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云计算的理解和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云计算的理解和认识

篇1

2008年,云的概念开始走入产业界和公众视野,从那时起到今天,各方的充分讨论不断促进整个产业界对云计算的认识和理解。当前,云计算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和完善,打造云计算产业基地已成为很多高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机遇。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洗礼,云计算已经从高不可攀的概念逐步走向富有内涵的实际应用。国内产学研各界更加深了对云计算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高校、研究机构、媒体,都纷纷加入云计算产业生态的打造中,积极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云计算生态链逐步成熟,相关产业链主体均会在这一轮IT浪潮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加速自身业务优化升级,助推IT产业整体实现跨越式增长。此外,随着国内云计算应用市场进一步发展与成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即将到来的2013年应该是业界对云计算理性务实认识的一年,也将是云计算应用和服务创新活跃的一年。未来几年,云计算产业发展或将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重要趋势:首先,没有业务需求的大规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和建设将会放慢,大家更为关注云计算的应用市场在哪里,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地方政府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上将更为理性,对云计算能带来什么、需要投入什么、风险在哪里、本地适合做哪些环节的理解将更为深刻;再次,云计算生态系统建设得到加强,政策、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上下游合作、平台与服务等环节的良性互动加强。

虽然云计算产业培育和应用创新进入发展新阶段,但也面临缺少统筹规划、对应用领域研究梳理不够、示范项目仓促上马、投资风险增大等问题。

当前,云服务和云应用的模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从应用的角度看,应着重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应用需求:第一,公共管理和民生服务类的信息化需求,如智慧社区、移动应用等,将公共管理和民生服务通过云计算整合和创新;第二,重点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应用,物流、金融、零售等行业如何利用云计算进行创新管理手段和服务模式;第三,个人和家庭的信息消费需求,支付手段、文化创意、移动内容等新兴消费内容可以借助云服务大力发展。

在当前云计算创新繁荣起步的阶段,“九龙杯”云计算终端产品及云应用方案设计大赛的举办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

篇2

当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大家缺乏对云计算的统一认识和深刻理解,认为使用了某种与云计算相关的技术就是实现了云计算,因而忽视了与云计算有关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认识到云计算的更高价值,更没有把云计算在业务模式上的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云计算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市场空白,而且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于是大家就有了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但是,当一切都被称之为云时,云计算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果用户之前已经在使用所谓的云计算,那么今天的云计算又能带来什么新的价值呢?使用云和不使用云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下,对云计算抱有高度期望的用户就会感觉到困惑,从而对云计算本身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探究一下云的本质,看看发展云计算的本意。毕竟,除了纯技术爱好者以外,大多数人都希望从云计算这样的先进技术中获得实际的价值,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有价值、更简单。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东西,最终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但是对于云计算这种革命性的技术理念,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不能只停留在今天能够看到的或者能够掌握的层面上。云计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008~2011年是IT与业务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基于7年云计算技术开发经验和3年市场拓展经验,IBM认为,云计算应涵盖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三个层面,并具备以下特征。

网络访问云计算采用分布式架构,通过网络访问服务。而现有的大量IT服务和应用都是采用集中式架构,如桌面应用。

资源池云服务的提供由一组资源支撑,资源组中的任何一种物理资源对于服务来讲都是抽象的、可替换的。而现有的IT服务的部署是与物理资源绑定的。

用户自助服务用户只需具备基本的IT常识,经过业务培训就可使用云服务,无需经过专业的IT培训。而用户在采用现有的IT服务时,必须经过专业的IT培训和认证。

弹性扩展云服务所使用的资源,其规模可随业务量动态扩展。这种扩展对用户是透明的,扩展过程中服务不会中断,且会保证服务质量。而现有的IT服务的扩展缺乏弹性,且大多会影响服务质量。

资源共享云计算的同一份资源被不同的客户或服务共享,并非隔离的、孤立的。而现有IT服务的运行模式多为竖井式,是物理隔离的。

资源使用计量在云计算模式下,资源使用计量与资源共享相关,需要通过计量去判定每种服务实际消耗了多少资源。而在现有IT服务管理模式下,用户缺乏对资源使用的计量。

服务接口标准化云服务提供标准化的接口,供其他IT服务调用。而现有的大量的IT服务并不提供集成接口。

自动化管理云计算可有效降低服务器的运维成本,平均每百台服务器的运维人员数量不多于1个。而在现有IT服务管理模式下,每百台服务器的运维人员数量多于5人。

篇3

开放合作

张建华现任华为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曾负责华为IT产品线的对外合作,也曾是华为桌面云和一体机的第一任负责人。这些经历让他对云计算形成了几个重要理念,第一是开放合作。

华为云计算团队认为,对开放的理解层次决定了行动。今年5月,华为在桂林召开用户大会。一家客户问,华为把做安全的企业都请来了,怎么协调它们的关系呢?实际上,张建华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趋势、瑞星、卡巴斯基、赛门铁克等都在华为云操作系统FuosionSphere的联盟里。他分析说,将大家联合到一起的原因是开放合作。当这些企业要基于华为接口开发无防病毒、无防攻击时,华为没有独自一个接口让大家遵循,而是把这几家企业找来,坐在一起讨论出一个接口。这个做法体现了开放合作的理念。

除了对开放的理解,遵循标准也很重要。今天OpenStack已成为云互操作的事实标准,大家就一定要去遵循。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修改OpenStack接口,这是把‘差异化竞争’用偏了。不修改OpenStack接口是华为的一道红线。

此外,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培养完整的生态链。

融合利器

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是华为为数不多的纯软件产品。华为在杭州、西安、深圳、美国硅谷以及成都有1200名工程师紧密协同,从事这个产品的开发。

在华为,大家认为FusionSphere是华为云计算的灵魂。无论华为大数据、桌面云还是一体机,里面都有FusionSphere这颗“心”。甚至华为今后电信设备操作系统,很大一部分也由FusionSphere驱动。为此,FusionSphere团队精挑细选出一个词“enable”,放入FusionSphere的Logo中,对外传递它所代表的驱动意义。

2013年,华为正式把云计算品牌定为Fusion,意为融合,这个融合不止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还包含多数据中心、多云甚至更高层次的融合。也正因为融合的理念,华为大幅投入OpenStack开源技术。

混合云不会一蹴而就

今年,华为发现客户对云计算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公安行业的客户会问他,公安云该怎么建,而不是华为虚拟化产品比竞争对手好在哪里。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采用软件定义来建设云。最近,浙江移动采用了华为软件定义存储方案,而腾讯采用了华为软件定义网络解决方案。

篇4

一家做硬件起家的公司切入云计算领域,它如何延伸传统IT业务的优势,又将怎样搭建整个生态系统?

浪潮集团(下称浪潮)决定试一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这家45年前就进入IT行业的公司,于2010年了“云海In-Cloud战略”,全面向云计算方案供应商转型,并成为业内首家提出“行业云”发展策略的公司。

浪潮执行总裁袁谊生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浪潮恰恰很懂应用,能够及时了解应用需求,为客户打造合适的行业云应用。”事实上,浪潮的软件实力绝不比硬件差,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中有两家(浪潮软件和浪潮国际)都是涉及软件业务的,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自主品牌软件产品排名上,浪潮位居榜首。

对于目前炙手可热的云计算产业,袁谊生提出应该把云计算当成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来看待,政府是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云计算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涉及到国计民生,所以我国应在核心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等安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他呼吁运营商、云计算厂商、互联网企业等能在国内建立一个云技术联盟或云产业联盟。

不过,相比国外厂商,国内厂商相对弱势,因此除了加强技术创新之外,国内厂商还要注重提升品牌认知度。浪潮未来做的事就是以产业链整合的形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但是不会封闭。

政府应主导云计算

李强强:这几年,围绕云计算的争论少一些了。不像一两年前,好像跟洪水猛兽似的,好多人认为云计算要颠覆商业世界了,但也有人觉得这就是在忽悠。

袁谊生:经过这两三年,云计算产业应该说已经超越概念探讨甚至是炒作的阶段,开始进入务实推进和发展阶段,大家对这种趋势的发展没有什么质疑了。只是从模式来讲,不同领域的情况不同。

从现实情况来看,云计算应用和成长最快的领域还是在互联网业务。比如腾讯,它的云计算中心为互联网用户以及第三方企业提供云平台综合服务,这对云计算起着推动和带动作用。

李强强:不过,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从切入点上来说,有的主张行业云,像浪潮;有的主张私有云,先切入企业;也有的主张政务云,先切入公共服务。你怎么看?

袁谊生:我认为云计算真正要发展成一个产业,私有云是一种模式,但是往往大家谈云计算的时候会把云计算和虚拟化混了,认为在机房里面做的虚拟化就是云计算。我想大家对技术的理解上可能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

实际上,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能按用户需求、能提供这种服务和收费的新模式。所以,私有云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要把云计算、IT资源,当成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来看待。

云计算目前还处在推广认识的过程。政府是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政府的力量一定是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政府应该把资源全放在公共资源上,才会推动社会资源的发展。关键是政府愿不愿意把资源全部放在社会公共资源上来运行。

李强强:这就涉及到云安全,它究竟是不是个伪命题?

袁谊生:政府可能会担心数据的安全性,而企业也可能有此担心,所以如果真把数据放到云上,政府一定会出台安全认证政策,加强对数据中心的认证,对云计算服务厂商资质的认证,就像对社会资源管理一样,不是谁都可以建水厂、建电厂。

李强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还是主张电子政务这方面的应用,它能起到标杆意义?

袁谊生:对,我们认为云计算产业要做大,政府不是云计算产业服务对象之一,政府将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强强:这有点像国产车,好多国内汽车企业如此呼吁;政府用进口车,国产车怎么推?

袁谊生:对,中国的消费习惯很多看政府的导向。如果政府取消进口车的使用,将给国产车带来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这跟云计算是一样。

最看重核心技术

李强强:在很多人看来,浪潮给人的印象还是一家硬件企业,那么现在要切入云计算领域,它怎样延伸硬件的优势,怎样搭建整个生态系统?

袁谊生:这可能是我们市场营销或者某些业务的宣传推广方面做得不足的原因。大家认为我们是一个硬件公司,对我们不够了解。浪潮绝对是懂应用的,只有了解应用需求才能做行业云,才知道数据中心该怎么架构。为什么浪潮能发展好?恰恰是这种需求环境,包括融合环境,正好适合发挥出来我们软硬一体化的优势。

李强强:我们国内的服务商怎样去跟那些有很多积淀的国外企业竞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怎么考虑?

袁谊生:应该说,这还是与技术的发展有关。现在我们还谈不上打败,但是为了打败谁,我们一定是在自主创新、自主技术上有所突破。比如之前的天梭K1项目,其核心是高速互联技术,我们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人才,花了四年的时间,攻破这个技术,做出了自己的高速互联芯片。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有这种核心技术的不断积淀。从产业来讲,真正能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单靠组装或者模仿,企业较难长久。

经过这几年积累,浪潮有了技术积淀的实力。现在我们一年的专利能达到800~9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接近60%。我们也通过收购全球第三大内存芯片厂德国奇梦达获得了存储器的核心技术,但是在CPU本身,我们还得用英特尔,这还需要很多的研发创新。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如果单靠浪潮自身的发展这很难,所以国家的支持也很重要,不应一味强调正版化,而应该要求用国产化的东西。我们希望通过自身技术能力的不断积淀,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撑、扶持,这样在未来能打败IBM。

合作而不是合并

李强强:从整个国际产业趋势来看的话,不说IBM、惠普这样庞大的集团,像Oracle、SAP也很明显往这方面来走,浪潮对垂直整合持一个什么样态度?

袁谊生:从产业层面来讲,垂直整合可能是必然的一种形态,或者会发生的状态。从浪潮自身来讲,我们现在强调的是专注化策略,真正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浪潮也扩展了跨领域的业务,但更希望将IT做深做强。所以,我们对网络及其他终端产品上并没有进行更多介入。包括在手机方面,现在国内好多品牌的手机,不管CDMA还是GSM都是浪潮合作厂商,最早国家实行手机市场牌照是给浪潮的。我们手机营销都是交给他们去做,浪潮更多的是把移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融到IT方案里丰富应用。

但是,随着产业越来越多融合,横向联合是个趋势,而不是垂直整合。我们无意去收购一个中间件厂商,也无意去收购一个国内数据厂商,但希望能和他们结成一个联盟。我们的主机和他的数据库,和中间件厂大家互相来做。

李强强:浪潮的主张,其实是合作而不是说合并?

袁谊生:不是购并。大家可以在技术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一些合作,或者一些共享,这是产学研共享、专利共享。但是,从企业的购并上来讲,包括文化和管理的难度,也包括营销模式的变化,还不如把数据库、中间件都能各自做精,信息产业一定会更厉害,到那个程度再说购并,这是未来的事。我觉得购并不仅是解决技术互补上的问题,更多还是要解决整个体系,尤其是文化、管理上的问题。

李强强:但是浪潮其实是同意整个垂直整合大的方向?

袁谊生:对,有时候给用户提供服务是必须的,但是这个能力是不是完全都是你自己的,还是大家合伙组团提供服务,就是垂直整合,我想都可行。目前,从国内整个大环境来看,从企业管理的文化、水平来讲,中国也还没到那个程度。对于浪潮来说,购并这种方式可能会牵扯浪潮过多精力,现在还是希望能把核心技术这个基础做牢了,以后再考虑其他方式。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横向联合,大家共同联合,形成一个大的民族企业来共同服务客户。

智慧城市冷思考

李强强:现在提出来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不下几十家,甚至百十家都有,住建部刚刚公布了第一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这种一拥而上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浪潮是怎么看这种现象?

袁谊生:我觉得历来中国出来一种新的技术也好,或者一个新的产业模式、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也好,大家可能都愿意积极介入。就像云计算一样,一开始大家都说是云计算公司,如果不挂个云计算招牌,或许这个企业就不行。现在我感觉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一样。

不过,我觉得大家都建设智慧城市也不一定是坏事,大家都建起来就容易把这个市场炒热了。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是IBM最早提出来的智慧地球,真正在中国落地并不容易。智慧城市需要更多人推动,让每一届的政府都认识到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性,至少从这个层面来讲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

要避免走光伏、LED等产业过剩的路子,否则不但对企业自身,甚至对整个产业都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害。不过,大浪淘沙完了以后,可能仍然会留下一些运作比较好的企业。

李强强:忽悠也有忽悠的作用。

袁谊生:就跟咱们做广告,做品牌推广一样,有时候就得忽悠,忽悠多了,政府就认识到智慧城市是个趋势,都应该要建智慧城市,都去思考怎么来建设智慧城市,这样的话,我认为所有进来的企业都有功劳。

李强强:其实是一个教育市场的过程。

袁谊生:对,这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市场的启动和推动。但是真正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冷静思考如何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在真正实施智慧城市过程中,需要有顶层设计先行。制定统一的规范、统一的交换标准以后,政府再交给企业去做,换句话说,就是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先从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入手,然后分步实施。

李强强:在整个智慧城市普及的过程中,浪潮更愿意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袁谊生:在分步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在统一的规范下,大家根据各自的特长,根据各自的专业发挥所长,比方说有的做网络,有的做运营商,有的做互联网,有的做终端等。所以,这就需要政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智慧城市应该找什么样的企业做牵头企业,大家要分工,大企业联合牵头制定一些规范,千万不能做成每一个都是各自为政,最后对智慧城市整个信息化发展投入上就不是一个好的途径了。

篇5

[关键词]云计算 电子商务 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76-01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电子商务的建设逐步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增加企业营销渠道,已经成为当今中小企业的重要工作。在现代化企业中,电子商务在实际生产应用和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契机。

1 云计算技术简介

1.1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的概念由Google公司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它把IT资源、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云计算也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的方法论,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提供用户使用。这种资源池称为“云”,“计算”指计算应用,在产业和市场中,可以指一切IT应用。

云计算把网络中的各种资源,虚拟成计算机,向用户提供所需的计算资源,即网络成了计算机。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不需要了解“云”内部的结构和技术,直接使用相关资源。

云计算有三个层次,首先要提供物理的资源,计算、存储、数据,当然还有网络;其次要提供可以开发新的应用,提供新的服务,有新的解决方案的平台。第三是一种服务,服务可以是软件、数据、安全。

1.2 云计算特性

云计算技术具有以下特性:

1)超大规模计算。云具有非常大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Amazon、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3)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同时,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你放心地与你指定的人共享数据。这样,你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到最好、最安全的服务。

4)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2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认识今后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并建设了电子商务网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无论是从资源利用水平,还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因而,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1)对电子商务理解不足。不少中小企业决策人对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不太了解,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追潮流,实际意义并不大。有的领导甚至对发展电子商务持反对态度,仍然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有的了解一些电子商务的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问题,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建立一个企业门户网站,借以宣传企业形象,并未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广阔机遇。由于此种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中小企业中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少,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商务门户网站,了解中小企业产品信息的途径就少,使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将被淘汰。

2)资金投入缺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而且其过程是漫长的。对于资金储备不足的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在前期投入的资金不能立竿见影的取得成效时,会导致后期资金的投入不足。

3)发展电子商务缺少规划。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需要整体的布局和规划,立足于长远发展和协同发展是电子商务建设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其规划过程普遍存在电子商务安全考虑不周、电子商务管理是否规范化和电子商务的标准等问题。

4)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电子商务是信息工程和管理工程的有机融合,要将企业电子商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需要有一批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支持。专业的信息人员除掌握信息系统本身的特性外,还必须了解企业本身运作的特点,能够将信息系统与企业的运行很好的结合起来。由于中小企业受企业实力,如资金、奖罚制度、管理水平等制约,很难吸引和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 云计算在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云计算应用在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中,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所面临的资金短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安全等一系列问题。1)云计算降低了中小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成本。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向云计算提供商定制或租用适合自己的应用软件,通过租用方式使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而云计算提供商则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上,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给中小企业,并负责管理和维护软件。在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投资用于建设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硬件、软件、技术人员,而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只要拥有可以上网的终端设备、一个浏览器,将终端设备接入Internet即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享受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并且,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帮忙维护硬件,安装和升级软件,所以不用担心使用的应用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享有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

2)云计算降低了中小企业对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云计算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资源等服务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可以在云计算提供商的基础架构基础上开发程序。云计算能给中小企业带来更高性能、更个性化的服务,能够提供中小企业定制研发的中间件平台,提供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

3)云计算保证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安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上的病毒越来越多和黑客的恶意入侵,使企业数据存储的安全和可靠受到威胁。企业受信息安全问题的困扰越来越多,在信息安全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中小企业使用云计算,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云计算可以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提供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小企业不用再担心由于黑客入侵和病毒或者由于硬件的故障而导致数据丢失问题。

4 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虚拟性、数据密集型计算等技术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Internet发展不断丰富其应用的必然趋势。当今,虽然云计算在行业标准、数据安全、服务质量和应用软件等方面面临着各种问题,缺乏统一的研究框架体系,但它已经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云计算;海量数据;数据挖掘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形式多样复杂的数据爆炸式的迅速增长,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出其潜在隐藏的巨大价值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云计算具有的海量数据存储能力和弹性的计算能力为海量数据挖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文章首先介绍数据挖掘的定义、起源和方法,然后论述了数据挖掘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最后分析了数据挖掘实现的步骤、功能和关键技术。

1 数据挖掘概述

数据挖掘是数据库中知识发现的过程,是指从数据库中包含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出隐含的、未知的、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由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和结果表达与解释这三个阶段构成[1]。数据挖掘具有决策支持功能,能够高效自动地对企事业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潜在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数据挖掘因其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提取出有潜在价值的信息而被广泛关注,其主要经历了电子邮件、信息、电子商务和全程电子商务这四个阶段,软件即服务模式的出现形成了如今全程电子商务模式[1]。

对数据进行挖掘所采用的方法论主要有5种,分别是数据取样,数据特征探索分析和预处理,问题明确化、数据调整和技术选择,模型的研发和知识的发现,模型和知识的综合解释与评价。只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才能高效的实现数据挖掘任务,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挖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来说,数据挖掘方法有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特征分析、变化和偏差分析、Web页挖掘等[1,2]。但是,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数据类型的挖掘,实际应用中需要依据所挖掘数据的类型找到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数据挖掘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在通信、医疗、制造和财务金融等行业应用较多。

2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优势和存在问题

采用基于云计算方式的海量数据挖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云计算有较好的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来处理海量数据,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云计算模式可进行分布式的并行数据挖掘,实现实时、高效的数据挖掘;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开发更方便,利用现有设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和速度得到提高,可自由增加结点,容错性也有提高;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对数据挖掘的门槛较低,满足了海量数据挖掘需求,同时确保了数据挖掘的共享性[3,4]。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虽然已经很广泛了,但其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因此,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数据挖掘任务、采集以及预处理具有不确定性;采用合适的算法和并行策略来处理目前海量的数据挖掘,以提高数据挖掘的并行效率;数据挖掘的方法与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对数据挖掘的结果所做出的评价具有不确定性;要确保软件和服务的正确性、安全性和高质量[3]。对于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有一些策略可以去解决。

3 数据挖掘的步骤、功能和技术

3.1 数据挖掘实现的步骤

不同应用领域的数据挖掘有着不同的步骤,且任何一种数据挖掘技术都有自己特有的特性和步骤,数据挖掘的过程也会因问题和需求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数据挖掘实现的步骤大致可分以下几步:对数据的来源和数据深入理解,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和检查,将错误和不一致的数据踢出去,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建立,数据挖掘工作的实施,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测试和验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解释和应用[1]。从这个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大部分工作是数据的预处理,只有完成了预处理阶段的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3.2 数据挖掘功能

数据挖掘通过对获取的潜在的有价值信息进行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正确的决策。数据挖掘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行为做出自动预测,通过对数据库中数据关联进行分析生成的规则有较高的可性度,通过聚类增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和有利于描述概念与分析偏差,数据挖掘有利于对对象的内涵和相关特征进行描述,从数据库中对存在偏差的数据进行检测。

3.3 数据挖掘关键技术

数据挖掘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遗传算法、K近邻算法和关联式规则[1]。人工神经网络是通过采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连接结构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数学模型,具有自学习、联想存储和高速寻找最优解的功能。决策树是预测模型,通过决策图和可能的结果来对目标进行规划,是特殊的树结构,包含决策节点、机会节点和终节点三种节点,一个决策树的产生有分类树、回归树和CART三种方法,决策树容易理解和实现、前期准备工作量小、能同时处理不同的数据类型、是一个白盒模型、能通过静态测试做出预测、得到可行高效的结果[1]。遗传算法通过类似于生物进化过程的随机化搜索方法来寻求最优解,需要经历初始化、选择、交叉、变异、全局最优收敛这几个过程,具有随机性、并行性、容错能力强等优点。K近邻算法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只能计算最近的样本、且计算量很大。关联式规则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利用价值的数据项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根据关联规则处理的数据类型、涉及的数据的维数和抽象层次分为不同类型,采用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的一些相关算法主要有Apriori算法、基于划分的算法和FP-树频集算法。数据挖掘还需要用到哈希函数、二维存储器和幂定律等一些相关知识。

4 结束语

文章研究了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技术,相比于传统数据挖掘,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数据挖掘在成本、计算速度、容错性、和程序的开发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研究将会有新的突破和更有利的技术支撑,能够更高效地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隐藏的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信息来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决策者,帮助其更快速合理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周品.云时代的大数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0.

[2]李晓辉.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应用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

2012,22(12):1472-1475.

[3]周晏,桑书娟.浅谈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4):9681-9683.

篇7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人才;过程化考核;立体化考核;应用能力

1概述

作为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的平台,“互联网+”推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当今时代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教与学之间的相互融合等都得到深入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既能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又具有较强的系统开发与维护、软件开发与测试、网络规划与管理以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等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以及各个领域中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的工作。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的一个入门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领学生步入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方面新的技术、新的应用也在不断涌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导论的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在“互联网+”平台的助推下,通过科学规划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在全面了解学科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提升专业素养。

2丰富教学内容,跟踪学科最新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在保持全面介绍计算机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平台上计算机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并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适当拓展以下教学内容。2.1云计算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强了计算机系统的服务功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云计算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计算机资源进行分配,比如通过拍卖的方法分配资源,云资源的拥有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拍卖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此外,不同企业和组织构建的云可以组成联邦云,通过联邦云实现资源的协同利用。这部分内容主要向学生讲解云计算的实现思想、系统架构、主要的云计算系统以及云计算的最新应用等[1],引导学生建立合理、高效、协同使用计算机资源的思想,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2.2大数据大数据是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实现共享,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潜在的有价值信息,对大数据的合理使用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医疗大数据可以通过不同医院诊治某种疾病的分析,得到诊治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提高诊疗效果;通过大数据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诊疗。对交通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针对不同的交通情况合理设置交通管理方法以及提高公共交通安全等。大数据系统的应用,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2]。因此,通过大数据的基本原理、主要应用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学科发展、提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2.3人工智能及其最新发展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人类感知、思维与推理能力特点,构造出模拟人类智能的机器和系统推动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综合计算机科学、信息论、神经科学等学科知识,其中计算机技术在人工智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异常迅速,从简单的智能家电向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3],虚拟现实更是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高新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机器设备的越来越智能化使得人们可以从各种艰苦和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智能机器人也可以弥补人工劳动力的不足,智能机器人逐步升级到通过情绪感知与人类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人工智能的学习,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一个很好的展望和期待。2.4计算机应用技能计算机学科的大学新生和其他专业大学新生知识背景相同,在进入大学之前只有部分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办公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很多学生对办公系统软件和程序设计软件了解不多。办公软件是计算机学科学生学习的一个必备工具,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而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学科学生将来主要的开发工具,在学科入门阶段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内引领和课外指导多种形式对上述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对此部分知识很好地掌握和运用。

3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多样化

“互联网+”环境下,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教学模式和手段得到了不断创新。根据当前教育的时代特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导论的教学要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计算机导论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比如,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操作系统的知识后,在课外指导学生对具体的操作系统进行实践。这样通过学生课外自学、教师辅导等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课内理论知识的理解。3.2知识学习与探索相结合通过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到教师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小组、竞赛小组以及科研开发小组中去,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学科前沿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发展方向,提高动手能力。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得活动的参与方便和快捷。3.3教师教学与企业专家相结合对教学任务进行模块化教学,理论部分内容学校教师授课为主,实际应用相关部分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在校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企业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专业入门课程开启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应用实践传授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3.4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相结合互联网可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导论课程学习相关资料放到网络上供学生下载学习,比如上课的课件、视频以及探讨题目等;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进行学习[5,6];再次,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做到及时解疑释惑。

4考核过程化和立体化,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互联网+”环境下,加强过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研究、坚忍不拔的精神。传统考核手段是期末考试,属于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对于计算机导论来说,试卷的题目往往趋于知识浅层次的考核,对于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核不够,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考核,部分学生期末通过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可以督促学生及时掌握授课内容、并且达到熟练运用。过程考核中,既要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又要进行实际动手能力考核,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在过程考核中可以将授课内容设置为不同的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进行相应的考核,每次单元考核成绩纳入总评成绩,期末进行综合考试。此外,课外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也纳入考核范围,使得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真正投入精力,取得收获。鼓励学生考取行业内国际知名企业相关应用能力证书,获得证书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通过上述措施,既对课内学习进行了考核又对课外学习进行了考核,既对理论学习进行了考核又对知识的运用进行了考核,实现了学习考核的立体化。

5结论

“互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一方面将计算机学科相关的最新技术和应用融入到课程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引领学生步入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殿堂。

参考文献:

[1]徐保民,倪旭光.云计算发展态势与关键技术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2):170-180.

[2]李学龙,龚海刚.大数据系统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1).

[3]韩冯飞.人工智能现状和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4).183-184.

[4]朱光俊,杨治立,杨艳华.校企联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6):39-40.

[5]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篇8

不同的是,云计算的商业价值目前已经为更多人所认可,高性能计算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其价值却并不像云计算那样受人瞩目。如今高性能计算将其在应用领域的趋势带到市场中来,用实际的影响力证明其更深刻的价值。

向应用进发

想要了解高性能计算的应用情况,就不得不弄清其产业背景。从市场的角度来讲,高性能计算机是高技术、高利润而且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的一个产业。高性能计算机在政府部门、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美国和欧洲的经验已经证明,企业使用高性能计算机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率。

在我国,超算中心能够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高性能计算得到更多的普及。超级计算机按应用类型可分为计算密集型(如大规模工程计算和数值模拟)、数据密集型(如数据仓库和数据采集)以及通信密集型(如协同工作和远程遥控)。与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相结合,超级计算机的主要应用范围广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湖南大学建设办公室主任蔡立军教授介绍,在我国,超算中心跟随地区及国家的产业调整政策,在多个领域多触角延伸。在传统行业中,如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海洋环境工程等数值模拟领域的研究将看到超算中心的身影。建筑行业中,如大型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过程仿真、抗震与安全评估。而在商业领域,金融模拟分析,商业数据挖掘,物流与生产排程规划等将是超算中心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

超级计算机之所以能够为众多行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关键还在于其超速的运算能力,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仅以飞机和汽车制造为例,通过采用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技术, 波音公司将777飞机的研制周期从8年缩短到5年,工程返工量减少了50%;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研制2002年嘉美新车型时缩短了研发周期10个月,减少了试验样车数量65%。福特用高性能计算机构造了一个网上集市,通过网络连到它的3万多个供货商。这种网上采购不仅能降低价格,减少采购费用,还能缩短采购时间。福特估计这样做大约能节省80亿美元的采购成本。此外,制造、后勤运输、市场调查等领域也都是高性能计算机大显身手的领域。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除了传统的密集计算型科学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各类工业、民用企业领域的需求正以几何级数递增,如汽车飞机的制造、核电、钢铁、新材料等领域。因此,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运行能力只有更紧密的与实际生产、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其效力。除此之外,高性能计算在城市服务领域的作为更加不可小觑。蔡立军表示,如果将智慧城市理解为城市内与城市间“互联网+物联网”的物物相联,通过超算和云计算将其整合,能够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和谐融合。智慧城市少不了以超级计算和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有限的计算,创造无限的可能,智慧城市要从超级计算和云计算开始。

总的来说,国外的高性能计算机应用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各个领域都有比较成熟的应用实例。政府部门大量使用高性能计算机,能有效地提高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监控和引导能力,包括打击走私、增强税收、进行金融监控和风险预警、环境与资源的监控和分析等等。

勇于突破屏障

高性能计算机能为企业和政府创造的价值是非凡的,国外的企业和用户已经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一个证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 80%以上企业的信息主管在选购机器时考虑高性能计算机,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数字只有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超算中心在应用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除了科技创新实力有一定差距外,认识层面的普及和宣传也存在偏差。王鹏解释,高性能计算在科技领域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但在其他领域并不为人知晓,或者有些使用高性能计算的层面也没有被准确定位。在国内,这方面的市场引导和意识培养还很不够,没有让企业、政府和社会充分认识到高性能计算机的益处,从而导致了一些观念上的误解。一提起高性能计算机,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用于尖端科学计算的超级计算机。此外,超级计算应用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国在超级计算领域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发展迅速,很快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超级计算的应用推广还没能全面跟上,即便是在发达国家,超级计算也是通过一个较长推动过程才做到广泛的普及。如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21世纪,金融、投行、保险业开始使用超级计算做风险分析。但实际上,高性能计算机90%的用途是非科学计算的数据处理、事务处理和信息服务,并非是仅仅存在于“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

篇9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44-02

1 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是我院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常用工具软件,办公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等。目前的教学环境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生、教师反馈都很消极。其课程教学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教师觉得教学上存在难度,《计算机基础》课程本来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书本知识又很枯燥,难懂,课堂讲解时学生的积极性难免会降低,况且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得不到突破,持续单一化的教学,恶性循环,学生的学习热情渐渐消退;目前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比较浮躁,对于简单的问题不屑学习,复杂难懂的问题就不愿学习,在课堂上对于老师讲解的问题都是一知半解,认为简单,课后也不会加以学习,而当真正实践操作时,手足无措,即使按着老师的样子模仿,也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反而降低了学习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目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每个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参差不齐,而目前的授课环境都是统一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有相同的学习进度,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都是不一样的,相对于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重复学习自己掌握的问题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基础差的学生则慢慢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节奏,从而导致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下降;学院对于课程考核率的要求也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因为考核率的要求,会在考核时专注于计算机基础的概念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计算机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即使最后的考核通过,学生也不能熟练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场上信息处理能力得不到培养。

2 “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相关概述

2.1世界大学城简介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以远程交互为核心的网络虚拟城市。它是面向全球的个性化远程网校,是以全球知名专家为导师的学习平台,可以搜罗天下奇闻异事,能够远程协作研发,也能进行商务管理,还能分享个人成就以及创业规划,就相当于一个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大学社区平台。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中,教师可以模拟传统课堂的教室,构建一个虚拟课堂,不需要每次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地点学习,也不需要多媒体课桌等移动设备,教师只用提前准备好课件内容分享到平台上就可以教学了。还有,相较于传统课程,线上作业的运用更方便,教师可以直接布置,线上批改,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遇到问题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平台搜索拓展的学习知识点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言,可以搜索相应的办公软件的应用教程视频学习实践。“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出现,不仅提供了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也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方向,新动力。

2.2世界大学城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1) 高效获取教学资源。世界大学城平台中,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注册的账号,在个人空间中将课程内容分类化,比如概念,方法,视频,图片等,然后构建每个分类的知识库,每个模块后都安排课后训练,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超链接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进入相应的知识库学习,犹如一个电子图书馆,学生直接查阅,方便快捷,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教育中,灌溉式的被动教育模式不再满足学生的学习,45分钟的固定课程让教师无法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有所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而世界大学城教学,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划,安排合理的时间去学习,并且可以反复学习教师分享于平台的课程内容,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能根据教师设计的实训项目,结合课程内容来实际应用,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以及职业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都只是针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利用世界大学城的云空间教学,教师可以将资源集中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课程模块化,创设工作情景,设计与实际相关联的实践项目,将学生小组化,分配任务后,小组学生将任务分层化,分工合作,相互沟通讨论,共同学习,教师最后建议指导。学生可以在项目的践中掌握其基础技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 基于云空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建设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出现,给目前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笔者利用云空间的教学优势,建设以云空间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下为设计的课程方案:

1) 课前资源准备阶段。在传统课程中,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内容资料,拟写教学方案,由于传统课程规定45分钟的课程时间,教师则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自己课程内容的每个知识点进行时间分配,确保时间上的知识点的讲解量,而不是学生的吸收量。而利用世界大学城教育,教师提前准备的资料就不是根据自己经验拟定的计划资料,而是教师提前建设一个交流群,学生都加入交流群,学生和教师互相沟通,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难点,易错点有针对性的制作教学资料,设计课程内容,提前分享教学内容,方便之后学生的课程学习。当然,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同时,可以利用平台搜索计算机基础相关的知识点,方便理解,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2) 课中教学阶段。相对于传统教学,课中教学不再需要固定的教室,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有网络的学习环境,进行课程学习。课中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讲解课前统计的学生的难点,易错点,并延伸各种题型对学生进行拓展讲解,教师还能应用视频,图片等进行知识讲解,比如对Word的应用教学,教师可以先利用图片讲解原理,再通过视频操作进行加强理解,分小组进行版块分析,让学生都参与进计算机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课后考察,及时提供学生建议,帮助学生学习。

3) 课后实践拓展阶段。课中的学习时间是无法让学生彻底理解,所以课后的主要工作就是重复观看,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直接在平台上提交,教师批改后,学生可以在平台上直接与教师交流,及时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相应的计算机知识点布置实践任务比赛,组织学生分小组,共同讨论完成,并将完成的成果分享至平台,教师和学生共同检测评价,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还能更好的认识自我,拓展视野的同时还能在实践比赛中提高自己计算机应用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 考试测评与学生反馈。云空间教学考核时,学生将完成的考核任务上传给教师,老师可以将作业永久的保存在平台上,平台会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老师则通过云空间后台上的课程记录,学生在互动平台的学习情况,以及考核任务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价打分,给学生更准确的建议。学生也可以根据在云空间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分享给老师,让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4 应用云空间后的教学反思

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教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课堂上学生主动处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改善,课堂中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优化,笔者基于改革后的教学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有如下反思:

1) 教学中云空间建设问题。云空间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平台上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料供学生参考学习,但调查统计,资料的被点击率都不高。只有教师明白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哪些资料,但是网络上的教学资料繁多复杂,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网络资料分享至平台,学生的参考积极性也不会多高,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参考资料系统化,分类化,方便学生的参考,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优化参考资料,使其有更高的实用性。还有建设云空间的同时,学生的课堂课时也没有改变,不仅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建设云空间教学,学生也需要花费时间来了解云空间的教学过程,学习其使用方法,完成云空间中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和教师在两边的教学任务量增大,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质量,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效率。所以云空间教学和课堂教学需要合理安排,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利用云空间学习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体系。学生在云空间学习时,需要他们绝对的自主能动性,自主的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都是随便点击访问显示学习记录来敷衍教师的后台检测,或者学生一次性的将任务全部完成,不管目前的课程量,这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使教师不能正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每个栏目能否点击的时间段以及与学生适时地线上沟通,确保学生科学的学习。还有计算机的实际操作问题,目前的云空间教学中,学生就仅仅是观看视频或者图片讲解而不能动手操作,教师在最后的考核中也都是基础的课本应用,学生大多数只懂得按课本形式来的操作应用,操作深度不够,所以教师还要不定时的根据生活实际,利用课堂时间要求学生操作学习,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

3) 学校需要力推云空间教育。这种网络式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花费时间用上网,而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上网工具,所以学校需要提供大量课余场所供学生学习使用。另外,学校需要加大云空间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适时地开展宣传讲座,云空间教学制作培训,开展各种平台教学竞赛,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云空间教学,增强学生对新型教育的满意度,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增强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育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倍感压力,而应用云空间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网络职场应用技术。所以,在信息化教学的趋势下,我们可以将“世界大学城”云空间运用于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改善教学模式,充实教学空间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锡冬. 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高职网络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3(18):66-68.

[2] 王波.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新平台――以长沙民政学院使用世界大学城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0-101.

[3] 王星远. 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的零度偏离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以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9):72-75.

篇10

关键词: 多媒体 化学教学 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为化学教学注入无限活力,备受人们青睐。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于一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课程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1]。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学科的理论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果应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因此需要思考和探索多媒体化学教学的新方式、新内容、新方法,增强化学教学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及其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理论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具有多层次、多变化、全方位的立体演示功能,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2]。

1.1教学信息量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书写耗时耗力,节奏慢,课堂信息量小,课堂内容枯燥无味,空洞抽象。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课堂信息量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表明,在同等的时间内,多媒体传授的内容比传统教学方法传授的内容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的信息量[3]。多媒体的使用节省了板书时间,一方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了解更多的化学相关知识和化学学科前沿的新动向、新成果,以及化学史上一些重要发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讲解苯的化学结构式时,单纯讲其结构,显得很枯燥。而使用多媒体后,我们可把有关人们在探索这方面的认识过程和历史中的人和事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来,不仅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习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而且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2表现力丰富,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之变得形象直观。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多媒体形式生动直观地模拟出来,使授课内容动静相兼,视听结合,微观物质宏观化,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带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讲解“电子云”概念时,微观世界的电子看不见摸不着,它围绕原子核做高速旋转,用传统的方法无法展示电子在核外运动情况。此时,我们可以设计多媒体动画课件来模拟氢电子云,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放大放慢了的电子在氢核外做高速运动,根据电子在氢核外出现的几率构成了一团类似包围着氢核的云雾,形象生动地表述了电子云的概念,从而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把微观的物质宏观化,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如学习正丁烷构象异构化时,设计的动画可使两个碳原子上的基团绕C-C键旋转,基团的立体空间位置连续的发生变化,使学生充分理解构象异构的特点,以及何种构象的化合物更加稳定。如果采用传统化学教学方法,讲解非常困难,只能在黑板上用平面结构来表示分子的立体构型,很费时,学生因缺乏直观、形象的认识,而丧失了学习兴趣。

1.3剖析反应历程,提高注意力,强化了形象记忆。

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能够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用动画演示原电池反应的基本工作原理,学生可形象地看到电子的运动方向及两极得失电子的具体情况,加深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认识。又如在乙醇和乙酸酯化反应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是乙酸还是乙醇中脱去羟基,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动画乙酸和乙醇酯化的反应过程,最后找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过程形象直观,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1.4展示实验操作,模拟实验过程,提高感性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手段,能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验课之前,将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常压或减压蒸馏、回流、萃取、重结晶、滴定等展示在屏幕上,用动画演示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获得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后来进行实验操作,能顺利地、正确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好铺垫,提高实验课的效率。此外,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某些实验受到各种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探索性和操作性在教学中无法得以体现;化学实验中一些危险性试验,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这样我们都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可以进行模拟演示。

2.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需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在节省教学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弊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1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

多媒体教学具有课件容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特点,如果教师教学进度把握不当,会造成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学生常常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站在计算机前,看着计算机屏幕,而应该像传统的讲课方法一样,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根据反馈信息控制好上课节奏。同时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必须给教师留出提问、启发、解释的余地,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记笔记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2.2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但它的制作内容应当坚持教学目的为原则。多媒体教学信息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而选择,更重要的是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而选择。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突出以学为中心,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实现教学目的而设计。那些片面追求多媒体形式和手段,而忽视教学具体内容,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更易引起生的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影响正常教学效果[4]。

2.3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弊端,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融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采取多媒体授课时,不能把多媒体教学理解为简单的播放过程,那样会缺乏生动性,无法调动学生课堂上的情绪和学习兴趣。教师要将课件和讲授有机结合,将课上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知识网络的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板书于黑板上,从而避免多媒体课件转瞬即逝的缺点,从视觉上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灵活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仍处于主导作用,学生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多媒体课件代替不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科学思维方法和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5]。多媒体教学尽管存在着许多优点,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永远替代不了化学实验。如果试图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来模拟化学实验全过程来代替做实验,就会使学生失去动手能力、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问题能力,失去了化学实验意义所在,也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以其表现力丰富、信息量大等优点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学的发展规律,同时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方战胜.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广州化工,2010,38,(2):210.

[2]朱智庭.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卢忠朋,张庆梅.多媒体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