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

篇1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特点

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各工作环节须紧密联系、协同配合等特点,使得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殊性:

1.安全管理的系统性。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涉及到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铁路技术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诸多因素,需要从整体角度和系统工程的观点加以分析处理。

2.安全管理的动态性。铁路运输生产“位移”的过程处于时空的巨大变换之中,影响安全问题的不可预料的因素很多。意外事件、非正常情况时有发生,给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3.安全管理的复杂性。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开放型系统,其生产活动属全天候、开放性作业,运输安全既受内部管理因素、人员素质、运输设备的影响,又受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4.安全管理的伴随性。在市场机制下,受利益的驱动,竞争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属性之一。伴随着运输市场的不断发展,运输企业的竞争性在不断加剧,铁路面临着运输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由竞争而引发的不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加。

5.安全管理的艰巨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正使铁路各种技术系统的复杂程度在增加,安全事故的风险性在提高,因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艰巨性越来越大。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铁路长期实行政企合一、大一统管理,导致企业在转轨变型中,长期积淀于 企业内部的各种深层次管理弊端不断暴露出来。与运输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仍在以下方面表现出不适应:

1.动力机制弱化,企业内在的活力尚未充分激发。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偏重政府行为,忽视企业行为,以政府行为从外部来调控和规范企业行为,不是从企业的内在要求出发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由于动力机制弱化,导致企业常常是被动而不是主动地开展安全工作。

2.对铁路安全管理中员工个体安全行为、安全意识的重视不够。统计表明,大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因此,个体行为的安全性是安全基础管理的重点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安全基础管理在形式上较为注重群体安全意识,而忽视个体安全意识,在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上有失偏颇。

3.安全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铁路企业习惯于采用“奖励大锅饭”和“处罚株连制”,这实际上是把责任主体虚置与虚化。由于安全管理的责、权、利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而不能充分调动群众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心。

4.安全检查、考核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事故、轻隐患;重处罚,轻管理。

对安全管理过程的控制往往是失之于宽,由于安全过程控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容易导致隐患积累、养痈遗患。

5.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亟待健全和规范。一是管理责任界定不清,各层次管理职责雷同,而且职责中原则性、笼统性的内容较多,操作性不强。二是监督检查不规范。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安全检查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逐级负责与专业负责、岗位负责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存在着管理漏洞。四是对安全事故的整改效果不明显。一些单位和部门对事故的定性定责推诿、隐瞒之风严重,丧失了追究责任、吸取教训、超前预防的机遇,从而陷入事故防不胜防的恶性循环。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是运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企业占有市场、取得效益的基本条件。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质量是安全管理的方向。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科学水平,以满足铁路适应市场经济和自身发展的新要求。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调控机制

(1)各层次的安全逐级负责制

健全和完善安全逐级负责制,一要科学界定各层次的安全管理责任,避免各层次职责雷同、上下一般粗;二要在逐级负责与专业负责、岗位负责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堵塞管理漏洞;三要在明确各层次安全责任的基础上,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使责任与权力相匹配。安全逐级负责制的核心是单位的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全权负责,并经过责任分解、权力分配,使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把搞好安全生产的压力传递到每一个责任人。贯彻和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必须明确铁路局要承担起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同时要以领导负责、岗位负责为重点,以严格考核、责任追究为保证,建立起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

(2)员工个人的安全自控管理机制

建立员工个人的安全自控管理机制,就是要调动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员工个人的安全自控管理机制主要从三方面来构建:一是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在变化的作业环境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确保规范化的作业要求;二是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自觉、主动、严格地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并对现场的作业点实施有效的控制,防止事故发生;三是持续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主动吸纳和借鉴外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果,不断地完善自我。

(3)生产班组的安全他控、安全互控管理机制

在铁路运输生产活动中,车机工电辆各专业系统的结合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各个不同岗位、不同作业环节的他控与互控主要是通过班组管理来实现的。建立安全他控和互控管理机制,一要根据各岗位作业过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作业标准和作业纪律,使各岗位职工明了应当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并按作业规程不折不扣地执行;二要制定现场岗位监控制度并严格履行;三是要改进监控手段,利用电子摄像设备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控,并运用多媒体远程监视与报警系统,对大型车站的咽喉道岔区、编组站驼峰、编发车场,重要桥梁、隧道、繁忙平交道口、危险路堑地段,大型客站的出入口、站台、候车室,重要货场及危险品仓库,以及易发生重大、大事故和灾害的地区,实时监视或自动报警;四是把这些关键点都统一到日常的班组管理中,把管理的重心放在班组管理之上。#p#分页标题#e#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建设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考核机制主要从两方面加以建设:一是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检查考核。它以逐级负责、分层管理为基本原则,通过建立以主要领导负责制、专业技术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为内容的安全生产分级责任制,明确划分各级管理层的安全管理职责,在此基础上,实行一级考核一级的考核机制。二是对一线员工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岗位责任为内容的具体作业过程的检查考核。

3.建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责任机制

(1)实行个人安全风险责任考核制度

在市场机制下,个人行为是企业行为的基点。安全管理的权利、责任都应力求界定到个人,而且,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多数是个人疏忽所致。因此,有必要把安全风险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实行个人安全风险责任的考核,一要根据个人的岗位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并使责任具体到位。二要体现安全责任风险,即要把个人利益与安全责任紧密联系,个人风险收入应根据其岗位在安全工作中的位置而定,使不同岗位的风险收入与风险责任成正比。

(2)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完善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有利于强化全路干部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加大安全责任。对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除了依法应追究其行政责任或刑事方面的责任外,其应追究的民事方面的责任,主要是要建立铁路运输事故责任的经济赔偿制度。

4.建立铁路安全管理的监督机制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对于督促铁路各级部门和员工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及时纠正和查处各种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应该重视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保持安全监督的独立性和高透明度,使之能够客观、准确、公正地实施安全监督。为此,必须建立一支能独立行使职权的安全监督员队伍,并应赋予安全监督员一定的权力。二是要构建一个高效率运行的安全监督网络。该网络应该是由铁道部、铁路局、基层站段三级监察力量所形成的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以确保各种安全信息能及时、真实地传递和反馈。

5.建立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预控管理机制

针对铁路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从制度上建立起一种监测、诊断和预先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在于防止和矫正铁路运输事故诱发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以保证铁路运输系统处于有秩序的安全状态。根据安全预控管理机制所应具备的功能,其对安全事故预控管理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预警分析。对诱发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各种现象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并由此作出警示的管理。预警分析主要包括监测、识别和诊断。对铁路运输安全事故实施预警分析,就是要弥补铁路安全管理中的传统分析方法,诸如事故树分析法、因果图法等在铁路运输事故的“管理”原因和预防措施方面的疏忽,避免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责任,引导从管理层面协同预防铁路交通灾害,全面揭示铁路事故原因。二是预控对策。要根据预警分析的输出结果,对铁路运输重大事故诱因的早期征兆进行及时矫正、避防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实施铁路安全事故预控管理,就是要实现对铁路安全事故的早期预防与控制,并能在铁路安全事故发生时实施危机管理方式。

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对策

如今,我国的铁路事业正在不断进行着快速的发展,各种新型列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我国铁路运载的速度和效率,但是在如此快速更新的过程中,在使用铁路列车进行运输时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事故也是层出不穷。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说,我国的铁路运输中安全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众所周知,铁路运输指的是人们使用铁路的方式,利用列车来承载货物,在列车移动的过程中达到运输货物的目的,因此从铁路运输工作来说,安全运行是保证整个铁路运输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标准,并且安全问题开展的工作成效会极大地影响到整个铁路的运输服务质量。另外,铁路运输安全的水平还可以从侧面显著地体现出我国整个铁路运输行业在管理上的质量,工作团队的专业水平,铁路运营设备的健康与先进程度,还有整个社会行业调度的效率等等,因此,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铁路运输安全中的问题

在我国的铁路运输安全中,从事故的角度来讲,就有列车车辆偏离轨道,列车中物品发生燃烧、爆炸等现象,或者说在列车移动过程中与其它的车辆、不明物体甚至是穿行的人等发生碰撞,这些都是典型的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发生严重问题的例子,所以说,铁路运输安全必须应当加强管理力度,提升安全质量水平。

1.惩治力度不强

我国的铁路运输安全中,基本的道路设施是保障列车能够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因此道路设施在安全运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而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外部的不法分子希望从中获得可乘之机,通过偷盗和破坏的方式来扰乱整个铁路运输的正常设备,这些行为的性质非常恶劣,常常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的财产损失,然而我国铁路系统在制定对这些安全事故肇事者的惩治措施中却一直不够严厉。这些不温不火的处理方式给了犯罪分子以侥幸的心理,因此该类行为一直都无法杜绝,甚至还有逐渐发展的势头,可以说犯罪分子猖獗还是由于我国对铁路运输破坏安全行为没有更加严格的法律出台。

2.货物检查不到位

我国的铁路运输中,车务人员一直都不能够彻底检查物品的安全情况。由于铁路列车中所运输的货物安全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程度,所以根据我国的铁路运输安全法规,列车上不能够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同时具有毒性的物品同样也不能够运输,另外,如果特殊危险物品,则需要通过专用的运输工具来进行运载。车务人员在货物装车之前需要严格检查物品的内容和数目,尽可能避免出现漏网之鱼,但是在一些货物较少,总数较多的运输工作中,车务人员一般无法逐一检查物品安全,因此也有一定的潜在安全威胁。

3.安全工作不彻底

近些年来,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铁路运输中的安全意识已经逐渐在行业中重视起来,各个部门的领导者也开始加强安全工作的开展,虽然我国已经在经济上加大了对铁路运输发展的资金投入,但是在实际的运输安全中,仍然出现了不少安全问题,并且频率一直都较高,这些问题的出现,还是来源于治安工作的不到位。运输路段的检查不及时,会给路段的列车运行带来安全威胁。另外,一些铁路部门的管理人员虽然在思想上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没有采取充分的措施来防范好安全问题的发生,总结起来就是工作部署不到位和检查督促的力度不够,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在长期工作中避免安全问题,还有在同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后没能形成深刻的经验认识。

二、铁路运输安全中的问题改进对策

我国的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命脉,铁路的运输不仅可以实现货物的转移,还可以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将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联系中逐渐缩小,如果在运输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一定会给我国的人民财产和国家经济带来严重打击。隐私安全工作的重视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铁路运输安全水平主要体现为基本设置的质量,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铁路部门的管理水平等等。我国必须要加大对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视,改善设备技术、强化管理行为和健全法律制度。

1.强化管理行为

在我国现有的铁路部门管理工作中,对于行为决策的处罚或者改进措施都实施得不够坚决果断,因此需要能够在力度上进行强化以进一步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这对于整个运输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几年的铁路运输安全事故中,多数事故的起因都是工作人员在其岗位上不能够严格遵守自身的工作规范,违反相应的工作制度,擅自进行一些工作场所以外的行为,再加上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不够全面,这样就给安全运输埋下了更大的隐患。相关铁路部门需要完善好现今的工作准则,确保岗位人员严格遵守相应的纪律,对这些人员定期组织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素质学习,甚至还可以在其中设立一些激励措施,以竞争的方式达到提升安全运输保障的目的。

2.更新基础设施

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就是基础设施的质量,近几年来我国的不少偏远路段由于固定站牌,车辆零件,通讯设备等物资由于年久老化,或者过久失修,发生了损坏或者工作状态不佳的现象,这些关键性的铁路设施如果不能够在运输中正常发挥作用,也会给列车的行车安全带来威胁。除此以外,导轨上的损坏、车轴、车钩等重要的连接器件也需要保证在良好的状态,如今科学技术水平正在不断进步,铁路部门也应当今早使用先进的器件和设备,保证其耐久性和性能,再加上先进的科技投入,一定能够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3.健全法律制度

铁路运输安全的实现同样也需要固定的理论指导体系,这与法律制度的健全密不可分,我国的立法部门应当尽早对铁路运输中的安全行为出台相关的惩治条例,健全法律中的薄弱和空白环节,利用法律来约束铁路运输安全,这样就可以给每一名社会成员都提出安全责任需要,保证各个公民都可以严格遵守铁路安全运输的规定。国际上已经有不少发达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我国也应当紧随发达国家的脚步,尽快在立法上给铁路运输安全以更加明确的指导。

4.营造安全氛围

要想在我国的铁路运输部门中营造良好的安全运输意识,在思想上给每一个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安全性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铁路部门应当让员工意识到转变思想意识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对铁路运输安全具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铁路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稳定,也与铁路部门的工作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安全也联系着整个铁路行业的命运,这样的安全氛围的营造,可以保证员工在岗位上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戒心和危机感。

三、总结

总的来说,铁路运输的安全关系着部门的管理质量,也关系着铁路运输服务的社会形象,更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如今我国的铁路运输部门必须要能够加强安全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在思想上对安全运输起到足够的认识,在基本的硬件设备上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保证整个铁路行业和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朝宏.浅谈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神州(下旬刊),2011(1):93.

[2]李东旭.浅谈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济南:科技信息,2011(9):409.

[3]沈林.浅析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哈尔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124.

篇3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railway industry is of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railway transport safety directly affects passenger travel safety and travel experience, but also affec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ail industry.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is dominant in the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so how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is the focus issues we concern.

【关键词】铁路旅客;安全运输;管理

【Keywords】railway passenger; safety transport ;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25-02

1 引言

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运输的流动量越来越大,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由于铁路运输的性价价比相对较高,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铁路运输,相应的对其安全管理也愈加重视。铁路运输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密不可分的,我国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建立在运输安全上的。因此,铁路运输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把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放在铁路运输行业的首要位置,全力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实现高效的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2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实现我国铁路运输管理飞跃式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效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对铁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铁路安全运输管理是保证人们安全出行的重要保证,现在人们对出行的各种问题中关注最多的就是安全问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铁路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深入发展的根本方向,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助于铁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有序发展。

3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

3.1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铁路的发展形式和整体的建设有着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改进,而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还是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铁路运输还只是停留在提供公益服务阶段,没有进行其他项目的开发,我国铁路运输的各项制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管理处于松散状态。我国的土地比较广,铁路的路线也非常多而杂,针对性、建设性地转变在不同的区域是非常缺乏的,所以,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我们还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没有完善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缺乏面对突然事件的解决能力和事件预估能力,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而偏远地区的安全意识更加薄弱,他们并不会关注安全管理这种建设性的意见。他们认为在安全管理上浪费过多的精力是毫无意义的做法,应该大力发展铁路的运输能力,从而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样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也会干扰铁路运输安全的顺利推行。

3.2 落后的铁路运输机械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机械设备的配置是非常落后的,很多设备还是需要人为操作,比如火车的报站、旅客下车时火车与站台的连接板、火车的行驶速度、火车的停车位置等目前都是靠人为的通知和操作,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导致旅客错过站点、下车发生危险、火车行驶速度的控制不得体、火车不能准确的定点停车,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旅客发生危险。而我们现有的自动化装置,比如火车的监控装置、火车轨道的减速装置、道口的自动信号装置等,这些装置的稳定性还不高,这也会影响旅客的交通安全。

3.3 客运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铁路客运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处于比较低下的阶段,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缺少铁路运输管理安全的专业常识与专业能力,客运人员不能很好地接受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处于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工作态度不认真,没有良好的纪律性,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高,所以会影响铁路运输的效率。客运人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旅客发生口角,对旅客不尊重,在旅客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能及时给予其帮助,这些都非常影响铁路运输管理的顺利推行与发展。

3.4 缺失有效管理机制

篇4

[关键词]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293-02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飞速发展,短时间内建立起了高速铁路的研发、建设、运营体系,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了使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沿着安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继续前进,应当加强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深化地方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铁路运输安全运营和管理机制,提升运输安全水准。

一、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现状

据《2014年铁路安全情况公告》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发生较大事故6件,同比减少2件,下降25%。国家铁路未发生责任较大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232人,同比减少104人,下降7.8%。总体看来,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情况持续好转。该《公告》同时显示了影响我国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的几大主要因素:其一是铁路沿线因素的影响,全年有3起较大铁路交通事故由行人非法上道、机动车抢越道口和其他治安原因造成,同时,燃气管道非法穿越铁路、铁路安全保护区内私搭乱建、上跨公路桥坠物等现象也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其二是洪水灾害的影响,全年有3起较大铁路交通事故是由水害原因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上道引起的;其三是营业线施工因素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擅自在铁路沿线周围进行现场作业或侵限作业,干扰了行车安全;其四是主要行车设备因素的影响,线路接触网故障和机车车辆故障等时有发生,导致出现行车安全隐患。

在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政企不分的现象,铁路的市场性和公益性划分不明,导致铁路领导缺乏对自身社会责任和安全义务的正确认识,在运输安全管理上麻痹大意、安全意识薄弱,致使出现安全隐患和运输安全事故。随着国民经济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地方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地方铁路运输能力与地方铁路运输量的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长假期间和春运期间的客流高峰,使地方铁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运输安全管理难度的加大使铁路运输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地方提炼运输安全管理部门现有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脱离,管理层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管理效率和质量较低,安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铁路工作人员和安全人员缺少相关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导致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总体工作水平低下。

二、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策略

(一)加强地方铁路运输法治管理

为了加强新时期的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和护路联防工作,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惩戒、保障等作用,严格按照《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所规定的职责和要求,依法规范铁路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铁路犯罪、依法解决涉路矛盾、依法维护运输稳定。例如针对《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铁路与道路立体交叉设施及其附属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有关单位管理、维护。”国家铁路局于2014年展开“打非治违”活动,把110作为提交上跨高铁立交桥列为挂牌督办重点任务,并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析原因,加大沟通协调、联合执法以及行政处罚力度,消除高铁安全隐患。上海铁路监管局对辖区内51座上跨高铁立交桥移交情况与相关单位逐一对接;沈阳铁路监管局制定辖区内18座未移交上跨高铁立交桥督办推进明细表,逐人逐处包保,定责任、定时间、定效果,及时协调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督促责任单位加快整改遗留问题。同时,地方铁路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落实相关涉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铁路沿线地方政府、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职责和责任,强化基层执法、监管力量,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进铁路依法治理。

(二)加强地方铁路运输安全信息化管理

地方铁路部门要在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建设的前提下,大力推进铁路护路联防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铁路护路“信息网上传递、办公网上流转、工作网上考核”模式,力争实现物防、人防、技防的三位一体,确保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深入发展。铁路运输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铁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系统的丰富信息资源,在已开发、已投入使用的各种铁路应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各种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服务的应用信息系统。地方铁路运输安全领导部门和铁路决策层应当成立铁路运输安全信息化领导工作组或领导办公室,对铁路运输安全信息化工作展开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将铁路运输安全信息化落实到日常铁路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铁路电务管理工作中,可对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和程控式铁路电话网进行改进、改善,并逐渐转向全路段数据信息网,开展宽带、窄带综合信息业务,建立健全铁路运营信息系统和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为铁路运输安全的日常管理提供可靠数据信息保障。在建设列车运输安全信息系统和控制信息系统的工作中,加强电务、工务、机务、车务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尽快使车站实时监控系统、区间抢险救灾系统以及路基、道口、列车检测系统等联网运行,并在各个调度中心设置多媒体技术告警设备设施。例如今年上海铁路局在所有高铁上都配备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该系统能帮助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通过对铁路运行状态和周边区域安全程度的分析和判定,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人为事故、恐怖袭击事故进行事前预防、快速定位、快速处理,落实灾难备份和灾难处理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铁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建立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铁路沿线具有线长、面广、点多等特点,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为了进一步发挥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统领作用,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本着完善、融入、创新的原则,从人、路、物、机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强化各负责人在体现建设中的职责,明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运输安全管理机制。在日常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相关岗位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的承担要素,并对要素构建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形成由上至下的全员式运输安全管理建设形势。为保障地方铁路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有序进行,相关领导和部门要注重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相关人员可充分利用宣传栏、牌板等传统手段和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现代化电子信息手段进行运输安全宣传体系建设活动,并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强化安全知识学习效果。针对薄弱地点、薄弱人员和薄弱时间,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将事后查处逐渐转变为全程预防,并调整、改善运输组织方案,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提高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例如太原铁路公安就从今年6月1日起至今对辖区线路治安隐患进行长期、全面的排查工作,加大了夜间对易发案区和重点行车设备的巡逻守护,提高了警力上线率和管事率,加强了对铁路要害部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并督促责任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太原铁路公安及时对线路两侧出现的侵限放牧、焚火烧荒等现象进行处理,对排查出的治安隐患一律下发整改通知,为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提供了保障。

(四)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开展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要充分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向群众传达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基础知识,让爱路、护路成为基础群众的自觉行为。地方铁路安全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各种方式深入社区和各级单位,通过分发宣传手册、讲解相关知识、组织相关活动等各种形式向铁路用户普及铁路运输安全知识,让群众真正认识到维护铁路运输安全不只是政府和铁路部门的职责,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上下关联性问题,认识到铁路安全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联的网,从而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以及对铁路安全的重视程度。例如今年春运工作正式开启后,内蒙古赤峰火车站就联合赤峰市公安局组织基层群众开展了“查隐患、保冬运”铁路治安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该行动组成了由五百多名治安管理专项人员和一百多名群众构成的工作小组,沿赤大白铁路和锦赤铁路涵盖的19个车站和46个社区、村展开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排查、分析工作,工作小组中的参与群众积极配合专业工作人员通过步巡、车巡等方式,清查铁路沿线内部单位、废旧品收购场所等,全面检查铁路沿线重点路段、桥梁涵洞以及其他重点部位,查处各种危及行车安全的重点治安问题,如闲杂人员线上行走坐卧、在铁路安全保护区挖沙取土、拆盗铁路器材等。在该项“查隐患、保冬运”活动中,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提高了铁路治安排查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铁路运输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方铁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铁路运输安全运营和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运输质量管理和安全监控机制,将安全运输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有效、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明宗良. 浅谈铁路运输安全管理[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82-83.

[2]马金宝,季宏杰.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2,07:624-625.

[3]谢俊. 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及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J]. 金融经济,2012,12:132-134.

[4]袁毅. 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民营科技,2012,08:188.

[5]李东旭. 浅谈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1,09:408.

[6]刘计辉. 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133-134.

篇5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监督体制;监控

引言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的主要运输形式,其安全性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还决定着铁路运输与其他的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力及声誉等,可见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意义很重大。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漫长的工作。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铁路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大,铁路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铁路安全运输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输、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前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名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4年12月22日国务院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施《铁路运输安全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施行对降低铁路事故,保障运输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现行的相关法律体系中,仍存在内部规章多,但法律法规少,法律约束效率低的弊病。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等虽说也对铁路运输安全起到一定的制约,但其存在普遍适用性低、法律效力不强的缺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铁路运输中约束、协调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仍应该是法律。然而现行的铁路相关法律法规大多数还是最初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很多条款与市场经济下铁路运输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管理。

监管体制不完善

我国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监管,是由铁道部制定并下发铁路运输安全的目标、任务及安全法规等,对铁路安全运输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各铁路局设立专职部门相应负责安全管理,具体操作则是由各铁路站、段来完成。也就是说,我国现行的铁路安全监管是由铁道部、各铁路局及各铁路站、段内部设立安全监管部门,通过自我监管的模式来完成,这些监管部门具有行政管理和监管控制的双重职能,但铁路安全运输缺乏外部监管机制。铁路事故发生时,有些部门顾及到内部经济损失及不良影响,经常不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为铁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朝着“逐级负责制、领导负责和岗位权责”的方向改革,将对铁路的安全监管与基础建设相结合,强化管理制度,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目前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仍存在着管理与落实不同步、设备的购置及维修资金不足等问题。很多时候,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下达却很难落实。

铁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各国铁路专家普遍认为,技术设备故障、调度指挥失当和司机缺乏警惕是造成铁路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铁路运输系统内部上至管理层,下到基层各职员都与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息息相关。但目前我国铁路部门的内部管理水平仍需加强,铁路部门的职工责任意识、工作态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有些干部安全管理意识不够,有些职工文化水平低、不按章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形成障碍。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安全生产及运输行为,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维护铁路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基本手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运输市场全面开放,运输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备受重视。首先,应从我国铁路的安全运输的各个层面入手,制定健全、清晰、细致、覆盖面广的法律法规,删除旧的法律法规中内容陈旧过时甚至矛盾的部分,补充涉及不全面地部分,使铁路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能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促进铁路运输业的更好发展;其次,要强化各铁路部门的法律意识,以法律为基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体系,加强各铁路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

我国的铁路部门具有行政管理和监管的双重职责,但缺乏外部监管机构,导致出现重大事故后,铁路部门的处理常有不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情况。为维护铁路运输各项法规的顺利实施,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进行,应设立代表政府的专门的铁路安全监督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铁路运输进行监督。专门监督机构应不设立决策权及实施权,它对铁路运输只监督不干预。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实施从管理层到基层职员的逐级责任制度,让安全运输与每位铁路工作者的工作密切关联起来,明确每个职位的权责范围,同时还应建立起安全管理落实机制,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其次,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长效机制,对职工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并予以奖惩,实行岗位竞聘制,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端正工作态度,保证安全运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应该定期对安全运输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安全管理制度;最后,还应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培训和实践等方式向路内外人员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常识等。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很多铁路运输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司机警惕性不高、设备故障未及时排除、调度指挥不当等人为因素都是导致铁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铁路职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修养等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可通过职业培训和引入绩效考评制度等方式,提高铁路职员的工作能力和主动性,从而整体提升铁路职员的素质。

安全监控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

为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必须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不断进行安全技术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铁路运输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该监控系统应属于综合调度系统的范畴,它是以运输安全为核心运行的,不涉及专业技术及施工安全等问题。安全监控系统应由三部分组成,安全监控的基本单元、安全监控网络和综合监控管理中心。构建安全监控基本单元,包括对货车安全技术装备、客车安全技术装备、机务安全技术装备、工务和电务安全技术装备、车辆安全检测技术装备及抢险救援技术装备等的监控;构建安全监控网络包括,安全数据测报点与监控中心的网络连接、铁路局与站之间的安全中心网络连接、系统服务对象与铁路局及站的安全监控中心的网络连接;综合监控管理中心负责存储及处理信息并提供信息服务,对运输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举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05)

[2]王征兵.高速铁路综合监控系统方案分析[J].安防科技,2010,(10)

[3]王云光.适应铁路发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3)

[4]陈玉坚.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思考[J].硅谷,2008,(12)

篇6

关键词 铁路 职工教育 培训质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规划,我国的铁路行业也将踏上新的征程,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问题是摆在铁路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些职工,我们不能对他们的要求脱离实际,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管理,要按照一定标准来要求他们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1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意义

1.1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对职工自身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铁路行业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时代,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通常讲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是指按照铁路单位的一些标准以及实际的用人需求,对职工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内容包含具体的专业技能、标准化作业、安全规范、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等。如果铁路职工能够认真贯彻教育培训的方针,那么他们就可以实现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铁路职业技能的强化、使企业得以满足对人才的需求,保障铁路企业的安全运营,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

1.2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对我国运输业的影响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员工,由此可见,员工对企业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加强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更加了解和熟知铁路运输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当中。高素质的铁路职工是维持我国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三大因素”之一,有了高素质的铁路运输职工,才能确保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安全运输,完成我国铁路运输任务。

1.3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铁路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纽带和动脉作用更加重要。我国地势辽阔,在全球化经济形式的今天,我国的人员流转与物资运输越来越依赖于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为确保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健康快速化发展,对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迫在眉睫。

2提高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

2.1树立思想、转变观念

在铁路职工教育观念上,有不少人认为应该负责任的是铁路部门的领导,针对运用铁路从事运输的行业来讲,需要的是转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观念,把铁路职工教育培训作为提高铁路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从提高培训质量抓起,做好宣传工作,使之在铁路行业中从上到下,高度重视。

2.2实施技术业务抽考制度

通过实施技术业务抽考制度,推动建立以培训为基础、抽考为形式、奖惩为手段、提高为目的,着眼于培训质量的提高和队伍素质的提升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职工自觉学习、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练硬功、保安全的自觉性,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浓厚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整肃考风考纪、提升培训质量,形成“真学、真培、真考”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努力实现考试项目科学设置、考务组织严密规范、考风考纪逐级负责、考试结果合理运用;发挥定期抽考在夯实车站培训管理、调动职工学技练功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确保车站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严格落实“真培、真学、真考”要求,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车站将把各类考试成绩作为职工岗位星级、班组等级评定等重要依据。车站职教科每月将采取多种形式随机抽查各车间(站),检验教育培训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3深入开展岗位技能达标活动

按照“符合现场实际、职工作业实用、培训务求实效”的原则,对运输生产岗位主要行车工种人员,以岗位作业指导书为主要培训内容,实施标准化作业专项培训;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人员进行岗位作业能力评价;对评价不达标人员岗位风险预警,实施脱产强化培训,技能达标后解除预警,重新上岗。通过“培训D评价D补强D提升”周期性循环,全面提升职工岗位标准化作业能力。

岗位技能评价主要以实作鉴定的方式进行,依据职工本岗位作业指导书,结合岗位安全风险、人身安全、行车安全等应知应会内容,采用日常作业写实考试、视频追溯、录音抽听、现场对规等方式进行评价。每名职工由各车间(站)根据其实际从事的岗位,按照各岗位技能评价表进行评价打分。与标准化班组创建相结合,充分发挥班组建设工作的载体作用;与职工教育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切实做到“真培、真学、真考”。

2.4创新培训结构,发挥骨干带头,狠抓培训落实

在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主要以调动职工学习文化技术的积极性为主线,依靠现代化的科技力量,建立一支铁路素质过硬的技术队伍,并且完善工作奖励机制,对于在铁路工作中业绩优秀的,给予嘉奖,从而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于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建立帮扶教育活动,在一个部门内的职工要开展学习交流,对好的经验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难以掌握的技术要大家一起酝酿解决的办法,开展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从而提升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完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采取吸引职工参与铁路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铁路职工中形成良好的你争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这样才能真正把培训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7

(一)铁路企业科学发展需要法律规范

随着铁路企业不断发展,中国铁路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截止2013年底止,中国高铁通车里程为11152km。铁路企业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运用现代化交通工具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需求,同时带来了铁路安全施工、维护、信息技术等技术难题,对铁路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要想破解这些难题的就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过去的《安保条例》并未对高铁建设、技术、安全等进行规定,不能满足高铁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铁路建设施工,如何进一步提高铁路安全系数,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多样化,这都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运用法律规范,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铁路企业健康长久发展。因此,《管理条例》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铁路实际工作需要法律规范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前进。近年来,《安保条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点到点的铁路运输的要求变为多元的运输需求,正如基本原理指出: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是供给与需求被满足的客观过程。因此,我们发现《安保条例》对铁路线路与营运安全保护不足,对铁路建设、设备质量规定不明等问题日渐突出,它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铁路运输发展的新形势。可见,这就需要一部操作性强的法律来严格把控铁路建设发展诸多环节中容易凸显的问题,为铁路发展保驾护航,因此《管理条例》应运而生。

二、《管理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责任主体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政企分开必然带来权职责的分离,形成了权、职、责相统一。此次的《管理条例》取消了《安保条例》中设定的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如: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审批,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认定,铁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资质许可,铁路危险货物托运人资质许可,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承运审批等。《管理条例》在法律责任一章,明确了进行行政处罚的主体:铁路监管机构也就是国家铁路总局和7个铁路监管分局等部门;同时,作为企业,各个铁路局会以市场主体,即法人的身份出现在市场经济活动之中,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权利义务。此外,《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了社会公众的权利义务等。

(二)关于规范质量安全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安全是铁路的饭碗工程,机车在线路上运行离不开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108条,其中涉及安全字眼169处之多,可见,安全在《管理条例》中的重要地位。首先从划分的章节来看,安全包括了铁路建设质量安全、铁路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此次《管理条例》增加了关于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的一章,增加了召回、许可、认可制度等,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从保障安全主体划分来看,明确提出与铁路安全相关的主体。一方面包含了铁路施工建设者,铁路运营维护者,另一方面包括了乘车旅客、货主、利益相关人等;再次从管理维护安全行为上划分,《管理条例》规定了国家机关、铁路企业和乘客、货主以及利益相关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尺度。可见,此次《管理条例》与之前的《安保条例》相比,突出了重者恒重的安全理念,为铁路安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三)关于规定公众义务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保障铁路安全不是铁路企业单方面的行为,而是社会公众合力作为的结果。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铁路企业担当起安全的责任,而且也需要政府部门和广大旅客、货主和铁路运输参与人的通力合作。此次《管理条例》保留修改了有些《安保条例》中关于铁路运输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增加了列车内吸烟、火车票实名购买查验制度,对干扰铁路运用指挥调度无线电频率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明确了违反《管理条例》行为的责任。同时出台了《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增强了《管理条例》的约束力。

三、落实《管理条例》规范行为安全

(一)质量安全意识先导

行为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行为。意识是人们关于客观行为在脑海里的反应,正确的安全意识反映出安全的行为方式。《管理条例》中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提高铁路专业技术岗位和主要行车工种岗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纵观整部《管理条例》,我们知道,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一方面要了解静态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动态的铁路营运安全管理,规范铁路安全行为,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纠纷矛盾,树立法律意识,规范市场行为。近年来,郑州局以“安全大检查”、“安全大家谈”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使职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恰恰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二)研判风险树牢安全

树牢安全的重点就是要研判风险,关键是要明析研判风险、树牢安全的思路。从整体来看,《管理条例》是以安全风险管理的辩证思维为基础,找出安全风险点,提出安全风险存在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明确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最底线,强调了静态安全与动态安全相结合,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以法律的形式固化,形成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辩证思维模式,确保铁力安全畅通。近年来,郑州局树立“安全大如天”的理念,结合《管理条例》的具体规定,一方面从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理论出发,找出安全风险点,例如设备质量、工程建设、运营安全等风险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从辩证思维出发,在遵循安全风险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摆正影响安全因素之间的关系,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因素大于风险因素,把控安全风险,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因此,《管理条例》为研判安全风险提供了思路,为铁路通常有序的运营、树牢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规范行为和谐出行

篇8

[关键词]铁路运输;进款资金;资金安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160

1铁路运输收入进款资金的概括

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铁路运输进款资金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现金流的主要来源,是铁路运输企业在销售铁路运输产品经营业务中所实行的营业收入的总称。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精细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加强进款资金安全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不仅是铁路企业管理的一条重要生命线,也是促进铁路发展的根本保证。

2分析铁路运输进款资金管理目前存在问题及原因

根据运输收入管理规程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开立运输收入专户办理运输进款汇缴业务。站段进款资金必须逐级向上级收入管理部门上缴,站段收入专户的办理及账户网银的开通必须经铁路局批准后方能办理。

在2016年全路运输收入进款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活动中,共发现站段在运输收入账户及汇缴管理、进款室管理、营业窗口进款安全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第一,在账户管理及汇缴方面:内控失效,主要表现在银行预留印鉴未授权分开管理,汇缴运输进款的印鉴、支票由同一人掌握,签发空白汇款单,汇缴事项到银行后才填写。未严格执行运输收入进款动支的有关规定,未制定动支管理权限或又手续不规范、动支款未及时收回等问题。

第二,在进款室管理方面:部分进款室设置不符合进款安全管理要求,进款室或存放进款的房间普遍缺少报警、监控、防盗安全门等安全设施设备;进款室和进款室保险柜钥匙未落实交接制度、双人互控制度,部分车站进款室和保险柜钥匙只由进款员单人管理,内控问题比较突出;窗口备用金发出、调拨手续不全,备用金使用不规范、备用金存量过大、监管缺失等问题。

第三,在营业窗口资金管理方面:在营业车站窗口未按规定上缴大额进款,大额现金过夜情况比较普遍,检查中发现某车站自动售窗口未按规定时间取款,十多万元资金放自动售票卷保险柜过夜,存在资金安全隐患;营业车站未严格执行营业窗口抽屉钥匙、保险柜钥匙、密码交接、保管制度,存放进款资金的抽屉、保险柜钥匙随意摆放,部分营业窗口人员短时间离开,未将存放进款的抽屉上锁;部分车站在进行自动售票机进行加零、补零、取款、盘点作业时管理不规范,未落实双人作业制度。

第四,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未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未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分开进款的收、存、缴工作和运输进款后台结账及收入账表的编制工作。部分车站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工作,有售票窗兼退票窗;有窗口售票员兼后台收款结账;有收款兼后台报表;有售票、收款、结账、报表一个人全程负责。这些工作设置使得收入进款管理失去互控,存在巨额进款管理隐患。

存在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进款安全制度建设落后管理体制变化;二是缺少针对性的培训,导致一线业务人员特别是新开高铁线路年轻的收入管理人员财务知识、安全风险意识较为缺乏;三是多种支付手段的应用给收入专业管理带来挑战;四是进款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影响资金安全。

3对铁路运输进款资金风险管理改进的建议

企业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是财务资源合理使用的前提和保证,资金管理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后盾和支持,管理风险会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资金管理意义重大,这直接体现在对于资金风险的防范。因此,企业资金管理中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落实执行执行,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确保运输进款资金安全。

31强化进款日常安全管理

311完善运输进款资金管理机制、落实制度执行

加强制度建设,是确保运输进款资金安全的保障。指导车站合理设置岗位、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合理地设置工作流程,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制定在符合制度、规范、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明确惩罚及激励政策。督导车站建立完善内控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落实,重点落实账户安全管理、进款安全管理、窗口和自动售安全管理,按要求规范建立使用台账、定期检查、签认等有效手段,做到发生事情有登记、有分析、有卡控。防止收入进款各环节发生舞弊现象、偷逃运输收入进款问题发生,进一步规范、完善进款资金安全制度。

312强化收入人员安全培训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是建立健全企业资金管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于顺利开展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十分重要。目前从事一线收入岗位工作的人员缺乏进款安全管理等业务知识、财务制度、内控制度的相关培训,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因此,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理论纳入收入管理岗位培训内容,强化各级收入管理人员资金风险意识和业务素质,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学习和掌握规范的业务工作流程,提高收入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以提高运输收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注重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挑选一些业务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比如后台结账、报表编制、POS机支付等关键岗位,保持收入队伍的相对稳定。

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倡导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坚持原则、作风扎实的收入队伍。切实提高执业道德水平,自觉遵守财经法规,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做遵章守纪的模范。

313完善安全设施设备配置

加强硬件投入,从源头控制进款安全,落实设施设备的配置是运输收入进款资金安全的基础。要保证进款资金安全:首先,需要一个安全存放资金的场所,所以一个设施齐备的进款室非常重要;其次,保险柜、验钞机及监控设备也必不可缺。

314专项和日常检查相结合

近几年来,铁路在运输收入监督检查方面不断地加大力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违反运输收入纪律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除了继续加大监管的力度外,还要针对某些重点突出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并做到对车站、班组的监督检查要有痕迹。例如开展运输收入进款资金安全检查、开展客票退、废、改正确性专题检查等专项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基础工作,检查现场作业是否标准、作业流程是否规范,检查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准确定位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环节,增强安全防控的有效性和主动性。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不断提高安全防控能力。

除了专项检查外,日常的监督检查也很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车站首先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单位收入主管人员(中间站站长)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银行单据及账表进行核对,每月不得少于2次。抽查要有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建立“三检复核”制度,客货营业窗口建立自检、互检、总检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运输收入的完整。

32加强重点项目监控

资金管理意义重大,这直接体现在对于资金风险的防范。车站收入管理人员通过一些重要的指标数据和账表发现问题和查找题。

321重点监控的账表

“运输进款动态报告”(财收-8-3)、“车站银行流转额表”(财收-31)与“运输进款银行日记账”(财收-8-1)与银行对账单,这些账表是监控资金动态的基础账表,其数据都应与财收-8、资金解缴凭证、银行凭证及银行对账单等单据款额相符。在表与表之间、本表各栏目行次之间都从业务数据原理角度设置有诸多的勾稽控制核对关系函数,稍有违反记账规则即会报错。

车站银行流转额表(财收-31),反映了车站当月资金收、支状况的全过程,车站收入业务人员通过编制此表,能够把银行对账单(运输收入专户上运输进款)资金的存汇情况和财收八、财收八-3、银行日记账等相对应,发现有哪些资金我们银行未入账,哪些资金银行入账而车站未列账,清楚收入、支出的每笔账情况。

322重点指标的监控

强化收入管理部门审核监督职能,对运输收入专户的资金动向和结存余额变化的指标进行监控。资金汇缴在途天数,既车站已在“财收-8”上全部确认列账的运输收入进款,截至月末尚未汇出或已经汇出,但还停留在车站、银行或银行途中的资金在途,也称资金占用。压缩运输进款资金在途,是考核车站运输收入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途天数计算公式:

当月在途天数=(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车站在途款+汇缴在途款)/(当月实存银行款/当月天数)

根据总公司《铁路运输企业运营资金缴拨和结算办法》(铁总财〔2016〕215号)规定:月末在途天数不得高于2天。也就是如果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车站在途款、汇缴在途款这三项数据过大就说明车站在进款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收入管理人员应及时查找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及时监控资金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323债权债务的监控

每月对本单位的债权债务情况进行核对、分析和清理,对逾期未及时收回的债权应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催讨,必要时应采取法律手段保护铁路的合法权益。

33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的收入管理,全面推进收入信息系统的应用

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达到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提高资金管理工作效率目的。目前铁总推广站段使用的收入信息系统就是将我们平时用手工填制、核对的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其中从进款系统实现的业务内容来看,其实质是收入进款管理电算化工作前移到营业站窗口,收入进款系统的推广应用将有利于营业站收入进款基础管理工作。其主要实现三大管理业务:收支管理(财收八、财收八-3)、银行账管理(银行日记账、流转额表)、债权债务管理(债权债务登记簿)。因此,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源点信息采集控制,既保证信息质量,也为日常业务精细管理、有效监控资金安全提供现代化手段。

参考文献:

[1]胡建猛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风险与对策研究[J].经营者,2015(5)

篇9

关键词:铁路运输;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一、铁路运输事故的种类

铁路运输事故按业务种类,可分为行车事故、旅客伤亡事故、行李包裹事故和货运事故。

行车事故,主要包括列车、调车、其它作业冲突(冲撞)事故;列车、调车、机车和车辆脱轨事故;列车火灾事故等。

旅客事故,主要包括旅客死亡事故,旅客重伤事故。旅客轻伤事故等。

行李包裹事故,主要包括行包火灾事故,行包被盗事故,行包丢失事故,行包票货分离或票货不符事。行包误交付等。

户外运事故。主要包括火灾、被盗、丢失、损坏、变质、污染及其它等。

若按事故损失的严重程度和性质,行车事故又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股事故等四种,行包和货运事故又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三种。

二、丰台西站概况

丰台西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花乡乡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机车出入库线自丰台站西信号5号道岔起5km027m处,隶属北京铁路局管辖。

本站按技术性质为编组站,由上、下行到达场、编组场、出发场、上行直通场、交换场组成的上、下行系统三级八场纵列式车站。

本站按业务性质为货运站,不办理客运业务。车站等级为特等站,其主要任务为办理货运列车解编和中转作业。为路网性编组站。

从地理位置上讲,丰台西站处于整个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连接京广、丰沙、京原、京山、京九、京通、京秦、京承等八个方向四条铁路干线,是中国铁路最重要的咽喉枢纽、最主要的车流集散地,也是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的咽喉要地。

从信息技术应用上讲,丰台西站是中国铁路第一个自动化驼峰编组站,目前应用于现场作业的现在车信息管理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TPDS车辆运行状态检测系统、TDCS调监系统、微机联锁、超限检测系统、超偏载检测系统、轨道衡检测系统、危险品追踪系统、出发列车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站场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系统已经装配到了车站现场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为实现丰台西站运输生产自动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和集中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7年,丰台西站日均接发500多列,解编350多列,办理出入车24000多辆,高峰日达29474车,是中国铁路日均作业量最大的编组站之一。

三、丰台西站运输安全管理对策

(一)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1、严格执行主要岗位人员选拔任用制度。主要岗位人员的选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需要管理者从长计议,做好战略规划,严格选拔任用制度。

2、提升主要岗位人员素质。铁路运输安全最终取决于人员素质。全路必须把提升司机、调度指挥人员、设备维修运用人员等主要岗位职工素质作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来抓,坚持严把人员入口、提升综合素质、规范作业行为,确保铁路运输主要岗位人员素质达标。规范在岗人员的岗中培训,落实每年脱产培训的时间和内容,以提高实作技能为重点,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经验的学习,增强处理技术难题和应对突况的能力。不断提高主要岗位人员业务技能,利用职业培训中心或专业职业学校举办的专项业务培训,加大新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作业标准是职工作业的行为准则,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要狠抓岗位作业标准的落实,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从事作业,强化对作业标准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对现场作业实行严格控制。

、调动行车有关人员的积极性 人是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决定性因素,铁路运输生产的全过程是由人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搞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必须依靠人的组织和组织好人,要强调统一的意志和意识,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提高设备质量

1、加强安全技术设备所需资金的管理,使用于设备维修的资金必须予以优先保证,严禁挪为他用。对主要设备的质量状况进行全面认真的调查分析,分类排队,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整修活动。

2、依靠科学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研制多种车型,适应不同货物的运输,如运煤专用敞车、双层集装箱平车、散装粮食车、行包快运棚车、70t级通用车等新型货车,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系数;研制适用于特种货物的专用特种货车,如D 型钳夹车、凹底平车、组合式长大平车,落下孔车等,提高特种货物运输的安全性;采用新型转向架,高强度车钩,大容量缓冲器,以及不锈钢、高分子材料等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材料等,提高车辆的技术水平。

3、提高设备运用维护质量。坚持以检修保运用,强化库内检修整备质量,严格落实一、二级检修作业标准,加强质检验收把关,确保铁路设备质量高精准、高稳定、高可靠。加大对线路曲线、道岔、路桥结合部以及钢轨、接触网等关键设备的专业维护力度。要加强动态检测和精心养护,确保设备高可靠、高稳定。完善高铁“天窗”修办法,科学配置技术力量和作业机具,提高“天窗”作业效率和质量。加强对设备维修后的复查,严格落实复测复检制度。

(三)加强货物运输标准制定

1、装车过程标准制定 装车时,

除应做到不错装、漏装,防止偏载、超载、超限外,对易磨损货件还应采取防磨措施,对怕湿和易燃货物采取防湿、防火措施等。一般货物装载后的宽度与高度,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和个别特定区段的装载限制。装车后,货运员应当认真检查车门、车窗、盖、阀等关闭状态和装载加固情况,是否按规定施封,对敞车类装载的货物要检查车门插销、底开门搭扣和篷布苫盖等情况。

(四)加强安全管理环节

1、更新管理理念,实现“三个转变”:(1)管理理念要全面融入“大提速”格局,从单纯的抓管理、促营销、灭事故向服务“大安全”、“大运输”体系转变;(2)管理方式要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推进运输精细化管理和全程化控制;(3)管理手段要由原始的人工控制向人机联控、、信息化转变。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界定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通过与各班组签订《铁路货运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照责任制的内容开展工作、进行考核。

3、解决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安全管理上的问题,突出的是落实不到位。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劳动组织、生产组织的调整,要重视制度和机制建设。现在安全上的主要问题不是制度的缺失,而是没有通过强化管理和落实管理责任来抓好落实,关键是下工夫千方百计去落实。

结语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影响铁路货物运输安全问题的因素,以找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秦进.运输安全管理[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宜吉.兰州铁道学院.铁路货运组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4]王晓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性综合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5]杨金英.新体制下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6, (3).

篇10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32-2

0 引言

铁路运输以其绿色、高效、经济性较好等优势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关键方式。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直接关系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稳定,同时也关乎铁路事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高速发展,运输需求不断加大的今天,如何保障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提高行车安全管理水平,成为铁路部门需要深思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对提高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1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对车站行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为铁路行车过程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也对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有效防范。从目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现状来看,铁路各级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深化安全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管理机制与体制不完善、不严谨,甚至部分规章制度不合理;管理理念、手段与方式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同时对职工开展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不能满足新时期铁路运输安全的需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基础薄弱的现状,实现安全工作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持续性、稳定性。

2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分析

为了进一步推进铁路事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强化铁路行车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管理是理念,同时更是方法,其管理过程包括安全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及监控5个重要环节,从风险管理的维度分析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本质根源。

2.1 风险识别环节

在铁路行车风险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这是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对后续的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等环节提供必要的依据。通过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数据及信息收集,并将其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根据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的危害程度,可将其分为大风险和小风险。其中大风险是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而小风险则是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细小问题,虽然其危害程度没有大风险严重,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预防,会逐渐演变成大风险,造成严重的损失。

2.2 风险估计环节

在对行车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之后,要对其风险的后果进行估计。通过风险识别中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风险造成损失的程度和发生的概率,进而将行车风险划分为不能承担的风险、相对不重要的风险、能承担的风险和难以承担的风险,详见表1。

2.3 风险评价环节

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估计后,要对其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对风险结果的评价,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从而为下一环节的风险应对提供指导依据,制定出更加符合要求的应对方案,进而有效控制行车中存在的风险。

2.4 风险应对环节

风险应对环节是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通过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估计和评价之后,制定出相对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对行车中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行严格控制,将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进而消除其构成的威胁。

2.5 风险监控环节

由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会给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和阻碍。因此,在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对风险进行监控,其监控环节不单单存在于风险应对环节之后,它在整个风险管理中都应该有所体现,做到监控全局的目的,有效把控整个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的、不确定的因素,从而有效解决这些影响因素,帮助风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整个风险管理工作中风险识别环节时前提条件,风险应对环节是核心内容,而风险监控环节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充分性以及科学性。

3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3.1 风险管理的总体规划

3.1.1 管理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为重点,有机整合既有安全管理与行车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全过程控制,突出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细化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到班组、岗位,全面落实“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检查常态化”,逐步形成主动预见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3.1.2 安全管理目标

加强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构建系统、规范、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现代化的检修维护、科学的运用监控、有效的应急处置、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严格的落实机制,促进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3.2 对安全职责、标准和流程进行完善

车站相关部门要根据相关文件对安全职责、标准和流程进行完善。具体需要参考相关文件中的规定,通过对以往车站行车安全风险的有效分析和总结,对安全职责、标准和相关应对流程进行更新、修改和完善,从而确保车站所有安全风险以及隐患能有效落实到具体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岗位中,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为车站行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3 加强职责、标准在事故风险分析中的关联性

铁路相关部门在对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故障以及典型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时,要严格依据安全职责、标准和过程进行,同时要按照“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理念。另外,在对事故、风险分析过程工作中,既要对工作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确认,也要对相关安全管理职责、工作标准及工作流程的科学合理性进行评估,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从而达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

3.4 健全职工绩效考核体制

铁路相关部门要根据职工的安全职责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评价,做到奖惩分明,从而更好地加强铁路行车风险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根将职工人员的安全职责与其收入相联系,并将其安全职责做出严格考核,分出优、良、中、差,从而更好地实行奖惩机制。具体奖惩方法需要参考相关文件中的规定,做到奖惩分明的效果,使员工正确认识到安全职责跟自身的重要联系,并从中严格要求自己,降低行车过程中的事故及风险,加快铁路事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对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有序运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把握安全风险管理过程的基础上,铁路部门应积极进行包括管理思路、主要内容及安全目标的安全风险管理总体规划,采取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定系统性、合理性、有效性的控制措施,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等措施,提高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效性,推进铁路的安全运营。

参 考 文 献

[1] 马云涛.行车安全风险管理动态最优策略[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0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