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护理要点

篇1

【关键词】脑瘫;新生儿;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69-02

小儿脑瘫在临床上的发生几率较小,主要是患儿在活动过程中或是发育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伤害到患者的中枢运动神经,造成患者的运动、智力、言语、情感等方面的障碍,同时出现癫痫等情况,对患者的预后及发育情况具有较大的影响。

1采集的不同患者的资料

脑瘫患儿 65 例,其中痉挛性四肢瘫27例,手足徐动型脑瘫14例,痉挛性双下肢瘫16例,弛缓性瘫4例(以后转为痉挛性),运动过度型4例。65例中语言障碍者50例,精神发育迟滞者15例,无一例癫痫(EP)发作者;年龄最大者12岁,最小者1个月,其中,男41例,女24例。

2概述患脑瘫新生儿常用的护理方式

2.1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

脑瘫患儿由于肢体残疾及语言障碍,与外界交流困难,家长及患儿常有心理障碍,尤其是家长心情更加焦急,急于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但患儿由于智力障碍,往往表现为敌视治疗,不能很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甚至与之表现为敌视态度,尤其是痉挛性脑瘫患儿,常因抵触情绪使肌力高张的肢体更加僵硬而无法进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先做好心理沟通,首先劝慰家长消除急躁情绪,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患儿配合治疗,以温和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诱导患儿接受治疗,遵照示范-等待-鼓励-示范的原则,使患儿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消除紧张,以便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2.2对摄食训练方面的护理

摄食功能是发育功能的前提,脑瘫患儿由于处于摄食功能发育期,常因残存的哺乳反射及其他异常反射和运动障碍而影响了摄食功能的学习,继而造成了语言学习障碍,因此,要对患儿进行摄食训练。摄食训练前首先对摄食功能进行评估,观察吃饭时头颅、躯干、骨盆的控制,肩胛带的稳定性的咀嚼功能,观察患儿入口的姿势、、过程、时间以帮助其自主摄食。 如动作失调型脑瘫,因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而无法自主进食,对此类患儿可以使用带双耳的口杯进汤,以保持

身体的平衡,也可以让患儿坐在特制的餐桌连椅上,一手扶餐桌把手,一手握汤勺,将碗固定在桌子上,这样身体能保持部分平衡,再鼓励患儿自主摄食。护理人员不参与喂食,而以语言鼓励患儿自主摄食,以培养其自理能力。

2.3对语言训练方面的护理

脑瘫患儿尤其是痉挛性及平衡障碍型,因脑发育障碍,常使舌、咽、喉部肌肉发育也障碍,而出现构音障碍,加上颈部的不随意运动及紧张性颈反射的存在,抑制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可出现膈肌运动与呼吸运动的不协调,而发生心率和呼吸运动的异常,从而加重语言障碍,对这些患儿,语言训练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护理:①呼吸调节 幼小儿童进行强制性腹式呼吸发 , 方法为:使小儿仰卧位,用腹带固定空胸廓下部,抑制胸式呼吸,同时让小儿学习腹式呼吸。 先用手掌轻轻挡患儿口鼻,并将双下肢自腹部屈曲处轻轻按压,让小儿腹部放松,尽量呼出肺部残余气体,然后放开手,并将双下肢伸直,同时让小儿挺胸,尽量吸入新鲜空气,如此反复进行十几次。②发音调节 随正常人的发音次序 , 以最好教的音为顺序,从单音音节到说话逐渐提高,原则为先发元音,如[A]、[u],然后发辅音 ,由双唇音开始加[b]、[p] 、[M],能发这些音后 ,再学习发较难的音。对发音异常者,可咀嚼口香糖,使腭关节运动,也可利用压舌板或手指对患儿做被动训练,口唇开合及舌运动等综合运动才能发出音来。 对小儿可从单音开始,护理人员做口型示范,让患儿对着镜子边发音,边纠正,然后练习说话、唱歌等,达到尽量使发音准确的目的。③协调运动的调节 小儿置于右侧,医护人员在患儿后头部调节颌关节;拇指贴在颌关节,食指放在上腭和下唇之间,中指放在颌下,平按住使之不动,也可从正面做颌的调节,拇指放在颌与下唇之间,食指置于颌关节,中指牢固地顶住颌下部位。

2.4对高危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出生后窒息及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是发生脑瘫的高危因素,为防止和减少脑瘫发生率,除对患儿正常治疗外,常规给予头部亚低温疗法,减慢脑组织代谢,使神经轴突谷氨酸释放减少,抑制脑皮质区神经之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 ,提高血糖水平 ,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使细胞凋亡减慢,临床观察可减少脑损伤的进一步发生。

2.5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

指导家属正确护理患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患儿情况和不同阶段,定时定量有针对性的布置家庭训练任务,以达到最好疗效。例如坐位脱衣较为方便,通常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教会如何大小便、使用卫生纸等,要求在家长的监督下,注意培养患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2.6推拿按摩和训练针护理

在完成药物服用治疗外,每天对患儿的局部部位进行轻揉、搓、捏、

拍打,确保患儿身体静脉疏通情况,同时护理工作需要完成患儿血液循环、肌张力的一定改善,通过推拿按摩辅助患儿进行身体锻炼,确保每天护理时间在15min左右,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分别采用bebath法、vojta法及上田法,促进正常运动发育和平衡反射,抑制异常姿势及运动,增强肌力,降低肌张力。

结语:康复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正确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患儿治疗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病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尽可能使患儿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为家庭和社会减负担。

参考文献

[1]周雪娟.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

篇2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17.7.0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60-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6,80 case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dopt the single blind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ensive nursing,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ventil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index, oxygenation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Newborn; Respiratory failure; Noninvasive ventilator;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20,China

o创呼吸机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通过对2014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别实施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比其护理效果,以归纳总结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1月-2016年10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证实为呼吸衰竭,具有无创通气的治疗指征。此次研究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胎龄30~35周,平均32.5周;包括新生儿肺炎15例,早产儿呼吸暂停1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肺透明膜病4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胎龄29~35周,平均32.0周,包括新生儿肺炎16例,早产儿呼吸暂停1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肺透明膜病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及时对呼吸机参数做出调整,并简单为患儿家属讲解无创通气治疗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1)精细化准备工作。对无创呼吸机的相关附件进行检查,确认无创呼吸机无故障后,取无菌蒸馏水加入至刻度线即可,开启呼吸机进行功能测试。(2)精细化心理护理。与患儿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耐心为患儿家属讲解无创通气治疗的重要性、优越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并为患儿家属示范面罩取戴方法,患儿家属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安抚患儿。(3)精细化呼吸道护理。在患儿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应定时对患儿痰液及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清理,帮助患儿翻身、吸痰,必要时可采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4)精细化营养护理。由于新生儿出现呼吸障碍后,其机体代谢加快,加上新生儿本就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因此,护理人员可对新生儿进行加强胃肠道营养,必要时可采取肠外营养输注。(5)精细化皮损预防护理。由于面罩应用过程中,患儿容易因面罩压迫导致皮肤损伤,故面罩的选择应十分慎重,应根据患儿的面部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松紧度以一指为宜,由于新生儿皮肤容易受损,尤其需注意避免系带过紧。(6)精细化胃肠道并发症预防护理。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定时对患儿进行调整,还可对患儿腹部进行轻柔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主要护理指标包括患儿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24 h后呼吸指数[RI,P(A-a)DO2/PaO2 ]、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OI,PaO2/FiO2)、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其中,患儿家属满意度采用护理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为0~100分,0~59分表示不满意,60~79分表示一般满意,80~100分表示十分满意,将达到60分者均归为满意[2]。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勺楹粑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呼吸指数、氧合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气漏5例,皮损2例,胀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出现气漏1例,皮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衰竭主要是因各种因素导致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在新生儿疾病中较为常见,新生儿容易因胎粪吸入、肺炎、早产等原因而致呼吸衰竭,如患儿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3-4]。无创呼吸机是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护理风险因素,有可能会影响到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故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其必要性,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解除新生儿的呼吸衰竭状态[5-7]。

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是新生儿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中的重点问题,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中涌现出较多的新型护理模式,如精细化护理,该护理模式的核心为“精细化”,即对各个环节的细节进行干预,通过对护理服务过程中各环节进行加强护理,可有效规避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现护理服务的全面性、系统性、精细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呼吸指数、氧合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呼吸衰竭新生儿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其呼吸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预后,还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董志凤,姚其娟,孙俏丽,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48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8):48-49.

[2]廖秀春.56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及护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0):12.

[3]崔岢丰.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2):266-267.

[4]熊月娥,贺芬萍,周钝敏,等.SiPAP呼吸支持在早产儿机械通气应用中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2(6):74-75.

[5]周广玲,高翔羽,张艳艳,等.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25-27.

[6]李媛.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干预方法[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6):372-373.

篇3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护理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模式逐渐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逐渐成为各大妇产医院所追求的目标。母婴同室主要是将新生儿与母亲放在一个房间进行护理,并且产后的所有时间都是母婴一起生活,由母亲按照要求进行喂养、洗澡、穿衣和睡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成长,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用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186例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93例分娩孕妇,其中对照组中93例产妇,年龄在23~42岁,平均年龄为27.8岁,剖宫产孕妇50例,阴道分娩孕妇43例,新生儿的体重为3.2~4.1kg,平均为3.75kg。实验组中的93例母婴,年龄在22~40岁,平均年龄为26.2岁,剖宫产孕妇50例,阴道分娩孕妇43例,新生儿的体重为3.1~4.3kg,平均为3.8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母婴采用的是传统母婴分离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工作都是由母亲一个人来完成。实验组中母婴采用了新的护理理念,即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教授分娩孕妇对于新生儿的喂养技巧,指导她们如何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对新生儿进行哺乳,从而避免出现皲裂现象。同时还要求孕妇对新生儿的呼吸、脸色、啼哭以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且要做好相应症状的预防措施。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这时就要求保持室内温度均衡,不要过热或者过冷。在新生儿休息的时候保持其侧卧姿势,从而避免奶水溢出发生窒息现象。而且在每次喂奶的时候,要求孕妇对自己的双手和进行清洁,避免新生儿出现感染现象,并且将哺乳的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为宜。每次新生儿哺乳的量也要因人而异,通常需要喂养到新生儿停止哭啼为止。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细嫩,极易导致受伤和感染,所以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定期对新生儿的肤色进行观察,如果新生儿出现感染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在孕妇出院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产妇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对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许和处理,其中的数据使用了x±s的方式来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实验组母婴在分娩1w之内的喂养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她们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如今,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主要包括脐带护理、沐浴护理等,并且所有护理操作均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来完成,而且新生儿的父母及家属几乎是看不到护理过程的,这难免会使其产生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增大了对新生儿护理模式的挑战,逐渐发展起来的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深受孕妇及家属的青睐。

对于刚做父母的家长而言,面对新生儿的时候通常会束手无策,对于相关的护理措施一窍不通,更不用说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皮肤护理、脐带护理了。自从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出现,将对新生儿每天的护理工作都放在孕妇及家属的身边来进行,这时孕妇及家属可以亲身了解和掌握个各项护理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边操作边给父母进行示范和讲解,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孕妇及家属更好的掌握护理要点,而且孕妇还可以亲身体验护理的乐趣,从而为出院后的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的孕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加强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推广,可以有效的提高孕妇及家属对相关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为孕妇的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娩孕妇由于产后会存在宫缩痛、疼痛、缺乏对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她们很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的心理情绪。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孕妇在产褥期是抑郁症的高发期,所以,医护人员要想办法帮助分娩孕妇进行相关角色的转变,带着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眼前的所有事情。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开展,增加了护理人员与分娩孕妇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孕妇所不理解的地方,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孕妇很好的进入母亲的角色,而且还能够准确的帮助宝宝做各项护理操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本次研究中93例母婴同室护理均取得明显的效果,喂养及新生儿的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几率差异教大。新生儿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群体,而且父母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抱有较高的期望值,母婴同室护理可以让产妇及家属亲自感受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所进行的耐心护理,从而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足度和信任度。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所有产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都非常满意,而且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足度有所下降,为91.40%,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产妇的康复和满意度产生影响,而且护理人员在与产妇及家属进行交流时,也可能涉及到其它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沟通技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1~3]。

综上所述,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孕妇转变角色,消除内心的恐惧、焦急心理,而且还能更好的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进一步督促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技巧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以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听力筛查769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8(33):94-95.

篇4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各理想护理措施为纵轴的日程计划表[1],使临床治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缩短住院日,提高质量的管理方法。在妊娠过程中,孕产妇会受到包括自身、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 。为有效地满足产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我科将CNP 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取得良好效果,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8月至2012 年12月我科正常待产妇4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 例, 2 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即在住院期间无固定时间限制、无计划、随机灵活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产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责任护士根据产科护理路径表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

1.2.1 制定CNP 表 为了保证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根据产妇的基本需求、治疗和护理的特点、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1.2.2 实施 产妇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向其做好入院宣教并发放临床健康教育表,讲述CNP 的有关内容[4] 。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住院环境、饮食指导、安全指导、检查指导、用药指导,分娩教育指导自数胎动和吸氧。

进行产前、产时心理指导,讲解产程各期的注意要点和分娩配合技巧及剖宫产时心电监护、禁食、去枕平卧、腹部压沙袋的作用及重要性,留置尿管的意义及护理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早期排尿的重要性。分娩后母婴物品准备,早接触早吸吮,指导第1 次母乳喂养,做好饮食指导。

对产后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喂奶、喂奶姿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与消退时间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以防产后抑郁[3] 。

对出院产妇进行指导,新生儿出院产科登记,产妇饮食、休息、避孕、复诊,新生儿疫苗接种,出生证明的办理,母乳喂养知识。

1.2.3 评价方法 出院前对每例产妇采用匿名自填调查表方法进行评价。(1)健康教育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相关知识问卷进行测试,采用百分制,得分在80 分以上视为健康教育达标。(2)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采用匿名自填调查表方法进行统计,90%以上满意视为合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 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孕期知识掌握程度、育儿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作为护理管理新模式,融入了成效管理的概念,以取得最佳护理效果为基本水准而设计,有严格的时效性。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帮助规范护理行为,有效指导临床护理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使医务人员能够有计划、有目的、有预见性地依照标准、科学的工作流程进行临床护理,防止因个人能力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遗漏与疏忽[3]。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实施的产科健康教育, 使每位产妇都能得到规范的、连续的、完整的健康教育,使产妇了解整个护理流程,帮助产妇解决产前和分娩当中存在的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心理问题,满足了产妇的需求,使她们不再茫然而被动,可以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提高对医务人员工作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4]。

产科健康教育是一项人性化的、有目标、有标准、系统而有具体、灵活而又有延续的教育活动,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显著高于产科常规护理。能有效加强加强产妇母乳喂养基本知识、新生儿护理基本技能及母婴保健基本技能。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孕期知识掌握度、对新生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临床护理路径使产科健康教育程序化和规范化,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完善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也是今后护理管理者需要重视的问题[6] 。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32.

[2] 周婉靖,金红. 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3 -4.

[3] 马鑫,温韬雪,孟春艳.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9):6-7.

[4] 肖艳兰,邓文娟. 温馨产科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106 -107.

篇5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新生儿;床旁护理;护理技能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351-01

新生儿的出生使产妇分娩后很快面临照顾新生儿的责任,初产妇家庭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因为初为人父母,他们对产后的卫生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缺乏了解。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特别对于剖宫产的初产妇,还面临手术切口恢复问题,其产后心理健康状况更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影响产妇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缺乏照顾新生儿的知识和技能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笔者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与结果研究如下。

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条件

1.1转变护士服务观念组织护士学习卫生部提出的在全国医疗机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打破陈旧落后的护理模式,寻求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使病人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内涵,更好的服务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床旁护理模式,将责任护士还给产妇,使母婴在住院期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身边进行,包括分娩、母婴的一般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心理护理等。

1.2病房设施及环境的准备

1.2.1床单元准备每个房间都设有产妇多功能床、新生儿床及家属床各一张,婴儿床在两张床之间,以便产妇随时观察到新生儿及方便哺乳。在房间配备空调、通风、保暖设施,使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50%~60%,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1.2.2浴室准备在房间配备空调、通风、保暖设施,温湿度调整沐浴、抚触时的室温达到26~28℃。设置上下水、热水管道等设施,配有沐浴池、游泳池、温度计、洗手消毒液、婴儿洗护用品、毛巾、妇及家属坐的凳子等。

1.3护理人员培训包括母婴护理技术及相关业务在内的所有培训工作

1.4排班模式根据一体化产科病房工作特点,实行弹性排班,护士长根据每天的住院患者的人数,安排责任护士,责任护士随叫随到,每个护士管3张床,突出责任包干制,主要负责母婴的床旁护理(产妇术后及分娩后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新生儿一般护理、床旁沐浴、抚触、游泳、听力筛查、疾病筛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根据专业护士的能力分为高级专业护士和初级专业护士,高级专业护士分管病情较重病人或承担护理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或分管相对较多的母婴护理,初级专业护士则分管病情较轻的病人或承担护理技术含量较少的岗位,同时高级专业护士指导和管理初级专业护士。

2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2.1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水温38~40℃,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2.1.1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2.1.2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沐浴水温38~40℃。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一一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cm的环行消毒,消毒2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2.2床旁抚触

婴儿床旁护理抚触步骤:房间温度28℃以上,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婴儿放松,操作前务必洗净双手,正式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双手轻轻对搓,使婴儿油具备一定热度后开始抚触,抚触步骤为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抚触,特别注意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婴儿做抚触,可选择沐浴前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也可选择两次进食之间,婴儿不烦躁、不疲倦、不饥饿也不太饱、清醒的状态最适合。让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实施效果

篇6

【关键词】 产后访视; 母婴保健; 健康指导

产后访视是围生期保健的重要部分, 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1]。为了更加主动地实施母婴保健措施, 让每位产妇充分了解产褥期康复的生理过程, 同时及时得到产妇的反馈信息, 以更好地为母婴服务, 降低母婴疾病发生率, 促进母婴健康, 提高母婴生存质量。作者对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卫生院所辖区域内172例产妇及172例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了解产妇的健康状况和新生儿各项体征的变化,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辖区内自2009 年 6 月 至2012 年 6月共访视产妇 172例,新生儿 172 例。其中产妇年龄 19~41 岁,初产妇129例,经产妇43例,自然分娩 79 例,剖宫产 93例,孕周 < 37 周 12 例,孕周 > 37 周160 例,早产儿 2例,足月产160 例,低体质量儿 1 例,巨大儿 9 例。

1.2 方法 按照苏州市妇幼保健规范要求,自然分娩者于产妇出院后2~3 d、产后14、28 d ;剖宫产者于产妇出院后2~3 d、产后18、28 d通知产妇及婴儿来院复查。产后随访的目的是指导产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指导产后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的要点,对本院不能解决的,可转至上级医院。

1.3 访视内容

1.3.1 产妇健康状况 了解产妇健康状况,包括:血压体温和体质量、检查溢乳情况、检查子宫恢复情况、顺产并行会阴侧切的产妇检查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有无恶露及性状,提供合理的母乳喂养指导。并及时发现与治疗乳腺炎,会阴切口感染及产后抑郁症等。接受母婴健康状况的咨询及处理,指导母亲及其家属做新生儿抚触、按摩。访视的同时,告知其预防接种的时间、并预约产妇42d做产后检查。

1.3.2 婴儿方面情况 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包括皮肤颜色,呼吸节律,吸吮能力,脐带清洁度,测体温体质量,检查有无贫血,黄疸,臀部有无尿疹等。指导小儿护理及科学喂养知识,做好呼吸道及肠道感染的预防。每次访问完毕,都要填写访问记录,发现新生儿疾病要早诊断,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重病患儿要及时住院治疗。

1.3.3 建立产后随访专线 建立专门的产后随访专线电话,定期和产妇联系询问产后恢复及婴儿健康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来院就诊。

2 结果

接受产后访视的172名产妇血压,体温均正常,2例并发乳腺炎、1例会阴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子宫收缩均良好,无异常溢乳或血乳,5例母乳汁分泌不足者通过产后合理饮食指导,亦进行了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率达到92%以上,阴道均无恶露产生,2例轻度产后抑郁症,经心理疏导后症状好转;新生儿方面,生命体征均平稳,2例轻度黄疸经治疗后好转,5例脐带清洁度欠佳予局部消毒处理,3例尿疹进行正确的局部护理指导后改善,全部患儿无一例出现呼吸道及肠道感染。

3 讨论

3.1 社区产后访视是孕期和住院分娩服务向社区的延续[2]。产妇在产褥期和婴儿在新生儿期均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状态期, 是妇幼保健期重点的服务对象。产后访视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3],产后访视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衣着、膳食营养、母乳喂养、产妇自身保健、避孕节育知识、新生儿护理等进行指导和具体处理, 实现了服务观念积极主动、服务方式系统连续、服务内容综合细致,以满足孕产妇的基本保健需求,从而保护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提高母婴生活质量[4]。产后保健对于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产妇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与生活质量。以往传统的方法给产妇带来一些误导, 如产后不开窗、不下床、盛夏季节不开空调和电风扇, 产妇不能洗澡、不能梳头、饮食诸多忌口等, 直接危害产妇的身体健康。开展产后访视, 讲明产褥期身体的生理变化, 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 嘱产妇产后 24 h后起床活动, 并且逐日增加活动范围, 做产后体操, 以促进子宫恢复, 恢复体力, 使腹壁及盆底肌肉紧张度恢复,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 主张洗淋浴。饮食多样化并且营养丰富, 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以促进产妇的身体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 母乳成分最适合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消化、吸收能力和代谢能力, 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钙、磷等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早期的营养需要, 且母乳中所含的大量免疫物质增加了婴儿抵抗感染的能力,从而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但是,许多母亲因产后食欲差、发育欠佳、疾病、休息不好等原因不能坚持母乳喂养。实验证明[5], 加强产后访视, 可使产妇及时得到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指导, 克服自身条件(如平坦、凹陷等 ) 导致的喂养困难, 以及认为乳汁清淡, 担心婴儿吃不饱等心理障碍; 纠正错误的喂养姿势, 掌握正确的喂养技巧, 减少乳腺肿胀及皲裂的发生; 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从而有效地提高婴儿纯母乳喂养率[6]。本研究亦表明,加强社区产后访视,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明显提高, 有效地促进了母婴健康。产后访视及系统儿童保健过程中, 积极宣传育儿知识, 坚持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及补充钙剂, 指导婴儿沐浴和脐部护理, 指导智力潜能开发等一系列措施, 促进婴儿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 有效地防止了新生儿脐炎、佝偻病、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的发生。

3.2 产褥期健康教育是产后访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产妇及家属的健康行为,关系到母婴的身心健康。在产后访视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影响产后母婴健康的问题,及时制定全面性、专业性、可行性的健康教育内容,为产褥期保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彭淑梅, 曾静, 陈以荣.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水平的影响.实用全科医学,2007,3(5):245.

[3] 张艳玲,隋凤湖.产后访视在产褥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国社区医师,2010,13:376.

[4] 刘玲,李佳红,崔娟.产后访视的一点体会.哈尔滨医药,2005,25(2):47.

篇7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产科;初产妇;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61-01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CNP)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护理模式以科学为依据,根据每日患者的护理标准制定工作计划,患者从发病、病情延续发展一直到痊愈整个过程的健康需要,为患者提供住院时期护理工作的路线图和相关管理计划表格[1]。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 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6例初产妇,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产科初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 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6例初产妇,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63 例。年龄在24~40岁,平均我27.6岁;怀孕时间37~41周,平均为38.1周;顺产孕妇有95例,剖腹产孕妇为31例。两组产妇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产次、经济状况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来将首先要确定好研究小组, 医护人员均由科室骨干组成,需筛选临床路径护理研究对象、设计路径表、制定流程图、评价使用的临床路径,并给予相应的临床指导,对其进行经验的总结和改进,确保实施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培训护理人员,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明确临床路径护理的要点重点,并能够正确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研究中各种数据的有效可靠。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手册》,制定正确的护理路径表,满足产妇基本需求,要根据治疗以及护理特点,综合科室实际情况,由产科医疗、护理组一起确定合理的有特点的临床护理路径表,通过综合分析后明确干预项目和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孕妇入院需责任护士进行热情接待,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环境、制度、陪护的介绍,了解相应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相应床位的主管医师及护士。责任护士需依据产妇分娩情况仔细讲解相关护理内容和护理目标,保证护患双方一起努力达成。执行临床护理路径表的过程中,责任护士需要根据设计的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及表格内容,对治疗、检验、护理、饮食、手术(产)前后等进行指导和健康教育,并及时对出院指导和变异记录等进行相关的记录评估。而且责任护士需要每天按照路径表内容,针对病情需要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患者具体实施内容要明确标注于路径表上并有签名,如果没有完成则需要记录其原因并及时补救,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小组的成员要针对患者实行专项满意度调查并分析变异原因,修正和完善路径,协调医师和相关部门人员,保证路径实施的顺畅性[2]。

1.3评价标准:产妇出院之前实行匿名调查表,调查产妇满意度。让产妇按照正确的方法实习相关婴儿的护理操作,并对产妇具体的护理操作进行评价,确保其合格。以理论试卷形式测评产妇对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的掌握度,并进行相关的统计,产妇产后并发症也要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

2结果

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达标率进行比较,研究组满意度为97.3%,对照组是92.5%,护理质量达标率研究组为98.2%,对照组是91.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科与孕妇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3]:入院:病区环境和具体医护人员要及时对孕妇和家属接受接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关作息时间,安排合理的陪护,制定正确的安全规范;给孕妇及家属发放相关知识手册,并进行一对一仔细讲解。产前、产时:分娩过程需对孕妇全程陪护,及时讲解相关分娩知识;针对其情况指导进食情况,确保因人而异;在宫缩间歇指导产妇合理放松休息,屏气用力方法,新生儿出生之后在第一时间进行皮肤早接触并且要及早吸吮。产后:讲解正确按摩和母乳喂养方法,产褥期的自我护理方法和新生儿护理要点,用药情况等,出院时进行相关出院指导等。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在临床上提高初产妇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使整体临床护理工作得到深化,通过使用临床路径图,可以让产妇了解整个护理过程和时间安排,使之能积极配合,增加护理效果,增强了产妇对医院的的信任度,减少护患纠纷。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知道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使用效果,确保产妇和婴儿得到更为具体合理的护理,建设产妇并发症,增加妇婴的安全护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燕.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04

篇8

【摘要】近年来,选择剖宫产的人数逐渐增多,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科对剖宫产产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情况,阐述了对剖宫产产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整体过程,总结了对剖宫产产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服务内容及实践体会。

【关键词】产科;剖宫产;优质护理

近年来,选择剖宫产的人数逐渐增多,每年都有大批的剖宫产病例,根据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要求,我科作为此项活动的试点病房,2011年6月以来,对科内剖宫产产妇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基于笔者的实践经验,介绍一下我科对剖宫产产妇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与效果[1]。

1数据资料收集

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我科行剖宫产产妇910例,年龄为19岁到39岁之间,所有剖产产妇均实行优质护理,910例剖宫产产妇均安全出院。

2优质护理实践方法

2.1入院护理

护理均面带微笑,起身迎接患者,完成简单的体格检查,测量生命体征、体重等。主动向患者进行环境介绍,介绍床位医生、床位护士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注意事项及所需要的生活用品等。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及内心想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陌生感。

2.2晨间护理

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必要时进行更换,帮助剖宫产产妇采取合适、更换卫生垫等,询问产妇夜间疼痛情况、睡眠质量、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3饮食护理

结合患者病情,确定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食,先喝适量温开水,再依次进食流质、半流质、软食等,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观察进食后反应。

2.4卧位护理

协助患者取合适,指导其进行翻身、下床活动等。

2.5术前宣教

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

2.6术后护理

备好麻醉床,妥善固定导尿管,及时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出血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记录。观察新生儿情况,进行新生儿护理要点宣教,指导母乳喂养。

2.7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

2.8出院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告知术后的注意事项,告知产后复检及新生儿接种疫苗的时间,做好回访工作。

3优质护理工作体会

3.1增进了护患关系

在工作中,态度和蔼可亲,微笑服务,使孕产妇在医院中身心愉悦,碰到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使护患关系日益和睦。

3.2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内容更加全面细致,去患者拉近了距离,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观察和了解,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

3.3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陆续收到了患者送来的表扬信及锦旗,满意度调查分数也越来越高,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3.4树立了护士的良好形象

仪表的端庄大方、举止的优雅、服务的专业,让孕产妇及家属感受到温暖,也展现了护士美丽的形象。

4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使孕产妇得到最满意的护理服务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孕产妇; 健康教育; 母婴保健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40-02

健康教育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孕产妇的规范化健康教育是对孕产妇教育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充分调动孕产妇自我保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遇到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抉择, 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提高母婴健康质量。

孕产妇的规范化健康教育是指从即将妊娠前至产后42天为孕母、产妇和胎婴儿所进行的一系列、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健康教育。

1 孕产妇的规范化健康教育操作流程:社区专职妇保人员从新婚随访开始,对新婚随访中即将准备怀孕的育龄妇女开始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宣传讲解。对了解此内容后,自愿接受的夫妇可根据健康教育知识内容表,选择自己需要的健康知识,然后社区专职妇保人员根据选择的健康知识及孕妇本人实际情况,开始制定适合的规范化健康教育流程表,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讲座班次、时间安排等。

2 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形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到妇幼保健机构专职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到全程,并分阶段的负责各期重点知识的培训。各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职保健人员负责孕前、孕期、哺乳期的较浅显的保健知识的宣教以及全程督促和管理; 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负责孕期、分娩期、产褥期较专业的知识宣教并根据妊娠不同阶段的保健要求,连贯地安排教育内容,各级机构均采取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的差异,理解及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可开展小班互动式讲课;根据孕周、个人兴趣、需求相同的孕妇15~20 名组成大班,集中授课;建立全程分期教育,把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几个阶段的主要重点内容编写成专题讲座课,利用多媒体授课的方法,每周定期安排好授课时间表,并循环讲解,孕妇就某一门课程重复学习直到掌握,把孕妇的需求作为教学目标,按需施教,注重技能训练,让孕妇感受到人文关怀。其次一些小内容,容易理解接受的可采用印制宣传单,宣传册、建立宣传栏,另外电话咨询、面对面讲解、家庭访视等其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可同时采用。

3 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内容:从妊娠前、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的相关内容编制成表册,由孕妇本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所需教育内容,再由社区妇保专职人员安排受教时间及班次,制定适合孕产妇本人的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流程表。

具体健康教育内容包括:

3.1妊娠前教育:如何预防畸形儿的发生、叶酸补服方法、孕期用药安全、健康的饮食

3.2护理:孕期的变化、孕期的清洁及按摩、的护理、的支托、哺乳期的保健与护理

3.3孕早期的健康教育:定期产检的要求、推算预产期、常见的妊娠剧吐、先兆流产等疾病防范常识及护理措施的宣教

3.4孕期的健康教育:妊娠的生理过程及孕妇的心理变化、孕期常见症状、指导孕期营养与保健、胎儿自我监护方法、妊娠期贫血、妊娠期常见合并症和并发症

3.5孕晚期:孕妇下腰痛、产后抑郁症的认识与预防

3.6临产及分娩知识宣教:详细讲解临产的先兆、胎膜早破的识别与处理、分娩方式的选择、产程的分期与时限、配合要点、以及如何减轻分娩阵痛的技巧、正确认识自然分娩与剖宫产

3.7产褥期的教育:会阴护理指导、产后饮食指导、积极提倡科学“坐月子

3.8产后康复与保健:性生活和计划生育指导

3.9新生儿的健康护理:新生儿哭声及大小便的观察、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及病理现象如黄疸、红臀、湿疹、鹅口疮、脐炎、新生儿腹泻的观察及护理、脐部护理、婴儿沐浴、新生儿扶触的好处及方法、新生儿预防接种常识、新生儿心理护理

3.10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和意义、母乳喂养的正确示范、挤奶手法、饮食指导促乳汁分泌

小结: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区卫生医疗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也成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孕产期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收效高的预防保健措施,对孕产妇及家庭实施全面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其保健知识知晓程度,能帮助孕妇及其家庭了解有关孕产期母亲及胎儿健康的知识,了解妊娠分娩过程中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培养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增加其自觉主动接受保健的意识。使孕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产后卫生和新生儿护理的每个阶段及时了解和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及时改变一些旧的、不科学的传统习惯和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护理能力,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保证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及畸形儿、低体重儿的出生,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实现优生优育。因此,在社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及接产医院形成三级健康教育保健网,使孕产妇分阶段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成为常规内容,是实现孕产妇保健的有效途径。

篇10

【关键词】产妇 分娩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68-02

分娩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分娩能否成功,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4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协调[1]。而产力、精神因素与产妇的心理状况和体力密切相关,如何提高产妇对分娩常识的认知,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分娩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220例产妇产程中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5月份在产程活跃期进入本院产房待产的初产妇220例,单胎头位,足月,检查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无剖宫产指征。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对照组110例。两组产妇的孕周、职业、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即由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单向指导。

2.2 实验组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即由助产士与产妇双向交流,从产妇心理上、生理上和情感上给予全面支持。

系统性健康教育要点:

2.2.1 入室评估主动与产妇进行互动交流,全面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心理情况、文化层次、社会因素等;针对产妇不同心理特点、需求以及对分娩常识的了解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2.2 分娩相关知识的宣教 针对产程的不同阶段,形象地讲解分娩过程、影响分娩的因素、拉美兹减痛呼吸方法、分娩的配合技巧、母乳喂养知识、产褥期健康常识等。

2.3 产时指导 第一产程鼓励产妇取自由舒适,指导产妇使用拉玛泽减疼呼吸技巧,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促进产程。协助产妇利用宫缩间歇时间,少量多次进食进饮,保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促进自然分娩。进入第二产程,用鼓励的语言给予心理支持,使其增强分娩信心,正确与宫缩同步,运用腹压,配合助产士保证分娩的顺利完成。

2.4产后指导 严密进行产后二小时的母婴监护,指导母乳喂养,进行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同时宣教产后饮食、卫生、新生儿护理等注意事项等。

2.5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

2.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x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x±s)

表1显示,两组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表2)

表2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表2显示,观察组正常分娩率比对照组高,产钳助产、剖宫产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3.3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比较

从表3显示,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4 讨论

4.1 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增进产妇对助产士的信任感

有调查表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98%有恐惧感,94%以上产妇期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照,对医护人员有较高的依赖性[2]。通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助产士主动热情与产妇沟通,使产妇能较快的熟悉医院分娩环境和医护人员,产全信赖和安全感。利于产妇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保持乐观心态,而乐观心态能够改变大脑皮层活动,提高痛阈,也促进了自然分娩[3]。

4.2 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大多数产妇由于对分娩的认知不足,对分娩阵痛、分娩结局存在忧虑和紧张心理。产妇的这种精神心理状态又能影响机体内部平衡,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使产妇血压升高,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最终导致宫缩紊乱或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难产[4],通过对产妇产程中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产妇对产程进展、分娩阵痛与分娩的关系等有正确的认识,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助产士配合,应用自由、腹式呼吸等技巧来应对分娩时的不适,保证有效的体力,顺利完成分娩。

4.3 系统性健康教育优于传统的健康宣教

传统健康宣教,助产士对产妇往往只是单向交流,缺乏全面评估的,不能根据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故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系统性健康教育,则由助产士与产妇双向沟通,全面了解、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文化层次、社会因素等,针对产妇不同心理特点、需求以及对分娩常识的了解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产妇心理上、生理上和情感上给予全面支持。

观察表明,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对分娩常识的认知,积极调整心态,主动配合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产妇手术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

[2] 陆瑞光.全程陪产加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31~32.

[3] [4]王辉,张丽.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08,3(22) :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