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教育方法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的教育方法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的教育方法的特点

篇1

1柔性管理的概念

从大学生管理的角度讲,所谓柔性管理,就是管理者采用教育、激励、引导、暗示等非硬性的工作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接受外部规范化的约束管理,以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的工作方式与方法。高校学生管理固然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刚性管理作保障,而柔性管理则是通过教育的引导、感化等方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教育管理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柔性管理的特点

柔性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大学生是高校管理的对象,由于现阶段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学生的思想也随其不断变化,因此,教育管理者必须根据这一特点,紧紧地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在管理上要求具有动态性、弹性和灵活性。此外,高校的管理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其中主要包括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从现行教育在其管理和形式上来看,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运用和形式相对稳定,因此这些也决定了柔性管理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

(2)间接性

柔性管理主要是通过教育、激励、引导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知、情、意、行等因素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人意识,从而推动个人行为的过程,因此柔性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的方法,它需要有一个间接内化过程,需要被管理者逐步认识管理要求的过程,它的作用和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间接的。所以,实施柔性管理,要求管理者认真把握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方式,达到管理的目的。

(3)具体性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必然是一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学生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制约和影响,社会的重大改革必然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应,形成不同时期的学生思想特点,此外,就每个学生而言,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经济条件、社会阅历、文化修养、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也不会相同,因此实施柔性管理必须把握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同时也必须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3柔性管理的作用

柔性管理是以教育、感化、引导为主的方法,能广泛地应用到每个学生的情感、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效果是长期的、间接的。

(1)柔性管理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保障,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栋梁和骨干,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完成重任,大学生必须受到全面的高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柔性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柔性管理,特别是情感教育的以情感人、以情教人、以理服人的作用是其他管理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所以,柔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的需要。

(2)柔性管理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大学生柔性管理主要是依据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对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影响和教育。人的行为经过了从知识—信念—行为的转化过程,信念是过程的中介,它只有在受教育者的知识与相应的情感发生共鸣时才能产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必须先转变他的情感。因此对学生实施柔性管理,必须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把学生的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

(3)柔性管理有利于调动参加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代大学生是一群年轻的集体,富有朝气,勇于创新,独立性强,信息来源快,视野广阔,关心国家,关心政治,他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目前的形势,了解国家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落后,渴望改革,他们不崇尚空谈,不信奉说教,他们求实、求知,渴望成才;但是他们经历少,对有些问题还看不清楚,有些意识和观念还比较淡薄。因此,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依靠少数人的管理已经不行了。由于当前教育制度的特殊情形,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同,因此对其管理必须是双向的,即一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对全体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同时学生也会将自己新观念、新方法输送给老师和管理者。柔性管理使学生真正了解了哪些该做,该怎样做,真正使学生转化到主人翁的地位,从而由被“管”转化为参“管”,进一步调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柔性管理的方法

由于柔性管理是一个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方法,因此在其过程中具有内涵性、复杂性、科学性,要求管理的方法必须多样化、科学化,根据管理方法的特点和作用,柔性管理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觉悟,将外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个人意识,从而指导学生实践的一种方法。说理教育法是柔性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说理教育法能够真正地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很强,如何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去理解,真正地把握说理教育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而不是压抑和约束自己。在教育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说理教育是很重要的,通过说理使学生明白道理,真正地解决学生中的许多问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管采用何种管理方法都离不开说理。说理是一种重要的柔性管理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说理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说理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能脱离实际;说理要生动活泼,要有耐心,不能呆板,使学生感到乏味。

(2)切身感染法

切身感染法是教育者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切身的实践中锻炼思想,培养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学生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切身锻炼,在实际的环境中去体会、去接受教育,不是将前因后果和盘托出,只是通过实践让学生去领会。通过多次实践重复同样的举止动作,并重复这些动作举止的要求和行为动机,是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通过切身体验,学生能获得一定的动作方式和行为经验,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

(3)行为检测法

行为检测法是通过对学生行为的检测而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通过表扬和奖励、批评和处罚手段,不断发扬学生行为的积极方面,抑制其消极方面,使其受正确行为的影响和教育。表扬和奖励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好的学生需要表扬,后进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要为后进的学生创造受到表扬的机会,提出更容易达到的目标,及时地给予肯定,这样必然会增强后进生的信心,增加进步的动力;批评和处罚是对学生不好方面的否定,通过批评教育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他们改正缺点,更快地进步。行为检测主要通过评比竞赛、将惩、批评和表扬进行,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进一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要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做到公正准确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4)模拟法模拟法是通过管理者虚拟一些类似现实的环境,让受教育者在其中进行类似现实的体验,使学生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模拟法,是逆向思维的实践和应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通过虚拟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去处理,通过切身的体会,学生可以在虚拟假设的环境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同时,环境具有很强的感化作用,极易使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实施柔性管理的原则

柔性管理是对大学生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坚持其各项原则,才能保证其效果。

(1)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实施柔性管理中,既要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教育和引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也要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措施来进行约束、督促以保证其执行。柔性管理强调循循善诱,以理服人,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之自觉地把教育转化成自我要求;刚性管理是在使用柔性管理的同时,用规章制度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教育管理。柔性管理必须与刚性管理相结合,这是由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内容决定的,也是由学生受教育的思维模式决定的。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因为在管理中如果只有刚性管理,没有必要的柔性措施,工作只会变得呆板,效果不明显;如果只实施柔性管理而没有刚性管理,那么刚性管理也会无章可循,某些教育就不会落到行动中去,变成空洞的说教。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柔性管理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又要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把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实践相结合,使其成为知行统一的大学生。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统一的,理论指导实践,没有理论,实践也就失去先导,实践变成盲目,甚至错误。而实践的作用也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学校的柔性管理过程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使其外部影响和内部需要相结合,增强知识并转化为道德理论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指导学生实践,也要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两者齐头并进。

(3)严格要求与热情关心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实施柔性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各方面严格要求,也要对学生爱护、理解和支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严格的管理。只有严格地要求学生,才能正确地解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态度问题,同时热情关心,使学生从教师那里既感到关怀和温暖,又得到了成长和进步的动力,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篇2

关键词:科学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评价

科学管理开创了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先河,科学管理理论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管理的管理哲学、激励原则、科学研究理念和组织理论都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原则与原理,但每一个理论都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并且有其一定的应用领域。高等教育管理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律,它在管理目标、管理要素、管理活动和管理功能上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基于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分析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存在的缺陷。

一、科学管理的概述

1.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

科学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以以下几个假设为前提:

(1)当时,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如果能通过科学管理将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则劳资双方都会得到利益,这些矛盾就可以解决。

(2)对工人,其基本假定,即人是“经济人”。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货币收入,或者说只要能使人得到经济利益,他愿意配合管理者挖掘出他自身最大的潜能。

(3)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益的,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是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1]

泰勒科学管理试验及其理论是建立在这三个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但这三个前提假设并不全面和科学,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补充和完善。

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及作业研究和时间研究两个基本原理,以及科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任务,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管理哲学、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

(1)管理哲学。科学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它是以管理哲学为指导的,管理哲学是管理中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从思维和存在的角度对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而科学管理正是在管理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管理进行了归纳和变革。泰勒指出:“从实质上讲,‘科学管理’是人和公司或产业中工人方面的一种切实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职责、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方面的一种彻底的思想革命。他同样也是管理当局(工长、监工、企业主)方面的人的一种精神革命——是他们对待职责、对待同事、对待工人、对待所有日常问题方面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如果没有这两种彻底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3]

(2)作业管理。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首先,泰勒通过试验和研究,对工人的工时和动作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其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泰勒认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有工作对他合适,才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就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同时,运用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在制定了恰当的工作定额,并挑选了“第一流的工人”后,还应当实行标准化原理,即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3)组织管理。泰勒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计划职能归管理当局,并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承担,计划部门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并对工人指令和命令;工人和工头从事执行职能,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

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务(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有关企业重大政策的决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1]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学校相对于其他组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高等教育的目标、要素、活动、结构与功能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即高等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律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制定的,因此,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应该以高等教育的规律为指导,而不能采用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原则或原理。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目标的管理活动,它不能、也无法只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2.高等教育管理要素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包括管理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即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主导性成员——教师和高等教育的主体性成员——学生。高等教育管理要符合他们的劳动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组成人员的特殊性,管理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管理现象——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管理中存在的一种普遍想象,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自我管理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人都是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人,因此具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他们的心理特征也表明,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让其发挥自己的自我组织管理的能力。

3.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要协调学术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矛盾。学术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本质功能,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一定要以学术目标为主导目标,与高校的学术目标一致。

鉴于高校师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管理师生的过程中,民主性比其他任何系统的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教学民主、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管理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首先要求管理思想民主化,尊重教职工的智慧与才干,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各个学校成员的作用;第三,积极创造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简便易行的、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管理的民主运行模式。

4.高等教育管理功能的特殊性

与一般管理一样,高等教育管理具有两个基本的目标功能:管理的“维系”功能和管理的“结合”功能或“放大”功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其他社会系统有所不同,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产品。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上述两个功能都有特殊的表现:首先高等学校的管理对“凝聚力工程”提出了更高也更难的要求。更高体现在高校的师生对于人际关系交往比较看重,在人的需求层次中,教师对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强烈,这就要求注重人本管理,提高师生员工的向心力;其次,高等教育系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社会系统,通过各成员、各要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2]

三、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的评价

1.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高效率的教育管理的配合,否则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高效率的教育管理实践又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科学管理是一次管理思想上的大综合,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同时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因此,科学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理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理论支撑,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最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科学理念。科学管理通过对时间、动作、工作的研究,第一次使管理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第一次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使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科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的理念亦是高等教育管理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管理顺利进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高等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大学是一个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以追求学术目标为重的组织,因此高等教育的各项活动都应该尊重科学、运用科学,各项决策都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高等教育活动也应运用科学方法,通过科学研究,进行科学决策,科学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教师激励。根据“经济人”假设的原理,科学管理为最大限度挖掘工人的潜能和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张对工人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对员工进行激励在管理学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包括经济激励和精神激励,其能够有效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激励是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积极性,更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否。没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因为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但根据教师劳动的特点和其作为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群体,精神激励比经济激励更为重要,教师对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强烈。教师激励应符合教师需要的特点,遵循教师激励的公平性原则、社会性原则、闭合性原则及支持性原则等一些基本原则,可采取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和考评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促进教师的良好发展。

(4)组织理论。科学管理主张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和例外原则。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组织管理理论,大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同样需要这些组织理论的指导,因此,科学管理中的组织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大学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复杂性,大学组织的成员复杂、结构复杂,大学组织的权力结构也较为复杂,同时,大学的职能又具有多样性。因此高等教育管理需要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各部门分工合作,如现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有其存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经济人假设”。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假设前提就是“经济人”。认为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即如何实现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与后来的行为管理学派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比,科学管理中对人及人性的理解还是表现出了很强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过多侧重于从理性的、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管理人,忽略对人的非理性层面、人的自由发展的全面认识,使得泰勒本人尽管在其著作中和生活中对科学管理做过许多辩解,但总给人们一种冷酷无情、缺乏人性的印象。[4]人性是复杂的,同时也会根据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高等教育管理的对象——教师和学生,比起一般的普通工人他们更为关心的是精神层面的尊重和自我实现,比较看重人际关系的交往。因此,科学管理的“经济人”假设不符合高校师生的特殊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也就不能照搬科学管理的一些相关原则和原理,而应根据高校师生的特殊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才能完成预期的管理任务。

(2)效率至上观。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科学管理诞生于经济管理领域,企业讲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但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调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的管理活动,它不能、也无法只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同时,教育又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不能只顾眼前的效益,而应放眼于未来。此外,高等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复杂,而且还涉及到国家、社会等方面。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不能单纯地致力于眼前的工作效率,而应兼顾各方利益的均衡。

(3)标准化。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但教育活动不同于商品生产,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极富创造性,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也应遵循高等教育这一特点,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应有利于高校师生创造性的发挥,不能进行标准化管理,否则高等教育管理将是失败的。

(4)缺乏民主性。科学管理基于“经济人”假设和标准化生产的原理,工人参与管理的程度较低,更无法参与决策,缺乏民主性和自我管理的权利。但鉴于高校师生的特殊性,在师生管理过程中,民主性比其他任何系统的管理都显得更加重要,要求自我管理,也具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高等教育管理应充分发挥高校师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高校师生是一个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群体,在高校的管理决策过程中,应扩大师生参与决策的程度,尤其是学生参与决策,他们既是管理的对象同时又是管理的主体,师生参与决策有助于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中职教育技术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提升素质,整合优化资源,强化应用,注重效益,促进发展”。

一、以人为本

教育技术管理的具体对象有许多,但最重要的对象是人,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人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是管理中极为特殊的对象。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的积极性。它的精神实质在于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这就是管理的“以人为本”原理,是实现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提升素质

高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被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科学技术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指的是具有开发、掌握、应用科学技术能力的人才。教学硬件上的素质,指的是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以及设备所包含的技术含量。教育技术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不断提升人和物的素质。

人的素质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管理者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懂得并善于运用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理论及方法,具有创造力、洞察力、自信心、自制力及竞争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法治意识等现代意识,以及按现代意识自觉行动;二是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素质上,包括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素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三是学生的素质,是教育技术管理的最终目标。物的素质最终要通过人的素质才能充分表达。

三、整合、优化资源

在中职教学中,教育技术着眼于改善现实和未来的中职教育,它运用有效的科技手段、方法和技术,对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经过实践,反复评价其效果并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更加完善。这个过程就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过程。它是按教育技术规律的原理和要求,在操作上把硬件与软件、显性与隐性、有形与无形的资源,根据教学需要整合起来,从而产生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效果。

四、强化应用

科学技术变为现实生产力,是将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的。这种转化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将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学中的科学技术仅停留在理论的描述上,重理论、轻动手一直是中职教育的特点,结果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首先具有将科学技术实践于教学的能力,其次具有把知识形态的东西转化为技术形态的能力。在教育技术管理中强化应用,不仅是由中职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中职教育要提高教育效益的要求所决定的。

五、注重效益

现代管理是注重效益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是效益的综合体现。在中职教育技术管理中,效率体现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多的收入就是高效益;效果是管理活动中有没有结果、结果怎样。从效率与效果的关系上看,我们追求的是正比关系,以达到最好的效益。

六、促进发展

以上教学管理模式是对中职教育体制的较大改革,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从而给公立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职业教育只有直面市场经济,直面社会,才能在众多的职校中以竞争求生存、求发展。因此,竞争意识的强弱决定了职校对人和社会的关注程度,其生存需求决定了它只有走有特色的道路,才能提高效益。因此,职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适应发展并促进发展的模式,是在关注人的大前提下,将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并运用管理手段提高教育效益的模式。它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和规律的指导下,运用管理组织和方法,按现代教育技术的规律和特点,有效组织和配置教学资源,从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最大效益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篇4

关键词:“90后”;思想特点;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90后”大学生是目前社会上的新鲜血液,是影响着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处于网络文化飞速发展时代的“90后”,其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1]。我们要关注当前“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解决“90后”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在教育管理上发扬创新精神,制定出适合当前“90后”大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当前“90后”大学生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

(一)消极的思想特点

1.攀比心理较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对“90后”大学生而言,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他们会更加追求享受生活。因此,当他们面对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诱惑,就会想办法去追求,特别是看到身边其他人拥有某种流行或者前卫的物品时,他们就会想办法也要拥有,而且会互相攀比,想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突出的表现。因此,现代“90后”大学生都具有攀比心理。

2.眼高手低

很多“90后”大学生都具有十分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他们不必为生活发愁,再加上他们作为大学生的那种优越感,导致他们眼高手低。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于工作条件不理想的工作,他们宁愿在家里啃老也不肯去屈就,那种优越感让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起点的要求很高。同时,“90后”大学生迫切想要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想要一展拳脚,没有什么耐心做基层工作,总是觉得没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但实际上他们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的优越感,这种眼高手低的思想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二)积极的思想特点

1.思想开放

改革开放促使“90后”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由于文明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90后”大学生思想上的束缚得到降低。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那些处于热恋中的学生在秀恩爱。这种思想上的开放除了表现在伦理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大学生的创造性上,当前“90后”大学生不会盲目的迷信权威,他们敢于挑战,他们敢于跳出常规,给思想更多的空间去进行创造。

2.较强的自主意识

随着虚拟网络环境的形成,90后大学生人际交流与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在这种无差别的交流平台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知识层面扩展非常有利。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这种虚拟网络环境的形成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绝对“自由”的空间,他们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由散漫的风格,行得更加具有自主意识,难以捉摸,这无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当前“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

(一)体现人性化

在当前“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上,要体现出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方式是要求我们在管理上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性化的管理不仅能够减小学生的束缚,让他们更加自由,在心理上容易接受,而且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出他们的创新能力。人性化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体现在“人性”上,而大学生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我们应该相信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个性”问题,不需要学校在管理制度上多加束缚,否则不仅不能管理好学生,还会让学生心里产生叛逆心理。

(二)引入先进的教育管理手段

中国的大学教育起步较晚,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都存在不足,创新教育管理就是要我们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教育管理手段,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管理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需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但可以满足大学生崇洋的心理,而且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弥补自身教育管理制度上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吸取和改革创新,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教育管理的制度。

(三)开展具有思想指导意义的活动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你要他们去找专门的心理老师或者去读一些思想教育的书籍,他们会觉得没有面子和枯燥。因此在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要进行一些创新。我们可以将课堂从教室内引入到课堂外面,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将思想教育蕴含在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开展一些具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参加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他们的言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种开放的教育方式十分适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三、结语

“90后”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财富,他们的成长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世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让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他们的行为。同时总结和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3]。

参考文献:

[1]陈丽丽.“90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新探[D].齐齐哈尔大学.2013.

[2]邵青青.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入手谈教育管理方法创新[J].社会经纬.2014.

篇5

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应用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分析信息化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的教育特点和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特点,并讨论将二者整合后的应用策略。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开创性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主人翁意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生观的建立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以供中职班级管理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多媒体;中职教育;班级管理;技术应用

现代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特别是处于发展和接触新鲜事物能力比较强的中职学生,对互联网和各种信息技术接触更多,这促使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因此,信息化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职教育是学生处于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主要针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的学生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中职教育是现在国内职业教育的主体,由中职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员,学制大部分以三年制为主。学校在对在校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岗位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训练。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办好中职教育的中心和基础。这也是本文探讨信息化多媒体的应用与班级管理的整合的意义所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异大;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差、习惯不良、学习方法单一等各方面的特征表现问题,造成班级管理难度大,困难多,为本文探讨认识中职学生的特征以及如何采取相适应的信息化多媒体班级管理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切入点。

二、多媒体技术发展与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多媒体相关载体,通过校园内网、互联网上的资源、信息,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音像阅览室、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和技术,拓展学生视野,建立学生主人翁意识,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管理意识和习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初中毕业生,知识水平低、家庭背景差别大。现行的学生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中作用渐衰,这就要求班主任和学校管理者不断进行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特色,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化多媒体技术设置“情景模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三、信息化多媒体与班级管理的应用策略

1.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充当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由于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促进学生亲自接触、涉猎相关知识,既能锻炼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能创造宽松的交流和管理环境,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支点。通过建立创新、有趣的信息化多媒体应用于班级管理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学生自由的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中职学生健康、良好地发展,达到预期班级管理目的。我校每年开学初都有入校教育,相比较传统的以讲为主的班会形式,我依托学校电视台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组织入校新生学生观看“爱我母校、爱我班级”专题教育片,使入校学生增强了集体荣誉的认同感,也加深了对学校的接受感,这样的多媒体视频教育,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向上、健康的价值取向。

2.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认识到班级管理目标的完成仅凭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要充分认识学生是单独、自由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具有主观能动性,也有能力、有义务参与班级管理,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中职学生。作为班主任,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网络、邮件、视频、影像等媒介,形成班级管理的圈子和探讨问题的氛围,引导、激发学生作为班级管理主人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班级管理添砖加瓦。例如我在担任我校15级动漫游戏设计班级管理中,高一军训期间就组织全班学生建立个人微博、班级学习QQ群、班级管理微信群等,在新学期开始时,督促30名学生制定新学期规划,建立各自的学习文件,在群内积极开展同学之间的互动、聊天,定期交流书籍阅读感悟,增长阅读知识和人物学习体会,总结各种课程的上课、学习情况。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更新。同时,作为班主任,能够系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做到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一体化、多媒体化。班主任要按教育教学与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管理班级、管理学生,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造出宽松、舒适、热烈的班级氛围,使学生作为班级的管理主体,能够心情舒畅、踊跃参与、严谨活泼、大胆开放地接受技能和知识教育,管理班级各项事务,必然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花伟 单位:江苏模特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方法探究

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谈及班级管理,一开始我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一大堆班务工作上,把着力点落在“管”字上。我认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时间,就能工作到位。因此我忙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把大量经理耗费在处理各种问题上。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感到身心疲惫。原来,靠“管”已经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了。

一、开拓创新,树立科学的新观念

很多教育者总是在考虑“怎么让这些孩子听话?”而不是“我们怎么来支持那些由我们负责的人,让他们学会通过引导自己的积极性来实现自己的和社会的目标?”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必须要用科学的人才素质观、人才成长观、教育规律观、教育方法观作指导。记得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提倡以10个“开”字来投身新时期的工作:“开拓的精神,开通的思想,开明的态度,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路子,开朗的性格,开发的干劲,开导的方法,开诚的交谊,开心的情绪。”我想,其实这10个“开”字,同样适用于指导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

二、情感教育,建设温暖的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长辈的依赖性比较强,从我现在所教的一年级的学生身上就能看出来,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常把老师叫成妈妈。如果老师能以父母般的温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去看,去说,去学,同时在这种父母般的情感中渗透说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活动后的愉快和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

三、管理有的放矢,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

第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受不同的环境影响,其体力、智力、兴趣、爱好、性格等存在不同的特点。从学生家庭成员的构成,家长的教育方法、要求入手,可了解学生个性、性格形成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劳动的态度;从学生在集体中的表现方面入手,可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活动技能,以及对同学、对集体的态度;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入手,可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学生特点了解清楚了,就为进行个别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教育。有的需要严厉批评,有的需要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有的需要给予体贴、关怀式的温情,有的需要给予信心,充分创造其学习生活的有利条件。

第三,是要因人而异,扬长补短,寓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为集体服务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有的喜文,可让其常为班级吹、拉、弹、唱;有的喜动,可让其负责班级对外联系,广泛交流。总之,让每一位学生都为班级增添光彩。

四、争取家长配合,运用家校联系的新途径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在这方面,教师的积极主动,更能赢得家长的陪护、支持,达到事半功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篇7

【关键词】课堂管理 概念 内涵 外延 特征 功能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

第一,课堂管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管理中的“人”,教师是课堂管理的实施者,学生是课堂管理的执行者。二者同为课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第二,课堂管理的客体。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一切有益的事情,如课堂纪律,教与学的相互过程,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都是课堂管理所要关注的客体。第三,课堂管理的中介。为了达到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即达到教育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各种促进良好课堂行为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也包括了实施课堂管理的机构和场所。

(二)课堂管理的特征

课堂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管理的基础——以人为本;(2)课堂管理的过程——自我形成;(3)课堂管理的方法——实践创新;(4)课堂管理的目标——整体发展。

二、课堂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领域,即包括教育的一般方法,也包括具体行动。为了更好地探讨课堂管理,进一步揭示其本质和特征,我们有必要比较分析与课堂管理相关的概念。

(一)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简单来说,教学管理就是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具体说,教学管理应该是利用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

从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来看,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有着明显不同的任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依据教育的方针政策,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协调教学活动中的相关因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都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而展开,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在教学上互相延伸。好的课堂管理为教学管理提供帮助,而教学管理反过来也促进课堂管理的有序开展。

(二)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西方国家把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同样翻译为“classroom management”,说明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理论有其重合和相似之处。但探究起来,这两个概念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调节、整顿某一团体的教育条件,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的行为。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分析,班级管理不仅包括对课堂的管理,还包括对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生活、学习各方面进行的管理。它的核心工作时建立一个良好运作的班集体,其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而非课堂管理中的科任老师。

从实施角度来看,班级管理的工作更为繁杂琐碎。除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管理活动外,班级管理工作还牵涉了课外、校外以及家长工作等其他方面。从任务角度来看,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也不尽相同。课堂管理主要为教学而服务,班级管理则更侧重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三)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育现象,人们从20世纪中叶开始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学术观点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目前对教育管理的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认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简单来说,教育管理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从宏观管理角度,它主要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微观管理角度主要指学校的内部管理。

从两个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二者明显的差异。课堂管理主要针对课堂上的教师、学生以及二者教与学的中介。而教育管理的范围要大得多,涵盖了教育中出现的各方面要素。而从实施的主体来看,除了课堂管理中的教师和学生,教育管理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人员,更包括了校外的家长和整个社会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者。

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课堂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分支。二者的区别虽然明显,但有着教育统一的宗旨,即管理是为教育而服务的。二者管理的目标都落实在育人,要为了育人而管理。

通过对以上四对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主要是针对单个班集体,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形式有其相似之处,其区分点主要是管理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关系而展开。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教育的行政管理。其中教育管理明显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都包括在教育管理之中,属于教育管理的分支。

课堂管理是构成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领域还有待开垦。国内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给予课堂管理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在我国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但随着当前的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需要,课堂管理必然会引起人们进一步的关注,最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 教育管理;模式;经验管理;行政管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2

教育管理被纳入教育论的范畴来研究,是现代教育论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在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一书中,大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提出了“教育管理”的概念。他以学习对象的管理为起点,以传授知识为中介,把管理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地论述了管理在维护有序进行的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对教育管理的功能与意义,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亦有诸多的精辟论述。2000多年前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即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框架的构想。

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教育体系已经呈现出多方位改革的态势和全面创新的格局。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的高度复杂与分化,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迅速进入教育领域,强烈地冲击着教育管理的传统经验体系,向教育科学管理要“合格人才”、向教育科学管理要“教育质量”的呼声风靡于中外教育界。

一、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含义

教育管理是以教育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活动。

教育活动本身是一个多结构、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活动。教育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适应这种客观事实,对于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评估以及由上述各因素而形成的教育质量等进行全面管理。只有充分发挥各个教育环节的职能作用,理顺教育过程中各种内在的和外部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管理活动的科学化,以取得教育质量的最佳效果。

教育管理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管理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型。模式常常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或运动形式进行抽象分析后做出的理论概括,即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的运行、表现或相互联系的性状、发展态势及机制等方面所作的一种抽象化了的理论描述或复写。当我们把事物及其运动形态概括为某种模式后,就有助于人们认识、验证和应用它。因此,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从而建立起符合本校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教育部正在深入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教育试点”工作。

二、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

高等教育现象自产生之日起,源于人类传授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但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管理职能的结合,则是在社会结构中分化出了专司教育的机构-----学校之后才有的事。现代教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逐渐地形成了教育管理行为的三种基本模式:即经验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模式。

(一)经验管理模式

在教育管理发展史上,经验管理是最早出现的管理行为模式。经验管理模式就是管理者凭借个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其管理行为选择依据的管理模式。它是以运用管理者在管理实践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及传统的习惯观念为基本特征的1。

从古代的教学活动到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人们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基本上属于一种经验管理的模式2。由于当时时代条件的限制,古代的教育管理并未形成专门的职能,也无专门的教育管理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一般由行政机关与行政官员兼任;学校管理总是依附于教育活动而运行。学校管理人员往往集教育与管理于一身,类似现称的“双肩挑”。因此,在古代并无独立形态的教育管理及其经验的总结,它总是伴随教育教育经验而被记载、保存和传递于后世。

到了近代、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教育的普及化,教育事业和学校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于是在各级政府机构中逐渐分化出了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学校管理也有了教务、蔗务等专门职能;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专职的教育管理人员,形成了一支专门的教育管理队伍,因而也就产生出了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管理的经验模式。

近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经验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特点:管理者笃信经验的价值,把自己个人的经验作为决策判断和选择教育管理行为的基本依据。教育的水映着教育管理者的经验水平,因此,经验管理特别重视管理者的个人素质要求。经验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一般地说,工作年限愈长,管理经验就愈丰富,绩效也就愈大,所以经验管理非常重视管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但是,事实上并非全然如此。工龄、经验与绩效并不都呈正相关,经验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在特定的条件状况下,经验对绩效的提高反而可能会起负诱导的作用。这与经验管理的局限性相关。其主要表现为:

(1)经验管理思维方式的滞后性。经验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面向过去,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去选择当前的管理行为。经验思维的滞后性往往会造成管理行为的惰性,阻碍管理上的革新与创造。

(2)管理经验时空条件的限制性。任何经验都离不开产生它的具体时空环境和条件。在相同或相似的时空环境和条件下,经验可能是有效或有价值的;一旦时空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经验有可能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和有效性。

(3)管理经验的个别性。每个管理者的经验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由于管理者的知识结构、经历、爱好,以及对待经验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在管理实践中,他们提出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管理经验的运用,也都各不相同。其绩效状况当然也可能由于经验进入误区:如自我陶醉、故步自封等而走向反面。

可见经验具有两重性。对于经验管理,我们首先要认识它的有效性,应当看到任何管理理论都来源于实践经验,并且理论的价值总是通过具体某一所学校、某一个人的经验应用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我们既要善于总结经验,又要正确应用经验,决不能盲目迷信经验。其次,要清醒地看到经验的局限性。应当认识到无论是国内的任何一项教育管理经验,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其存在发展的必然性。因此,我们在学习与应用经验时,一定要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决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过于相信自己个人经验,裹足不前,固步自封,使经验由财富变成“包袱”,这是我们正确对待经验的基本态度。

(二)行政管理模式

教育的行政管理,是19世纪后半叶随着国民教育体系的确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所谓行政管理模式,就是凭借行政权力来实施行政职能,并作为教育管理决策选择依据的一种管理模式2。

到了近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劳动分工的精细化、专门化,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与劳动分工相适应的部门化管理机构及与之相应的管理权限与管理职责,用以协调和管理整个系统的生产和工作。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日益增多,社会办学与日俱增,类型结构也日趋复杂多样,逐渐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专门的专职管理机构负责高等教育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检查监督各校办学情况,从而使高等教育管理走向行政化,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的行政行为模式。

教育的行政管理模式与经验管理模式相比,有着一系列新的特点:

第一、行政管理具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权力线。高等教育组织机构中职位与权力有明确分工,从高层领导到职能层管理者、基层教职工,各层分工明确,各层办各层的事,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不得随意超越一定的职责权限,否则便是越权。

第二、行政管理具有严格的指令性和强制性。高等教育管理行为的选择,以上级教育行政机关下达的文件、计划、决议、指示或首长的讲话精神为依据。它强调上级机构的权威性,强调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因此,行政管理带有鲜明的垂直等级性和严格的强制性和指令性特征。合理与不合法的不能办,合法不合理的也不能办。若要改变必须逐级向上请示,报批后方可行事。

第三、行政管理具有一整套有力的行政手段和方法。例如通过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指示,下达文件,制定条例、章程,实施奖励或惩处,提升晋级职务等行政手段、措施和方法,来维护行政权威,实行行政管理。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也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具有职、责、权明析,效率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管理秩序化、规范化的优点;另一方面由于强调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强调行政权威,容易产生“一刀切”的弊病,有时会耽误偶发事件的随机处置,也容易造成管理机构之间的相互扯皮、推委,以及行政领导的“一言堂”和等弊病。

因此,实施行政管理一定要慎重用权,科学用权,要充分认识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上的“两重性”,寻求对策,克服其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病。

(三)科学管理模式

科学管理模式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以及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现象更加社会化、多样化,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十分复杂的问题。这就使原有的经验管理、行政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解决涉及面更大、情况变化多端、教育资源是否合理充分利用等管理问题。当时,正值科学管理运动和行政效率研究等方兴未艾之际,人们应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在这个背景下,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聘请了一些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专家,采用了规模大、研究时间较长的教育调查、教育统计、心理测量、教育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以探寻产生教育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教育管理者则依据其研究所获得的科学依据、事实和解决方案或结论做出管理决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这样便产生了教育的科学管理模式3。

科学管理模式是以科学的理论假设为出发点,把通过调查、统计、测量、试验、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论,作为管理行为选择依据的一种管理模式4。本世纪初在美国进行的标准化测验运动,1934―1942年著名的教育评价“八年研究”,以及自1957年开始的,由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柯夫领导的“教育与发展关系研究”教育实验研究,都是科学研究影响带动了科学管理的实例。十多年来,我国普通教育系统所进行的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实验研究、中小学教材与课程的改革实验研究、社区教育的研究,以及愉快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一系列教育科学实验、试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相比之下,高等教育在教育实验研究的开展方面较为迟缓,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有限,研究成果很少,因此,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进程较为缓慢。

但也应当看到科学管理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科学管理注重逻辑实证分析,强调理性的作用。但教育管理实践中还有许多非逻辑、非理性的因素(如情感、意志、传统习惯等),往往需要依靠经验、直觉来加以判断;科学管理模式需要占有尤其是实践统计数据资料,要在变量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施加人为的影响来得出结论。然而教育过程中“人―人管理”,教育管理中有许多因素是难以对它们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的,对人的教育过程进行管理是很复杂很随机的。因此,要正确开展教育科学实验研究,同时还要按照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使科学管理产生有效的结果。

高等教育管理的“三种模式”的产生有先有后,且各自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各有各的作用与长短,我们不可简单地扬此抑彼。实践证明,最佳的教育管理模式,决不是单一的某种模式,只有将三种模式优化组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2]哈罗德.孔茨等著,黄砥石等译《管理学》,第24页

篇9

[关键词]考试安全;安全管理;管理改革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既是管理科学的范畴,又是教育科学的范畴,其特点在于它不但要利用现代管理和技术手段来维护考试活动的外在安全,更要运用现代教育和教学方法来解决考试活动的内在安全。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认真分析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也要充分认识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特点,更要全面明确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目的与内容。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的趋势1.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发展的主要成就

(1)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考试作弊和考试舞弊等考试不安全事件发生频次、规模的增长和扩大,使得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者、学校、政府和社会意识到深化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预防和惩罚体系日趋完善并达到精细化的程度。以《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教考试[2004]2号)、《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令第18号)、《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学[2004]1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几点意见》(教考试[2007]3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监考工作手册》等为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其制度设计体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程度。

1.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主体对高校考试的本质属性缺乏根本性认识,考试对象主体利益导向模糊或错误,考试诚信教育明显无力;(2)高校中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的安全管理观是建立在预防与惩罚和标准化基础之上的,它关注的是考试过程管理,过分强调考试安全的管理(制度)性而忽视了对引发考试安全问题根本原因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没能形成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即它是一种管理(制度)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3)现行高校考试主要有国家教育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两种,在这种双重结构下,高校学业水平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依据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设计的,没有根本性差别,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的结果并没有像制度设计者预期的那么绝对安全有效;(4)受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影响,高校考试舞弊、考试作弊等考试安全问题导致考试结果不公现象凸显,对高校师生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高校考试公平和价值遭受信任危机等等。这种状况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习型和谐化社会的构建。

1.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趋势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逐渐受到高校教育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研究者等的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方法、手段努力,试图达到一定程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现高校考试的预期效能和公平公正等;(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的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利益相关者等不同利益主体站在各自的主观立场上,或者需要保持高校考试安全现状维持某种平衡以保留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需要打破高校考试安全现状来实现自身应得的利益等;(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受到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和高校内部行政化、产业化、市场化等办学环境的内外因素的深刻影响,通过高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管理改革、教学和学习环境优化等实现高校考试的预期效能和公平公正倍受质疑,高校考试能否实现安全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遭到怀疑;(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下能否、是否通过高校内部以教育教学为主的改革达到高校考试的安全管理成为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根本性问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实现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检验。

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2.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意义

(1)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转变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念,逐渐生成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念。高校考试活动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教育性的,教育性是高校考试活动的根本属性。科学合理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建立在教育性是高校考试活动的根本属性这一基本观点之上的,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深入分析引起考试安全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内部和外部等原因,坚持以教育性管理为主的,适应当代学习型社会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发展的思想观念体系,即它应该是一种教育(学习)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改革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逐步建立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要把有限的管理资源通过高等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的正确引导,运用以人为本,充满人性化、和谐化、高效化的机制合理分配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改变现下高校考试结果不公现象,维护公平正义。在高校考试还作为一种评价、区分、选拔、竞争等形式存在的社会里,高校考试公平依然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部分。要消除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对教育和社会的危害,切实维护高校教育公平和广大学生、教师的权益;(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改进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等,不断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等。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是高校考试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重要成分,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专业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动力。

2.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价值

(1)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助于建立新的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对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时期推动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发展,指导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助于高校整体安全管理及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高校是考试的重要场所,高校考试活动涉及的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十分复杂,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经济损失甚至社会动荡。因此,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不仅有教育层面的重要价值,更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价值;(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深化理性认识,揭示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各种因素及其本质。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因素有人为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高校考试作弊人为因素分个体作弊和集体作弊,高校高科技作弊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作弊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很大的危害性,是影响高校考试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之一;(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克服高校“考试崇拜” [1]。高校考试本质上只是教育教学和学习的一种工具和途径,而高校“考试崇拜”是考试功能扩大和异化的不良后果的表现和反映。

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思路与特点

3.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原则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南,以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目的,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目标,以维护教育公平为主要任务,不断改革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念、制度、方法等,使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真正走上科学管理的道路。要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考试及其管理改革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管理、考试安全、考试公平为改革的基本原则。要全面考察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现状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深刻分析引起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认真思考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突破点,努力探索解决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基本思路、制度设计、方式方法等。要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与高校整体安全管理及整个教育和社会安全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与维护广大考试主体利益和考试公平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论创新与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创造结合起来等。

3.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特点

科学化思想:即以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等为哲学理论基础,剖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经济政治技术等根源,揭示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形式、本质和危害;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为学科理论基础,解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教育教学、学习心理、管理观念、法律法规等缘由,构建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学科理论框架。教育学视角:以高校考试的教育教学性本质和高校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为逻辑前提,审视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专业设置、课程评价和教师教学等因素,建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路径、方法和措施等教育教学性改革模式。教育性体系:以高校教育教学特别是考试安全管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等为实践基础,分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原因,建立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现实教育教学性综合改革体系。教育性方法:以高校考试的教育性即考试具有教育性这一基本观点为逻辑起点和出发点,认识到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是一个教育性问题,所以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最根本的方法是教育性方法和人的培养方法。教育性措施:措施不同于传统和当前的诚信承诺教育,而是通过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考试设计、社会评价等教育性改革措施,来彻底消除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的主观因素,从而实现高校考试的真正安全管理。

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目的与内容

4.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目的

(1) 要生成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即教育(学习)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这种理念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是高校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方式,而非区分、选拔等的工具标准,即它只有教育的价值而没有评判的价值,它只有促进学习的功能而没有定性的作用。当高校教学评价主体和社会评价主体不再以分数、成绩单、证书等来区分、评判、选拔考试对象主体时,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就只剩下人类不可抗力了;(2)要建立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要把高校考试与国家教育考试、社会各级各类考试区分开来。其次要把有限的管理资源通过高等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灵活有效地应用到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最需要的地方;最后要突破各种强大的阻力,建立以教育教学和学习为目标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体系;(3)要建设新的高校考试诚信体系,维护教育公平。新的高校考试诚信体系要建立在考试为教育教学和学习之上,克服以往考试诚信教育的缺陷和弊端;要实现从“学习为考试”向“考试为学习”的根本性转变;要把广大师生的权益和满意度放在首要位置,消除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对教育和社会的危害;(4)要建成由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带动的,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改革这一全方位改革的联动机制,为构建学习型和谐化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4.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改革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念。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是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的安全管理观,这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主体对高校考试的本质属性缺乏根本性认识,或有所认识但迫于政策制度导向和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技术、观念等外部环境压力,而暂时认同在当前有一定效果的以强化管理为主要方法的“治标不治本”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绝对安全的,因为它没能理性分析和思考引发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2)改革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现行以预防和惩罚为核心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把高校考试与一般社会考试等同起来,把国家教育考试与学业考试等同起来,无形中强化了高校考试的社会评判和选拔价值的权重,而忽视了高校考试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的基本价值与功能,不科学的制度导向导致高校考试趋于“异化”状态,精细化管理遭遇“防不胜防”的尴尬,频繁的惩罚给考试对象主体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精神压力;(3)改革现下高校考试诚信体系和考试结果不公现象和现状。现下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导致考试结果不公等现象依然严峻,“考试崇拜”愈演愈烈,“没有考试的安全,就谈不上考试的科学和公平,”“而考试的公平性则需要考试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给予保证。”[2]广大师生的教育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改革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等。现有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与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理念、内容、形式等有着密切的根本性联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面临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机制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新闻周刊编辑部.“考试崇拜”导致作弊泛滥[J]. 新闻周刊,2004(23):6.

[2] 戴家干.从教育考试看教育考试机构的职能与定位[J].中国考试,2006(2):57.

Reform of college examin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thinking

Liu B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ffice,Nanjing,Jiangsu210023,China)

篇10

关键词:科学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 实践意义;

科学管理作为新时代管理的中枢理论,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现代企业管理和其他一些管理活动的方向标。科学管理的管理内涵、管理原则、组织理论都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原则,且这些理论都处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并且应用范围极广。本文主要从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高等教育管理的独特性出发,探讨有关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进行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及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什么是科学管理

1.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

科学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它的管理活动是基于以下几个假设上的:

(1)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的劳资双方矛盾,这是因为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应用科学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则劳资双方都会得到利益,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矛盾。

(2)从某种程度来说,人们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存活的,而人们最关心的也是如何将自己的收入最大化,也可以这么说,只要能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愿意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

(3)单个人是可以使得效益最大化的,但是一个集体成员集合在一起反而会造成单位效率下滑。科学管理是提高单个人效率的有效途径。

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以上三个基本假设之上的,目前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三个前提假设并不足够科学化,有着一些需要改进和补充的地方。

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由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出发,我们可以将科学管理理论划分为三个方面:管理哲学、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

(1)管理哲学。科学管理是一种以管理哲学为指导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哲学是管理中的一种主要指导思想,是管理理论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从哲学角度阐述了管理的根本和发展规律。“从实质上讲,‘科学管理’是人和公司或产业中工人方面的一种切实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职责、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方面的一种彻底的思想革命。他同样也是管理当局方面的人的一种精神革命――是他们对待职责、对待同事、对待工人、对待所有日常问题方面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如果没有这两种彻底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

(2)作业管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也是科学管理的重点所在。首先,泰勒在工人操作时对工人进行跟踪研究,制定出符合工人一天工作的最适当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其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在某项工作中综合能力强的工人。与此同时,还要对工人进行科学的岗位培训,让工人能够掌握更多的工作知识,从而更好的胜任工作。在完成这些东西以后,还应当对工人实行规范化管理,即工人在工作中的操作方法必须规范化,必须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机器,并且环境条件也必须标准规范化。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学校不同于其它一些组织结构,它具有自身特殊性。决定它的这些特点的因素很多,但是主要是由自身的活动结构、目标、要素所决定,也就是说它自身规律决定了自身管理特点。这些自身特殊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上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不是由自身决定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所决定,所以说,高等教育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而不同于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原则。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为了经济盈利,而是着眼于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质量优质的人才,这才是它的根本所在。因此,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体系中,不仅应当考虑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考虑社会效益,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2.要素上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有分为主体部分和客体部分,主体成员部分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客体部分指学生。因为组成高等教育的成员具有特殊性,所以一种特殊的自我管理现象便孕育而生。自我管理在管理中其实并不具备特殊性,但这种自我管理运用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便就不普通了。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在这个管理体系中,所有的成员都是高等文化程度的,这部分人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自我约束的能力;二是这部分人的潜意识里也存在着要在管理中发挥自我组织管理的能力。

3.高等教育管理功能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在基本目标功能上与一般管理有很大的相似,同样具备管理的“维系”功能和管理的“结合”功能。但是,高等教育管理在系统组成与系统效应方面与一般的社会系统存在着区别,高等教育系统给社会的是一种精神产品。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上述两个功能的表现都极为重要:第一,首先高等学校的管理在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凝聚力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人际关系方面,高校管理更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注重人本管理方面,给予了教师们更多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空间,让教师们能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第二,高等教育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有机协调管理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要远强于其他的社会系统,它能够通过自身成员、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互动促进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达到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三.科学管理运用在实际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效果

1.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上的意义。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无法有效的进行,更无法实现教育的目标,而一个积极高效的教育实践又必须要管理理论作为基础。科学管理是集多种管理于一身的管理,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因此,科学管理不但是一个很好的管理理论,还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持,在效率和人才的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保证了人才的高质高效培养。

(2)科学理念。科学管理以科学为本,高等教育管理正是运用以科学为理念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管理上的工作顺利进展,使得各方面资源积极有效运转,配置得当,在一切管理有条有理的环境下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其次,高等院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集中地,是一个追求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所以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当以科学为向导,不仅要尊重科学,而且管理中的各项内容都必须符合科学道理,而不能盲目制定。

2.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表现出的一些弊端

(1)在经济发展高速的今天,人们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大家最关心的东西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也就是说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方面,科学管理更偏重于理性思考,却忽略了人性思考,从而表现出了很大的时代局限性,在这点上就远不如后来出现的行为管理学派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虽然泰勒自己曾经在著作中作出了很多解释,但很难改变科学管理给人的那种冷漠感,总给人一种缺乏人性的印象。人性是复杂的,也是贪婪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高效率一直都是管理所追求的目标,高等院校管理也不例外,也是将高效管理作为至上目标,最大限度的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科学管理是从经济管理衍生而来,企业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高等教育追求的是人才质量最高化,经济利益并不是它所追求的首要目标,而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管理,所以也不能只注重眼前效应,而应当把目光放在远处。此外,高等教育系统错综复杂,这不但指其自身的结构复杂,而且它还涉及到国家、社会等各方面。所以说,高等教育管理应当致力于各方效率均衡发展,而不是只做局部,只顾眼前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