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效应的影响力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牌效应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牌效应的影响力

篇1

一、服装网络营销与品牌竞争力

1.服装网络营销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迅猛,相对于传统服装营销模式,服装网络营销具有更加不可比拟的优势:降低销售过程的费用、使客户变为主动、及时传达最新流行、提供无限延伸的空间等。正是这些优势使其快速发展起来,对传统服装销售体系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变化,人们在消费时更加注重品牌。

2.品牌竞争力

品牌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识别标志、一种价值理念,也是品质优良的核心体现。只有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培育和创造品牌,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要想在消费者的心中提高品牌地位,必须使品牌的旗下商品有强大的商品力,创造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文化,以有助于强化品牌个性,让品牌更广泛地被人们知晓。在当前品牌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企业要想提高品牌竞争力,则需要不断提高品牌的品牌力。孙茜指出,要想了解品牌力的维度和测量,需要通过服装网络营销对品牌力影响作深入探讨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品牌力研究选准方向。从营销实务方面讲,服装网络营销对品牌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等。[2]

二、网络营销渠道对服装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企业开始重视网络营销渠道,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3]特别是服装行业,最初只是靠线下的广告牌、商场活动进行营销,有了网络营销渠道后,服装行业的品牌竞争有了极大的改变。

1.网络营销渠道,打破了服装品牌宣传的时空限制

结合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进行的品牌营销,主要在电子空间进行,打破了传统的依托广告牌、商场等实体的宣传空间,这种随时、随地、广泛的宣传,可使更多人了解服装品牌,从而获得更大的品牌竞争力。网络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只要通过一网的电脑,就可随时查看全世界所有品牌的服装,并结合自己的具体需求,对服装的样式、价位、材质、质量等进行比较,最终选择一个合适的服装品牌。这种消费模式,一方面,扩大了消费者可能选择的品牌数量,提高所有品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渠道,使得品牌之间可忽视地点、空间,一切以企业自身产品来进行公平竞争。可以说,通过网络营销渠道,可有效提高服装品牌的竞争力,打破了服装品牌宣传的时空限制,使消费者更喜欢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提高营业额。

2.网络营销渠道,可以使服装品牌的宣传范围更广

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依托于互联网。只要能够上网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到服装品牌的营销广告。因此,服装企业就可利用互联网的直观性、便捷性、渗透性等特征,通过购物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热门网络平台,采取营销博客、微信营销、口碑传播、活动营销等方式,并通过这些方式迅速将服装品牌植入全球的网络用户心理。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成本更低、传播的面更广、时效性更好,服装企业可通过该营销手段,迅速向全球或目标用户宣传品牌及产品。与此同时,服装企业还可通过网络让明星录制视频或通过网络博客等公共平台,向“粉丝”宣传品牌,让品牌迅速在用户中传播。由此可见,网络营销渠道是服装企业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渠道,有成本低、时效快、成效高的优势,而且可使品牌传播范围更广、覆盖面积更大,可有效提高服装品牌的竞争力。[4]

3.网络营销渠道,方便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宣传品牌形象

(1)服装企业的信息可随时向网络用户开放,用户可随时查看网络上服装企业的信息及产品。其中包括两个角度:一是服装企业可通过网络向用户传达品牌信息,使用户对品牌更加了解,挖掘潜在用户;二是用户可通过新闻、网页等信息,充分了解企业的品牌形象,以此决定是否进行消费。可以说,网络营销可拉近消费者与服装企业之间的距离,使服装品牌变得亲民,也能获得更多的潜在用户。(2)由于网络是一个透明、公开的平台,因此大多数的网络交易网站都设置了用户评分和评论功能,潜在用户通过查看这些信息,可迅速了解该品牌产品与品牌形象的真实情况,以便作出最终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服装企业想要通过网络营销渠道获得更好的品牌竞争力,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然后通过网络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否则,如果品牌形象不好,就算做再多的网络营销,消费者只要对品牌进行查询,就能发现真实情况,使得品牌竞争力更弱,最终被市场淘汰。

4.网络营销渠道,可以降低服装品牌营销成本,提高品牌的价格优势

网络营销渠道依托的是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电子空间,从广告投入、网站宣传、明星代言等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与传统营销相比,成本更低。(1)通过网络营销,服装企业可降低在实体店进行宣传时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只要有数个人负责进行策划,就可在全国各地,甚至全球进行宣传营销,而不用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进行宣传、张贴海报等。(2)传统的营销方式,宣传时间长、成果也不突出,但利用网络进行营销可在同一时间通过各大网站、明星博客进行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宣传效率。因此,通过网络营销渠道下的服装品牌,营销成本较低,与传统营销渠道下的服装品牌相比,拥有更高的品牌价格优势。[5]

5.通过网络营销渠道,使品牌竞争更加激烈

网络营销下的服装品牌,不仅能有更多机会让消费者了解,也使消费者能有更多的品牌选择。这使服装品牌之间的竞争变得公平,但也是竞争变得更加激烈。(1)消除了时空限制的网络营销渠道,使服装企业的覆盖面更广、潜在的消费者更多,也使一些有地域保护的服装企业失去了保护罩,并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竞争,使得不同服装品牌之间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品牌竞争力的提高也变得尤为重要。(2)通过网络营销渠道,可有效降低营销成本,使得服装企业的总体成本降低,也使得入行的门槛变低。于是又有更多的服装企业选择了通过网络进行品牌营销,使得企业的竞争者更多。(3)网络营销使用户可更加方便地查阅品牌信息,因此,只要服装企业品牌的形象出现问题,那么该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将无限降低,没有发展前景,使得各服装企业在品牌形象上也进行竞争,力图成为消费者心中该行业最优秀的品牌。

三、结论

随着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许多服装企业开始重视通过网络进行品牌营销和在线交易,服装类产品占据着网络销售的极大份额,由此可见,网络营销渠道对服装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网络营销渠道,一是服装企业的营销范围更广、潜在的消费者更多;二是服装企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企业不再有传统的地域保护优势,市场竞争更加困难;三是服装企业的营销成本降低,使得入行门槛变低,有更多的服装企业涌入市场,竞争者更多;四是服装企业的信息更加开放,可通过网络有效宣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敏.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服装企业营销渠道冲突管理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孙茜.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团购网站品牌竞争力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戴伟亚,宁俊.服装网络营销对品牌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纺织学报,2010(11):135-139.

[4]卢思雨,刘程程,周常兰.信息化对服装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4(1):129-130.

篇2

2006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和当代著名品牌理论专家凯勒教授联手推出《营销管理》第12版,在营销学史上第一次从营销与品牌管理的战略角度,全面论述了21世纪营销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可以说这是现代营销管理理论的重大突破。作为中国营销人有必要了解甚至需要认真研读该书,弄清大师的思想精髓。

《营销管理》第12版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理解营销管理,聚焦营销视野,认知当代消费心理与行为,联结消费者建设强势品牌,塑造市场供应品,传播品牌价值并创造成功的长期成长等内容。这些对我国企业和商品进入全球市场,展开全球化的营销活动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 )对品牌(brand)的定义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开来”。现代营销学理论认为,一个品牌就是在某些方式下能将它和用于满足相同需求的其他产品或者服务区别开的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这些差别可能是功能方面的、理性方面的或者有形的即与品牌产品性能有关。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品牌及其产品的意义可能更加具有象征性、感性、体验性,是无形的,即与品牌所代表的观念精神有关。

两位大师认为,要使营销与品牌全面和均衡化发展,一个重要的基点是经营管理者要全面理解品牌资产概念与架构在现代营销中的意义。所谓“品牌资产”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消费者品牌知晓和品牌形象。前者指人们对品牌名称及其意义的知晓程度,具体反映在品牌记忆(即某一特定品牌是否储存在顾客的记忆中)和品牌识别(即顾客在面对众多品牌时是否能识别出某一特定品牌)两个方面;后者指人们在品牌知晓的前提下,与品牌建立起的一些联系即一种品牌态度网络的形成。具有强大品牌资产的品牌不仅应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建立起一些联系,让消费者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利益所在来打动消费者的心,进而影响到购买决策。

两位大师研究认为,成功企业的品牌大部分资产应是品牌资产,因为它不仅代表企业(产品)的过去、现在,更代表未来。它是很难用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其价值的大小。也正是品牌代表着未来,才使得品牌价值难以估算。消费者购买的是企业产品,拥有的是企业的品牌,满足的是他们心理上的情感需求。在21世纪,品牌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以往品牌确定的中一个产品的来源或者制造者,从而使制造商或者经销商对消费者负责。消费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品牌来评价相同的产品。消费者通过过去用这种产品的经验和它的销售计划了解该品牌。他们分析品牌,找出满意和不满意的。今天当消费者的生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紧急和时间紧迫时,一个品牌简化购买决策和降低风险的能力可能是无价的。可见21世纪营销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品牌管理即如何通过营销与消费者联结,构建强势品牌,实现营销与品牌全面和均衡化发展。因此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研究品牌资产才更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

对于公司而言,品牌更代表着能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有价值且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可以被买卖,并且给它的拥有人提供将来收入的安全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不少公司以大量的资金以与品牌的合并或收购。品牌的价格溢价经常保证了品牌持有人从中获得额外的利润,使从头开始创建相似品牌产生惊人的困难和费用。难怪今天华尔街上高人们普遍相信强势品牌能给公司带来收益和巨额利润,并且为股东创造巨大的价值。

两位营销与品牌管理大师认为,21世纪营销与品牌的结合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就是经营者怎样为你的企业或产品“打品牌”。虽然公司通过营销计划和有关营销活动可能不断地为品牌创造价值提供动力,但品牌资产价值增值的关键是如何将它根植于消费者的头脑中,即改变或强化消费者品牌知识与品牌形象。因为从消费者品牌认知心理学角度讲,品牌实际上是一个主观的观念,它既植根于现实,又反映了消费者的某种知觉甚至个性和人格特质。这可能正是品牌形象的功能所在。

在这一版中两位大师提出了品牌化(branding)战略思想。所谓“品牌化”是赋予产品或服务一种品牌所具有的能力。品牌化的根本就是创造差异化,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众不同。为了使产品品牌化,企业要通过精心策划的品牌计划让消费者认知“产品是什么?有何作用?”和“为什么?”消费者要关注它们。所以21世纪品牌建设最重要的战略是构建品牌精神结构(心理结构),因为消费者从中获得了关于品牌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并通过这种方式验证他们的品牌决策与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为公司提供价值。

两位营销与品牌管理大师认为实施品牌化战略的基础是全面认知品牌资产概念与架构的意义。因为21世纪的品牌资产更加强调附加在产品和服务上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反映在消费者如何思考、感受某一品牌并做出购买决策和行动,以及该品牌对公司的价值、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所以品牌资产是与公司的心理价值和财务价值有关的重要的无形资产。

从学术的角度讲,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是由关于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营销效应的不同反应构成。当消费者对产品以及它的营销方式有积极的反应时,一个品牌便拥有正面的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如果顾客对在相同的情形下的品牌营销活动做出较不喜欢的反应,这时品牌则被认为有负面的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

从消费者行为和品牌认知心理角度来看,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有三个关键成分。一是品牌资产起源于消费者反应的差别。如果没有差别,该品牌的产品基本上被归类为一般产品。于是这种产品的竞争或许就常以价格为基础。二是产生这些差别是由于消费者关于品牌知识的不同所致。品牌知识(brand knowledge)由与品牌相关的全部想法、感觉形象、经验、信念等组成。所以,品牌必须使消费者相信它是强大的、有利的、独特的,正如沃尔沃强调安全,哈雷—戴维森强调冒险。三是构成品牌资产的消费者的不同反应,即反映在与一个品牌营销各方面有关的知觉、偏爱和行为上。有研究认为,品牌资产的关键利益主要有:品牌产品性能的改善、有更高的忠诚度、在竞争性市场行为中有较少的弱点、在市场危机中有更少的弱点以便有更大的利润空间等。

篇3

【关键词】 湖湘 动漫 营销 创意

前言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和漫画(comics)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动漫不仅仅只供大众娱乐,动漫的价值在于通过片子影响消费。动漫以其极具亲和力、极富人性化的特点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这也是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显企业特色、营造企业形象、拉近企业与消费者距离的绝佳途径。动漫营销就是企业利用动漫卡通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使消费者认同企业文化和品牌,促使消费者成为企业和企业产品的忠实客户。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湖南在全国动漫发展格局中自成一体、充满活力,在全国动漫产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尽管如此,湖湘动漫仍然面临着人才匮乏、品牌知名度低、无法扩大动画片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无法形成环环相扣、灵性循环再生产格局等诸多问题。

1. “倒霉熊”的成功营销推广

倒霉熊2002年“诞生”于韩国,这只傻傻的北极熊已经走进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电视荧幕,给全世界几十亿的观众们带来了欢乐。在网上,倒霉熊的网络搜索达到了惊人的1360万,并于2006年摘得韩国动画片最高奖。国际上,世界各大主流媒体还先后发表过对于“倒霉熊热播”现象的评论。美国《纽约时报》更是把《倒霉熊》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他们认为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正如这个倒霉熊练跑步机时所期待的,跑的过程总会晃动着胜利的幻想,但是结局注定是失败的。俄罗斯《消息报》则认为倒霉熊象征了孤独的俄罗斯。俄罗斯要想重新找回伟大国家的梦想,只有像倒霉熊一样,依靠永不气馁的精神,自力更生才能成功。总结“倒霉熊”国内外的巨大成功,这与它所实施的品牌营销策略密不可分。

1.1市场定位准确

众多观众对“倒霉熊”如此钟情,是因为这个憨傻卡通人物可以教会人们很多处事方法,故事深入人心。几乎每个观众都能够在它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好奇、好胜、易得意、一点同情心、爱欺负人、爱生活、爱工作、贪婪、爱财…,该部动画市场定位准确,结合现实生活,老少皆宜,以成人化的视角来观察万千世界。

1.2多媒体渠道广泛传播

“倒霉熊”自诞生到现在,分别通过电视,手机,网络视频,BLOG用户、音像制品等多种媒体渠道的广泛传播。以传统媒体电视、音像制品来对传统受众人群进行推广,以手机、网络视频、BLOG用户对网络人群进行推广。这种“双渠道”的推广模式扩大了动画片的影响力,大力提升了“倒霉熊”的品牌知名度,为之后形成环环相扣、灵性循环再生产格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1.3衍生产品的开发

“倒霉熊”在取得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国内外影响力之后,乘胜追击开发出了一系列衍生产品。以中国为例,2009年3月上海天络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南京大东玩具有限公司在上海共同签署了贝肯熊毛绒玩具的独家授权。继贝肯熊的音像,图书,画材以及童车授权后,09年3月1日上海天络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广州澜豹皮具公司在上海签署了贝肯熊的学生书包独家授权。上海天络行08年11月成功签约国内童车知名品牌平湖双喜童车公司。双喜公司将采用天络行旗下火爆的韩国贝肯熊形象,运用于旗下所有童车系列。上海天络行08年年底成功与广州广创集团签署了贝肯熊的童鞋授权合同。上海天络行08年年底成功签约文泰笔业,操作贝肯熊水彩笔授权事业。形象丰富多彩的贝肯熊与水彩笔的结合,一上市即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2. 湖湘动漫品牌营销策略

就目前湖湘动漫仍然面临着人才匮乏、品牌知名度低、无法提高动画片的影响力等诸多问题,结合“倒霉熊”的成功营销推广模式,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营销策略:

2.1原创动漫作品紧密结合市场

观众之所以对很多动漫人物如此钟情,是因为这些人物可以教会他们很多处事方法,故事深入人心。而中国的动漫作品,与国外的作品相比,在创意方面非常缺乏,很多作品脱离生活,内容幼稚,人物单板。所以人们要对中国动漫重新定位,形成中国的动漫理念,让动漫成为主流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有附加值在里面,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消费。因此任何的动漫产品在创作中首先要考虑市场,因为动漫产业不是艺术品,特好看、特有市场的动漫作品才能用于营销。要有人花钱愿意看,才有产业开发价值。

2.2动漫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渠道

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因为技术革新而发生的新式媒体形态。互联网、智能手机、网络电视等多种新媒体的出现及应用,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方式,同时也为动漫营销推广提供了新的市场契机,湖湘动漫业的营销传播渠道和运营管理模式正进行着一场新的变革。网络营销、手机游戏设计、FLASH动画应用等新的营销渠道的应用,对湖湘动漫的品牌推广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2.3构建湖湘动漫品牌产业循环链

国内动漫市场发展滞后的症结在于缺乏动漫市场运营者,尽管本土品牌“蓝猫”已构建品牌产业循环链并开始盈利,但由于盲目扩张、品牌增速过快等问题而被屡遭诟病。动漫的赢利模式不单单仅仅靠动漫作品,还需要依靠其衍生产品如玩具、出版物、服装等生活物品的销售来赢利。构建一条完整的动漫品牌产业链条,加强动漫品牌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和销售的渠道建设,逐渐形成一条从动漫产品原创制作——衍生产品设计开发——营销渠道建设的完整动漫产业运作模式。

结束语

针对动漫营销在湖南省推广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人们对动漫营销的认识,还要重视动漫营销过程中的品牌版权问题,这需要全社会各界人们的齐心协力,加强动漫人才培养,巧妙运用营销策略推广产品,这样湖南的动漫产业必定会发展风风火火,使湖南省企业的产品在全国以致海外打响知名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湘动漫品牌塑造中的创意研究”课题编号:11C0269

参考文献:

[1] 董羽. 从“蓝猫”看我国的动画片产业 [D].兰州大学.2006.

篇4

关键词:龙舟运动 品牌效应 城市发展

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缩影,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标志,是它最大的无形资产。城市品牌的塑造有利于提高城市特色的文化内涵,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则有利于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龙舟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和特殊含义对提升城市品牌有很大作用。因此,研究发展龙舟运动提升魅力城市品牌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龙舟运动提高魅力城市的品牌效应

城市是社会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吉林市作为全国的魅力城市之一,开展龙舟运动时间不是很长但整体水平及发展速度已跻身全国前列。在不冻的松花江上开展龙舟竞渡,开展相关的活动,高水平的龙舟队在国内外成绩斐然,大大的提升了吉林市的城市品牌及知名度。从社会角度讲,吉林市知名度的提高,可以大大增强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从经济的角度讲,吉林市品牌反映了吉林市综合实力状况的高低,是吉林城市化进程中速度、质量、效率提高的体现。发展龙舟提高吉林市的品牌效应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龙舟品牌效应的表现

1.龙舟运动作为吉林市城市品牌对于城市的发展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其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凝聚力,这是一种作用于城市内部的力量。龙舟运动所强调的正是同舟共济,团结向上的精神。提升广大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如果市民无所事事、缺乏奋斗精神、竞争意识、不求上进的心态只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要通过精彩的龙舟赛事和高水平的本市龙舟代表队,激发广大市民城市优越感、推广艰苦奋斗、同舟共济的龙舟精神,树立起“团结协作、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吉林市精神,使整个城市充满“以江城为家、以江城人为荣”的浓厚和谐的城市氛围。吉林市的城市品牌对于本城市的居民具有鼓舞作用,使他们感到作为本市市民是值得自豪的,从而能够激发市民热爱城市、建设城市的热情。

二是城市的吸引力。这是城市品牌作用于城市外部的一种向心力。好的城市品牌使外界人羡慕这个城市、向往这个城市,甚至对它趋之若鹜。人们期望在这个城市生活能够给他带来更大的精神享受和更多的物质利益,或给他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也就是说,好的城市品牌可以为其增加吸引力。所以,通过发展龙舟运动提高吉林市魅力城市品牌知名度,品牌越靓丽,吉林市的吸引力就越大,而且不同内涵的城市品牌其吸引的对象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侧重吸引就业者和创业者,有的是侧重吸引休闲旅游者,有的则侧重吸引文人学士等。吉林市城市品牌的内涵愈丰富、认同性愈大,其扩散力也就愈强。吉林市由于拥有“松花江”穿城而过的这个城市优势,就像拥有了开展龙舟运动的天然条件,每年都开展龙舟祭江仪式、龙舟训练、龙舟比赛,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千里迢迢到吉林市观光旅游,也得到国内许多媒体的报道。

2.打造吉林市高水平龙舟队的“活名片”效应。

通过发展龙舟运动,提高吉林市龙舟水平,通过高校的高水平龙舟赛事不断让更多人了解吉林市,通过高水平的龙舟运动,在吉林市举办龙舟赛事,打造品牌赛事;进一步提高吉林市龙舟高水平运动队的规模和水平,参加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各项大赛,力争更多好成绩,从而达到提升吉林市建设魅力城市的品牌效应。加大对我市高水平龙舟运动队的建设力度,打造一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知识、高水平、高层次的符合时代特点的龙舟运动队。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龙舟赛事,取得优异的成绩、加强与各地区、各国家的沟通与联系,把吉林市的综合情况通过龙舟比赛,作为与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扩大吉林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及知名度,把高水平龙舟队作为吉林市的一张“活动名片”展现在各地区、各国的面前。

三、结论

本文提出发展龙舟运动,提升吉林市建设魅力城市品牌效应,通过举办龙舟品牌赛事和派队参加国内外大赛,打造江城“新名片”,吸引更多人深层次了解吉林市,通过品牌赛事把吉林市得天独厚的城市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基础以及秀丽、迷人的自然风景区展现给全国人民,把无限商机带给吉林市,使得吉林市获得更多、更好的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机会;大力培养高水平龙舟运动队,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高级别的龙舟赛事,使之成为江城的一张流动、鲜活的名片,让吉林市的发展脚步迈的更快、更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美丽的城市同样有很多相同点,但吉林市有两个无与伦比的特色:冬季雾凇和浪木根雕。但“龙舟名城”将是吉林市新的独具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新代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体育赛事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扣人心弦的比赛和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都赋予了体育赛事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传播价值。发展龙舟运动作为一种新的打造品牌的形式,打造品牌龙舟赛事将推出吉林市特色经济、城市旅游推广、城市文化宣传和城市民俗风情展示等板块,以多种形式让吉林市全方位、立体式的“推广”自己,打造魅力江城的品牌,提升魅力城市的品牌效应,开拓更宽更广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l]李成勋:《关于城市品牌的初步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3.4。

篇5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着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着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

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

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6]邵建平,任华亮。区域品牌形成机理及效用传导对西北地区区域品牌培育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03)∶133-134.

篇6

关键词: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态,成为各类生产和创新要素最聚集的地方。

目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信息产业也在不断集聚,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信息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信息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前人的研究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信息产业集群的概念

信息产业集群是指特定区域的信息制造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科研结构以及信息金融服务机构等辅助机构在地理上聚集,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信息产业集群不仅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都具有高度的专业化,高度的专业化有利于企业的资金会主要聚集在某一特点领域,同时吸引专业化人才,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在信息产业集群价值链始端为研究性大学和研究所,在信息产业集群中起了主导作用,知识溢出效应显著。(3)信息产业具有高渗透性,渗透到其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产生二次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信息产业区域经济效应

1.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马歇尔首先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他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在信息产业集群内,相关的信息行业聚集在一起,随着资金、人员和技术都聚集到这个集群,新的信息企业也会不断加入到这个集群中。同时由于信息产业具有衍生效应,集群中会不断衍生许多新企业,这些新企业的成员都来源于集群内部原有的各个企业,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密切,在集群的价值链中获得规模效益。

2.交易成本节约效应。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利用地理邻近性,通过合作、联盟以及竞争等方式进行共同的价值活动。集群这种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高度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使产业获得较低的成本。利用地理位置的邻近来节省企业之间的物质和信息流的传输,降低了交易费用。信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衍生新企业,从而集群内的拥有共同的产业文化以及价值观,有利于企业之间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企业节省寻找成本和谈判成本。

3.人力资本聚集效应。信息产业集群作为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集群,人力是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源泉。信息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聚集效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相关的信息产业在一定的区域聚集起来,吸引大量的雇员加入集群;第二阶段是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技术流动以及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加快了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同时可以得到最新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人力资本更容易增值,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知识溢出效应。知识具有非排他性,一个企业创造了知识,其他企业能够很快地应用这种知识。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和企业分工协作,使得知识溢出更加明显。信息产业集群中科研结构和大学科研成果很快扩散到企业中,企业之间技术创新业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集群竞争机制。集群内专利数量增加,新产品数量增多,产品周期缩短,提高了集群的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中起了关键作用。

5.区域品牌效应。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无形资产,相对于整个产业集群,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品牌效应可能难以持续。信息产业的聚集,提高了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创造了营销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同时,产业集群的各个小企业可以借助集群品牌效应做宣传,降低广告成本,使每个企业受益。产业集群品牌相较于单个企业品牌更具有影响力,能够控制更大的市场营销规模。

6.波及效应。信息产业具有高渗透性,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信息产业集群是相关信息产业聚集形成,扩大了信息产业的渗透作用,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其他产业形成社会网络,生产链得以延伸和向高端攀升,产生二次经济效益,区域生产活动的乘数效应显著提高。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根据上述对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分析,得到评价指标体系,共6个一级指标和其细化的20个二级指标:

1.外部经济规模效应:地区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地区行业企业数量年变动率,相对全国行业的资本产出率,相对全国行业的产值。

2.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非销售费用占行业产值的比重,非销售成本占行业产值的比重。

3.知识溢出效应:行业R&D年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行业新产品产值占有率,从事科研活动企业的比重,行业科技人员的比重。

4.人力资本聚集效应:相对全国行业的雇员,相对全国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全国行业的人均产值,就业吸纳率。

5.区域品牌效应:区域品牌市场占有率,区域品牌规模扩张能力。

6.波及效应: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

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根据社会网络关系的发展需求,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理念;走嵌入品牌的战略发展之路,不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助推品牌战略的实施,确保管理网络关系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就有效利用管理网络关系,促进工商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大家交流,相互促进。

网络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工商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工商企业应有效利用管理网络关系,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应根据的市场变化,不断加强体制改革,促进品牌战略的实施。

一、根据社会网络关系的发展需求,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理念

第一,为了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精神,工商企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通过品牌的创建来获取更大更多的效益,对人事安、工资待遇、奖金福利等,向社会网络关系管理的一线人员倾斜,激发基层员工创建品牌的积极性,引导基层的员工积极为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努力。

第二,抓好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在社会网络关系传播中品牌形象的好坏。如果产品的的质量好、服务水平较高,就能在社会网络关系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良好品牌形象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随着质量和服务的提升,品牌的影响力靠日益扩大和提高,而较差的品牌,一旦在网络关系中传播,就给这一产品带来致命的打击,甚至一下子就能让多年积累的良好的品牌形象一下子摔得浑身碎骨。

第三,将品牌理念渗透到工商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身上,充分利用网络关系中的每一位客户以及相关的人,实施品牌意识、理念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工商企业品牌意识的构建,使品牌意识利用发达的网络关系迅速传播、蔓延,由点到面的扩张其影响力,使品牌的网络关系网日益强大。

第四,确保品牌形象,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在品牌的社会网络关系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企业的识别系统(CIS),在品牌的标识管理、服装品牌管理、质量管理和服务管理等方面均从品牌理念的构建着手,构建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标准,确保标准与品牌形象的和谐统一。

第五,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对于出现的有损品牌形象当事人应严格按照企业规定予以处理,对于恶意诽谤、中伤、诬陷品牌的不法行为,应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企业品牌的合法权益,维护工商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走“嵌入”品牌的战略发展之路,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工商企业所存在的网络关系具有普遍性。它所处环境可以构成一定的环境网络关系,产品的流通途径和到达的地方,也构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关系,如血缘网络关系、亲缘网络关系、地缘网络关系,以及学习网络关系、工作网络关系和生活网络等关系。产品的消费者构建的消费者网络关系和销售网络关系等。由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商企业自身所生产的产品,所提高的服务,所塑造的品牌等方面的形象,又以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网络关系,也影响品牌的战略发展之路。因此,网络关系对工商企业的品牌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品牌效益的发挥,直接关系着工商企业能否获得利益的多寡。

工商企业要走品牌战略发展之路,必须结合根据工商企业自身所在的网络关系,认真分析网络关系中对品牌的主要群体,及喜好和接受品牌的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利用网络关系,开展一种代表品牌特色的运营活动,必须创建独一无二的品牌,其运营活动必须与竞争者具有较大的差别,构成独具魅力的价值特色组合。不同于竞争者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工商企业应将这种与众不同的品牌竞争运营活动,“嵌入”到社会网络关系中,才会使工商企业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相应的资源、权利、财富及声望。

同时,品牌活动的“嵌入”会产生一系列的品牌效应:一是工商企业品牌的影响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强,其所构建的社会网络关系日益复杂。品牌在关系网中的地位越高,该工商企业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赢得资源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如果将工商企业品牌定位于独特的战略运营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弱网络关系的途径,其获得社会资源的机会就越高;三是工商企业的网络关系越庞大,越复杂,其获社会资源的可选性就越大,可能性越高,资源内容就越丰富,为品牌战略实施而进行的独特运营活动就越理想。在发展中,工商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使其提供的产品销售及服务越多,必然会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关系中。工商企业要切实有效地实施品牌战略,必须充分地了解和利用社会网络关系中顾客的群体和个体特性,从顾客的角度,进行品牌战略的描述和构建。例如,“西南航空公司为那些对价格和便捷性敏感的乘客服务”,这就是“西南航空公司”的品牌。在网络关系中树立一种独特的形象,满足国内外顾客异质性的需求。

三、助推品牌战略的实施,确保管理网络关系的有效性

第一,要保证品牌美誉,构建品牌管理机制。品牌效应,贵在连锁经营。因此,工商企业应确立连锁经营理念,秉承互信、互益、互动、双赢的原则,以多种经营的模式,确定连锁规范.在标识、服装、包装、质量、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上做到统一,健全和完善连锁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形象标准。第二,要加快工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丰富品牌内涵。工商企业为了提升品牌形象,适应电子商务的时代潮流,积极开拓网络空间,开展网上连锁商务宣传。使工商企业品牌在因特网上得到广泛宣传。第三,要充分挖掘品牌效益,加快连锁经营。工商企业应不遗余力地推进品牌战略,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大力推进连锁发展进程,严格挑选店址,挑选加盟商。加大连锁监控,采取托管特许经营(企业加盟后,总部派人去管理),从而形成多种经营的新型企业结构。

总而言之,工商企业要确保品牌战略的顺利实施,就必须有效地利用管理网络关系,想方设法提高品牌在社会网络关系中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产生较好的品牌效应。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社会网络关系,促进工商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吴天兴.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的研究价值及其运行路径[J].科技致富向导, 2011(21) .

篇8

关键词:房地产 品牌建设 企业文化 必要性 发展策略

房地产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行业,既是人们生活所需,也是一种投资手段。除了建设环境、位置、房价等因素外,品牌文化也是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房地产品牌建设中要注重品牌文化与消费群体、消费市场、社会环境的融合,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消费者需求

房子作为消费者一生重要的投资之一,价格昂贵、交易时间长、增值空间大等因素造成了消费者的不安心理。房地产品牌是对房地产产品的一种承诺,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再通过消费者口碑推荐和示范性购买,扩大消费群体,保证产品销售质量 。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

品牌建设是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度的手段之一,房地产行业的集约化加快了房地产产品的同质化。城市化、交通条件、市容建设等因素减弱了地理位置对房地产产品的制约性,仅依靠产品特色、卖点、价格难以打动消费者,而品牌建设突出了企业特色,区分产品差异,满足不同客户的住房要求,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拓展产品销售范围

房地产品牌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吸引力、增加产品知名度、扩展产品销售范围。现阶段商品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相继涌入市场,如何在短时间内占有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必不可少。成功的品牌有效扩展和延伸产品业务范围,扩大企业销售规模和销售业绩,抢先占取房地产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收益。

二、房地产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文化建设形式化。一些企业把文化建设与环境建设、企业形象相混淆,对管理机制、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不予重视,没有真正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价值。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但很多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取决于领导决策,没有考虑员工建议,导致员工不愿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影响企业文化建设进程。

第二,企业文化定位不准确。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政策精神,不能反映企业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号召力、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价值。

第三,房地产企业文化缺乏策略性。企业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不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销售产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仅靠标语、口号约束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建设个体特色不明显,拿来主义明显,企业领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限,导致企业品牌特征不突出。

(二)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房价不断上涨并没有带动房地产品牌效应的发挥。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看,有很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忽视了品牌建设。一些房地产企业只重视品牌建设,忽视了品牌后期维护,不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造成企业品牌形象受损。目前房地产行业竞争主要集中于产品供应环节上,竞争力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牌效应,进而造成房地产行业品牌建设意识淡薄。

品牌建设需要有准确的市场地位,与消费者所需、品牌竞争不同,更加注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和信任。在房地产品牌建设中,房地产商通过品牌来提高企业销售额,但企业对品牌建设还不够清楚,导致品牌宣传的笼统性。

部分房地产品牌建设缺乏建设性,忽视品牌评估的重要性。地方性企业在开拓异地市场时忽视了本地房产的开发,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一些房地产企业将企业品牌和项目品牌混为一谈,依靠项目品牌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导致项目知名度不高,产品销售困难。小型房地产企业,试图借助项目品牌冲出房地产市场,结果却适得其反。

三、房地产品牌建设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展现

(一)明确企业品牌,树立企业文化

房地产品牌建设,首先要思考:树立什么样的企业品牌、怎样树立企业品牌、怎样突出品牌特征等,进而保证企业品牌的有效性和统一性。就目前房地产行业品牌建设来说,品牌标志定位不准、形式简单,没有起到宣传、推销产品的效果。有些企业分不清企业品牌和项目品牌的区别,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削减了品牌影响力。因此企业发展中要加强文化建设,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树立企业形象,进而规范企业品牌,丰富品牌内涵,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竞争了和经济效益。

(二)提升品牌价值,规范企业文化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仅依靠广告、产品难以塑造品牌形象,如何保证企业品牌效应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增强企业行业认可度和市场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内在价值,是品牌建设的关键。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品牌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房地产品牌是消费者对住房产品的评价,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因此在品牌建设中要树立服务意识,贯穿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根据消费者所需,提高不同形式的产品服务。在工作中逐渐树立品牌形象,规范企业文化。

(三)革新品牌理念,充实企业文化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精神享受。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在品牌建设中加强市场调研,了解不同生活水平消费者的住房需求。不断革新品牌理念,准确定位产品市场,考虑到消费群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强调品牌设计新意、体现企业文化内涵,追求品牌个性化特征,突出企业品牌效应,积极营造利于企业、员工的文化氛围,丰富房地产企业文化。

(四)打造企业品牌,丰富企业文化

品牌建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时,要根据消费者水平准确定位品牌,品牌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既要讲究地段、价格、质量,也要重视设计、装饰、绿化。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应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购买能力进行调研,确认开发规模、销售价格、消费群体,保证产品的销售范围。在销售过程中注重品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伍冠玲.努力建设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J].上海房地,2009(9)

[2]王为峰,尹得刚.强化品牌塑造提升房地产企业竞争力[J].商情,2008(11)

篇9

关键词:河北生物医药产业 标志性品牌 品牌效应 品牌扩散

1 问题的提出

产业标志性品牌本身具有十分强的区域指向,因为产业必须以区域禀赋为依托,其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产生的产业差异明显、规模大、制造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产品的总称。它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区域性,一般只限定在一定区域内,区域内的历史、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件、政策选择都会对产业标志性品牌产生影响;二是产业基础,区域内特定产业的整体技术和质量水平、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体现的整体产业实力与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力正相关;三是品牌特性,产业标志性品牌体现了区域内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集体选择,代表了区域经济产品的整体形象。因此,大力塑造并发展产业标志性品牌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与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应有之义。

然而,区域总是非均衡发展的,市场中企业经营与顾客需求的差异化及生产过剩与买方力量的增强使得营销话语权过度分散,带来营销努力的耗散与成本的增加,因此单个企业开拓市场的投入也就随之加大,故而依靠“单打独斗”式的迅速成长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难度加大。

2 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形成原理

区域经济的最新成果表明,产业区位的选择不再仅仅依靠资源禀赋,当不能运用自然资源来描述分析产业集中与聚集时,可以用外部经济理论来解释,其本质来源于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就规模经济效应而言,可以从技术创新和金融支持两方面加以阐释。弱技术进步妨碍了企业获得递增式的规模报酬,则投入的增加大于产出的增加;反过来看,若技术创新的效果明显,则投入的增长慢于产出的增长,那么产业就获得了所谓的规模经济。从这点来看,河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得益于技术的进步而非金融支持或资源禀赋。并非所有的规模经济都存在于企业内部,收益递增也会来自外部行业与各类经济组织的进步。行业内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的聚集与大规模制造大大降低了该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即使单个企业的规模可能还微不足道,这就是集群式团队的作用与威力所在,小企业是能够受益的,此时的规模经济是就整个行业而言的,并非单个企业的利益。现代产业理论告诉我们产业的扩张一般得益于外部规模经济,而非自身内部规模的无限制放大,因为这可能会带来管理经营商的不经济。产业的集聚与企业的扎堆带来行业整体成本的降低,从而得到不可模拟的核心市场竞争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与现代企业集聚密切结合、相得益彰,从而就顺利成章的诞生了产业标志性品牌。在外部经济效应与溢出效应的双重驱使下与外部性及网络效应的影响下,现代产业园区内的产业集群就自然具备了品牌的基本特征与本质属性。如石家庄的医药产业大都集中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园区内,园区之间又相互分工与关联,从而形成标志着整个医药产业实力的标志性品牌,故而石家庄被称为“药都”,即“药都”就可以认为是产业标志性品牌的通俗化表征形式。

3 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形成路径

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政府或行业协会合作营销的运用,引起了消费者购买决策时的共鸣,从而形成固定的品牌认知,降低消费的敏感性,带来品牌忠诚。诚然,这种收敛性的品牌认知同时也奠定了行业内不同企业开展合作营销的基础,并大大降低营销成本与品牌打造的代价。继而通过相应的营销策略形成特定的品牌联想。

构建并推广产业标志性品牌的主体是多元的,必须考虑当地的资源、人才、文化等要素,但总体来看政府和市场分别可以作为产业标志性品牌的构建主体与推动力量。就石家庄乃至河北的生物医药产业而言应该属于政府主导型的产业品牌,即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培育个性化产业,并大力打造产业标志性品牌。虽然大部分企业都服务于特定的目标顾客,且最终产品也是千差万别,但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替代性。

4 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的扩散机理

在信息过度的市场中,单个名牌企业或产品已经无以为继,必须植根于区域这个大舞台,才能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因此,各地政府已经将创立区域产业标志性品牌作为最高层次的产业政策来实施。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产业标志性品牌的扩散实质上是品牌效应与品牌口碑的传播,具体又可分为对消费者的效应、对市场的效应及对政府的效应。

就消费者效应而言,标志性品牌主要会对其动机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形成特定的购买心理,最终影响购买决策与购买行为。进一步,依靠消费者自身的社会网络与人脉资源,在消费者的需求扩大时,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与外部效应也会随之放大。

具体到市场或产业层次,区域产业标志性品牌中的企业不仅会向市场提品与服务,还会通过上游采购及下游分销与其他的产业或企业发生经济往来,从而将其品牌效应在行业间进行传播,并吸引更多的经济资源与经济活动的聚集,这种聚集活动同时也就放大了产业市场的需求,形成产业标志性品牌的一种正反馈。

篇10

【关键词】广东流通业;品牌建设;发展前景

一、广东流通业品牌建设的实际情况

2006年底,广东省一共有22家企业获得了“中华老字号”称号,如图1所示,其中百年老店和医药类企业的数量最多。广东流通业的品牌建设和制造行业之间的品牌建设差距很大,到了2008年年底的时候,广东省已经获得了很多名牌称呼,中国的世界名牌产品一共4个,中国的驰名商标一共有108个,中国内地的名牌产品达到300个,中国的名牌家产品一共有10个,商务部的重点发展品牌一共有29个。

二、广东流通领业品牌建设的问题

1.缺少品牌战略规划

根据初期的调查数据显示,V东地区约有85%的流通企业已经缺少了自己的品牌战略规划,多数的商贸流通企业目前还没有树立起自己品牌竞争的的战略性意识,绝大多数的商贸企业发展都没有自己注册商标,没有自己进行品牌开发,还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强化认识到国内商贸企业的竞争已经成为品牌竞争。

2.缺少宣传

由于品牌战略规划的缺失,由此广东地区60%的流通企业很少实施品牌战略和品牌宣传,甚至很多规模很大的流通企业也都是闷声发大财的状况,还没有实施品牌理念的提炼和包装,更别说实施适当的品牌宣传推广,因此很多老字号也走向没落。

3.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

不管是实体经营还是资本市场的发展,除了农产品经营领域闻名的深圳农产品和总部归属于央企华润集团的华润万家之外,广东几乎是没有一家的本土流通企业能够真正的走向全国领域,还没有建设出能够和北京国美、江苏苏宁、红星美凯龙等相媲美的流通企业,区域品牌的竞争力不足。广东流通企业自身的规模很小,扩张的力度较弱,模式创新的力度很小,且多数都受到了华南区域的局限,没有推广到全国。

4.缺少自有品牌的开发和销售

就实际来看,我国的流通企业多数精力不是放在“自已采购,自己经营”的层面上,只是将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出租商铺和物业租金收取上,很少有进行自有品牌的建设和开发,尽管其中的新一佳、广百、好当家等第一批的流通企业都开始了自有品牌的良好尝试,但是很多规模很小,根本没有形成十分显著的品牌效应。

三、广东流通业品牌建设的对策

1.加强品牌建设,重视流通品牌价值

就目前内需不断扩大的总体战略背景来看,为了促进消费,需要提升流通率,如果不搞活流通的话,将会无法促进消费,为了提升流通性,需要强化对流通业的建设和投资,还需要培育出一整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流通行业,基于以上背景,广东需要强化对于流通领域的品牌宣传和推广,需要放弃原先“重工轻商”的经营理念,需要注重工业企业和产品建设的力度,有效促进流通领域的品牌传播和品牌宣传,促使不同级别的干部和企业建立起真正的品牌。

2.加强宣传推广,重视品牌运作

品牌建设的基础实际上体现在整体规模、顾客忠诚度和市场影响力层面,如果缺少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不会成为知名品牌,因此也就不会创造品牌价值。由此可见,为了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需要利用一定的宣传方式完成品牌运作,例如,实施宣传推广、并购形式或自主品牌研发等形式来完成品牌发展战略。

3.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创新

为了良好推动流通品牌创新,首先要推动老字号的品牌活力,将品牌建设引入到工程建设中,良好的将老字号企业的知名度转化成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还需实施流通业品牌带动发展的举措,重点支持很多市场竞争力强且市场占有率好的流通品牌,不断的鼓励很多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和百货公司等强化自身品牌的开发和建设,实现差异化经营,扩张消费,注重并挖掘品牌潜在价值,积极鼓励借助于产业集群或者批发企业控股的形式对自身的价值链进行拓展,打造出一流的广东品牌,解决当地企业品牌开发难度高的问题,实现单一性工业品牌到商业品牌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邹小芳. 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发展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6,(0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