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

篇1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引起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

特点:温度室内高;不散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大家知道,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般人们不认为是污染物,不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这是因为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能力,并阻止地球表面热量向空间散发。

据估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全球年平均气温就会升高2℃~3℃。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大量地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多,从而使世界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

气象记录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增温大约0.6℃。有人认为,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千米范围以内,35座最大城市中有20座地处沿海,因此海平面升高无疑将对人类构成巨大的威胁。

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炎热,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干旱区会变得更加干旱,土地沙漠化加重,农业减产。

但是,也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水蒸气、云量、颗粒物有可能抵消“温室效应”。另外,森林的多少、水利工程的有无和灌溉面积的大小都会对气温产生影响,因而对未来全球气候的总趋势还不能作出推断。还有人认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有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世界会变得更绿。

虽然目前还不能对未来全球气候总趋势作出推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已明显表露出来,至少是引起近年来世界气候异常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含量不断增加的确是个事实,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复杂课题。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共同防止温室效应的意识必须进一步增强。比方说,我们必须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必须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还要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使温室效应得到有效的控制。

(选自《科学24小时》2011年第10期)

【阅读训练】

1.这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文章为什么要从“温室”写起呢?

3.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温室效应”呢?

4.文中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为防止温室效应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周俊根 设计)

篇3

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从地球宇宙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各个部分,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可以把最近几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相关环境状态数据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状况,这些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什么联系,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使命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政府针对以上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及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让学生知道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树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又如全球变暖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温室效应相关资料,思考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了解温室效应对我们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进行分组讨论:人类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矿藏和地下水、任意排放有害物质等行为,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自己身边还有哪行行为是能够引起温室效应。通过讨论,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减轻温室效应的想法,从而达到了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比较抽象或难以想象,如果地理教师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述,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也不容易让学生真正理解,更不容易在学生心中产生震撼了。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产生形象、直观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思维高度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主动探究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如在讲“复杂的气候”时,可播播放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南方冰雪、2010年的西南大旱等录像,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观看结束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这些反常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及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环境中的一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何一次性餐盒,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节约用纸,对废纸进行积极回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植树造林,每年的植树节,都亲自栽几棵小树,节约用水,并监督和呼吁身边的和自己一起做等等。这样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三、直观地突出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篇4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与采样点

研究区位于闽江河口区福州平原的南分支——乌龙江的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9.6℃,年均降水量为1392.5mm,蒸发量为1413.7mm,相对湿度为77.6%。地貌主要为冲海积平原,地表平坦,海拔3~5m,零星分布剥蚀丘陵地貌[10]。采样点位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吴凤综合实验基地(26.1°N,119.3°E)内[11],该实验基地共有稻田7hm2[12]。土壤类型为红壤,土壤耕作层有机碳含量为18.1g•kg1,全氮1.28g•kg1,全磷1.07g•kg1,pH为6.5,容重为1.05g•cm3。整个观测期内研究区气温为22~35℃,空气湿度波动范围较大,为32.7%~77.4%。本研究选取早稻生长季稻田,水稻栽培品种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和盛10号”,4月16日移栽,株行距14cm×28cm,7月10日为稻田排干晒田观测日,至7月16日收获。水分管理为移栽初期淹水水深约5~7cm,分蘖后期采取间歇性排干,水稻成熟后稻田排干。施肥管理为底肥采用复合肥和尿素,施用底肥为复合肥(N、P2O5和K2O均为70kg•hm2)和尿素(25kg•hm2);蘖肥在约1周后施加,为复合肥(N、P2O5和K2O均为20kg•hm2)和尿素(15kg•hm2);穗肥约在8周后施加,为复合肥(N、P2O5和K2O均为10kg•hm2)和尿素(8kg•hm2)。

1.2气体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分析

试验于田间水面开始大量出现浮萍后(约秧苗移栽后3周)进行,设置有萍小区和无萍小区两种处理方式,面积分别约10m2,2个处理小区间隔约1m,以保证选取样地的均质性,并用30cm高的PVC板进行隔离,以免相互干扰。采用静态箱法进行气体采集,静态箱由底座和顶箱两部分构成,由厚5mm的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底座长宽高分别为0.3m×0.3m×0.3m,顶箱长宽高分别为0.3m×0.3m×1.0m,顶部装有小风扇,以保证箱内气体的均匀性,侧部装有温度计和气体采样孔,抽气时同步记录箱内温度。为保证箱内气体不外泄,每次采样时将顶箱扣在底座的凹槽里,并加水密封。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底座小框内保证有2丛长势大小一致的秧苗。每周采样1次,采样时间为9:30~11:30,用100mL医用注射器抽取箱内气体70mL,每隔15min抽取1次,共抽取3次,抽取的气体立即注入到已抽真空的铝箔复合气袋(大连徳霖气体包装有限公司生产,100mL),带回实验室待测。CH4和N2O气样分别由岛津GC-2014气相色谱仪测定。CH4测定检测器为FID(氢离子火焰化检测器),检测条件为柱温70℃,检测器温度200℃,载气流速30mL•min1;N2O测定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N2O的检测条件为:柱温70℃,检测器温度320℃,载气流速70mL•min1。CH4和N2O排放通量计算公式为:

1.3环境因子测定

在有萍与无萍处理样地分别将土壤孔隙水取样器(由PVC管制成,底部打孔,顶部有盖)插入到距离地面10cm处,设置3个重复。采用2265FS电导盐分/温度计原位同步测定表层覆水(2~3cm)、10cm深度土壤及10cm土壤孔隙水的温度,用IQ150测定表层覆水(2~3cm)、10cm深度土壤及10cm土壤孔隙水的氧化还原电位(Eh)和pH,同时用Kestrel3500微型气象计记录采样时的气温(距地面1.5m高度)。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主要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用EXCEL2003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及标准偏差的计算,以SPSS17.0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分析来分析CH4和N2O排放和环境影响因子间的关系,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对两种处理方式的CH4和N2O排放进行差异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浮萍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有萍小区和无萍小区CH4排放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总体上呈现先升高然后迅速降低的趋势(图1)。有萍小区CH4排放在6月11日测定日出现最高峰,峰值为26.50mg•m2•h1,之后迅速下降,直至水稻成熟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排放范围内。无萍小区呈现的趋势与有萍小区相似,但无萍小区内的排放高峰期比有萍小区约推迟1周,峰值为28.02mg•m2•h1。在整个观测期间,有萍小区和无萍小区CH4排放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19~26.50mg•m2•h1和1.02~28.02mg•m2•h1,平均值分别为9.28mg•m2•h1和11.66mg•m2•h1,有萍小区较无萍小区CH4排放量降低2.38mg•m2•h1,且二者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

2.2浮萍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

有萍小区和无萍小区N2O排放呈现出与CH4相似的规律(图1)。从观测日开始到5月底,有2次较为明显的波动,整个6月份,两种处理稻田N2O排放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并且在此阶段,有萍小区N2O排放始终高于无萍小区。7月10日稻田排干晒田,两种处理N2O排放分别达到最高值(201.82μg•m2•h1和54.42μg•m2•h1)。在整个观测期间,有萍小区和无萍小区N2O排放范围分别为50.11~201.82μg•m2•h1和28.93~54.42μg•m2•h1,平均值分别为40.29μg•m2•h1和11.93μg•m2•h1,有萍小区N2O排放显著高于无萍小区(P<0.05)。

2.3环境因子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不同环境因子与CH4和N2O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1。气温和土温对两个小区CH4和N2O排放影响均不显著,表层覆水、土壤孔隙水和土壤的pH和Eh均显著影响有萍小区CH4排放,pH与CH4排放呈显著正相关,Eh与CH4排放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孔隙水pH和Eh对有萍小区N2O排放影响显著(P<0.05),表层覆水和土壤pH和Eh对N2O排放影响不显著。表层覆水的pH与无萍小区CH4排放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Eh对无萍小区CH4排放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而土壤孔隙水和土壤的pH和Eh对无萍小区CH4和N2O排放影响均不显著。

2.4浮萍对稻田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针对本研究中稻田浮萍可降低CH4排放,但同时却增加N2O排放,为了更好地评价浮萍对稻田温室效应的影响,运用温室效应潜势综合估算CH4和N2O两种温室气体对大气的潜在增温效应,以进一步阐明浮萍对稻田温室效应是促进还是抑制。以CO2为参照气体,100a时间尺度的综合温室效应计算公式[1]为:表2为两种不同处理稻田在观测期内的CH4和N2O累积排放量及其温室效应。从表2可以看出,CH4是稻田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贡献者,有萍小区CH4累计排放量和产生的温室效应分别比无萍小区低3.37g•m2和857.5kg(CO2)•hm2,而N2O累计排放量和产生的温室效应分别比无萍小区高40.83mg•m2和121.7kg(CO2)•hm2。从综合温室效应来看,有萍小区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为3513.2kg(CO2)•hm2,无萍小区为4247.0kg(CO2)•hm2,前者比后者低17.3%。因此,相对于无萍稻田,有萍稻田释放CH4和N2O所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较低。

3讨论与结论

篇5

调查时间:2008年3月28日中午。地点:家庭网络。调查对象:大气恶化情况。

调查结果:

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在干静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大气污染的来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气污染;化工厂往往会散发出很浓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危害严重;灰色烟尘主要来自水泥厂、石灰生产厂;黑色烟尘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来自燃煤、燃石油工业;采矿爆破是大气中粉尘的一个人为来源。中国的北京和美国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状况都很严重。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从而引发“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上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篇6

关键词:林业;碳交换机制;温室效应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于林业也需要有新的机制去管理。根据国家《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要求林业要有历史性的转变,转变的途径、内容、方式、目的等都要紧紧围绕排碳权进行。

一、降低温室效应是目前全球需要

地球上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空气升温不均衡,极地比赤道升温快,内陆高于沿海地区,北部大于南部,使得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出现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地球的升温导致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它们的融化还给处于下游的地区带来了常年的洪涝灾害,同时这些冰川对于太阳光照有折射作用,增加了地球对于太阳能的吸收,导致温度升高,而且这些冰川都是宝贵的淡水资源,不久的将来会产生旱灾。农作物的生长也需要相对于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气温的上升将导致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地球变暖导致风暴的能量增加,许多地方出现了以往没有的大风暴,沙尘暴的出现也变得频繁,造成大量的损失。温度上升会导致物种的灭绝和转移,导致外来物种入侵,产生新的疾病,比如艾滋病、非典等。

二、林业在缓解气候变暖中的作用地位

林业想要真正服务于生态环境,要以缓解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主。森林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气,由于森林和土壤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森林生产部门单位是最主要的碳汇单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变为新的枝叶、根茎,可以用木材代替钢筋水泥等材料,降低使用这些材料所带来的高耗能、高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同时由于木材对原材料的消耗最少,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量是目前解决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有效的措施。

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是植物只有在新叶、根茎的生长中才能形成新的碳汇,假如只关注森林的总量,那么产生的效果是有限的。现有的森林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对于碳的吸收很少,因此,就固碳制氧的作用上来说,增加森林的生长量的作用远大于增加森林的总蓄积量。目前我国林业只注重蓄积量而轻视生长量,这种观念下的经营理念、管理措施都是不科学的,要把森林的生长量放在第一位,才能增加森林的碳汇,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合理的采伐是必要的,不能一味的因为保护森林资源而不去采伐,这样影响了森林的再生,也极大的影响了碳循环。

三、生态危机导致碳交换机制的建立

温室效应的持续增高,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越来越少,因此需要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分配。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导致有的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权过多、有的国家过少,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就无法避免,碳交Q机制的建立使得碳汇市场化、产权化。一个国家林业量势必会影响到该国家的发展空间,林业的地位越来越高。林业只依靠政府的补贴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已经开启了市场交换的新模式。国家《森林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对林业的投入,森林状况已经日益好转。利用市场化的道路,让一些二氧化碳排放量多的企业,比如交通、电力、煤炭等通过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这也是时展的必然需求。

四、碳交换机制的建议对林业产生的影响

森林的生态价值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生态价值中,森林的制氧、固碳功能占主要地位,一个国家森林新增碳汇量的多少是决定该国家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碳交换机制的建立,使得碳汇产权化,生态服务也不再仅仅是公益项目,林业部门真正在市场经济上取得发展,不再像以往仅靠木材的收入、以及国家的补贴去发展。

五、保证碳交换机制建议所做的措施

为了尽快实现碳交易,不仅要做好宣传工作,还要在理论上进行分析,为宣传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首先,要对于森林碳汇量有一个相应的测定方法,对于碳汇总量有合理的预算,为我国争取到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其次,通过对碳源进行研究,核实碳源单位及其排放量。经过分析,工业部门占排放比例的30%,商业民用占排放量的40%,交通部门占20%,农业部门占10%。同时优化交易方式,比如收取二氧化碳排放税,对相应碳汇单位进行补贴,或者为碳源、碳汇单位搭起直接、合法交易的平台。

结束语

解决温室效应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必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进行分配,建立碳交换机制,林业部门也要在这个时期进行相应政策的调整,保证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齐闯.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篇7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与积极探索。当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僵化老旧模式依然存在,导致学生间存在巨大差异。新课改后也存在一些新的误区,盲目求新、求异的现象也常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缺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构建高效地理课堂要明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措施。

1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原则

(1)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导向的原则。 新课标对原有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改,新旧课标的主要不同不在于地理学科的内容设置,而是在于课程理念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学习内容,课程理念不同也会导致教学方法和效果也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凸显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目标中应体现出新课标所倡导的不同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教学设计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重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习。[ 1]

(2)教学过程以生为本的原则。 新课标旨在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不恰当的部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生为本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做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帮助学生制定目标,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应共同把高中地理课堂建设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高效的教学场所。

案例:教学“温室效应”。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阅读有关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的“温室效应”的相关资料。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有关“温室效应”视频。在学生经过充分了解和思考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地球及人类生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最后教师引出讨论话题:①目前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②人为因素与“温室效应”如何相互影响的? 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时,教师也作为机动人员加入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与学生互相配合,循序渐进地寻找答案。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循循善诱。这样一来,教师一方面是课堂的引导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于教师的加入,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鼓舞,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热情高涨,有关“温室效应”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用正面情绪影响学生,多鼓励学生;或者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激励学生;或者与时俱进,积极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等等,这些都是能够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变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应用,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途径

(1)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探讨和实践的课题。从现代教育的状况来看,由于时代的变革,师生关系的转变还是比较大的,不像从前那么古板,那么“师道尊严”了,但是学生对教师与自身关系的期待远不止于此。如何应对当前的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期望,怎样处理师生间的关系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现在的“95后”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小皇帝,大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我曾尝试严格要求学生,但是却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对促进教学也没什么益处。后来又尝试过放下老师的架子,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平等交往,倒是顺利使学生接受了我。我发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就两个:一是尊重,二是平等。只要教师能够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来,尊重学生,就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而一个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往往学生也能学得比较好。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注意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十分巨大,创设出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火索。[ 2] 高中地理教师创设课堂情境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科内涵;二是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能够有利于启发思维。

(3)合作探究,有效互动。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就是合作探究式学习和互动式学习。地理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很多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或唯一答案,这种地理特有的学科特点可以使许多地理问题被设计成适合合作探究和互动学习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主要表现为课堂问答或对话,而生生互动则主要表现在学生间的讨论或合作中。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质疑,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积极的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或合作,能够使生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各有收获,共同进步。

案例:“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片段。

①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城市污染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如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哪里?环境污染有什么危害?怎么保护环境,治理污染?②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互相交流。了解城市污染的种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以及产生污染的原因如大气污染的原因有:企业排放有害气体、汽车尾气排放、鞭炮、垃圾燃烧;水污染的原因有:工厂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噪声污染的原因有:汽车喇叭、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③学生汇报总结。 ④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答案。

这样设计并教学,能够形成开放性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地理知识。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积极探索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其顺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研究课题。新课程倡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贯彻学生为本的理念,就能找到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8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宇宙环境为开端,依次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然后学习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那就是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最后又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教育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地理教材,全书四册,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而且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特别强调“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中,可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字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同时还可通过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和挂图等,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环境教育。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七节中讲到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变暖。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结合国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针对我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当前,环境教育的重点不仅是把环境科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所以,单纯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环境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环境教育。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某一环境案例中的具体角色,课前先让他们收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资料,然后在扮演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例如:在谈到三峡工程建设时,学生分别扮演各方角色,如: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工程师、政府官员、工程建设地居民等。召开意见听取会,让他们阐述对该工程的看法;政府官员的角色阐述该工程建设的目的;经济学家的角色阐述该工程的收益情况;环境学家的角色阐述这项工程将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如工程对周围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工程对诸如森林砍伐、耕地侵占等自然环境破坏的后果,工程建设后会产生什么新的环境问题等,并提出避免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当地居民的角色阐述工程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在各方发表了意见以后,作为政府官员的角色再提出建设方案的修改意见。最后,教师以仲裁者的身份,客观地分析兴建三峡工程的环境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允许让学生继续以自己的角色立场提出异议,由教师回答。总结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听取和接受不同领域人士的看法,使他们对活动涉及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看法达成一致的共识,从而也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介绍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成功的经验及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方面的努力,这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一潜在作用;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法制教育,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问题,还有触动法律的问题,认识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生对滑坡、泥石流比较陌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件给学生讲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堵塞江河,摧毁城镇,破坏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引导学生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一是山区暴雨多发;二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流量流速加大,其中人为原因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课堂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为扩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五、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

篇9

一、命题的原则:人文与本色

在近年来的一些考试改革中,我们在一些问题上走了急功近利的弯路。以化学为例,:开始的试卷,给人的感觉是:偏、难、杂;后来,高考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好题,但是也为“题海战术”设置了温床,我们开始反省,开始注意变革;第三个阶段又受国际上对自然学科的综合性的潮流的影响,我们化学学科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开始在学科之外和学科之间的问题上给予频度很高的实质性的介入,产生了一批好的综合性试题,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副面甚至是致命的伤害,胡乱编造的偏、难、怪的综合题层出不穷,学生进入新一轮的题海战术时期。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将带来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是否彻底,命题的方向,将直接决定课改能否健康、持续、有效的实施。化学命题,必须坚持的原则就是:人文与本色。

(一)人本主义思想:试题设计的灵魂

从试卷的结构和形式上。阅读的量不是很大,写的量也不大,主要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在行文上,注意到学生的阅读习惯,尽量的用最通俗的、最简洁的、最没有可能产生歧义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内涵上不出现偏差,以最快的速度直接与题目的实质接触。在看题的便捷性和写题的空间上,尽力避免了一些“跳题”的现象,即让每个题目都在一个页面上呈现出来;在答题的空间上,给予了足够而且是恰如其分的空间,既不少,也不是很多,让学生从留给的空间也能够体会题目设计者的思想内涵;从题目的分值设置上,注意两点,一是难易题的分数进行精心的设计,不是难题的分值就一定很高,容易题的分值就一定低,主要是看本题的功能,是属于“送分题”还是“控分题”,或者是“区分度体现题”的角度上进行设计;二是从一些试题的分数上就能猜测一些题目答案的数目,主要是想看看学生在进行本学科题目的解答的同时,对周围信息的敏感程度。

(二)渗透人文,强化教育

注意在试题中渗透“人文性”,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如在命题时,善于从人类面临重大问题中取材(如能源、粮食、疾病等)、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方面取材(如如何实现生产中的环境保护等)、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如制假、售假、欺诈等)、从化学史实(如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建立、物质的合成等)中选材,通过丰富的题材,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增强爱国热情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和对“假丑恶”等斗争、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等。例如下面的试题:“南极的冰化了”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的一个节目标题,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伸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城市还要大。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发出警告。⑴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⑵为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⑶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__。此题以“南极的冰化了”作为载体进行有关温室效应知识的考查,既让学生知道温室效应对环境的恶劣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寻求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

二、命题的趋势

1.紧扣基础,灵活多变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应于我们原来非常重视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双基”是我们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加强。例如,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命题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应用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把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渗透到探究性、综合性试题中,分散难点,加强命题的灵活性。

示例1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ClO2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这是一道根据所给化学式对物质类别作出判断的试题,虽然学生对ClO2比较陌生,但是只要所学基础扎实、思维灵活便可得到正确答案。

2.重视过程,考查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是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而在新课标下必须得到加强,在教学评价的命题中要有所体现。

示例2 有一包粉末,可能是由NaCl、Na2SO4、Na2CO3、Cu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学生欲探究这包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① 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② 取上述溶液,加入NaOH溶液,无现象发生;③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盐酸,无现象发生。

(1)请你根据该学生的实验现象,分析推测这包粉末的组成: 。

(2)请根据你的推测,帮助该学生继续实验,确定这包粉末的组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篇10

【关键词】气候变化;原因;对策

0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寻求共识和探索对策是人类的自然选择[1-4]。但是,由于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的认识不足、意见不一,导致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立场存在严重的分歧与斗争[5-6]。于是,作者近来研究了各种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找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即随着地球质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空间和人类生产的温室气体,使地球大气层逐渐增厚,被包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难以逃逸,导致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引起全球变暖[7-8]。这一研究成果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气候变化共同对策方面提供了科学基础,为人类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1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为了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首先必须弄清楚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然后再找出相应对策。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知,能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微小变化就能改变阳光在地球表面上的季节性分布和地理性分布。地球轨道的变化对气候的变化影响较大,而且与冰期和间冰期显著相关。

2)太阳辐射:自1978年以来,人们已用卫星精确地测量了太阳辐射。这些测量表明自1978年以来太阳辐射并未增加,所以在过去30年中,气候变暖不能归因于太阳辐射的增加。

3)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可释放气体和微粒到大气层中,从而能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气候的变化。

4)磁场的强度和海洋的变化:一些近来的分析显示全球气候的变化还与磁场的强度和海洋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5)人类的影响: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在这些人类因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CO2浓度的提高,其次是制造水泥所产生的飘尘的增多,此外还有土地利用、臭氧层破坏、畜牧业和农业活动、森林砍伐等都会对气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成为气候变化的因素。

可见目前有些人偏向于认为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因,但许多科学家仍然持怀疑态度。IPCC的第4次评估报告AR4也承认全球增温研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许多预测没有给出定量判断的科学依据[5]。2007年成立的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就针对AR4进行了逐条反驳,认为自然驱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6]。针对当前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获得了一个折中的研究结果,即发现随着地球质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空间和人类生产的温室气体,使地球大气层逐渐增厚,被包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难以逃逸,导致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全球气候变暖[7-8]。

2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对策

既然我们找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既包含自然的因素又包含人为的因素,因此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时,我们应该酌情处理、对症下药。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并采取必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生产和生活措施。一种简单但不够实用的方法是把废气排放到大气层的平流层之外。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事实上,老天爷早就给我们安排了巧妙的对策。那就是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地球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这就会使地球沿螺旋线渐渐地远离太阳,从而使地球变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关于这一点可以证明如下[9]。

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地球朝阳面受到来自阳光的照射,使该面的温度高于背面的温度,从而使该面蒸发起更多的水气及其他气体分子,这些气体分子被高速流动且层层叠加的平流层包裹在对流层中,逃不出去,所以两个半球的大气体积相当。由于地球上朝阳和背阳两个半球的大气参数近似地满足理想气态方程,即pV≈nRT,其中p是指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T表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而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因此,根据计算可知,朝阳半球的大气压强通常大于背阳半球的大气压强。又因为两个半球的面积相当,所以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通常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夏至时北半球地轴北端完全倾向太阳就是两面压力差造成的,如图1所示。另外,由于地球正常运转时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等于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因此当地球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时,就会使地球沿螺旋线渐渐地远离太阳。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一些观星家就曾发现地球正在逐渐远离太阳[1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进一步测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每年都会增加15厘米。但关于地球逐渐远离太阳的原因,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许多解释无法令人满意。于是这里给出了一个比较科学和令人信服的解释。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