教学成果、工作量、出勤、教学过程,所占比例分别为35%、30%、10%、20%。在教学成果中,有一项关于教学质量的具体指标的规定是:各科学科成绩达到规定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可记1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课的合格率为97%,优秀率为50%,其余各科的要求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是80%、40%。在这个考核指标上,学校采取不同学科不同标准的考核方法,本是一种正确的做法,但是不同学科之间的要求差距过大,缺乏公平,也超出了主科教师(语数外教师)的心理承受范围,这也导致许多主科教师在考核结果出来后都抱怨:自己比其他副科教师工作辛苦但是领到的绩效工资有时却没有“副科”教师多。但是这样的问题学校却一直没有解决,而是仍沿用了这些考核指标和方案。
三 A校绩效考核的对策
在最后谈到如何改进学校的绩效考核和如何才能使绩效考核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起到促进作用时,学校领导和各位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通过对国内外绩效考核经验的借鉴,汇总对各位教师的访谈记录以及调查问卷的结果,笔者认为A校的绩效考核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学校自身绩效考核的技术力量
考核主体确定后,学校需要对考核主体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不仅了解学校绩效考核的意义,更要懂得并掌握一些科学的考核方法,如关键绩效指标法、360度绩效反馈法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学习其他学校在绩效考核中的优秀案例,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推进学校绩效考核科学、公平、有序的进行。
2.提高老教师对绩效考核的认识
中老年教师作为A学校教师中一个最重要的群体,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也是学校教师中最精英的一部分;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在学校教师中地位很高。因此A学校要想实施好教师绩效考核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学校领导多与学校老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给他们讲解教师绩效考核的政策及其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和关注,让他们意识到学校的绩效考核工作与其自身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破除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观念。
3.面向全体教师征求绩效考核的意见和看法
作为被考核者,学校教师的意见和态度,对学校的绩效考核有着至关重要的指示作用;而只有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考核方案才能被看作是代表了全体教师权益的方案,也只有这样的方案才能在学校绩效考核中顺利实施。如在绩效考核的标准上,A学校教务处曾提到学校绩效考核的重点首先是教师的学科成绩,其次是所在岗位和教学工作量;而教师们的意见则是不能一味倾向于考核成绩,要对教师工作量和教学态度多加关注。可见,学校领导并不能代表或反映教师们的内心想法,因此在制定考核方案时征求全体教师的意见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石许朋.初中学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沈阳大学,2011
[2]花兆润.教师绩效考核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0(13)
[3]米锦平、代建军.论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原则[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5)
[4]潘喜亚.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1
篇2
建立健全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是当前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如何在考核中平衡一线教师同行政管理人员及工勤技能人员的利益,是一个长期以来都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是当前和今后学校管理者需要探讨研究的课题,也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工作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建立各类规章制度要把人文管理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关心教师的情感,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存在和价值。只有这样,学校的规章制度才能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更需要有配套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配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可以切实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背景下,学校在制订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细则)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细则)的合法性,方案(细则)不得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在这一环节,学校要增强决策民主,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提供机会让教职工参与到各类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中,使各方面工作能赢得教职工的理解、信赖和拥护;其次是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细则)的公平性,任何事情要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学校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细则)的制订要做到人人满意也是办不到的。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当某一个体感受到不公平时,他们所看到的往往是评价体系中的某一方面对他不利,他们对此不理解,有抱怨。同样,对于大多数群体,评价体系中对他们的工作、成绩有认可和肯定,但还觉得认可和肯定的度不够,也感觉不公平,也有抱怨。有的时候,当考核评价结果出来后,学校管理者或考评考核领导小组都觉得结果出人意料,众盼所归的没有上,感觉平淡的倒捷足先登。无论是个体的不理解有抱怨,还是群体的不理解有抱怨,都会影响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学校的管理者都要认真对待和总结,都要面对现实,及时与教职工交流、沟通,消除误区,化解积怨。
因此,如何制订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细则),如何衡量教职工的工作表现与产出,如何合理地确定评价体系中各评价参数的权重等等都需要认真探讨研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只有制度健全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配套了,教师们心平、心静、心宽了,心、劲同向,化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学校才能生存和发展。
作者单位:凉山州冕宁县教师培训中心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实用性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级专门人才以及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任,教师作为高校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主体,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主导力量。因此,建立以公平和效率为核心,突出其实用性,并与学校的使命和任务相匹配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是有效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校专任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一、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实用性的内涵
(一)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内涵
绩效(Performance),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绩效包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即“既要考虑投入(行为),也要考虑产出(结果)”。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群体,其绩效应体现在教学、科研、职业道德、社会服务等四个维度。因此,对教师而言,绩效是教师在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而绩效考核则是由上级、同事、专家、学生以及本人按照职务、岗位的要求,对具有相应职务的教师进行考察和评价,判断其是否胜任本职工作,并以此作为其职务升降、奖惩和能力开发的重要依据。
(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实用性的内涵
实用性是构建绩效考核体系要求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实用性的内涵体现在:一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应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和标准;二是设计的考核指标和标准要明确、具体,符合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发展的需求;三是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使命和任务;四是在组织实施绩效考核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五是使教师能够及时获得考核结果的反馈,便于改进绩效;六是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聘任、提升、薪酬、培训、专业发展挂钩,使其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
由于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因此,评价教师绩效的指标:一是教师的教学工作业绩,包括教学课时数、教学质量、学生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指导毕业论文等教学和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二是教师的科研业绩,包括科研教研的项目(级别、经费)、发表的论文(刊物级别)、出版著作等。三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用来衡量教师的政治表现、师德、工作态度、事业心、责任心、团队协作意识等。四是社会服务,用来衡量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为学校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其他贡献。目前,高校基本上都是从这四个方面来设计考核的指标,只是由于学校的使命和任务不同,设计指标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考核指标和标准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考核指标过于笼统,考核标准不明确,使可操作性不强;考核指标权重分配不科学,考核重点不突出;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考核指标设计没有突出教师发展的要求等。
第二,缺乏绩效结果的反馈。主要体现在:缺乏对考核结果的反馈,考核不了了之;缺乏绩效面谈的环节,这就使得教师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怎么改进,使考核起不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第三,考核组织实施过程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考核前缺少对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动员和培训,造成总体重视程度不够,打分随意,不负责任,结果可信度差;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考核过程中缺少监督机制;考核过程不公开、不透明;考核保密性不够等。
除此之外,还存在考核方法不科学、考核周期设置不合理、考核结果没有合理应用、不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重视年终考核,忽视平时考核等问题。
三、关于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实用性的设计思想,并结合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其他院校的实践经验,笔者就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的设计要以所聘岗位的职责为基础,这样才能使得考核具有可靠性和具有可操作性。
1、定性考核与定量打分相结合
由于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的绩效不能仅仅体现为教学、科研等各项可以量化的指标,还要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教学态度等不宜量化的方面。因此,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宜量化的方面进行定性考核,对容易量化的部分实行定量打分的办法进行考核,从而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激励性。
2、采用目标管理
考核标准的确定要以教师所聘的岗位职责为基础,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分级分层制定科学规范的岗位职责,让教师明确今后的任务和努力的方向。有了岗位责任书,考核标准就有了依据,同时也能使得考核标准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3、建立多层次立体性的评估考核体系
评价教师的绩效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确保评价的客观和全面。同时,教师的工作也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监督和指导。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采取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学督导(专家)评价以及本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所谓的360度绩效评价。
基于以上的思路,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仅供参考:
方案一:合格考核+奖励考核
合格考核:年初教师签订岗位责任书,年终教师提交有关业绩方面的详细材料、自我总结等,这些材料完全可以证明教师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然后由系部考核小组进行审核。如果事实证明教师履行了其岗位职责,则评价为合格,获得合格级别的相应奖金。合格考核的内容依据岗位职责来确定,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参与专业建设情况、继续教育情况、承担班主任工作情况等。
除了合格考核之外,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设立额外奖励考核项目。首先由教师提交相关申请报告和详细材料,然后由学院考核小组进行审核,予以审核通过或不通过。奖励考核的目的是在确保教师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关注自身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和学院的发展。奖励考核的内容可以包括科研奖励、社会服务奖励及其他奖励等。
方案二:360度绩效考核+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60度绩效考核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运用此种方法考核时,考核主体包括领导、同行、学生、本人和专家(教学督导)。
文章从定性、定量和加减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其中加减分项目体现了对教师的激励性特点(见表1)。
在上述考核方案中,定性部分主要由教师本人、学生、同行、教学督导、领导参与评价,所占的权重分别为:10%、20%、20%、30%、20%。其中学生评价的项目包括政治态度、职业道德、讲课水平、课堂管理水平和教学态度。同行评价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这样不仅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而且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和公正。定量考核部分,主要由考核小组依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二)有效组织绩效考核的实施
在实施考核前,应进行全员的动员和培训,让各级领导和教师充分重视考核工作,明确考核的意义和目的,了解指标的内涵和标准,掌握评价的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和公平公正。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对考核指标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考核结束后,还要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进行绩效面谈。在学生进行评教时,同样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监督,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促进考核的客观性。
当然,在绩效考核流程中,还要制定申诉程序,允许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或不理解的教师进行申诉。申诉不仅是体现考核民主化的要求,也是绩效考核发挥作用的必要措施。一方面有利于发现考核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或问题,另一方面及时纠正偏差和弥补不足,为下一次的考核提供借鉴和建议。
(三)切实加强绩效反馈与面谈
绩效反馈和面谈是指领导与教师就绩效考核结果、如何提升未来业绩而进行的沟通过程。通过面谈,教师不仅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而且可以明确自己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领导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在下一个绩效周期如何改进提高自己的绩效。
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提升绩效和促进教师发展,从而实现学院整体的战略目标。通过绩效考核-各种激励-绩效水平的提升-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总之,学校要把绩效考核工作、岗位聘任工作、薪酬管理工作、培训工作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卫平.高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09(20).
2、冯延超.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2010(6).
3、秦晓芳.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探析[J].经济师,2010(7).
4、刘诚芳.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多元化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篇4
一、序言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经费不断增多,高校财务呈现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显著特点。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纳税人意识的增强,社会大众对于经费使用关注度也在越来越高,高校,财务人员所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地提高。
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与偏重考核和激励的企业相比,长期以来高校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一直未得到重视。实践中,绩效考核是全面评估员工的一种制度,是现代组织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方案进行周期性地考核和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如何制定一套有效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对于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员工素质提升都至关重要。
本文实行工作量激励的主要对象从事高校财务中的核算人员,即在高校财务工作中从事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人员,也称前台工作人员。以核算人员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核算人员的工作具有同质、可量化的特点,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核算人员财务核算人员承担着财务最基础工作,对整个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核算人员考核试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逐步推广到高校财务人员,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前核算工作特点以及其他高校实施工作量激励情况
(一)高校财务核算工作的特点
1.工作强度大
众所周知,高校人事制度实行的是事业编制制度。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问题,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增长远跟不上经费的增长速度,财务核算人员工作强度日渐加大,虽然不少高校通过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改进报账服务方式的手段来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但“师生报账难”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2.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亟待提高
在财务人员的薪酬构成上,高校基本上是采用基于职务和职称的薪酬模式,这种模式较为单一、偏向平均主义,不能客观地体现个体的能力、工作量、劳动强度和贡献大小。
同时,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财务核算人员用人制度不统一,有所谓编制内编制外的差别,有固定、流动甚至是临聘以及劳务派遣等多种类别的用人制度,但是在核算岗位上,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薪酬存在极大差别,导致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不一。
3.财务核算队伍流动性高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前台核算工作单一、工作时效强、考勤严格等原因,加上前台核算人员中多数是实施人事的合同工,同其他财务管理岗位人员相比,前台年轻员工待遇普遍偏低,发展前景不明朗,人才流失问题严重。此外,由于核算人员是财务人员梯队培养的基础,每年除了离职的员工外,核算人员表现较为优异的还可能被其他科室抽调走,核算队伍较难保持稳定,流动性问题突出。以A大学为例,以核算人员为例,40人的核算队伍中,2012年有8-9个职工离职或者调离岗位。
因此,要解决财务人员工作强度大、老师报账难问题,除了需要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上寻求突破外,还应从调动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制定有效的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绩效激励方案,调动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积极性,挖掘财务核算人员的潜力空间,提高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效率。
(二)部分国内高校实施情况
据笔者调研了解,浙江大学是比较早实施核算中心人员业绩考核的部属高校,在学校经济政策支持下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量激励方案且实施效果良好。南京农业大学在完成达标工作量的前提下,鼓励多劳多得,重点是以解决排队难为切入点,提高个人工作量,实施后非报账高峰期师生排队报账现象没有再出现,同时核算人员队伍稳定且工作效率提高显著。还有一些高校也在进行类似的调研和准备。
A大学在充分调研、综合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选择了分录数和附件数这两个最基础的会计要素作为考核指标,较为全面反映核算人员的工作量;细化了岗位区分以及工作任务特点,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适应性。下面以A大学为例,介绍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
三、以A大学为例,制定高校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激励方案
(一)考核的目标
在已有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结合各岗位特点,最大化激励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拟定工作量激励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到考核的目的,也要符合客观现象本身的特点、性质及其运动规律,指标的设计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具有独立性,通过全方位考核,使考核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以直观简明的重要数据及内在联系来构建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导向性。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使用往往带有导向性功能,鼓励多劳多得。因此,考核体系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注重被评价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通用性。考核指标设计中要考虑指标之间的通用性和可比性,要尽可能设计出一套满足考核不同核算岗位人员的指标体系,使指标具有充分扩展、分解组合的功能以保证指标考核的权公正性。
5.有效工作量考核原则。在衡量绩效中,采取有效工作量考核方法。即针对短期内承担专项业务的,采用专项业务占用时长剔除后计算有效工作时间,按有效时间还原其本人全时正常工作量的原则计算当月有效工作量。
6.可行性原则。在设立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时,要保证指标体系所使用的全部数据可由现行的财务资料和会计核算数据来提供,既充分利用财务数据;又增强可操作性。
(三)工作量激励方案制定的难点
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是切入点的考虑,究竟是从简单的做起,还是设计一个完整成熟的方案。A大学的工作量激励方案侧重于从简单做起,在充分考虑可行性的条件下,以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为试点,成功推动了学校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激励方案的制定和进行。
其次是指标选择,任何考核指标都可能引起趋利、诱导作用。单一指标和多指标应该如何取舍,比重如何确定,这关乎到整个考核方案的公平性、公正性。
最后是激励力度,如果考核体系设立了大量的考核指标,但激励效果不缺显著,这就只会使考核变成束缚的框框,成为空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励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突出奖励效果。奖励标准要慎重测算,太低了失去激励效益,太高了容易激发同其他非核算岗位的矛盾。A大学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在初定后,经过大量的数据测算,不断调整奖励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
(四)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构成
对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考核包括财务绩效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两个方面,财务绩效定量考核从工作量的角度考核核算人员的绩效情况;定性考核从核算质量的角度考核核算人员工作质量的情况。
1.财务核算人员考核主要指标构成
(1)会计凭证附件数
会计凭证附件是指会计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不仅能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还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件。
(2)会计凭证分录数
会计凭证分录是指会计人员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2.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
(1)审核岗位的绩效考核
审核人员绩效分为审核附件和审核分录带来的绩效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审核人员当月审核附件数和录入分数数同时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可获得超额审核附件和分录带来的绩效;如果审核人员当月只完成了审核附件达标工作量或者分录达标工作量,只有两者总绩效大于零时,才能获得达标部分的绩效,以示绩效考核体系对超量工作达标的奖励。
(2)复核岗位绩效考核
复核人员绩效分为复核附件和复核分录带来的绩效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在核定奖励标准时,参照其他高校的设定思路以及实际工作情况,相对于审核人员,将复核岗预期奖励目标为审核平均达标工作量的1.3-1.5倍。如果复核人员当月复核附件数和分录数同时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可以获得超额复核附件和分录带来的绩效;如果复核人员当月只完成了复核附件达标工作量或者分录达标工作量,只有两者总绩效大于零时,才能获得达标部分的绩效,以示绩效考核体系对超量工作达标的奖励。
(3)银行出纳岗位绩效
银行出纳岗位绩效只考虑复核分录数带来的绩效,且根据不同银行账户分录复核的难度,给予不同的绩效奖励。计算公式如下:
由于负责国库结算的出纳人员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且耗时较多。因此,给予负责国库结算的出纳绩效系数高于基本户的比例。当银行出纳复核分录数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即可获得相应的绩效。
(4)网报收单绩效考核
网报收单岗位绩效只考虑网报收单数所带来的绩效,在实行自助收单后,已参照审核人员业绩标准进行了估算,因此不再从时间上折算对审核工作量的影响。
(5)其他专项岗位的绩效考核
银行对账岗位绩效考核与手工对账分录数及银行账户管理数相关。但由于对账岗位系统取数困难,目前推荐采用了审核人员平均奖励乘以一定系数计算替代。
现金出纳岗是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的岗位,自身对业务量无调整空间,随着无现金化的推行,现金岗工作量渐少,暂不工作量奖励的必要;但对其格外承担的工作,可考虑参照加班标准或是审核平均奖励水平的一定系数进行折算。
发票岗往往是一人专岗,票据开发票量无法控制的,并且工作量指标较难提取且较难同其他岗位相比,系统取数不可实现,建议对发票岗工作量考核采用当月审核人员平均奖励乘以一定的系数。
凭证装订岗,由于装订凭证量因无参照物,暂时按照所在校区平均审核奖励的一定比例折算。
专项岗位的,科长、副科长按照所在校区的审核、复核岗位的平均水平计算奖励。
四、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一)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程度
A大学财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是建立在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即已经普及核算系统,所有涉及的指标可以从财务系统中提取,分录数和附件数等财务数据能够直接从核算系统获取,否则将无法进行考核。
(二)摒除实施过程中来自其他部门的压力
财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是针对财务核算人员制定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并未在财务内部其他部门实施。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财务内部其他部门的抵制和压力,这就需要主管财务的领导要有相当的魄力推行这项方案,否则考核将变成虚言。
五、还需完善的地方及改进的方向
(一)工作难度与奖励绩效不匹配
A大学在实际模拟测算中,目前估算的结果具体到个人时,出现个人承担的岗位难度与奖励收入不匹配的问题,造成工作难度和奖励绩效不匹配的情况,受限于财务系统取数指标的可实现性,工作的质量以及难易程度无法与具体的岗位进行匹配,。
若全面实现工作量考核,所有的工作业务岗位应打通安排,减少专人专岗,提高全员的工作能力,也方便人员安排和工作岗位流动。
(二)重量而不重质
篇5
(一)绩效考核的内容
绩效(performance)指工作效果和效率,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绩效考核指组织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作用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同时也是高校教师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每一个教师整体素质的良好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使每个教师得到发展,而且也促进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方式基本是走形式的。考核方式及方法虽然运用全方位考核,但是考核的结果很难真正体现出考核的目的。例如上级考核,虽然进行考核,但是上级不是长期了解教师的情况,只是在一定时期进行观察和考核,大多数还是事先通知教师,很难全面的了解一位老师的整体情况。还有下级考核,让学生来评估教师也是基于形式,基本上学生不认真考核、学校也不与参考,考核的结果很难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
(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1、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
每个高校的考核标准都不一致,但是多数都是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考核。因为考核指标不明确,让考核者不了解考核指标的真正内涵,使考核者无法正确的对教师进行评价。考核指标要是过于简单的话,就造成不全面、不具体的对教师进行主观评价;要是考核指标过于繁琐,则造成考核人员的厌倦,使考核的难度增加的同时也使考核人员难以把考核从一而终,最后考核结果也是不太准确的。
有许多高校管理者对学校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自己的绩效成绩不了解、学校没有让被考核的管理者充分参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结果和加薪、奖金没有更多的连接的结果,使绩效考核成为形式。在实际考核过程中,高校总是长期使用一个指标体系,没有随着实际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无法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2、绩效考核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每个高校都是一学期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考核时间都是在学期期末;而且没有预先对每个考核人员进行培训。这样一来忽略了教师在开学之后的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在教学中有影响,也忽略了考核人员的因素。
因为时间的局限性,每个考核人员对被考核人员的绩效表现的评估都是停留在被考核人员的近期的表现和成就上,可能造成评估有很大的误差。每个学期期末考核不仅会使每个被考核的教师掌握规律,而且使每个上级和同级的考核印象只留在期末的表现上。这样的考核就使考核者对被考核者无法做出全面准确的评判,而且这种考核只能勉强确定被考核教师在被考核期间的教学状态,行成一个不全面、不具体的考核评价。还有下级考核也就是学生评价,学生考核也不能来表现到被考核的教师在平时的状态是否与期末的状态相一致,而考核的时间正是大部分学生忙于复习的时候,根本不能专心的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且还有可能产生厌烦心理去参加考核,造成考核结果不具体也不准确。
3、绩效面谈和反馈的缺失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环节中都是缺少绩效面谈和反馈的。大多数高校的绩效考核目的都是好的,但是考核结果往往都不能应用在实际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去。也就是说无论好坏都不会影响到该教师的工资、奖金和人事任用及升迁,或是影响很小。然而不注重考核结果的反馈,就不能指出被考核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无法给该教师提出改进其教学质量的建设性意见,限制了教师的发展,也影响高校的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没有领导的鼓励和要求,教师工作的状态也不能更加积极或是努力的去达到一定目标,变得得过且过,影响绩效考核的进行也使绩效考核只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
科研成果是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重点之一,采用定量指标绩效评价都没有错,问题在于定量指标的使用限制,不能光看有多少科研成果或是发表多少学术文章,要认真考虑它的实际作用及意义。而且没有绩效考核结果的公示和反馈也使教师和学生不信任绩效考核,这样绩效考核的过程更加变得形式主义化。
三、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的对策
(一)改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要做到与时俱进
绩效考核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是为了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和整体性能的。为了合理、有效的进行绩效考核,不让其流于形式,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绩效方案,就要做到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变化或社会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二)改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方法
1、科学的设计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内涵明确、清晰,绩效评价指标的表达应明确、清晰,用于定义评价指标的名词应准确,没有歧义,这样的评估是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它的含义,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感觉。如果可能的话尽量让考核人员明确每一个评价指标的详细定义,或是统一考核人员对每个评价指标的详细定义。如对教师的考核可以突出教师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考核指标内容要贴切合理,要把大的指标分解成小的指标,这样就更加明确其的涵义。
不同的教师岗位要设定不同的指标,不同的科目也要设定不同的指标。评价指标应具有针对性,应针对具体的绩效目标,并反映相应的性能标准。并且,每个评价指标的设定要易于衡量。设定指标要把考核成本、指标的准确性和获得所需数据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在内。
科学的分配指标权重一方面是指每一个考核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就是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各自在总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是指每一个考核主体在整体的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如上级对教师的评价占多少比重,或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占多少比重。权重的不同也影响到评价的总分数,所以科学的分配权重也是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的关键之一,也是绩效考核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2、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管理
安排合理有效的时间对教师进行考核,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不要集中到学期期末才进行。因此,有效的评估,也可以提高生产力。不要事先通知老师进行考核,这样突击能更好的了解到教师备课情况。
对考核者进行培训,使考核者明白考核的重要意义及作用,让考核者客观的、科学的、负责任的进行评价。并且要让考核者掌握考核的技能、技巧。
3、建立、健全绩效反馈及面谈制度,合理应用考核结果
绩效反馈与绩效管理面谈的关键方面是知道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它对教师反馈评估非常重要,它根据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领导通过反馈可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优点,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或是希望保留的优点,对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一般高校用360度绩效考核方式,上级与同级的考核可以在每月的不定时间进行考核,这样能更好的了解教师的状态,在下级考核中,让同学们专门特定时间来考核,既不要在学期期末,也不要在学期开始,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教师的同时,可以专心的、客观的对教师进行评价。自身的反馈中,不如建立每周的教学总结,这样有利于教师能够很好的调整状态,改进今后的教学。
明确面谈的目的和预期效果,期望的效果可能是:教师在如何改进绩效方面与领导达成共识,并在下一个绩效周期成功实现改进计划;领导也可能想通过面谈表达对教师的信任,并期望他们保持目前的高绩效水平;使教师接受更高的目标或绩效标准;使教师接受职务的变化等等。通过绩效面谈,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保持自己的优点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师的绩效水平。
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是绩效考核中的重点,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反馈及分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效果。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奖励或惩罚,并在晋升的考核中加入绩效考核的综合评价,这样就能在之后的教学中有效的激励和勉励教师。建立考试结果教师申诉制度,在学校宣传检查结果,并接受教师的监督,并通过合理的渠道进行申诉。
篇6
关键词:高校教师 绩资工资 绩效考核机制 探析
中图分类号:F240;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204-02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这是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和调整。大多数高校顺应改革大潮,结合国家文件精神和自身实际陆续制定了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与办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说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当前高校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指标体系不科学、考核重量不重质、缺乏考核结果反馈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此,必须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本文将根据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基本内涵的理解,结合当前高校绩效工资实施的具体情况,针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绩资工资实施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进行探析,以期提升高校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制实施成效。
一、绩效工资实施背景下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是做好绩效工资分配的前提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教师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有效地结合起来,是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取得成功的关键。很多高校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但对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却重视不够,有些高校甚至依然沿用原有的教师考核办法,未能对教师的工作作出科学的评价,导致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无法发挥。
(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是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教师是高校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考核体系的核心,其考核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关系到能否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1}。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不仅为教师的薪酬、职称聘任、培训、奖惩提供依据,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当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明确,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目前,随着绩效工资的实施,各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工作都日益重视,出台了教师绩效考核方面的办法,但这些考核办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考核目的不明确,为了考核而考核,使考核流于形式的问题。各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以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有的高校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对所有教师都采用统一的标准,未能体现不同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性;有的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复杂,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有的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以教学科研工作的数量为重点,不重视质量;有的高校不重视对师德的考核。
(二)绩效考核的方法不科学,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大部分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采用定量考核的方法,只重视教学工作量的多少以及科研项目、成果、数量的多寡,而忽视了对师德、教学、科研质量的考核评价。这种采用简单定量考核的方法,必然会将教师的精力导向那些可以在短期内就能见到收益的工作中,虽然提高了教师任课的积极性,但增加了教学质量下降的风险;虽然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多了,但高质量的成果和论文却很少。近几年来,高校教师一些学术不端的负面新闻,极大地损坏了教师的形象,与师德考核的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这种“重定量轻定性”的考核方法,长此以往,将影响教师教书育人基本功能的发挥,使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功能被弱化{2}。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重视不够
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与教师的薪酬和职业发展等激励机制相挂钩才能体现其价值。如何根据教师的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合理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和职业发展计划,是保证绩效考核激励作用发挥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存在着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不紧,与职称聘任关联性不强等不重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的问题。
(四)缺乏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与工作改进机制
绩效反馈是将绩效考评的结果反馈给教师,使教师了解自身的绩效水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与教师共同制订绩效改进的计划,以期在未来的绩效期内发扬成绩、改进工作和提高能力。绩效反馈是绩效考核的关键一环,而这一环恰恰是很多高校做得比较薄弱的,有的高校只是简单地把考核结果告诉教师,没有任何的改进意见,而教师对绩效考核的结果也不够重视,绩效改进更无从谈起。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的若干策略
针对以上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的若干策略:
(一)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的直接目的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主动地改善工作表现从而提高个人和集体的绩效;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既是实现高校绩效考核工作的内化、实现教师个人绩效管理的关键,又是高校更好、更快地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1.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原则。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反映个体/组织关键绩效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是用于衡量职工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高校教师的关键绩效指标来自于对学校战略目标的分解,是对学校战略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关键绩效指标是真正驱动学校战略目标实现的具体因素的发掘,是学校战略对教师工作绩效要求的具体表现。关键绩效指标为绩效管理提供了相对透明、客观、可衡量的基础。因此,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绩效考核的前提。
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可采用SMART五原则,即S(Specific)――具体原则,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M(Measurable)――可衡量原则,指标必须是可衡量的,必须有明确的评估标准;A(Attainable)――可达成原则,绩效指标不高也不低,并在适度的期限内可实现;R(Relevant)――相关性原则,绩效指标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T(Time-bound)――时效性原则,绩效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2.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根据高校组织性质与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遵循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的SMART五原则,将师德素养、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职业发展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四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确定后必须要有更具体、可衡量的二级甚至三级指标。具体如下表:
(二)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合理确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
绩效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师德素养、教学质量、科研质量等采用定性的评价办法,对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等采用定量的考核方法。对不同岗位的教师实行差异化考核,可将教师按照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进行分类考核,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侧重点和权重应该有所不同,使之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三种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研究型的教师绩效考核中科研工作的权重占大一些,教学型的教师教学工作的权重相对高一点。对绩效指标的评估采用一票否决制和打分制相结合的形式。一票否决制主要用于师德素养的评估,出现师德师风败坏、学术腐败、造假等,绩效考核直接确定为不合格;打分制用于指标能够细化和量化的项目。
(三)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做好绩效的反馈、提升和改进
绩效考核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结果的运用。应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奖惩、岗位聘用、人员调配、职务晋升等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改进、激励作用。
完成绩效考核之后,还需要对绩效考核进行反馈。绩效反馈,是绩效持续改进的重要动力。绩效反馈是使教师了解自身绩效水平,使教师维持并进一步改善现有绩效的重要措施。绩效反馈可采用绩效反馈面谈、自我反馈、360度反馈的方式进行。绩效反馈面谈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通过绩效反馈面谈,使教师了解学校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保持优点,改进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绩效水平;自我反馈是一种单渠道的反馈方式,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将自己的行为与绩效标准相对照的机制,使教师对自己的绩效始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绩效提升的内在动力;360度反馈,是教师从自身、上级、同事、学生中获得关于本人绩效信息反馈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绩效反馈信息的认同程度,通过反馈知晓各方面的意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绩效改进是绩效考核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改进是通过找出教师工作绩效中的不足和差距,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和策略来不断提升教师绩效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对绩资工资实施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进行探析。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种角度加以研究、探索。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对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作用,解决动力问题;其次,要从实施实践中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解决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的针对性问题;最后,提出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具体的策略措施,解决可操作性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使实施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取得根本性进展,达到预期效果。
注释:
{1}吕志霞,陈伟.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8):78
{2}蔡慧峰.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量化体系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6):108
{3}林利.我国医学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7
篇7
关键词:高校;绩效考核;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59-02
引言
绩效考核指组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在既定的时间内所做的工作业绩尽可能地做出正确的评价,以达到对组织及个人绩效改善的目的。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绩效控制的手段,可以起到激励的功能,使员工增强其工作满意感。同时,绩效考核也可以作为执行惩戒的依据之一。绩效考核有利于对组织进行控制,对人员进行激励,优化资源配置。绩效考核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绩效考核的结果是确定教职工晋级、岗位轮换、薪酬、福利、奖惩等人事决策的客观依据,同时也是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教育培训的客观依据。科学的绩效管理能使教职工更加了解自身的优势以及弱势所在,使之能够更好地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扬长避短,使其制定职业规划更具目的性、科学性。
一、我国高校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标准不科学
一个考核体系要发挥其激励作用首先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当前我国高校考核体系在标准设置上存在很大问题。我国高校在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时大多依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文件对高校绩效考核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致使考核内容单一,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和尺度,不能真正反映人员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在考核项目选择、考核指标设定等环节往往缺乏科学的分析,未能广范征求教职工的意见,经常由人事部门根据现有的条文结合学校管理者的意愿和偏好进行设定,导致绩效考评体系既缺乏其应有的严肃性,也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在教职员工中的形象,致使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弄虚作假应付考核。同时考核指标设计过于笼统,没有做到因人因岗而异。高校教职工按岗位大多可分为教学类、科研类、党政管理类、教辅类、工勤类等,而每个大类又分为若干个小类,如教辅岗位类可分为实验教学类、实验管理类、图书资料类、其他专业技术类等。各类人员的岗位性质相差很大,但高校考核时,仅仅把考核对象分为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四大类,统一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来考核,而且每个人在每个方面分值权重都一样,只是细化的内容上侧重点略有不同,最终难免张冠李戴。
(二)绩效考评人员素质与考评方法有待提高和完善
绩效考评人员在考评过程中未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各项考评指标,工作能力上有待提高。不能对参评人员一视同仁,无法做到客观、公平、公正的对参评人员进行考核,工作态度上有待端正。除此之外,考核体系本身在方法设计上也缺乏实用性,过多地注重静态的资料和资格的审查,无法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过程跟踪和实地考察,定量地考核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却有失偏颇,定性分析又因为主观性太强而丧失了参考的价值,致使教职工往往追求教学科研的数量,丧失了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工作品质进行改进的热情。由于考核的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占有很大的方面,个人的人际关系,情绪化、功利化等一些非正常因素也会影响到考核的真实性。
(三)缺乏对部门、团队的考核
正确处理学院考核、部门考核与教职工个人岗位考核之间的关系,提升学院整体绩效水平。教职工的工作成绩需要先转化成部门绩效或团队绩效,而后才能达到推动学院整体业绩提升的终极效果。所以,跨过部门绩效和团队绩效,仅仅对教职工进行考核的方式是错误的。它使得教职工在考核时为个人的得分而斤斤计较,没有将注意力转移到关注所在部门的业绩以及学院整体发展上面。
(四)绩效考核与激励体制脱节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其最大的作用在于激励员工向既定的目标前进,同时对偏离既定路线的行为进行纠正。目前高校的绩效核往往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的结论只是公布一个结果。在对考核结果的使用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制度,导致了绩效考核与激励体制相脱节,没有使绩效考核结果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不能凸显绩效考核的导向、改进、激励的功能,更不能与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颁布的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岗位设置等一系列改革的举措相适应。
(五)考核的结果反馈不畅
绩效考核对教职工的反馈和沟通不畅通,教职工考核之前不理解考核的内容与程度,考核之后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缺乏反馈,没有真正利用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教职工在工作能力、工作责任等方面得以提高,考核的结果运用太过于单一,考核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高校绩效考核的对策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
高校绩效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是对教职工的聘任、晋升、奖励或者处分提供客观的依据,鼓励教职工更好履行岗位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教职工不断成长,在业务方面和综合素质方面不断进步。高校的绩效考核要从面向过去、关注结果、重视奖惩,发展到面向未来、关注过程、重视发展。
(二)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数字总是更能科学地说明问题,一项指标落实到具体的数字上才能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和反映出一位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因此在制定指标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取定量指标,对教师的出勤、工作量、工作业绩等采用定量的方法;而对于一些不易设置定量指标的,例如教师的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等,则采用定性的考核办法。这样使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科学合理地把360度考核、KPI考核等方式、方法运用到高校绩效考核中来,建立以量化考核为主、以定性考核为辅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三)构建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与标准的制定应该与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将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建立高校教职工考核指标体系的框架,主要是从教学科研效果、综合素质、工作业绩、工作水平入手,设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既要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考核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高校教职工队伍的客观实际情况。设计指标体系时,应该注意指标体系的针对性。高校中的教师具有不同的级别,也存在不同管理层次。这对教职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对每位教职工的绩效水平做出合理的、符合实际的评估,就必须根据不同级别的教师制定不同的绩效标准。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制度
要把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准确、有效地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实现正向强化的效果,而不是通过绩效考核打出一个分数就结束了。高校相关领导要与教职工进行绩效反馈面谈,使他们了解学校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这有利于教职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绩效考核结果,可以科学地反映教职工在教学、科研上及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使得教职工在明确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可以对自身能力、自己适合的岗位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学校也可以根据每个教职工的个人特点及各岗位的岗位需求,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最终实现教职工和高校的共同发展。创造一个公开的通畅的双向沟通环境,使考评者与被考评者能就考核结果进行及时有效地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员工未来事业发展计划。
(五)建立健全考核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
实施绩效考核是实行绩效工资的前提,直接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利益。校内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各个群体的利益要在教代会的民主气氛中加以协调,使之既达到合法,又能尽量达到合理公平。因此重大的改革方案以及绩效考核的方案以及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等要经教代会通过,通过后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平衡各个群体的利益,得到教职工的拥护,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同时,建立健全考核责任机制,考核责任机制是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首要的、最基本的约束机制。要明确考核责任,追究考核责任,同时,建立健全考核申诉机制,保障考核结果客观、公正。防止考核权力的失控和滥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黄维德,牛凯云.中西方高校绩效考核体系比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篇8
一、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涉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与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改革等诸多方面。由于收入分配的调整最终影响到学校管理体制的改变,实现教师从“公家的”向“为公众服务的”理念转变,所以实施时间不久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绩效工资改革指导实践可操作性不强。实施绩效工资考核是一项复杂艰难的工作,这涉及到学校的校长、教师和行政后勤教辅管理人员。就目前情况来看,从中央、教育部和广东省、广州市制定的相关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指导文件意见中,都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一些宽泛的方法和建议,没有具体的实践可操作性。由于仅仅是指导性文件框架,广东省要求各地市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各地市又要求各区县出台具体考核细则,然后各区县要求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最终结果反而就是出现了绩效考核方法和细则模糊不明、相互推诿、相互观望和长久等待的不良局面。从实践层面来看,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存在着评价模糊或过度量化的倾向:一种工作偏向是认为教师的工作不是流水作业,教师的育人工作很难完全用数据来衡量,进行教师工作绩效考评以质性评价为主,忽视了量化评价结果的运用,结果不能让老师们信服;另一种工作偏向是强调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以绝对化评价为主,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务考核甚至精确到“每分钟多少钱”,进而走上过度量化的不求过程的轨道上去了。
2.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价指标考核体系不完善。在区县范围内,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价指标考核办法基本上是一校一案,显得十分混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基层学校教师矛盾的下移。有些义务教育学校根据所教课程、满工作量课时数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评定,教授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奖要高于其他课程的教师(特别是没有中考会考、小升初测评任务科目),这样就不利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些学校还设置了名次奖,即奖励学生成绩好、考试排名靠前的教师。由于目前素质教育方面的绩效相关信息量较少,同时也缺乏明确的考评指标,因此绩效工资很难对非中考会考、非小升初测评科目教师形成激励作用。而现实中,应试教育的绩效考评指标往往更易于掌握,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考升学率、平均分名次等,这就导致了绩效工资仅同这些考评指标挂钩,从而强化了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应试教育导向。
3.教师绩效工资异化为过度集权。在一些区县,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分配方案出现了偏行政、轻教学的现象: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师待遇,可能还不如二十多岁的学校团委书记;学校行政人员最高绩效工资甚至可达一线教师的3.5倍。一线教师获益不多,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响。教育的过度行政化,导致了学校领导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中掌握了绝对主动权。校长是政策实施的对象,同时也是政策实施的一个主体;校长既在被考核的范围内,也在参与制定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案。这样,学校领导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毫无疑问地导致了绩效工资获益中领导多老师少、甚至拿教师的钱填充学校领导口袋的不良现象。
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路径
在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要深刻领会“绩效”二字。绩效中的“绩”,指的是工作业绩,注重数量;“效”指的是工作效果,注重质量。所以,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健全绩效工资反馈机制。
1.团队化激励,建立促进合作的绩效工资机制。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奖金机制在促进教师努力从教的同时,也引发了同校同级教师间的互相打压和恶性竞争。为消除不利竞争的可能性,绩效工资实施时必须要有一部分资金是用来嘉奖以部门、级组、科组或整个学校为单位的集体,这样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也可以自发组织专业学习小组或自然组成备课组,每组大概五六个人,由于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小组内一个教师的进步就能同时提高其他教师的工作绩效,最后体现落实在工资绩效上。比如某班一个学生获奖,相关科任教师或同科组、备课组教师均可获得绩效的加分。这样既能最大化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最大化教师的绩效奖金。
2.参与性决策,确保绩效考核体系的多元与民主。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时,应当采用多途径、多主体的评价方式。除了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外,家长、学生、社区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应该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参考内容。在提高评价民主性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增进评价内容和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要力求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把教师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充分体现出来,使绩效考核能借助外部规范要求与教师内在自我发展需求的双重激励作用,满足全体教师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篇9
教师绩效考核系统,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既体现出薪酬差异性、又具有引导性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本次研究以银川能源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系统建设为例,提出了一套教师绩效考核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并基于B/S模式,使用实现了该系统。
【关键词】教师绩效考核 B/S网络架构
本项目旨在通过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规范地对教师绩效进行考核与评价,使高校人事考评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透明化。
1 教师绩效考核流程概述
学校建立了岗位考核管理制度,考核办法采取聘期中考核与聘期末考核相结合,聘期考核以量化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调整岗位职务等级和进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银川能源学院教师绩效考核流程为:
(1)方案公布。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
(2)个人申请。各单位人员应向本单位提交岗位应聘申请。
(3)审核。岗位聘任办公室按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工勤技能岗分类造册,并将各类人员应聘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按照聘任权限和聘任程序,由各单位和学校分别审核。
(4)将审核材料输入软件中,由软件给出审核的结果,进入后续工作流程。
2 绩效考核系统的需求
2.1 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考核内容的细化
本项目内置三级管理体系:教师、院部和人事部门。教师即时地将自己工作内容按照绩效考核的要求分门别类录入系统,院部和人事部门依次按照教师提供的佐证材料对教师业绩进行验证,最终按照考核年度自动得到每位教师的考核结果。银川能源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描述如图1。
2.2 教师绩效考核内容的标准化分类
制订教师绩效考核内容的标准化分类:本项目将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分为四大系列161个小项,教师需要将自己的佐证材料上传到服务器,经过院部审核和人事考核,最终得到每位教师的年度考核结果。
2.3 人事考评过程的标准化和信息化
不同的工作岗位绩效评估的标准不同,比如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九个等级,每一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在聘期内需完成规定的目标任务分值。经学校选拔获得“西部项目”公派留学人员、访问学者、脱产进修一学期、挂职锻炼人员,学习期内学时正常计分;聘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学工作为必选;各类科研项目、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专利、科技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公开、公开出版教材均取前三名,按分值的100%、50%、25%计分;同一奖项按等级最高的计分
2.4 佐证材料的审核和管理
各单位人员应向本单位提交岗位应聘申请,填写《银川能源学院岗位聘任申请表》,并注明竞聘某一岗位某一等级、是否低职高聘等信息,交所在单位初审后,由单位统一填写银川能源学院岗位聘用人员花名册报岗位聘任办公室。应聘正副处级(含正副院长、总支副书记)岗位人员,将申请表直接交岗位聘任办公室。佐证材料通过审核后作为绩效考核评估的依据。
2.5 多角色权限管理
符合岗位聘任基本条件外,还需完成岗位职级相应的岗位目标分值。岗位目标分值分为四系列 ,即高教系列、工程系列、实验系列,辅导员系列,其他系列未列入的,参照高教系列计分标准。四个系列的工作业绩可交叉计分,但同一职级在聘期内的目标分值不变。
2.6 教师个人门户
教师绩效考核的结果会在两年聘期结束后在学校范围内公示。教师也可登陆网页查看考核的结果。
3 软件体系结构
3.1 软件体系的结构划分
将软件划分为五个层。第一层为硬件设施层,它负责集中管理硬件。第二层为数据库层,该次存储有大量的数据。第三层为数据库仓库层,在数据库层上建立一个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的每一个数据都映射数据库一个原始的数据。数据仓库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是标准化的数据,人们调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时不会对原始数据库造成影响。应用数据仓库可令调用的数据标准化,令原始的数据安全化。第四层为功能模块层,本次将该软件系统划分为四个功能模块。第五层为交互层,它应用网页的方式和用户即时交互。
3.2 绩效考核系统的模块划分
系统分为教工管理、考核评价、用户管理、考核管理这四种模块。
教工管理模块的功能为数据统计、数据查询、记录添加这三项功能。该模块记录有关于教师的一切个人信息。
考核评价模块的功能为输入评价、修改评价、浏览评价这两项功能。
考核管理模块分为评价指标设置、评价权重设置、评价表格生成、评价权限设置、考核成绩汇总五项功能。
用户管理模块分为用户信息添加、用户信息删除、用户信息修改、用户密码管理五项功能。
系统模块分为信息、信息修改、信息删除、数据备份、数据打印这五项功能。
4 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
本项目是与人事处的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规范地对教师绩效进行考核与评价,使人事考评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透明化。最终达到考核目标清晰、考核过程可控、考核结果透明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进行了标准化分类和考核目标细化。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分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类,本项目在此基础上细分为四大系列一百六十一个小项,逐项对教师绩效进行评分考核。本项目最终实现为科研、教务、人事和院系各部门对教师绩效的标准化评估提供切实依据和保障。
5 结语
该次项目采用教师、院部、人事三级管理体系,应用计算机软件考核其考核过程可控、考核结果透明,其研究的成果可以极大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银川能源学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地现实意义和潜在的巨大收益。
参考文献
[1]万景,宋绍云,殷凤玲,刘海艳. AJAX实现客户端对服务器文件的自动分发研究[J].价值工程,2010(05).
[2]李先军,刘波,余丹,马世龙.一种基于AJAX技术的B/S与C/S混合构架模式[J].计算机应用,2009(04).
篇10
一、绩效计划的制定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工作的起点,是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把个人、部门的目标同组织目标连接起来。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使之后的绩效管理环节顺利进行。因此制定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实行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不断努力。具体到学校来说,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落实到各个部门当中,促进计划能被有效执行,但是各部门的计划也要融合到学校的教学目标中,以学校的计划为大的方向,选择正确的定位,使个体绩效计划与学校绩效目标保持良好的契合度,只有做到这一点,绩效计划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具有推动力。首先学校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特点和目前的教学管理现状,以“职责清楚、制度健全、考核严格、效率提高”作为预定目标,需要印发《学校年度绩效管理计划方案》在教职工中传阅,促使教职工了解学校制定的目标,从而以此作为依据,保证个人计划能够与学校计划融合。另外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成就是桃李满天下,然而成就一批批全面发展的学生靠的是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各学校的教职工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时,同年级的老师都是经过沟通交流后分析出本年级的教学工作特点,共同商量制定出合理并且有实际意义的计划。
二、绩效管理的执行
绩效计划或合同的制定是重要的,但是这仅仅只是一种文本约定,绩效计划的实现靠执行,只有切实去实践才能使计划变为现实,因此,计划执行环节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计划的执行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作为前提,并且需要教职工从思想上重视,把绩效考评作为保障。各学校的党政领导要把绩效执行工作在干部职工会议上多次强调,并组织学校绩效考核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顺利运转,这表明学校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另外,为了规范绩效执行工作,学校要特别建立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并形成一套系统的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经过几次修改和完善,教职工大会通过,学校考核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并报县教育体育局批准后实施,对绩效执行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有效的规范作用,使绩效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程序公开,客观公正。
三、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工作将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及素质水平做出评价总结,是绩效管理的中心工作。同时,绩效评估还具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对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例如态度问题、专业水平欠缺等方面。绩效评估是绩效诊断、绩效改善与发展的基础,以往教师绩效管理实践中的低效问题通常是与评估的缺陷联系在一起的。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分为:师德、能力、出勤、效绩等四个方面。对学校教辅、后勤人员的工作折算相应的工作量,主要考核其服务态度、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各学校的绩效管理工作最重视的环节就是绩效评估,为此应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公平客观地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小组成员涉及学校自上到下各个部门,由校级领导班子到工会主席,再到部门负责人,最后还有一线教师代表,都具有资格参与评估工作。在评分环节中,考评办法可分成很多种,以之前建立的考核指标为标准,可采用自评、互评、学生评和考核小组集中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按照不同的比例计算得分,这样的结果相对客观,数据采集方式比较多样化,使数据能够有效地反应事实。根据这种方式得出结果后,全体教职工在公示阶段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工作绩效,找出影响绩效的因素,为今后的工作找到改进方向。
四、绩效的改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