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成功加人世贸组织,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英语教育的现状还是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我们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做到:
通过阅读教学,学习语言知识,了解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通过阅读教学.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宽视野,逐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能力。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二、掌握初中学生的阅读心理
我们都学过心理学。知道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位教师都离不开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深入研究。英语教师也一样,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所经过的阶段,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易事,首先教师授课时必须注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注意力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基本心理条件。
三、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为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经说过:语法解决“说得对”的问题,语言解决“说得好”的问题,语篇解决“说得全”的问题,而学生的应变能力则解决“说得巧”的问题。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被动地掌握语言形式或语言结构,而是有交际愿望和交际目的的。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以下方法:
1.复述课文。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师板书中的关键词语、句子,书上的插图,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2.表演课文、对话。现在的教材随处可见这种练习.即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这样。既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了课文.又让他们对英语语言文化有了切身体会。可以是同桌表演、邻桌表演、小组表演、男女生表演等第,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学生愿意参与就行。
3.让学生在课文的结尾进行创造性的补写课文。将大大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补写课文中没有结尾的故事.或者改写课文的结尾。写的形式可长可短,或者让他们口头叙述亦可,不一定非要写出来。在说的过程中如果有不会的英语甚至可用汉语(当然应少用)。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4.大声朗读课文
读课文在汉语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学也可以借鉴。可以让学生读单词、短语、重点句子,甚至全文朗读。通过读可以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学生脑子里有许多现成的句子、短文,这样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上一个台阶。
5.阅读后的书写巩固
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这些进步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笔头练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抄写每课的生词.可以是对话填空,可以是听写填空。可以是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可以是根据首字母完成句子,也可以是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等等。练习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让他们复述课文内容。或者是每天写日记.或者是每天写一句话。这些笔头练习对于学生巩固课堂上的基础知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作文都会迎刃而解。
6.分段朗读课文
检查学生的语音语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先请成绩好的同学朗读课文,也可分组朗读,其他的学生认真昕,并尽量找出发音的错误且纠正。这样既加深了课文的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听力。
四、写作练习
篇2
学习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进行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时,要立足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本,教师起到恰到好处的引导作用。
1. 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困难
在现阶段英语阅读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程构建中经常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不能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不能进行简单、独立的推理判断,而且,在阅读解析中也不能按照文章的上下文进行生词意思的推断、不能及时发现作者的基本意图,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造成制约。
通过对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分析,总结了英语阅读课程中的缺陷因素,其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的阅读速度相对较慢,很多高中学生的词汇量相对较少,而且,对不认识的词汇不能结合文章分析词义,导致不能对文章大意有系统性的认识。第二,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归纳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而且一些不能真实掌握文化的背景,不能熟悉理解文章中的错误内容,而且,一些学生的语法知识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对复合句子的结构不能清楚地认识,从而为学生推理能力的提升造成制约。
2. 有效阅读课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困难,下面结合具体案例浅谈如何进行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性教学。
2.1案例
(1) 课题:Great women
(2) 内容:阅读材料中的大概内容如下:Helen Thayer,在60岁的时候决定独闯南极,文章中系统的描述了她在整个旅途中所遇到的苦难,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急中生智以及克服困难的场景,通过文章内容的讲述,可以充分展现出Helen Thayer临危不惧、顽强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3) 目标:
a. 通过阅读,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
b.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体内容,通过阅读技巧、阅读主体的掌握分析,明确阅读内容的细节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c. 在阅读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谈论了“伟大的女性”,并运用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词汇进行人物形象的描绘。
2.2教学实践过程
在Warming up 环节中,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
(1) 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时间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日常活动内容的讨论,通过讨论,可以缓解英语课堂的紧张氛围,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构建中轻松、愉快的氛围。直接地引导,可以实现英语阅读课程直接切入的特点,为学生阅读主体的明确提供依据。”
(2) 在阅读理解教学思路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通过竞赛模式的构建,进行“Antarctica”主题活动的思考。通过辩论和不同点的观念阐述,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
(3) Discussion: Why do polar bears never eat penguins?
通过这种趣味性话题的引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激发。
2.3教学过程的解析
Reading中,其具体教学优化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教学引导中,可以让学生边听边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更为系统地掌握文章中的主要思想,从而使学生更为全面地发现文章细节,使学生专业性的音乐阅读素养得到全面地提升。
第二,教师可以在教学引导中,使学生在阅读课程中,通过图片的分析,进行短语的规划及总结,促进英语阅读课程的有效性。
因此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教育课程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 提倡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思维
高中英语课文内容一般比较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牵涉的各学科的范围也广,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把问题建立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上,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梯度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去认知和理解。
(2) 还学生以学习之主动权
在阅读课教学中,目的应该由让学生学会转化为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可以如下: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等等。
(3) 增加课外阅读量
虽然高中英语课本中文章内容的信息量够大,但要想提高阅读能力,仅仅靠书上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变“任务阅读”为“享受阅读”,会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
阅读课的教学是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学生阅读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实现阅读课的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技巧,习惯培养,具体方式
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字、词、句的累积运用,能够有效的整合英语知识点。同时有对单词,语法知识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一)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知识储备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因此教育者在对初中英语进行阅读教学前要事先对班内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知识储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此来对学生阅读教学所能基本接受的难度有一个相对科学的把握,以此确保大部分学生从阅读教学中取得发展进步。
(二)教育者进行阅读材料的详细分析
教育者对阅读教学材料的有效评估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与阅读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之前教育者需要进行材料的分析,分析阅读材料是否符合学生的学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等等。当然教育者还需要对材料中的一些重点难点进行提前标注,以便于讲解时细密有致。
(三)根据阅读内容提前准备材料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针对阅读内容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还涉及到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辅学习材料。教育者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就将这些辅材料搜集整理好,以便于为学生呈现更加充分、更加精彩的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中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制定阅读内容,明确教学主题
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阅读”,教学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学生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育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确立明确的阅读主题,以便于学生找到课堂学习的中心与重心。
(二)合理的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够奢求每个学生学习英语,进行英语阅读都具备一样的能力。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认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勇敢的承认这种差异,并采用分层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去弱化这种差异。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阅读能力,词汇积累程度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层级划分,这也是教育者在阅读教学之处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的原因。我们将学习状态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将学习能力,单词累积程度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不同的组别给予不同难度的阅读主题,或是阅读要求。
比如在我们组织学生阅读《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这篇课文时,教育者就可以为学习状态较好的学生订立理解文意,用自己的话转述文意的阅读要求。而对于学习状态较差的学生,教育者则可以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新单词,理解文意即可。
三、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本身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往往就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教育者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往往对“新奇的,时髦的,故事性强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教育者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中适当的插入一些英语小故事,小语言,或是一些涉及时事的报道类文章。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设置问答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参与度
阅读教学中的问答环节可分为两种,分别为“前问答环节”与“后问答环节”。“前问答环节”是指教育者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进行问答设置,易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猜想,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启发。“后问答环节”则是指在学生进行完阅读学习之后进行问题设置,以此来实现对阅读内容的回顾也总结,加深学生阅读学习的印象。
在阅读教学中设置问答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进行积极的思考,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往往能够有效的扩展学生的英语知识,因此教育者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使得学生形成课外阅读、自主探索的好习惯。
四、总结
教育者必须将阅读教学摆在英语教学的重点位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更要让学生在教学中爱上英语阅读,爱上英语学习,为学生往后进行更加深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著名语言学David Wilkins曾指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始终是语言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词汇的掌握会直接影响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这出重头戏的精彩演出,还需以创新的文本解读为根基。只有充分地解读好文本,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效、高效、实效。
通过词汇学习不仅可以为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基本条件,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而要想学习词汇,进行词汇的练习,就必须要在文本语境这一条件下来实施,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及其具体用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词汇的应用能力,增强其语言意识
二、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阅读文本重视不够――重技而轻道。
阅读材料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并不重视对阅读文本的解读。备课时只关注在这个文本中出现了几个新单词,几个新句型,然后再翻参考书或上网查资料。至于文本作为学生思想教育载体的功能,基本被老师们忽略不计。须知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吴超玲,2011)。回归文本是提升阅读课课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的保证。教师如果只关部分注词汇的教学,即重技而轻道,只能在文本的表面滑行,而无法在学生心中引起任何涟漪,激起一丝共鸣。
【对策】阅读课型中的词汇教学,首先应该明确这是阅读课,其中词汇教学只是阅读课中的一个部分,辅助于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又是对词汇教学的巩固、落实、运用与检测。所以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是相互作用的。要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文本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因为这正是一切分析与研究的起点与基础。只有与文本深刻对话,充分理解了文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对话才能得以更深入开展词汇教学,才能赋予词汇教学更深远的意义。
问题二:阅读前,集中教学词汇――重“孤立讲解”,轻“创设语境”。
阅读前,教师都习惯于将词汇一股脑的在阅读前呈现,这样虽为阅读扫清了碍,学生读得容易,但存在以下弊端:①脱离语境呈现单词,学生印象模糊,词汇巩固成了“负担”。②先教生词,再阅读,脱离文本。③忽略阅读策略渗透,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能力欠缺。这样的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对学生的阅读生涯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够阅读含有3%的生词量的英语短文”的明确规定背道而驰。
【对策】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并不是每个词汇都要求我们立刻掌握它。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词汇教学的不同任务,对文本重新设计,对词汇进行分层处理,同时进行巩固落实及运用。
在备课时,教师将单词根据“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要求分类区别处理。这里所谓的“读前词汇”是指影响课文理解且不可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意的词汇,或对理解文章起关键作用的重点短语。此类词如不在读前及时处理,会影响学生阅读。处理此类词汇时尽量呈现该词汇在该课中的意思,避免引发歧义。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呈现方式。
(1)采用直观法进行呈现。如利用实物、简笔画或图片介绍新词汇;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采用面部表情介绍词汇,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
(2)创设情景进行呈现。如与学生互动,创设真实情景,自然带动话题到目标语言中。或者利用电影、歌曲、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词汇,营造积极热情的阅读气氛。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38-01
新课改条件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已经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在农村一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效率低下问题依然存在。为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笔者组织开展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结合教学实际,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
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有效”,而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确立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制订明确的、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使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得到优化整合,才能把各项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才能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实现有效阅读,实现学习目标。我的做法主要是:
第一,优化整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期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单元和课堂阅读教学内容,将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尽力做到循序渐进。要求语文教师认真分析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深入研究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内容的结合点;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开展自主的阅读活动,并在阅读活动中通过感受和领悟,获得进步与发展。
第二,优化整合知识与技能目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应该将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等各项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发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综合性和整体性强的特点,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和引导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通过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第三,优化整合各级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将其分解为总目标、年级目标、各册教材目标、单元目标、每篇课文目标和课时目标等。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用来指导日常的阅读教学实践。并将各级目标都渗透到每一节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使各单元的目标都能相互渗透,相互产生作用,从而保证小学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得以有效实施。
二、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加强阅读训练
提高小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就必须高度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改变教师始终占据课堂,不舍得将时间放给学生的传统做法。采取有效方式,激励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动参与学习。我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来亲身感悟进步和发展。在过去,我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活动时间太少,一般只有15分钟左右,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我改变了这种做法,要求自己每节课的时间必须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尽可能占到三分之二左右,最少时也必须保证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二分之一以上。通过学生实实在在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悟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对教材的认识。二是在有限的课堂阅读时间内,我尽可能提高学生阅读训练的质量。不断强化阅读训练的针对性,并围绕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语言文字的技能性训练和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协调发挥作用。三是阅读训练要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始终,尽可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阅读训练要有层次,重点训练要分步实施。四是关注弱势群体,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愉悦的阅读气氛,让阅读成为学生愉快的学习行为,通过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自己提要求,共同拟答案,集体来评价。教师评价是尽可能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坚持多鼓励多肯定,激发学生树立信心,增强阅读的志趣,促使学生的知识通过内化,提高阅读的效率。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对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其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效果非常的显著。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阅读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初中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模式应用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可以解释为学习者通过与自身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体验活动,对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方法学习的一种过程,是学习与体验的结合。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全面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点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加深,也会产生一些自我感悟,最终实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提升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欣赏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较之于普通的语文阅读模式而言,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相比之下,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学生的课题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阅读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在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其有效地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情感积累,通过阅读课文来使之得以升华。对于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其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体制下的教学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应用,而非简单滴掌握一点纯理论的东西。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认识观点,充分执意阅读文章,最终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阅读结构。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都处在思想尚未成熟的青春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大都对一些说教性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抵触,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要求自我个性张扬的需求,逐渐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
2 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感悟的独特性、情感的审美性以及过程的多样性。但是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动性很难真正掌握在学生手中,加上教育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受到限制。要想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建设,必须要在坚持主体性、个性化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下面就如何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意见。
2.1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真正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另外,学校也要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只用成绩来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增添活力。除此之外,阅读教学活动应该适当的增加实践性,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参与实践,将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转化为实际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丰富教学情景建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情景创设主要是根据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基础上,以某种形象或者事物再次出现,以帮助学生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景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相适应。常见的教学情景包括音乐渲染、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合理相似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创造的环境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意境与感悟。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以及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式阅读教学,正是通过创设相似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原有的情感经验与所学习的阅读技巧结合在一起,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彩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1).
篇7
【关 键 词】 阅读能力;学生;语文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中现代文阅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阅读试题的内容也不像过去那样部分选自教材,而全部取自于当前社会中的新鲜时文。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既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也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举措。
可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而现实状况却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在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普遍较低。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语文学科的成绩,更影响到学生各科成绩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人生发展。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异常重要。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真正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呢?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想让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合理创设情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的导入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导入生动活泼,激情飞扬,学生也会情绪高涨,欣然投入学习之中;导入简单无趣,缺乏激情,学生也会情绪低落,提不起兴趣,学习的效果自然不好。
二、注重主体,加强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语文课程就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当然学生并不是盲目的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阅读呢?
首先,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口头复述、背诵等多种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在教学中,特别要加强学生的速读能力训练。它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把握文章大意,而且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捕捉有用的语言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每篇课文教学中,我都会采用速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留意文中的重点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中心,使学生快速熟悉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其次,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圈点批注,大胆质疑,把握要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头脑也在思考,感情也会受到触动――这些都来源于课文中的一些触发点,而这些触发点很多都是课文主旨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圈出自己感悟较深的词句,圈出文中关键的地方,如概括主要事件、揭示主题或总结性的句子、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等,探究分析,大胆质疑,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作好批注,从而有效把握文章的主题。
再次,在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读有所思。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孰轻孰重,需要认真考虑。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说明学生的阅读没走过堂,不是对文章肤浅的理解。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就越来越强。
三、放开手脚,张弛有度
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新课程标准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胆创新,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与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先让学生放开手脚,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然后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讨论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看问题浮于表而,问题的结果可能显得非常宽泛。因此,教师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同时,还应适时加以指导。对学生的评价要中肯,引导学生把握适当的尺度,使学生的理解不偏离不脱离文本,因为文本理解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四、开发资源,善用媒体
当前,由于升学压力,学生每天疲于作业当中,课外阅读时间相对较少,而有些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不重视课外阅读,甚至反对学生看课外书籍,而课本知识容量有限,因此学生的知识积累少,知识面狭窄,因而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现代社会是飞跃发展的社会,知识更新迅速,许多的知识要通过课外阅读来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课外学习资源,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代特征。
当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有效性的阅读教学。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翟文明. 阅读力提高手册[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素质提升
一、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现如今,高中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根植于旧有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进行单一的肢解式教学,只是讲解字词、段意、中心思想,教学效率很低。第二种是一些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不够深入,出现了偏差,很多语文教师,由于新课改的推动,而去阅读了很多前沿的教学信息,不过他们并没有深入理解这些教学信息,只是学习到了那些热闹的教学形式表象,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有效的阅读教学是什么
“阅读教学策略”是这样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指的是语文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且尊重阅读规律,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学生可以在完成阅读任务的时候运用正确恰当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得到提升。读书这件事,对于兴趣来说,是“想不想读”的问题,对于方法来说,是“怎样读”的问题。对于策略来说,就是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什么读书步骤可以有效地达到读书目的的问题。阅读教学的最佳目标就是:学生在拿到阅读材料之后,能够对阅读目标进行自觉的确定,在阅读时不仅能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还能在同时对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阅读完成后,客观评价阅读结果。最终,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策略,形成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该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教学
1.阅读五步法
第一步:初步阅读,对相关背景资料进行了解。这些资料包含有: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文章文体等,这部分的阅读主要是识记社会、历史方面的知识。
第二步:通读全文,对文章的思路进行大致梳理分析。在梳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对象、特征(包括人物等对象的性格、品质等)、事件、文章主旨(由对象所体现出的写作目的或者一些普遍的意义)。对于学生的能力有这样的要求:能够概述事件、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准确把握、能够形成抽象思维、能够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在形式上,一般是段落、层次等的关系。对于知识的要求,主要是:要懂得关键词和中心句;能够理解层次结构的关系。
第三步:对重点语句进行解析。主要包含三点: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在知识方面,要求可以分析出特定语句在文章中对于其表达效果、对象、特征、主旨、结构等的作用。
第四步:赏析阅读,对文章内容及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要求:能够识记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知晓其作用;能够对文章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进行判断,对于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效果有一定认识。
第五步:感悟阅读,阅读完文章之后,发表一些见解感想。这些见解感想有助于学生积累其生活经验和阅读经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联想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个阅读五步法,把阅读流程清晰地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的顺序呈现出来,可以使知识点和阅读能力点都分配到各个步骤上,这样的阅读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可使阅读更加高效。
2.“阅读五步法”课堂上教师有什么作用
初步阅读时,教师要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搜索整理识记知识。通读全文的时候,教师主要负责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然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了。解析重点语句、赏析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在给出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导。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领悟,随后进行点评。培养阅读能力就好比学开车,教师只是教练,学生才是坐在驾驶座上的开车的人,教练可以给出方法和方向却不可以代替学生来开车,否则学生永远不会独立完成任务。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在阅读中所得到的审美熏陶、阅读感悟是学生自身的内在过程。
3.让学生自主进行一些活动
我在教学新闻内容时,就提倡大家一起办手抄报,并且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如何采访、编辑和对手抄报进行排版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出发,进行一些社会采访,一起办手抄报,办报的过程中就可以加强对时事新闻的理解。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时,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不同的学生,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另外,一味分析讲解,有时并不能领会到一些佳作的妙处,这时就需要教师带领,反复、饱含感情地诵读,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的韵味。不必说那些古典诗词和现代新诗,有些看上去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同样需要这样教学。
高中是学生的记忆黄金期,所以,教师要做好引领工作,让学生多读、多感悟一些名文佳作,这样学生的文学积累才能丰厚,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才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篇9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认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句话从学生的接受发展的角度来界定阅读的作用,从理论层面上为学生阅读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野。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因此,教学行为应该互相交流,共生共进,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做。文本有其独立意义,具有能动性,必须从它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加以解读。因此,教学就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和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它又使广大语文教师面临许多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没有读者的阅读,所谓个性化当然无从谈起。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富有创造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作品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个性化阅读倡导以下一些观点:
一、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
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阅读即是创造。小学阅读教学承担着让学生“学会阅读”的任务,因而在作者、作品、读者之间多出了一个教者。但是,不能因此而破坏作者、作品与读者的正常关系。教师不应成为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二传手”或“中介人”,而应是读者的导师,读者应该直接面对作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这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是个性化阅读的先决条件。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权威
老师根据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作品,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其实,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对老师的解读。这只能是老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只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阅读,而不是个性化阅读。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在讲解完《麻雀》一课后问学生:“同学们,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认为这篇课文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个学生马上回答:“这篇课文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母爱之情。”老师一听,与大脑中储存的答案不符,脱口而出:“你怎么就知道那是只母麻雀呢?也是,书上只说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与猎狗拼死搏斗的事情,没点出老麻雀是公是母。老师有此一问,学生也认为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全班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看到学生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老师做出了权威的定论:“同学们,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体现了一种伟大的亲子之情。”“母爱”。“亲子”有何区别?区别就在于参考书上写的是“亲子”二字。像这样的唯教材教参为尊,学生们能真正做到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吗?
三、 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思维火花,如何引导,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既是独特,就应当是学生独有的有创见的有新意的理性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是“信天游”式的独白,不能是鹦鹉学舌的人云亦云,更不能是学生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哗众取宠,为了搞笑而故意的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对此,不仅不能给予珍视,还应当给以批评指正。反过来,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不能一味的去迎合学生,一味的去追求个性化阅读而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要真正“珍惜”、“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要在教学中作为“平等的首席”,在尊重学生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体验、理解的正确与否,程度如何,区别对待,积极回应,通过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使不同的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不同建构。
四、阅读应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阅读对话”是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教学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弄明白了这些,作为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呢?
第一,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一般是围绕文本中的话题或由文本生成出来的相关话题来展开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并形成各自的想法和认识。试想,如果自己对文本的内容一无所知,那么,你拿什么和人家“对话”呢?因此,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的实践证明,师生双方与文本的契合程度越深,师生之间的对话水平就会越高,越有效。
第二,抓住生成性教学,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关键。传统的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就是“预定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而对话式的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生成性”,对话的话题及问题的结论主要靠对话过程中生成。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能够完全预见的,因此,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欣赏学生“真情告白”。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对话教学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篇10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模式;语言转换手法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训练掌握阅读技巧,获取信息及阅读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意识。但是,我在校教研的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许多教师将阅读教学定位于重点学习阅读材料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未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技巧训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策略,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设计阅读教学活动呢?本文以一节阅读课为例,探讨 PWP 阅读教学模式。
PWP 阅读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分为三个主要环节:读前活动(Pre-reading)、读中活动 (While-reading) 和读后活动 (Post-reading)。读前活动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背景知识,进入主题,常见的活动有预测、创设情景、 快读、找读等。读中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并加工处理信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为后期的产出活动做准备,常见的活动有语言转换手法、提问、推测等。读后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化主题,运用语言并做产出活动,常见的活动有讨论、 角色扮演、 填空、写作等。
二、课例展示与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牛津英语8B Unit1 Reading (Times have changed)本课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北京阳光镇的变化情况、学会对比某地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并描述发生的变化。
2.教学步骤与设计说明
Step1 Lead-in
展示我们乡镇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图片,鼓励学生讨论它们的变化(每个学生哪怕说一两句话也行),通过对比前后的变化呈现出生词 cinema,factory, waste 等。
〔设计说明〕课堂导入通过师生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个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即对家乡的了解,同时引出本课的话题并把生词呈现在一定的语境中,为本节课的阅读教学做好准备。
Step2 Pre-reading
让学生读标题预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他们想知道什么。
〔设计说明〕阅读不是单向语言输入,而是学生主动探索语言的生本互动过程。因此读前设计预测活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热情理解文章大意。
Step3 While-reading
1.进一步阅读文章完成下面表格。
〔设计说明〕这个活动形式叫做语言转换手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表格的填写,旨在让学生获取细节信息,使学生提取关键词并掌握信息框架。语言转换手法主要是利用视觉辅助从而使文章中的信息形象化。有研究表明对文章信息的形象化有助于外语学习者在阅读时理解文章的意思。
2.跟录音大声朗读
〔设计说明〕模仿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朗读不仅有利于纠正学生的读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好的语感。
Step4 Post-reading
1.利用上面表格,两人小组练习相互介绍阳光镇的变化。
〔设计说明〕本环节充分利用上面的视觉信息让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让学生体会文章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为下一步的生成性练习做好准备。
2.四人小组练习,其中一人扮演记者采访其他三人有关我们乡镇的变化及其影响。
〔设计说明〕设计阅读后的产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此时学生的表演欲望也很强烈,很想在同学们的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在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 上一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 下一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