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篇1

**县隶属于福建省**市,全县面积1842平方公里,下辖13镇5个乡4个管委会,人口近百万,具有多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基础,全县每年回收的各种再生资源约80万吨,其中各类废旧塑料原料40万吨,废旧金属20万吨,废旧纸原料(如废纸、废布、废棉等)10万吨,废玻璃10万吨。

**县废旧塑料来源范围广泛,包括福建、广东、**江、**、湖北、四川等,初加工后的塑料除提供给本地利废企业外,还提供给福建其它地区、广东、**江等利废企业,目前全县已自发形成了以废旧塑料为主的再生资源集散地。

**县**尾镇地处324国道与省道三**公路的交汇处,是**县南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区域总面积58.81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人,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尾镇作为**县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的重镇,辖区内现有从事经营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共有300多家,其中塑料初加工企业40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回收废塑料35万吨,占**县总量的近90%。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次污染等环境、安全的一些问题,急待予以突破性解决。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引导、政策扶持等原因,当前,我县废旧塑料加工手段仍较落后,没有上档次的专业技术设备,基本上是手工水煮,清洗原料进行加工再生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也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源污染;由于产业特性,导致了一些集镇区内待处理的各种废旧塑料随处堆置,占道经营,影响了城镇的文明形象,人居环境大打折扣。这些现象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当地广大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破坏了投资环境。    

最致命的是,无证照经营户较多,多数家庭作坊户,集中程度低,不仅给工商管理和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科学发展。因此只有整合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实行园区管理,引导建设加工示范企业,才能促进全县循环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是在上述背景条件下,**县政府为落实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商贸发[2009]142号)精神,更好地推进**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根据**经贸函商业[2009]108号《福建省经贸委员会关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通知》要求,提出了由福建省**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同时为加强对**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领导,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经县政府研究成立**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08年11月成立**县再生资源协会,加强对行业规范经营的指导。

为了进一步完善再生塑料储存、集散、初级加工、交易、信息收集等功能,我县已在**经济开发区改性塑料园(**尾镇三埔村、沈边村)建设**县大型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建设,自项目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就以前所未有的攻坚力度和措施,超常规推进项目建设,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协调推进项目推进中的各类工作。出台了《**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县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尾镇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扶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壮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县国税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征收的增值税扣除中央退税后地方净得财力的60%和县地税征收各项税款的地方级所得部分,由县财政作为奖励基金给予企业鼓励;加强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化工研究院、福建轻工研究院等6家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对接和转化,其中福建师范大学还在我县建立了“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分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科教基地”,今年年底省经贸委、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还将联手在我县举办改性塑料发展专场对接会。

在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努力下,上述的该项目获得国家财政部、商务部给予1800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大型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总计划用地565.5亩,其中一期工程用地省政府已批150亩,由“五区二中心”构成,即: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培训中心和信息中心等建筑构筑物,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配备清洗机、烘干机各50台套,建设废旧塑料集中清洗中心,形成年清洗塑料30万吨的能力;建设给排水、变配电、消防等公用工程设备配套设施;配套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物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软件,建设再生塑料回收利用基地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期3年,总投资1.77亿元。本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可入驻再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100户,再生资源交易户200家,年可回收利用30万吨再生塑料,年交易加工额将实现20亿元。该项目已于2010年10月动工建设,计划2012年12月建成,2013年10月投入使用。

**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于2008年8月成立,注册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是专门从事废旧塑料、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旧轮胎废造纸原料、废轻化工原料、废玻璃等的回收利用公司。**县再生资源公司公司股东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目前已在全县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站18个,基层回收点206个,同时对各站点实行“七统一、一规范” (统一规划、标识、着装、价格、计量、车辆、管理及经营规范)管理。在县外设立较具规模的废品回收公司45家,其中:福建22家、广东10家、**江5家、江西3家、江苏等地5家。二〇一〇年我司完成再生资源回收交易量43520吨,交易额8653万元,创税1656万元。

我公司在**县赖店镇留仙综合仓储中心投资30万元建设250KV变压器和机井。建设并引进一家PE造粒项目,年可生产再生PE颗粒5000吨;并与**县供销社兴农中心合作,建设PET 瓶片清洗生产线一条,年可清洗加工再生PET净片3000吨,年利润近100万。在枫亭租用场地20亩,建设金属分公司,主要接收全县回收站点回收的废旧金属,进行分类、分拣、整理、简单加工及仓储。并在枫亭(信达公司)投资生产PVC磨粉、回收清洗加工五**用塑料破碎料、生产电力电信线管、农用灌溉管材。

 

谢谢!

 

 

 

 

**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

            2011年6月18日

 

 

 

篇2

[关键词]循环型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划;南京

中图分类号:TQ340.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各方面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经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党的十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国家颁布了《循环经济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2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循环型社会的关系

2.1循环型社会的内涵

“循环型社会”,也叫“循环型经济社会”,即注重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即是以保护和节约资源为取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其主要技术手段就是实现资源的减量使用(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回收使用(Recycle)。本文所指的“循环型社会”侧重于社会生活领域的研究,即专指以保护和节约资源为取向的生活方式,大体上包括公共消费、团体消费和居民生活消费等领域中使用资源节约型的产品以及对这些产品的消费前的包装物和消费后的废弃物中的资源的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

2.2再生资源的含义

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它具有原物资用品经消费利用后的剩余使用价值功能,只是由于原物资用品经消费利用后在整体上已不具有原使用价值功能,或者使用起来在经济上不尽合理而被报废弃置不用,但经回收加工改造后,可恢复提高其使用价值功能,再生投入利用。

2.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循环型社会的关系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循环型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它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为前提,把自然资源加工转化成商品,商品经消费利用后变成废品,废品经加工处理成为下一轮生产的资源,形成循环利用,实现资源永不枯竭,环境不受污染,经济持续发展。在当地,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强化了对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程度,导致某些资源日渐退化、减少和枯竭,造成资源与发展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更加剧了资源与发展的供需矛盾,并直接影响循环型社会的构建。

3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状况

3.1国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状况

3.1.1德国

德国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干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处置再生资源并取得很大成就。德国先后颁布了《垃圾处理法》、《避免废弃物产生以及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容器包装废弃物的政令》、《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等法律。德国于1991年成立了专门从事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民间企业DSD公司。这是一家由500多家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的股份制公司。DSD公司与各地废弃物处置机构合并,已经建成一个全面的包装废弃物收集系统。德国还有众多的企业加入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工业,成为废弃物再生的坚强后盾。从1990年到1998年,德国的垃圾减量率达到33.5%,这不仅减轻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还节约了大量再生资源,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

3.1.2日本

日本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由于资源短缺和处置废弃物所形成的公害,促使日本改变废弃物处置技术路线,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再利用。为此,日本主要采取的对策有实行清洁生产;对一次性产品、过多包装产品予以严格控制,鼓励开发使用与流通寿命长的产品;引导国民重新认识目前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对使用一次性产品所产生恶果的认识;开展普及教育活动,推进垃圾减量运动。

为了保证再生资源循环再利用,日本于1991年颁布实施《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对一些指定产品,如铝、钢饮料罐、塑料瓶、镍镉电池,要有易于识别的回收标识强制回收。对造纸业、玻璃容器制造业,规定要推进再生资源加以利用。为进一步推进容器包装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1995年公布了《容器包装分别收集与再商品化法》,1997年又颁布了《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对空罐、纸盒、玻璃瓶、塑料等7类包装容器实行强制性回收。1998年制定了《家电回收利用法》,把家电回收利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3.2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状况

我国资源相对短缺,加之开发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破坏严重,资源与发展的供需矛盾突出,已影响到国家社会经济的改革。自1994年以来,我国流通渠道的多数企业发生亏损、破产、改行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日趋萎缩,1995年全国再生资源行业回收总值230亿元,回收总量1864.5万吨,分别比1994年下降19.66%、31.6%。全国除沿海地区,大部分省市的再生资源企业发生大面积亏损,亏损总额达到6.8亿元。与此相反的是,从事废品收购的个体户迅速发展,目前全国知识2000万人从事废品收购,是国营集体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职工总数的19倍。庞大的个体废品回收队伍遍布城乡的街头巷尾,并延伸到农村,由于他们与厂家直接挂钩,经营灵活,导致偷税漏税、收赃销赃,违法经营现象时有发生。

4南京再生资源利用状况

4.1南京再生资源利用现状及特点

4.1.1南京再生资源利用现状

2006年,南京市被商务部、财政部列为26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随着南京市市级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在职能明确对口的前提下,市政府高度重视,南京市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到2010年底,南京城区已拥有各类从事再生资源收购的企业和回收站点2000多个,有市场管理公司营业执照的废旧金属交易市场3个,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的从业人员3万多人。全年回收废旧钢铁回收加工约100余万吨,废旧有色金属5万余吨,造纸原料约40万吨,废旧有色金属5万余吨,造纸原料约40万吨,拆解报废汽车约5000辆。再生资源的总产值达到60-70多亿元。

4.1.2南京再生资源利用特点

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

篇3

第一条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金属、废旧橡胶、废旧塑料、废纸、废包装物、废木制品、废玻璃、废玻璃纤维、废油、废电池、废棉、废棉制品、废毛、废丝、废麻、废化纤、废旧聚酯瓶等。

危险废物、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应当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五条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公安、工商、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财政、科技、税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宣传工作,普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知识,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回收管理

第七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由市和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设置,应当便于再生资源的交售、集中和储运,符合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第九条利用固定场所开办再生资源回收经营项目的,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后,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市或者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区或者县(市)公安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领取营业执照的利用固定场所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利用固定场所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变更的,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第十条从事再生资源流动回收的,应当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备案。

第十一条在居民区内21时至次日7时不得从事再生资源收购、装卸活动。

流动收购的个体工商户不得在主干路的人行道上停车收购。

第十二条储存回收再生资源的场地及设施,应当符合安全、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的要求。

第十三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收购过程中发现下列物品应当及时向公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二)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

(三)铁路、油田、电力、电信通讯、水利、测量、矿山、军用和城市公用设施等未报废的专用器材;

(四)物品;

(五)标有密级的文件、资料、书刊和图纸;

(六)公安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寻查的物品及来路不明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

(七)国家和省规定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

第十四条利用固定场所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查验出售单位的出售证明及交售者的身份证,留存出售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逐项登记出售的品种和数量;并按月向所在地公安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登记资料。

从事再生资源流动回收的个体工商户不得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

第三章综合利用管理

第十五条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由市和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十六条开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后,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市或者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领取营业执照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变更的,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第十七条企业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后,再按照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并自开工建设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市或者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回收利用企业应当对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合理堆放,杜绝二次污染,能够直接利用的直接利用,不能直接利用的再生利用。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企业应当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纳入技术改造计划,进行技术开发,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第二十条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生产、销售,应当符合安全生产、卫生、质量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企业在原材料失去原效用后,应当自行回收再利用,或者供回收再利用,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应当负责妥善处理。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在可回收利用的产品、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上标注可回收利用标识,便于识别其材料的性质和种类。

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上,也应当标注再生品标识,便于循环使用。

第二十三条企业在生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时,应当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和技术,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切实保证产品的质量。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有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第二十四条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应当按照统计的有关规定向市、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统计报表。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按照避免资源浪费,抑制废弃物产生,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延长用品的使用年限,配合使用再生制品。

第二十六条再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逐步实行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对城市垃圾进行再生利用。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司法或者行政执法主管部门处理没收的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的音像制品和书刊等,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当进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所获收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鼓励与扶持

第二十八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鼓励、扶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市、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制定鼓励、扶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九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资金,用于扶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和科学研究。

第三十条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由市、县(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列入科技项目计划,并给予适当经费扶持。

第三十一条符合国家规定减免税条件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可以到税务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减免税手续。

符合国家规定减免税条件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经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后,凭认定证明到税务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减免税手续。

对不按照本条例规定进行备案或者报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统计报表的,市再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认定手续。

第三十二条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和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

第三十三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企业采用已经工业化试验的科学实用方法建设资源化垃圾综合处理场。提倡将垃圾先分类后处理,加工利用垃圾中的废旧塑料。提倡用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制肥或者制作营养土。提倡焚烧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供热、发电。提倡用建筑垃圾制作建材,最大限度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鼓励和扶持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可降解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未依法查验、留存出售证明、证件的,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未依法报送登记资料的,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从事流动回收的个体工商户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没收非法收购的物品,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篇4

一、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及逆向物流

1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回购再造战略是指对油田生产单位所拥有的废旧生产物资进行回购,再造(再加工)、处理的过程,是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成网络。

2逆向物流管理的内涵。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是指“正向物流”,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应该包括“正向”的物流,还应该包括“逆向”的物流。逆向物流属于油田供应链回购再造网络的一部分,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代替、物资的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旧物资修复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是对生产废旧物资的收集、分类、再处理、再使用进行管理的过程,具体包括了退回检验控制,回收再造流程的确立、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物资回购集中管理四个方面。

二、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战略的必要性

1回购再造战略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油田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既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约生产物资采购成本,又可推动内部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回购再造战略是保护油田生产环境,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油田实施物资回购再造战略,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消耗,既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又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3回购再造可杜绝潜在质量事故的发生。油田生产单位在淘汰产品、废品中暴露出的产品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不断传递到物资供应管理阶层。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反馈的质量信息优选供应厂商、促使供应厂商在事前不断的改进产品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品质不良的隐忧,可以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让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

4回购再造行业发展效益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它不仅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能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推动油田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油田创造增效之道,也可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油田物资回收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沿袭传统经营模式,管理机制有待创新。近几年来,在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下,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基本还是采取“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没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油田废旧物资回收机构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由于油田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油田废旧物资回收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对废旧物资仅限于“收”和“卖”,基本没有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用于再生资源的预处理和再加工,阻碍了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

整理3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油田生产每年投入约80亿的生产物资,物资种类涵盖56个大类,油田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的废钢铁,旧设备,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由于油田生产区域面积广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零星分散,其回收、再加工,运输费用高,回购价格低;另一方面,油田废旧物资调剂中心受机构、人员因素影响,向生产单位回购废旧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偏少。种种因素导致目前油田废旧物资再回收利用率不到2。%,可回收再生资源隐性流失严重,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更加严重。

4职工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不高。在油田内部,对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资源意识”、“节约意识”有待加强。

5激励机制不健全。油田目前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促进生产单位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激励政策。由于回收废旧物资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如果废旧物资回购价格过低,激励措施不到位,调动不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四、油田物资回收、再造、处理的策略和方法

1建立油田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构。任何一种管理体制的推行,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体运行才能实现。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应当在对油田现有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及油田物资供应链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建立物资回购再造专门机构,使之能够覆盖油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我们可以以油田物资供应体制为主线,将现有的油田物资回收调剂中心改建成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将各二级供应部门设为物资回购再造的中转中心,各三级基层单位为物资回购再造物资供应点,形成一个建立在供应链有关环节上的完整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体系。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行使油田废旧物资回购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全油田生产性废旧物资的集中回收,利用、处置,调剂和检查,负责向修复点,油田范围内再加工点、油田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单位,生产物资供应厂商提供回购的可再生或可利用资源,负责旧品再造后的分配、供应。

2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物资回购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思路在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物资回购再造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规划。首先要要克服和纠正“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倾向,积极组织收购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对那些生产部门非常需要,但价值小、利润低或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再生资源品种,更应千方百计组织回收。其次,要摒弃“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回收加工厂,采取清洗、除油,去污、干燥、拆解、剪切、打包,破碎等加工预处理手段,加工生产各类再生原料;最后,要根据物资回购的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建立以三级物资回购供应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物资回收体系、可再生物资交旧体系、废旧物资拆解体系、物资修复管理体系,返厂再加工管理体系,形成以回收和集中加工预处理为主体,为原油生产和油田建设提供合格再生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从而提高整个油田物资供应链的总运行效率。

3完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制,畅通物资综合利用渠道。目前,虽然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但是,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还需完善机制。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有关政策,争取油田有关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支持,获得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处理部门和回购再造信息网络等方面项目的投资。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其次,要同有关部门结合,制定有效促进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第三,要加强与油田外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寻求与它们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协调好废旧物资上交,回收、分拆、再加工、利用单位的协作关系。

4开发物资回购信息系统。信息流与物资的流通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流在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信息在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中所采用的形式有些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信息都是为物流顺利、通畅的完成所服务的。油田目前实施物资回购战略、发展供应链的逆向物流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废旧物资信息数据的缺乏。包括废旧物资存在的准确位置、数量、可利用的程度、目前的管理状况等等,因此建立为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强化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准确、充足的附加信息对逆向物流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目前,一些网站从事某些二手产品的广告和销售,我们也可以加强与这类网站的联系,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市场行情、产品信息,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类网站为自己做宣传,寻求与油田外可再生资源加工厂商的合作。

5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为促进再生整理资源的回收利用,油田应当出台一定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生产建设单位回收和利用。对上交的废旧物资,给予一定的价值返还;对利用再生资源的单位。可以按节约新物资的比例予以适当的奖励。

6搭乘网络配送的运输载体,实现物资回购再造与网络配送整合。网络配送是正向物流的终点,而物资的回购再造是逆向物流的起点,二者可以通过油田物资供应链的运输载体实现物流供应链起点和终点的整合。即通过信息系统在完成网络配送的同时,利用网络配送的车辆,搭载回需回购再造物资至所需地点。

篇5

1、缺少与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有关的法规、政策以及标准

2002年政府把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的管理制度取消了,很大的降低了此行业的准入门槛,也就是对于废旧物资的回收基本没有什么限制,非常有利于私有企业的进入和发展。虽然我们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制定了环境法和有关的法律条文,但在现在来看,我国的这种竞争制度还不是很全面。

虽然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已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被给予肯定,但是资源再生利用的有关法规和有关的实施细则在目前还没有实行。没有约束到不法回收者的行为,也没有保护到合法者的利益。

2、在相关管理中只是重视了回收的数量,却不在乎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要实现废旧物资的价值,更好的利用二次资源就是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我国在回收废旧资源时过多的追求回收数量,没有充分的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价值,进而形成了二次污染,所以,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要受到一定的制约,不使其产生负面效应。

3、市场信息不畅

在废物回收的利用市场上每个回收者都有自己的回收渠道,不仅经营的活动范围分散开来,而且还存在着很落后的交易方式。所以有些回收者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通过不正规的方法进行非法的收购,使的废旧物资回收市场秩序变得混乱。另一方面,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没有各种准确可靠的信息,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又因为经营者不了解行业应该怎样发展,也做不出经营规划和长远投资,所以整个行业很难向上发展。

二、废旧钢材市场分析

1、作为唯一一种可以替代铁矿石来生产钢铁制品的原料,即为废旧钢材。另外,其还是一种载能节能的原料。例如要冶炼钢铁0.8吨,只需要回收一吨的废弃钢铁即可,并且能节约铁矿石2到3吨,节约焦炭1吨,废气的排放减少了86%,废水的排放减少了76%,废渣的排放可以减少97%,非常利于清洁生产。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钢材市场供需量很大,对废旧钢材的所需量也随之增加。

2、竞争分析

(1)在竞争中所存在的问题:

该企业发展容易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而且废旧钢材行业人才接不上,急需有知识懂管理的年轻人加入,因为做此行业的大部分都是四十岁以后的人。还存在的问题就是企业化瓶颈突破不了,即废旧钢材行业大多数是个体的经营者,员工也大都是短期工,导致此行业不能快速的发展壮大。

(2)优势

起步的速度快,可以先从废旧家电和工厂生产剩余的废旧钢材边角余料开始收购。因为回收和销售的周期很短,所以流动资金的周转非常迅速。企业的开办优势和市场的前景都使得此项目处于优势地位。

(3)劣势

我们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由于可以动用的资金有限,所以资金投入量会较少。创业人员虽然有很高的激情,但缺乏管理经验,对于开展废旧钢材回收利用的项目来说还处于劣势。况且创业初期没有外部客户和媒体的社会关系。

3、市场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回收和销售废旧钢材定位于江浙沪市场。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很快,与此同时能源的消耗和原材料的浪费也很严重。第一,主要市场,在浙江这一省份,五金加工企业很多,主要的产品有:门锁配件、家电配件、垫片等。第二,宝钢集团及江浙地区的钢厂,特别是电炉炼钢需要大量的废钢铁。因此将回收利用废旧钢材的市场定位在江浙沪等地。

三、废旧钢材的处理方式

1、分类压块

把现在市场上的压块方式进行细化,按照材质进行分类,要把冷轧,热轧等分别进行压块,售价要高于现行的,给收购者好感,因产品的感官极强。

2、剪切

根据钢厂的入炉标准要求,把杂乱的废钢剪切成规整合格的废钢料出售。

2、可利用部分分类进行挑选

利用废旧钢材的长宽,厚度,材质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形状来进行分类。做到资源浪费最低,客户要什么货就提供什么货。

结语:再生资源产业的根本为废旧物资的回收。回收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因为它是再生资源产业链上的重要部分。实行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政策,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不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加快了我国在节能领域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定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保士我国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现状、问题与建议[J]再生资源研究2011(06)

[2]张菲菲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研究[J]南开大学2010(05)

[3]寇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初探[J]再生资源研究2004(12)

作者简介:杨兰春(1962-),男,河北霸州人,经济师。研究方向:建筑施工企业工地废旧物资回收、整理等。

篇6

摘 要:再生资源利用是缓解我国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市场化的角度,提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模式的构想,为科学发展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市场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F0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4-0022-02

1 引 言

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约束。研究表明,每回收利用1万t废钢铁,可出钢8500t,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t,节能0.4万t标准煤;每利用1万t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t,节约木材3万m3,节约能源1万t。可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缓解我国资源危机、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巨大潜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探索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为资源再生产业打造一个市场化的平台,是资源再生产业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就应该成为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当务之急。

2 发达国家的资源再生产业

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相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2.1 政策导向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关键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资源再生问题,政府不但在政策上对资源再生给予正确引导,制定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而且在财政上也给予直接支持。

2.2 产业化政策和配套的产业布局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平台

西方国家政府运用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等市场化手段,构建产业化发展体系,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为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空间。

2.3 健全的法律规范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保障

西方国家资源再生的相关法律、规范比较完善,已经形成标准化和系列化,同时辅以必要的量化措施,可操作性非常强。

2.4 回收再生资源的五个体系构成

根据大量的资料分析与总结,西方国家的逆向渠道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以下5个体系构成 :制造商一体化体系负责收集大量的可用材料,减轻制造商对原生材料的依赖;废弃物转运体系负责通过和政府合作,优先获得规模、稳定的物资来源,保证持续获取大量稳定的可回收利用废弃物;处理――加工商体系拥有专业的处理、加工、运输设备,对废弃物进行收集、分解、加工,使之达到工业标准的要求;零售――批发商体系的职能是完成分销任务,消费者在这样的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把“产品”带给渠道成员后换回押金;临时性体系不定期地收集可回收利用物资,卖给永久性的渠道成员。这些组织的活动具有间断性,是消费者和买方的中介。

可以看出,各个体系是把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与最终市场的物资需求联结起来的纽带,体现了市场的整合与调节。该体系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取决于该体系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还取决于再生物资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有效性,即再生物资的回收利用必须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市场化的有效渠道。

2.5 资源再生的四个基本条件

事实上,资源再生的过程是一个循环流动的渠道体系,上述体系从对再生资源进行初步收集、分解和分类开始,到与工业企业进行市场交易并为工业企业重新利用,其本质就是市场体系的运作,其运转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具备回收物资的高效处理技术、有可利用的物资或产品存在、有产品收购商和制造商、有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建立资源再生体系,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从资源需求的层面考虑目标市场的性质、分销物资的类型及相应的处理要求、渠道成员作用及整个企业的赢利能力。

3 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

.1 我国经济再生体系的三个层次

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政策的出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在我国已经受到极大的重视。当前,我国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3个层次组成:回收网络负责回收可再生资源并进行简单分类、整理,以便企业利用或进入集散交易中心;集散交易中心网络接收回收网络回收的再生资源,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拣、整理、加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方便资源利用企业采购利用;综合利用处理网络重点利用高新技术对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形成再生资源产业群,使再生资源行业产业化。上述资源再生利用体系在我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建立了一些大型废旧物资配送交易中心和省级再生资源加工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资源约束矛盾。但是,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制约了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良性发展。

3.2 资源再生产业的缺失

第一,缺乏健全的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虽然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确立了产业基本规范和法律框架。但比较西方国家,我们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甚完善,缺乏必要的操作层面的制度、办法,致使再生资源市场秩序混乱。第二,资源回收企业规模小,资源流失严重。我国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足50人的小型企业占相当比例。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有限,再生资源流失严重,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第三,行业技术进步缓慢,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我国资源再生行业技术普遍落后,大多数企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工艺流程落后,缺乏深加工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同时由于科技投入低,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发展潜力不足。

第四,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弱,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第一,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一个相对具体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规划,因此产业发展缺乏实质性的产业化政策以及相应的配套产业布局。直接影响资源再生企业的规模化,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发挥行业整合优势,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第二,行业管理缺乏市场化手段,无法发挥市场的潜力。我国在市场定价、企业融资、企业资格认定、税收政策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市场化手段,导致资源再生企业鱼龙混杂、群雄割据、各自为战,甚至为争夺资源或市场进行恶性竞争;企业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缺乏融资渠道,企业规模难以扩张,行业技术进展缓慢。第三,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难以顺利实现,再生资源产业调整经营结构、资产结构、人员结构和发展战略都缺乏必要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潜力受到极大限制。

4 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模式

4.1 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可以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其中美国达到1100亿美元,日本350亿美元,而我国仅为200亿美元。与此同时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是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400亿美元,如何将这些庞大的资源迅速转化为市场需求的资源,为其构筑一条高效的转化渠道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既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显示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缓解我国当前的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市场化发展道路。

4.2 开展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比较优势,找到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制度建设、社会观念和技术角度确定适合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模式。

4.3研究资源再生产业发的市场化发展方式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市场结构、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配套产业为切入点,研究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式,分析其产业辐射与带动能力,确立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为决策提供数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持。

4.4 明确保障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产业化政策

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结合我国资源安全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依照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从产业布局、运行模式、产业技术、成本效益、产业链ぬ酢⑴涮咨枋┑确矫嫒胧郑研究市场化手段和方法,提出市场化对策,明确提出保障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产业化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干.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J].现代法学,2006,26(7):167~173.

[2] 黎建新,刘仁.构建逆向渠道:适应循环经济的渠道策略[J].生态经济,2006(10):7~10.

[3] 陆辉.对建立和实施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思考[J].经济师,2008(1):50~51.

[4] 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 王嗣俊等译.环境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44~269.

[6] 周宏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7(8).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odel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ial

of China from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Deng Guangjun

(Bnsiness Couege.HBUT,Wuhan 430079,China)

篇7

为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切实改变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带来的环境、卫生、市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总体目标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条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充分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结合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形成以城市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逐步提高回收集散加工能力,促进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形成再生资源回收促进体系,建立回收企业和个人的从业资格培训体系,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3个90%和1个80%的总体目标(9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点;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生产性废旧金属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再生循环链条;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以上)。以有利于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行业管理为出发点,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以整合现有网络资源为基础,逐步形成符合我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实现我市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

三、建设原则和方式

采取政府引导支持、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按照商务部和省商务厅关于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由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实施,在市区先行建设,待条件成熟后,再向县市延伸。市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按照社区回收站点——区域性回收中心——集散交易市场三个层次同时配套建设。

四、规划布局

(一)社区回收网络(生活性再生资源)

负责回收居民交售的再生资源(包括废纸、废塑料、生活性废旧金属、废玻璃和废橡胶、废家用设备等)。按照“便于交售”的原则,在社区设立“七统一,一规范”(即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经营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社区回收网络分两期实施,一期(年——2013年)市区建成101个回收站点,其中秦都区45个、区50个、高新区6个。二期(2013年——2015年)市区建成47个回收站点,其中秦都区4个、区38个、高新区5个。回收站点要与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紧密衔接,回收物品当日收、当日清,不在回收站点存储。

(二)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中心

城区每个街道办至少建一个再生资源回收中心,与社区回收站点配套,占地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负责本辖区内回收站点的管理、经营,具有收运、整理、储存、中转功能。市区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中心13个,其中秦都区8个、区5个。

(三)再生资源集散加工交易市场

按照与居民区相对隔离、便于运输、具有一定规模的原则,市场应同时具有储存、集散、初级加工、交易、信息收集等功能,市场内每个摊位经营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储存场地相对固定,有围墙隔断,具有合格、完善的消防设施。根据市区再生资源回收规模,在市区东、西、南、北城郊外建设4个分别占地80亩至160亩的集散交易市场。

对非居民区产生的再生资源由回收企业采取定时、定点上门回收方式,统一标识、封闭式分类回收车运输至集散市场。从事运输回收的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统一着装,规范作业。由于生产性废旧金属与社会的公共设施安全密切相关,生产性废旧金属由有一定规模、经营规范的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负责回收。回收站点和回收中心不得拆解废旧金属,特别是废弃电子物。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市政府将建立由主管市长牵头,市商务局、发改委、城建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公安局、环保局、安监局、综合执法局、供销社、秦都区政府、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抓好本辖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

2、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参与到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之中,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优势,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狠抓落实,确保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商务局、城建局负责网点的统一布局和规划;商务局负责对实施企业的审核选定,负责审核实施企业的实施方案,并指导实施企业按方案组织实施;工商局负责对经营活动的监管、清理取缔无照经营网点;公安局负责治安、消防和流动人员的管理;秦都区政府、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网点的选址布点,待集散交易市场建成后,负责对现有网点进行清理取缔,组织其进场集约式经营;住建局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之中,使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在建设之初就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

篇8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资源再生企业;应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据《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4-2015)》统计, 2013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在23307万吨,回收总价值6421.4亿元;2014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在24470.6万吨,回收总价值6446.9亿元。2015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将26000万吨,回收总价值7000亿元。

我国的十三五战略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城市矿山开发利用,做好工业固废等大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规范发展再制造。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

但是,目前再生资源行业普遍存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与监督机制;企业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居民的资源综合利用认识不到位;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回收、加工、分拣处理的成本控制缺乏有效方法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资源再生企业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发展性难题:如何更好地控制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分拣处理等成本?本文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的作业链结合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业务探讨,希望借此推动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创新成本管理方式、方法,借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为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及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尽力。

一、战略成本管理介绍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

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聚焦于回收环节,是基于回收环节占销售成本的50%左右,而忽略了加工、分拣、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成本管理。企业要适应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取得稳定、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把经营管理放到制定竞争策略上来,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只局限在单纯的降低成本上,但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竞争是时时处处存在的,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信息沟通快速、互联网加的推波助澜的竞争态势下,企业更应当以差异化竞争为重点,达到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再生资源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要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对企业的成本数据、成本信息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为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战略性成本管理方法,具体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人员甚至是每一个数据,真正的做到将成本战略化管理。

(二)战略成本管理对资源再生企业发展的具体影响

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改变企业传统的成本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帮助公司各部门员工加深对企业成本的构成与自身工作关系的理解,企业结合当前经营的实际情况,找到成本控制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从全局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地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有利于企业形成本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整个企业员工共同做到对成本的控制。

二、如何具体地应用战略成本管理

(一)进行战略成本分析

1.再生资源行业战略环境分析

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再生资源企业在目前的行业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进行列举和分析,以决定企业发展、或退出再生资源行业的某一段价值链活动。如企业在回收环节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有哪些,分别进行列举和分析,潜在的竞争对手的资源配置、行业整合度、规模等进行研究,确定企业是否加大回收环节的投资或外包或退出。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价值链可按照作业链进行分析,分别为收购-运输-加工-分拣处理-销售等环节,这些环节由相应的作业特性所决定。上述每个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针对作业链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据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和效益。再根据企业的经营实际及发展目标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或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权重关系。在战略成本管理中,要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从战略高度进行分析,对标同行业、同类企业的标杆数据,和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力求低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成本,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更大的成本优势。

2.成本动因的分析与研究

成本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成本动因。主要包括:与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废旧屋子的回收途径、价格,运输、加工、分拣这些资源所需要的资源成本,废弃物处理的隐性成本等;与企业管理有关的战略层次的成本动因,如加工可回收再利用资源的规模大小,本企业人员的管理成本,对市场的深度调查与研究,销售产品的途径与推广等等。笔者认为,成本控制管理必须综合多个方面多种因素共同分析,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进行发展战略成本规划

准确且行之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目标有利于企业长期综合稳定的发展,有利于在竞争企业中凸显自身的优势,要从战略化目标长远发展进行考虑,针对国家对资源再生企业提出的发展要求,制定切实的发展目标,真正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发展模式。

(三)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与控制

在战略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因仍具有多方面不确定的因素,难免实际结果和预期的效果产生一些偏差,所以应该进行适当的战略控制以寻求最大化地按照预期结果进行调整。战略成本管理的控制需从成本动因的偏差分析入手,如果某一价值链的作业成本动因与实际有巨大偏差,就要进行分析和纠偏,以确定是否重新进行战略化目标的制定。总之,市场必然是时时变化的,各作业成本动因的变化对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都有较大影响,对控制因子的变化分析,确定控制标准、及时处理与传送控制信息,就需企业坚持战略化成本管理的模式,适时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

(四)对战略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还要对战略成本管理的效果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检讨战略成本管理的流程,与企业同期、行业先进企业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效果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在实施的过程中,部门的协调配合是否通畅,是否增加了运营成本,是否真正做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达到了企业发展的目标。

三、资源再生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前景

再生资源行业市场广阔,因其紧紧围绕循环经济这一着力点,有利于改善我国农村及城镇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减小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再生资源行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控制不仅可以分析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各个环节的内在关系,还可通过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促进企业的战略规划的落地和有效实施,因此,笔者认为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能改善再生资源企业的经营状况,促进企业进一步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资源再生企业有必要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结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外部的竞争因素,寻找发展最有利于本企业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俊.浅谈战略化成本管理的趋势[J].研究与探讨,2007(7):42-45.

[2]陈甲斌.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前景研究[J].研究与实验,2003.

篇9

人倍感意外的是,有“中国银都”之称的湖南永兴竟然是“零矿产资源”,它的成功实践,诠释了“金银是怎样炼成的”。资源的贫瘠、经济的贫困曾逼迫这里的人们漂洋过海,把从废料中提炼金银的技术带回家乡,并与家乡300多年传统的冶炼技术相结合,传承中创新,使永兴的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上世纪末的永兴,冶炼演变成恶性膨胀,污染问题凸显。“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一度是永兴金银业无序发展的真实写照。冶炼、煤矿和烟花等高危行业竟然成为永兴的工业支柱,于是永兴开始变革,探索循环之道。

如今以“无矿开采”为特色的永兴已成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第三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在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中异军突起。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分了四个类型:重点行业、产业园区、重点领域、省市。省市这个层面只到了地市一级,没有到县,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县域经济。考虑到永兴县发展循环经济非常有特色,最后把它纳入了重点领域,让这个县成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研究员表示。

位于湘东南的永兴,在没有任何有色金属矿藏的条件下,创造了年产黄金约7吨、白银近2000吨的奇迹;白银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的产银大县地位;铂族金属、铋、硒、铟、碲产量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我国稀贵金属最大产地。2004年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称号。

通过“变废为宝”,发展“零资源”循环经济,永兴为国家创造了较大的财富。从2000年起,永兴县金银冶炼企业通过从“三废”中回收提炼各类有色金属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的财富累计超过300亿元,为财政提供税收累计1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永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共为国家回收白银12900吨、黄金43吨、其它稀贵金属等91万吨。

程会强2009年为永兴县主持编制了《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试点实施方案》。程会强介绍说,永兴形成了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为龙头、遍布全国的废渣回收、运输体系,以及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如资源回收再生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技术、降低污染排放技术等。

永兴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的原料,主要有以下五类:第一类,有色金属尾矿;第二类,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炉渣、炉灰、炉砖、烟囱灰以及阴沟泥等;第三类,铜、铅电解精炼的阳极泥;第四类,生产和使用金银场所产生的废弃物;第五类:电子废弃物。

据统计,永兴县企业通过综合回收利用,能够从“三废”中提炼金、银、钯、铋、硒、锑、铂、铟、镍等20余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与此同时,有关企业还开发生产了硝酸银、化工银、超细银粉、925白银、银触头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不断拉长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不同企业回收利用不同金属;建立了联系紧密、运转灵活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循环利用模式。

程会强告诉本刊记者,永兴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示范基地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以充分回收利用废弃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目的,对基地建设统筹规划,构建上下游产业相衔接、关联企业相聚集的发展格局,按功能建设综合回收利用区、精深加工区、能源供应和服务平台等四大区域。

篇10

圈区管理打造南方循环经济新龙头

2008年5月启动建设的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以铜铝再生资源拆解加工为主,获批每年进口300万吨再生资源工业废料,拆解、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大约200万吨/年。

据介绍,2010年9月28日,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在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正式启动30万吨再生铜冶炼工程,2012年11月2日全面竣工投产,仅仅两年时间就建成了目前我国最大的再生铜冶炼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80亿元。

记者了解到,这个项目到现在共采购了约15万吨废铜料,其中进口约3万多吨。去年试产阶段,共生产出15万吨再生铜,产值已经超过100亿元;今年在原料供应充足情况下预计能全面达产,产量将达到30万吨。

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说,除了30万吨再生铜项目已经投产,广西有色在园区内正在加紧推进稀贵金属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项目、20万吨光亮铜杆项目正式开工,30万吨再生铝项目也在筹划中。30万吨再生铜和30万吨再生铝两个深加工项目,不仅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矿石开采量近7000万吨,还可以带动梧州以及周边地区形成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据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管委会负责人黄梅介绍,园区已经成为国家进口再生资源“圈区管理”园区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对梧州而言,园区对于再生资源产业的龙头压阵地位不言而喻。“根据规划园区每年将拆解300万吨废旧金属,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并最终达产,缺乏矿产资源的梧州将一跃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再生资源产业高地和循环经济成果转化基地。”梧州市副市长彭建铭说。

西江畔布下再生资源产业“雁行阵”

近几年来梧州市对发展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倾注了不少心血。按照2010年7月出台的《梧州市关于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紧紧围绕打响“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一国家级“圈区管理”试点示范园区品牌,以创建“承接东部以铜铝为主的拆解和加工有色金属产业整体转移示范基地”、“国家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为目标,加快形成大力发展再生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提升资源再加工附加值,建立上下游企业相互衔接、共生代谢、环境友好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过程,也是拉长产业链条的过程。”梧州市长洲区区长、园区管委会主任覃震西介绍,目前梧州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共有新盈特钢、丰盈不锈钢、永达钢铁等10多家企业入园,已经初步形成再生不锈钢板重熔-热轧-退火酸洗(半成品)-深加工(冷轧)型材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区,广西有色金属集团、香港鸿图集团、沃华机械等知名企业都被这道循环经济的“加法题”紧密连在一起,循环经济的理念在这里得以全面体现。

梧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徐文伟介绍,目前梧州再生资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三大板块”布局:一是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有色金属拆解及深加工;二是不锈钢产业园区的将废旧钢材再生加工为不锈钢的产业;三是万秀区东出口工业集中区利用工业边角布料加工的再生棉纱产业。在万秀区东出口工业集中区,总投资1.7亿元的年产2.4万吨再生棉纱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2012年初,梧州市被商务部确定为第3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并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市90%以上社区建立规范回收站点,使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市场交易,80%以上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实现回收利用。

梧州市委书记刘志勇透露,“十二五”期间梧州要力争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要把再生资源作为梧州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雁行阵势’中的第一梯次,以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塑料3大原材料为基础,拉动铜塑、铝塑、铝等相关产品产业链,到2015年形成1000亿元以上产值的产业集群。”

壮大再生资源产业亟须完善外部环境

国务院关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中提到,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多次循环利用有色金属,既保护原生矿产资源,又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据黄斌介绍,我国是一个铜矿资源贫乏的国家,自产铜矿只能满足需求的20%-30%,目前我国铜消耗量已经占全球总量的1/5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现货铜精矿买家,从这个角度来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未来大有前途。

但记者调查获悉,目前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却碰到了若干问题:回收体系不完善、价格倒挂、税负过重、国内外有色再生金属竞争不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