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

篇1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注重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的积极作用,与同属于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中澳两国之间的贸易的背景和贸易的特点,探析建立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对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展开展望。

关键词: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

迎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经济开始不断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加入WTO更有着明显地飞跃,紧紧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同时,中国也积极开展双边的经济贸易。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于中澳来说,不仅实现了资源上的互补,也实现了经济结构上的互补。对于两国的消费者而言这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同时对于两国的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而对于亚太经济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机遇。

1、中澳两国贸易背景及特点

在发展国家经济的过程中,两国之间根据各自经济的特点,根据各自的需要会开展双边经济。中国和澳大利亚,在现实的背景下,更加从双方经济的特点来更好的开始两国贸易。

1.1贸易背景

中国和澳大利亚开始双边贸易有着现实的背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不仅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中迎接挑战,更要把握机会。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需要更多的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经济上更要在发展中创新,寻求新的机会;而澳大利亚则是比较发达的发达国家,需要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两国同时作为亚太地区的国家,开展现实的双边合作有着切实的需要与优势。就两国各自的竞争优势而言,两国的进出口结构上有着比较强烈的互补性,开展双边贸易合作,中国的主要竞争面是在加工制造业中,而澳大利亚则主要面向的是农业和服务业,为了满足两国国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更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共赢,这也符合当展的主题。

1.2贸易特点

从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就有了贸易上的往来,但两国的贸易结构不太和谐相称,开展中澳双边贸易区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一种局面,寻求一个新的和谐点,促进亚太地区新的飞跃。从近几年两国贸易来看,中澳贸易额总量较大在亚太经济中占据较大份额,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合作,中澳之间的贸易额仍在稳定上升。

同时,中澳贸易的竞争优势点各不相同,因此在进出口方面呈现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优势面向劳动、资源密集型的加工制作业,以价低优势获得市场;而澳大利亚则是发挥其大牧场放牧业的优势,结合自己在农业和服务上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包括一些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同时立足本身的资源优势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来获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

2、建立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2.1中澳两国贸易结构存在着互补的特性

中澳两国的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这是两国能在经济上合作的基础。首先看两国国家贸易结构的特点,主要是以贸易偏向还是贸易互补,同时在进出口方面有着哪些特色,根据两国实际的情况来分析两个国家贸易互补性指数是多少。

在实际情况中,两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一方面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而澳大利亚则是发达国家,两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有着比较强大的互补性。中国经济发展仍需要依靠加工制作业来带动,在出口方面依靠加工制作产品的输出为主,主要优势点是以劳动力和资源投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而澳大利亚则发展比较完善,能够更多的在优势强大的农业和服务业上进行出口,同时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来增加产品附加值。

2.2中澳两国贸易结构存在着竞争的特性

两国开展双边贸易,不仅是贸易结构中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同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竞争性也是重要的原因。评价两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也有一定的评判标准的,它主要是指某一个产业的贸易顺差(或逆差)占该国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所以也可以更加具体的量化,中澳两国贸易结构中存在比较竞争优势,也是其能够开展建立双边贸易区的重要因素。

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十分发达,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储存量丰富。虽然整个农矿产业在整一国GDP中的量比较小,但在整一个出口中却达到70%;而中国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巨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于生产的资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国初级产品的出口中处于劣势,故中国只能立足实际,发挥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加工制造业中发挥优势;但澳大利亚则是处于劣势地位,相对优势不同,也是影响着合作进行的重要原因。

3、建立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分析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进行都是会有一定影响的,不仅是参与的两主体而言,更是对于整个亚太而言影响深远:其一,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建立,最直接的影响是两国进出口的贸易关税有下降,因此进出口产品的价格也会有所调整,价格影响需求,价格下降需求就会上升,对于国民来说可以创造更加直接的福利。其二,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两个国家国内,资源会有所调整配置,市场资源会更加灵活的配置,投入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市场,进一步推动两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大挑战,只有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利用政策带来的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才能寻求到最合适的位置。其三,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亚太来说影响巨大,一方面,最有经济活力的国家更深一步开展合作,能够促进亚太经济的发展与飞跃,但对于其他亚太地区的国家来说,可能对于它也是一种学习和挑战,因为中澳合作会使得和他国的经济合作有所减少。

4、政策建议

4.1主动寻求深层次的合作

两国双边贸易的合作都是在一步一步不断加深的,建立双边贸易区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双赢的,但是只用主动寻求更加深层次的合作,才能让双赢的状态更加持久。

首先,双方应该摈弃彼此之间存在的偏见,以一种更加和谐的心态来面对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同时,两国贸易不应只存于优势互补的几方面,两国应该结合自身来不断地发展创新。就中国而言,不能只依赖加工制造业,单纯满足处于“微笑曲线”的下方,应该投入更多的智力支持,在设计、生产上有着更加深层的把握,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澳大利亚,也可以发展新的优势点来走出国门。同时,政府应该让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来寻求竞争。竞争能够更好地实现优胜劣汰,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4.2逐步放开关税管制

逐步放开关税制,同时,要注意在放开过程中把握好层次和次序,对于这一点而言,对于程度和时间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如果两者的把握失去分寸,可能导致双方敏感企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只有在管理和帮助同步推进的前提下才能让整一个过程更加的和谐有序,同时使国民经济的秩序更加和谐有序。

4.3扩大双标投资

目前,两国的经贸合作主要以现实的利益为基础,来进行产业之间的分工和优势产品的贸易,但是两者产业内的贸易生产关联性不强,深层合作尚不完善。加强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产业内的分工合作,逐步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形式转变,同时也加快两国之间资金、技术、人才的流通,提高两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总之,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立有着现实的基础,也有着现实的影响,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对于经济地积极探索,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更好地创新。(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篇3

论文关键词:人文贸易;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传统人文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GATT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宗旨之一是“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

过分地强调人的“主体性”一方面导致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

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该假设其实是基于人本主义、功利主义的,把人看作是理性、自利、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不管是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还是H-O模型等)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 疑;国内禁止产品出口或对外投资问题及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不同待遇对非歧视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了挑战;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还有数量限制是否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等。众多的多边、双边环保协议,大量的国家环保法规、政策和措施与现有的多边贸易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国际贸易人文化考验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

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积极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将环境成本纳入贸易利益的评价体系中去,阻止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也考验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从是否应该将贸易与环境议题纳入WTO新一轮谈判议程这一激烈争论中也可略见一斑。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因为如果在WTO中进行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要求各成员实施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发达成员就可以阻止发展中成员低环境标准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发达成员可凭借自身在经济实力和环保科技上的优势,在庞大的国际环保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

而发展中成员(包括我国)则普遍反对,因为保护环境固然能为发展中成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执行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无论从提高生产成本还是从限制出口潜力来说,对发展中成员都是严峻的挑战;一旦发达成员所主张的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为WTO所肯定,很可能被发达成员滥用,成为“人文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发展中成员的产品将无法进入其市场。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2][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

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 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产品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曼,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是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而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 = FC/Q + 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该成本将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麽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麽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

上述三个方面所阐述的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是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第二产业内部各种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它趋向于排除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控制某个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程度;这种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上产生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由于企业追求差异产品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三是由外部经济效果所产生的行业优势,从而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所进行的贸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的后发展的国家为获得某种行业,从而是企业优势所需要的“干中学”。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则是由于代表性需求与需求的多层次性给各国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差异需求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此外新贸易理论也试图解释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那里,赫尔普曼不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引起贸易,而是真正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推论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然而依笔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从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看,国际贸易理论分成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

此后,保罗.萨谬尔森、爱德华特.利马都进一步论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在萨谬尔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即对任何本国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产品的关税保护都有助于稀缺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一个逆定理。

一些学者认为,将新贸易理论出现以前的所有贸易理论通称为传统贸易理论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发展过程细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 莫里斯•奥博斯特费尔德编著《国际经济学》

Avinash K.Dixit and Victor Norman:”Product Difference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from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Elhanan Helpman and Paul Krugman: Trade Policy and Market Structure M.I.T Press 1989.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dited by Gene M Grossman. M.I.T Press 1992

Brander J.A. and P.Krugman “A Reciprocal Dum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2,pp313-321.

Harry.P Bowen,Edward E.Leamer, and Leo Sveikauskas:” Multicountry,Multifactor Tests of the Factor Abundance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1987 pp791-809.

Kai-yue Wo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 Goods and Factor Mobility M.I.T Press 1997.

篇5

国际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是一个涉外型专业,涉及相关英文专业术语、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等都是英文形式。中英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化。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贸易理论知识及贸易实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此外,针对自贸区的发展方向,学生还应该具备英语能力、国际型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语能力是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在各种国际场合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会话、商务谈判等;国际型知识指学生熟悉贸易法规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经贸、国际商法、跨国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跨文化交流能力指学生了解外国的政治经济、人文法律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规则,实现无语言障碍的跨文化沟通。但是由于目前的独立院校双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对贸易专业的双语课程和实践课程较少,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效果,与自贸区需求的人才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实现独立学院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自贸区对贸易人才的需求,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自贸区需求的国际贸易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双语课程体系设计

目前,福建省各大独立学院都已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由于办学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差异,各院校开办的双语课程种类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基础英语是每个学校必设课程,从大一上学期开始到大二下学期结束,持续时间最长。目前基础英语大都沿用固定课本,且各专业学习的知识结构都基本雷同,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外贸函电和商务英语等课程,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根据自贸区人才需求,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双语课程体系。通过对自贸区所需人才能力要素的分析,确定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课程设计遵循“语言+贸易+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确保国际贸易人才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公共英语课分专业教学,即经济类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与其他理工科专业分开教学。在大二上学期,对经济类专业学生侧重经济类基础知识的培养,如专业基础名词学习、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介绍等。

2.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群组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构建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和管理学等课程,此类课程大都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开设,学生英语基础稍薄弱,教学时可采取英文备课+中文讲课的方式:即课件专业术语部分用英文,讲课时用中文;专业群组课构建学生专业知识,如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课程。此类课程多数在大二开设,学生专业英语知识有所巩固,教学时部分涉外课程,如世界贸易规则,可采取英文备课+部分英文讲课的方式:即课件用英文,讲课时专业内容部分用英文,有异议的地方用中文解释。专业选修课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如企业战略管理、国际服务贸易、中外文化比较、商业伦理、世界经济概论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基本上中文讲授,个别课程可双语教学,如中外文化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专业实践课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课程有:外贸函电、企业沙盘模拟、商务谈判、进出口单证、报关实务、综合实训课等。另外,为了符合自贸区需求,可另设自贸区企业实训课程,模拟自贸区企业设立、运营和日常业务操作。此类课程多数在大三大四开设,学生专业英语知识较熟练,可以采取英文备课+英文讲授的方式。

(二)“双师型”国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功底、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还要求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而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独立院校大都是年轻教师,部分教师的国外学习背景为一些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专业支持,但多数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另外“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理念对教师也有一定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可以考虑“内培养、外引进”的方式建设教师队伍。一是为专业教师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或到自贸区外贸企业中锻炼,学习外贸实际操作,熟悉贸易流程;二是引进具有跨英语专业及国际贸易专业的综合人才,如本科是英语专业,研究生或者博士是经济学专业,具有多年留学背景。这类人才可以在国际贸易教学中采用双语或者纯英语授课。

(三)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典型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双语教学的需要。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贸易知识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开展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分析和讨论,形成教、学、用相互促进的良性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和选修课双语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等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呈现给学生,设计适当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设计案例时需考虑学生现有的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案例应源于实际,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福建各大高校都已建立自己的文科教学实验室,可依托现有的实验室建立校内贸易实训平台,让学生掌握纯英语环境下的贸易流程和贸易操作;另外与外贸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贸易流程中,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依托现有的实验室,建立自贸区商务模拟实训平台,尽可能营造出符合真实的国际贸易场景,学生按照场景设置完成实习任务,切实感受实际国际贸易的氛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此外,学校应该努力拓宽渠道,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操作锻炼机会。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港口物流;竞争力

基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在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使港口扮演着出口方、进口方、货代、船主、海关等部门的必经之处,这就使得港口的综合实力评判从物流竞争力进行分析。近年来,在贸易国际化的推动下,港口物流已经是开展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平台,并且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推动下加快了世界各国间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频繁往来,在加大信息流、商流和人流以及区域间经济流的基础上,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商机,在受到国家重视的基础上加快了港口投资力度和建设力度。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增长是在改革开放及在加入WTO后,对外贸易的整体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朝着贸易大国的方向发展和迈进,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而言,我国方口物流的发展却是处于之后和缓慢的状态,所以,为了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港口物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国际贸易发展中,运输连接点的枢纽作用。

一、港口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1.港口物流是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

国际贸易是通过转移商品的所有权,进而来实现国与国之间货物的往来,使出口方在进口方获得所需资源和商品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在实现双方各取所需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共赢和最大化。所以,想要实现国际贸易的快速有效发展,就必须健全和完善现代化的物流体系,而国际贸易在实际运行中的大量货物运输是通过海运来完成和进行的,这就体现了在国际贸易口物流的重要性。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涉及跨境的商品流动都需要国际港口物流的支持,包括出口环节的李静和进口环节的入境等。所以,国际港口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外贸易活动中商品货物的进出口。

2.在外提高港口物流效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

在开展任何经济活动时,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方降低出口成本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于进口方而言,有力的成本控制能够在贸易活动中获得国际化的市场认同。而对进出口商品必经的港口进行物流技术的管理和提升之后,能够极大地降低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成本投入。

3.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物流技术的进步

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联系和经济贸易往来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技术时代性的革命发展,在设备更新和工艺探寻方面均有长足进步。在整体物流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和社会的物流技术也面临更新和改革的发展前景,整体而全面的推动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技术的支撑和引导下,港口经济发展快速,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不断突显,将运输连接的枢纽作用发挥到最大。如下图所示2015年前三季度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体现在物流技术发展之后港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基于国际贸易下的港口物流竞争力

港口物流竞争力是在港口为节点的前提下,围绕港口运行活动所形成的进行物流网络的生产、配送、服务、流通等相对完整的产业结构链,构建整体化的集疏运体系,将一系列的资源要素进行有效的集结和整合,以实现物流环节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附加值,以更加优势良好的自身状态提升有效获取市场利润和贸易往来的竞争能力。

1.基于国际贸易下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腹地区域经济

港口的物流竞争力同腹地的区域经济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在国际贸易中影响着本体经济的发展。腹地区域作为为港口提供后方供给的主要基地,是否具有完备的产业结构和运营模式的开放程度以及调动程度的集疏运一体化直接影响着港口的物流竞争力。

(2)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

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同码头、仓库、航道、闸口、搬运设备、泊位及装卸机械等基础设施的整体规模和运行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进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时,需要将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集结,整体化的建设和规划。

(3)集疏运能力

在物流调配节点上的运行效率是集疏运能力的明显体现。在国际贸易下的港口物流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因素在物流环节,整个物流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港口的生产效益,而在进行竞争力评价时港口的生产效益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辅助生产能力

在港口的生产和运营中,辅助生产能力是属于配套性的服务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强化港口基本能力,以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在辅的推动下间接地影响干口物流的竞争力,比如国际贸易活动口提供的船舶供给、设备抢修、海关、港务、法律仲裁等辅的服务项目。

(5)信息技术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信息化的整体环境下,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决定着港口获取经济的资料和信息的速度和效率,在数据信息的支持下能够全面凸显国内港口的物流竞争力。

(6)运营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是硬件条件,而管理能力是软实力,在国际贸易的整体环境下,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进行整体资源的调度,科学合理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提升港口潜在物流能力的基础上提升物流竞争力。

2.基于国际贸易下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宏观经济指标

基于国际贸易下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需要着眼于港口的宏观环境,分析港口参与国内外经济和所在城市的开放程度以及政府出台的同港口物流相关的政策法律等。

(2)经济区位条件指标

在提升竞争力方面,港口所处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优越程度以及腹地经济的繁荣状况都是极大的影响因素。

(3)基础设施指标

基础设施的建设决定着港口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的货物承载量,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竞争力评价时,需要从港口和集装箱的泊位数以及航道水深和堆场的有效面积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衡量。

(4)营运条件指标

一定规模的吞吐能力是港口物流营运的必备条件,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下。所以,港口为了提升自身的物流竞争力需要在集装箱运量和散货运量方面具有一定的规模。

(5)运输条件

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不断攀升,这就要求港口物流的运输能力能够满足货物的集散要求,并在集疏运能力的支持下呈可持续的增长状态。

三、提升我国港口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1.优化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1)强化对港口码头的建设活动

在强化建设中要将港口生产用泊位和港口码头岸线以及万吨级泊位等的基础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在基础设施和建设完善的基础上提高港口的对外贸易能力。并且在强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港口物流的改造升级,使港口的容量和专业化以及大型深水泊位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贸易环境及商品货物的需求。

(2)强化港口物流的沈北更新和设施改造

在有效的环节支撑下能够有效完善港口物流的整体质量,并且可以实现现有资源和优势最大化利用,通过在基础环节的设施和设备优化,能够极大地提升港口的物流能力和效率,完善自身竞争力。

2.提高港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与国际物流大港相较而言,我国港口物流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这就需要改变物流企业传统的单一化服务体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建立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体系,完善仓储中心到加工服务过程中的附加值服务。并且有效建立差异化的服务体系,根据不同港口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结构出发,根据整体的宏观环境建设特色化的服务体系,在不同区域的比较下形成自身优势,提升工口物流竞争力。然后在优化自身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以及先进技术,并有效投入应用,这在我国经济调整的大环境下有先天的发展优势,有效创建全新的港口物流建设。

3.加快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有效推动了各国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港口物流中应用能够极大提升自身竞争力,尤其是近年来的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更加方便和快捷以及低成本的效率实现了现代物流的更高要求。

(1)适时建设信息化平台

分析港口的发展前景和物流实际,然后根据同实际的宏观环境相联系,建立一个同检验检疫、海关和企业物流信息均有包含的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有效保障物流信息的顺畅流转,提升港口物流效率。

(2)实现企业的信息平台同公共资源平台的融合

临港区域的物流企业和工业企业有效支撑着港口物流运行和发展的整体能力,所以在建设信息化的平台时有必要实现同公共资源平台的整合,然后将企业的公共管理项目在公共平台上进行,在方便快捷的办理检验和通过等手续的基础上有效实现进出口的货物对接,并且还可以在公共平台的支撑下提升港口物流的服务附加值,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

4.强化港口物流人才建设

港口物流起着连接点的重要作用,涵盖生产企业、海关、进出口企业及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和物流、贸易、信息技术好法律等多项专业领域,这样的实际状况对物流管理人员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在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时需要强化专业性的人才建设。在教育培训中改善原本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并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强化教育经验,以有效提升港物流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港口是贸易集散地的集结点,是相对复杂的系统,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的运行平台之下,具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在进行港口物流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明确国际贸易和港口物流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整体环境下的物流竞争力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并在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指引下强化我国的港口物流竞争力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晓亚.基于国际贸易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张旭.基于国际贸易视角的舟山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D].浙江海洋学院,2013.

[3]王红.基于国际贸易和因子分析法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J].物流技术,2014,01:226-228.

[4]陈立新,曹林娟.港口物流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港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5:118-122.

[5]王晓东.基于国际贸易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以南通港为例[J].物流技术,2012,21:121-123.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课程性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8-0146-02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性质及重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与实践环节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货物贸易流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包括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结算、商检、不可抗力、索赔、仲裁等,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

国际贸易实务是在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经验, 吸收国际贸易惯例及其习惯做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做到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经营意图, 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国的贸易操作同国际接轨。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意义重大,关乎学生未来就业及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很多国贸实务专业教师的授课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讲授上,学生以听和记为主,因为条件所限,学生们并不能亲身感受到具体的实务内容,这就形成了知识与实践的脱节,在具体操作时,学生往往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由于国际贸易的风险性、操作性和规范性都较强,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规则和贸易流程。

2.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大都拥有较高的学历,然而这些教师往往是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绝大多数没有实际外贸工作经历,甚至连外贸相关行业的工作经历都没有。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这些教师上课经常照本宣科,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践性难以体现。

3.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目前,国贸专业的学生普遍面临着实习难的问题。大多数企业不愿接受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一些学校建立的实训基地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承担起实习的功能,学校购买的模拟实践软件与实际外贸工作又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能力。

4.案例教学不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别强调案例的作用,通过经典案例的启示,学生能够准确地切入每个案例的关键点, 可以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避免实践工作中类似问题的发生。但是,目前在高校教学中,国贸实务课程的课时相对紧张,教师只能对少数案例进行教学分析,涉及面较窄,导致学生只能接触到最基本的信息,远不能满足实践工作的要求。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1.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讲授国际贸易流程的专业基础课,强调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讲课中全面引入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问题讨论。教师根据所讲内容设定问题要求学生加入讨论,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深对问题的理解;(2)完成小课题。教师给出适宜学生完成的小课题,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整合所学知识来提交小论文,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学生讲课。师生教学位置互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提高学生实务处理能力,必须先加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到外贸企业观摩,甚至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去企业兼职,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的操作。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纸上谈兵的尴尬,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讲课中加入自己的亲身体会,可提高授课的说服力。同时,高校也应邀请一些外贸企业、银行、商检、海关的工作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介绍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传授最新的国贸实务方面的动态信息。

3.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使国际贸易业务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化和直观化,高校应该适当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如建立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实验室,购买最新最实用的软件,让学生体会如何制作贸易单据,如何报关、商检、退税等。如条件许可,高校应努力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实地体验国际贸易实务流程。

4.推广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穿插实际案例分析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案例的选择很关键,要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够充分解释说明所讲授的贸易实务知识的真实案例。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和小组讨论式案例分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配合,以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努力达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李画画.基于企业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

[2]孙艳萍.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商业经济, 2010(1).

篇8

所谓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主要是指信息记录、交换格式的标准化。

单证格式标准化主要从下面3个方面开展:1)单证纸张、图文和数据项位置的标准化;2)数据项(数据元)的标准化;3)代码的标准化。这三项通常称为单证格式标准化三要素。

国际贸易通常要涉及近400种单证,它们包括一般贸易单证、出口单证、进口单证、运输单证、银行单证、特殊单证等。因此,单证标准化工作非常重要。其目的是使得商贸业务能够顺利开展,又要使得各方在理解和执行单证所明确的内容方面获得一致,以确保国际贸易过程的有序和简化,并减少纠纷。

一、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工作回顾与发展趋势

国际上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成立于1960年的UN/ECE“外贸单证简化与标准化工作组”(现在改名为联合国贸易促进与电子商务中心,即:UN/CEFAC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它于1972年更名为“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其职权范围也相应扩大,尤其是进行标准的国际贸易数据术语和用于贸易数据自动处理和传输的统一系统的开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一直把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建立使国际贸易数据的电子交换能够安全、有效、廉价地运营的工具方面。

作为努力对纸面单证领域整顿的一项成果是“联合国贸易单证样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纳,另外这项成果还体现在降低纸张处理的成本,为贸易数据交换的进一步国际标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国际贸易单证样式”在国际贸易文件的尺寸和格式中引入了一些规则,确定了将在按照每行的字符数和每框中的行数定义的单证中给出的数据元的最大尺寸。将在调整好的单证中说明的字段头按主要功能(如参与方、传输信息、参考、货物细目等)分组,因此,用国际贸易信息的合理化和标准化的观点简化了分析工作。

1981年UN/CEFACT给出了建议书1号:“联合国贸易单证样式”。1985年ISO /TC154就采纳了1号建议书,并作为国际标准ISO6422:1985“贸易单证样式”。1990年ISO又根据建议书1号研制了ISO8439:1990“格式设计基本样式”。

1982年UN/CEFACT给出了建议书2号:“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1986年ISO /TC154就采纳了2号建议书,并作为国际标准ISO8440:1986“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由于该标准必须与“贸易单证样式”标准一起使用,因此UN/CEFACT在2002年将建议书1号和建议书2号合并成建议书1号。

另外,自从八十年代EDI进入贸易和商业领域以来,传统的贸易方式已被打破,人们更关心如何通过EDI对贸易程序进一步简化。贸易程序简化主要涉及与国际货物运输所需的信息流有关的需求和程序。从传统上看,这些需求已经以纸面单证的形式反映出来,并且通过处理这些单证完成这些程序。因此,很自然最初的贸易程序简化工作应集中在外贸单证的简化和标准化方面。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纸面单证体系变为电子数据,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贸易成本,电子商务也由此开始步入一个新时代,过去由人工处理的纸面单证逐渐被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的EDI报文所取代。但是,由于EDI通常需要在专用网或增值网上运行,相关的标准选项较多,对参与方的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导致实施EDI的前期成本较高,因而限制了EDI的发展和应用普及。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以及快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XML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XML技术为在分布式和异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独立的平台、语言和应用软件。基于XML语法描述的结构化信息,非常适合在异构系统间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因此XML被许多行业用以作为一种电子商务中报文定义的框架,而基于XML的电子单证格式(又称为数据交换格式)则已成为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之间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的方案之一。

OASIS(国际结构化数据标准组织)下设的UBL(全球商务语言)工作组在ebXML核心构件与业务信息实体等标准基础上,正在开发一系列基于XML的电子单证格式方面的标准。

二、联合国基准贸易单证系统分析

联合国单证样式将作为各种从属生成的国际和国家单证样式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国际和国家建立标准格式的基础。最终将在公司这一层使用基准单证和格式。

下面将按照不同应用层面上的单证样式进行描述,并给出在这些层上应用的例子。

1.国际或地区单证样式

国际或地区单证样式是一些政府间或非政府标准(大部分为可选型),这些标准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这些标准指导特殊应用或行业应用所共有的数据元布局。

国际或地区单证样式将作为特殊应用或行业应用中使用的基准格式设计的基准,并且适用于One-run(一对多)系统。

举例:

――UN/ECE 第6号建议书 “国际贸易基准发票单证样式”

――国际航运协会(ICS)“标准提单”

――海关合作理事会(CCC)“货物声明单证样式”

2.基准国际标准格式

基准国际标准格式是一些已建立的国际性格式(大部分为强制性),这些格式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这些格式指导在相关条约、惯例、协议和协定中所需要的数据元布局。原则上,这些应用不允许在设计上出现任何偏差。在协议中通常包括这些标准格式模版,并且在命名上符合所填写的单证功能。

举例:

――根据铁路托运(CIM)公约制定的铁路托运通知

――国际公路运输单证(TIR)

――GSP证书

――移动证书

3.国家单证样式

国家单证样式是一些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强制性或自愿性),这些标准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考虑了有关国际或地区性单证样式和标准格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这些标准指导国家所需要的数据元布局,以便建立一套基准贸易单证。

国家单证样式(有一套或没有基准贸易单证)通常被国家标准化机构采纳为国家标准。这些标准也可以为特殊应用由政府作为法规颁布。

举例:

――“贸易单证:用于格式设计的单证样式” 。

――“统一单证系统。 外贸单证系统。 标准格式”。

4.国家主单证

国家主单证是一些推荐性的(强制性或自愿性)标准,这些标准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考虑了有关国际或地区性单证样式和标准格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这些标准中包括了所需要的数据元。这些标准为一套基准贸易单证的基础。而这些主单证的副本能够直接用于单证制作。这些副本被称作“主单证格式”。国家主单证(有一套或没有国家基准格式)能够被国家标准化机构采纳为国家标准。这些国家主单证也可以为特殊应用由政府作为法规颁布。

举例:

――“用于国际贸易的美国标准主要单证”(国际贸易单证国家委员会,1970)

――“主要单证”(印度对外贸易研究所)

5.基准国家标准格式

基准国家标准格式是一些国家标准化格式,这些格式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根据相关国家的需要被采纳。国家标准格式通常基于国家单证样式主单证和国际或地区性单证样式,并被设计用于成套基准贸易单证中。

举例:

――国家海关录入格式

――商业发票国家标准

6.公司基准主单证和格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包括所有贸易交易所需的相关格式,使用一对多方法完成贸易单证的公司已建立了公司基准主单证。在已经建立国家主单证的国家,该主单证格式原则上可以用作公司主单证。除了强制性的国际和国家标准格式外,贸易交易所需的格式还包括许多其他格式,这些格式用于公司的特殊需要,他们含有预先印刷的公司名称和标识,有时还含有公司的特征。这些“公司格式”的详细设计留给公司自行处理。对于一般性应用格式,如:商业发票、提单等是基准中性版本的商业化应用。

三、建立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体系

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工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早期的标准化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各种纸面单证进行标准化。1993年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根据ISO6422――1985和ISO8439――1990和ISO8440――1986分别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4392-1993“贸易单证样式”、GB/T16832-1997“格式设计 基本样式”、以及GB/T14393-1993“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2007年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国家标准GB/T14393-1993“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已实施,其标准号为:GB/T14393-2008“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2008年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国家标准GB/T14392-1993“贸易单证样式”进行了修订,目前该标准已通过审定,并上报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其标准号为:GB/T14392-2009“国际贸易单证样式”。另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还提出了对国家标准GB/T16832-1997“格式设计 基本样式”的修订计划,预计该计划将于2009年下达,并于2010年开始和完成对GB/T16832-1997的修订。以上3个国家标准均是采纳国际标准。

另外,建立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思想源自于EDI标准体系。EDI标准化主要对传输的数据和交换格式的标准化,90年代初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我们等同采用了UN/EDIFACT的标准。它们主要集中在“代码表、数据元、复合数据元、段目录和报文设计”上,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的语法规则”上。

在建立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体系也同样可以沿用这种思路。同时参考联合国贸易单证的体系架构的思想。按照该思想,我们将我国的贸易单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础标准层面,第二个层面是行业应用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公司应用层面。

国际贸易单证基础标准层面上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单证样式(GB/T14392-2009)、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GB/T14393-2008)、格式设计 基本样式(GB/T16832-1997)、单证标准编制规则(GB/T17298-2009)。为了使单证基础标准完整,我们还向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申报了“国际贸易单证术语”、和“国际贸易单证分类编码”国家标准的制定项目。同时,我们也已经研制出这两项标准的草案,并在以后几章介绍给读者。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在行业层面上的应用:国际上通常将国际贸易单证分为以下9大类:1) 生产单证2) 订购单证3) 销售单证4) 银行单证5) 保险单证6) 货运服务单证7) 运输单证8) 出口文件9) 进口和转口文件。因此国际贸易行业单证应用标准化应围绕这九大类进行。

目前,我国已开发的行业应用标准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许可证格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许可证格式;

(3)外贸出口单证格式(商业发票);

(4)外贸出口单证格式(装箱单);

(5)外贸出口单证格式(装运声明);

(6)外贸出口单证格式(原产地证书)。

还有待开发的行业应用标准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报关单格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报关单格式;(3)提单格式;(4)保险单格式;(5)跟单信用证格式。

篇9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其培养学生素质高低的关健因素。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更加突出其应用性,实践性。但是,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结果与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相背离。因此,应针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确定科学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从而找出适应其教学目的的科学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对经贸人才的迫切需要。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与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国际贸易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采用“边改革、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对于满足社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

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性质上来讲,主要具有两个特点: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跨学科性是指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上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综合性较强。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专业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中得到锻炼。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实习,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等方式,或直接采用案例分析训练等方式都可以实现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目标。

(二)现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现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型”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这两种培养模式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的人才也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理论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若按“理论型”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势必存在三方面偏差:一是在讲课过程中过于细化部分贸易理论。比如说,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把贸易的关税效应、国际技术转移模型、国际货币制度,尤其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贸易理论向学生做详细讲解,这容易使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违背了高职院校教学中实用的原则,又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和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忽略了国际贸易是一门集应用性知识、新兴知识以及动态发展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例如,对于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运作方式、WTO运行规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对策等内容讲解得不够深人,有的甚至省略不讲。这样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陈旧。三是忽略了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例如,对于满足外贸业务岗位所需要的有关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商品检验检疫、外贸单证、函电等具有操作实务的重要课程,既不进行系统详细讲解,也不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和技能实践,更谈不上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从而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欠缺,毕业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该模式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岗位操作技能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按照该模式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外贸操作技能,但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因此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二是过分强调单一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难免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社会对多种技能的需要。三是过分强调培养外贸业务员单一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忽略了行业岗位所需其他知识技能的培养,势必影响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1、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不科学

高校定位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够从事具体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有些高职院校不切实际过度重视了教师以及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却忽视了在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有些高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认为具体贸易实践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一般中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就能做,所以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有些高校甚至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来对待,加上师资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根本不具有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这些教学方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含理

过多地设置了理论性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但像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相对涉及较少。这种课程设置的状况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首先,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多数教师由于个人的习惯和兴趣,也可能由于课堂与社会脱节,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尤其是多讲纯理论性的知识,使实际授课的内容与计划不符;其次,由于教学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没有从宏观上协调国际贸易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一些知识的重复讲解;再次,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并进行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陷人纸上谈兵,无法学以致用。

3、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习基地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中心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这不符合现代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另外,很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企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建立在部分教师过往人际关系等个人感情基础之上,没有上升到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实习单位与学校和学生属于单向不均衡关系,没有对价支出,因此,缺乏持续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不能保证学生实习实践需求的稳定性要求。

4、外经贸人才现实要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对于外贸公司来说,更多期待的是毕业生成为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们期待具备较强实践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现有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由于受到较好学术氛围的熏陶,通常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在企业高薪聘请一段时间后,发现毕业生要么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工作和业务,要么不能胜任具体的贸易实际操作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缺人、学生失业的结构性问题。

(二)过分强调老师主导作用.扭视学生主体地位

虽然已有很多人意识到了我国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弊端,但“仓库理论”依然盛行。该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把记忆知识的的量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由于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真正吸收,更谈不上创新。因此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训的锻炼,贸易知识的学习会变成一个乏味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不知所学何用。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沂业内部竟争升级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传统思维认识密不可分,高考学生选择专业时,家长和社会的导向都存在不尽合理的倾向:如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国有名校轻民办院校;重热门专业轻自身基础。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学生热捧专业,综合院校、专业院校、民办院校、职业院校都在宣传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造成竞争升级,对专业和社会不负责任,人才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区别:学历教育高校应该承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职业教育则应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然而二者却出现了倒置或混杂的不良倾向。

三、构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路径

(一)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坚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等于废弃理论课教育。因此,我们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教学必须到位,在教学计划中保证必要的课时。例如,在教学计划中,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概论、货币银行学等基础理论课都保证了其必要的地位,以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2、突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求课堂理论教学要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要求突出案例教学并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软件如SIMTRADE教学软件相结合进行教学;电子商务课程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亦就部分内容实行课堂实验模拟教学;会计学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精选实例讲解。二是围绕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专门开设多门实验课,比如单证、通关实务等。

(二)贫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1、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加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理论课时就进人应用环境或背景中加以理解,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也提倡案例教学,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运用案例教学,强化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如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枯燥的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条件,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强化实验课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加强应用能力训练的最重要的一环。比如,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仿真、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国际贸易模拟实验、金融投资模拟实验。这些实验课程均紧紧围绕让学生进人国际贸易业务环境和提高相关技能而开设。这些实验课,一部分在实验室完成,另一部分必须走向社会,实地训练。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需要直接与有关单位零距离接触.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以期帮助学生从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其实用性。

2、大力推广双语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外语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影响极大。为此,我们的培养方案强调了本专业对学生外语掌握程度的要求。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鼓励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他们在教学上采取工学交替形式,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24周,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12周在企业培训,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实际生产组织,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时还可顶班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选择职业提供机会与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实习制度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实习制度,美国高校采取的实习制,其种类有全职的、兼职的;长期的、短期的;不收酬劳的、收取酬劳的等等。它与今后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通常,学校都设有被称为‘脚acement"的机构(相当于职业介绍所),该机构的职能就是帮助毕业生或实习生联系工作单位。学生可以将简历述于该机构,再由机构提供参考意见并联系企业以安排实习。

2、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其教学活动直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利用公司的某些资源,如丰富的实践经验、全球化的网络等。特别是通过与一些跨国大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在全球化组织管理方面收益匪浅,获得很多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经验。

3、案例分析理论的教学模式

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非线性经济学;经济预测;数据分析;评述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它可以扩大相互作用,促进相互的经济合作,改善国际环境,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国际贸易是一个复杂时变非线性系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与预测是建立良性经贸环境的前提。国际贸易不仅受到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贸易政策等国内因素影响,还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全球经济增长等国际因素影响,且各影响因素相互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对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与预测,其实质就是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表明,各个国家的外贸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在原来数据结构之上建立的简单线性模型失真,这给进出口贸易的分析与预测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建立能很好拟合该数据特征的非线性模型,是一种积极的探讨,近年来日益受到国际贸易领域研究与应用者的重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经贸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关于我国外贸的准确分析与预测对于促进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制定有效的外贸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用于国际贸易分析与预测的一些方法,以期供相关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借鉴。

一、国际贸易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奴隶社会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与暴力掠夺、海上抢劫、贩卖奴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受自然经济的制约,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虽然较奴隶社会有了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而贸易的规模和范围还是很有限的。国际贸易真正获得巨大的发展,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形成和发展时期。从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全世界经历过一次由国际贸易带动的全球化浪潮,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因国际贸易的快速增加而大大加强[1]。许多国家对外交往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如果以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的话,现在仍有一些国家(如日本等国)的国际化程度不能达到当时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结束初期到1973年,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主要是因为:(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入和扩大;(3)跨国公司的发展;(4)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经济一体化;(5)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从1973年到1985年,由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货币制度危机、农业危机的爆发,导致国际贸易由迅速发展转向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今,是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总体回升的阶段。近几十年涌动着又一波全球化浪潮,呈现出两个新的特征:中间产品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当然也是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和FDI流动的快速增加。以发达国家为例,过去20年,美国出口占GDP的比重大约翻了一番;OECD国家,即使略去集团内贸易不计,出口占GDP的比重也大致增长了一倍。与GDP相比,国际贸易出现了更快速度的非线性式增长。不管是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史,还是从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国际贸易从宏观上看,均呈非线性发展的显著特点。

此处着重评述一下在微观上我国学者对非线性特征的认知与分析所做的研究与探讨工作。

黄梦桥和王涛生(2005)[2]结合使用相关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方法,采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月度数据序列作为样本,说明了国际贸易市场具有非线性和低维混沌特征。

湛垦华、张永安和冯宗宪(1997)[3]应用自组织理论与方法,对国际市场演变的非线性机制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从新的视角阐述了国际市场演变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他们认为从自组织理论看,国际市场作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在国际政治、地缘关系、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构成的国际经贸市场的势场背景下,是以一定的基核为始点,在不断涨落的外界环境影响下,以不同的演化方式,组成有特定功能的系统。

祝宝江(2006)[4]把国际贸易信用系统置于耗散结构状态下进行了研究。说明在耗散结构状态下的国际贸易信用系统不停地与经济社会系统通过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在内外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通。系统耗掉了一定的能量,具有微小涨落和非线性动力过程,从而使多基元、多组分、多层次的国际贸易信用非线性流动,使系统各要素之间产生协调动作和相干效应。

二、国际贸易的非线性模型与方法

关于国际贸易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分析预测的模型与方法目前国内外都有诸多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按方法分类进行评述。

(一) 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非线性建模与预测方法,它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具鲁棒性(robust)和容错性,在股市预测、证券预测、GDP预测、财务报警等经济领域内皆有应用。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说明,经过恰当的结构设置与模型学习,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可优于其他传统预测方法。

神经网络模型在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与预测方面也已有一些结果。李小红(2007)[5]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重庆外贸出口额的预测,建立起预测模型并进行实证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相关部门制定出口贸易发展目标的参考依据。杨卫和平瑛(2005)[6]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水产品贸易模型,选取1999年至2003年中国主要出口伙伴国的GDP值、我国水产品总量、出口水产品平均价格、进口水产品平均价格,以其作为参数来考察它们与衡量出口的几个主要指标: 出口总量、出口总额、各出口方式所占数量及总额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水产品贸易情况,但也有些不足,如收敛不够快,有时会受局部平坦或局部最小的影响。可考虑结合遗传算法或其它一些全局收敛速度快的算法,来进一步提高精确度。

近期更多的研究侧重于考虑采用神经网络和其他方法的结合,通过建立混合模型来提高预测精度。张一、徐山鹰和汪寿阳(2003)[7]分析了协整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误差校正模型在预测中的应用。结合神经元网络的特点,他们提出了一个基于神经元网络的非线性误差纠正预测模型,选取了出口、外汇储备和外国直接投资数据,建立了两个在不同数据基础上的出口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实两个模型反映了中国近几年出口的变化,都是比较可信的,并对两个模型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2003年全年中国外贸出口最终的预测结果,预测了中国2003年出口贸易的大体情况。傅晓旗和谢雯(2005)[8]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校正模型及非线性BP神经元算法,采用进口、出口、外汇储备、汇率等数据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对2006年我国进出口进行预测。

Lean YU、Shouyang WANG和Kin Keung LAI (2008)[9]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集成学习方法,在神经网络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误差纠正预测模型(EC-VAR),合理地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整合技术和人工智能(AI)方法,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行预测。

众所周知,目前最常用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中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参数较多,并且部分参数要凭经验主观确定;模型极难建立,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和实验;模型拟合精度与泛化能力矛盾问题,也就是说,可能会对训练样本集“过度匹配”达到较高的拟合效果,而对于新的输入样本却可能产生与目标值差别较大的输出。各个专家都在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做积极探讨。向剑伟(2007)[10]在相空间重构的非线性思想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建立一个时滞BP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BP网络的泛化能力。他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电子行业进出口贸易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中,结果说明改进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较准确地拟合了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历史以及趋势。

(二) 贝叶斯方法

贝叶斯方法源于英国学者贝叶斯于1763年在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论机会学说中一个问题的求解》(An Essay Towards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f Chances)。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统计理论及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大,贝叶斯理论也受到了欢迎,并迅速发展。贝叶斯基本思想是,将人们的经验知识作为先验信息和采集到的样本信息一起结合到实际模型中,即利用先验信息、样本信息来进行预测。

Bayes方法应用广泛,严格地说并不能归为非线性方法,但鉴于其灵活选择先验分布的技术,对处理复杂经济问题有其独特优势,所以本文也把他作为处理国际贸易问题的工具之一来给于评述与推荐。此处主要给出几个非线性模型的Bayes分析方法。

Jiang Weijin和Xu Yuhui(2006)[11]在相空间重构思想下,提出了一种时滞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贝叶斯正规化方法,提高了泛化能力,效果良好。祝树金和赖明勇(2005)[12]针对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根据相空间重构的非线性预报思想,利用G-P算法计算饱和嵌入维,即输入层节点数,同时结合贝叶斯正则化方法确定隐层节点数,并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建立了一类时滞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TDBPNN)。该模型选择了中国1989年1月至2003年6月进出口贸易的月度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多步预测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拟合实际数据,而且可以合理地预测实际序列的发展趋势。前文也提及到向剑伟(2006)[10]采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建立一类新的时滞神经网络(TDBP)预测模型,选取了一电子外贸企业1989年1月至2003年6月进出口贸易月度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运用多步预测方法预测了该企业2004年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数据结果表明精度较好,能很好地跟踪原时间序列,具有比现有同类方法更快的响应性能,迭代次数减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三)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是指元素(参数)信息不完全、结构信息不完全、关系信息不完全、运行的行为信息不完全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即灰色系统所做的预测的一种理论框架,它是由我国著名控制专家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它可以克服线性回归模型的不足之处,对数据量的要求比较低,并且计算简单,建模精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分析与预测领域。

在国际贸易方面,一些学者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进出口额进行分析,预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邹晶和姜志新(2004)[13]建立了基开GM(1,1)的灰色预测模型,选取中国2001年10月份到2003年5月份的外贸出口额作为样本数据进行预测计算。通过对模型进行应用,将预测值与实际的外贸出口数值进行比较,发现误差较小,模型基本符合要求。李苏(2008)[14]采集了我国1990年至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对原始数据经累加生成,经过光滑性、准指数规律性检验后,建立GM(1,1)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0、2015、2020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综合分析,预测结果比较符合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实际发展趋势。

(四)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由于它具有自学习、自调整模型的特点,能对各种混沌系统产生较好的预测效果,使之成为当前机器学习界的研究热点。目前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已应用在金融时间序列预测、产品需求和销售预测、电力负荷预测和故障诊断等方面,获得较好效果。

有学者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进出口数据进行了分析。肖智和陈婷婷(2006)[15]针对SVM以重庆市外贸出口信息为例,运用SVM方法对重庆摩托车出口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时序预测模型对其出口总量和发展趋势做出了较为精确的预测。数据结果显示,SVM方法在外贸进出口信息分析预测中的运用是可行的,而且SVM模型对样本量小、波动性强的外贸出口时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尤其是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五) 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和误差校正模型

基于协整关系的误差校正(VEC)模型是一个含有协整约束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被认为是一种精度较高的动态经济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货币需求、消费、投资、进出口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神经网络等非线性方法与该模型结合,建立一种非线性混合预测模型,应用于进出口贸易,能得到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协整分析方法的系统提出和介绍归功于Engle和Granger(1987)。该方法的基础思想是:如果两个或以上的变量的值呈现非平稳性,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呈现平稳性,表明变量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必然可以建立一个误差校正模型。

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学者利用了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进出口进行预测。徐山鹰和汪寿阳(2006)[8]通过对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和2006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采用1994年1月份到2005年11月份的月度数据,建立了误差较正模型,并使用BP神经元网络方法进行非线性误差较正,对2006年我国进出口进行预测。程桂云(2007)[16]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进口额(IM)三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辽宁省1979-2004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区间,对各变量数据取对数,然后对LNGDP、LNEX、LNIM三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最后对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性检验,对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的检验。菲和马超群(2008)[17]根据1999年1月到2006年6月的月度出口贸易额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误差校正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非线性混合预测模型。〖JP+1〗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反映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非线性的协整变量能够反映出经济系统其他变量的短期波动对预测变量的影响,适合于经济变量的预测。

三、结束语

对国际贸易非线性经济系统的分析、研究与应用,目前已有一些成果,并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中。国际贸易的定量分析与预测问题极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不可能建立一种完全统一的模型,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数据特征,应用多种分析方法,去选取、建立合适的模型。而且应该及时根据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的变化来检验模型,不断改进和完善模型及方法,提高分析、评估和预测的效果,为我国相关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怀民.关税减让、垂直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非线性增长. 青海社会科学,2006(2):30-32.

[2]黄梦桥,王涛生.国际贸易系统中的分数维和最大Lyapunov指数[J].经济数学,2005,22(3):301-306.

[3]湛垦华,张永安,冯宗宪.国际市场演变的非线性机制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31 (增刊1):5-9.

[4]祝宝江.耗散结构下国际贸易信用的非线性流动[J]. 国际贸易问题,2006(2): 34-39.

[5]李小红.基于BP神经网络的重庆市外贸出口预测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3):214-215.

[6]杨卫,平瑛.基于BP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规模预测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2005(4):25-29.

[7]张一,徐山鹰,汪寿阳.一类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误差纠正模型的应用——2003年度中国出口预测[J]. 预测,2003,22(3):21-26.

[8]傅晓旗,谢雯,徐山鹰,汪寿阳.2006年中国进出口预测与分析[J]. 管理评论,2006,18(1): 22-25.

[9]Lean YU,Shouyang WANG and Kin Keung Lai. Forecasting China’s Foreign Trade Volume with a Kernel-based Hybrid Econometric-AI Eensemble Learning Approach[J]. Jrl Syst Sci & Complexity ,2008 (21):1-19.

[10]向剑伟.一种新的时滞神经网络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J]. 现代电子技术,2007(4):118-119.

[11]Jiang Weijin and Xu Yuhui. A novel method for nonlinear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of time-delay neural network[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06,11(5):1357-1361.

[12]祝树金,赖明勇.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TDBPNN模型的中国外贸预报中的应用用评估[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1): 1-8.

[13] 邹晶,姜志新.基于GM(1.1)的灰色系统模型在我国外贸出口预测中的应用[J]. 国际贸易问题,2004(2):27-29.

[14]李苏.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发展趋势预测[J]. 商业研究,2008(3):113-115.

[15]肖智,陈婷婷.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外贸出口预测[J]. 科技管理研究,2006(7):231-234.

[16]程桂云.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和检验[J]. 国际贸易问题,2007(2):62-66.

[17]王菲菲,马超群.区域出口贸易非线性混合预测模型及其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08(1):46-48.

[18]樊重俊,张尧庭.多元自回归模型的Bayes分析方法[J]. 工程数学学报,1991(1):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