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秸秆的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焚烧秸秆的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焚烧秸秆大多因为机收麦茬太高,麦收后农民难以处理所致。论文参考网。直接原因是麦茬问题,影响农民趁墒适时播种,但结合夏秋两季来看主要还是秸秆利用问题,还有群众的环保观念、法制观念等问题。对此,笔者简要介绍一下焚烧秸秆的危害及解决对策。
焚烧麦茬秸秆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造成资源浪费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据粗略计算,每亩秸秆还田400公斤,其带来的N、P、K等养分含量相当于施用尿素4.2公斤、普钙6.3公斤、硫酸钾5.0公斤。
二、破坏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有益微生物群、土壤生态链在大火中遭到破坏,导致农作物减产,实验证明,连年焚烧麦茬,夏秋作物减幅均可达10%以上。连续三年还田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0.1%;覆盖期间耕层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4个百分点。
三、污染大气环境 使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及其它有害气体增加,影响居住区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容易引起事故 一是易引起火灾,致使相邻农作物、树木等遭受灭顶之灾;二是焚烧烟尘使能见度下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等等。
解决对策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利用是治本之道,改进机械设备是关键
一、推广应用旋耕覆盖播种机,一次性完成高茬覆盖还田技术,应用这一技术的好处很多:(1)蓄水保墒。(2)培肥改土。(3)调控低温。(4)增加产量。与常规田相比,覆盖复播的秋作物一般增产20%~30%,覆盖休闲的下年小麦一般增产15%~25%;与火烧高茬田相比,增产幅度还要更大。(5)节本增效。一般可减少耕作等田间作业次数6~8次,每亩约可节约用工3个。
二、推广应用行走式秸秆打捆机,其优势在于:(1)防止农民因焚烧秸杆而带来的环境污染;(2)增加农民收入,打好后的草捆易于销售,每吨草价为450-900元左右;(3)合理利用资源,打捆后的麦草可以很好的利用,如可以用来种植双孢蘑菇、大球盖菇,制造纤维板材,生产沼气及造纸等用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从而可以节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农业生产文明化。
三、建立示范点,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选好突破口,提高科技投入,创建“沃土计划”和“过腹还田”示范活动等,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科学研究,开辟综合利用新路子,如快速、简便沤制秸秆制作优质肥料,秸秆发酵加工提高饲料价值,不断开发经济、实用、高效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四、加强宣传与监管,让农民充分认识到麦草焚烧危害的严重性,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农户的管理。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农户是麦草禁烧的第一责任人,管好自己的田,监督好邻居的田,谁的田起火谁承担责任,造成重大火灾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加强对联合收割机作业的监管,小麦收割时麦茬不得超过10公分,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篇2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对策;云南芒市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259-02
1 芒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1 芒市农作物秸秆生产量
芒市现有耕地面积46 850.47 hm2,其中水田20 477.2 hm2,旱地26 373.27 hm2。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以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油料作物、甘蔗、烟叶、蔬菜、果用瓜类为主。据统计,2013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46 850.47 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 812.6 hm2,总产量5 166 t;玉米种植面积6 452.4 hm2,总产量28 087 t:豆类种植面积1 078.33 hm2,总产量1 540 t;水稻种植面积19 002.4 hm2,总产量125 907 t;薯类种植面积936.6 hm2,总产量2 458 t;烟叶种植面积4 570.27 hm2,总产量10 053 t;甘蔗种植面积10 962.27 hm2,总产量656 588 t;蔬菜种植面积3 560.13 hm2,总产量43 792 t;果用瓜类种植面积2 336.67 hm2,总产量41 141 t。按照常规谷草比计算,年产秸秆630 600 t。其中:小麦秸秆(1.0∶1.4)7 232.4 t,玉米秸秆(1.0∶2.0)56 174 t,豆类秸秆(1.0∶1.5)2 310 t,水稻秸秆(1.0∶1.3)163 679.1 t,薯类秸秆(1.0∶0.25)614.5 t,甘蔗秸秆(1.0∶0.34)223 234 t,烟秸秆(1.0∶0.66)6 621 t,其他作物秸秆170 735 t。
1.2 芒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目前,芒市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还处于简单粗放的低水平,远未满足新形势下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利用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用作饲料。当地农民大多是将秸秆直接或粉碎后饲喂牲畜,氨化、青贮处理后饲喂的较少,饲料适口性较差,利用率较低。二是田间焚烧。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烟雾粉尘,造成环境污染。三是作肥料还田。芒市农作物秸秆作肥料还田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还田、堆制堆肥2种。近年来,芒市农业局始终注重秸秆再利用,加大再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并成功争取到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该项目通过施用秸秆腐熟剂来实现秸秆还田的目的,2012―2013年,全市累计实施有机质提升面积2万hm2,发放秸秆腐熟剂633.33 t,涉及全市11个乡镇,80个村委会,为芒市秸秆充分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燃烧、丢弃。虽然液化气、电饭锅等新型能源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在芒市仍有部分农民将秸秆作为燃料使用。这2种利用方式不仅浪费秸秆中的养分,而且产生大量的烟雾粉尘,形成垃圾,不利于环境保护。五是秸秆的其他利用方式,主要用作食用菌栽培基质、沼气原料及生活用品、工艺品的加工原料等[1-2]。
2 存在的问题
2.1 市、乡2级政府部门对秸秆综合利用缺乏重视
市、乡2级政府部门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缺乏认识,认为秸秆是废物,忽视其资源性和利用不当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突出表现在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不到位,致使秸秆综合利用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滞后,加工处理设备、设施严重不足。
2.2 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多年来,由于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性的引导、宣传、监管力度不大,以及农民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种植观念和生活习惯,导致农民对综合利用秸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收获处理秸秆费时费力,使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缺乏积极性,为图省事、省钱,常将秸秆丢弃或焚烧。近年来,芒市农业持续高产稳产,农作物的秸秆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示范、宣传腐熟剂的操作规程和重要性,但部分农民的环保意识还是不强,认为施用秸秆腐熟剂操作起来繁琐,又没有尿素、复合肥等见效快,因此在领到腐熟剂后没有完全按照相关规程和要求施用,使得秸秆腐熟剂没收到应有的效果[3-4]。
2.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较低
芒市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制约当地秸秆利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现有的秸秆利用技术不成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如生产中缺乏秸秆收获、打捆、还田的配套机具。二是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规模较小,大面积推广使用中遇到了耐用性、适用性、价格高、维修率高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推广利用。三是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农户将煤炭、液化气、电器等作为生活燃料,耕地大多施用化肥,秸秆作为燃料,而且全市沼气普及利用率普遍低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利用问题。
2.4 秸秆收集贮运设施设备不配套
秸秆分布分散,体积蓬松,易潮湿,收获季节性强,再加上田间道路网不配套、没有专门的运输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秸秆收集和贮运成为秸秆开发利用的重要制约因素[5]。
2.5 劳动力缺乏
秸秆综合利用时期常和农忙时间相冲突,而秸秆的收集处理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为图省事,焚烧或丢弃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芒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很多青壮年往城市转移,农业活动主要由留守在家的老人完成。当农作物收割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来搬运秸秆,因此为了方便,老人们采取现场焚烧的方式来处理秸秆。
3 对策
3.1 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乡2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要逐渐形成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农民主体的秸秆综合利用形势。对秸秆利用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应预先进行研究,提出具体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政府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组织领导作用。
3.2 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扶持力度
一是从政策上对秸秆综合利用倾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优惠政策,为农民个人、相关企业利用秸秆创造条件。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如对秸秆利用的农户,按照其利用秸秆的方式和数量,给予适当的补贴。对综合利用秸秆的企业,减免相关费用。三是进行机具和设备补贴。将收获、打捆等小型秸秆利用机械和企业使用的大型秸秆利用机械都列入农业机具购置补贴的目录,加快秸秆利用机械化的进程。
3.3 部门联合,加大宣传
市、乡2级党委、政府要采取多种途径,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知识的科普宣传。通过组织试点、重点项目实施和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农户、典型技术的示范带动效应,用实际效果引导、教育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积极采用综合利用措施处理秸秆。市农业局与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社等新闻媒体,向全市尤其是芒市镇、风平镇、轩岗乡和遮放镇等坝区农村大力宣传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推广秸秆利用综合技术。引导广大农户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变方法,使提高广大群众对焚烧秸秆危害的认识,减少焚烧秸秆[6]。
3.4 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
一是提高秸秆利用率,减少秸秆焚烧。二是提高机械作业水平,充分利用联合收割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进行机械耕种和收割,严控收割茬口,提高秸秆还田率,从源头上杜绝秸秆焚烧行为。三是加大腐熟剂的推广力度,由市农业局牵头,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和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为主体,灵活开展动员工作,确保95%以上的农户把腐熟剂施用到田;继续加大腐熟剂施用方法的技术培训,手把手教农户,确保100%村民小组都接受过培训。四是农户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来编织帽子、垫子、手工艺术品等。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把玉米秸秆作为饲料充分利用,尽量减少秸秆焚烧。五是无法直接还田的秸秆,如西甜瓜、菜用瓜、油菜、甘蔗秸秆等,可采用堆肥技术制作有机肥,进行循环再利用。
3.5 多措并举,督促引导
芒市秸秆资源丰富,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秸秆饲料化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技术成熟的企业新建秸秆饲料基地等,最大程度地消化辖区内作物秸秆,并向周边县市辐射,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积极鼓励农户新建沼气池,推广沼气照明、沼气做饭等,扩大沼气的使用范围。用多种手段,督促引导广大群众由焚烧秸秆向综合利用秸秆转变,切实降低因焚烧秸秆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3.6 加强监测,实时跟踪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确保芒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全面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量,减少空气污染,要加强秸秆利用监测,实时进行跟踪和调查。
4 结语
目前,芒市的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还处于较低水平。结合芒市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秸秆资源状况,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生态化种养结合等适合芒市现状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芒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参考文献
[1] 肖体琼,何春霞,凌秀军,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0(12):31-33.
[2] 叶宏,陈军辉.四川省秸秆综合利用困局及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2):37-40.
[3] 胡兵.实例探讨秸秆综合利用效益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12):44-45.
[4] 王宁堂,王军利,李建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途径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7(2):112-115.
篇3
关键词 秸秆 焚烧
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自大型收割机被广泛采用以来,在田地里就地焚烧秸秆已成为一种非常难以治理的现象。
一、秸秆就地焚烧对环境的危害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而且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2、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秸秆中不仅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还含有一定数量粗蛋白、粗脂肪、磷、钾等营养成分和许多微量元素。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40%,其余氮、磷、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损失,而且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3、造成资源浪费。秸秆是良好的生物资源,其一,在农村既可以烧火做饭,又可以转化为沼气成为优质能源;其二,秸秆可以用来造纸或制造养殖饲料;其三,秸秆是天然的绿色有机肥料,相比化肥,既能节省购买开支,又能改善土壤结构。总之,秸秆本是一宝,焚烧之后倒成一害,在“节能减排”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绝对是愚昧之举。
4、造成巨大安全隐患。秸秆燃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燃烧秸秆形成大量的烟雾,使能见度大大降低,可见范围降低,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交通运输。在交通干线两侧和机场附近,这种影响尤为突出。
二、秸秆焚烧现象难以治理的原因
1、机械收割留茬过高,处置成本过大。据调查,因收割机功率不够或者为了避免损伤机械及为了节省油料等原因留高茬达20cm左右,造成了下茬种植的困难,如果再想办法将留茬割掉运走,就必须支付额外的人力和财力,成本过高。权衡之后,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2、秸秆已失去其传统作用,又缺乏新的处置技术。传统上秸秆大概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饲养畜力,二是烧火做饭,三是编织用具,四是造纸。现在这几个作用基本上是消失殆尽。其一,机械化发展以后,农民普遍都不养马养牛了,专门的养殖户对秸秆也并不青睐。其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烧秸秆做饭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其三,原有的其它小麦秸秆加工行业,如草帽、草苫等,也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基本淘汰。其四,为减少环境污染和重复建设等原因,各地小的造纸厂已纷纷关闭,秸秆造纸已成为历史。秸秆的传统作用已经不复存在,而新型用途还不成熟。首先我们常说的变秸秆为沼气,因为科技转化力度不够,实施成本过高,使得这种途径总是听起来很美,具体操作不现实。而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也一样需要有技术支持,处理不好,不但秸秆不会起到肥料作用,反而会影响田地耕作和农作物生长。第三,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沤造有机肥,这些简便易行的秸秆处理方式,也因技术和资金等原因,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小、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3、劳动力不足以及存放场地受限也直接导致了秸秆焚烧。一方面,现在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要想将机械收割后的秸秆捆扎搬运离田心有余而力不足。抢收时因各种原因留茬太高,如果不把麦茬去除,难以播种。如果不烧会误农时,“三夏”大忙,忙就忙在一个“抢”字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秸秆从地里弄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付之一炬就成了最为快捷的途径。另一方面,随着秸秆传统作用的丧失,价值的减少,人们已经不愿再像以前那样在田地里垛放秸秆,而农村院子越来越小也使得堆放秸秆的场地受限。更有甚者,在一些新农村建设地区或者合村并镇地区,农民已搬进楼房,村子变成社区,传统的院子已不复存在,秸秆更是无处堆放了。
三、治理秸秆焚烧现象的对策
1、政府应该疏而不是堵。每到麦收季节,各地的乡级政府都会派遣专人在田地里拉着大红标语,又是要罚钱又是要抓人,企图以高压的方式来制止农民焚烧秸秆,岂不知这种办法根本不起作用,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只有焚烧才最符合农民的实际利益。要想改变农民的这一行为,就必须有更符合农民利益的途径。因此政府应该做的事就是帮农民寻找这一途径,然后给于财力和技术的支持,靠利益引导农民走环保、节能的秸秆处理之路。
2、农机生产企业应下功夫改进机械设备。大力改进更新收割机械设备,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善,实现留茬短,并且收割小麦和秸秆收集一次完成,达到既减轻农民负担、又保护生态环境之目的。
篇4
关键词:秸秆焚烧;效率;秩序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99 -03
一、概况
(一)河南省秸秆情况
河南省是中国大陆的农业大省,是我国全国主要的粮食供给支撑,农作物的类别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大豆、棉花等。秸秆是田地里成熟作物的茎叶根的统称,是一种具备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能。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产量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经济基础水平的提高,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物其剩余量也渐渐增多,秸秆产量增加到10亿t左右。随着农民秸秆处理方式的变化,伴随着秸秆粉碎还田率低、综合利用率低、秸秆被农户肆意焚烧等问题的出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气质量,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秸秆焚烧的现象呢?这个现象又有什么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呢?秸秆焚烧对农民的经济效率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秸秆焚烧对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主要概念
效率的基本解释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在文中的效率也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使人类的需要以及愿望得到满足。博登海默语,秩序是指在自然进化过程和社会进化过程中都存在着某种顺序流程的一致性、连续性。本文关于环境秩序的定义:同一地域或区域的居民都享有共同的空气质量,遵守环境秩序意味着不因为自身利益给环境带来干扰和负担。
(三)秸秆焚烧行为的历史演变
在中国的传统农业中,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的主要副产品,农村能源的主要来源,从而人们不会焚烧秸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和发展,出现了农作物秸秆的替代品,这里的替代指的是同种生产要素效率层次之间差异性的替代,如化肥替代农家肥,农业机械替代了畜力,化石能源替代了秸杆燃料,而农民们又找不到更有效地处理和利用秸秆的方法,最终致使秸秆成为了废弃物品。秸秆的堆放和处理都给农民带来了新的问题,解决农作物秸秆的问题急不可待。经过对河南省农村的抽样走访,发现秸秆焚烧现象出现之后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四)影响秸秆焚烧的因素
决定秸秆被焚烧的主要原因:农民的年收入水平和秸杆利用的成本。替代范围的扩大和替代程度的提高,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增收机会,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却会进一步推动替代,加剧焚烧秸秆的程度。在没有外部干预和技术突破的条件下,农民收入水平与秸秆焚烧量成正比。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上涨较快可能是农民选择焚烧秸秆另一个原因。综合利用秸秆的成本包括:1.据调查,河南省新乡市每亩机械粉碎秸秆费用约100元,相比较于之前每亩机械粉碎秸秆15元大幅度上涨,反而会增加农民的投入成本。2.在农业生产中,处理利用秸秆的机会成本在农民经济来源所占比例中有所上升。农民们会凭借多年在农业生产中累积的经验,自发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选择进行秸秆焚烧的活动或者进行机械粉碎秸秆。
三、从效率的角度考察秸秆焚烧的问题
河南省农户选择焚烧秸秆现象的出现和农户人均年纯收入相关,下面我们以河南省农村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鉴统计数据来研究农户人均纯收入和秸秆焚烧的时间及空间变化关系。
(一)对农户效率的影响
1.关于谷草比以及秸秆产量
谷草比(GC)是农作物的籽粒产量(ZL)与秸秆产量(JG)之比,不同种类作物的谷草比是不相同的。一般单位为万吨。有关谷草比的公式如下:
GC=ZL/JG=籽粒产量/桔秆产量 (1)
桔秆产量=谷物产量÷0.788+小麦产量÷0.582+玉米产量÷0.756(2)
下面表1是从以往文献借鉴的谷草比指数。
资料来源:谢光辉等人M行的谷草比的研究文献中
2.秸秆焚烧量及农民人均收入
在对河南省的进行采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农业耕作的技术水平没有得到很大创新和突破的时候,农民收入水平与秸秆焚烧量成正相关。河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秸秆焚烧比例在20%~30%之间,按平均值计算可取河南省秸秆焚烧比例为25%。
根据Excel软件对秸秆焚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图表转换为折线图如1:
(1)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2~2005年期间,农民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区间内,秸秆焚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比较一致;在2006~2014年期间,秸秆焚烧量增长速率下降,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较大。①人均收入小于2000元时,焚烧秸秆的行为对农户来说不是一个有效率的行为。②当人均收入2000~3000元时,人民会选择一种最便捷的方式去处理秸秆这种废弃物,即就地焚烧秸秆,以达到农户自身的效率。③我们用实际结合理论进行推测:当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更高的水平,农户更愿意选择休闲,放弃自身劳动的效益,。
(2)对2014年河南省地市农民人均收入和秸秆火点监测结果在ArcGIS中做可视化分布图,如图2:
由图2可知,左图颜色越深表示焚烧火点越多,右图颜色越深表示农民人均收入越高。驻马店市、周口市、商丘市秸秆焚烧火点较多,相比较于其他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也较低。由此看出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的地方容易发生秸秆焚烧行为。在农民人均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数量较少。
(二)对政府监管的效率
当秸秆焚烧危害到环境秩序的稳定,政府会出台政策来对农户秸秆焚烧行为进行约束。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将任务落实到户、田块、村等由干部执行轮班监督秸秆焚烧行为,并且与交通部门协调共同监测道路、航班等附近的情况,查处秸秆焚烧的违法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政府执行工作的效率降低。秸秆焚烧对政府的监管工作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从秩序的角度考虑秸秆焚烧产生的影响
(一)对环境秩序的影响
1.河南省气象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
由经验得知秸秆焚烧受季节影响较大,一般发生在小麦或玉米收获之后,小麦收获的时间通常为6月1号至6月15号,在此时间段内发生秸秆焚烧的现象较其他季节要多。通过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气象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日报的数据,整理得出以下河南省2014年6月的秸秆焚烧火点数量及分布,通过ArcGIS进行可视化后的结果表明:河南省秸秆焚烧集中在6月1号至6月15号时间段内,秸秆焚烧集中在农民抢收抢种期间。6月初开始秸秆焚烧监测火点逐渐增多,直至11号以后逐渐减少。
2.秸秆焚烧对环境秩序的影响
宗义指出:“秸秆焚烧时产生大量粉尘以及未燃烧完全的碳氢化合物。”秸秆就地焚烧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比较集中,对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以郑州市一次严重雾霾天气案例分析,发现秸秆焚烧会致使空气中微小颗粒含量的上升,从而增大雾霾天气发生的概率。2014年郑州市6月份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数据表示,5~11号期间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急速上升,在10号前后到达一个峰值,在随后的17号前后再一次达到一个峰值。空气,公共的环境秩序遭到破坏,对环境秩序确实造成了干扰和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二)对其它方面秩序的影响
1.根据进行过的实验测试得出:焚烧小麦秸秆量越多,单位土地土壤浅层有机质含量就下降越多,含水量下降越多,微生物数量显著减少,酶活性大大降低。就地焚烧秸秆会使土地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不仅直接烧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还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造成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壤疏松排序的自然秩序。
2.秸秆焚烧对生命和财产产生危害。农村土地环绕村庄,如果焚烧秸秆易引燃周围的物品,一旦引发火灾,会给村庄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给群众的生命造成危险。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五、如何协调效率和秩序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秸秆焚烧状况的分析,发现人均收入的提高会促使农户对秸秆处理方式发生变化:当农民经济水平较低时,农作物秸秆在农民生活中属于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当农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的时候,秸秆是多余产物,开始进行秸秆就地焚烧;当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时,秸焚烧现象变得非常严重。农户行为选择是建立在自身效率得到最大满足的基础上的。秸秆焚烧产生的废弃气体以及空气中的粉尘可吸入颗粒都会在短时间内周围环境空气污染物含量迅速增高,给环境秩序带来扰乱和消极作用。政府维护社会秩序是政府职能所在,环境秩序遭到破坏是因为农民顾及自身利益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对环境以及城市居民所带来的影响。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入手,才会从秸秆焚烧的根本上解决问题,缓和及解决效率和秩序不一致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新锋,对我国农村焚烧秸秆污染及其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的工业替代[J].中国农村经济,2001,(02):47-52.
[3]李振宇,黄少安.制度失灵与技术创新――农民焚烧秸秆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05):11-16.
[4]马骥,秦富,秸秆禁烧政府监管模式及其效果比较――基于农户与政府博弈关系的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4(14):131-136.
[5]芮雯奕,周博,张卫建.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5(18):1971-1975.
[6]田国成,孙路,施明新,吴发启.小麦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4(21):1081-1087.
[7]谢光辉,韩东倩,王晓玉,吕润海.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16):1-8.
[8]谢光辉,王晓玉,韩东倩,薛帅.中国非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16):9-17.
[9]张红,邱明燕,黄勇.一次有秸秆焚烧引起的霾天气分析[J].气象,2008,11(32):96-100.
[10]宗义,朱萌顺,马龙,王语成,孙丹鱼,胡曦文,白鹜风,许诚,朱润泽.秸秆就地焚烧对大气环境影响及其对策建议[J].基础科学,2014,3(下):113-116.
篇5
禁止焚烧秸秆已经讲了好多年了,秸秆焚烧之害,也已经在全国人民心中达成了共识:不仅会造成浪费资源、污染空气,威胁人们正常起居和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交通,甚至引发火灾,破坏土壤结构,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和国家的形象和经济发展。在秸秆禁烧方面,虽然环保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和各方面的努力。但由于部分地方农民对秸秆燃烧的危害认识不深,前期的经济投入较重,无法负担,还有相关的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导致目前秸秆焚烧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1、我国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一是秸秆生产量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据权威部门经过调查做出的相关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种农作物秸秆超过6.5亿吨”,在以前,秸秆多数情况下都是作为牲畜饲料,还可以用来进行生火来解决日常生活的温饱问题,但当前,人们更多的改用电和煤烧饭,秸秆随即成为被闲置的资源,二是环保等执法部门管理难以到位。按目前国务院职能分工,秸秆禁烧工作归属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然而,秸秆禁烧是一系统工程,它涉及除农业、财政、交通、环保、民航等6个部门外,还涉及公安、银行、科技、林业、文物、电力、信息产业等十几个部门,一个同等级别的环保部门要统筹协调好十几个部门,难度可想而知。三是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尽管《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秸秆焚烧及其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露天且无任何处理的条件下,如果发现焚烧秸秆者,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作出相应的罚款处罚。经过长期的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践性性能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况且,焚烧秸秆不是个案,绝大多数农民争相参与,环保部门的执法力量薄弱,要深入农村一线执法,更不现实。四是收获周期短加大了秸秆禁烧的难度。现在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耕作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再加上小麦收获期不足10天,收割机收割后,马上就要复种,午收季节外出打工返家的农民兄弟为了尽快外出,若使过高的麦茬人工还田费工费时,并与耕作播种形成矛盾。也有农民曾经尝试过“秸秆还田”的方案,但在实际情况的操作中,并没有达到原先的目的。这是因为麦秸秆蜡质较为重,若在还田之后,没有雨水的滋润,则会导致部分深埋的秸秆无法腐烂,这样不仅不能让秸秆转化成肥料,还会造成接下来续种的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五是用机械收割农作物的监管不够。现在,会出现许多农民用收割机来进行作业,由于监管的范围较大,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夏收时间过少,若采取严格的监管管理政策,还会适得其反,造成机割手不够,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许多联合收割机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质量。例如:为了节约时间、防止机器过于磨损,都没有把麦茬彻底割掉,导致无法处理秸秆满地都是,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秸秆禁烧工作的难度。六是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难以推广。尽管现在国内已经在秸秆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将秸秆改造成其他的肥料,但因为改造开发成本过高,以及效果不够好,使这个方案难以继续进行。
2、对策及其建议
2.1相关部门加大宣传范围和力度,以提高农民的意识。一是相关部门要从整出发,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关于秸秆焚烧危害的活动,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提高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各新闻单位应将该项工作列为宣传报道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使秸秆禁烧工作家喻户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的氛围;三是动员农村的先进份子,以及较为积极的人员参与秸秆禁烧工作,为改善目前的秸秆乱焚烧现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2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网络管理。各地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重视秸秆禁烧工作,要时刻记住本自己肩负着改良居民居住环境的重任,切切实实地实施这项任务,认真落实到底,持之以恒、不懈为此做出努力。根据秸秆禁烧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一级紧扣一级,把禁烧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的部门,明确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将禁止秸秆焚烧工作进行到底。
2.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市场体系相关政策却没有发育健全,没有相关准确的市场信息作为我们的指导方向,造成农民认识不深,从而扩大不必要作物的生产,与当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反。因此,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做到农民心中有数。让农民根据市场导向,明确该引进哪种农作物和减少哪种农作物。
2.4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改革不断深入,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对应的经济政策,使秸秆的再循环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农业、农机监理等部门要把好农机关,加强对麦收现场的监管,控制住麦茬高度。广泛引进微耕机、粉碎还田机、埋草机、气化炉等机具设备。除此之外,政府应该把秸秆循环利用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资助农民筹集资金,制定一些合理的政策增加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达到从根本上为农民着想,以达到解决秸秆禁烧难的问题。
结语:解决秸秆焚烧难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相关的人员都要团结一致,联合查处问题,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尽早解决问题而共同努力。相关部门还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紧抓秸秆禁烧的督查,合理开设培训课程,共同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效率。当发现有秸秆露天焚烧的情况,要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相关教育,绝不能对这样的情况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全面地解决秸秆焚烧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江红,秸秆焚烧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农机服务》[J],2008年第4期;
[2]邹明懿,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江苏农机化》[J],2009年第6期;
[3]高健敏,焚烧秸秆的危害,《安徽环境》[J],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农业;秸秆;秸秆处理;问题;对策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物秸秆生产越来越多,同时,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秸秆用作燃料或饲料的比例也越来越少,这直接导致秸秆剩余越来越多,秸秆禁烧问题成了影响环境的大问题,甚至成为政治问题。现以皖北地区典型的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
1 秸秆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秸秆不焚烧的问题
在小麦收获问题上,由于现在已经推广了大、中型收获机器,收获作业又处在抢时间、抢天气的紧张时期,政府推行的留茬高度限制在10cm以下的规定事实上很少得以执行,因为收割高度的下降一方面会降低农机作业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机器作业时发生器件触地损坏的风险,而留茬过高则会导致下茬作物难以播种,解决此矛盾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焚烧,不焚烧就无法播种下茬作物。不焚烧秸秆,就会造成秸秆堆积问题,秸秆堆在地里会占据生产空间,堆在林间会影响林木生长和增加烧林风险,堆在路边则影响交通,填进沟塘又会污染水源且妨碍排水泄洪。不焚烧秸秆还会造成病虫害、草害的严重发生,因为作物秸秆可以给病菌、害虫和杂草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
1.2 秸秆自由焚烧的问题
大量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造成空气粉尘多、氧气浓度急剧下降,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呼吸疾病多发或加剧;大量焚烧秸秆还会造成空气能见度降低,进而影响交通安全;焚烧还会造成更多的火灾事故,特别是对尚未收获的庄稼和周边已种植的下茬作物会造成毁灭性损失。大规模的秸秆集中于较短时期焚烧而造成的火灾事故,消防部门有限的人力与设备根本无法应对处理。
1.3 当前禁烧的问题
最近几年,国家推行秸秆禁烧制度,由政府强制禁止焚烧,但这样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1)由于上面讲过的原因,禁烧之后无法种植下茬作物,因而使得禁烧命令难以落实,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巨大,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仍难达到基本禁烧的理想目标;(2)禁烧制度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对于不听规劝、擅自焚烧秸秆的农民进行处罚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3)政府禁烧的结果往往导致群众不在白天烧而改在半夜烧,或者在麦子收完降雨即将到来之时烧,群众受抢时播种驱使而集中暴发式共同点火,使乡村两级干部根本无力控制局面,这样一来,由于半夜或阴雨到来之前空气湿度偏大,燃烧不完全,导致比白天和晴天燃烧产生的污染气体更多,在事实上加重了环境污染。
1.4 秸秆粉碎还田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秸秆还田可以在减少秸秆存量的同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减少化肥投入。但事实上,一方面秸秆还田要增加机械设备投入和燃料投入;另一方面,当年秸秆不能完全还田,否则会造成土壤比重下降、孔隙度过大,进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试验证明,还田比例不宜超过30%;此外,秸秆在田间腐化分解时会吸收土壤中的氮素肥料,在分解完全后才会再释放出氮素肥料,这样,作物在播种时不仅不能少施肥料,还要多施肥料,否则下茬作物就会因在苗期缺少氮肥而生长不良;再次,秸秆还田会造成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加重,特别是地下害虫的严重发生,这就必须投入较多的农药来处理,造成新的污染和经济投入的增加。
1.5 秸秆用作饲料过腹还田的问题
过腹还田可以消耗相当一部分秸秆,但问题是其间投入的劳动力较大,而且用作饲料的作物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需要青贮才好,而在玉米种植技术中,当前推广的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是推迟收获技术,这样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增加产量,技术实施效果好而且极易实施,这就会与秸秆青贮用作饲料的方案产生矛盾,也就是说,把玉米秸秆用作饲料的代价是减少玉米产量。
1.6 秸秆生物质发电问题
从理论上讲,这样可以变废为宝,但问题是建设发电厂投入巨大,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计算,每发1°电都会产生亏损,这样持续亏损的发电厂的损失最后必然由政府来买单,这是一个不小的投入;其次,秸秆发电所用秸秆在时间上是分散的,而在地点上是集中的,作物秸秆的产生是在时间上集中而在地点上分散,这就要求在作物收获时有人和设备将秸秆集中到田边,然后再由车辆运输到发电厂,中间消耗的人力与物力成本也是巨大的,而且交通压力也会加大,虽然每收获、集中667秸秆政府补贴10元钱,但农户仍然亏损。
1.7 秸秆的其他应用方法问题
在制沼发电上,其面临的问题与火力发电一样,也是早期投资大、运输成本高,经济效益为负且政府补贴巨大;用作造纸时会造成再次污染,且消耗量不大,秸秆处理作用小;工业上用作制作板材、农业上用于制菇、制作工艺品等,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不影响当前秸秆问题的解决。
2 解决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秸秆处理可能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许多优点,但每一种方式都不能完全解决秸秆处理问题,这样,我们就必须综合分析评判每种处理方式、综合应用多项技术与政策,按照效益和可操作性进行共同分析,按照顺序由重点到一般来综合解决秸秆问题。
(1)加大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这一技术最易操作、效益最好,应科学制定秸秆还田量与技术操作,并配套相应植保技术,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和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实施秸秆还田,初步消耗一定比例的秸秆,这个工作应由科研、农技推广部门与行政部门配合实施。
(2)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特色,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畜牧养殖、食用菌种植、工业板材制造、纸浆制造等消耗秸秆的产业,这部分工作应由基层政府引导、由市场经济调节,不宜搞政府强制,也不宜做过多的政府补贴。
(3)对于大量生产秸秆而又无法消耗太多的地区,政府可以招标建设生物质发电厂,由国家集中投入补贴资金,在有限的范围内集中处理大部分秸秆,这部分工作应由政府的较高层来决策完成。
(4)对于综合应用多种形式仍不能消耗掉的秸秆,政府应积极组织焚烧,焚烧可在政府规定的时间由基层乡镇政府安全部门指导,当地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在确保安全、天气晴好、风力不大的情况下分区域点火焚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也是比较易于操作的方法,这是立足于现实的无奈之举,也是多年禁烧实践发现的可行之举。
篇7
一、高度重视,把秸秆禁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禁烧工作,及早行动,狠抓落实。9月19日,以县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我县又于9月26日,召开了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会议,下发了《×县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建立×县秸秆禁烧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对秋季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并成立了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根据县委、政府提出的要求,把秸秆禁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相应的秸秆禁烧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秸秆禁烧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多策并举,有效控制了秸秆禁烧现象
我县不断加大力度,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秸秆禁烧各项要求的落实。
(一)完善了运行机制。采取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及早安排,精心组织,不仅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方向,而且针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制定了一些灵活的工作对策。如在主要道路、重要设施等处设立检查点,组建联合检查小组,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等措施,随时严阵以待,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扑灭。建立后勤办公室,妥善安排好禁烧物资,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免除工作人员后顾之忧。
(二)实行党政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了秸秆禁烧责任书,采取四家领导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包乡、乡领导及全体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块的方法,明确禁烧及清运秸秆的责任,同岗同责,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禁烧积极性,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好局面。秋季禁烧期间,我县四家领导和所有乡镇领导排出昼夜值班表,每天分若干个督导组上路对秸秆禁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秸秆焚烧苗头和隐患及时通知相关村,要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三)加大查处处罚力度。严格按照“有烟必查,有火必罚,有灰必究,强化责任,全面禁烧”的要求,对焚烧秸秆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处以200元罚款;对所在乡镇处罚1万元。各乡镇发生的第一起焚烧事件,主管副职停职,发生三起的,乡镇长停职,党委书记检查。对因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危害的,追究乡镇主要领导的责任,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四)落实信息通报制度。县政府建立了每天零报告制度,无论出现问题与否,都要向县政府报告情况。县委、政府及时编发工作通报,把各乡镇的好做法向全县进行宣传,指出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纠正。
(五)强化源头管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为彻底消除重点区域的秸秆焚烧隐患,我县采取积极措施以“疏”促“堵”。一是以村组为单位,规划秸秆堆放点,进行集中堆放。二是推广秸秆收贮机械,采取资金扶持,补贴等办法,鼓励、引导广大农户购买和使用玉米收割机械,秸秆还田机械,青贮机械,提高秸秆还田率。三是推进秸秆开发利用,发挥我县×镇、×镇等乡镇,栽培食用菌,牲畜养殖育肥的优势,鼓励引导农民进行饲料加工,发展秸秆沼气,使秸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解决秸秆出路问题。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禁烧自觉性
篇8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对策;江苏吴江
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06-02
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2个重要问题就是环境发展和能源利用。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过度消耗能源,造成环境问题频繁发生,能源危机严重。多年来,各国政府和人民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做出很多努力,一些新型能源的研发成为热点[1]。近年来,各地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口号,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逐渐得到关注。但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长期以来各地区还没有实现对农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2]。由于秸秆的处理方式不当,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3]。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4-5]。因此,如何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已引起多方关注。
1吴江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的最南端,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濒临太湖,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物。目前,吴江市秸秆的年产量17.2万t左右,其中有15%未得到利用。在秸秆的利用方式中,直接还田处理占55%,制作饲料占10%,作生活燃料所用的占20%。没有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被直接丢弃在农田,或直接焚烧。因此,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工作。吴江市的秸秆利用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近年来,吴江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重点,拓展秸秆综合利用,为保障秸秆全面禁烧、促进秸秆转化利用,2011年5月出台了吴江市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并将秸秆综合利用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继续实行相对稳定的补贴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并多渠道筹措资金184.335万元。通过一系列举措,吴江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99.7%以上,通过卫星监测和检查组检查以及走访调查,全年未发现秸秆焚烧着火点或秸秆抛入水体及随意丢弃现象,秸秆综合利用效果明显[6]。
2吴江市秸秆综合利用制约因素
2.1技术不成熟
近年来,吴江市水稻高产创建成果显著,农作物秸秆总量逐步增加,但是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利用技术落后。此外,大部分秸秆用于还田,秸秆工业化、能源化的利用率低,这些都是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致使秸秆高效的利用路径欠缺[7]。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劳力资源多集中在城镇地区,导致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来处理农田秸秆。
2.2机制不完善
高效利用秸秆处理技术关乎广大地区的农民,也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因此,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健全长效的工作机制,联合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旨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8]。相关监督、行政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确保新型技术的利用效果,必要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堵”、“疏”相结合的方法来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9]。
2.3利用成本高
秸秆综合利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青壮年都不愿意干体力繁重的农活,使秸秆收集难度加大,成本提高。机械化打捆机价格较高,使秸秆收集、存放成本提高,且缺乏有效的利用途径,导致收集秸秆的效益微乎其微。以上诸多因素导致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
2.4规模化程度低
吴江地区田块小且不成片,不利于秸秆的机械化收集,再加上农业在当地GDP中所占份额小,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引进相应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和技术指导,导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规模化程度低。
2.5认识不到位
农民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直接实施者。广大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缺乏认识,一方面缺乏专业知识,不知道秸秆还可以有很多用途;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宣传,政府部门也未能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提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导致农民对利用秸秆的认识不到位。
3解决对策
3.1加强领导,引起重视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研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秸秆综合利用列入各市政府对乡镇、村的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督查办法,同时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人员,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3.2财政扶持,政策倾斜
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较大,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导致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无法有效实施。各地区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补贴力度[5-7]。一方面全面监督、检查,禁止出现随意堆放农作物秸秆的行为,严禁焚烧秸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秸秆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增加专项资金,可用于对秸秆还田机械机耕作业的补贴,还要将现有的各项农业补贴资金落实到位。
3.3加强宣传,创造良好氛围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充分认识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另外,由于秸秆的综合利用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因而也要向农民宣传综合利用秸秆的好处。利用报纸、电视等形式,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必要时可深入田间地头,由技术推广人员实地指导用户实施秸秆利用的新技术。
3.4政府引导,市场化生产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宣传,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对秸秆的处理方式,采用简单易行、效益较高的新型技术及设备,引导农民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实现产业化经营。同时,以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引进相关企业,以企业化的制度来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提高农民、服务组织等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行动的积极性,建立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4参考文献
[1] 李泉临,秦大东.安徽省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开发利用初探[C]//2008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国际研讨会暨东盟与中日韩生物质能源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403-407.
[2] 刘娅.农作物秸秆治理与综合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3(1):18-23.
[3] 皇甫月红.涟水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319-320.
[4] 王勇,赵勤瑞.江苏秸秆利用现状及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11(4):66-67.
[5] 杨伟球,陆丽华.苏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做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283-284.
[6] 赵铁军.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工作参数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7] 隋美丽.秸秆压块饲料机匀料充型区的物流分析与计算机仿真[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5.
篇9
关键词种植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存在问题;对策;河南平顶山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污染源普查办的正确领导下及各县(市、区)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全面完成了平顶山市第1次全国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对象的范围包括平顶山市所辖4个县2个市4个区(叶县、宝丰县、郏县、鲁山县、汝州市、舞钢市、新华区、湛河区、卫东区、石龙区)确定的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对象,普查对象数量6 002个,共普查乡镇数量108个。现将普查结果总结如下。
1普查结果
1.1各种植类型面积
耕地总面积252 888.05 hm2,其中旱地251 028.38 hm2,水田1 859.67 hm2。保护地面积4 257.87 hm2。园地面积7 303.07 hm2,其中果园5 491.57 hm2,桑园46.67 hm2,其他1 764.83 hm2。耕作方式主要有常规耕作218 489.33 hm2,免耕18 307.20 hm2,少耕16 091.52 hm2。不同坡度耕地面积,平原(坡度≤5°)214 123.80 hm2,缓坡地(坡度5~15°)3 720.85 hm2,陡坡地(坡度≥15°)8 859.79 hm2。坡地种植方向上,顺坡15 471.64 hm2,横坡23 071.87 hm2。
1.2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主要为大田种植和保护地种植。种植种类主要有小麦—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玉米、瓜果类蔬菜—根茎叶类蔬菜、油菜—水稻、小麦—水稻、芹菜—番茄—洋白菜、甜瓜—白菜、小麦—甘薯、西瓜—白菜等模式。
1.3秸秆与地膜
秸秆产生量19 153.136 84 t,其中丢弃2 055.038 32 t,田间焚烧400.770 02 t,还田11 970.540 94 t,堆肥654.936 74 t,其他359.822 87 t。全市农膜用量为46.507 65 t,其中地膜残留量为4.418 18 t。
1.4化肥使用情况
全市化肥使用量平均为820.5 kg/hm2,使用总量为4 575.759 69 t(折纯),其中纯氮580.166 93 t,五氧化二磷207.921 31 t,氧化钾192.732 57 t,比例为1.000∶0.358∶0.332。鲁山县、郏县、石龙区、新华区、湛河区、卫东区、舞钢市、叶县、宝丰县、汝州市化肥使用量分别平均为802.05、733.50、591.00、573.00、496.50、678.00、622.50、880.50、768.00、1 009.50 kg/hm2,按使用量多少排序依次为汝州市、叶县、鲁山县、宝丰县、郏县、卫东区、石龙区、新华区、湛河区。
1.5农药使用情况
平顶山市农药使用种类有毒死蜱、涕灭威、阿特拉津、2,4-D丁酯、丁草胺、乙草胺、氟虫腈、克百威、吡虫啉等9种,使用量分别为36.58、2.06、6.88、2.90、15.61、878.14、0.28、24.63、9.88 kg。
2主要环境问题
一是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情况方面。除虫类农药大多集中于毒死蜱,除草类农药大部分使用的是乙草胺,虽然使用量不多,但相对较单一,长时间使用对农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1-3]。二是化肥的使用方面。化肥使用量较大、品种多,但农民在使用化肥上缺乏科学依据,一般都是凭经验盲目撒施;氮肥使用量大,磷肥使用适中,钾肥使用量逐渐合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土壤特性、作物需肥规律、化肥肥效等情况区别施肥,也没有科学的使用量。长期如此,易形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减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3-4]。三是秸秆的焚烧和农膜的丢弃方面。秸秆利用率和处置率高,但也有秸秆被焚烧,这部分焚烧掉的秸秆理所当然的成为废气或者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今后也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切入点。
3对策
3.1加强专家联系农户建设,结合专家指导工作,减少农药使用量
虽然平顶山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的耕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农民的耕种也应该跟进科技发展,多利用科学知识种田。因此,作为农业系统人员,应该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知识培训,让他们科学种田,科学防治病虫害;增加专家指导,把各个乡镇、办事处的农业指导专家的联系方式和专业特长发放到各个村委会和办事处,甚至是农业专家包村到户,任何一户人家有问题都可以单独与专家联系、取得指导。这样做一方面农户能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地用药治虫,另一方面专家也可以在农民咨询的过程中掌握田间病虫害情况。
3.2加强化肥指导工作,科学合理施肥
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与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在项目区设立了测土配方施肥跟踪调查点和试验示范点。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土肥技术推广列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
3.3加强能源方面的建设,使秸秆向新型能源转化
农民焚烧秸秆是因为他们认为秸秆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但又无法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而如今能源问题又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国家也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口号,因此,加强使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原料的设备研制正当时。希望国家、高校和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尽早生产出能使秸秆转变成普通百姓家用燃料的设备,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减少百姓支出做出更大的贡献。
4参考文献
[1] 中国农科院:我国展开种植业污染源普查[J].种子世界,2008(8):60.
[2] 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植业污染普查[J].致富天地,2008(8):24.
篇10
一、安徽省宿州市秸秆资源现状
宿州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全国产粮大区,全年粮食面积约82.07万hm2。每年小麦种植面积约35.79万hm2,玉米面积28.8万hm2,大豆面积约12.8万hm2。宿州市农业资源丰富,秸秆种类繁多,主要有玉米、小麦、棉花秆等高热值秸秆和稍低热值的大豆等农作物秸秆。
根据经济系数和亩产计算――大约一亩地可产375kg棉花秸秆,1800kg玉米秸秆,740kg小麦秸秆,680kg大豆秸秆。宿州市小麦秸秆常年总产量为39.73亿kg;玉米秸秆常年总产量为77.71亿kg;大豆秸秆常年总产值13.13亿kg。(表1)。
虽然,宿州市秸秆资源丰富,但利用并不充分,据统计,目前,宿州市秸秆资源中,约有50%的秸秆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宿州市农户对于秸秆的利用,主要是作为生活燃料。能源利用率不足10%,处于较低原始利用水平。也有极少的农户,把秸秆作为家养牲畜的饲料。而80%以上的秸秆是被农民弃置田间地头的,或烧或扔,不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污染了环境。
二、秸秆综禁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度也在提高,再用以前简单焚??的方式处理秸秆已不符合时展。虽然政府早已出台政策明令禁止焚烧秸秆,但是这种行为在今天仍时有发生,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秸秆禁烧政策过于简单化
目前,宿州市对焚烧秸秆主要采取“以罚代管”的政策。在这种重罚之下焚烧秸秆的现象明显减少,秸秆禁烧工作也得到很大提升。但是,这些耀眼的秸秆焚烧工作成绩是“罚”出来的。每年投入成本巨大,为防范秸秆焚烧,地方政府会抽调大量的公安、环保、农业及相关部门的人力投入到田间地头蹲点。宿州市还专门成立了禁烧办,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巨大。但是这种扬汤止沸的方法是不符合发展要求的。强制罚款虽然见效快,都是处理不好会引起农民不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秸秆禁烧补贴政策缺乏实效性
宿州市对于秸秆禁烧工作的补贴主要针对灭茬机、打捆机等机械的采购的一项专补贴项。每台机器有30%的补贴。虽然力度很大,但是补贴仅限于购买了相关机械享有,不购买则拿不到这项补贴。对普通的农户来说,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这些机器是不划算的,利用率低而且成本也不是农户能承担的。对于政府倡导的“秸秆还田”,农户需要将秸秆机械化粉碎,再通过土地深耕将粉碎后的秸秆埋入地下。这必然会产生更高的费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削减了农户收入。所以很多农户宁愿秸秆堆在田间地头而不处理。相对于秸秆粉碎和土地深耕的实际花费,政府给的每亩20~30元钱的补贴是远远不够的。据相关问卷调查,有的农民甚至不知道有政府补贴一事。不知道有每亩补贴,不知道政府的政策。造成这些原因是政策条文不够明确,没有对具体如何执行补贴、补贴给谁做出相应解释。虽然政府对禁烧宣传力度大,但是起到的实际作用却不大。另一方面来说,秸秆是农户的私有财产,农户为了响应政府的禁烧政策还得自己花钱去处理秸秆,而政府的补贴又太低,或没有发放到农户手中,这是不合情理的事情。
(三)秸秆处理缺少技术和市场
秸秆处理最大的问题是技术和市场,秸秆不易运输,不仅占空间,处理还浪费时间,这方面很多地方存在技术空白。据调查,宿州市秸秆比较分散,回收站少,回收秸秆价格低,处理起来成本高,这是解决秸秆问题之一。
(四)政府问责压力与秸秆处理成本之间的反差
在收获季节,广大农村到处是秸秆禁烧的宣传标语和条幅。诸如“谁烧罚谁烧谁罚谁”“秸秆冒烟 牢底坐穿”“焚烧一分田罚款2000元”“见火就抓冒烟就罚”“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焚烧秸秆时 就是坐牢日”“上午烧麦茬 下午就拘留”等。虽然这些标语语气生冷、甚至有的粗暴,但彰显了政府禁烧的决心。但是禁烧宣传车辆到处游走,干部组成的禁烧巡逻队昼夜巡逻,这样的态势让农民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岂能不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事实上很少有农民认真地去注意上述标语,即使看了也不易变为自觉的环保行动,只知道烧秸秆就要被罚。这也“反映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对他人的环保行为缺乏信心,结果每一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破坏着环境”。
可以说,秸秆焚烧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和政府查禁不力。秸秆处理方法由于相关成本过高,农民看不到利益,还不如放在田头。其实农户并非不明白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而是自行处理秸秆的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宿州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地方已经出现“空心村”的现象。这也成为处理秸秆困难的因素之一。政府和社会舆论在问责于农民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堵”与“疏”的辩证关系?政府和社会在秸秆处理上可以为农民做些什么?若想从根本上解决焚烧秸秆的行为,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帮扶和激励机制,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
三、推进秸秆禁烧、实施综合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一)思想重视,更新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一转天地宽”。秸秆是可再生资源,秸秆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不是“祸首”,不是灾难。找到处理秸秆办法,让秸秆回归资源本质才能避免秸秆“被”焚烧。各级政府应该把年复一年的秸秆禁烧专项治理转变为秸秆综合利用系统工程上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靠罚罚出来的成绩。大力扶持农户和以秸秆为原料的企业,建立秸秆收储体系,延伸秸秆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把秸秆禁烧这项费时费力费钱不讨好、各方都受损的事转变为农民增收、企业赚钱、各方都有利的好事。
(二)关口前移,源头管控
1.加大扶持力度。农户按照要求留茬并把秸秆送到附近收草站,鼓励村村建立收草站。政府也要落实专项补贴,给予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助,使农民觉得收集秸秆是值得的,也自然就“不愿烧、不想烧”。
2.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服务组织,在乡镇、村建立收草经纪人和农机经纪人队伍,组织经纪人与农户签订收割协议,明确秸秆归属等;组织经纪人与收草站、秸秆电厂签订收草协议,明确秸秆收购价格等,使收草经纪人放心大胆的与农户签订收割协议。
3.合理规划布局。县区政府要主动与秸秆用户协商,共同规划秸秆的收储。从而合理布局秸秆收储网点,以就近方便农民送草、经纪人收草、转运。
(三)构建秸秆处理的市场服务机制
1.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营造秸秆开发利用的市场氛围,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秸秆开发事业,形成有利于秸秆综合运用的社会环境。
2.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起完备的秸秆收储转运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秸秆的产业化经营。同时扶持秸秆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形成收集、运输的产业链条。解决秸秆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社在秸秆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3.发展专业的秸秆收储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其建设大型的秸秆收储站。通过政策扶持,构建较为完备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和市场服务机制。让秸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在能源紧张和生态保护的压力下,秸秆资源的利用也是一项全球关注的课题。许多国家都在从事秸秆利用方面的技术开发,“已形成5F技术路线,fertilizer(肥料)、fodder(饲料)、fuel(燃料)、fiber(纤维)、feed Stock(原料)”。
目前,秸?综合利用也是主要从以下五个渠道。
(1)肥料
秸秆肥一般用作基肥,可潮湿施用。秸秆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钾养分较为均衡,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是各种作物、各种土壤都适宜的常用肥料,具有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量的显著效果。可以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集中起来,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出有机肥料。同时可以与大型养殖场联手,深加工后的秸秆经过禽畜过腹消化后的排泄物返回土壤增肥。
(2)饲料
我国不缺少高质量的粮食饲料,但这些高品质的背后也对应着高价位。在养殖业中全部使用这种高价高质饲料是不现实的,假使散养户全都用粮食做饲料,那么我国的粮食资源是不能承受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饲料工业与养殖业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通过秸秆压块饲料、生物秸秆蛋白饲料降低饲料可以降低成本而又充分满足畜禽各种营养需要。秸秆饲料将是养殖业发展的希望之路,也是解决“人畜争粮”、缓解粮食紧张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3)燃料
秸秆压块燃料是利用新技术及专用设备将各种农作物秸秆、木屑、花生壳、玉米芯、稻草、麦秸麦糠、树枝叶等压缩碳化成型的现代化清洁燃料,无需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既可解决农村的基本生活能源和提高农民收入,又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专用燃料,秸秆压块燃料可直接代替传统的煤炭而且环保。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的预测,地下石油、天然气及煤的储量,按目前的开采利用率仅够使用60年左右。因此秸秆压块燃料是未来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世界能源逐渐被消耗,秸秆压块燃料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4)纤维
植物纤维是发展制浆造纸工业的基本原料。秸秆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纤维素纤维,从性能上看类似于纺织纤维又不同于纺织纤维,粗纤维含量高,自身含有大量的孔隙,吸湿回潮率大于棉纤维,断裂强力较大,我国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如果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就可以创造巨大财富。
(5)原料
秸秆栽培食用菌。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食用菌,不仅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品质,还可以成本低廉的秸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且其培养基使用后还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还田。
人造板。目前已经没有供人类开采的森林了,树木将会变的珍贵。但是我们所需的木材却没有减少。如果有人造秸秆板的技术那就可以节省许多树木了,而秸秆是最常见的东西了。以麦秸和稻草作为主要生产原料。尤其是麦秸的主要化学组份与阔叶木材十分类似,是木材的良好可替代原材料。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焚烧垃圾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