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 水利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1.1城市供水管网防渗漏技术
城镇供水管网是城镇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镇的“生命线”。它的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工厂企业的生产运转。由于管道年久失修或其他管线施工的干扰等原因,跑冒渗漏现象时有发生。(1)新建管道要选材合理。选择高质盘管材对管材的选择应以考虑防爆、防裂、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运输安装方便,保养维修简单、价格便宜、内壁光滑等因素,对于新敷设的管道选择管材的原则是:承压能力强,刚性和塑性适中,性能稳定可靠,内壁光滑,输水能力稳定。基于以上原则,从城镇供水的实际出发,小于等于200mm的水管,建议使用硬聚氯乙烯管;大于200mm的水管,宜使用球墨铸铁管。同时要制定管网改造更新规划,确保管网的安全运行。(2)管道接口防漏措施。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接口形式,将石棉水泥填料的刚性接口改为胶圈填料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具有一定的塑性,从而减少温差或不均匀沉降对管道的损坏。(3)管网附属设施的防漏措施。通气阀、消火栓、排水阀等管网附属设施经常启闭,容易磨损漏水。这种长时间的漏水,累计损失水量相当可观。由于这些附属设施是直接安装在供水管网的主干管道上的,故应在阀前增设密封闸阀或蝶阀,并设立专人定期检查维护。
1.2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一般都是通过修筑围堰来解决施工导流问题。在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时,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上进行施工,需要用围堰围护基坑,并将河水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往下游宣泄,这就是施工导流。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导流工程对河床水流进行控制的全面部署。另外,各工程还具有明显的不可重复性。一般情况下,利用枯水季节进行大施工能够简化临时性的导流工程,从而能够使造价降低以及施工进度加快。大量的土石方和混凝土工程量必须要此期间完成。河流有一年一度洪枯季节的周期性,因此,决定了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而施工具有不均衡性,此时就需要合理安排施工,综合平衡人力、物力、财力。导流时段的划分、导流方案及措施的拟定、导流流量的选择都是按照国家建设计划所规定的要求为主要依据。坝与导流工程在洪水赛跑中所必须达到的时间指标其实就是控制性施工总进度,对于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导流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对其进行满足。在地形和自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就是采用分期围堰导流。
2 建立现代化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的管理和技术相糅合
2.1 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限制严格,以及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技术管理是对水电厂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运行管理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一是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缺乏激励机制,二是传统就业制度过于包容,致使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大部分职工末受正规培训,缺乏应有的知识。
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做到以下几点:
2.1.1 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技术档案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其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应认真收集和整理归类有关文书数据、图表,机组的原始数据资料(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记录、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运行、检修、试验、检验记录等)。
2.1.2 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工作票、操作票签发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等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运行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2.2 强化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制度
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中经济考核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业主及管理方式的不同,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和公认合理的标准。国家电力公司时期曾推出过水能利用提高率指标,并纳入到达标创一流标准的评定,但因该法对水量和综合出力系数的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或不确定性,其程序的计算结果难于取得管理方和相关部门的认可,结果没能切实推行。
从维护水电厂正常生产秩序的要求出发,水电厂生产运行指标应能充分体现各项工作的成效,反映设备管理维护和水能利用的水平,至于具体工种、岗位的工作成效应作为发电厂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它们综合起来反映发电厂宏观的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2.3 抓安全促生产,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人。狠抓落实,用血的教训说明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使职工增强执行规程制度的自觉性。并对各类大小事故认真开展调查分析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和事故通报。用安全规章制度约束人,用事故教训教育人,以奖优罚劣激励人。在职工中形成“抓安全就是抓生产的综合性治理”,从而使职工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平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属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人的素质要求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工人员要身兼电气、机械和运行工作,检修人员也身兼电气、机械检修两职,有的厂站甚至没有检修工,设备检修时才抽调运行人员出来参加检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小水电厂已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有职工缺乏应有的知识,在工作中感到吃力。所以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是小水电厂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强.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12.
[2]熊文钊.张步峰为 南水北调的法治路径[J].望新闻周刊,2010,30.
篇2
论文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并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以适应我国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兴建了一大批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我国的水利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成为WTO的一员,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的标准进行分析,揭示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逐步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我国现行标准体系的简介
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主要由《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利技术标准汇编》、《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负责的标准项目现状表》中的相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及工程建设所采用的国家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机电设备的安装等方面的施工标准。水利工程管理标准根据工程类别进行分类,包括了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技术、河道堤防工程项目管理、水库大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闸工程项目管理等。
2、我国现行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中,一共有163项技术标准。其中综合类标准为19项、水利工程建设类标准为102项、水利工程管理类标准为42项,三者分别占标准总数的12%、62%、26%。另外,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中,强制性标准106项,推荐性标准23项。因此,在水里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中强制性的标准占主要部分。在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中,施工质量检验类的标准有6项,验收及评定类的标准有14项。因此,在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的现行标准体系中,涉及工程建设的安全及环境标准的只有2项,明显较少。同时,对于验收及评定的标准只有14项,其中10项都是评定类的标准,验收标准明显不足。
3、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
从对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行体系主要以强制性标准为主,推荐性标准为辅,这种体系标准不适应我国加入WTO协定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中,我们应该后对现行体系中的强制类标准做出一定的修改。并且,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来修改并组编强制类标准较低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
其次,对于加入WTO后,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标准中出现的结构不合理、不配套的项目建设标准要予以修改。进一步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来配套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同时,建立配套的施工技术标准并符合我国相关行业的标准。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不断完善,我国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的建设与评定做出了新的规范。水利建设行业等建设行业要实现验评分离,严格实施好工程验收标准。
第三,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中技术内容相对比较陈旧的部分要加以修改。由于我国现行体系标准是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编制的,,应该把这些工程建设施工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的反应上去,以更好的配合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标准中缺少与环境安全及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补充。
第四,重新整合并编制相关强制性的工程建设标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之后,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应该对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类标准加以认真审核并从“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考虑,全面贯彻实施相关标准。并对零散不完整等条文进行填充,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汇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新体系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现行法规的要求,并且新体系的核心内容要以我国法律、法规、WTO/TBT协定为基础依据。
第五,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修订。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标准制订,不断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然举措。因此,通过新体系的建设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技术标准,是我国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标准可依,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同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江、河、湖、库等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体系能够更好的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4、结论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WTO协议,深化建设标准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新的体系建设还能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并且,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新的标准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我国的建设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经验也应加入到新的标准体系中以更好的适应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成为WTO一员之后,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灌区工程管理;现状;节水改造;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因此,作为发展农业最为重要基础工程的灌区水利工程,它是重中之重。而灌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灌区水利工程的现状就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所以,如何更好地加强和完善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直接关系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1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1.1工程设施方面
灌区水利工程设施是发展农业的必要条件,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农田灌溉用水服务。灌区的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放水涵、渠下涵和泄洪闸等组成,现就其现状分别作一简述。
1)放水涵两侧,一般是均质黏土坝,标准较低,一些小型放水口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施工,工程设施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坝坡回填土与放水涵八字墙的连接不稳定,或回填压实度不足,长时间的浸泡和风浪冲刷,极易造成塌方、抽箱。有些放水口两侧没有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
2)渠下涵横穿渠道,因建设时受材料、资金等各种影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直接威胁总干渠道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渠系因设计时不合理,建设初期资金不足,大部分配套不完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有些渠道已经无法通水。
4)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多为自流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边坡塌方沉陷较多,使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1.2工程管理方面
(1)管理机制陈旧
传统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即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因为水利工作条件艰苦,工资收入低,待遇不高,基层管理人员少,人员只能管理到放水口,对渠道(斗、农、毛渠)已经无法在进行管理。传统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着重大修,轻检查养护。现代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必须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展望灌区未来工作发展点,重新制定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方法,管理标准,从而逐步实现灌区管理的现代化。
(2)经营机制不活
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水费多由政府代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用水对象由原来的农村集体变成了单个农户,灌区的运行管理维护费用一部分由财政拨付,另一部分要靠自收水费来维持。要向习惯于无偿供水的农户收取水费和派工维护工程变得非常困难,这使得一部分灌区的运行管理更加困难,人员工资更难增长。田间渠道更易遭受人为破坏,难以发挥灌区应有的工程效益。
(3)工程管理信息不畅通
目前全国各灌区涵闸主要依靠人工观测、记录水情,测量方法落后,信息精度差,不能及时有效传达上级主管部门,使灌区计划用水和计量用水等科学管理方法难以推行,节水
灌溉技术、措施难以推广。
1.3灌区的对外交通和通讯方面
灌区因主要服务于农业,所以大部分远离交通干线,渠堤道路没有等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多为临时道路,遇到下雨也是路面泥泞,车辆无法通行。灌区总干如果出现险情,容易贻误抢险时间和影响抢险物资运输,将产生严重后果。
2完善措施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加大了对全国各大灌区的节水改造和除险加固。作为各灌区的管理单位,要利用这难得的机遇,主动争取中央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对灌区进行改造。同时,要让地方政府支持灌区工作和未来发展,加快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发展多种经营,增强单位经济实力,吸引人才,制定人才战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解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搞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完善配套和节水改造
(1)灌区的完善配套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灌区要合理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放水涵以下渠道的节水改造,既能有效地提高当地农业生产产值,改善管理单位和农民群众关系,增强农民协助管理意识,也能使灌区的用水服务做得更好。
(2)关于水工建筑物的问题
对建筑物出现险情的要及时报审,简化审批程序,及时翻建。
(3)渠堤的防渗加固
注意检查背水坡的渗漏、散浸,并进行记录;对高切岭段的滑坡,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观测。针对产生原因按“上部减载、下部压重”和“应水坡防渗,背水坡导渗”等原则进行处理。
(4)灌溉渠道防渗处理
主、支灌溉渠道一般应进行渠道硬化,加强防渗,以减少灌溉用水时的水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放水时间及节约水量来确保灌区用水。目前灌溉渠道防渗可以通过中央政府、水管单位投资和灌区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来完成。
2.2强化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完善管理条例,明确岗位责任
在管理上要学习和探索,在吸收和消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要探索自身的管理模式,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完善先进的管理体制。大力推广和成立用水协会,让用水户参与管理。明确工管单位的领导职责,增强管理意识,完善各项工程管理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在灌区能落到实处。
2.3优质服务灌区,审查灌溉面积,为水费自收做好铺垫
对现有灌溉面积结合实际灌溉重新核实登记注册,并履行法定手续,作为今后征收水费的依据。对用水的以村为单位,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所有用水户必须在申请上签字,作为今后交水费的凭证。
用水户是灌区的主人,服务能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水费收取的难易程度。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对用水户的优质服务,深入调查输水中的问题,掌握灌区水情,保证灌溉时能及时用上水。在提高用水服务的同时,积极宣传水资源的科学调度才能保证群众用水,能有效地增强群众对水费缴纳的认识,提高水费的收缴率。
2.4 重视检查
检查是工程管理的关键。对工程进行系统的检查并实时分析检查资料,可掌握工程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工程检查包括经常性检查、定期性检查和专项检查。通过经常性检查,可了解工程运行状况,如渠道淤积、杂草等;定期检查主要是在汛前、汛后、过水前后等了解工程运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专项检查是针对重点建筑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了解重点工程和重点部位的运行情况。
篇4
【关键词】 东风渠 河道生态 绿化美化 以绿养绿 实践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和基础,而河渠道的生态绿化建设便成了摆在水利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既与民生息息相关,又与城市绿化步调一致;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以美化环境;既能提高渠道运行的安全性,又能实现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1 基本情况
东风渠灌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管理的干渠16条,全长816公里。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大多处于郊外农村,河渠道两岸地形千差万别,这也为渠道生态绿化治理及景观打造提供了天然的大舞台。从2004年至今,东风渠管理处每年利用丘陵区干渠进行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之机,对改造渠段两岸进行生态绿化,在管理站、点或必要地点打造水文化景观长廊,相续建成了一批在大型灌区具有示范作用的河渠道生态绿化示范点。如东风渠眉彭干渠生态渠建设,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生态之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如东风渠总干南北闸景点建设以历史人文景观来突显水文化的特点,既富含哲理又具浓厚的文化底蕴等等。
2 实践与探索
2.1 将新理念融入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的原则之中
在渠道岸坡绿化的规划设计中,以现代水利的理念为依托,重点突出人文水利及生态水利,按照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注重特色的原则,突出山系与水系融为一体的和谐绿色长廊特色。在规划设计中,严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科学搭配乔、灌、草三层绿化物种和巧妙布局小景点,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冲刷侵蚀两岸水土,最大限度降低入渠洪水的浑浊度和有效拦蓄入渠洪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对新建水利工程设施的破坏,充分发挥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同时达到绿化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的人、水、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目标。
(1)在沿渠带状绿化规划设计方面,利用渠道地处郊外、农村原有的田园风光,以及河渠道两岸自然的挖填相间的起浮地形,形成高雅别致、错落有致、美观和谐的绿化风景;依托河渠道原有的弯曲,制造出曲径通幽、曲则有情的效果,以岸坡绿化衬托出水的洁净之美和灵动之美。在绿化效果上,按照注重层次、合理搭配的原则,充分利用植物的大小、色彩、季相等特点,把乔木、灌木、图案及地被植物进行巧妙配置,努力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常青、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在绿化苗木选配上,充分考虑维护成本、适宜性、成活率,按照“观赏、实用、便于维护”的绿化要求,做好苗木品种的选配。以渠堤两岸生态绿化治理为侧重点,大面积铺种防冲刷、耐干、维护方便、低成本的草坪。新南干渠王家冲填方渠段外坡在物种的选择上,大面积铺种根系发达、生命力强耐旱、耐冲刷的铁线草,渠堤外坡间种植美人蕉和芭蕉树加以点缀,增添了美感。通过治理,达到了固坡、减小雨水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如图1所示。
(2)充分利用一些节点工程,依托河渠道两岸现有的挡墙、桥梁等水工建筑物,植入具有个性的文化小品,用以增加渠道绿化的文化品位和哲学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眉彭干渠地处丘陵山区,在生态渠道打造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挖方渠段两岸现有条石挡土墙的立面,打造成壁画形式展现出来。壁画两端雕刻有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者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千古名言。壁画巧妙点题、引题将人文生态融入自然生态之中,更展现了水利人知性的一面。如图2所示。
(3)在重要枢纽闸、管理段的景点,根据管理段庭园结构形式的特点,引入园林景观打造的风格,将增加水利工程的水文化作为重点,突出景观的哲理和文化底蕴,以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品位。总干渠南北闸景点建设,利用总干渠和北干渠分水处的三角地带,在原堰塘内作景观设计,共设计“太极阴阳、龟负洛书、飞沙溢流、翠瀑洒珠、碧泉吐玉、七星伴月和空亭翼然等景点,用“龟负洛书”展现大禹治水,“飞沙溢流”则是小型的宝瓶口,展现李冰治水的画面。如图3所示。
2.2 强化河渠道绿化管理,巩固绿化效果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作好日常管理和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加大生态绿化建设的同时,要按照“建管并举”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已成绿化区域的管护力度,巩固绿化成果。
(1)聘请专业绿化维护公司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绿化管护的专业性较强,植物的习性各异,需制订具体的维护方案。为此,东风渠管理处聘请专业绿化维护公司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签订维护合同,明确维护目标。由承包人负责实施绿化合同区域内的管护养护和保洁工作,管理项目包括:绿化区域的施肥、施药、杀虫、修剪(树、灌木、草坪)、清除杂草、换种、延伸草皮等技术管理。绿化维护公司聘请当地群众为管理员,并对他们进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业务知识讲座和实际操作,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绿化管理任务的有效圆满完成。同时聘请的管理人员要负责日常巡查工作,防止并制止出现侵占、人为损坏绿化工程的现象发生。如图4所示。
(2)加大绿化执法力度,维护绿化成果。为确保河渠道绿化的长效管理,要认真抓好绿化执法工作。充分利用水管单位已有的水政执法队伍优势,安排执法人员参加绿化执法方面的业务培训,负责对破坏绿化行为的查处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实行“群防群治”,确保损坏绿地和苗木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3)加大舆论宣传,提高沿渠居民文明素质。进行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主要受益的是当地居民,加大宣传,强化舆论监督,鼓励、引导沿渠两岸居民参与绿化管理。充分结合水法规宣传和平时普法的时机,不断地加大绿化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参与爱绿护绿的氛围。设置温馨标语牌,提醒广大居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共同爱护我们共同的水利生态环境。
2.3 大力发展“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
随着绿化工作的不断开展,绿化面积及规模越来越来大,需要投入的维护经费也不断增加。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费管理模式为自收自支,绿化建设方面已投入很多资金,在没有国家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还需要在维护方面投入大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为此,要尽可能地开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现有的大面积绿化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减轻单位支出负担。
(1)利用已成绿化区域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圃产业,套种生态经济林。在新南干渠生态绿化区域,由专业绿化维护公司牵头运作,业主单位以现有绿化区域为资源入股,用分红收入抵扣部分维护费。绿化公司在渠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长势和见效较快的巨桉树,计划用5至10年时间,逐步减少河渠道绿化维护方面的投入,实现生态绿化自身良性循环。
(2)充分利用部分河渠道管理段(点)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补贴绿化建设。总干渠进口段约有8000余平方米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招租,盘活了资源。
3 经验与启示
3.1 按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按照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树种、草种的合理配置,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坚持五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二要坚持“满足功能,兼顾景观”的原则;三要坚持“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原则;四要坚持“保护与新建结合”的原则;五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3.3 按照“突出功能,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与搭配物种
(1)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层林冠结构。乔灌草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林冠对降雨的截流作用,减弱雨水直接对地面的溅击作用。
(2)深根系植物种类和浅根系植物种类结合,形成立体的地下根系结构,不仅能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提高了土层营养的利用率。
(3)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植物群落可以形成不同的季相,避免色彩单调,提高景观效果。
(4)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搭配,河坡和堤顶较宽时,在四周可采用阳性树种,林带中间和林下则采用阴性树种,以减少树木间的竞争。
(5)不同花期的植物种类混交,不同花期的植物混交,改善河道的视觉效果。
(6)在优先考虑防止或控制河岸水土流失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植物护岸植被带的绿化,美化的亲水景观效果和提供动物良好栖息地等生态效能。
4 结语
做好灌区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为灌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水利生态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我们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水利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人水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冠美.水工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