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室效应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温室效应的特点

篇1

[关键词]现实主义 文学解读 女性歧视 贵族文化

这几年随着文学作品大量地被搬上银幕,以作家生平为题材的电影也陆续推出。电影《波特小姐》描写了英国著名童书作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的传奇人生,述说她创造出彼得兔的历程,以及她与出版商诺曼・韦恩(Norman Warne)问的一段爱情故事。影片选择了波特小姐作为片中的叙事人展开故事,并且选择了32岁――她的人生将要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刻开始。影片的时间是过去和现在的交织进行,不断地运用闪回将影片的镜头拉向过去,过去与现在的影像交替,犹如剧中人在回顾人生。

在观看这部似乎以自然。美,爱为主题的电影时,我们却很像在欣赏英国十九世纪盛行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英国小说在其18世纪创作开始,便与现实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该电影也正是通过剧中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示了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现实社会中主要问题和典型的矛盾,并预示着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的萌芽。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女性平等的呐喊

电影对女性歧视现象进行了揭示和批判,通过描写作家的生平相对独立的抗争,把作家的先进思想与当时轻视妇女的社会环境做出强烈对比。

在18、19世纪传统的英国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看法是男女之间无平等可言,为了改善人类的社会组织,男人们既要做立法者,天赋的理智就要多一些,我们必须首先把这作为考虑问题的总的基础。因此。歧视女性的观念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在那个时代,贵族的女儿们讲究门第出身和言谈举止,穿梭于各种沙龙,制造或传播流言飞语,影片只用几个镜头就交代了这种贵族式文化的迂腐、乏味和无聊。在波特的时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和文化已然兴起,而贵族式文化则受到嘲讽。在时代精神巨变的时代,波特不仅不愿待嫁闺中,而且要将自己的绘画作品通过出版公之于众。她在谈成了出版事宜后,激动地说:“我们不能终日在家里度过,必须要向世界展示自己。”这自然是一种宣言,女性站在“人”的角度,对女性进行研究,否定男女之间的智力差异,从而表达男女平等的观念。

二、贵族婚姻观的挑战

电影对当时的封建贵族式的落后的婚姻观进行了抨击。电影女主人公生活于门第等级观念森严的家长制社会。在这个以男性为绝对权威和主宰的社会里,妇女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被动、顺从、逆来顺受被认为是她们的美德。她们生活的唯一出路就是婚姻。即嫁一个富有体面的夫婿,门当户对。要么恪守闺中,一直到老。婚姻的选择对女人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尽管母亲给她介绍的门当户对的贵族子弟虽然有钱,但非常空虚庸俗,完全无视那些上流社会做作虚伪的公子哥,并且下定决心终身不嫁,直到遇见那个被她母亲形容为浑身沾满铜臭的生意人。这个商人却第一个发现了波特的才华,并把她的作品出版发行。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爱的热烈。出生高贵的波特父母自然不许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生意人结婚,面对父母的阻挠,波特始终置若惘然,不管不顾,直到父母妥协。波特小姐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对婚姻自主的坚持和勇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凄美的初恋爱情经历也使得有些观众为之潸然泪下。

三、新型文化的盟现

电影也写实性地描述了一种资本主义文化的出现,暗示着一种与当时贵族文明抗衡的新型资本主义精神力量的悄然渗入。

实际上波特的父母对波特和初恋情人诺曼的婚姻的反对,就是贵族文化意识的体现,他们认为商人是一群没有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新兴阶级。因此,在波特一家举办的圣诞聚会上,波特邀请诺曼兄妹来参加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反叛。面对父母的对她婚姻的反对。虽然波特接受父亲想用一段分开的时间来考验他们是否仍然相爱的建议,但及至诺曼在分离的时刻得病死去,波特在悲伤欲绝之后,毅然从城市彻底地搬到了她小时候的避暑胜地,这亦意味着与这种传统文化的决裂。另外,由于波特凭借出版取得了巨大的版税。在初恋情人死后,她能够叛离家庭,移居湖畔,自力更生,并在对农场的竞拍中以超出常人想象的价格得以成功,这些也都隐喻了这种新的精神的存在与胜利。

四、历史场景的再现

篇2

为了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环境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地强化他们的环境优势。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高中地理》的第八章中讲到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第一,可以让学生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第二,让学生们自己看关于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的影片,来讨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第三,通过总结来思考人类的活动对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温室效应的产生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什么联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温室效应的不好之处,并且用实际行动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温室效应的坏处,还让自己得到了成长。

2.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环保意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就可以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适当地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表演一些关于环境的小品,通过课堂的学习和课外实践来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教师可以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一些地方捡捡垃圾,或者在春天的时候去植树,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且会积极地参与环境的改善。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环境教育不是一种强迫性的教学方式,它本身就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了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师教学不能一味地单调地讲书本上的知识,要让学生“在环境中学习”,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去参与以环境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当中真正地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加提高了自身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组成一些环境兴趣小组,对环境保护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以及环境质量的检测等活动,遇上一些与环境等有关的节日的时候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比如“植树日”“地球日”“节水日”“环境日”等;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展关于环境的专题讲座,比如国际上关于环境教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的一些主要特点,还有国内外中小学对环境教育的一些情况。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当中,笔者深深觉得在地理的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要在教学中把环境教育一直贯彻下去。

篇3

一、人类面临温室效应威胁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大气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资料表明,目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增加了25%。大量的二氧化碳好像是罩在地球表面的一层保温层,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的报复,它对人类生存已构成了严重危害。

科学家分析预测,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增高,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4 ℃时,南北极冰雪就会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大面积桑田将变为沧海,大批城镇会沉没于。一旦海平面上升2米,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我国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都在劫难逃,无数生灵将面临灭顶之灾。

“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暖,会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减产或绝收,还会加剧飓风形成,使风暴天气更加频繁,进而使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由此可见,“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二、防范热浪危害健康

所谓热浪,是指气温持续数日高达35 ℃以上,甚至有时高达40 ℃、50 ℃的酷热天气。热浪天气的形成,与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森林锐减、植被恶化等自然生态环境有关。热浪可分为湿热型和干热型两种。湿热型热浪多发生在温带地区。这种热浪天气的特点是,湿度大、没有风,令人闷热难耐。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是湿热型热浪天气的高发区。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大气污染物和异味不易扩散稀释,反而使浓度增加,对人体危害程度加重。干热型热浪多发生在植被环境恶劣的山地丘陵地带和沙漠地区。它的主要特征是干热无风,人有烧烤一样的感觉。这种热浪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会使农作物干枯绝收。我国黄土高原和西北大沙漠地区是干热型热浪天气的多发区。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会加快化学变化,强化污染危害,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热浪对大中城市的侵扰比农村更为猖獗,沥青路面会热得流油,水泥道路和建筑物会热得烫手,高密度的建筑物之间,狭窄胡同里巷更会热得出奇。热浪袭来时,会使人大量排汗造成水盐平衡失调,从而引起病变。热浪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危害有不同,17岁以上的青年多表现为热痉挛,40岁以上的中年人多表现为热衰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表现为热中暑。热浪对身体虚弱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肺气肿、哮喘病的中老年人的危害尤其严重,如防范不力,会增加发病率,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热浪没有国界,控制热浪侵袭,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应下力量保护地球植被生态环境。城市更应进行立体绿化建设,不仅有林立高楼,还应是一片绿洲,以减轻热浪对市民的危害程度。广大市民应有自我保护意识,在夏天尤其在热浪天气,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足,运动宜适度,心态宜平和。

三、平安度过高温高湿天气

空气湿度的蒸发力和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热感觉有重要作用。高温天气,人体主要靠蒸发来散热,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增高,空气气流又较弱,汗液就不容易蒸发,人体就不能顺利散热,湿热的空气困扰着湿淋淋的肌体,使人感到格外闷热。人们形象地把高温高湿天气说成是“桑拿天”。

在酷热的天气下,湿度的大小对人体排汗、脉搏、直肠温度及耐受时间都有直接影响,极易发生中暑、感冒、消化道疾病,对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更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

在高温高湿天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控制高温露天作业时间,防止人体水分随汗液大量流失造成脱水。要随时补充水分,最好喝新鲜的温白开水,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走出靠冰镇饮料解暑的误区,因为过量饮食冰凉饮料会导致汗腺排汗不畅,机体散热困难,更易引起中暑,还会引发肠胃不适。

第二,饮食要清淡,多喝绿豆汤,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尤其应多吃西瓜、冬瓜、扁豆、苦瓜、西红柿等。

篇4

关键词:温室效应; 森林碳储量; 人工林

中图分类号:Q9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3303

1 引言

温室效应是因大气里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大气层透过捕捉辐射使不同部分地区的气温相对稳定的效应。对环境、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都具有严重的影响,威胁人类生存[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是温室效应的基本特征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碳,并固定于植物体中或土壤中,缓解温室气体的累积[2]。目前,由于人工林的大力栽培,森林覆盖率都在不断增加,其碳循环是主要研究领域。实践证明,人工林也具有极好的固碳能力,其在CO2吸收和固定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3] 。

2 森林碳储量研究意义

随着CO2浓度增加导致气温的上升,森林碳储量的研究意义越来越重要,已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森林是地球之肺,对气候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为经济的吸碳器,利用森林固碳具有投资小、代价低及综合效益大的特点,能同时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可行性。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碳量的主体,约储存10000亿t有机碳,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由此可见,森林固碳作用非常明显,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累积。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对社会的贡献极为重要,但其发展过程具有漫长性及波折性。由于人类社会对木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大,天然林的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总量急剧下降已成为国际关注热点问题之一。随着1994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生效,《京都议定书》的出台以及《波恩政治会议》的诞生,逐步推动了森林碳汇的地位。因此,研究森林碳储量有着重大意义,既能促进人类对森林作用的认识,提高人们对森林的保护作用,又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危害。

3 国内外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正因碳储量的研究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贡献,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对森林生物量进行大量的研究。最早的研究始于德国对几种森林的树枝落叶量和木材重量的测定[4]。20世纪50年代,日本、英国和前苏联均对本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5]。之后的欧洲、美国、俄罗斯以及巴西等地均分别对本国森林碳平衡及其与全球碳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有关植被碳储量的研究有较大突破;美国、俄罗斯以及加拿大对森林碳储量的研究关注度极高[6]。国外对森林碳汇成本的研究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丹麦、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挪威等发达国家成立CO2减排交易体系,促进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7]。荷兰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森林碳吸收基金会,其成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此外,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阿根廷、俄罗斯、巴西、智利和墨西哥顺利开展CDM森林碳汇项目,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带来巨大利益。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碳汇项目工作,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对森林碳储量的研究也日益蓬勃。我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研究热忱并不亚于国际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李文化等[8]建立了一些树种的相对生长方程,测定植被生物量和估算森林生物量。然而,此时森林碳储量并未受到重视,1958年的大练钢铁运动导致森林大面积减少,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储量以及碳密度在20世纪70年代前呈现负增长[9]。王效科等[10]根据全国第3次森林资源的普查资料,计算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储量为占全球的0.6%~0.7%,指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在各森林类型间差异比较大,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配特征刚好相反,从东南往西北方向呈递增的趋势,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森林碳密度存在极大的干扰。此后,刘国华等[11]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我国17年(1977~1993年)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时发现森林含碳量呈递增趋势变化。因此可知,我国是一个森林碳储量大国,森林碳汇的潜在能力需大力挖掘。

4 人工林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4.1 纯林碳储量的研究

由于对木头的需求,而原生态森林完全不能满足对人类的供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压力,于300多年前,人类已开始对森林进行培育。18世纪,德国已大面积栽培针叶人工纯林。然而,大规模人工森林培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且以定向、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高效为特点人工纯林为主,以期缓解对木材的需求。基于目前现状,对人工纯林碳储量的研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人工纯林也具有较强碳汇能力。刘婷婷等[12]在2009年研究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及其碳储量时则认为人工林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马炜等[13]人在研究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时得出同样结论,碳汇潜力巨大。陶玉华等2011年在研究马尾松、杉木以及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动态变化时认为,马尾松以及杉木人工林均有较好的储碳功能[14]。此后,其在研究马尾松和杉木人工纯林碳储量时得出相似结论:并且认为马尾松的储碳能力随着年限的增长而增加,杉木则是以中龄林的储碳量大于成熟林[15]。

由此可见,人工纯林也有较好的碳汇能力,选择合适的树种,合理经营,均会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但是,人工纯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栽培人工林多以用材树种为主,且轮伐时间较短,当达到轮伐期后,生态效益则会下降,不能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4.2 混交林碳储量的研究

长期栽培单一树种的纯林,生物多样性单调,导致立地衰退和森林生产力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且有实践证明,长期连作多代纯林致使其碳储量下降。因此改变人工林营造模式成为探讨的重点问题,混交林生物多样性复杂,有效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增强林分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现我国对人工复层林生物量、碳储量的研究也日益兴起。樊后保等[16]人实验证明,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在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混交林生物量分配比例明显大于马尾松纯林。赵凯等[17]比较福建柏纯林、火力楠纯林和福建柏c火力楠混交林的碳储量时得出结论,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高于纯林。刘恩[18]在研究我国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林碳储量时发现,混交林碳储量大于纯林。叶绍明等[19]在研究桉树与马占相思人工复层林也得出一致结论,混交林碳储量大于桉树纯林。董林水等[20]研究证明荷木与马尾松比较可大大提高混交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混交林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混交林的碳储量,既能对立地条件起到改善作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也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产生,为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应带来双重利益。但当前的对混交林研究存在局限性,加强混交林的碳储量研究也将成为今后的重点工程。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原生态林的不断减少,人工纯林大面积栽培,其结构简单,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易发生病虫害,林地立地条件不断下降,阻滞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目前,混交林的研究还尚处在生长期中。因此,以林学原则为基础,改变经营模式,加强对碳储量的研究,才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1)以多元化经营模式改造人工林,将传统的人工纯林进行更新换代为以混交林为主,纯林为辅的经营模式。其次,避免连作模式经营,大力发展轮作栽培。既能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立地条件的平衡,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又可保证碳循环的正常运行。

(2)大力发展经济林。经济果树林的栽培,不但能有较好的储碳能力,且能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3)利用新技术,研发培育新树种。选择速生特性与较强的碳汇树种进行杂交育种,既能满足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高效的特点,又有较强的碳汇能力。实行多国合作模式,将优势树种互相引进栽培,实行互补原则,既能减缓解温室效应,又能降低对木材日益供给的紧张。

(4)封山育林,避免非法毁林。森林有极强的碳汇能力,也是极为容易发生火灾的因素之一。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公益林,同时大力宣传,防止滥砍滥伐,避免火灾发生。

可见,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加强保护森林质量,研发高储碳、高质量木材树种, 满足社会需要及生态效益多元化,保证森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冬梅, 张孟衡, 陆根法. 应对气候变化[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24~47.

[2]陶玉华.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9):205.

[3]先刚, 张一平, 詹 卉. 云南退耕还林工程林木生物质碳汇潜力[J]. 林业科学, 2008, 44(5):24~30.

[4]Dixon R K, Solomon A M, Brown S, et al. 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s[J]. Science, 1994, 263(13):185~190.

[5]施 强. 红河州木材检查站建设现状和对策[J]. 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12):77~78.

[6]Brown S. Measuring carbon in forest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2, 116(3):363~372.

[7]方小林, 高 岚.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研究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 生态经济, 2011(3):96~99.

篇5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与积极探索。当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僵化老旧模式依然存在,导致学生间存在巨大差异。新课改后也存在一些新的误区,盲目求新、求异的现象也常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缺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构建高效地理课堂要明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措施。

1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原则

(1)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导向的原则。 新课标对原有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改,新旧课标的主要不同不在于地理学科的内容设置,而是在于课程理念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学习内容,课程理念不同也会导致教学方法和效果也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凸显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目标中应体现出新课标所倡导的不同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教学设计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重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习。[ 1]

(2)教学过程以生为本的原则。 新课标旨在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不恰当的部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生为本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做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帮助学生制定目标,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应共同把高中地理课堂建设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高效的教学场所。

案例:教学“温室效应”。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阅读有关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的“温室效应”的相关资料。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有关“温室效应”视频。在学生经过充分了解和思考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地球及人类生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最后教师引出讨论话题:①目前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②人为因素与“温室效应”如何相互影响的? 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时,教师也作为机动人员加入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与学生互相配合,循序渐进地寻找答案。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循循善诱。这样一来,教师一方面是课堂的引导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于教师的加入,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鼓舞,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热情高涨,有关“温室效应”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用正面情绪影响学生,多鼓励学生;或者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激励学生;或者与时俱进,积极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等等,这些都是能够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变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应用,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途径

(1)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探讨和实践的课题。从现代教育的状况来看,由于时代的变革,师生关系的转变还是比较大的,不像从前那么古板,那么“师道尊严”了,但是学生对教师与自身关系的期待远不止于此。如何应对当前的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期望,怎样处理师生间的关系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现在的“95后”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小皇帝,大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我曾尝试严格要求学生,但是却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对促进教学也没什么益处。后来又尝试过放下老师的架子,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平等交往,倒是顺利使学生接受了我。我发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就两个:一是尊重,二是平等。只要教师能够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来,尊重学生,就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而一个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往往学生也能学得比较好。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注意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十分巨大,创设出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火索。[ 2] 高中地理教师创设课堂情境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科内涵;二是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能够有利于启发思维。

(3)合作探究,有效互动。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就是合作探究式学习和互动式学习。地理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很多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或唯一答案,这种地理特有的学科特点可以使许多地理问题被设计成适合合作探究和互动学习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主要表现为课堂问答或对话,而生生互动则主要表现在学生间的讨论或合作中。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质疑,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积极的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或合作,能够使生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各有收获,共同进步。

案例:“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片段。

①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城市污染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如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哪里?环境污染有什么危害?怎么保护环境,治理污染?②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互相交流。了解城市污染的种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以及产生污染的原因如大气污染的原因有:企业排放有害气体、汽车尾气排放、鞭炮、垃圾燃烧;水污染的原因有:工厂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噪声污染的原因有:汽车喇叭、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③学生汇报总结。 ④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答案。

这样设计并教学,能够形成开放性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地理知识。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积极探索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其顺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研究课题。新课程倡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贯彻学生为本的理念,就能找到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6

一、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

不少化学家认为,化学将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强烈,化学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正越来越深入,信息和资料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大量物质被发现或从实验室里研制出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托普弗撰文指出威胁人类十大环境祸患有:1.土壤遭到破坏;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整个人类;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4.森林面积减少;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6.化学工业污染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7.人炸、土地退化、贫穷等因素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9.空气污染严重;10.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此外,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恶英、赤潮、白色污染,等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实施环境教育应坚持以课堂为主与普遍渗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章节可以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紧扣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通过化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生存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了解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高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丰富的环境素材为化学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提供有力的保证。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教材为载体,合理地将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联系起来,融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得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三、用化学思维认知生活

如果把化学只定位在学习上则是远远不够的,化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方法论。化学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物品都是经过一个化学过程,都是离不开化学的。倒开水是一个常见的事情,有化学的潜意识,在倒开水时会把瓶塞倒放。当你真正喜欢化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多么有趣。如果你真正陷进化学中了,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运用化学思维。比如在某地发现了一种矿泉水,商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赚钱;学地理的首先想到的是矿泉水来自哪个岩层;生物学家想到的是矿泉水里面有哪种细菌;化学家想的是里面有哪些元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化学思维是一个发展的和联系的过程。化学更关心的是物质的内部组成和结构,以及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用化学的角度看待物质世界,主要是从分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在化学的引导下你会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模不到的微观世界,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认识自然的奥秘。

四、举办知识讲座,丰富环境保护知识

篇7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 生活化 策略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科学。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初中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是实际生活中经验、观念和活动的升华,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延续和拓展。科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关注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生活知识,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科学教学生活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初中科学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环境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教学实践中所做的有益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建构主义认为已有的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课堂时并不是张“白纸”,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创设能够促使学习者自主建构获得新知识的生活化情境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经常收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生活资源,在教学时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使学生学有情趣,学有所得。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课程观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这种课程观使基础课程的生成过程成为逻辑化、形式化和理性化的过程,学生被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生活世界”的关注,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要消除这种弊端,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科学学科的特点,收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沟通生活知识与科学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探究身边的科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例如学习“热运动”时,举例:炒菜时闻到香味较浓,菜凉了闻到的香味就没有那么浓了;冰糖放到热水里比放到冷水里溶得快。在学习参照物时,可举坐车子时感觉树木、房子向后退的例子这些与身边的生活、生产相关的实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解释,学生确信科学既有趣又有用,学习科学的兴趣稳定持久,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以往的理科教学注重学生知识接受量和接受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提高这种“注入”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生活化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探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如介绍温室效应时,我课前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报纸和网络等途径收集温室效应的资料,课中根据学生查阅的资料引用一则消息:“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图瓦卢计划迁往新西兰。”这则消息使学生意识到温室效应的重大影响,紧接着我把问题引到我国的上海:“上海是一座临海的城市,地势比较低,以后会不会发生与图瓦卢同样的遭遇?”围绕温室效应,课堂上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习气氛非常热烈。

四、习题题干“生活化”

凡是熟悉的事物都让人感到亲切。熟悉的生活情境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以致用。生活化的练习设计,让科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科学,生活真有趣、科学真有趣。让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那些课本上没有而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中。如:某人家有一个刚满3个月的女婴,她的父母想为她测量体重,可婴儿不能在磅秤上站立或坐稳,如大人手扶着测量又不准确,该怎么解决呢?“生活化”的习题,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乐于探索,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生活化,就是要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课堂教学评价把学生的情绪体验放在突出位置上。生活化教学评价主要考虑这几个指标:课堂上学生情绪活跃情况、兴趣情况,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是否转变,能否体现发现式的认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是否体现情感目标;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平等;教学情境是否和谐融洽、充满情感;教学内容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方式创设了哪些活动,学生是否手脑并用、丰富多样;学生的课堂生活是否积极、丰富;教学过程是否以学论教、学以致用;教学效果是否知情并举、综合发展,等等。

总之,科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应用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科学,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主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科学教学生活化,令科学学习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篇8

白瑞雪 孙彦新

如何保证出舱航天员的安全?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说,最重要的安全装备是舱外航天服。供氧、供电、空气流通、话音支持……飞船能实现的大多数功能,都集中在了小小的舱外航天服里。可以说,舱外航天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

针对太空行走中最大的危险――航天服泄漏,陈善广说,舱外航天服所有的设计都是双备份,甚至达到三重备份。

中国的舱外航天服是没有动力装置的。那么,航天员一旦脱离飞船,岂不很容易消失在茫茫太空中成为“太空飞人”?不用担心,航天员身上系着“安全带”。

舱外航天服胸胛右下侧伸出了两根一长一短的橘黄色安全系绳。这不是普通的绳子,它们内部有弹簧,最长可拉至三米,能够承受一吨的拉力。绳另一端是两个挂钩,太空行走的每一步之前,航天员都先在轨道舱壁的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的挂钩,一根固定好了,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

除此之外,航天员腰部左侧还有一根与飞船相连的八米长的“电脐带”。名如其形,这根带子就像母亲子宫里的脐带,连着孩子和妈妈。

(节选自《解放日报》2008.09.27)

1.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回答“太空行走如何保证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选文中“舱外航天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三个引号的用法都相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三个问题中任选两个作答。

①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分析选文结尾处黑体字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选文开头加着重号的“最重要”、“大多数”,具体分析选文的语言表达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森林大火与温室效应

王平

①森林大火,主要是自燃的森林大火并非总是坏处,对环境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森林大火可以烧死森林中的害虫,有助于树木的生长;森林大火也会将生命力不够顽强的树木烧死,许多树木被烧死了,生存下来的树木获得了更多的空间和养分,便可以长得更高更粗壮,枝叶也会更繁茂,成为参天古木;森林大火后,成千上万粒种子掉进肥沃的灰烬中,不久之后,成片的小树苗会破土而出,成为质量更好的新生林。

②不过,森林大火的另一种好处可能是大家所没有想到的:它可能降低温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环保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③按照常识,森林大火由于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因而会使全球变暖更为严重。但是研究人员发现,森林大火反而会使一定区域的气温降低。北半球的森林大火的确可以释放温室气体到大气中使温度升高,但是它们也会让森林上空发生改变,因为大火后的好几十年时间在春夏季节会导致更多的阳光反射回空间,这种反射掉的热量还会多于森林大火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副教授杰姆斯・兰德森认为,这种反射阳光的结果就是让地球降温,而降温的结果便取消了温室气体的影响。以平均影响而言,林火的效应更近于中立,但在北半球还会稍稍出现较冷的温度。

⑤兰德森等人研究了阿拉斯加中部多纳利平原森林大火的结果。这个地区于1999年发生森林大火,烧毁了16549英亩森林。研究人员测量了森林大火导致的辐射量的进入和排出、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风速和其他条件,获得了与1987年在邻近多纳利平原森林土地上发生的森林大火以及1920年在多纳利平原森林发生大火的相似的结果。

⑥在森林燃烧中,的确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结果也增加了臭氧水平和大量的灰烬落入阿拉斯加的冰原中。由此也使更多的阳光被吸收。而在来年的春天,土地显得比森林大火之前更明亮,因为大火烧掉了森林,树木的遮蔽减少了。如此一来雪原暴露得更多,从而反射了更多的阳光到空间。

⑦另外,林火后深暗的云杉森林被光线较亮的落叶性树木所替代,如山杨和白桦。当后者在冬天掉落叶子时,更多的雪原也暴露出来,也会反射更多的阳光到空间。而且,林火后新生长的树也比老树吸收二氧化碳更快,这也减少了温室气体。而这种情况在深暗的松柏科树木重新主宰森林之前要历经约80年。

⑧上述方方面面的原因共同起作用,使得森林大火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略低于吸收量,所以森林大火后反而可能略微降低温室效应。基于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应当重新调整森林管理的战略。

⑨比如,许多生态学家力促控制森林大火和增加林区以减少全球变暖。他们认为全球变暖的部分责任要归因于森林大火释放的二氧化碳,以及森林面积少就会较少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但是,兰德森等人的研究结果却说明,森林和森林面积并非一定就是减缓温室气体的唯一方法,有时森林大火、森林面积减少和森林的树木不同,同样会减缓全球的变暖,所以需要改变思路,不能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唯一的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

⑩但是,对于兰德森等人的研究结果也有研究人员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加拿大的一位森林大火和气候变化专家布赖恩・斯托克斯认为,兰德森等人的研究只局限于对地球部分区域的森林大火的研究,如果他们的研究包括了全球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10个或10个以上森林大火的个案,就会显得更有说服力,也会令人信服。而现在森林大火显然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不希望读者得出这样的印象:森林大火不值得担忧。

???看来,森林大火是否有使气温变凉的作用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结果来证实,而兰德森等人的研究当然也为解决环境变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线索,至少森林大火并非全是坏事。

(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第2期有改动)

1.浏览全文,提取作者写作此文要表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③、④段文字的内容,简要说说什么是“温室效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解说森林大火对温室效应的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选文第⑦段,分析其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植物塑料的兴起

吴 载

所谓植物塑料是指由玉米或甘蔗等制造的聚乳酸塑料。现在使用植物塑料的实用产品已有农业用的地膜和快餐盒等。另外,部分电器产品和服装等也开始使用植物塑料。植物塑料一直以来被视为与环境亲和的“生物分解塑料”之一。所谓生物分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塑料。

那么,玉米、甘蔗等植物是如何造出塑料的呢?首先,从玉米、甘蔗等植物中取出淀汾分解成麦芽糖或葡萄糖;然后,将麦芽糖或葡萄糖供给微生物食用并发酵,制造出乳酸;最后,将乳酸聚合,造出聚乳酸。这样制作的聚乳酸材料十分坚硬,并有极高的透明度。但是聚乳酸单晶在室温下接近玻璃的性质,稍加冲击马上就会碎裂,如果想作塑料使用,还需要掺加柔顺的化合物。另外,由于聚乳酸塑料的熔点只有170℃,作为商品,还必须提高它的耐热性和强度。

聚乳酸塑料最大的特点是在自然界中容易分解。在聚乳酸塑料中加上水,即可变成容易分解的酯。把聚乳酸塑料放入堆肥中,首先通过水分和酶的分解,变成乳酸,再经被称为需氧菌的微生物食之并代谢,最终被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和水原本就是植物从大自然中吸收来的,所以,从整体来说它没给环境增加负担。

用聚乳塑料制造的产品具体有什么价值呢?首先,这些塑料来自植物,作为材料来源它优于石油化工塑料。其次,植物能够通过种植获得。所以聚乳酸塑料可说是再生资源或可持续使用的材料。另外,使用谷物为主制造的聚乳酸,不论是焚烧还是在自然界中分解,都不会对环境增加负担。现在世界生产石油化工塑料的年产量是1.5亿吨。如果用聚乳酸制造塑料,就减少了石油或天然气的消耗,这对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现状,无疑是一个最大的福音。

除了日常用品中的广泛使用外,聚乳酸植物塑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也是目前应用得最为成功的领域。第一是制作医用骨钉。以前治疗骨折等骨科疾病使用的是不锈钢骨钉,病人必须经两次手术才能治愈。即第一次手术用钢钉把骨折复位固定,待骨头长好后,再动第二次手术,把不锈钢钉取出。使用聚乳酸植物塑料只需一次手术植入骨钉,病愈的同时,骨钉也降解在人体内。因为降解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

将聚乳酸植物塑料制成人工脏器的骨架研究也在进行。例如有专家正在聚乳酸植物塑料肝骨架的整个表面上培养肝细胞,制造人造肝脏。用这种方法制造的人造肝脏移到体内,作为骨架部分的聚乳酸植物塑料在体内不久就会被分解吸收,最后留下了与骨架同样形状的肝脏。这是有效利用聚乳酸植物塑料生物分解性质的典范。

(选自《百科知识》2008/9下)

1.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出本文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塑料已经在哪两个方面得以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塑料研究开发的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第三自然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德国流行“有机生活”

青 木

①绿色环境里成长的牲畜肉类、有机棉T恤以及不含化学成分的化妆品……近来,随着德国人对环境和健康的日益重视,“有机生活”已渗透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难怪德国《图片报》写道:有机大潮吞没了许多德国人,“有机生活”已成为德国人唯一的时尚。

②住在德国黑森州的卡斯汀一家是德国上百万“有机家庭”之一。卡斯汀一家穿的大多数衣服上印有“生态纺织”的标识。她孩子穿的衣裤都是由优质长纤维有机棉制成的,未受到过杀虫剂等化学污染,衣裤的搭扣、链子等均不含不利健康的金属。再看看她家冰箱里,吃的、喝的几乎都是有机食品:绿色环境里成长的猪肉、无农药水果蔬菜、没有化学辅料的葡萄酒等。甚至连她喜爱的中餐调料,如味精、汤料等也是有机的。

③当然,卡斯汀的家用电器也离不开“有机”。她家使用的纸张都是清一色的再生纸。卫生间镜子前放着有机化妆品、不加化学制剂的香水、生态牙膏等。卡斯汀家有两辆汽车,使用的也是有机燃料:她一般在加油站里给汽车加含5酒精的汽油,这些生态酒精是从甘蔗和玉米等农作物中提取的;而卡斯汀丈夫开的生态汽车可以加由85%的生活乙醇与15%的无铅汽油混合而成的燃料。卡斯汀说,在挑选有机商品时,他们会注意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甚至废弃各个过程图示的环保、节能说明。虽然有机产品比普通产品价格高出至少1/3,但她觉得值得。

④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目前,80以上的德国人在购买物品时首选考虑“有机”因素。另据一个调查显示,去年90的德国家庭至少购买过一次生态产品,并呈上升趋势。这使得德国已成为欧洲的“有机王国”。仅有机食品一项,2007年德国的销售就突破50亿欧元,占全欧洲的1/3。所谓的生态食品市场在德国行情红火,生态商店及一些大型超市的生态产品摊位,只出售遵循严格规定、非经基因改造、未施用传统农药或人工肥料等生产的生态产品,也不准许出售注射了抗生素及生长激素的动物肉类。在德国菜维有机超市,记者看到,无农药水果来自意大利,生态大米则是“泰国制造”,还有丹麦的环保肉、哥伦比亚的绿色咖啡等。这样的有机食品在这家店里有一万多种。

(选自《环球时报》2008・9・12,有删改)

1.阅读全文,为“有机生活”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③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有机生活”渗透进了卡斯汀一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句子说说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生活”作为一种时尚生活,必然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根据文章的说明,你认为它们会是哪些产业?这些产业的兴起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在舱外航天服中集中了飞船大多数功能;舱外航天服所有的设计都是双备份或三重备份;有安全带和电脐带。这些装置确保航天员舱外行走安全。

2.因为飞船能实现的大多数功能,如供氧、供电、空气流通、话音支持等都集中在了小小的舱外航天服里。

3.相同,都表示特殊含义。

4.①作比较、列数据。用普通绳和航天服上的安全绳做比较,以安全系绳最长可拉至三米、能够承受一吨拉力的数据,综合起来说明安全系绳的安全性极强。②运用比喻,形象说明电脐带的位置和形状,具体说明飞船与舱外航天服的关系。③本文的语言表达准确。“最重要”一词突出了舱外航天服在宇航员太空行走中的极端重要性;“大多数”一词让读者明白,舱外航天服不具备飞船的全部功能。

(二)1.自燃的森林大火对环境也有好处,还可能降低温室效应。

2.指大气保温效应,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和大气下层温度增高,使全球气温变暖。

3.逻辑顺序。先解说结果,再推究原因。

4.该段采用了作诠释、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诠释森林大火后温室气体减少的成因,科学性强;举例子、列数据,使得说明取得直观、准确的效果。

(三)1.植物塑料的制造及其产品的价值。

2.(1)下定义。如:所谓植物塑料是指由玉米或甘蔗等制造的聚乳酸塑料。作用:说明事物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2)举例子。如:例如有专家正在聚乳酸植物塑料肝骨架的整个表面上培养肝细胞,制造人造肝脏。作用: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聚乳酸植物塑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也是目前应用得最为成功的领域”。(3)作比较。如:将使用聚乳酸植物塑料骨钉与钢钉对人体骨折复位、固定的情形作比较。作用:利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把植物塑料的优越性说得通俗易懂。

3.日常用品中的广泛使用;医学方面的应用。

4.减轻环境负担,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为人类的生活、健康带来福音。

5.不能颠倒。因为第二段是介绍植物塑料的制作过程,第三段是说明聚乳酸塑料的最大特点。这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四)1.有机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接近自然的方式生活。是一种重视健康和环保的生活方式。

2.衣、食、住、行。

3.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如,举例子,“住在德国黑森州的卡斯汀一家是德国上百万‘有机家庭’之一”;作用:以卡斯汀一家为例,对德国流行有机生活一事,“真切说明事物,使人信服”。列数据,“80以上的德国人在购买物品时首选考虑‘有机’因素”;作用:这个句子,对于德国流行有机生活,“使说明更简单、概括、具体、有科学性”。作比较,“2007年德国的销售就突破50亿欧元,占全欧洲的1/3”;作用:通过对德国和全欧洲的比较,说明德国人对有机生活的注重,达到“使那些不具体、人们较陌生或抽象的事物、事理说得更明白”的说明效果。

篇9

所谓"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江苏高中新课程实施的五年多时间,无效或低效课程仍然是大行其道,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在教学中缺乏有效教学意识。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应该确立以下几种意识。

1要有课标意识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观念。课程目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要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主线,并以此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从梳理教材知识结构;解读地理原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为学生编写的,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许多教师由于无视课程标准要求,不理解课标的变化,在教学中进行"草木皆兵"式的教学,形成了低效课堂。

2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教学设计应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主动意识的发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贯彻如下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指针。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了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研读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确定让学生达到目标需求而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解决的问题,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对课堂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典例解析和课后巩固作业要做到既分层设计,又紧密关联并具有知识的层次递进。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知道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并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增强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2.2设计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学习环境,并要求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放置于这样的情境中,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活动。问题的解决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问题情境的设计要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地理情境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地理素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分解教学内容,梳理整合知识结构,创设问题化知识系统,总结地理规律,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前后知识的过渡自然,问题连接合乎思维逻辑,注意学生课堂思维的连贯性。教师对课堂提问应做好提前设计,根据问题的难度对应相应的同学,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回答应做到合理、公正地评析,要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2.3变革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活动

教师要一改过去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中合理分配教与学的时间,尽量增多课堂双边活动,给予学生更多时间探讨问题,促进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时间一般是教师讲授不超过20分钟,学生动手不少于10分钟,学生思考回答问题15分钟。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视听内容,将文字知识图像化,复杂数据图表化,抽象问题形象化,繁琐内容规律化。如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搜集准备好温室效应材料给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并设问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而"温室效应影响"可以采用视频教学,将课本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于如何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并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

2.4倡导合作探究,创新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地理学科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特点使许多地理问题可以被用来设计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地理探究学习的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答案,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其要求,因此更需要合作研究。例如,在上"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具体步骤:(1)展示课件,让学生看城市环境污染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在城市中,环境污染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危害?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有哪些具体措施?(2)让学生举出身边的实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气物、噪声污染现象等等;(3)教师总结分析;(4)反思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互动过程,在合作互动中,使学生学有趣味;在合作读图中,使学生学有所能;在合作收集中,使学生学有所获;在合作调查中,使学生学中悟理;在合作探究中,使学生学中有问。

2.5联系实际生活,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领域的科学知识,很多的教材知识来源于自然和实际生活,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就是"教会学生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因此,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利用地理课程的特点,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收集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资源,并加以创造性地利用。例如教师讲授人口迁移的教学内容,可以提问班级中的外地学生,让学生回答自己从哪儿来?父母到本地来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得出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移的目的是务工和经商的教学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感性上掌握地理教学内容。

3要有教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

篇10

一、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同学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例如:

Light and shadow are friends. They usually go together. We receive light every day. At the same time, we produce shadow.

Light can’t shine through you. Your body stops it from passing. There is a dark spot on the ground next to you. The light can’t reach the dark spot. This is your shadow.

At noon the sun shines over your head. Your body stops very little light from reaching the ground, so your shadow is quite short.But in the early morning or late afternoon, the sun is low in the sky. Its light moves over more of your body. Then your shadow is quite long. Your body keeps a lot of light from reaching the ground…(1) Your body’s shadow is long because _________.

A. the sun is low in the sky in the morning or late afternoon

B. the sun is over your head

C.the sunlight is very strong at noon

D. your body stops very little light from reaching the ground (甘肃)

[简析]本文简介了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清晨、傍晚影子长而中午时分影子短的原因。通过阅读本文,我们不难看出科普环保类阅读题语言、行文的特色之一:文章用词浅显准确、内容简明扼要。(1)是细节理解题,正确选项为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文中句子 “But in the early morning or late afternoon, the sun is low in the sky.Its light moves over more of your body. Then your shadow is quite long.”。这几个句子指出清晨或傍晚时分,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身体遮挡了较多阳光,因此人影就长。

二、倡导环境保护,关注世界未来,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例如:

April 22 is Earth Day. Everyone on earth should care about and protect the earth!

The earth has warmed by about 1 (华氏度)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but why and how? Well, scientists are not quite sure. Maybe the earth gets warmer and warmer on it own. But many scientists say that people are doing many things which make the earth warmer.

First, greenhouse effect (温室效应) is a very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change of the earth. People give out too much energy into the air every year. It makes the earth warmer. Climate (气候) change is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Sometimes it becomes too hot and sometimes too cold. Sometimes there is too much rain and sometimes too little. The change of the climate makes the earth warmer. In turn, the warmth of the earth changes the climate, too.

When the earth becomes warmer, there may be more rain and a rise in sea level. It will affect the growth of plants, animals and people. On a Pacific island, 100 people have to move to higher ground because the sea is rising…

(2)Greenhouse effect comes from _______.

A. sea rising

B. climate change

C. nature’s unbalance

D. people’s activity (江苏南通)

[简析]本文介绍地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呼吁大家要行动起来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通过阅读本文,我们能体会科普环保类阅读题语言、行文的特色之二: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用词准确。(2)是推理判断题,正确选项为D。本题询问温室效应的根源,短文第三段提供了两个重要原因:一是 “People give out too much energy into the air every year.”;二是 “Climate”。但从第二段中句子 “many scientists say that people are doing many things which make the earth warmer” 可推断短文着重强调的是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故D是最佳选项。

三、培养学生利用课内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例如:

Earthquakes may happen anywhere on the earth. When some plates of the earth move suddenly, an earthquake happens. Many earthquakes begin under the sea. They often happen near the mountains, too.

During an earthquake, the shakings make rocks rise suddenly and even crack (断裂) open. Houses fall, people are killed or hurt, and sometimes the whole village or cities are destroyed.

Can we do something to keep ourselves safe from earthquakes? Scientists have studied earthquakes and make maps that show the “earthquake belts”. In areas in these belts, it is possible for earthquakes to happen. In these areas we should build strong houses to fight against earthquakes.

In the future, scientists will be able to tell when and where an earthquake will be before they happen. They can also tell people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it.

(3)The reason for an earthquake is ________.

A. that there are so many plates (板块) on the earth

B. that the sea is too deep

C. rocks’ cracking (四川自贡)

[简析]本文介绍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减少地震损失的方法以及对未来防震技术的展望。通过阅读本文,我们能体会科普环保类阅读题语言、行文的特色之三: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注重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三步走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即: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3)是细节理解题,正确选项为C。本题要求考生找出地震产生的原因,由短文第二段句子 “During an earthquake, the shakings make rocks rise suddenly and even crack open. Houses fall, people are killed or hurt …” 可知岩层断裂是产生地震的原因,故C是最佳选项。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健康与安全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

Many children use the Internet to get useful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nd to relax in their time (4)________ Here are some rules to make sure you are safe and have fun on the Internet.

(5)_______ For example, when you can go online, for how long and what activities you can do online.

Don’t give your password to anyone else, and never give out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your real name, home address, age, school, phone number or other personal information.

Check with your parents before giving out a credit card number.

Never send a photo of yourself to someone in e-mail unless your parents say it’s OK.

(6)________ Different chat rooms have different rules and attract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You and your parents will want to make sure it’s a right place for you.

Never agree to meet anyone you meet on the Internet without your parents’ permission.(7)___ Always remember that people online may not be who they say they are. Treat everyone online as if they were strangers.

If something you see or read online makes you uncomfortable, leave the site. Tell a parent or teacher right away.

Remember: Not everything you read on the Internet is true.

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方框中的四个句子,分别放回到文中第(4)、(5)、(6)、(7)的空白处,使短文意思完整。

A. Never meet anyone you meet online alone.

B. Check with your parents before going into a chat room.

C. But some of them are not using it in a good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