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戏剧 影视 传承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的新兴艺术对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漠,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影视艺术也发生了巨变,利用光、时间、空间、声音、特技等所形成的多维空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使影视艺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各类不同的电子媒介上。如果能将传统戏剧与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必将会扩宽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歌舞,经过多个朝代的演变,最终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剧艺术。主要由民间的说唱、歌舞、滑稽戏三种艺术形式融汇而成。比较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黄梅戏等。中国戏剧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把曲词、表演、音乐、美术等融为一体,用节奏贯穿其间,既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表现力,又达到和谐的统一,大大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形成了独有的、节奏鲜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中国的戏剧艺术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2006年,戏剧艺术作为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务院批准纳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6月2日予以公布。早在2001年,昆曲已被第一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所有传统艺术一样,戏剧艺术发展到现在,都面临着衰亡的危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电影电视、随身听、DVD机、互联网等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和广阔的选择空间。相反的,戏剧艺术的生存方式就显得陈旧和过时了,传统戏剧只有在舞台上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才能表现出它的艺术魅力。但这种以剧院(舞台)为中心的创作、传播和欣赏方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约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已不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到一个固定的场所去欣赏一种程式化的、剧情相对比较简单的传统戏剧表演。不仅戏剧如此,所有的剧场艺术都面临着普遍的危机。
目前,全国共有戏剧剧种360多种,除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剧种外,还有几百个小剧种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它们的传承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一些地方上的大剧种,如京剧、越剧、豫剧等都开办有专门的艺术院校,但近年来都面临着生源匮乏的危机。对于一些小剧种,更加令人担忧,有些剧种的传承人仅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两个,更没有任何资料得以保存,他们的传承全部靠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这样一来,很多小剧种都悄无声息地消亡了。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戏剧,近年来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保护模式过于保守,保护手法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与时展的趋势,效果不好。因此,对戏剧艺术进行合理的保护和科学的传承迫在眉睫。
三、如何发挥影视艺术在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明确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对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最能体现现代科技手段的影视艺术,将对传统戏剧的传承和保护发挥巨大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借助影视艺术的强大记录功能,对经典剧目、经典唱段以及演唱方法,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小剧种,进行记录、归类整理成视频资料,统一保存。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遵守产生、发展、消亡的自然法则。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能得以产生和发展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积淀,又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因此,在它消亡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对它的记录,因为只有在这些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才可以不断地绽放出新的艺术之花。而影视艺术的技术性恰恰具备了这一特点,使记录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文字和图片的层面上,而是真实地保存了它的影像和声音,这对今后的戏剧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也为这种即将消亡的艺术形式保存了最真实、原始的影像记录。
(二)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功能,通过电子媒介将优秀的戏剧剧目传播出去,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魅力。
传统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生产、传播和消费都受很多条件制约:它必须要有一个舞台(空间),它的创作和传播都是在舞台上完成的。而观众欣赏戏剧也必须通过舞台,每一个观众由于所坐的位置不同,其观看的角度就不同,因此他们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而且经常会忽略掉很多细节的表演。而在观看的过程中,即使是去趟洗手间或者接一个电话,都会漏掉很多精彩的片段,要想再看一下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重新安排时间、花费金钱从头看一场。因此,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借助影视艺术的先进技术,通过摄像机的角度转换和镜头、景别的切换,从不同的角度、距离来展现每一个场景,使剧中人物的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变化都可以被观众看到。再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功能,把这些优秀的剧目通过各种不同的电子媒介传播出去,人们再也不用局限在剧场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欣赏。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戏剧传播的局限性,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触戏剧、认识戏剧,进而热爱戏剧,戏剧艺术也将因此而更加接近普通老百姓,从而重新找到其生存的土壤。
(三)在保护传统戏剧艺术的同时,努力融合影视艺术的美学原则,开发新的戏剧形式,使戏剧艺术更贴近生活,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艺术来源于生活,真实、自然、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成了观众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所谓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对生活准确的提炼和概括。而对于戏剧来说,其精华所在却是追求神似的写意风格——假定性和程式性。传统戏剧要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诠释复杂的场景和情节,解决舞台空间与剧情实际空间之间的矛盾,在几代艺人的努力下,终于创造了一整套拓展舞台空间、变换舞台空间的巧妙办法,这就是高度程式化的虚拟手段。例如,同样是表现上楼梯、开门的情节,在戏剧艺术中,可以用几个程式化的动作就交待了;而在影视艺术中,就必须要有真实的楼梯和门,而演员也要像在生活中一样去上楼梯、开门,仿佛身临其境。戏剧艺术不仅通过富有音乐节奏的肢体语言,配之以小道具,创造出各种变幻的空间,并且以不同的脸谱来概括类型化的人物特征,生活形象被高度抽象化、符号化。这些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之所在,也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和保护的。就像现代的剧院文化一样,虽然都在逐渐式微,但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剧场艺术一定要保存,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要欣赏到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戏剧艺术,还必须回到剧场、回到舞台,这也是对传统的尊重,对传统戏剧的尊重。
另一方面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接受和吸纳新的艺术元素,开拓新的戏剧形式。影视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影视艺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借助科技的手段,制作出逼真的场景,突破了舞台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时空与视听的综合再现。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培养和改造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传统戏剧也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依据影视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段、传播媒介、欣赏方式、审美心理,运用影视艺术的思维方式去创作全新的、以戏剧艺术为基本内容的屏幕艺术作品。在融合的过程中,肯定要经历痛苦的割舍,因为戏剧艺术中的假定性和程式性恰恰违背了影视艺术中的逼真性原则,因此,割舍在所难免。其实,不仅是戏剧,各种艺术形式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例如电影,随着剧场文化的逐渐萎缩,电影艺术本身也正在萎缩。但是,在电影艺术式微的同时,它还在不断地接纳新技术或与别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媒体进行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态,比如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广告、活动网页、电脑游戏等。而传统的、古典意义上的胶片电影,可能会成为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戏剧艺术要得以延续,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融合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催生新的戏剧品种。
艺术发展史的经验证明,所有生命力旺盛的艺术门类都是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历久不衰的,但它们的语言结构是有寿命的,需要做出不断的调整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历史的发展。将传统戏剧与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必将会扩宽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注:本文为河南省2012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2400430147)
参考文献:
篇2
中国传统文化从发生到发展,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民族文化心理、民族崇拜和民俗习惯的综合体现,中国传统陶瓷巧妙的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物化为理性造诣与感性的化一,理与气合、以技入道,追求人的主观内心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和表达及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充分演绎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含蓄、柔和之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思想体系,审美取向讲求神韵――不能用语言传达的审美境界,为中国人找到了一种可以修身养性、回归自然的方式,它是根植于每个国人内心的创作源泉。现代陶艺作为个体审美经验及人文观念的现代艺术形式,它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艺术家要以时代精神及当代人的思想审视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蜕变为现代审美的精神回归,创作出具民族化语言和个性审美韵味的陶艺作品。
现代陶艺家许雅柯的作品多是以自然物象为题材,作品力图表现自然界造物的形态美和情境,将生活中质朴的美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榴生百子》寓意为多子多福,《阖》)的谐音为“和(合)”,寓意阖家幸福安康、和和美美,都是中国传统祈福的一种向往。作者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自己的审美体验,作品既有具体形象又不囿于表现技法的刻意,而是通过自身对物象细致入微的观察体悟与理解,综合个人对生活的感受,赋予了作品全新的艺术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去凝视、去体味、去冥想的契机。作品力图在真实中实现含蓄,在简约与凝练中体现丰富与精致,呈现出了传统陶瓷的审美取向,同时又以率真和古拙的造型语言使作品既可“观”又可“品”,拓宽了陶艺作品旧有的精神空间和人们在认识上的思维定式。
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是中国传统思想价值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本意就是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何共处,是强调“中和”的审美观的重要体现。“和而不同”,其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使各不相同的事物彼此和谐共处同时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同时“和而不同”的思想也揭示了开放性的存在,即包容性,善于吸纳新事物、追求新的和谐与发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也;反映了宇宙间普遍存在着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和指导作用,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为多元化共处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正如2011年世博会中世博村电梯间的“万象缤纷”陶瓷版画,在全面体现世博精神的同时,更加突显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东方经典与西方文明的交汇。陶艺家蒋兴国将中国传统的颜色釉与源自西方的油画技法结合起来,运用绚丽多彩的油画笔触演绎国粹京剧,把生、旦、净、丑四个京剧中的角色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种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
2010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理解、沟通、欢聚、合作”是此届世博会的宗旨,在这样一个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中,京剧与陶瓷、和源于西方的油画相融合,可谓是大胆尝试。创作者没有沉溺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将陶瓷语言进行了积极拓展,在形式上借助和利用了其他艺术形式做有益补充,丰富了其话语方式,使得现代陶艺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体现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这正符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最高思想。
在面对异质文化时,我们要以开放的意识,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站在自己传统文化立场上与异质文化进行对话、交流,自主选择其中有益的文化成果,“中和”所有“不同”以追求新的和谐与自身的发展。我国的传统陶瓷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中华民族自身经验的不断延续和对自身经验的不断解释中发展的;同时也是在和异质文化接触与交流中,在对异质文化不断选择和吸收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从受印度与中亚文化影响的唐代艺术到受波斯文化影响的元青花,和宋元时期大量出口的外销瓷,都不同程度的吸收了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互动、共生、相融中丰富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可以说,中国的陶瓷文化是在不断地海纳百川中才延绵至今并更新长流的,这正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的处世哲学。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动画创作;运用;《小门神》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24-02
一、《小门神》电影简介
2016年追光动画制作公司出产的《小门神》主要讲的是,随着被称为“年”的恶兽被封印,人间太平,人们不再关注神仙,神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在神界信息调研中,门神、土地爷、巨灵神等小神们都面临失业危机,甚至需要参加神界组织的“再就业培训”。正是基于此,门神神荼和郁垒两兄弟决定去人间释放“年”,当出现末世危机时,人们才会对神产生重新的敬畏,从而证明门神的价值。因此,郁垒和神荼先后来到人间,和镇上由于外婆过世留下继承馄饨铺的母女小英和雨儿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最后战胜了“年”,人界神界重新归于平衡。[1]在电影中,动画设计人员借助中国传统元素体现了爱和勇气。
二、《小门神》中中国传统元素和动画创作的融合
(一)将民间传说融合在动画创作中
在电影中运用民间传说,已经成为了近几年我国动漫电影中较为常规化的方式,我国民间传奇故事多数都是基于人类的想象,利用物质形态和语言能力展现虚构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故事。在民间故事中,通常赞美的是勤劳勇敢的人,而故事的最终,懒惰、贪婪以及自私的人都会受到惩罚,并对压迫者和剥削者利用反讽的措施进行抨击。而在《小门神》中,整个电影的主线就是关于“年”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土地公公讲解出来的,“年”是远古怪兽,不仅威力无穷,而且变化多端,每次出现都是天崩地裂,神界和人间都不得安宁,是太上老君利用法力将其制服,并利用三道封印困在人间。这个故事正与民间传说相符,并且在电影的最后,人们利用鞭炮将“年”吓跑,这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也是独具中国魅力的电影桥段。对于动画创作来说,民间元素非常庞杂,能在提升想象空间和内涵的同时,使人物和故事框架更加的饱满。另外,设计人员利用中国传统元素能提高情景创作和人物设计结构的优化,确保视听艺术呈现出不一样的风味。
(二)将皮影戏融合在动画创作中
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传统的皮影戏中,舞台上只是一块白布,利用灯光和牵线人偶讲述故事,借助人和光影角度建构有效的视觉冲击。在电影《小门神》开头,就是利用皮影对故事进行基调的建构,创作者利用皮影对门神中神荼和郁垒的身世背景,以及整个电影的发展背景进行了集中性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画龙点睛作用。将3D效果和传统皮影影像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传统中国元素的现代化升级,最大化还原了皮影艺术的视觉冲击效果,也将其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另外,皮影戏将整个动画的基调定位在乡土气息层面,不仅将技术框架和传统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也实现了创新框架的优化。[2]
(三)将年画融合在动画创作中
年画是整个动画中的重点,而年画作为我国传统的象征性装饰艺术,既是寓意吉祥的代表,也是民众用以驱灾避凶的主要物品。在《小门神》中,小女孩雨儿问妈妈,门神贴画的作用,妈妈是这样回答的“门神是保护家的,过年贴幅门神的年画,有了门神保护家家户户都平安。”这不仅是表达了图画设计人员的心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门神的定义。[3]人们对门神有着中国传统的崇拜,电影中将门神神荼和郁垒还原后,实现了艺术和文化传统的有效融合,在情景中展示中国传统元素,年画中的服饰设计和层次感也呈现出艺术的创造力。
三、《小门神》中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和动画创作的融合
将艺术造型和动画设计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体创造结构的优化,也最大限度地升级了整个艺术结构的时效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造型是视觉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不仅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也是民族意识和精神财富的集结,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龙凤图样,代表了祥瑞和威严。在《小门神》中,人物的艺术造型也非常突出,特别是传统的土地公、财神爷形象等,土地公手中的拐杖和矮小的身形,财神爷在培训时满身的金元宝和铜钱,甚至是郁垒衣服上的云纹,都在细节处体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和基础元素在动画中的应用。[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将文化传统符号和纹理融合在动画创作中,实现了整体架构的丰满和真实。并且,将艺术符号和动画连接在一起,能在满足整体画质和情感基调的同时,体现我国艺术结构的延伸,也能进一步凸显动画人物的形象气质,真正为电影的情绪表达渲染良好的氛围。
四、《小门神》中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融合的时代价值
传统的中国动画已经在逐渐凋零,人们逐渐淡忘了动画元素的实际效果,加之我国动画市场并不十分景气,《大圣归来》是历经几年经过几千人众筹之后才登上大荧幕的代表,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展现结构并不十分完整,人们在将其进行项目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动画设计人员在实践中认真思考。[5]特别要注意的是,只有突破传统文化的创作瓶颈和运行结构,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借助动画传递到世界。
因此,在传统动画创作过程中,创作题材是最重要的,人们借助创意和文化结构实现整体运行结构的优化,也能实现整体艺术作品的价值优化。但是,我国动画创作中缺乏基本的元素结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创意和文化并不具有时效性价值,创作水平和基本创作文化缺乏时代感。这就需要创作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认知。
第一,要深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只有保证从根本上认知文化传承的基调,才能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应用的更加自如。第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要秉持大力发扬中国文化的思想,从剪纸、水墨、戏剧等基础元素入手,建立健全完整的艺术创作结构,真正实现动画艺术创作的优化,力求更加传神的展现艺术创作风格和艺术结构,促进整体动画创作风格的最优化。[6]另外,动画设计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创作元素和传统内容提升画面感的同时,充实整个故事,自然展现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造型上也要进一步提升技法的熟练度,升级艺术风格,确保中国工笔画表现力得到最优化的展现。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动画创作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在紧跟时展进程的同时,充分践行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进行有效推广,实现中国学派走向世界的梦想。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国动漫市场面对日美文化的冲击,要坚守中国人民族文化的特征,提升民族文化的艺术地位,实现中国传统因素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宫崎骏动画电影对日本传统元素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6,14(1):65-67.
[2]郭爱红.豫北地方戏曲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初探[J].大众文艺,2015,26(8):42,36.
[3]辜昕宇.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5):167-168.
[4]陈,尚澎.当《兔侠传奇》遇到《功夫熊猫2》――关于本土动画影片同质化现象的若干思考[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5,15(5):120-121.
[5]雷宇.动画片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6):264-267.
[6]李佳.中国动画创作对传统文化“形”和“意”的借鉴[J].艺术百家,2014,30(3):250-251.
篇4
戏曲作文(1)
戏曲是我国的一大文化,它历史渊源,在汉代出现了戏曲的原型,叫“角抵戏”;在唐代,民间舞蹈得以入宫,得到更大的发展;宋代,又出现了 “瓦舍”和“勾栏”;金朝时,南方出现了“南戏”,北方出现了“北杂剧”,之后,南方的“南戏”逐渐发展起来,戏曲的雏形形成。
后来在各朝各代出现了许多戏曲形式,列如元杂剧,还有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是在元代,第二个繁盛期则出现在明清时代,在明代还出现了四大唱腔,分别是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在清代,戏曲转型,向民间化、通俗化转变,后来由于徽班和湖北汉调艺人同台表演,后来逐渐融合,成为了现在大家最熟悉的戏曲形式——京剧。
后来在地方又不断的出现许多戏曲种类,诸如越剧、评剧、黄梅戏之类的,戏曲有许许多多的形式就不一一阐述了。
我国的戏曲是我国的国粹,从1400多年就出现了,是我国无形的财富,属于非物质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戏曲这一辉煌的文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戏曲的舞台被现代的歌舞给抢占,戏曲表演的地方在现在可谓是少之又少,比如我们这里,我就不知道哪里有看戏曲的地方,所以说现在我们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得非常不好,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逐渐形成的民间文化、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传承并表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以及精神,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精神、智慧、文化的结晶体,而现在随着时代在向着科技化,现代化发展,戏曲这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不受现在人们的喜爱,自然而然没有了市场,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除了中央电视台在播出以外,其它的地方我们很难找到戏曲的影子。戏曲这一伟大的民族结晶体不能就这样埋没,我们应该将它延续下去。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也应该进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大众而变化,不然古板、死板的东西是一定会退居二线或者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当然戏曲也是中国几千年前的文化,有人会说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我想问:现在在以后不也将成为历史吗?改变是必然的,不然戏曲非但不能表现现在、以后的历史,却将会在历史的河流长流中无奈的被埋没。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接受戏曲,而戏曲也应该做改革,以适应现在的潮流
戏曲作文(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戏曲作文(3)
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篇5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艺术;韵味
一、中国画概述及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具有民族特色。它植根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越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会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它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黑白”极为重视,“留白”在中国画中是十分讲究的绘画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画理。“‘空白’在中国画中留素白之纸以无形当有形,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创造。”
“留白”一词最初源于中国画,是中国画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对比,运用充满感情和韵律的线条,组成明朗概括的视觉形象。这样的形象势必造成线内、线外的留白。留白并非空洞无物。中国画的留白不仅仅是画材之一,而且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境”,以无衬有,以有衬无,有无相应,反见其妙。
二、“留白”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在其他形式的艺术里,也有出现留白的手法。如“留白”在文学里,意犹未尽,悠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充分想像的空间;在音乐里有“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称作音乐上的留白;书法的“布白”也是如此,它们都是以无形来促使人们意识中形象的延续。中国画“留白”既是一种表现与构成手法,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体现。中国画始终是老庄、禅宗思想的续延发展,使艺术中具有崇尚空灵含蓄的审美取向。中国画的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像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它通过虚实关系、无中生有,对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白”虽然是指画纸的质地,但是在绘画作品中,可将其置于“有形”之境,与画面中的主题素材相互补充,成为绘画有机的组成部分。
三、留白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留白艺术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部分,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电影、戏剧、摄影、装饰、书法等领域,其中,被人们熟知的是留白在绘画上的运用,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实有的选条和虚留的空白,在整体的意象和情调中体现出似无还有的艺术境界,达到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1、 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以前,我总以为教学就是要达到一种满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是要强调再强调,重复再重复。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到:“老师正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课……”这句无心之言,忽而在我眼前溅出电石火花。教学教学,“教”与“学”,应是一对亲密互动的朋友。只有达到“教”与“学”和谐平衡的效果,才会诞生一堂好课。而“教”与“学”天平的两端若有一端失去平衡,这对朋友必会失谐。我突发奇想: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让出一定的空间,让孩子们积极去思考,主动去求索,是不是就可以达到一种教学上的留白效果?留白,既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无所作为,也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靠老师独到的匠心,智慧地选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职场中的留白艺术
国画中的留白给人以无穷的想像空间。职场中也需要用上留白艺术,去掉过于豪华包装的简历、过于浮夸的自我介绍、过于急躁的工作心态,为自己的职场描上纯色的线条,那就是一条步向成功的路。
比如说应聘,每位应聘者都有自身缺点,但处理缺点方法是否恰当,效果就截然不同。如果你的经历较少,有应聘者认为应该像招聘者诚实地说明,这样可以留给用人单位“真诚”的印象。但成功的应聘者往往不会主动提及自己的不足。在应聘过程中,招聘者可能会直接地问及应聘者认为自身的缺点有什么?这时,应聘者应选择一些不太致命的缺点来回答,例如社会阅历短等,并在提出缺点的同时说出自己克服缺点的决心和办法。
避开了自己的缺点,就应该引导招聘者向自己有利的方面提问。建议你应先将自己的经历仔细分析和挖掘一下,考虑这些经历可以着重说明你具备哪种技能,进而在面试中着重强调。也将面试官引导到这些方面提问,胜算会更大。
顺利通过面试“关卡”,踏上自己的职业路途,职场新人却需要抱着“留白”的心态工作,甚至要把以前的经验和知识归零。
用人单位认为,抱着一切从头开始心态的员工,才能腾出空间接纳新的东西。这种心态下,他们面对挫折也非常坦然。他们认为受点挫折也是自然的事,“吃点苦又能算什么”。
3、室内设计的留白艺术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空间里,空间对人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国际室内设计界普遍认为,空间才是设计师真正的设计对象。
室内设计师要设计出那种让人很想去发发呆、可供人联想引人思考的空间。在那样的空间里,人与时空可以进行对话。经历几千年留下来的古老建筑,无一不是那种能让人有与历史对话的联想的空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坚持留白的艺术。所以切忌堆砌材料。比如说广州美术馆的设计就是出于这样一个宗旨。至于家,就更需要如此。
家是让人彻底放松的地方。这种放松不仅仅是体现在身体上,更为重要的是心理的放松。一个能让人天马行空、随意遐想的家的空间,肯定是让人留恋的。它能够给未来的成长空间留出余地,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而发生变化的,因此“留白”也就显示出了它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华. 留白技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映射[J].美与时代,2006(2).
篇6
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每一项传统文化都如闪亮的珍珠熠熠生辉,音乐、书法、节令、诗词、武术、中医……每项传统文化中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宝藏。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1.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要学会筛选。
中国的传统文化灿若星河,唐诗宋词、书法篆刻、京戏脸谱、皮影艺术、中华武术,还有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礼仪等,举不胜数。写作时,首先要筛选出自己熟悉的,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张冠李戴,胡乱搭配;其次还要与作文题巧妙衔接。
2.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要学会融合。
传统文化素材仅仅是素材,而文章是作者丰富情感的表达,二者只有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打动读者。选好了材料,写作时,我们可以写自己学习某项传统文化的过程或者体验,可以写对某项传统文化慢慢消失的担忧,也可以写某项传统文化传递的亲情、友情,如过春节等。
【佳作示例】
传统文化里的坚守
贾博琪
雨落芭蕉,帘卷西风,历史如奔腾的长河悠悠而去,而那些传统文化如同珍珠一般,留在了沙滩上,也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作为中国人,我们会用心去坚守,这一代代的坚守,汇成了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那大红色的窗花里。刀起刀落间,纸屑飞扬。儿时,小小的我爱托着两腮,饶有兴趣地看奶奶灵巧的手把那大红色的纸镂成一幅繁华的图案。纸屑飘摇在她的袖口、指尖,一条将要跃起的鱼逐渐呈现在纸上。“真好看。”我爱不释手。奶奶欣慰地看向我,眉宇间藏着淡淡的愁:“这窗花剪纸是中华传统艺术里的一宝,里面有浓浓的年味,有浓浓的中华情……可惜,不知道还能不能传下去。”
在奶奶的熏陶下,我小小的手拿起剪刀,成为这剪纸文化的又一代传承人。奶奶请放心,我会用我的坚持让窗花艺术发扬光大的。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那古色古香的二十一弦里。我被眼前古筝那饱满沉稳的色彩、精致绝伦的雕花、行云流水般的刻字深深折服。筝上的二十一根弦清一色的淡雅,老师十指轻捻,乐声似天籁般流淌。当钢琴的黑白键逐渐取代了古筝的二十一弦,谁能看到它背后隐藏的淡淡泪痕?清风徐徐,裙裾飘飘,我指尖轻触,奏一曲《梅花三弄》表志趣,赋一章《高山流水》觅知音。嵇康的《广陵散》早已失传,谁还能同伯牙子期一样懂这华夏古老的琴音?
每个周末风雨无阻,我都会去老师那里学习。我深陷于古筝的魅力中,老师与我们一起合奏,我深信这种坚守,不仅是愉悦我们的心情,更是坚守着中华的古韵。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那精致华美的戏服里。外公外婆喜欢听京剧,于是我就学会了哼唱京戏。摆起兰花指,迈出凌波步,唱一曲《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又早东升……”这悠悠京腔,醉了外公外婆。外公早年买了一套京剧正旦服,如今将它送给了我。“丫头,京剧可是我们的国粹,你天生一副好嗓子,坚持着好好练,可不能辜负了这戏服,糟蹋了国粹。”外公将这戏服和头面递给我,语重心长地嘱咐着。我郑重地接过来,对外公笑。
在这个流行音乐风靡的时代,我能做什么?也许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默默地坚守,用心唱好每一句戏词。
天涯海角,每个角落都会有守护着中华传统的华夏儿女,连成一个红红的中国结。飘扬的中国结世代相传,汇成厚重古老的中华魂,生生不息。
【评点】
篇7
【关键词】 语文才情;个性优化;创新
一、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改革开放并加入WTO的当今中国,经济、科技日益全球化,中西文化和思想正在比照中剧烈磨合与交融。中国传统思维重人伦纲常,诗礼传家,温良谦恭,但轻自然法则,乐道安分守己;西方思维则重视揭示事物“为什么”的奥秘,“为求知而从事学术”。中国传统思维经验多于逻辑推理;西方人则抽象思维发达,假设推理大胆,乐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中国传统多一元化思维,有利于政令一统,却常常异己难容;西方则允许多种思想并存,能多角度解剖事物与现象。我们当知:真正的创新要以全人类为范围,真正的艺术没有国界,语言文学作为崇尚创新的艺术,当然应该有许多全人类共同认可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准。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将全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优化起来为我所用,在弘扬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理性的、抽象的、多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中西合璧中谋求超越和新生。
二、为语文“才情”优化奠精神之基
作为人类自身制造的反映人类思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审美意识之人文精神,从来就是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语文教育本应就是关注社会、荡涤灵魂、洗礼人生的人学教育。
1.教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对待生活,思考文学。爱祖国,爱人类未来,爱生活,爱他人也爱自己。在文学熏陶中伟岸理想,坚强意志,充沛激情,净化道德。品泰戈尔诗则懂得“艺术即建造真与美的人格”,读东坡词则贵贱贫富不改豁达乐观,学鲁迅则刚正不阿负起社会责任。
2.教学生在心态、情态的健康调控中舒展才志。给心灵以自由,多些舒畅愉悦感;给方法以利发现、研究,多些新奇创造感;给成绩以彰扬,多些成功自勉感;让教与学心理互换,多些师生忧乐共鸣感。阅读中,文之心,师之心,生之心,心心相印;写作中,人之情,景之情,事之情,情情相通。
3.教学生多情感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像德国海德格尔梦想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让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和谐灵动。在通达事理、明辨是非中提高人际关系理解力,用思想支配眼睛去观察事物,去发展好奇天性。用多情兼激情去收获人生感慨,收获人间真爱。
三、重悟性创新个性化,让语文智商出类拔萃
社会越文明,越需要独立思考,越需要个性,因为个性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于是市场选择和热爱个性,教育越来越强调面向市场,深入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义上的“悟性”,是一种包括灵感又大于灵感的心灵升华的“内化”境界,是人的认识在某些作用力下产生的新的有序思维结构,或深化有序思维结构而产生的飞跃。它最能激励人们“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它是个性优越化的突出表现。多“悟性”的学生最善于学好语文,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悟性”包括透悟、醒悟、顿悟、再悟、悔悟等多种多样。“学贵心悟,守旧无功”,“诗道亦在妙悟”。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悟性”,就是要通过文学获得语感,能解微言,辨疑似,察隐境,识讽喻,从而准确析文论事。写作教学更需要“悟性”,悟性越多创新越多,个性越鲜明生动。近几年中考“话题作文”,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意义上的悟性创新,包括立意、文体、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的全面自悟自得,目的是希望唤起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要崇尚理性的透悟,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在悟彻人间百态、世间万物中“赞美崇高,鞭笞丑恶”,从而用七彩的个性繁荣七彩的语言文学。
篇8
儒家文化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使中国传统建筑始终以现世的军权为核心,以宫廷寺庙建筑为主导,渗透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而影响中国建筑的基本因素“礼乐”观,在支配建筑的型制和内容、形态和图案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建筑与环境、空间和意境,造园与造景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 礼乐 传统建筑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优秀的文明成果之一。它不仅是人类修身养息的场所,还是历史文化的容器。它是一种借助内外空间、形态与环境来表现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审美观念和哲学理念的文化现象。建筑最初是为了“以待风雨”,但纵观古今中外的建筑发展史,会发现建筑的文化、历史、艺术、精神、哲学价值绝不次于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和技术价值。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艺术精神和哲学理念、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不仅表现在建筑形式上,更在建筑审美的精神层面上有着显著作用。中国建筑融入了“礼乐合一、情理并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基因,是世界建筑丛林中一支独树一帜的奇葩。
1 礼乐文化的含义
1.1 礼的意义
礼者,等级森严的典章制度与伦理规范,其着眼点在于对社会人群的“分”、“分而治之”这是礼的精神实质。在三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历程中,“礼”成为规范整个社会的纲,它贯穿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文艺、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规范了一切的人和事。礼,在于要求社会有条不紊,秩序严格。
1.2 乐与礼的辨证关系
然而,一旦强权意志过分强烈,惟礼而无其他,最后必然导致天下大乱。于是,作为对立互补因素的“乐”出现了,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维持其统治。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等级伦理;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所以,“乐统同,礼辩异”,“礼乐皆得,谓之有德”这便是儒家的礼乐观。在《乐之初义及其历史沿革》中说道:“礼是意志的训练,乐是情感的陶冶;礼是由外而内的教育,乐是由内而外的教育。”从中可以看出“礼”、“乐”的辨证关系。“凡音(乐)之起,由人心升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里的“物”,就是天地。所以,礼乐的和谐,就是“天人合一”。这种礼乐“和谐”,在中国建筑文化舞台发出磅礴的声响。
2 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以“礼”文化为特征。自周代以后,历代都把“礼”当作文化的主体框架。“礼”,在儒家的字典里,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在建造中则体现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普通民居到宫殿建筑都体现了这种礼制影响形成的秩序。
2.1 城市选址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已经十分注意城市及村落的选址。“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思想是当时城市选址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古人看来,居中为尊,左、右次之。古时宫城一般都在位于王城的中央,以体现王者至尊的礼制思想,其余建筑大都左右对称布局,进一步烘托至尊地位。自先秦以后,居中为尊的观念已成为历代社会的礼制规定,成为分别贵贱等级的原则。所以历代都城的选址多以“天下之中”而自居。
2.2 城市布局
同时,在城市布局中等级的概念也表现得十分充分,例如在布局中“内之为城,外之为郭”。历代城市布局以主城居中,追求轴线对称,《考工记・匠人》中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其中所包涵的礼制精神表露无疑。
2.3 建筑型制
由礼制秩序所确定的尊卑等级制度不仅表现在总体的规划结构中,也表现在单体建筑的型制中上:秦代就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的规定;而到了明代,尊卑有序的伦理更加细致入微,住宅有以多为尊者:“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色彩”;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更有以“中”为尊者:“中正无邪,礼之厚也”;同时在屋顶型制上也有尊卑等级之分:按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悬山硬山排序;色彩等级按照:黄赤绿青蓝黑灰排序;甚至连建筑的彩画也有高低贵贱之分,以用金多少来区别级别:和玺金琢磨石碾玉琢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墨线小点金……正如《礼记》所言“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为贵。”
2.3.1 对宫殿建筑的影响
宫殿是都城的主体建筑,作为帝王理政与生活的场所,其建筑制度依“礼”而定,十分严格。这里以北京故宫为例,其作为两代王朝的宫殿,其型制可谓是中国的礼乐文化的最集中体现。
故宫在整体布局上分为外朝内廷二大部分。外朝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以太和殿为尊,采用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赤柱黄瓦,彩绘以龙凤为主题,色彩偏于金黄。中和殿在太和殿之后,为帝王朝政的准备之所,位居次;保和殿采用歇山式,作帝王举行庆典和欢宴之用。而整个外朝地位又高于内廷,内廷主要建筑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座宫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为嫔妃居住之地。这就是渗透着儒家思想的“前朝后寝”之制。
2.3.2 对居室建筑的影响
(1)尊卑有理:宗法伦理中的“礼”在中国传统民居中主要体现在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在居室的安排上父母之居称正屋,一般安排在整个族群的中轴线,居中在上,以显示其在家庭中的至尊地位。对称排列在正屋东西两旁的称为“厢”,归子孙辈居住。“房,旁也,室之两旁也。”所以,房对正屋而言,属于从属地位,这与其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长辈与子孙辈的居室在坐落方位上有别外,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上也有尊卑之分。
(2)以堂为尊:堂不仅是活着的家长之居所,同时也是祭祀祖宗的场所。传统的宗法观念认为,一族一家之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在天之灵仍会关照在世的子孙,视他们“孝”的程度赐福降灾。“堂屋”既为在世家长之居,又为在天祖宗灵位之所在,因而家庭中最重要的活动一般也在堂屋举行,成为家庭成员汇集的场所。
北方的四合院,长辈住正房,下辈住厢房,前后辅助房间则为家奴,下人的住房,整个庭园的建筑秩序象征着家族内部的伦理秩序。南方民居的堂屋天井组合也是如此。堂屋是家族的象征,正中供奉祖宗牌位,家族内部重大事务都在这里进行。以堂屋为中心进行组合是家族伦理秩序的最理想的形式。
2.3.3 对陵寝的影响
中国历代陵寝礼制的儒家规矩,首先表现在帝陵上的“以高为尊”。汉武帝茂陵“高十四丈”,唐太守倡言薄葬,庆因山而葬,勿需起坟,其实陵之所居九崤山海拔1184m,其高峻雄伟不言而喻。而臣仆之陵,不论功劳多高,都不得超过帝陵。唐代规定一般情况下,一品官坟高一丈八尺,从二品以下依此递减二尺,六品以下为七尺,庶人仅为四尺,甚至不起坟。中国历代陵寝礼制,不仅以高为贵,而且以多为贵。如秦始皇陵,地上、地下建筑之繁丽是人们所熟悉的;再如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周七里一百八十步”,其地宫的设置也是极其繁复。
3 乐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透过“礼”的表面,我们还应看到“乐”的作用。儒家不仅追求社会各等级间的和谐统一,还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乐”,指人的内心情感及自然欲望,表现在建筑上就是以“适形”体现,所谓适形,就是指人情味,建筑要有宜人的尺度,适合人的居住需要。因此,历代统治者在都城建设中,虽然极力强调“礼制”,但同时他们也没有忽视“乐”的作用。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住宅、园林,都与自然结合的十分密切,有些建筑形式追求的就是不严格对称、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宜人的空间尺度和体量,总的来说,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舒适感。而在众多建筑类型中,则以园林建筑和文教建筑最能说明中国建筑的“乐”的精神。
3.1 庭园
庭园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基本单位或母题。有人指出,“庭园模式”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根本特点。它的主导思想乃是中庸和谐之美,其结构明显的表现出以礼乐精神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精神。
礼乐精神中“礼”主地、阴、理、静,“乐”主天、阳、情、动,“礼乐”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整体框架。礼乐互补在建筑中表现之一就是建筑与庭园的结合,建筑为“礼”,庭园为“乐”。从功能上来看,庭园的出现为建筑群的平面扩展提供了空间框架。如果我们从更深层次来看,庭园乃是“精神的居所”、“诗意的居位”。因此,庭园具有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庭园有着向内的模式并且具有完整性,可满足秩序、伦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庭园又为人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因此,庭园成了人与自然、礼与乐共同的中介。宋代以后,封闭、内向的庭园逐步加强了与自然的融合,扩大为花园,建筑的布局也更为灵活,形成了园林的雏形。陶渊明的《项脊轩志》中就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寥寥几笔写出了庭园的诗意。
3.2 书院
书院,作为一种具有综合功能的文教建筑,其组合方式是“礼”与“乐”相结合的典型。书院属于教学场所,应该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要有授课的讲堂、自修的斋舍等建筑物;第二则是需要有纪念名人的祭祀建筑;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有园林,因为陶冶性情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所用的讲堂、书斋等建筑一般都按照中轴线布局以体现“礼”的秩序感,而用来休息和陶冶情操的园林建筑则具有“乐”的审美涵义。所以,书院建筑实际上是礼与乐的综合体,典型的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礼乐合一。
无论是文人园林还是书院,它们在空间、光、影、色的艺术表现的同时,还有声音的艺术表现,如优美的琴声伴随着大自然的风雨声、潺潺流水声,形成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建筑画面,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礼乐文化相互融合的表现。
4 结语
“立于礼,成于乐”,中国传统制度与规范,一直受到礼乐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礼”的建筑秩序和“乐”的审美理想早就开始了他在各类建筑中的实践,不论是城市的形成和建筑的形式、形制,都深深地打上了礼乐文化的烙印,对礼乐文化在传统建筑方面的影响和研究,有助于理解和完善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楼庆西.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三联书店,2001.
[2]马敏.中国文化概论[J].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沈福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 [D].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篇9
在相识相知的人看来,不久前离世的台湾作家周啸虹是一位值得永久追忆的作家。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在4月13日周啸虹故去“七七”的日子,文学界人士相聚北京前门历经岁月沧桑、现已修缮一新的台湾会馆,追思缅怀这位作家。
周啸虹原籍江苏扬州,1932年出生于盐城,1949年赴台湾。他曾任记者等职,出版有十本创作文集,获过多种文学奖项,并担任过高雄市文艺协会理事长。他的作品以写实风格见称,凭着朴实无华的文字叙说人间百态,凡所见所闻,皆能精准下笔为文,读来亲切平和,发人深思,体现出丰富的经验、苦难的历练、细密的思维和高度的技巧。周啸虹还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组织了十次两岸交流活动。在他看来,这些交流就像一粒种子撒向土里,有发芽生根的无限可能。
吴泰昌、赵遐秋、曾庆瑞、石一宁、叶广岑、肖惊鸿、胡军、沈庆利、任芙康谈到了与周啸虹的交往,无不赞颂其慈祥和善、温文尔雅,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的风范。他们说,周啸虹的作品表现了大时代里作为大陆去台者内心的波澜,反映了深刻的历史变迁以及其中丰富而细腻的人性。虽然没有构建长篇之作,但在那些短篇小说、散文和剧本中尽显才华,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极大热情。他为两岸的文学交流,不畏艰难,不辞辛劳,作出了自己极为卓越的贡献。郑大、黎湘萍二位虽然没有见过周啸虹,但通过读他的作品,仿佛也能感到先生正笑眯眯地和自己讲述、交流人生的道理。
金坚范说,周啸虹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他爱祖国,表现在爱大陆,也爱台湾。他还爱文学,爱朋友,爱家人。赵玫专程从天津带来的一张照片,正是此话的注脚。那是2003年春她在台南近郊的亿载金城抓拍的。照片上,周啸虹和夫人陈春华手牵着手走着,他们面前,阳光铺满了天空和大地……
篇10
关键词:书法;时间性;方式;特征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27-01
“时间性”一词常与音乐、文学以及建筑联系在一起。国外有关于时间性的研究大多出现在一些哲学著作中,有关艺术中的时间性也主要是围绕音乐和舞蹈来展开的。纵观现代派以前的西方传统绘画,几乎从未出现过与“时间性”概念有关的论述。它无论在美学原理和艺术表现上,都与中国传统平面视觉艺术有着极为不同的美学风格。中国传统平面视觉艺术的核心是“用笔”。它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那种对完美“结果”的注重,而是更强调在书写与描绘的活动中,对这种“艺术活动过程的清晰记录”。这种对“过程”的强调不但影响了艺术家创作和欣赏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审美和评判的标准。而“过程”是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其本身就具有时间性——它在一段时间中发生,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展开,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直到结束。因此,强调过程也就是强调时间性。
在所有传统平面视觉艺术中,大概很少有象书法这样,与时间联系得如此紧密的艺术了。它不但在创作过程中强调过程的独立性,即在欣赏过程中也不懈地追求过程中的美。这种在时间和运动中展开的“过程记录”,其实是艺术家用手中的笔墨在纸上留下的各种痕迹。艺术家通过控制这些痕迹自身的形状以及与周围空间的组合,使它们产生各种变化和运动去影响观众的视知觉,从而引导观众的视线按照某种顺序或线索去欣赏这些变化和运动,让他们产生时间幻象的。
观众在欣赏书法时之所以能产生时间幻象是有原因的。而且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每个人在看到书法作品时都能够产生这种时间幻象,这还需要一些条件:
第一,最容易让人产生时间幻象的是书法中的文字排列顺序以及汉字的笔画顺序。也许很多人不会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这“几乎是相当有害于书法本体立场上的美学本质的”。但是笔者认为,影响视知觉除了人的生理因素外,更不应该忽视文化和习惯方面的因素。在中国,就算是不懂书法的人在面对一件传统书法作品时,也首先会从作品右上角开始,从上到下、一行行地观看,一直到作品左下角结束。这是因为传统书法总是从上到下、从右往左书写,这种书写顺序同时也是人们习惯的阅读顺序。这种“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那些有这样一种阅读习惯的人的视知觉,使他们在观看书法时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顺序性。
第二,书法作品中的线条本身以及线条周围空间的节奏变化确实呈现出一种视觉上的力,这种力使得作品中的线和空间按照书写顺序的方向运动或推进,从而引领人们的视线按照这一方向或顺序欣赏作品。并且,只有按照这样一种顺序和方向欣赏作品才能体会到书法作品本身在视觉上的意义——空间线条在时间顺序中以一种不断流动变化着的形式展现自身的纯造型美和韵律美。
第三,欣赏者的认识或者说知识。这里的认知是指对书法的认知——包括如何欣赏、如何书写、评判标准等等。那些越是在视觉修养、或是在书法欣赏和技法上训练有素、水平较高的书法家和欣赏者,在看到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时,越是能体会到线与空间在时间中按照一定顺序和方向不断运动变化的微妙感觉。而那些不懂书法或者没有使用过毛笔的普通观众所能感受到的信息就要少得多,甚至完全体会不到这种视觉上的过程性和时间性。他们总是在书法作品中寻找文字,把书法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但由于无法把握也不知道如何欣赏纯造型的美,当文字难以辨认时,就会不知所措。对他们来说,书法只是一种没有时间性的抽象图案或抽象画。
第四,作品的尺寸及展示方式。一般来说,尺寸较小的作品,也就是能被我们尽收眼底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容易呈现出作品的整体性结构。而那些尺寸巨大,或者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远距离观看,无法一眼把握全局的作品则更易于表现出时间性。在书法艺术中,作品主要有两种展示方式:横卷与条幅(立轴)。这两种方式对作品时间的呈现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横卷在引导观赏者按一定顺序和方向欣赏作品具有特殊的有利条件。横卷竖向尺度不大(唐以前卷子高度通常在三十厘米以内),由于横卷字体一般不会太大,也无法悬挂,因此总是摊在桌上或捧在手中欣赏,这使得观赏者无法增大视距。尤其是比较长的卷子无法一眼同时收入眼底,只能一段段地看过去。这种形制所决定的观赏方式迫使人们不得不进入作品的时间流程中。而条幅的高度大于宽度,装裱后成为挂轴,悬挂于房间或厅堂壁上。由于条幅的这种陈列方式使得欣赏时视距增大,人们总能同时将整个作品收入眼底。就算作品尺幅再大,也不过使人退后几步而已。作品总是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被人们同时把握。由于条幅不像横卷那样必须作为过程而展示,整个作品构图的完整、均衡成为首先必须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