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保护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方法;生态保护;宣传方式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保要深入人心,启发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环保是一项终生事业,当教育启发人们环保意识时,生态环境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改善。当小孩子从小就拥有环保意识和行为,那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将取得持续发展。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
生态保护,保护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由于人类的过多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不再能自然协调,产生了很多自然灾害。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保护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资源摄取平衡的一种过程,生态保护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空间,这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态保护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像是一个动词,你我积极参与其中的行动。环境教育是进行生态保护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们才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身体力行的进入环保事业中。环境教育是每个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课,环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课堂教师的学习,是身边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课,是终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环境教育可以是身边公园的文明标语,亦可是学术研讨会上激烈的辩词,环境教育不分大小,环境教育可以带动全员促进生态保护。
(二)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意义
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生态保护就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生态保护是在人们已经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种观念。是在生态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后,人们自觉意识到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行为,生态保护不是一个阶段性过程,而是持续的过程,环保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保护,只有大力宣传进行环保教育,让人们普遍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要深入浅出的进行引导。环境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的人们环保意识的觉悟,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让人们从小就培养良好习惯。环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让人们了解环境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人类身处的每一个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种种都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通过实时性环境教育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生生态保护和环境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深化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习的母本,深化教材内容,把生态保护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给小学生听,改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传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本中能看到身边生态保护的行为及破坏环境后生态的景象,学生能够在课本中读出生态保护是与每个人体息息相关,与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态环境的神奇和破坏环境后所引发的恶性影响。通过思考和反思来理解生态对于我们来讲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是环境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课堂上所接受的东西主要都是被动的,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本编材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让学生主动去接受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视野,使生态保护更加深入学生的心中,阅读也可以更加符合每个学生对环保教育的理解,读学生喜欢的环保类型教育能够让学生持续关注生态保护并参与其中。增加兴趣了解的同时,学习更多环境保护知识。
(三)展开专题讲座
开展专题讲座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上有这么多杰出的环保人士,在讲座中每个主讲人都有着关于环保事业的不同理解,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保事业领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绩,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去学习。在生态环境专题讲座是应更加着重针对主讲人自身参与的环保事业为核心进行讲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们感同身受。
(四)加强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当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环保事业就是深处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加强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参与环保事业,积极开展每周环保一行。让父母引导孩子开展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可以使家长们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开展课外活动中孩子所进行的每一项环保行动都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这对于素质教育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生态保护关系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回归天然保护生态。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个参与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进行对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课的老师就是热爱自然,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老师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授课的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接受环保教育。在社会环境中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模范的榜样。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陈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袁晓锋.浅谈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5.
[3]颜静.城市小学生课外活动现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篇2
生态效益决定着这项工程存在和实施的意义,而经济效益决定着这项工程实施的动力,只有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才会产生社会效益。这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涵盖了林业建设发展的全方位,是实现森林保护的基础。只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才能让社会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森林保护必须以林业工程建设为标志,必须从林业建设与管理上看到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视与决心,并上下齐心做好森林保护工作。
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屏障
森林资源最重要的是保护,只有合理地保护这些资源才能让其资源发挥其生态价值。但为什么仍有很多人总是破坏森林资源,无疑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发展高效的林业产业,是将林业从林木的种植、管护、砍伐形成一体的产业结构,让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只有林业产业发展成型、有序,让林农从产业中按部就班地得到了经济利益,才不会对森林资源起破坏的念头。林农如果忙于林业产业的正常生产建设,也就无暇顾及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当林业产业为林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时,林农也就不会想到通过破坏森林资源来增加收入。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适宜的一种途径。林业产业建设是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且富有活力的。其林业类型涵盖种植业、木材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多种,而其经济效益虽然是由“林业”来带动,但最终并不是都是以砍伐林木来实现的。健康的、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高效的林业产业结构是富有活力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产业,虽然从最初的形成到最终的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生态收益与社会收益是不容小觑的。然而,就保护森林资源这方面来说,加快高效林业产业结构建设,是为保护森林资源增添了一道屏障,转移了一些人的注意力,让人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分类施策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方法
森林资源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有的是商品林,有的是公益林,其在森林体系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同的。商品林主要是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其种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林木的砍伐获得经济收益,这些森林进行砍伐申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砍伐政策。而公益林地,无论是公有制,还是林农私有,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特性,其生长与种植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为第一目标的。这些林地虽然在多年后,一些林木成材后,达到了砍伐的要求,或者有些林地在干旱或病虫害的侵袭下,发生死亡,可以实施砍伐,但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到现场去进行实地考查,掌握情况,最终做出是否可以进行砍伐的批示。对不同森林资源实行分类施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的一种表现,是辩证主义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只有针对不同的林业性质,做出不同的决策,才能让整个森林的保护更有人性化,其具有促进林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可靠依据
合理地保护森林资源就应建立与不断完善资源的管理体系。通过采用立法、执法来达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将森林保护纳入到法律、法规的范畴内,帮助人们树立森林保护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破坏森林的严重后果。除了要将森林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范围内,还要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的建设,加强稽查力度和检查站的检查力度,改善护林队伍工作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林地档案的管理。无论是林地林权、退耕还林档案都要存档与管理。积极地开展森林执法与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乱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还应加强防火宣传。火向来是森林的天敌,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防火意识淡薄,遇到火灾时,扑救能力不强,应争取做到防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专业化。此外,保护森林的另一个方面是防治病虫害。对于生物防治工作应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为辅”,采用科学的、先进的防治方法进行整个林区的防疫控制,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的建设。
科技兴林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林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也同要适用。要想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林业保护政策,就要促进技术的创新与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支撑整个林业的建设,才能让森林资源在将来一段时间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在林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存在于林木品种的改进,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积极培养先进的科技人才,出台更多的政策,让有知识、有才华的年轻人投入到森林保护的这份事业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资源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一种表现。
篇3
1城市生态系统与古树的相互关系
城市生态环境对古树起决定性作用,古树的长势反映着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程度,城市生态环境与古树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风雨沧桑存活至今的古树,是一座城市园林最珍贵的绿色遗产。古树长期立地于当地,已经完全适应周围环境,枝繁叶茂、长势旺盛的古树成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标志。
1.1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与古树的统一关系
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表现为物质流循环良好,气候环境适宜且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能够为古树提供更适宜的生存条件,使其获得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肥力,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古树生长旺盛,得以延年益寿。生长势健壮的古树同时也会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营造良好小气候,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古树的关系表现为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古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体现出指示作用机制,人们可以根据古树年轮累积得到年表与气候单因子相关性分析,从温度、湿度、干旱等指数推测城市气候变化,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规律。古树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多种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及其他生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种生物的寄主,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链接场所。古树的死亡意味着其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不可逆的损失。
1.2城市生态环境复杂化与古树生存间的矛盾
近200年的气候观测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进而引发一系列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降雨变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频发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加速和现代工业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不稳定。例如:城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及空气流通方式受到阻遏,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复合物”等成为城市环境代名词,特别是悬浮在空中的重金属微粒随着空气流动被古树枝叶吸附,也会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这种高浓度的污染环境下,古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树木生长的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在苏格兰地区过去30年间,植物春季发芽时间越来越早,秋季落叶越来越晚,植物的生长期变长。当地政府研究表明:20世纪末期,当地植物生长周期延长30~80…d。城市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其稳定性、平衡性表现相对脆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空前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在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较以往发生显著变化。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热岛效应问题凸显,高温时间周期和最高气温连破纪录,古树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也必然发生显著的生理变化和调节代谢来提高抗逆性,这对长势衰弱、生理机能退化的古树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硬化铺装以及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壤透气性下降,融雪剂大量施用等多种原因使得古树土壤质量严重恶化,酸雨、城市病虫害的高发生率,沿海地区的强台风也使得古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气候发生变化,城市生态系统循环中的自然流、物质流等循环不畅,对古树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供给产生阻遏作用。每棵古树都有自己的最佳生长环境,一旦城市环境超过古树的环境忍受极限,古树的生长势必然会急速衰弱,严重会引起死亡。面对新的问题,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与古树适应性阈值范围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1.3城市建设与古树原生境保护的冲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城市建设与古树原生境保护的矛盾显得尤其突出。电力、通信、排污、自来水、供热、供气、涵洞、人防工程等大量城市地下管网的新建或维修严重破坏古树的原生境,造成树体损伤,施工过程中破坏树体根系、树冠尤为严重,干扰古树正常的生命活动周期。近年来,由于市政管线破损,泄露的污水、热气、电力等已经威胁到古树的生存,甚至造成古树的死亡,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如:2013年12月,由于热力管道漏气,使得太原市东缉虎营编号B035的1株国槐古树死亡。城市发展进程中,开发商一味追求建筑高容积率,使得城市高楼林立。新建高楼距离古树过近,造成古树遮光;高楼的玻璃幕墙“光污染”,会直接反射强光照射古树,盛夏时节极易使其热灼伤;高楼风对古树危害日益显现;有些古树被开发商野蛮堆土埋干,呼吸困难,生长势严重衰弱。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众多城中村被整体拆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粉尘、污物对古树造成严重危害。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主要有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未处理的生活污水及污物、化工药品等。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壤就会污染土地,对古树造成的伤害尤其严重。
1.4城市极端天气对古树保护的冲击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强台风、瞬时强风、干旱、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恶劣天气经常侵袭城市,造成诸如地面塌陷、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都会对古树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例如:2013年9月22日超强台风“天兔”登陆广东东莞,瞬间将其寮步镇横坑古村1棵341年树龄的古芒果树连根拔倒。2014年9月1日“威马逊”台风重创海南省海口市,被刮倒和严重损伤的古树名木多达355棵。2003年11月8日,北京市突降大雪,有5…000余株大树发生严重断枝劈裂,其中有古树800余棵。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古树受灾最重,90%的树木出现折枝断杈现象。
2城市生态系统中古树保护对策建议
2.1推进古树保护规划工作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城市生态环境,应加速推进古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古树保护规划应将古树个体或群体纳入到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体系中。古树保护应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努力扩大古树栖息地面积,减轻外界干扰作用,发挥缓冲功能,将边缘效应降到最低。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过程中,尽力确保城市绿地、城市森林与古树栖息地相连接,使古树周边地区成为环境生态控制区,进一步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合理应用古树周边植物的科学配置,不仅有利于古树生长,还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古树周边生态环境效应和景观效果。王瑛对12种植物在古树周边的应用,提出合理的配置方式和养护要点;古银杏周边种植紫三叶、红花酢浆草和常春藤后,对土壤微生物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紫三叶对古银杏周边土壤的健康保育效果最好。…王晓辉研究发现侧柏古树周围种植早春发芽甘野菊,适时修剪,促使瓢虫、食蚜蝇等食物链迁移,达到保护古树的目的。古树在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生态位稳定,更应提升其社会生态位及经济生态位。古树保护规划应纳入到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之中,编制保护规划应注重古树名木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多古树名木多包含在文物古迹中。将古树与古建一起列入当地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对古树保护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古树保护规划还应纳入到城市基础建设的规划体系中,当编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案时,应对古树生存地范围予以标注,并预留未来拓展空间,将对古树生长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在其保护范围之外。古树保护规划应纳入到城市建设红线范围内,严禁一切挤占古树生存空间的违法行为。古树保护范围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要求是树冠投影范围外5…m为限,古树保护规划范围红线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未来空间发展需求,适度扩大规划保护范围。
2.2开展城市古树安全监测及预警工作
古树经过上百年的生长,许多古树出现衰老迹象,且绝大多数古树树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朽蚀和空洞,一旦遇到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古树极有可能发生倒伏、枝条劈裂等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不确定危险。城市中的古树必须是安全的。北京、广州等城市,根据古树名木树体生长的情况与立地环境,针对性地提出古树名木监测预警保护等级标准及相应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建立起整套古树树体状况系统基础资料、动态保护标准等级及保护措施规程,使古树保护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郑然等对古树风险产生原因归纳为自身状况和古树管理两个方面,依据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建立古树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对古树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级别。园林工作者可借助应力波微创木材探测仪确定古树树干、主枝空洞位置及木质部腐蚀程度,划分危险等级,重点确定优先保护对象,制订一树一保护方案和措施。根据古树症状与立地条件,结合根系复壮技术,采取古树树冠逐层修剪、硬质支撑及弹性拉纤、活体靠接支撑等措施,使得城市环境中古树得到更科学有效地安全应急保护。城市古树多分布在景区、道路、寺庙等地,周边人流密集,加之古树树龄较高,自身朽蚀及蛀干害虫危害严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古树倒塌、劈裂危及第三方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给古树投保很有必要。古树保险,主要用于因意外事故导致古树倒塌或树枝折断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
2.3提高古树就地保护水平
古树长期与环境协同进化,对当地环境产生生态依赖,古树保护应全面分析影响古树生长的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热、生物等生态因子,运用生物适宜性原理,切实提高古树就地保护水平。并结合古树名木保护存在诸如立地条件、树冠空间拓展、其他树木竞争等的主要限制因子,科学把握并调控生态因子范围和程度,制订古树最适宜生存条件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古树就地保护中的衰弱诊断是最为重要环节之一,园林从业者应确定古树衰弱原因的主次关系,把握技术措施的轻重缓急,科学计划保护步骤和周期,完善专业队伍现场施工应急准备方案,明确古树复壮恢复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统筹古树复壮及恢复周期日常养护管理,建立一整套适宜当地的古树诊断及复壮技术规范。城市应做好灾后古树恢复保护工作,制订灾后古树保护的技术程序、操作规范、人员组成、机械配备、后期养管等详细计划。广东省林业厅出台《台风灾后恢复林业生产技术指南》。《指南》提出要在做好已认定古树名木救护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救护古树后续资源;针对每1株树木尽快制定相应的救护方案,尽力减少古树的二次伤害,注意恢复树木的景观性。《指南》确立了古树名木的一般救护程序,包括:树木及场地清理,根系、树干恢复前处理,挖树坑、扶正、培土、灌根消毒和养护观测。
3展望
篇4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化;水资源保护
随着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构想,即要求城市环境在物质、能源、水、大气良性循环的条件下,保持生态平衡,以提供居民健康、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由此,建设生态城市便成为各国城市化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
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是谋求以人为中心、以资源保护为条件、以经济发展为手段,实现人类社会共同繁荣的发展战略。其中,城市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对于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1、何为生态城市与水资源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广义上讲,是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不断提高,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狭义上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1.2 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从广义上讲,是指地球上水圈内全部水量的总体。从狭义上讲,是指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雨水、淡水的湖泊水及潜在的地下水,另外还有近些年出现的非传统水资源,如再生水等。
1.3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另外,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北方9省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水少地区;特别是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贫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2、生态城市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各国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石化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等。由此,各国开始关注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生态城市也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发展模式。
水资源是技术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因子。生态城市建设的多项指标都与水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城市建设的诸多领域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
3、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水资源作为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对于维系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护水资源对人类来讲意义重大。
3.1 水对生命体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据预测,至2030年,我国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而我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仅为8000亿至9500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甚至国外的一些专家预言,未来水的价值堪比现今石油对人类的价值,水将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由此可见,水资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3.2 水对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如,日常生活中的烧饭、洗碗用水时常间断等。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水量不足。
4、城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4.1 城市水资源短缺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增加,有些城市任意扩大建设规模,配置的产业不够合理,计划失控必然引起供需紧张,使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用水浪费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供水设施能力不足及水源污染也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短缺。
4.2 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化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用水量急剧增加,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致使城市河流、湖泊、水库污染严重,使本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4.3 地下水超量开采
近5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大量超采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水源井报废,严重的地方甚至发生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
5、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保障城市供水的长期稳定是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
5.1 首要任务是做好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
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城市工业生产用水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现状及预期,考虑城市用水的来源及其数量与质量,合理进行城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做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工作。
5.2 建立有效的节水管理和运行机制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大力节约灌溉用水。目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比较低,工业用水的净消耗率为70%左右,工农业产品单位需水量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地区间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节水仍有较大潜力。
5.3 加大投资力度、改革投资回收机制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水资源的开发必须根据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区域上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彻底解决缺水问题,逐步做好供水工程的建设工作。
5.4 加强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改变以往水资源工程的重建轻管现象,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以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水资源权属与开发利用权属分开为原则,实现包括城市与农村、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在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模式,加强水资源立法工作,加强流域规划与滚动规划工作。
5.5 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因此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如何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城市,可从战略级、政策级、技术级和社会级等不同层面上采取一系列政策。
水资源作为维护公众健康,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统筹规划,通过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及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我国未来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及利用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鲁敏,李英杰,李萍. 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工厂学院学报,2002,17(4):42-48.
[2]怀特(Rodney R.White).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1日.
篇5
关键词:自然生态;历史遗址;保护;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242
0 引言
人类自有建造活动之日起,就开始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对立与依存。古代造园安邦过程中也存在结合自然的朴素设计理念,而今天在现代人类城市化进程的活动中,自然环境遭受人为因素破坏日益严重,亟待进行生态化的调整与保护,其范围从新建项目发展至既有建筑,乃至历史遗存的循环再生与更新应用。
1 “设计结合自然”理论概述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伊安・麦克哈格于1969年出版了著作《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其理论深入影响了城市规划学、景观学、建筑学、 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进而形成现代生态设计的多学科复合性。
麦克哈格提出的千层饼模式 (layer-cake) 以自然与人文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场所中多种环境因素加以集成,自下而上将地质、水文学、土壤、植被、野生动物、地上土地利用等进行分层研究,进而形成了整体的人文生态系统(The total human ecosystem)。该设计方法以生态价值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为自然景观与土地利用设计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同时也为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保护设计提供了有据可依的科学量化系统方法与策略。
2 吉林省国保级历史古遗址自然环境类型
2.1 吉林省国保古遗址概述
据截止2013年5月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统计,吉林省国保级历史古遗址共计42处,其中17处分布于集安、通化、等省内南部山地地区;7处位于省内东部延边州境内,且多集中于珲春与和龙境内;11处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区;7处位于省内松花江沿岸西北部地区,较为集中分布于吉林省东南地区;而吉林省西南地区没有国保级历史古遗址分布。
2.2 省内东南部古遗址分布特点
此国保级古遗址分布状态归因于历史发展沿革与地理环境等因素,一方面,吉林地区唐属渤海地,辽属两道,金分两路,鼎盛时期省内遗留古迹较多,且吉林省地貌形态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因此,东南部地区的古遗址遗存质量较好,记录人类历史活动价值较高。
2.3 省内中部古遗址分布特点
现今的吉林地区于元代属辽阳行省,明置建州为女真地,清1673年在此建城,名吉林乌拉(意为沿着松花江),后置吉林省。地区内中西部平原,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中,该中部平原地区由原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古遗址增加至11处,其中以吉林市地区最为集中,分别是寿山仙人洞遗址、余富遗址、嘎呀河城址、前进古城址、乌拉街沿江古城址和乌拉部故城。
2.4 省内西部古遗址分布特点
而吉林省的西部地区以草甸、湖泊、湿地及沙地为主,地质环境不利于历史遗址的地面保存。因此,在省内西部地区国保级古遗址遗存分布以西偏北为主,主要集中于松原地区,分别是前郭尔罗斯的塔虎城、乾安的春捺钵遗址群及扶余的石头城子古城遗址。此外,西北白城、镇赉及大安仅地势较高处各保留三处国保级古遗址。
3 生态化古遗址保护策略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伊安・麦克哈格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的出版,GIS技术在遗址保护中的应用以及景观生态规划理念的不断更新,进而形成以多重角度整体而系统地对应相应尺度古遗址景观的生态化保护体系。
3.1 国家遗址廊道的更新应用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级遗产廊道为例,国家遗产区域是由国家议会认定的,具有多样的自然、历史及休闲资源,反映出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类行为特征的一个整体的,可以代表,国家某种独特景观特征的区域;依照罗伯特希尔茨在《绿道》一书中定义:“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的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与美国国家公园不同的是,其国家遗址廊道土地构成并不是与城市割裂单独分隔,而是与居民区混杂分布,通过人流参与发展地方经济,并通过遗址廊道的开发,实现区域的振兴。
3.2 遗址保护与生态减灾相结合
由麦克哈格领导规划与设计的美国德克萨州新城伍德兰兹在总体规划初期,即展开了详细的生态因子统计分析,揭示出维持水文平衡是规划的关键,即要保 护渗透性土壤。而这一要点在遗址保护中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吉林省二龙湖国保级历史古遗址的保护规划设计中,注重完善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及不可控制因素,利用模型预演生态流的过程,从而对其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预先调整,将原有西侧人工鱼塘进行有效疏导,与东南侧二龙湖水进行保护带设置,沿水岸线铺设人工步道,将人的行为形成人工景观的源泉和动力并改变景观的扰动因素。通过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共建将自然、人文社会与经济产业进行复合生态系统设计。因此,生态化雨洪防范体系既能有效降低自然环境灾害对现代城镇的危害,也能有效保护历史遗存古迹,进而提供整体保护的生态体系。
4 结语
自然生态体系在今天不可能与人工生态体系相互分割,只有将两者相互协同保护进行设计才能有效地对历史遗存进行更新利用,创造出自然与人文和谐依存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Ian McHarg .Designwith Nature[M].National History Press , 1969.
[2]Charles Little.Greenways for America [M].JHU Press,1995.
篇6
1.1实施生态保护全面激励,推进农业建设机制创新
伴随工业发展建设以及小城镇更新步伐的持续加快,所占用土地不断扩充,因此应始终把握不侵占基本农田的发展原则,履行耕地保护工作机制,预防三废以及生活垃圾造成农田以及水源的不良污染。另外,应令经济主体积极参与至生态保护与农业建设之中。可引入价格调控管理策略,创建可映射出资源稀缺状态以及治理生态环境成本的价格机制,具体的产品价格应反映污染治理投入的成本。再者,应履行必要的税收管理政策,加强农业建设。各个财政部门可划拨专项经费支持清洁生产,形成生态保护全面激励效应。由当前状况来讲,支持清洁生产总体的投入以及产出比例为1:2,即企业从事清洁生产的过程中不仅创建了社会以及生态效益,还赢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因而,应创建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提升财政转移支付关于生态补偿资金的比例。实践工作中可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推动排污权交易管理机制,利用交易使相关单位为农村配备良好的生态保护仪器设施,进而为企业赢得排污指标。
1.2推广综合技术手段,预防环境污染
农业建设进行种植生产阶段中,应积极推广秸秆的综合应用手段,通过秸秆还田,使得秸秆成为有机肥,提升应用效率。应有针对性的饲养山羊或是奶牛等食草牲畜,将秸秆用于饲养肥料。通过上述综合应用技术,可有效的预防由于秸秆燃烧或是推进河水导致大气以及水源污染现象。养殖业层面,应积极发展畜禽粪便综合应用技术,将其作为养殖水产以及农田生产的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积极的发展沼气,有效预防粪便污染环境的不良问题,达到变废为宝的既定目标。
1.3引入循环农业建设模式,实施生态保护
循环农业为农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应把握3R原则,发展凸显个性化、具有创新性的循环农业模式。应积极引入集约性、丰富性、综合性的生态技术,实施生态保护。不论模拟生态结构、立体农业建设模式、食物链结构,多级应用模式、庭院经营发展体系,均需要应用立体化的农业生产种植手段,采取良性循环的科学技术。对于一些代表性的经典案例,我们不应一味的借鉴,更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把握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凸显地方特色。可积极推广契合循环农业建设模式的生产技术,不仅应开发创建资源节约以及循环经济链之中有关的生态技术以及系统模式,还应关注新型工业生产、现代化发展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循环农业系统格局。针对传统农业建设模式应做好深入的研发与全面改造更新,令其符合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需求。对新兴的循环农业模式,例如采取沼气、洁净太阳能、源源不断的风能以及生物质技术、有益生态食物链手段,应进一步做好示范以及全面推广,不断的总结经验,做好生态保护。应做好农民教育培训,令其把握新技术要领,进而真正提升综合效益水平。
2结语
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开发;生态保护;设计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包括灌溉、发电防洪,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实际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消极的影响,难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此,必须对水利水电开发中的生态保护设计进行优化,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水利水电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得加大的发展,在规模与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一直以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实用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农业发展方面需要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以此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然而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却存在轻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的问题,这就使得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保护工作并不到位,进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与研究予以高度重视,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去。
生态理念指的是生态保护意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注重生态理念的运用,如此才能够保证生态环境保护的实现。生态理念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然而其自身的区域性与局限性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因此,在实际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诸多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理、人文等,实现其定位,进而取得良好的成果。针对有的主导生态的功能应结合生态功能与生态敏感区域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其底线应以自然资源的自我恢复能力为准。水利水单工程建设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融入生态理念,实现对该地区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加以严格控制。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缺失,那么造成生态失衡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其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必须实现度生态理念的充分运用,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环境利用率得以最大程度的提高。
2.水利水电生态保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生态保护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然而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其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介绍如下:
2.1 流域综合规划与规划环评的滞后性
流域综合规划与流域环评应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统筹、协调与保护,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合理布局,最大程度的控制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然而,现阶段我国在流域综合规划方面存在滞后性,流域生态保护规划存在空白,因此就谈不上站在河流整体角度对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以明确,难以实现对生态保护目标的统筹考虑。
2.2 缺乏先进的生态保护技术
虽然我国现阶段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例如一些电站建设中的分层取水、过鱼设施以及生态泄流等,然而我们却很难评估其有效性。例如分层取水,其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尚不成熟,并且大多应用于单项工程研究中,针对共性与基础问题的研究基本空白,在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位置设置、调度方法、效果等等。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冷水下泄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其解决方案需要极大的工程量。
2.3 生态调度研究有待提高
水利水电工程运行方式的改进,在工程的统一调度管理中引入生态调度,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生态调度的目的是根据补偿河流生态系统对水量、水质、以及水温等环境需求,采用科学的调度方法,使下流流量人工化、下泄冷水、过饱和气体等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得以环节,进而实现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全面管理,基于河流自然径流的修复,经过数十年的生态调度实践,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近几年来,尽管我国水利水电设计单位在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中开始对生态调度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受限于薄弱的基础研究,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的生态调度的有效性的实现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水利水电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生态化的水文资料建设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基于水文资料发展的,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监测中,水文资料也是工作人员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水文资料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经济建设规划中已经纳入了生态文明。其中水利水电设计也不例外,相关部门与机构应对生态文明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为设计员工提供学习渠道,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理念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人事与深入的理解,促使其在水利水电设计中能够融入生态理念,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并融入生态理念,实现对工程的合理设计,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应打破传统模式,在水利技术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这类环保水文资料的建设与发展,以支持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
3.2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不能适应水利水电设计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水平低下,实际经验匮乏以及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等。其中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水利水电生态保护设计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使得工程设计与实施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而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必须针对这一问题,强化工程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充分认识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促使在设计中实现对生态理念的融入,在保证工程质量与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使生态理念得以最大限度的运用,如此不仅能够提高水利水电的工程效率,同时也是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3.3 强调城市生态环境与综合功能的结合
城市基础实施建设中就包含了水利水电工程这一重要内容,在进行城市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应对综合功能的研究予以高度重视,包括交通、航运、旅游、发电、调水、防洪、生态等等。城市河流的作用为维持城市生命系统,使城市热岛效应得以减弱,其具有的枢纽作用对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河湖生态功能的开发与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生态设计时,应实现对河湖自身条件与优势的充分利用,使功能得到完善,并完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河道设计中,应对兼顾储流与泄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开发的生态保护设计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其中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实现水利水电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保证水利水电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东胜,彭静.我国水利水电开发的生态保护实践与启示[J].中国水利,2007,(2):29-31.
篇8
关键词:水环境;生态安全;城市规划;广州市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 the root causes and the city planning control methods, w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ra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Guangzhou City,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water protection areas, ecological protected areas, ecological protection Rivers Gallery Road, finally, integrate green spac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reas to control the basic ecological designated Line to conduct unified management strategy.
Keywords: water environment;ecological security;urban planning;Guang Zhou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80-04
1城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安全一词从提出至今,大约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环境安全”,之后,“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相继出现,并且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代替了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1989年,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就提出要建立优化的全球生态安全监测系统,并指出生态安全的涵义是“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的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
我国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意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灾是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一次大爆发,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涉及到沿江中俄两国人民的饮水安全,给我国的生态水环境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
2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问题
2.1水资源短缺
中国人均水资源短缺是众所周知的,水资源短缺不但在西部缺水城市,在东南滨水城市也是频频告急。近年来,全国缺水城市已达400多个,其中有“水都”之称的上海1995年夏季缺水达600×104m3;位于长江中游的重庆市西部供水量仅占需求量的1/3, 2000年每天缺水达100×104m3;泉城济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96%,水资源后备严重不足,用水高峰期每天供水缺口达1×104m3。
2.2自然水道与湿地人为破坏
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为地下排污渠取代,或大多被填埋,造成城市地表的渗水、储蓄、排洪能力降低,保留下来的较宽河道也修堤围栏,并由于原本水系遭到破坏而阻断,成为孳生蚊虫的死水渠。日本人口密集,1998年以前为增加居住用地,规划将河道改为暗渠纳入污水排放系统,但1998年以来连续发生的重大水灾,使大城市面临遭受暴雨袭击之后惨重经济损失,因此规划部门总结教训,重新将原来河道开敞化设置,尽量保留原有水系的完整性,使得暴雨期有自然的泄洪方式,此外也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区域气候、提供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滞留与降解污染物、提供体闲、娱乐、教育场所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围海造田等大面积的人工陆地的修建,使得大面积湿地遭到破坏。
2.3生态自然调节作用丧失
城市的自然水系逐步被人工水系取代,生物经过河道的迁徙繁衍,自然风沿河吹拂的风道遭到阻断等等,导致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以及地下水的渗入遭到混凝土阻隔后地下水逐步减少,原有生态自然调节作用逐步丧失,城市成为单一生物与耗费大量人工能量调节的地区,并且增加了周边地区生态缓解的压力。
2.4城市滨水景观弱化
滨水景观也由于堤岸的建设,河道宽度的缩减,使得人对水的亲近距离加大,加之水质问题,往日能游泳的河道只能望而兴叹,城市的灵魂失去水的灵气与生气。人与水的距离越来越远。
3生态安全问题的内在根源
3.1背景:全球化下产业转移伴随的污染转移
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全球产业的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源开采业由欧美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基本成为这种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流向。
伴随大量的基础制造产业流向中国,大量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也从发达国家流入中国,这其实就是全球化过程中的生态危机转嫁。有关资料表明,1991年外商在中资设立的生产企业共11515家,其中,属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高达3353家,产企业总数的29%,更有甚者则直接进行有毒废物的转移和倾倒。根据1995年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有16998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30%以上。其中,投资于严重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个数占三资企业总数的13%左右。
虽然全球化下使得中国经济以全球第一的增长速度增长,但全球化下生态危机转嫁的这一背景必须认清,并极力避免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负效应。
3.2压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我国城市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都将是我国城市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我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4%增加到1980年19.39%,到2007年为44.6%,并且每年都在以1.4%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可能达到70%;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发展到1980年的223座,2008年已达655个,按照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最低60m2/人计算,每年需要增加1156km2,相当于每年建一个北京,这必然导致城市包括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
3.3制度缺失:谁承担生态安全的责任
由于对经济的重视超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法律制度除了环境保护法、水法,配套法规建设也明显滞后,且具体执行力度较差。制度上的只罚不赏,罚不责众等导致没有人为水环境生态安全负责,大家都搭“公车”导致环境急剧恶化。
此外技术上的缺失,如规划专业长期使用国外生态经验,对本国的生态规划明显缺乏实证性、研究性的大规模研究,都是导致水环境生态安全底下的原因。
4城市规划对水环境生态安全的管控方法与技术
城市规划的研究角度决定了是生态技术在城市具体空间上的控制与管理,起到具体技术的导入与实施,如果说建设区的控制是对城市土地使用的管控,对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控制则是对非建设区与建设区平衡构架的基础上,对非建设用地的布局、规模、形态、保护技术上的控制。而这正是以前城市规划只管建设不管“留白”所要弥补的规划课题。
对于城市规划则要依据水生态安全以及水利要求进行规划布局,设立各层次的规划,具体可以分为:
水源地保护规划:包括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与取水点的水源保护规划以及水源生态保护规划。水源生态保护规划可以依据河流湖泊的规模与特征单独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但是要按级别设置最低生态安全保护区、安全保护区、稳定保护区的边界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明令禁止相关的畜牧,城市建设等相应污染活动。这应该是水环境安全的重点内容,应该至少包涵点线面三个层次立体的保护规划。
水利设施规划:包括污水治理与取水点布局与规模设置的市政给排水规划,以及城市防洪规划等。
城市建成区的控制:包括建成区的渗水面积比例,滨水控制线的建筑高度控制等。
相应的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河道生态安全控制线标准,河道整治的技术与断面标准,道路渗水面积比例、材料等标准。居住区水循环利用设施标准等。
涉及城市水环境安全指标的概念内容很多,下面是对各内容的含义及与城市规划对照(见表1)。
5广州市的水环境安全生态保护规划
广州市总面积7434.4km2,其中市区面积1443km2。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8℃,年降水量为1689.3~1876.5mm,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
广州市本地水资源较少,人均占有量低于广东省平均标准。全市水域面积7.44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增江、流溪河,东江流经本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水资源总量81.29亿m3,其中,地表水60.1亿m3,浅层地下水20.37亿m3,深层地下水0.82亿m3,人均1375m3。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总量达1245亿m3,为本地水资源的15倍。其中,东江北干流经增城市境204亿m3;北江经芦苞、西南两闸和平洲水道、大石涌等流入广州水道共300亿m3;西、北江分别经思贤窖、甘竹滩和东海水道调节后流入番禺河网水道共741亿m3。广州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对水环境治理进行了逐步整治,形成较系统的保护体系,总结广州市的经验为我国其他城市的提供借鉴。
5.1广州市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快速城市化下侵占防护绿地
在1986~2008年间,广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呈连绵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水源保护区、水库及周边地区、城市滨江、滨海岸线以及自然山体边缘地带等重要生态敏感区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蚕食,如蕉门水道沿线受道路沿路开发影响,已出现较多块状建设用地;狮子洋珠江口沿线受南沙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影响,大量农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广州开发区西侧至新塘沿珠江沿线、大坦沙――黄埔新港沿线开发密集,导致滨水地区两岸几乎没有绿化防护。这些区域生态敏感性很高,外来建设开发干扰不仅对其自身影响反应剧烈,对整个生态系统也会带来破坏。
5.1.2 城市规划管控不严
流溪河白云区段两侧城市规划明确要求建设100~300 m宽的绿化带,然而现状部分河段两侧绿化带宽度已不足100m;城区居住区绿地率与道路绿化也不达标情况仍较多,新城区居住区绿地率多在20~30%,老城区许多居住区在20%以下;中心城区特别是老城区内道路附属绿地低于20%道路附属绿地低于15%。这导致地下水的渗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5.1.3 村级建设混乱,水环境污染严重
伴随改革开放,工业发展迅速,城区内工业管控逐步严厉,但周边广大的村庄建设的约束力不强。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占有整体用地较大的比例,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达到356.87 km2,比1996年增加了29.09km2,这部分村级工业用地单位投资强度、土地产出水平低,低效农村建设用地开发建设不但占用农用地、林地等优势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工业开发的企业规模小缺乏污染物净化设备,这带来了水环境的较大污染,这些地区的水源地和动植物栖息地相继丧失,危及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增加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5.2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
水环境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目的是明确特定水环境设计生态安全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为明确各级重点保护河流与区域提供实施的指导基础。水环境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表式水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及水环境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用来反映水环境的生态安全级别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问题。根据广州市主要水资源环境以及城市结构布局。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分别开展了城市防灾敏感性、城市水环境敏感性、水陆生态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极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东北部地区:流溪河、花都北部水库周边、东江新塘―荔城段。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地区珠江后航道番禺段、滨海岸线黄阁―南沙港区段等地区;中度敏感主要分布中心城区内河、大型湖泊、周边水库等地区。
5.3 分级保护规划
根据水源的生态敏感度以及对广州市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按照依据重点分级保护的策略,分为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河涌生态保护廊道进行布局。
5.3.1水源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包括河流、湖库一级、二级保护区,总面积202.83km2。主要集中在流溪河、东江、沙湾水道三个水源保护区,以控制人为工业放牧等污染为主,建立涵养林,保护水土流失进而进一步保护水源。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白海面水源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湿地,总面积7.74km2。
5.3.2 自然生态保护区
自然生态保护区按照国家标准,又可分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与湿地公园等。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产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域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广州市级自然保护区中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地下热水资源、流溪河地表水及自然景观的综合性,适度进行温泉疗养、风景旅游等开发。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和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广州市森林公园达50多个,其中以水资源保护为特色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流溪河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2个:黄龙湖森林公园、联安湖森林公园;市级县级森林公园4个。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浏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广州按照湿地资源的现状空间分布特征,沿珠江口、珠江、流溪河布局8个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2.14km2。
5.3.3河涌生态保护廊道
河涌生态保护廊道是指具备一定宽度的带状绿色开畅空间,可以联系孤立的生态斑块,将市域内的区域绿地连成一体,相互贯通;同时,又有效地划分了城市组团,引导城市合理增长。生态廊道主要承担大型生物通道、城市通风走廊、城市结构塑造等功能。广州市与水环境相关的生态廊道包括珠江、流溪河、增江河等主干河流,大中型水库、湖泊以及河涌水系等,包涵水域面积7.44万hm2,保护区总面积为571.93km2。建构洪奇沥水道―流溪河生态廊道、狮子洋―东江生态廊道、沙湾水道生态廊道、白云北部生态廊道、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增江河生态廊道、横沥水道―凫洲水道生态廊道、蕉门水道―南沙港快速路8条主要的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的生态廊。
5.4基本生态控制线
为了方便城市规划进行统一管理,将水环境的分级保护体系与城市生态绿化保护线四线合一的策略,集中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主要是为生态安全以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为基础,把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廊道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非建设用地以法定强制性内容的方式控制下来,确定城市发展的边界。
5.4.1划定原则
主要将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以及坡度大于25%的山地等山体,以及控制的湿地、生态廊道和隔离绿地等区域。最终广州市域生态绿地的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为5328km2,占市域面积的71.7%。
5.4.2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①
5.4.2.1设不得占用该区范围内任何用地,对在该区内的村庄或工矿用地应实行合理引导搬迁,并作好生态恢复工作。对于已批建设项目,要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加强各项配套环保及绿化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5.4.2.2加强管理力度,禁止在该区内进行有损环境生态的各种活动(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公园除外),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区内的任何工程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5.4.2.3建立区域生态协调机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沟通协作,建设区域绿地,防止跨界污染。
5.4.2.4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用于帮助重点生态保护区(如水源上游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区)的发展。
5.4.2.5建立生态准入制度。禁止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落户广州,鼓励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投资。
5.4.2.6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和合理挖掘区域绿地生态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旅游、观光、科普、休闲),通过有效链接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开展生态旅游,提升土地价值,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进而促成城市包括投资环境在内的综合环境的全面提升。
6结语
本研究是在对水环境的生态安全规划的现有研究的梳理,并基于水环境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对广州市水环境生态的深入分析与探讨,建立分级规划管理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水环境相关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沈清基编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 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 .
[3] 陈家琦.水安全保障问题浅析.自然资源学报,2002, 17 (3 ): 270-279.
[4] 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 (1): 8-15.
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景区管理;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是近几年来逐渐开始提出并得到各个行业认可的一种经济理念,其能够很好的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最终促进两者的共赢发展。在当前我国的旅游行业中,这种经济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景区发展长期处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虽然在短期的时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区域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破坏,给旅游活动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探究循环经济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1相关理论概论
1.1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主要是指物质的循环性利用和再生的经济,是一种资源回收利用的经济模式。综合来说,这种理念主要是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当做最主要的目标,并遵从自然环境对于物质能量的运转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其可以让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使得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不会产生过多的环境污染。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理念在以后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好的应用。
1.2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一种开发性保护,保障生态系统尽可能的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本文探讨的重点主要就是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这里也着重说明旅游生态保护的内容。旅游行业跟其他行业有一定的不同,行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强,这在那些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区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如果旅游景区管理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就会对景区本身的旅游活动产生波及,不利于区域旅游的发展。而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则是指在景区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探究影响景区生态环境平衡的因素,并不断的优化景区管理,保障景区管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最终达到双方的共赢发展。
1.3循环经济背景下旅游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①目前很多游客都有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多方面的意识,在平时的时候也开始使用那些绿色产品[2]。体现在旅游景区中就是多数游客更倾向于那些环境良好并且没有太多污染的景区。而景区积极进行生态保护就能够迎合游客的这种意识,最终促进景区的发展。②旅游景区的发展本身就立足于生态环境之上。如果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那么景区也就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因此,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开展旅游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2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旅游生态保护没有组织
目前我国很多景区的旅游生态保护还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并没有充分的融入到景区管理和开发的组织规划中。这种情况使得一些景区在进行扩张建设的时候,很有可能使得自身的行为跟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最终难以真正提升景区生态环境的层次,使得景区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2缺乏生态保护的人才
循环经济下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相应的管理人才拥有景区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于循环经济、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都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就使得我国很多景区都很难招收到高素质的人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在景区管理中很难推进。事实上,正是因为专业人才素养过低,使得景区管理无法找到最合适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法和策略,不仅不能充分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使得景区收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3改善内部管理体系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下,需要旅游景区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开发行为,避免过度开发对于区域环境带来更多的压力。目前我国很多景区在发展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生态环境承受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仅仅从利益的角度来开发景区周边环境,难以达到景区管理和生态环境的共赢发展。
3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优化规划和组织体系
在规划管理方面,旅游景区一方面应该依照行管的法律法规,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各类建设和开发工作;另一方面也应该根据生态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于建设中的项目进行密切的监控和管理,如需变更也要经过上级批准后才能进行调整[3]。在组织管理方面,旅游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应该在当地政府和旅游行业的综合带领下,结合具体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由景区的相关管理部门直接制约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整个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经营工作。
3.2加强人才队伍培训
生态旅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旅游专业,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和游客等多个主体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旅游区的开发者和管理者来说,需要掌握旅游管理、生态旅游、生态系统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而我国很多景区在这些方面的人才都比较缺失。这也使得生态旅游开展的进程和效益都比较缓慢。在此基础上,我国景区应该加强对于该类人才的培训,积极使用派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训建设机制,综合提升现有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景区还应该积极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管理人眼,从而加强对于旅游区生态旅游的管理,促进整个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3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生态旅游是一项具有很强计划性的活动,而为了避免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必须要在生态旅游全过程中加强对于旅游活动的管理。①我国景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旅游路线,保障路线设计的合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②景区应该积极的构建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导游队伍,并且引导当地旅行社有计划的组织展开各类旅游活动。③在旅游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景区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媒介(比如电影、录像、导游图等)对游客进行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并有针对性的控制游客的数量、活动范围等,避免周围生态环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
篇10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品牌授权;选择成本;集体商标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2-0044-0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缺和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以政府强制性手段实施流域生态保护措施,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时,传统的政策手段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少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我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我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进展缓慢;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上游负担、下游受益的格局,导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本文对现行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补偿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而在品牌经济学的框架下,提出了以品牌授权为核心的生态补偿机制,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方式,调节利益相关者关系,减少或消除外部性的制度安排。[1]12毛显强等从行为主体的成本角度出发,认为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2]38
按照生态补偿的实施手段差异,可分为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类。市场主导模式是指在政府引导下,生态服务消费者直接与提供者协商价格并购买服务。而政府主导模式指政府作为第三方机构代表生态服务消费者与提供者协商价格并购买服务,第三方机构并不仅限于政府,还包括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等。[3]101部分学者认为市场主导的方式效率更高,双方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不同信息进行谈判,最终在补偿金额上达成一致意见;当市场调节失灵时,才能充分运用政府调控。[4]
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测算方法研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现有生态补偿的计算方法来看,国内外对于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主要为支付意愿法(WTP)、机会成本法、收入损失法、总成本修正模型、费用分析法和水资源价值法,在这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的学者包括郑海霞等、徐琳瑜等、刘晓红等。[5][6][7]其中吕志贤等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江流域内各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界定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补偿系数,对统一的补偿标准进行修正。[8]455禹雪中等归纳了我国10个省份已经和实施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基本内容,对这些政策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进行了分类,提出以成本和价值作为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类的依据。[9]14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流域生态补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转移支付,即通过不同的核算方法对利益受损者进行经济补偿;二是产业转移,将具有污染性的企业部分或全部由流域生态保护区转移到下游地区。对于转移支付的核算方法,由于计算难度非常大,而且容易产生测算失误的情况,目前仍没有找到一种普遍公认的合理计算法,补偿的金额非常有限;产业转移的方式对流域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受地域的影响,上游地区在就业等方面仍有较大问题。
因此,已有的补偿方式并没有解决目前我国流域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少数人负担,多数人收益;上游地区负担,下游地区收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收益”的不合理局面。本文在品牌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了以发展品牌授权为核心的生态补偿方式。该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出了一套新颖的、操作性较强的思路。
二、现有补偿方式的缺陷分析
现有的流域生态补偿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基于水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方法;二是基于水资源保护价值的核算方法,即根据上游地区保护水资源所产生的价值作为下游地区需要支付的补偿量。以下分别对这两种补偿方式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一)基于水环境保护成本核算的缺陷分析
在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是根据保护成本来确定补偿标准。[10][11][12]在实践中,这种基于保护成本的核算方法已有探索性的应用,如河南省颁布的《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明确了地表水水环境生态补偿的实施办法。这种方法是否能解决区域之间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呢?我们进行以下分析。
假设A为流域上游的城市,B为下游城市。如果B采取水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方式对A进行补偿,用RA和RB、YA和YB、CA和CB分别表示A区和B区在水资源利用上的利润、收入和成本,则A、B的利润函数可分别表示为:
RA=YA-CA=·W-(C0+rA·W)=(-rA)W-C0 (1)
其中,表示每治理一单位污染物的成本,W表示B区的用水量,C0表示A区治理水资源的成本,rA表示单位水资源的污染给A区带来的收益,rA·W表示A区保护水资源的机会成本。
RB=YB-CB=rB·W·W=(rB)W(2)
其中,rB表示单位水资源的污染给B区带来的收益。对于生态补偿方式,只有双方共赢时(即当RA>0和RB>0同时满足时),该补偿方式才能稳定持久地保持下去。对B区而言,赔偿给A的每单位水资源的治理费用远远小于每单位带来的收益,因此RB>0能够得到保证。但对于A区而言,由于其机会成本难以估计,因此其利润的计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机会成本被极大地忽视,使得RA的计算结果大于零。机会成本的忽视使A区承受了更多的保护水资源的义务,而没有享受到合理的利润;随着A区经济的发展,其机会成本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RA
(二)基于水环境保护价值核算的缺陷分析
基于水环境保护价值的核算方法目前仅处于研究阶段[6][13],实践中没有实施。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划分为五类(1),每类都有严格的指标进行衡量。这种补偿方式的思想是,A区对于水资源保护得越好,获得的收益越大。在这种情况下A、B的利润函数可分别表示为:
RA=YA-CA=(1-)N·rB·W-(C0′+rA·W)(3)
其中,N表示国家规定的水资源中所含污染物的最大值,如果A区排放的污染物为?琢N,则B区允许排放的污染物为(1-?琢)N,?茁表示A区按照该比例收取补偿金。
RB=YB-CB=(1-)(1-)N·rB·W(4)
从(3)式可以看出,这种补偿方式使A区的收益与保护水资源的优劣程度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A区保护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方法计算的补偿量过大,使得B区的负担较重,且实际的计算方法不成熟。在执行中,存在着取样地点及检验过程的争执等,使得交易费用加大,效率降低。因此这种方式仅限于研究阶段,实际操作可能性较低。
三、基于品牌授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生态补偿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保证流域保护区和受益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形成了现有的“少数人负担,多数人收益;上游地区负担,下游地区收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收益”的不合理结果。生态保护区作为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为保护水资源其放弃了发展具有污染性的工业;同时其低价输出原始资源,却需要高价购入最终产品,上游地区如果继续处于这种状态,则将出现严重的“抽血”效应:通过输出低增值的初加工产品,输入高增值的深加工和消费品,导致价值净输出。因此,如何实现上下游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是目前我国生态补偿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生态补偿,应该以提高生态保护区的人均生活水平,减少保护区和受益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然而,目前直接补偿一定金额的方式,并不能长期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品牌授权的生态补偿机制,其核心思想是:首先将生态保护区良好的环境商品化,并注册成为一个合法的集体商标;在受益区的协助和监督下,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建设手段,将该商标转化为某种快乐品类的代言;最后通过品牌授权获得相应的溢价,实现上下游双方的共赢。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 集体商标的注册阶段
根据2008年我国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颁布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文件,可将位于某条流域上的城市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受益区。生态功能区的划分,能够指导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生态保护区中对污染性工业有较严格的限制,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因此,农作物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而农产品由于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并且近年来由于游资的炒作,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常大,农民的收入常常不能得到保障。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农产品市场价格来看,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50%至几倍,绿色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10%~20%,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略高于一般农产品。根据《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都需要相关部门的认证。而农民受自身资金规模和知识等的限制,在对其产品进行认证和品牌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例如,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规定,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2)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3)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农民在知识技术方面受到较大限制,从而很难依靠自身规模在农产品的价格上形成优势。因此,在生态保护区中,利用协会组织或合作社来进行相关产品的认证,可帮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认证的问题。
假设在生态保护区中,存在Xi(i=1,2……n)种农作物。由于环境保护好,污染性工业少,加上后期对农药和化肥的限制性使用,可设计一个代表良好环境的标志,由当地政府,或者委托相关协会或合作社注册成集体商标。所谓集体商标(Collective Mark),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专供该组织成员在从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根据品牌经济学原理,在选择成本的分析范式下,引入选择成本的农作物需求函数可表示为Q=f(P,Cc),且
Q=f(P,Cc)=f [P,Cc(B)](5)
B-20(6)
从式(6)可以看出,品牌信用度越高,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越低,进而农产品的需求量越大;反之,品牌信用度越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越高,则农产品需求量越小。因此,品牌信用度是决定产品需求量的根本因素,与市场需求量成正比,为此可构建产品的反需求函数为P=B-cQ(c>0)。则农民的收入可表示为:
R=P·Q=(B-cQ)Q=BQ-cQ2(7)
对上式求导可得最优生产规模,=B-2cQ=0,解得Q=。代入(7)式可得最大化利润R=。由此可见,品牌信用度B是决定农产品需求量和农民利润的关键因素。在集体商标的注册阶段,该商标仅仅是一个受法律保护的标志,对消费者而言品牌信用度非常低。因此,此阶段农作物的需求量较低。
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生态保护区内,通过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的组织方式,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使其达到绿色食品等的标准,并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
(二) 集体商标的品牌建设阶段
提高商标的品牌信用度可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从而提高消费者对该农产品的选择效率。该阶段需要生态受益区为保护区提供品牌建设的相关费用,提供专业的品牌建设团队,配合保护区的品牌建设开展一系列的推广活动,以保障品牌建设的成功。这是本文所提出的生态补偿的核心,补偿一定数额的货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问题,而通过品牌的建立和发展能够给保护区带来持续的收益,这才是生态补偿的根本目标。
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可导致农产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变动。如图1所示,需求曲线D1为品牌建设之前的需求曲线,D2为成功品牌建设后的需求曲线。如图中所描述,当品牌信用度提高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降低,从而使得在任意价格水平下,D2比D1的需求数量都大,即Q2>Q1。实际上,当品牌信用度提高后,人们对该商标所代表的商品的情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使其需求曲线变为另一条需求曲线。此时需求曲线右移,并且更加缺乏弹性。因此,该阶段农民的最大化利润R=将随着品牌信用度B的增加而提高。
在集体商标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当该商标由于品牌信用度提高而获得较高的品牌溢价时,随之而来的严重问题是保护区以外的产品可能会大量流入该区域,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使品牌信用度下降。产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根本,要充分利用自治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机制。根据袁文华、孙曰瑶的相关研究,行业协会从现有的会费收取模式转变为协会品牌机制,并以股份的方式让所有会员参与协会的建设以及增值利益的分享,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增强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14]50
第二,集体商标的使用者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品牌的保护意识非常薄弱,因为使用者众多,合作社和生态受益区的监管成本比较高。因此,可采用“集体商标+农户名字”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标注,使商标保护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使用者身上。一旦发现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准确地找到责任人,大大降低监管成本。
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提高注册商标的品牌信用度,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从而增加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作为生态补偿,受益区应为保护区提供品牌建设的相关费用,提供专业的品牌建设团队,配合保护区的品牌建设开展一系列的推广活动,以保障品牌建设的成功。
(三) 生态受益区的市场开放阶段
在完成第一、二个阶段的任务后,生态受益区的市场应向保护区开放。这里指的市场开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定向采购,受益区政府的采购使保护区的农产品销售有了基本保障,同时相比于直接支付生态补偿费用,这是一种双赢的补偿方式。二是市场的开放,受益区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接受保护区农产品流入本地市场。生态保护区的农产品品牌以本地市场和下游地区市场为基础,可进一步通过借势和造势等手段,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信用度。
当企业在正确的品牌策略条件下,不断提升品类度从而使品牌信用提升到0.8以上时(2),A厂商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然而拥有信用度较高的品牌是进行品牌授权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那么什么样的品牌才能成功进行授权呢?根据品牌品类度的公式b=g(m,e)=m1-?琢e1-?茁,其中,m表示产品的物质利益,e表示产品的情感利益。在同质化的条件下,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物质利益完全相同;而不同品牌由于定位差异带给消费者的情感利益差别非常大,正是由于情感利益的差异决定了品牌品类度。从现有学术成果来看,快乐情感的特性决定品牌品类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只有当品牌上升为某种快乐的象征或代言时,品牌延伸才能取得成功。品牌授权是一种特殊的品牌延伸,快乐情感依然是品牌授权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不断突出其“快乐情感”的利益点,同时应设计一个能够代表该品牌的卡通形象,不仅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快乐故事提升品牌信用度,而且也为下一阶段中的二次转换做好准备工作。
同时,生态受益区应对保护区农产品的品质进行严格监督,一方面保证流入自身市场的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保护品牌建设成果。
(四) 品牌授权阶段
品牌授权可突破资源的限制,扩大农民的盈利能力。集体商标的使用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具体可参照《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法律中规定“集体商标不得许可非集体成员使用”, 该规定旨在保护集体成员对商标的使用权,防止他人的违规使用。然而该规定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成员利益的同时,集体资源总量也被限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例如,地理标志产品“阳澄湖”大闸蟹,是归属于当地蟹业协会的一个集体商标。关于对集体商标的规定,使当地蟹农的利益受到了保护,但同时使得阳澄湖大闸蟹的总量被限制在了成员能够养殖的最大范围内。集体成员在产量达到最大化后,如何突破资源的限制进一步加大盈利空间呢?本文认为,通过品牌授权,保护区的盈利模式将从资源本身转向到非资源方向,从而保证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集体商标不同于个体商标,受到相关法律规定的限制,在进行品牌授权前必须进行商标的二次转换。集体商标的一次转换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建设策略提升商标的品牌信用度,将商标转换成为品牌的过程。商标的二次转换是指,当集体商标转换为品牌后,将代表该品牌的形象注册成为非集体商标的过程,如图2所示。
根据成本收益分析,保护区农民种植某种农产品的收益?仔=P·Q-C。短期内排除技术进步的因素,该地区农作物的总产出Q是一定的。一次转换(即商标到品牌)使农产品的价格从P上升到P′,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次转换的目的是为了突破资源的总量的限制,将代表该集体商标的形象注册成为一个非集体商标,归属于个人或企业,协会或自治组织以参股的方式分享该形象授权所获得的收益。
二次转换中注册的非集体商标,是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能够完全等同于该集体商标的形象。本文建议采取卡通形象作为集体商标的形象代表,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卡通形象可以进行夸张的、与实物形象相反的设计,超出人们的经验常识,能够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牢固的记忆。例如,将老鼠的尖嘴,设计成米老鼠的宽嘴;将老鼠的粗腰,设计成米老鼠细细的蜂腰。第二,可以赋予该形象一系列快乐的情感故事,使之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使消费者一看到这个形象,就想到它身上发生的所有快乐的故事。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是成功授权给其他商品的保障。
如果集体品牌在二次转换后,成功地实现了品牌形象授权,此时生态保护区中,种植某种农作物的总收入变为
R′=Qi·Pi(8)
其中,?兹表示授权费比率。由(7)式的利润最大化的解R=与(8)式相比: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即B′>B)使农产品本身的需求量上升;另一方面品牌授权扩大了盈利空间。因此R′>R。
四、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工作才刚刚起步,要大范围地付诸实施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实践部门和学术界正在不断积极地探索,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各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本文在上述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第一,建立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等机构,在组织上保证该生态补偿模式的实施。任何政策的实施都需要稳定的组织保障,因此成立合作社或行业协会是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基础,是建立该模式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合作社或行业协会内部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规范竞争秩序。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目前,我国也有众多的自治组织,如各个行业自治协会、村民自治组织等,但大部分运营不佳或无所作为。在自治组织内部设立剔除机制或其他较严重的惩罚机制,保证成员间有条件相互监督。相互监督机制是自治组织得以稳定运行的保障,若缺乏相互监督则无法维持组织中的规章制度。对违规者严重的惩罚一方面增加了违规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监督收益,所以能较好地使自治组织中的相互监督机制发挥作用。
第二,聘请专业团队,保证品牌建设的精确性。集体商标的注册、管理和运营等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来领导,专业人员接受过品牌建设体系的专业培训,具有品牌建设方面的实际经验,有利于正确制定品牌策略和规划。例如,新西兰奇异果果农自发组织的“新西兰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来制定组织计划、品牌推广、渠道建设,最终完成每年7000万箱奇异果在全球的销售。
第三,发挥生态受益区资金和市场的优势,协助保护区的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的关键是产品质量,这是品牌建设的“桶底”,若没有桶底,水桶一滴水也盛不了。质量好不一定保证企业成功,质量不好却能使企业必定失败,因为在竞争条件下,即使顾客不清楚质量问题,但竞争对手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受益区一定要对保护区产品的质量始终严格把关。同时,受益区的市场要首先向保护区开放,并且向其提供专业的指导,以协助保护区进行品牌建设。
五、总 结
生态补偿,应该以提高生态保护区的人均生活水平,减少保护区和受益区的差距为目标。补偿一定数额的货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问题,而通过品牌的建立和发展能够给保护区带来持续的收益,这才能够实现生态补偿的根本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品牌授权的创新性生态补偿机制,其核心思想是将生态保护区良好的环境商品化,并注册成为一个合法的商标;然后在受益区的协助和监督下,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建设手段,将该商标转化为某种快乐品类的代言;最后在集体商标二次转换后,通过品牌授权获得相应的溢价,给生态保护区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
要实现这一模式,具体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集体商标的注册阶段,保护区通过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的组织方式,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使其达到绿色食品等的标准,并通过相关部分的认证。二是集体商标的品牌建设阶段,作为生态补偿的手段,受益区应为保护区提供品牌建设的相关费用,提供专业的品牌建设团队,配合保护区的品牌建设开展一系列的推广活动,以保障品牌建设的成功。通过提高注册商标的品牌信用度,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从而增加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从根本上提高保护区农民的收入。三是受益区的市场开放阶段,作为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受益区的市场应主动向保护区开放,同时作为第三方对保护区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四是品牌授权阶段,品牌授权将提高保护区农民的盈利空间;并且在达到品牌形象授权之后,当地的盈利模式将从资源本身转向到非资源方向,从而保证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应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孙曰瑶、宋宪华于2011年出版《品牌工程学》,书中详细提出对品牌信用度进行评级的方法和指标,称之为商标的品牌信用度指数(Trademark’s Brand Credit Index ,TBCI)。TBCI值介于0到1之间:TBCI≥1.0为AAA级,表示极高的信用;TBCI=0.8-0.99为AA级,表示很高的信用;TBCI=0.6-0.79为A级,表示较高的信用;TBCI=0.4-0.59为B级,表示较低的信用;TBCI=0.2-0.39为C级,表示很低的信用;TBCI≤0.19为D级,表示极低的信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毛显强,钟瑜,张胜,等.生态补偿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38-41.
[3]王军峰,侯超波,闫勇.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7):101-103.
[4]PAGIOLA S.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C]. Global Workshop on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Mataram,Indonesia,2007.
[5]郑海霞,张陆彪,封志明.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J].资源科学,2006,28(5):30-35.
[6]徐琳瑜,杨志峰,等.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水库工程生态补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125-128.
[7]刘晓红,虞锡君.基于流域水生态保护的跨界水污染补偿标准研究——关于太湖流域的实证分析[J].生态环境,2007,(14):129-135.
[8]吕志贤,李佳喜.构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455-458.
[9]禹雪中,冯时,等.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9):14-17.
[10]刘玉龙.生态补偿与流域生态共建共享[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11]黎元生,胡熠.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标准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3):327-329.
[12]蔡邦成,陆根法,宋莉娟,等.生态建设补偿的定量标准——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区一期生态建设工程为例[J].生态学报,20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