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采取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室效应采取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溢洪道;问题;措施
Abstract: The spillway design is reasonabl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st of the whole project, but also affect the safety of reservoirs. The cos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spillway accounts for a larger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cost of the Reservoir Project, the spillway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tire reservoir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exist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ervoir spillway layout design problems in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in order to draw the meaning later.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ervoirs; spillway;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65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溢洪道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是否能够用到现实中,充分发挥它的防洪减压作用,溢洪道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成本,这样就能控制投资成本,按照预算的资金进行施工。土石坝一般中小型溢洪道,约占水库枢纽工程造价的30%,故溢洪道合理的布局和选型,在水库工程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这将会是很大一部分收益,所以坚决把好设计大关。笔者结合现有中小型水库溢洪道布局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经验,对其进行探讨及其研究,以便以后具有借鉴之意义。
溢洪道设计中的问题
2.1 溢洪道实际设计中所采用的标准较低
溢洪道是保证水库在洪水期间安全的重要设施,由于受工程造价的限制, 中小型水库的设计所采取的标准往往偏低,如洪水的洪峰、洪量偏小,必然带来溢洪道设计尺寸偏小,造成泄流能力不足,在汛期不能保证水库的安全。
2.2 溢洪道设计的进出口布置不合理
布置上溢洪道设计其进、出口段距坝身太近,溢洪道和坝肩间仅有单薄的山脊相隔,进口段也没有进行有效地护砌,泄洪时一旦发生冲蚀的现象,将危及坝肩的安全;而有些溢洪道的设计其陡槽末端和坝脚紧贴,如发生横流的冲刷,更加易于危及坝脚的安全,所以这两种情况都对大坝运行的安全很不利。
2.3 溢洪道弯道半径设计过大
溢洪道设计的弯道半径过大及其收缩过剧,对溢洪道的泄流十分不利,尤其在溢洪道陡坡段布置有弯道时,流势剧烈变化、弯道流态导致两岸产生了水面差,凹岸水面壅高,并在下游衔接的平直段内产生折冲水流,直接影响着泄流能力和效果。陡坡段过剧收缩,也会发生壅水与流态变化,并对溢洪道衬砌造成冲击。
2.4 溢洪道平面布置及其纵横剖面设计不当
溢洪道纵横剖面及平面布置设计不当,陡坡设计比降过陡,部分溢洪道布置在非岩性山坡上,其底部们没有做有效反滤的衬砌,导致渗水后易于产生滑坡。在横断面设计中,有些工程对两侧山坡开挖坡度注意不够,加上衬砌厚度偏薄,未满足抗滑抗倾的稳定,也易造成坍方与滑坡;平面布置上存在着上与下游断面连接不配套,形成瓶颈现象,从而影响泄洪的能力;
2.4水利设计及其计算存在问题
现有水力设计方法尚不够完善,如溢洪道进口布置有引洪平流段的情况下,水力计算中忽略了平流段进口水位的壅高,产生水头损失。而实际壅高有时较大,不可忽视。其设计对溢洪道的消能工设计考虑不够,或者型式选择不当,导致消力墙长度和深度均不能满足需要,消能不够充分,致使下游河段发生严重冲刷。
2.5 结构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基础特点
结构设计中对泄洪的特点与基础特点考虑不合理,溢洪道下泄的高速水流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急流掺气与脉动现象十分显著,常会产生剧烈震动;有些溢洪道用低强度的浆砌石砌护,砌护厚度和高度均不能适应结构稳定的要求,不能抵抗高流速的冲刷;有些非岩基的溢洪道设计,底部没有反滤排水设备,易于发生塌滑;有些大面积砼衬砌未设伸缩沉陷缝,导致溢洪道衬砌发生一些裂缝,导致工程安全受到影响。
溢洪道设计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溢洪道设计中的基本资料是否充分与完善,选用的设计标准是否合理,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对规划及其布局、水力及其结构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了处理方法及其对策。
3.1规划及其布局
溢洪道工程的规划布局应尽量利用有利地形地貌,保证工程安全同时取得经济效益,如主坝口子狭窄无法布置正堰则可考虑选择侧槽式溢洪道。其规划布置的主要原则: 基础坚硬且均匀,无弯道,出口远离坝体;工程严禁布置在崩塌体或滑坡地段。溢洪道通常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引流段、控制段、泄流段和消能工。
引流段:为引流的平顺,其进口形状一般做成喇叭口;为减小损失,其长度不能过长。引流段截面一般选用矩形或梯形,当流速是1-2m/s时可不砌护,与坝端邻近和紧接控制建筑物的范围内应砌护。
控制段:为使泄流均匀,可使近口水流垂直于控制段建筑物,根据地形条件及其泄流需要来设置宽顶堰,堰宽度可按允许单宽流量选定。应使堰顶宽度是3h( h是为堰上水头,单位m);为使水流平顺,堰口与其上游引流段可用渐变段连接,其收缩角在12%左右。
泄流段:该段平面均应用直线布置,并尽量避免设置弯道,以免引起流态的急骤变化;其纵断面设计应因地制宜,根据地质、地形而选用缓坡、多级跃水等多种形式;陡坡段应采用均一比降;由于泄水段流速很高,故应尽量布置在岩基上,如为非岩基则该段衬砌厚度应按允许流速与地质条件选择进行设计。如需大面积砼衬砌则应按地质情况,结合温度变化布置沉陷缝和伸缩缝,两侧边坡可仅设横缝,底部则应设纵横缝,间距宜为8~12 m,在衬砌底部需敷设排水反滤料;考虑高速水流掺气特点,边坡砌护高度应有适当的超高。
消能工:在泄水段末端需设置消能工,具体选择型式要根据地质、地形及其水力条件而定,宜采用多级跃水。在非岩基上一般都采用底流消能,并在末端设置消力池。如为远驱式水跃, 由于极易造成冲刷,此时可考虑采用差动式消力的槛形式;在岩基上如溢洪道尾端有较陡边坎时,宜采用挑射消能较好。
3. 2 水力计算
为使水力计算与工程特性相一致,故正确选用计算公式十分重要。关于引流段的水力计算,可采取自下游控制断面向上游反推求水面曲线的方法进行,引流段进口处端须先计算水位壅高,才能求得泄洪时正确的库水位。关于控制段汇流的计算,可根据《溢流堰水力计算设计规范》建议的方法计算,正确采用流量系数的同时和选用的堰型相一致。
3.3 结构计算
为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结构计算是必须的。除了护坡及挡土墙的稳定可按一般方法计算外,必须进行陡坡面砌护厚度和消力池底板稳定的分析,对挑射消能要对鼻坎的稳定和基础应力进行计算校核。
陡坡护砌的厚度应满足滑动安全,设置伸缩缝沉陷缝的同时,坡面砌护类似大面积薄板,对基础应力和倾复稳定可不必进行计算,其控制条件是滑动稳定,作用在护面上的滑动力主要有水流拖泄力、砌体自重顺坡方向的分力及护面凸体产生的阻力;抗滑力则包括砌体自重垂直坡面的分力和水流静压力、护面上的渗透压力和上举力,其抗滑安全系数宜为1/5~ 1/3。
消力池底板厚度应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由于底板四周边界的约束作用比较稳定,所以仅需对其抗浮要求进行稳定计算。其底板上的上浮力主要包括渗透压力、底板上凸出体产生的上举力、脉动压力,抗浮力包括底板上的水重和底板的浮重,其抗浮安全系数宜为1/5~ 1/3。
挑流鼻坎的尺寸应满足滑动稳定、倾覆稳定和允许的基础应力。作用于鼻坎的水平推力包括水流的拖泄力,其鼻坝曲面离心力的水平分力和鼻坎上凸出体产生的水平分力。计算鼻坎的滑动和倾覆稳定时其要求抗滑安全系数是1/5~ 1/3,抗倾安全系数是1/5,计算上述各力的合力,为了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陷,其作用点应位于基础面中三分点之内,基础最大和最小应力比值宜为3~5。
结论
本文结合现有中小型水库溢洪道布局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经验对其进行了探讨,对规划及其布局、水力及其结构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及其对策。以便以后具有借鉴之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连富,江新春.小型水库溢洪道基础抗冻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6):493.
篇2
关健词:法案可再生燃料农业补贴多哈回合WTO
一、美国国内三部法案简介
(一)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
2005年8月份,美国通过了一部有关能源的法案。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一部鼓励各种各样的能源公司进行生产而给予补助金和优惠政策的法案,但实际上它还有更隐含的一层目的,要鼓励提高能效和扩大再生能源计划以及鼓励生产乙醇等汽油添加物。
(二)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
在美国的《能源政策法案》成立并实行了两年之后,美国又通过了一部有关汽车的能耗标准和其国内可再生燃料的生产标准的法案,美国第一次以立法的方式来确定这些标准,它被命名为《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简称为《新能源法案》。《新能源法案》从表面上来看是针对汽车行业及石油开采与加工行业的,规定了高效利用汽油、节能减排以及开发新能源等目标.但实际上这部法案的影响范围远远不止于此。
与旧的能源法案相比,《新能源法案》详细规定了生物燃料乙醇的年使用量,这意味着美国的汽车要更多地使用含有乙醇的混合型汽油。这种能源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玉米淀粉,所以此法案不仅调整了车辆的能耗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世界的玉米市场。
(三)2008年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
2008年6月份,《新能源法案》生效半年后,《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出台了。该法案的立法目的是:“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
虽然前一个法案规定了给予玉米巨额的补贴.不过这一法案给予的补贴更高.并且第七章整章规定了研究性补贴,这实际上是把玉米补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那就是为了研究更为环保、更能节能减排的能源而提供的补贴。
二、美国国内法案立法目的及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实际影响
(一)美国国内法案之立法目的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已经成了不容争辩的主题。但是对于这一主题的科学性又有多少?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发表声明说此种论调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温室效应”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宣传”、这背后涉及到太多的政治的因素。
笔者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全球变暖”、“节能减排”等辞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进而控制全球粮食市场。美国利用第一个法案来引起“环保”的呼声高涨.然后用第二个法案来令到全球玉米价格上涨,再用第三个补贴使自己的玉米价格十分便宜,这使各国的玉米市场以及玉米行业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
(二)使美国巨额补贴“合法化”
WTO协定的多边贸易协定项下的附件1A中有11个特殊协议,《农业协议》就是其中之一。在《农业协议》的附件二中规定了有关农产品补贴削减承诺的例外条款,附件二的第二条;“用于研究,包括一般研究或有关环保的研究,以及有关特定产品的研究项目。”也就是说研究性补贴,包括有关环保项目的研究性补贴是不受农产品削减承诺约束的。由此可见,美国利用其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来钻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空子”。正因为如此.美国每年给予玉米及其他的相关农作物高额的补贴,却罕有国家向WTO的DSB(争端解决机构)提请磋商。
(三)阻碍多哈回合谈判
WT()的多哈回合是以发展为主题的回合.该回合到目前已经历了9个年头.谈判一直收效甚微,因为其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而进程缓慢,于2006年至2008年多次陷人僵局而中止谈判。在去年的9月份,多哈回合谈判再次重新启动,声预定于今年之内完成谈判。实际上,多哈回合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发达国家对于其既得利益的保护,不想过多地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因此令到多哈回合举步维艰。
此轮回合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两个方面,其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的问题上却始终不肯让步,而其中.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通过国内立法来阻碍多哈议程中的谈判进展。虽然在乌拉圭回合之后,美国给予了一定的农业补贴削减.但依然达不到发展中国家所希望的标准,更何况2008年的农业补贴无疑于使得多哈回合谈判雪上加霜。并且各发达国家之间也各自为政,形成了一种“囚徒的困境”,并不希望自己首先对补贴进行大幅的削减,而美国利用其大国优势,对谈判进程百般阻挠,所以国内有学者认为今年以内多哈回合难以得到结果。
(四)损害了各国的贸易利益
美国对其玉米的巨额补贴自然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说加拿大和巴西。加拿大每年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玉米,美国的补贴使得加拿大的农业受到冲击,农民遭受损失;而巴西也是世界上生产玉米的大国,美国的补贴令巴西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加拿大于2007年1月份向DSI3投诉美国的农业补贴.巴西在2007年7月份也向DSB提出了申请,这两个案子中国都做了第三方,并且后来两案合并为一个案子。该案作为第三方的国家众多,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智利、印度、墨西哥等,欧共体也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DSB于2007年12月17日正式决定设立专家小组,而两天之后美国《新能源法案》就正式签署生效了,至2010年年初,此案仍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于今年年初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于2月份对外了初步裁决。中方认为美国的以白羽鸡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存在着倾销,这使得中国国内肉鸡产业受到实质性的损害,并且美国的倾销与中国肉鸡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表示商务部以后可能会对美国的白羽肉鸡产品执行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尚没有就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向DSt3提出异议。
引起这场争端的原因是大量的低价鸡肉涌人中国禽肉市场,所以中国不得不就美国鸡肉采取反倾销措施。归根结底就在于美国的鸡饲料非常的便宜,因为作为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的玉米非常便宜,这还是因为玉米巨额补贴。美国的农业补贴不只是影响农产品,还影响到其下游相关产品,这里玉米的补贴是鸡肉的上游补贴。
从这里我们可看出美国玉米补贴对许多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会产生连锁反应。
三、.WTO应采取的措施
(一)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
前面提到.WTO多边贸易协定中的《农业协定》.其中有对研究性协定的豁免,即不受农业补贴削减承诺的约束,笔者认为此规定有不妥之处。
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由于美国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果WTO的DS13不对此加以干涉.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WTO的特殊协定中还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里面的第四部分内容是“不可诉补贴”.也称为绿色补贴。该种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特定的补贴,即并不针对特定的地区、企业或产业的补贴;第二种是特定的补贴.分为三类:研究性补贴、环保补贴和贫困补贴。我们可看出这与《农业协定》的附件二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不可诉补贴”已于1999年终止,此类补贴也已成为可被提讼的补贴。虽然《农业协定》与《反补贴协定》并不存在附属关系.两者的地位相同,但笔者认为“不可诉补贴”的终止意味着研究性补贴与环保补贴本身可能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将其转为可诉讼的.当发生争端时也可就此问题提讼。而农业补贴亦为补贴的一种,当一国实施了不公平的行为并损害他国利益.当然能够提讼因此.笔者认为应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这样才更加的公平
(二)DSB应提高工作效率
WTO的DSB是根据WTO协定项下的《争端解决谅解书》来运行的,自WTO成立以来已受理了四百多起案件。虽然它的构建是一种突破性的进步,还被誉为“WTO皇冠上的明珠”,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笔者认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就是效率低下。
如前面提到的加拿大和巴西诉美国农业补贴案。是2007年年初提交给DSB的,直到现在仍未有定论,虽然此案较为复杂,牵连因素众多,但超过三年的时间仍然未能完结,令人不能不为DSB的工作效率担忧。
美国是一个经常利用DSB效率低下这一缺陷的国家,在中国加人WTO后,第一个案子即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对多个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钢材实施了保障措施。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因为它的理由充分,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败诉却仍然要采取该种措施,原因就在于为自己国内的钢铁企业争取缓和的时间。因此,WTO应该将如何使它的DSB更具效率放入下次部长级会议的议程之中。
(三)WTO应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
多哈回合的主题是“发展”,现在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细化到多哈回合的议程中就是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削减自身的农业补贴,而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降低其国内非农产品市场准人的标准,双方都不肯让步。这种局面是由于过多的政治因素参杂在谈判之中。
从GATT过渡到WTO整个法律框架完善了许多,诸多论著都将其描述为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实际上政治因素仍然充斥着整个WTO多边体系。虽然WTO避免不了其内部仍具有“政治”的成分,并且这种成分处于主导的地位,但WTO的整个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的法律化。而美国利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政治因素来影响法律因素,这是与WTO的最根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WTO由众国家组成,国家之间地位平等,WTO也并没有一个高于国家,从而对国家进行管辖的机构的存在,所以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所难免,但总的发展方向不应被左右。美国的此种做法是在“开倒车”,阻碍WTO在其正确道路上的前进。若WTO能够更偏向于“规则取向”,就能使国家之间的贸易更趋于公平,更加良好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碳排放权;气候正义;分配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5)01―0034―07
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气候协议制定减排制度已一种共识。然而《京都议定书》之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形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原因是各国对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存在巨大分歧。如何为各国分配碳排放权才是正义的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为此,本文从气候正义的视角提出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原则和路径。
一、国际碳排放权的缘起
国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不受限制的自由到一种由协议规定的权利,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事实。即科学界、国际社会和国家间对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共识。
(一)全球变暖已是科学界不争的事实
气候变暖问题首先是由科学界提出并推动的。1820年开始,全球变暖就引起西方科学家的关注。德国天文学家Herschel最早研究太阳黑子对地球气温的影响。1827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了二氧化碳可能吸收太阳能的结论。1861年,爱尔兰物理学家John Tyndall通过实验发现,大气中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热辐射吸收和释放能力,其量变可能引起气候的异常。1896年瑞典物理学家Arrhenius将Fourier的理论定义为“温室效应”,并首次提出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对气候造成显著影响。
全球变暖问题在20世纪后半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1971年,美国大气研究员会的威廉・凯洛格在一次会议中提到“因人类的疏忽而对气候造成的影响”问题。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提出:倘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仍如现在这样不断增加,那么20世纪末气温的上升将达到可以测量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出现显著的增温现象。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该组织现在是气候变化报告最权威的机构。截至目前,IPPC已经了五次评估报告,结果证实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时,证据也表明“温室效应说”解释全球变暖是科学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理论有“温室效应说”“太阳活动说”“天文冰期说”“潮汐调温说”“海洋调温说”等理论,但只有“温室效应说”属于人类影响气候的范畴,并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对冰芯的空气采样研究表明,过去长达65万年内,大气二氧化碳的碳浓度一直保持在180ppm和300ppm之间。但从工业化革命早期到2005年,这一数值从大约为280ppm达到了379 ppm,并且其他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在快速增长,如甲烷从715ppb上升到2005年的1 774ppb,氧化亚氮从270ppb上升到319ppb。虽然甲烷和氧化亚氮在大气中的浓度小,但甲烷对增温效应的贡献是15%,氧化亚氮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310倍。目前,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被认为是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却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因此,从科学上讲,防止气候变暖必然要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
(二)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1979年,世界气象组织发起了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大会以“气候和人类”为主题。大会承认因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迫切的解决。大会同意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科学委员会共同负责制订一个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定期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982年在内罗毕人类环境特别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社会不但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而且开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1985年在奥地利召开的温室气体国际研讨会呼吁,必要时考虑草拟一个控制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国际公约。1988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主题为“变化中的大气:对全球安全的影响”世界大会,呼吁全球应当采取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89召开的几次有关气候变化的会议,均表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和采取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20世纪90年代后,气候变化不但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且由国际社会达成应对的国际公约。1990年,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呼吁立即开启气候变化公约谈判,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保护气候的第45/212号决议,决定成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问谈判委员会。1991年,政府问谈判委员会正式成立,气候变化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序言中承认,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1994年公约生效,为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公约缔约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开缔约方会议(COP)。1995年,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召开,通过了“柏林授权”,并成立“柏林授权特别小组”,负责进行公约的后续法律文件谈判。
(三)各国政府共同制订《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开启了国际社会以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时代。为了保证公约得到有效实施,1997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提出了碳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即“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同时该议定书明确了附件B中的缔约方在第一减排阶段减排目标,并规定了缔约方实现减排目标的三种机制。应当说,《京都议定书》最大的优点是其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如果不采取多边协定的方式约束缔约国的,就无法在对抗气候变化上取得显著进步。所以,《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生效,标志着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并上升至法律层面,碳排放权成为一种由法律赋予或规定的权利。
二、国际碳排放权的厘定
全球大气环境中,一定含量的温室气体不会引起气候变化.但如果温室气体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造成明显的气温升高,引起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化要将温室气体含量控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碳排放权就是这种容许范围内的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它不同于传统的权利,而是由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
(一)国际碳排放权的内涵
国际碳排放权是国际法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国际条约所赋予的向大气排放一定数量温室气体的权利,其实质是权利主体获取的一定数量的气候环境资源使用权。这种权利不同于传统的权利,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权利的本质上不仅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国际碳排放权形式上表现为国际条约允许某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实质上是重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即只有在该指标规定的数量范围内排放温室气体才是合法的,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权利的主体范围广泛。气候资源无法为任何国家独占使用,是公共物品,全人类都有权使用.所以国际碳排放权的主体是全人类。但国际碳排放权经过分配后,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自然人、法人等。
第三,权利的客体是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资源。碳排放权概念是在大气环境容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权利以大气环境容量为客体 。人类的早些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大,并没有超过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或一定的温室气体含量.也就没有将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作为一种资源。只是由于化石燃料大量使用,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太快,严重超过了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得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种资源不具有特定性和排他性,与传统物权法中的客体有所不同。
第四,权利的内容是主体对若干大气环境温室气体容量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具体而言,权利主体可以占有其拥有的排放指标而不做任何使用,也可以自己排放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或者将盈余的排放指标赠予、出卖给其他主体。但权利主体一旦使用,或以其他方式处分了排放指标,这种权利就予以消失。
(二)国际碳排放权的属性
关于碳排放权的性质,目前存在准物权说、生存权说和发展权说。本文重在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所以仅分析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属性。
1.国际碳排放权是一种生存权。
生存权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产生的自然权利或者是“法前”权利,即伴随人的出生而产生的一种权利,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在生理意义上得到延续的权利,而且指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人民在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得到保障的权利;不仅包含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财产不遭掠夺、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和不断提高。
国际碳排放权是国家存续的前提。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或民族,只要存续,其衣、食、住、行等过程必然产生温室气体,所以碳排放权的享有及其指标多少直接关系到个人、国家或民族的生存空间和状态。从这个意义讲,国家争取碳排放指标就是保障国家的生存空间,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碳排放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没有碳排放权就没有生存权。产生影响。第一,它是一项天然权利,其是否享有与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发展程度无关,分配过程中不能随意剥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需要。第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生存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都无从谈起。国际碳排放权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意义如此重大,分配方案应考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生存需求。第三,它最终是为了满足国民生存的基本需求,分配方案应当考虑国家的人口因素。第四,生存权是一种靠国家的积极十预来实现人“像人那样生存”的权利。,意味着积极谋求碳排放权是国家的一种责任,国家不能在气候谈判中随意妥协。
2.国际碳排放权是一种发展权。
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受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控制,争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而提出的。后来,瓦萨克提出第三代人权理论时,将发展权归为第五代人权。l979年,联大第34/36号决议通过的《关于发展权的决议》强调发展权利是一项人权,平等的发展机会不仅是国家的特权,而且是各国内个人的特权。1986年,联大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目前的大多数二氧化碳排放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的“副产品”,“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个发展问题”。所以发展中国家强调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关研究表明.任何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均出现了人均二氯化碳排放高峰期的现象,所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就要增加碳排放,排放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就要改变原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因此排放权是…种发展权,这种观点也体现在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中。
发展权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之上,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积极努力消除发展的各种国际,进而平等的参与国际气候事务,还要求发达国家应采取行动为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应对气候变化是各国共同的义务,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不同。具体而言,在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中,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需要,给予特殊的制度安排。
三、气候正义在国际碳排放权分配中的适用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运动向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它强调在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利益和负担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各个主体必须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气候正义关系到减排协议是否能够被各个国家所接受,所以“如果不解决气候变化与正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就绝不可能成功应对气候变化。但是,公平、正义作为判断一种法律制度具有正当根据的价值标准,具有丰富的内涵, 正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墨说:“正义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可随心所欲地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模样”。但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气候正义至少应当包括了程序正义、矫正正义和代际公平。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亦应遵从合国际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和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
(一)合国际法原则
国际法体现了各国的协调意志,是各个国家互谅互让、的结果。国际碳排放权问题事关各国的生存和发展利益,其分配必须符合国际法,否则其分配协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合国际法原则要求国际减排协议应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其内容与现存的气候协议相一致。首先,国际减排协议的拟定过程是透明和民主的。公约所有缔约方都有参与协议拟定的机会,都能充分表达自己意愿,而不仅仅是个别强权国家或利益集团的参与,或者是由个别利益集团依据区域性条约进行的制度安排。如欧盟单方面对国际航班征收碳税的措施,引起了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的不满,其合法性也受到了质疑。其次,国际减排协议的谈判应建立在已有的气候协议机制之上,如《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不能抛开现有的机制,以未被国际社会接受的新机制进行。最后,国家减排协议的内容应与现有的国际法规范一致,如《联合国》、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国际习惯.特别是他们不能与《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存在矛盾或冲突。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国际环境法领域中,“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最早出现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中,最终由1992年《里约宣言》予以确认。同时,该原则也写入了1992年公约的序言、第3条和第4条。《京都议定书》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但对公约附件一国家和其他国家规定了不同的减排义务,这种制度安排是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具体实施。气候变化是由温室气体累积的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较早进入工业化,温室气体历史排放值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历史排放值少。且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度也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国际碳排放权分配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祖父原则”,应考虑各国的碳排放和碳汇贡献,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应当考虑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压力和面临的困难,由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和资金的援助。
(三)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
国际帕累托主义不是一条伦理原则,而是一种实利性制约因素:在国家间体制下,如果协议得不到所有国家的认同,那么它是不可能达成的,国家只会加入服务于自身利益的协议。全球减排协议必须遵守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即所有国家必须相信自己会因为国际减排协议的签署而使自身境况自然好转。并且,“有效的气候行动必须把绝大多数乃至所有的排放量较大的国家动员起来”。所以,全球减排协议必须反映各国的利益需求,让所有国家能享受到减排带来的好处,不能因为减排让某些国家的发展受到阻碍,或者让个别国家享有“超额”利益。
四、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路径
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路径,是国际社会通过何种方式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各个国家(包括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问题。气候变化的应对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共同行动,国际减排协议的实施更有赖于各国的积极遵守,所以其拟定者应满足全球性、政府性和职能性三个特征。目前主要有两种路径,即国际社会以公约缔约方大会、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大会的形式通过碳减排协议,分配国际碳排放权。
(一)公约缔约方大会
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公约的缔约方会议有权通过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协议。公约第二条规定:“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本公约的各项有关规定,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缔约方会议作为本公约的最高机构,应定期审评本公约和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履行情况,并应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为促进本公约的有效履行所必要的决定……”据此,公约缔约方大会有权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文书和促进公约有效履行的必要制度,这种法律文书和必要制度当然包括含有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减排协议。事实上,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各缔约方也积极履行了议定书的内容,说明国际社会承认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气候协议分配碳排放权的方式。目前缔约方大会主要是通过柏林授权特别小组,负责进行公约的后续法律文件谈判。
篇4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电力;节能减排;能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76-02
我国CO2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低碳战略是非常必要的。分析我国CO2的产生结构,可以看出,因为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组成,所以现今CO2排放大部分源于能源部门,而电力行业又首当其冲。所以,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电力行业减少排放CO2的潜力很大。全球温度正在缓慢升高,宏观把握经济、环境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完成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转变,是我国电力行业无法逃避的重要问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1 我国电力行业的低碳化现状
1.1目前国内电力行业的CO2排放特点
1)用于发电产生的CO2总量急剧升高。2005年电力系统的碳总排放量是25年前的6.57倍;不光如此,该排放量在所有化石能源碳排放量中所占分量越来越多,从25年前的21.07%,现在已经升至05年的38.73%,基本上已经在全国CO2总排量中稳居高位;
2)目前中国的电源结构仍是以煤炭为主体,总装机容量中煤炭发电装机占3/4以上,而低碳电源所占比例很少。用煤发电产生的CO2更是占总排放量的95%甚至更高;
3)我国电力的碳排放系数与发达国家相较非常高,2005年时是222.95g/k·Wh,可大部分发达国家多在100g/k·Wh~150g/k·Wh之间。
1.2我国电力行业目前实施的低碳化举措
低碳化在我国电力系统推广起步较晚,所以截止目前为止还未电力系统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应采取的应对举措,初步采取的相关措施有:
1)为了节约能源、增加电力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节能发电调度办法》;
2)国家发改委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要求,2010年时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的百分比从目前的不足1%升至10%,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合适的低碳电源,CO2排量极少,并可有望达到零碳排放。所以,全力支持开发可再生能源,可以在发电结构的层面上达到CO2排量的降低;
3)我国的华能发电集团为达到增加发电效率和环保效益的目的,推行了“绿色煤电”方案,渐进式的研发及学习引进先进清洁发电技术和CO2减排措施。
1.3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力发展的新思路
1)电源结构向多样化发展
若要达到电力行业低碳化转变的目的,需要调整我国现在的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在电源中所占比例,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转变、能源系统的发展前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温室效应等诸多因素,结合发电费用及对自然的保护,大力开发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新能源,减少煤炭在电源中的比例,达到电源的多样化、合理化。
2)低碳电力要从技术创新出发
要依托目前的能源结构达到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愿景,需要利用低碳技术来增加化石能源利用率及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相较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还很不够,但是基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现在,也可能在以后的几十年内,煤炭还会是中国一个主力的电源,因此大力发展与推广洁净煤技术意义深远,另外,也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发电技术,寻求能够替代煤炭的主要发电能源。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力行业的应对
2.1优化电力行业战略规划及能源结构
目前国内要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相应的改变电力行业的战略计划,之前的电力行业发展战略仅是单纯由电力供给的层面出发。然而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调整以前传统的战略规划模式,一方面要考虑电力供给的方式,利用选择电力供给投入或者节能投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电碳排放量;另一方面,也要调整之前只在资源约束下的电力供需增长与电力结构规划,把减少CO2排量当成满足电力需求的约束,进而约束电力系统结构的含碳量。在考虑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条理、全力的发展以水能、风能为主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模式,以水电和风电替代传统的火力发电,每1kW·h能减少约1 kg的CO2排放量,将有显著的低碳效益。
2.2推广特高压和智能电网
我国的能源产地和需求地分布非常不均匀,这就导致了以西电东送为代表的远距离传输电力模式,因此电网在该模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能源传输作用。那么如果采用先进的能源传输技术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电网传输中的碳排放量。2008年,国内电力行业的供电损耗率为6.64%,损失的电量为226.6TW ·h。而该电量损耗让电力行业多产生了约1.58亿吨的碳排量,已经大于电力总碳排量的5%。输电电压等级的逐渐提高和先进输电技术的慢慢推广使得电网的输电损耗量还有很大的降低潜力。目前我国正开发与应用的超高压输电方式,理想条件下能使目前输电损耗减少75%甚至更多,显示出明显的低碳节能潜力。
2.3使用节能发电的调度模式
以前的电力调度通常使用经济调度模式,就是以电力系统的发电、工作成本最低来进行调度。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调度电力系统的方针要在合理考虑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等多个部分的能源消耗和节能减排潜力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的调度方法,大力支持可再生、低耗、高效、少污染的机组工作,减少高耗能、大污染、有悖于国家条文的机组工作,采取调度方式的改进。
2.4变电所的节能
1)选择合适台数的变压器;通常变电所都配有2台及以上的变压器,只有当最高负荷运行时所有变压器才一起工作,因此要尽量在低负荷运行时减少一些变压器能量损耗;2)依据经济约束的方针选择无功补偿容量;4级100kW和更高功率电动机上配置无功就地补偿器,降低无功环流造成的能耗;3)让变压器最佳负载率下工作;因此时效率最大,同一台变压器,若负载的功率因数已定,其最大效率也确定。
3 结论
身处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中,电力系统向低碳化转变意义深远。这包含了到电源结构的合理整合、电价低碳政策的确立、低碳技术研发等很多方面,若可以从上述重点方面的研发上创新,电力行业的历史将会改写。低碳电力涉及到电气工程、能源、经济等很多方面,其研究也要全面考虑,并基于我国具体国情,为我国经济向低碳化转变及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污染 防治
农村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因此必须保护农村环境,为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当前农村存在的污染问题主要有:
1.乡镇企业的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这无疑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壮大农村经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乡镇企业在发展中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问题也是很严重的。
乡镇企业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企业多,“三废”
排放量大,乡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大部门的各个行业。污染比较重的有造纸(制浆)、电镀染料、制革、农药等行业。乡镇企业中这些行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三废”处理设施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等十分严重。(2)、乡镇企业污染源点多面广:乡镇企业规模小行业多,资源利用率低,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因缺乏环境保护和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的环境及社会效益,乱占耕地,滥垦乱采,浪费资源,污染环境。(3)、乡镇企业以其数量多,规模小,污染源分布广,对环境的直接损害相当严重。(4)、乡镇企业缺乏应有的统一规划管理,盲目上项目到处建项目,使环境普遍遭受污染。(5)、因乡镇企业存在多级管理和多种所有制,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环保工作也不好管理。(6)、尚未制定完善的乡镇企业法规,执法人员无依据,也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之一。(7)、农村乡镇一级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再加之乡镇企业数量多,范围广,无专门管理人员,也是造成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失控的原因。
2.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农用化学物质,这些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一方面使农业大幅度增产,经济效益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降低产品质量。
2.1 化肥污染
据统计,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约有70%逸失于环境中,造成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化肥随农业退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据监测,农村许多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都严重超标,其中还有一些致癌物质,对人、动物都有威胁。二是不合理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三是化肥中重金属、无机盐等有害成分,由于长期施用对农业环境造成影响,影响了植物品质。四是化肥不合理应用,还会造成大气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氮的逸失,进入大气,造成污染。二氧化碳肥的不正确使用,也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强温室效应。另外还会造成植物营养失衡,如植物陡长造成病虫大发生,引起污染。
2.2 农药的污染
我国在1983年以前生产的农药以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为主,占总量的53%。由于农药的利用率低于30%,所以70%以上的农药散失于环境之中,使大气、土壤、水体、农畜、水产品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一些高毒农药的施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杀伤害虫的天敌和其它益鸟,影响了生态平衡。同时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使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大多数农药以喷雾剂的形式喷洒于农作物上,只有10%黏附于作物上,而大部分喷洒于空气中,并通过皮肤和眼睛粘膜表面接触损害人体。再是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致癌。田间施药时部分农药落入土中,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也因风吹雨打渗入土中,大气中农药被灌溉水、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中,污染了水源。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的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2.3 塑料薄膜污染
农膜的使用一方面给农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使土壤的通透性变差,另外地膜中有害物质的分解还会对农产品品质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大部分农膜使用非降解地膜,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在地膜残留严重的地方,农作物减产20-30%,这对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2.4 空气污染
以前,在农村每当农民收获完小麦、玉米后,剩下的秸秆就要焚烧掉,一方面焚烧后的灰分可当化肥,另一方面省去了清除的力气。可是焚烧的浓烟不仅使行人烟眼流泪,而且给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增加了二氧化硫和降尘的含量。
3.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 解决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依照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方向。乡镇企业生产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淘汰陈旧设备,最大限度提高物质产品转化率,降低物耗、能耗、水耗,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减少“三废”排放量。
3.2 增强各级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是防治农业污染的前提和首要任务。大力向农民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使其正确合理施用有机肥的新技术、新方法,为综合防治农业污染奠定基础。
3.3 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采取新技术,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机械化肥,深施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是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搞好农业科技示范,组织农业攻关。其次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科学制定规划,坚决兑现政策,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污染的监管执行力度,把农业环保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篇6
一、目前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概述
20世纪70-80年代,由于我国天然气产量小,价格管理形式是单一的政府定价;90年代后,为鼓励生产,缓解供求矛盾,天然气实行了计划内外的双轨制政策。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内容包括:简化价格分类;将天然气出厂价格由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并存,改为统一实行政府指导价,供需双方以国家规定的出厂基准价为基础,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具体结算价格;建立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机制。
我国当前天然气定价机制遵循在体现价值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一原则。2005年天然气出厂价格统一实行政府指导价,归并为两档价:将实际执行价格水平接近计划内气价且差距不大的油气田的气量,以及全部计划内气量归并为一档气,执行一档价格。范围包括:川渝气田、长庆油田、青海油田、新疆各油田的全部天然气(不含西气东输天然气);大港、辽河、中原等油田目前的计划内天然气。除此以外,其它天然气归并为二档气,执行二档价格。其中,一档天然气出厂价在国家规定的出厂基准价基础上,可在上下10%的浮动范围内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二档天然气出厂价格在国家规定的出厂基准价基础上上浮幅度为10%,下浮幅度不限。此外,规定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年调整一次,调整系数根据原油、LPG(液化石油气)和煤炭价格五年移动平均变化情况,分别按40%、20%和40%加权平均确定,相邻年度的价格调整幅度最大不超过8%。我国天然气的出厂价大多采取的是消费结构价,即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定价,以照顾各类用户的消费承受能力。在2007年8月30日国家出台的新的天然气产业政策中,根据天然气下游用户的用气特点,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天然气终端用户价格则是由出厂价加上管输价格形成城市门站价,然后加上城市输配费后构成。管输价格主要包括输气管线建设和运营成本,在价格制定过程中还需考虑成本补偿、投资年限、用户承受力等因素。配气价格则是指天然气到达各城市门站后,各级天然气支线及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主要以天然气销售公司的增容费、计量费、调峰费为基础,加上税金及适当的利润制定的。
二、我国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价格的合理化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气价水平取决于天然气的定价机制,我国现行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成本加成定价法运用不充分。当前天然气定价所依据的成本,未考虑环境治理成本、安全系数成本、退出成本等外部不经济效应,未将上述成本内部化;加上在天然气发展初期,受政府鼓励消费政策的影响,终端价格制定得较低,在下游天然气企业靠政府补贴得以维持的情况下,许多工业企业却因天然气价格低廉,拿去生产能耗大、附加价值低的产品,扭曲了价值,也影响了整个能源体系的协调稳健发展。
2.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在天然气发展初期,供大于求时,为鼓励各类用户使用天然气、增强天然气价格的竞争力,可采用量多价优的手段。而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增长速度快,目前已出现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至2005年底,天然气人均占有量为1.0×104-1.7×104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7×104立方米的1/7左右;2000-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平均增速为16%,而2008年国内产量761亿方,储量增长率仅为6%。供给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需求增长,造成天然气储采比持续下降,从1998年的59年下降到2008年的32年,远低于世界平均的60年水平。
3.未能反映季节性特征。天然气消费量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春季需求量大而夏秋季少。以北京为例,2004年冬季最高用气量与夏季最低用气量之比为13∶1,而2010年1月3日当天北京天然气用量达到4751万立方米,2009年增幅达31%,更是创11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按照2005年国家颁布的定价机制,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每年才能调整一次,这明显不能反映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季节性变化。
4.与其他替代能源相比价格不合理。我国的天然气价格
除了2007年发改委上调了工业用气出厂价格400元/千立方米外,调幅度为15%左右,再未作调整。而同期石油、煤炭价格均曾进行多次上涨。2009年8月《天然气能量的测定》的实施,标志着天然气计量方式与国际接轨,由体积计量变为能量计量。
三、完善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应考虑的因素
当前,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尚不完善。推进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天然气供求状况、来源多样化、行业特点等因素。
1.天然气长期供不应求的态势。根据中国社科院的“2009能源蓝皮书”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200亿立方米和2000亿立方米左右;201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为200-300亿立方米,进口占比约20%,2015年缺口为300-7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到700-1000亿立方米,2015-2020年进口占比将进一步扩大至30%-40%。既然我国的天然气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那么就应当采取相对较高的价格策略。
2.天然气来源多样化的趋势。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将呈现来源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国内生产以外,还将大量进口国外的天然气。未来我国进口天然气包括管道天然气和海运LNG两个部分。气源情况按地理区域划分,主要分布在4个区域:中亚地区、远东地区、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其中管道天然气来自于中亚及远东地区,而LNG则来自于亚太及中东地区,通过海运进口到我国东南沿海。天然气来源的多样化决定了天然气成本的多样化以及天然气价格的多样化。
3.促使天然气市场迅速发展的各项因素。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降低煤炭在我国的使用比例,改善能源结构对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至2020年城市化水平会由现今的35%增长至55%,将有更多的人使用城市燃气,提高生活质量。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天然气是一种安全、洁净的能源,杂质含量极少、燃烧效率高,排污量明显小于原油和煤,有利于减少温室效应。
4.天然气行业自身的特性。任何一种产品的定价必须要结合行业自身的特性,天然气也不例外。其定价主要取决于油气田的开发处理成本和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其中,开采成本在开采周期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当位于开采中期产量达到最高时,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大;而随时间的延伸,天然气的开采成本逐渐呈上升的趋势。同时,我国物价水平近年逐步攀升,管网材料的造价费以及施工费也随之提高,对应天然气总成本逐步抬高。
四、完善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基本设想
(一)基本指导思想
1.实行相对较高的天然气价格策略。不管是何种产品,过分依赖国外进口都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天然气消费,以尽可能减少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针对我国国情,应采取相对较高的天然气价格策略,发挥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也就是说,未来我国天然气价格应高于国际市场的天然气价格,这样通过价格杠杆才能有效地抑制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以及达到使用的目的。当然,在实施相对较高的天然气价格政策的同时,对于生产农用化肥、公共交通以及困难家庭使用的天然气,可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以增强调价方案的可行性。
2.实行多样化的价格策略。近十年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
迅速,天然气供给正在形成由国产天然气、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中亚天然气、进口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缅甸天然气五种来源组成的多元化供应格局,西气东输二线进口中亚天然气的成本不菲,海上进口LNG的价格同样昂贵,未来还可能有俄罗斯、缅甸来气,外来气在中国天然气消费中的比重将渐渐提高。天然气价格应当和国际接轨,这样才能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供气安全系数。
(二)定价方法
目前产品的主要的定价方法约有以下几种: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定价法;二是以需求为基础的需求导向定价法;三是以竞争为基础的竞争导向定价法。具体到天然气行业来说,有加权平均法、一气一价、区域定价、老气老价新气新价、超量浮动价等多种定价模式。在我国天然气市场完善的竞争体系尚未建立之前,最可行的策略为在政府放宽调控的前提下,采用完全成本加成法的定价模式:(1)国产天然气。城市燃气用户消费价=井口价+管输费+城市配送费。其中,井口价为按热值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的价格。(2)进口天然气。城市燃气用户消费价=到岸价+管输费+城市配送费。
(三)天然气价格的管理
考虑到天然气带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在我国又属于稀缺资源,应当对其价格进行管制。还将用资源税等税种作为调节杠杆,来弥补管道建设成本,弱势消费行业;也可对于困难户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总之,在居民可承受的价格下,尽量增加社会福利,使更广的人群收益;并且实现上下游价格联动,使得价格调整可以在产业链中各环节受益。
(四)天然气价格调整周期
篇7
关键词:交通运输项目;效益和费用;外部效果;措施建议
交通运输项目是人员、货物和信息流通的物质基础,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交通运输项目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引起的成本包括通过市场价格体现的经济成本和非市场力量能够调节的影响。对交通运输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除了要考虑项目本身的效益和费用外,更重要的是对项目的外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一、交通运输项目的概念及其特点
1.交通运输项目的概念
世界银行在1994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把交通运输项目定义为“以道路、铁路、航道或各种客货运输枢纽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与载运工具一起所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是支撑一国经济、决定该国经济活力水平的前提,是国家最主要的基础产业。”按照交通运输的方式可以将交通运输项目分为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形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不仅能够满足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需求,而且从整个社会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运转总成本和相关领域的费用总支出,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交通运输项目的特点
目前就交通运输项目的特点理论界基本达成一致,具体方面如下:
(1)基本特点
交通运输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的特点,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保障。项目网络效益大、覆盖地域广,常常涉及大量的组合投资。
(2)准公共产品属性
交通运输项目的准公共性是决定交通运输业属性的核心和基础,主要体现在“拥挤临界点”上。在运输量达到“拥挤临界点”以前,交通运输项目的公共性明显,即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当超过这一临界点时,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例如,我国铁路运输能力处于紧张和短缺的状态,市场之外的“地下经济”悄然壮大,其价格受供需调节,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3)外部性显著
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一方面项目的建设为社会提供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地区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项目也会产生非市场力量能够调节的外部成本,例如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
二、交通运输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交通运输项目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进行经济分析,既要进行财务分析,考虑项目的经营现金流,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又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必须考虑项目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项目的直接效益主要表现为有项目相对无项目时运输总费用的节省及项目带来的其它净效益,项目的直接费用主要表现为线路、枢纽、运输工具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运营费用。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也成为外部效益和外部费用,统称为外部效果或外部性。
1.交通运输项目的内部效果
项目的直接效益分为可以货币计量的和无法货币化计量的效益。可以货币化计量的效益包括运营费用的节约、时间的节约和事故的减少量等,根据有无对比法通过定量分析来衡量其大小。不可货币量化的直接效益包括运输服务带来的舒适性、方便性和可靠性,运输安全和运输质量的提高等,对于无法货币化计量的效益根据其重要程度做定性分析,说明其性质和范围。
项目的直接费用可以通过货币值来度量反映,包括项目的投资和经营费用。交通运输项目的投资是指项目建成达到正常运营状态所需要消耗的资源、劳务和资金的总和,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项目的经营费用是指在运行年度为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而实际发生的费用。
2.交通运输项目的外部效果
交通运输项目的外部效果表现为正的外部效果和负的外部效果,即间接效益(外部效益)和间接费用(外部费用、外部成本)。正的外部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的收入等。负的外部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温室效应)、生态破坏、能源消耗;交通事故及运输安全损失;交通拥挤;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等。
对交通运输项目外部效果进行鉴别和度量能够为项目的决策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外部性理论的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在运输产业的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中也存在问题。比如,理论研究多侧重于对交通运输负外部效果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探讨,对于正的外部效果的分析相对弱化。因此对交通项目的正、负外部效果都要进行度量计算,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交通运输项目外部效果的度量
1.外部效益的度量
交通运输项目外部效益的评价具体可以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类。对经济效益和一部分社会效益进行定量评价,包括:就业效益、交通安全效益、资源利用开发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对于不能定量分析的社会效益进行定性分析,评价项目带来的社会效果,包括:地区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区域间的交流等。
交通运输项目带来的最明显的外部效益是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这类效益的计算,分为项目建设本身促进的经济增长和建设后运营促进的经济增长。项目本身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基于交通建设项目投资额和GDP增量之间的数量相关关系,为交通运输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交通运输正常运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可以通过衡量交通运输项目建成后带来的交通运输量、周转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来分析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交通运输量的预测也尤为重要,具体可以根据经验数据进行趋势推测。
需要注意的是:(1)并非每一个交通运输项目都会产生之前提到的各项效益,产生效益的程度和大小也各有不同,对于能够计量的效益要尽量进行定量分析,对于项目各项效益加权求和,最终得出项目方案的总体效益。(2)对项目财务分析也尤为重要,财务效益为项目提供持续的现金流,保证项目的正常持续运作。财务效益可以按市场的现行价格进行计算,包括机场、港口、火车站等的使用费以及公路、铁路等的通行费。(3)财务效益不显著,但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可以通过财政手段予以支持。
2.外部费用的度量
交通运输项目的实施可能带来财产的损失、土地占用、噪音、视觉干扰和环境污染等。对于可量化的指标采用广义效益—费用分析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将相应的指标货币化,对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中增加资源、环境成本进行统一的分析与评价。对于无法进行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以德尔菲法为主的定性评价。
外部费用(外部成本)指标的选取是对外部成本进行货币化的必要条件。例如,财产的损失可以通过人们愿意出售现有房屋的最低赔偿价进行衡量;噪音、视觉干扰可以根据愿意支付的房屋价格来进行计算,符合支付愿意原则;环境污染的计算难度较大,一些国家对于交通项目对环境的污染计算采用“防止成本法”和“损坏成本法”。
需要注意的是:(1)交通运输项目带来的外部费用大,环境、生态等由此付出的代价也很大,甚至难以度量。对于此类项目要慎重实施,要优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结合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项目承担外部费用的能力,尽量把费用降到最低。(2)外部成本的计量要根据“有无对比”原则,即增量成本,考察有项目相对于无项目时所带来的边际效应。
四、交通运输项目外部效果问题的措施建议
1.对于外部效益明显的交通运输项目
(1)财政支持。政府要对外部效益明显的交通运输项目予以财政支持,包括财政补贴、减免税等。政府对项目提供补贴,能增加社会效益大的产品供给,是一种纠正市场机制失灵的行为,目前许多地铁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政府的补贴。
(2)政府提供。交通运输项目的社会效益明显大于私人效益,单纯由私人提供会导致项目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对于这类项目,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建设或提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3)政策优惠。制定其他优惠政策激励私人部门进入交通运输业。如提供贷款担保、专项低息贷款、运营补贴、技术支持等。
2.对于外部费用明显的交通运输项目
(1)完善制度。导致交通运输存在负外部性的原因之一是制度的缺位,对某些稀缺资源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制度,使得对这些资源的使用缺乏有效的调节,造成无序滥用的现象,如项目对土地的占用。因此应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确定资源的使用价格,使价格能够反映全部的成本,引导当事人的行为决策,以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2)建立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价格调节机制来控制负外部性的发生,实现“谁污染,谁付费”的价格调节机制,使得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等,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3)市场手段。通过建立税收、收费和许可证交易的制度,以控制土地滥用、噪声、环境污染等负的外部性的发生。
(4)专家和民主决策。采用专家决策和民主决策相结合的形式,对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定价进行评估或研究,体现服务民众的目的,同时保证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魏国梁 朱小菊: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探析[J].经济师论坛,2003(10).
[2]隋 毅:交通运输外部性理论在《英国交通运输业的未来》政策文件的体系.交通纵横, 2010(11).
[3]吕正昱 季 令:交通运输外部成本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005(7).
篇8
【论文摘要】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一个用途广泛而又争议颇多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虽然对这一原则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在具体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和争议,所以更加确切地说,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法原则。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讨论日趋白热化,主要表现为其适用的规则以及其国际法地位。本文试图从这两方面着手,并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以及中国的国情,对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进行简要论述。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水平日益腾飞,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可是这些都并不能否认我们每天处在一个无法衡量风险系数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现实。从非典到H1N1,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这些都一直在告诉我们,风险是时刻存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大自然的无情和新技术的适用都给人类带来潜在的风险。如何应对各种天灾或者人祸造成的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许多政府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环境法中“vorsorgepnnzip”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到区域环境条约中,如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发表的《伦敦宣言》就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保护北海免受最危险物质的有害影响,即使没有绝对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因果关系,也应采取风险预防措施以控制此类物质的进入,这是必要的”。《伦敦宣言》也就因此而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
对于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但是诸多学者均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即“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应该根据各自的能力将风险预防方法广泛运用。只要存在严重的威胁或者不可逆转的损害,缺乏充分的科学确定性就不能被作为一个原因来推迟采取阻止环境退化的成本—效益措施”。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其来自l998年《温斯布莱德共同宣言》:当一项活动对人体的健康或者环境产生危害的威胁时,即使有些因果关系没有得到科学上的充分确定,也应当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活动的支持者而非公众承担证明责任。在其他国际条约中也还有诸多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表述,例如《联合国世界自然》中规定:“当潜在的不利影响为充分了解时,活动不应进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前言部分论述到:“当存在着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或丧失的威胁时,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应被用来当作阻止‘采取措施来避免或最小化这种威胁’的理由……”;其他还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赫尔辛基公约》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定义都大同小异,均旨在表述:科学并不能永远扮演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以有效保护环境的角色,过度依赖科学证据可能会导致环境保护措施缓不救急,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科学上的依据尚未充分时,也应当适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免危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因而,风险预防原则便是要求在环境和资源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那些明显的确定的危险,而且对那些较小的缺乏科学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也应谨慎处之。
虽然说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一项原则,并且在诸多国际条约中都有其存在的影子,对此有学者评论到:“1990年以后的国际环境法文件几乎都采纳了风险预防原则。”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确切表述还尚未形成,由于各国的立场、利益各异,国际间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定义、实质内涵、适用要件乃至其国际法地位均欠缺共识。所以,在国际上对于该原则的实际运用还存在许多需要不断努力的空间。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
正如前文所述,风险预防原则仅是一个大的框架体系,具体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地填充,所以在适用上还存在模糊性。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法律裁决上的不确定或者基于公平合理的原则,许多学者均提出了几项在其适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条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科学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目前科学家对于人类活动对未来各种可能的情况还不能给予充分肯定,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的全球与地区效果、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都属于科学的不确定性问题。风险预防原则的前提是存在科学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对某种活动或事物的危险或损害没有科学上的肯定性结论。鉴于这种危险的可能存在,我们理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阻止这种危险的发生。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根据常理推断,一项活动理应会造成某种环境风险或危害,只是欠缺明确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该风险是否会发生;其二,某种风险将会发生或可能已经存在,但无法证明造成该风险的原因为何,即所谓的因果关系不明确。
第二,风险评估的必要进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风险的系数值进行一定的评估,即对哪些风险应当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准确的衡量。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风险阀值,也就是说在哪一个维度范围内应当采取风险预防原则,在阀值之上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阀值之下则可不作为。当然,阀值并非确定不变的,会随着每一项活动危险性增加的来降低其系数值,即高风险低阀值。
第三,成本——效益分析。有学者指出:对环境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过度强调风险预防原则,将可能牺牲其它社会福祉,因此,如将其它社会、经济因素纳入考量,对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将会是一种高成本的风险管理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运用风险预防原则来阻止某一活动的进行时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收益,包括经济的或环境的。风险预防原则似乎是保护一种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形免遭疾病、意外事故以及死亡风险,但是它是一种粗略的、有时是建立那些各个目标的不正当的方法,这不仅是因为它可能甚至已经被强制运用在某些情况下,其中,风险预防原则很可能会伤害到子孙后代,损害而非帮助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对此,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也有所体现,其表述为: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必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以符合全球的利益。由此可见,在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适用时,一定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确保收益大于成本。
第四,举证责任倒置和严格责任原则的运用。即在对该项原则适用与否的问题上,应该由开发者负担证明他们的行动将不会引起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害的举证责任。毕竟开发者掌握着较为全面的资料信息,加之通常开发者都是社会的强势方、经济基础扎实,而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相对人掌握的信息相对匮乏,地位相对较低且经济基础薄弱,故很难举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如果按照传统的举证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相对人将会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承担败诉的风险。所以,在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过程中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开发者承担举证责任,以此保护处于不利地位的相对人。也就是说,风险预防原则使环境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了。同时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保障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也激励了预防可能会产生不确定的环境影响或后果的活动。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
目前学界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还存在一定争论,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认为风险预防原则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认为风险预防原则不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根据《国际法院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国际习惯法必须满足两个要件:“常例”与“法律确信”。推之,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为各国所普遍适用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指导性的规则。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风险预防原则已经被诸多法律文件所援引,且法院在一些判决上已经对此加以适用,例如在“MOX核燃料厂案件”中的运用。此外,虽然说风险预防原则总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软法的性质,但是软法也是法律,也应该为各国所遵守,某些国家不遵守该项原则,是其不履行义务的表现,并非是该原则不具有约束力。
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确认为,虽然一些法律文件中对此有所表述,但是十分模糊和空洞且不具有公信力,且各国对此尚未达成一致,所以不能满足其普遍性的要求。加之,其作为软法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在其被完全接受之前,不宜作为指导性的规则成为判决案例的依据。
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第三种观点,即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本文也持这种观点。具体依据如下:
首先,从国际条约来看,《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里约宣言》、《鱼类协定》等等都对此原则有所表述,但是其内容仍不统一,这对于此原则的适用必然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国际条约是国际习惯法存在的权威证据,但是不能据此就将不具备统一性的原则援引为指导性规则,否则将造成司法的不确定性。其次,从国际判例来看,目前对于该原则的适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案例:“MOX核燃料厂案”、“南方蓝鳍金枪鱼案”、“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荷尔蒙牛肉案”、“匈牙利诉捷克盖巴科斯夫——拉基玛诺大坝案”。这些案件中均没有直接表述为“风险预防原则”,而大多表述为“谨慎与慎重(prudenceandcaution)”或者“风险预防方法(approach)”。
最后,从国内立法及实践来看,国际习惯的形成需要有足够数量且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国家实践,这并不是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存在如此实践,但至少部分国家应具有此种实践。德国和瑞士最早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规定,随后,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也对此作出相关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也表明,该原则正在被广大法院运用来作为裁判的依据。
由此可见,风险预防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的要求,但是由于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把其直接归入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过于草率,并且其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尚需各国统一,所以将其认定为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最具有合理性。
四、发展中国家在风险预防原则之下的“窘境”
从表面上来看,无疑风险预防原则起到预防性的作用,减少了一些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可是由于该原则在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等相关因素,可能导致处于不利国际环境中的发展中国家会因此而遭受发达国家的压制。主要表现为:
第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成为借口。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件事物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了解,不确定性不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而且不确定性都是主观的评判。对于未来的决定,无论其大小,常常不得不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一直等到不确定性完全消除才做决定,实际是对现状的含蓄支持.或是维持现状的一个借口。风险预防原则就可能成为这样的借口。加之,发展中国家的财力、物力均不能与发展中国家堪比,所以该原则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阻止某些措施实施的借口。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滋生。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发达国家设置的高壁垒,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如果加之风险预防原则的滥用,必然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WTO的荷尔蒙案例中,美国认为欧盟有阻止海外进口的倾向,因为欧盟禁止牛肉进口,原因只是基于对牛饲料中荷尔蒙含量的担心,而这种担心又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不管是人、财、物方面都如此强大的美国都面临着这样的贸易壁垒,那么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又如何争夺自己的席位呢?有人主张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即使被指责为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所不惜。但是,披着环保外衣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因为它破坏了环境风险评估系统的根基。如果基于经济的原因而忽视有关风险预防原则的科学结论,那么距离完全意义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就不远了。
第三,风险预防可能带来新的风险。风险预防原则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风险,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时应用风险预防来阻止相关措施的实施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相关产业采取措施,可发达国家却以风险预防为借口阻止其运行,潜在的风险被避免了,可发展中国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风险或许比实施该项措施还要更加巨大。最好的例子就是核电站的建设。尽管运营良好的核电站为那些旨在提高核电站安全系数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持;然而,一座核电站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还是不确定的,于是有人认为潜在的危险足以使我们采取措施停止核电站的运行。这样,核电站的风险是被消除了,可取而代之的火电站却有可能造成更危险的局面。预防措施本身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没有零风险的午餐”。风险预防原则还可能阻碍那些旨在解决风险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因为根据风险预防原则,假如初次实验失败就意味着放弃。
五、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中国如何应对风险预防原则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绿色文明的号召之下发展着我国经济,在绿色GDP的引领之下一步步向发达国家靠拢。在风险预防原则的旗帜之下,同时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所以适时地引入风险预防原则无疑会对环保、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军国家,在诸多条约都对风险预防原则加以阐述的大前提下,我国不可回避地要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正如上文所诉,在风险预防原则面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为了极大程度地克服这些不利,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新的考验。具体应对之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在与大国相抗衡的国际环境之下,如果总是被大国牵着鼻子走,难免会成为该原则的牺牲品。所以不断发展科技,建立自己的评估模式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必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大国,我所施行的每一项措施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都不会达到相应的风险阀值之上。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科学权威地位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可是这也往往为大国推行其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如现在讨论火热的温室效应,究竟是大国的诡计还是实施如此,一直都是大国在说了算。所以,建立自己的评估体系,完善自己的科学技术,不断争夺自己的话语权,为自己的国家谋福利。
2.综合考量成本——效益分析。在对某项活动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的评估中,必须考虑到该项活动的收益,或者说是禁止该项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在作出每一项具体决策之前,都应该将社会的、经济的因素考量进去,不断地运用新的科学观点来对自己的决策加以考量,使得在应对发达国家的反驳上占有更加强势的地位。这样,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也增强了管理过程的透明度,使得风险预防原则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篇9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国际环境法国际习惯法成本——效益分析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水平日益腾飞,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可是这些都并不能否认我们每天处在一个无法衡量风险系数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现实。从非典到H1N1,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这些都一直在告诉我们,风险是时刻存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大自然的无情和新技术的适用都给人类带来潜在的风险。如何应对各种天灾或者人祸造成的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许多政府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环境法中“vorsorgepnnzip”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到区域环境条约中,如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发表的《伦敦宣言》就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保护北海免受最危险物质的有害影响,即使没有绝对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因果关系,也应采取风险预防措施以控制此类物质的进入,这是必要的”。《伦敦宣言》也就因此而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
对于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但是诸多学者均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即“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应该根据各自的能力将风险预防方法广泛运用。只要存在严重的威胁或者不可逆转的损害,缺乏充分的科学确定性就不能被作为一个原因来推迟采取阻止环境退化的成本—效益措施”。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其来自l998年《温斯布莱德共同宣言》:当一项活动对人体的健康或者环境产生危害的威胁时,即使有些因果关系没有得到科学上的充分确定,也应当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活动的支持者而非公众承担证明责任。在其他国际条约中也还有诸多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表述,例如《联合国世界自然》中规定:“当潜在的不利影响为充分了解时,活动不应进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前言部分论述到:“当存在着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或丧失的威胁时,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应被用来当作阻止‘采取措施来避免或最小化这种威胁’的理由……”;其他还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赫尔辛基公约》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定义都大同小异,均旨在表述:科学并不能永远扮演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以有效保护环境的角色,过度依赖科学证据可能会导致环境保护措施缓不救急,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科学上的依据尚未充分时,也应当适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免危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因而,风险预防原则便是要求在环境和资源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那些明显的确定的危险,而且对那些较小的缺乏科学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也应谨慎处之。
虽然说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一项原则,并且在诸多国际条约中都有其存在的影子,对此有学者评论到:“1990年以后的国际环境法文件几乎都采纳了风险预防原则。”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确切表述还尚未形成,由于各国的立场、利益各异,国际间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定义、实质内涵、适用要件乃至其国际法地位均欠缺共识。所以,在国际上对于该原则的实际运用还存在许多需要不断努力的空间。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
正如前文所述,风险预防原则仅是一个大的框架体系,具体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地填充,所以在适用上还存在模糊性。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法律裁决上的不确定或者基于公平合理的原则,许多学者均提出了几项在其适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条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科学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目前科学家对于人类活动对未来各种可能的情况还不能给予充分肯定,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的全球与地区效果、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都属于科学的不确定性问题。风险预防原则的前提是存在科学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对某种活动或事物的危险或损害没有科学上的肯定性结论。鉴于这种危险的可能存在,我们理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阻止这种危险的发生。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根据常理推断,一项活动理应会造成某种环境风险或危害,只是欠缺明确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该风险是否会发生;其二,某种风险将会发生或可能已经存在,但无法证明造成该风险的原因为何,即所谓的因果关系不明确。
第二,风险评估的必要进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风险的系数值进行一定的评估,即对哪些风险应当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准确的衡量。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风险阀值,也就是说在哪一个维度范围内应当采取风险预防原则,在阀值之上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阀值之下则可不作为。当然,阀值并非确定不变的,会随着每一项活动危险性增加的来降低其系数值,即高风险低阀值。
第三,成本——效益分析。有学者指出:对环境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过度强调风险预防原则,将可能牺牲其它社会福祉,因此,如将其它社会、经济因素纳入考量,对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将会是一种高成本的风险管理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运用风险预防原则来阻止某一活动的进行时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收益,包括经济的或环境的。风险预防原则似乎是保护一种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形免遭疾病、意外事故以及死亡风险,但是它是一种粗略的、有时是建立那些各个目标的不正当的方法,这不仅是因为它可能甚至已经被强制运用在某些情况下,其中,风险预防原则很可能会伤害到子孙后代,损害而非帮助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8]对此,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也有所体现,其表述为: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必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以符合全球的利益。由此可见,在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适用时,一定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确保收益大于成本。
第四,举证责任倒置和严格责任原则的运用。即在对该项原则适用与否的问题上,应该由开发者负担证明他们的行动将不会引起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害的举证责任。毕竟开发者掌握着较为全面的资料信息,加之通常开发者都是社会的强势方、经济基础扎实,而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相对人掌握的信息相对匮乏,地位相对较低且经济基础薄弱,故很难举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如果按照传统的举证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相对人将会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承担败诉的风险。所以,在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过程中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开发者承担举证责任,以此保护处于不利地位的相对人。也就是说,风险预防原则使环境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了。同时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保障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也激励了预防可能会产生不确定的环境影响或后果的活动。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
目前学界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还存在一定争论,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认为风险预防原则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认为风险预防原则不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根据《国际法院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国际习惯法必须满足两个要件:“常例”与“法律确信”。推之,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为各国所普遍适用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指导性的规则。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风险预防原则已经被诸多法律文件所援引,且法院在一些判决上已经对此加以适用,例如在“MOX核燃料厂案件”中的运用。此外,虽然说风险预防原则总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软法的性质,但是软法也是法律,也应该为各国所遵守,某些国家不遵守该项原则,是其不履行义务的表现,并非是该原则不具有约束力。
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确认为,虽然一些法律文件中对此有所表述,但是十分模糊和空洞且不具有公信力,且各国对此尚未达成一致,所以不能满足其普遍性的要求。加之,其作为软法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在其被完全接受之前,不宜作为指导性的规则成为判决案例的依据。
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第三种观点,即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本文也持这种观点。具体依据如下:
首先,从国际条约来看,《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里约宣言》、《鱼类协定》等等都对此原则有所表述,但是其内容仍不统一,这对于此原则的适用必然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国际条约是国际习惯法存在的权威证据,但是不能据此就将不具备统一性的原则援引为指导性规则,否则将造成司法的不确定性。
其次,从国际判例来看,目前对于该原则的适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案例:“MOX核燃料厂案”、“南方蓝鳍金枪鱼案”、“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荷尔蒙牛肉案”、“匈牙利诉捷克盖巴科斯夫——拉基玛诺大坝案”。这些案件中均没有直接表述为“风险预防原则”,而大多表述为“谨慎与慎重(prudenceandcaution)”或者“风险预防方法(approach)”。
最后,从国内立法及实践来看,国际习惯的形成需要有足够数量且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国家实践,这并不是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存在如此实践,但至少部分国家应具有此种实践。德国和瑞士最早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规定,随后,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也对此作出相关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也表明,该原则正在被广大法院运用来作为裁判的依据。
由此可见,风险预防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的要求,但是由于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把其直接归入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过于草率,并且其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尚需各国统一,所以将其认定为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最具有合理性。
四、发展中国家在风险预防原则之下的“窘境”
从表面上来看,无疑风险预防原则起到预防性的作用,减少了一些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可是由于该原则在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等相关因素,可能导致处于不利国际环境中的发展中国家会因此而遭受发达国家的压制。主要表现为:
第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成为借口。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件事物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了解,不确定性不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而且不确定性都是主观的评判。对于未来的决定,无论其大小,常常不得不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一直等到不确定性完全消除才做决定,实际是对现状的含蓄支持.或是维持现状的一个借口。风险预防原则就可能成为这样的借口。加之,发展中国家的财力、物力均不能与发展中国家堪比,所以该原则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阻止某些措施实施的借口。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滋生。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发达国家设置的高壁垒,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如果加之风险预防原则的滥用,必然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WTO的荷尔蒙案例中,美国认为欧盟有阻止海外进口的倾向,因为欧盟禁止牛肉进口,原因只是基于对牛饲料中荷尔蒙含量的担心,而这种担心又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不管是人、财、物方面都如此强大的美国都面临着这样的贸易壁垒,那么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又如何争夺自己的席位呢?有人主张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即使被指责为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所不惜。但是,披着环保外衣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因为它破坏了环境风险评估系统的根基。如果基于经济的原因而忽视有关风险预防原则的科学结论,那么距离完全意义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就不远了。
第三,风险预防可能带来新的风险。风险预防原则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风险,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时应用风险预防来阻止相关措施的实施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相关产业采取措施,可发达国家却以风险预防为借口阻止其运行,潜在的风险被避免了,可发展中国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风险或许比实施该项措施还要更加巨大。最好的例子就是核电站的建设。尽管运营良好的核电站为那些旨在提高核电站安全系数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持;然而,一座核电站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还是不确定的,于是有人认为潜在的危险足以使我们采取措施停止核电站的运行。这样,核电站的风险是被消除了,可取而代之的火电站却有可能造成更危险的局面。预防措施本身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没有零风险的午餐”。风险预防原则还可能阻碍那些旨在解决风险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因为根据风险预防原则,假如初次实验失败就意味着放弃。
五、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中国如何应对风险预防原则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绿色文明的号召之下发展着我国经济,在绿色GDP的引领之下一步步向发达国家靠拢。在风险预防原则的旗帜之下,同时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所以适时地引入风险预防原则无疑会对环保、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军国家,在诸多条约都对风险预防原则加以阐述的大前提下,我国不可回避地要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正如上文所诉,在风险预防原则面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为了极大程度地克服这些不利,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新的考验。具体应对之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在与大国相抗衡的国际环境之下,如果总是被大国牵着鼻子走,难免会成为该原则的牺牲品。所以不断发展科技,建立自己的评估模式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必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大国,我所施行的每一项措施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都不会达到相应的风险阀值之上。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科学权威地位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可是这也往往为大国推行其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如现在讨论火热的温室效应,究竟是大国的诡计还是实施如此,一直都是大国在说了算。所以,建立自己的评估体系,完善自己的科学技术,不断争夺自己的话语权,为自己的国家谋福利。
2.综合考量成本——效益分析。在对某项活动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的评估中,必须考虑到该项活动的收益,或者说是禁止该项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在作出每一项具体决策之前,都应该将社会的、经济的因素考量进去,不断地运用新的科学观点来对自己的决策加以考量,使得在应对发达国家的反驳上占有更加强势的地位。这样,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也增强了管理过程的透明度,使得风险预防原则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篇10
关键词:建筑节能超负荷保温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1、综述
随着社会迅速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 芬兰于2009年建立了一套称作“能耗认证系统”的标准(Energy Certification System),而在美国“节能之星”标准(Energy Star)实施已经有10年了。在我国,建筑节能、重点的城市住宅节能,,也提上了工作日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交通和建筑的能耗都不断地增长,不容置疑的是,中国能源发展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能源供不应求和末端低效利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据统计,目前建筑能耗所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0%上升到25%左右。而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能耗的比例将继续增加,并最终达到35%左右。我国能源增长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但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要大幅降低和交通领域的能耗不太现实,因此,建筑节能则成为能源工作开源节流政策中首当其冲的工作之一。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立足于我国不同建筑的用能特点,在规划、设计、运行等各个阶段通过技术集成化的解决手段,降低建筑能源需求、优化建筑系统设计、开发新型能源系统方式、提高运行效率。
2、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状况
2.1建筑能耗
我国目前城镇建筑消耗的能源为全国商品能源的23%—26%。此数值仅为建筑运行所消耗的能源,不包括建筑材料制造用能及建筑施工过程能耗,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在总能耗的1/3左右。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加大以及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的比例将继续提高,最终将接近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
我国城镇建筑能源消耗按其性质可分为如下五类:
(1)北方地区采暖能耗
(2)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
(3)除采暖外的普通公共建筑能耗(办公室、中小型商店、学校等)
(4)除采暖外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写字楼、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
(5)工业建筑能耗
之所以把采暖能耗分出是因为此部分能耗有其特殊性;而把非住宅民用建筑分为普通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是因为这两类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差别巨大。 采暖能耗占北方地区建筑能耗的50%以上。在实施建筑节能标准之前建造的建筑冬季采暖平均热指标在30~50W/m2,为北欧相同气候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3倍。通过改进建筑设计、加强围护结构保温和有效利用太阳能,可使此部分建筑能耗降低至1/2甚至40%。目前北方城镇建筑近60%采用不同规模的集中供热系统。由于调节不当导致部分建筑冬天太冷夏季过热,开窗散热造成的热量浪费平均为供热量的30%以上。部分小型燃煤锅炉效率低也是造成能耗过高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筑保温、管网系统调节、提高热源效率这三方面的改进,我国北方地区采暖能耗至少可降低60%~70%。
除采暖外住宅能耗中的用电量为10~30度/(年.m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呈上升趋势;生活热水能耗在大城市中也逐渐加大。推广节能灯和节能家电对降低住宅电耗有重要作用;改进建筑设计、降低夏季空调能耗,也可以使住宅电耗减少3~8度/年. m2,及时开发和推广高效的生活用水装置,可避免由于生活热水需要量的不断增长所导致的住宅能耗的增加。若是商业建筑,因为集中时效的负荷增加,相比较民用建筑,其建筑能耗更大。
2.2建筑节能发展遇到的问题
2.2.1机构不落实,法规配套不全。建筑节能工作除了应该注意建筑门窗、建筑屋顶和采暖制冷系统的用能效率外,建筑物的维护墙体节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但长期以来,建筑节能工作缺乏有力的管理机构,到目前为止很多地方仍未成立相应的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因而建筑节能工作难以推动。
2.2.2从业人员的节能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建筑从业人员节能意识较为淡薄,专业素质不是很高,施工人员已经习惯了秦砖汉瓦的砌式砌法,对新型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比较陌生,设计人员对传统的砖混结构房屋设计得心应手,对节能建筑设计却不是很熟,思想观念较为保守,怕担涉及风险。
2.2.3缺乏对应的积极鼓励政策。国家及地方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我国建筑节能尚处于起步阶段,单纯依靠用户、建设方自发的行为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国外发达国家为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采取了许多积极地政策措施,如德国、丹麦等国家对旧有建筑节能改造
3、应在设计中采取的措施
3.1建筑设计的优化
建筑造型及围护结构形式对建筑物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不同的建筑设计形式会造成能耗的巨大差别。然而,建筑物是个复杂系统,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很难简单地确定建筑设计的优劣。例如加大外窗面积可改善自然采光,在冬季还可获得太阳能量,但冬季的夜间会增大热量消耗,同时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使空调能耗增加。这就需要利用动态热模拟技术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模拟测试和比较。
3.2新型材料
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部件,以更好的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甚至可根据变化了外界条件随时改变其物理性能,达到维持室内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技术和产品。主要涉及的产品有:外墙保温和隔热、屋顶保温和隔热、热物理性能优异的外窗和玻璃幕墙、智能外遮阳装置以及基于相变材料的蓄热型围护结构和基于高分子吸湿材料的调湿型饰面材料。自90年代起,我国自主研发和从国外吸收消化的外墙、屋顶保温隔热技术被慢慢的采用。尤其外墙外保温可通风装饰板、通风型屋顶产品、通风遮阳窗帘的使用,都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随着建筑形式的设计多样化、现代化、个性化,外窗和玻璃幕墙、玻璃金属幕墙、玻璃砖幕墙、木玻幕墙、加金属构件的综合幕墙等透光型护结构在建筑外立面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在保温、隔热、采光和吸收太阳光等方面的多重功能,使其成为影响建筑本体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发达国家从90年代开始就十分重视外窗与玻璃幕墙的节能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可有效降低长波辐射、增强保温的低辐射 LOW-E 玻璃与玻璃夹层充惰性气体和断热窗框、断热式玻璃幕墙技术使外窗的传热系数(u值)从传统的单玻外窗的5.5W/(m2.k),降到 1.5 W/(m2.k) 以下,从而使透光型护结构的热损失接近非透光型围护结构。为了减少夏季通过外窗和玻璃幕墙的太阳辐射,在冬季又恰当地吸收太阳辐射,在各种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和玻璃夹层中间设置可调节的遮阳装置并进行有组织的同排风,也是做好护结构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尤其大型公共建筑,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还有,利用建筑围护结构蓄存热量,夜间室外空气通过楼板空洞通风使楼板冷却,白天用冷却的楼板吸收室内热量。这其实是利用了混凝土的惰性原理。在围护结构中配置适宜的相变材料则能更好的产生蓄热效果。
开发和推广上述先进技术,可使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到冬季10 W/ m2的水平,仅为目前采暖能耗的1/3,空调能耗可以显著下降。其实,夏季空调的大量能耗是用于室内的温度调节同时如果能采用相变材料等辅助措施,可以在空气湿度高的时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转换为结晶水而封存在材料中,在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有重新把水分释放回空气中。这样可维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75%的舒适范围内,而不消耗常规能源。目前日本、欧洲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国内的研究开发也接近同等水平。这方面的突破将对改善住宅和普通公共建筑的夏季室内环境,降低空调能耗甚至在某些场合取消传统空调起到重大作用。
3.3通风装置与排风热回收装置
对于住宅建筑和普通公共建筑,当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做到一定水平后,室内外通风形成的热量或冷量损失,成为住宅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通过专门装置有组织地进行通风换气,同时在需要的时候有效的回收排风中的能源,对降低住宅建筑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欧洲在在这些方面已做出丰硕成果,通过有组织的控制通风和排风的热回收,大大降低了空调的使用时间,还使采暖空调期耗热量、耗冷量降低30%以上。由于以前我国建筑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差,通风问题的重要性就远没有欧洲突出。因此相比之下有较大差异。目前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与推广。
3.4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多种形式。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世界能源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既是一次性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非常洁净的能源。应提倡在建筑中广泛应用。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的制冷采暖需求,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内针对太阳能光电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太阳能热水器广泛应用。但是利用太阳能的深度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开发。还有,风能也是一个可再生的能源,只是在有些地区不够稳定但怎样合理利用好,也是一个课题。所以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上述产品和装置有效地与建筑立面设计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建筑的一个画龙点睛的亮点和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型公共建筑相互之间的能耗差异表明,这类建筑的节能潜力在30%以上。通过建筑节能改造、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浪费现象,可实现节能5~10%;通过提高水泵、风机等输配设备的运行效率及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可实现节能10~20%;对于这样的建筑,就应该与欧洲的相对应的建筑学习,采用多种技术整合,在能源消耗上狠下功夫,做到一劳永逸、创造健康的建筑环境空间。
综述来说,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应为:建筑本体的节能、采暖系统节能、提高照明和其他电器的效率、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通过这四方面的努力,有可能使我国单位建筑面积平均能耗降低30%~40%,这意味着建筑节能有可能使我国总的能源需求量降低10%。采暖用能占我国北方城市建筑能耗的约50%,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毕宇欣著.建筑节能理论及设计应用
精品范文
10温室气体排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