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回收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回收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回收的重要意义

篇1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现状

一、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必要保证。人类为了满足日益高涨的生活需求,不断地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甚至采用了掠夺式的开发手段。资源的枯竭已经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已经是人类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正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向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但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现状,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关键。

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更加合理、健康、节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用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去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社会需求满足,并且从体制建设上保障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废弃物资源在物质性能上的可再生性,是其可再生利用的根本。利用循环再生原料是人类社会工业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持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手段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循环经济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

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去认识,不但要认识到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要对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具体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做到从根本上提高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效,满足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需求。

二、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从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来看,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对废弃物资的循环和再利用,不但实现了节约的目标,也发挥了废弃物资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废弃物资变废为宝的目的。因此,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角度出发,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提高物资利用率的必要手段

在生产生活中,废弃物资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考虑到物资的自身特点,有些物资虽然处于废弃状态,但是具有一定的回收和再利用价值,只要加以正确的开发和回收,并辅以一定的科技手段,就会将废弃物资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其利用率。所以,对于废弃物资而言,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提高物资利用率的必要手段,对废弃物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

通过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废旧物资找到了合理利用的方式,不但减少了物资重新生产的成本,也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了综合利用,实现了物资的循环利用。所以,从目前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出于提高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环境可在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方法。

1.3 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对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体物资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不但满足了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还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因此,对于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言,其意义在于有效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此,应对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有正确认识。

三、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方式分析

考虑到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式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开发与利用方式,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质量,满足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目前来看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1 做好物资回收工作

从目前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主要都集中在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上。在这一过程中,要想取得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预期效果,就要从物资回收环节入手,严格执行物资回收程序,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工作,将废旧物资按照种类进行回收,减少开发与利用的难度,提高开发与利用的质量,满足开发与利用的实际需要。

1.2 细分资源的种类

在对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为了减少开发与利用的难度,提高开发与利用的综合效果,需要对资源的种类进行细分,按照可再生资源的类别做好分类工作,促进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质量的提高。为此,在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将资源的分类当做重要工作之一,制定具体的回收种类划分标准,提高回收的准确率。

1.3 注重高科技手段的引进

为了保证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积极效果,应根据实际开发与利用过程,引进高科技手段,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效果,使一些重要原料和成分能够从废旧物资中提取出来,满足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需要。从目前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高科技手段的引进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4 注重实效性

从目前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在实际过程中应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以追求实效性为主要目的,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手段,提高开发与利用的整体效果,注重整个开发与利用过程的实效性,使整个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积极效果。为此,应根据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定具体的实效性目标,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积极效果。

结束语

综合上述,在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从提高环境保护效果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角度出发,做好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认真分析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并对具体做法有全面的了解,促进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一、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直接关系着企业生存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利企利民的大事去做。

二、立足岗位节能减排,做到节约生产、文明生产

广大职工要积极投身到节能减排的活动中,加强对节能政策、节能技术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着力提高节能政策理论水平,并将其融入我们的各项工作和生活实践之中。集思广益,对性能较落后、耗能较大的设备设施进行革新改造,在物流园工程建设中推广和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三、围绕节能减排,广泛开展竞赛活动

1、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踊跃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广自己节能减排的小妙招、小发明;

2、公司将围绕节能减排组织员工参加节能环保知识竞赛,向广大员工宣传节能减排的知识,引导员工把节能、低碳、绿色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四、推广节能减排技巧,制定具体制度措施

篇3

关键词:塑料废弃物;碳基材料;环境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方向,涉及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管理体系建立以及相关法规标准制定等多个研究领域[1]。该学科包括对固体废物进行管理和污染控制的处理处置技术以及对固体废物作为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的各类资源化技术[2]。课程设计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迁移的、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经验积累的局限,把积累、迁移、促进学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指标。江苏理工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就是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特点所开展的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对学生根据社会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重要途径。塑料废弃物是指日常生活生产中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塑料制品。塑料废弃物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废弃的塑料包装、农用塑料制品如棚膜等,已经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5%20%[3]。对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既可以保护地球环境,还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节约能源。本论文主要介绍反应釜的特点、废弃塑料在反应釜内热处理的原理及废弃塑料资源化利用,阐述反应釜内热处理废弃塑料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1反应釜热处理废弃塑料的特点及其资源化利用的原理

1.1反应釜的特点

不锈钢反应釜是热处理废弃塑料的基本设备,它是由一个完全由不锈钢组成的密闭的反应空间,能够耐800℃以下的反应温度和1000个大气压的高压,可以满足一些难合成材料以及亚稳态材料特殊的合成条件。不锈钢反应在热处理废弃塑料过程中有以下特点:一是反应在一个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物不会溢出,得到的产物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冷却至室温可以防止氧化。二是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形成高压的体系有利于亚稳态新材料的发现。三是反应釜可以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集中在反应釜内有利于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产物的形成和结晶同步完成,从而有利于减少能耗。四是反应过程中无需任何保护气体,操作简单,安全性较好。

1.2热处理废弃塑料制备碳基材料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理

将废弃塑料和其它原料加入到反应釜内,通过电炉对反应釜进行加热,使反应釜内的废弃塑料通过热处理形成碳原子与其它原料一起发生新的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碳基材料。

1.3合成碳基材料的举例

在反应釜内热处理废弃塑料可以制备不同的碳基材料,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3.1不同形貌的碳纳米材料在反应釜内550℃利用氢氧化钙作为脱氟剂水热处理废弃聚四氟乙烯可以制备得到直径为140200nm的非晶碳球,如图1所示[4]。1.3.2碳复合材料在反应釜内利用废弃聚丙烯、二茂铁和叠氮化钠反应制备了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如图2所示[5]。1.3.3碳化物纳米材料利用硫粉作为诱发剂,以硅粉作为硅源,废弃聚乙烯作为碳源与金属钠和镁在反应釜内发生还原反应制备了碳化硅纳米材料,如图3所示[6]。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钒、五氯化二铌和三氧化钼)作为金属源,废弃聚四氟乙烯为碳源与金属钠在反应釜内发生共还原反应制备过渡金属碳化物(立方相碳化钛、碳化钒、碳化铌和六方相的碳化钼),如图4所示[7]。

2反应釜内热处理废弃塑料在固体废弃物处

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意义江苏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开展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专业课程设计所使用的反应釜内热处理废弃塑料是固体废弃塑料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在反应釜内回收塑料废弃物制备有价值的碳基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可以实现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制备不同类型的碳基材料如不同形貌的碳材料、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以及过渡金属碳化物材料。了解不同类型的废弃塑料在反应釜内热解规律以及转化机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专业课程设计这门实践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把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中得到应用,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丰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分子塑料用品需求量猛增,然而塑料用品的使用周期较短,同时由于这些高分子塑料用品在自然界中降解周期非常长,已经成为城市主要固体垃圾的之一。对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利用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有进一步了解,同时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中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

3结语

篇4

关键字:可降解油 生物降解 环保油

油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必须品,汽车开动需要油,机器运转也需要油。可以说油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和人们生活发展的水平。目前,油主要是从石油中提炼而得,用于机械设备中减小摩擦力、减少机械零配件传动配件的磨损,延迟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油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还兼具极压抗咬合、冷却散热、密封、清洗清洁、防锈防蚀等作用。因此,油是机械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随着经济发展,国内油的使用量也快速增加。但使用后的油大多作废弃处理。而废弃的油如果不做处理进行直接丢弃,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对废弃油的处理更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可降解油技术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 重视可降解油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可降解油技术的发展很好的解决了油的污染问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油的处理成本。国内外社会一直致力于油技术的发展研究,可降解油技术的研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1、可降解油技术为人类找到了一条新的生产途径。目前,油主要是矿物油作为基础油,这是石油加工的衍生产品。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石油将变得越来越稀缺和珍贵。而油在使用后大多采用直接废弃的方式。这将造成资源的越来越紧缺。而可降解油技术主要采用从可再生资源中提炼,它不会因为大量的消耗而变得稀缺。

2、避免了废弃油对环境的污染。以矿物油味基础油的油的主要成分是环烷烃、芳香烃等有毒害石油烃组分构成的基础油及各种含锌、铜、镉等重金属成分的添加剂。废弃后不但难以分解,还将对各种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如果将其采用燃烧的方式处理,产生的有害气体又将污染大气。受其影响国内外的油生产企业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物力和人力用于油的回收和环境治理。而可降解油,废弃后可直接降解,不会对环境进行污染。无论是从经济效益方面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考虑,都有必要开发可降解油。

二、 油技术发展现状

在现今社会中,油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商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和各种机械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油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多次的技术革新。进行油技术的发展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1、油加氢技术。油的基础油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和合成油四大类。其中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油占到了市场油的90%以上。通常将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油技术研究视为油技术发展的代名词。油加氢技术是油技术的一大发展,该技术历经了几十年的技术实践革新。油加氢技术形成了加氢处理、加氢补充精制、临氢降凝、异构降凝等等技术。加氢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油的性能,还大幅度降低了油的生产成本。油加氢技术的原理为:基础油是从原油中加工提取而来的,极其宝贵。据调查用作油的基础油含量仅占原油总储量的2.2%。目前世界上拥有此资源的国家极少。提高基础油的利用率是油技术发展的关键。油加氢技术通过在基础油中添加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等等添加剂,以此来提高油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2、可降解油技术。生物可降解技术是油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可降解油技术很好解决了油的环境污染及回收处理问题,是备受社会欢迎的一项新技术。可降解油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油技术的研究,以油的生物降解为目标开展项目研发。可降解油技术发展形成了生物可降解油技术,该技术积极开拓以动、植物油为主的油,另外合成酯型的生物降解油也是该技术发展的一大方向。动、植物油型和合成酯型油是当前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可降解油技术。植物油型油是以油菜籽等植物油料为原料,解决了石油资源匮乏的难题。另一方面,植物油型油的成本远远低于合成酯油,更加迎合了市场发展的需要,降低了机械的维修养护成本。最重要的是植物油型油的油脂成分可进行生物分解,这就大大缓解了油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了油的绿色制造技术。

三、 可降解油技术的应用策略

油的可降解技术不产生二次污染,从而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低,因此,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必将积极推动油降解技术的发展。所谓可降解油是通过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对油以生物分解的方式处理,达到对环境的保护和降低油回收处理成本。重视可降解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是非常必要的。

1、重视可降解油技术的应用。可降解油又称环保油。环保油对环境保护和治理有重要意义。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环保油的价格居高不下,给环保油的市场推广造成了不利影响。作为政府部门要重视环保油的市场应用推广。首先,在国内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厂家积极开展可降解油技术研究。技术革新是支持油事业发展的关键。其次,通过税收杠杆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高环保油的市场价格竞争优势。通过有效的政策推动环保油的市场应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最后,国外可降解油技术发展比国内发展的要快,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对当前的市场发展是有帮助。但最终解决降解油技术应用的关键还是要发展自己的油生物降解技术。

尽快建立和完善可降解油质量标准体系。当前国内外可降解油技术发展迅速,各种相关专利技术层出不穷。目前的生物环保油已经超过了200个工业产品,包括了高性能、超高温以及可以在极端低温下使用的油等等。市场上的生物降解产品鱼龙混杂,从而影响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市场上日益活跃的生物降解油产品,尽快建立和完善环保油的质量标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国际ASTM D6866体系,该标准体系就是比较好的环保油的检测标准体系。当然考虑到国内的情况,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检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对环保油的各项指标做明确规范,并对市场上的环保油做调研抽查。多次抽查不合格的环保油要及时从市场上下架,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还可以规范环保油市场,实现该市场的良性发展。重视生物降解油技术的应用。可降解油技术发展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专利技术。从市场的应用实践来看,以生物降解技术为核心的油降解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从市场发展的长远角度和对环境保护的长远角度来看,发展生物降解油,技术是关键。在生物降解油技术中动、植物油型油技术对环境污染程度最低。同时,植物油型油是以常见的农作物为加工原料。积极推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可以带到生物降解油产业链的发展。例如:拉动农业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油菜籽、向日葵籽等等原料。重视植物型油技术发展还可以有效降低油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植物型生物降解技术的开发还有一定的难度,但合成型油的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了。当前阶段积极开展合成型可降解油的研究不失为一个好的发展策略。合成型油降解技术的关键在于降解生物菌群的研究。积极开展生物学菌落细菌分解的实验研究是非常关键的。

重视可降解油的低毒性技术发展。高毒性是传统油的一大技术难点。传统的油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气味较为刺鼻。传统油的毒性高,对机械操作工人的身体不利。在以油可降解性为主的研究过程中,更需要重视低毒性油的技术公关。在生物降解试验中使用的微生物是细菌,生命最简单的形式,像所有微生物,都会受到化学毒素存在的不利影响。这些微生物的繁殖能力证明了生物基产品油的低毒性和可降解性。大力发展可降解油技术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的毒性。近几年,国外对油低毒性的研究还在不断开展,评估油毒性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在美国甚至用食品级的检测标准检测油毒性。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国内技术还比较落后。重视油低毒性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发展多功能添加剂。添加剂是油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油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降解油技术的发展需要依靠多功能添加剂。添加剂成分的研究是降解油技术研究的关键。油添加剂是在油中加入少量添加剂便可以显著改善油性能的物质。在传统油添加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材料添加剂研究和应用。例如:纳米技术在油中的应用。摩擦磨损是机械运行最大的阻力,油在缓解机械摩擦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可降解油中添加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油的耐磨力。又如:油需要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重视抗氧添加剂的研究对油技术发展非常关键。尤其是重视可降解添加剂的研究应用。

四、 结束语

油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油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国内则相对比较缓慢。近几十年国外油技术已经发展形成一些成熟的产品,例如生物降解油。可降解油技术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备受社会关注。在国内重视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非常必要的。相信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油将发展形成高性能、低毒、易降解的产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昌禄,赵璇,王玉荣等.蓖麻基油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对土壤的修复作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01).

[2]刘今金,董延庭.生物可降解油[J].河南石油,2005(09).

[3]徐慧智.可生物降解油基础油与添加剂配伍性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4(03).

篇5

【关键词】油气集输系统;节能降耗;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依赖日趋显著,而能源状况日趋严峻,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油气集输系统是油田地面工程的核心部分,担负着油气计量、分离、收集、加热储存和外运的任务,同时也是油田开发和生产中的主要能源消耗环节,油气集输系统具有庞大、分散、热损耗大和难以管理的特点,能源消耗占的比重也非常大,因此,做好油气集输系统的节能降耗工作对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油气集输系统节能能耗现状及原因

当前油气集输系统能耗有着油气水处理能耗高和油气蒸发损耗高的特点,特别是当油田开发工作进行到后期,原油含水量增高,达到70%以上,加大了油气处理难度,使处理装置的负荷随之增加,能耗也随之加大,却没有对应的新工艺和设施来处理这种新问题,尤其是一些老油田还在使用传统的工艺流程,设备状况也比较差,亟需加大改造力度。油气蒸发损耗高主要是在油气处理过程中的挥发和损耗比较严重,需要加大系统密闭,减少能源浪费。

其次,油气集输系统的热负荷比较分散、产热设备数量多、运行效率低等是当前油气集输系统能耗严重另一个突出特点,当前油田开发中使用大量加热炉,但是这种设备的运行效率低于70%,是油气集输系统的突出问题。油气系统中存在着超负荷运行和低效的情况,用于油田开发和生产的各种设备,比如锅炉、加热炉注水泵和抽油机等,存在老化现象,缺乏定期和规范的维护和检修,造成主要耗能设备的效率低下,系统可靠性差,造成设备故障、造成停产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再者,目前油气集输主要通过采用石油燃料获得热能,生产所需要的电力和动力是由电网提供,由小型锅炉和加热炉提热能,油田开发生产中的用电、用热主要采取分别供给的方式,分布也比较分散,利用率比较低。油田的生产和开发中还存在腐蚀的问题,比如管线穿孔和设备腐蚀等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油气集输系统的无法正常运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运行效益。

二、油气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措施及改造方案分析

油气集输系统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内容,能耗比重比较大,这个环节中对电能和热能的亏损比较严重,实现此系统的节能降耗能有效减少油田开发中的油田消耗,提高油田开发的运行效益。合理调节动力结构和能源结构,严格把控油气集输的流程,不断优化改造运行参数,加强对设备的检测管理,有利于实现油气集输系统的节能降耗。

1.加热设备的优化改造设计

加热炉是油气集输系统里的主要供热设备,很多因素影响着加热炉的效率,比如炉型结构、炉内的热损失、排烟温度、余热回收和燃烧器等都制约着增加了加热炉的能源消耗。可以应用先进的加热炉节能技术,首先淘汰更新落后的加热炉,推广使用真空加热炉并采用高效的燃烧器,提高热效率;其次要优化加热炉的监控系统,通过监控加热炉运行情况控制各种异常的发生,控制加热炉的运行参数,减少不必要的热损;还可以加强对加热炉的维护、除垢工作,缓解加热炉的损坏情况,采用引射式辐射管改造加热炉结构,实施加热炉涂层减少炉体对外的热散失;最后要努力寻找比燃油更节能的替代品,在水焦浆、水煤浆和油煤浆的基础上,开发应用更新型的燃料。

2.不加热集油和低温集油工艺的运用

在油田开采后期,加热处理含有大量水分的原油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加大生产成本,可以推广应用不加热集油的新工艺。传统的双管掺水技术,虽然具有安全方便的优势,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热能。不加热集油包括单管和双管不加热集油、掺常温水不加热集油、季节性不加热集油和掺低温水不加热集油[1]。油田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开发阶段、原油特点、自然条件实施不加热集油工艺,通过取消单管加热流程中的进口热炉和计量站、集输线上的加热炉,简化加热保温系统,降低成本投入并且方便管理。单管不加热是停掺原有掺水管线,是依靠油井生产中的自身压力和温度将油气经过管线运送到计量间;双管不加热集油是在将原有掺水管线停掺的情况下,将此改为集油管线并改造井口和计量间,实现双管同时出油,能够随时回复掺水功能,方便冬季作业;低温水环状不加热集油是指经过一条集油管线将几口油井串联成一个环形集油系统[2],计量阀组件在环的一端掺水,在另一端把油田生产的油、水、气集中到计量阀组件汇管里,这种技术已经在很多油田大规模使用,具有显著效果。

3.应用热泵回收余热

热泵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的热回收装置,通过载热物体从低温余热中吸收到热量,在温度较高的地方释放热量,可以有效的把低温位热能转化为高温热温能,能够有效回收低温余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由于目前很多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系统含水率较高,同时原油采出液逐年上升,从而造成油田现有设备能力超出一定负荷,无法满足油田生产所需。基于此,笔者针对某油田设备的能耗情况,以降低原油脱水加热能耗为目的,提出将油田集输系统中主要能耗设备原油加热炉替换为吸收式热泵机组,为原油储量系统提供热源。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此方案在供热量、温度以及介质性质方面都比较适合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同时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此种方案的应用对油田集输系统的节能降耗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4.应用油气混输技术

油气混输技术是海洋石油业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是将未经分离的油、气水介质通过混输泵经海底管道运输到油气水处理终端,再进行综合处理。以往海洋油气集输工艺运用的设备比较多,投资成本比较高,不易管理,整个工艺流程需要经过分离器、外输泵、压缩机和独立的油、气、水管道。油气混输技术只需要混输泵和混输管道就可以进行外输,能够有效增加单井采收率,延长油田寿命,简化例工艺流程,减少了购置设备的资金和对海洋的占地面积,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缩短了投资回报时间。

总之,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量和日趋严峻的能源情况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油气集输系统的节能降耗工作对整个油气开采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只有从油气运输系统的客观情况出发,深入分析当期此系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根据其特点分析节能降耗的对策,才能实现油气集输系统的节能降耗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城市规划;循环经济;小区域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在的科学技术、经济在不断的进步,而资源、环境、社会发展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那么我国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这个理念,着重强调了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构建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中,循环经济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各国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构建也在朝着生态城市这一方向靠拢,不断的发挥着循环经济所具有的作用。时间在不断推移,体现出了城市规划和循环经济见得密切关系,所以研究这两者的关系对于小区域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循环经济的理论

1循环经济概念

循环经济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其主要就是应用生态规律知道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是将经济活动组成资源——产品——再生产这样的反馈流程,特征就是高利用、低开采、低排放。在这个经济循环中,所有能源、物质都能得到持久、合理的利用,从而就会将经济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程度降到最小。

2实现原则

循环经济的实现原则就是3R,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而这些原则排列的顺序是有科学依据的。减量化原则是输入端,其目的是降低消费流程、进入生产的无质量。再利用原则是过程,其目的是延长服务、产品的时间。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其目的是将废弃物变得资源化,从而降低最终的处理量。在处理废物时,其优先顺序就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就是首先在输入端考虑到节省资源,从而提高生产产品对于资源的使用率,减少、预防废物产生,然后就是源头不鞥减少的污染物、旧物。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让其能够回归于经济循环当中,如果回收利用、避免产生都没有实现,那么就要对这些废弃物无害处理。

二 城市规划和小区域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

1循环经济受小区域城市规划的影响

小区域城市规划对于循环经济有较大影响,有效的城市规划会帮助循环经济发展,那么不合理的规划就会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不合理循环经济阻碍循环经济的作用是:城市规划属于预测性科学,因此城市规划就不能对最终规划结果预测的十分准确,而这样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受到了城市发展环境的制约。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很快,但是所出现的不合理城市规划却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有些城市只片面的追求城市规模、经济增长,从而忽略了资源环境的承载条件,这样也就超过了发展阶段的城区面积、经济、人口指标;有些城市的布局构造并不合理,和相邻城市的发展也就不够协调;还有很多大城市功能都集中在了中心区,这样也就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问题。这些不合理城市规划结果是与循环经济理念、原则背道而驰的,从而也就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让城市发展出现了很难调和的矛盾。

2循环对于小区域城市规划的影响方面

(1)生态工业园规划

循环经济3R原则对于生态工业园规划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现在我国的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而生态工业园所根据的就是工业园设计、循环经济理论所形成的新型工业组织,这也是生态工业所汇集的场所。有关调查曾经显示,消费、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垃圾、废料,有60%以上都是可循环利用的,那么在规划工业园的时候,要要运用循环经济再循环、再使用原则来对筛选入园门类,根据流线组织的工业布局把原料、产出有关联的工业放在同一园区,从而让这个区域能够相互依存,然后加以利用垃圾、废料,建设出生态工业园模型。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起步比较晚,但是现在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让生态工业园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像是在上海开幕的铜业展就能促进生态铜业的发展。

(2)生态能源规划

人们在生活中,没有考虑到所进行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在利用能源这一方面,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这就都是不能循环使用的能源,一方面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一方面这些能源都是自然资源、不能再生,这样也就会导致出现能源危机。现在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意识到了清洁型能源、节约型能源所具有的重要性,那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要表现出循环经济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根据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去规划能源使用,在最小程度消耗原料下来完成最大化能源生产,所以在规划城市的时候,最好可以使用风能发电、潮能发电、水力发电,尽量降低火电开发。同时也要强调循环经济中的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比如说我国可用循环使用原则和自然条件来大力发展潮能。风力能源、水电,这样布置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实现了循环使用自然资源;充分应用沼气来代替日常能源,这不只让废弃物排放有了很大减少,也再循环使用了废弃物,城市能源规划在循环经济的影响下,正在朝着生态能源方面蓬勃发展。

(3)生态社区建设

生态社区是基础设施、居民家庭、社会服务、自然生态环境,那么就要规划社区建设,建立起热循环、小区水、节能节水、垃圾分类这一生态型的社区。在小区内要倡导人们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比如说用洗澡水来洗衣服,用淘米水来浇花,用洗菜水来洗碗,用洗脸水冲厕所等。同时在垃圾处理方面也要进行分类,在小区垃圾堆放处设置出回收点,从而让居民方便处理垃圾,像是可回收垃圾就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废弃电池等。

总结:

城市规划与小区域循环经济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就要用矛盾、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二者的关系,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如何,充分的将循环经济运用在城市规划中,从而让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史宝娟;许亚平;索贵彬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城市规划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0(05)

篇7

三、工作职责

公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全市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指导市、县(区)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开展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和网络建设;做好信息系统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管理;负责业务技术人员、信息采集人员的培训;组织修理、回收拆解企业做好信息采集、传输工作;负责全市机动车的信息采集、制卡工作;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导。

交通部门:负责提供机动车修理企业的基本情况等信息;协助公安部门推广信息系统;督促修理企业安装、使用信息系统。

工商部门:负责整顿机动车修理市场经营秩序,依法取缔无照经营的机动车修理企业;加强机动车交易市场的日常监管,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相关工作。

商务部门:配合整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经营秩序,依法取缔无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格的经营企业;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的日常监管,督促信息系统的安装、运行。

物价部门:负责对信息系统的销售、安装服务价格(收费)进行调研,依法制定信息系统的服务价格(收费)标准。

宣传部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取得广大企业和机动车车主的理解,提高安装、使用信息系统的自觉性。

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辖区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启动准备阶段(2008年9月15日至9月30日):

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各级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和业务培训阶段(2008年10月1日至10月20日):

公安、交通、商务、宣传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信息系统建设的社会宣传发动工作,对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统一登记造册。同时对各级系统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设备安装阶段(2008年10月21日至11月20日):

由市公安局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承建单位进行中心端、县分局端、客户端的系统设备安装调试。

(四)调试、试运行阶段(2008年11月21日至12月21日):

对信息编辑、通用查询、统计模板、布控、报警比对引擎、单位状态监控进行性能测试调试,开始试运行。

(五)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12月22日至2009年1月22日):

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通报各地系统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组织验收并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提高公安机关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阵地控制、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手段。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市政府成立开展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公安局、交通局、工商局、商务局、物价局、宣传等部门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办公室主任由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各县(区、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篇8

关键词:再生集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1. 引言

混凝土是近代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是当前最大宗的人造材料。随着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地发展,大量旧建筑物因老化而被拆毁,或由于自然灾害例如地震破坏造成建筑物倒塌而产生大量废弃混凝土,这样势必造成城市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合理的处理这些建筑垃圾使混凝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科研机构研究的一个课题。再生集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1],它是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分级成再生集料,部分代替或全部代替天然集料配制而成的新型混凝土。它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废弃建筑材料的运输、堆放和处理问题,可以实现废弃混凝土的有效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

2. 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自然资源的占用,以及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引发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废弃混凝土主要来源于旧建筑物、桥梁、混凝土路面的拆除和维修,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于质量和调度原因每年也产生废弃混凝土,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如地震、台风、洪水、战争等,造成建筑物倒塌而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块。

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废旧混凝土的量约为4000万吨以上,约占所有建筑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我国产生的废气混凝土数量正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在不断增长,2010年将达到23.9亿吨,而2020年预计达到63.8亿吨[2]。以前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主要是将其掩埋或者直接堆放,弱碱性的废渣令大片土壤“失活”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耗费大量的征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费用;同时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散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废弃物量大而广,而且多数堆积在城市郊区的公路、河道、沟壑附近。如此做法会恶化城市环境,将给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二次污染。

长期以来砂石被认为是取之不之不竭,而随意开采,甚至滥采滥用。混凝土中砂石骨料占总重量的70%以上,随着对天然砂石的不断开采,天然骨料已日益趋于枯竭,要确保品质的骨料供给将愈加困难,且其开采、运输能耗费惊人,这样开采和运输天然骨料的成本必然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将变得十分严重。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讲天然砂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形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如果不加限制的开采,可以预见,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混凝土用量的增多,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与骨料危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但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废物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3. 再生混凝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99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和美国混凝土协会(ACI)在马里兰州盖瑟斯堡召开的会议上,首先正式提出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缩写为HPC)这一名词的定义[3]。同时国内外专家指出,未来的混凝土必须是高性能的,必须从根本上减少水泥用量,必须更多地利用各种工业废料作为其原材料,必须充分考虑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废弃混凝土的量会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处理废弃混凝土问题将更趋严峻。从环境角度看,废弃混凝土对环境己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目前我国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主要是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包括废弃混凝土);从资源角度看,我国每年因生产建筑材料而消耗的各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天然原材料)多达70亿吨以上;从能源角度看,我国每年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达2亿吨标准煤,建筑物能耗(包括建筑能耗和建材生产运输能耗)占总能耗的26%。为解决这些问题,混凝土的生产及施工技术必须从原始落后的、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的粗放生产经营方式,向大量节约资源、能源、减轻地球环境负荷及维护生态平衡的具有最新、最高技术水平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再生混凝土正适应这种最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进资源的节约回收和再利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

4. 研究发展现状

再生集料混凝土的研究最早始于二战后的欧洲,随后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的应用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对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1976年,RILEM设立了“混凝土的拆除与再利用技术委员会”,针对废弃混凝土的处理与循环再利用技术进行研究。据有关资料报道,东京在1998年对于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率就已达到56%[4]。1992年日本建设省提出了“控制建筑副产品排放和再利用技术开发”的五年规划,1996年又制订了旨在推动建筑副产品再利用的“再生资源法”,为废旧混凝土等建筑副产品的再生利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日本政府在1997年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建立以处理混凝土为主的再生加工厂。德国目前将再生混凝土主要用于公路路面,德国钢筋委员会1998年8提出了“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要求采用再生骨料配制混凝土必须完全符合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国家标准。

近年来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在废弃混凝土利用方面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如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一些建筑公司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建设部将“建筑废渣综合利用”列入1997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5]。我国政府制订的中长期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鼓励进行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我国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目前对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研究很多,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发现,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再生混凝土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结构物理特征所引起的。肖建庄等人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70%和10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降低;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天然混凝土反而有所增加。

篇9

【关键词】 反向物流 回收物流 信息管理

一、现状分析

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大大低于美国的条件下,显然中国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巨大隐含成本,这其中除了库存成本的因素之外,导致成本畸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反向物流成本。在中国,反向物流管理的空白、物流过程中高比例的产品损坏、加上通讯系统的信息错位所造成的反向物流成本,估计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25%以上。以中美两国的物流业为例做比较,美国的物流成本约占了GDP产值的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企业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理性化,由原来的追求价格低廉逐渐转向环保和能源节约。而我国在产品回收方面起步还比较晚,制造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下,企业不得不开始着手于建立回收物流系统,使自己能够在这方面具有竞争力。

在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企业都有着完善的产品回收体系,对销售出去的产品负责到生命周期结束。例如,主要的复印机生产厂商施乐、佳能等都投入大量精力对已使用过的产品进行再生产,化工行业的多家公司更是致力对诸如旧地毯的化纤制品进行再生循环。柯达公司更是在10年前就开始对一次性使用的相机进行回收、再使用的循环生产。他们将此作为降低成本、增强顾客满意度及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作为物流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回收物流管理几乎是空白。

作为产品回收属于反向物流的一部分,回收物流包括退货物流和废弃产品回收物流,随着国内企业对消费者满意度关注程度的提高,退货物流都做得比较完善。而产品回收物流,由于观念的淡薄,很少有企业重视。但是,随着社会资源的日趋短缺和中国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的制造企业不得不面临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是指将最终顾客所持有的废旧物品回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它包括五种物资流:直接再售产品流(回收检验配送),再加工产品流(回收检验再加工),再加工零部件流(回收检验分拆再加工),报废产品流(回收检验处理),报废零部件流(回收检验分拆处理)。

二、回收物流

1、社会角度

(1)有利于净化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在我国,由于“三废”污染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废旧产品的无序回收,以及原始落后的拆解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使得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对废旧产品进行分散的、不规范的拆解,只提取了部分易于回收的贵金属,而大量难以回收的有用资源被当作垃圾随意丢弃或者填埋;废旧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没有进行专门处理,特别是拆解过程中“三废”直接排放,给周边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了危害。

(2)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缓解资源紧缺压力。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投资过热使我国的资源一度面临紧张。据美国环保局统计,使用从废家电中回收的废钢代替通过采矿、运输、冶炼得到的新钢材,可减少97%的矿废物、86%的空气污染、76%的水污染、40%的用水量,节约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废钢材与新钢材的性能基本相同。因此,若是可以对废弃产品进行合理的利用,则会使得社会所拥有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2、企业利益

(1)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增强竞争优势。实施回收物流足以体现得不仅仅是对于所售出产品的负责,同时,也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负责。这种责任感能够传达给消费者,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制订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2)降低物料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减少物料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日益加重,资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回收物流将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3)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利用废钢铁炼钢,可以节约铁矿石、石灰石等原材料的生产时间和运输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就是很多零部件经过处理后有可以直接投入使用,节约了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三、对策措施

建立并管理回收物流系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产品可以通过有效的、现成的渠道流到消费者手中,回收却是不可预知的,而且经常是非经济批量回收,甚至是单件产品回收。复杂的预测技术并不容易应用到返回物品的供应管理。其中存在不确定性:企业不知道他们会回收多少东西,也不知道回收时的产品状态是什么样的。

1、增强废旧产品回收的意识

整个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要增强回收物流意识。能够认识到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的重要意义。首先,制造企业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向员工灌输这种意识,特别是渠道上的员工,让他们认识到对售出商品要负责。然后,再把这种意识传输给分销商,以取得他们对于废旧产品回收的支持。还要让顾客了解将废旧产品交回给制造企业的必要性。

2、制定鼓励政策

企业要从战略高度来考虑和利用回收物流系统,制定鼓励消费者将其过时的商品退回给制造商,如耐克公司鼓励消费者把他们穿破的耐克鞋送回至当初买走的那家商店。这些鞋子被运回耐克公司,然后被碎化,制成篮球场地和跑道,并成立基金维护这些篮球场。耐克公司的这种经营策略虽然要增加成本费用,但这种行为却提升了品牌的价值,并且还促使消费者购买他们的商品。执行这种回收政策,不仅对环境有好处,而且还相当于花费一定的费用将顾客引导到公司来,不愧为一种良好的营销刺激手段。当然,对于回收的废旧产品,要给予消费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不能低于废品回收站的回收价格。

3、建立回收物流信息系统

发展回收物流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应用信息技术。新技术和尖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收集被回收产品的信息。对于回收物流系统,使用条码技术使得物品管理非常简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所有产品进行追踪,实时的产品状况和损坏信息可以帮助物流经理理解回收物流系统的需求。

数据管理可以使企业追踪产品在客户之间的流动信息,同时也允许企业辨识出于回收目的的产品返回比例。这些信息将会被利用到提高产品可靠性以及识别回收物流系统中的特殊问题上。信息同样也可以运用到提高产品供应的预测水平上去。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废旧产品,应该在产品进行设计时就考虑到“易于再生”标准。这样在选择材料时、产品结构设计时都会考虑到以后的分拆、处理等工作的成本,从而能够降低总体成本。日本大金公司为了把空调产品的生产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再生产业,在开始设计和生产空调产品时,就考虑到将来如何处理它们的“转世再生”问题,从头规划每件产品的“轮回”。

回收物流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有迹象表明,现在就开始对回收物流进行投资的企业比那些滞后者更容易主导发展潮流。这是一个在战略高度和运营革新值得关注的成熟领域。在今天,我们在回收物流系统中做出的工作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将来,拥有完善的回收物流系统将是企业生存的条件。

四、存在的问题

1、风险逐级放大,效应加大

反向物流虽然能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即风险由下游往上游转移。另外,供应链也存在需求信息逐级放大效应,即“长鞭”效应,致使上游所获信息严重失真。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应链的风险逐级放大效应更加明显。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削弱“长鞭”效应。主要方法包括信息共享、压缩提前期、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延迟化策略、零部件标准化等;二是建立契约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供需双方通过共享契约确定反向物流成本(包括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及收益分配比例,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

由于环保法规的约束,企业必须通过产品回收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以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然而,产品回收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亏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采取政府或行业协会补贴的方式促使企业运作反向物流业务,如美国、荷兰等国都采取这种方式。

3、回收品业务与常规品业务的冲突

回收品业务流程包括反向物流和顺向物流的部分,其中顺向物流部分与常规品业务流程重叠。在紧急的情况下,这两种业务在加工、库存、配送等环节都可能会相互冲突,企业为了确保常规品业务正常运作,不得不放弃回收品业务。为此,许多企业采取两种产品业务流程分离的办法,以提高回收品业务的运作效率。

除此之外,运作反向物流业务对企业的生产能力、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组织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企业实施反向物流战略时必须慎重。在决策时,企业应对产品回收的成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作周密的分析论证,同时要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反向物流业务是由供应链上各企业共同运作的,因而企业要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充分协商,并结合整个供应链的业务能力集体做出决策。总之,在实施反向物流战略时,只有做到科学决策、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其预期的战略目标。

五、案例

东芝采用六西格玛法寻找缩短修理时间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对于大规模的退货处理业务,具备修理和物流服务双重功能的企业很少。东芝选择了UPS集团旗下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事业部――具备修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物流领域处于核心地位。在物流与修理服务两者之间,东芝更加注重物流,因为东芝坚信修理技能可以学习、改进,而物流模型难以模仿。UPS位于美国路易斯维尔的飞机跑道也是一个大的有利条件。东芝的零件存储和修理中心都位于路易斯维尔。结果,双方合作以后,库存竟然变得非常好,因为零部件不用离开工厂。而且,修理周期也大大缩短,由过去的10天降为4天。在修理周期缩短方面UPS发达的店铺网络贡献最大。现在,UPS再也不用花费几天时间,邮寄给客户一个替代的退回产品。客户可以去往任何一家UPS店铺,店铺会为客户包好产品并在当天送出。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M: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与改善服务的战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供应链中的延期策略[EB/OL],http://info.省略/.

[3]Bowersox D.J.:供应链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节能环保;高层建筑;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不但造成了土地、能源、水、材料等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忽略了施工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地威胁着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绿色施工是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法,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施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就节能环保背景下高层建筑实施绿色施工的意义及技术措施作具体分析。

1、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安全、质量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施工活动。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地、节材、节水、节能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不仅仅是在施工过程中执行传统意义上的控扬尘、降噪声、少扰民、减消耗等措施,更涉及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等可持续经营的方方面面。

2、高层建筑实施绿色施工对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建设的主体,在其建设过程中实施绿色施工,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绿色施工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清洁提供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植物移栽、路面开挖、废物堆积等,对城市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扬尘(甚至含有毒物质)等,不但破坏了城市的良好形象,也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的不便,影响了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身心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通过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能有效地减少扬尘、噪声等危害,消除给居民正常生活的不利影响,有效地解决植物移栽、路面开挖、废物堆积等带来的各种城市环境问题。

2.2绿色施工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一个城市是否能够取得真正意义上持续的、良性的发展,与其发展过程中是否具备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人性化施工等要求息息相关。绿色施工以不影响或少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为前提,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为己任,处处体现人性化、环保化,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带动着城市的良性发展。

2.3绿色施工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首先,绿色施工通过技术的改进、科学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土地、水、能源、材料等资源,从而节约建设成本,将更多资金转到质量投入上,并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其次,在当今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只要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必然遭到法律的制裁、社会的谴责、人民的唾弃,建筑企业也不例外,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能够通过技术手段主动为环保事业做一份贡献,必然能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下面主要分析在高层建筑中实施绿色施工的技术要点及其应用措施。

3.1高层建筑中的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1)减少场地干扰:设计好较为科学的施工步骤,减少清理、扰动面积;以方便施工为前提,尽量减少施工管线和临时设施的布置,做到每一条管线、每一个临时设施都能够被充分利用;合理设置运送通道,减少施工设备、材料等的挪动;废物处理应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处理措施;还应充分隔离施工场地,以绝对保证群众安全;另外对场地内需要保护的区域、植物等对象要明确保护方法。

(2)充分考虑气候对施工的影响:管理者应提前预知不利于施工的气候,并尽量避开,提前做好雨水排放和收集、防止洪灾等措施,场地布置要充分考虑防火、安全等因素,配备应急预案,并针对干旱、多雨等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效率及安全生产。

(3)节水节能环保:通过使用节水设备、充分利用自然水及废水等措施达到节约用水目的;通过安装节能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方法以达到节省电能损耗的目的;对废物充分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省材料、节约成本的目的。

(4)减少环境污染:制定利于环保的详尽施工计划;尽量采用低挥发性的环保材料;安装排风、过滤、净化等设备;进行场地绿化,定时洒水;采用安全、健康的机械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制定有效的防尘、降噪处理措施。

3.2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1)科学管理,增加绿色施工效益。科学的管理,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保证。企业管理者可根据国家有关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及规章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并明确施工细则,使绿色施工规范化、制度化,将被动适应转为主动响应,促进企业可持续经营,增加绿色施工带来的经济效益。另外,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的有效途径。

(2)树立环保理念,推进绿色施工的有序实施。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始终,是推进绿色施工的有效措施。首先,大力宣传在高层建筑中实施绿色施工对社会、对企业本身甚至对个人的重要意义,并在企业内部及包商中组织相关培训,使绿色施工理念深入人心。其次,施工前要明确扬尘、噪音、水等污染的处理措施,并将责任细化到个人,如:采取严密封闭、洒水、清洁等措施来减少扬尘的危害,通过使用低振动、低噪音机具严格控制噪音排放,废水处理后再回收利用,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再次,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要适时监督施工过程,将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保证绿色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

(3)节约资源,体现绿色施工的经济效果。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的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只有节约了资源,绿色施工的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才能真正调动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一是原材料的使用量的计算要尽量精确,做到一次性装修到位,减少材料剩余。二是节水节电,生活用水用电要加强管理,减少浪费,废水、雨水可合理回收再利用,节电措施主要是使用环保、高效的设备,并及时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三是道路的布置应考虑永久与临时相结合,尽量少占用土地。四是建筑垃圾分类存放,积极创造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条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资源几近匮乏、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推行节能环保是每一个企业甚至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体,在其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实施绿色施工的要求刻不容缓,这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为城市的良性发展、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新宇.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J].绿色建筑,2012(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