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篇1

村位于镇东部,村镇政府X公里,为深度贫困村。全村辖X个村民小组X户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截止X年底已脱贫X户X人,剩余未脱贫人口X户X人,X年计划脱贫X户X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X.X%。全村总流域面积X.X平方公里,有耕地X亩。主要经济收入以种养业、塑料大棚蔬菜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村通过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今年又实施了“四抓四促”念好“五字经”打好城乡环境整治攻坚战,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升。

但由于资金缺乏,整治工作仍旧存在不彻底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填埋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跟不上,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回收和有效处理。

这些问题仍严重影响着群众生活,制约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为扭转当前局面,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增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效应,整治项目势在必行。

二、项目建设计划。

项目名称:县镇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建设内容:采购勾臂式垃圾车X辆、垃圾箱X个、户外垃圾桶X个。

建设时限: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建设资金:该项目概算资金X万元,资金来源为专项资金。

三、项目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村包村组长任副组长,镇包村专干、村干部为组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落实及督促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要把项目建设列入主要议事日程,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抽调工作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好的干部蹲点包片,现场指挥,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明确职责。

为切实做好该工程,镇政府召开了多次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并各方面协调,争取确保该工程建设项目圆满完成。

三是强化督查。

在上级主管部门督察的同时,镇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目做好规划。同时镇上将分阶段定期不定期的督察、抽查、检查和验收,全面促进该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

四、项目管理及实施办法。

(一)项目启动。项目领导小组接到批准项目计划后,要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项目实施要求。

(X)勾臂式垃圾车:主要由项目村进行管理维护,负责运转生活垃圾。(X)垃圾箱、垃圾桶:每个社分别在社区内分散放置,主要收集居民生日常活垃圾

(三)确定实施单位。

通过招议标形式确定中标单位,中标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供应性能优良的产品,供应商要与镇政府签订具体采购合同。

(四)后期运行服务。

项目建成后运行责任主体为村村民委员会,探索建立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示范项目设施运行和管理机制。

五、项目验收及后续管理。

(一)按程序进行验收。项目整体完成后,先经镇项目验收小组自验后,再申请主管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按程序拨付资金。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行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现代管理与科学技术方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经验等,能够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内围要求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林牧渔业结合发展,在要求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工作,力求降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赋予了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地居民保护的双层含义。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更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生态体验、生态教育及生态认知等。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广大旅游者身心愉悦、减轻压力、促进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财富积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社会结构逐步转向多样化与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二)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

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

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

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突显生态,重点建设。

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创新。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四)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五)农业与旅游并行发展,提高其附加价值。

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这则带来了更多的农业价值。因此,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必然有结合发展的支点,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独立,具备并行发展的能力和条件。通过“生态”理念的植入,创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和样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力求“生态”一词名副其实,避免以“生态”为旗号的欺骗行为发生,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本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发展形势,两者的并行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自身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旅游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将“生态”充分发挥、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供销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行发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2]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3]张芝敏.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农业经济,2012(6)

篇3

(一)政府的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积极参与政府举债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是科学准确的测算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和规范举债行为。政府动态可支配财力要与债务结构、期限相匹配。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政府融资主体的法人治理结构,注入优质资产,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以市场化的手段和契约化机制实现政府委托的项目建设和运营。推动地方政府在特许经营权基础上的政府采购服务,探索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

(二)发挥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优势和先锋先导作用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来看,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客观性和必然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在推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银、政、企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引导建立“三个专项(专项债券、专项基金、专项贷款)”资金来源,创新以“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评级、统一评审、统一授信)”为基础的项目开发评审模式。尝试环境治理与一级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的模式、“统借统还”和“预授信+核准”模式、企业间BT和委托代建模式、收益差项目捆绑商业配套设施增强收益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二、生态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

政策性银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经济社会政策目标的不同需要和侧重点,通过政策性金融活动,充当政府对经济与社会调节管理的工具,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城镇化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但长期以来该领域由于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操作难等问题,面临严重的融资瓶颈制约。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集中以及社会性和公益性较强等特征,需要有长期、大额、稳定的融资支持。城镇化过程中除了财政拨款外,开发性金融支持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探索和创新金融服务,对“巢湖治理”和“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利用规划”进行项目试点,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导向作用,探索和创新有利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应的投融资模式,助力解决公共财政难题、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一)“巢湖治理”模式———创新新型城镇化市场融资主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积极参与。在国家开发银行以金融创新探索和推动“巢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过程中,运用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融资发展模式。同时,要求开发性金融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战略必要性、整体业务的财务可平衡性与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原则。一是项目自身的战略必要性。开发性金融整体制度设计本身便决定了其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巢湖治理是国家治理“三河三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开发银行与安徽省“五大领域”合作中的重点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与合肥市政府按照流域治理、国土整治的思路,将水利建设、生态保护、土地整理和城市开发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巢湖周边入湖河流治理、移民安置、湿地建设、乡镇污水厂建设、村庄整治等项目实施,使巢湖治理成为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整体业务的财务可平衡性。必须加强经济核算,做好项目的综合效益分析。三是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发性金融不是直接按照国家战略进行资金分配的预算财政部门,也不是单纯负责帮扶救助的社会福利机构。

(二)“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利用规划”———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应的城镇化建设一是全方位策划项目。淮南淮北市是华东重要煤炭资源地,煤炭开采后形成的塌陷不断吞噬有限的耕地,塌陷区的居民搬迁司空见惯,缺少长远规划和安排。安徽省政府、淮南市政府打破传统做法,把淮南塌陷区治理统筹规划,与淮南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会同分行多次与淮南市政府座谈,全方位策划该项目。第一,塌陷区治理宜水则水,宜耕则还耕,水面整治与周边绿化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带动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第二,环境治理与宅基地复垦、用地指标流转结合起来;第三,居民搬迁与保障房建设、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新区规划建设注重生活设施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医院、学校、文化场馆、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淮南矿业配套产业园区为搬迁居民提供就业选择。二是构造项目实施主体和投融资主体。淮南市政府和淮南矿业各出10亿注册资金,成立完全市场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司,负债经营开发塌陷区治理、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其他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建设委托。金融机构承担融资顾问和主力银行角色。对淮南新城投(暂定名)评级、“一揽子”项目统一评审、统一授信、分项签订借款合同。尝试将塌陷区治理与一级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的模式、“统借统还”和“预授信+核准”模式、企业间BT和委托代建模式、收益差项目捆绑商业配套设施增强收益模式(如医院、学校、文化项目,或受限于现金流不足,或受限于项目社会属性不能资产抵质押,需要现金流更为充裕的商业配套设施项目作为平衡)。尝试山南新区的医院、学校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三是因地制宜,开发优势与利用潜力。淮南市的采煤塌陷区治理宜水则水,宜耕则还耕,水面整治与周边绿化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带动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环境治理与宅基地复垦、用地指标流转结合起来;居民搬迁与保障房建设、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新区规划建设注重生活设施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医院、学校、文化场馆、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淮南矿业配套产业园区为搬迁居民提供就业选择。

三、投融资模式创新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篇4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条件;发展现状;规划思路;福建龙岩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90-04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林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1-3]。龙岩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是我国南方丘陵红壤水土治理的一面旗帜,是全国的毛竹主产区,是全国马尾松主产区和优良种源区,是全国著名的盆栽花卉主产区,是全国重点集体林区、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是全国少有的森林高覆盖地。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建立规模适度、品种丰富、布局合理的林下经济体系,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龙岩市林下经济现状的调查,阐述了林下经济发展条件与必要性,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思路。

1 林下经济发展条件

1.1 优越的自然环境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东经115°51′~117°45′、北纬24°23′~26°02′,地貌以低中山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7~20.3 ℃,极端最高气温达40.3 ℃(漳平);极端最低气温为-6.5 ℃(长汀)。相对湿度72%~80%。年平均无霜期262~317 d,年太阳辐射量4 397.8~4 701.0 MJ/m2。年日照时数1 599.3~1 999.0 h。年降水量1 209.9~1 730.0 mm。气候条件优越,具有多样性的气候类型和季风气候特点,夏凉冬暖、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河流众多,河网密布,适宜设施农林业生产。红壤是龙岩市的地带性土壤,林地立地条件较好,全市Ⅰ、Ⅱ类地立地面积占57.3%以上,肥沃的土地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

1.2 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龙岩市辖新罗、永定二区和长汀、连城、上杭、武平四县,代管漳平市。总人口30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19万人,占总人口的69.1%,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 479.9亿元,财政总收入249.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2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 578元,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近年来,龙岩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各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和铁路,同时基本完成国道和通县道路路面改造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实现村村通公路,良好的交通运输状况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基础的条件。

1.3 丰富的林业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57.65万hm2,占土地面积的83%,有林地面积145.25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23%,居全省第1位。林地资源充足,为林下经济的总体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全市现已查明高等植物293科971属2 841种(含亚种),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为林下种植乡土植物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

龙岩市是福建三大竹产区之一,全市竹林面积为19.71万hm2,约占全省竹林面积的20%,其中毛竹林面积18.36万hm2,小径竹面积1.35万hm2,丰产竹林面积约占50%。我市又是马尾松中心产区,全市马尾松林面积达62.13万hm2,马尾松林面积、蓄积分别占林分总面积、总蓄积的51.4%和41.0%,是福建省马尾松面积最大的区市,丰富的竹林、马尾松林为笋、松脂等采集加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龙岩境内山清水秀,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既有山地丘陵景观,又有峡谷溪流,盆地田园风光,而且植被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目前,龙岩市已建立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4.19万hm2,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建立森林公园12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8个,总面积2.47万hm2,丰富多样的景观资源为森林人家、休闲山庄等景观利用提供广泛发展空间。

1.4 坚实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各类林下高效种植养殖模式,截至2014年底,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55.42万hm2,参与农户118 404户,产值达101.63亿元,各级财政累计补助金额1 896.2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林下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2.1 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

林下经济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能够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情况下持续产生效益,实现“以短养长”,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育林、护林积极性,稳定农村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更好地保护生态建设成果,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让大地增绿,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掘农村经济新增长点[4]。

2.2 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将不同生长期、不同收获期的种养殖业与林地有机结合,改变林业生产的单一性生产活动,提高林业生产的时间效率和土地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产潜力和综合效益,实现“靠山养山,兴林富民”。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2.3 是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林下经济属于典型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正是统筹了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两方面的要求,把生态和民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走上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发展林下经济符合当前我国发展立体经营、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促进林粮、林牧、林药、林游等协调发展,使农民不砍树能致富,为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实现林业生态文明提供重要保障[5-6]。

2.4 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发展林下经济既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又可以实现林农致富增收,是一种双赢的林业发展战略。同时,发展林下养殖业,把禽畜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内、林间,改变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菌传染,改善居住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加快 “美丽乡村”建设,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7]。

3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发展现状

3.1.1 围绕辐射带动,抓好典型示范。武平作为全国林改发源地,被评为全国20家、全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武平、长汀、漳平被福建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列为2013年全省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县。2014年,新罗、永定、上杭、连城、长汀五县(区)又被列为全省林下经济项目县,实现项目县全覆盖,目前正在落实示范项目并积极组织实施。市林业局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抓好典型示范。

3.1.2 围绕政策扶持,抓好资金落实。2014年11月21日,龙岩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龙政综[2014]315号),明确了今后林下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提出2015―2017年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支持林下经济发展。

3.1.3 围绕区域特色,抓好品牌打造。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培育特色产品,初步形成“永定巴戟天、武平金线莲、连城铁皮石斛、漳平金花茶”的林下种植区域特色。通过规范种植、养殖业,引导规模化种养,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不断壮大林下经济企业规模,培育林下经济龙头企业,打造具有规模和知名度的林下经济产品品牌。新洲(武平)林化公司2011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14年5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主导产品“帆船”牌松香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长汀劲美生物科技公司和福建丰农食品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武平金线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长汀河田鸡荣获“2013年中国最具成长力商标”,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地理标志商标。

3.1.4 围绕科技支撑,抓好服务指导。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综[2014]155号)要求,2014―2020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2014年安排一期林下经济培训班,邀请国内林下经济首席专家、原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梁一池教授讲授林下经济知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人。武平县被评为全国20个、全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该县选择了20个项目作为第一批武平县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由县林业局授课,并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还组织部分林业专业合作社、林农群众到三明、泉州等地参观,学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经验。

3.1.5 围绕规模经营,抓好合作组织建设。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立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通过政策推动、示范带动,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全市现有林下经济合作组织564个,其中林下种植212个、林下养殖144个、林下产品采集加工162个、森林景观利用46个。

3.1.6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多样,经营面积初具规模。据统计,2014年龙岩林下经济经营面积55.420万hm2,产值101.63亿元,参与户数118 404户,合作社、协会564个,各级财政累计补助金额1 896.24万元。其中,林下种植经营面积1.475万hm2,产值9.34亿元,参与户数12 892户,合作社、协会212个;林下养殖经营面积6.103万hm2,产值10.30亿元,参与户数6 530户,合作社、协会144个;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经营面积44.039万hm2,产值52.29亿元,参与户数98 606户,合作社、协会162个;森林景观利用经营面积3.803万hm2,产值29.70亿元,参与户数376户,合作社、协会46个(表1、图1、图2)。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认识不到位。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大部分林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带来的效益,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的空间和潜力,只有少数林农认可部分林下种植、养殖的经营类型和模式。加之媒体对林下经济报道较少,大多数林农还不是十分了解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导致林下经济在林农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进而制约了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

3.2.2 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滞后,总体布局不明确。林下经济大多为农民自发行为,呈零散分布,规模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3.2.3 产业链尚未形成,合作组织发展慢。林下经济尚处于萌芽阶段,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有机整合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目前,不少林下经济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简单生产,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规模经营,龙头企业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弱,服务功能不健全。

3.2.4 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林农缺乏专业技术,许多林下经济产品品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种养方式和管理模式,成本高,效益差。

4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思路

4.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系列讲话和来闽来岩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坚持“林下种植为主、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为辅,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为补充”的原则,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林下经济产业素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现代林下经济体系,着力加强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4.2 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协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原则;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四是坚持龙头带动、集约经营的原则;五坚持科技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益。

4.3 规划期限

2014年为基准年,规划年限为6年,即2015―2020年。

4.4 发展目标

4.4.1 总体目标。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森林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水平等,因地制宜,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潜力、幅射带动能力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注册商标。

近期(2015年):到2015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56.7万hm2,惠及8万户25万人,实现综合产值 120亿元以上。全市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个。

远期目标(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66.67万hm2以上,惠及15万户50万人,实现综合产值220亿元以上,全市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个。

4.4.2 具体目标。2015―2020年各年度的经营面积、预测产值、示范基地个数具体见表2、图3、图4。

4.5 总体布局

4.5.1 发展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结合国家林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根据龙岩市“林下种植为主、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为辅,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为补充”总原则和我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按照林农意向、市场导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结合林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布局,确定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突出“一县一品或多品,七区多点”的总体布局思路,具体规划布局见表3。

4.5.2 发展类型及模式。一是林下种植。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林下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模式:①林药模式。重点发展金线莲、铁皮石斛、巴戟天、金花茶、喜树、草珊瑚、姜黄、黄栀子、黄花远志、野山薯等;②林菌模式。在林下种植培育香菇、木耳、灵芝、竹荪等菌类;③林菜模式。种植黄花菜、蕨菜等;④林花模式。在林缘、林荫及林中空地培植富贵籽、兰花等花卉苗木;⑤林苗模式。在林缘、林荫及林中空地培植香樟、桂花、桃、千年松、茶花、罗汉松、山杜英、冬青、福建樱花、红榕、野鸦椿、厚朴、紫珠等绿化苗木;⑥林油模式。种植油茶等;⑦林果模式。种植蓝莓、杨梅、银杏、李、蜜柚、脐橙、柑桔等果树。二是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适度发展立体养殖,主要发展模式:①林禽模式。重点发展林下养殖河田鸡、贵妃鸡、象洞鸡等。②林蜂模式。利用林木放养蜜蜂,发展养蜂业;③林蛙模式。人工驯养繁殖棘胸蛙、牛蛙等野生动物;④林畜模式。在林下圈养或放养梅花鹿、牛、羊、豪猪、果子狸等;⑤林鱼模式。利用林下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林下养殖娃娃鱼特色珍稀野生动物等。三是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充分利用林下产业的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重点发展林笋(鲜笋、笋干、清水笋等)、油茶加工、茶叶、松脂、竹藤棕草制品、菌类采集等采集加工模式。四是森林景观利用。充分发挥林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绿色生态优势,合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试验区)森林景观,开展生态旅游,利用自然文化环境和林下无公害产品,重点发展 “森林人家”、生态休闲农庄等,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果品、茶叶、药材等森林旅游商品,逐步形成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精品景区。

4.5.3 建设内容。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型21种经营模式以及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建设,到2020年,规划林下经济经营面积66.67万hm2,示范基地100个,规划林道700 km,宣传牌350块,详见表4。

5 结论与建议

(1)项目区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林业资源,为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总体布局、发展类型及模式;通过林下经济重点项目实施与示范,为林农利用绿色资源搭建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平台,带动林农按照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途径走脱贫致富的道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3)项目规划总投资1 187 289万元。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点多面广,示范带动性强。因此重点项目的示范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实施。

(4)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对龙岩市林下经济的发展形势、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主要任务加以明确的阐述,提出了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突出“一县一品或多品,七区多点”的总体布局思路和保障措施,并对项目投资及效益等进行了科学地估算与评价,必将对林下经济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将起指导作用,规划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建议严格按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加强林下经济重点工程示范项目后续森林保护与管理,以确保示范项目建设成效。

6 参考文献

[1] 王宗星,冯博杰,高智慧,等.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89-393.

[2] 张盛钟.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1):51-53.

[3] 卢春英,郑建英,张盛钟.龙岩市重点生态区域提升封山育林措施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6):71-74.

[4] 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47-49.

[5] 倪竞德,张敏,韩杰峰.关于泗阳县发展林药经济的几点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12(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