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市场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资本市场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资本市场;企业理财;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67-02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沪深交易所的成立算起,我国资本市场走过了整整二十个春秋。
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在二十年的风雨洗礼中,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交易体系、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手段不断创新,中介机构不断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监管措施不断规范,并跨入了资本大国之行列。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有2062家上市公司,1.3亿户投资者,106家证券公司,62家基金公司,163家期货公司,股票总市值全球第二,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居世界第一位。沪深股市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总额达到4.783亿元,创历史新高,居世界第一位,资本市场对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功能日益体现。
然而,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在不断发展健全的同时,还存在诸多缺陷。
(1)信用环境有待优化。有关部门应当鼓励企业进行评级,鼓励决策部门、投资者多使用评级信息;建立诚信档案并逐步向社会开放;加强跨部门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增强信息共享;在全行业重视培育鼓励守信、惩罚失信的信用文化。
(2)中国公司治理的特殊性问题有待解决。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非流通股份约占2/3;一部分公司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由董事长和大股东掌控;高管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资本市场的文化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投机性较强,换手率极高,据2007年一个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所有主要市场的换手率平均在100%多,而我国股市流通股年换手率接近8倍(据数据显示,美国是0.97倍,日本是1.4倍,韩国是1.05倍,中国香港是0.97倍,中国台湾是1.27倍)。
(4)资本市场运作有待规范,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有待提高。如有些上市公司过度包装,财务报表掺杂做假;国企重组时,有些企业故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不正当置换债权债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一股独大”侵犯中小股东事件时有发生;信息披露不规范,部分上市公司不能及时、准确披露法律规定必须披露的信息,甚至隐瞒重大事实,严重误导投资者。
(5)规范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立时间相对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6)资本市场的结构有待完善。虽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大力推进,但相比发达国家还远远不够。我国的资本市场只有现货市场,即股票、债券等的现货交易,缺乏期货期权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现实中这种单方向的结构设计存在明显的弊端,使我国资本市场上只有做多机制而不具备做空机制,不具备期货期权市场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
2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企业理财的影响
资本市场与企业财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是企业的融资场所又是企业的投资基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机遇,影响企业与其他各方面的关系,与企业理财密不可分。资本市场既可以聚散风险又可以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2.1 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与投资的基地
资本市场最大的作用就是融通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有大量的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企业既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提供多余的资金,也可以从中得到需要的资金。
2.2 资本市场可以聚散风险
资本市场特别是虚拟的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风险。风险会聚是件可怕的事情,资本市场由于风险的存在往往运转过度而导致金融泡沫、金融危机等。资本市场风险的受害者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而可能引起全球金融危机。风险本身并非没有优点,但是风险分散可以改善资源分配效率,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分散企业财务风险。
2.3 资本市场可以充分披露信息
由于资源是稀缺且有限的,这就使得企业理财最致命的危机是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充分公允的社会大市场。资金的社会化,市场的大众化,运作的网络化,决定了信息必须充分披露。信息是企业理财、投资筹资决策的基本依据。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者则会增加企业决策失误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资本市场拥有大量的专业信息分析研究员,可以大量收集分析披露信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从而降低企业信息成本,为企业理财提供一定的依据。
2.4 资本市场可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从企业治理结构来看,资本市场对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升企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理财通过对资本成本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调节,来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只有在资本市场上才能选择优质的金融产品,才能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以股票为例,股票价格体现了一个企业预计利润率的市场预测,它为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提供了一个客观尺度。股票价格的升降可以显示资本的有效配置,并可依据企业业绩予以奖惩,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市场可以帮助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因。
3 在现代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理财的策略
我国企业应从当前的资本市场现状出发并结合相关资本市场理论,制定有效的理财策略。
3.1 我国企业理财工作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企业行为及状况受财务决策的制约,市场价格可以及时地反映企业状况。企业所有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将导致企业市场内在价值的升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价格反映了所有与企业价值有关的披露信息,企业所有的财务决策都必须以提高企业价值为中心。因而,尽管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不高,企业价值最大化仍是我国企业的理财工作的目标。
3.2 我国企业理财应掌握最佳的融资机会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股票的定价总是准确的,这就意味着股票是以其实际价值出售,而与时机的选择无关。但是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运作效率不高,公司股票价格经常被低估或高估。这就需要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时要掌握所有的有用信息及最佳的融资机会,一旦企业高层领导发现其股票价格被低估,就可以等待,以期望其股票价格上升至实际水平;而当企业高层领导发现其股票被高估,就可及时决定发行股票,从而使股东权益最大化。
3.3 我国企业理财应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动态,而不是企业的利润
企业市场价值不是由企业的会计利润反映,而是由股票价格反映,企业的财务决策应看其对股票价格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在有效资本市场中,企业股票价格的波动不受会计方法变化的影响,而在非有效资本市场上,企业的股票价格可以通过会计方法改变而上下波动。例如,在存货价格的评估时,企业的会计方法可以用“先进先出法”或者是“后进先出法”;在基建项目上,企业的会计方法可以运用“完成合同法”或者是“完成比例法”等。但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现状看,我国还处于非有效资本市场,大量抛售股票会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企业可以通过增发股票来达到压制股票价格的目的。因此,我国企业理财应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动态。
篇2
关键词:马克思 虚拟资本 资本市场
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我们从马克思有关的论述中对虚拟资本的内涵作如下理解:狭义的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在这里,虚拟资本由两个要素构成――虚拟资本是“生息”的,即能给持有人带来收益;虚拟资本是“证券”,即以债券和股票等形式存在。广义的虚拟资本,除了包含有价证券外,它还包括没有黄金作保证的银行券和不动产抵押单等。马克思指出,银行资本的大部分属于虚拟资本,包括国债、股票、银行存款等。
二、虚拟资本发展与资本市场
(一)虚拟资本与资本市场的形成
虚拟资本的运动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平台或载体,这个平台或载体就是资本市场。它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基金市场和银行的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证券等。
股份制和股票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股票集中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交易所出现以前,资本市场只是以局部的、临时的、分散的的形式出现,并且它的功能仅限制在资本筹措上。交易所的产生使得现代资本市场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包括产权流动、价格发现、资源配置、信息传播和经济调控等。交易所服务于不同货币种类和票据的交易,它成为虚拟资本的市场。
(二)资本虚拟化与资本市场发展
1、资本市场创新需求。资本市场上对创新的虚拟资本需求的主体主要有实体产业部门、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资本市场创新需求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金融创新需求多样化。其二,金融创新需求具有与经济、金融发展总水平的同步性。
2、资本市场创新供给。资本市场的供给是虚拟资本的创新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新的虚拟资本产品,它是金融创新供求双方意愿统一的产物。资本市场创新供给受创新的预期收益与成本、创新的人才和技术条件以及法律制度、政策、市场条件等的制约。
3、资本市场创新均衡。金融创新的供求达到均衡是资本市场正常、稳定地发展的基本条件。金融创新的均衡是在影响创新供给和创新需求的因素一定时,供给和需求相互适应、彼此协调平衡的一种状态。这种均衡是一种动态均衡,即在“均衡――不均衡――新的均衡”这样一种循环往复中,使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都上了一个新层次、新台阶,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改善了社会的资源配置。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一)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首先,金融市场结构以及资本市场结构都不甚合理。在金融市场融资方式中,仍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融资为辅,换言之就是银行太大而资本市场太小。在这种不合理的融资结构下,由于企业发展所需资本几乎都靠银行贷款获得,不仅增大金融机构的压力和风险,而且降低融资效率,不利于整个社会资金的有序流动,也不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和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其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健全,企业公布的信息质量不高;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对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评级的机构缺乏,对企业的信用记录分散,对居民个人的资信状况更是缺乏记录和查询,致使金融市场存在大量缺乏诚信现象,如造假账、虚假重组、联手操纵、恶意挪用资金、随意更改资金投向等;同时,许多上市公司的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质量较差,很多公司为了上市“圈钱”而虚报公司信息;资本市场的创新活动也不够活跃,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有限,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
最后,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也存在缺陷,政策和法规滞后,行政管制色彩浓重。我国资本市场正加速向市场化发展模式转变,目前证券市场已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各种变化对法律法规的前瞻性和及时性,以及相应监管措施的创新和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建议
第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以及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在资本市场内,也不能仅注重股票市场,还要积极拓展债券市场;不能仅有中央政府债券市场,还要有公司债券市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和其他债券市场,使资本市场结构保持平衡。
第二,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根据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虚拟资本能够脱离现实资本,有自己独立的价格决定和运动方式,这就要求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的市场主体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改善上市公司质量、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吸引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额度,从而降低金融风险。
第三,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一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透明度。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马克思指出,信用是虚拟资本的基础,信用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信用制度。可以构建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专门对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个人信用进行评级的机构。三是继续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和市场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四是鼓励创新,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机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机制转变。
篇3
11月21日,2009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在京举行。以下为NEA中国区总经理蒋晓冬演讲实录
蒋晓冬: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和大家分享风险投资行业在全球、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我们NEA是一个全球性的基金,也是美国最大的创投基金,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科技、医疗、新能源三个方面。我们在过去的31年的时间里,已经投资了超过600家企业,其中165家成功在全球各地资本市场上市,所以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基金,现在美国、欧洲、中国和印度,都有相当份额的投资。在中国,我们是200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已经投资了20多家企业。在消费领域,有像红孩子这样比较领先的电子商务和手机支付企业,很高兴我们2005年在中国消费类投资的第一家电子商务――红孩子,今天也入围了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十强。我们在高科技领域,拥有芯片设计和制造业,展讯通讯、中心国际也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在医疗领域,我们是美国该产业最大的投资人,现在也在中国做投资和布局。
回到今天论坛的主题,最佳商业模式。我们作为风险投资,在不同的产业和商业模式里,追求一个未来成长的空间,这就是作为全球性基金的核心使命。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投资的企业家和企业,能够让大家共同成长。美国是风险投资作为行业的发源地,在五六十年代随着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兴起,整个风险投资行业在波士顿128号公路和硅谷开始兴起,从90年代后期到2002年,每年风险投资新的基金,在美国新募集的基金量,每年都达到250亿美金。
风险投资作为一个行业,在美国过去的40年时间里,它的平均回报率基本上都在25%到40%,远远高于其他的资产类,不管是公共市场的公共基金、对冲基金,还是其他的方式,虽然说它的变数很大。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有几个细分行业,主要是芯片半导体,后来到IT、计算机、PC、互联网。第二个原因,1980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里,是风险投资在全球赚钱最多的20年。风险投资在美国经历了几次泡沫,这是风险投资赚钱的必要条件,就是说泡沫会让你提早发现价值,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你投资好的企业,好的产品,然后在资本市场实现成功溢价。
但是进入到新世纪前10年,这个行业确实遇到的空前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原来的高速增长产业,特别以IT为中心的,开始放缓,进入比较成熟、稳定的状态。新能源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在美国风起云涌。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2000年以后,资本市场里面,包括萨班斯法案颁布,监管力度加强了,使原有的泡沫被充分挤压了,资本市场里大起大落的情况,在过去10年小了很多。所以这是我们全行业面临的挑战。在金融危机以后,在2009年,我们有三个季度的数据,第四个数据出了一半,但我们心里面清楚融资有什么规模。我们今年因为基金募集,所以直接募集规模可能占了全行业的四分之一。我们的估计是整个VC行业在美国,在今后三年,会有一半的缩水,就是新的基金募集会越来越难。原有的如果不是排在前列,不是在投资人那儿已经充分证明了历史业绩,就会很难融到钱。这个行业从现在的五六百家基金,每年还在活跃投资的基金,可能会在三年以后降到只有300家。这个是美国VC面临的现状。
从中国来讲,这里面的数据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不管是融资还是筹资,从VC的角度,中国现在仍然处于一个增长的阶段,可以说增长速度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也明显放缓。但是可以看到,从投资角度,不管是案例数,还是投资的总金额,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有一个大幅度的下滑,在今年第二季度以后很明显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回转。所以现在看起来,中国的VC行业还是处在一个发展期。行业里的同仁,一些国际投资人,看我们在国内做风险投资主流的基金。他们看案子,重叠的不超过一半,我们的感觉在30%到40%,就是在中国还有相当市场空间,在中国高成长行业都有这样的投资机会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人,这个感觉很明显。金融危机之前,2006年、2007年的时候,和国际投资人见面,大概两个月见一次。但最近这一周以内,我已经见了两个。现在他们到中国的频率大大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变化,和中国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相关的关系。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讲,没有谁会想到在1月1号的时候,全球资本市场今年反弹力度这么大,但是你可以看到全球的资本,都在追逐所谓成长,大型企业、大型上市公司的投资,到目前为止,11月19号上涨了20.67%。纳斯达克是一个上涨性板块。摩根斯坦利的新兴市场指数,MSCR,它今年指数衡量,全球新兴市场,当然不仅仅包括亚洲市场,是全球市场的表现,到目前为止是64.6%。实际上,在全球经济紧缩的环境下,可以看到大量国际资本仍然没有完全走出低迷的状态,仍然在从行业和定位的角度寻找出路。
创业板推出,在中国也是资本市场最大的一件事,开始上市的这些公司,所谓两高六新,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有一些公司感觉不错,但是我们在这个里面看到了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创业板的问题,可能是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的几年和今后几年,会持续面临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对冲机制,赚钱的方法只能通过涨来赚钱,换手率也特别高。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讲,至少按照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的观点来看,明年的预期在40%以下,这是根据公开的数字。按照这种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来看,就是说市盈率除以增长速度,应该是在1左右,那么正常情况下应该在40%左右。这个数字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不管从监管层面,还是投资层面,企业家在公司上市的过程中,都需要谨慎处理和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香港资本市场在过去五年,我们感觉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跨越式的发展,成熟度比起五年前,无论是首次发行,还是再融资,还是从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监管和对中小企业的关注程度和介入程度来讲,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们觉得,香港的资本市场已经完全可以接纳美国资本市场里中小盘、高成长,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我们现在有两家企业在香港上市,首次发行价格都在11美金以下。在和香港投资人接触过程中,发现这个市场5年中已经有非常大的进步。从投资产业和领域来讲,我们非常关注这样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在全球范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全球产业的变化,给中国带来一些独特的机会,这些机会如果和中国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可能在中国形成该行业的一个世界级龙头企业。这样的行业有很多。过去10年,我们在中国做风险投资人的经验和教训也很多,比如说医疗产业,在美国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奥巴马的医改方案,众议院、参议院正在激烈的斗争中。
中国医改从去年到今年,包括最近,都是现在国计民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医疗作为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NEA在过去三年里,每年投入将近一半资源,每年都有五到六亿美金投资医疗产业,我们觉得这个产业前景非常巨大。医疗产业就是中国最大的福利,今天是,明天是,后天还是。当然在这个里面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握,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从医药的分销角度开始切入,国药9月份在香港上市,这是2003年以后全球医疗最大的IPO,融资额是11到12亿美元。在国家对医药流通领域监管和调整力度越来越高,医保范围不断扩大,对品质和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我们投资了中新医药事业,它在中国是位列前10名的。
另外,联系全球的趋势和本地优势的结合,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全球的医药研发和生产,这是上千亿美金的产业,现在快速向亚洲转移,这是一个外包产业历史性的机遇。中国也在追赶,印度已经有十几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金这样的医疗外包服务公司。从新药研发,到生产制造,到医药企业生产,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医药生产企业,但是中国没有跟全球有效接轨。也就是说,中国还没有提高自己的软件实力,和欧美的客户,在监管机构要求的品质流程和服务水平上接轨。这个对于中国的医药产业,我们认为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在10年内占到一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大家知道现在在美国开发一个新药,就是说销售几十亿美金的新药,开发成本跟造航空母舰是一样的,这样的开发成本,过去5年在美国产生了3万人,3万人基本上都是生产制造的,所以这个趋势非常明显了。我们在这个领域也做了几家投资。全球趋势有一定的优势,跟中国的信息化工产业怎么样结合,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有很多,中国的企业家能够抓住这样的,在各个产业因为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历史机会,对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在全球范围内,风险投资这个产业,我们感觉到有一个趋势,从投资的策略或者是投资阶段来讲,风险投资和成长性投资现在越来越合二为一了,这个和大型的基金是不一样的,它是以股权为主的,以成长阶段的企业为主的。而传统的风险投资,可能是早期的几个创始人搞一个企业,一两百万美金,这样发展起来的。成长投资在美国,像非常有代表性的企业,他们是从投资确定现金流,盈利模式也非常成熟,成长也可预期。所以基本上投资五年,回报三倍。在中国也许找不到。这两种类型的投资,现在看起来正在走向融合。无论是在新的产业,比如能源环保,还是在新的投资地域,又或是医药,也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印度或者其他新兴市场,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投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创投和风投的概念。但是投资以后,要承担什么风险和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回报,很多方面又比较类似于风险投资这种投资类型特点。现在我们业界把它叫做风险成长。现在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印度,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这样的投资机会和企业,都在融合。我们觉得这样的机会在中国会大量存在的。我只是做一个没有任何科学论证的预计,因为我对美国、中国、印度投资比较熟悉,我认为在中国,在这种所谓风险成长资本,这种投资方式所存在的机会,既高于美国,也高于印度。也许风险投资是美国人首创的,也许成长资本也是美国首创的,但是只要我们同行共同努力,我相信这种风险成长资本,投两三千万、三四千万美金,就可能给投资人带来10倍以上回报的东西,会是中国人首创的,希望和在座的投资人共勉,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发展下去。谢谢。■
篇4
关键词: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信息披露
1我国资本市场概述
1.1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中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体制改革,伴随着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2)第二阶段:1993年~1998年,随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全国性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3)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实施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中央政府提出建设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创业板的开设,股指期货的推出,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流通融通和健康发展阶段。
1.2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1.2.1虽然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行政手段仍起重要作用
行政力量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今天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资本市场上,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其可以引导与监督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由放任的弊端,但审批程序复杂、管理体制严格也极大地限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自由发展,极大地阻碍了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1.2.2上市公司发展水平总体有待提高
近几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制机制、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这些措施使得上市公司的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并向着理想的方向迈进。我们仍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运行机制不协调不健全,质量亟待提高;部分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等违规行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日后不断改进的地方。
1.2.3法律体系虽已建立但仍有待完善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部分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家应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推动资本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引导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1.3资本市场的作用
1.3.1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资本市场从资本筹集、公司治理、财富增长等方面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为中国经济前行注入了新活力。1.3.2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资本市场使少数股东组成的企业成为社会公众公司,对中国企业来说,这就是一种企业制度的变革,一种观念的革命。企业上市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这意味着企业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全新的阶段。在今天的资本市场上,全球百强企业中甚至十强中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这足以说明资本市场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1.3.3资本市场使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任何投资者都希望在投资中获利,中国的投资者更是如此,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实时了解国家政策变化、理性地作出投资决策。
2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现状
2.1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得到有用的信息,为资本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信息,制定科学的决策。信息提供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大多数投资者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影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如辽宁辉山乳业集团因涉嫌债务违约事件导致股价暴跌并最终停牌,由于在此之前辉山乳业掩盖了其举借大量外债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这使作为债权人的各大银行遭受了巨大损失,辉山乳业也陷入了诚信危机,这种行为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规范和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并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有助于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消除由于信息壁垒造成的负效应,对外呈现出良好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态,投资者通过获悉企业财务状况和资产变动等业绩信息,使管理层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增加股东财富和社会经济利益。
2.2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为了提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公司编制、披露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但仍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谋取私利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如深圳原野、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他们的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3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隐瞒部分事实。借口“商业秘密”不便公开等原因对重大事项予以隐瞒,误导投资者,严重威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尚不完善,投资者的信息意识还不强,在重大事项披露方面容易出现疏漏、延迟等违规行为。
3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1信息披露过量和信息披露不足
无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太多,真正相关的信息披露不足,影响投资者预测和决策。如前不久发生的慧球科技“1001项议案”事件,证监会作出的《处罚告知书》指出,慧球科技所披露内容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的情况,尤其是其隐瞒实控人变更的行为更是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无论是信息披露过量还是信息披露不足都会使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遭受损失,这不利于形成公允、透明、对等的资本市场交易。
3.2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和滞后性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证券监管部门制定了相关规定,但许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强,披露内容的结构不尽合理,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如辉山乳业因涉嫌债务违约事件导致股价暴跌并最终停牌,由于在此之前辉山乳业掩盖了其举借大量外债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这使作为债权人的各大银行遭受了巨大损失,辉山乳业也陷入了诚信危机,这种行为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3.3监管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现行法规中民事责任规定不明确,而这制约了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保障机制。目前来看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直接责任人的惩罚相对较轻,只有对违规行为处罚及时、严厉,才能使潜在的违规者望而却步。注册会计师如果不依法执业就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不公正、不完整,因此法律应明确规定涉嫌违规操作的注册会计师应与上市公司共同对投资者承担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连带责任,并受到一定惩罚。只有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予以制约,才能为资本市场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经验,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加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有句古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稳步运行的成功经验,积极地“引进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集百家之长才能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
4.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从业行为
国家应出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法可依,为资本市场有序运行提供稳步发展的保障,推动资本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但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部分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法律法规的制定应与时俱进,不断满足资本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法可依,切实保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4.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在世界财富排行榜中的排名迅速上升,在可喜成绩的背后,我们仍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必须根据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会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应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二是上市公司必须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业务进行日常监督,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财务信息。
4.4加大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一方面,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办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明确界定;另一方面,我国应建立企业内外部知情人暗示与投诉的奖励机制,鼓励他们向企业管理当局、注册会计师或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线索,齐抓共管,共同促进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的完善。
4.5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亟待完善
一是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当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同流合污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时,应与上市公司共同对利益相关者承担连带责任,相应受到严厉的惩罚;二是借鉴国外同行业的管理经验,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建立相关惩戒制度;三是注册会计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职业素养,更好地为会计工作做好服务。
5结语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时期,各个方面不是很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补充与完善,规范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任重而道远。要想解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应加强引导与监督,会计从业人员要注重道德的培养与道德水平的提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上市公司要廉洁自律规范自身的行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全社会共同努力,使会计信息披露向规范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积极作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并值得信赖的参考信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
参考文献
[1]马青男.中小板上市企业研发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7(01).
[2]鲁敏.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02).
[3]宋永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探析[J].财会月刊,2017(02).
[4]王寒晓.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高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01).
[5]刘慧萍.非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如何做好重大事项信息披露工作[J].中国商论,2017(04).
篇5
【关键词】资本市场 货币政策 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资本市场是相对于货币市场而言的,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劵交易的场所。从这个定义出发,资本市场可以分为银行主导的中长期存贷款市场以及证劵交易市场。而本文所讨论的资本市场主要是指有价证劵交易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1991年4月深圳证劵交易所的成立。自此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层次增多,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规模较大的资本流动市场。具体而言,经过22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论是在证券市场股票的市值、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相关的市场产品的种类,交易规模等方面,还是在相应的监管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不论从市值,交易额或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从市值所占GDP的比重等方面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见表1)。总的来说,资本市场已成为过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创新从各个方面改变了货币政策实施的传统经济环境,对货币政策的有效实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经说过:在新时期,美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新挑战将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而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我国,这种挑战也日益突显出来。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些挑战,才能积极的应对,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的货币政策的新挑战
(一)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所谓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经过一定的传导过程,将其影响导入一国经济的实际领域,达到既定的目标。而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被定义为“保持人民币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将维护物价稳定作为最终目标的,然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资产价格对整个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可忽略了。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融资额逐年上扬,在整个市场融资总额中几乎占有一半的比例,这使得资本市场的运作通过资金的融通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存在对货币与物价、产出的影响。总的来说资本市场的存在会对货币与物价、产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扭曲效应。众所周知,资产价格的波动是较剧烈的,这种大幅度的价格波动会引起货币结构的变动,从而影响物价的稳定,进而造成币值的起伏。这种影响通过利率的变动,透过投资、消费等渠道传送到实体经济,从而对产出造成影响。同时,当资本市场过热时会形成泡沫,而中资产价格引起的泡沫的破灭会对实体经济造成灾难性的损害。
正是由于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存在这种扭曲作用,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对资产价格的调控导致货币政策的实施结果往往与最初设定的最终目标相差较远,进而造成币值波动幅度的增大,经济健康发展受阻。
(二)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利率或者货币供应量等货币变量。而货币市场的发展壮大对中介目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资本市场的发展严重削弱了中介目标之一的传统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货币供应量是由整个金融体系创造的,并与货币乘数相关。而央行在选择这一中介目标时,考虑的是整个银行体系中的货币供应量,然而这种传统的衡量标准在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市场上真实的货币供应量。1992年,我国股票市场市值仅占GDP的3.9%,而到2010年,股票市值占到了当年GDP的66%,这一指标在2007年竟达到了123%。这些数据说明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证劵投资要求已经成为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货币供应量没有考虑这一点,导致其已不能正确地反映货币需求,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其次,利率作为资本市场的派生物,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资本市场上,利率由资金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活跃的资本市场使得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可以通过不断发生的交易得以表现,更有效、及时地反映出市场的动态,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央行为了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我国的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及再贴现率、窗口指导等。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6
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活动突破国界范围,从地区性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创新性业务的活动。如何在不断开放的条件下,在资本市场功能的基础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金融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开放地域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加、在华业务强劲增长,在开放的领域内按照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次序逐步展开。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境外中资金融机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机构区域分布更加广泛合理。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现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我国海外金融机构的活动主要集中于对外贸易伙伴国和地区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我国海外金融机构网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香港、澳门、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的法兰克福、新加坡等地,这一地理分布特征反映了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特定要求,即一方面继续为国内企业对外贸易提供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优势条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操作,筹集更多的国际资金。
2、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机构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建立起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并存的新的金融体系。除中国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走出国门,实行国际化经营。我国金融国际化机构多样化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3、海外金融机构在我国开设的业务机构主要集中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由于我国利用外资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海外金融机构在我国开展业务、增设机构也主要集中于此。
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与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两者相互推动、互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就目前而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整体规模有待扩大、结构有待完善,境内大型优质上市企业资源相对缺乏,上市公司整体实力有待提高、内部治理和外部约束机制有待完善,股市供求关系不协调,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证券公司综合竞争力较弱,等等。
二、金融国际化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
1、促进竞争,提高效率
国内金融业多年来一直由四大国有银行高度垄断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服务意识淡薄、金融创新能力匮乏,整体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势在必行。外国金融机构凭借其深厚的服务理念、金融技术和市场经验,从多方面挤压国内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面对不进则退的竞争考验,国内金融机构必然要改善管理,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水平,不断进行金融创新。
2、引进外资,增加国内建设资金
金融国际化能够降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一方面使我国通过外资金融机构这一对外窗口,从国际金融市场拆入较低利率的资金,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有利于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增加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形成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相互促进的投资格局。
3、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及新的金融产品
跨国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资本金管理、营销战略、人才培训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他们在华开展业务,通过示范效应、人才流动、业务交流等方式促进国内金融机构在学习、模仿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另外,随着外国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的拓宽和国内竞争的激化,外国金融机构势必要引入一些新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的引入一方面可促使国内金融机构在学习模仿中加快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对金融资产的不同需要,这无疑将大大促进金融服务业与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
4、避免A股市场边缘化,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型篮筹股和优质企业纷纷选择海外上市,导致A股市场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局面。这些公司选择海外上市的主要原因是交易所之间对全世界优秀企业的竞争。
在金融资源全球化配置的约束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只有通过国际化竞争,才能最终祛除系统性风险。外资通过并购进入A股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业绩,不仅能给市场提供新的增量资金,而且能够地极大提高投资吸引力,引导市场投资理念的变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相应提高,优质公司融资更加顺畅。境外投资者的大批进入,同时可以破除强势既得利益集团对市场特权的要求,推动发行市场化等资本市场必备规则的形成,从各方面推动资本市场运营规则的国际化,避免A股市场边缘化,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5、推动行业整合,加速企业国际化
目前,我国许多行业在经历了持续扩张后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在造成严重资源浪费的同时,更使得这些行业陷于低层次的过度竞争,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根据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简森(Michael Jenson)的理论,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有一个企业退出机制。然而由于资本投入规模、资本专用性等因素的限制,企业在现实经济中主动退出一个“微利”行业存在着巨大障碍,更多的“企业退出”是借助于外在的市场并购得以实现的。在我国,外资并购正是解决资本配置结构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的最有效的工具。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正好可以提供中国产业重组所需要的巨额资本。借助外资并购、利用国外资本可以加快产业重组的进程,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逐步缓解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
从众多跨国公司改组国有企业的经验来看,跨国公司不仅能够带来技术,其经营管理理念等“软”资源也注入企业,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推动国际化的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通过并购方式吸引外商投资,可以使我国企业更迅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地利用跨国公司在企业内、产业内的分工体系和全球网络,把我国的低劳动成本等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外商投资还可以带动配套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国内配套率的提高将加速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促使其融入全球分工体系。而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将使我国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积累新的比较优势,占据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链条,充分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6、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而推动A股发展
货币是资本市场的基本要素和载体,货币国际化能够促进货币资本的跨境流通,促进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从而提高该经济体股票市场的资金运作效率,提高该市场的活跃和繁荣程度;同时,货币国际化也使国际资本在经济体之间的界限障碍消除,因而容易引发资本市场的波动。但总的来讲,货币国际化程度对该经济体股票市场规模和程度的影响是正向的,起着促进作用。人民币国际化能够降低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门槛,为外资提供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渠道,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收益,从而推动A股发展。
7、推进人民币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1994年墨西哥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表明,随着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及资本流动的不断增加,在钉住汇率体制下维持官方汇率非常困难,这就给国际游资造成可乘之机。有人认为,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同时,货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是促进金融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内容,因而放松利率管制,建设能够反映资本成本、期限和风险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设、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建设非常重要。
篇7
关键词: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739-04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价值的基础上,跟踪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探讨了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战略意义及实现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的动力因素,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战略目标,旨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体育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和投资体育产业”的精神,探寻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模式,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融资价值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一种集金融、创新、科技管理与体育市场一体的资金运作模式[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她催生了无数的体育企业和运动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体育奇迹。与此同时,我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风险资本使许多体育企业有了发展的可能并走向资本市场。我国新型中小体育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体育企业的体育风险投资在1996年就已经展开,我国银行正式设立体育企业贷款项目[3]。如青岛双星、北方五环、巴士股份、圣地、中体产业、奥园集团、李宁等。这些企业集团根据各自的优势适时进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后大力开发体育品牌产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中体产业、青岛双星、巴士股份和李宁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情况看,我们可以展示并提供充分的现实依据,说明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上投融资的价值。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急需通过金融创新将体育产业投融资与资本市场衔接,把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为体育产业投融资的切入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市场条件。从2001年7月份起全国已有的20多家从事体育产业的上市公司,已发展到目前以体育产业和“奥运体育”为概念的上市公司(如青岛双星、李宁、中信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北京高德体育发展公司和北京雷诺体育经纪公司等)增加到近50多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和准备上市公司的题材[2]。它们的成功上市经营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全方位、多元化资本市场融资体系的构成(表1)。
伴随着北京奥运举办期的临近,大众健身潮流的开展,民众对运动和健身意识的提高,国内运动服饰的品牌知名度也将提高。而以“奥运体育”概念成为激励安踏、鸿星尔克等体育用品企业上市热潮的动力正在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上市。 其中,包括乔丹运动、特步体育、361°、匹克运动等体育品牌都制订了今年的上市表,预定上市地点包括内地、香港、新加坡甚至美国。另外,泰山集团、“晋江鞋帮"等企业纷纷准备于今年跨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快车道。与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相比,与处于类似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以及与境外成熟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相比,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市场规模、结构到市场效率,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到证券期货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从交易所竞争力到各种基础设施的效率,从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到执法的有效性,都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和转型的客观需求,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客观分析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市场发展阶段的特点,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制定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将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战略意义
从广义上讲,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理解包括体育证券、体育基金、体育保险、银行信贷、体育赞助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但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比较单一,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方式,才能推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增长,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将不断壮大,与此相适应,资金需求日益增大,许多风险体育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上市的体育企业虽然情况不同,但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压力依然存在。如何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开辟资金渠道,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金结构,防御融资风险,是一门重要的理财科学。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来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
2.1有利于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体育产业资源要进行资本市场的融资就要通过发行或购买体育债券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和投资活动,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活动中,上市资源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据有关统计,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达14亿元,超过GDP的40%,储蓄率居全球最高,为股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境内近1 400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已累计筹集资本超过1万亿元,筹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多主体、多形式投资商的投资,标志着市场的打开;资本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表明资本市场已具备了良好的资金利用市场基础[4]。根据我国现有居民储蓄投资渠道狭窄导致资金供给相对过剩与企业资本性资金相对不足实际状况,构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体系创新模式可以满足我国众多风险体育企业所需要的资本性资金的需求和居民的投资需求。
2.1.1有利于提高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利用效率实践证明现行宏观经济政策并不是具备结构调整功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有效地解决总量矛盾,但无法保证资源从低效产业流向高效产业。体育产业经济结构、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构建有利于资本向高效配置方向流动的市场平台,这个平台只能是发达完善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体系创新模式。
2.1.2有利于防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金融风险市场机制是防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机制之一,而运用市场机制实际上就是通过运用各层次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各种金融工具彼此间的潜代、互补,对冲和组合机制,一方面通过将资本金风险分散为各个微观主体分别承担而避免由其集中发生给经济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动荡;另一方面,通过各个微观主体分别的市场选择和市场运作而化解这些资本金风险。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就是要推进防范和化解资本金风险的市场机制系统的形成,改变继续运用行政机制来抑制资本金风险的倾向和行为。
3实现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的动力因素
3.1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逐步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筹资的功能也逐步被完善,特别是中小板的推出和发展。使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经济增长实体化向经济增长资本化转变。在这过程中,受益的将主要有两类体育企业,一类是大型国有风险体育企业,这些体育企业同外资合作可以引进成熟的约束激励机制、先进的风险控制机制及现代化的体育企业管理制度;另一类是高成长性的风险体育企业,这部分体育企业获得外资的支持后,能够迅速发展壮大,企业家的财富也将得到成倍放大。这些成功案例又将为其他我国体育企业树立发展样本,形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2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转变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成立之初,其功能被定为于服务于国有风险体育企业,为国有风险体育企业脱困保驾护航。这也是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根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混乱无序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层服务国有风险体育企业的监管定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功能逐步得到矫正,通过市场功能的完善,未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功能将在增量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增强存量资产的调节功能,通过体育产业证券化方式使现有的存量资产流动起来,并对其进行重新配置。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市场制度趋于统一,这主要通过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逐步推出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上市资源来实现,如建立多层次的体育产业债券市场体系,拓宽体育产业债券市场回报方式与途径,构成多层次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体系。
3.3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回报利润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就是指把体育产业相关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变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资本运营优化配置体育资源,以达到盘活体育资产存量目的。体育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通过发行或购买债券和股票等方式进行的资本运营活动,这些活动都属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运营的范畴。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运营的目的是优化体育企业债务机构和资本所有者结构,实现体育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和投资价值的最大化[5]。如果把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也看作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话,可以发现利润分布在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产业利润分布(图1)。图1详细分析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产业链,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从产业上游至下游可以分为股权投资、储备末期、新股发行以及股票流通四个产业环节。相对的在流动性、购买价格上都是由低到高,而资本汇报率则由高到低。
3.4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国外投资者的进入以及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将加速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接轨。这种接轨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的接轨:1)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交易品种、交易规则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领先的国际体育产业金融机构将进入我国,也将带来最好的国际操作手法以及最先进的技术。2)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关联度将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走势将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变化休戚相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国际化是指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体育股票和债券发行、股票和债券交易、股票和债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目前发达国家主要的体育股票和债券市场已高度国际化,世界各大体育股票和债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并且多家大数体育股票和债券交易所正积极寻求大联盟。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国际化因素已经对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产生了明显影响。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过度期的结束和北京后奥运经济效应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关联程度日益提高。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在国际化竞争中,如果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运作方式只局限于国内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积累和集中,将与国际性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积累和集中形成反差,导致国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缺乏参与世界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竞争能力。因此,体育产业的资本市场融资运作应是超越国界的一种开放式的经营。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应尽快适应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竞争的应变之举。正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运营世界性整合,取长补短,谋求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有机结合,使全球资本市场融资和体育产业融合为特征的一体化发展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吸纳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先进技术、经验与理念提供土壤。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从广义上理解包括体育证券、体育基金、体育保险、银行信贷、体育赞助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20世纪90年代国外体
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性趋强,体育产业从证券市场募集的资产越来越多,体育股票在许多二级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体育产业资本运营在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以1998年6月为起点,美国证券二级市场中以经营体育产品及服务为主业以及体育产业相关的产业资本,占总市值的8.12%。在当今世界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的体育用品公司排行榜上,前10名有5家美国公司、2家日本公司、德国公司、英国公司和瑞典公司。目前世界排行前10名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全部为股份有限公司,在1991年曼联俱乐部成功登陆伦敦股票交易所之后,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更是掀起了上市狂潮,目前西班牙足球俱乐部约有60%是上市公司[6]。国外的经验证明:组建股份制的俱乐部,进行资产重组,走公司化、股份化的发展道路,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目前,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投资于体育产业的趋势十分明显。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表明:资本市场为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为体育行业大重组提供了运作的平台,要实现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的介入。有关专家预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消费能量会实现加速释放,我国体育产业将由此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体育产业会吸引着更多中外资本市场的进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在2007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欢迎外资在内的各种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份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7]”未来几年,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国际化,主要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 参与主体呈现国际化趋势;2) 筹资主体呈现全球化趋势;3) 市场体系呈现层次化趋势;4) 资本流动呈现自由化趋势;5) 市场运行呈现效率化趋势。
4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目标
4.1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目标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社会资金有效转化为长期投资,运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分散风险和风险补偿机制,不仅可以为促进风险体育企业的资本形成提供更加有效的渠道,防范社会融资的结构性缺陷,而且促使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运行更富有弹性和活力。正作为现代体育经济发动机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如果其体育经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将实现对体育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反之,如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失衡,整个体育产业市场融资体系的有序运行势必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8]。由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的动态性,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依赖于已有的融资战略,而是取决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即一种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再思考商业模式的能力。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个战略基本点在于能够准确地鉴别出其运行方式与竞争对手运行方式之间的差别,并能够利用这种差别创造出非常有力的竞争能力。建立具有良好流动性和透明度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是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的目标:1) 建立以风险体育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融资体系;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创新系统;3) 建设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中介服务体系;4) 建立起以沪深市场为轴心形成的中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中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之一。
4.2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的管理模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体制建立,体育产业的融资方式逐步由政府一元化的投资模式向市场多元化融资模式转变,其中,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资本市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投资品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融资渠道,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对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等起到了推动作用。[6]在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过程中,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战略并不仅仅是一个股票主板市场的概念,一个完善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应该包括股票的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以及通过金融机构作中介进行的中长期信贷市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战略的科学、高效运作,首先要建立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战略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内外环境的分析,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融资主体、客体、目标,建立与战略相一致的组织结构等管理模式(图2)。
参考文献:
[1] 李建臣,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70-1472.
[2] 任保国,赵文胜,李建臣.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1):52-56.
[3] 钟霖,付强,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5):21-25,32.
[4] 李朝晖.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拓展的七大观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35-37.
[5] 任保国.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营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5):25-28.
篇8
关键词:价值评估,资本市场,新会计准则
一、 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现状
评估行业在世界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而在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20多年来,评估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专业服务和智力支持。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推进,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国资产评估行业正积极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不断更新评估理念,改进和完善方法,推动评估行业的发展。
实际上,就企业价值评估本身来说,它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的逐渐增多,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
(一)转型经济相关问题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
1.产权模糊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
由于产权模糊容易引致政府对企业行为的干预,导致在评估实践中难以正确界定资产范围。
2.企业价值多元贡献与投资者一元所有的矛盾
企业价值是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的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通常只考虑了企业股东权益价值或债权权益价值,而忽略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的权益。
3.体制惯性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
旧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包袱仍未解决,其行为方式也有一定的惯性,由此掩盖了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4.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估计问题。
企业交易双方面临的风险和障碍远大于成熟市场,评估困难。风险主要包括:通胀率波动、经济不稳定、资本控制权变动、国家政策变化等等。
(二)随市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中国评估界重新认识企业价值评估
基于多年来资产评估一直处于企业各单项资产价值累加的层面,实践中又多采用成本法,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对企业进行评估,比按企业账面净资产进行交易有了很大进步。但这种做法也给社会公众、广大客户乃至于评估师形成了一个不准确的概念,即企业的价值评估就是账面资产的重新计价。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讲,中国评估界还无法形成完整准确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
随着中国市场发育的完善,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和公司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对企业价值评估的需要不断增多,企业价值评估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不考虑企业未来收益而按照成本法得出的企业价值评估结论,委托方不满意、评估师感到困惑,社会公众不认可,客观上要求中国评估界重新认识企业价值评估。
二、 在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企业价值评估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现行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给评估业带来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资本运作的,企业间并购重组等行为日趋活跃,资本运营规模不断扩大,资本运作手段不断创新。对企业价值、股权价值的追求成为市场交易的主旋律,企业股权、期权及许多无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对象,面对企业价值评估中遇到的新问题,对我们原有的评估理念、方法及体制都提出了挑战,以往以资产为基础的传统的评估思路显然无法适应客观要求。同时,中国加入WTO后,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还是国际财团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都要求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接轨,客观上要求评估从业人员熟悉并运用国际通行的企业价值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二)面对挑战,应做好准备,积极采取对策
1.转变观念,适应需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资产重组为主逐步过渡到资本运营和股权重组的过程,资本市场不断演化和发展要求评估行业从注重实物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尽快发展到企业价值、股权价值的评估与研究。资本市场多元化的主体对评估行业提出许多新的、更细化的要求。比如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投资者已不满足从重置成本角度上了解在某一个时点上目标企业的价值,更希望从企业现有经营能力角度或同类市场比较的角度了解目标企业的价值,这就要求评估师进一步提供有关股权价值的信息,甚至会要求评估师分析目标企业与本企业整合能够带来的额外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以十几年一贯制的成本法消极应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国评估行业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积极应对,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需要更多的评估整体获利能力的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与传统的资产评估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企业的价值并不简单地等于企业会计账面资产的价值之和;部分股权的价值也并不简单地等于企业全部股权价值与相应股权比例的乘积。由于受传统资产评估业务的影响,我国资产评估理论和实务还难以满足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比如,在以企业并购、股权转让为目的资产评估业务中,往往通过成本法将企业相关资产的价值汇总,确定企业的价值;按照全部股权价值和相应股权比例的乘积确定部分股权的价值。这些做法已经成为我国评估实践中的习惯做法。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对此提出质疑。这就要求资产评估行业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以满足资本市场和评估报告使用者的客观需要。对此资产评估行业已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挑战。2004年2月,财政部了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奠定了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基础。2004年底,为了规范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中评协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这为企业价值评估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3.全面理解,切实执行评估准则
中评协2000年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在内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对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2004年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充分借鉴了国外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在一些重要方面进行了大胆突破,如提出了价值类型的概念,将收益法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等等。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是一个系统规范企业价值评估的准则。各级协会要组织好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的培训,使广大评估师掌握准则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广大评估师要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并按照准则的要求,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保证评估报告质量,提高资产评估行业的执业水平。
三、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现状下,企业价值评估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新会计准则给评估业带来的挑战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给资产评估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需要评估人员熟悉新会计计量体系和新的信息披露要求。资产评估中常用的方法是现行市价法和重置成本法。有时资产评估选用的方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可能不一致,比如: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既要评估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也要评估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评估选用的方法如果与会计准则的要求不一致,那么评估出来的结果很可能无法应用,这就要求:专业评估人员必须熟悉新会计准则的特定要求,抓住准则出台给资产评估业带来的机遇,尽快开展新的评估领域的业务拓展;同时加强我国资产评估规范的国内统一和国际协调,并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 加强与国际组织与地区性组织的合作。
(二)面对挑战,评估界应做的准备
1.评估界要做好公允价值估算的知识储备。
新准则选择公允价值模式,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项目,评估人员要具备评估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还要熟悉会计方面的要求和审计方面的知识,并及时掌握评估领域最新动态和培养新的知识和技能。为此,中国的评估业要未雨绸缪,重视对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学习。重视与会计、审计等行业的交流,尤其要重视研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大背景下相关的各种评估问题。
2.加强对评估行业的监管力度。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毕竟是一种新型业务,其中相关参数的运用,业务要素的确定等方面与现有以交易为前提的评估业务有所不同。要使我国的资产评估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赢得会计行业、资本市场、社会公众的尊重和信任,就需要加强对评估行业的监管, 督促评估行业形成优良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3.加强会计与评估界的合作。
新准则推行离不开评估业的支持,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估值技术。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与评估中的市场价值之间在定义和应用范围上的联系与区别,反映了会计师和评估师对评估方法和结果的不同认识。加强会计与评估界的合作的最终目的应该使评估师做的结果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尽量相同,使评估和会计平稳衔接。
4.加快我国以财务报告评估为目的评估准则建设步伐。
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体系要求会计信息做到:可靠性与相关性并举。 推行并使用公允价值便是举措之一。公允价值的主观性较强,对其的评估需严格规范。所以,要加快我国以财务报告评估为目的专业评估准则建设步伐,为评估师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
四、 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都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价值评估业务的发展,将给评估行业带来无限生机。因此我们要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携手并进,深入研究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理论,加快推进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建设,推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阿斯沃思•达蒙德理著;张志强,王春香译,《价值评估》,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资本市场对策
一、前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发展成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至今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不仅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发展,其未来趋势和可能的后果值得高度关注。为了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和积极有效地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提出保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应对策。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
美国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房贷次级债危机。美国房贷次级债是美国金融界前些年曾经大力推荐的金融创新产品。所谓金融创新产品,主要是指各类金融公司超越传统的商业金融业务范围或传统的借贷条件限制,为投资者或消费者提供的新型金融产品。它包括零首付房贷,零首付车贷,透支信用卡,房贷次级债以及其它名目众多的金融投资理财产品。就其设计理念来说,这些新型金融产品,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有效的投资渠道,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提供更适合、更合算、更充分的信贷服务。因此,这些新型金融产品的问世,自然受到了美国许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也引起了不少国外投资者的兴趣。美国的房贷次级债是美国金融界为了促进美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把自己的业务做大,向购房者提供的几乎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因而存在还债高风险的购房信贷。房贷次级债市场的繁荣,不仅为有关银行、而且也为美国房地产开放商、美国房贷次级债市场玩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它也带来某种社会效益。它破例帮助了美国的许多低收入家庭实现了拥有自己的住房的梦想,缓和了社会矛盾,提升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然而,房贷次级债市场的繁荣,不仅不能长期掩盖其风险,而且会把其局部性的风险演化升级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当购房者不能按期支付房贷的本息即所谓断供现象不断发生、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房贷次级债所蕴藏的风险就会立即显现出来。
随着其风险的进一步显现,就引起了有关投资者对自己持有的房贷次级债进行恐慌性抛售,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由于心理恐慌和信用缺失的传导,次贷危机开始向全面信贷危机演变。2008年10月初美联储宣称信贷危机恶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大幅萎缩。第二季度,家庭和金融业借款仅增长1.3%和6.6%,低于近10年两位数的增速。二是企业短期融资困难。商业票据市场规模从2007年夏天的2.2万亿美元萎缩到1.6万亿美元。三是贷款和债券价格急跌,企业融资成本剧增。9月投资级债券价格下跌7%,垃圾债券跌幅创20年纪录。四是商业银行大量卷入。截至6月底,列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有问题名单”的银行数高达117家。至此,由次贷问题开始,经过整个金融链条的不断扩散和升级,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
随着华尔街五大投行中两家破产、一家被接管、两家改制,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并波及全球,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出现债务危机,2008年10月6日,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三大股指狂泻不已,道指跌破万点大关,德国、法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主要股市纷纷出现巨幅下挫,俄罗斯股市跌幅超过2位数。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又进一步蔓延为世界金融危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美国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是对一个对全世界开放的市场,具有巨大吸引力。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不仅给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金融界带来程度不同、但总量巨大的直接投资损失,而且给这些国家的金融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信任危机。这两个方面的相互激荡,推动着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世界蔓延。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尽管由于资本市场的封闭,中国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要远远小于OECD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在欧美发达经济体普遍衰退、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比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更加严峻,一方面,美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扩散,各国均受其害,中国经济面临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调整正处在关键时刻,国际金融动荡带来的风险又要关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对外金融投资蒙受了一定的损失
首先,雷曼等美金融机构破产将使我国金融业持有的美金融资产遭受直接损失。截至2008年9月20日,已有7家中资银行披露持有雷曼债券或有对雷曼的贷款,涉及雷曼的债券和贷款总额约为7.2164亿美元。但从已公布的情况看,中资金融机构与雷曼相关的风险敞口占其总资产的比重较小,对其资产质量影响不大,风险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其次,受雷曼破产影响,国内首只QDII基金———华安基金旗下的“华安国际配置”保本责任人正是雷曼兄弟国际公司,因此,该基金可能面临清盘。
(二)可能诱发我国股市、房市动荡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有演化为金融危机的可能,国际金融市场正面临持续的动荡和全面的风险重估,从而可能对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带来传染性风险。从国际金融动荡向国内股市和房市的传染途径上看,主要有市场心理和资金两个渠道。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重估可能影响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心理预期,引发我国股市和房市的风险重估。另一方面,尽管2008年年初以来,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跌,股市的泡沫风险已经基本释放。但在国际金融动荡的影响下,国内脆弱的投资者信心还可能受到打击,而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也可能导致股市中的“热钱”抽逃,股市可能出现过度下跌。股市过度调整不仅减弱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股市财富效应丧失也将压制消费,由于“中国的中产阶级几乎在股市中被一网打尽”,股市调整的财富“负效应”将前所未有地显现,以中产阶级为消费主体的几乎所有新的消费热点必将随之降温。与股市已经完成深幅调整相比,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才刚刚开始,泡沫风险尚未得到释放,如果美国房价下跌和次贷危机深化影响到国内居民的购房预期,前期进入我国房市的“热钱”也获利回流,则房地产价格泡沫可能会加速破裂,对我国金融平稳运行造成较大冲击。近日,由于身陷次贷危机,雷曼宣布转让其拥有的上海福海商厦股权。AIG、摩根士丹利、高盛等也在挂牌销售其在上海的物业,筹资救急。外资机构在华投资房地产多被视为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如果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投资者、外资企业等为了弥补总部损失而大举出售在华资产,把资金调回母国,则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硬着陆”风险。
(三)我国证券市场受到一定冲击
不可忽视的是,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压力,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股票市场剧烈动荡。2008年A股市场总体下行。上证指数从2007年底的5261点跌至2008年底的1820.81点,跌幅达到65.39%。此间,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曾探底到1625点的年度最低点。
尽管短期内金融危机对国内股市产生了重大冲击,但是多位专家仍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将稳健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在于中国经济将会保持长期平稳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由工业化、城镇化所推动的。工业化刚刚进入中期阶段,完成工业化还需要很长的路需要走,而城镇化才是初级阶段,按照世界指标来计算,还有相当的距离。另外,我国的国际化进程才刚刚开始,经济危机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四)美减息将使美元进一步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美国金融市场动荡,严重打击投资和消费信心,美国经济受财政刺激刚呈现出的增长势头被全面破坏,未来美国经济将继续疲弱走势,经济下滑风险加大。为稳定经济和金融局势,美联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增加,从而打击美元汇价。如果美元持续贬值,相应会造成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减小,而从美国进口到我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就会相对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增长将放缓,而进口增长会加速,总体效果是减少我国的净出口,减少我国的总需求,这样会对价格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即美元成为避难货币后,导致美元走强,周边货币和欧元大幅贬值,将导致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打击我国出口竞争力。近日欧元跌势已明显加剧,10月21日欧元对美元跌至1.3051,创下了20个月的新低,英镑对美元更是创下五年新低1.6653。
(五)“热钱”流出的可能性增大,投机需求减少
本轮全国的房地产热有相当部分是由“热钱”流入引起的,尤其对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来说更是如此。次贷危机新风暴将使世界许多经济体出现流动性不足,需要大量资金回流“救市”,客观上增大了国内“热钱”流出的可能性。另外,从趋势来看,人民币不再单边大幅升值,“热钱”流向也因此发生改变。大量“热钱”一旦撤离,再加上贸易顺差减少,国内流动性也会从“过剩”变为“不足”,导致投机需求大大减少。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0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1—9月国家外汇储备增加3773亿美元,同比多增100亿美元。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同比少增36亿美元。从外汇储备的当月增加和外贸顺差的差值看,近期人民币波段性贬值导致企业的结汇意愿明显减弱,这又反过来减缓了人民币的重估压力。同时,9月份加剧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西方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根据外汇储备减去外贸顺差及FDI的数值的经典“热钱”计算公式,可以观测到最近一段时间国际热钱的流向在悄然改变,即热钱出现“逆转”迹象,从中国本土向海外转移。
四、中国资本市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策
(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外需紧缩双碰头,为化解这一难题,建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货币保增长、财政保稳定”的政策组合。
1.积极财政政策
通过减少税费降低企业和居民负担,增加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减轻生存压力、渡过难关;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和相关税制改革,以支持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全面清理服务业不合理的税费政策,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加快发展和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尽快启动一批见效快、社会效益好的公共建设工程,以迅速弥补短期最终需求的不足,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2.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适度放松货币供应,灵活微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取消信贷额度管理,重点加强对信贷结构的引导。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应转变到保增长、保就业上,既要化解热钱流入和流动性过剩压力,更要高度重视全球信贷紧缩和通货紧缩向国内传递的可能性。
(二)加强资本流动的监管
一方面要防止资金的大规模撤出,对于黑市外汇交易和地下钱庄等资金流通的地下渠道进行打击,另一方面要防止外部资金为了寻求避风港躲进中国,这也是金融风险集聚的重要途径。目前看,对于海外房地产投资基金在中国的抄底行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让他们轻易投资于国内的房地产项目,尤其是不能让他们低价收购房地产项目。否则等到他们获利撤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要遭受真正的冲击,而且还会卷走我们巨额的房地产利润。所以可以对国内遇到困难的房地产开发商设置一些独特的金融工具,既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也可以让一些国内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等分享一些房地产开发利润。
(三)在维稳基础上审慎推进创新
在金融危机肆虐之下,我国资本市场将维稳摆在突出位置,并通过创新改革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今年以来,钢材期货上市,早籼稻期货交易获批,创业板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氯乙烯期货上市稳步推进,发行制度改革呼之欲出……一系列市场创新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创新促进发展。因为没有创新,市场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资本市场发展为经济服务,就需要一定的市场规模,尤其是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促进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资本市场创新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功能。创新从广义来讲是包括各个方面的创新,包括品种和工具,也包括服务,我们现在市场功能非常单一或者说非常欠缺,只有通过我们的创新,市场功能才会进一步健全,市场功能健全以后,市场才会有吸引力。资本市场创新能够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我们现在谈竞争已经不是谈我们在境内市场的竞争力,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国际竞争。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非常快,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地推进开放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来市场的竞争力不是关起门来说自己的竞争力,而是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你不创新,市场竞争力就没有办法提高。目前全球资本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跨国的兼并、收购,包括交易所之间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实际上是大家都想控制资本市场的资源,不仅包括上市公司资源,也包括投资人的资源等,实际上比的就是竞争力和影响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推动世界经济协调机制建设
从最新形势看,世界经济发生硬着陆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和衰退的风险显著上升。短期内的关键是,如何加强国际经济金融协调和各国的有效应对。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当前的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既是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安全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空前机遇。为此,必须加快研究制定我国参与全球经济金融协调的行动方案和立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推动美国等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与各国一道致力于推动全球重大结构性问题的解决;三是积极推动加快改革现有国际经济金融协调机制,防范全球金融风险的扩散和传递;四是积极推动新一轮多边谈判,抵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五是在全面权衡利弊前提下有选择地参与全球救市行动,在姿态上可以积极一点,但行动上要十分慎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承担超过我国实力的责任,看准了关键时候才出手。
(五)防范国际金融传递性风险,努力维护金融稳定
全球金融风暴从多层面向我国金融体系的传递性风险,使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为此,必须把维护金融稳定放在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要正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保持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前提下,稳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合理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以主动化解自身逐步累积的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更应加强金融监管,增强金融政策的预见性,及时化解外部金融冲击和传染。一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防范房市“硬着陆”带来的金融风险;二是稳定资本市场,积极防范全球金融风暴的传染性风险引起我国证券股票市场的过度调整;三是适时调整金融政策导向,防止信贷紧缩和信心风险的进一步上升,切实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流动性监管,及时实施应急预案;四是密切关注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化态势,努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改变单边升值预期,防范过度升值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带来的打击和风险,迫不得已时还必须适时改革现行汇率制度、调整一揽子货币的权重,稳定人民币汇率,以更好地控制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
(六)坚持严格监管与持续监管的原则
1.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合作,减少部门风险
尽管我们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管理,但在实践中,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间的混业经营已在某些领域有所发展,金融业务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初见端倪,对市场的监管会出现监管过度、监管不足或监管空缺等多种情况,在没有集中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而市场风险又时时存在交叉扩散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建立各监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协调机制,以集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资源与优势,共同应对风险隐患。
2.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消除产生金融风险的制度根源
基础制度的健全完善是防范市场风险的根本,当前市场监管的重点应集中于解决好股权分置改革的后续问题;改革发行监管制度,为注册制度的实施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规范与完善;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行为等。通过市场制度的改进与完善,逐步形成具有投资价值和以市场投资为主的资本市场。
3.稳步有序地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将对现有国际金融格局、金融体系、金融组织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情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审慎推进国际化进程,宁稳勿快。严格审核评估拟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与合资证券公司的外方资产财务状况与经营管理能力;严格审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质,继续实行严格的投资额度限制,防止外资对资本市场的冲击;鼓励国内规范经营,具有相当竞争实力,有较强投资管理能力与较丰富投资管理经验的合格境内投资者进行一定的海外业务尝试与拓展。通过以上有进有退,松紧结合的市场监管,在尽可能阻断国际金融风险向我国资本市场蔓延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国内企业、金融机构的海外购并重组,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七)完善外贸外资政策
当前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内外需关系。控制经济下行风险,应对外部冲击,必须要启动和扩大内需。但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事实说明,中短期内扩大内需难以迅速填补外需缺口,而且外需下滑短期内还会加剧内需回落,加大经济下行风险。因此,扩大内需不是不要外需。当前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在大力扩大内需,重点是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要大力化解出口面临的压力,竭力防止出口过快下滑,减少损失。为此,必须尽快统一思想认识,改变“减顺差”导向下形成的认识和政策惯性,迅速出台一揽子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外贸外资政策:一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除了少数例外产品之外,尽快恢复按法定税率退税;二是取消对加工贸易的限制,全面优化加工贸易的监管环境;三是全面评估和合理调整近年来各部门出台的涉及限制出口的政策措施,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大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大通关建设,降低行政成本;四是尽快出台支持出口企业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五是尽快加大政策性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力度,帮助出口企业缓解外汇风险和融资困难;六是稳定利用外资政策,及时出台新的鼓励外资导向性政策,允许外资从国内贷款用于资本金投资,稳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采购的信心。
五、结束语
由次贷危机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让国内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不能因为资本市场有风险而丧失信心,美国市场的金融产品高度复杂,近年来泛滥,而中国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初级阶段,金融产品发展尚处早期,国民经济对于资本市场提供的服务还有巨大的需求。因此,不能因为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而停止发展的步伐,否则将使错失良机。
【参考文献】
[1]彭俊明.美国金融危机走向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08(11)
[2]丁刚.高度关注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J].人民论坛,2008(19)
[3]王建.美国次债危机影响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8(01)
[4]李阳.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金融博览,2008(11)
[5]杨万东.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理论视野,2008(11)
[6]黄丹华.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启示[N].证券时报,2008-10-31
[7]王子先.美国金融危机的最新状况、发展趋势及影响和对策[N].国际商务,2008(12)
[8]本力.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机会[N].第一财经日报,2008-01-29
[9]朱啸波.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道路[N].中国财经报,2008-10-30
[10]姜赟.美国金融危机我们如何应对[N].人民日报,2008-09-19
[11]吴国迪.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8-10-08
[12]周骏朱新蓉宋清华.中国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3]王东.中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张汉亚.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5]贺强杜惠芬李磊宁.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刘波.资本市场结构——理论与现实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7]孔淑红.中国资本市场效率与监管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1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现状
1.1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曲折历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矿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经过较大的发展和变迁,走过了一条政府拨款股市融资多元化并存的发展之路。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矿业企业仅是政府投资的外壳和载体,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其他途径的来源很少,仅有部分的银行贷款。
(2)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矿业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单一的政府拨款发展为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融资(如债券、股票)等多种方式;但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成熟,矿业企业上市受到很大限制,想从资本市场上长期融到大额资金比较困难,从而导致了矿业企业走向了多元化的融资道路。
(3)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为矿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型矿业资本结构已经形成,以多元化并存的模式进入资本市场。新型资本运营与结构为矿业类公司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促进了矿业企业价值链重新组合完善,资本运作与重组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集中度,矿业公司资本或股权结构类型多样化格局已经形成。
1.2我国矿业资本市场还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人民风险投资意识的加强,对矿业的投资也已大大加强,2007年我国矿业出现了并购整合资源热潮,新型矿业资本结构已经形成,加速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已迫在眉睫。
(1)在矿业产业整合与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利用资本市场是矿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矿业集中度低,相对而言只有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产业集中度还很低,在全国矿业整合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企业拥有迅速融资的能力,这部分能力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够简单、快捷地解决。
(2)完善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时机已成熟。A股回归新趋势使国内投资者同时分享矿业企业成长的成果、优质资产定向增发募集注入矿业整合与规模经济前景、优质资产境内上市促进国内矿业兴旺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资源注入上市公司改变主营业务方向有利于国家产业调整、探矿权与上市公司跨地域对接组合新格局初现刺激矿业权作为期权交易平台探索路径、境外上市新案例拓展境外资源与资本市场、跨国资源收购与国内产业整合、新型矿业资本结构的形成等都为加速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利时机。
2我国风险投资现状
2.1概述
风险投资又叫创业投资,最早源于美国VentureCapital,指由职业金融家向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投入权益资本并参与其管理的行为。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风险投资在我国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才新兴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了提高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体系在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2特点
(1)风险投资所追求的是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但其失败率高达70%左右。在美国,风险投资的长期年均回报率可达20%,是股票投资的2倍,是长期债券投资的5倍,成功的风险投资甚至可以获得100倍至1000倍的回报。
(2)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3)风险资本一般不以企业分红为目的,而是在退出时以资本增值作为回报,退出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企业上市或出售时。
(4)风险投资同时投资多个项目,以某些项目的高额回报补偿另一些失败项目的亏损。人们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投资,其目的都在于获得一定的预期收益,当然,在投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风险,即出现亏损。那么,这些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的先决条件就是:进行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超过投资于安全投资所获得的预期收益,并足以补偿其承担的风险。
(5)风险投资属于专业投资。与一般的投资不同,风险投资是利用风险投资家的经验、学识、管理能力帮助创新者创业,只把资金投在风险项目上不能称之为风险投资。
2.3存在的问题[2]
(1)投资主体单一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国家创办的,投资主体单一,风险资本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根据科技部的我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5,从2004年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比例来看,政府、银行和国有独资公司占有46%,外资为21%,个人资金占3%,其余为各类企业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使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
(2)投资运作不成熟风险投资项目选择较难,投资方式和投资结构不合理,运作管理过程不规范。
(3)资本退出难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风险资本能否成功退出。而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由于获得退出的渠道不畅通,成功退出的不到三分之一。
(4)缺乏相应激励和约束机制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基本上沿用传统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还没有建立起适合风险投资运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造成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的人员素质、管理经验都很欠缺,大部分投资公司对投资项目的后期跟踪和辅导跟不上,从而无法与国际上有实力的风险投资机构竞争。被投资方与投资方在投资理念方面存在差异,投资效率较低。
(5)法律未给予充分保护在我国现有经济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地方与风险投资运作规则相冲突。从总体上讲,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不成体系,仍是政府面临和应解决的现实问题。
3加快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
3.1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矿业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更是整个矿业市场中最核心、最实质的部分,是矿业行业中勘查、开采等主要矿业活动所需资金的融通场所,影响着当前我国地质勘查业和矿业的改革与发展。矿业的特殊行业性质决定了矿业资本市场的特殊性,而我国的矿业资本市场,更是与我国特色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目前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有了新的特点,矿业资本投入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倾斜;短期投机性投资资本活跃,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外商直接投资、股权投资规模扩大。与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相比较,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尚处于全新的发展时期,上市矿业类公司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矿产勘探与开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资源勘探公司仍然缺乏资金支持,上市仍比较困难,矿业投融资领域中金融工具相对不足,大力建设和发展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是当务之急。
3.2加快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2.1促进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必须要加快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矿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对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成熟的市场环境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2.2使商业地质勘查活动更加活跃,加快矿业经济发展
矿业投资本身就属于风险投资,激励风险资本进入矿业领域,为矿业市场带来更多风险资金,加快新矿产地的发现和开发,满足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缺少资金的矿业权发现与风险资本结合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资本收益。
3.2.3缩短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周期
我国一般中小型勘查公司技术力量强,但缺乏资金积累,可用于勘探的资金很少,导致了即使有很好找矿前景也无法继续深入工作,使得许多矿产资源不能及时勘探、开发。而风险投资的进入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资金保障,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3.2.4加快我国中小型民营勘查业和矿业企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已不再是补充部分,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国家财政的支持,社会融资难度大,只有风险资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型民营勘查业和矿业企业的资金难题,促进其迅速成长。
3.2.5加速我国矿产资源的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集团
由于风险投资的不断投入,企业拥有了大量的资金,通过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拥有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矿业企业则迅速壮大。这些企业再通过矿产资源的整合,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集团。4完善和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对策浅析
4.1发展成熟的矿业资本市场[3]
4.1.1开放矿业资本市场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开放政府服务性政策,政府真正转变职能,制定有利于资本注入的准入原则、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原则、矿业市场透明度原则以及资本市场的自由度加大等原则,为矿业资本打造自由流通的平台,疏通每一个流通环节,保证资本畅通。二是开放矿业投资。目前我国矿业企业进入股票市场融资的准入规则太高,再加上矿业本身的高风险性,使得很多中小型矿业企业没有办法上市融资。创业板市场是矿业企业难得的历史机遇,创业板市场的准入准则应充分考虑矿业的风险、矿业产品特殊性以及基础资源行业的特点。
4.1.2规范政府行为
我国市场化进程要求规范政府行为,矿业资本市场尤其需要一个政府来规范资本流通体制,从我国大的资本市场范畴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与市场职能错位,行政命令扭曲了市场机制,在矿业中这种问题尤其显得突出。矿业需要政府做出规划,但是很多情况下,政府做出的政策规划却是很多来源于市场的行为,不得已而为之。在我国矿业经济运行中,市场要求与政府决策不相适应,彼此发展步伐不协调,从而加大了矿业的市场风险。对于矿业资本市场来说,政府不应该是投资主体,应是企业、个人和外来投资者。政府的职责是在消除或者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发挥作用,同时要规范矿业市场中的操作行为,维持健康的矿业资本市场,保证市场机制作用正常发挥。矿业资本市场需要一个规范的政府行为来规划和引导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同时促进政府完善决策,这是一个协调性问题,而不是谁领导谁的问题。
4.2完善和发展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
4.2.1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作用
风险投资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在法律方面发挥保障作用。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受法律的保护,而目前我国还存在法律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等方面问题,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对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予以引导和调控。
4.2.2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资金来源
风险投资要真正成为矿业企业的资金支持体系,必须有雄厚的资本。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发展矿业资本风险投资的首要条件。结合矿业企业实际情况,必须广开投资渠道解决其资金短缺难题:获取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用于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把资金投资于矿产资源领域,适度放宽对养老基金的投资限制,积极引导外资参与矿业企业风险投资,加大力度吸引民间资金等。
4.2.3培养精通矿产资源和风险投资知识的综合素质人才
是否具有矿产地质和风险投资业务的综合素质人才是决定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需要大批既精通矿产地质知识,又懂得金融知识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企业家,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
4.2.4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
矿业资本风险投资是将资金投入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这是一种具有巨大风险、投资周期长的行业,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收益。风险投资者正是以最初确定的风险成本来求得更大的收益,国家要使投资者承担这部分投资风险,必须改革税收制度,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鼓励风险投资者投资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入。
4.2.5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的多种退出方式[2]
目前国际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上市、兼够、清算,则我国也应建立和发展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的多种退出方式。首先,要加大力度规范现有的主板市场,减少其对非上市的股权转让活动的影响。逐步改革和完善股票上市的流通制度,改变法人股不能流通的规定,为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通畅提供制度保证和便利条件。其次,在活跃现有主板市场的同时,通过建立二板市场,真正降低矿业企业的上市门槛,吸引境内外资金向矿业企业投资。最后,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启动之际,考虑到股权转让目标企业和达成转让协议不确定性很大,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我国应当尽快完善有关股权转让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完善矿业权市场和证券市场,规范其市场运行机制,尽可能减少风险投资的退出障碍。要鼓励将风险投资公司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上市公司从而变现的退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