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温室效应的含义

篇1

1. 汉语中表达“吃”字实意的短语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

因为在两种语言中同是表达“吃”字的实际含义,我们在翻译这一类短语的时候大可以用上文所提到的take、have、dine、feed、taste、like、love、prefer、enjoy、care for、 be fond of等来表达。例如:

吃饭――eat; have a meal;make a living

吃馆子――eat at a restaurant

吃素――be a vegetarian

吃白饭,吃白食――eat without paying

吃不得――not good to eat;uneatable

吃不来――not be fond of certain food; find that the food doesn’t suit one’s taste

吃不了――cannot finish so much food

吃不服――not used to eating something

吃不上――have nothing to eat;miss a meal

吃得上――can afford to eat

吃得下――be able to eat

吃光――mop up with one’s meal;squander; use up

2. 汉语中表达“承受”等含义的短语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

在此类短语中“吃”字所表达的意思一般为“承受”、“接受”、“遭受”、“遇到”等意,此时我们不能再生硬地用英语中的eat、have等词来翻译。应根据短语的意思适当切换到英语的对应短语或习语,在翻译出短语内涵的同时适当兼顾“形”。例如:

吃闭门羹――be denied entrance; be left out in the cold

吃不了兜着走――be unable to bear; land oneself in serious trouble

吃不消――be unable to bear

吃耳光――set a box on the ear;be slapped in the face

吃官司――be sued; involve in a legal action

吃回扣――receive rebate

吃空额――more salaries by making a false report on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吃枪子,吃枪子儿――be executed by shooting

吃请――accept an invitation to dinner

吃硬不吃软――yielding to force but rejecting soft approach

吃鸭蛋,吃零蛋――score zero

吃哑巴亏――be cheated or suffer a loss but unable to talk about it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吃小灶――give special care

吃一堑,长一智――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劲――be a strain; be able to bear or support(经得住)

吃苦――suffer for it;bear hardships

吃苦耐劳――be hardworking and able to endure hardships

吃亏――mischief; get the worse of it; in an unfavorable situation;unfortunately

吃老本――get meal by capital; live off one’s past achievements

吃软不吃硬――be open to persuasion, but not to coercion

吃重――entail strenuous effort

吃罪――bear the burden; have on own’s shoulders

3. 汉语已失去“吃”字本身含义的短语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

这一类的“吃”短语中的“吃”字跟“吃”一点关系也没有,有些是多年的文化传承习惯,包含了许多深沉的文化内涵,此时,仅凭简单的短语切换也很难达到贴切的翻译效果。对于这些短语,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以解释,应重“意”多过于重“形”。例如:

吃白眼――be treated with disdain

吃不开――be unpopular; won’t work

吃不准――be not sure

吃醋――be jealous of a rival in love;wear yellow stockings

吃大锅饭――get or supply pay at a fixed rate]

吃刀――penetration of a cutting tool

吃得开――be a favorite of; be much sought after;be popular

吃豆腐――take liberties with(female);joke; make fun of girls

吃肥丢瘦――gain extra advantage

吃干饭――unable(比喻无本事:你难道是吃干饭的?)

吃黑枣儿――be executed by shooting(比喻被用枪打死)

吃紧――be critical ;be hard pressed

吃劲――make difference关系重大,要紧

吃惊――amaze; astonish; surprise

吃里爬外――work for the interest of an opposing group at the expense of one’s own吃力――painful; be a strain

吃偏食――be specially treated

吃人不吐骨头――ruthless and greedy

吃水――absorb water(吸收水分);draw ;draft; draught(船体浸入水中)

吃四方饭――smart

吃透――have a thorough grasp

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

吃现成饭――enjoy the fruit of somebody else’s labor

吃香――be very popular

吃斋――practise abstinence from meat

吃准――be sure

吃租――receive rent

篇2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 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篇3

“环保”这两个字,看起来平平淡淡,没什么含义。但实际上,要做到真正的“环保”,又有多少人能呢?

现在的世界,地震、洪水、气温上升……都是由我们人类造成的,这些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破坏生态、破坏环境。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南、北两极的冰川都好好的。但现在,由于人类的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大气层增厚,地球的热气不能散发,热气碰到大气层就反弹,形成了温室效应,南、北两极的冰川都开始融化了。如果南、北两极的冰川都融化了,那么海平面至少会增高1米,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再讲到我们身边:那些无良企业乱排放污水到河里,导致河水变得又黑又臭;那些砍伐者乱砍乱伐,导致地球上的森林面积逐日减少。还有很多人都不注意保护环境:他们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完的电池随手扔掉……

为什么环境会变成这样,这都是因为我们,所以,我们要拯救地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1.少用一次性物品。2.不乱扔废旧电池。3.多植树。4.不乱砍伐树木。5.不乱排污水。6.买东西最好带环保袋。

环保很重要,开始保护环境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篇4

一、 考查能源分类

例1(200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水能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解析化石能源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可再生能源。生活中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水能是指水体的能量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河能源。

答案选A

点评本题从能源形成的角度对能源的种类进行划分,难度不大,只要吃准命题意图就可轻松作答。

二、 考查环保问题

例2(2007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燃烧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确定我国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和标识如图甲。

(1)下列措施符合我国“世界环境日”主题的是

(填字母)

A. 限制发展高耗能的产业

B.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C. 为了减少废气对本地区空气的污染,化工厂加高烟囱

(2)图乙中的信息告诫人类:二氧化碳等气体过多的排放,使加剧,导致全球变暖。为减少二气化碳过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你能做的一件事:;科学家采取“组分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 H )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限制发展钢材、铝材、铁合金、氧化铝等高能耗产业,一方面可以节约有限的化石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SO 、CO等染污物,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加高烟囱并没有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加剧温室效应。采取以下措施可减缓温室效应:一、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二、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答案 (1)A、B(2)温室效应植树造林2CO +6H C H+4H 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燃烧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应采取哪些措施减小影响,解答策略是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三、 考查节约能源

例3(2007年潍坊市中考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大。人们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下图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解析A图标是回收标志,C图标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D图标是中国节水标志,B图标才是中国节能产品标志,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产品的外包装上大多印有该标志。

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图标的含义,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解答关键是要善于观察身边的各种标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 考查能源转化

例4(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1)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其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作用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2)沼气是农村推广使用的一种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沼气发电是把沼气中的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生物能源是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由太阳能转化而来。沼气发电的原理是利用甲烷燃烧放出的大量热量,使内燃机做功,推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化学能最终转化为了电能。

答案光合化学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同能源之间的转化方式,涉及到化学、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学科间融合的课程理念。

五、 考查新型能源

例5(2007年北京市中考题)化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奥运会对能量的需求很大。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北京市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小芳在街头发现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见右图),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

解析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且煤和石油等燃烧时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面对能源危机,人类开始寻找新型能源,太阳是巨大的天然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为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科学家们设计了多种装置将太阳能集中起来,转化为电能,小芳看到的路灯正是应用的太阳能。

答案石油太阳能

点评利用和开发新能源是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本题的命制有着明显的时代性。除太阳能外,氢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都属于新能源。

练习

1. 能源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燃气代替燃煤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之一。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2004年探明,我国天燃气储量为2.33×10 亿立方米,年产量是408亿立方米,试问: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天然气能开采 年。(答案取整数)

2. “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 研发燃煤除硫的新技术逐步

B. 将废弃的秸杆就地焚烧

C. 合理开采、利用化石能源

D. 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3.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煤燃烧发电

4.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 煤

C. 可燃冰 D. 石油

篇5

一、在日常教学中。做好表率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影响

在课堂上,不抽烟、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乱抛粉笔头;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外,实验废弃物品的合理处理也相当重要。例如:废旧电池不能丢进普通垃圾箱,应放在指定垃圾回收箱巾;水银温度计破损后,应立即将水银回收等,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在课外活动中,教育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矿泉水瓶之类生活垃圾,将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教师若能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未来的环境使者。

二、充分利用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与环保有关的素材。我们在教学时,除了要教会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理解和运用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成为未来的环保使者。例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中先耍让学生知道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1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者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在明确噪声含义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噪声来源:上厂、企业的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汽车等交通工具带来的噪音;音箱、喇叭等社会生活噪音;混凝土搅拌机等建筑工地上的噪音;然后问学生;我们教室里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学生会回答到:有的随意讲话,有的随便谈天等等,都妨碍了老师和学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教师总结:这不仅仅是纪律问题,也是噪声污染问题。接着教师介噪声危害:如果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血压升高等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听力的丧失。

在充分认识噪声危害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保护我们周围环境,我们该怎样做?学生们都认识到:在别人工作和学习时不应大声说话、放声大笑,或者开大收音机、录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以免干扰他人的生活。不要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声音的制造者,这也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自觉注意的。在讲授《内能的利用与社会发展》一节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和能源利用息息相关,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常规能源利用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比如: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又由于天灾和人为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却在不断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氢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在讲授《电磁波及其传播》一节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电磁波在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危害。它会使人出现头痛、眠、健忘等“亚健康”状态。还会使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失衡,导致心律加快,吸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教育学生要合理地利用电磁波。

在光现象中,除了要让学生知道光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世界,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污染。可见光污染:比较常见的眩光。例如:汽车夜间行驶时所用的前大灯,电焊时产生的强光,若没有保护会伤害人的眼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太阳光的反射造成污染日趋严重。如: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很强的镜面反射,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还会影响街道上行驶车辆行人的安全。过度受红外线、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的皮肤,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当然,初中物理教材并非只能通过以上这些知识进行环保教育,只要善于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通过与学生讨论一些与课本和社会有关的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l、迄今为止,仝球灭绝的物种已近百万种,这与人类的那些活动有关(ABCD)A.人类无节制的发展造成了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割裂和变化B.生物资源的过度开采c.生态环境的变化D.外来物种的不适宜

2、人类在利用煤、石油、天然气时,它们的燃烧将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导致地球产生了“温室效应”,其原因是(A)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了一道阻挡并吸收地球红外线辐射和向宇宙间散发的屏障,使地球表面升温B.风和海洋的滚动C.海平面升高D.地球火山不断爆发这可以教育学生,要合理利用能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保护自然,掌握更多的知识,使人类去开发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这些取之不净、用之不竭且又无污染的新能源。

3、臭氧层的破坏,将会有过度的紫外线直射到地球表面,导致人类易患皮肤癌,它主要使人体的(D)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互换D.脱氧核糖核酸变异这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又在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使他们本身受到了危害,认识到电器一定要走向“绿色产品”的必然,保护我们地球这个‘大家园”的温馨空f司。

4、大气污染严重时,会使天空失去悦目的蓝色,而呈现灰白色,这是因为(B)A.大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灰白色的B.大气中的污染颗粒较大,这些颗粒对光有散射作用,且白光中的各种成分的光散射程度相同的结果C.大气中污染颗粒对黄、橙色光散射较多的缘故D.大气中灰色烟雾过多的缘故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要使我们共同拥有一片蓝天,生存的根基不受到动摇,治理大气污染刻不容缓。

篇6

关键词:汉英翻译 词汇 语义对应 转换策略

 

Abstract:Vocabulary is a statement of the basic unit, the semantics is to translate words into action. the first part of a chinese-English glossary of translation of languages in common sense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trategy.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caused a chinese-English glossary in extremely complicated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situation, generally, for its part, correspond entirely : and words correspond and a vacant four.Translator in the context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exact meaning of words and adopt appropriate transition strategy to be translated into the language in the right to reproduce.

Key words:C-e translation ;Words ;Semantic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文本信息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汉英翻译的首要环节是实现词汇层面上的语义对应与转换。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构词方式、语义内涵以及表达习惯都不尽相同。不同的地域环境、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又使两种语言中各有其特有的词汇。

1、汉英词汇的语义对应情况

就词汇的语义而言,汉语的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英语的词义相对比较灵活,词的内涵比较丰富。汉英词汇之间的语义对应情况,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四类:

1.1 完全对应(Full Correspondence)。完全对应是指汉英词汇所表达的语义在任何上下文中都完全一致。这种完全对应的现象只限于有固定译文的专有名词、专业术语以及部分普通名词,如:Asia(亚洲)、the Pacific Ocean(太平洋)、the UN(联合国)、vitamin(维生素)、radar(雷达)、greenhouse effect(温室效应)等。但要注意一些普通名词在特定语境中语义的转移和变化。例如:

The old farmer has two large rough hands. 那位老农有着一双粗糙的大手。(语义对应)

Her grandma has a light hand with pastry. 她的祖母很会做糕点。 (语义转移)

1.2 部分对应 (Partial Correspondence)。部分对应是指汉英两种语言的某些词汇在语义上只能部分或大部分重叠,这是两种语言间词汇语义对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给语言的使用带来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家庭观念,反映到亲属称呼上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而英国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使亲属称呼的词汇相对简单。整体观使得汉民族偏重直接而全面观察事物,用词比较笼统含糊,而英美人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用词分类更加细微。例如:

cousin: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妹……

carry:搬、提、抬、举、携带、运送、搬运、承载……

篇7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但一方面,地球环境问题也浮出水面,例如: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水质污染、垃圾、生态破坏等种种问题。地球环境问题提到人们的日程。最迫切的是温室效应问题。研究此问题的相关专家通过分析得出人类经过生产活动制造出二氧化碳,是近年来地球温度上升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AR4预测到如果持续现状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6.4度,海水水位上升最大可能将达到59cm[1]。

1 CSR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21世纪被称为环境世纪,对于全球变暖的对策,全世界都在进行相对应的举措。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CSR作为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被提出。传统的企业都是把追求自身利益摆在首位,接着再来考虑环境问题。对于盈利的企业来说,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CSR这个理念的首次登场,从广义上来说企业也需同时认识到利益、环境、社会这三点(people社会、planet环境、profit经济)3P的重要性[2]。换言之,企业不仅作为一个经济存在体存续,同时不忘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为了整个生态环境必须考虑到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企业和社会持续成长的载体,应尽可能地削减至最低程度。

2 IT的发展和绿色IT的想法

随着IT的普及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社会对绿色IT的关注也提高了。因此各种推进绿色IT的业界团体相继成立。例如:AMD、HP、TBM、SUN结成了削减数据中心电力成本的“The Green Grid”联盟。2007年6月美国的Intel和google等也成立了共同应对环境举措的业界团体。中国的绿色IT与美国和日本的相比略显得稍晚但还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绿色IT的想法在几年前随着CSR变得家喻户晓,但真正进行绿色IT的企业还是不多,特别是中小企业。日本向来对环境持有积极的对策,混合动力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等为代表的技术都属于日本的先进领域。这也为绿色IT在日本企业中发展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市场。今后,中国也会继续普及IT,特别中小企业,普及绿色IT只是时间问题。

2.1 绿色IT的概念

绿色IT(Green IT),也叫做Green Computing,是指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习惯,是能达到国际或某国确定的节能、环保标准的信息技术和产品。这些标准要求相关产品或技术必须具备节能、安全、低污染、低辐射、有利于分解和回收、符合人体工学等多种条件。Murugesan(2008)、Chen(2008)等认为,绿色IT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降低IT行业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第二应用IT降低对环境的破坏[3]。

2.2 日本小岛冲压工业公司

小岛冲压工业公司是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伙伴。该公司是以生产丰田汽车内部零部件的冲压产品、塑料产品以及电子产品为中心的中小企业。该公司积极地在环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

小岛冲压工业公司作为用户企业通过绿色IT消减二氧化碳。特别要介绍的是小岛冲压工业公司的数据中心导入集中冷却技术。使用冷媒式RDHX服务器冷却方案,采取温度高的机箱热度局部冷却,这种服务器集中冷却技术作为世界首例导入。采用该技术后,数据中心降温后,使用空调的整个室内温度与之前相比下降了20%,小岛公司把这项提案作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积极地实施。

3 中国绿色IT的课题和展望

绿色IT的实施将为企业带来几个方面的好处。以削弱成本为首位,企业形象上升等都直接相关,企业今后也会更加重视这方面的需要。但绿色IT前景还不是非常乐观,虽然绿色IT对环境对企业和社会都能带来好处,为了得到这些好处,必须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与时间。受到200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都想提高绿色IT的技术、商品以及项目等,在削减成本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2009年末开展的全球气候会议中也提及了绿色IT,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绿色IT是企业保持竞争地位的要点。从IDC的调查来看,绿色IT的解决方案还都处于初期阶段。

中国的绿色IT导入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虽然某些企业觉得促进绿色IT在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全球经济低迷的今天,很多企业对于实施绿色IT的方案还是保持观望状态。

第二,公司的CEO和CIO在企业“绿色”经营战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部分CEO和CIO意识到“绿色”在运用适当的技术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和能耗方面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与此测量相同的推广和奖励。CEO和CIO的不同之处在于,CEO作为公司的领导,强调的是制定“绿色”战略来影响企业员工并联合营销行动,而CIO则是一个工作执行者,及时实施“绿色”计划并评估内部IT环境。

第三,中国的最终用户对于发展绿色IT事业持积极的支持态度。但最终用户只是支持绿色IT的举措,对于绿色IT的知识和经验都还很不足。对“绿色”概念的误解或多或少会影响企业的IT 支出和能源成本。大部分IT 能源却是由后台计算系统所使用,尤其是服务器和存储产品。对于日常使用的台式机和支持机器所持观点的差异使得企业过去忽略了IT 支出的重点,因此也使得企业在研究降低能耗的方法上更加困惑[4]。

4 绿色IT的展望

篇8

关键词:低碳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生态

前言

近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对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行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为人们创造低碳生态健康的环境,让经济得以健康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1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含义及意义

1.1低碳节能建筑设计

低碳节能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施工及使用的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从而减少温室效应。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正是在低耗环保的理念下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这将对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1.2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使用寿命内,尽可能的节能、节水、节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建筑设计是以节约能源为前提,为人们设计出高效,生态节能的使用空间。

2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温室效应逐渐突显,低碳节能和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例如目前我国的建筑面积大约有430亿平方米,但是采取安装取暖节能设施的只有百分之四,单就我国每年冬天在采暖上的能耗就比发达国家多出三倍之多。由此可见,不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将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对建筑进行低碳节能,绿色生态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着重考虑能源的消耗与环境的保护问题,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降低煤、气、油等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例如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不仅仅是满足简单的居住要求,还要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要充分利用自然的光线与自然风,打造一个通风采光良好,自然宜人的舒适环境,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所以无论是对人们或是国家而言,建筑节能设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原则

3.1和谐共处原则

和谐共处原则是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并与住户的感受相结合来进行设计,在保证住户舒适度的同时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从而达到住户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目的。

3.2因地制宜原则

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建筑选址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等因素。避免因与原则违背而耽误施工进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3节约资源原则。

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自然采光与通风、地热等可再生资源,减少采暖与空调的使用,降低能源的消耗。

4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策略与应用

4.1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水资源浪费

在设计中要对建筑进行科学规划,做好建筑的雨水储蓄工作,并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将平时的污水或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再应用到人们平时的生活或生产当中,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科学合理,回收循环使用水资源,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步骤。

4.2合理应用节能材料

维护结构是建筑的重要部分,要想实现建筑低碳节能首先要设计好建筑的维护结构。维护结构即保温层,气温越是寒冷,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要求越低,从而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例如建筑墙体,如果在墙体衔接处做好防水工作,则墙体的保暖性得到保障,就可以直接减少热能的消耗。此外在我国的北方,冬天气温比较低,天气较为干燥,这就要求建筑材料不易断裂,保温机能较高,确保建筑的保暖与使用安全。所以应用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是改善维护结构的前提。

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空心砖的运用,空心砖质量较轻但承重效果非常好。空心砖由于自身有空洞,不仅可以增加空气流通,还保证了建筑的稳定。另在建筑设计上还可以科学的运用轻质隔墙板,节能玻璃幕墙,节能护材料等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朝阳面,且阳光长时间照射的建筑,可以采用吸热玻璃或者发射镀膜玻璃,减少阳光的辐射,降低室内的温度,降低空调的使用率。

4.3对建筑进行低碳节能改造

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包括了尚未施工的建筑设计与已经完工并使用的建筑设计。新建筑的设计在室内可以喷刷浅色系的油漆,或加设反射光板,增加室内的二次反射光线,来保持室内的通光与照明,降低灯光的使用率,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另就建筑整体布局进行设计,将建筑朝向设置于与夏季风向垂直的方向,保持建筑的连通,也可以设置通风道,通过提高建筑间的通风来达到降低建筑温度的效果。现有的建筑低碳节能改造如在我国的北方,可以通过加厚建筑的保温层,减少暖气流失,从而实现建筑的低碳环保。

5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与应用

5.1利用可再生资源

在建筑的建造及使用过程中均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紧缺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科学利用可再生资源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促进建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源天然的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太阳能可以有效节能。在建筑楼顶安装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对太阳能的采集与利用来转换为电能,为建筑住户提供供暖供热,满足住户的日常生活所需。在我国北部地区的寒冬季节,应充分利用地热进行集中供热,并采用保温机能较好的双层玻璃,增强室内保温能力,降低供暖过程中热量的消耗,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对缓解温室效应有着重要意义。

5.2 将绿化与建筑巧妙结合

绿化包含了室内绿化以及建筑外墙、楼顶的绿化。随着现代生活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将建筑与绿化结合在一起,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愿望,让人们心情得到愉悦。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将室内空气净化,给人们提供新鲜健康的空气。绿色植物在日照较强的时候不仅可以遮阳,还能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降低室温,从而减少降温电气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综合因素,准确计量设计出建筑的朝向,要保证建筑室内有充足的日照,为人们和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建筑的屋顶可以培养种植绿色植物,构建一个小型的生态花园,可以抵挡阳光辐射的同时也能美化环境,构建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能给人们带来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并通过绿色节能设计达到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效果。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韩胜伟,周殿申.论可持续性策略在我国工业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J].装备制造.2009(04).

篇9

目前地球温室效应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和其他生态环境的安全,为防范情况进一步恶化,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如何减少这类气体向大气中排放,我们采用了三种策略:首先是寻找新能源来代替旧的化石能源,例如核能与太阳能,但利用这些能源的技术由于其危险性或不成熟性,还无法大规模的使用,其次是提高现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 CO2的产生,但是这类技术相对于工业和生活能源的总需求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的;最后就是使用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使 CO2不再向大气中排放,从而缓解温室效应。最后一项 CO2捕获和封存技术(即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技术,缩写为 CCS 技术),是将能源产业和其他相关工业所产生的 CO2先分离出来,再通过碳的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永久封存到海底或内陆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①。相比较前两种减少 CO2排放的办法,这是目前人类科学技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也是效果非常显着的技术。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作为新晋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钢铁、煤炭以及其他能源领域的消耗十分巨大,由此产生的 CO2排放也是惊人的。进一步分析,我国当前煤炭使用比例过高的这种不健康的能源结构,使用较多的劣质煤炭,以及在石油清洁技术方面缺乏进步动力等这些因素不仅是雾霾的主要构成因素,更让我们受到国际社会对于我国 CO2排放过多的指责。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共同而有区别”的基本原则,随后《京都议定书》明确表示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责任,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超级大国,为了履行大国的责任,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履行减排责任的意愿。既然CCS 技术对于我国而言能更好的兼顾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的两个目标,所以我国便需要从技术和法律制度双重层面为应用 CCS 技术铺路,为了我国能更完善更广泛地引入和应用 CCS 技术,其必备条件就是为该技术制定清晰而明确的法律框架,这便是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本文在研究文献搜寻方面,通过国内外的文章与报告的搜集平台,研读了许多关于 CCS 项目状况与法律应用方面的最新文献。在外文资料方面,国外的优秀研究学者,主要在分析了本国优秀的 CCS 项目之后,对该技术在节能减排的方面的意义进行了肯定,也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更好地监管 CCS 项目而应做出的法律制度创新,这些都对本人进行本篇论文的构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国内文献方面,由于 CCS 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漫长,这方面的研究仅仅是在近几年才逐渐多了起来,我国的优秀学者阐述了如何讲 CCS 技术更好的引入我国,并进行更大范围地推广,同时也久借鉴国外的先进法律,阐明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笔者也从专门论述市场主体的文献中搜集相关资料,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美国杰布森的《改变能源行业:CCS 技术系统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Transforming the Energy Sector: the Evolution of CCS Technological Systems i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1]和英国德威尔的《有关 CCS 技术的法律创新理论》(Legal Innovation Theory about CCS)[2]等,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证实了 CCS 技术可以捕获大量的 CO2,同时在选址正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安全的 CO2封存,在英国和美国正在运行的大型 CCS 项目,均为监测到在陆地底层或海洋底层发生 CO2泄漏情况,CCS 技术为英国和美国带来了切实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手段,同时他们根据项目中出现的监管问题,就 CCS 技术的诸多环节,设计出相应的监管规则,将 CCS 技术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尽管没有事故发生,这些学者也主张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制度,一旦损害发生,对于责任方会有着清晰的赔偿责任,特别指出了针对项目运行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之间,需要构建不同责任承担模式。

第一章 CCS 技术简介及其相关风险

第一节 CCS 技术简介

就 CCS 的技术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即化学吸收法[9],上文中提到了它是在国际和国内都非常成熟方法,从原理上分析,这种方法是利用了 CO2的一些化学特性,与其他的物质进行特殊的反应。例如 CO2作为一种酸性气体,将其与其他碱性物质进行化学反应,这样工业生产排出的 CO2便通过这种途径搜集了起来,进一步再利用其他化学反应,逆向地重新得到 CO2。随着应用化学的不断发展,已经找到许多更好的化学制剂来完成搜集 CO2这一工作。第二类,被称为膜分离法[10],具体而言,在 CO2排出的通道中,设置多重过滤网,这些过滤网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可以保证在混杂着各种气体的废气中,将 CO2拦截下来,剔除其他杂质,然后再将其封装。科学家有时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 CO2,在拦截过程中辅佐以高浓度的氧气进行燃烧提纯,这样得到的高浓度 CO2也有自身的商业价值。第三类,即低温变相分离法[11],这是利用 CO2在低温冷凝状态下的诸多特性,通过降低压力对 CO2进行全面回收,这种办法优点是吸收效率极高,缺陷是价格相对昂贵,还不能广泛应用。就目前观察挪威、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中国正在进行的一些碳捕捉试验项目,可以看到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对于碳的捕捉率都是非常之高的。但捕获碳不是最难的,技术的应用障碍依然在于如何将捕获的碳封存起来。封存的主要办法是将其封存到地质结构深处,不仅包括海洋底层地质结构也包括陆地底层地质结构。

第二节 CCS 技术的相关风险

CCS 技术的推广阻力除了来自于成本之外,更多的也来自于政府中部分官员和社会民众对于 CCS 技术的安全性担忧,他们均认为,一旦 CO2在 CCS 的任一环节如运输或者封存过程发生了泄露,结果令人十分担忧。因为有类似的新闻向社会公众报道过,在 1986 年发生在喀麦隆的事件,由于一座村庄旁边的湖泊发生了地震,其中由于自然原因而储存的 CO2便泄露了出来,直接造成了该村庄里将近 1800 的人死亡[21]。尽管这个真实事件的关键因素是自然原因而产生的CO2,但是这无疑也加深了人们对 CCS 技术的担心。试想,如果这是人工封存的储量更大的 CO2,如果附近有居民区,那会发生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同时,也有部分科学家担心 CO2的渗流问题,他们认为这种情况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具体是指,在封存 CO2一段时期之后,这些 CO2缓慢的向地表释放,除了会使得封存变得毫无意义,因为 CO2又回到了大气当中,同时也会再向上渗透的过程中,将地下水酸化,从此无法饮用,进一步使得土壤也酸化,而变得无法耕种,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甚至如果对正在饮用的地下水,或者

正在 耕作的土地进行了酸化,由于酸化过程还会析出重金属,这样将直接威胁人体健康。上文也提到如果封存 CO2到海底深层中,在泄露方面也存在巨大隐患,一旦泄露不单单会使海洋酸化,这酸化的水质会威胁鱼类的生存,同时对生物链造成进一步的影响,这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有难以预计的连锁反应产生[22]。 第三章 CCS 市场准入的法律价值及其问题........22

第一节 市场准入的价值探寻......22

第二节 CCS 市场准入面临的法律问题....25

第四章 构建我国的 CCS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27

第一节 构建 CCS 市场准入制度的法律价值取舍....27

第二节 CCS 市场准入制度构建........29

第四章 构建我国的 CCS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第一节 构建 CCS 市场准入制度的法律价值取舍

法律有很多的价值,而无论哪个部门的法律都有自身的价值取舍,不断在安全、秩序、公平和效率之间做着权衡,传到到法律层面就显现出了不同价值处于不同的位阶层中,市场准入作为经济法下的一个重要法域,也有自身的法律价值取舍,这些取舍直接决定着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否更好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现实,同时是否更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市场准入制度所设立的准入成本如果过高,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时则非常困难,难以激发市场活力,如果成本太低则会威胁市场稳定与健康发展,最终损害市场各方利益,所以这里需要一个宽与严的最佳平衡点,笔者认为,这个平衡点便是安全价值的具体量化。西方发达国家在构建本国的市场准入制度时,最重视的法律价值便是法的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法的秩序价值的一种具体形态,建立法律才能维护秩序,完备的法律是秩序的象征,而秩序的一个象征则是安全。法律制度较为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其自身的市场准入制度中,对市场主体违反既定的市场各项规定、侵害市场其他方利益的,都设置了严格的法律惩处后果,这也对其他潜在市场违法主体有着震慑作用,这样便保障了社会与经济的安全运转。政府为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市场规制的各种手段,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这种监管对于市场整体是必要的,但是对市场的经济个体而言,更渴望完全自由市场,这样的模式可以方便自己的自由进出,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含义所在,但个体的意志和政府的规制之间有了冲突,这种冲突的本质是私权益与国家权益的矛盾,根本原因是市场准入这一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自由与开放是一种限制,这也是公权力的职责所在,也体现了权利和权力这天生的矛盾体。法律价值有冲突的一面,自然也有整合的一面,如何处理好法律价值的整合,降低价值冲突带来的强度,便是一场重要的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这里的价值整合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谋求各种价值总量的效益最大。

篇10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要求

在发展农业的现实实践中,农业中的碳排放量也是非常大的,农业在农用化肥的使用、农业机械的发展和使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等方面,都需要耗费能源。而目前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也基本为化石能源,形成了高碳农业发展模式,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低碳发展有很大差距。很显然,只有大力推广先进的节能降耗的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才能降低能源消耗;只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出、高收益的农业机械才有生命力;只有用先进的高效农业、清洁农业、安全农业的理念武装管理者头脑、制度指导工作,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发展低碳农业顺应了这样的要求,并在现代农业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是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成本;二是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三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效益。由此可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农业经济模式,适应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

(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改善农村环境的迫切需要

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严重污染了农产品、土地、水源,在多数耕地中还能检出十多年前使用的农药成分;农膜使用率大幅提高使耕地中留有大量不能自然降解的农膜残片,造成土壤污染;乡村农产品生产企业“三废”排放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部分农机能耗高、废气排放多;一些农户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畜禽粪便等畜牧业废弃物难以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影响了环境,而且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既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的监察和治理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又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农业经济模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农业经济模式,让农民群众既发展了生产,又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真正全面提高农村环境的质量。

(三)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多样,品质优良,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形成在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既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又要强调农业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环保指标,以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措施

(一)转变四个观念

1.经济观要转变。发展农业经济要在生态的承载范围进行,否则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农业经济活动,才能使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以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共生链接技术、废旧资源利用技术和“零排放”技术等为支撑的经济,而不是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的经济,这就要求发展低碳农业的经济观要转变,应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方式。

2.价值观要转变。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不仅要把它看做造福人类的资源,而且还需从可持续的角度,让它在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发挥作用;在选择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生态环境平衡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要尊重自然规律,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生产观要转变。低碳农业的含义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农业经济,以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要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废弃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从而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与此同时,要用若干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构建低碳型社会。

4.消费观要转变。低碳农业的区域主要在广大乡村,而从事低碳农业的人员的消费观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此,要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这种消费模式的特点是:自然生态相平衡、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以及注重保健、环保。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创立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适度消费的观念。

(二)营造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良好氛围

目前,绝大多数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还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对于许多人,特别是农民,可能是闻所未闻。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培训、讲座等形式,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提高全面对低碳农业的认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大力宣传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方面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到当代人的生活,还涉及到子子孙孙的生活方式。二是加强教育,让广大村民意识到生活环境恶化的现状和严重的危害性,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我国农村传统的思维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即在生产过程中,输入物质和能源,经过人力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输出产品,没有利用的物质被丢弃,污染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而且利用率低下;末端的“废弃物”没有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与恶化。三是让民众了解低碳生活方式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低碳生活方式是一种能够维系生态永不破坏、环境永不恶化,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它要求人们反思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自觉查找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生活行为中存在的高浪费、高能耗的巨大漏洞,自觉改变那些看似细微却是浪费能源、高碳排放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就可以大大促进生态平衡,提高消费质量,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总之,通过宣传,让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的概念家喻户晓,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人心,让低碳农业经济的各类形态大家清楚,让促进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人人明白,并自觉行动。促使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三)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作用

一是大力推进低碳高效农业规模化,让农民群众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此,要突出抓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继续在巩固发展“三品”基地,在提高“三品”品质上下工夫;继续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下大力气抓好农业节能减排,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此,要积极推进农村绿色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装备,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尽可能减少有害投入品的使用,做好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因此,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要重点抓好低碳高效农业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施肥技术、绿肥饲用技术、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低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模式,建立低碳农业实践园区、示范企业、示范农户,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生产技术指导推广体系,让农民群众及时得到必需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为减排技术的推广提供实践和技术理论支持。

(四)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当前,由于农村大部分地方缺乏基本的污水垃圾处理设备,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工业规划布局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的产业模式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药、化肥使用不科学,资源浪费大量存在。目前,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比例很小;家庭用能主要是薪柴、秸秆等对环境威胁很大的非商品能源,这与世界能源结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靠以煤为主的低效能源结构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因此,要加快清洁、先进的煤炭转换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尤其是发电转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掌握新技术手段,并在一定范围和地区进行试点;把天然气开发作为农村一次能源开发的重点,同时将全国性天然气输配管网系统的建设作为国家支持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内容;大力加快一次电力(核电、水电、风电)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