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秸秆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焚烧秸秆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焚烧秸秆的原因

篇1

(一)临泉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2015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50万亩、玉米110万亩,产出秸秆200万吨左右。据调研,目前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约占全县产出秸秆的50%,其中粉碎还田30万吨,约占15%;过腹还田20万吨,约占10%;行间覆盖还田40万吨,约占20%,高温堆肥还田10万吨,约占5%。还田的100万吨农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约占85%,玉米秸秆约占15%。其余部分除少量用于食用菌生产和秸秆发电外,多数在收获后焚烧或弃置乱堆。如按每吨秸秆价值20元计算,废弃秸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万元左右。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临泉县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主要为秸秆就地还田、高温堆肥还田、过腹还田及用于食用菌生产等,其中秸秆就地还田是秸秆肥料化利用最主要的途径,也是经济可行且易于操作的利用方式,具有便捷快速、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墒增产的作用。

1、有效增加土壤养分。按作物经济系数0.5计算,全县每年大约生产200万吨作物秸秆,所含氮、磷、钾折合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约4万吨,相当于全县每年化肥施用量的1/4,同时秸秆还含有中微量元素,养分全面,能被作物直接吸收,且不易流失,不污染环境。据对谭棚秸秆还田示范点土壤肥力监测结果显示,连续5年秸秆全量还田,土壤有机质提高5%,氮、磷、钾有效成分分别提高2%、4%、5%,因此秸秆直接还田增产潜力大,效益显着。秸秆还田同时还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碳源,对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秸秆进入土壤要经历两个复杂的过程,一是矿质化过程,即物质分解,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二是腐殖化过程,即物质合成,分解物转化为有机质,生成腐殖酸。据对杨桥刘大村、谭棚东张营村粮食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连续三年秸秆还田田块化验结果显示,土壤蓄水能力比非还田田块提高20%,土壤蓄肥能力提高18%。同时,秸秆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据对陈集镇丁庄村村民张学成、张靖波和谢集乡岳庄村村民吴保明秸秆还田田块测定,土壤容量分别为1.22g/cm3、1.20克/g/cm3,均低于全县平均值1.39g/cm3,土壤保蓄能力大幅度提高。

3、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档次。秸秆含有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元素,是一种完全肥料,进入土壤后,在水分及温度的调控下,通过微生物分解逐步缓慢地释放养分,速度与作物生长发育基本一致,没有催生、催长、催熟现象,生产出的产品品质较好,档次较高。目前,农产品分三个档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其中,有机食品就是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投入品,只使用合格的有机肥料及投入品,所以档次最高,品质最优。

4、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能使秸秆变废为宝。一般每公斤作物秸秆能生产平菇0.5~0.8公斤;同时,蘑菇废料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据调研,杨桥刘大村张启友利用自家庭院生产平菇,每年需要玉米棒轴等秸秆5万多斤,生产平菇近4万斤,直接收益8万元左右。蘑菇废料还田后又大大提高了土地增收潜力,每亩地年增收粮食200公斤。

二、禁烧农作物秸秆难以推动的主要原因

(一)焚烧秸秆的不良后果。随着夏收时节的到来,部分农民图省事,一把火将秸秆烧了了事。每到夏季,全县被烟雾笼罩,空气既刺鼻又呛人,这些烟雾的导火索是周边一些村民连续焚烧秸秆造成的人为烟雾。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危害是:

1、造成秸秆养分资源浪费。据测定,小麦秸秆含全氮0.617%、全磷0.071%、全钾1.017%、有机质70%左右;玉米秸秆含全氮0.869%、全磷0.133%、全钾1.112%、有机质70%以上。秸秆焚烧后化为灰烬,有机质和氮素100%损失,磷素损失约一半,钾素虽然不会挥发,但随风吹水流容易流失,肥料资源白白浪费。据对临泉县31个乡镇近万个土壤样品肥力监测结果显示,由于连年焚烧秸秆,目前土壤有效钾含量比10年前下降12%左右,焚烧秸秆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显而易见。

2、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后,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土壤的物理性状被改变,土壤板结现象加重,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田质量大幅度下降,千百年自然形成的生物平衡系统被破坏,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3、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身体健康。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强烈刺激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重则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4、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会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缩小,直接影响民航、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5、引发火灾。焚烧秸秆,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村庄附近,一旦引发麦田大火,往往难以控制,危及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二)禁烧秸秆难以推动的主要原因。秸秆禁烧工作难以推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机械、农艺、成本、劳力、认识等5个方面。

1、农用机械缺口大、稳定性差、农机农艺不配套 第一,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缺口大、作业量满足不了需要。目前,全县拥有玉米联合收割机800台,按照日均50亩/台,连续10天工作时间算,仅满足40万亩收割需要。玉米联合收割机拥有量偏小主要因为机具成本回收期长,购置1台大中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械需资金10~20万元,除农机购置补贴外,仍需10万元左右。秋季玉米收获期10~15天,每台机具作业500~750亩左右,亩作业收费80元,亩平均耗油3.5公升,每公升柴油6.3元,每亩平均燃油费22元,亩配备运输车、人工、维修费等平均支出28元左右,每台机具秋季作业纯收入1.5~2.25万元,机具成本回收期5年左右。回收期长,制约了农业机具的购置。

第二,大型联合收割机稳定性、适应性较差。玉米机械化收割刚刚起步,部分厂家产出的机具还处在试用阶段,作业期间机具经常出现故障,易损零件不能及时供应,厂家跟踪服务不到位;各厂家生产的机具各有其特点,同一机型随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适应性各不相同,影响了玉米收割机械的应用。

第三,农民家庭承包农田田块窄小,机具作业效率低下。一台三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正常作业时,小时作业量达到6亩左右,一天作业可达70~100亩。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地块垄行交错复杂,不利于机械化连片作业,因此一天的作业量只有20~40亩,效率大大降低,而缺口部分人工收割,秸秆无法处理,只能弃置田外。

第四,农机农艺不配套,收获损失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农业的分散经营,各家各户种植时间和种植品种不一,导致结穗高低、收获期不一等问题,一般收获损失率5%左右,高的可达8%以上。

第五,播种机械落后,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后达不到玉米播种技术要求。小麦收获后,秸秆可不经粉碎处理,直接在麦秸带之间播种玉米。而目前大部分小麦收割机作业幅宽与玉米播种机械播幅宽度不一致,秸秆覆盖还田后玉米播种不能完全与小麦秸秆行间重合。因此,就需要配套具有播前能把播种行的麦秸秆拨开的玉米播种机,但这类播种机价格昂贵。2014年县农委引进一台玉米免耕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2BSFM-4型),在杨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使用效果展示,该机具有深松、分层施肥(10-20cm)、开沟、精量播种(指夹式排种器)、覆土、镇压一体功能,特别是具有播前能把播种行的麦秸秆拨开,从而在不需要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完成秸秆直接覆盖还田,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此类播种机价格约10万元,其价格是普通播种机械的30倍左右,农民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价格。

第六,部分地块作业质量差,影响农民秸秆还田积极性。受地块、机械性能、操作技能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块作业质量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少数机手在利益驱动下,一味追求作业速度,造成了还田机离地间隙大、秸秆粉碎不够细、留茬过高等问题,降低了还田质量,挫伤了农民用机积极性。

2、部分农民对秸秆还田的效果信心不足。部分农民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好处认识不到位。秸秆还田一般在连续3年之后才能显现出优势,农民见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还田的优势持怀疑态度,对秸秆还田带来的土壤结构、墒情、地力等方面的好处认识不足,加之秸秆机械化还田每亩地要增加30~35元的耕作成本,因此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性不高。而采取高温堆肥还田,却增加了劳动量。由于临泉县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因此群众无力清运满地秸秆,只能烧掉。

3、部分农民对秸秆焚烧认识片面。有的农民认为秸秆焚烧可以烧死害虫,不焚烧秸秆可能造成下茬作物病害虫增多;有的农民则认为迅速将秸秆烧掉可抢墒抢时播种,能提高出苗质量。

三、秸秆还田需注意的技术问题及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一)秸秆还田需注意的技术问题

1、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条件下,秸秆还田后病虫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尤其是蛴螬、蝼蛄、二点委夜蛾等地下害虫,在未腐熟的秸秆中取食和繁殖。所以,在将秸秆施入土壤之前,可用百菌清500倍液混加辛硫磷1,000倍液将秸秆喷洒一遍,以减少病原菌和虫卵的危害。对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田块,在秋种时实行拌种、包衣全覆盖。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常发区域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对地下害虫常发区域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进行拌种,也可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在整地时进行撒施。

2、注意补施氮磷化肥。一般粮食作物秸秆的碳氮比很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时,必然会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为解决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在秸秆还田的同时最好施用氮肥,一般100公斤秸秆加1公斤尿素,把碳氮比调节至30∶1左右。也可适当添加过磷酸钙,以增加养分,加速腐解,提高肥效。

3、水分管理要得当。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秸秆直接翻压还田的,秸秆长度应控制在5厘米以内,粉碎均匀,覆土严密,防止跑墒。对土壤墒情差的,耕翻后应灌水;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促使土壤密实,加快秸秆吸水分解。

4、精耕细作培壮苗。每亩秸秆直接还田适宜量为300~400公斤,实行秸秆全量还田的田块,播种要深一点,深度控制在5~6厘米,播量也需适量增加。但精耕细作要根据播种期、整地质量、土壤墒情、种子质量等情况综合考虑。

(二)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把秸秆还田作为秸秆禁烧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结合实际制订秸秆还田方案,落实配套措施,开展督导检查,进行表彰奖励。

2、落实配套机械。农机部门应根据本县大型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和作物种植结构,制订大型机械的配套方案,对玉米、小麦联合收割机、大型动力机械实行优先农机资金补贴,对秸秆粉碎还田机实行应补尽补。

3、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农业、农机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秸秆还田一线,做好秸秆还田技术指导服务,研究落实机械配套方案和机械操作技术方案,研究落实粉碎、翻耕、播种、镇压、补墒等农机农艺一体化方案。同时,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农机农艺集成模式、农机具配套、综合配套技术、土壤理化性状和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等监测和试验研究。

4、典型示范引导。发挥种植大户示范引导作用,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做到100%秸秆还田。各乡(镇)、村应广泛建立秸秆还田示范点,成为带动引导农民自觉还田的样板田。

5、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动员秸秆利用主体积极开展秸秆收储,引导发展秸秆在饲料、食用菌、沼气、发电等方面综合利用。

篇2

关键词 秸秆焚烧;资源化;能源;雾霾;环境污染;秸秆还田

中图分类号 TL94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87-01

秸秆通常是指农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甘蔗、薯类、棉花等)经过果实收获后剩余下来的茎叶(穗)部分的总称,是一种多用途的可再生资源,其中富含氮、磷、钾、镁、钙等元素;此外,其粗纤维含量高达30%~40%,并含有丰富的木质素,可作为一种粗饲料,用于饲养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秸秆的大量焚烧不仅危害了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时也对秸秆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用新型能源替代了传统的秸秆能源,进而出现了秸秆过剩现象,田间直接燃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每年所产生的秸秆量超过6.6亿t,可谓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对如此大量的秸秆处理不当,不仅无法变废为宝,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1 秸秆资源废弃焚烧的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农作物秸秆直接用于生活燃料的占比约20%;作为肥料还田的占比约15%,作为饲料的约占15%,作为工业原料的很少,约占总量的2%,然而约有1/3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直接在露天进行焚烧。由此可见,直接废弃及露天焚烧的占比最高,不仅极大地浪费了秸秆可再生资源,也带来严重大气环境污染,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周边呼吸道疾病增多,因焚烧秸秆导致的空气能见度低,迫使飞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2 秸秆废弃焚烧带来的危害

2.1 影响道路交通以及航空安全

因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延误,且不易扩散,严重时会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对道路交通以及飞机起降带来干扰,并且高速公路以及机场多出于偏远的田间地带,秸秆焚烧造成的影响尤为突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因秸秆焚烧引起的飞机延误超过1 000起,引发的交通事故超过5 000起。

2.2 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通过研究分析显示,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PM10、SO2、CO、NO2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大大提升雾霾天气出现的概率,不难发现,我国秋后入冬,因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屡见不鲜。此外,秸秆中的氮、磷、钾、碳等元素经未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氧化物在光照作用下容易产生臭氧的二次污染物,加重了温室效应,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伤害。据研究数据显示,污染高峰时相比于平时,SO2浓度要高出1倍,NO2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会高出3倍。给人的眼、鼻、喉等器官造成较大刺激,容易引起咳嗽、胸闷、流泪等问题,甚至会引发支气管炎。

2.3 破坏土壤环境,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在田间焚烧秸秆容易出现土壤板结、贫瘠恶化等问题,致使生物群体数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密度大大下降,影响后续作物的种植。农作物秸秆中不仅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还具有丰富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经焚烧后的秸秆,除了其中40%的钾元素能够被再次利用,其余微量元素将全部损失,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由于焚烧产生的高温,很容易杀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进而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健康成长,降低其产量及品质,最终影响农业综合效益。

2.4 存在火情隐患,威胁社会财产安全

因秸秆焚烧所引发的山火时常发生,给周边的村庄带来严重的火情隐患,一旦引发火灾,将直接造成人身安全威胁以及社会财产损失。

3 建议

3.1 秸秆还田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机械的方式将秸秆粉碎后抛撒于地表,并随翻耕入土,待其充分腐烂后形成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实现增产增收,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目的[1]。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大大提升耕地质量,还能够增强地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进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可通过秸秆还田技术降低土壤容重和黏性,明显改善耕层性能及养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可有效改善耕层微生物种群结构,显著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持续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延长土壤耕期。此外,通过秸秆还田,有效增加固碳微生物多样性,促进提升土壤纤维素酶、转化酶、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试验表明,小麦、玉米经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后产量提升了10%以上[2]。

3.2 秸秆饲料

作为农牧业大国,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畜牧业占比较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膳食结构不断向畜牧业产品(如奶、肉、蛋等)倾斜,因此对畜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发展畜牧业,需要丰富饲料资源为基础,在我国草原退化严重、树叶资源难以采集利用、牧草资源逐渐匮乏的背景下,可以考虑将秸秆加工成粗饲料来喂养牛、羊等反刍动物,其中存在巨大潜能,且具有深远意义。以牛为例,根据2001年数据显示,我国牛存栏总量在1.5亿头左右,每年需要粗饲料在4.5亿t以上,在粗饲料方面缺口很大。然而,我国每年闲置的秸秆资源高达3亿~5亿t,具备巨大的开发价值,如何将其变废为宝,挖掘其中巨大潜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3]。

4 结语

就秸秆综合利用而言,目前已覆盖多个方面,如肥料产业、饲料产业、燃料产业以及工业原料产业。随着我国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大力投入与扶持下,各领域的相关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如利用秸秆生产代木产品、进行发电、开发成型燃料,以及转化成秸秆沼气等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幅推进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此外,通过机械化作业手段,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采取少耕或免耕播种方法,实现土壤耕层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同时有效增加土壤地力,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总而言之,如何有效治理秸秆焚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秸秆焚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限制,但如何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最终实现秸秆资源化的有效利用,仍然任重而道远[4-9]。

5 参考文献

[1] 陈新锋.对我国农村焚烧秸秆污染及其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的工业替代[J].中国农村经济,2001(2):47-52.

[2] 韩杰.阜阳市颍州区小麦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2015,5(4):72.

[3] 王殿有.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2):67-71.

[4] 袁鸣凤,陈学荣,李松南,等.稻麦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81.

[5] 吴宏伟,朱竹清,刘咏梅.秸秆焚烧的治理困境及其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14(11):111-115.

[6] 何莹莹,杨路云,王逸姣.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15(8):9-11.

[7] 周国卿.秸秆焚烧的原因分析及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9):94-95.

篇3

关键词 雾霾;秸秆资源;焚烧;成因;建议;云南德宏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88-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species,acreage,production amount of crop straws,straw whereabouts,and all kinds of crop straw quantity of grain and oil crops from straw resource utilization survey in Dehong region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And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trends in agriculture in this region,changes in farming systems,replication,use of straw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universal situation,convenience in agricultural operation and reducing agricultural pests,rural labor force status and earnings straw recovery and other aspects,the objective reasons of burning crop straws were figured out. Finally by thinking about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to promote the use of resources,increasing awareness training,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to strengthen basic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s,and aspects of straw utilization demonstration,solu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local straw burning which resulted in “seasonal haze” in winte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haze;crop straws resource;burning;cause;proposals;Dehong Yunnan

近年德宏州冬季农业快速发展,耕地复种指数大幅提高,耕地利用潜力趋于饱和。冬农产值不断增加,作物产生的秸秆也变得越来越多,秸秆焚烧亦变得越来越普遍,加之冬种作物收获时节天干气燥、缺风少雨,平坝和山地秸秆在露天进行燃烧已成为德宏州冬季“季节性雾霾”形成的主因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火、输电和通信线路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1]。2013年中央农村1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协调发展提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地位,突出可持续发展生态美的乡村建设特点[2]。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特别是大量秸秆焚烧,空气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笔者旨在牢固树立农业生态发展新理念,围绕秸秆焚烧,剖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德宏州新形势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1 秸秆资源焚烧现状

1.1 秸秆来源

据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德宏2014年主要秸秆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图1):秸秆来源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蔗、烟草、油菜、豆类、花生、甘薯类等作物,这些作物总播种面积229 966.70 hm2。其中以水稻、玉米、甘蔗的播种面积占主体地位,播种面积共为182 733.33 hm2,占总播种面积的79.46%;全州秸秆产生总量为192.88万t,其中甘蔗产生秸秆量居第1位,达101.12万t,占秸秆总量的52.43%,玉米产生秸秆量居第2位,为37.05万t,占19.21%,水稻秸秆量居第3位,达34.56万t,占17.92%。其他秸秆主要由马铃薯、小麦、油菜、烟草等作物产生,产生量达20.15万t,占总量的10.44%。

1.2 秸秆去向

全州秸秆去向有还田、饲料、燃料、原料、焚烧、弃置乱堆等6个主要途径,其中还田量最大,达88.44万t,占45.85%。其次是饲料用途量48.98万t,占25.39%。焚烧居第3位,达40.5万t,占总量的21%(图2)。各去向途径中以还田为主,主要以机械翻压还田、覆盖还田、堆沤和腐熟剂等方式处理为主。饲料主要是甘蔗嫩尖、甜玉米秸秆和稻草为主,主要用于饲喂农户或养殖场养殖的牛、猪、马、羊等牲畜。原料主要用于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和有机肥料、沼气的物料投入品,燃料主要用于秸秆气化。对于焚烧和弃置乱堆,一般是干枯、老黄、纤维素含量高和蛋白质含量极低的秸秆,或处于交通不便、劳动力成本高和劳力缺乏的耕作区。

1.3 秸秆焚烧种类和数量分析

全州秸秆焚烧总量40.50万t,其中以甘蔗作物的焚烧居多,焚烧量为28.05万t,占焚烧总量的69.26%。其次是玉米的焚烧量7.47万t,占18.44%。水稻居第3位,为2.75万t,占6.8%(表1)。甘蔗、玉米、水稻作物秸秆之所以焚烧量大,首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大,秸秆产生量大,导致焚烧量也大。其中,甘蔗的播种面积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耕种面积大,且交通不便、收集困难,致使甘蔗秸秆焚烧量最大;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坝区和半山区,且玉米秸秆量比较大,部分交通不便,回收成本高;水稻大部分种植在坝区,其秸秆焚烧和丢弃的量相对较少,农户打捆回收率较高,焚烧量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种植面积大和秸秆产生量多。

2 秸秆焚烧主要成因

2.1 秸秆总量增加,需求减少

近年在努力提升农业产值的同时深挖潜力,德宏州农业呈现“夏抓粮,冬抓钱”格局,辖区内一改过去传统单一的一年两熟制,大力发展多熟制模式,极大地延长和拓宽冬季农业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其中2014年共完成冬季农业开发总面积8.24万hm2,比上年增加1 000 hm2,增长1%。实现农业产值21.25亿元,同比增加4.18亿元,增长25%[3]。在冬季农业产值逐年上升,作物秸秆产生量由2007年的41.35万t[1]增至2014年的192.88万t,数据呈现倍增趋势。另外,在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下,良种、化肥和农机的增加投入,极大地减少了牲畜和农家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农民普遍存在种“卫生田”现象。另外,农村用电普遍化,养牛、马大型食草牲畜的家庭越来越少,农民已不再大量而普遍需要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同时,全州秸秆收购企业仅限于少数几家饲养场,没有大型化综合开发利用秸秆的企业,缺乏相关技术的应用。

2.2 秸秆还田技术应用薄弱

近年德宏州农业机械化普及速度提高,2014年全州农机总动力134.07万kW,较2011年增加18.93%,机耕面积14.09万hm2,较2011年增21.74%,机耕与播种面积同比增加4.49%,机收面积5.02万hm2,机收与播种面积同比增加1.54%[4-6],坝区粮食主产区抢收庄家的效率大幅提高,但收割时留茬过高,影响下季作物种植。同时,农民受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影响,播种前均将田面平整、杂物清理,这就出现留高茬烧高茬、留秸秆烧秸秆现象。作为德宏州秸秆产生量最大的作物甘蔗,主要种植在山区、半山区,目前机械化收获还田技术尚处于引进阶段,除蔗尖嫩叶少量作饲料外其余均被焚烧。此外,秸秆腐熟剂推广引用效果差,据德宏州2012年、2013年开展土壤耕地质量提升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分析总结,发现使用秸秆腐熟剂既需要在一定湿度下,还需要7 d左右的时间才能腐熟秸秆发挥作用,在该州冬季干燥少雨情况下,秸秆腐熟剂未能发挥理想作用。

2.3 方便农事操作,减少病虫草害

秸秆通过焚烧,耕地地面杂物清理彻底,极大地减少农户对耕地犁耙、施肥施药的障碍,提高农事效率,赶复种茬口,不误农时。同时,焚烧对残留在作物秸秆和地表上的病菌、害虫[7]、虫卵,田间杂草及其种子得到清理,一定程度上减少下茬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降低农户用药成本。

2.4 回收效益低

秸秆还田技术难的主要原因:一是秸秆还田机械成本高,农民为抢收抢种,一把火烧掉图省事,致使秸秆还田技术难以得到群众重视和推广;二是缺乏规范作业标准,收割庄稼时考虑到速度和节本,秸秆茬口留得很高,割下的秸秆粉碎和喷撒也不到位,少量农民使用的旋耕机的旋耕深度有限,且没有反转灭茬机,灭茬不到位使得下季农作物无法耕种;三是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转移,在家种地的大多是老年人,且大量的秸秆清运劳动成本高,经济收益少。

3 建议

3.1 加强政策扶持,促进秸秆资源化

当地政府部门应对有利于秸秆转化利用的产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价格、项目立项等优惠、激励政策,一方面积极扶持、引导各类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对相关项目的立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农业部门的优势积极立项推广秸秆还田、秸秆留茬少耕或免耕覆盖种植、秸秆还田机械引进等技术项目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加大农作物收获及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机补贴力度。同时,鼓励并补贴农民收集和出售秸秆,用技术引导农民、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从数量上、规模上全面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从根本上、大面积范围内解决秸秆资源化利用数量,减少焚烧。

3.2 加大宣传培训和强化执法力度

发动全社会,广泛宣传焚烧秸秆存在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普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知识,引导农民改变观念,鼓励支持村社制定相关村规民约,达到农民自觉妥善处理秸秆和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秸秆处理利用中的任务和责任。另外,要加大秸秆还田、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通过现场示范展示为农户因地制宜选择技术应用模式提供可操作模式,从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入手,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技能。同时,强化执法力度,按《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8],划定禁烧区域,各级政府为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主体,各级环保、农业部门对本辖区秸秆禁烧进行督查和责任落实。

3.3 强化秸秆资源化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政府、科技部门要结合当地情况积极鼓励、扶持推进秸秆资源化开发利用相关基础研究和成功转化工作,具体体现在促进以下几方面相关秸秆领域发展:一是能源化,涵盖利用秸秆发电,作为沼气投入物料、秸秆气化、机制炭原料等领域。二是肥料化,涵盖秸秆用于还田,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生产等。三是工业利用化,秸秆作为天然纤维,可用于板材加工、造纸、建材、编织等领域。四是饲料化,秸秆是食草畜禽的饲料来源,可通过青贮、粉碎、氨化、压缩等制造高端饲料,对提升秸秆利用效益,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有重要意义。五是循环利用化,将秸秆在同一领域产生的物质或废弃物作为其他领域的原料再次投入使用,以延长秸秆资源化链条,将秸秆利用做精做透,从深度上提高秸秆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如沼气产生的沼渣可作为肥料还田,发电、气化后的草灰作为钾肥使用,通过畜禽过腹产生的粪便做有机肥,制作食用菌栽培基质后的菌渣作为花卉栽培基质或有机肥生产原料加以利用等[9-11]。

3.4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

利用循环生态农业工作机制,挖潜当地优势和特点,结合具体项目建立秸秆利用示范基地[12],打造秸秆综合利用亮点,达到以点带面、以面辐射成片的效果,用事例作宣传,让广大群众从具体中看到实惠,从具体中学会技术,从而带动广大农业生产者、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发、利用秸秆的态势和局面,从根本上、面上减少秸秆焚烧污染空气,造福人类。

4 参考文献

[1] 张国云,毕生斌,熊勇,等.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德宏州农业污染源[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12:39-40. ZHANG Guo-yun,BI Sheng-bin,XIONG Yong,et al. Dehong agricultural pollution sources of the first national census of pollution sources [M].Dehong:Dehong Ethnic Publish-ing House,2012:39-40.

[2] 任克军.关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J].吉林农业,2015(7):24-25. REN Ke-Jun.Suggestions on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J].Jining Agriculture,2015(7):24-25.

[3] 德宏2014年冬农开发再创佳绩[EB/OL].(2014-11-07)[2016-04-05].http:///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0&id=9622.

[4] 王键.对德宏州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C]//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2012:181-184. WANG Jian.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hong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feature by plateau characteristic[C]//The Second Annual Conference and CAST Yunnan platea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forum,2012:181-184..

[5] 德宏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德宏团结报,2012-04-06(3). The Dehong’s 2011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tistics Bulletin[N]. Dehong Unidad,2012-04-06(3).

[6] 德宏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德宏团结报,2015-06-04(5).The Dehong’s 2014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tistics Bulletin[N]. Dehong Unidad,2015-06-04(5).

[7] 解爱华,付荣怒.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7(3):13-15. XIE Ai-hua,FU Rong-nu. The effect of crop straw burning on soil oribatida community structure in farmLand[J].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2006,27(3):13-15.

[8] 尹成杰.创新农作物秸秆利用理念和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和减排防霾[J].农村工作通讯,2015(7):7-9. YIN Cheng-jie. Innovative use of crop stalks and means of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farmers' income and reduction haze pollution[J].Rural Strategy Communication,2015(7):7-9.

[9] 张国云,毕生斌,李艳美.云南德宏州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9-12. ZHANG Guo-yun,BI Sheng-bin,LI Yan-mei.Cycl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Dehong State,Yunnan Province[J].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2010(5):9-12.

[10] 崔兆杰,谢锋.固体废弃物的循环经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64-218. CUI Zhao-jie,XIE Feng. Recycling economy of solid waste [M].Beijing:Science Press,2010:164-218.

篇4

关键词:玉米秸秆;焚烧;回收再利用;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215

玉米秸秆焚烧是农村环境治理中必须要重视的一种问题,在我国环境管理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处理玉米秸秆焚烧,成为相关人员工作的重点。因此在当前工作中,需要正确认识到玉米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危害,并对其回收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研究,为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问题提供新的方向。

1 τ胗衩追偕战崭盐侍獾难芯

由于农村农业化进程加快、一大批饲料替代品应用,导致我国主要农业区出现了严重的玉米秸秆过生问题,农民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会采取焚烧秸秆的方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而我国政府为了控制玉米秸秆焚烧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禁烧”政策,但相关政策的落实效果不完善,导致出现这一现象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具体表现为:政府在落实“禁烧”政策时,存在很大的监管难度问题,农民为了躲避执法,往往会在夜间焚烧秸秆,导致执法单位到达时,无法直接处理责任人。惩罚力度小也是导致出现玉米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对于玉米秸秆焚烧情节严重者,要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无法对焚烧秸秆行为产生威慑力;对农民而言,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导致大部分农户家庭缺乏玉米秸秆回收能力,如果让青壮年返乡,将会极大增加家庭负担。同时,很多农民缺乏对焚烧玉米秸秆问题的认识,认为在自己家地里焚烧秸秆,不仅避免了成本,也能为农田施肥,没有考虑到焚烧秸秆对空气造成的影响。最后,很多农民都知道玉米秸秆能转化成沼气,但很多家庭没有资金和能力来建造沼气池,相比之下,就地焚烧无疑是解决玉米秸秆过生的有效方法。

2 玉米秸秆回收再利用的经济价值研究

2.1 从需求供给角度的分析

随着农村生活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本身对玉米秸秆的需求量不断下降,再加之当前玉米秸秆能源产业发展落后,导致企业在玉米秸秆回收再利用不会获得足够的利润,因此,整个社会对玉米秸秆的需求量较小。本文用图1来分析企业采购玉米秸秆的相关问题。

根据图1,在假设企业开始收取秸秆后,会导致秸秆成本快速上升,则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P=MC是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关键,当利润增加至点时,企业生产达到均衡。假设在这种环境下,政府开始对企业进行补贴,并出台一系列规定鼓励企业回收秸秆的行为,则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成本就会下价格,从原本的MC1下降至MC2,则企业的生产均衡值则从变化至,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加。

该结果说明,在政府补贴、政策鼓励的支持下,企业回收再利用玉米秸秆的利润增加,有助于保证企业生产积极性。

2.2 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规模经济,主要指生产规模从小到大的利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化分工、生产规模、相关技术的使用效率等都会对成本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农民在秸秆回收再利用中的成本与收益基本是持平的,但是受规模的影响,农民所获得的收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规模较大的农户在回收秸秆时,成本所获取的利润约为50~100元/t,而小规模的农户在秸秆回收中,所获得的收益为0~20元/t,甚至少部分农户可能会出现亏损问题。

3 结论

目前玉米秸秆焚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对玉米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是减少焚烧玉米秸秆污染的重要措施。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为了能有效解决玉米秸秆回收的成本问题,政府需要发挥自身作用,对玉米回收的相关主体进行引导,给予相应的自己与政策支持,才能有效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良.对国内秸秆利用现状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

(32):15853-15855.

篇5

关键词 秸秆;政策;成型燃料;就地焚烧;大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113-04

0引言

当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的现象较为严重,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微小粒子,影响当地空气质量,成为引发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2011年国庆期间,周口焚烧秸秆再成“雾都”,并造成高速路5次关闭。2013年6月,印度尼西亚的“烧芭”活动(即通过焚烧热带雨林获得耕地的非法行为),引发了森林大火和严重的雾霾,殃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邻国,对所在地区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大气污染和经济损失。

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化的焦点问题。世界许多国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应对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举措。生物质能源除了可再生和清洁外,还是目前主要的可以直接使用和大规模生产的能源产品,生物质综合利用和生物质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每年总产量超过8亿吨,有1/3没有被资源化利用而被就地焚烧,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研究如何消除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现象,并提出农作物秸秆合理利用的对策十分必要。

1 秸秆利用及就地焚烧现状

1.1 基本概念

1.1.1 生物质和生物质能

广义的生物质是指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体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组成生物质最重要的元素为碳和氢,碳和氢可以与氧气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释放出大量热。因此,所有生物质都含有一定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生物体是通过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生物质中。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态。生物质能可以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

光合作用:6CO2 + 6H2O === C6H12O6 + 6O2

1.1.2 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指去除籽果实的农作物茎、叶、秆及根等部分,包括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纤维类作物的秸秆,如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豆类作物秸秆和棉麻秆等。农作物秸秆属于生物质。农作物秸秆中蕴含生物质能。

1.2 农作物秸秆总量及分布

根据农业部组织的全国秸秆资源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2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吨。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按照人口增长趋势,将在2030年左右逐步增加到最高水平,达到10亿吨。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粮食主产区。考虑到收集成本,人均秸秆资源量高的省份依次为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辽宁、山东、宁夏、河南、河北等省。

1.3 秸秆利用现状及剩余秸秆量估算

目前秸秆的用途主要是作为肥料还田,作为饲料喂猪喂牛,作为燃料用于炊事和取暖,以及少量作为工农业生产的原料。调查结果表明,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中,作为肥料的使用量约为1.02亿吨,占比14.83%;作为饲料的使用量约为2.11亿吨,占比30.66%;作为燃料的使用量约为1.29亿吨,占比18.75%(其中生物质发电3000万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320万吨,其余均使用低效的户用炉灶直接燃烧使用);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的使用量约为1500万吨,占比2.18%;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的使用量约为1600万吨,占比2.33%;秸秆废弃及焚烧量约为2.15亿吨,占比31.25%。如图1所示。

图1 秸秆利用现状―各种用途所占比重

1.4 秸秆剩余量增长和秸秆就地焚烧的原因

笔者2013年1月对河南省周口市农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同时结合之前对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专家采访,发现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剩余量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配合饲料用量的增加,导致用于还田和饲料的秸秆需求量减少;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电力、液化石油气等化石能源用量的比例增加,导致用于燃料的秸秆量减少;三,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常年居住人口大幅度减少,对燃料的需求也急剧下降。这些农作物秸秆的剩余部分本来是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来利用的,但是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市场还未完全形成,剩余秸秆还没有被有效利用。

中国农村大多实行一年两季、两年三季、甚至一年三季的种植制度。农作物收割后,大量秸秆闲置在田间。农民由于农忙,没有时间、没有人力将秸秆打捆收集,也没有地方放置秸秆,他们将剩余秸秆在田间就地焚烧处理,以便尽快种植下一季农作物。对农民而言,这是处理剩余秸秆比较经济、方便、有效的方式。

1.5 秸秆就地焚烧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由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大,秸秆产量也相应大,就有更多剩余秸秆被就地焚烧,所以秸秆就地焚烧地区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如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地。

中国面积广大,纵跨热带、温带、寒带,所以粮食播种与收割季节也不相同。图2为中国四季农作物秸秆焚烧遥感图,深色部分为秸秆焚烧区域。图中显示,夏季和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华北平原秸秆焚烧现象十分严重。而春季和冬季,则以较南端地区为首要焚烧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一年两季耕作制度,小麦在夏季收获后必须立即种植秋粮,收割和播种的时间仅有10-15天,称为“双抢”即抢收抢种。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成为农民处理秸秆的首选,在图2(b)季节,无论秸秆焚烧的区域范围、还是焚烧强度,均远远大于其他季节。

图22003-2010年中国四季农作物秸秆焚烧时间和空间分布(a-春,b-夏,c-秋,d-冬)

1.6 秸秆就地焚烧的危害

秸秆就地焚烧对环境危害极大。图3为2006年中国秸秆焚烧一氧化碳排放分布遥感图,图3和图4显示秸秆焚烧时产生大量粉尘以及未燃烧完全的碳氢化合物。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处于介稳状态。当空气湿度较大时,焚烧产生的微小颗粒物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气,此时雾气液滴是固液两相混合物,呈灰白色,即为结合形成的雾霾。雾霾中液滴浓度小于雾,液滴比重也小于雾,因此可以将秸秆焚烧产生的微小颗粒物带到更高的空间高度和更为广泛的区域,也大大延长了颗粒物的沉降时间。雾霾产生的原因很多,农作物就地焚烧即为其中之一,虽然总量不大,但是秸秆就地焚烧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比较集中,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大量粉尘分散在空气中,成为气溶胶,难以散去。所以秸秆就地焚烧在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时间段内,将对雾霾的产生起到显著的作用。

图32006年中国秸秆焚烧一氧化碳排放分布[9]

图42014年1月河南省周口市某村秸秆焚烧现象

(笔者实地调查)

检测数据表明,就地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秸秆就地焚烧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严重地浪费了资源,我国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可收集秸秆被废弃及焚烧。这些秸秆的有效利用,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而且还需要一个与之配套的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2 秸秆就地焚烧治理对策

2.1 对策设计思路

目前,各地政府对秸秆焚烧主要采取的策略主要是“堵”,颁布禁令,禁止就地焚烧秸秆,但这种做法不能从跟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剩余秸秆依然无法得到妥善处理,除了就地焚烧,农民没有更好的处置剩余秸秆的利用途径。所以我们设计对策的思路主要是“疏”,即以政策引导,开创秸秆回收利用市场,引导农民把剩余秸秆卖给企业,让企业加工转变为“可再生能源资源”,再由政府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予以支持,形成秸秆高值化加工和利用产业链,使“废弃物”变为“资源”、“高值商品”。其结果是一种“疏”、“堵”结合的政策,力求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秸秆就地焚烧现象。

2.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路线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利用木质素充当粘合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将松散的秸秆、树枝和木屑等农林废弃物挤压成的固定形状燃料。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原料量大、适用范围广、规模适应性强、易于运输和存储等特点,可以明显提高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和燃烧效率,易于实现产业化和规模使用,大大提高农林废弃物的热效率,是一种低投资、低成本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图5和图6是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例和加工流程 。

图5部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例

图6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加工流程

传统的薪柴炉灶热效率一般在5%-8%,经过技术改造的省柴节煤灶的实际使用热效率也只能达到15%,而使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高效炉具的热效率可以达到60%-80%。这种燃料燃烧时黑烟少、火力旺、燃烧充分,烟气中未燃烧充分的C颗粒和SO2、NO2等腐蚀性气体较少,因此对炉具的腐蚀相对较小,对环境污染程度较轻 。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符合我国农业资源特点,相应的设备和工程建设已经不存在技术障碍。而且这项技术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化应用,具备了产业化条件,并具有潜在的足够大的应用市场,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将是利用剩余秸秆的有效方式。图7显示我国压缩成型秸秆燃料产量在逐年递增。

图7近年全国压缩成型秸秆燃料产量

2.3 具体建议

针对目前中国农村秸秆就地焚烧现象严重,同时在企业中存在大量污染物排放较高的燃煤锅炉,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我们建议:

1)政府制定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2)政府在农村地区加强对禁止就地焚烧秸秆的宣传力度;

3)政府出台鼓励和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及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4)政府对进行锅炉改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2.4 对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2.4.1 技术可行性

现在生物质能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设备,如压块机、粉碎机、锅炉等,已有成熟的技术,并投入了实际使用。相应的技术体系、产业模式也都趋于完善。

2.4.2 经济可行性

我们分别从对策建议所涉及的农民、企业和政府等利益相关方,以及从普通公众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各利益相关方是否能够受益,当各方均能受益时,则认为对策建议可行。

1)对于农民。我们在河北省固安县3个村对农民家庭进行走访,并做了问卷调查(农村秸秆资源问卷调查表见附录)。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员普遍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导致当地农户普遍劳力不足。由于秸秆历来被认为是极少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所以就地焚烧这种最为简单的处理秸秆的方式,成为当地农民的首选。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如果有人收购秸秆,当地农民是愿意出售的。例如,这几个村农民生活水平较为贫困,农民愿意以一吨100元的价格(在全国属于较低价格)出售秸秆。因此保守估计,如果全国范围每年2.15亿吨剩余秸秆全部得到回收,就有215亿元转化为农民收入,这将大大增加全国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为企业收购秸秆的中间人。一吨秸秆的收集、运输、储存等环节大约需要一个劳动力工作两天,按每个全职劳动力每年工作200天计,2.15亿吨秸秆利用过程的初级环节就将为农村增加约20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工作使农民无需到外地打工,做到“离土不离乡”,势必会受到农民的欢迎;

2)对于企业。在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指标后,仍然坚持使用燃煤的企业将会比使用秸秆燃料的企业花费更大的成本来达到环保指标。此外,使用燃煤而不对烟气排放系统进行改造,还可能增加企业运行的社会成本,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如处在华中地区的郑州某洗浴中心,原先用煤烧热水,排放大量浓烟和粉尘,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居民经常向环保部门投诉,致使洗浴中心不时遭到有关部门的处罚和查封。更换了生物质燃料锅炉后,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再没有居民投诉,从而使洗浴中心可以正常营业,生意兴隆,实现了环境保护和自身利益的双赢。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可以预见政府将会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同时也将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使用高污染燃料的企业必将会付出较高的代价,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燃煤企业在环保改造时也可以选择使用清洁的天然气,但由于天然气锅炉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秸秆燃料,因此,从长远看,使用秸秆燃料替代燃煤,是目前燃煤企业环保改造时一个更为经济的明智选择。燃煤锅炉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投资和运行效果对比,及烟气净化系统运行成本对比见表1与表2。

设备名称 投资(万元)

燃煤锅炉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锅炉 48.50 48.50

辅机 19.78 20.97

除尘系统 2.00 2.00

脱硫系统 湿式脱硫3.26 布袋除尘27.50

合计 73.54 98.97

烟气硫含量 脱硫前1000mg/m3 脱硫前5mg/m3

烟尘浓度 除尘前19000mg/m3 除尘前60~70mg/m3

注:按锅炉容量10吨/时计

表1 燃煤锅炉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投资和运行效果对比表

运行费用 运行成本(万元)

燃煤锅炉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更换布袋 0.00 6.00

脱硫剂 9.50 0.00

水电费 2.50 1.00

合计 12.00 7.00

烟气硫含量 50mg/m3 5mg/m3

烟尘溶度 100mg/m3 20mg/m3

注:按锅炉容量10吨/时、年运行5000小时计

表2 燃煤锅炉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烟气净化系统运行成本对比表

对于生产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的企业,其经济效益将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拥有庞大市场后得到极大改善。以山东省某一秸秆成型燃料企业项目为例,此项目年产2000吨秸秆成型燃料,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150万元,设备折旧时间为10年。企业以200元成本(包括收集和运输成本)从当地农民手中收集秸秆,加上水电、场地、人工、包装、销售及其他费用,每吨成本约为345元。市场销售价为450元每吨,毛利润约为105元每吨,企业只需约7-8年即可收回成本。可见,在秸秆市场得到完全开发后,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的工厂将增多,技术也会逐渐发展,设备成本会降低,其经济前景会越来越好;

3)对于当地政府。实行这项政策可以改善当地环境,其生态环保效益不可小觑,并且还可节省化石能源,同时可以增加就业率。由于该政策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自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从而提高政府声誉,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绩;

4)对于广大的公众来说,企业减少燃煤而改用生物质能源,最明显的结果是烟尘、雾霾的减少,从而改善环境,因此也必将得到民众的赞同。

总的来说,在有大量剩余秸秆资源、拥有较成熟的处理技术、以及利益相关方和公众支持的地区,考虑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效益,这种剩余秸秆治理方案是可行的。

3 结论与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秸秆就地焚烧不但对空气质量和人们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为解决此问题,要从根源入手。建议:首先,当地政府可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指标,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促使使用高污染锅炉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时在农村加强就地焚烧秸秆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其次,对从事秸秆能源化利用产品生产的企业予以财税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增加农村剩余秸秆的收购量,为农民增加收入;最后,给予企业燃煤锅炉改造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为秸秆能源化产品开辟市场,形成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

本对策方案标本兼治,因而是可行和有效的。将秸秆加工成固体成型燃料可使多方受益,既从根源上杜绝了秸秆就地焚烧,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危害,又使原本被废弃的秸秆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秸秆这种生物质能源。企业经济上获得效益,政府则创造了就业机会且改善了环境,农民也增加了收入。同时煤炭使用的减少将有利于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该对策建议实施后,我国秸秆剩余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推动企业革新,促进经济和市场良好发展;同时,还能减少污染烟尘排放,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形成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产业链,使链条中的各方实现共赢,协同发展。

建议各地政府抓住目前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利用的有利时机,尽快开展相关工作,切实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润青,秦世平,等.中国生物质能技术路线图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韩文科.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生物质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3]苏伟. 清洁发展机制读本[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雅克・范鲁,等.生物质燃烧与混合燃烧技术手册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秦世平等. 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项目可研编制方法与实践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6]曹国良,张小曳,郑方成,王亚强.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J].北京:资源科学,2006,28(1).

[7]毕于运,高春雨,王亚静,李宝玉.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J].北京: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

[8]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胡金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J].北京: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

篇6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焚烧原因;措施;对策;安徽濉溪

中图分类号 S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254-02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in Suixi County

NIE Li-ying

(Suixi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Anhui Province,Suixi Anhui 235100)

Abstract Aming at basic situation of crops planting in Suixi County,the necessity and statu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 were introduced,as well as the reasons of crop straw burn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aw were expound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ocal crop straw.

Key words crop straw;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present situation;burning reason;measures;countermeasures;Suixi Anhui

濉溪县每年种植玉米、小麦和大豆逾25万hm2,其中可生产出小麦和玉米秸秆共计230万t以上,全县农作物鲜秸秆的总产量超过300万t。在以往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秸秆未得到充分利用,一般将其焚烧或随意堆放,不仅浪费资源,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村容村貌。为创建美好乡村,充分利用当地秸秆资源,濉溪县农业局积极遏制秸秆焚烧现象,通过树立典型、加大宣传、提供服务等多种措施,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对濉溪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秸秆焚烧原因进行阐述,重点介绍秸秆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1 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通过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濉溪县2015年夏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达到8万hm2,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4%,秋季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99%。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有机械还田、秸秆打捆、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固化、自然养殖法、干贮和其他方式。随着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及“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新模式的推广,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成本又增收,受到广大农民、机手的欢迎,秸秆机械还田是秸秆转化利用的主要措施。

2 焚烧秸秆的原因

一是影响播种质量。由于农作物收获完毕,农民必须进行下一季的农作物播种,秸秆还田后,短期内秸秆仍未腐烂,影响了农作物的发芽,降低了出苗率,影响产量。二是秸秆出路难。如将秸秆收集起来,大量秸秆存放而且聚集起来,则秸秆出路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民积极性的不利因素。三是支出增大。部分农民的农田较多,如将秸秆聚集,耗时耗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四是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有些农民认为自家的秸秆,进行焚烧或者其他处理都取决于个人意愿,他人无权干涉。五是政策宣传不到位。“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县政府召开各镇及有关部门会议,安排部署秸秆禁烧问题,具体禁烧措施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难以执行。六是管理模式滞后。应该改变管理方式,让行政驱动变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手段,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成为老百姓的一种自觉行为。

3 秸秆综合利用措施

3.1 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县农机部门切实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三夏”“三秋”期间,县农机监管人员深入镇村、田间地头,配合镇、村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坚持“疏”“堵”结合,建立秸秆禁烧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3.2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大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重点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借助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多渠道宣传。同时,重要农时季节,在乡村、田间地头出动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3.3 政策引导,培训示范

每年农忙时节,适时组织召开由分管农业县长、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园区农技站长、农机合作社长参加的秸秆综合利用及保护性耕作现场会,通过现场演示,群众对小麦、玉米联合机收、秸秆机械还田、保护性耕作有了直观的认识,老百姓普遍认为此项技术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同时,结合“大推广、大培训、大宣传”工作的开展,及时组织农机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农机化作业的顺利开展。

3.4 拓宽渠道,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争取消耗一部分秸秆。二是积极扶持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加大秸秆青贮力度,提升秸秆饲用率。三是扩大秸秆粉碎还田面积,在公路沿线大力推广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提高作业质量。四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工业秸秆生产项目,消化秸秆。

3.5 强化举措,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不断增加和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工作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并充分发挥大型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的作用,实施秸秆直接还田。

3.6 提升服务水平,夯实秸秆综合利用基础

农机服务组织积极组织农机作业服务,通过合同订单作业、农机跨区作业、耕种收“一条龙”作业等提高效益。不断吸引农机手,壮大服务组织队伍,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在重要的农时季节,强化机手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其安全知识、操作使用、维修保养等技术知识及规范。同时,组织农机企业及农机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搞好维修服务,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农业生产。

3.7 落实补贴政策,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

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中,优先满足农民对小麦打捆、秸秆还田、玉米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等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全县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了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4 存在的问题

4.1 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基层部门没有将秸秆还田技术和到位宣传相结合,很多治理措施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仅仅是一种让农民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概念,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4.2 秸秆利用不充分

解决焚烧秸秆的问题,需要通过工业初步改造传统农业,但目前还没有彻底改造的结果。暂时还无法彻底解决秸秆被替代后的出路问题,因此秸秆未实现有组织的大规模收购。

4.3 企业规模尚小

目前,企业加工利用秸秆资源主要是靠粉碎还田的方式,企业规模上不去,收购量较少,资源利用率不高。加上农民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资源意识淡薄,焚烧秸秆现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5 对策

5.1 加强组织领导与宣传力度

把推广秸秆还田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通过宣传发动,逐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通过秸秆还田和地力培肥实现农民对绿色农业和效益型农业的认识和接受度。帮助农民改变落后习惯,认识到单纯施用化肥的严重影响,提升环保意识,从而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目的,建立良性循环机制[1-2]。

5.2 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加快机械推广进度

积极推广少、免耕技术,使秸秆还田技术成为少、免耕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良性发展的农业耕作制度,满足全县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并向重点镇、重点机具进行倾斜。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拉动作用,加快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打捆机、秸秆还田机、深松机的推广。

5.3 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秸秆饲料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机化产业发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等项目的实施,抓好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让农民深入了解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进一步提高农民应用这项技术的能力。

将秸秆挤丝揉搓加微生物处理,使之变成优质饲草,不仅可以使秸秆焚烧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农民出售秸秆可增收1 050~1 200元/hm2;加工成饲草后,可升值70元/t以上;饲草贮存期长达2年,解决了畜牧业发展冬春季草荒问题;并且可以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

5.4 增加投入,提高秸秆利用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源头上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增加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探讨秸秆利用新途径,并充分引导,带动农民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做好食用菌开发、沼气利用、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饲用、秸秆制作堆肥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秸秆利用效率,使得秸秆经济迅速发展[3-5]。

6 参考文献

[1] 王凌云.扎赉特旗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2):124-125.

[2] 闫景凤,刘立强,宋炜.对北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8):219-220.

[3] 唐岭峰.周口市秸秆还田现状及综合利用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10(8):69-70.

篇7

秸秆禁烧工作之难的原因总体来说不外以下几点。一是秸秆的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作为传统燃料的秸秆正在被液化气、煤炭、电等取代,秸秆正在成为农民种田的“负担”。二是农民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少群众认为秸秆灰可以增大土壤肥力。事实上秸秆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使本来含有的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等因焚烧而丧失殆尽。另外,焚烧秸秆的高温还杀死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加速土壤板结、加速墒情的损失。三是家庭承包模式与规模经营利用之间的矛盾。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相关企业都知道解决秸秆焚烧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利用。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各级政府又没有相应激励机制,造成政策投入小、秸秆价格低、机械作业无奖励,农民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影响工作推进。与此同时,秸秆收储利润低、加工成本高,加重了秸秆收储企业负担,影响了秸秆收储市场运作。规模化经营、机器化作业是解决秸秆禁烧工作瓶颈的有效出路,而这与当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和耕种模式冲突。四是管理方面的难题。由于群众认识不到位,自觉参与意识不强,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镇村干部只能靠死看硬守。而镇干部数量有限、村干部在农忙时节家里也有农活,靠几十人看管全镇几万亩农田的确有难度,特别是部分群众打起时间差,利用夜晚掩护去焚烧,给禁烧工作增加了难度。

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对购买秸秆还田机械和免耕播种机械实行政府补贴政策,可在有条件的乡镇进行试点,开展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作业示范。同时,要制定保护性耕作中长期规划,引导农民进行保护性耕作。

二是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秸秆禁烧工作的关键在于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要站在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交通安全,改善农村大气环境的高度,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好经验、好典型的示范带动,积极转变农村传统的耕作习惯,切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工作。

三是加快土地合理流转并适度集中。大力倡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加强监管并辅以政策配套,把土地集中在种田能手或农机大户手里,减少农机单位面积作业的能耗,提高土地规模效益,也便于政府集中管理。

四是明确责任,强化执法,确保实效。农业部门要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公安、环保部门要加大执法和检查力度,对不听劝阻的农户依法给予处理。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营造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

篇8

[关键词] 耀州区 问题 秸秆还田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59-01

一、秸秆还田的概念

其秸秆还田就是利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将其在地表抛洒,然后耕翻入土,使其完全腐烂后充分分解,最终成为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秸秆还田为农民带来高产、稳产和丰产以及节约能源的同时节省土地化肥投入,又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避免了因焚烧秸秆而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二、秸秆还田技术的分类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秸秆间接还田技术为秸秆还田技术的两种形式。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当场粉碎,均匀的抛散向地表面,然后深耕土地,将其深埋于地下,使其腐烂并分解成为有机肥为直接还田技术。直接还田技术虽然没有使环境污染,但还田设备费用较高,使投资金额增加。间接还田有效的控制了环境污染,将秸秆家畜过腹、高温堆沤、沼渣等几种方式处理后再施入土壤,稳定且肥效高是一种综合效益较高的秸秆利用生产技术模式。

三、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不足

农民已经认识到秸秆还田技术益处,由于近年来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奇缺,秸秆的收集、转运困难凸显,造成大量秸秆堆积田头,或被焚烧,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2.秸秆还田机械设备投入较高

据调查,秸秆还田每亩比常规作业增加了亩作业成本50-100元,增加了农民的投入资金,其主要原因是秸秆还田技术需要多道工序和相应机械配套作用。虽然秸秆还田可以节约化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在短时间内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且农民不注意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将导致秸秆还田量少的现象发生。

3.自然环境不能有效消化秸秆

耀州区地处干旱区,年降雨量少,灌溉条件差,秸秆还田后,由于不能及时、充分腐化,造成大量秸秆残留耕层,影响下茬播种。

4.秸秆还田发展不平衡

川道、前塬地区经济、环境基础好,农民科技种田的认识度高,同时农业机械程度也高,秸秆还田面积就打大,反之,后塬、山区经济基础差的地方,秸秆还田面积就少。

四、为保证秸秆还田技术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识

通过对比试验,如土壤有作物产量、机质含量、经济效益对比核算,用科学的数据,列举事例,让农民看到秸秆还田的种种益处,认识到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

2.严惩任意焚烧秸秆行为

采用有效的行政手段和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法律与法规体系,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强化宣传,禁止焚烧秸秆,全面提高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的整体水平。

同时,加强农机体系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还田、配肥地力提高到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高度来抓,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9

[关键词] 秸秆禁烧 分析 调整 建议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67-01

1 当前秸秆利用及方面的途径与效益分析

1.1 秸秆做饲料草过腹还田:秸秆做饲料在目前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在饲养的家畜,家禽数量较少,不能消化掉大量的作物秸秆。

1.2 利用作物秸秆产蘑菇、菌菇做菌床,其用量少之甚微。

1.3 收集秸秆做燃料或者压块做燃料。由于目前煤、电、气进入农村千家万户,在像上世纪60--70年代让农户捡秸秆烧火做饭是不可能的。

1.4 收集秸秆做高温堆肥,把秸秆堆积起来加入肥料搅拌,经过高温形成有机肥料。但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堆沤需时间、场地,农民不愿意干,目前,搞高温堆肥只是迫于上边领导的检查,居于形式。

1.5 秸秆用于发电是一项能消耗大量秸秆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大部分发电厂在城市郊区,距离农村较远,秸秆的运输费用较大,农民打捆收集一吨秸秆从打捆到装车、运输至发电的成本费用就要400多元,每吨收购360元的价格,费用较高。另一个方面烧碳、气产能过剩,发电近期提高秸秆收购价格是不可能的。

1.6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解决当前秸秆焚烧的有效途径。因为秸秆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营分,通过秸秆的机械化还田能增加土壤的养分,减少环境污染,效益显著。

2 秸秆禁烧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

2.1 作物秸秆留茬会给种植带来不便,农民在焚烧秸秆之后,留下的茬子严重影响下季的作物播种,解决农民焚烧秸秆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播种时拥、阻、堵得问题。

2.2 平原地区在收割完小麦后,下一季主要播种的是玉米和大豆。如何解决作物的种植农艺要求,首先必须解决拥、阻、堵的问题,其次是种植的行距需要增加,株距缩小,确保每亩株数,增加种植行距的目的是在播种时增加秸秆的通行空间,同时增加秸秆通过量。也可以通过增加播种机开沟器与地面的高度,增加秸秆通过空间。目前播种的夏玉米行距是60cm,基本解决了播种时拥、阻、堵得问题。目前在我省沿淮北平原,主要是农民种植大豆行距播种,产生拥、阻、堵严重,也是小麦秸秆焚烧的主要原因。

3 如何进行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

3.1 扩大夏玉米种植面积,推广大豆稀植技术,适度加大红薯种植面积

3.1.1 在安徽省沿淮北平原,小麦收获时留茬高度15cm左右,通过收割机排草口排出的秸秆量就少,而且短不碎,由于留茬高度的增高,排草口形成的秸秆减少反而不会影响播种。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农民的工作鼓励农民扩大夏玉米的种植面积,使用2BYS-2型、3型、4型玉米精量播种施肥机,行距60cm播种,基本排拥、阻、堵得现象,田间管理采取化学除草、防虫、机械化中耕、施肥等措施。

3.1.2 推广大豆稀植机械化生产技术和大豆玉米高茬免耕两精播种机,选用大豆稀植品种,使用玉米精量播种施肥机播种,行距控制45--50cm,每亩株控制在1.1万株至1.3万株范围内,采用化学除草、防虫、机械化中耕等田间管理,通过三年的实验证实大豆同样每亩产量达到175kg--250kg亩,高产攻关田块超过250kg。

目前由宿州市健生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大豆玉米高茬两用精量播种机,可在小麦留茬15cm的情况下大豆行距30cm-40cm范围之内调整不产生小麦秸秆拥堵,调整方便,精量播种有种满足农艺要求。

3.1.3 适当扩大夏红薯的栽插面积。夏红薯产量高,效益好,通过起垄整地,达到灭茬还田的效果。

4 对2017年秸秆禁烧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2016年3月12日至3月15日通过对2016年秸秆禁烧工作的走访(包括种植合作、家庭农场、农民户100人)座谈,我们认为对秸秆禁烧工作是可控可防的,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4.2 通过三年秸秆焚烧工作力度加大,农民对秸秆焚烧的认识大大提高,重点体现在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但是2017年的秸焚烧工作重点仍要突破出一个“禁”。

4.3 留茬的高度要合理,一般留茬高度控制在13cm以下(农业部颁布的机械收割小麦留茬高度15cm),最适宜的留茬高度12cm--15cm左右,农民在不烧的情况下能正常播种,不 产生拥堵现象。

4.4 加强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广大豆稀植面积,因为玉米行距宽,播种时不容易产生拥堵现象,推广稀植宽行种植和大豆玉米高茬两精量播种机应用,稀植大豆品种行距40cm--50cm亩株,1万―1.3万株,一般大豆品种亩株数1.3万―1.5万株,行距30cm--40cm。

篇10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对策;仙洪试验区

长江大学仙洪试验区调研组继2009年7月到仙洪试验区洪湖片区考察之后,又于2010年7月再次到仙洪试验区监利片区对仙洪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随着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秸秆出现了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各片区政府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1仙洪试验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是湖北省粮棉主产区,共有耕地10.27万hm2,以水稻、油菜、小麦和棉花为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秸秆年均产量为180万t,秸秆资源丰富。针对试验区的秸秆资源,监利、仙桃和洪湖各片区纷纷出招,多元化、多渠道地寻求秸秆的综合利用。

监利片区引进了投资2.4亿元的凯迪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可转化农作物秸秆353万t,其副产品草木灰还可加工成白炭黑、黑炭黑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科技手段转化农作物秸秆,在试验区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优质环保的中密度板和木塑复合材料、安全保健的双孢蘑菇、清洁低廉的生物能源等,都取自秸秆。此外,一种全新、环保的生活燃料——秸秆煤炭也为试验区的农作物秸秆找到了更好的出路。监利县还大力推广秸秆发酵,切实解决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全面提升沼气池使用率。

仙桃片区兴建了1座2×12 MW秸秆资源环保电厂,每年可消耗秸秆约16万t,并对农作物秸秆采用设立收购站的方式定点收购、储存,灰渣直接用于农业和林业肥料返还给农民或用于制作复合肥料,实现综合利用。该厂还在试验区的毛嘴、胡场、长埫口等10个镇设立了秸秆收购站。定期举办秸秆还田技术培训班,大力推进秸秆沼气建设和使用。仙桃市土肥站负责人表示,随着秸秆还田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作物收获后将不再出现就地燃烧的现象。2009年底,仙桃市被农业部门定为全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示范市。

洪湖片区引进了秸秆彩釉瓦复合门防火板生产线,并在试验区的沙口、曹市、戴家场、峰口等4个乡镇40个村推广稻田油菜(或小麦)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应用秸秆腐熟剂253.96 t,覆盖面积8 466.67 hm2。洪湖市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与厂家协商好后,厂家将腐熟剂直接送到项目区各村,镇农办组织村干部将腐熟剂和技术资料提前逐一发到农户手中。2010年5月,市土肥站和腐熟剂厂家——武汉太阳雨农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在沙口镇车马垸、戴家场镇柴林片各兴办了1个有机质提升万亩核心示范区,在曹市镇东武片、峰口镇童岭片各兴办了1个有机质提升133.33 hm2核心示范区,4个核心示范区范面积达1 600 hm2。在示范区布置田间试验3个、效果监测点5个,并且针对不同种植模式,提出了不同的秸秆还田腐熟方法,主要有秸秆堆沤还田模式、秸秆机收粉碎直接还田模式。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试验区的农作物秸秆在过去主要被农民当作燃料用于取暖、做饭,当作食料用于喂养牲畜,当作肥料在牲畜圈或粪堆腐烂后还田,现在秸秆的家用燃料和牲畜食料功能基本被取代。目前,试验区内每年农作物收割后仍有大量秸秆无处可用,农民为图方便快捷,往往将大量秸秆直接烧掉。由于仙洪试验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大量焚烧秸秆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随着空气的流动而不断扩散,严重污染周边城市的生活环境,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输。2010年5月26日,由于荆州市村民焚烧秸秆,大量浓烟随着空气流动波及天门、仙桃、潜江、荆门等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沪渝高速荆州段因烟雾弥漫,相继发生15起交通事故,造成6人不同程度受伤,多辆车辆受损,并导致2人死亡。

此外,田间焚烧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40%,其余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浪费,而仙洪试验区秸秆资源丰富,作为多用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被焚烧实在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秸秆焚烧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破坏了土壤生物系统平衡,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重了旱情,农作物的生长受到极大伤害[1]。 很多农民对政府引进的秸秆利用企业和技术不了解,也不关心。试验区内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5%,秸秆部分还田和沼气池用料仍是试验区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2存在的问题

2.1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水平不高,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资源意识不强

由于农民缺乏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普及工作力度不够,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秸秆的重要用途和经济价值不清楚,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多年形成的传统种植观念和生活习惯,使农民认为在地里焚烧秸秆省时省力,进而片面依赖化肥,排斥秸秆还田。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多数农民仍然将秸秆直接废弃或烧掉。

2.2相关行政部门组织领导不够,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管落实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村干部们对试验区内的秸秆资源和综合利用现状缺乏明确的认识,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尽管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由于在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中有很多重大而迫切的任务需要完成,而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不高,也难以促进农民增收;并且费时、费力,使得试验区内的相关行政部门不够重视,没有很好的组织领导,缺乏一个统一、科学、合理的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也没有很好地监管落实,使得秸秆利用水平不高,管理混乱。

2.3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不多,渠道偏窄,推广难度大,普及率不高

试验区内70%的农民对当地政府引进的秸秆利用新技术和相关企业不了解,当地政府官员也表示秸秆综合利用的成型技术很有限,利用这些技术的成本也较高,导致新技术推广难度相当大。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受大型机械、劳动力和技术的限制,不能被广泛应用;秸秆发电、碳化、气化等技术还不成熟,可大面积推广的技术并不多;新技术开发和利用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这对于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都是比较困难的。而秸秆利用的成本过高,一家一户也难以办到,导致秸秆的综合利用在较短时间内无法大面积推广,普及率也就相对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