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秸秆焚烧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资料显示,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结构,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直接损害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不利于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而且秸秆焚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容易引发火灾。
但是对于许多农民来说,焚烧秸秆省时省力,有些农民还误以为焚烧秸秆可以肥田。在一些农村秸秆焚烧成为顽疾,推广秸秆科学还田遇到相当大的阻力。
为秸秆“灭火”,一味在禁止上下功夫可能并不是非常有效的办法。有些农村的墙上、路边书写着禁止焚烧秸秆的醒目标语,动用大量人力死盯严守这些做法不仅可能激化基层干群矛盾,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白天不让烧,晚上偷偷烧;大人烧了要受罚,就指使小孩烧。禁止焚烧秸秆的成效并不大。
在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推广秸秆科学还田的道路上应该变禁止为引导,变堵为疏。
首先,对农民宣传的内容、方式、渠道等都需要改变。让农民明白秸秆焚烧的弊端比强硬的禁止口号更易见效。可以通过种粮大户、合作社等对农民进行宣传,甚至可以对农民开办讲座,以讲解案例的形式,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弊端。
其次,应对秸秆科学还田加大补贴。据了解,农民对每亩地秸秆还田需投入40元机械粉碎费用,夏秋两季就是80元。如果还田后缺乏沤制发酵导致病虫害,每亩地又要增加直接投入40元左右。仅此两项就是120元。有些地方有配套资金补助秸秆还田,但是数额较小,惠农投入容易被成本抵消。因此,许多农民仍然愿意将秸秆直接焚烧。
再次,要提供技术服务更好地引导农民将秸秆还田。将秸秆还田时,需要用大马力机械旋耕机将秸秆粉碎,一般还应适当增施一些氮肥和磷肥。秸秆还田有一定技术要求,有关部门应为农民提供必要技术指导和支持。否则可能造成秸秆还田后农民看不到效果,影响他们将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篇2
1.1秸秆总产量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省陆域面积中,山地丘陵占70.4%,平原占23.2%,河流湖泊占6.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2012年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13万hm2(包括稻谷、麦类、玉米、豆类等),全省秸秆理论产量(通过草谷比计算所得)为1194.76万t。从种类数量上看,以水稻秸秆为主,达760.6万t,占秸秆总量的63.7%;其次是油菜、茭白秸秆,分别为87.00和71.79万t,占总量的7.3%和6.0%;豆类、麦类、玉米、棉花等秸秆均在50万t以下,占比不超过5%。从区域分布看:嘉兴、绍兴、杭州最多,其次是湖州、金华、宁波、温州、台州、衢州和丽水,舟山最少、仅占0.46%。
1.2秸秆综合利用
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多样,主要有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食用菌基料化以及原料化等途径。水稻、大小麦秸秆以还田为主,棉花、豆类秸秆以用作燃料为主,玉米秸秆以饲料为主,茭白和桑、果树枝条以作食用菌基料为主。据测算,2012年浙江省秸秆利用量达936.9万t,秸秆综合利用率为78.4%,其中作肥料利用722.8万t占60.5%,作饲料利用94.4万t占7.9%,作食用菌基料利用39.4万t占3.3%,作能源利用(不包括炊事燃料)27.5万t占2.3%,作其他利用52.6万t占4.4%。其余秸秆主要是炊事燃料、露天焚烧和田边、路边弃置。以上利用结构表明,浙江省秸秆资源化利用层次较低,深度开发高值利用比例不高。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秸秆资源分散、收贮困难、利用经济性差、相关扶持政策不明、秸秆禁烧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据调查和监测分析,露天焚烧比例较大的秸秆有小麦、水稻、油菜秸秆,季节主要集中在5-6月和10-11月。秸秆利用不高和焚烧的主要原因。一是种植特点因素。浙江省农作物复种指数高(2.0以上),全量还田不利下季作物播种和生长,农户对部分难于还田的秸秆采取露天焚烧处理。二是秸秆资源分散利用附加值低。农作物秸秆量大面广,资源分散,收集、运输、贮存成本高,难度大,利用效益低,主要以就地还田利用为主,饲料化、基料化等高值利用方式受产业规模制约只在局部地区得到应用,占比较小。三是露天焚烧监管难度大。《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明确环保部门牵头秸秆禁烧工作,《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也有禁止露天焚烧的相关规定,但由于露天焚烧的主体为种植农户,面广点散,基层环保执法力量有限,监管处罚难度大。四是秸秆利用扶持政策不足。目前浙江省除嘉兴市已出台秸秆机械切碎还田专项补贴政策外,省和其余市县基本没有秸秆利用的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影响了农民和企业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3建议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秸秆及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秸秆资源化、商品化。力争到2017年,基本实现秸秆还田和多元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建立健全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长效监管机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加强秸秆禁烧监控,严防随意露天焚烧秸秆。”根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本身的特点,针对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和阻碍性的因素,作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领导,部门协同。积极推动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的政府主体责任,结合产业布局,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并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积极推动落实乡镇政府的实施责任,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田头地块、到生产主体,建立干部包村联户制度。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农业、发改部门牵头负责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环保部门牵头负责禁止秸秆焚烧监管,财税、科技、经信、交通、国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加大对秸秆利用的支持,共同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将秸秆综合利用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明确扶持内容、扶持环节和扶持重点等。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以《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09-2015)》为引领,研究制订秸秆发电、固化成型、食用菌基料、畜禽饲料以及秸秆收贮运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在秸秆禁烧方面,制定秸秆禁烧和加强卫星遥感监控的实施方案,并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强化科技,加强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鼓励秸秆利用技术的产业化,提高设备科技含量和加工制造能力。注重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和技术研究,纳入重大科技专项予以支持;引导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机具的研发与转化。
篇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机结合,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处理和利用农作物秸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双凤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二、目标要求
全镇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确保禁烧率达100%;大力推广秸秆沼气、秸秆制粒、秸秆食用菌、秸秆沤肥、秸秆发电、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等综合利用技术,确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5%以上,其中麦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5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为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镇政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环保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镇长任副组长,环保、农技站、农经站、派出所、交管所、财政分局、水利、科技、监察、宣传等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技站。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面履行职责。农技站负责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落实,机具配置及技术培训、指导,秸秆打捆机械试验、示范和推广;环保负责秸秆禁烧执法检查及督查考核;派出所负责做好对焚烧秸秆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的查处工作;交管所负责做好督查国道、省道及县乡道路秸秆堆放清理,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水利站负责农作物秸秆抛河监督、查处,严防秸秆抛河污染水体;财政分局负责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落实有关经费补贴;科技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秸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宣传部门负责做好以秸秆禁烧、机械化全量还田为主的农作物综合利用的舆论宣传,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的予以曝光;监察部门负责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农作物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其他各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村相应组建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
(二)广泛宣传发动。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的主体是千家万户的广大农民,各村要充分利用会议、黑板报、公开栏及召开现场会、培训会、结合科技下乡入户等活动,广泛开展农作物综合利用和禁烧的宣传,使农作物综合利用和禁烧的法规、政策、知识、技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舆论宣传,引导农民树立秸秆也是资源,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综合利用就是节本增收、促进增收的新思路、新观念,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层层落实责任。农作物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源头控制,各村委会为辖区内的责任主体,对本辖区内的秸秆禁烧、机械化全量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负总责,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来抓。要把农作物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镇政府与各村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各村要分解工作目标和责任到户。
(四)加大扶持力度
1、机械装备购置补贴
今年新增中拖(65马力)以上的可再增加补贴,配套秸秆还田机按本年度各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外,再增补1000元/台。
2、秸秆综合利用奖励
(1)农作物秸秆农户未露天焚烧,采用机械化还田、回收等方式综合利用的,财政补贴农户20元/亩(含机械化还田作业)。
(2)各村民委员会负责辖区内夏秋二季秸秆禁烧工作,并对农作物秸秆设点收购存放,供回收企业收购,设点收购指导价为100元/吨。农户秸秆不自用的,须将农作物秸秆运至村收购存放点出售。各村设点收购存放的费用由镇财政承担。经考核确认未发生一起秸秆焚烧的村,政府对各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禁止露天焚烧工作在市镇考核后作奖励。
篇4
[关键词] 秸秆 秸秆焚烧 环境意识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230-01
每到“三夏”、“三秋”时节,秸秆禁烧几乎成了各级政府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分解任务,宣传标语满天飘,检查督导人员四处跑。分散了领导精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疏远了干群关系,田间却是依然火光四起,城市依旧烟雾缭绕弥漫,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干扰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
一、处置意愿调查情况
最近,我们随机抽取了1000户农民,以玉米为例,对秸秆处置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200户农民愿意采取秸秆还田,76户农民愿意采取留作燃料和饲料,分别占到总数的20%和将近8%,除去2%愿意送到工厂作为原料,还有70%以上的农户首先选择就地焚烧,按照斤粮斤秆的方式计算,假如政府不采取禁烧措施,农民完全按照意愿进行处置,每年焚烧的秸秆数量会相当惊人,秸秆燃烧的场景和产生的后果也很可怕。
二、原因分析
我们在调查中感到,秸秆相对“过剩”,是秸秆禁烧禁而不止、堵而不绝的主要原因。昔日的“香悖悖”为何成了农民的一种沉重负担,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切断了传统消耗渠道。过去,秸秆是我国农民生活的基本燃料和农业积肥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和适应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便将高效清洁的电、天然气、液化气作为主要生活燃料,秸秆逐渐处于从属地位;农机取代牲畜作为生产工具,也使秸秆失去了作为饲料的地位作用。同时优良种子和优质化肥的迅速推广使用,既增加了秸秆的产出,又减少了腐化秸秆为肥料的需求,加剧了秸秆富余状况,秸秆无处可用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是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阻碍了消耗利用步伐。我们在调研中感到:秸秆压块、气化、发电等技术,由于当前生产工艺不成熟,加工成本过高,不可能成为消耗秸秆的主渠道。从技术上看,采用在高性能、大马力的动力机械上安装秸秆还田机械,直接粉碎深埋,可以作为秸秆就地利用消耗的主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大型农机价格过高,农机户回收成本周期过长,农民无力购买、不愿购买,决定了小型农机仍是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如果在小型机械上安装粉碎设备,会带来作业效率降低和作业成本增加等一系统问题,机手们为了适应农民抢种抢收和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需求,不愿增加粉碎工序,并且留茬很高,不能带来秸秆的及时有效利用。富余的秸秆放到路上影响人们出行;推到河里阻塞河道,不利于旱浇和排涝;堆在田间影响播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导致秸秆无地可放。
三是就业渠道的增加,削弱了回收利用动力。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劳动力需求,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青壮劳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即使“三夏”、“三秋”时节回家帮种帮收,根据现有技术,农民采取自己收集加工处理方式,不仅要归拢,还要打捆、装车,加上卖到收购单位的运费,每亩约需100元左右的成本,而卖价也只有100多元,基本和回收成本相当,更不能和外出打工的收益相比,农民当然不乐意打捆运输;企业如果自己打捆回收,则成本远超收益;如果采用秸秆还田,雇佣粉碎机每亩地也要花费约50元的费用,增加了生产成本,摊薄了农民既得收益,秸秆回收利用无利可图的问题短期无法改变。
三、思考与探讨
我们感到,加快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综合利用新模式,是实现秸秆禁烧,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一是充实考评内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凡是把秸秆禁烧工作纳入了年度考核内容的地方,任务都完成的相对较好。但要真正把这项工作建成一项富民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还需要对考核的内容进行不断完善。比如是否可以把农民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增加量化赋分比重,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只依靠行政命令式的秸秆禁烧方法,使他们真正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形成政民互动、沟通良好、关系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而不是一级带着一级喊,才能真正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帮助农民增收减负。
二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对大中型农业机械进行了倾斜性的购置补贴,但完全配套购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销售价格,仍然让农民难以承受。为此,除了逐步加大政策性的购机补贴比例之外,我们可否采取由政府出资购机,农民在农忙时租赁使用,或者是转承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分散经营方式。同时,针对农业生产中以高耗能、低效率农机为主要生产工具的的现状,一方面积极推广报废农机补贴政策试点,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秸秆收割粉碎标准,经有关部门验收后,严格落实作业补贴、农机用油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尽量扩大秸秆还田作业面积,最大限度的消耗利用秸秆,把好秸秆焚烧的第一关。
三是探索利用途径。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内在动力,也是秸秆不再烧、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然而由于现有技术落后、场地有限、资金短缺等原因,当前农民自己组织实施还有困难,政府可否采取给予清运补贴、还田奖励、回收加工补助等政策性鼓励措施,推动秸秆作为食用菌生产基料、工业原料、秸秆沼气、密度板生产、草编织和秸秆工艺品制作等示范性建设工程,并不断加以指导改进,将秸秆真正转化为低投入、高回报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召开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等形式,逐步加以推广,为秸秆综合利用开创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篇5
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责任状
为进一步搞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维护我乡环境清洁,严格禁止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和焚烧,各村与乡政府签定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责任状。具体内容如下:
一、责任目标
1、全面搞好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严格控制乱堆乱放。要以村庄内外不见秸秆为标准,做到收获一块及时利用和清理一块,并防止出现火灾现象。严防出现树木烧死现象。
2、严格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按照“秸秆不焚烧、资源不浪费、环境不污染”的要求,确保实现“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目标,保持空气清新。
二、组织制度
3、乡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指挥部,搭建不少于8处高标准秸秆禁烧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指挥棚,乡及以上道路设200米1个人,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分片到位、包村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成立应急小分队,昼夜巡逻值班,把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三、宣传教育
4、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氛围,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明白纸等方式,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篇6
为加强我县秸秆禁烧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避免造成大气污染,成立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督导各乡镇充分认识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深入开展秸秆禁烧区划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建立秸秆禁烧联合工作机制,分工合作,配合做好秸秆禁烧督查、禁烧执法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土肥站,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相关工作。
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秸秆禁烧区划定按时完成,确保秸秆禁烧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工作任务
(一)突出重点区域
(二)严格落实工作目标和责任
禁烧期间,重点禁烧区域内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力争“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加大综合利用力度,进一步强化疏堵结合、奖惩挂钩的工作措施,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导向、农户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力争2015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到2020年达到90%。
(三)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联动机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为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主体,调整充实乡镇、村(居)、社三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组和办公室人员,形成“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调度”的组织领导机制。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引导,在每年3-6月、9-11月适时政府通告,提前做好秸秆禁烧防空预告。各乡镇、村级之间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联系沟通,和协助配合,强化技术和信息交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构建区域联防联控的秸秆禁烧工作新格局。
(四)加强秸秆禁烧现场执法
要把秸秆禁烧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做好5月—6月、9月—10月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秸秆禁烧现场监管。各乡(镇)要组织相关人员随时检查,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制止和查处秸秆焚烧行为。
(五)大力推广秸秆利用技术
一是继续巩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成效,深入推广稻田秸秆腐熟还田技术;二是鼓励农民应用秸秆机械还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等各种秸秆还田方式,收割机启用切碎抛撒装置;三是鼓励推广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如稻—麦/油+集约化种菇模式,将收割后的麦秆、油菜秆集中于层架式二次发酵菇房中种植草菇、蘑菇等,种植食用菌后的下脚料返还于农田,改善土壤肥力;四是推进秸秆进入沼气池,生态利用。
(六)建立秸秆禁烧信息通报
县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全县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禁烧措施落实得力、全面禁烧成效显著,辖区内未出现露天焚烧秸秆现象的乡镇,给予通报表扬;对履职不到位、绩效较差的进行通报。
三、禁烧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干部群众禁烧意识
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各乡镇要切实统一思想认识,按照县上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人民群众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二)抓宣传发动,营造禁烧浓厚氛围
各乡镇要及时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通过村、社社员会的宣传方式,确保宣传工作到户到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
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支持禁烧、主动禁烧的积极性。
(三)抓责任落实,强化禁烧管理成效
继续强化“县级督导、乡镇负责、村(居)落实、社管片、户联防”和“县直部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包片”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完善乡镇、村(居)、社三级管理秸秆禁烧宣传教育、综合利用、监督管理、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职责。禁烧期间,县督查组以及乡镇、村(居)、社四级责任人、监管人要实行24小时巡查和值班制度,严防死守,做到白天不见烟、夜晚不见火,确保不发生焚烧秸秆的情况。
篇7
9月19日,副省长隋忠诚组织召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专题调度会,对今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省直相关部门要立足当前,积极组织推动秸秆禁烧和机收捡拾打捆工作,确保今年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同时要长短结合,疏堵结合,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真正解决秸秆出路问题。二是抓住“四个重点”,力争突破。要抓好长春、吉林、四平、公主岭等防控重点区域;要抓住机场周边、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等重点防控部位;要抓好10月20日~11月下旬这一重点防控时段;要监督好秸秆易烧重点人群,力争今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三是要谋划项目,强力推进。要主动谋划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大项目、好项目,突出招商引资,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作用,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切实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四是要总结经验,全省推广。将我省各地创建的模式、积累的经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严格落实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长春市九台区、农安县,吉林市舒兰市,四平市双辽市和公主岭市等县(市、区),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加以推进。
九台区超前谋划,提前部署,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9月25日,召开了全区2016年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树国对近期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印发了《九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公开信》和《关于长吉北线(九台段)、高速公路(九台段)、龙嘉国际机场周围秸秆禁烧工作的通告》。明确了秋季秸秆禁烧时间和区域,设置了秸秆焚烧举报电话。建立了区政府负总责、各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的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机制,成立督查组对全区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评定依据。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投入3000万元,重点对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秸秆综合利用大户等给予补贴。全区划定秸秆禁烧重点部位10万亩,今年计划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建设项目8个,建成后年秸秆综合利用量51万吨,目前8个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预计10月中旬全部完成建设。其中,九台区与长春长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建立年综合利用10万吨秸秆项目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九台西部、高速公路、机场、长吉北线的11个重点村作为秸秆生物质压块燃料化利用整村推进试点,每个村建立一个收储点,引导农户改变燃料结构,使用“秸利宝”配套炉具,有效解决剩余秸秆转化问题。
农安县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韩明玉为组长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副县长于德斌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做出全面安排部署,制定了《农安县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在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包保,积极协调解决秸秆“出口”问题,为经营业户免费提供储存场地,并与电厂联系秸秆收购问题。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验示范项目,新建秸秆临时储存场地38个,总面积3.4万平方米,可储秸秆5万吨。今年以来,县政府不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四级网格化管理,建立禁烧监督组,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宣传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保障措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舒兰市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和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工作,市长飞专门组织发改等相关部门研究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工作,成立了舒兰市秸秆禁烧和机收捡拾打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舒兰市2016年度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划定18个乡(镇、街)、165个村,总计57万亩区域为重点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工作区域。将每个地块分别落实了责任人,确保重点部位秸秆资源能够全部实现收储利用。同时,舒兰市制定相关禁烧政策,对发现的焚烧火点,确定责任人后直接取消该地块2017年农业直补,进一步强化秸秆禁烧工作。9月26日,舒兰市政府组织召开秸秆机收捡拾打捆作业工作现场会,分享了秸秆捡拾打捆农机设备、操作方法和运营模式,推动秸秆机收捡拾打捆作业,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篇8
一、 针对热门话题 不缺位不跟风
让党报在众声嘈杂中能发出明确且响亮的声音,这是荆门日报深度报道努力追求的方向。2011年5月份,作为种粮大省的湖北“狼烟四起”。根据往年的经验,一场“围堵战”又将开展。收割时间偏早的成都、四川等地已经开始焚烧秸秆,网上各种围绕现状报道的新闻、评论更是此起彼伏。在这个节点上,作为党报的荆门日报是跟风做现状报道,还是干脆避开,只做常规性的报道?
经过讨论认为,秸秆焚烧不仅是农民的事情,更是城镇居民最关心的一个民生话题,“三农”版作为专业版块不能缺位;但在不缺位的同时,一定不能盲目跟风炒作。作为媒体,我们不仅要发现问题,也要利用记者的机动性,到基层挖掘农民、企业想到的“土方法”,尽可能地为政府提供可解决问题的“线索”。为此,这组系列报道确定的基调是“冷眼看”,没有去做诸如“狼烟四起,市民掩面行”这类很热门、但往往无法解决问题的话题,而是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上。通过对原因的梳理、基本问题的分析,追求深度。因为,在各种论调层出不穷、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背后,恰恰是对一些基本情况没有理清楚。秸秆焚烧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难题,往往是上下沟通不够。这组报道见报后不仅受到读者好评,主管部门也认为“说到点上”、“帮忙不添乱”,应当说正是得益于最初的定位。
二、深思热点问题 解剖冰点内容
深度新闻首先是新闻,只有热点才能吸引目光。“热”在哪里?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选题上,会选择一些当前大热的话题,比如三农版面,会在“唱四季歌”的基础上,找些人们已普遍接受的观点中有偏颇之处的话题。
荆门日报2011年9月6日三版刊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要扶持 也要规范》专题报道就是围绕这类观点来探讨,明确提出“20%的合作社是空壳,无实质业务”。在媒体大篇幅的宣传下,市民普遍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顺利,很看好。但从法规颁布以来,5年的时间,合作社这一特殊载体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仅需要政府扶持,更需要政府规范。报道中通过记者手记的形式揭示出这一道理。这一报道在网上得到网友的热烈回应。
作为深度报道还要“潜水”,发现冰点。
2011年上半年,全国出现大面积的旱情。严重的旱情影响了农作物生产和人畜饮水。媒体集中报道的都是各级政府如何采取措施缓解旱情。但2011年6月14日三版刊出的《大旱之后对我市“小农水”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专题报道反其道而行之,把眼光放在旱情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上,其中《滞后的“小农水”》一文点出了近段时间荆门市旱情的现状,分析其原因除了极端的天气外,还有年久失修的小农水,堵塞的渠道、低电压、淤积的堰塘,以及“水利年”特有的防水加固都是造成旱情严重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提醒各级政府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开闸放水,更多的要清淤,整修,保证有限的水灌溉更多的农田。
三、抓住焦点难点 注重纵深发掘
热点问题最难的是发现“深度”,并迅速地做出来。我们选题的核心理念是:扎根农村,关切农业强市建立。紧追热点,透视冰点。不仅要指出问题,更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基层挖掘好的典型。
舆论监督曾是荆门日报的“拳头产品”之一,而深度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调查新闻。过去半年的实践证明,具有舆论监督性质的调查报道是最有威力的深度报道。不管是《收割季节话秸秆――“利用”与“焚烧”的冲撞》,还是《大旱之后对我市“小农水”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深入报道,在指出问题的同时,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采访秸秆焚烧时,记者花了3个星期的时间,走访了农民、合作社、企业,充分了解完全禁烧的可行性。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一般规模较大的合作社都可以有效地避免焚烧,更多的是采取机械收割,而荆门市的大多数绿色能源企业却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报道刊出后,不少农民打来电话询问企业能不能到他们村收购。
四、做好延伸阅读 拓展报道内容
延伸阅读是深度报道的“心”。延伸阅读的表现方式有链接、编后、评论等,有些报纸直接标明“延伸阅读”来拓展报道内容。它可以通过链接交代背景,编后抒发感受,评论点评事实,从而彰显整个报道的内涵。
篇9
遵化市抓住列入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的契机,着眼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探索系统化推进、市场化运作、源头化分捡、资源化利用的“四化”治理模式,努力打造净化、绿化、硬化、亮化、文化“五位一体”的农村新面貌。
一、系统化推进。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以确定2021年为“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年”为主抓手,统筹推进示范县建设。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选拔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设立4个生活垃圾治理督导组和1个专项巡查组,全面负责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二是完善政策制度。制定出台《遵化市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责任分工》《遵化市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考核办法》《遵化市村庄容貌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提高治理标准,提供制度保障,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台账管理。各乡镇对照全市总方案,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形成具体责任分工、时间表和路线图,每月上报台账,及时分析研判工作推进情况,做到内容详实、数据准确。四是营造浓厚氛围。每季度组织一次美丽家园拉练观摩活动,逐乡镇、逐村拉练观摩,营造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全市行政村的特色亮点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复制推广,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二、市场化运作。坚持市场化方向,探索建立“有完备设施设备、有成熟治理技术、有稳定保洁队伍、有完善监管制度、有长效资金保障”“五有”运作模式,并在全市648个行政村全面推行,彻底解决农村垃圾问题。一是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752万元,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统一收集运送农村垃圾,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二是实行专业公司运营。通过市场招标,挑选技术先进、力量充足、资质优秀的第三方服务主体,引入宏鑫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伟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全市东西两个片区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现配备生活垃圾压缩清运车34辆,道路清扫车12辆,安排保洁员1956人。全市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300吨,全部运到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三是实行网上网下并行督导。在全市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监督“随手拍”活动,发动全市人民对全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及不文明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后,通过拍摄照片、视频,及时上传到手机APP“随手拍”板块,由后台工作人员及时交办相关责任单位处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实时监督垃圾整治成效。督导小组深入乡村明察暗访,每天发现的问题在农村垃圾治理群里曝光,要求涉事单位和保洁公司及时整改反馈,对问题严重的下发整改督办单,要求按时限整改到位。
篇10
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后,于11月10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10月中旬,由袁荣祥副主任带队赴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征求意见,10月下旬又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2003年我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来,先后实施清洁空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专项和新一轮治气“三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有所提高。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负荷仍然较高。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9个县以上城市中,仅有9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很有必要重新修订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环资委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修订草案针对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特点及监管需要对上位法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必要的创设,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时,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问题。法律的有效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具体可行的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上。修订草案第四条第一、二款和第五十七条虽已依照大气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对部门职责及追责作了规定,但由于部门监管职责不够明朗以及问责追究相对较轻,这不仅容易造成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及不作为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降低法律的适用性。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对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都作了较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把“对监管者的监管”落到实处,同时又考虑到与长三角地区的法律衔接,建议修订草案鉴借兄弟省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条款,切实达到部门监管职责清晰、问责追究有章可循。
二、关于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问题。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上位法对未达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作了规定,本修订草案对此没有涉及。但由于目前多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使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草案除上位法规定外,应进一步明确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因素分析、阶段目标以及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好地贯彻实施。
三、关于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问题。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对整个大气污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修订草案第九条对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作了规定,但由于我省“低小散”的“块状经济”明显,区域性污染相对比较突出,加上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省的大气环境质量。如果只按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就容易造成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变相转嫁或被平均的现象,从而规避法律对其总量控制及削减的要求。因此,建议修订草案除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外,应重点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及削减指标,从而实现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一般排污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双控”的目的。
四、关于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责任问题。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是确保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而企业监测实时数据又是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修订草案第十三条虽对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作了规定,但由于目前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时有发生,给环境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及时查处带来难处。为强化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保护责任,建议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的责任,并辅以明确、严厉的违法惩罚措施;同时,将企业监测实时数据作为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以确保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举证有据、环境执法部门监管到位。
五、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问题。秸秆处置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修订草案第四十一条对秸秆处置尤其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目前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都有靠露天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它既可烧死害虫及虫卵,又可肥地。偏远山区集中秸秆处置成本很高,具体实施比较难。为使秸秆处置更切实际,建议修订草案依据上位法第七十七条授权条款,在城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干道以及大气环境特殊保护区附近,可以先划定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区域,以确保这些区域真正做到有令禁止、有令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