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课堂方案

篇1

随着智慧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不断应用和发展,很多学校和教师将智慧教育理念作为教学方针来教育学生,以网络学习为基础的小W数学智慧课堂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智慧课堂教学

智慧课堂以教育智慧的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智慧,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借助科学技术和网络的优势创造出智慧学习的环境。智慧课堂具备创造性、自主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智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为目标,结合科学技术的教学方式,创造出智慧的学习环境,达到教学课堂的最佳效果。

二、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设计不合理

目前,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网络学习空间,但是只是单纯地将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让学生自己下载学习。当前,我国网络学习空间还尚未普及,很多教师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这样就会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时间。

(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施中,网络学习空间过于形式化,如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学习中,有些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习题复制到网络空间,这样就会让网络学习空间与传统教学没有很大区别,另外,网络学习空间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活动也没有结合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教师不善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其他教学功能,对网络空间的使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三)反思和评价工作存在不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应该有教学反馈和评价工作,但是一些教师虽然会对自己的教学有相应的评价和反思,但是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的分析、理解,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原因。例如,在五年级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习中,老师首先会将练习题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在下节课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在上次课的基础上增加学习资料,但是没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其他功能。另外,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记录不够关注,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方案

教育改革提出小学教育应加强与信息技术的交流与结合,而网络学习空间正是信息技术和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种方案:

(一)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1.建立以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要目标

智慧型学习人才的要求是可以创造性学习,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网络学习空间为培养智慧型人才提供了有利平台,网络学习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之间不受到时间和地域限制,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五年级《圆柱和圆锥》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讲解相应知识点,介绍计算方法,学生最后根据这些知识点计算出圆柱和圆锥的相关面积。但是借助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再让学生向里面倒入液体,更好的理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2.利用问题启发学生学习

采用问题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智慧课堂的优势,但是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问题难度应该适宜,不宜过难,不然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简单的话,则会使学生骄傲自满,失去学习动力。教师应根绝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问题。设置问题的答案一定要具有开放性,不应该太单一和死板,这样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关注学生情感

小学生虽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但是心思敏感,情感丰富,在智慧课堂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从而使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1.合理使用网络空间实施教学方案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和教育的一种方式,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但是教师不能盲目跟风,要将网络空间学习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章节中,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首先通过网络学习对平行四边形有一个了解,然后教师再将网络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课前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图片,加入容易混淆的梯形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平行四边形特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灵活处理课堂上的网络学习空间技术故障

网络教学经常会出现网页打不开或是其他技术故障,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应对,先把网络学习放一边,先讲解其他学习内容,等待网络恢复时在进行。这也提醒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况合理灵活应对。

(三)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多注意观察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学习档案,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要对自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在课后,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认真客观地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慧教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87

1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教学产生的影响

11移动互联网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所面临的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毫不费力地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颠覆性地改变着传统的玩乐、沟通、学习等方式。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学习者更追求个性化,喜欢交谈,讨厌说教,希望学习能够变得有趣些。他们在课堂上不喜欢作为客体,更希望作为主体,甚至希望自己能够主导教学,自由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独特观点。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随着智能便携式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平板脑在学生中的普及,他们更希望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而不仅仅被拘束于传统的教室。因此,当前的教室应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化学习的需要。

12移动互联网对教师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能够利用智能分析工具感知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要能够根据大数据所提供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信息,进行个性化规划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案,以及为不同的课堂规模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开展个性化教学。移动互联网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展示丰富且具有吸引力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使用智能分析工具,而智能分析工具需要源于教室的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的支持。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教室建设方案

21智慧教室的内涵

智慧教室是伴随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概念而提出的。它是一个集成了具有智能化、个性化的高科技软硬件设备,并能够实现学习无所不在功能的智能教室。

22智慧教室硬件环境建设

智慧教室要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满足教与学的互动化,满足教师教学手段的丰富趣味化,离不开能够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链接,实现对物品的智慧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硬件设备的支撑,这些设备是智慧教室硬件环境建设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设备。

(1)基础网络连接设备

使用网络连接设备―光载无线交换机,可以实现将Wi-Fi射频信号分布到智慧教室内,完成智慧教室的Wi-Fi无线覆盖。

(2)智慧环境感知设备

智慧教室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要能够提供智慧、绿色、节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加高效、舒适地进行课堂教学。因此,能够感知教室环境的智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能够获取光照度信息的光照传感器,利用光照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来判断当前教室的光照度是否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投影仪上的字幕,从而控制窗帘的动作,是拉开还是遮挡;能够获取环境温湿度信息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获取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信息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能够获取教室内视频信息的高清摄像头等。

(3)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主要包括:可以将显示功能、控制功能和互动功能设计为一体的内置电子白板功能的触控投影机,无线麦克,音箱,功放,问答器,视频录制设备,用于显示班级、出勤率、当前温度等各种信息的LED显示屏,用于学生考勤的RFID考勤机等。利用这些教学设备使教室的管理与监控变得更加智能,基本上可以实现无人化管理。同时,利用这些教学设备也会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教师利用触控投影一体机可以便利地展示教学资源,学生利用问答器可以便利地与教师进行互动。

23智慧教室软件环境建设

只有硬件系统而没有软件系统的计算机被称之为“裸机”,这说明了软件系统的重要性。在智慧教室建设中,如果只有硬件建设而没有软件建设,就会失去智慧教室建设的本质。因此智慧教室的软件环境建设与硬件环境建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智慧教室的软件系统构成用图表示如下。

软件系统构成图

(1)环境监控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对课堂内光、电、声、温等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来判断这些环境要素是否适应课堂需要,如果不适应,则进行自动控制,从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高效、舒适的课堂教学环境。

(2)教学资源云平台

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师生的共同需要,学生既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也可以利用业余碎片学习时间进行随时随地的在线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有特色的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因此,教学资源云平台是构建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的环境支持,能够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资源云平台的建设,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如建设网络课程、建设精品资源库等;二是关注教学个性化、互动化的建设。

(3)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实现智慧化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主要关注学生学习信息管理、教师教学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考试管理、教室信息管理等。

(4)设备管理系统

在智慧建设中,使用到了大量的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设备,对这些设备的有效管理,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安全性则显得非常重要。建设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建设空调控制子系统、投影仪控制子系统、通风控制子系统、照明控制子系统、门窗监视子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

把传统教室通过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打造成为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满足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需求,实现了教学环境的智能化控制,实现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有趣味性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由互动,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新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体系架构研究[J].软件工程,2016(3):27-28

篇3

【摘要】小学英语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领域。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英语课正以其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内涵深入学生内心。如此开放性和自主性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变和复杂。课堂是智慧教育的主阵地,它能让每个学生的智慧得到张扬,人格得以完善,生命得以饱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在课堂中通过创新方法来展示智慧教育,其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因此,如何构建小学英语智慧课堂,使课堂变得更加和谐、高效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课堂;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33-01

高效性—构建小学英语智慧课堂的目标

高效性是智慧课堂的生命力所在,是智慧课堂内在的也是自觉的追求。“高效”的本质就是确保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圆满实现教学目标。说得更加平实一点,就是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保落实、减负担。要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实施正确的课堂教学策略。如何实施正确的课堂教学策略,使35分钟的课堂教学保质保量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原有的教学起点上,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起点。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课堂中的一切都可能瞬息万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学起点绝非是静止的,它应该是动态的,是预设中的生成。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课堂突况,适当、灵活地调整现实起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虽然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可能先选取一个点切入教学,但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以及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会不断形成多种课堂教学的“新起点”,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和预设方案中的情况有所偏差,造成教师无法照搬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进行教学。对此教师应根据鲜活的“学情”作现场处理,根据课堂上表现出的现实起点作随机调整,这样的调整正是出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动态把握。例如,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就为我们把握教学起点提供了真实的“现场第一手资料”。我们应该及时抓住这些信息,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让这些错误成为教学的新起点,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以学生的错误答案为前提,推导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出错误所在。同时在整个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分析判断,比如观察学生对于学习难度的反应,学生对于教师提问的反应、学习心态等,结合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把学生现场生成的学习资源转化为掌握新知的背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教学起点,以适应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促成所有学生在现有起点上的生成与发展。

创造性—构建小学英语智慧课堂的追求

创造性是智慧课堂的内核,是智慧课堂应有的也是根本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智慧课堂的建构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应有要义,否则“智慧”就无从谈起。那么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关键是要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创造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人本化—构建小学英语智慧课堂的旨归

人本化即“以人为本”,这是智慧课堂的灵魂,是智慧课堂最高的境界。智慧课堂是以关注人、适应人、发展人为本,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通过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使师生“教学相长”、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教师只要面对学生—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必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这就需要真诚和坦诚。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将他们看作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与合作者,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还学生以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课堂学习的主人”;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基础;就要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明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完善健全人格和培养高尚情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标准提倡“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许多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和自己积极进行对话,课堂气氛热热闹闹,表面看学生好像有说话的权利了,实际上教师极少去关注对话的意义: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只是进行语言知识的交流,只有一问一答,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没有话轮的展开。

总之,关注智慧课堂因素不尽如此,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等待、一句委婉的暗示、一次有意的搁浅…每一个细节的设计,每一处课堂意外的捕捉,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这都是教师构建智慧课堂的体现,教师正是用自己的智慧催生着学生的智慧,用学生的智慧彰显着教师的智慧,使课堂这首师生协奏曲,不断流淌出动人的旋律,绽放着智慧的火花。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如何让课堂成为孕育智慧的沃土?这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4

一、数学课堂要有松驰有度的制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民主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增强,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潜能。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少一点生硬的制度压制,多一点动情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得笔直,双手不得动弹,不允许学生“插嘴”是压制学生的苛求,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是不良的学风,课堂上“学生无意义的随意自主”更是散漫的表现。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有效智慧课堂教育在人的早期智慧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智慧的发展,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

二、数学课堂要有温馨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智慧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教室里桌椅的配备和摆放,设施及教学具等的选择、摆放,环境的美化和布置,光亮、声音、温度等的适度控制,课堂师生的组合方式,教师的形象打扮、言行举止都应该是温馨的。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激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课堂人际之间应该讲诚信,讲民主,讲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老师应该用“亦师亦友,和而不流”的态度去处之,用诚信换来学生的信服,用平等换来学生的交流,用爱心换来学生的敬重,“和”而成其友,“不流”而成其师,从而使师生交往充满友爱,充满促人奋发向上的教育因素,达到“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老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的目的。这种环境氛围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智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型课堂。

三、灵动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

大家都知道: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智慧型的课堂就是教师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四、有效的智慧课堂需要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教学中应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并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我在执教《平均分》时的情景。全班同学正兴高彩烈地庆祝着能把10颗糖果平均分成2份或5份时,一名学生不等我请,而自己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分法”。这名学生竟提出了10颗糖可以平均分成3份,一般来说是始料未及的。这时做为教者的我是“视而不见”,或者课后“讨论讨论”,还是接纳生成呢?最后我选择了后者:“把练习纸拿上来,说说你的想法。”当这名学生说出最后再把剩下的一颗平均分成3份,所以每份是3颗多一些时,学生的舌战越演越烈,而我却“坐山观虎斗”,既不表态,也不进行叫停。等他们辩论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提问:“你们觉得有道理吗?我听不出有什么道理呢?”有意“装糊涂”,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最好的倾听者,让学生做“明白人”。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调整后的教学思路,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和创造的境界,而且实现了比预想更好的教学目标,使数学教学充满智慧与激情,使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五、知识的建构需要留足思维的时间。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启迪学生智慧、催生学生思想的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智慧,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下的新生事物。只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会不断地有新的创造,新的惊喜。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学习交流,才能真正经历兴奋、激动、焦虑、紧张、困惑、刺激、折磨、喜悦等情感体验,并在讨论、争辩、总结的同时,不断激发、唤醒、启迪他人及自我的灵感、智慧和创新思维,不断地改进——创新——再改进——再创新,逐步形成、拥有自己独特的数学情感、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和数学智慧。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发现,其实有效的智慧课堂,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精彩往往来自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精彩的互动,来自课堂上那些看似无痕迹却有大智慧的数学思考。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从思想上亲近智慧,行动上实践智慧,不断地生成智慧,给当今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智慧型的数学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旅程。

【作者单位:泉州市晋光小学 福建】

所谓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聪明。” 因此,我们应为学生在更高层次上领悟知识架设起阶梯,以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因而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施与的应该是智慧教育。而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有效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倾力。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以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数学课堂要有松驰有度的制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民主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增强,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潜能。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少一点生硬的制度压制,多一点动情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得笔直,双手不得动弹,不允许学生“插嘴”是压制学生的苛求,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是不良的学风,课堂上“学生无意义的随意自主”更是散漫的表现。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有效智慧课堂教育在人的早期智慧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智慧的发展,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

二、数学课堂要有温馨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智慧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教室里桌椅的配备和摆放,设施及教学具等的选择、摆放,环境的美化和布置,光亮、声音、温度等的适度控制,课堂师生的组合方式,教师的形象打扮、言行举止都应该是温馨的。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激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课堂人际之间应该讲诚信,讲民主,讲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老师应该用“亦师亦友,和而不流”的态度去处之,用诚信换来学生的信服,用平等换来学生的交流,用爱心换来学生的敬重,“和”而成其友,“不流”而成其师,从而使师生交往充满友爱,充满促人奋发向上的教育因素,达到“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老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的目的。这种环境氛围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智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型课堂。

三、灵动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

大家都知道: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智慧型的课堂就是教师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四、有效的智慧课堂需要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教学中应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并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我在执教《平均分》时的情景。全班同学正兴高彩烈地庆祝着能把10颗糖果平均分成2份或5份时,一名学生不等我请,而自己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分法”。这名学生竟提出了10颗糖可以平均分成3份,一般来说是始料未及的。这时做为教者的我是“视而不见”,或者课后“讨论讨论”,还是接纳生成呢?最后我选择了后者:“把练习纸拿上来,说说你的想法。”当这名学生说出最后再把剩下的一颗平均分成3份,所以每份是3颗多一些时,学生的舌战越演越烈,而我却“坐山观虎斗”,既不表态,也不进行叫停。等他们辩论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提问:“你们觉得有道理吗?我听不出有什么道理呢?”有意“装糊涂”,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最好的倾听者,让学生做“明白人”。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调整后的教学思路,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和创造的境界,而且实现了比预想更好的教学目标,使数学教学充满智慧与激情,使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五、知识的建构需要留足思维的时间。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启迪学生智慧、催生学生思想的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智慧,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下的新生事物。只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会不断地有新的创造,新的惊喜。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学习交流,才能真正经历兴奋、激动、焦虑、紧张、困惑、刺激、折磨、喜悦等情感体验,并在讨论、争辩、总结的同时,不断激发、唤醒、启迪他人及自我的灵感、智慧和创新思维,不断地改进——创新——再改进——再创新,逐步形成、拥有自己独特的数学情感、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和数学智慧。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发现,其实有效的智慧课堂,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精彩往往来自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精彩的互动,来自课堂上那些看似无痕迹却有大智慧的数学思考。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从思想上亲近智慧,行动上实践智慧,不断地生成智慧,给当今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智慧型的数学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旅程。

篇5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人工智能;智慧课堂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兴领域的崛起,推动信息技术全面渗透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信息技术的核心在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然而,虽然目前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其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该课程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育部在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指明“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2]。因此,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深入阐述了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弊端,提出了在当前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的具体方案。该方案以创建网络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主体,辅以教学观念、知识体系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期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所裨益。

1传统教学的缺陷

⑴课程的教学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高校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分配较少的学时(少于48学时),甚至有的专业将此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这种设置降低了该课程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导致了对该课程的忽视。同时,不少老师因为学时不够,时间紧迫,仅仅讲述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不考的一概不讲。这导致学生的眼界受限,知识和能力受限,无法培养其全面综合的计算机素质。还有的专业没有将这门课给专业的计算机学院的老师讲授,而是随意安排授课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教师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讲好这一门看似简单的课程。⑵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当今时代对于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脱节一些高校的现状是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材知识陈旧[3]、质量堪忧,教材总是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例如都2019年了还在讲Office2010。有的高校由于缺乏对课程的重视,没有对教材优中选优,而是基于利益的考虑,优先选择自己院系编写的教材。其教材内容是七拼八凑,没有整体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更不用说前瞻性。这样的教材,无疑对学生的学习设置了巨大的屏障。除此以外,一些院校的课程教学知识体系不够明确和完善,教学大纲的制定不够科学。从教学大纲中制定的学时分配来说,常常偏重实用性[4],常用计算机软件操作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这会让教师在授课时轻理论而重操作,如此培养学生,非常不利于其计算思维的形成,对后续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也是很大的伤害。⑶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信息化水平较低从教学方式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中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5]。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仍然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6],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都配备了实验课时,但是实验课常常是采用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学生做完抽样检查的模式。这对于大课堂来说,教师的任务繁重,无法搜集到每一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无法清晰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薄弱环节。而且,该课程缺乏相应的研讨课时,很难让学生对其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以增强思辨能力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⑷课程考核方式不够公平合理从考核方式上来说,该课程普遍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加权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多由考勤分所得,期末考试多采用机考模式。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化、机械化,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很多学生来到教室打考勤,但可能根本没听讲,而是在睡觉或者玩手机。期末机考的公平合理性也是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例如机考的试题库可以十年不变,分值的分配和难度的掌握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考量。甚至有的考试系统不够稳定和安全,频频爆出Bug,严重影响了考试结果的真实性。

2新人工智能环境下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

2012年开始,在随着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在视觉处理方面的应用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人工智能到达了有史以来的第三个爆发期。目前,深度学习技术在AlphaGo、无人驾驶汽车、机器翻译、智能助理、机器人、推荐系统等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应用已经兴起。人工智能的教学产品也已有先例,例如基于MOOC平台研发的教学机器人MOOCBuddy等等。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是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VR、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2].在当前人工智能的大时代背景下,针对传统计算机基础的种种弊端,我们提出了如下教学改革方案。⑴改变教学理念,确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地位计算机基础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课,实则应当作为各个专业的学生后续的学习、科研的必修之课程。因此,高等学校应从源头上确立该课程的重要地位,将该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并给与更充分合理的课时分配。除教学课时、实验课时之外,需要为该课程增加一定的研讨课时。任课老师必须是来自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同时,定时举办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培训、教学研讨会和教学比赛,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源头上给予该课程足够的重视。⑵优化教学内容,重新制定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系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选取需要优中择优,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院校的情况自己编写,力求使用好的教材使教学事半功倍。在选定优质教材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大纲,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突出计算机学科入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地位。对现有的过时内容进行更新,例如操作系统以Windows10的操作取代Windows7,Office这部分使用Office2019版本取代2010的版本,同时增加关于算法入门知识、程序设计入门知识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知识单元的介绍。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我们在图1中给出了该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结构图。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应当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蓬勃发展的情形下,应当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智慧课堂。融合课堂教学身临其境的效果与网络课堂自主性强且方便师生交流的特点,通过师生之间多层次、立体化的互动,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建立功能强大、完善的学生实验平台,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置。针对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和学生的完成情况,结合在线网络教学系统,通过传感器及网络数据,搜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并且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智能分析,使教师对当前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并能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巩固和掌握。研讨课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所选课题进行分组调研、分组讨论,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辨能力。研讨内容最终可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上交至课程共享平台,由教师和同学共同给出评分。这里,仍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我们将在线教学系统、实验课平台、研讨课共享平台等集成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智慧教学综合平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在线教学、课堂互动、作业管理、考试管理、BBS系统、智能分析和平台管理8个模块,其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该系统采用C/S模式,系统的服务器选用Linux服务器,同时开发基于PC机的和手机端的客户端系统,方便学生和教师随时选用、更加灵活。在线教学模块中的智能学习助理功能,能够根据历史用户的学习行为和当前用户的学习行为,自动地识别学习内容中的难点以及当前学生的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强化。课堂互动模块中,通过可穿戴式传感器搜集学生的学习行为,用于后续智能分析模块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在线作业评价模块包括机器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功能。机器评价是系统为学生作业(客观题、主观题)自动评分,其中主观题的评分也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教师评分时可以参考机器评分,减少教师工作量。同时,教师评分为机器评分提供机器学习的经验数据,促进机器评分更加智能。智能分析模块能够依据学生的在线课程学习模块、课堂学习模块、作业管理模块等搜集到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促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特点,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并且有助于后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成绩评定。所有系统模块中使用到的智能分析技术包括基本的统计分析、以及各类机器学习算法(k-means,NaveBayes,SupportVectorMachine,DeepLearning等等)。⑷改变传统成绩考核的方式在“教学”+“实验”+“研讨课”课程结构以及网络智慧教学综合平台的辅助之下,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加全面化、多元化、公平化、自动化[7]。平时成绩中,除了教学综合平台的“课堂签到”次数之外,还增加更多丰富多元化的考察信息,如:学生的课堂讨论、在线课程学习和考核结果、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智能分析模块中辅助分析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平时成绩预测。期末上机考试系统也是智慧课堂综合平台的一个子模块,是精心设计的稳定、安全、功能强大的子系统,方便教师每一年更新试题库,修改bug。试题库中的每一套试卷都应当经过科学的考卷质量分析,使其难度、覆盖范围在一个均衡、合理的范围。最后,教师通过对各类平时成绩指标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加权,给出最终的学习成绩。通过规范、合理、公平、全面的考核体系,获得对学生公平、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并刺激教学良性运转。

3结束语

篇6

一、核心概念,发散性思维活动设计的原点

每一个数学原理、问题模型、计算方法、应用问题等数学知识中都会涉及核心概念的问题。核心概念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实践过程中有着极为特殊的作用和价值。从知识达成的角度来看,许多教学活动的设计或是教学环节的开展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为核心概念所服务。因而,教学活动设计效能到底如何,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到位,都可以从学生对核心概念理解的程度上找到既客观又准确的评价。循着这种逻辑关系,核心概念思维设计的过程便要集中体现在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水平上。即在尊重学生客观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借助适宜的发散性思维活动,从而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以知识交流、辩论为载体,最终在的发展中形成最终的核心概念。当然,若以教科书中的概念定义、界定或是数学原理描述为参照,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数学发散性思?S活动后所形成的核心概念显得并不严谨,也并无完整,甚至还会存在排他性、特殊性等逻辑问题,但这都不是课堂当下最为要紧的问题,因为关于核心概念的教学,发散性思维活动还只是一个开始,课堂仍在继续,教学仍在进行。只要学生对问题探究产生足够的兴趣,对概念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已经发现和归纳出能够支撑和解释自己观点的数学思维,对于评价而言已经足够优秀。

具体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方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数学计算或证明等方法,设计出一款最优的一听可乐包装方案。为了让问题更具设计和思考的价值,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并未对“最优方案”进行明确的界定,而是选择将“最优方案”作为一道隐性的问题屏障留给学生。如此,借助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条件的设计,预期借助学生设计的不同方案,在交流研讨和互动质疑中进一步升华对“最优方案”的认识和理解。确如笔者的推断,相当一部分小组的学生在设计方案时,只是考虑到使用材料最省这一最为直接的数学条件限制,而并未涉及诸如外形美观、使用方便等个性化的需求。

二、矛盾焦点,发散性思维活动发展的驱动力

矛盾是自然万物发展的第一原动力。矛盾之于数学,其意义同样如此。数学课堂思维活动的深度得益于矛盾的广度和氛围,数学课堂精彩与否也取决于矛盾的消除、新平衡的建立过程是否充满足够的智慧。这种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已有认知和探索新知之间产生的不和谐、不愉悦、不自洽的紧张关系;也表现为自我预期和数学现实之间较大的分歧性问题;再有就是逻辑问题首尾不能相扣。这些矛盾焦点是学生突破知识发展瓶颈的关键节点。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在矛盾焦点中厘清对关键问题、核心知识的理解,做到对矛盾问题不规避、不回避、不搪塞、不掩饰,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数学思辨和逻辑的味道。

仍以《方案设计》为例,在方案成果汇报时,第1小组学生通过向全班同学展示不同摆放条件下一听可乐的包装面积的测量和计算过程,通过面积大小数值的比较,最终得出“圆柱形”包装的最优方案。在和其他小组成员交流质疑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超市里包装可乐的盒子为何不是我们设计的这个样子,而是很特别的那样(学生未能准确描述出可乐包装的外观形状,即曲面和长方体叠加的复合几何体),到底是我们设计的方案优秀,还是实际使用的方案优秀呢?

篇7

关键词:智慧教育;技术;融合;创新;变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 05-0053-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5.008

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浪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也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密切关注教育改革,提出“运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的总体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智慧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 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1 智慧教育的内涵

关于智慧教育,国际上比较流行使用Smart Education。韩国的Jong Won认为“SmartEducation”并不是单纯的基于智能设备的教育,其实质是对自我指导的(Self-directed)、激发动机的( Motivated)、灵活定制的(Adaptive)、资源丰富的(Rich Resources)和技术沉浸的(TechnologyEmbedded)的教和学,SMART代表了智慧教育的理念和特点,韩国教育部在推进智慧教育策略时,将智慧教育定位为“针对‘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一代教育范式的转型”。

关于智慧教育的中文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祝智庭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是培养面向21世纪创新型人才、智慧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的内在需求。陈晓娟认为,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宽带网络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以教育资源建设为中心,以各项配套保障措施为基础,以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为主导,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杨现民[5]认为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是对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以上三个定义可以看出,祝智庭是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来定义智慧教育的,陈晓娟是从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持和功能视角来定义智慧教育的,而杨现民则是从教育形态和发展阶段来定义智慧教育的。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感知化、泛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它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形态。

2 智慧教育的特征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智慧教育不仅具有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属性,还具有未来教育的核心特征。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属性来看,数字化、开放性和交互性是智慧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数字化为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性能和统一的标准;开放性拓展了学习场所,打破了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交互性使教育信息在人机和人人之间双向流通,促进师生、生生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智慧教育具有未来教育的泛在化、情境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泛在化是指基于泛在网络无缝链接实现的能随时随地进行教和学;情境化是指基于情境感知技术实时获取和感知学习者所在学习环境、情境和状态等数据,并进行自动分析从而能够自适应调控环境和方案以便为学习者提供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是在情境化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的现有基础、认知风格、学习偏好和个性需求推送学习资源、信息和服务。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背景下,学习系统可以智能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这意味着教育可走进每个学生的真实世界,以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 智慧教育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智慧教育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取向:

一是关于国家层面的计划和政策的研究。智慧教育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都将智慧教育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比如,韩国在2011年9月了包括“改革教育系统、增强教师能力和提升基础设施”三项措施的“智慧教育战略”,同时提出要用“电子教材、云课堂、在线评估和构建教育内容生态系统”来改革传统的教育。新加坡在其“iN2015 Planning”中将“建立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建设国家范围的教育基础设施”和“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教育领域使用信息技术的创新中心”作为方案重点。美国联邦教育部针对K-12系统提出了以智慧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策略;俄亥俄州提出了“建立在线数据系统、共享教学资源库和构建教师社交网络”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澳大利亚于2012年提出了“转型澳大利亚教育”的智慧教育方案,用互动课程吸引更多学生对在线学习的兴趣、用技术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能力、培养具有高尚价值观和全球技能的劳动力。印度政府也在2010年提出了SESI (Smart Education,Smarter India)的“智慧教育、智慧印度”的总体规划。此外,我国的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宁波市等地区也出台了发展智慧教育的计划。如海淀区提出“智慧海淀、智慧教育”的规划,提出了建设三类智慧环境、提升为四类人群的智慧服务、建立五个保障体系,实施六大板块工程的目标,确保海淀区智慧教育规划的落实。

二是在理论研究层面上,主要研究智慧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目标特征、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模型设计等方面。比如韩国提出了由五大特征组成的SMART Education的理念和架构。祝智庭提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的命题,提出了“智慧计算一智慧学习一智慧教育”的三角形“智慧教育图式”。黄荣怀则从智慧学习环境和智慧教室的研究入手,把智慧教育的理念形态化、具象化,提出了TRACE智慧学习环境、SMART智慧教室和Smart Campus智慧校园。杨现民认为智慧教育的目的是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化教育转型和升级的高级阶段,同时介绍了智慧教育模式和关键技术。赵秋锦等提出了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式和设计思路。这些研究对智慧教育理论层面做出了一些阐述。

三是实践研究层面,主要是一些科技公司设计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构建智慧教育教学模式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运用。如IBM的智慧教育五大解决方案已经在北卡罗纳那州立大学得以实施;韩国三星开发了三星智慧教育云平台并在韩国的中小学中进行了部署。国内的一些商业公司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华为以“网筑数字校园,云播智慧教育”为核心理念,推出了“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云课堂”和“移动书包”四层次智慧教育ICT解决方案。

三 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看,以碎片化、交互性、嵌入式为特征的“云教育”、“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新型教和学的方式逐渐兴起,智慧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制高点与突破口,并引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变革。

1 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的一种预期。智慧教育使教育活动跨越了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形式、机构和时空的边界,形成了未来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在这种教育形态下,教育和技术得以智能化“融合”,这有助于解决一直以来教育和技术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对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无缝连接、促生未来新型学习形态与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智慧教育体现了“大教育观”的理念,不仅在时间上打通了存在于小学、中学和大学之间的壁垒,还在空间上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智慧校园、智慧博物馆、智慧美术馆等学习场所的建立,连接学习社区和个人空间,使得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构建了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智慧教育还体现了“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助力实现“因材施教”的愿望。

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这场变革的生力军。为了适应智慧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和创新;所有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教育范式的转型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大教育观”,并增强应对变革、主动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意识。

2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与运用。智慧教育追求“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要实现学习者“个性化的知识建构”,倡导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资源设计轻活动设计”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如平板电脑、数字星球、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工具和平台在促进认知、情境教学等方面的优势,探索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各学科自身特点,构建符合学科、年级和内容特点的系列化、开放式、智能化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活动和交互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深度融合,要朝着体现“技术协同、技术沉浸、信息无缝流转”甚至“技术消弭”的移动性、泛在性、开放性、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发展。

随着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几年来融合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翻转课堂、移动学习、MOOC、微课、“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NMC地平线报告认为翻转课堂、MOOC和移动学习是未来1~2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教育形态。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为例,笔者曾经作为Intel未来教育的指导人员参与邯郸市、成都市等地区的教学活动,观摩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移动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为学生推送阅读资源、收集学生的学习经历、进行学习分析,及时获得反馈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进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改变了传统信息化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内容呈现和简单交互的形态。

3 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未来生活,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让学生具有智慧。未来学习是基于智慧生态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泛在化的、情境化的和联通化的。泛在化学习能让学生以各种连接方式(WIFI、3G/4G等)和各种终端设备按需获取学习资源,颠覆了数字教育时代“固定地点、固定设备”的学习方式;情境化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交互环境中进行学习;联通化学习突破了个体认知的局限性,以分布式认知和联通主义的知识协商和社会建构来学习。因此,未来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协作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探究发现学习、变基于网络的学习为基于云的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未来各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将不断涌现,比如基于增强现实的探索性学习,基于物联网的设计性学习,基于MOOC的在线交互学习,基于3D打印的发现学习,基于创客项目的创造性学习等。如台湾南港小学为学生提供了基于校园为背景的探索式学习,学生利用手机、PDA等安装移动APP,在安装有感应装置(QR Code或GPS)的校园里以个人或小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步道或藏宝游戏一类的学习活动。这种方式能够适时给予学生学习回馈,提供学习的框架,大大提高了其学习成效及兴趣。

4 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追求教育系统的整体创新和变革,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就成为促进这场变革的重要支撑。智慧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级系统和工作流程中的充分应用来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重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为管理体制、工作流程和办学体制的创新提供了保障,也为招生考试制度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智慧教育将助推“E卡通”和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一生一号”的实施与管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学生档案和学籍信息的自动升级,对学生信息、学习数据的跟踪和记录,有助于解决“高考移民”、控辍保学、转学不规范、择校、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的相对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智慧教育就是保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的制度基础。

智慧教育以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个性。智慧教育创新和变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育实践中倡导既注重知识能力又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分层教育和个性教育,既培养通才也培养专才和拔高人才;采用动态开放的模式,探索多方协商、学校和社会其他机构合作的培养机制。智慧教育倡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5 教学管理的创新和变革

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仍处在“机控人管”的模式,其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应对智慧教育的需求。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等应用的发展,教育管理将走向“智慧管控”。智慧教学管理将借助于相应的数据挖掘技术将众多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学习场景中获取的海量信息,凭借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关联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到教育管理中,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教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由于经验判断引起的决策失误。智慧管理还可以实现教育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过程督导和可视化管理。比如,通过教育云平台提供的成绩分析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所有学生各科、各时期的成绩进行横向、纵向或者历史性的对比分析,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视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各学校、各班级甚至个体学习者的成绩水平,对教育管理部门把握各种层次的教学水平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6 教学评价的创新和变革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教育中的教学评价,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教学评价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践层面仍然属于“经验主义”的评价模式。智慧教育的教学评价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记录、采集、存储、识别以及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实现总体和个体数据的智能性跟踪评价,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主要思想,这种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分析技术来支持学习分析选择学习者特点、网上交互活动频率等变量,分析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和干预学生学习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学习分析为智慧教育智慧而科学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祝智庭认为学习分析将成为智慧教育的重要支柱。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已经开始探索使用智慧评价模型,如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就实现了将班级成绩、个人成绩、知识点、试题、认知层次和学习力等类别进行智能化分析,并自动生成班级和个人学习的诊断报告。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工艺工程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课堂与教学手段,甚至可以说,更是作为一种生产力的表征,光大着传统教学方式,创新着既有的教学模式。

一、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之硬道理

与时俱进的初中语文教学,借现代教育技术之翅,拓展丰富课堂空间,表现在:

1.课件拓展了课堂语文教学的时空

多媒体技术为人机交互和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cai课件利用音频、视频技术,采集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初中课堂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创设了课堂语文教学的“生活”环境,拓宽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cai课件对课堂语文教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②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和责任,变传统的“教师——学生——语文教材”三因素构成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学生——语文教材——教学课件”四因素构成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负担。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课件的课堂,增强了互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③改变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由原来教师引导下的单向思维变为多向的发散型思维。因为丰富所以多向,由于好奇故而探究。④改变了教师原有的备课方式,增大了备课的内容和难度。由于语文cai课件的多样性,学生提问的不确定性,促使教师要不断地“充电”,精心地准备,认真地对待,准确地作答,否则就难以承担起课堂调控的责任。

2.信息处理与语文阅读教学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现代的初中语文阅读某种意义上正是一个搜集处理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表现在:①语文阅读的形态得到极大的丰富。除了原有的纸介质信息载体外,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电子书,网络资源均成为学生的阅读载体。阅读形态千变万化,促使学生必须养成开放的阅读心态,主动适应社会高密度学习、全方位信息输入的理解方式,否则就会在将来的信息大潮中无所适从。②阅读方式由单一的理解型转向探究型,字词典的功能渐渐被电子词典所取代,查字查词更为便捷,阅读密度和强度增大。资料检索和查询一日千里。这些都会对阅读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

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语文阅读的“认读——理解——鉴赏——评价”的能力培养过程,必然会对信息处理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过程相整合,为学生提供人文、信息素养的双重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给予网络阅读模式更多的关注,并使其与传统的语文阅读形式结合起来。

3.虚拟网络空间与作文教学

如果说,cai课件为课堂教学架起了穿越时空的桥梁,信息素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社会的门窗,那么,虚拟网络空间下的作文教学,则为学生撑起了抒发真情实感、评点社会万象、与人自由交往的空间。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不论是从文题选定、学生习作,还是从教师批发评点、师生沟通交流几个环节来看,都具有简洁、快速、目的性强的特点。因为丰富的网络资源完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找到与文题相关的众多资料,评判处理,有感而发,写出文质兼美事例丰盈的文章。同时师生也可以就时下的某种社会现象,共同评点讨论,确定写作内容,使学生旁征博引各抒己见,激发起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的能力和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感。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恰相契合:“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多样化等特点,中学新教材的写作教学以学生实际生活和21世纪的社会需要为依据,指导学生写报告、总结、传记、读后感、科技说明文、小论文等实用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简洁明了地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适当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速度,并提出量化指标。”作

评改交流也会因网络的便利更具有直观性、互动性,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师生均可以平等地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尽快提高。

二、灵性、智慧、激情之现代教育技术

1.双刃剑之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的使用成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出现了对物态技术追求过热而对智能技术运用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高、新媒体,以为使用了计算机、网络便是运用了信息技术,便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实际上却是人受到了媒体的牵制,人的作用被消弱;二是不能合理地运用媒体,不知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有效使用。于是有了这样的拷问:有了现代媒体,教师的示范还重不重要?多媒体的演示,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是否就不应该使用了呢?

也许我们目前的教育技术,更多是停留在使用幻灯、投影仪、多功能教室、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工具。这样,我们有可能被“现代教育技术化”左右,一味地认同教育技术化,而放弃对于课堂教学的实质内容,舍本逐末。

设想,课件成为课堂的主宰,上课是执行课件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课件,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待的是学生按课件设想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的答案为止。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课件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绕着它转;课堂成了“课件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因此,日常课堂上“秩序井然”的表象,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思想的贫困以及才智的消磨。 如果我们明白这里的技术手段不仅指各种信息技术,更是指各种教育手段和技术,即不仅包括物态技术也包括指导何时、何地以及如何运用物态技术的智能技术,它是物态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依据。那么,我们就要以教育技术为指导,充分、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2.教育工艺之现代教育技术

要克服多媒体至今无法回避的不足,我们更需要我们理智地、自觉地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和机器。至少要从是否适合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方案等方面来解释你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机器和技法的理由。

可以这样说,在这层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其被证明为正确的技法和方案,包括工具、机器、硬件和软件等在教学中的运用,这种技法和方案是可以被大家重复使用的。

教育技术重视教学方案的设计、预测、程序、规划,而教育艺术则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调节性、独特性、审美性;教育技术求实、求效,而教育艺术求美、求活、求趣;教育技术的产品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被人们反复利用、不断改善,具有可再现性、可重复使用,而教育艺术则是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独特的才智,甚至取决于教师个体对教育教学的悟性、对教育教学情感投入的程度。

3.灵性、智慧、激情之现代教育技术

展望未来的现代教育技术,更像教育工艺,也像教育工程。从这一高度来审视现代教育技术,就意味着把学校看成为系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试验、管理等一系列的系统地研究,它由许多学问组成。就是说,它像建筑学那样设计学习空间,像物理学那样设计设备,像社会学、人类学那样设计社会环境,像组织科学那样设计教学管理方法,像心理学那样设计有效的学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工程。

理想的课堂活动犹如演习生命之展开、人生之探险、智慧之搏奕。

在新课程的天空下,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插上这样的翅膀,且充分实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时时处处充盈着创新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是生命家园和乐园,是让生命充盈着灵气、智慧、激情的探险的地方,是宽容幼稚、善待和正确地引导人的无知的地方,是一个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建构的地方,是一个活动、场所,是开发、放飞孩子想象力的地方。

为人师者,尽情去实践吧,智慧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善假现代教育技术之“物”之职教语文教师之魅,在于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参考文献:

[1]王世友.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教育

界,2000年第7期

[2]余慧娟.语文教学当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来.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

篇9

一、文化引领营造智趣校园

文化引领,以特色强校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要让充满智趣、健康优美的学校文化既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摄师生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我校一直践行校园是墨香校园,是书香校园,是文化校园,更是创造乐园,在为学生打造一方净土,营造一片天空,提供一块乐园的基础上,努力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栖息的家园和放飞生命智慧的乐园。当你踏进中山市实验小学,浓烈的“智趣”气息便扑面而来:学校精心打造校园文化,通过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廊、一块碑的精雕细琢,特色鲜明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已初具规模。当师生徜徉其间,不仅可以净化心灵、醇厚涵养、陶冶情操,还可以拓展视野、启迪智慧、萌动灵感、激发创意。“师生修身长廊”、“生态长廊”、“理想励志长廊”、“科技长廊”等显性文化的创建,昭示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完美结合的无穷魅力;现代化的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和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都以实用化、个性化、特色化为原则,为学生量身打造,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今,浓郁的民族文化、蓬勃的现代气息,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时刻激励着师生静于寻根朔源,勇于挑战未来。

二、文化引领创造智趣课堂

文化引领,以特色强校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得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智趣教育,追求的是丰富的课堂情趣生活、灵动的课堂智慧生活。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它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关注学生智慧与情趣的同生共长,最终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

“智趣课堂”追求的是充满生命活力、人文关怀、问题探究、知识魅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智趣课堂”紧紧扣住智慧、智能、智略、生趣、情趣、理趣这六个核心目标与理念,采取凸显前置学习,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加强合作探究,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实践体验,真切感受学习情趣;注重深度思维,有效发展学习智能;弥漫文化气息,努力提升学习素养这五大操作策略,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生成学生智慧,情趣与理趣相互交融的课堂;是以智启智,以趣激趣的课堂;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课堂。智趣课堂是生成智慧的课堂。在智趣课堂的教学情境中,要求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增强教与学的互动生成,引领学生认识、辨别、顿悟,不断规整、发现、创新,逐步成长为智慧型的少年。智趣课堂是充盈情趣的课堂。教师要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认知、理解、探索的兴趣,进而碰撞情感和思维的火花,努力创造和谐、民主、主动的教学效果。智趣课堂是充满理趣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情境创设、思辨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充溢于教材中的审美之趣,促进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发展。

篇10

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多个四人小组,每组同学都围坐着,人手一个iPad。数学课上算旅游出行日期,科学课上看学生在家做的小实验视频,检测大气压的存在,社会课上为波斯湾地区画石油输出路线图,语文课上探究苏轼写短文的背景知识……这是近日宁波东恩中学智慧课堂展示研讨课课堂一景。

当天的社会课,1716班每个学生都在使用iPad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们运用iPad进行互动学习已经驾轻就熟了,做题、表达、搜索信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可以通过iPad呈现。

这节课,谢景备老师上的是地理课“石油宝库”。“同学们,请你们通过画路线的形式,给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进行输出。想好输出去哪个国家,请画出经过的海峡和路线。”谢老师的话刚落下,在大家的手里,iPad也开始大显神通了。一会儿工夫,就看到讲台前的白板上已经有小组同学上传了第一份作业,接着是第二份、第三份……

5分钟过去了,所有同学的作业都传了上去。谢老师随机点击作业,大屏幕上显示这小组石油输出去日本。谢老师请小组同学进行了介绍,课堂讨论环节开始……

“平板电脑课堂可以当堂呈现学生课堂作业反馈,还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很好的补充。”谢老师说出了她最大的感受。

数字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思维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学校教学也开始从传统的数字校园向更高阶段的智慧校园迈进。数字环境下,改变的是老师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学生分组而坐,传统课堂上的课本、粉笔、黑板用得较少,取而代之的是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不再是单一学生作答,全班学生都可通过点击屏幕,输入各自的答案。“智慧课堂最大的好处是通过测评系统能够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答题,选择,并能快速生成统计结果。对数学学科而言,及时呈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个很方便。”一位数学老师坦言,“能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方案,从而能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课堂让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立体和动态化。”东恩中学校办负责人介绍道,“以往传统的评价模式比较单一,智慧课堂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能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让老师对学生的认知度更加清晰,评价更立体和具体化。通过智慧课堂建设,信息技术和课堂教育高度融合,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信息技术推动课堂与时俱进

“这是我们小组的解题思路,讲解完毕。”台上的一名同学上传完他们组的解题思路,刚讲解完,不用等老师点名,其他小组的同学都已经看到了,进行了及时的回应和补充。“我们小组有补充,这道题是这样的……”

授课的老师可以看到每个小组的解题思路,每个小组都能看到其他小组的解题思路。智慧课堂上,小组发言讨论积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崭新的课堂合作,让学生朝气蓬勃,自信满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点亮了,教师时而是观察者,时而是引导者。这真的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智慧课堂上运用iPad可以搜索大量资料;学生的小组讨论下开展合作学习;以生为本的课堂开展自主学习……智慧校园建设引领下,东恩的智慧课堂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今年,宁波市智慧教育提出“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的蓝图时,东恩中学提出了“基本普及信息化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培养一批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方向。

据了解,东恩中学自2014年1月开始构建智慧校园蓝图以来,从最初的在几门学科中构建空中课堂,让学生可以在家里进行在线答疑,及时拓展学习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学校的空中课堂成为海曙区的空中课堂基站,寒假将至,空中课堂又将成为学生自学的热门平台。2014年11月,东恩中学被评为宁波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在今年的教学研讨月中,学校以智慧课堂为切入点,推出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和科学等5门智慧课堂课展示。借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当信息技术撬动了课堂,课堂就必须与时俱进。智慧课堂建设,关键还是在教师自身。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既要排除机器的干扰和牵制,又要最大限度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新技术用与不用之间,掌控全在老师。”学校负责人坦言。

电子书包让自主学习更有趣

“要是当初我的老师是这么教的,我就不用死背数学公式了。”在杭州采荷二小的报告厅里,一堂以电子书包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课,学生全程用平板电脑上课,而且所有练习都在Pad上完成,让前来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惊叹不已。

Pad课堂、未来教室、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同学们,你们昨天通过微课预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的内容了吗?”上课伊始,主讲的采荷二小陈春良老师就没有如传统课堂上那样,直接切入主题开始上课,而是询问了学生是否已用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进行预习,接着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开始讲该堂课的知识点。

在现场引起骚动的练习题环节。陈老师在讲完知识点后,通过电脑将练习题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的Pad上,学生可以在Pad上计算、打草稿、擦除错误的答案。而在最前方的大屏幕上,每个学生完成题目的进度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在学生提交练习后,陈老师在第一时间就通过电脑得出了每道题的正确率,以及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早在1998年,采荷二小就在杭州率先进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尝试,在当时引起轰动。如今,采荷二小更是将信息化工作重点放在智慧课堂的打造上,在数学学科方面制作了大量的微课放在网上供学生学习,并于2014年9月引进电子书包,率先在五六年级学生当中开展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