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回收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回收市场分析

篇1

关键词:汽车工业;报废车;回收拆解;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407.471/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9-28 -03

报废车主要是指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车辆,对于未达强制报废标准的可自愿报废。报废汽车包括摩托车、农用运输车等,或者虽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都可以称为报废车。

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是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延伸,是完善整个汽车工业产业链极为重要的环节。目前,中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相关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同时装备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回收拆解体系建设还不健全,环保和安全隐患还时有发生。探析报废车回收拆解问题,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现状

(一)外部政策环境

报废拆解行业近几年一直备受关注,中国报废汽车的管理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回收拆解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但是我国报废汽车具体的法律法规,流于形式,缺乏监管,并不能为该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在政策制定上应当与时俱进,符合具体实际。我国报废汽车制度的滞后和缺失是阻碍报废汽车回收利用静脉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制度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静脉产业市场就以“市场失灵”的方式回报社会,此时阻碍发展的不是市场而是制度。

报废汽车相关政策法规如何形成科学的体系指导该行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制定法规与行业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尤为重要,同时如何切实的执行,保证行业有序健康的发展,是政府应当思考的关键。

(二)行业发展环境

1.国外行业发展概况

国外发达国家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建立报废汽车回收网络平台实现报废汽车的有效回收、拆解、再制造及不可再生废弃物的处置。同时在行业分布形态上,国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整体破碎企业的实际数量呈现金字塔形状分布,投入资金大、技能水平程度高,整体破碎公司的数量非常少;拆解企业布局合理,社会分工明确;拆解企业与破碎企业互利互补、合作共赢、信息化程度高。国外该行业发展基本进入成熟阶段,从政策法规到行业协调分工,十分科学合理;行业发展水平高。

2.我国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较晚,规模较小。具体表现在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技术实力薄弱。由此造成回收报废拆解不规范,环保意识差,虽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但是并未真正的合理运用,造成报废车拆解工艺流程不科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市场正处在急速增长阶段,但回收拆解行业问题较大,再制造产业正处于摸索阶段。反映出的具体问题为报废汽车回收率低,拆解能力弱,拆解技术粗放,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化产品能力弱,由此阻碍我国报废回收拆解行业的发展。

在回收渠道方面,报废车回收渠道单一,未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回收体系,逆向物流建设水平低,“正规报废无人问津、地下拆解乱象丛生”是对当前行业现状的生动写照。由于正规报废的价格远低于非正规渠道,使该行业发展步履维艰。同时,汽车逆向物流在该行业的运用显得极其迫切,报废汽车信息平台的建设必不可少等,这是新时期下,报废回收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废汽车回收利润可观,但面临回收率低,技术水平差等问题,其中关键在于企业经营模式不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经营模式重点不突出,忽视零部件的附加值,企业仍以销售废钢铁为主要盈利目标。报废汽车可回收资源众多,仅以钢铁、铜铝、橡胶等材料计算,单车可实现超过3000元回收收入。但是目前国内的汽车拆解主要是以手工拆解为主,拆解不规范,再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实现经济效益。

目前全国拥有正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500多家,其中非正规的回收拆解企业在3000家以上,回收网点近3000个,已经分别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7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从业人员约3万人,回收拆解企业地域化特点明显且分布不均,总体特征上表现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少。

二、关于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政府层面

1.制定完善的行业法律法规,加强对该行业的宏观调控,为行业发展提供健康的竞争环境。

我国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较为混乱,表现为竞争秩序混乱。地区之间差异大,同一区域报废车拆解能力大于汽车报废数量,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争抢有限的资源,造成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

因此,政策的制定必须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其一,借鉴国外汽车“生命周期管理”经验,即从汽车设计生产之初就由企业考虑好回收问题并负责具体回收;其二,主管部门对相关企业制定指标;其三,对拆解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制定拆解标准;其四,加强对车辆的全过程管理,即做好从上牌到报废的全记录;据调查显示,报废周期长、手续复杂也是诸多车主不愿走正规报废流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五,简化报废手续办理程序;其六,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关企业积极的参与,政府应制定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其中;我国目前实行的以罚款没收为主的事后惩罚型经济措施,并没有扭转报废车回收率低的局面,也并不是减少报废车社会公害的最有效手段;其七,制定有效的惩处机制,针对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严抓严打;其八,制定回收拆解企业税收补贴政策:如提高补偿标准,提供经营补贴、拖运费用的补贴等,促进汽车报废回收拆解行业的发展。

2.加强政府监管,建立第三方监管制度。制度建设是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规范化的必走之路,而监管则是制度运行和完善的保障,但同时政府直接监管可能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第三方监管制度势在必行。

3.政府要保证政策制定的连贯性,加强报废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完善改进,与时俱进,适应行业具体发展实际。

(二)企业层面

学界针对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现状,从企业层面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关于回收阶段中的报废汽车量预测。报废汽车量的预测对于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报废汽车量的预测中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方法应用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准确性较差,实际应用性不佳。从汽车保有量,回收量,回收率这个层面研究预测的方式最为普遍。其中有一种研究方法较为特别,从我国私人乘用车等9类汽车的存活规律进行了建模和回归,得到了各类汽车存活比例随车龄变化的曲线,应用在对我国未来汽车报废量和新车注册量的预测。

其二,回收模式选择层面。我国企业由于实力薄弱,拆解技术落后,直接造成回收模式单一,由此从渠道设计上要 “坚持多渠道、全面推进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思路,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的报废车回收模式。具体从转变观念、实现价值共享、优化渠道结构、实行战略性联盟、打造集约化的回收平台这几个层面进行。该层面的措施较为多,研究较深,但是具体应用性差。

其三,技术管理应用层面,从拆解工艺选择、设备选择、回收网络构建三个层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其四,资源化产品方面,主要从产品分类及市场分析、销售模式确定及销售网络构建、产品定价这个五个层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但是对于这方面的建议,可操作性较差,未能进行深入的分析。

其五,新常态下对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围绕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报废回收拆解”、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的绿色化、专业化、智能化这几个方面,反映了当下该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也为未来该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社会层面

学界主要从资源化产品这个层面来具体展开。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识不足,导致再制造产品未能得到消费者青睐。由此,再制造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其中关于资源化产品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未能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认识。

三、简要评论

学界对于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研究,第一,在横向研究比较广,包括对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现状、国家政策法规、生产工艺、回收渠道、经营模式、资源化产品,产品再制造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广泛的剖析,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该行业的具体状况,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但是在纵向方面研究比较薄弱,对于一个问题的深入性不够,如在资源化产品方面的研究、政策制定的方法方式上、行业标准规范上都未能形成突出的研究成果。

第二,研究的具体思路上比较单一,研究的焦点各有侧重,未能结合新的理论方法,在循环经济理论下研究该行业。如在涉及到具体建议层面,从国家、组织、企业这些常规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角度过于宽泛,未从报废车回收拆解的过程进行归纳,意见的提出是彼此孤立的或者简单的结合,从全程管理视角提出系统化意见的较少,对于措施的研究未形成一个体系,未能提供具体解决问题的路径。

第三,研究主要关注共性普遍问题,对于问题突出的地区研究较少,研究的针对性差。报废车行业资源化产品问题,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对其的深入研究,将会推动我国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雷,解鹏,王传磊.报废汽车拆解现状及工艺谈讨[J].公路与汽运,2016,(173):19-23.

[2]刘坚民.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市场分析[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4,(01):8-10.

[3]乌力吉图,徐静.报废车回收利用体系的制度演化――日本经验和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13,(12):45-49.

[4]杜书.国内报废汽车回收市场研究[J].产业研究,2010,(01):49-50.

[5]姜靖.报废车回收:政策、监管多管齐下[N].科技日报,2013-5-13(11).

[6]张奇.300亿汽车拆解市场引资本进入[N].证券时报,2012-9-6(B04).

[7].报废车的黑色“暴利链”河南汝州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乱象调查[N].新华每日电邮,2012-03-26(1).

[8]王昊男,刘洪超.报废车为何难报废[N].人民(下转第34页)(上接第29页)日报,2016-5-2(1).

[9]李小燕.汽车逆向物流的实施战略[J].物流科技,2015,(03):135-137.

[10]周孙峰,杜春臣.德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汽车工业研究,2012,(05):27-31.

[11]郝瀚,王贺武,欧阳明高等.我国汽车存活规律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41(3):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