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明相关规范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照明相关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照明相关规范

篇1

【关键词】道路照明;规划;灯具

前言

城市道路照明是在道路上设置照明灯具,为在夜间行驶的车辆和行人提供必要的能见度,以改善交通出行条件,保证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亮化照明已不再局限于保证道路交通安全,还发挥了美化城市,体现城市精神面貌的作用,如何让城市道路照明在发挥正常道路照明作用的同时,体现一座城市夜间照明上的特色,值得人们思考与探索。

1我国城市道路照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城市道路照明不被重视

我国城市道路发展迅速,但道路照明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城市政府部门只关注道路竣工后带来的经济和道路运输等效益,而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只是道路工程的附属工程,缺少科学的规划。目前,在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道路照明规划管理,而是归统到相关部门统筹管理。

1.2照明实际效果得不到重视

作为道路工程的一部分,道路照明工程的规划大多是结合道路工程规划被一同提出的,但提出规划的同时,许多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只重视规划效果,照明效果图只是照明设计方案的一部分,有的效果图制作十分精美,但道路照明工程完成后是否达到了规划预期,并没有得到重视。

1.3照明灯具使用不规范

针对不同的道路功能和人流量的多少,应使用不同的照明灯具。例如在人流量较大的生活区域和商业区域宜使用照明等级在10lx―20lx之间的照明灯具。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光源主要为高压钠灯和泵灯,无电极放电灯和微波硫灯等高效节能的灯具使用十分稀少,不论这条路是商业性、生活性干道还是交通性、货运为主的干道,大多采用同一种照明方式,同一种光源,或者在交通性干道也大肆设置装饰性照明,装饰照明所产生的光、色、阴影、闪烁等干扰甚至破坏功能性照明,背离了道路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1.4道路照明设计不规范

评价一个城市道路照明的好坏,并非照明的规模越大越好,也并非路面越亮越好。许多城市在设计道路照明时没能从城市的实际出发,道路照明设计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同时,随着城市“亮化”热潮的兴起,不少新建、改建的道路平均照明度值成倍甚至数倍增涨,甚至有的道路平均照度达100lx。过亮的道路造成了能源浪费、资金浪费、加重光污染和光干扰等危害。

1.5道路照明与城市绿化不协调

在有绿化景观的道路,我国许多城市的道路照明布局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许多新开发区域或新建道路上设计道路照明时,并未将绿化树木考虑在内,待绿化树木长到一定高度后,绿化树木完全遮挡住了照明光线,造成照明产生光色、阴影和闪耀等破坏性照明,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1.6道路照明设备缺乏养护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往往突出施工和竣工使用,一蹴而就,政策性较强。道路竣工使用后,业主单位并没有进行日常的管理维护,特别是管理出现混乱,业主单位和管理单位协调不一致的情况下,道路管理出现空白,许多城市道路照明灯具在竣工使用不久后,经常出现照明灯具不亮、灯杆损坏等情况,甚至出现地灯没有防盗设施被偷的情况,最终形成道路照明设施无谓浪费的局面。

2我国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努力方向

2.1重视城市道路照明规划和实效

城市的道路照明规划是保证整个城市道路照明总体效果的关键,因此,道路照明规划设计应得到相应的重视。我国应该建立专门的道路照明规划部门,将道路照明规划设计从道路工程规划设计中单独分离出来,大力培养城市道路照明方面的人才。在做好道路照明规划设计的同时,要注重道路照明规划设计的实效,规划是否可行,建成后是否达到了规划效果。

2.2规范使用照明灯具

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和道路类别,使用不同的照明灯具。例如,如果道路两侧商业发达, 有多处大型的购物、餐饮、娱乐场所,具有较充足的步行空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这时道路照明既要考虑到人群安全、购物环境和交通目的,又要担负城市交通道路的照明功能,在此种商业通道路类别中,道路特性比较明显,车流与人流的交互程度远高于一般交通性干道,行人流量大,行为活动复杂,如购物、餐饮等,视觉信息的需求量大,对显色性和视觉舒适度的需求也必然上升到新的高度。因此,白光照明是推荐的最佳照明方式,照明灯具宜用高显色性的白光照明。

同时,道路照明在规划设计和照明灯具使用时,要根据道路的不同使用功能。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照明度标准值表如下: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准值

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值

2.3要加强管理协调

在道路照明规划阶段,许多城市的政府部分都忽视了与照明设计师和建筑师之间的沟通协作,甚至决策者特立独行,违背规划设计而下决策。一个好的道路照明规划或设计方案,要求照明规划设计师、建筑师和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合作。因此,道路照明设计时相关政府部门要主动听取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意见。

在道路照明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业主单位、管理单位和当地政府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明确责任事项,发现道路照明灯具不亮或灯杆损坏等情况要及时维修,确保正常使用。

2.4提倡绿色照明

我国应该大力提倡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随着科学的发展,LED光源的技术不断成熟,LED光源在许多大中城市被大力推广使用,LED光源的特点是寿命长、高效、节能、安全、绿色环保。研究调查表明LED光源和高压钠灯相比,LED路灯课节约80%的电能,在照明效果上也基本媲美高压钠灯。此外,高压钠灯的更换和维护成本也大大高出LED,所以ED光源在城市道路照明方面被广泛使用,是未来城市道路照明的主要照明器具。

3结语

城市道路照明是彰显城市特色、体现城市精神面貌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的合理设计和规范使用,对城市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很重大的意义。我国城市道路照明规划设计今后应以人为本,因路制宜,合理分析不同功能的路段,采用相应的光源、灯具配光、照明水平和质量指标,进行道路照明系统分级与规划,使道路照明达到安全舒适、眩光少、光污染少、节约电能、美化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楠.新世纪的城市道路照明规划[J].城市规划;2004年09期:02―04 .

篇2

【关键词】智慧城市;综合杆;智慧杆

1引言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在全国各地有序展开,而部署建立如5G基站、高清摄像头、电子警察等集约智能的设施是构成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的基础。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多以路灯立杆为载体,根据需求搭载无线通信、环境监测、信息、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将“综合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工程进行推动[1]。综合杆具有高度集约化、共享化和智慧化的特点,涉及多个专业,并需与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对接,然而目前还未有针对综合杆的全国性标准和统一的建设管理法规,对传统的设计模式提出了新问题。

2综合杆的概念和建设现状

综合杆尚未有统一的名称,主要名称包括综合杆、智慧灯杆、智能综合杆等。广东省地方标准《智慧灯杆技术规范》(DBJ/T15-164-2019)将其命名为智慧灯杆,上海市地方标准《综合杆设施技术标准》(DG/TJ08-2362-2021)将其命名为综合杆,本文参照上海市标准,使用综合杆为本文名称。虽然综合杆的名称尚未统一,但其“多杆合一”的基本特征已然清晰:以城市路灯立杆为载体,根据需求选择搭载交通标牌、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治安监控摄像机、无线通信基站、环境监测传感器、LED显示屏、公共广播、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备。搭载的设备可完成城市信息的感知、监测和收集,及时获得城市运行数据,并传送至“城市数据大脑”[2-4]。目前除一线城市外,综合杆在多个城市仅为了改善道路杆件林立、线网杂乱的现象而建立。从其功能而言,仅实现了设备的多杆件合一,但各设备的供电、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线缆敷设等因管理部门的独立运营需求,又分散独立设置。在“智慧城市”所需数据融合和共享的前提下,建设时如仅考虑外观形式上的多杆合一,是不足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还需考虑深层次的数据合一、供电合一、管理合一[5]。

3设计难点

3.1政策和标准缺失

虽然不少城市已制定“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划,但更侧重从数据处理、应用场景和实现“一网统管”等方面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具体到综合杆的设计,则尚未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如综合杆的设计范围、综合杆杆件设计标准、综合杆设施搭载的原则等,以上问题均为设计前置条件,若无政策支持,基本不可能统一市政、交通、电力等多方意见。即使通过与管理部门多次对接,逐步调研清晰设计需求,但因统一标准的缺失,同一道路的不同路段或者不同建设时期都会导致综合杆建设的差异,无法有效为“智慧大脑”提供跨层级、跨系统、跨地域的数据支持[6-7]。

3.2设计原则不明确

以往城市道路建设时,沿线机电设施一般仅涉及道路照明、智能交通和交通安全专业。各专业设计标准和设计目标明确单一,且互不制约。如道路照明专业只需参照路灯照明相关设计标准,并满足路灯管理部门要求的传输和控制等相关要求即可。当采用综合杆建设时,设计中面对的开放的、动态的、交织的因素异常增多,以道路照明专业为例,则存在一些设计难点。1)杆件点位布设原则是动态的传统道路照明专业只需参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的布设原则布设照明路灯。如采用综合杆,还需参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对电子警察、监控摄像机等的布设要求、《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对交通标志标牌的布设要求。同时,综合杆搭载的Wi-Fi、公共广播等设备也具有对应的布设间距要求,以上各种约束导致道路照明专业无统一确定的杆件间距布设原则可遵循。各重要杆件的布设位置只能依赖设计流程中各专业人员动态反复调整后确定。因此,杆件布设的原则是动态、滞后、片面和不可概括的,是统筹满足各专业要求和交警等管理部门意见后的最大公约数。2)电源点位布设原则是动态的传统道路照明专业只需考虑沿线路灯的供电需求,进行箱式变电站的布设,因目前道路照明多使用低功率的LED灯具,电源供电范围可达1500m,且无需24h供电。如采用综合杆,相比于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用电负荷的需求,道路照明负荷权重几乎可忽略。然而设计之初,因城市管理部门未参与工程,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是否设置以及如何设置等问题,大多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逐步确定。即电源的布设点位也是动态的,一旦在工程推进过程中确定要增设如汽车充电桩等设备,则会导致供配电系统方案的整体调整,影响工程进度。3)设备配电原则是动态的传统道路照明专业只需考虑路灯配电,并在电源箱处预留交通安全设施接入回路。如采用综合杆,由于综合杆搭载设备种类繁多,如果各设备依旧自设电缆引电,比如同一杆件上的功率非常小的车牌抓拍摄像头、公安监控摄像头分别从电源箱处各自沿道路敷设电缆引电,一是电缆和管线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综合杆电源仓内也没足够的空间;三是道路沿线箱体林立,影响城市美观。如果考虑统一配电,则因设备权属单位不同,各单位均要求配电箱体以及控制系统、电能计量独立,导致多线合一或多箱合一只能是美好的设想。

3.3设计流程高频往复,成果文件空前交叉

在以往城市道路建设时,机电设施专业多线程齐头并进,成果文件各自成稿。在采用综合杆时,各专业需在一张路线底图中进行设计工作,设计流程是单线程的,比如,道路照明专业完成照明杆件布设后,传递给智能交通专业。智能交通专业进行设计时,不可避免要调整杆件布设位置或间距,待其调整完成后,还需传递给道路照明专业核实调整。待以上两个专业往复对接核对后,后续还有交通安全专业、通信专业、监控信号等专业的按序加入,每一个专业的调整都会影响整体的布设,同时也需其他专业的配合。可见,综合杆上每增加一类设备,其设计复杂性和工作量将呈指数级增长。另外,综合杆设备供电和数据传输的统一性决定了各专业设计文件的共生性,无法有效拆分。若各专业设计文件编成一册,在文件编排上又可能会影响工程概预算分项、设备招投标、标段划分等工作。

3.4设计管理体系不成熟、综合性人才不足

城市道路建设通常由市政设计院进行设计工作,各设计院内部已建立起模块化、规范化的设计管理流程,并按照专业形成班组化的人员组织架构。班组化的人员结构,可在满足设计质量的要求下,有效缩短设计周期,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但不同专业人员的班组架构也形成了天然的信息传递壁垒,必然导致信息传递的片面和低效。综合杆的设计需各专业的空前配合,信息需高频多次往复传递。班组化的组织架构已不能满足大量信息流畅传递的需求。在设计院内部,各专业都有对应的负责人、总工程师进行图纸的复核、审核等质量审查工作,签署名字并承担相应设计责任。由于综合杆需要将不同专业的设计成果编制成一册图纸,在设计界面、图纸编排、图纸审核签署等需要掌握各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员进行统筹和管控,在设计端也需要综合性的设计人员。

4解决措施

4.1制定政策保障

综合杆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一个城市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制定综合杆建设的相关保障政策。在工程设计前期,建设或设计单位即可依策与市政、交通、电力、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明确综合杆件设备搭载需求、数据传输等相关设计目标,可极大缩短工程设计周期,减少变更,并建成适应城市发展所需的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综合杆设施。各地方可成立综合杆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相关政策文件,制定综合杆建设需求和计划,协调各设施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综合杆的建设布局,科学、合理、有序、有效地推进综合杆的建设。

4.2制定统一标准

不少厂家为了蹭热度,大肆宣传设备共杆就是综合杆。为了追求美观或节约成本,一次性将杆件的功能和搭载设备框定,后续如需增加设备,只能新增设杆件或采用抱箍安装的方式。为消除这一现象,应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制定综合杆件标准,对综合杆件的部件、样式、规格、装配和安装进行统一要求,规范灯杆的硬件接口,充分考虑综合杆件的可扩展性。在缺少统一设计标准的前提下,不同设计院在面对同一个城市道路综合杆设施设计工作时,只能通过经验整合或技术提炼完成综合杆的设计。经验和技术鸿沟不可避免会导致综合杆设计成果的差别,进而影响城市综合杆设施的统一性。因而,国家层面需制定设计标准,对综合杆设施的供配电、数据传输、防雷和接地系统、设施搭载原则等做出统一的要求,才能全范围更高效推进综合杆件的建设。

4.3设计院整合人员架构,培养总体性人才

在“一杆一设计”的设计需求下,设计院内部应整合人员架构,按照综合杆工程设计所需专业进行人员重整,建立起综合杆的专属设计团队。该人员体系可有效打破信息传递间的壁垒,在保证设计周期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图纸中的缺、漏、碰等错误。另外,设计院内部应着重培养掌握道路照明、智能交通、交通安全、通信传输等不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可统筹设计界面、设计文件编制、成果汇报等内容。在设计软件上,可采用三维BIM协同作业模式,要求所有专业人员在同一个中心文件进行项目设计,提升整体设计效率,既解决各专业间设计冲突,亦不会造成图纸泄漏和信息丢失。

5结语

在“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下,综合杆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本文通过与传统城市道路机电设计流程对比,剖析了综合杆设计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城市综合杆大范围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国华.智慧灯杆的现状及应用场景探究[J].通讯世界,2021,28(5):2.

[2]陈晨.多功能灯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8):2.

[3]肖辉,李文超,朱应昶,等.多功能智慧灯杆系统应用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9,30(4):5.

[4]袁珍.基于5G的新一代智慧路灯设计方案[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4):2.

[5]陈希.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综合杆设计与应用思考[J].光源与照明,2020(7):4.

[6]吴春海.智慧灯杆的技术痛点与应对措施[J].照明工程学报,2019,30(4):3.

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供配电设计;照明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道路的分类

城市道路可以分为居住区道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这些道路的两侧一般都设置人行道和机动车通行车道。基于这些道路的形态和主要功能,又将这些道路统称为机动车交通道路。

二、市政道路供配电照明设施的作用

(一)保证夜晚道路交通顺畅

各种车辆与人流在道路上运行,交通顺畅有赖于人对道路环境有准确的认识,以及在适当情况下能够采取适当的行为。当夜晚来临,人的视觉能力下降,对道路环境识别发生严重偏差,随之而来的是交通问题。夜晚道路交通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夜间道路良好照明效果对城市交道事故的发生率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其次是道路的利用率,夜晚照明对交通有良好的引导性,并可提高夜晚交通的流畅度。因此良好的照明效果能够提升道路的利用率。

(二)保证夜间行人安全

在公共照明的最初发展时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尽量避免犯罪的发生。因此夜间道路供配电照明设施的配置,主要是为了保证夜间行人的安全,主要体现在照明设施可提高行人的视觉距离,面临危险时,行人可作出迅速反应;其次,照明设施可帮助执法人员清晰辨别犯罪行为,有效阻止犯罪行为;最后,道路的夜间照明设施能够提供给居民安全照明。

(三)保证城市的舒适性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能够彰显城市的品味,不仅带给城市居民以舒适享受的感觉,而且还能吸引外来的旅游者往返留恋。在设有照明设备的道路上行车,给人以亲切舒适之感,相反会有疏离不适的感觉。

三、市政道路照明的评价指标

市政道路照明的评价指标,通常分为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评价指标和人行道路照明评价指标。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的评价指标有: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Ul、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o、路面平均亮度Lav、诱导性、环境比、眩光控制。在市政道路照明的设计中,道路照明设施良好的诱导性是最为关键的评价指标。

人行道路照明的评价指标有:最小水平照度、平均水平照明度、炫光限度、半柱面照度以及立体感。

四、市政道路照明供配电系统设计要点

(一)供配电系统设计要点

在道路照明供配电系统设计中,首先要符合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要求,其次道路供配电系统宜采用地下电缆进行相应的供配电。配电变压器的选用也要符合相关规定,应选用三相配电变压器,其接线组别为D,ynll,负荷率要小于或是等于百分之七十。在选择变压器的过程中,应正确选用电压分接头和变压比。配电系统中相线导线截面应大于中性线截面,并在此选择中,要符合谐波电流和不平衡电流的要求。需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在道路照明配电回路上,并设置保护装置在单独的灯具上。道路照明供电线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闭锁防盗装置,其中包括有路灯户外配电箱、照明灯杆检修门、手孔井盖、人孔井盖等都需设置防盗装置,开启防盗装置需要专门工具进行开启。宜采用TT系统或是TN-S系统的形式进行照明配电系统接地。当采用TT系统的配电系统接地形式时,要装设相应的漏电保护。当采用TN-S系统的配电系统接地形式时,配电及控制箱屏、灯具外壳、金属构件和灯杆等可导电的外露部分,要按照低压配电设计的规范要求,进行保护接地。

(二)路灯照明设施控制

在路灯照明控制中,应根据季节变化与地理位置的转变设定路灯的开关时间,依据天亮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路灯照明控制设计中,适合采用时控和光控的敏感控制方法,进行开关等的控制。道路照明设施需具备自动控制开关的功能,当处于集中遥控系统信息中断的情况下,可备不时之需。道路照明在主干路和快速路上关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宜为30 1x,在支路和次干路上关灯时的天然光照水平宜为20 1x,而开灯时不论主干路、次干路还是快速路、支路天然光照水平都宜为15 1x。

五、市政道路照明设施节能设计

(一)照明器材的合理选择

常规灯具泛光效率应该在65%以上,功率应在70%以上,一般采用配用电子镇流器和就地电容补偿来提高气体放电灯功率因素。灯具设计人员应将传统的高能耗电感镇流器替换掉,取得代之为节能电感镇流器,设计中应采用灯用电器附件、照明灯以及点光源这些高效节能的设施附件来提高节能效率。

(二)降低深夜路面照度

在主干道和次干道灯具的选用上,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路灯措施,如半夜灯、全夜灯。采用间隔配用出线回路的配电方法,在深夜不需用太多灯具的情形下,将灯具关闭半数。SLC智能节能照明控制器有上位机远程控制、手动控制、时光混合控制、光控、时控等控制模式,能够进行半夜灯、全夜灯控制。为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可根据灯具的照明要求以及特性设置降压幅度。定时维护并清洗灯具,使路灯的光通量利用率得以提升。

六、结束语

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中,城市道路照明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市民生活以及市容环境的市政公共设施。在城市道路供配电照明设计中,应本着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设计理念,将道路照明设计进行逐步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志. 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的要点分析[J]. 价值工程,2014,03:112-113.

[2]陈万才. 高层民用建筑配电设计施工要点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309.

[3]王卫雷. 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0,06:96-97.

篇4

关键字:市政 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措施

(一)合理选择照明标准

在进行市政道路照明设计时,应根据道路所处环境、类别及该道路在城市网中重要性及作用等,合理选择道路照明亮度值。按照相关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进行道路照明标准、照明方式等选择与确定。如在进行公园照明设计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各种设计规范及标准,从而合理控制照明系统各个设计值。

(二)选择光源

在市政道路照明系统光源选择时,其灯具应用不能仅仅追求外观新颖及华丽,更应重视灯具的功能性与其品质。在选择灯具时,首先应在光通量与照度标准的要求下,保证其光源选择满足道路最低亮度要求;为实现节能,应尽量应用高科技灯具,如应用太阳能路灯;在灯具选择时,应综合考虑灯具照度、亮度、环境比及眩光等,合理控制灯具参数,提高节能效果。除了这些因素以外,还应考虑灯具利用系数,推动照明节能。

(三)合理布置照明方式

道路照明是市政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照明方式的布置,应综合考虑照明需要/场所特点等,合理布置照明方式。一般市政道路照明布置形式多采取双侧交错、单侧、双侧对称、中心对称、高杆照明等。所选择道路照明方式应满足规范要求与节能设计要求,应考虑照明密度,通过总的功率与道路面积相除获得其密度。

(四)组织照明设计

市政道路电气照明设计,首先应满足照度及节能等要求,在综合分析所在道路特殊性的基础上设计照明体系。如在公路、商场、学校等重要场所,其道路照明设计应从多种设计方案中选择出一种经济性、合理性高的设计方案。在计算市政道路照度及能耗的基础上,考虑配线等因素,合理设计照明设计图。科学研究与计算,是保证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实现的关键。

(五)合理控制照明灯具间距及高度

在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城市人文特征、照度要求、是否需要设置备用照明、检修照明及应急照明等。灯具安装高度与间距的设计应根据道路宽度、照度值等来确定。一般在市政道路中多采取灯杆形式,将灯具合理设置在一定高度,其路面照度均匀度较好,且可以合理扩大灯具安装间距。然而灯具安装高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灯具安装高度示意图如下:

图1:市政道路路灯安装高度示意图

通过以下公式可以进行道路路灯安装高度计算:

在上图及公式中,H代表的是灯具安装高度,M代表的是灯具维修系数,Iγc 代表的是灯具指向γ角及c角P点光强,γ为高度角,c代表方位角,E代表灯具在P点照度。在确定灯具照射高度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其间距,满足城市照明显色指数及光色指数要求。

(六)合理选择电气附件

在市政道路照明中应所存在的无功功率会引起电压降低及焦耳损失等,为此,应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合理选择电气附件,进行无功补偿配置,是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一般在公路因数补偿路灯中应用分散式电容补偿,安装电容器于照明灯具中可以通过就地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数,补偿后发现灯具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将路灯接地线进行串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二、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应注意事项

在进行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应按照城市照明设计要求及标准,明确照明设计具体的条件,结合供电方式、照明灯具选择等方面,充分保证市政道路照明照度符合实际需求。在市政道路照明系统中应采取不同回路,实现分别配电与分别控制;在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可以应用先进反光设计技术,提高灯具光反射实率,提高灯具应用效率。对景观灯及路灯使用时间进行区分,如开关不一致则应分别采取回路设置,实现电气节能。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为节约能源,在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应科学安排照明节能设计,为保证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质量,应充分考虑道路所处环境、类别及该道路在城市网中重要性及作用等,通过合理确定照明标准、选择光源、选择布置照明方式、组织照明设计、控制安装间就及高度、选择电气附件等措施,实现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实践证明,提高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在节约能源,实现道路照明系统综合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伯伟,刘发明,施皓等.关于市政道路照明电气节能设计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篇5

关键词 城市夜景亮化;城市光污染;环保与节能;夜景亮化设计与控制

城市夜景亮化是商贸兴旺,旅游发达,文化繁荣,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需要,总而言之,这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体现。通过一个城市的夜景照明,可透视该城市的经济繁荣,人们的精神与文化生活水平。城市夜景亮化是运用各种发光器件,结合电气、电子和微电脑技术,根据科学和艺术的用光设计和色彩构成原理,创意城市夜幕中具有观赏价值的灯光艺术景观,以美化城市夜环境的艺术氛围。因此,艺术性应该是城市夜景亮化一个首要的评价原则。在常规的照明设计中,如车间、厂房、教室等室内照明设计和体育场、码头、道路等室外照明设计,主要追求满意的照度指标、照度均匀性、合理的显色性以及合格的眩光指数等。而在城市夜景亮化的设计中,主要是对城市的景观进行灯光的艺术创意。

由于城市整体夜景照明发展迅速,受到技术、产品、经济、管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如何装点城市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景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使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然、清新、美好的环境中,在城市亮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应该说,对一个城市亮化工作首先应考虑总体规划,即在充分了解城市的地位、历史、人文、建筑等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的特色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由于城市亮化受到所在城市的能源和财力的制约,现在一般大中城市的夜景照明往往是各主要建筑物物业单位自行作主,各建筑物间的照明缺乏整体协调性,看上去整个城市夜景分散零乱,没有主次和特点,所以要想搞好一个城市的夜景照明,在电力与资金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首先得设计出一个夜景照明的总体方案和规划,形成该城市的夜景照明风格,然后再按照夜景照明的基本规范和标准,确定不同场合的照度和亮度水平,以及色调匹配和照明方式等。以下分不同照明场合介绍有关亮化工程的一般规范方法和提供一些建议。

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路灯总数大约为250万盏,其中钠灯约占40,我们认为:1)在道路照明设计中应首选高压钠灯,提高高压钠灯的普及率;2)继续提高城市主干道的照明水平,逐步向国际大城市照明水平靠拢;3)充分注意眩光问题,特别是居民区的道路照明;4)加强对照明时间的控制和管理,采用新型节能控制器。

2.城市商业区照明设计

商业照明设计中主要考虑一般照明和重点照明。一般照明包括商业区的道路照明和景观环境照明,现大多采用庭园灯、步道灯、草地灯、彩色喷泉等衬托整个商业区的气氛。按CIE有关标准,商业区道路的照度标准为5 1m-25 lm,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中城市的主要商业区道路的照明基本上与国际标准接近,不过也有个别地区道路照明低于该标准现在新型商厦的照明照度一般在300 lm以上,采用光源的直管型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为多。我们建议在对商业区建筑进行照明设计时要考虑:1)商业建设内部照明形式的多样化,大型商厦不同的销售区域或各种专卖店有其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不同的场所,不同的商品和商品不同的展示方式所要求的照度水平和分布,以及对色调、颜色、明暗分布都有不同的要求。2)商业街景的照明是要进一步渲染和突出商业建筑的个性特色,体现建筑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追求一种格调高雅的享受空间。3)实现照明设计的节能化,商业建筑照明是城市照明用电的大户,目前节能型照明光源和器具的产品也日见成熟,所以商业建筑的照明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照度要求,合理选用高效的照明器具。在购物空间内,提倡减弱背景照度,实现光源的低位布置。

3.街道景观建筑立面照明设计

建筑物夜间照明设计应考虑诸多因素:1)全面了解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轮廓,周围环境,表面材料,业主的设想;2)对建筑物选定照明的主位,确定表现手法,选择合理的照度,合适的光源、灯具,进行艺术创作。一般现代建筑物的景观照明采取的方法有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和特种照明。

夜景环境照明的配电设计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的。而设计人员很大一部分不是专业设计人员,灯虽然亮了,但照明配电却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和配电控制的不合理现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断路器的整定与线路负载不匹配。整定值过大导线截面过小,起不到保护线路和照明器具的作用,事故发生时不能有效跳闸。2)照明器具没有保护接地的安全措施。3)线路敷设不执行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4)控制方式单调,有的甚至连接触器也不设,采用手动合断路器的方式操作不方便也不安全。5)室外配电箱没有采用防雨防腐及安全措施。6)高层大楼的照明器具和线路未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照明控制是夜景照明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照明控制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从过去的手动控制发展到今天的智能控制。

照明设计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一个完美的设计,必须由专业灯光设计人员和专业电气设计人员很好的配合,才能做出优秀的照明工程。

篇6

关键词 沪宁高速公路 照明质量 标准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60

On Lighting Quality Standard of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

ZHANG Xiangqun[1], ZANG Zhengbao[2]

([1] Jiangsu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ureau, Nanjing, Jiangsu 210004;

[2] Jiangsu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4)

Abstract By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highway lighting-related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an analy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the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 and proposed standard for lighting quality through the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

Key words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 quality of lighting; standard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的发展,沪宁高速沿线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交通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苏锡常都市圈的形成,在穿越苏锡常路段周边工业发达,已基本实现城市化。苏锡常路段的交通量也明显增大。沪宁周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致使沪宁城际间的交通流比例呈现逐年加大趋势,沪宁高速城际快速通道的特点愈发趋于明显。

道路照明系统是交通机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畅通起着重要作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高速公路交通机电系统功能上的需要,如为闭路监视系统提供夜间监视条件,改善夜间行车环境,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创建优美的环境。

通过分析国内部分沿线城市化程度较高的高速公路(如广深高速、京津唐高速)设置全线照明的质量标准及运营效果,合理确定沪宁高速公路照明质量标准可更好地提高沪宁高速运营服务水平,能够提高交通事件的快速反映能力和应对处理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2 国外高速公路道路照明标准及现状

2.1 CIE道路照明分级和标准

如表1、表2,根据CIE(115-1995),对于高速公路照明应按M1/M2级的照明等级要求设置照明设施。路面亮度最小维持值为2.0cd/m2/1.5cd/m2。

2.2 CEN(欧洲照明标准)和UNI(意大利照明标准)

表3 CEN和UNI道路分级及照明标准

如表3,根据CEN和UNI,对于高速公路照明应按M1级的照明等级要求设置照明设施。路面亮度最小维持值为2.0cd/m2。

2.3 IESIN(北美照明标准)

如表4,根据IESIN标准,对于高速公路照明路面亮度最小维持值要求为0.6cd/m2。

2.4 日本道路照明标准

如表5,根据日本道路照明标准,对于高速公路照明应按交通量大河干道的照明等级要求设置照明设施。路面亮度最小维持值为2.0cd/m2。

2.5 国外高速公路道路照明对交通安全的保障

统计资料表明,许多国家由于改善了道路照明设置,夜间交通事故减少了40%~60%,重大交通事故也显著减少,见表6所述。因此,从公路交通运输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设置良好的高速公路照明系统,形成合适的夜间交通环境对减少交通事故、保证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迅速、舒适地行驶有着重要意义。

表5 日本道路照明标准

注:交通量大,平均日交通量在15000辆以上;交通量中,平均日交通量在7000~15000辆以上;交通量小,平均日交通量在7000辆以下。

表6 国外高速公路设置道路照明系统交通事故的减少率

3 国内高速公路道路照明标准与现状

3.1 国内照明标准

国内主要规范主要根据CIE标准,结合国内的实情,编制了中国的相关照明标准,主要包括《公路照明技术条件》和《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3.1.1 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公路照明技术条件》(GB/T24969-2010),照明质量要求参照表7。

3.1.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照明质量要求参照表8。

3.2 国内高速公路道路照明设置现状

如表9所示,润扬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采用高压钠灯光源,中分带对称布置,灯杆间距32m,单光源变功率(400W250W)运行。

舟山连岛大桥为双向四车道,采用高压钠灯光源,双侧对称布置,灯杆间距36m,单光源变功率(250W150W)运行。

深高速的机荷高速、盐坝高速为双向六车道,采用LED光源,中分带对称布置,灯杆间距40m,单光源变功率(215W 129W(60%))运行。

4 沪宁高速公路现状

4.1 沪宁高速公路基本情况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东起自苏沪交界的安亭,西止于南京马群,全长约248km。沪宁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高等级、多功能的现代化高速公路,主线高速公路路基42.5m,双向8车道,每车道宽3.75m,中央设3m宽分隔带,外侧设2.5m宽的紧急停车带,设计车速为120km/h。

4.2 沪宁高速交通量

根据2012-2013年交通量统计,全程交通量情况如表10。

表10 沪宁高速公路全程交通量一览表 辆/日

5 沪宁高速照明标准

沪宁高速公路车流密度较大,车流速度高,高速公路的照明等级应按一级道路设置。其参数取值如下:平均亮度(cd/m2)在[1.5,2]区间选取,平均照度(lx)在[20,30]区间选取,且照明质量宜优先满足亮度要求,总均匀度不小于0.4,纵向均匀度不小于0.7。

6 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高速公路现有参照执行的照明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对沪宁高速公路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适合沪宁高速公路的照明质量标准。在环保、节能、高效的基础上保障沪宁高速道路交通安全,同时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高速公路照明技术研究报告.

篇7

关键词:市政道路 照明系统 节能 设计 光照标准 灯杆 功率密度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076-01

该研究列举了市政道路照明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通过设计中确定光照标准和控制功率密度等措施,希望为市政道路照明系统设计的节能化、科学化发展提供参考。

1 市政道路照明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市照明建设中,存在着不少“面子工程”。在道路照明建设中,只注重量,而不注重质,浪费了能源资源。也抑制城市照明建设事业发展。因为照明技术起步相对较晚,在降耗的建设上,有许多进一步提高的地方。第一,道路照明电器产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现行的标准不完善,导致相关活动无章可循,设施质量得不到保障。其次,照明设计是低效照明为主,需完善城市照明规划。提高照明工程中,照明产品的应用程度。再次,假冒伪劣的照明的负面影响。产品质量对照明效果的好坏,有着决定影响。节能照明产品的信誉,关系到照明产品的应用。最后,于照明用电标准限额,需要加强认识,照明用电浪费严重,照明管理与维修没有落实。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照明用电安全性下降。

2 市政道路照明系统设计要点和节能对策

2.1 确定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光照标准

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工作应该将功能和节能两项目标列为出发点,在设计开始前全面收集市政道路系统的相关数据与信息,特别对市政道路等级、城市交通特点、市政道路宽度、市政道路结构等重要信息要有全面掌握,为市政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提供扎实的基础。根据人眼感知和视觉规律,物体能被人所清楚地感知与判别需要有光线作为基础,市政道路照明系统就是为道路表面各种物体提供基础性的照明,通过物体对光线的反射而引起视觉的反应,进而使市政道路使用者及时判别正确的道路信息。从这一点上看,物体反射光线越多,其视觉感觉就会越清晰。但是如果物体反射光线过多,则会造成光污染、眩光等现象,不但会造成观察者的不是,而且容易引起交通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市政道路照明系统设计中应该突出光照标准的实际应用,要根据《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的实际要求,结合市政道路的类型、系统、特点,确定每一处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光照标准,做到对市政道路系统整体的适应。进行光照标准选择时要有一定的机动范围,以便在实际市政道路照明系统施工中可以进行微调与处理,特别对于桥梁、隧道、转弯等特殊路段,应该在防止眩光的基础上提升光照标准,做到对市政道路实际运行安全和通行质量的保证。

2.2 确定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灯杆设计

首先,应该根据市政道路照明的实际需要确定照明灯杆的布设形式,在城市交通直线、居民区、厂矿、机关等部位多采用单侧布置灯杆的方式,选用单侧方式时应该控制照明的实际范围,形成规范的有效宽度;在城市高等级道路和主干路的照明设计和灯杆布设中一般选用双侧布置灯杆的方式,以此来消除单方向照明给驾乘者造成的眩光,做到对市政道路更为稳定地照明。其次,应该根据市政道路的设计选择适宜的灯杆高度,常规的灯杆高度要控制在6~10m的范围之内,对于主干道、快速路要控制高度在12m以内,同时灯杆挑臂要控制长度和角度,不能出现长度超出2m,仰角大于15°的问题,做到对市政道路照明质量的有效保障。

2.3 确定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功率密度

功率密度是市政道路照明功率密度的简称,其主要意义是指在市政道路交通系统上,单位路面面积需要照明的基本功率。确定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功率密度应该结合道路的功能与位置具体划分,同时也应该根据车道数量做到全面调整。城市快速干道车道一般为双向六车道,由于设计行驶速度快,所以功率密度应该大于30LX;城市主干道交通压力大,双向六车道应该将功率密度控制在30LX~20LX之间,以确保行车安全;城市次干道形成压力不大,四车道道路应该将功率密度控制在20LX~15LX之间,低于四车道道路应该将功率密度控制在15LX~10LX之间。总之,通过控制功率密度实现对市政道路系统更为有效地照明,在确保市政道路通行能力与安全的基础上,建立起适于城市发展和节能城市建设的基本体系。

2.4 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节能对策

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该以节能为基本出发点,当前应该根据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城市交通需要来确定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可以在城市骨干道路选择定时控制的照明系统,通过对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电能供应定势调整,做到对电能的节约与控制、可以在城市主要桥梁、隧道采用光电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及时开启和关闭市政道路照明系统,做到对自然光的有效利用,实现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节能化发展目标。在城市二级一下的道路中可以结合定时控制和光电控制两种相结合的新型控制体系,灵活掌握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照明时机,做到对市政道路照明系统能源节约目标的保证。此外,在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整体设计中,要做到结构的节能优化,合理设置变压器、科学利用新型照明设备,做到对功率因数提升和电力能源的节约,做到市政道路照明系统节能化发展。

3 结语

城市基础工程中道路是核心性的纽带和重要的系统,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应该做好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建设工作,在确保城市交通安全与能力的同时,提升道路系统的核心作用和纽带功能。在建设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将系统功能和节能列为重点,要利用设计环节的决定作用,采用各种措施强化市政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工作,做到对市政道路照明功能的满足,提升市政道路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到对城市化和经济建设的体系性、功能性保障。

参考文献

[1] 明新春,骆且,黄海飞,等.基于ZigBee的自组网无线路灯监控系统[J].信息技术,2014(10):23-25,29.

[2] 冯玉如.市政道路照明的网络化智能管理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0(11):195-196,202.

篇8

隧道一种特殊的管状构造物,与洞外明亮宽敞的道路不同,车辆白天进出隧道是一个从明亮进入黑洞,又从黑洞走向明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几个特殊的视觉问题,车辆白天进入隧道,在隧道入口会出现“黑洞效应”;进入隧道后,肉眼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适用隧道内部的光环境,出现“适应滞后现象”;在隧道出口处,由于洞外亮度极高,在出口处出现“白洞效应”。由于这几种特殊的视觉问题,给隧道照明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由于隧道照明是一种密集、定向照明,需要隧道灯具一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点亮, 而LED光源作为一种定向照明光源,特别适合隧道这种密闭空间内的密集照明,能最大限度地发挥LED节能的特点,并且隧道内部相对恒温的工作环境、汽车行驶的空气流动特性也很有利于LED隧道灯灯具的散热,因此隧道照明被认为是LED照明的最佳应用领域之一。

近年来,在国家“十城万盏”的推动下, 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上海等全国各地纷纷开展隧道LED照明试点工程。重庆也紧追试点工程的步伐,目前重庆现有隧道总计超过200座,而在建隧道170余座、总延长近300公里,其中3000米以上特长隧道41座,自2007年开始逐步试点多座隧道,但由于相关部分和LED灯具生产企业对隧道照明的特殊性认识不足、而LED光源本身也尚在发展中,前期重庆各地的LED隧道照明试点工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节能、照明效果令人很不满意,因此相关交通主管部门对隧道LED照明总体持谨慎态度。

为了促进重庆LED隧道照明的健康发展及全面推广应用,针对隧道LED照明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重庆市高速公路集团、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交通部公路设计研究院,联合开展了《高速公路隧道LED智能照明系统设计及应用成套关键技术研究》的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研究,旨在总结国内隧道照明的经验教训,深入认识隧道LED照明的规律与特点,发现国内隧道LED照明试点工程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使隧道LED照明的优势得以发挥、而不足得到逐步克服。通过项目的实施,在隧道照明的关键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对隧道LED照明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2 隧道LED照明的共性问题探讨

2.1 隧道LED照明的光源色温选择问题

2.1.1行车安全性对光源色温的要求

在LED光源中,色温越高、光效越高,纯粹从节能的角度看光源的色温越高越好。由于色温兼具生理性和心理性两种属性,其中生理性包含反应时间、中间视觉效应、对障碍物的分辨能力等指标[1];心理性包含舒适感、满意度等指标。其中反应时间对于保障道路照明节能和交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反应时间短、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在隧道照明中,不应单纯考虑节能指标进行光源的色温选择,还应重点考虑安全指标、从人眼的反应时间出发进行光源的色温选择。

人眼的反应时间不但与照明光源的亮度、被照体的对比度等有关,还与照明光源的色温有关。通过研究不同背景亮度下光源色温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确定隧道光源合理的色温区间,将有利于隧道照明交通安全和科学节能。为了探究在不同背景亮度下,人眼对不同色温的反应时间,选择2700K - 6400K的几种不同色温的紧凑型荧光灯、无极荧光灯进行了对比试验[2]-[3]。图1为2700K、6400K两种不同相关色温紧凑型荧光灯反应时间与背景亮度之间关系的归一化实验结果,图2为4000K、5000K、6500K三种相关色温的无级荧光灯反应时间与背景亮度之间关系的归一化实验结果,但是图1是将2700K的紧凑型荧光灯在背景亮度1.0cd/m2的反应时间实测值作为归一化初始值,图2是将4000K的无极荧光灯在背景亮度0.32cd/m2的反应时间实测值作为归一化初始值。

从图1、图2可以看出,对于紧凑型荧光灯,高色温6400K的反应时间比低色温2700K的反应时间短;对于无级荧光灯,色温4000K和5000K的反应时间相当,且都低于色温6500K时的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时间的研究结果,从隧道照明的安全性出发,色温为4000K~5000K的光源优于高色温6500K或者低色温2700K的光源。

2.1.2行车舒适性对光源色温的要求

从隧道照明舒适性和满意度出发,前人的研究表明[1],不同的色温对人的感觉不同,主观亮度受照度、色温及显色性的交互影响,人在低照度的环境下偏好低色温,当照度愈高时,则偏向于较高的色温。人对色光环境的舒适区域范围如表1所示。

由于不同隧道区段、不同的交通量、不同的行车速度对应着不同的照度值标准,根据表1所示的心理感觉与光源色温、照度的关系,对于照度值小于500Lux隧道照明区段,采用暖色或者中间色较好,对于照度值大于500Lux而小于2000Lux的隧道照明区段,采用中间色或者冷色较好。

因此,在进行隧道照明设计时,需在在满足隧道照明设计物理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视觉舒适性,并在光效、反应时间、色温之间取得平衡。结合反应时间与色温、视觉舒适性与色温、光效与色温关系的研究成果,色温为5000K左右的LED光源是隧道照明光源的较好选择。

2.2 隧道LED照明光源配光与隧道配光方式的探讨

根据国家隧道照明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的要求,将隧道照明按照不同的区段分为了如图3所示的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间段照明、出口段照明、接近段照明等,不同的区段对应着不同的设计亮度值。

根据CEN技术报告“CR 14380-2003”[4],将隧道照明系统分为图4所示的宽光带对称照明系统和图5所示的非对称照明(逆光照明)系统。另外还有一种图6所示的非对称的照明系统―顺光照明系统,要实现隧道照明在符合照明质量的前提下经济合理的设计,需要从灯具配光和隧道配光两方面入手。

在灯具配光方面,由于不同的隧道结构(宽度、高度)、以及不同的隧道内部条件(路面反射系数、墙面反射系数)、隧道的不同区段(基本段、过渡段、入口段、出口段、加强段)对照明的要求有很大差异,使得隧道灯有各种不同的布灯方式(侧面、顶部布灯,单侧、双侧布灯,对称、交叉布灯等),从而对应这不同的灯具配光形式,因此灯具的配光设计方面,需要将灯具的光学配光指标与隧道具体的内部结构、区段、布灯方式相结合。

对于隧道中间段,由于灯具排布间隔较大,适宜采用宽光带对称照明配光,即要求LED隧道灯配光呈蝠翼或朗伯型分布,其最大光强投射角和空间各方向的光强值根据隧道结构、内部条件而定。对于隧道入口段和出口段,亮度值要求很高,需要隧道灯具密集排布,布灯间距很小,可以采用逆光照明方式或者顺光照明方式。由于逆光照明方式能较容易辨别障碍物,并且大幅度提高路面的平均亮度,但是眩光明显,适应于交通流量较小的道路隧道入口段。顺向照明方式,光线照射在行驶车辆的后面,可以提高后行车辆的目视性,增强交通安全性。特别是在汽车刚进入隧道和开出隧道时,能有效的改善先行车辆突然消失这一现象,起到防止事故,缓解阻塞的作用。这种照明方式适应于交通流量大、设计速度高的城市隧道。这两种照明方式对应的LED隧道灯的配光呈偏转的聚光型或者侧射型,其最大光强投射角和空间各方向的光强值根据隧道结构、内部条件而定。

在隧道配光方面,为了达到符合国标亮度值、节能、经济的目的,需要对LED照明灯具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设计。对于图7所示的隧道断面模型,需要优化的参数主要为灯具排列方式(单排中央排列,双排交错排列,双排对称排列)、布灯高度H,布灯位置X,安装倾斜角A,安装间隔S等几个参数。由于照明计算是个很复杂的工程,因此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借助相关照明设计软件并基于相关优化算法实现节能、经济的隧道照明设计。

2.3 功能照明与引导照明配合问题探讨

功能照明和引导照明是道路照明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功能照明帮助驾驶员分辨前方路面障碍物,且辅助道路监控系统记录发生车辆事故的过程;引导照明是为了凸显道路的边缘或者隧道轮廓,避免车辆发生、碰壁现象。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由于高速公路禁止行人行走,而没有设置路灯照明等功能照明,依靠汽车的前照灯完成道路照明的功能,并利用道路两旁反射标志完成引导照明的功能,显示道路边缘,防止车辆,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对于隧道照明,因为车辆是行驶在一个狭窄超长的隧道空间,驾驶员同时兼备心理性(反应时间等)和生理性(安全感等)两种状态,因此隧道照明最好采用功能照明和引导照明相结合的形式,即隧道顶部安置LED隧道照明灯具,隧道两侧安置LED指示灯具。但是由于车辆在隧道行驶时会将前照灯开启,因此可以适当降低中间段的照明亮度指标,而依靠汽车前照灯完成部分功能照明的作用。

2.4 隧道LED照明灯具可维护性问题探讨

2.4.1隧道LED照明灯具的通用性、互换性问题探讨

2.4.1.1 灯具结构尺寸的通用性、互换性问题探讨

目前LED隧道照明示范工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原来高压钠灯的安装条件的基础上用LED隧道灯替换高压钠灯;另一种方式是根据LED隧道灯的配光性能并结合隧道的实际情况设计隧道灯的安装方式(安装间距、安装位置、安装倾斜角等),由于不同的隧道、不同规格型号的LED隧道灯对应着不同的安装方式,这样一来造成安装方式千差万别,LED隧道灯的支撑架也形式各异。由于各LED隧道灯具生产厂家生产的灯具型号各异、安装尺寸各异,这给LED隧道灯的后期维护、更换带来的极大的困难。因此急需解决安装、结构的通用性问题,才能规范市场,促使LED隧道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用LED隧道灯替换高压钠灯方式,需要统一LED隧道灯的安装尺寸,即安装间距、膨胀螺钉的规格、空间安装高度等;对于直接用LED隧道灯进行设计的方式,需要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LED隧道灯灯具能实现灯具互换、厂家互换、型号互换,最大程度上解决LED隧道灯安装、结构的通用性问题。

2.4.1.2 灯具电源的可换性问题探讨

由于LED芯片、封装、散热技术的发展,LED自身的光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使得LED驱动电源的问题日益凸显,其寿命远远小于LED的寿命,在现有的LED隧道灯产品应用过程中,其失效很大程度上是电源故障造成的,驱动电源已经逐步成了LED隧道灯的瓶颈,因此更换电源而不换灯成为一个LED隧道光源维护使用中的实际需求。为了方便地更换电源,在进行LED隧道灯设计时,需要将驱动电源全部外置,即使LED隧道灯灯体与驱动电源分离。

2.4.2灰尘污染与清洗

由于隧道是个相对封闭的管道,虽然进行了通风设计,但是常年累月的车辆通行,车辆尾气等污染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这些灰尘部分粘结到LED隧道照明灯具的玻璃罩或者透镜上,使得灯具的照明效果变差,并且灰尘落在散热器上将使得LED隧道灯散热通道阻塞,散热性能下降,从而造成灯体内的温度上升,并使LED隧道灯的光衰加剧。

与高压钠灯相比,由于LED是冷光源,如果密封设计合理,则LED可以耐受水的直接冲洗。因此如果在LED隧道灯设计时结合LED作为冷光源的特性,努力提高灯具密封、抗水性能,使得LED隧道灯灯具工作直接能耐高压水直接冲射,就可以在灯具正常工作条件下、实现灯具的在线定期清洗维护,从而提高灯具的光效、改善照明效果。

3 结论

隧道照明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隧道照明效果是LED灯具、隧道照明环境、隧道照明设计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本文分析了国内隧道LED照明试点工程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如LED隧道灯的色温选择需要在反应时间、视觉舒适性、光效、色温之间取得平衡,以5000K左右为宜;要达到最佳隧道照明效果,必须综合考虑灯具配光与隧道配光、顺光与逆光方式相结合;为了车辆驾驶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的统一,需实现功能照明与引导照明相结合,并可适当降低中间段的亮度值;在灯具的维护性和更换方面,LED灯具的安装尺寸最好统一,且不同厂家的灯具互换、型号互换,LED隧道灯灯体与驱动电源分离等。上述的这些问题是目前存在的国内隧道LED照明示范工程中的问题,通过LED生产企业与隧道照明设计部门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解决,从而能使隧道LED照明的在兼顾安全性、使用性、节能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LED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吴春海LED路灯色温的思考与选择[C],2009.

[2] 林、张青文、胡英奎等道路照明水平下光源色温与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C],2009

篇9

1.0.1为加强城市容貌的建设与管理,创造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容貌的建设与管理。城市中的建(构)筑物、道路、园林绿化、公共设施、广告标志、照明、公共场所、城市水域、居住区等的容貌,均适用本标准。

1.0.3城市容貌建设与管理应符合城市观划的要求,并应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

1.0.4城市容貌建设应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保持当地风貌,保持城市环境整洁、美观。

1.0.5城市容貌的建设与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

2.0.1城市容貌

城市外观的综合反映,是与城市环境密切相关的城市建(构)筑物、道路、园林绿化、公共设施、广告标志、照明、公共场所、城市水域、居住区等构成的城市局部或整体景观。

2.0.2公共设施

设置在道路和公共场所的交通、电力、通信、邮政、消防、环卫、生活服务、文体休闲等设施。

2.0.3城市照明

城市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总称,主要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街巷、住宅区、桥梁、隧道、广场、公共绿地和建筑物等处的功能照明、景观照明。

2.0.4公共场所

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园、广场等供公众从事社会活动的各类室外场所。

2.0.5广告设施与标识

广告设施是指利用户外场所、空间和设施等设置、悬挂、张贴的广告,标识是指招牌、路铭牌、指路牌、门牌及交通标志牌等视觉识别标志。

三建(构)筑物

3.0.1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应保持当地风貌,体现城市特色,其造型、装饰等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与所在区域环境相协调。

3.0.2城市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的有关规定进行规划控制;历史保护建(构)筑物不得擅自拆除、改建、装饰装修,并应设置专门标志;其他具有历史价值的建(构)筑物及具有代表性风格的建(构)筑物,宜保持原有风貌特色。

3.0.3现有建(构)筑物应保持外形完好、整洁,保持设计建造时的形态和色彩,符合规划街景要求。破残的建(构)筑物外立面应及时整修。

3.0.4建(构)筑物不得违章搭建附属设施。封闭阳台、安装防盗窗(门)及空调外机等设施,宜统一规范设置。电力、电信、有线电视、通信等空中架设的缆线宜保持规范、有序,不得乱拉乱设。

3.0.5城区范围内无擅自拆墙改门和改变原建(构)筑物外墙结构和色调;无擅自在建(构)筑物四周及顶部搭建的建(构)筑物。

3.0.6建筑物增设门窗或对建筑物的门窗进行改造,不得破坏整体房屋外形结构,通道不得占用绿地,门面装修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0.7在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主要道路沿街建筑大门和橱窗应采用全透明玻璃材料,安装防盗门窗的应采用镂空横杆式钢质卷帘门窗。非主要道路沿街建筑防盗门采用卷帘门的,其色彩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使用单位应保持门面整洁。

3.0.8建筑物屋顶应保持整洁、美观,不得堆放杂物。屋顶安装的设施、设备应规范设置。屋顶色彩宜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3.0.9临街商店门面应美观,宜采用透视的防护设施,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物沿街立面设置的遮阳篷帐、空调外机等设施的下沿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的规定。

3.0.10城市道路两侧的用地分界宜采用透景围墙、绿篱、栅栏等形式,绿篱、栅栏的高度不宜超过1.6m。胡同里巷、楼群角道设置的景门,其造型、色调应与环境协调。

3.0.11城市各类工地应有围墙、围栏遮挡,围墙的外观宜与环境相协调。临街建筑施工工地周围宜设置不低于2m的遮挡墙,市政设施、道路挖掘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宜低于1.8m,围栏高度不宜低于1.6m。围墙、围栏保持整洁、完好、美观,并设有夜间照明装置;2m以上的工程立面宜使用符合规定的围网封闭。围墙外侧环境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材料、机具、垃圾等,墙面不得有污迹,无乱张贴、乱涂画等现象。靠近围墙处的临时工棚屋顶及堆放物品高度不得超过围墙顶部。工程竣工后,应同时拆除各种临时工棚和临时设施,并将现场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0.12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不得乱倒,应报经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

3.0.13城市雕塑和各种街景小品应规范设置,其造型、风格、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应定期保洁,保持完好、清洁和美观。

四城市道路

4.0.1城市道路应保持平坦、完好,便于通行。路面出现坑凹、碎裂、隆起、溢水以及水毁塌方等情况,应及时修复。

4.0.2城市道路在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养护、维修等施工作业时,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平整现场、恢复路面、拆除防护设施。

4.0.3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应畅通、完好,道缘石应整齐、无缺损。

4.0.4道路上设置的井(箱)盖、雨箅应保持齐全、完好、正位,无缺损,不堵塞。

4.0.5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出入口构筑物造型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0.6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用于加工、经营、堆放及搭建等。非机动车辆应有序停放,不得随意占用道路。

4.0.7交通护栏、隔离墩应经常清洗、维护,出现损坏、空缺、移位、歪倒时,应及时更换、补充和校正。路面上的各类井盖出现松动、破损、移位、丢失时,应及时加固、更换、归位和补齐。

4.0.8城市道路应保持整洁,不得乱扔垃圾,不得乱倒粪便、污水,不得任意焚烧落叶、枯草等废弃物。城市道路应定时清扫保洁,有条件的城市街区或路段宜对道路采用水洗除尘,影响交通的降雪应及时清除。

4.0.9各种城市交通工具,应保持车容整洁、车况良好,防止燃油泄漏。运载散体、流体的车辆应密闭,不得污损路面。

五园林绿化

5.0.1城市绿化、美化应符合城市规划,并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5.0.2城市闲置建设用地,按规定实行临时绿化。

5.0.3城市绿化应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应遵循生物多样性及适地适树原则,合理配置乔、灌、草,注重季相变化,不得盲目引进外来植物。

5.0.4城市绿地应定时进行养护,保持植物生长良好、叶面洁净美观,无明显病虫害、死树、地皮空秃,城市绿化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公共绿地不宜出现单处面积大于1㎡以上的泥土。

(2)造型植物、攀缘植物和绿篱,应保持造型美观。绿地中模纹花坛、模纹组字等应保持完整、绚丽、鲜明。绿地围栏、标牌等设施应保持整洁、完好。

(3)绿地环境应整洁美观,无垃圾杂物堆放,并应及时清除渣土、枝叶等,严禁露天焚烧枯枝、落叶。

(4)行道树应保持树形整齐、树冠美观,无缺株、枯枝、死树和病虫害,定期修剪,不应妨碍车、人通行,且不应碰架空线。

5.0.5城市道路绿地率指标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5.0.6绿带、花坛(池)内的泥土土面应低于边缘石10cm以上,边缘石外侧面应保持完好、整洁。树池周围的土面应低于边缘石,宜采用草坪、碎石等覆盖,无泥土。

5.0.7对古树名木应进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并应制定保护措施、设置保护标志。

5.0.8城市绿化应注重庭院、阳台绿化和垂直绿化。

5.0.9河流两岸、水面周围,应进行绿化。

5.0.10严禁违章侵占绿地,不得擅自在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上悬挂或摆放与绿化无关的物品。

六公共设施

6.0.1公共设施应规范设置,标识应明显,外形、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应保持完好、整洁、美观,无污迹、尘土,无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乱吊挂,无破损、表面脱落现象。

城市街道、公共场所、商业街、停车场、广场、公交车站点、园林绿地等,合理设置必要的水冲式公厕和适用的废物箱、垃圾容器等环境卫生设施。

6.0.2各类摊、亭、棚的样式、材料、色彩等,应根据城市区域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造,宜兼顾功能运用与外形景观,并组合设计,一亭多用。

6.0.3书报亭、售货亭、彩票亭等应保待干净整洁,亭体内外玻璃立面洁净透明;各类物品应规范、有序放置,严禁跨门营业。

6.0.4城市中不宜新建架空管线设施,对已有架空管线宜逐步改造入地或采取隐蔽措施。

6.0.5电线杆、灯杆、指示杆等杆体无乱张贴、乱涂写、乱吊挂;各类标识、标牌有机组合、一杆多用。

6.0.6候车亭应保持完整、美观,顶棚内外表面无明显积灰、无污迹;座位保持干净清洁,厅内无垃圾杂物、无明显灰尘;广告灯箱表面保持明亮,亮灯效果均匀;站台及周边环境保持整洁。

6.0.7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应保持整洁,不得污染环境;应定期维护和更新,设施完好率不应低于95%,并应运转正常。

6.0.8公共健身、休闲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

6.0.9城市公厕新建、改建的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类以上公厕建筑标准。

公厕设施完好,厕标、厕牌、厕所照明等设施齐全。

公厕应保持地面、墙面、门窗、蹲位的清洁卫生,排污畅通,无蝇蛆、尿碱、恶臭。

七广告设施与标识

7.0.1广告设施与标识按面积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并应符合表7.0.1的规定。

注:a指广告设施与标识的任一边边长,S指广告设施与标识的单面面积。

7.0.2广告设施与标识设置应符合城市专项规划,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兼顾昼夜景观。

7.0.3广告设施与标识使用的文字、商标、图案应准确规范。陈旧、损坏的广告设施与标识应及时更新、修复,过期和失去使用价值的广告设施应及时拆除。涉外单位、门店的广告设施应同时设置中外文识别标识。

7.0.4广告应张贴在指定场所,不得在沿街建(构)筑物、公共设施、桥梁及树木上涂写、刻画、张贴。

7.0.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严禁设置户外广告设施:

(1)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2)影响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的。

(3)妨碍居民正常生活,损害城市容貌或者建筑物形象的。

(4)利用行道树或损毁绿地的。

(5)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风景区的建筑控制地带。

(6)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

7.0.6人流密集、建筑密度高的城市道路沿线,城市主要景观道路沿线,主要景区内,严禁设置大型广告设施。

7.0.7城市公共绿地周边应按城市规划要求设置广告设施,且宜设置小型广告设施。

7.0.8对外交通道路、场站周边广告设施设置不宜过多,宜设置大、中型广告设施。

7.0.9建筑物屋顶不宜设置大型广告设施,三层及以下建筑物屋顶不得设置大型广告设施,当在建筑物屋顶设置广告设施时,应严格控制广告设施的高度,且不得破坏建筑物结构;建筑物屋顶广告设施的底部构架不应,高度不应大于1m,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广告设施结构稳定、安装牢固。

7.0.10同一建筑物外立面上的广告的高度、大小应协调有序,且不应超过屋顶,广告设置不应遮盖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窗户。

7.0.11人行道上不得设置大、中型广告,宜设置小型广告。宽度小于3m的人行道不得设置广告,人行道上设置广告的纵向间距不应小于25m。

7.0.12车载广告色彩应协调,画面简洁明快、整洁美观。不应使用反光材料,不得影响识别和乘坐。

7.0.13布幔、横幅、气球、彩虹气膜、空飘物、节目标语、广告彩旗等广告,应按批准的时间、地点设置。

7.0.14招牌广告应规范设置;不应多层设置,宜在一层门檐以上、二层窗檐以下设置,其牌面高度不得大于3m,宽度不得超出建筑物两侧墙面,且必须与建筑立面平行。

7.0.15路铭牌、指路牌、门牌及交通标志牌等标识应设置在适当的地点及位置,规格、色彩应分类统一,形式、图案应与街景协调,并保持整洁、完好。

八城市照明

8.0.1城市照明应与建筑、道路、广场、园林绿化、水域、广告标志等被照明对象及周边环境相协调,并体现被照明对象的特征及功能。照明灯具和附属设备应妥善隐蔽安装,兼顾夜晚照明及白昼观瞻。

8.0.2根据城市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进行亮度等级划分,合理控制分区亮度,突出商业街区、城市广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区域、标志性建(构)筑物及主要景点等的景观照明。

8.0.3城市景观照明与功能照明应统筹兼顾,做到经济合理,满足使用功能,景观效果良好。

8.0.4城市照明应符合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光污染,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城市照明设施的外溢光/杂散光应避免对行人和汽车驾驶员形成失能眩光或不舒适眩光。

(2)城市照明灯具的眩光限制应符合表8.0.4的规定。

8.0.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照明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8.0.6城市照明应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应采用高效、节能、美观的照明灯具及光源。

8.0.7灯杆、灯具、配电柜等照明设备和器材应定期维护,并应保持整洁、完好,确保正常运行。

8.0.8城市景观照明和城市功能照明设施应完好,城市道路及公共场所装灯率及亮灯率均应达到95%。

九公共场所

9.0.1公共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无违章设摊、无人员露宿。经营摊点应规范经营,无跨门营业,保持整洁卫生,不影响周围环境。

9.0.2公共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垃圾、污水、痰迹等污物。

9.0.3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放点(亭、棚)应布局合理、设置规范,车辆停放整齐。非机动车停放点(亭、棚)不应设置在影响城市交通和城市容貌的主要道路、景观道路及景观区域内。

9.0.4在公共场所举办节庆、文化、体育、宣传、商业等活动,应在指定地点进行,及时清扫保洁。

9.0.5集贸市场内的经营设施以及垃圾收集容器、公共厕所等设施应规范设置、布局合理,保持干净、整洁、卫生。

9.0.6有关部门准予临时占路堆放的物料,堆放整齐,散体物料有防污染措施;临时搭建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造型及色调不影响市容观瞻。

9.0.7主要大街两侧不得经营石材、铝合金、防盗窗、铁器和木器等制作加工业务,底层住宅不得改变使用性质开设饭店、歌(舞)厅、茶园等造成油烟、噪声污染的经营场所。

9.0.8沿街单位、经营门店和物业管理小区的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密闭收运。

9.0.9临街门店必须使用清洁能源进行采暖,不得在临街设置烟囱,采取措施防止油烟污染,具备上下水道,不得临街设置锅、炉、灶具和水池,不得沿街泼撒污水、倾倒杂物。

9.0.10在街头临时增设的销售网点,应备有垃圾容器,且周围整洁。

9.0.11城区环城路以内无露天废品收购点。

9.0.12市区内无抛撒殡葬、祭奠用品现象;无灵车在市区街道及中心区域穿行游转现象。

9.0.13市区主要大街临街面不得设置车辆清洗场地。

车辆清洗场地不得占用城市道路和其他公共场地,并不影响周围环境与交通。

车辆清洗场点应当符合规划和行业标准,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和泥沙设施,污水接入城市下水道,保持经营场所和四周环境整洁。

十城市水域

10.0.1城市水域应力求自然、生态,与周围人文景观相协调。

10.0.2水面应保持清洁,及时清除垃圾、粪便、油污、动物尸体、水生植物等漂浮废物。

10.0.3水体必须严格控制污水超标排入,无发绿、发黑、发臭等现象。

10.0.4水面漂浮物拦截装置应美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得影响船舶的航行。

10.0.5岸坡应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无堆放垃圾,无定置渔网、渔箱、网簖,无违章建筑和堆积物品。亲水平台等休闲设施应安全、整洁、完好。

10.0.6岸边不得有从事污染水体的餐饮、食品加工、洗染等经营活动,严禁设置家畜家禽等养殖场。

10.0.7各类船舶、趸船及码头等临水建筑应保持容貌整洁,各种废弃物不得排入水体。

10.0.8船舶装运垃圾、粪便和易飞扬散装货物时,应密闭加盖,无现象,防止飘散物进入水体。

十一居住区

11.0.1居住区内建筑物防盗门窗、遮阳雨棚等应规范设置,外墙及公共区域墙面无乱张贴、乱刻画、乱涂写,临街阳台外无晾晒衣物。各类架设管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有关规定,不得乱拉乱设。

11.0.2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完好畅通,整洁卫生,无违章搭建、占路设摊,无乱堆乱停。道路排水通畅,无堵塞。

11.0.3居住区内公共设施应规范设置,合理布局,整洁完好。坐椅(具)、书报亭、邮箱、报栏、电线杆、变电箱等设施无乱张贴、乱刻画、乱涂写。

11.0.4居住区内公共娱乐、健身休闲、绿化等场所无积存垃圾和积留污水,无堆物及违章搭建。

11.0.5居住区的垃圾收集容器(房)、垃圾压缩收集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应规范设置定期保洁和维护。

11.0.6居住区内绿化植物应定期养护,无明显病虫害,无死树,无种植农作物、违章搭建等毁坏、侵占绿化用地现象。

篇10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照明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照明管理应当遵循经济实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建设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第三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照明的规划、勘察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局是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

县(市)、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照明管理工作。

发改、财政、电力、建设、规划、交通、公安等部门和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城市照明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城市照明管理机构受市城市管理局委托具体负责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城市照明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经与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衔接后,报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应当包括城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资源、节能和环保措施等内容。

第七条在城市建成区内的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广场、住宅区应当设置功能照明设施。

在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区域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统筹设置功能照明设施。

第八条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城市建成区内应当设置景观照明设施的范围包括:

(一)甬江、余姚江、奉化江及其他城市景观河道的两侧堤岸和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立面及顶部;

(二)繁华商业区范围内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立面及顶部;

(三)城市主干道路两侧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立面及顶部和绿地;

(四)公园、绿地、机场、码头、车站和城市立交桥等城市基础设施;

(五)体育场(馆)、剧院、美术馆、博物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体育文化设施;

(六)市、区人民政府认为应当设置景观照明的设施。

城市景观河道和繁华商业区、城市主干道路两侧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具体范围,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公布。

县(市)、镇海区、北仑区景观照明设施设置范围由各地人民政府按照当地的实际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

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和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范围配套建设城市照明设施,其配套资金应纳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总投资。

在实施本条第一款的建设项目时,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审查城市照明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并征求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条城市照明设施建设项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验收时,有关部门应当通知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一条城市照明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改造及相关材料设备的选用采购应当符合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城市照明技术规范、合理用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安全规范、光污染控制标准等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本办法实施前未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配套建设城市照明设施的或者设置的城市照明设施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应当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建设和改造。

第十三条城市照明建设项目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城市照明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制度。

政府投资和政府为主投资的城市照明建设项目,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招标或政府采购。

第十四条政府投资的城市照明设施的建设、改造和大修经费和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建设、改造经费,应当纳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

鼓励社会资金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照明设施的建设。

第三章维护和管理

第十五条城市照明设施的维护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功能照明设施、政府投资建设的景观照明设施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景观照明设施由设施所有权人负责。

城市照明设施的维护责任人应当按照城市照明设施维护技术规范进行维护。

第十六条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景观照明设施需移交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维护的,应当经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城市照明设施安装、施工质量及安全标准;

(二)符合纳入统一管理的城市照明技术和安全标准;

(三)提供必要的维修、运行条件;

(四)具备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档案。

第十七条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维护的城市照明设施的维护费用,应当纳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

第十八条城市照明设施出现故障或损坏,养护责任人应当及时予以修复。

第十九条除不可抗力外,城市功能照明设施应当每天启闭,启闭时间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城市景观照明设施启闭时间根据实际需要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且由所有权人维护的景观照明设施应当根据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时间开启,所需费用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作适当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公布。

第二十条城市照明设施附近的树木距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米。树木因自然生长而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或者影响照明效果的,城市照明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告知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因不可抗力致使城市绿地或者树木严重危及城市照明设施安全运行的,城市照明管理机构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先行处理,同时立即告知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因特殊情况确需在城市照明设施安全距离内植树、挖坑取土或者在城市照明设施上设置通讯线缆、宣传品、广告等物体的,应当征得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城市照明设施技术标准及安全规范要求实施。

第二十二条因工程建设确需拆除、迁移、改动城市功能照明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征得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三条损坏城市照明设施的,责任人应当妥善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通知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

城市照明设施因交通事故受到损坏的,公安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就损坏城市照明设施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禁止下列损害城市照明设施的行为:

(一)在城市照明设施上涂、划、刻、写、晾晒衣物;

(二)在城市照明设施安全距离内倾倒含酸、碱、盐等腐蚀物和具有腐蚀性的废渣、废液;

(三)盗窃、损毁城市照明设施。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业主单位不同意建设、改造的或者社会资金投资的景观照明设施未按照规定时间开启的,按照《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擅自在城市照明设施安全距离内植树、挖坑取土或者在城市照明设施上设置通讯线缆、宣传品、广告等物体的,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擅自拆除、迁移、改动城市照明设施的,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造成照明设施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三)项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造成照明设施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门及城市照明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本办法规定设置、维护城市照明设施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设置城市照明设施的;

(三)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其他、、行为。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中有关用语的涵义:

(一)城市照明,包括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功能照明是指采用路灯照明等形式,以亮化城市、便利市民生活为目的的照明总称。景观照明是指采用泛光照明、轮廓照明等形式,以美化城市、商业宣传、丰富城市夜景为目的的照明总称。

(二)城市照明设施,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用于城市照明的配电室、变压器、地上地下管线、灯杆、灯具、工作井以及照明附属设备等。

(三)城市建成区,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