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缘起
那是一次让学生讲作业的课上。课代表让一个学生站起来翻译一个课外文言文句子,很简单的一个句子他却翻译不出,我坐在下面不由得生气。我看课代表怎么处理这件事:她先让另一个学生站起来翻译了一遍,然后再叫这个学生翻译,他还是翻译不出来。她依旧不急不恼,又叫了一个同学站起来翻译一遍,再叫他翻译,还是不会。我坐在那里那个气啊,心想这样还不会,真是猪脑子,如果是我在讲这个作业,一定把他骂个狗血淋头。那课代表还是看着那个男生,自己又翻译了一遍,然后让那个男生跟着说了一遍。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出言不逊或者面露不快。
刹那间,我忽然意识到,学生们正是由于他们自己体会到回答不出问题时的尴尬和紧张,才会那么宽容地对待如果老师一味地生气发怒,并不能让他把问题回答出来,相反只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死气沉沉,让学生对你这堂课噤若寒蝉,提不起学习的兴致。
二、营造宽松和谐课堂氛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亲切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就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如果课堂的氛围充满生命的活力, 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么对于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我有以下的几个注意点。创造亲切的课堂气氛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
因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亲切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
(一)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老师必须有饱满的“斗志”,良好的心态,积极的热情走进课堂,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带着激情来给他们上课的。教师的情绪会感染到学生,他们也会“斗志昂扬”。反之,如果教师板着脸,只会让学生精神紧张,不能很好地进入最佳状态,自然也不可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的微笑,教师的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使学生畅所欲言。
(二)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方法很多。
1.在热身环节是可以通过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并带入学生走进上课的学习状态中。也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很短的,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醒那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多关注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即使是遇到回到不出问题的学生,也要多些耐心,多给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否则,除了破坏课堂气氛,更多的只能把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给泯灭了。
3.在整个课堂中也可以运用比赛这个形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理,比赛让可以他们积极的表现自己。
4.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各种游戏活动。比如:找朋友,开火车,小组比赛等等都是乐于参与的游戏。有时候在一堂课里我故意在黑板上书写的时候出现错误,让学生来找。培养了学生的洞察力,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让学生来的当当小老师,学老师在黑板上写写需要书写的地方。而且,一堂课45分钟,如果就这样一直坐在自己的坐位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其实学生是很乐意到讲台前面来展现自己的。采用了个人比赛的游戏,并且让其他的同学来当当评委,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这个书写的环节里面来了,让他们在自己书写的时候写规范。
在课堂结束时也要巩固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让他们期待下一堂语文课的快点到来。
(三)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增强课堂外和学生交流。课堂气氛的活跃仅仅在课堂上调节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外多和学生接触。不要踏着铃声进教室,而应该在上课之前多和学生增进了解,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容易相处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课堂气氛也会活跃。
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孩子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我在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的内容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我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或者打印出来让他们拿回去给家长欣赏,极大地鼓舞了孩子,培养了他们的信心。
三、结束语
“语文是充满感情的学科。”要用心去感受文字语言的美,用心去接受情感和文化的熏陶。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是不是更应该用心去理解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真正地去关心他们,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升有效教学的效率呢!
参考文献
[1]《浅谈怎样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徐友军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以现实为根基,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获得当代社会所需求的语文能力。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为主,而且他们又无法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的。微课具有的微小内容、微小时间、微细讲解和微小数据的特点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把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最终的学习体验者。在选择微课内容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正确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所选择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设计突出“微”
“微”是微课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与其他课程区别所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微课的过程应充分突出微课的“微”原则。其具体表现在:首先,资源容量小,存储方便,只要有电脑、手机或ipad等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资源共享;其次,时间短,正符合了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最后,微课的选题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讲解论述,并适当地加入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
3.注重“交互性”
在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对于图片的记忆能力远远大于对文字的记忆。因此,在设计微课的时候,不能只是纯文字讲解,这样就跟传统教学模式没什么区别了,而且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保持,进而降低了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把图画与文字同时呈现给学生,要比单一的呈现更有效果,所以,在设计微课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加入与其内容相符合的图画等元素来增强微课的生动性,这样更能激发小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此外,当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的时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课程的倡导,微课逐渐出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可以让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运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降低了微课的教学效果。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虽然有些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应用微课,但是对微课的应用频率偏低,总是在课堂教学中会不自然地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使微课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和优点,无法起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作用。其次,小学语文的微课资源量较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很多,语文教师在课余时间除了要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还要进行充分的备课,使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再花时间去制作微课。
三、提升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利用微课创设情境
从小学生思维特点方面来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不仅可以给小学生带来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突出教学重、难点,增加课堂容量,更能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喜欢学习语文。
如,在微课识字教学中,“寒流、大雪、北风”,“腊梅、翠竹、苍松”这两组词串,通过微课播放冬天里寒流侵袭、大雪漫天飞,伴随着怒吼的北风的景象,再播放腊梅怒放、翠竹摇曳、苍松挺立的景象,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来领悟这些词语的意义。微课视频配上音乐,把学生寓情于景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快速地识记词语,领悟词语的意义。
2.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教学微课资源主要有两种获得方式,来自网络资源和教师自己的加工制作,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外,还应融入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中。如,识字微课教学内容选择可以是学生在电视中看见过的、阅读中看到的、同学的姓名、广告标语等。把课内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得到凸显,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微课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必将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研究和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3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在课堂中应用 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专题串烧”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基于微课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次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民办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分组量化评价模式在初中政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问题链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分层次教学在民办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金水敏.ヴァチャル日本 役割の[M].东京:岩波书店, 2003.
[3]藤城浩子.のだによる「「やわらげの内[M].//日本语文法学会主编.日本文法(72号).东京:日本语文法学会, 2007.171-187.
篇4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2015年度研究课题“微课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的研究FZDJ2015A05”研究成果
微课是当前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主要是集声音、图画、文字为一体的具有较强感染力的优势,能够创设更加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1]。
1 借助微课促进课前预习,广泛搜集生活资源
预习是任何一门学科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把握语文知识点的基本脉络和结构,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所以在初中语文课程学习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语文学科的课文内容非常丰富,其理解的方式往往也是多角度的。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经历,并长时间受到自身生活环境的限制,从而影响了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中,借助微视频能够让很多文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化,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和学习。因此,老师可借助微视频,指导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预习,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将初中语文知识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苏州园林的许多景观细节,但是大部分学生却难以透过文字描述想象出苏州园林的具体样式,无法在头脑中产生直观的印象。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课堂教学需求,老师则可以提前将关于《苏州园林》的微课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去学习跟进。其中,这个微课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苏州园林的亭台布局、门窗的设计、远近景的层次等,并合理的与老师的音频解说和介绍有效结合起来,着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同时,老师还要求学生搜集自己身边一些园林的图片,对比一下课文中描绘的苏州园林,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园林是怎么设计的,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苏州园林,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 借助微课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感受语文课文的魅力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实际生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入的课文内容,大部分都是作者的实际生活中所得出的感悟。然而,微课,又能够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微课为载体,合理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感受语文课文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老师便可以利用利用微课,播放关于《父亲》这首歌的VCR,让学生能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父亲,从而酝酿更加真实的情感。当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真挚感情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时,便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背影》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2]。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真正主体,所以只有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够促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利的开展[3]。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借助微课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将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人、事、物或者景象,结合它们内在的联系,真实、具体的以视频播放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大意,从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主旨。
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歌的时候,老师便可以借助微课,播放这首诗歌所涉及的物象等微视频,营造浓厚的生活化情境。同时,让学生将诗歌描述的情境刻画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
3 利用微课延伸课后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由于其具备视频学习的可移动的特点,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局限性,具有随时、随地的特点。学生可以将视频下载到一个移动端进行课后的学习,这样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语文的教学中存在许多课外知识的延伸,教师无法在课堂进行过于深刻的讲解,学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来。一般这种微课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免费的教学资源,甚至可以利用简单易学的视频录制软件自己录制。
例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r,当指导学生去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时,我会先在课堂上进行几个实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语句基本的阅读技巧和判断技巧。同时,在课堂的后半段给学生布置了课外的学习任务,例如我会将一些类似的句型的讲解组织录制成一个微课,让学生课后去进行观看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视频以后,我会要求他们做一个微视频的学习笔记,以便于我及时了解他们课后自主学习的情况,实时掌握他们的学习状态。另外,通过微课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由文及图的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情景中来。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被普遍应用于教学领域中。同时,语文知识渗透于实际生活中,所以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微课为载体,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力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121-122.
篇5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
引言:
教育的改革创新一直在进行,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在线的音频教学资源,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利用微课来开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培训,因为,微课受益的广大群体就是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字、音乐、图片等,利用动态视频的作用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本文就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为例,阐述了微课在此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一、接受教育的群体解析
在小学四年级这个阶段,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相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很明显,四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难度较大,知识较丰富,而且,最关键的是出于中年级的学生,正是自信心建立的中级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度还在探索中,因此,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激励学生。四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的原因,天生好奇心就很强烈,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也存在着强烈的认知欲望以及模仿欲望。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他们身上统一具备着天性好动爱玩,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征。四年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低年级以及高年级的素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也是思虑到小学生这三个方面学习能力不一样的特征。根据对接受教育群体的解析,教育工作者更容易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二、微课模式的运用以及开发
微课的运用,颠覆了教育工作者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教育工作者逐渐摒弃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微课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应用,把文字,教学内容,图片,音频融合到微视频中,直接呈现给学生更为直观的画面。一堂微视频的维持时间在五分钟以内,字数是三百字左右。利用简洁的文字以及简短的时间,让微视频的内容更具备针对性的特点。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火烧云》一文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原理,在课程开始之前,事先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搜集更多有关于火烧云的背景资料,或者去观看有关于火烧云的视频,并且要求课程开始后,学生要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火烧云的特征是什么,并且寻找其他有关介绍火烧云的资料,来对比他们之间的共通点与差异…………然后在课上,教育工作者可能利用微视频来呈现火烧云的精美视频。展现火烧云的视频大约维持在5分钟左右,再把图片以及文字与视频融合在一起,呈现给学生。火烧云的几大特征是:像马、像狗、像狮子,最后消失了,几张形象生动的图片上配上文字的点缀,如,像马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火烧云这篇文章的讲解就可能从几个方面来论述:晚饭过后是开头,火烧云的变幻莫测是总结,火烧云的特点是分析,课文的整体脉络是总分总的特征。在课后,也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可以把《火烧云》的课文阅读布置下去,让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来深化对课上内容的认识,并且可以把自己的录音文件勇敢的和师生一起沟通并分享。根据课前,课上,课后的完美结合,让原本一直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内容变成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学模式,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师生的欢迎与认可。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在应用微课的时候,要切记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当堂教学内容,并且要明确一点,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可以转化为微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微课教学模式的延伸
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音、字形的教学,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化教育。不能淺表的认为,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就是简单的认字,识字,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语文素养的培育上,即课文的开拓延伸。
例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时,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明历史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开拓学生的课外知识,为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在世界上如此出名?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根据课外知识的介绍,不但能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帮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课外知识。由此可见,微课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也可以走出课堂,与此同时,课堂内外的教学质量,也要融合在一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上传一些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具备趣味性的微视频,来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沟通平台,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在平台上进行交流互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的运用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教学的必然结果。把微课和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微课的独特魅力,利用课内课外,课上课下的相互运用,同时也是师生良好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提升了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
作者:王兆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微课 优势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72-01
1 新应用,新趋势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微课逐渐渗透入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师们探索利用新媒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话题、新趋势。微课主要以微视频为活动载体,将重难点知识进行细化,设计成简短趣味的教学微视频,应用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探究学习、课后补缺补漏等各个环节。在利用微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微课引导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更便捷地ρ生开展语文语言教育、文学意识熏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文学和语言素质。
微课载体的形式非常丰富,多数以微视频形式来呈现,格式时常一般在3-8分钟之间,有利于让学生在简洁紧凑的学习时间内更集中地学习重难点、突破疑难点;并且,微课视频还融汇了音视频、图像、flas等丰富内容,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增添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热情。
2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2.1 指导预学的便利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媒体的明显优势就是可以在讲授新课前,先将文中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可以事先通过视频进行预习学,寻找其中的重要知识、学习疑难,同时将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并反馈给教师。
2.2 突破重点的针对性
利用微课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让学生用很少的时间掌握课上的重点,同时教师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学生的学习难点,并在讲解时将课上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在上课时,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本课的重点,可以有效地抓住重点知识。
2.3 反思总结的实效性
在课后,教师可以针对课上的讲课内容,以及学生在课中的掌握程度,留一些相应微视频作业,通过连贯地预学、学习和复习等环节,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住重点知识。利用微课媒体的主要目的就是将重点知识突出化、形象化,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住知识,同时还极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巧设生动情境,感受语文乐趣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之后才会更加努力,真正将知识点掌握。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内容。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自控能力还不足,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所以教师要想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利用微课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3.2 巧引自主学习,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微课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教师在其中只是扮演着引导者的作用。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字,学会分析简单的文章,培养出一定的写作能力等。通过微课教学,可以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要讲解新字时,可以将所要掌握的新字制作成视频,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字进行拆分,并进行讲解,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每个字的内涵,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从而能够使其更加轻松地掌握这些汉字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书写。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考察时采用微视频的方式,将要考察的重点汉字设计成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进行汉字的拼写,组词以及解释汉字的意义等。
3.3 巧激想象思维,互动交流促学
语文是一个较为开放性的学科,其没有准确地答案,对于某一问题,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而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一种答案。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而不只是课堂上的主体,要多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之后,要鼓励学生借助微课进行交流,共同得出一个一致的答案,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4 巧导阅读写作,培养语文能力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引导其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通过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阅读的方法和写作的技巧,然后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稍加引导就会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教师在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时,要以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教学工具,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选取适合学生的理解,同时里面还含有较多的写作技巧适合学生学习。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珍珠鸟》这一课时,可向学生传授一些写作方法与阅读技巧。首先可以带着学生将文中的生字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以及写的优美的段落,让学生模仿其写作手法进行新的创作,进而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4 结语
我们充分认识到微课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当然,微课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予以改善,从而发挥其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篇7
一、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传统模式,也像别的学科一样,利弊共存,且弊端明显。
程翔(2004)认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增强了趣味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趣,有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等优势。张廷凯(2012)则指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生产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人们的交流、促进人类的文明和推进社会的前进,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丰富课堂内外教与学的信息量,使教学更贴切信息时代的节奏和特点,课堂教学的物理时空被突破,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时空也在不断扩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与学,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具体有“1.突破教学难点……2.优化教学过程……3.强化教学反馈……”。这些正是人们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当然包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中的作用的普遍认识,正因为如此,正如张廷凯先生(2012)所言,“多媒体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促进有效教学,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但是,在传统的先教后学流程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也像别的学段、别的学科一样,作用有限,远没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这种先教后学流程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严格说来没有什么像样的成功模式可言,一定要概括的话,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教师“用课件”,也就是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就只是教师“用课件”而已。遍观这些年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实质上还只是纯粹教学手段的变更,即由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包打天下的状况变成利用多媒体手段(具体说来就是教师“用课件”)辅助教学而已,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状况没能根本改观。也就是说,这仅仅是教学手段(或者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化,而教育理念以及根本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却很少有实质性变化。关于这一点,许多人都先后指出过。吴伟民、李婷、杨玉洁(2011)总结出了三大误区,即“课件使用不当(为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课件控制欠缺灵活(教师被课件控制,按照固定程序演示教学内容)”,“把课程整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同等看待”。朱晓民(2012)指出的“多数课堂教学的课件数量与用时过多,课件主宰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重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环节,‘提升’与‘延伸’存在明显不足”的毛病,尽管是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而说的,其实也十分符合高中语文课堂现状。这种被张廷凯(2012)称作“以课件为中心”的“教学偏向”,孙绍振(2013)有着更加形象的揭示,斥之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豪华包装”,孙氏还概括出这种“假繁荣”的“豪华包装”的三种类型,指出,“第一类,音像资料与课文完全游离,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不但未起任何作用,成为空热闹,而且干扰了学生兴趣的焦点”;第二类“音像资料表面上与课文相关,但是,在内涵上却与课文矛盾”,因而“则更为严重一些。如果说第一类造成的干扰还是隐性地转移了学生兴奋点的话,这一类就是显性地遮蔽了”;第三类则“一味以感性的图画展示为务”,它“更复杂一些,因而有更难以觉察的歪曲性”,并毫不客气地指出,“沉溺于多媒体的豪华包装,不能不对文本解读造成遮蔽”。而吴康宁(2012)的分析与揭示更理性、更深刻,他把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分为四种类型,即“塞入”式、“加入”式、“嵌入”式以及“融入”式,而前三种类型基本上就是先教后学流程下学科教学(当然包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运用信息技术的常态,尤以前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吴先生(2012)指出,“塞入”式的目的基本上是“点缀”,“塞入教学的信息技术便成了‘无关教学的技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可以说只是一种陌生‘路人’的‘凑合’关系”,“此时的教学也就可称之为‘疏于技术的教学’”。这种“塞入”式教学类型在广大欠发达地区尤其农村地区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但为了论说的方便,只称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下同)中普遍存在,绝大多数教师的“应景”(即吴先生所说的“点缀”)课件甚至是直接下载的结果,把别人的东西直接拿来,不加任何修改,就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加入”式则“是想针对教学中的某些不足,进行必要‘弥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从前一种类型的‘点缀’变成了‘改善’”,尽管它“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有用的因素”,“不过,由于其作用仅限于对个别教学环节的改善,故其在教学中也只是处于‘边缘’的地位”,“从对教学的作用的角度来定性,‘加入’教学的信息技术便属于‘辅助教学的技术’”,“此时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联系状态便可称之为‘若即若离’”。这种状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很普遍的。说句老实话,处于这种状态的教师其实是应归入“较有头脑”、“较认真”之列的。而“嵌入”类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完全不是为了点缀,也不再是为了局部性的弥补,而是为了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使教学效果整体性地上一个台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教学中的‘边缘’变成教学中的‘要件’――用以改变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支撑教学的技术”了,“此时的教学便可称之为‘基于技术的教学’”。这种类型已是先教后学课堂中的最高境界了,而能呈现出这种境界的绝大部分只是大中城市尤其经济发达地区的高中语文课堂;能做到这种类型的虽说不是凤毛麟角,但实在也不是普遍现象,就是在大中城市,为数也并不太多。虽然如此,这种类型其实还有待提高。
二、先学后教的融合模式
丁念金(2014)认为,“教育的中心是学习。古代的教育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近代教育的主流转向以教为中心,当前教育又重新转向以学习为中心”,“优质学习是以学习为中心,并自觉地追求高质量的一种教育理念――实践”。陈佑清(2014)指出,“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其中,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引导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学习中心’课堂的特征是以学为本、少教多学和以学定教”。方展画(2014)也强调,“先学后教已经成为一种模式”。但是目前许多的课堂包括高中语文课堂却还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先教后学的课堂。林良富(2012)通过大样本的调研,指出“‘重教太过’、‘重教轻学’的现状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他大声疾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改革传统意义上‘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让课堂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堂,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学教模式’,并最终导向学习者的理想家园”。
时代呼唤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内在要求,正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吴康宁(2012)指出的“融入”模式恰好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精神实质。吴先生(2012)指出,“融入”表明信息技术在教学之中已达到了这么一种境界,即“相互调适、相辅相成、相互贡献,以至于亲密无间、最终成为一个整体”,所以,“融入”即“创构”,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而创构出全新的教学时空,这种教学时空“最大限度地联结学生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创造,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去完整地感知尽可能完整的世界”,“此时信息技术便成为教学本身的一种‘关键’因素”,“在这种类型中,信息技术的性质便会出现一种根本性变化”,“它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具了,因为它已经按照育人的要求自然地、无缝地乃至艺术地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无法再把它从整个教学时空中分离出来”,这时的信息技术可以称为“教学化了的技术”(或“教育化了的技术”)。而这正是人们苦苦追寻的最高境界,它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尤其省会都市中已有了先行者,取得了值得人们珍视、值得借鉴与推广的宝贵经验。
杨甲寅(2014)介绍了广州市番禺区的好做法,他们对“电子书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有益而成功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四种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模式:“自主合作导学模式”、“读写互动展示模式”、“随机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正如杨先生所言,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变革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学习方式改变要以教的方式变革为前提,教的方式不变革,学的方式改变就无从谈起。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应当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他们总结出的那四种电子书包应用模式,就是在先学后教教育理论指导下探索出来的“融合”(吴康宁2012)式高效模式,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具有“学习活动的目标都指向语文课程目标,学习活动的内容都是语文学科的内容,学习活动的策略都符合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学习活动的结果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学科特色,值得各地借鉴与推广。胡慧莉(2014)具体介绍了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文学写作活动的做法,胡培兴(2014)也介绍了微电影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而王湘英(2014)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在Moodle平台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这些在先学后教理论指导下的教与学模式的探索,都有很实在的借鉴意义,值得学习。
三、对我们进行课题探索与实践的启示
我们承担了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设计开发与有效应用研究”之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资源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课题的探索与实践当中,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来。我们拟开展的“基于电子书包的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学’模式”,符合吴康宁(2012)“融入”式要求,只要坚持下去,是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的。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设计开发与有效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bxj002)之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资源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XDJK13ZX3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程翔.试论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J].教育研究,2004,(8).
[2]张廷凯.基于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3]吴伟民,李婷,杨玉洁.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堂整合的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6).
[4]朱晓民.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5]孙绍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4).
[6]吴康宁.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四种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2,(2).
[7]丁念金,陈佑清,方展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探索课程改革深水区的问题――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专家精彩内容集锦[J].课程・教材・教法,2014,(1).
[8]林良富.学教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2,(4).
[9]杨甲寅.电子书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J].语文月刊,2014,(4).
[10]胡慧莉.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文学写作活动初探[J].语文月刊,2014,(4).
[11]胡培兴.浅谈微电影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月刊,2014,(4).
[12]王湘英.Moodle平台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的研究[J].语文月刊,2014,(4).
[13]张荣华,刘电芝.高效学习:学习策略的生成和掌握[J].课程・教材・教法,2012,(4)
篇8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儿童心理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现状,一直以来,是我们所有小学语文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深深感悟到: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开启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完美品格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高效的保障。
一、抓住学生心理,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差,一节语文课是否能充分吸引学生,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1.设计精妙导语,激发学生兴趣心理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使接下去的教学进入佳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插图、对联、谜语、故事、音乐歌曲、对比、创设情境、设制悬念等。如《草原》一课的教学,在课的开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提供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受到家长的溺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受挫能力较差。尤其在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学生见识少胆小怕事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们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方面,表现出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学习上缺少自信、害怕困难,加之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信心严重不足,心理自卑,放弃学习,自认为难以学好的心理阴霾时时存在。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我们教师:“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对学生的某些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可以给孩子一个特殊的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等等。还要多给学生激励性、鼓励性的评语,如“好极了!”“就是这样!”“我为你自豪!”“真不错!”“太棒了!”“精彩极了!”等美好的话语。我们只有把这些话语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自觉地排除各种干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力,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3.重视课外延伸,开启学生的好奇心
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启学生的好奇心,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我们在教学中,除了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之外,还在每节课上安排了课前5分钟的读、讲活动:即每节课上拿出3~5分钟的时间,让1~2个学生读自己在课外看到的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长期坚持下来,全班学生都能体验读讲活动的乐趣。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根据儿童的好动和好奇心,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使学生感受语文知识无处不在,从而领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二、还原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心动中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语文课堂上要多一些童趣,还原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心动中学。这样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师生共处自然、真实、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的童真、童趣如美丽的水花,飘飘洒洒的弥漫着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扬长避短,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课堂学生心灵舒展,童心无限,还原学生的天性,语文学习充满了乐趣。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的语文课雅气过足,成人味较浓,远了童心、童趣,缺乏孩子全身心参与的活力。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课要契合儿童心理,符合儿童认知,营造儿童情趣。一句话,要具备儿童精神,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服务。
总之,我们只要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去抓住学生的心理,还原学生的天性。充分利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才能使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微课成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逐步登上了教学舞台。新型的微课教学手段不再受到r间和空间的限制,只需要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作为媒介,把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呈现出来,就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利用微课活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与运用,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与语音软件来活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教学。这样的传统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可以把文本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视频,也可以利用多屏互动的方式,为学生进行知识的呈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化文本。例如,在学习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时,为了帮助学生对三峡这片地区的地形地貌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利用百度为大家现场搜索一下有关三峡的自然风貌,如果有相关的视频介绍,播放给学生看,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以便教师进行接下来的古文教学。在过去,教师仅仅只能通过口述的形式为学生大致描述三峡这片地区,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在脑海中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但是,现如今有了微课的参与,教师就能轻而易举地为学生介绍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了,这样学生也更乐意接纳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二、利用微课感受作品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将课文内容和微课的优势结合起来,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授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语文新知识,同时利用微课这样丰富多彩的媒体设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变得高涨起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济南冬天的介绍视频,从而利用展示济南美丽风景的方式吸引学生去学习这篇文章。相比于教师死板地带领学生利用朗读课文的形式去学习课文内容,微课这样的形式更受学生的青睐。利用视觉和听觉双重的刺激,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明确地了解济南冬天是什么样的,使得学生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也理解了文章的意蕴,对于准确把握学习要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如,学习课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时,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将当时有关报道或是新闻视频播放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看,使得学生对于那段历史有一个较为具体和全面的认识。
三、利用微课解决教学疑难,培养内在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个体内在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外在的诱因来激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本中的某些难点问题,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当堂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有充分的机会融入课堂学习中去,同时也能锻炼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微课这一渠道,学生可以及时利用多媒体和教师进行互动和问题的讨论,大大提升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到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和道理,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其中课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上了轮船,……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对于这段话,教师可以借此进行提问:这段话描写了航海时的环境,似乎对于文章的主要剧情没有什么联系,那么是否可以删掉呢?当然,答案是不可以的。随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讨论之后,学生明白,这段话虽然表面是讲述了航海时的环境,实际上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的情绪。利用微课的多媒体设备,教师不妨利用软件来播放一段在海上航行的片段,以帮助学生思考,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文章情境中来。
四、利用微课设计情境教学,引发学生展开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来抽象不具体的知识点,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简便。在学生学累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一系列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宋词《水调歌头》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微课程。首先教师可以先为大家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由该词改编成的歌曲《水调歌头》,随着柔和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音乐,学生渐渐平复了心情,迅速从上一节课的余温中转化到语文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在教师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在PPT的背景选取上,可以配合相应的水墨风景画或者月色的美景图片加以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作者的心境,使得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且在上完相关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上的软件,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一些字词,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综上所述,微课的运用给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微课还没有完全普及,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只要我们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尝试这种新型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存秀.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及价值探索[J].中学语文,2014(33).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语文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29-01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中职语文教学也逐渐的开始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改革。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中职语文教学,不仅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渠道得到了有效的拓宽,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提升了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中职语文教学在实施改革期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加符合现代教学开展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推动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下面本文就针对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得学生在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语文应用的能力。然而就我国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中职学生本身的文化基础就较为薄弱,而且很多的学生都有一种功利心理,这些学生只针对未来的专业性对口课程进行学习,而忽视了对语文的学习,这样就会使得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要想能够使得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得到提升,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参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国家实施教学信息化的目标就是构建以班级为主要资源的信息化平台,利用云服务来进行信息的分享。使得各种优秀资源可以被应用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的水平能够被提升。而中职语文教学在获得了信息技术辅助后,教育信息化逐渐深入,这就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等均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可以说,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将其有效的融合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国,不仅使得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言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为国家发展输送更为优秀的人才。
二、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教师利用动画以及微电影展播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中职语文教学重点的理解,在正式开始教学前,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基础的记忆,从而奠定一个基础,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自动的参与到教学中。然后就需要结合课本来进行内容的延伸讲解,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利用播放课件的方式来进行教材重点内容的复习。将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将多媒体课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两者达到相辅相成的效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本中的相关重点内容。中职语文课本中,会有很多伏笔的存在,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使得学生能够轻松的找出这些伏笔,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和理解,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
第三,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可以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环节得到有效的拓展,在将两个文章进行对比分析的时候,就可以确定每个文章中存在的不同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关文章的内容,逐渐认识到文章中所提到的树人精神,从而使得学生通过中职语文教学,能够树立高尚的品德。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充分的说明,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应的提高,在巩固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获取到文章中的中心思想,使得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
2、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扩大学生知识的延展性
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新课讲解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的筛选,针对一些专业性的词语或者是较高难度的语句进行重点标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可以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充实知识库,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生,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常识。
3、合理运用校园网平台,加深学习交流
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将一些解题思路进行分享,而学生在做完作业后,也可以将解题的过程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使得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也可以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教师的具体教学思路,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实现经验的交流。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会逐渐加深,学生可以在网上与其他人进行自由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实现自我提高和共同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整合的实际效用
1、有利于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只重视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语文。中职语文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微课是一个重要的形式,微课能够将中职语文教学由抽象转化为形象化。利用微课可以有效的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观点,从而对自身的情操进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关的中职语文教学重点知识。制定微课程,并规定学生可以自由的观看,并且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弥补自我存在的不足,在巩固既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实现知识的拓展。由此可以说明,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被确立,从而更好的推动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
2、有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互联网实现了各种语文知识的高度共享,使得信息之间实现了互通。要想能够使得中职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就需要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从网络中获取相应范文,并查询相应的写作技巧,从而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并且针对同一个问题能够做到更为有效的理解,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核心阵地,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定要适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必须有效地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做到恰到好处地运用,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偏离语文教学的根本。
中职学生处在一个自控能力比较低的年龄阶段,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如果学生忽视了信息化设备应用的主要功能,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聊天和游戏上,那么对于教学来说无疑是有退无进。例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这不仅破坏了课堂的氛围和纪律,还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直接将手机作为一种搜索引擎即课堂工具,在有问题需要查询资料时,直接利用手机上网查询,完成使用手机查询的任务。这样不仅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切合,还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监督、疏导。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结合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的发展是势在必行,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就需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来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开展进行辅助,从而可以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对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利用,将各项信息技术创新的应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从而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保障中职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苏.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统计与管理.2013(01).
[2] 孙树志,郭青.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01).
[3] 向兴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课堂高效不再是浮云[J].新课程学习(下).2013(02).
- 上一篇:阅读教学实施方案
- 下一篇: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