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的防治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室效应的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温室效应的防治

篇1

一、温室效应的形成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一少部分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排放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二、温室效应的危害

由于温室效应带来得是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所以它也带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农业减产、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可能淹于水中。

篇2

关键词小麦;早衰;冻害;倒伏;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099-01

早衰、冻害、倒伏一直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能否争取小麦高产,抓好预防管理是关键,针对小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其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麦早衰

1.1发生原因

一是追肥数量减少。近年来,因农资成本大幅上涨,造成大部分农户在施入底肥的基础上减少了追肥的数量,优质肥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麦后期营养不足,而出现脱肥性早衰,降低其产量。二是持续高温和干热风危害,造成植株水分缺失,叶绿素下降,进而植株早衰,降低产量。三是持续暖冬造成虫害的发生,害虫吸食植物的颖壳、麦粒、叶片和叶梢,使被害组织粘着尘土,堵塞叶面气孔,不能愈合,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形成早衰。四是杂草危害。杂草不但与小麦争肥,成株期还与作物争光,严重时造成小麦早衰,降低产量。

1.2防治措施

(1)选用抗早衰品种。不同的小麦品种,抗早衰能力不同,一般根系发达、生活力强、抗逆性强、后期对水肥供应影响较小的品种,抗早衰能力较强。

(2)平衡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搞好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增加优质化肥的施用比例。可结合灌水将全部磷肥、钾肥和50%~60%的氮肥作底肥施入,小麦拔节期结合灌水,将剩余40%~50%的氮肥作追肥施入,同时在小麦孕穗后成熟前,叶面喷施1.5%~2.0%尿素水溶液2~3次。旱地底施氮量约占总施用量的60%~70%,其余30%~40%的氮肥分2次进行追施,第1次一般在越冬期遇雨雪天气追施15%~20%,第2次在小麦拔节期随降雨追施剩余氮肥[1]。

(3)浇好灌浆水。小麦生育后期需水量较大,此时正值旱季,雨水稀少,温度高,蒸发量大,不能满足小麦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此时遇旱,浇水时应注意天气,避免在三级以上的风天浇水,以防倒伏。

(4)小麦后期是虫害发生的严重时期,此时要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动态,一旦达到防治标准,及时喷洒农药防治。一般用15%粉锈宁0.75~1.05 kg/hm2加4%氧化乐果750~1 050 mL/hm2,对水600~750 kg/hm2混合喷洒,也可结合叶面喷肥进行,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

(5)对于杂草危害严重的麦田,应用化学除草剂防治田间杂草,在小麦拔节前用75%巨星15 g/hm2,或10%苯磺隆、麦乐乐150 g/hm2对水450 kg/hm2,防治常发性杂草,喷施时严格掌握用量、时间和方法,并在晴天无风无露时进行,同时需要避开周围敏感作物。

2小麦冻害

2.1发生原因

一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出现,造成小麦越冬受害,如在暖冬年份,冬季气温偏高,如遇寒流袭击,易造成严重冻害。二是倒春寒的影响。春季寒潮来临之前,常有气温升高的现象,如在暖冬年份,冬季气温偏高,如遇寒流袭击,易造成严重冻害。三是品种选择及措施不当。弱春性品种发生冻害较重,播种较早的麦田,冬前积温多,植株生长旺盛,发生旺长和假旺现象,糖分含量下降,抗寒性降低。播量偏大,单株营养面积小,个体发育不良,植株瘦弱,抗寒能力下降[2-3]。

2.2防治措施

(1)选用抗寒品种。一般冬性品种抗寒力较强,半冬性品种次之,弱春性品种抗寒性较弱。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用丰产性、抗寒性较好的半冬性品种。

(2)适期播种。不同类型地区小麦适播期差别较大,只有做到适期播种,争取冬前形成壮苗,增强抗寒能力,一般高山寒区适宜播期为9月15―25日,丘陵塬区为9月20日至10月5日,河山灌区为10月5―15日,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并做到适期播种。

(3)采取镇压、化控、及时浇水等措施。在小麦越冬期、返青期、起身前进行镇压,抑制小麦基部节间过快生长,增强抗寒能力,特别是进入3月下旬以后,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风降温天气来临之前采取浇水、熏烟造雾等措施,提高地温和近地面气温,预防小麦冻害。

(4)加强中耕,增温保墒。寒流过后,要进行中耕,松土保墒,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有效分蘖。

3小麦倒伏

3.1发生原因

一是品种本身不抗倒,如选用一些高秆、大穗、抗倒性差的品种,易引起倒伏。二是整地质量差。播种前,只是用旋耕机进行旋耕,耕层很浅,对土壤培肥改良不利,影响小麦根系下扎,土壤过分疏松,易跑墒跑肥,造成倒伏。三是病害所致。小麦在苗期如遇到高温高湿的生产环境,很容易发生纹枯病。纹枯病病菌侵入茎秆后,影响养分制造运输的积累,后期容易形成倒伏。四是暴风雨影响。暴风雨是造成小麦倒伏的一个主要外力因素,一旦遇到暴风雨,使穗部加重则压力加大而倒伏。五是群体过大。农民在种麦时往往受“宁稠勿稀”的心理支配,播量偏大,加上近年来水肥条件改善,苗期分蘖过多,群体偏大,植株相互拥挤,叶片相互遮荫,有机营养供应不足,造成基部茎间拉长,茎壁变薄,缺乏弹性,到后期支撑不了穗部重量而倒伏。

3.2防治措施

(1)选用抗倒品种。宜选矮秆、茎秆粗、抗倒能力强的品种。

(2)精细整地。在高肥水地区种麦时,要耙地犁深,耙实,整平,以利于根系生长。使根牢固,才能有效防倒[4]。

(3)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一般密穗型小麦播量为105~120 kg/hm2,基本苗180万~225万株/hm2;大穗型品种播量为90~105 kg/hm2,基本苗150万~180万株/hm2。如果密度小于以上指标,由于总茎数不够,会降低产量;如果群体大于以上指标,形成植株相互拥挤,节间拉长,有倒伏的危险。

(4)防治纹枯病。小麦如果在苗期出现纹枯病,从3月中旬开始,凡病株率达30%的田块,应及时用药防治,选用的药剂主要有1%井冈霉素水剂7 500 mL/hm2,或20%粉锈宁乳油750 mL/hm2,喷洒部位主要有小麦茎基部;也可用50%多菌灵750 g/hm2,或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对水525~600 kg/hm2喷洒,具有同样防治效果。

(5)喷洒生产控制剂。为了防止小麦倒伏,打好抗倒基础,发现有倒伏危险的麦田,还要在拔节时用40%缩节胺75 mL/hm2,对水525~600 kg/hm2喷洒,连续喷2次,效果好。另外,在早期喷洒壮丰胺,中期喷洒双效活力素等生产控制剂,也都具有良好的防倒效果。

4参考文献

[1] 赵宗才,杜运科,陈三乐,等.小麦早衰的成因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8(5):101-102.

[2] 孔卷.淮北地区小麦冻害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0, 16(17):92,105.

[3] 任立霞.浅谈小麦冻害后的田间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0(7):158.

篇3

一、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在编排体系中贯彻了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理论,因此现行初中英语课本在第一册就明确提出了“外语是一种工具课”,而掌握工具的重要途径则是练。操练是“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对一个语言项目的操练过程中教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就能够从不同角度接受语言技能操练。运用“简笔画”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热烈的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操练所学的语言项目。运用“唱歌”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的固有频率引起共振,从而促进记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科学地安排了兴趣很浓的英语歌曲,其目的恐怕也就在于此。运用“表演”的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增强运用所学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运用“玩”使学生可以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乏味的学为有趣的学。如“接龙游戏”、“张冠李戴”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五步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就是复习。复习的内容多是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学过的语言材料。方式多是采用提问,通过复习无疑会使学生要勤动口、动脑、动手等,使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操练,教师会经常地在那些由教师安排或自然形成的操练小组、小队中指导学生进行操练活动,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多数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课上的各种活动。“五步教学法”的第二环节是介绍新材料,而介绍新材料又常常运用“实物联系、图片提示、动作演示”等方式进行。课堂上若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学的指导下学习新的语言材料,学生就必须在课外进行充分的预习和自习,才能使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科学地利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步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大量的语言技能操练使学生接受语言知识,达成语言技能。操练方式多是波浪式的、连锁式的频率快的活动,而又多是在已形成的队、组中间进行。要求每一组、每队的各个成员全部参与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操练活动中得到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再加之操练活动的多样化、趣味浓,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乐于学外语,并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进而提高学习质量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习生环境适应方法

[作者简介]琳(1957-),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学生管理。(浙江杭州3112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构建高职毕业生实习期思想与环境适应机制的探析”(项目编号:Y201122530)和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职毕业生实习期思想与环境适应机制构建研究”(课题编号:JYSZ20110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81-02

一、高职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习管理模式的松散。高职院校目前一般推行“2+1”的教学模式,大三期间学生的学习进入实习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实习管理模式是松散型的。这种松散型的管理模式其弊端也是不少的:就学校来说,难以掌控毕业学生的真实情况;对毕业学生来说,会远离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的直接教育;对毕业学生家长来说,也难以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和方位去向。

2.学生自身的因素。第一,实习期的学生思想浮躁、情绪多变,但求知欲更旺,更重视自己能力的体现。加之大三高职学生实习期间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导致学校与学生联系的困难增多,管理的难度随之增大。第二,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学生认为在外实习几天,可以胜过在校几年。误认为学校所学的东西都是空的,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大,在外的几天实习就可以替代在学校三年所学的全部。第三,认知上的偏差。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定位和评价自己,往往放不下知识分子“架子”,大事做不来,小事却不做。第四,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鉴别力,认为在校外看到的、学到的都是对的,是非不分。第五,过高的利益欲望。一些学生认为在企业实习,应该与企业正式职工同工同酬。过高的利益欲望使实习的目标受到偏离,出现频繁换岗的现象。

3.学校管理上的误区。有的学校误认为实习是“减负”,可以转嫁管理责任。其实,学生实习对学校来说并没有减负,而是责任的加重。因为与校内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相比,学生实习则以个体为管理对象,呈“点状分布、远程控制”等状态。同时,学校校外实习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和措施,存在实习目标不够明确、内容空洞等问题。由此导致实习带队老师和辅导员工作复杂化,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学生实习仅仅是课堂的临时性转移,并不是责任的转嫁。

4.企业过高的期望要求。对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具有较强技能和实战经验,能够创造最大价值的员工。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准毕业生”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企业的期望。现在很多毕业实习生思想上急功近利,工作上拈轻怕重,实习态度上表现得很茫然,往往把实习作为跳槽和积累资本的跳板。这与企业对实习生的期望和要求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实习生作为“准毕业生”,未真正踏入社会,在为人处事等方面仍不成熟,这也就无法与企业的要求相匹配。

5.家庭期望值的落差。作为家长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学校,都希望能掌握一技之长,以后能找份好工作。但由于很多原因导致家庭总不能如愿以偿。首先是社会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僧多粥少,造成部分专业就业困难。其二,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的偏见,过于追求高学历。其三,学生自身不过硬。有些学生对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但又不能正确定位,好高骛远,不愿到艰苦的环境去工作,致使与许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其四,实习的临时性,导致了企业没有很好地重视学生实习这个环节。学生实习成了雾中看花,收效甚微。学生校外实习存在不适应性,这成为其尽早适应社会,更好就业的障碍。当期望无法实现时,家庭就会给实习生一定的压力,多重重压下的校外实习生显得脆弱而更易犯错误。

二、高职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对高职实习生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是根本原因。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对如何加强实习生的管理都制定了制度,但行之有效的制度还是很缺乏的,往往只能解决面上的问题,根本的问题还是无法深入解决。二是学生实习目的性不明确,把实习当做自我解负、自我解放。三是校企双方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上的不确定性,导致责任的相互转嫁。四是作为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管理是学校的事,把学校当做“大托儿所”,花钱将子女交到学校,自己就可以不管或少管了。如此种种,都会导致学生实习期问题的发生和思想的茫然。

三、高职实习生校外实习期思想与环境适应性的方法

1.建立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目前企业岗位需求的把握途径和岗位核心技能的认定方式等均较为单一,容易导致思路受阻,企业同高职院校合作没有明确的监控重点及评价指标体系。而学生实习涉及政府、学校、行业企业以及学生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从而需要权威和专业的机构进行协调组织,而且需要健全的法律机制加以固定并形成规范化体系。

2.构建“纵横结合、德智交融”管理育人模式。打破常规实习生管理中以年级为单位的模块,实现以专业为单位的纵向设置,实现系统管理、全程育人。同时“横向”有别于以往传统的按年级管理的含义,而是指横向服务,无边无止境地为学生服务,在人员上也实现全员育人。“德智交融”,构建一个辅导员――德育为先,专业指导老师――智力投入,具备学科特色和高效管理服务的学生工作立体运行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辅导员和专业指导老师的双向管理,按照专业、年级纵横向设置管理单位,在加强毕业生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科研水平、其他综合素质培养上将起到积极作用,并发挥积极优势。

3.建立实习期纵、横的沟通机制。纵向上由学校教务处、教学系、教研室、指导教师、辅导员形成管理体系,实现对实习学生自上而下的组织、教育与监督,以达到实习的目标;横向上,通过学校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实习单位、家庭之间的密切配合,形成网络化的管理关系和协调一致的管理运行机制。及时掌控实习生的思想动向,切实实施有效的管理,以实现实习的目标。

4.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在完善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突出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同时对高职生假期的实习活动应规范化,从管理机制上保证人员、内容、时间的落实,并做好实习记录,使学生们及早进入实习的环境。另外,职业生涯辅导课应增加实习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及早明确实习的重要性,使之能对实习环境的适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5.优化实习基地建设。与企业联合办校这是一种模式,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建立股份制的实训基地又是一种模式,还有在校内建立的模拟仿真的实训基地等。不论选用哪一种,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盲目跟风。校企合作,企业要全程介入,即从始业教育、教学计划制订、共同开发课题、实习一直到就业。学校应积极为企业提供长期的智力服务,争取为学生实习建立长期、稳固、高质量的基地。

6.明确实习管理职责。社会要对高职生的实习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学校要切实做好实习过程的统筹和计划,跟踪服务、全程管理;实习单位要执行培养和实习期的管理职责;实习生自己要履行学习职责,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和技能。只有各方都共同担负起学生校外实习管理的责任与义务,鼎力合作,才能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节昌.构建分散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2]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3]李小静.大学生实习制度分析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6).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中西方文化渗透 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14-0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的渗透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教学目标,既有利于学生改善运用英语的习惯,而且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让学生接受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良好交融。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渗透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

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文化源于生活。中西方文化文化各有优势,各具独特,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人民思维的结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学生思维想象的引导,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而且文化也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目前,一些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只是在教学中,一味地传播知识和语法,虽然一些教师也采取了文化渗透教育的教学方法,但是缺乏实际操作性,不易于操作,导致中国学生大多数学习到的是“中国式英语”。

二、教学中中西文化渗透的方法

1.创设文化背景

在教学环境中,文化往往是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体现的, 而这些方面中西方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处, 把这些都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完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内容。同时,在日常的口语中便渗透着中西文化教育,可以在课堂上多让同学们练习一些谚语,用于讲一些历史故事等,在交谈时,尽量运用一些谚语,一些地方习俗语,从而创设文化背景。

2.加强文化引导

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增强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把中西方文化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并且把教学上升到文化传播的高度,有效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这样,中西方文化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慢慢的觉得自己对文化的依赖性,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播氛围,使得英语教学更加自然、轻松、愉悦,学生能对自己的所掌握的中西文化畅所欲言。

3.文化活动中渗透

目前,当今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有着很大的激情,因此,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进行分析比较,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并且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应该用肯定和否定的眼光来看待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摒弃西方文化中不好的东西继承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从而更好地学好英语这一门语言。

4.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教育

在教学中,西文化的渗透,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好的方面,可以开阔眼界,丰富思想,激活创造力,唤起热情,增进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参与社会、献身世界的角度与深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中国学生的全球意识与国际意识健康发展,不再夜郎自大;而不利的一面,就是西方文化的产生背景并没有照顾到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沿革,渗透本身可能产生的异化和腐化,使我们忽视中国社会的实际,盲目崇拜,照抄照搬,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会使中国人削弱民族自尊心和文化历史的使命感;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正确区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区别,坚定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注意事项

1.渗透教学各个环节

首先,在课堂问候与交流时,教师要尽可能适时地穿插一些相关性文化和礼仪,并且随着课堂内容的不断深入,如中西方关于年龄(age)、婚姻(marriage)、收入(income)等问题的观点;欧美人厌恶突然拜访,中国人则对其感到惊喜等等。

其次,语法和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文化渗透。这是因为词汇和语法在演变和不断使用过程中,不仅积极了大力的历史文化,而且蕴含着大量的文化涵义。如在英语中,许多词汇富有情感意义和修辞手法、引申义等。例如:The local health organization is reported( ) twenty?鄄five years ago. A.to be set up B.being set up C.to have been set up D.having been set up正确答案是C,sth. be reported do某事物被报导怎么样,因为句意和后面的一个过去时间,故用完成时。据报导,这家本地的卫生机构25年前就已经成立了。例句:据报导,他是上星期四提出这项请求的。He is reported to have made the request last Thursday,其与中国人的语法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这样的渗透,来提升教学实效性。

2.中西文化双向教育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同等性,不能让学生数曲忘本。文化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特点,而且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另外,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文化的认同,了解西方的积极性,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从中吸取一些优秀的、先进的思想,不能由于学习西方文化,而摒弃中国文化,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3.发掘文化元素

在教材中,有关于英语国家和变体的英文内容相当多,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丰富内容,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特色文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针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入手,勤于思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言材料,渗透中西文化教育,如日常口语、对话、听力等。

总结:

总而言之,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想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英语,就必须要渗透中西方文化,深入研究和探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涓涓.浅议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06)

篇6

    据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具有缓解温室效应的功能。近百年来,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已严重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国际焦点就集中在引发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研究表明,陆地大约90%的碳存储于森林之中,森林每生产10吨干物质,可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过去20年我国增长的森林资源净吸收4.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工业二氧化碳年均排放量的一半。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蓄水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据有关部门测定,一片10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200万立方米的水库。在年降水量340毫米的情况下,每亩林地的土壤冲刷量是60公斤,而裸地的土壤冲刷量高达6750公斤。国内外事实证明,没有足够的森林资源,水灾、旱灾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篇7

关键词:环境问题;人类;环境保护

1.引言

三十年前人们只局限在对环境污染或公害的认识上,因此那时把环境污染等同于环境问题,而地震、水、旱、风灾等则认为全属自然灾害。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受灾人数都在激增。人口激增和盲目发展生产,致使大量砍代林木,破坏植被及不正当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些也都是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环境问题,就其范围大小而论,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从广义理解,就是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就是从狭义上理解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有许多,按产生的先后和发生机制分类,有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2.1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是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原生环境问题带来自然灾害,主要如地震、洪涝、干旱、地滑、土石流失等,目前人类之抵御能力还很薄弱。它不属于环境科学所解决问题的范围。最近,有灾害学这一新兴学科兴起,其主要研究对象即原生环境问题。

2.2次生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的环境引起的人为环境问题,叫次生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即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分成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与干扰两个类型。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珍稀物种灭绝、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就叫环境破坏,由于工业生产排出的废物和余能进入环境,便带来了环境的污染与干扰。人类活动排出的物质进入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影响,这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停止排放污染物质,环境的恢复也需要一段时间。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便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就是环境干扰。环境干扰容易治理,只要停止排出能量,干扰立即或很快就会消失。

3.世界环境问题发展动向及展望

3.1温室效应及治理措施

地球上有些气体的含量如果增加,可以导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这种效应叫温室效应。可以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一氧化碳、氟氯碳等,其中以二氧化碳的作用最为显著。

3.1.1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后果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不断提高,开采并燃烧了大量的煤和石油、天然气作为动力燃烧的结果,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另一方面森林却大量减少使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的数量大量减少。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多,这是温室效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温室效应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带来许多复杂的间接后果,其中有些对人类来讲是灾难。温室效应引起的间接后果有以下几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将使沿海低地淹没,海滩和海岸侵蚀、沿海土壤盐碱化、海水倒灌与洪水加剧、破坏港口及影响航运,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破坏沿海供水和排水系统;气候带移动使温度带向高纬度方向移动5个纬度,降水带变化复杂,进而对农业、牧业、林业、渔业都产生令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复杂的影响,特别是气象灾害可能增多,气候规律可能打乱。

3.1.3温室效应治理措施

调整能源战略:加快以核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代替矿物燃料的速度。在这方面,最有前景的是核聚变能,一旦可控核融合反应技术过关以后,即可用于大规模发电,代替矿物燃料而占能源的主要地位。保护森林和植被:保护好现有森林和草原,然后是大面积植树造林和种草,增加地球的绿地面积,增加光合作用的规模和强度,进而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规模和强度也随之增加,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2臭氧层空洞及应对措施

紫外线过多对生物细胞有杀伤作用,紫外线过少对光合作用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也有不利影响。臭氧层的存在,使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只有少量紫外线能到达地表,非常好地解决了紫外线辐射问题,既不毁掉生物圈,又有利于生物圈的存在与发展,被称作“生命之伞”。

3.2.1臭氧层的空洞的原因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活动排放的一些气体,例如氯氟烃、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等,它们在低层大气中因不活泼进入平流层。它们在平流层中由于受紫外线的作用而放出氯和溴,而氯和溴在臭氧破坏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3.2.2臭氧层空洞治理方法

一些科学家认为臭氧层减少到1/5时,将是地球生物存亡的临界点。人类目前正在采取联合行动,限制、减少以至逐步取消氟氯碳等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化合物的生产。联邦德国计划在1990年将氟氯碳产量减少10%,北欧国家决定在1998年前减少氟氯碳等的生产,比例达50%。我国也正在采取措施,参加保护臭氧层的共同行动。

3.3酸雨发展趋势展望

3.3.1酸雨污染及发展趋势

酸雨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发生,一般情况下酸雨中二氧化硫的原因占70%,氮氧化物的原因占30%。不过,二氧化硫的原因所占的比例在逐 渐减少,而氮氧化物则在增加。酸雨最早在西欧出现,后来扩散到北欧。北欧的瑞典自身大气污染很少,但受到西欧、中欧大气污染扩散的影响,酸雨危害很重。现在酸雨在中欧、东欧都很严重,北美洲中部的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地区也出现了酸雨这一国际问题,亚洲的酸雨问题也突出起来了。这是全人类必须高度警惕的问题。

3.3.2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使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破坏陆地生态系统;腐蚀建筑、机器、设备等;威胁人体健康,美国和加拿大在1980年一年中即有5万多人死于酸雨带来的硫化物污染。制定防治酸雨的法令;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使用低硫燃料;限制烟囱高度;控制与净化汽车排气;安装排烟脱硫脱氮装置;加强监测和研究。

3.4土地资源危机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3.4.1土地资源的损失和破坏

近100年来,荒漠和干旱区的面积已从11亿公顷增加到26亿公顷,世界35%的土地处在沙化的直接威胁之下。水土流失也很严重,全世界每年流失表土250亿吨,已超过新生成的表土量。风蚀的危害也很大,土壤盐碱的现象也很严重。总之,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损失的速度是很快的。人口增加过快,对土地产生过大压力;破坏森林草原,进而毁掉土地资源;耕作制度不合理,对土地利用缺乏统等规划。

3.1.2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日本制定了全面的土地利用规划。联邦德国、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冰岛等国家也有土地利用的有关法规和条例。

开展土地评价:开展土地评价工作,对保护土地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美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有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在已在印度、尼日利亚、墨西哥等国家推广。

积极治理沙漠:苏联、美国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在治理沙漠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埃及在治理沙漠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防治盐碱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不少措施防治土地盐碱化,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开展矿用土地的复垦:美国、苏联、澳大利亚、联邦德国等国家都很重视矿用土地的复垦,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取得许多经验。

3.5水资源危机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水资源是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用水量急剧上升,如此巨大的用水量必然导致水资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水资源保护法;建立水资源管理部门;实行用水经济政策。

增加可靠供水:建造水库;跨流域调水;地下蓄水;海水淡化;拖移冰山;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发展不排或少排废水的工艺;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减少损失;适当发展污水灌溉;发展中水道,节约城市用水。

3.6森林资源危机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3.6.1.森林资源的破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森林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巴西的亚马逊原始森林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林区,但已毁掉了一半。非洲的热带森林也已砍伐了一半。亚洲的热带森林也减少了大约一半。森林破坏的严重后果:引起全球性气候变化、改变了大气的组成、干扰了大气辐射平衡、影响了地球的水循环、破坏地区生态系统、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洪涝灾害频发。

3.6.2森林的保护和管理

已开发国家目前修正了林业经济方针,即坚持发挥林业的综合效益,也就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另外坚持森林分类管理、林业集约化经营、大力营造人工林、发展木材综合利用、扩大自然保护区、加强林业科学研究,这些都有利于森林的保护。开发中国家也开始采取措施保护森林,例如制定保护森林的法律、制定保护森林的政策、宣传森林的重要价值、依法严惩非法伐林者、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森林进行分类管理、争取国际援助,等等。这些措施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4.对于保护环境建议建议

(1)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工业科技含量高,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3)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保护饮用水源,加快重点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效,不断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积极保护城市区域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等自然遗产。

(4)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防止污染转移、有害物种入侵等政策和环境标准,促进贸易发展,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CCICCD..China.Country.Paper.to.Combat.Desertification.

[M]..Beijing:China.Forestry.Publishing.House,.1996,18~31.

[4].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5].赵秉正.发扬延安精神坚持综合治理加快全面开发沙区经济步伐[A].林业部治沙办公室.动员起来向沙漠进军——全国治沙工作会议文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80~86.

[6].王涛,吴薇,王熙章.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与评估[J].第四纪研究,1998,(2):108~118.

作者简介:付文杰(1981-.),男,学士,工程师,湖北武汉人,公路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方面的工作。

篇8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 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篇9

一、让中学生认识环境化学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到上个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国家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生抓起.

二、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1、通过化学课堂教学使环境保护成为每个中学生的自觉行动

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探究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化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十多种.它们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造成大气污染。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篇10

1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在《声的世界》这一章中对噪声的定义是: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妨碍人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针对不同噪声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防治噪声。例如,给摩托车和汽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减弱气流噪声;在道路两旁多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课堂上要保持安静,手机调成震动;实验中应尽量采用低噪声仪器,用泡沫塑料、海绵等避免撞击声,尽量减少桌椅移动,保持安静的环境。

2 光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

光污染是指超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光污染还包括由于大气污染、云雾凝聚使光照强度降低,从而给航空、航海、测量、摄影和交通带来不便的问题。光污染可以分为:可见光污染,红外线污染和紫外线污染。

可见光污染的光源主要是: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汽车挡风玻璃反射的太阳光等。可见光污染可能使人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神经衰弱,严重可导致白内障、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红外线污染和紫外线污染主要是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光污染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易造成交通事故,有时还有可能引起火灾,对天文观测,航海、航空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光污染:高楼大厦不使用光滑的玻璃幕墙,少使用或尽量不使用强光源,避免直接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照射。

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在《内能与热机》和《能量与能源》两章中都曾提到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和烟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以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改变不同纬度和竖向的温度分布状况,影响大气循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蒸气相结合,以酸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质更毒害作物根系,杀死根系、导致发育不良或死亡。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更不容忽视,酸雨淋洗植物表面,直接伤害或通过土壤间接伤害植物,促使森林衰亡。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因而会严重损害建筑物。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烟尘和废气,使大气浑浊度增加,可见度降低,给交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大气中的烟尘和废气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可吸如物随人的呼吸进入体内,或滞留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或进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热机效率,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不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控制废气与粉尘的排放;开发新能源,使用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无污染的能源。

4 水污染及其防治

《从水之旅谈起》一章中提到,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