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管护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管护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出能力为入手,通过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全镇农田水利设施,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建立起以村集体为主导,农户自身为主体适当配套的管护机制,确保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为推进全镇现代农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补助机制
1、建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基金:为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充分调动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镇政府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维护专项基金,对全镇各村纳入计划的项目按照材料费成本的45%进行资金补助。
2、补助范围及内容:自筹资金实施新打机井、新铺设地埋线或对井管、水泵等较大水利设施管件进行维修更新的村组集体、村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人工费、占地费、赔青费不在补助范围。
3、项目申报程序:由村集体写出书面申请(要写清工程建设内容、规模、造价等),包点领导、点长进行把关,镇水利站实地查验,镇政府进行审批。
4、项目补助资金的拔付:施工完毕经镇水利站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直接拔付给项目实施村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5、不再补助范围的项目:水利设施小的易损管件等不列入补助范围,由村集体或水利设施受益群众自行解决。鼓励村集体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民用水户协会统一进货,按照成本价进行供给,降低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成本。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维护
1、发挥村集体维护管理的主导作用。要组织村干部、电工,定期对全村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检查,确保井、泵、泵管、闸、井台、渠道、出水口、配电设施完好,保证正常运行。
篇2
关键词:长距离输水 高扬程 停泵水锤 两阶段缓闭止回阀
1.引言
高扬程水泵小起伏长输管线工程的特点是扬程高,管线静压大,易发生重大水锤事故,是对现有水锤防护设备的重大考验。该发电厂供水工程输水管道水锤防护是在安装空气阀的基础上在水泵出口处设置两阶段缓闭止回阀,通过两阶段缓闭止回阀的快关和慢关来进行水锤防护,但是通过模拟多种关阀方案,全线最大压力(自由水头)均未超出正压上限(1.3倍承压能力),但局部管线负压仍未缓解,不满足水锤防护要求,所以该类工程如何科学合理、经济的组合水锤设备是该工程研究的重点。
2.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浮船泵站取水,经一体化净化间处理后,由一级加压泵站加压送至高位水池,再由高位水池重力自流至电厂贮水池。本工程近期输水流量为0.056m3/s,远期输水流量为0.095m3/s。输水管线总长度约为78km,其中加压段管线的长度约为71km,水泵设计扬程为675m,管径为DN450mm,管材为涂塑钢管;自流段管线的长度约为7km,管径为DN300mm(5.5km)、DN350mm(1.44km),管材为钢管。
3.水锤防护方案优选
3.1方案一(气压罐+两阶段缓闭止回阀)
水泵出水口母管安装一个气压罐,气压罐体积30m3,充存压力为5500KPa,连接管口径250mm,链接管长度不大于10m。在各水泵出口安装两阶段止回阀,关阀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关阀时间5s(全开80%),第二阶段关阀时间10 s(80%全关)。进行事故停泵有水锤防护设备模拟,计算结果如图1可知满足水锤防护要求。
3.2方案二(调压塔+两阶段缓闭止回阀)
在桩号5 8+ 0 8 0、5 9 + 5 2 0、63+305、67+530四处设置调压塔,其中58+080、59+520纱Φ牡餮顾直径为3m,63+305、67+530两处直径为4m。在各水泵出口处安装两阶段缓闭止回阀,第一阶段关阀时间5s(全开80%),第二阶段关阀时间10s(80%全关)。进行事故停泵有水锤防护设备模拟,计算结果如图2可知满足水锤防护要求。
3.3方案四(气压罐+水力止回阀)
在水泵出水口母管安装一个气压罐,气压罐体积8m3,充存压力为5500KPa,连接管口径为250mm,连接管长度(气压罐连接口至水泵出水母管)不大于10m。在各水泵出口处安装水力式止回阀,止回阀随水倒流而自动关闭。进行事故停泵有水锤防护设备模拟,计算结果如图4可知满足水锤防护要求。
4.方案优选
下面分析比较方案一、二、三、四。方案一:水锤防护效果较好。气压罐设置在泵站附近,管理方便。由于水泵倒流时间变短,需要两阶段缓闭止回阀关阀时间很短,但超出普通两阶段止回阀关阀时间范围。若使用两阶段缓闭止回阀配合气压罐方案,则需气压罐体积提高,成本增加。使用气压罐和两阶段缓闭止回阀即“双重保险”提高了水锤防护的安全性,其中一个防护设备拒动,另一设备可以起到一定的水锤防护作用。该方案安全性较高。方案二:地形易限制调压塔的设置,调压塔位置所需地势相对较高、体积大、成本较高,并且需要考虑冬季保温等问题,不利于管理,但水锤防护效果较好。单向调压塔只能防负压,不能防正压。故不建议采用此方案。方案三:最小水锤压力不满足要求。且规范建议水泵扬程20m以上应采用缓闭止回阀,本方案中快速关闭止回阀无缓闭功能,不满足规范非强条要求。压力波动预止阀的动作值设置灵敏度对水锤防护效果影响极大,防护性差。方案四:水锤防护效果最好。气压罐和止回阀配合方案可以弥补方案一中气压罐体积过大的缺点,同时提高供水安全性。由以上分析建议采用方案四。
5.总结
高扬程水泵长距离输水管路系统在设置气阀基础上通过设置各种水锤防护设备进行全线事故停泵水锤防护模拟,本文通过四个方案比较选用气压罐和止回阀配合的方案,气压罐和止回阀配合使用增加管道水锤防护安全性,即使其中一个失灵另个还可以缓解水锤危害,能提高供水安全性,而且气压罐体积相对不大又可节省成本,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篇3
1.1改革目标
计划到2020年,基本扭转即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局面,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社会化、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护模式,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工程运行机制,稳定可靠、使用高效的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考核、奖惩分明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
1.2改革任务
一是明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二是签订运行管理合同,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责任。三是建立健全管护制度,严格抓好管护责任落实。四是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研究确定资金使用办法,确保资金使用发挥其最大效益;五是建立以委托管理为主的工程管理模式,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基本功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六是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维修管护监督考核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效益发挥。
2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
2.1创新工作措施,解决水利管理体制滞后问题
一是摸清家底,登记造册,建立起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库。组织对辖区内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实地踏勘、调查摸底。二是理清关系,明晰管理使用权,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责任。针对即墨市小型水利工程资产难以界定、土地难以确权划界的实际,即墨市通过发放管理使用权证、签订运行管理合同明确工程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三是落实管护经费,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按照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完成了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核定工作。管护经费列入全市年度财政专项预算,建立起稳定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2.2创新管护模式,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长效发挥
一是先行试点,规范运作,全面推进。即墨市选定最有代表性的田横、大信两镇作为试点,探索出“摸底调查制定方案确权发证选定模式管护到位”的工作方法,走出了一条易于操作、群众满意的改革路子。二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分类实施。针对水库、塘坝、拦河闸坝、海堤、河道等大多具有防洪抗旱排涝纯公益性、基本无经营收入、管理使用权主要划归镇的特点,主要委托镇政府统一管理;对具备一定经营收入条件的,鼓励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搞活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经营权;对已外租赁、承包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租赁承包协议进一步完善,确保其工程安全、公益属性、生态保护等基本功能。三是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监督。即墨市印发了《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等工程管护制度与运行维护建管方案,指导各镇、村加强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同时进一步建立起科学考核、奖惩分明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
2.3强化组织协调,加强行业监督和业务指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部署会议,制定实施意见,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市水利局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统筹协调各部门和镇村,合理处置各类复杂问题,切实承担起工程管理、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建立起技术指导常态机制。各镇相应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稳步推进改革的各项工作。二是强化培训指导,提升管理水平。在指导各镇按照各项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工程管护同时,开展了管护人员选聘和培训工作。目前400余名管护人员全面到岗到位,切实提高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能力和水平。三是扎实做好宣传,坚持阳光操作。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群众大会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动员,并广泛征求镇村干部群众各方意见,科学合理确定改革方案,并严格按程序推进,确保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3经验与体会
3.1各级高度重视是推进改革的前提
在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青岛市“一月一督查,双月一考评”,并将考评结果通报各区、市政府的做法对推进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墨市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确保了改革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3.2管护经费落实是实现改革目标的保障
管护经费不落实,改革将成为空谈。即墨市对仅承担防洪除涝任务的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其管护经费全部由财政承担,其他各类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其管护经费由工程管理使用权所有者或工程运行管理者负责筹集,财政按1:1比例给予补助,而财政补助资金由青岛市、即墨市、镇三级财政按2:1:1比例共同承担,有效解决了管护经费的落实问题,保障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3.3有效使用资金是确保工程发挥效益的关键
即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财政补助资金)遵循“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专款专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全市统筹安排使用,既确保水利工程有人看护,有人管理,防止人为破坏,又可解除其险工隐患,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发挥长效。
3.4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是改革的有力支撑
篇4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对策
荣成市目前建有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76座,塘坝1 425座,机井、大口井2 458眼,扬水站871处。从农田灌溉面积看,全市水利工程设计农田灌溉面积4.57万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27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62%。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农田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1-4]。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水毁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溃坝、放水洞(闸)毁坏,造成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损毁严重。现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方面
设计工作中存在偷工减料行为。设计工作沿着预可研、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不断深入,不仅意味着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计算的逐步细化和分解,还包括作为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必须逐步补充完善,设计方案的比较也需进一步深入论证。但实际情况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中施工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技术经济观念不强。招标设计阶段的深度与可研阶段差不多,无设计优化。在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由于业主的强烈干预,设计单位才对设计方案进行较细致地比较,导致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设计修改很多。
1.2施工方面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设施的寿命以及工程的效益。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施工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正之风等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3管理方面
目前财力投入不足,导致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机构不健全,致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粗放,维护管理不足,出现了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由于资金短缺,虽然荣成市大力扶持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难有较多资金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管理粗放,建成不到1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4产权方面
从20世纪50~70年代,实行合作社和人民公社集体所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建成的设施归公社或生产队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管理,工程维护管理较好。实行以后,产生的问题是:水利工程所有者主体“缺位”。基层政府代替“集体”承办本该由“集体”办的事,造成政府“越位”。兴修农田水利是农民自己要干的事情,结果变成政府要农民干,甚至被人理解为政府加重农民负担。工程集体所有与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导致“集体”工程有人使用、无人管理,老化、损坏、丢失等现象严重。
2对策
2.1推行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和设计监理制
通过招标投标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设计单位具有忧患意识,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利用工程监理制度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必然会促进设计单位提高其设计质量。实施设计监理制,对投资控制是非常有益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使工程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可对设计单位设置奖惩办法,辅助设计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2.2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单独,行使工程建设管理职能,管理机构内部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权责明确,认真抓好组织落实,以保证管理队伍有效和有序地运作。在工程项目招标时,选用具有施工资质的工程建设单位。应注意考察:一是施工队伍人员构成。包括管理(下转第260页)
(上接第258页)
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的业务水平,以及政治素质。二是施工设备。考查施工单位是否具备完成该工程所必须的主要设备。三是施工经验。了解施工单位建设此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业绩。四是经济能力与信誉情况。要对投标单位的经济状况和信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评估,在同等条件下,选用经济实力和信誉较好的单位,按招投标程序选出最合适的施工单位。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成立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组成的质检组织,由建设单位总负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设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并及时向质检组织汇报质检情况。每项工程及施工阶段要履行相应的程序,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2.3加强管理
管理机构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实行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管理,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2.4明确产权归属,实现依法管护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在落实工程管护主体时,一是可以采取工程产权拍卖、承包、股份制、租赁等形式落实管护主体;二是采取分级产权移交,落实管护主体。对较大型的工程产权、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移交给乡(镇)水利站进行管护。对田间水利工程,由村统一管护或农户分散管护。在农户分散管护中,可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办法,把工程管护与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其责任感。
3参考文献
[1] 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33-34.
[2] 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03(2):59-61.
篇5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机制;莆田市
农村水利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福建省莆田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坚持贴近民生、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在改善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进粮食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上作出积极贡献。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莆田市主动对接国家资金投向,谋划生成项目,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逐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一、莆田市农村水利概况
莆田市农村水利建设以中央、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以市级、县区财政配套为辅。在2012年水利普查中,全市共建成小(2)型以上水库219座,总库容5.4亿m3;建成塘坝6472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8座;建成引水工程1482处,引水规模99.46m3/s;建成提水工程1640处,提水规模14.87m3/s,年供水量16.8亿m3;建成堤防554.4km(海堤274.8km、江堤279.6km),保护耕地50多万亩(1亩=1/15hm2,下同);建成灌区工程922个,灌溉总面积78.51万亩,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以上灌区37个。“十二五”期间,农村水利迎来难得发展机遇,全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民生水利统筹发展。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全面提升。按照“巩固成果、提升水平,注重质量、确保安全”总要求,在基本实现“村村通、户户用”基础上,统筹使用上级补助资金,统一规划自来水厂,合理布设供水管网,由市水务集团集中建设整合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市共完成投资9.5亿元,保证了120.1万群众饮水安全,超额完成43.9%。建成东圳水库分层取水、湄洲岛跨海供水第二通道等工程,重组整合国有、集体水厂12家,涉及人员1000多人、资金20多亿元。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有效加强。投资3.07亿元完成涵江区、仙游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秀屿区、荔城区、城厢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各年度任务;投资1.97亿元建成秀屿区初级水利化县和东圳灌区、萩芦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投资0.3亿元建成山地水利示范片13片、面上项目106个;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1万亩,新增除涝面积3.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三是水工程全面加固。投资4.95亿元完成加固31座小(1)型水库、150座小(2)型水库、200座山塘;投资3.43亿元完成新一轮海堤强化加固一至五期工程共42条61.68km。四是水土流失生态治理。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9个;编制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 划,在书峰、社硎等9个乡镇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和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完成投资0.48亿元,治理面积达12.1万亩。五是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推进。投资4.94亿元,完成列入全国规划的21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长达98km;正在推进荔城区中小河流重点县11个项目区的河道水系连通整治项目,总长为25.5km。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①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有待巩固提升。虽然莆田市的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群众饮水卫生安全意识薄弱、建设标准不高、水源保证率不高、供水入户率未达到100%、市水务集团对民营水厂整合进展不力、相关县区重视不够等问题。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快。虽然全市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但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设施老化,带病运行,部分渠堤边坡不稳定,渠道渗漏严重。特别是灌区末级渠系问题尤为突出,末级渠系大多数为基层社队自建自管的土渠,渠道后续投入不足,部分已衬砌渠段管护投入不足,破损渗漏严重,造成渠尾无水灌溉,部分地方出现毁渠弃灌现象,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浪费严重。③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重建轻管现象长期存在,建后运行管护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大部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产权界定不清,产权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导致部分工程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大幅度降低。农民真正参与公益性强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的积极性并不高,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责任难以真正落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后的效益难以发挥。④农村水利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其根本在于投入不足和投资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直接影响了一些地方政府投入农村水利的积极性。水利、农业、国土资源、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和移民等部门未能统筹安排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中的农田水利建设,且市、县区财政投入不足,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社会资金不愿投入,融资难;群众投工投劳不足,缺乏热情。特别是工程建后管护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发挥。⑤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全市虽然设置基层水利工作站42个,落实编制137人,在岗人数116人,但是基层水利工作站大多以乡镇管理为主,人员关系移交乡镇管理,水利部门对水利工作站只是业务指导的关系,这种分散分割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人员难以调配、职能难以发挥、人才难以留住、队伍难以管理等诸多弊端。同时,已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大都挂靠在村委会,缺少运行经费,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三、对策与建议
农村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建设管理难度大,当前又是水利基础建设的大好机遇,农村水利建设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投入、管理、运行机制,健全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和监督体制,提高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水平,使水利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1.2016—2018年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
①建设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障供水安全。按照水源相连、管网相通、布局合理、水质安全、管理科学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38个,解决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升级的农村人口数128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90%,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和加强水源地保护,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全面建成市第三水厂、妈祖城水厂、埭头水厂及配套管网、南日岛供水第二通道、湄洲岛供水第一通道修复等供水工程;全面改造、升级、联网供水管网500km,覆盖全市沿海、平原、海岛乡村;山区分散式供水工程按要求全面配备、使用和运行管理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
②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服务农业发展。坚持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原则,加快秀屿区、荔城区、城厢区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改善灌溉面积1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20个现代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灌溉面积6万亩,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山地水利设施100片2万亩,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
③建设农村河塘综合整治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河塘综合整治170km,综合治理9个乡镇水土流失面积27km2,建成水土保持生态村3个,建设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全面改善农村水环境,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
④建设防洪排涝保安工程,确保安全运行。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分片实施的原则,加快木兰溪全线105km干流及主要支流综合整治,建设集挡潮、蓄淡、生态于一体的宁海闸工程,改善木兰溪主城区河段水环境;加快建设萩芦溪防洪治理工程;建设玉湖、东阳湖、木兰湖、江东湖等滞洪区和石门澳、石象、前海、东吴园区、妈祖城等沿海防洪排涝滞洪区;完成东圳、东方红等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建和加固妈祖城、岩下、赤岐、东林等海堤23条58.35km;建设大东溪、院里溪等2个山洪沟治理项目8.5km,全面实现海堤、水闸、水库达标建设和安全运行,建设农村水利信息化系统,基本建立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2.健全完善农村水利管理制度
市、县区、乡镇政府应树立“建管并重”意识,在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水利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农村水利工程产权清、责任明、管护实,着力解决水利工程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保每一处农村水利工程都能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要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政府主体责任和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跟踪问效,切实强化责任制的刚性约束。要建立健全“河长制”,切实落实河长、河段长牵头管水职责,建立河道保护管理机制,成立专门巡河督导组织,做到管理范围、职责、内容、资金、监管“全覆盖”,确保责任到人、有水必管、不留死角。要落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全面提升全市乡镇水利工作站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发展和指导农民用水户协会,严格用水计划,落实农村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护措施,全面推进依法管水。要探索管护模式,因地制宜探索专业化集中管理、物业化打包管理、企业化经营管理等多种管护模式。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力发展滴灌、微喷、渗灌、喷灌等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
3.探索多措并举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
莆田市要有效利用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机会,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和多形式投入机制。落实农村水利财政投入主体责任,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提取10%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县(区)财政配套10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经济杠杆和引导作用,带动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用水者协会、种田大户及农户等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落实管护经费,通过农民自筹、农业水费由县区财政直接补贴支付和争取上级专项管护资金等方式,保障基层水利管护巡查人员的薪酬;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补助用以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对发现问题进行维修、加固等。要利用中央实行量化货币宽松政策支持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信贷融资;采取购买服务、探索PPP等筹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管护和运营。要加强资金监管,杜绝挪用、截留资金等行为,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农村水利资金规范科学管理、合理高效使用。
4.创新机制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作,把农村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深化改革作为水利发展的新动力,填平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的沟沟坎坎。①下放管理权限。除因建设跨流域、跨区域涉水工程或需上升国家、省级立项,确需由市级审批外,农村饮水安全、水库和海堤除险加固、农电技改、水土保持等水行政审批事项能下则下,下放由县区负责审批,市级加强监管服务。②整合涉水资金。市、县区政府要整合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国土资源、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和移民等部门资金,按照农田水利规划,统筹安排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中的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地集中连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③简化前期手续。对投资规模较小或技术要求简单的水利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合并审批。对列入部、省级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的农田水利项目,直接审批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未涉及新增用地(用林、用海)报批的,由项目主管部门审定工程建设方案后,直接设计、施工。对于投资总额在500万元以下、技术要求简单的农田水利项目,可由项目业主直接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在相关行业审查同意后报发改及行业主管部门备案,作为控制投资概算的依据。对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更新改造等建设中不涉及新增用地的,不办理土地、规划、环评等审批手续,改为事后监管(备案)。④统一委托设计。县(区)水务局可成立项目公司作为项目前期业主,按海堤、水闸、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乡村河道治理等分类别,以县区为单位,统一招标投标选择设计单位,一揽子委托项目可研、初步、施工图等设计,缩短前期工作时间。⑤改进审批服务。在保障补偿资金到位基础上,供水管道建设涉及临时用地的不需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工程实施后尽快恢复原貌。对于配水管网施工需要横穿公路等破路的,项目业主要制定施工方案,减少交通影响,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协助,并依法免收有关费用。⑥加快水价改革。实施灌区农业灌溉水费财政补贴政策,完善灌区管护费用财政转移支付,市、县区财政各承担一半,解决农业灌溉水费征收难、到位率低以及水管单位管养经费短缺等问题。推进原水价格保本提价,建立水价联动调节机制,市水务集团、各水管单位配合全面梳理供水运行情况和价格成本情况,制定提价方案,建立稳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机制。
5.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问题;措施
在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问题与管理问题是影响其健康发展两个主要方面。工程问题大致包含水利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管理问题则主要指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长期运行管理与监管维护方面的问题。从我国水利建设现状来看,后者问题相对严重,由于落后的管理体制、资金落实等问题,管护问题较为普遍,因此研究水利工程建后管护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存在的问题
当前水利建设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且管理体制发展较为落后,因此水利工程的建后管护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落后导致的职权划分与落实等问题。
1.1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意识淡薄
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并未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深入普及,这导致政府大力建设的水利工程不能在施工完成后得到完备的维护与管理,因此难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管护意识淡薄体现在农田水利管护宣传的严重缺失,基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我国大部分农业工作者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和维护意识。与此同时水利管理机制本身也存在较大问题,广大农业工作者缺乏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的引导,其对公共基础设施缺乏基本的保护意识,因此导致小型农田的相关水利设施缺乏有效维护。
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农村基础设施长期建设管理方面看,落后的管理体制是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建后维护问题的关键原因。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机制僵化以及缺乏专业的管理理念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其重要表现。我国农村管理机制的理论发展与建设起步较晚,设备落后、管理人员能力差、养护经费无着落或不足,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自治区的发展差距较大,并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水利工程监管与维护机制。另外从管理体制建设方面来看,缺乏足够规模的管护资金,且基层政府管理体制建设存在较多问题、人才管理队伍建设不能一蹴而就等实际问题也许得到充分考虑。
1.3农田水利工程用水缺乏计量
从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来看,缺乏科学的农业用水计量也是造成当前农业建设中小型农田水利管护问题的重要原因。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跨步较大,用水粗放且缺乏有效计量是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中的显著问题。一方面大部分的农业水利灌溉区缺乏计量设施,存在按照灌溉区面积计费、缺乏科学用水意识,另一方面,一些原定工程建设中具有计量设施的水利系统空置计量设备,并未能按照规定的收费收取方式运行。这些都严重损害农业工作者与管理维护人员的水利意识培养,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与管理机制的长期漏洞。
1.4管护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从水利工程的长期管护机制来看,乡镇水利站、农村或片区用水合作组织等作为农业水利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其管理维护的技术服务体系方面的缺陷也是导致当前农业水利建后管护问题的重要原因。甚至部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因无法维持基本的人员开支与管理资金运转而出租或变卖水利资产,在缺乏足够资金支持、职权落实不清晰、专业人才培养缺失等因素的限制下,完善先进的管护服务体系已成为农业水利建设发展的当务之急。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我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农村建设已进入崭新阶段,在这一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全面了解农业水利发展现状,并基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是解决农业水利问题的迫切举措。基于前文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下面将针对农业水利建设现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2.1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意识
首先,提高水利管理部门与广大受益群众的农田水利管护意识是落实实际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只有全面提升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才能保证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意识淡薄首先体现在政府管理部门在工程施工阶段高度重视,而对工程的长期维护与运行监测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甚至完全缺乏维护意识而任由水利运行放松监管。最后往往导致前期投入巨大的水利建设运行损耗过大,带来巨大的农业发展损失。另外,广大受益群众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群体,其在享受基础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效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维护与监管职责。在水利设施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基层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与维护来及时解决技术问题,另外农民群体也可以对设备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映,进而实现长期的设备运行监督,充分发挥水利建设的利民效用。
2.2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是管护基层农业发展的重要工程,从工程的长期运行来考虑,健全工程管理体制是彻底解决农业水利问题的根本方法。进行水管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我国国情、水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首先从权责划分与责任落实方面看,在前期获得巨大基金投入的农田水利建设由于政府、农村集体与受益农户三者的责任与职权划分存在长期漏洞,最后导致水利设施的无人监管与定期维护问题。从实际现状来考虑,小型农田水利的管护缺乏完善的管理条例与政策法规的保障,且我国各地区发展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发挥水利工程在农业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是需要全面科学地考虑。要发挥水利政策的引导作用,首先要明确当地农业建设的实际困难,加强基层水利设备的长期监测与定期维护。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先进管理机制的关键,基层专业人才培养需不断加大。同时还需针对管理机制的漏洞,发展先进的管理理念、规范管理体系,并且加大管理技术的交流学习,注重灵活变通。
2.3因地制宜实施用水计量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别,按南北方的气候特征来看,南方雨量充足而北方干旱地区较多。北方干旱地区应完善“计水到户、供水到户、定价到户”的终端水价制度,基层供水单位引导农民的水利灌溉合作。而水量充足的南方地区适合两部制水价,可以将农业灌溉水费设为农业财政补贴范围,只收取计量水费部分。另外计量收费制度需得到不断完善,既要考虑水利建设的工程投入成本,又要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水资源损失。计量收费的超额收费实施需要全面考虑定额标准的科学制定,以节约水资源为基本宗旨,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户的经济负担问题。
2.4完善基层水利技术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乡镇水利站存在明显的编制少、资金投入少、运营支出较大且专业人才培养落后等显著问题。在政府精简管理部门与管理改革的作用下,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体系建设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深入改革基层水利管理体制,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护模式;建立稳定可靠、使用高效的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奖惩分明、科学考核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加大乡镇水管站的运行资金支撑、加大专业设备与人才配给是完善农业水利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只有不断提升基层水利管理单位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职能,不断深化基层水利管理体系建设,才能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作为水利管理的职责承担者,乡镇水利机构还应加大其在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领头作用,例如防洪抗灾、水土保护等方面,并且为对水利灌溉有技术需求的农民提供及时的农业技术指导和水利维护的宣传与推广。
3结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新形势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后管护现状出发,深入研究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提升农田水利管护意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管理体系建设、用水计量制度和基层水利技术服务体系,才能实现农业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作者:樊洪 单位: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韦明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管理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5(,10):125.
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管理
众所周知,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在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与工程建设管理程序的监管。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设计方面。设计工作中存在偷工减料行为。设计工作沿着预可研、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不断深入,不仅意味着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计算的逐步细化和分解,还包括作为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必须逐步补充完善,设计方案的比较也需进一步深入论证。但实际情况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中施工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技术经济观念不强。招标设计阶段的深度与可研阶段差不多,无设计优化。在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由于业主的干预,设计单位才对设计方案进行较细致地比较,导致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设计修改很多。
(2)施工方面。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设施的寿命以及工程的效益。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施工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正之风等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完善建设管理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向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
(3)推行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和设计监理制。通过招标投标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设计单位具有忧患意识,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利用工程监理制度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必然会促进设计单位提高其设计质量。实施设计监理制,对投资控制是非常有益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使工程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可对设计单位设置奖惩办法,辅助设计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4)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能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已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单独行使工程建设管理职能,管理机构内部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权责明确,认真抓好组织落实,以保证管理队伍有效和有序地运作。在工程项目招标时,选用具有施工资质的工程建设单位。
(6)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并备案。
(7)加强管理。管理机构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实行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管理,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的后期管理工作。
(8)明确产权归属,实行依法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在落实工程管护主体时,一是可以采取工程产权拍卖、承包、股份制、租赁等形式落实管护主体;二是采取分级产权移交,落实管护主体。对较大型的工程产权、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移交给乡(镇)水利站进行管护。对田间水利工程,由村统一管护或农户分散管护。在农户分散管护中,可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办法,把工程管护与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其责任感。
(9)全面加强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主要包括:①安全管理。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②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归类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③工程设施管理。对水利工程设施,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④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受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的后期管理工作。⑤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⑥明确产权归属,实现依法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管理维护好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应有的保障农业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有效的减少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诸多不便,降低农业生产损失和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小农水重点县;强化责任;完善机制;建管结合
东至县地处八百里皖江南岸之首,北望安庆,南邻江西。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2011年被列为中央财政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规划,科学设计,突出重点,规范实施,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的建管思路,充分结合县情,积极探索创新,经过严格的建设监管和建后管护,使得该项目成为服务“三农”的亮点,在农业抗灾中充分发挥了其功能和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
1 项目完成情况
三年来,重点县项目累计实施排灌沟渠疏浚防渗衬砌204km,完成占计划100.5%;桥涵闸配套建筑物747座,完成占计划104%;硬化生产道路12.3km,完成占计划184%;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实际装机容量744kW,占计划91.4%;重点县项目区经过工程配套改造建设,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新增高标准农田6.95万亩;灌溉用水利用系数由0.58提高到0.68;项目区受益人口4.0万人,年均可节约用水250万m3,年新增粮食产量1780万公斤,经济作物年总增产值2403万元,项目区年人均可增加收入600元。
2 强化领导,规范制度明责任
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2011年9月30日东至县委办公室以办[2011]57号文,成立了东至县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2011年8月11日,东至县人民政府以东政秘[2011]104文,成立“东至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作为重点县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由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等部门组成,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计划的落实、项目资金整合等工作,并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此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同时县政府办公室批复同意组建“东至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局”作为重点县工程项目法人,建管局由水务局局长为局长,局和项目乡镇分管领导为副局长,负责重点县的组织实施。先后制定完善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施细则》、《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资金整合方案》、《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建后管护办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规范运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3 提前规划,项目实施出效益
早在2009年我县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安徽省东至县2007~2020年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县政府以东政秘[2010]30号文予以批复,同意规划建设内容和规划方案。《规划》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紧密与《规划》结合,经县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研究,确定2011年度重点县项目区为香隅镇有庆圩、张溪镇东湖圩,2012年度为大渡口镇广丰圩、东流镇七里湖圩、洋湖镇奠龙村,2013年度为胜利镇新胜圩、龙泉镇大板灌区。三年建设方案涉及农田灌溉供水工程和农业节水建设工程投资总额4.31亿元,《方案》中计划新建和改造防渗渠940km,改善灌溉面积17.88万亩。三年重点县建设新增高效节水面积7.28万亩,新建和改造防渗渠235公里,改善灌溉面积7.28万亩。
三年实施方案及年度财政标准文本报省财政厅、水利厅,经专家审查后报送水利部审查。年度实施方案报市水务局、财政局,由水务局、财政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再由编制单位修改后报水利厅、财政厅批复。
4 加强建设管理,创新模式出质量
4.1 招标投标工作
我县三个年度的监理、施工标段和2012、2013年度实施方案编制按照省水利厅的文件规定均在安徽省水利招标投标中心平台选择机构进行,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律法规办理。根据安徽省水利招标投标中心公示的监理、施工单位,由建设单位同监理、施工企业签订监理、施工合同,对流标的勘察设计单位有局党组研究按规定确定后与其签订勘察设计合同。
4.2 施工管理
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的“四制”加强建管,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监理控制、施工企业保证、政府监督”的管理体制,全面管理和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2011、2012、2013三个年度已验收项目施工质量均合格,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和安全事故。
建设管理由项目法人负总责,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和控制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下设监管科、技术科、财务科、办公室,负责赴各工地检查工作,解决和协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有关后勤和保障工作,确保建设资金结算支付,加强宣传报道、材料汇总。开工前,项目法人在组织召开项目区政府、设计、监理、施工、质检单位技术交底会议,设计单位对施工图及施工技术进行技术交底。建设单位每月最少召开调度会一次,对施工质量、进度、生产安全进行统一调度。
4.3 建设监理与质量监督
监理有限公司派总监理工程师一名,每各标段工地另派1~2名监理人员进驻工地,从工程建设和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正常有序进行。
施工企业在工地设项目部,认真执行“三检”制度,从公司有关部门到项目部管理人员到班组,基本能高标准、严要求,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对检查出有质量缺陷的要求立即整改,对靠板渠道混凝土预制板标号和厚度不合要求的,监理单位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直至合格才准施工。
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招标文件规定,其临时工程以总价承包,其余工程以单价承包方式。建设单位与各中标施工企业签定施工合同,同时与监理公司签定监理合同,监理工程师根据招、投标文件和合同规定以及工程设计图纸规定,从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正常有序进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按合同规定认真履行了各地职责。
本工程所有材料和设备均由承包人负责采购、验收、运输和保管。承包人查验每批材料的货单、合格证书、化验单等有关证件,并将这些证件的复印件提交监理人员审核,承包人对每批材料是否合格作出鉴定,并将鉴定书提交监理人员复查,经鉴定合格的材料方允许验收进场、入库。对于重要的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还必须经过业主组织参建单位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关键部位(如混凝土浇筑、回填土的填筑、碾压等)的施工中,由监理人员实行旁站,跟班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另外业主以不定期的检验抽查工作督促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参建施工企业一方面自觉接受地方群众监督和监理监督,加之业主不定期、不间断的检查;另一方面,县水利工程安全监督站派员现场抽查,对工程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作出处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5 规范资金管理,严格使用保安全
计划投资。2011~2013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总批复7847.06万元,其中中央投入3600万元,省级财政2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00万元,群众自筹1247.1万元。
到位资金。目前实际到位资金7734万元,其中中央投入资金到位3600万元,占其到位资金的100%,省级财政资金到位2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900万元,群众自筹1134万元。
资金管理。为搞好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我们按照两部文件要求,设立了“小农水”建设专门账户,所有建设资金一律专户储存,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批复要求使用财政资金,无任何违规使用、挪用、贪污、截留建设资金现象。
资金支付。本工程按进度付款,中标施工单位根据完成进度向监理、项目法人报工程价款月付款证书,监理、法人一起到实地进行测量验收,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按照验收核准的工程量和施工合同付款条款付款。发包人在收到监理工程师签证的月进度付款证书后,经审核确定应付金额,按80%进度款支付给承包商,工程完工后,待工程验收合格后按审计的决算额结算90%,保修期满后结清余下的10%。
6 结束语
借省市实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试点的东风,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将末级渠系管护工作交给村、规模企业、用水者协会或服务队管理。灌区的管理主体都建立健全了《工程管护办法》、《灌溉管理制度》、《水费征收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等较为完善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本着“互相合作、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宗旨,依章程对各项涉水事务进行商议和表决。正是这一民主管理平台的建立,让受益村民感受了平等尊重,激发了村民参与水利设施管理的积极性,相继开展的管护监督及管护人员选择等工作,顺应民意。
参考文献
[1]朱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J].江苏水利,2010(08).
篇9
今天召开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确保在年底前完成产权明晰工作,2019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小型水管体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我们要高度重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部门配合的组织领导机制。各乡镇要主动做好本辖区的综合协调、宣传动员、矛盾排查等工作,要树立打破陈规的勇气和决心,克服踌躇不前,顾虑重重的畏难情绪,要敢于碰硬,敢于啃硬骨头,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或办事机构,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将此项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各阶段工作时间节点,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
二、科学制定方案,有序推进改革。__年是全面推进小型水管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头,起好步,提高思想认识,领会改革精神,明确改革任务,制定并落实改革实施方案是体制改革的关键。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严格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组建领导机构,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和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制工作流程,绘制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明晰产权,落实管护主体、主体责任和管护经费的方法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改革。制定方案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和领会小型水管体制改革的各类文件精神,吃深吃透,克服认识模糊,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沟通,结合平安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有价值的方案。
三、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深化小型水管体制改革的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妥善处理农民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加大对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水管体制改革当中,让群众了解改革,理解改革。县水利局要开展好改革业务培训,各乡镇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把改革的意图、方法、内容、步骤深入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篇10
根据省水利厅河道疏浚相对集中、村庄河塘整村推进的要求,乡境内县级河道1条、乡级河道26条,整治村庄河塘32个;根据县政府乡村水环境专项整治要求,疏浚整治乡村级河道38条、县乡道路两侧路边沟23条。
二、工程标准
1.县级河道疏浚标准:
按设计图纸,达到汛期涝水及时排除、灌溉期用水充足。
2.乡级河道疏浚标准:
有设计图纸的,按图施工;无图纸的,原则上中沟按深度3-4米,底宽2-3米,粘土河坡为1:2,沙土河坡1:3标准实施。河底、坡面、滩面要光平,口线要顺直,堤堆要成型、平整,并配合做好绿化工程,达到水系连通、消除污染源,提高水体自然更新能力,确保水系畅通,水体清洁。
3.村庄河塘整治标准:
清淤彻底,疏浚拓挖到位,沟塘底部无积淤,淤泥清运干净,坡面、岸上无污泥;河塘内及周边无生产、生活垃圾,无污水排入,水流畅通;土方工程达到坡面平整、底面平坦、口线顺畅;建立乡村河塘管护机制。
4.路边沟整治标准:
县乡道路两侧路边沟确保畅通,无泥土淤塞、堵塞,积水及时排出。
三、任务分工
1.省下达的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工程由县水利局统一招标组织实施,疏浚县级河道高松河,整治乡级河道26条、村庄河塘32个。
2.乡镇(街道)自行实施的乡村河道疏浚和县乡公路两侧路边沟整治,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乡镇(街道)筹措资金,自行组织实施,疏浚乡村河道38条,整治路边沟23条。
四、资金保障
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通过省级补助、县级配套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渠道筹集资金。
1.水利局实施项目:
总投资910万元,其中省补资金650万元,县财政配套260万元(按省级资金的40%标准配套)。
2.乡镇实施项目:
一是从“一事一议”筹劳中解决,总量控制在每个劳动力4工日以内,标准为8元/工日。所筹资金主要用于乡村级河道、路边沟整治及乡镇今年自行实施的19个农村新型社区水环境整治。二是给予财政奖补,工程完工并通过验收后,县政府对所实施的工程给予一定奖补,原则上多做多补,具体奖补政策另行下发。
五、时间安排
1.2015年2月底完成工程规划、测量、实施方案报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2.2015年3月上旬开工,5月底前完成,6月份迎接市级验收,8月份迎接省级验收。
六、工作要求
1.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水务局要迅速组织开展工程测量、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要加强业务指导,成立专门技术队伍,确保工程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确保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县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指挥部将定期召开推进会、协调会,及时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督查室要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督查;会同县水务局,加大对乡镇(街道)负责实施工程开展专项督查,并形成督查通报。县水务局要组织专人,对工程进行检查、巡查,确保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及时组织验收。
3.完善常态管护机制。
逐步建立完善县、乡、村河道“河长制”,流域性、区域性河道由水利局负责管护,县乡级以下的河道由所在乡镇(街道)负责管护,所在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任河长,并配备管护人员,定期清洁水体,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作用,保证水体的常态管护,管护的费用从群众“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中解决。乡镇(街道办)要将确定的管护机构和人员2月底前报至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