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29 15:5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技术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技术管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化进程也大步向前,建筑行业的地位逐渐提高。面对如此大的诱惑,许多人投身到建筑行业,建筑企业和单位也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状态。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拼杀中生存下来,这是一个残酷的问题。所以,企业要从工程质量着手,通过提高工程技术管理的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依靠先进的技术知识保证工程质量,向社会交出满意的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地位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影响着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水平直接体现着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好的技术管理方式不仅可以预防工程质量问题,还能降低企业的事故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大幅度提高。不仅如此,科学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对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调度施工材料及人员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建筑行业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建筑企业利益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成本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学习和吸取先进的管理知识及经验,在突发状况面前沉着冷静,以专业科学的方法及时应对,提高企业问题解决的效率,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方能获得预计的或超出意料的经济利益。

(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影响着企业的工程质量水平

在建筑工程进行中,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重视工程的测量和放线工作,加强材料管理、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从工艺流程、检测方式、技术方案、组织手段等方面着手提高工程质量。并结合技术、工艺、操作、管理及经济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确保技术管理方案真实可行。

二、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已全面推行工程技术管理,但时间不长,发展不成熟,所以专业的系统、理论等并不完善。使得我国建筑过程在技术管理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漏洞。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里技术管理的措施虽早已施行,但其具体制度并不健全。在建筑施工中,企业需要设立完备的项目管理部门,按工作需要安排不同的人员,这样做有助于满足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需求。不过现实并不是这样的,现在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以最低的成本换回最大的收益,便不顾后果地精简人员、节省开支、削减管理机构,许多工作得不到好的开展,甚至出现了技术管理员身兼数职的情况。这使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人才不足

由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许多企业对技术管理水平并不是很重视。而技术管理人员自身对相关的技术掌握又不够,更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使得建筑行业中工程技术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企业依靠这些算不上技术管理人才的人员来进行技术管理工作,得到的结果只会是建造出不合格的工程,给公司造成损失,影响公司声誉,更严重影响使用者的生产生活。

(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不够深入,落实性差

有句俗话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建筑行业,我国相关部门早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体制来加强管理、监督的力度。而且这些体制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它们多是由建筑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或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一起讨论研究而确定下来的。但这些制度规章到了各个建筑企业之后,真正的实施效果却并不明显,有的企业甚至将这些规章制度抛在脑后,完全不按章法行事。这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及落实。

(四)许多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即使建筑施工企业按照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来开展施工工作,还是有许多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比如建筑材料质量的不合格,开工许可证的不完整,施工图的问题,监理方式不齐全不正确,自然因素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所以要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是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行的。

三、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

(一)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外的措施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确保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正常有效地进行,就必须从整体上做好这些工作:

1、优化健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体制。

2、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

3、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筑企业自身在工程项目中的措施

除了开展大范围的制度完善、人才培养等工作之外,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途径更多是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的前、中、后期。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1、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

施工之前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图纸是十分必要的,而相关施工人员更要熟悉图纸设计的意图,留心细节,找准工程施工的核心所在。施工企业要在项目中标后进行周密的准备,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留心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发现解决。

2、落实技术责任制

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应该将技术管理责任划分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促使责任人了解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在工程技术管理中审核相关数据、管理材料设备、加强质量监督,以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为己任。

3、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

工程施工期间中最容易埋下质量隐患,所以对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头戏,这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容不得半点差池。具体的技术管理工作可以从几点着手进行:

加强技术交底工作。通过层层交底进行的技术交底工作,提高技术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来确保建筑工程按质按量地进行。

加大工程质量管理力度。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规范及合同来确定工程质量的标准,并依照此标准来进行技术管理,加大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

做好工程进度及成本的控制工作。监督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让整个建筑工程按时按质地进行,从而帮助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4、做好工程尾期的技术管理验收工作

在工程验收阶段,技术管理工作也很重要。主要是通过健全检查、评定及评比的制度来加强工程技术管理,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篇2

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及措施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含义是指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步骤,例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及测评、施工作业、建筑工程验收等涉及到的相关技术方面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及建筑工程材料消耗的多少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有很大的作用。

1.1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连续发展,许多建筑企业不断成立起来并且希望从中得到巨大的利益。由于多数的建筑企业太过于重视建筑的数量从而忽略了建筑的质量,导致建筑市场处于一片混乱,进而造成建筑企业效益的不断降低。因此建筑质量的高低对企业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技术管理是贯穿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的管理工作,管理水平的加强不仅仅对提高建筑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其综合实力,促进它在建筑市场中持续发展。

1.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若想建筑工程施工顺利的进行,就必需不断提高其技术管理工作。既要确保建筑材料和相关设备质量及其充足性,也需要保证建筑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另外,还要在确定工期后调整好分包单位的建筑工程项目有顺序的连接关系工作面的流水施工。因此务必要使参加工程施工的全体员工全面了解建筑工程质量并提高其重视程度,提高施工水平。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建设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影响其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所以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也必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影响其正常管理和管理水平的因素也很多,如果不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就会导致各种技术管理问题的出现,以下主要从技术管理经验、管理制度、政策、模式和人员素质五个方面来分析:

2.1技术管理经验不足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壮大,许多建筑企业还聘用了与其相关的技术管理人才。但是,目前建筑市场上的高水平技术人员数量并不是很多,而多数的企业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造成了相对应的应聘技术人员标准降低。因此有的水平低的管理人员就滥竽充数,加入了施工单位,并且担任极其重要的职位。有的建筑工程聘用的管理人员即使管理水平到位,也会由于较大的工程施工压力和有限的个人精力,无法同时对多个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造成工程无法全面完成。

2.2技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很多建筑企业不但没有建立相关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部门,而且技术责任制度也不是很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分配也不够清晰。另外,未落实的技术责任制度也造成各个技术岗位没有确定的技术负责人,大家相互推脱,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人。这些情况降低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

2.3技术管理的相关政策无法得到有力贯彻

在现实的情况中,许多具体的内部项目相关信息都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管理以及控制,比如说:某个项目的工程投资款项,没有进行及时的记录以及披露。这直接致使了施工的进程与项目的信息没有办法做到高度的协调与一致。这对整体控制以及技术施工等方面,无疑是加大了难度。而且,为数不少的建筑企业中的技术管理者,对施工技术的一些操作规范与要求进行忽视,只注重工程的进度如何,对施工活动盲目的进行展开。这是无法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有效保证的,所以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重视。

2.4当前的技术管理模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

如今,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由一些拥有技术或者财力优势的企业进行引导甚至控制,而且已经形成了集团,成员,工程组的三级管理体系。然而在这种体系作用下,进行管理的人员对分工无法做到协调,也无法对建筑工程技术设备进行合理的利用。特别是最近十年,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新体制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5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技术管理员工素质比较低下,知识能力不足,缺乏相应的知识合力。技术管理人员欠缺相应的管理能力,同时整体工程也缺乏部分优秀的员工。建筑工程建设企业为了节省招聘成本而聘用一些综合能力较差的技术管理人员,在聘用完毕后也不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相关安全教育,导致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低下。除此之外,建筑工程企业没有提高对技术管理队伍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组建素质高、经验丰富、实践和管理能力强的技术管理队伍,这也导致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的出现。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的优化解决措施

针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要予以重视,要不断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在实际技术管理工作中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来找到解决技术管理问题的措施,要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激励员工工作、构建科学可行的技术管理制度并对施工进行全方位的技术管理,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3.1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

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人才管理。其改善的手段有以下几点:①预订相关高校的应届毕业人才。高校毕业生虽不具备实际管理经验,却拥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理论知识。②在企业的内部成立人才的培训部门。在企业应聘的技术管理人员中,其拥有一定的水平但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而且一部分应聘人员的素质也需要提升。③企业要对招聘标准要进行提升。对应聘的人员以及晋升管理阶层的人员要进行相对严格的考验。

3.2完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对于技术管理来说,其根本在于制度,因此对制度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其核心在于项目管理部门,同时技术管理也由其进行负责。①对技术管理的责任制度要进行明确。一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依据法律进行责任的追究,对于管理技术水平来说才可以有效的进行提升。②对技术管理的规范要加强。对各阶段的审核标准要进行提升。③实现民主化管理。在较为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建立之后,需要持续的进行更新与完善。而且还要进行民主化管理。例如,定期举行全员讨论,确保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作用。

3.3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和激励

有关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难度,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以首先从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出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责任较重,因此,许多管理人员不愿从事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针对这种现象,在实际的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的维护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权利,提高其工作环境和工作地位,减少他们在工作中担忧的问题。另外,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和奖励措施,保证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提高施工安全的管理水平。

3.4对施工设备的安全因素进行控制

建筑工程大多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专业的设备,特别是在应用建筑施工技术时,一般都要用到大型的机械设备,例如起重相关机械设备、混凝土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土石方机械设备以及一些专业计量工具。这些专业设备的正确运用和有序施工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也是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除了保证这些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素质之外,还应该从管理方面下手。在施工前应由专项管理人员负责此类设备的技术交接工作,确定好需要的设备具体型号和规格,对设备进行实际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且在安装完成还应进行设备的运行测试。无论设备的采购还是设备作业的安全性、精确性测试,都应有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场监督保证设备能够安全可靠运行。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对其进行研究。针对现在存在的实际技术管理问题,建设企业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陆林.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工程管理,2013(12):32.

篇3

1、建筑工程技术为普通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设的一门专业,属于土建施工类专业。该专业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接受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的研究、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主要开设于土建类专业为特色的院校。

3、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建筑工程识图、房屋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基本知识,具备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安全管理能力,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现代工程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现代工程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工程技术的发展就是人们为了对客观自然活动加以改造,使其适应人们生存需要,获取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因此,现代工程技术必须具备实用性的特点。

(2)对于工程技术来说,往往某一工程项目都具有一个特定的目标,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受到工程项目本身要求、实施环境、资源、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工程技术,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出来的最适合的应用技术。

(3)现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建筑、水电、科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就要求现代工程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够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使用。随着工程技术的大力发展,其综合性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2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其施工顺利,必须有一定的技术设备与条件支撑,而这些技术设备与条件需要工程组织管理工作来创造、来实施。另外,建筑工程类型很多,所以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各个方面的技术内容,并且其施工会受到天气、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对于一些交叉施工项目还需要采用多种技术综合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实施,并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材料等,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功能、外观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这就需要更加先进的工程技术,从而建筑工程管理也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建设中首要问题,也是建筑企业、客户最看重的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归其根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够完善,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不能将工程质量问题及时的反映出来;②对工程质量缺乏有力的监督,特别是工程竣工阶段的验收,相关部门不能严格的把关;③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上存在问题,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材料成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出现。

(2)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虽然所有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加强了安全管理相关措施,但是在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资金等方面还有待提升。有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徒有虚表,对于上级安全文件的实施不够彻底,常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建筑工程提倡文明施工,但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缺乏文明施工意识,对安全巡视、检查等工作紧紧停留在口头文件,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还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一些建筑企业,对于安全设施、安全用品的资金投入不足,常常使得施工安全配置不到位,难以保证工程施工安全。

(3)除上述两种问题外,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评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实施。

3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探索

针对上诉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首先,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将现代工程技术中即时生产理念应用起来。所谓的即时生产就是生产出可以及时售卖的产品,可以及时组装的半成品,可以及时组成半成品的组装件,购买可以及时加工成组装件的原材料。其强调按照需要进行生产,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交付正确数量和质量的产品,从而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建筑工程建设中商品混凝土就是即时生产的有效例证,不仅减少了产品变质的几率,还避免了混凝土的浪费,对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资源合理分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成组技术的应用。成组技术就是指将工程中相似或相近的项目集中成组,突破原来的批量成产观念,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等,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果。如钢筋加工项目中,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钢筋在加工过程中的相似性,将其分组,然后进行大批量的加工,保证为建筑施工的需要,提高了钢筋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加工的成本。最后,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对建筑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大幅度地提高经营业务在成本、费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绩效水平。

4总结

篇5

关键词:建筑 工程技术 变更 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变更技术管理概述

工程变更是工程项目中应对外部条件变化所采取的措施。从广义来讲,工程变更是指对工程初始范围下各种事项的所有改变;从建筑工程角度讲,工程变更是指造成原合同工作范围费用或工期变化的修改。总之,工程变更是应项目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而产生的需要整改的事件,它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遗漏或错误,以及工程中不可预见的条件改变,而引发的施工内容及方法的改变。

二、我国建筑工程变更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通过学习国际通用的FIDIC合同条款,提出了工程变更技术管理基本依据,但由于我国项目投资主体单一、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监理制度落实不充分等原因,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变更技术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不同投资级别的建设项目缺少完整适用的变更技术管理程序,变更前缺少严格细致的评价和审核,变更实施的随意性大。这使得承包商多采用低价中标然后通过寻找变更来谋求利润。二是工程变更控制缺少绩效考核,项目管理人员(主要为监理)对减少变更缺乏热情,变更的评审过于简化甚至缺失,变更数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三是施工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变更信息记录不及时,相关证明材料收集不完整,使得工程变更结算过程缓慢。

三、建筑工程变更技术管理国内外比较

1、目前通用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由发包人委托以建筑师为首的项目咨询顾问团队,对建设项目从前期研究、规划、设计,到招投标、施工、验收移交以及支付结算等进行全过程连续管理,发包人只负责项目的资金、宏观策划与决策、监督、审核及协调等工作。建筑师团队和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但承担发包人委托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2、对比国内外的管理组织机构,我们就会发现,国外的管理组织模式有两个显著特点:

1)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建筑师团队对建设项目从前期研究、规划、设计,到招投标、施工、验收移交以及支付结算等进行全过程连续管理,因而能在项目的全局和整体上把握处理包括工程变更在内的一系列项目与合同管理工作;

2)建筑师团队里的每一位专业人士都具有很强的合同和成本意识,团队成员之间随时进行专业间的技术、经济与管理等的协调,其中造价工程师全面负责和协调项目的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

3、关于变更的程序及其计量计价,国内外工程管理的规定基本相同,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规定还更严格和细致,但是在实际运作上,国际工程变更技术管理方式却能收到明显的实效,实现了减少合同纠纷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4、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纠纷,公平、公正地处理好工程变更,以有效地控制成本,造价工程师在招投标阶段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如下:

1)在招标文件中将允许变更的内容和方式尽可能地予以明确,同时给出详细的报价说明,规范投标报价行为;

2)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在清单中对项目进行必要的进一步细分,并对项目内容进行详细地说明;

3)尽可能地对工程量清单的每一项单价进行详细的单价分析,为工程变更单价的合理确定提供合理的对比依据(包括消耗量、标准、价格、管理费率及利润等),同时避免或减少不平衡报价现象的发生;

4)编制详细的“记日工作细目表”和“基本建材成本单价细目表”为可能发生的计日变更工作或基本建材的价格调整提供依据;

5)在评、议标阶段,对于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有疑问的报价要求投标人予以澄清或改正。对于投标人不愿改正的不平衡报价项目,和投标人明确日后的变更计价原则;

6)在评、议标阶段,要求投标人提交其投标文件中每一总额支付项目的明细表;同时,和投标人明确日后可能发生的计日变更工作所必需的各项记录要求。

5、造价工程师一般会在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制定一份“工程财务报告”,提交发包人和建筑师团队其他成员参考,报告中尤其会突出工程变更的项目。一旦发现最新的工程造价预测比原先合同价位高时,除非发包人同意造价的增加,否则建筑师团队(有时亦邀请承包人参与)会立刻研究降低造价的方法,例如更改设计,选用比较便宜的材料甚至缩小工程的规模等等。

6、为了在合同框架下尽可能地利用工程变更向发包人索要比变更工程实际费用大得多的金额,以获取较高的额外利润,承包人在对工程变更的处理上表现出了高度的合同与成本管理意识,造价工程师和承包人之间确定工程变更价款的工作往往就是一场斗智斗勇的专业水平竞赛,双方都会表现出各自驾驭合同的能力及灵活的操作技巧。

7、发包人、建筑师团队和承包人都有一套完善的工程资料文档管理系统,将所有资料分类建档保存,便于处理合同纠纷和结算时核对。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建筑师也无法做到及时发出正式的工程变更令,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往来函件、记录、报告、报表、会议纪要等发出有关变更指令。由于项目各方都有强烈的合同和成本管理意识以及完善的文档管理系统,使得工程变更技术管理仍然得以顺利的实施和操作。

四、工程合同变更对管理的影响分析

工程合同变更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合同的约定对施工的程序、工程的数量、质量要求及标准等作出的变更,是施工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对合同中的有关工作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是双方新的要约和承诺。

1、导致设计图纸、成本计划和支付计划、工期计划、施工方案、技术说明和使用的规范等定义工程目标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各种文件作相应的修改和变更。它不仅引起与施工合同平行的其他合同的变化,而且因其所属的各个分合同

2、引起合同双方、承包商的工程小组之间、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合同责任的变化。如工程量的增加,则增加了承包商的工程责任,增加了费用开支和延长了工期。

3、有些工程合同变更还会引起相关工程的返工、现场工程施工的停滞、施工秩序大乱、已购材料的损失等。

五、改善建筑工程变更技术管理的方法

1、明确变更实施程序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包人、承包商、设计单位及监理,无论哪一方提出工程变更,均应先向监理进行变更申请,提交变更意向书,提供必要证据和简要的施工方案。监理接到变更申请后先对变更实施的必要性作审核,初步估算其工程量、费用及工期,然后向发包人汇报,并提出变更实施意见。发包人核实情况,与监理共同商定是否实施变更。当为必要变更时,则变更申请方需提交施工方案,由发包人对其组织必要评审,优化变更实施方案。进而,发包人和承包商需约定变更项目的计价方式和付款时间。变更协商达成后,承包商按要求完成变更任务,如实记录完成的工程量,发包人验收变更工程的质量,按约定支付工程款。

2、加强变更评审

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评审是控制变更数量和控制工程造价和工期的重要途径。变更评审通常在监理向发包人汇报变更意向时就开始进行,即监理对接到的变更意向做核实和初步测算时就应向发包人汇报是否实施的个人意见,发包人也需对变更意向核实并计划评审深度。变更评审深度可由变更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来分级别进行。

3、严格变更执行与记录

因工程变更是原设计未包含内容,其工艺和计价就无法通过竞标方式控制造价,因此,变更应以维持原合同宗旨为准则,即变更方案应参照原施工工艺,变更计价参照原中标单位报价。当变更超出合同范围时,则应拒绝变更,或向上级部门申请另行组织招标实施。 结论:

建设工程项目因其实施条件的复杂性,其中的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要减少变更对项目的不利影响,需要以维持原合同的宗旨为原则严格管理变更。通过严谨的变更方案评审确保变更的工程价值,通过绩效评价的方式激励项目管理人员的变更技术管理,从而控制不必要变更的发生。此外,要从根源上控制工程变更的产生,还需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规划、勘察、设计和工程量清单编制。只有抓紧源头、控制过程才能真正做好建筑工程变更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卓新.论工程变更的管理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0(8):120.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的技术和安全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是当前建筑人员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做好建筑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建筑技术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益

技术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企业的信誉,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必要的技术条件,才能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技术装备与技术条件能否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都需要由施工技术管理部门来完成。

2.建筑施工技术是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建筑技术、建设工艺层出不穷,推动着建筑企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建筑行业竟争越来越激烈,各企业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重视,己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没有先进的施工设备与工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企业的效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所以说,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3.建筑施工的复杂性要求企业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工期长、规模大,不同的工程项目在规模大小、建筑特性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样式繁多。再加上建筑环境的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别、众多工种交叉施工等原因造就了建筑施工复杂的管理环境。这些都要求建筑单位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将施工技术管理排在首位,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合理进行,确保建筑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和功能使用要求。

二、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认识

1.建筑企业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生产企业中的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重于泰山,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良好的安全生产不但关系到企业员工的性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不受损失,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以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使国家财产和劳动人民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开放与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应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关责任制。

2.建筑企业中安全管理目标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紧密结合,应从财产和人 员等方面制定全方位的安全目标,并具体体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对较深基坑基槽的土方挖掘,就必须先了解土壤的种类,选择科学合理的土方挖掘方法,有坡度的地方要固定好支架支撑,目的是防止坍塌安全平网立网的架设应达到所需要求,并有架设层次,民用建筑工程在一般情况下第一层是固定层,底层安全网的安装要求较高,较多事故发生在底层,因此做好严密结实的底层安全防护是尤为重要的。

三、加强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建设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观念

施工单位要加大对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观念的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的了解和认识,加强他们的安全生产观念,使他们真正做到将安全生产意识贯穿于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

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施工单位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建设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技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建设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标准和要求,建立施工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技术安全管理体系。

3.建设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要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项目要求来对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招投标的审核和筛选。在施工建设前,要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例如,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计划方案,明确规定出施工的工期、标准、材料、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明确各施工部门的安全责任分工,并向相关的安全监督部门提交计划。同时,还有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做好工程的专项安全措施和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

4.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安全管理

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施工材料的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在购买建筑材料时,要尽量选择规模较大有质量安全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产品,以确保其质量安全。同时,在材料进场后,要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和抽样试验,确保其质量安全。在检验合格入库时,要根据材料品种、规格和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分别存储放置材料,注意仓库的通风、采光、干燥程度等等,并派遣专人进行管理。(2)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要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技术行为、质量的规范和监督管理,明确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重点和安全标准,确立事前、事中、事后施工技术的安全质量管理和控制,加强对施工现场和重点环节的技术规范和控制。同时还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对现有施工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3)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要组织单位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教育,并对员工发放安全帽、安全服等安全保障装备,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和制度,规定进场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等安全装备。并分派人员专门负责巡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情况。对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带,并在其作业项目的横向、纵向以及四周满挂安全防护网,以防止高空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在进行交叉施工作业时,必须搭设安全防护棚,以确保人员的安全。(4)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选择机械设备时,必须要保证其有正规的维修合格证和质量安全合格证;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严格的按照说明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对设备用电、用水等的管理和控制;设备的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要持有相关上岗证方可上岗作业。

5.建设施工后期的技术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要配合监理部门做好施工后期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建筑项目的主体结构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步骤进行质量、安全的监测,确保安全质量不符合要求标准的建筑工程不会进入到运行使用环节,从而避免和防止因低劣建筑工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同时,还要把建筑工程的维护、装修等辅助项目的安全质量检测融入到工程建筑全寿命的安全质量检测控制范畴中来,严格维护、装葺工作的操作流程和行为,避免或降低因工程维护、装修的安全质量不达标而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间接或直接的经济损失,从而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加强它的安全使用性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

安全交底与培训。施工单位要积极的吸收和引进高素质的施工作业人员,提高施工队伍人员的整体施工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还应加强对单位在职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施工技术和管理的了解掌握,增强他们的施工技术能力和水平,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结语

现如今,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进步,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保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随着加快,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此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就当前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建筑行业的耗能占了社会总耗能的百分之七十,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如何才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就成了当前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因此人们对建筑的节能减排要求也更为迫切。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层出不穷,从而为建筑工程节能减排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运而生,而随着绿建筑工程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当前建筑业的能耗问题。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减排水平和促进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对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绿建筑的概念出发,对绿色建筑工程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其的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1.3.1节约环保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才能够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是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由于建筑行业是当前社会各行各业中能源消耗最为严重的行业,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大力提倡节约环保,并且减少对生态资源的破坏,从而才能够提高率建筑工程技术的水平,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

2.2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铝,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它有不会生锈,不使水质受污之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

2.3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为了提高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水平,首先应该注意对噪音和分成以及废弃物等建筑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由于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噪音和分成以及废弃物等建筑环境问题无法避免,并且就目前建筑水平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些问题还严重的困扰着建筑企业。而为了有效地摈除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和制度,并且严格的遵循制度要求,从而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项建筑工程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划,那么浪费起来可能是无度的;工程施工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协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应用到多种技术,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针对问题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对比执行过程和结果与计划。以上所举的这些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出现的几率很大,为了能够有效应对,就需要有一个施工准则,还要有能够熟练掌握,并具有良好执行能力的人来操作。这样不仅能够使施工的各个环节得到有序进行,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提供工作效率。这也能充分显示出良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所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所在地的地质勘探问题分析。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很多企业对在建工程所在地的具体地址情况并未进行详细以及全面勘察,所得出的数据并未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的设计标准要求,但是为压缩成本甚至是缩短工期,常常继续施工,使得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严重脱离标准要求,从而给建筑工程的地基稳定性埋下深深的隐患,也给整个在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2.2施工材料管理问题。建筑工程中具体的施工工艺新颖,与此同时,也会使用新型的材料进行施工,此时,会出现部分的一线管理人员对新型材料的检查和审核并没有那么严格,甚至自身对新型材料的特性了解并不充分的情况存在,从而无法保障新型材料以安全的性能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恰当的运用到具体的建筑施工当中。除此之外,还存在将一些并未没有经过严谨实验对其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验证的新型材料就贸然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之中,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2.3施工方式存在问题。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大致相似,即为逐级分包形式。使用逐级分包形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进行逐级分包的分级越多,各个进行分级承包的施工企业为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会默契的在施工队伍素质上进行削弱,使用的建筑施工材料质量低劣,严重时甚至可以发展到严重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导致在建工程无法按期完成,即整个再建工程的的安全性以及时间性无法得到保障。2.4施工过程未规范化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需要严谨、认真的施工以及高标准的检查。这一点涉及到施工人员、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技术组织、材料组织乃至技术交底等等一系列的环节均需要进行标准化甚至是规范化的操作和执行,才能保障在建建筑工程的良好质量以及如期完成。但实际施工中,不遵守技术标准,不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存在建筑施工人员凭借经验进行施工的情况等等,这不仅仅只是关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更对建筑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极不负责的表现。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解决对策

3.1施工准备阶段。3.1.1认真会审建筑工程施工的图纸。在施工开始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先认真会审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图纸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对于施工图纸上不满足于现场的施工现场的要求的部分,要及时与设计单位以及业主方进行协商,争取做出最有效的更改,同时,也要仔细检查相关的图纸说明以及资料是否齐全。在确保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善的情况下,再进行施工。3.1.2明确并且落实相关责任。在施工准备阶段明确各个职位的相关责任负责人,实现责任明确制。在施工开始之后,相关的责任负责人要对现场的施工起到监督作用,现场有任何的问题都需要第一时间报告给相关的负责人,负责人在收到报告以后,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解决,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每进行一部分,相关的负责人也要进行检查,以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技术的准确性,提升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3.2施工阶段。3.2.1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如果能够实现质量的控制,其实也就是实现了施工技术的提升。为了能够及时地处理由于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所出现的技术难题,应当建立相应的技术攻关队伍,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针对于进场的原材料,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检查进场的材料的质量以及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只有这样进行全面控制,才能实现质量以及技术的全面管理。3.2.2实行互相监督制度。对于一项工程来说,若想提升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可以在员工之间建立互相监督的制度。几个人为一组,大家要互相监督,发现对方是否有施工技术不达标的现象,一旦有,要及时给予纠正,并向相关的管理人员反映。且要针对这项制度建立明确的奖罚措施。对于整个小组都没有任何问题完成施工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虽然有问题,但在互相监督帮扶下共同解决并且也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小组,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小组人员有工作失误,但是却没有发现的,劝阻人员都要进行处罚,主施工者受主要惩罚,其余监督者受次要惩罚,这样一来,便可以实现施工技术管理的提升。3.3加强施工后的施工技术管理。所谓的后期的施工技术管理,也就是在工程竣工之后的技术管理,这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质量的评定。同时还要结合最初的设计图纸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出一份质量评测标准。将这个评测标准和已完成的建筑的具体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以此来评测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如若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一定要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补救,施工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徇私情,对于任何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问题,都要明确的指出,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结语

综上所述,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成为社会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却依然存在关于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为此,文章中针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其解决对策进行了阐述。

作者:杨凤生 单位:上海金厦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探讨

引言

我国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就我国项目管理的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具有巾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L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1技术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队级建制的取消,使原有的施工作业层逐步瓦解,需要重新组织和配置新的施工作业层。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大的集团公司实行由集团公司统领,担负施工的子公司各管一段,从而形成集团、子公司和施工队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人员冗杂.机械设备等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的缺陷,加大了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施工企业原有的队级建制即施工作业层逐步被取消,而如何重新组织施工作业层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2生产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使现有的资源配置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随着我国在交通、能源及城市建设领域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不断开工建设,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时期. 国有建筑企业一方面凭借自己的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丁不错的市场份额,经营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但另

一方面,由于自身机构设置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自身人力及资源配置的发展速度较慢等,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市场份额逐步加大、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的矛盾。

1.3一些小型建筑企业、私人建筑企业暖待自我发展和完善。

由于建筑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热潮的兴起,在促进国有建筑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大批小型建筑企业、私人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些小型建筑企业和私人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如资质等级较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等.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 建立双赢的管理型模式

2.1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技术管理 模式的灵魂

在技术管理型模式中,国有建筑企业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分包单位拥有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只有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必须树立互利共赢的观念,“双赢”才是真正的赢,只有让分包队伍有钱赚,他们才有进行管理的动力, 才能与我们进行长期合作,实现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

2.2合同管理是技术管理型模式的核心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法制经济,或者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技术管理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合作模式,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合同的约束。在技术管理型模式中,分包合同是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所谓全过程是指从合同的洽谈、草拟、签定、生效开始,至合同失效为止的全过程,这 不仅要重视合同签定前的管理,更要重视合同签定后的管理;系统性就足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参加管理; 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是要掌握对己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终止。

2.3 加强监督、搞好服务是技术管理型模式的重要手段

分包队伍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分包队伍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在施工过程中淡化质量管理,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包工头无视安全操作规程,减少安全投入,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分包队伍为了超结多结.拉拢腐蚀项目部工作人员,滋生了腐败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监管工作,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堵塞漏洞,降低风险。

3技术管理中的互补优势

3.1可以有效地减少投入

工程项目开工后,如果采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势必要投人大量的人力、设备和检测仪器等,但如果采用技术管理型模式.可以将社会的闲置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减少工程项目的直接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3.2可以利用分包队伍的施工经验来弥补不足

对于我们没有施工过的项目,由于没有施工和管理经验,缺乏技术组织能力,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何处人手、如何组织施工对我们来讲都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正规的、有经验的分包队伍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他们的施工技术策划、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方法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与分包方的合作中,经过总结和升华,这些经验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弥补了我们在某些项目上施工经验的不足。

3.3有利于增加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

对一些点多、面广、线长、工序多、工期紧、强度大的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技术管理型模式多开工作面,多增加分包队伍,这样可以做到“遍地开花”,有效地加快工程进度。

3.4可实现部分风险的转移

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工程项目,通过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的分包队伍,他们有承担资金、质量、工期等风险的能力,在业主无预付款或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能克服困难甚至主动垫资生产,可以替我们承担一部分风险。

3.5有利于成本预测和控制

实施技术管理模式的工程,在确定分包单价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最低基准,一般是在合同价格基础上扣除税金、现场管理费和项目部应上缴的企业管理费之后的部分;合同价格比较好的项目,也可以根据以往的成本经验确定分包单价最低基准,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分包价格,有利于项目部预测和控制工程成本。

4 技术管理模式中的难点

4.1分包单位的加入,增加了我们在业主、监理及分包队伍之间协调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

4.2分包队伍的选择成为关键,例如对未接触过的工程,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上主要依靠分包队伍,因而选择分包队伍至关重要。分包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成败。

4.3增加了工期、质量和安全的控制风险

工程一旦分包,分包队伍的施工组织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工期能否实现,其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质量目标能否实现.其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安全控制指标的实现。因此,技术管理模式在转移部分风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的风险。特别是质量和安全管理,其风险尤为突出。

5 技术管理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5.1在技术管理型模式的探索中,项目部的指令在分包队伍中不能完全执行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强化对分包队伍的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难点。根据我们的体会,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5.1.1 在选择分包队伍时严格遵循分包商评价程序,严审各种证件和资信证明,严查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综合实力,并对资质过硬、履约能力强、守合同重信誉的分包队伍进行培育,将其纳入项目部的统一管理。

5.1.2提高项目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使派出去的工作人员确实能帮助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树立在分包队伍中的威信。

5.1.3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依据合同全面约束分包队伍的各类行为。

5.2采用技术管理模式后,作业层将几乎全部采用社会力量,企业员工将无事可做,这势必对企业的稳定不利,需妥善解决员工的安置问题。

5.3如果大型项目也采用技术管理模式,不再添置新的设备,而目前收取的设备折旧费也作为综合管理费挪作他用,企业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对今后更大的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应重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

篇10

1.1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在严格控制着人口的增长,但是我国人口的增多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土地的使用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筑出现了。建筑能够减缓这一问题。它占用了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从而容纳了大量的人口,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对于高层的建筑,建造时的危险系数很高。一般的低层建筑的地基方面的要求不会过高,而建筑的所有结构都是在地基之上建造而成,因为许多建筑的高度大,因此,需要的材料多,受到外界因素的可能性就相对很大。所以,地基的选择就一定很重要,而且,建筑的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建筑本身的施工以及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用的材料多,技术高,那么建筑的成本自然就会提高,另外,主体部分的建设的结构更为复杂,也涉及到很多其他的知识领域,也就间接加大了建筑的难度。

1.2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现状

我国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上还不太健全,而相对于国外在这方面的监督管理上相对非常娴熟,这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符合国情的相关法律和条例。而且它们国家的法律非常严格,也非常有可实性,从而保障了在建设工程质量上的安全问题,也维持了他们发达国家在建筑市场上的稳定性和有序性。而且这些发达国家也相对实行了认证制度。就是对每个施工部门都会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问,如果建设部门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政府将不会给该单位下发建设工程评价认证制度证书,这样就保证了建设单位的质量的安全性。除了政府的帮忙,他们还积极设立了一些社会上的中介组织和一些行业协会,这些组织在建设工程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美国,他们的建设工程方面的法律是分为国家法律和地方法律,会有强占性的发展,也有一些推荐性的政策,美国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积极参与了。而法国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而在建筑部门的内部建立了相关的自我检测制度。还有好多的国家,他们的质量监督管理上都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我国学习思考。

1.3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的技术都有所提高。建筑部门采用混凝土的技术来进行建设,这种技术发展大大增加了建筑本身的坚固性,而且其保存的周期也大大加强。除此之外,许多的建筑还将一些理念引入到建设中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逐渐成为多种项目发展的主流。现代的技术的更好要求舒适度、娱乐性、环保、节能等。现在一些智能的建筑技术也开始应用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之中。首先是生态建筑。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再结合上生态环境,减少建筑的综合耗能,最终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其次就是绿色建筑。它主要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的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来进行建设,最终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并且最大限度地与自然和谐发展。接着就是智能建筑。它主要应用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信息通信,实现建筑物综合管理的自动化,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环境。

2对建筑技术的发展的思考

2.1加强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

光靠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不够的,政府也需要帮助和监督这些企业完成管理。当然,一些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也不例外。政府的大力监督会促进施工建设的管理更加完善。首先就是要完善我国的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问题上的法律法规。多借鉴一些国外的法律和制度,对我国的建筑管理方面进行改革改善,加强立法监督制度,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根据我国的建设工程的实情来进行法律的改革和完善,保证建设工程的有序进行。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还有要对建设部门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准确把握该建筑部门的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负起责任,加强监督的力度,对一些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建设工程部门不给予工作许可证,防止这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工减料,严格把握变施工的质量和品质。

2.2加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另外,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企业应该多引进一些技术人员,多培养一些技术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养成的同时,要树立执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的技术。除此之外,企业可以设立一些经验交流会,邀请一些建设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进行演讲和培训,使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技术的概念更加清晰,还可以在施工单位的内部进行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加强工作人员的联系,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协调,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团队来使建筑工程的技术更加完善。企业还可以做一些策划,建立一些制度,来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也就会间接提高了建设工程技术。在监督管理的方面,还可以多创新出新的管理技术,在现在的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工程技术的提高。因此,加强对建筑企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2.3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也应该结合现代的先进技术来发展建设领域。许多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与我国多层建筑的施工模板安装、拆除等需求是相适应的,因此,建筑工程可以向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引进建筑工程,时间建筑工程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