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 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3] 杨冬梅,闫晓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的现实需求[J].阴山学刊,2011(1):117-120.
篇2
一、哲学心理学
人心思辨性考究以冯特1879年创立实验心理学作为科学心理学的标志,在这以前哲学家或思想家对人类心灵性质与活动的解说和阐释,都可称为哲学心理学,〔5〕也是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心理探索形式。尽管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一直试图斩断与哲学相连的血脉,但是,它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暴露出的由于忽视理论建设和缺乏对自身理论基础的哲学反思而导致的学科根基虚弱性表明,科学心理学长足进展并不意味着心理学哲学探索终结。哲学心理学依然具有为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基础前提或理论预设等功能,在心理学发展中,成为绝对不可或缺的范式。
严格说来,哲学心理学是由那些朴素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人类的灵魂、人性以及精神等方面的思辨性推想、猜测或反思而构建的松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形式。凭着对人类自身深切关怀与强烈好奇以及深邃的洞察力和通达的智慧,在各自不同的理智背景下,构造出带有明显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如理智、灵魂、人性、欲望等),以此阐发概念化或体系化的理论说明或是“人心”思辨性解说。它们既是一种哲学思想表现,也可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知识体系。
他们的心理观在表现形式上尽管多种多样,例如,在人性的规定上,性善说、性恶说以及中性说各自据理力争;在身心关系问题上,身心平行论、身心交感论、身心双面体论各行其道,但是,多样化背后隐含着某种假定,即人的“心”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理解的。缘于心理观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就形成了不同特点的心理学理论派别。这些理论派别在彼此论战中,不自觉地实现思想沟通与理念对话,其目的殊途同归:通过思辨性推理,建立理论,从而达成人对自身尽可能的透彻理解。因此,该范式在实现对人性、身自关系、灵魂等方面的解释,的确发挥了一定知识功能。事实上,哲学心理学根据其不同的文化传统,可分为西方哲学心理学和中国哲学心理学。两种不同的文化样式的哲学心理学,因其方法论、心理观、世界观的不同进而建构出两种风格迥异的心理探索形式。
尽管哲学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以其特有的理解方式而存在,但是,必须承认,哲学心理学只是建立在心理生活直观经验上的哲学探索,所以,其认识论、方法论、世界观以及理论上的偏狭也就成为其自身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
因为以抽象的、不可捉摸的、难以理解的人的灵魂或心灵为考察对象,这样,在当时不能、也没有实验方法予以量化的条件下,观察、猜想、推论等方法就成为实现解释人心、构建人心理论的主要也是必需手段。思辨性是哲学心理学方法论的重要特征。客观地讲,这既是哲学心理学获得“哲学性”和智慧的标志性招牌,也由于其难以科学验证而授人以柄,成为它的致命伤。
二、科学心理学
心理规律客观性追求科学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它主要包括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以及皮亚杰的认识论等。虽然这些心理学流派的研究方向、问题取向、研究旨趣还有一定差异,甚至是对立的,但是,就它们所持的心理观、方法论、所建构的理论解释框架,可谓异曲同工,并没有溢出科学主义边界。其典型特征为:
在实证主义观统摄下,预先假定人类心理机制,努力追求心理学方法的精确性,寻求并验证人类心理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淡化甚至排斥人类心理活动的价值负荷,探究心理知识的普适性,建构起以还原主义为基础的统一却缺乏生命力的人性。
篇3
关键词:心理学危机;发展趋势;中国化
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现代心理学史并不是一个科学进步的记录, 而是理智的倒退”,“整个西方世界已经面临精神崩溃,心理学的倒退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表现”。临近20世纪末更是有人断言, 心理学已经“解体”。站在新世纪的起点, 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心理学演变的基本态势并非这么简单。自心理学产生以来,西方心理学各派就不断产生争议,同时各派间就出现了相互吸收、彼此渗透还有就是互相排斥的局面。二战之后, 原来一些比较极端的学说日益受到猛烈的抨击, 新的思潮应运而生。这些思潮不再以学派的形式出现, 而是作为一种范式、潮流或者发展动态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出现了怎样的主要发展趋势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
现代科技为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 当代心理学 危机虽然存在, 但前景还是光明的。
一、心理学的科技化
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二重性, 即自然科学性质与人文社会科学性质的二重性。它是研究人的科学, 但不只是哲学范畴上的人的科学, 也是研究自然科学范畴上的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却是科技化的发展趋势,心理学的科技化是随着整个科技发展而推进的,高新科技为心理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手段。中国的脑科学计划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认知心理的脑科学研究, 已被列入“973”项目的50个课题之一, 利用电脑研究脑神经网络已是一个热点和主攻方向。李岚清副总理给我们江苏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科学教育: 开发儿童少年潜能研究。”对心理器官的脑揭示得愈深, 对心理活动规律也就掌握得愈多, 其对社会实践领域的作用也就愈大。但是心理学的高新科技化, 并非完全把心理学当作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研究。我们利用高科技手段还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与心理内容, 这就涉及人性和社会性的问题, 而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二、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认知心理学出现于20 世纪初, 瑞士的皮亚杰为早期代表。40年代末, 由于各门科学的迅猛发展, 产生了科学间横向联系的需要, 这种需要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50 年代末、60 年代初, 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 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 形成了综合的认知理论体系。在这些理论看来, 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 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的编码、储存和操作, 从而影响人类行为的。《认知心理学》(1967) 一书的出版标志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设想是: 如果计算机和人于某种作业中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 那么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释人是怎样完成这一作业的。因此, 应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内部过程,并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 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某些传统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但它和传统心理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抛弃了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 即只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但又高度肯定了行为主义对客观方法的重视; 它注意对人类智慧行为的研究, 因而不同于精神分析, 但又承认在人类信息加工中存在着某些无意识的过程, 并用精密的客观方法研究了这些过程;它不满格式塔心理学某些含糊不清的理论, 但又继承了格式塔在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进而丰富了这些成果。正因如此,我们说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狭隘的心理学派别, 而是一种新的运动或者方向, 它的发展代表了当代心理学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略早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似的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派, 而是一些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的联合。主要发起人有马斯洛、霍妮、弗洛姆、罗杰斯等等。马斯洛将这种学说与其动机理论结合, 提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境界的需要层次学说,认为自我实现者才是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罗杰斯的自我论乃是自我实现论的另个重要理论支柱, 认为人有一种内在的“机体智慧”, 能对那些有利或不利实现自身潜能的经验进行分辨, 促进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人和人关系中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主要方法和基本观点两方面都不同于近代传统的实验心理学。他们继承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传统, 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主张以整体分析法取代元素分析法, 以个案研究取代一般规律研究, 或在个案研究基础上进行一般规律研究。就方法来看, 他们恢复了早期人文心理学的传统, 和当代西方盛行的实验倾向并肩而立。就观点来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两大传统心理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都持异议。他们以心理学资料论证人的本性, 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 破坏性是环境影响所致,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无所有来到世间的,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人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 能创造的, 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毫无疑问, 人本心理学家批评传统心理学仅仅注意到人性邪恶面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扩大关于健康人研究的心理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对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多方面的关注。
四、临床心理学的产生适应现代人类精神需求
在当代,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了充分的证明。但是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想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的确,人们在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众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却在承受自然界的报复, 面临更大的威胁。在此情形下, 虽然人类对自身生理及其病变的认识已经相当的深入了,大多疾病都已在人类的控制和治疗能力之内, 但是, 人类不得不更加关注自我心理的完善发展, 包括健全的认知能力、适度的情绪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格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至此, 我们对自身认识出现新的质的飞跃的条件终于成熟了:不仅应该关心身体健康, 而且更应关心理健康, 并且对后者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所以说不幸是产生思想的温床。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缺乏紧密联系, 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严重脱节, 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心理内涵越来越丰富、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 这就使得心理学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极高期望。因此, 面向社会, 参与生活, 大力加强应用心理学研究的力度, 便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走向。心理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专业沙龙, 而是向应用化方向飞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已涉及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各种心理问题, 已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人生指南。特别是临床心理学, 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 专家人数大大超过了其他分支, 理论开拓与实践创新方兴未艾, 生命活力日益凸显。整合、融化、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适应社会文化心理的走向, 这样的趋势就使得心理治疗与咨询不但成了引导人们重返精神家园的专业旗帜, 而且其本身也获得了不断地发展, 并且促成了整个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日益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
五、心理学的中国化,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
1.抵制全盘西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东西方及各国心理学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同的方面就是心理学的世界性、国际化的问题, 异的方面就是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在当前, 西方心理学占据世界心理学主流的情势下, 心理学的本土化主要是指一种社会文化取向的问题, 每个国家的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要能切实反映本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 这个原则适合于每个国家的心理学。就以西方心理学本身而论, 当德国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经过铁钦纳的完善传播到美国以后, 虽然促进了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但最终还是美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取胜了, 这也是一种广义的本土化,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就是中国化。80年代初潘菽教授他又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心理学的问题, 认为这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 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 就是要抵制全盘西化,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不将心理学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之上, 我国心理学事业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心理学的中国化, 要求我们以辩证唯物论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要求我们进行中国人的心理实验研究, 要求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量表和研究方法, 要求继承和发扬祖国心理学的优秀遗产, 也要求我们学习和借鉴欧美苏俄等外国心理学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心理学不中国化就不可能使心理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 心理学不中国化就不可能满足社会对心理学的切实需要。
2.以科学思想观为指导,摆脱盲目仿效。尽管当代心理学成绩斐然, 但它仍在走向成熟之中, 还算不上是一门严格的规范科学。这是因为, 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成为公认的范式, 还没有一个理论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 还有许多概念只是从其他学科中简单转借过来的。特别是西方心理学奉为准则的实证主义和现象主义哲学思路, 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衰落迹象与潜在危机, 使他们难以对已经取得并将不断取得的大量实验成果做出科学概括, 难以对心理的实质这样一系列基本理论题做出完善的解释。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不是物, 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 并非纯粹意义的自然科学, 因此其自然科学之路走通不现实。而且,心理学所膜拜的西方科学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由于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和机械论的宇宙观念,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方式的片面应用, 使当代主流科学走上了背叛人文精神的褊狭之路, 对人性的理解越来越支离破碎、歪曲尊严。因此, 带有世界性的普遍反思就在所必然。事实已经表明, 心理学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正确坚持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和辨证性的基本原则, 把各种具体方法技术、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突破困境, 促成学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海东.心理学发展的当代趋势 [J] .延安大学学报,2003(05):118-121.
[2]刘玉新,张建卫.论心理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6(03):60-63.
篇4
关键词 高校教师着装 职业认同 着装原则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美国著名形象设计大师罗伯特·庞德说:“服装是视觉工具,你能用它达到你的目的,你的整体展示——服装、身体、面目、态度为你打开凯旋、胜利之门,你的出现向世界传递你的权威、可信度、被喜爱度”。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的着装反映的不仅是教师的审美情趣,更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及其对职业身份的认可度。着装是教师外在形象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其职业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高校教师重视着装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教师注重仪表是对自身的职业认可,是对大学生的尊重。服装在解决了遮羞御寒的问题之后,它具有的社会功能才有研究的价值,它是个人生活方式、审美素养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表现。当下较为宽容的社会背景下,审美情趣也变得多元化,教师的生活与课堂着装应该有所区别,知性的着装搭配有助于增加教师树立良好形象,有助于与学生的交流,是对教师这一特定角色的职业认可。莎士比亚曾说:“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作为教师这一特定职业,教师着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喜爱度,这种职业道德观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
其次,教师着装会影响学生心理,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着装具有示范和影响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着装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审美情趣等多方面产生较大影响。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教师着装过于醒目,会自然引起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影响教学效果。大方得体的教师着装才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魅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对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一个温文尔雅、形象端庄、穿着得体、干净利索、充满知识分子气息的教师很容易让学生对其产生好感和信任感,教师的良好形象会给学生留下较好的印象,从而稳定听课情绪、消除心理疲劳、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彼此的距离,增加师生的接近度。教师着装对学生心理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师生感情,最后会对教学产生正面效果或负面效果。教师着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技巧和艺术,高校教师应该重视职业着装,学会穿衣的基本方法。
2 高校教师着装的原则与对策
(1)形象定位的基本原则——大方得体,符合职业,符合专业,不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喜欢评论教师的穿着,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不能过分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尊重职业道德,才能塑造大方得体的教师职业形象。
(2)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不超过三色,不用大面积对比色。教师服装的色彩搭配不宜太鲜亮太艳丽,造成膨胀感,形成对学生不友好的视觉刺激。一般来说,服装不要超过三种颜色,不用大面积对比色。颜色过多显得混乱、花哨、不协调。常见的对比色有三对: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对比色搭配会造成刺眼、怪异、不协调的视觉刺激。年轻教师的着装色彩可以鲜艳亮丽一些,但服装上的图案不宜太花哨太复杂;老教师除了淡雅的色调外,也不必一成不变、老气横秋,可以偶尔选择鲜艳但不花哨的上衣、半腰裙(而不是裤子),或者选用鲜艳的配饰点缀过于沉闷的服装,以彰显积极的心态和活力。
(3)度身穿衣,符合身份,适宜自我发展。教师着装要体现出教师的职业、 修养、 品位、 审美、 学识、 爱好和性格等, 要能给人以稳重高雅的美感。 教师着装应整洁、 稳重、 大方、 得体、 搭配合理。不宜穿着与自己年龄不符的服装和做工粗糙、 布料差、 款式陈旧的衣服, 更不宜穿过于奢华的衣服和突出身材缺陷的衣服等。教师塑造自身的外在形象,要在遵守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身材、气质、肤色、个性、专业、年龄、性别的考虑。比如,在款型上,自然、合体的款型较好,如H型、X型等;过于宽松和紧身(上体育课除外)的款型如披挂型的T型、O型等均不太合适。体型偏胖的老师不适宜穿着暖色与亮色的衣服,应选择深色、灰调的服装,体型瘦小的老师则不宜穿着冷色、 暗色的服装等。
(4)忌讳原则——短、小、紧、透、露。教师的着装不宜太短、小、透、紧、露,这种捉襟见肘的服装很容易在课堂上惹出尴尬,引起学生非议。过短、过紧的服装给课堂板书、操作鼠标等行动也带来不便。露肩、露背、露脐、露腰的服装都会让学生“想入非非”,也会引导学生不正确地效仿。
总之,高校教师着装既要充分体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得到学生对其身份的认同和尊敬;也要符合个人的审美情趣,体现个人的涵养,反映教师自身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大学,不仅应该学会学习和工作,更应该学会生活,大方得体的着装能增添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引导学生领略多样的生活方式和情趣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营造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营造知性美的大学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 韩英杰,李冰.浅议高校教师的职业着装[J].大众文艺,2011(15):289.
篇5
【摘 要】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学生们的教育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对学生们的心理思想得到了广发的关注,通过对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学研究;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11-02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及调整,可以为学生们的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调查显示可以发现,情绪智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们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生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们在学习的逐渐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提高学们的学习能力,也要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自身的发展能力与整个时代的发展有紧密性的联系。因此,通过对学生们心理特征的了解可以为学生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指导方案的建立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2.在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心理特征教学。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们的整体状况及时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心理现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勇敢的面对社会的挑战。因此,通过对学生们的全面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解决问题,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心理变化,从而根据行为特点了解学生们的基本现状,为整个时代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3.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特点。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以及共同性,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们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们的基本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在根本意义上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及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为其综合能力的形成提供充分的保证。
二、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状况研究
1.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进步,但是,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等能力的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因素,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整个学习及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为安逸,而在教学过程中,相关院校不能及时发现心理健康教学对学生们成长中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传统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不能主动地接受知识,主要的学习模式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使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很难承受社会的压力,也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为学生们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现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基础。
(1)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研究。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社会品德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品德的建立可以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看待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等内容。而在相关事项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在社会中自我价值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实现核心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可以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而在心理因素的形成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建立除家庭之外的社会社交关系,为学生们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成长状况,根据学生们综合性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化的教学模式
(2)对大学生社会行为中的思想研究。在大学生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其主要的表现行为主要体现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因此,通过对学生们思想健康的研究,首先对于人际交往的关系而言,其基本的研究角度是根据学生们的人际交往现状,通过这一特点的研究揭示了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关系;其次,通过间接的人际关系研究,在网络化时代的研究背景之下,虚拟性的人际关系成为学生们交往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手段,因此,根据这一特点主要分析了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人际交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建立和谐性的“人在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生活现状而言,大学生适应社会心理学的问题在学生们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因素,而在个体行为的变化过程中其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因素,也会使相关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人在环境”的基本理念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在学习及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在事物的分析过程中其心理因素十分不成熟,会忽视相对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优化学生们的心理研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到自己的行为特点,有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特点。
2.依照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在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们心理素质以及健康心理的素质研究,而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们的心理研究,从而全面的发现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建立起有效性的研究理论,帮助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而这种模式也是积极心理学中所提倡的基本原则。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点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防治及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更注重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大学生网络健康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发现网络应用现象对学生们健康的影响,还应该及时制定网络问题的解决因素,通过科学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学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性的心理思维能力。
3.建立优化的问题解决模式。通过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现状的研究,可以将问题的本质与相关解决对策结合,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不应该分散性的分析整个问题,而是应该在系统的理论中寻找解决的答案。首先,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考察,根据学生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出发,系统性的对学生们社会的适应能力进行研究,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心以及基本的道德意识等内容。其次,在问题的分析及研究过程中,要进行系统性的设计,而系统性的问题研究是整个过程中相对较为重要的内容,根据问题研究的基本目标,提出符合问题现状的设计思路以及解决方案。例如在大学生自我分化的课题内容的研究过程中,相关的研究人员不仅要了解自我分化的基本含义以及主要特征,还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学生自我分化的基本现状,通过全面性的问题分析制定出优化的经济方案,在根本意义上解决学生们自我分化的现象,形成良好的团队训练意识,为我国人才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们对社会的心理适应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学生们的发展现状,从而制定出优化的教学计划。因此,通过对学生心理及行为道德的研究,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己的思维模式,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为我国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龚玲,张大均,王金良.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86-92.
[2]邓红霞.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柳春香,任泽港,江雅.大学生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3).
篇6
【关键词】形体教学 低年级 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176-01
一 前言
在小学低年级同学中开展形体教学,有利于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即保持良好的身形、健康的身体,对预防由于不良习惯带来的小学生近视、驼背、内八字等身体缺陷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烈,自控力较差。而且形体训练有时一个动作要重复很多遍或坚持较长时间,以达到动力定型,所以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往往造成老师无法控制课堂,教学无法进行,教学效果差等现象。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低年级小学生形体教学中,总结并坚持应用了“3”个基本原则加“2”种教学手段的策略组合,即“3+2”策略组合,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表明该策略组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对形体课的兴趣。
二 “3”个基本原则
在传统形体教学中,往往教学成人化气息过浓,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单纯地学习技能等,对形体课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还很反感上形体课,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形体课,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3”个基本原则――“教学系统、规范,课程内容灵活设计”,“创设情境化的教学语言”,“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
1.教学系统、规范,课程内容灵活设计,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小学,对于形体教学课程都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在对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渐渐认识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一个新角色的转换,这时教师需要灵活设计趣味性较强或具有游戏性的课程内容,这样才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孩子可给予他们一些短小的舞蹈片段进行练习,增强孩子的舞蹈表现力。组合的形式可以是多人或小组的交流,这样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年级的孩子则对一些流行元素显得颇感兴趣,在三年级的教学中,结合一些他们熟悉的流行音乐,给予一些节奏感强、动作力度稍强的带有爵士风格的现代舞教学。
2.创设情境化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生动、精炼、富于童趣的语言是一堂成功的形体教学课的基础。教师讲解动作的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要用呆板的方法来教学生完成动作的练习,应适应学生的兴趣趋向。生动、形象的儿歌或故事可以唤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不会觉得学舞蹈是件很累、很难的事情,要善于运用形象语言,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3.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拓展孩子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孩子的学习专注力很短,仅有10~20分钟。因此,在30~40分钟的课堂中,教师必须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才能抓住孩子们短暂的专注力有效地进行教学。
三 “2”种教学手段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坚持教学原则保证教学的系统和一致性,同时还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过程,让孩子们充分体会艺术之美,从小体会学习内容的多样性。
1.课堂上灵活运用电子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少年儿童对时尚电子类产品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体感游戏技术、视频互动等电子教学手段,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延伸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家长的积极参与,课外多种形式的互动,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中,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任课老师还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兴沟通手段开设微课堂、微教学等教学形式与学生互动。
四 总结
形体课对学生有着多种培养因素,从身体形态、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审美观念及综合艺术修养等方面施加不同的影响,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作为形体教师,有责任去完成好这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宋文云.中小学形体课教学探骊[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篇7
关键词:班级管理 赏与罚 有效执行
魏书生多次强调“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民主与科学紧密相联。人们善于从科学的角度去理智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只从私欲的角度单凭感情去思考,这样才谈得上民主。”班级教育管理中的“民主”与“科学”从比较通俗化的层面去思考的话,其实也就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教育管理中应当讲求对表现优异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充分的奖赏,而对于一些不良行为与思想要给予公正严明的处罚。当然,这两者本身并不是冲突的或不可调和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是有效的班级教育管理的两个不同侧面。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只讲“赏”不讲“罚”,最后必然会堕入放任自流的伪民主与伪科学之中。真正的科学与民主化的班级管理需要讲究将“赏”与“罚”这两大班级教育管理的最基本的手段巧妙的结合运用;只有“赏”与“罚”同步前行、并肩作战,做到赏罚并举,那么,才有可能实现班级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和魏书生所强调的民主与科学的教育管理。正如《孙子兵法・计篇》和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所论述的,“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两件利器也只有配合使用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威力。
那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实现赏与罚的适度结合和有效执行呢?一个班级的管理,没有赏罚就很难明制度、立规矩,没有赏罚也就不足以激励士气、激扬正气。班级管理必得有赏罚,赏罚必得有依据、讲方法。笔者认为要实现赏与罚的适度结合和有效执行应当首先遵循一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赏罚应有据
不管是赏还是罚都必须有事实和规章的依据,而不能仅凭班主任的个人意愿,随心所欲。如果赏罚无据,赏罚不当,那么势必会导致班主任的威信下降,也会使受赏的学生会遭到其他学生的排斥,受罚的学生会赢得其它学生的同情。
二、赏罚应有信
“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我国古代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论述。放到我们的班级管理中就是指我们应做到该赏则赏,该罚必罚,不能因人而异,因事不同,更不能将班主任的个人感情掺杂在赏罚之中。
三、赏罚应有度
不管是赏还是罚,都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正所谓“过犹不及”。当然这并不是说班主任要搞“中庸主义”,模棱两可,而是需要班主任慎重考虑赏与罚的度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同一类型事件的首次赏罚,班主任一定要慎重对待,因为这将成为日后每次遇到这一事件时学生心中的处理参照。
四、赏罚应有方
班级管理不能仅凭着一腔热血,更多的是需要班主任有着丰富的智慧与管理的技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讲究方法、讲究技巧。赏罚一定要讲究方法与策略,方法掌握不好往往会影响赏罚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在遵循以上赏与罚的基本原则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赏罚并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物质与精神相结合。“赏”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物质奖励一定要有,因为实物是直观的,效果是直接的,学生拿在手里,心里是满足的。但比物质奖励更有价值的当是精神奖励。物质的作用是一时的,而精神信念的作用是长久的。所以班主任对学生长期而有效的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前提。对于问题学生,批评教育、纪律处分虽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效果的,但身体处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总而言之,无论是赏还是罚都应将物质与精神结合起来,做到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赏与罚的目标,达到赏与罚的效果。
2.重于赏而轻于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重视,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被激发,潜在的能量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运用。研究还表明,对学生而言,表扬的作用大于批评,批评的作用大于漠视。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及时表扬与阶段总结性表扬结合。二、当众表扬与私下表扬结合。三、实事求是性表扬与适当夸大性表扬结合。四、物质表扬与精神表扬结合。学生取得了成绩或进步,通过表扬加以巩固,可促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赏与罚都应及时。无论是赏还是罚,都要及时处理。《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二》:“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逾期赏罚,赏罚所达到的效果会打折扣。尤其是“罚”,如果拖得太久,会使学生怀疑班主任处置的公正性,至少会阶段性地造成“军心”不稳。
4.赏与罚应结合使用。赏罚宜并举,这里就存在一个赏罚先后顺序的问题。对学生个体而言,宜先赏后罚。当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能一味地批评,一味地批评会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班主任应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批评之前先肯定其优点,用表扬与肯定作为铺垫,这样学生对批评也就容易接受了。对学生整体而言,宜先罚后赏。罚在前,以突出校纪班规的严肃性。赏在后,作为缓冲,让全体学生明辨识是非,看到希望,有利于学生去恶趋善,寻求进步。
篇8
【关键词】英语作业 批阅原则 批阅方法
作业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对作业的批改,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改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课后作为个体和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有效方法。首先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需要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十足的劲头。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特别是那些不合乎汉语习惯的表达法,增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错误随时可见。
笔者认为,好的作业批阅要体现科学的原则,批语应该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魅力,适量赞美的批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有着不可低估的教育意义。
一、作业批阅的基本原则
1.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包括学生作业完成得及时、教师批改得及时、学生订正得及时。这种双向的信息反馈进行得越多,教与学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因此批阅学生作业应及时。坚持当日作业当日批改、当日订正,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总结、反思和改进教学,学生可以及时查漏补缺。
2.激励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学生都需要被尊重,被表扬。恰当的批语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其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3.准确性原则。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批改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错批、漏批等;批语准确规范;公正评价学生作业,以自己严谨的态度影响学生。
4.灵活性原则。作业批改的时间灵活,可以利用边角料时间;批阅的地点灵活;批阅的方法灵活:根据不同的情况,如作业的类型不同、目的不同,本着优化的宗旨,选择适当的批改方法,如:全批全改、面批面改、互批互改等。
二、作业批阅的具体方法
1.加框法。在学生作业错误之处的上方或下方空白处打个不封口的框,让学生看到哪里错了,把订正内容写在框内。订正对了,教师在下次批改时予以封口;若订正错了,教师则在课后给学生重点讲解。加框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订正习惯,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2.符号法。教师在逐本批改作业时不写出正确答案,而代之以各种符号指出错误。作业发放后,学生根据符号的含义思考正确的答案,进行订正。批改符号由师生约定,不宜繁琐。
3.批语法。针对学生的作业质量,教师用一、二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学生的作业质量或英语学习提出要求或给予一定的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批Z可以用汉语也可以用英语。汉语直观,更能说到学生心里去;英语比较有特色,能吸引学生去深思。两种方式各有优点,可以灵活选择。
4.脸谱法。批完作业,教师总要在最后打个分数或等级表示对这次作业的综合评价。传统的做法是:打上优、良、中、差或是A、B、C、D,或者干脆写个分数。但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兴趣的学科,简笔脸谱法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三、英语作业中批语的几种常见形式
1.单词。如:Good idea!/Great!/Okay!/lovely!/Perfect!/Marvelous! /Pleasant!/Wonderful!/Correct!/Careless!/Unclean!/Untidy!
2.短语。如:Very nice!/Quite correct!/Just so-so!/ Far from correct/So careless!
3.句型。如:That’s all right! That’s incorrect/ It is clever of you to do so. You have done so nicely./ You have made such a careless mistake! What good work you have done! I find you have made a lot of progress!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work?/ How do you like your handwriting?
4.篇章。Alice.you are so good a student and always work hard.I’m very glad to see that you are making great progress in your composition. While if you could be more careful in your writing,that would be better.
作业批语的形式灵活多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一些图案表示对学生的鼓励和期望。比如,如果学生表现不错,就可以简单地画个笑脸表示对学生表现的肯定和鼓励。
总之,作为英语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业批改既可使教师全面地了解和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会使教师借助信息反馈来及时地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整教学策略。因而教师积极研究英语作业批改的方式、方法并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去创新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富有情感的批语可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8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81-02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崭新理论和视角,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于20世纪末提出的。它的提出和兴起,将传统心理学的切入点转移到追寻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人格特征。积极心理学,更加追求主动地去发现和应对人们的心理问题,变被动应付为积极预防,不断地挖掘人们心理中的向善人格和正能量。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数量不断攀升,常见的类型包括人际障碍、情感危机、适应不良和生命淡漠等,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有关部门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并将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大力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大减轻大学生学业、经济、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压力,有利于调节个体自身的消极态度和负面情绪,有利于追求和感受正面、积极和乐观的情绪体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把握的原则
(一)主动预防原则
在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动地、正面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和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人际社交教育和临危处理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的认知意识和价值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始终坚持主动引导和积极预防的原则,最大程度地挖掘和激发大学生个体所蕴藏的潜能,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心理危机的免疫力、判断力和抵抗力,力争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控制并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和关键点在于注重人的价值,倡导人的发展,注重个体自身潜能的发挥,注重自我调节和自我成长的实现。因此,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原则,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品性的不断提高与显著完善。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高校的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并促进全体高校大学生心理潜力的全面开发和挖掘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它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在校的全体大学生群体,而绝非是那些被认定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因此,在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团体参与的程度和实效,参与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开设专业课程、编排心理话剧、心理知识竞赛、论坛讲座、体验活动、朋辈帮扶、媒体宣传和氛围营造等。
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大学生心理中的消极成分,教育过程较为被动
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还是在沿用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模式,依然停留在被动的日常接访工作里,在教育和咨询过程中,把大量精力集中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困惑和情绪上,工作的重点往往落在如何治理和解决已经发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上。这种方式的教育和咨询,只有出现了心理偏差和危机的学生才会受到学校的关注,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高,且难以对潜在的心理问题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和及时干预。
(二)容易引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对立
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以解决教育对象的心理偏差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真正做到以教育对象为本,没有真正坚持以教育对象的成长成才为服务宗旨,教育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教育对象心理上的阻抗和排斥,不利于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良好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教育对象心理危机的排除和解决,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办学和管理中缺少必要支持,难以形成合力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办学和管理过程中,被认为是简单的开设一门课程,或者建设一个心理咨询服务站。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高校其他部门、教师教学和学生社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较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必要的关心和支持,没有形成一个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的管理和工作机制,难以形成全校合力,以至于有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只有个别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在为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且工作量繁重,效果不佳。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应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预防为主”,重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根据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专家的分析,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界定有崭新的理解,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仅是指那些在心理、思想上没有发生偏差的人,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的人格特征、乐观的处世品格和追求人生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有这样,高校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展示出良好学习科研面貌的以及高效的工作生活姿态。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还认为,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掘大学生的内心潜能,促进培养起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格品质。
(二)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师生之间的教育指导关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努力改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张的、对立的教育咨询关系,重新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温暖的师生教育指导关系。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教师在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觉察和体验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善和自我成长,能够以尊重、真诚、热情、耐心的态度,积极帮扶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坚持“机制为先”,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还关系到校园安定稳定的办学氛围,更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彻底地、有机地融入到大学高等教育的整体中。通过整合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引领、学生社团和专业服务等各方面的要素资源,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论
马丁·赛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和全员参与为基本理念,来探讨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已经逐渐演化成当前世界教育心理问题研究的一个理论前沿。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在思想和基本观点运用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的预防及应对策略上,逐步改变传统的心理教育和咨询中所存在的消极模式,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
[2]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08):71-77.
篇10
一、英语教学中的激励原则
1.尊重学生自主性原则
教师在课上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师生平等。每个学生都希望有自我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强制参与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因此,教师应该还给学生这个权力,使其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完成学习目标的多种活动,让学生决定活动的方式;从心理上给学生以安全感,使其不会担心受到他人的嘲讽和批评,从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自己决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和地点;如果需要对学生的行为加以限制,应给予合情合理的解释,让学生审查自己的不良举止,培养其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2.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原则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归属于某个群体的基本需求,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在其学习过程中,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被孤立、被否定,被孤立、被否定的恐惧感夺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归属感的缺乏使学生变得自卑,从而缺乏自信、自尊,继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良性的依存关系,使学生在集体中有一种归属感。
3.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原则
每个学生对成就感都有一种渴望,但是经过艰苦奋斗却屡屡失败的学生很难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相反,如果能够不时体验到成功,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参与活动的热情就会越高。每个学生都有证实自己能力的愿望,正是这种愿望赋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学生体会成功,肯定其学习的潜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让学生快乐学习原则
根据心理学知识,快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喜欢活动给他们提供生理的、认知的和心理的快乐,事实上,学生也在学习活动中寻求快乐。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如若缺乏兴趣、缺乏快乐,则很难让学生参与进来,所以我们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让你的活动充满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经历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活动,展示与学生看法相悖的观点,引发学生讨论,另外不妨将幽默故事、趣闻轶事等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在快乐之中学习。
二、英语教学中激励学生的主要方式
1.语言激励
语言激励是课堂上最直接、最常见的一种激励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怎样才能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呢?那就是要让学生充满自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而且这些语言要充满鼓励性,如促进成功: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你真聪明,想得又快又好!帮其成功:你的想法挺好,能把想法说清楚吗?你理解对了,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盼其成功: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别灰心,下次还有机会,咱们再争取等等。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少用慎用批评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而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进行学习,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强烈的荣誉感。
2.物质激励
用小奖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调控课堂的手段之一,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物质激励若用多了,学生往往会转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把奖品当做唯一的目标,为了得到奖励而回答问题,回答对了就想要奖励,得到奖励就以为大功告成,得不到奖励便会心灰意冷。而且,学生时时盼着更新鲜、更实惠的奖品来刺激他们,这样的物质激励效果显然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物质激励应当新颖、适度。为了让学生能保持对激励的长久兴趣,我采用了积分制的物质激励方式。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完成任务、团队合作等和英语学习相关的方面,皆可作为得分依据。分数可以累积,并区分等级。积分可以用来减少抄写类的书面作业,也可以计入平时分,还可以兑换些小文具。实践表明,相比于实物奖励,学生更青睐减少作业量和计入平时分这样的物质激励,而且这种奖励的效果更好,影响更长远。
3.活动激励
用活动来激励学生参与英语知识学习,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式。曾听过一位教师的复习课,课堂以“通关大游戏”的竞赛活动方式层层推进,激励学生步步深入。教师运用生动却并不做作的肢体语言、富有变化且具感染性的课堂用语,很自然地让学生紧跟教学节拍。教师温雅的眼神、浅淡的微笑、逼真的演示,无疑成为调节学生学习情绪、调动学生课堂表现的催化剂,在教师巧妙的活动激励下,复习任务顺利完成。
英语课堂教学的激励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没有哪一种激励方式适合于任何课堂、任何学生。教师必须时刻注意根据不同的学生及学生的变化,选用适宜的激励方式。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
- 下一篇:燃烧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