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

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土木工程;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1704“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推进高等工程教育适应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1]。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有关学者在制定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中明确提出,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是“卓越计划“高校工程专业4年制本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指出作为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除了实践能力外,重点应放在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能“跨越式”地谈创新能力的培养[2]。基于“卓越计划”下的工科专业本科层次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主要不同在于:一是更加突出了创新意识培养的前提是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以此作为必要条件;二是创新意识作为“卓越计划”对本科生提出的11条基本要求之一,与其他要求存在着相互关联,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构成要素;三是“卓越计划”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层面的基本要求,更加明确了以“胜任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2]”为本科层次培养目标下的“较强创新意识“的培养,而非硕士层面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博士层面的“具有工程创新能力”。

基于“卓越计划”对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重点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在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探讨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实践教学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形成的前提[3]。总书记强调: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人才”。过去近30年,中国基本建设得到飞速发展,被国际建筑界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土木工程领域成果丰硕,“施工技术已有部分项目赶上或超过了发达国家,在总体上也正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4]。但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方面并未有很大突破,中国科学院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工程科学方面的原创性创新成果少,工程技术上模仿性创新不够,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品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5]。这与当前工程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不足或缺失不无关系[6]。显然,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正恰当其时,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和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探索也是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重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偏重知识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现象在高等教育中依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应试能力,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教育观念下实施的应试教育把考试和升学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高分和高升学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知识的机械性记忆和重现成为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基本得不到重视。

(二)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环节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注重实践,学会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是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与内涵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封闭式教学理念的束缚,片面强调对教材知识、经验理论的把握,忽视将理论与生产实践及实际工程相结合,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

(三)重视共性培养,轻视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模式下整体划一的人才培养方式和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人才培养批量化[7],已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天性,很少注意学生的针对性、可接受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四)重视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

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力,然而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过程单向化培养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独特思想常遭到批判和挑剔。学生未意识到学习目标的多重性,追求真知的动力缺乏,更感受不到创新的乐趣。

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与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卓越计划”实施呈现的三个鲜明特点之一[7],更是其目标与要求。河南工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至启动以来,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了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笔者结合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实际,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一)课程体系优化

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优化课程体系内容,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起着很大作用[8]。以往土木工程课程体系过分注重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三大模块,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选修课程模块,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培养的机会。基于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原则,加强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重点作了如下优化。

一是,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和实践环节(具体学分构成详见表1)。

二是,通过整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精简原计划必修课程内容和数量,增加土木工程专业新技术及前沿选修课,适当增加以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工程法律法规、人文与社会科学为主的选修课。

三是,以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将教师最新科研成果纳入创新实践培养环节,增加工程实践课程内容。这样使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课更好地相互协调,为学生自主设计学业计划,实现个性发展,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更好地符合知识结构的要求及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以教师传授课堂教学占比最大,因此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并对学生持续、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为此重点进行了以下三点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根据课程特点和自身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组织和设计,深入研究教材,及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精练授课内容,增加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内容和学时。二是,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联想,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通过各种浅显工程实例,使学生产生联想,加强基本理论理解与创新意识培养。三是,要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题目,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利用所学基本理论与知识研究讨论,撰写报告并进行汇报答辩。在此环节,追求过程享受,让学生体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开拓学生思维,探索未知。

(三)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不同,可以使学生得到直接集中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来源于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9]。目前,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设置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卓越计划“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了实践教学。

一是,推进实践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针对材料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进行方案设计,并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是,依托行业和省内外工程设计施工企业,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学习、锻炼,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选取专业素质较高的学生,按照具体工程项目要求进行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2011届土木工程专业约25%毕业生的设计题目源自实际工程项目,并在正从事着设计任务的指导教师带领下,通过必要任务分解,学生按照正式施工图要求进行设计,毕业答辩时,优秀毕业设计均来自这批学生。

三是,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纳入正常的实践教学中,结合“挑战杯”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力学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环境平台,将创新活动赛事、教师科研活动、专业前沿和热点问题作为创新活动内容,按照不同年级和层次定期开展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例如:由学院教师指导的第十二届“挑战杯”科技竞赛作品—《非规则球形网架结构构型原理与方法及其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和专业前沿,由大四、大三和大二不同年级学生,土木工程、建筑学和力学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结语

创新意识是“卓越计划”对高校工程专业4年制本科毕业生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卓越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素质。研究专业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高校应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转变观念,在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与实践,为提高学生整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2-29.

[3] 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

[4]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上海建筑施工新技术[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张玉娥,白宝鸿.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16-18.

[6] 应惠清,顾浩声,俞国凤.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培养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55-58.

[7] 周懿.谈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J].科教导刊,2010(3):20-21.

[8] 郑杨.卓越工程师培养恰当其时[N].经济日报,2011-2-26(3).

[9] 易萍华,邓治平.土木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38-41.

[10]施菊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79-181.

Innovative ideology cultiv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ed in civil engineering

XU Qikeng, ZHANG H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Province, P. R. China)

篇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教育的四个目标,在课程结构构建、改革教学和考试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要适应媒介技术发展对传播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传播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考试方法可以从建立课程题库、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关键词:

创新教育;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四个目标,在教学方式与考试方法方面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应对媒介技术发展优化课程结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和新闻传播实务三大类课程构成,其中前两者主要属于理论类课程,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可分为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在课程建构中不能仅强调大众传播类课程,需要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课程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划在课程体系当中,课程性质可分为必修和选修。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学专业课程构成的一个新要素,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学生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应适当提高此类课程在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机会学习和掌握传媒技术,提高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变化不大,主要应该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更新和调整,增加一些适应媒介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影响,特别要指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传播实践,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锻炼,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

二、根据课程性质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探索主要从理论类课程、业务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入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中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主要包括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网络传播、人际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就是理论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为使基本理论教学深入浅出、简明易懂,教师要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基本理论的内涵。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媒介变化的新形势下对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反思和置疑,这就可以适当抛给学生一些当前有争论的观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使真理越辩越明,并且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思考,学会理据充分地阐述个人观点。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活跃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置疑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中选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编辑、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等课程属于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这类课程理论与实务联系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原理与方法,更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内外实训机会,锻炼他们的新闻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新闻采、写、编、评、舆论调查、公共危机处理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的优缺点,向业界前辈学习实务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采用情境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些虚拟或真实的大众传播现场情境,利用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中获取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新闻报道、舆论调查、危机处理,并鼓励学生超越案例的局限,大胆思考与众不同但又合理有效的报道、调查与处理方式,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更能够超越条框限制,运用新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3.在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在“纸上”谈兵,还必须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来适应电子媒介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教学需要讲练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是对基本的操作技术进行示范,之后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反复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但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还未达到教学目标,能运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并结合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进行平面、影视、网络媒体的编辑与制作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选取优秀的行业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布置阶段性和综合性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作品鉴赏的基础之上完成自己的、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灵活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1]为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需要改革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进而将创新意识不断内化在自己的人格当中。

1.建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题库,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可见,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任何创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原型启发”,这些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是诱发学生产生创意的“原型”,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不仅不能放松,反而需要不断提高考核内容的深度和考核范围的广度,全面、综合考察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此类课程,可以通过建立考试题库的方式,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内容进行全面复习,教师通过勾画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图示指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但在题型设计方面可以多样化,通过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述评等方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

2.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需要教师在讲授清楚基本理论之后,根据章节特点适当进行实训。学生的实训作品质量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此类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给学生布置实训作业,采用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提交课程作业。教师在习题课中,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或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水平,并将课程作业的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中,提高学生对实训作业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独立和协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立分析与处理新闻实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另外,这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也不容忽视,期末考试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采用应用性的题目来考核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应对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类课程,此类课程不能只以期末考试为主,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适时给学生布置阶段性作业来考察学生对基本软件技术的掌握情况。因此,此类课程适合采用阶段性作业与期末综合性作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阶段性作业重点考察学生对软件技术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期末综合性作品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中大部分软件技术的整体把握与应用情况,并在综合性作业中将学生的创意水平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创新情感体验。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4-01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一直在经历从原先的传统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既是提高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基础措施之一。而素质教育中,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入新日程。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整体教学中,语文教学是文化教育的基础,在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是一门广阔的课程,能够锻炼学生健康的思维能力,宽阔的想象力,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好平台。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语文教学与学习方法入手,深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特别是在师范教育,更是承担着改革教学实践的新任务。为培养适用现今教育模式下的师资力量,可以从语文教学入手,着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新疆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对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要有特殊性,凸显地方特色。

一、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一)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概述

语文教学是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核心之一。只有将创新意识灵活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工作才算是成功的。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语文教学工作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有三种基本功:说、写、读。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从日常教学的细节出发。新疆地区的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只进行理论上的教育是不够的,还有对创新型理念的实践培养。创新意识给语文教学灌入了新鲜血液,将传统知识性教学进展到创新型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进程。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建议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建设理念

一般语文教育可以分为师范性与基础教育性的。师范高校主要是培养新型师资的平台,因而其语文教学与基础语文教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顾名思义,基础语文教学针对的教育对象是初、高中的学生群体,而师范类的语文教学针对的对象是服务于社会抑或是将来走上教师岗位的高校生。所以,师范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教授,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的载体之一。除了掌握学科知识外,还培养其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另外,它也是培养职业能力的措施之一,师范语文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深具创新意识的教师,从其自身开始建设创新意识,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能将这种创新意识传递给其学生。这样将教育学生与培养好的语文教师结合在一起,实现双赢局面。所以,师范类语文教学要以创新意识为依托,致力于培养新型创新人才,创造新平台。一方面,对于教师要敢于尝试新型创新意识培养,成为先驱者;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成为创新人才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师范高校中,特别是新疆地区,语文教学除了传承精髓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还要将讲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其中,使得这种创新理念和民族文化和谐稳步发展。进而,培养学生拒绝成为闭门造车的鼠目寸光之辈,而是积极成为敢于创新、充满热情的新世纪人才。

(二)促进教师发挥创新精神的引导

因我国传统教育形成的应试教育,一直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只关注成绩的高低,死记硬背成为学习语文的“法宝”,往往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这种忽视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使其成为应对考试的工具。因素质教育一再掀起“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学更是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不断补充学习,加强实践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想象,锻炼其思维的活跃性,并结合现今信息时代的优势,开拓创新。只有具备了以上素质的老师,语文教学的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才能够达到,才能使学生对创新精神耳濡目染,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融入学生独立思维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温室,实践活动的增多与老师的正确引导,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才会从考试的压力下解放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发展才具有希望,才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三)培养学生自觉地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都是学习前人,视前人成果为权威,顶礼膜拜。随着知识的积累与多元文化的交叉发展,现今教育氛围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权威的影响,勇于怀疑,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是使学生萌发创新意识的关键方面。师范类学生此前接受的教育,也是掠夺其创造性的应试教育,所以教师应摆脱僵硬的教育思维,运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崭新的认识,不再是机械固定的学习方法,重新认识语文的趣味性与重要性,从而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师范高校生是将来教师的雏形,只有从现在开始正确培养创新意识,使得创新成为其行为习惯,这样将来再培养其学生时才能做到教师该有的素质能力。基于这些认识,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师范高校的语文教学则是基础语文教育的关键,在这个概括性理念的引导下,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是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也能够为语文教学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章莲芳、顾以忠.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语文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10月

[2]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篇4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美术活动 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走进幼儿教育这块新天地,得到幼儿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幼儿审美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美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纲要》在艺术领域方面要求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在强调幼儿教育儿童化、整体化的同时,敏锐地抓住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即美与独创,提出“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的表现方法有效地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足以支持他们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进行创新活动,此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可有效间接影响他们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呢?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创新意识

1.激发兴趣的情境活动引发创新。为了让幼儿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教师改变以往美术活动中进行示范画后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以新颖化、游戏化、情境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如: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奇特的房子》,通过富有童趣的PPT课件“涂涂找家”作为导入,从涂涂找家的情境中,幼儿通过观看直观、形象的PPT课件进行思考、想象。根据故事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创新作品《奇特的房子》在他们的纸上一跃而出,以这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创新意识,真正做到用情境激趣、在激趣中创新。

2.激发兴趣的主动创设引发创新。教师利用大班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渴望得到重视与表现,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主动创设引发创新。如:幼儿美术创意活动《堆雪人》,老师收集冬天老师和幼儿、家长和幼儿在户外一起堆雪人的照片,做成课件,这样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产生了在创意美术活动中主动创设的兴趣。教师抓住幼儿近期的兴趣所在,使他们的想象有物可依,这样的创新过程同时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新的锻炼。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操作、实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操作、实践活动是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图形变变变》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每个幼儿至少要准备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纸片各三张,通过排列组合将这些纸片构成几个不同的图形,然后绘制出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学具的限制,只能获得一些常见的图形;绘制难度大,幼儿会因为过程复杂完成效果不好。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却能解决上述弱点。方法: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并设置成“无填充颜色”,再通过“复制”、“粘贴”获得数个基本图形,然后随意移动这些基本图形,把他们组成新的图形,幼儿可在电脑或白板上反复尝试,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把构成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复制到图画软件中,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的活动让幼儿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作品评价鼓励创新

幼儿自信心的由来是建立在评价上的,他人的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都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美术活动中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运用投影仪进行展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幼儿创新的过程、创新的态度、创新的热情评价等。如:美术绘画活动《热气球》,晶晶把一个穿着五颜六色的热气球涂好后,她又在热气球下方添画上许多吸尘器,这是她的创新过程。教师运用投影仪将她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对她创新过程进行评价。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鼓励、自信心得到增强。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幼儿感知,积累创新的素材

篇5

论文摘要:艺术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智力及个性特点,以及创新素质的具体构成,强调创新素质教育是艺术设计人才整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和科技不断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是艺术设计活动的生命,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以创新为主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对创意性、创新性的依赖不言而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就是要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特征。而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是一种启发式教育;相对于中庸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素质教育。因此,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智力特点 

在创新素质结构中,创新型人才的智力特点通常包含:一是新颖及富于意味的创造性智力活动;二是较丰富的创意想象力;三是独特的创意思维发挥能力;四是分析与直觉思维统一的思维意识;五是发散与集中思维统一的思维意识。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形式大致表现为求同与求异、集中与发散、习惯与变异、循序与踊跃、试误与顿悟这五个相辅相成的范畴。在每对范畴中,前者属正向思维,后者属反向思维,或者称为“逆向思维”。目前创新性成果较多地出自逆向思维或者多向思维,艺术设计的创新更倾向于多视角、非常规地探索问题解决的种种可能。强化高校学生“逆向思维”等创新智力特点的培养,不仅能够运用逻辑的常规思考方式,更能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中,高校要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重视的统一性,避免形成从众思维和从众个性的教学模式,要用多元化的创新角度去评价和管理设计教学,以改变不利于学生创新智力特点发展的单一性教学方式,注重更多地运用讨论式、发现式和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智力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个性特点 

创新个性是创新倾向性的个性人格特征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内容较广泛并且受个人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熏陶、个体性格倾向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些创新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所构成的创新个性特点是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内在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个性特点包括:知识面广,善于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内在有深入研究的动机;有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像力及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常挑战智力活动;富有幽默感及艺术天赋;意志坚韧,做事专注理性,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由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更重要的表现在创新个性上,因此创新个性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本身的创新个性,给他们足够的个性施展空间。这也就要求在培养艺术类创造性人才的素质教育中,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传统填鸭式教学,以创新教育主导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未知的自学能力;通过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引导,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 

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构成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意识是指善于发现新问题,创新欲求突出,能够自觉产生创新动机,这是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素质,是创新的出发点。我们应善于利用学生个体的主观创新能动性,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及教学方式的应用,适时地增进和强化学生追求创新的意识和洞察力。创新型人才通常对新问题的敏感度较高,具有比较强的问题意识,对新鲜刺激较为敏感,能够从常规事物及普通事物中,发现其不为人知的独特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寻找新途径来避免雷同,对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技术较为关注,并试图把这些新成果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从而产生新的效用。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认识较新颖,一般不盲目接受现有结论及旁人观点。他们经常会在理解问题方面多做一些新的设想,找出更全面、科学、有效的改进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一旦形成这种求新求异的思维模式,创新型人才在对待相同问题时,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常常能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 

2.创新精神主要包括高度的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坚韧品格以及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有视野开阔的特点。创新是在综合前人经验、知识、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新实践活动,包括总结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或生产出新的产品。因此,创新型人才的视野绝不可狭隘,而是既熟知本领域基本知识又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能够融会贯通地进行综合运用。 

3.创新能力方面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设计活动能力,也包括创造性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发散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也更丰富,对同一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去认识,思维的跳跃性极大,能够在新旧知识的交替穿插中,很快地综合已有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发散思维的活跃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想法的产生相当快,并在出现问题后,能够快速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二是指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能够更快的产生超出原有思维范畴的新意识,并通过举一反三产生更多的想法,从而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得新进展;另一方面,设计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对海量设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加工能力,也包括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推出更为成熟的技术和更为优质的产品。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居于教育创新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突出实验、实践、实习及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地位。 

4.创新人格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独特特征而又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这是创新型人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质,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创新人格主要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为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意志、创新毅力和创新行为等,既有遗传方面的影响,也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形成。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开发,这就使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激发学生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上面,使这种非智力素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创新人格既有个体的差异又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在把握学生总体个性和个体个性的前提下,力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目的地将潜存在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质引发出来,重视学生创新主体意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利于学生形成和发挥良好的创新个性特征。 

综上所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艺术类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根基,需要全面重视创新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方面的培养;深入研究学生的创新智力及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挖掘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潜能,用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促进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冯培等编著.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1.295 

篇6

一、挖掘教材蕴涵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两个方面。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创新意识主要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批判精神等因素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小学生富有好奇心,遇事总想“让我试试”,教师应因势利导,放手让学生去怀疑,去尝试,从而使创新的种子在学生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生根、开花、结果。如在学习《掩耳盗铃》一课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向老师提问:“老师,插图上那个人一只手捂耳朵,一只手去偷铃。人要是只掩住一只耳朵去偷铃,那样不是还可以听到铃声吗?”老师先是一愣,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读书找出根据。学生从文字和插图上分别找出了漏洞。最后老师又把修改教材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学生发现教材的不足,从而培养出自己“不惟书”的创造精神。教学语文教材,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一种语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放飞学生的个性,开启学生创新的灵性。所以教材不是“圣旨”,而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扇扇门窗,护送学生到达彼岸的一座座桥梁。我们只有开好门窗,用好桥梁,才能看到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创新精神在熠熠闪光。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来自于问题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起源于质疑。可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一切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钥匙,这是创新的起步。

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着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疑的基本方法。如:从课题质疑,从标点符号质疑,从中心思想质疑,从语言运用质疑,找原因质疑,找依据质疑,抓联系质疑,抓关键句质疑,抓矛盾质疑,寻实质质疑,联想质疑等。例如在教学《春晓》一课,在自学的基础上,要求设问质疑,把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问提出来,这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经过归纳,学生提出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1.“春眠不觉晓”,说明睡得很香,那么究竟是早上睡得香,还是晚上睡得香呢?2.“花落知多少”中的“知”是“知道”的意思,那么作者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老师让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要从课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有效提高了质疑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又如《雾凇》中有这样一句:“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教师可引导学生抓矛盾处质疑:凭我们平常的感觉,为什么先是“银线”?接着是“银条”?最后是“银松雪柳”?教师还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对书本上现有的知识和结论作独创性的发现,甚至发现课文的不足之处,并设法加以弥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用课文空白,发挥丰富想象,拓展学生思维

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伊尔搴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文学作品中,思维空间的存在,期待着学生的参与,召唤着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视觉出发对作品进行二度创造。因此,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要利用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性”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想象和联想,使文学作品的形象更丰富、更充实。因为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

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结尾处写到:“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盖在蔷薇花上,问道:‘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妈妈怎么回答的,读者不得而知,从萨沙为蔷薇花盖雨衣,苏霍姆林斯基留下空白,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白,引导学生根据萨沙的举动,根据当时的情景,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像妈妈会怎样回答萨沙。通过填补空白,学生的思维就会打开,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有助于学生进入领悟作品的更高层次,增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篇7

科技管理要创新,管理者就要提升自身素质,因为他们是科技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科技管理创新水平的高低完全在于于科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创新意识是科技管理人员首要必备的素质,创新意识在科技管理创新行为构成中起着引领、支撑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科技管理人员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以及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高低。通过培训,引导科技管理者运用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及产生创新性成果,使科技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有着坚实的基础。适应科技管理创新的要求,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必须合理和优化。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催生管理创新意识的先决基础条件。科技管理人员的合理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能力、对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科技管理人员具备了这些知识能力结构,在实际的科技管理工作中发挥管理创新能力可能性必然增大。科技创新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提高问题必须通过培训这一有效途径来解决。

2科技创新人才培训

科技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要实现科技创新,终归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来完成。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有关部门要积极发现、举荐、培养、培训科技创新人才。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而且获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可谓是创新型人才。他们有三个特质:首先是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最后是有较强的成就欲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握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征,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益,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形成以本专业为主的多知识、多技能的综合的、有效的培训体系。保证培训工作持续的、有计划的开展下去。

3结语

篇8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方法 切入点 培养目标

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音乐教育以来,许多优秀的教学成果反映了音乐教师们为了把艺术教育普及到心智逐渐成熟、审美需求强烈的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中去,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我认为:在职业学校开设音乐教学,更重要的是运用崭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开展音乐教育的切入点要创新

我们都已经意识到:长期以来,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我们的教师只能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反映在音乐教学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大量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等等。无疑,这种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

二、实施音乐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要创新

实施音乐教育不仅要有好的开端,还需要在教学形式和手段方面创新。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受到教材和知识容量的双重约束时,必然会采取简单地讲授法来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

第一,教育形式的创新。

随着知识推陈出新速度的加快,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在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和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

第二,教育手段的创新。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网络资源的丰富,计算机多媒体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在音乐教学中,使用这些技术和工具能使学生在图文并茂、形声同步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

三、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创新

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并不亚于对科学知识的追求。

第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传统音乐教育只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就要引导学生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第二,学生创新胆识的培养。

有了创新意识不等于就能进行创新。我们的学生普遍地还缺乏创新的胆识。学生的“胆”其实是教师给的。当你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学生依然正襟危坐、默不作声时,不要埋怨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因碰到困难而退缩时,不要埋怨学生。

第三,学生创新方法的培养。

学生仅仅“敢创新”还不够,还要“会创新”。要使学生会创新,就必须帮助他们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音乐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让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发展壮大,为青少年艺术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郭声健. 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6.

篇9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与制造业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介绍有关机械零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等的国家标准以及标准的使用,介绍各精度参数的测量方法、部分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测量所得数据处理的方法。它不仅将制造业的基础标准与计量技术结合在一起,而且涉及机械设计、质量控制等领域,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是联系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

1以往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仪器不断出现,实验教学内容也应做相应调整。传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教学实验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 缺少综合性的实验,更没有设计性实验。忽视对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难以满足时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改革实验教学,可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开设零件综合性测量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课程或多种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综合性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掌握综合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1]。

对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课程,开设如确定“判断某零件是否为合格产品”的综合性设计实验,学生根据图纸上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要求,测量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公差。学生在完成这样一个零件的测量实验,能掌握很多公差技术概念,使学生领会各种公差的含义,并能分析其作用,从而锻炼了学生全面运用知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实验的实施过程

下面以三坐标检验轴类零件为例,使学生完成轴类几何元素和形状、位置误差的测量,检测实例轴是否合格。

本实验采用德国thome三坐标进行轴的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测量。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零件放入它允许的测量空间,精确地测出被测零件表面的点在空间三个坐标位置的数值,将这些点的坐标数值经过计算机数据处理,拟合形成测量元素,如圆、球、圆柱、圆锥、曲面等,经过数学计算的方法得出其形状、位置公差及其他几何量数据[2]。在本实验中学生使用三坐标完成以下实验目标: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构成,学习计算机测量软件的基本内容,学习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的选择,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零件尺寸、零件形状、位置公差。

根据图纸要求,如图1所示,需要对轴完成圆柱、槽等元素的尺寸测量,轮廓度误差、直线度等形状公差的测量,以及对称度、同轴度等位置公差的测量。

3.1基本尺寸的评定

本实验要完成以下基本尺寸测量

圆柱1直径

圆柱2直径

圆柱3直径

端面4、5之间的距离

键槽7、8的尺寸

在三坐标测量中,圆柱是一个3d测量元素,测量圆柱时最少要测6个点,在圆柱任意两截面各取三个点,其圆柱1,2,3的尺寸测量结果如图2、图3、图4所示。

4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加深了学生对互换性理论的理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 倪哲明.探索设计性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3(5):79-79.

篇10

(一)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概念认识模糊。

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解过于片面、狭窄。把实践教学停留在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上,虽然也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践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学生参加了实践教学活动,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新性技术应用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不尽合理。

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组织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交替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模块太少、太小、太零碎,教学过程中缺少侧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等现象。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第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不足,兼职教师比例偏低,作用发挥不足分。第二,由于学校的特殊性,很难或少有请到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来学校授课。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不太健全,培养培训基地条件也相对比较薄弱。总体而言,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缺少一定的创新性,缺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创新创业教育正好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相对模糊交叉性较强的概念。高晓杰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第二种理解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第三种理解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认为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理解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基础。由此可以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受教育者奠定良好基础的新型教育思想、观念、模式。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构建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构建的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该课程共分为四个层次,美学基础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创意设计类课程、综合实训类课程。

(一)美学基础类课程:强调基础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美学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设计素描与速写、三大构成、美学基础、动画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和摄影摄像技术。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具体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基础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强调实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平面设计辅助软件(PS、AI)、平面动画设计软件(Flash)、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Maya)、视音频编辑(Pr)、影视后期合成(AE)等。这些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教、学、做”三位一体,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完成学习内容,合理认识各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意设计类课程:强化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创意设计类课程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工具使用(director)、网页设计等。这些课程包含很多设计技巧,如设计文化内涵、美学欣赏、色彩搭配等。采用项目化教学,把企业的实际项目拿出来,让学生充当企业员工的角色使其有效地快速掌握各种计算机技术技巧。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的训练使其得到全方位训练,强化实践,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四)综合实训类课程:体现职业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综合实训类课程包括影视短片制作、动画短片制作、CI设计、多媒体作品制作、招贴设计等,这类课程更能体现职业性和综合实践性,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和设计制作的方方面面,以便其能够准确、快速地熟悉相关的工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