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1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四个层次 思维训练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注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思维训练。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把握好思维训练四个层次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第一、认知性阅读思维――整体感知与局部解读结合。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通常是扫清字词障碍,通读复述课文,属于认知性阅读思维。所谓认知,主要是用视觉来感知和辨认文字的过程。这些认知在获得课文意义的阶梯上是最低的,其思维水平亦是最低的,实质上是通过直觉对言语的意义、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和判别。我们还要和语文知识(包括语法、修辞、文章、文学等方面)相结合,使具有感性经验的直觉思维得到修正和提高。如初中课文《我爱这土地》,先让学生通过朗读,用直觉思维快速体会作者在这首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诗:苦难、执着、爱国。然后再运用语文知识对局部语言进行推敲分析,以便论证整体感知是否准确。比如,“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一句使用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正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再联系写作背景,更清楚的认识到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所造成的。而那只为她“歌唱”的“鸟”,就自然成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但却勇敢地护卫着自己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通过这样整体感知与局部解读结合的学习,学生对这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的认识就深入、准确了。高明的教师在初步认知的阅读教学阶段,不停留在字词的记忆和直觉感知上,而是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透过字词表层去挖掘其深层的、潜在的信息的思维能力,去体味弦外之音。我们提倡在特定环境中掌握词语的运用技能,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第二、理解性阅读思维――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就是在认知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领会和把握的能力,是认知的发展和深入,是阅读的关键环节。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多么细致、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而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作理性分析,结果就大不一样。

例如,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文中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阅读这段文字,我不是让学生首先研究分析“排出”这个词语如何运用得准确生动,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孔乙己在看到别人的“笑”,听到别人的“话”之后,“排出九文大钱”时是怎样的心态,揣摩“排出”这一动词的丰富内涵,并让学生做出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来表现孔乙己的心理和神态,让学生走进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孔乙己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对“排出”这一动词使用的妙处作理性的分析:如果换成“拿出”、“摸出”,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由于有了对“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的丰富内涵的体验、感受,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深化了,认识到“排出”一词准确写出了孔乙己拿钱买酒时的得意神情,以及他要在平日取笑他的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的心理,如此读下来,学生便对人物形象以及文章思想内容有了自己深刻的理解。

第三、评价性阅读思维――主观质疑与客观评价结合。

阅读者对阅读材料表现的思想给予主观评价,即评价性阅读。它是读者跳出阅读材料之外对阅读材料各方面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过程。笔者认为初中阅读教学中评价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教师善于质疑,善于诱导学生生疑,进而进行批判、评价。比如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向学生发问:愚公到底“愚不愚”?愚公精神在现代可不可取?学习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时,为什么斯科特的队伍比赛失败了却称得上是悲剧?又为什么这场“悲剧“是”伟大”的?学习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师生们的分析评价一致:孤独磨练意志。并且列举出贝多芬、陈景润等名人来证明。而有的学生提出:“杜小康才和我们一样大,这么恶劣孤独的日子,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理应该都是不利于他成长的!可为什么他却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话音刚落,当即引来同学的笑声,这位同学毫不示弱,“不然你去试试?”。学生的看法虽然片面,但这种怀疑批判精神很可贵,教师要给予鼓励。长期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渐渐学会正确区别事物的真假虚实、美丑善恶。其辩证思维能力将达到一定的水平层次。

第四、创造性阅读思维――联想想像与逻辑推理结合

篇2

一、转换母语的思维方式成为英语思维方式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我们的思维模式是汉语的思维模式。正是由于我们受到了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导致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无法正确的理解英语材料中的语法知识,这样一来其英语思维方式就无法跟随教育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思维模式不进行改变的话,学生的阅读效率便无法得到提高。所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转换母语的思维方式成为英语的思维方式,这样一来在对英语文本进行阅读的时候才能够让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用英语去思考问题的阅读习惯开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直到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英语文本的内容。 

比如说在对英语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的习惯,还要促进学生用英语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想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要做的是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当学生能够对阅读材料中的单词掌握绝大部分的时候,相信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也会随之上升。其次是教师需要小学生不断地讲解语法知识,让同学们在遇到某些特定的句式时,能够快速地进行思考,理解某一句话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以倒装句为例,同学们在阅读英语材料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倒装句,而英语中的倒装句的结构与我们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利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倒装句。如Nowhere will you find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这句话是典型的部分倒装,是指将谓语的一部分如助动词或情态倒装至主语之前。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个语法。 

二、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思维模式训练 

想要使得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有效的训练,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思维模式训练。在引导学生对英语文本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需要学生理解这些内容的实际意义,重点在于理解二字。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是指学生不仅仅要理解句子中的实际含义,还需要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良好的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加强阅读效率,开发阅读思维模式。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所接触的英语相对比较简单,因此英语基础可能比较薄弱。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反复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只有全面做到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才能逐渐形成并提高。 

举个例子,现在有这样的一句话:There is no doubt about it more and more housewiv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soon be standing in the check-online.我们对中学生的要求是,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能够对这句话的整体含义有准确的把握。从单词方面而言,这句话里有很多的单词,许多学生在进行理解的时候往往会逐个的翻译这些单词。事实上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英语有更加全面准确的认知。也就是说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意识到它的含义:这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主妇很快就会站到收款台。 

三、重视学生英语阅读思维习惯的养成 

习惯比天性更顽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习惯的推动。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应当重视学生阅读思维习惯的养成。实践表明,当学生拥有了强烈的阅读习惯之后,他的思维模式就能够固定下来,在阅读英语文本的时候,效率就会得到有效地提高。具体来说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习惯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不断的完善英语教学策略,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在课余时间适当的选择一些幽默的阅读材料来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够降低阅读的难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精细的讲解,通过本身的专业知识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推敲;还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和阅读技巧的渗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看到这个句子时:When he knocked at the door I was cooking.我们需要向学生讲解这个句子是一个状语从句,然后再进行翻译:当他敲门时,我正在煮饭。 

综上所述,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还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立鹏.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探[J].才智,2013(04) 

篇3

1阅读促成思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去思考和探索,通过思维训练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有疑才有思,有思则会把有疑变为无疑。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质疑和解疑的思维训练。

1.1教师质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解疑

阅读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学生遇到问题时,会因懒于探索、不善思考,而发现不到问题的疑点。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质疑询问疑难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第一,以疑激疑。教师要抓住文章中的疑点处,如关键处、难点处、重点处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质疑。如《孔雀东南飞》中教师可提出这样的疑问: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死值得吗?对全诗的主题进行设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疑问,如他们是否可以抗争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分析全文,总结他们死的必然性的结论。通过思维训练,学生深刻认识到封建礼教的腐朽黑暗的本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第二,无疑处求疑。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因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而忽视文章本身的深刻思想和复杂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质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疑点,深度开发学生的思维。[1]第三,挑起矛盾,质疑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审视课文,对看似矛盾的问题进行思考,更深层地理解课文。例如《死海不死》一文,题目中“死海”“不死”是否矛盾?教师与学生学习课文并寻找答案,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得出“死”字在文中包含的两种不同含义。“死海”的“死”是死海中没有任何生命物种,“不死”是因海水含盐量多,水的比重大于人的比重,人在水里不会淹死,还可开发一系列的旅游业和资源等,进而让学生深刻了解和掌握死海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第四,质疑分歧点。阅读中学生会因思维和知识的差异,对文章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造成争论,争论中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教师要及时准确抓住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方面,提出质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1.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疑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质疑问题中,更好地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思索,并且开发智力和创造力。其次,教师为学生要创造质疑环境,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质疑,如早自习教师巡回时,学生可以积极向老师提出质疑,定期开展班会,专门进行学生质疑等。教师在解疑时,不应全都作答,作出示范后,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还可启发学生,提出有含量的问题,积极引导,耐心作答。

2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思维训练不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促使学生从乐思到善思。思维品质主要指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和思之新四个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点训练学生该方面的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2.1思之快

思维训练中思之快也就是思维的敏捷度,智力的反应速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速度上的思维训练,让学生能够快速地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而且能够进行知识的记忆和联想,思考所读文章,快速准确地分析判断,通过视觉和思维的结合,形成快速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从而促进思维的敏捷性的提高。

2.2思之活

思维训练中思之活是指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不同角度与方向的思索,培养智力的灵活性。首先,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迁移和渗透。通过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的旧知识。比如《春蚕》阅读教学中,学生可能不能明确把握主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回顾以往知识《多收了三五斗》,清楚地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正确把握《春蚕》的主题,了解旧中国的社会根源。其次,教师要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孔乙己》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认识到孔乙己作为封建文化的牺牲品的同时,也要思考科举制度下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变成这样?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发散思维思考中,找到孔乙己自身能力的缺乏造成其自己悲惨的命运的结论。[2]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索,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2.3思之深

思维训练中思之深是指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思考能力的运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分析比较文章中人、事、理与情等,把知识的整体进行分解,比较研究个别的特性,深刻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更容易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等。如《变色龙》一文的阅读中,比较分析奥楚蔑洛夫语言多变特征: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时,他的态度与反应如何?不是将军的狗时,他又是如何的态度与反应?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可以准确知道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的丑陋行为,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主题。

2.4思之新

思维训练中思之新指的是思维的独创性,智力的独创程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逆向思维,在逆向思维中,学生会提出独到的见解,避免产生固定思维,限制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的提高。逆向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而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4

一、强调情感经历,读出个体感受

教学过程突出情感体验是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决定的,结合学生生活经历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有效教学。语言是一种工具,其功能本质是表情达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强烈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入理,这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体验渴望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进而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设计引入情境,激发个性思维

这是阅读思维的情境性所决定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是不同的。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中语言是一种载体,其承载的是学科的概念、公式、定义等,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即语言就是思维训练的对象。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既是载体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这一特殊规律要求其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发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三、联系个体生活,激励主动学习

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定义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它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味佳肴,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我需”、“学为我用”,进而提升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四、讲究口语艺术,实现示范教学

这是阅读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今天,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没有太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是语言运用的艺术。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或者复述,其语言都应该是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产生新异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总之,情感、思维、需要、方法、语言是构成阅读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交叉渗透,缺一不可。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阅读教学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突出情感因素

这是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决定的。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拟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 引入情境,激励思维

这是阅读思维的情境性所决定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当然,阅读教学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也不应忽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注意课文中的理智因素,而忽视了蕴含于字词句篇中的情感因素,其结果是:本来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肢解、剖析,只剩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种单调枯燥的情绪体验,又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最终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呢?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只要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启学生思维,象导游一样,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柳暗花明之处。

(三)联系生活,激励学习

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如一位教师讲《落花生》一课,针对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围绕作文选材进行讲读,使学生认识平时留心观察和勤于积累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一堂课讲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四) 讲究口语艺术

这是阅读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十二倍”。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篇6

语文学科和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相比,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这是因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科知识为主导的,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就已经了解到这些内容的思维方法。但语文学科的主体内容并不是语文知识,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言语实践的规律并为其服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语文学习提高了对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理解能力。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语文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内部活动的特殊性,语文能力的生成需要通过内部活动的外化,必须建构一种专门和语文学科相对应的思维程序,来配合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的转换和实践。

早在20世纪70年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探求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1978年,章熊从作文教学着手,尝试着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1981年出版了《语言和思维训练》。“语文思维”这个提法最初见于1995年出版的卫灿金的《语文教学思维论》一书,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语文思维培育学的基本框架,包括语文学科学生的发展,语文学科的思维本质,语文学科思维培育的目的、任务和原则等,此书可以看做思维学和语文教育学交叉研究的探索之作。另外,1996年出版的彭华生的《语文教学思维论》也从思维学的角度总结了语文教学的经验。到目前为止,我国语文教学中有关思维培育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冉正宝在《语文思维论》中将“语文思维”界定为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过程。根据这一界定,笔者认为所谓语文思维,就是言语主体运用汉语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言语环境对言语对象作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

本文依据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形态,将语文思维能力分为学生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语文思维和其他学科的学科思维一样,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形态、思维品质、思维方法,语文思维概念的提出也必将引起语文课程理念的深刻变化和教学理念的积极变革。

二、小学中年级培育语文思维的必要性

1.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本身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载体——语文教材,它的编写内容不是过去那种单纯以语言知识为主的选文,更多的是以话语的训练组合为主的言语作品,重视语文学习中的言语环境,强调学生对口语交际方面思维的训练等。特别是中年级的语文教材,以人教版为例,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课文开始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指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略读课文不但要求把握和理解阅读材料,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教学要求相较于低年级,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新课程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言语作品打破了过去那种文体式的框架结构,把不同的文体特征的言语作品混编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以模块的形式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现言语作品的结构、思想、风格。

2.变革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要求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材所发生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观念。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重知识轻智能;第二,重讲轻读轻练;第三,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脱节。为了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正确地阅读教学观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第一,知识与智能并举,树立阅读教学立足于发展学生智能的教学观。传授知识、打牢基础是必要的,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主要是思维力)更为重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应该紧密结合、互为促进,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第二,讲、读、练并举,以练为主线,树立阅读教学立足于发展学生思维力的教学观。学语文,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学“语言”(口语与书面语)。语言是工具(人们借助它来思维的工具、来表情达意的工具、来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工具”,它是讲不来的。单靠教师“讲”,学生是不能掌握、不会运用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多读”与“多练”,才能把“工具”真正掌握在手,运用自如,这样,学生就会一天天聪明起来,善于用脑。第三,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一刻也不能分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自身的思维力,这也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另一重要目标。

从以上要求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要价值。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从学生语文思维培育这一角度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更好地解决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问题,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3.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依据,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是语文学科和数学、科学等学科不同,因为母语是可以自然习得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语文知识并不能自动转化为能力,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主体和语文能力中建立一种桥梁,这就需要一种心理联结。认知心理学强调有机体学习的内部加工过程,而思维就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篇7

一、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过去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接收学习”,教师讲,学生听。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而代之以学生自读,教师点拨。由于语文学习是一种无序学习,阅读并没有什么必然的、严谨的主次前后顺序,因此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而且,由于语文课“技能型”的特点,语文也必须自学。只有自学,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学生自己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这种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实现。因此,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但不论是一般方法的指导还是具体问题的解答,都要注重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概括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不能满足于得出一个答案。教师的点拨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在学习了初一语文第四单元多彩四季后,我把描写四季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教师点拨:描写景物要注意抓住号物的特点;描写景物要注意写得有声有色;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描写景物要注意动静结合……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基本上都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而且还发现许多其它的描写方法。这样学生再遇到写景文章,基本上不要老师再多讲,会自己分析了。

二、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应采用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独立思考问题,能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和依赖性。由于不受旁人的影响,由于没有现成的结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的认识往往比较客观;而且,独立思考思维训练强度大,思维能力提高快,能够较快地培养自学能力。所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应鼓励独立思考。但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如果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的阅读往往会陷入迷惘困惑之中。因为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况且学生处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是常有的。因此独立思考必须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集体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发挥课堂学习的集体性的优势。在集体讨论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启智开悟,可以化解独立思考碰到的疑难和障碍,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思维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组织学生讨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发表观点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讨论的问题有些来自学生。―般来说,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较容易激发讨论欲望,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当同学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以满足自尊心和好胜心。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围绕教学中心,不一定都切合教学要求,有些问题可能是钻牛角尖的,有些问题可能是言不及义的。这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点拨,概括出符合教学要求、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自读初期,讨论的问题主要由教师提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恰当,创设“愤”“悱”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激起讨论的积极性。

其次要创设师生平等、民主研讨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不要轻易作优劣正误的评判,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给以正面评价。哪怕是极微小的合理成分,都要充分肯定。即使完全错误,也不要直接驳斥,而应从发言的勇气、态度等方面加以鼓励。错误要指出,不能模糊过去,但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恳切,措辞让人容易接受。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尽量淡化“裁判”色彩。这样,课堂气氛平等、民主、融洽,讨论才能顺利进行。

三、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

语文是一种能力构建。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而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学习语言就必须积累语言,多读多背。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按照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熟读背诵,能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因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会深刻起来,最终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有了这个网络系统,就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即语感。有了语感,无论听话还是读书,都能理解其含义,感受其形象,判断其正误,体察其具体应用中的细微差别;有了语感,提笔作文,便能表情达意得心应手,遣词造句左右逢源,体味到“神来之笔”、“妙笔生花”的。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记诵积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熟读背诵的意义,并给以具体的指导。一是背诵的内容必须典范精粹。可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名篇。现代白话文值得背诵的不多,值得整篇背诵的几乎没有。现代白话文的背诵,内容主要是散见其中的格言警句和一些生动的修辞、描写。背诵古诗文对人的语言训练作用是全方位的,从语辞的典雅到文脉的贯通到思想的睿智,无不浸染熏陶着读者。不过人们易于感觉的还是文字的典雅精练。背诵现代白话文则主要是领悟其哲理,学习其生动性、形象性。二是背诵的方法需要讲究。背诵时不要贪多求快,而是要仔仔细细地读,读懂意思,重要的是背熟,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

篇8

【关键词】课堂 教学 语文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中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没有独立的过程,而是结合听、说、读、写,一点一滴逐步加深和提高的,重在感染、渗透,潜移默化。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任务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到语文训练的全部活动中。如在词语的教学上,可以从词语具有的形象化特点入手。人们在交际、交流思想时,对大小、强弱、轻重、褒贬等不同的概念,通常就有一定的、相应的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抓住它的感彩,把它放到句甚至段、篇中去辨析,这个辨析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和教育的过程。

其次,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语文的情感教学是建立在对字、词、句、段的钻研分析把握之上的,各种情感的交织、汇总、升华,也只可能源于对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理解、掌握。在教学教程中,我们应对字、词、句、段等进行仔细推敲。如汉字的音、形、义其内涵就是很丰富的。而句段则有的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有的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构思特点,因而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其对于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甚至作为思想教育的突破口。

二、优化课堂环境 、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使每一遍都有明确的目的:第一遍略读,让学生疏通字词,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第二遍精读,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详略安排:第三遍细读,让学生体会、领悟写作背景、思想内涵,可采用点拨、讲解、归纳等形式进行。只有通过反复的读课文,让学生成为语文的主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否则会将课堂变成“一言堂”,学生成为“听话筒”。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师培训手册》)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培养语文素养。这是学科标准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不讲方法,不留余地,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营造思考问题的情境,怎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呢?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课程不能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能不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事实以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注重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是阅读思维的情境所决定的。培养发展思维能力是中学各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或凭借,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课文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诱导,激励思维的原t,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经验、事实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四、课堂评价语言共优化,提升语文素养的高度

《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在课程理念上,体现以学生为本,即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不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而是“蹲”下身子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在学习评价上,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如我在教学朗读时,自由选一个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练习,然后上台比赛,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感于挑战优秀的学生,就应该给予肯定,进步的给予表扬,优秀的学生需经过自己的努力,表现更优秀才能得到表扬。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的不够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如当学生说错时,我们可以宽容的说:“说错了也表扬你,因为没有你的错误,就没有我们的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使学生在受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人,在受到鼓励的同时学会鼓励人,被宽容的同时学会善待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人文素养。

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语文和人的关系,注重熏陶感染,使学生的精神受到滋养。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深刻内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当我们的语文教学 真正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就会落到实处,语文教学改革才会有光明的前景。但愿语文学习成为老师和学生普遍感到快乐和轻松的事情,因为学 生有了坚实的语文素养和自由宽广的语文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篇9

一、抓住关键性词语、句子进行引导点拨,设计阅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习惯于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架空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就只是会死记硬背几句条子话罢了,不会从本质上理解,发在内心去体会。如《火烧赤壁》第一段共三句话: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我让同学们细读文本,考虑到这段话对全文的作用以及从语言、思维训练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阅读。我抓住此段话提出了四个问题:

(1)第一段的第一句话里有三个小句子,它们各说明什么?

(2)周瑜为什么要调兵遣将?

(3)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之间,要是用连接词的话,可以用哪些词?

(4)第二句话已经说明两军“隔江相对”,为什么第三句还要写“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呢?

很明显,设计第一个问题目的引导学生明确解故事发生的时间,理解曹操的军事行动及其目的,周瑜调兵遣将的原因和两军驻扎的位置,为故事的发展留足了伏笔与想象空间。第二个问题教师的着力点在于引导学生明白当时兵力的强弱悬殊。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课文,把握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句子与篇章的关系。学生可以用“因为”、“所以”,或“因此”等词语把第一、二句话连接起来,并让学生说一说,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两句话的因果关系,进而使学生体会到阅读课文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前因后果,同时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去理解。在这个提问设计里,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还巧妙地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达到了多种能力综合训练的目的。第四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前后的一致和铺垫以及细节的作用。

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重点段落,以此为切入点,层层推进,层层深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多想多说,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学生上课沉默寡言的根本原因是害怕自己说错,怕老师批评,学生笑话,长期养成这样封闭式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尤其像我们乡村的孩子,胆子更小,自我包裹的很严密,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不容易。在教学《惊弓之鸟》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把“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这个句子画出来,我问:“能手”是什么意思?“射箭能手”呢?“射箭能手”前加上“有名的”说明什么?这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怎样说?(变换语序)这个教学设计中,由简单到复杂,简单的问题可以让胆小的,经常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只要说的意思差不多就多多肯定,多多鼓励。接下来的问题包含着概念的认识,是一种思维训练。目的在引导学生理解“能手”、“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这三个概念的外延从大到小,前者包含后者,构成属种关系。就中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认识概念的逻辑关系,对于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词语和词语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思维都是有帮助的。接着的变换语序说话训练,意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表达的多样性,寓思维训练于语言表达之中。

只要学生敢想,敢说,就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当信心倍增时,思维也就活跃起来,当人人想把自己的思想敞露出来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才彰显其本色了。

篇10

阅读是理解和探寻作品的主旨和内容,即作品所传达出的所有信息,阅读的全过程是一个主体经客体(作品)达至另一个主体的过程。我们不难把阅读分为两个层面:1.理解过程。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理解过程就是通过眼睛对文字的注视,输入大脑,再经过大脑对文字这一符号系统进行解码,还原为意义系统的过程。2.内化过程。理解不等于被阅读者所内化,即“建构”,这涉及作者对其所理解的内容的认同程度、感知程度等。

阅读时时刻刻离不开思维,科学研究也证明了思维在阅读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美国人M.A.汀克尔在他的研究成果中说:“在极大多数情况下,阅读时用于眼睛移动的时间仅有5%,其余的时间都用于思维。”不难理解,思维本身便是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和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因为文字的出现,更需要人类进行识记、想象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文字要达到它所承载的功用,只能通过阅读来实现。于是,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涉及思维的每一个层面。

思维是一个认知过程,其目的是把握客观事物,并实现不同程度的内化。思维根据所达到的不同深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感觉、知觉、表象、想象、推理、归纳、理解和情感。在具体思维过程中,这些步骤并不都是相互衔接的,甚至不是每个步骤都会出现,有些步骤是伴随着另外一些步骤同时出现的。例如情感过程就可以伴随着思维的整个过程;形象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表象等等。可以看出,思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而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涉及各种思维方式,与思维相关的过程也都与阅读有关,同时,个体的思维品质也决定着阅读能力的高低。现以阅读过程的进展为序分析一下阅读与思维的关系:

一、对文字及其内容的感知

文字是阅读的对象,对文字的感知是阅读行为和过程的开始。“阅读时,随着视点的游移,从字到词,从词到句,文字符号被感知而变为语言的信息输入大脑。经过大脑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机制的辨识、翻译和读解,便获得了对语言文字表层意义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对文字的认识仅仅是感性的,甚至是片面的和残缺的。主体与文字接触,通过大脑,将文字进行“解密”,“解密”的过程就是与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形象相对应的过程。不难看出,对文字感知的过程对阅读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过程的完成水平也将决定整个阅读过程效率的高低。如果这一过程完成得出色,就不仅仅是对文字及其内容的感知,而已经伴随着理性思维的展开。

二、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阅读的目的不在于对文字及其内容的感性认识,而在于内化。要达到内化,首先要做到对文字及其内容的理解,理解的过程便是一个完整和典型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要达到理解,通常情况下会经过概括、推理、分析、反应等步骤,理解过程中的这几个步骤并非线性呈现的,阅读能力强、具有丰富阅读经验的阅读者,有时可能会省略概括过程;有的阅读者在阅读文字时,其推理和分析,甚至反应过程都是同步进行的。

三、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性理解

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和艰巨性就体现在它所承载的大量教学任务,例如具体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上便表现为,不仅要对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功能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功能,对文学作品的美感把握程度体现了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审美过程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而审美判断的任务是针对作品的美感分析,这是审美活动中较为高级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包含了任务繁重的思维训练,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教育者往往不知所措,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者必须在理念上高度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阅读与思维的关系

教育者只有在明确了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才能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最为重视的往往是知识的传输,包括语言学知识及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知识。当然这在语文教学中是必要的,但如果阅读教学只剩下这些,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教育的一个功能就在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如果将某一具有多种发展倾向的领域演变为某种单一模式,教育就起了反作用,这是相当危险的,对于学生来说更是灾难。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另一个倾向是对文本的模式化分析,例如过分重视段落的划分、中心思想的归纳等。表面上看,这是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归纳能力),事实上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观意识。因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复杂的,不是机械的,模式化的思维训练方法只能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极其危险的陷阱。因而,只有教育者正确认识思维与阅读的关系,才会在阅读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准确的高度。

二、全面理解阅读中的思维过程

教育者必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不能将培养思维能力仅仅理解为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简化为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仅要着眼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操作过程,还必须着眼于与思维相关的心理过程,例如学生专注的品质及其培养等等。只有教育者对阅读中的思维达到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没有偏废,抵达阅读的最佳状态。

三、心系学生个体

教育者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遇。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在小学高年级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男生大都善于逻辑思维,而女生相对善于形象思维。因而在阅读中教育者要尽量考虑到这种个体差异,不善形象思维者多让他们作描述性叙述,不善理性思维者多引导他们将问题引向深入。同样,不同的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上也是有差异的,教育者要根据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潜力,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把握能力培养重点

教育者必须通过梳理学生整体的思维水平,明确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由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惯性,阅读教学中早已承担了过多的理性思维培养的目标。因而,在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将学生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