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管理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工程管理调研报告

篇1

一、目前我市水管体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濒临南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秋多台风暴雨,历史上受洪、潮、涝、风、旱等自然灾害袭击频繁。建国以来,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相继投入了大量的水利建设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堤围、水库、排涝站、灌溉站、水电站等。其中建有50千瓦以上的机电排涝站32座,总装机容量8835千瓦。建有小(二)型以上的中小型水库81座。建有28千瓦以上装机容量的灌溉站28座;建有小水电站21座。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初步形成了我市防洪、防潮、灌溉、供水、发电等多功能的水利保障体系,对实现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些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主要依靠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来维持的。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基层水利管理单位20个,其中市水管单位8个,基层水利会(所)12个,全市共有基层水管单位职工227人。

由于我市现有水利工程绝大多数是建于20世纪的50—60年代,而相应的基层水管单位也是成立于当时的计划经济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些基层水管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已日益显突。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不顺,水管单位定性不清。全市现有的大部分基层水管单位基本是承担防洪、防潮、排涝、灌溉等公益性或准公益性任务,但绝大多数都被定性为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一方面要为管理公益性事务承担责任,而另一方面又要依靠通过综合经营来筹措管理经费,有责任而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责、权、利不清。二是管理经费来源无定,管理经费不足,水管单位经济困难。由于传统水利的计划投资体制对工程管理投入较少,基层水管单位没有正常稳定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来源。一些本该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如水管单位承担防洪、防潮、排涝、水土保持等公益性任务支出的经费却无法得到拨付,最后职能转嫁给水管单位,导致水管单位积贫积疾,发展步履艰难,无法实现良性运行。据调查,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水管单位的职工的月收入仅为五、六百元,处于最低工资线标准,甚至二、三个月发不出工资。三是运行机制不活。由于体制上的原因,目前有很多水管单位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机制、用人机制、运行机制,责、权、利分离,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严重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四是水管单位机构臃肿,人员老化,必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据统计,目前我市二十个基层水管单位人员中,在职124人,离退休人员103人,差不多一个在职人员要负担一名离退休人员的费用。五是管理粗放。由于水管单位经济困难,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手段落后,造成工程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粗放。六是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体系不完善,水价严重偏低,且缺乏有效的水费收缴载体,水费收、管、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个别镇政府拖欠水费严重。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颁布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按这一原则测算,我市的农业水费的成本价为每年每亩18-48.5元。江门市人民政府于1996年颁布的《*市水利工程水费制订、计收和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我市的农业水费标准为每年每亩20-30元。但是多年来,我市无按规定的标准收缴,有个别镇的收缴标准更低,如我市雅瑶镇按每人每年2元标准征收。即使是这样低的收缴标准,近年来,我市农业水费的收缴率还是逐年下降。特别是随着我市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后,农业水费的收缴工作就更加困难了,我市自2003年起,农业水费的实收额为零。七是水管单位的社会保障程度低,欠交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情况严重。

水管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水利工程管理的良性循环,造成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效益严重衰减,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如果不尽快从根本上解决,虽然政府近几年来相继投入巨资进行除险加固的大量水利设施也将老化失修,甚至很快又会积病成险。因此,加快推进我市水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推进我市水管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如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水管体制及运行机制,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管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和良性发展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完善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结合我市水管单位管理现状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市水管工程管理体制,建立一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具有激励作用的科学机制,提出如下设想:

(一)对水管单位进行科学合理定性。准确把握水管单位的分类定性,是做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前提。水管单位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类。我市现有水管单位二十个,属于全额拨款单位的有2个,差额拨款的单位有13个,自收自支的单位有5个。按照功能原则,我市计划将全额、差额单位列为纯公益性单位。对于自收自支单位,视其经营收益状况而定。我市有5个自收自支单位,其收入主要是电费等主业收入,20*年5个单位的收入是152万元,支出151万元,在职38人,离退休21人,人均支出2.5万元(含人员经费、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贴、维护等开支),由于水管单位的收入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因此,判断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是否具备自收自支条件,不能简单地按某一年的收支情况来决定,要综合考虑水管单位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构成比例,在多年平均来水量情况下的创收能力,以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的功能和调度运用方式的可能变化对水管单位收支状况的影响因素。根据收支配比原则,考虑上述5个水管单位近三年的实际收入情况,对5个自收自支水管单位的性质暂时维持不变。

(二)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管养分离就是将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业务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维修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在对水管单位规范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将工程管护业务和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交由市场运作。为了加强水库的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结合我市实际,属于小型水库的运行、调度、管理由所在镇具体负责。实行专职人员管理制度,每宗小(一)型水库定员2人、小(二)型水库定员不少于1人,水库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我市需管理人员123人,管理经费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实行定额补贴。水库管理人员必须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管理人员实行合同聘用制、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水管单位经费来源的落实。畅通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经费来源渠道,是水管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水管单位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不落实,不但困扰水管单位生存和发展,而且导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低下,甚至是积病成险。为了畅通水管单位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经费来源渠道,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使水管单位实现良性运行。我市将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和准公益性单位中承担公益性任务的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及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岁修等经费支出由财政通过不同的渠道保障。按照我市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市、镇实行分税制管理,明确划分市属水管单位经费由市财政负责,镇属水管单位经费由镇财政负责,纳入所在镇财政预算,确保基层水利会的正常运作。同时,我市在水利建设基金、堤围防护费、水资源费及财政水利预算资金中确定相应的比例安排每年维修养护资金。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监理,安全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在基建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其中比较重要的基建投入是在水利工程上面,例如南水北调工程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但是这些水利工程在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和监理这些水利工程的质量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如果不能很好的对工程质量进行很好的监控和管理,便会造成工程的安全隐患,有些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现问题而造成的维修,停滞,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古以来,水利工程都是我国在建设方面非常重要的项目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因此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对市政建设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施工的管理和监控手段和水平高低成了决定水利工程实施好坏的关键因素。目前,尽管我国经常改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却不排除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有问题,我们必须从这些问题的起因出发,才能对其做出很好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得出合理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手段,提高水利工程的完成质量,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下面从如何监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着手,对质量的监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对我国的水利工程监控将来的走向和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一、造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起因

1.对工程重视程度不够,质量意识不足。尽管我国在任何工程中都一再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并利用很多监管手段和措施来控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大的施工事故依然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经调查发现,造成诸多“豆腐渣”工程及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的起因重要的为了使利益做大化,不顾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顺序,随意缩短工程周期;而且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当,没有进行施工质量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对水利工程管理及质量的意识不足。

分析了这些原因之后,我们一定要加强水利施工中工作人员的质量培训和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质量成为施工要求的第一要求。

2.在施工前期的调研工作不够。我国的工程实施规范上面明确规定,项目施工前要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整个工程的,对所要实施的水利项目做出详细的计划书,可行性分析报告和调研报告等。当然这些需要施工单位付出很大的人力和物理等。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尽快赢得项目的招标工作,并能取得更多的项目经费,不在项目的调研方面下功夫,而是致力于在项目实施报告上随意的拼凑和杜撰。当然这些肯定是要以工程质量为代价的。到现场施工的时候,肯定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例如地质、周围的交通措施,资源配置等都没有很好的根据实际的工况进行规划,因此直接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这些没有预估到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工程的施工期和施工质量。因此一定要对施工单位进行规范管理,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3.工程实施过程中具体施工人员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在水利施工设计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往往是有比较施工单位来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但是具体的施工就承包给小的水利施工单位或者临时招一些工人进行施工,这些工人文化程度水平不高,业务能力更不用说,对一些简单的施工可以勉强应付,但对于工况比较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问题束手无策,在施工方没有对现场进行很好的评估和调查的情况下,这种临时问题是随时存在的,尤其是地质和水源问题。施工人员临时反应能力不足,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有的只是简单的处理了事,这些都会造成以后的工程隐患,有的甚至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务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能力,提高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尤其是施工现场问题和工况的处理方法的教育,为以后的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人力保证。

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如何有效的对水利施工过程及质量进行管理,并在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的处理问题,以保证工程能顺利的进行?这就需要制定有利的措施加强领导,实施工程全程施工责任制。领导一定要全面关注工程的管理并抓好质量监管工作,并对施工管理给予充分的认识,将工程实施采取全面落实责任制的方法,责任到人,明确项目负责人、监管人以及行馆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并加强定期的抽查和监督,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和监管不力问题,一定要严格处理,并警告所有人员。按照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实施工程质量终身制,以调动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保障安全施工,不会在发生类似的工程出现问题无人可究,无人可查的现象。

2.健全工程施工质量体系。无论是在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生产阶段还是到工程竣工与投产的各个环节,质量问题一定要放在首位。无论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质量原则,严格施工。当然只谈质量问题也是不够的,应该把质量监管的问题放到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中,并落实到责任人,使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都得以保障。要充分发挥现场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能,加强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的工程施工质量体系。

3.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资金控制。工程施工中的资金管理相对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确保工程的建设资金专款专用,要严格控制资金的审批流程,账目清晰,禁止随意挪动建设资金的情况发生。对于采购的付款也要按照合同规定严格进行,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运转。一旦发现施工方未按照合同的规定完成工程进度,或者工程质量不过关,就拒绝支付,这也是对施工质量的一种保障。

小结:目前,随着我国水利工程不断实施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还应该虚心的吸取教训,针对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出更好的监管措施和机制,为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天秀.浅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j].水利经济,2005

篇3

在新的历史时期,水利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才能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最近一段时间,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调研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当前广大群众对水利工作总体上比较认可,对水利长期以来保障、改善和服务民生所做的工作比较满意。但同时,也对水利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通过广泛调研和认真学习,我对破解水利发展难题,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一、现阶段水利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发挥水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市水利事业呈现出思路不断完善、发展速度加快、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20xx年以来的5年间,全市累计争取重点水利工程59项,争取项目资金近11亿元。一大批利民惠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业水利方面,建成太阳山刘家沟水库、金积供水工程、小河防洪工程,惠汉、唐西干渠“两两合并”工程,支持了工业发展。城市水利方面,开挖城市防洪排涝河道20.5公里,整治湖面水系21个,城市水面累计达到1.5万亩,建成黄河标准化堤防52公里。农村水利方面,近五年来灌区累计砌护渠道800多公里,各类渠道砌护率达29%,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全市中部干旱带110万亩节水补灌规划被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复、逐步实施。民生水利方面,建成郝家台水库等8项防洪工程,治理河道156公里。累计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107处,55万群众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2.5万水库移民得到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扶持。生态水利方面,累计建成各类水保骨干工程95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0平方公里,境内生态移民项目启动实施。

二、影响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年来水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重新审示市情、水情,当前水利发展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造成的山川资源型、工程型、管理型缺水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是现阶段全市突出水情。全市水资源量少质差,年内分布不均。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0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77立方米,约为宁夏平均值的1/3,黄河流域的1/8,不足全国的1/28,耕地亩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20立方米,不足黄河流域的1/16,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年内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6-9月,而且以暴雨形式出现,利用率较低。南部山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开发利用难度大。受扬水工程限制全市相当一部分土地不能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来水已经连续6年比多年平均来水量减少20%以上。灌区灌溉方式落后,纵水入沟、大水漫灌等浪费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型缺水、水利建设投资不足造成的工程型缺水、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滞后造成的管理型缺水是影响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

第二,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问题是制约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市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地区,干旱带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2%,国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3毫米,为宁夏多年平均值的63%,全国平均值的1/3。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13毫米,是降水量的10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4%。脆弱的生态环境致使山区、川区频频遭受洪涝灾害袭击。20xx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各种局部洪涝灾害2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同时,由于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南干沟、清水沟等流域受到污染,部分地方抽取污水灌溉,粮食产量持续偏低而且直接威胁着群众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

第三,水利防灾减灾、群众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城乡环境改善等涉及民生的水利建设滞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障碍。黄河、苦水河、清水河等重点流域治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尤其是苦水河基本上仍属于游荡性河床,目前仍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目前灌区各类干渠砌护率仅为12%,农渠砌护率仅为2%。大部分水利工程运行时间很长,老化失修严重,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有20%的工程已报废、失效,效益严重衰退。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全市仍有35万农村人口存在水质性或缺水性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27万人属于水质性饮水不安全,8万人属于缺水性饮水不安全。水利建设滞后制约着小康社会建设。

第四,水利干部职工思想解放不彻底、改革创新精神不够,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等问题是影响水利跨越式发展的突出因素。在水利发展进程中,部分干部仍然存在“按部就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发展意识不浓,责任意识不强,服务理念不新,创新观念滞后,工作中瞻前顾后、怕担责任,一定 程度上束缚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同时,全市水利工程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权责不明、机制不活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工程运行管护经费严重短缺,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管单位活力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水利科学发展的思路目标

新时期,破解水利突出问题、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水利发展,在解决矛盾最为集中、问题最为突出、群众最为需要的水利问题上下功夫,坚持六个围绕、实现六个突破,努力形成保障工业发展、支撑现代农业、服务城市建设、加强生态治理、解决民生问题的水利发展格局。

(一)工业水利要围绕“两城五园”,在供水服务和保障安全方面实现新突破。围绕“两城五园”扩容升级,为工业发展提供水利服务。进一步完善太阳山供水工程、金积供水工程,提高供水保证率,确保工业项目建设用水。协调做好太阳山开发区、金积工业园区生态工程的蓄水。尽快完善太阳山开发区防洪体系,保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防洪安全。

(二)农村水利要围绕“两个率先”、“十大基地”,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实现新突破。实行分区治水思路,引黄灌区坚持“节水、挖潜”,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保障川区率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扬黄灌区围绕“调整、高效”,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施扁担沟扬水泵站改造工程、中部干旱带节水补灌工程。中部干旱带围绕“水源、特色”,增加补灌面积、改革灌溉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加快生态移民,在山区率先建成节水旱作高效农业示范区。

(三)城市水利要围绕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建设,在推进城市建设进程方面实现新突破。围绕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建设,做好“水系活城”大文章。黄河东岸充分挖掘现有湖泊和湿地资源,完善城市水系,形成“一环五湖”(即环城水系、东、西、南、北、中五湖)城市水系新格局。黄河西岸依托标准化堤防建设和罗家河等水系整治,巧借河渠水面的自然风光,力求将各条水系和标准化堤防两侧建成观光风景带。把黄河**段两岸69公里河堤建设成为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生态景观线、特色城市线、黄河文化展示线,全力打造黄河金岸。

(四)生态水利要围绕水土流失治理,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实现新突破。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全力实施淤地坝坝系工程,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水保骨干工程建设力度。引黄灌区和扬黄灌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加大重点山洪沟道水土流失治理。实现全市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目标。同时,以盐环定扬水、红寺堡扬水等为水源,实施境内生态移民,破解贫困和发展困局,使中部干旱带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五)民生水利要围绕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在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市仍有39%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加大力度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计划到20xx年,基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同时,下大力气整治黄河、苦水河等流域,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落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群众切身利益。

(六)水利建设要围绕实施两大任务,在争取项目、招商引资方面实现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突出抓项目”的年度工作主题,坚持把“两大任务”贯穿于五大水利建设之中,抓好已申报项目的批复工作、新增项目的编报工作和已立项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第一季度市水务局共争取项目资金1.72亿,开工建设项目6个。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充实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

四、实现水利科学发展的保障措施

当前,实现水利的科学发展,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思维、科学发展,大兴水利、惠及民生,进一步创新治水实践,凝聚发展力量,狠抓工作落实,做到六个进一步。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认真审示全市水利建设与兄弟市县、周边省区的差距,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围绕市委、政府确定的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争先服务,率先发展。同时,要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意识,抓住国家新一轮水利建设的机遇,在解放思想中创造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人人思发展,个个比贡献,全面服务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重点水利工程的带动作用,实施一批影响大、范围广、群众切实受益的水利工程。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马莲渠、波浪渠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扁担沟中型扬水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部干旱带110万亩节水补灌工程。实施王家坟沟导洪工程、苏尖山防洪工程、小河防洪工程,完善太阳山开发区防洪体系。实施完成黄河**市段标准化堤防改扩建工程,做好堤防两侧湿地整治。实施同心县清水河二期整治工程和山区淤地坝坝系工程。启动实施苦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和利通区南干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同心东部扩建、利通区孙家滩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同心县罗山东坡、下马关生态移民项目。

(三)进一步加强水利改革创新。一是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编制完善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分片推进,逐步实施,在声势、规模、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3-5年时间完成全市基本农田整治。二是加快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明确管理权限,建立经费补贴机制和水价调整机制,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三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制定《**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加大节水型社会载体及相关标准建设,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应对日趋紧张的缺水局面。

(四)进一步加强水利项目工作。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活政策、充分挖掘项目、全力争取项目,重点抓好三个环节,超额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狠抓项目编报环节。充分研究中央、自治区各类项目政策,从政策中捕捉信息、挖掘项目、迅速编报,争取工作主动性。二是狠抓项目争取环节。发扬钉子精神,安排专人紧盯落实。动用各种关系和资源,从申报、审查、审批、立项等各个环节紧盯不放、跟踪落实。三是狠抓部门协调环节。加强与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互通信息、争取支持,简化项目申报程序、加快项目申报速度。

(五)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水力度。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凌防汛抗旱责任制,修订防汛抗旱预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城市水资源保护区管理,严格查处污染水源的违法行为。认真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依法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强化工程建设“四制”和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制订出台《清宁河管理办法》、《**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强涉水事务管理。

篇4

根据市人大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述职报告的要求,现将一年来履行公职及其它相关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依法履行职责方面

水务局是年机构改革的新建局,人员来自各个方面,作为第一任水务局长,我重点强化三大意识,一是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地以水务工作支持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己任。我在系统内反复强调,不谋全局就不足谋一隅,水务工作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的经济发展,要在积极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自身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局的共识,从而自觉地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经济发展确定自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向。是海堤围护起来的城市,海堤是捍卫城市安全的重要生命线,我刚到任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堤围“防洪标准低、运行效率低、管理水平低”的问题突出,这不仅给城市带来极大隐患,更严重制约西部经济发展。为了确保市委、市政府“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目标的实现,我确定了在至年内完成建设西部主要堤防的任务,并在全局内提出“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的口号。在筹资难、拆迁难、建设难等多种不利因素下,我们率先在全省启动了海堤建设工程,并纳入了全省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提出用堤围防护费抵押货款,跑北京,到省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目前,总投资亿元,建设公里高标准堤防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已由准备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总投资.亿元的白蕉联围项目已完成了一二期施工,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防洪抗灾的保障。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水务工作,记得同志曾经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水务体制正处在传统水利工作向现代化水务事业转化的变革时期,我试图在这一变革中把握好三大转变,即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向水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转变;从以工程建设为主的水利向以资源优化配置的资源水利转变;从城乡水资源分割的管理体制向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转变。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力图克服水利工程长期以来“重建轻管”、机构臃肿、经营粗放的状态,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制度,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工程维修养护的社会化。既提高了全市堤围、水闸的管理养护水平,又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第二,用市场化的模式理顺排水机制,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在污水处理实现了特许经营后,我又积极探索和世界接轨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即维护了社会利益,又按照合同兼顾公平。同时组织力量对全市污水管网进行了大摸底、大梳理,制订了相应的建设方案,经政府批准后,总投资近个亿的污水管网建设和排污渠截污改造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第三,整合资源,让水利设施为供水服务,让城市供水为农村服务。水利设施和供水设施原来分属水利和城建部门,相互分割。水务局成立后,我就大胆地尝试“让水利进城,让供水下乡”,我通过水利的优势,预测水情,控制资源,置换前山河的水质,为咸期抽抢淡水创造条件,确保城市供水。同时利用城市供水的优良资产整合农村供水资源,有效地解决了一直困扰我市西部农村改水难的问题,让农民喝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放心水”。第四,大胆借用外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实践中,我感到要在短期内彻底改变水利设施的落后状况,单靠我市的自身力量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们利用体制的优势努力创造上级机关支持的条件,另一方面,我多次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近年来,我们得到了上级近万元的水利资金支持,今年,在市主要领导的亲自关心下,我们努力运作,又将乾务、小林两个联围共亿的投资纳入省上报中央的打捆项目,待中央立项后,我们将获得大数量的资金支持。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至高责任。水务行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用事业,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因此,我始终坚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每当咸潮来临,我总是提前进入情况,组织做好资源统筹和供水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非常措施保障城市供水,同时,又大力展开宣传,在全市形成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去年,我们平稳地度过了年以来的第四个枯水年。今年,我们又面临着广东省连续三年的干旱,特别是上游水利建设给我市咸期抽取淡水造成了极端困难的情况,为此,我五月份就敏锐地意识到今年咸期供水的严竣形势,并于月和月亲自组织有关部门和省水文专家研究咸潮问题,提前启动了咸潮预警机制,准确地评估今年的咸潮,并带领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协商解决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各项措施已经在紧张有序的实施中。作为水务局长,为保障城市安全、可靠的供水,我将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同时,我还兼任市三防副总指挥,具体协助市领导组织全市的三防工作。一方面,我组织修订了三防预案,落实强化了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另一方面,每当台风暴雨来临,我都当好市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精心组织,科学决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到哪里有灾情,自己就出现在哪里,当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二、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的情况,以及落实办理市人大代表的有关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情况

我担任水务局长后能认真地贯彻执行宪法、水法和防洪法,特别是认真履行水法、防洪法赋予我们的职责。对于人大提出的议案和人民代表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和批评,我从思想上一直认为这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今年我局共收到人大议案和建议份,为了给人大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在全局多次主持召开人大议案办理工作会议,讨论解决方案,并列出解决时间表,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跟踪,件件有回音。我还主动约请了部分代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意见交换,以便更好地了解代表意图。与此同时,我时刻注意自觉地接受人大的监督,特别邀请人大领导多次对重点工程、民心工程、三防工程进行检查,并针对他们提出的防汛中的问题进行整改、督促落实。我们落实了珠人常号函件,将斗门西安大泵站工程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安排万元的补助资金;形成了中水回用和排洪渠管理的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西水东调的可行性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总之,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不但要使党委、政府满意,取得上级的支持,更要使人民群众满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三、勤政廉洁及改进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情况

水务局肩负着全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水利防灾减灾、三防等工作的重任,为了能够保护城市水安全、保障城市可靠供水、维护的美丽环境,我从未敢懈怠!我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同志们不能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首先,我着力打造一种精神,在总结水务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我提炼出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水务精神,以激励全体干部开拓创业的激情,并在全局上下形成共识,同志们的思想境界在实践中得到升华,面对人手少、困难多、压力大的现状而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第二,水务工作的特点是投入大,项目多,今后几年内我们还将在水务工程上投入巨资,因此,防微杜渐、反腐倡廉,避免出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现象的发生,是我的重要工作。一方面,我经常在全局开展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权力观的教育和讨论,另一方面,力图建立一种防止腐败发生的机制,我主动邀请纪委、监察局、检察院共同商讨在水务系统内建设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工作机构,制订运行机制,特别对工程招投标、项目变更、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确保阳光工程。第三,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潜在能力,我在调动干部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使每个同志、各级干部有职、有权、有责,要求同志们敢闯、敢试、敢创新,要善于把上级领导的意图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主动为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承担责任,做到兼容并蓄,从而使全局干部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局上下形成了一种“批评空谈者、鞭打是非者、支持实干者”踏实干事的氛围;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环境;搭建了一个“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技术优先的工作平台。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5

一、依法履行职责方面

水务局是**年机构改革的新建局,人员来自各个方面,作为第一任水务局长,我重点强化三大意识;

一是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地以水务工作支持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己任。我在系统内反复强调,不谋全局就不足谋一隅,水务工作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的经济发展,要在积极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自身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局的共识,从而自觉地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某经济发展确定自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向。某是海堤围护起来的城市,海堤是扞卫城市安全的重要生命线,我刚到任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某堤围“防洪标准低、运行效率低、管理水平低”的问题突出,这不仅给城市带来极大隐患,更严重制约西部经济发展。为了确保市委、市政府“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目标的实现,我确定了在5至8年内完成建设西部主要堤防的任务,并在全局内提出“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的口号。在筹资难、拆迁难、建设难等多种不利因素下,我们率先在全省启动了海堤建设工程,并纳入了全省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提出用堤围防护费抵押货款,跑北京,到省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目前,总投资24亿元,建设200公里高标准堤防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已由准备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总投资1.84亿元的白蕉联围项目已完成了一二期施工,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防洪抗灾的保障。

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水务工作,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水务体制正处在传统水利工作向现代化水务事业转化的变革时期,我试图在这一变革中把握好三大转变,即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向水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转变;从以工程建设为主的水利向以资源优化配置的资源水利转变;从城乡水资源分割的管理体制向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转变。

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力图克服水利工程长期以来“重建轻管”、机构臃肿、经营粗放的状态,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制度,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工程维修养护的社会化。既提高了全市堤围、水闸的管理养护水平,又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

第二,用市场化的模式理顺排水机制,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在污水处理实现了特许经营后,我又积极探索和世界接轨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即维护了社会利益,又按照合同兼顾公平。同时组织力量对全市污水管网进行了大摸底、大梳理,制订了相应的建设方案,经政府批准后,总投资近4个亿的污水管网建设和排污渠截污改造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

第三,整合资源,让水利设施为供水服务,让城市供水为农村服务。水利设施和供水设施原来分属水利和城建部门,相互分割。水务局成立后,我就大胆地尝试“让水利进城,让供水下乡”,我通过水利的优势,预测水情,控制资源,置换前山河的水质,为咸期抽抢淡水创造条件,确保城市供水。同时利用城市供水的优良资产整合农村供水资源,有效地解决了一直困扰我市西部农村改水难的问题,让农民喝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放心水”。第四,大胆借用外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实践中,我感到要在短期内彻底改变某水利设施的落后状况,单靠我市的自身力量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们利用体制的优势努力创造上级机关支持的条件,另一方面,我多次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近年来,我们得到了上级近3000万元的水利资金支持,今年,在市主要领导的亲自关心下,我们努力运作,又将乾务、小林两个联围共18亿的投资纳入省上报中央的打捆项目,待中央立项后,我们将获得大数量的资金支持。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至高责任。水务行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用事业,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因此,我始终坚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每当咸潮来临,我总是提前进入情况,组织做好资源统筹和供水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非常措施保障城市供水,同时,又大力展开宣传,在全市形成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去年,我们平稳地度过了1961年以来的第四个枯水年。

今年,我们又面临着广东省连续三年的干旱,特别是上游水利建设给我市咸期抽取淡水造成了极端困难的情况,为此,我五月份就敏锐地意识到今年咸期供水的严竣形势,并于5月和9月亲自组织有关部门和省水文专家研究咸潮问题,提前启动了咸潮预警机制,准确地评估今年的咸潮,并带领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协商解决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各项措施已经在紧张有序的实施中。作为水务局长,为保障城市安全、可靠的供水,我将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同时,我还兼任市三防副总指挥,具体协助市领导组织全市的三防工作。一方面,我组织修订了三防预案,落实强化了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另一方面,每当台风暴雨来临,我都当好市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精心组织,科学决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到哪里有灾情,自己就出现在哪里,当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二、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的情况,以及落实办理市人大代表的有关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情况

我担任水务局长后能认真地贯彻执行宪法、水法和防洪法,特别是认真履行水法、防洪法赋予我们的职责。对于人大提出的议案和人民代表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和批评,我从思想上一直认为这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今年我局共收到人大议案和建议20份,为了给人大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在全局多次主持召开人大议案办理工作会议,讨论解决方案,并列出解决时间表,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跟踪,件件有回音。我还主动约请了部分代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意见交换,以便更好地了解代表意图。与此同时,我时刻注意自觉地接受人大的监督,特别邀请人大领导多次对重点工程、民心工程、三防工程进行检查,并针对他们提出的防汛中的问题进行整改、督促落实。我们落实了珠人常**1号函件,将斗门西安大泵站工程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安排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形成了中水回用和排洪渠管理的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西水东调的可行性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总之,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不但要使党委、政府满意,取得上级的支持,更要使人民群众满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三、勤政廉洁及改进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情况

水务局肩负着全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水利防灾减灾、三防等工作的重任,为了能够保护城市水安全、保障城市可靠供水、维护某的美丽环境,我从未敢懈怠!我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同志们不能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

首先,我着力打造一种精神,在总结水务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我提炼出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水务精神,以激励全体干部开拓创业的激情,并在全局上下形成共识,同志们的思想境界在实践中得到升华,面对人手少、困难多、压力大的现状而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

第二,水务工作的特点是投入大,项目多,今后几年内我们还将在水务工程上投入巨资,因此,防微杜渐、反腐倡廉,避免出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现象的发生,是我的重要工作。一方面,我经常在全局开展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权力观的教育和讨论,另一方面,力图建立一种防止腐败发生的机制,我主动邀请纪委、监察局、检察院共同商讨在水务系统内建设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工作机构,制订运行机制,特别对工程招投标、项目变更、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确保阳光工程。

第三,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潜在能力,我在调动干部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使每个同志、各级干部有职、有权、有责,要求同志们敢闯、敢试、敢创新,要善于把上级领导的意图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主动为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承担责任,做到兼容并蓄,从而使全局干部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局上下形成了一种“批评空谈者、鞭打是非者、支持实干者”踏实干事的氛围;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环境;搭建了一个“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技术优先的工作平台。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结以往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自己党性锻炼不够,在工作繁重的时候,有过松懈的思想,有时得过且过。在廉洁自律方面,与中央、省、市的规定尚有一定差距。第二是面对复杂的管理事务,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有畏难情绪。如排洪渠的管理、前山河整治等问题,由于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历史原因,造成烂尾多,脏、乱、臭,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热点。对此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新思路,缺乏积极、有效的动作。第三领导艺术和能力特别是平衡协调上也有一定的差距。

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电力特色;工程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孙建梅(1974-),女,河北保定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085能源经济服务教改课程建设(项目编号:C-8209-11-4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12-02

上海电力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设置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其中“房屋建筑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因为工程管理专业多学科性、综合性特点,在学制限定的时间内,各门课程的授课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专业课的授课上需要进一步改进,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另外,不同的学校的工程管理有不同特色,很难找到一本完全适合本校的教材,存在一些教学内容选取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具有电力特色背景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提出一些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议,以便于相同教学背景的学校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传统“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陈旧,专业特色差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传统“房屋建筑学”教学内容需与时俱进,跟上发展的步伐,如由于大气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建筑业对绿色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教材中很少涉及这部分内容;关于建筑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目前的教材中基本没有反映这些新内容、新知识。

除了教材内容陈旧外,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因为学校的办学背景不同,导致不同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会有些差异,不同的专业背景,知识侧重点不同,比如电力行业的院校将侧重电建方面,水利方面的院校将侧重于水利工程建设。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房屋建筑学”存在着学习目的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这不是所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将来从事房屋建筑设计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此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教师对提高“房屋建筑学”教学质量重视不够,教学资源(师资和设备)配置不足,突出表现为对生产认识实习环节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在书本和实践相结合方面的缺少,另外“房屋建筑学”由于课时所限也没有安排到现场实习的环节。实践教学成了“房屋建筑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又是目前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亟待提高。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教学方式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学方式较单一。“房屋建筑学”课程实践性很强,很多教学内容难以仅靠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以及简单的PPT课件在讲台上就能讲清楚,有碍实践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考核方式效果较差。目前,“房屋建筑学”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用平时成绩(平时考勤、平时作业)、期末成绩综合评定,但是由于这门课内容多而繁杂且课时少,因此这样的评定方式往往使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深度和广度上应区别于土建类、建筑学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专业难度要低一些,广度上要求更高。因此,可以通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降低深度,增加覆盖面,在内容的选取上要突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特点,要与时俱进,例如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部分的内容。

(1)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但是目前的教材中很少涉及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中补充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动向、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建筑节能构造做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节能的建筑空间设计、构造设计等。[1]

(2)教学内容要加强特色内容。上海电力学院是具有电力行业的办学背景,但目前的教材中,一般都是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即使是工业建筑这一部分内容,大部分教材还是以普通车间为主,没有电力背景的知识。建议补充具有电力特色背景的内容,例如:将工业建筑中的一般厂房改为火力发电厂,这样既结合了电力背景又巩固了房屋建筑的理论知识,还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3)补充新材料、新技术内容。在教学中适量地扩充部分新内容,例如补充建筑新技术有助于工程管理的学生把握工程的发展动态及主要技术,有助于工程管理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再遇到工程问题时能够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问题。建议补充的技术有:玻璃幕墙技术、索膜结构技术、轻钢结构中的压型钢板外墙和屋顶技术、干挂石材幕墙技术、新型建筑遮阳技术等。

综上所述,电力学院“房屋建筑学”需要提出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整合,按照“以房屋建筑为主,以电力行业背景为辅”的原则,形成了以房屋建筑知识为主干、以电力行业背景、新技术、仿真实训的电力特色课程体系。[3]

2.教学方式改革

根据“房屋建筑学”内容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出下列教学方式改革的建议:

(1)开设典型例题解析。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深入浅出地解析课程中的重点和难题,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步骤等,为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设计方法,提供全方位的帮助。[1]例如在介绍完平面设计这一章时,安排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例题解析,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并把设计成果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使学生较深刻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2)加强实践环节。目前,“房屋建筑学”实践环节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短,学生设计比较仓促,实践效果较差。为了解决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可以将这部分实践环节内容渗入到教学环节。第一,布置形式灵活的课后作业。例如楼梯设计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因此在讲授楼梯设计内容时,可以在讲述完理论知识后,加入形式灵活的实践环节,如让学生到教学楼的楼梯处,通过实际观看楼梯,并用直尺对踏步尺寸、平台的宽度等楼梯间的尺寸进行直尺粗略测量,这样既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又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强化建筑感观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尺度概念,避免学生在设计中对建筑物的空间尺度、建筑构造层次、构造做法及基本尺寸的设定不合理。第二,课程中间插入实践环节。例如在建筑总平面、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内容结束后,插入课程设计的方案设计,并对方案进行点评,为后续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1]

(3)考核方式的改革。总成绩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形式评定。平时成绩主要是以考勤和作业为主,期末成绩主要是闭卷考试成绩。由于本门课程的内容多而且繁杂,容易造成学生记忆难,继而感到考试难的这么一个状况。显然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来说还是有不合理之处,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必要手段,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实用性,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有必要对原先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将平时作业、考勤、答辩成绩、调研报告和期末试卷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对这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得出学生的总评成绩。[2]采用这种考核方式,能更客观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论

“房屋建筑学”课程知识点多、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本文结合当前本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具有电力特色背景或相似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共同为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的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杜,何梅,郭华.《房屋建筑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