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噪音污染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3 17:0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缓解噪音污染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3-0118-02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以及公路建设的优化与改革,然而,公路施工中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对生态景观、空气质量、净水资源的破坏以及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本文将简要论述公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浅谈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公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1公路对地表的破坏
不少公路工程所经支路众多,工程项目较为繁杂,不可避免地需要挖掘地面、清理便道与现场以及占用土地,这必然会破坏地表,影响地表植被的自然生长,加剧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产生水土流失问题以后,当地的土壤肥力也会下降,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可能会导致河道受阻和水库淤积。
1.2公路施工造成的水污染
狭义上的公路施工水污染问题特指施工污水乱流问题,而冲洗设备材料、油料与其他液体原料存放不当也会滋生水污染问题。此外,一般情况下,公路在穿越净水资源保护区时难免会给水源保护区带来影响。
1.3公路施工的空气污染问题
公路施工过程中所拌和的水泥、粉煤灰和白灰等原料都会产生粉尘,交通运输工具的尾气也会加剧空气质量污染。
1.4公路施工的噪音污染
噪音影响是公路施工工程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的噪声危害不仅会造成植被死亡,物种减少,而且会影响稳定的地质结构。此外,公路附近自然环境的噪音威胁不仅来源于公路施工,还来自大量的运输施工材料的交通噪声,对这一问题不能忽视。
1.5公路施工导致的垃圾污染问题
部分施工企业在处理公路施工垃圾时会将垃圾掩埋或者堆放到固定场所,但是这样做并不合理。掩埋垃圾会破坏土壤质量,污染地下水资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很多,有许多金属污染物和非金属污染物,人们饮用被污染的水之后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例如患有佝偻病。如果掩埋垃圾的土壤受到污染,这片土地上的农作物就不能食用,误食有毒的农作物会导致霍乱病毒泛滥。而且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很難再改良土壤质量,不能再种植庄稼。把施工垃圾堆放到固定场所,垃圾越来越多,长时间堆放垃圾也会导致地面塌陷,有的垃圾中含有易燃物,容易引起火灾。因此,大量堆放公路施工垃圾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堆放众多公路施工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面积,破坏土壤质量,污染水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影响空气质量。不少垃圾在温度和雨水或者水分的作用下,有机物质会发生分解,产生有毒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会以粉尘的形式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动植物猝死。国家有时候会焚烧燃施工垃圾,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污染环境质量,破坏城市的生态平衡。国家也主导卫生填埋,将公路施工垃圾埋的非常深,这样可以避免污染土壤。但是,污染土壤的指数降低了,又会污染地下水资源,不利于地下水的流通,也不利于水流调节泄洪。
2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1缓解水土流失问题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理应尽力避免水土流失问题,了解当地近30年来的水文状况、地质条件、生态系统和植被种类等,参照以前和附近其他公路的施工方案,设计更精准、更科学的公路坡度与弯度。
其次,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完善的临时给排水系统,这样能够在阴雨天气及时收集和疏导雨水,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和破坏。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地表,可以采取种植绿色植被的措施来缓解水土流失。
另外,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废渣和弃土予以科学的处理,在堆放土石时,应该选取最佳位置,将其置于公路两侧,在建设公路坡面时进行必要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率,而且能够节约施工资源。施工管理人员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任意换填土质,因为土质之间存在差异性,其他地方的土质未必适合当地的水文结构,不同的土质会破坏本地的生态资源,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使自然植物的正常生长面临困境,所以必须避免发生这种现象,在填筑土质时,要保持所填筑的土量与原来所开挖的土量基本一致,减少弃土量。
2.2综合治理水污染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及时清理路基上的淤泥,不能任意堆放弃土和废石,避免造成河道阻塞。其次,施工人员应注重优化施工路面面径排水系统,利用重力流排水方式将施工路面径流水排出附近水源区,还可以安装优质排水泵,提高排水泵的自动化功能,确保路面径流水可以及时排出。而且,要做好防渗工作,阻止地表污水流入地下河流,并不断完善地下水系统,维护地下水环境。另外,在冲洗建筑材料时,要对废水进行及时处理,不能任意排放泥浆水。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要密封油料和其他液体原料,避免因其发生泄漏而污染水资源。
2.3避免空气污染
在公路施工的材料运输过程中,往往存在尘土飞扬的情况,虽然这一问题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净化空气质量。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时,可以先从清理废弃材料做起,处理完毕后,为路面洒水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缓解扬沙问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道路面层,可以使用混凝土、礁渣与细石沥青等材料,这样能够降低道路中的灰尘。而且,施工人员应及时修正出现裂缝与瑕疵的路面。此外,施工管理人员应及时清洗运输车辆,减少车辆本身的泥土与灰尘,以此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在存放施工材料时,应选用室内存放方式,如果因为条件限制而选择露天放置,就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施工材料带来空气污染。另外,在运行施工机械设备(如搅拌机、碾压机、摊铺机等)时,需要对其设置围挡,适当洒水,安装喷雾防尘设备,从而全面降低空气污染指数。
降低噪音污染,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为施工设备安装各种有效的消声设备以避免噪声危害,而且,在打桩时,最好在晴朗的夜晚进行施工,选择承载力最好的路基予以有效的夯实与振捣。其次,必须参照噪声等级标准,将距离自然景区和居民区一百米地方的噪声控制在67分贝以内。而且,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噪声控制标准,设计公路路线与自然环境敏感点的距离,避免噪声对植被景观和正常的交通服务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有特殊需要,就可以为公路两边修建透明的消音墙,安装高等消声钢化隔音屏,确保自然环境和附近居民不受交通噪音的危害。
2.5正确处理施工垃圾
要降低公路施工垃圾的危害与污染,首先要节约资源,从源头降低排放污染物质,优化建筑设计,采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与废弃物的排放量。近年来,中国的公路翻修与重修工程日益增多,在施工过程中,原本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水泥、粉煤灰和石灰等,可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些资源都被当做垃圾处理了。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推进垃圾资源化,就要注重实现这些资源的二次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2.6全面做好环境管理工作
全面做好公路施工中的环保工作,提升环境保护效益,施工单位必须有秩序、有总结地做好四步工作,第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定期开设环保讲座,以此提升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业务能力;第二步,在公路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标志和标线牌,这样能够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第三步,坚持开展每个月的环保质检工作,召开环保会议,及时反映和处理公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第四步,坚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清理和回收施工现场垃圾,严格检测空气质量、水环境、自然生态敏感点和噪音敏感点,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7發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
控制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好环保工作,提升环保力度,必须完善环保机制,发挥监理工程师的职能。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不仅要对环境保护方案和工作质量予以全面监督,而且要认真查看公路施工环节是否存在环保漏洞,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修整,制定科学的解决对策。此外,监理工程师应协助公路施工单位制定完善的环保监督机制,全面监管施工过程,将污染指数降到最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施工人员理应协助本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定期开设环保讲座,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业务能力,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坚持开展环保质检工作,及时反映和处理公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清理和回收施工现场垃圾,严格检测空气质量、水环境、自然生态敏感点和噪音敏感点。
参考文献:
[1]刘绍波.基于公路施工中环保管理和实际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2]付赛北.公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探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5(01).
篇2
关键词:城市高架桥 环境 影响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075-01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流量相对集中,车流量相对密集,交通网络运行能力差,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城市化的发展。最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与城市化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最早建设城市高架桥起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城市高架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阻塞的问题,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现如今,城市高架桥已经成为各大中小城市发展的一种体现。但是在城市高架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中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而环境影响表现的最为明显。
一、城市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预防
在城市高架桥建设施工时期与施工后,都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城市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城市高架桥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即交通噪音与交通废气。
1.交通噪音
在城市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噪音产生的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噪音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影响[1]。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噪音给人的身体健康代来极为严重的影响。从医学角度来说,噪音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在城市高架桥选址方面,交通部门需要根据车辆堵塞问题与交通拥挤情况综合考虑。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城市高架桥通常都是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地段。由此可见,噪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多年之前,有研究人员对某市高架桥的建设中的交通噪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近十年的期限内,噪音的平均值维持在71.7-74.2dB(A)。为避免噪音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通常都会将白天噪音标准规定70dB(A),可是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城市高架桥的噪音已经超出了这一标准。
在此种情况下,为保证城市居民避免长期生活在噪音污染的环境中,就需要紧急采取措施,针对高架桥的噪音进行控制。而控制高架桥上的交通噪音通常会采取限制音源与控制噪音传播途径等措施。限制音源,需要使用低噪音桥面铺装层,使用公路路面现有的低噪音材料;而控制噪音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设置道路声屏障。当然,在此过程中,交通运输部门还需要对车辆噪音进行监测,保证重型车辆的噪声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标准上。与此同时,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强沿线路段的绿化。对于绿化树木品种的选择,可以选用能够吸附噪音良好的灌木和乔木。绿色植物不仅可以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还在噪音方面起到良好的缓解效果。
2.交通废气
机动车辆在上桥爬坡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因此动力能源需要不断增加,造成排放的废气散发到空气中。散发到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CO、HC、SO、悬浮粒子以及NO等,悬浮粒子与机动车带动泥土以及汽车废气具有直接性的关系,而另外几种废气则由机动交通引起。城市中这类污染不仅会影响公共健康,还会引发人类的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对动植物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在针对交通废气问题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对机动车的燃料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先进的技术降低机动车的动力燃料的使用与污染物的排放。针对载重废气排放进行限值,确定清洁能源的使用。大力推广电动车与氢燃料汽车的应用。当然,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当对排放有害物质少的车辆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二、城市高架桥与城市环境空间的协调
在城市复杂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高架桥属于城市的一部分,应当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物。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桥梁可以折射出时代的、文化的、民族的内涵。在城市闹区建立高架桥,在其存在的期限内具有空间性、固定性、瞩目性与永久性,促使城市高架桥必须与人工景观成为环境景观[2]。但是,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就是城市高架桥不断改变这人们的生活环境。如果城市高架桥建设与城市不协调,将会造成城市发展的退化。在城市高架桥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城市高架桥的外观质量,将城市高架桥建设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城市高架桥通常是视觉的景观的中心,它们的建设不仅要具备造型优美、色彩丰富、形式活泼,还需要促使其成为环境景观组成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城市高架桥建设的过程中,城市高架桥的规划与设计方案都应当与整个桥梁设计联系起来。在桥梁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多听取专家意见,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应当注意规划。在设计方案的时候,不仅要保证桥梁功能上实用,还需要保持外形美观。高架桥与城市景观在于当地人文景观相互和谐,有力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城市高架桥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是也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项目。城市高架桥对城市环境容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证城市建设的发展,应当针对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噪音污染;防治对策;法律规制;信息公开
一、噪音污染的来源
交通噪音、工业噪音、施工噪音和社会生活噪音等四类噪音,是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
交通噪音主要源自汽车、火车、轮船、航空器等交通工具行使时发出的声音。由于近十年来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喇叭、发动机以及刹车声严重影响着道路周边的人的工作和休息。由于船舶、火车、飞机的嗡鸣声可以达到100分贝以上,对其延边的居民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工业噪音主要指工厂各种设备运转所产生的声音。如研磨机、切割机、柴油发动机、机床整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较高声级的声音。恶劣的声环境会降低工人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其身体健康。如果为了节省成本而不加以治理,必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施工噪音源自施工机械发出的噪音。建筑噪音主要集中于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以武汉为例,近几年武汉处于快速发展之中,5000多个工地同时施工,遍布城市各个地区,桩锤、锤钻和其他机械撞击的声音不绝于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社会噪音多见于人们的社会活动产生的噪音,以及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尽管这些设备声音的水平不高,但是因为人们现今居住相互毗邻,其居家活动很容易影响到周围居民的学习和休息。
二、噪音污染的危害
(一)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
科研发现,如果人们在85分贝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大约10%的人将会失聪。而长期处在9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9%;而当噪声高达120分贝时,人会感到耳内剧痛;而更高分贝的噪音将会造成耳蜗内的感声细胞的永久性损害。
(二)噪音使工作效率低下
当噪音分贝值较低时,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对工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不大。然而当噪音值超过85分贝,工人便会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大大下降。
(三)噪音引起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病变
噪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强噪音会使人的心律失常、血压升高,使人罹患心肌梗死和高血压的风险增加;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如甲亢、月经失调等。人长期处于强噪音的环境中,会出现头痛、头晕、疲倦、烦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经常性噪音还会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胎儿畸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功能减退等症状,导致厌食、恶心,增加肠胃疾病的发病率。
三、国外城市噪音污染防止制度
美国对噪音源的立法控制采用多轨制。除在控制噪音的法律法规中专门规定外,还通过交通法规、鞭炮、爆竹等法规对噪音源加以控制。例如,美国交通法规中规定禁止车辆清晨在街道上鸣笛,如果鸣笛则不仅违反了噪音法规,而且违反了交通法规。
由于社会生活噪音更容易影响人们学习和休息,易引起邻里矛盾,多发但发生时间不特定,难以取证且情形多样化等特点,美国的噪音防治法对此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使之对社会生活的噪音的规制更具可预测性和可行性。如广播、电视、音响、乐器及类似设备和扩音器的声响;欢呼声、呐喊声、叫卖声;动物或鸟类的叫声等分类。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以上噪音的,则违反了噪音防治法。
美国的噪音污染解决措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受到噪音污染的人既可以依据法律法规直接向法院,要求邻居停止噪音或者减轻噪音,并且要求金钱赔偿,也可以请警察过来处理,还可以通过社区规约等达成的协议进行调解。中国台湾地区对噪音污染防治的规定,除了涉及到一般来源地噪音污染外,还充分考虑到了人民的民生、风俗方面的特殊情况。
四、我国噪音污染防止制度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引进和开发工业设备,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于此同时产生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此我国1979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其中原则性地规定了交通运输、工业和城市区域的噪音防治问题,随后1979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布了《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以及国务院颁布的若干单行法规,构成了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止法律体系。
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首次提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理念的推动下,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建设进入新的纪元。1996年首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颁行,随后国家环保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标准,工业、交通、铁道和公安等部门也制定了专门防治噪音污染的行政规章,许多省市也相继出台防治噪音污染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一改先前只在专门性法律法规中规定防治噪音污染的单一格局,实现了防治噪音污染的多元化格局。
(二)不足之处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噪音污染防治体系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噪音标准的规定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标准,以及法律责任机制不健全。《环境噪声防治法》中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了噪音的概念和门类,以及对产生噪音污染的个人和企业加以处罚。而将对噪音污染的具体标准的规定交给了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由于缺少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声环境标准,各部门和地方的规定显得凌乱不齐。行政机关对噪音污染防治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当公民向行政机关寻求救济的时候,频频出现相互推诿,执行不力的情况,最后不得不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而在民事诉讼中,又由于缺乏具体标准而难以认定和确定赔偿数额。
五、完善中国噪音污染的防治对策
(一)加强公众对声环境保护的意识
对声环境保护的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保护声环境的认识、体验与行为倾向。
仅在人们对人其与声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理解的情形下,环保意识才会形成,即环保认识是环保意识产生的基础。
根据调查研究,人们现有的环保认知相当有限。虽然在调查中有61%的人认为噪音污染“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但是这些人中普遍认为噪音污染的源头应该是企业、工地、交通和周边邻舍,而很少注意到自身在声环境保护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在“是否在深夜看电视会调低声音”的问题上,只有31%的人表示肯定。并且绝大多数人认为,治理噪音污染的责任应当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
由此可见,现阶段人们的声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提高人们的声环境保护的意识,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利用新闻媒体传播。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于1998年联合进行的全国公众环境保护调查中显示,79%的公众是通过新闻媒体获取环保信息的。另外,通过学校教育也可以对环保意识的形成产生积极地影响。调查显示,在中心城区的24岁以下年轻人群体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远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群体,而其中70%的少年的环保知识来源于学校课堂。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人们环保认知,进而形成主动消音减噪,维护声环境质量的环保意识。
(二)完善噪音污染的法律规制体系
1. 完善噪音污染的立法
(1)增加对低频噪音的规定。根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在以住在、学校为主的区域以及乡村居住环境的噪声标准值,白天与夜间分别为55分贝和45分贝;商业、工业区的噪声标准值,白天与夜间分别为60分贝和50分贝。城市中交通干线两侧,白天噪声的等效噪声值为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相关法律只规定了噪音值的最高限值,但是对于低频持续噪音却无涉及。相对于让人突感不适的偶发高频噪音,低频持续噪音扮演者隐形杀手的角色。
(2)增设“噪音污染罪”。刑法修正案(八)对第三百三十八条的修改,足以反映出现今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声环境污染虽然不像一般环境污染,存在难以恢复环境原状的情形,但是仍然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甚至重大的危害。在传统的法律救济方式之下,受害人只能通过民事、行政救济来补偿受损害的利益,但这些手段都不足以惩戒那些为获取暴利而故意违法者或惯犯。许多国家的刑法典中已经规定了“噪音污染罪”。例如德国刑法典第三百二十五条规定了违法产生噪音足以危害他人健康或危害他人健康的,最高可以处5年自由刑,以及过失造成噪音污染的,处相应的刑罚。将“噪音污染”入刑,反映了我国对治理噪音污染的重视,同时也使得对噪声污染的惩治有法可依,发挥了刑法作为最严厉的处罚手段对社会的保护作用。因此,建议在《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之后增加第三百三十八条之二:“噪音污染罪”。
2. 完善噪音污染的行政执法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中商业活动中以噪音方式招揽顾客等社会生活噪音,以及装修装饰等建筑施工噪音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工业噪音和文化娱乐场所产生的噪音由环保局负责;城市市区内组织大型娱乐、集会等活动产生的噪音、从居室内发出的扰民的噪音以及使用广播器材产生的噪音由公安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噪音则由交警部门负责。
行政机关对噪音管理的职能虽然各部门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但对各类噪音的管理划分上又存在相互交叉的现象,加之宣传不足,绝大多数公众难以了解其权限。导致给人感觉许多部门都在管,但又不知具体归哪个部门管。建议设立类似行政许可中的一个窗口对外制度,即存在多个行政机关分别管理不同种类的噪音污染时,确定一个行政机关统一受理对噪音污染的投诉,然后由行政机关依据其职能划分予以转送。这样既能解决公众对管理机关的权限划分不明,又能防止管理机关相互推脱不作为。
(三)完善政府治理噪音职能
1. 建立防治噪音污染的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是行政机关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相互沟通和信任的一道桥梁,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有效法律措施。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心的道路边设有噪音自动检测装置,可以显示当时当地段的噪音分贝值,该项措施是城市噪音污染防治的一个创新之举,既可以供市民和车辆随时了解该区域的噪音污染情况,又可以作为有关部门治理噪音污染的重要参考。然而,该项举措的局限性是,所有测得的噪音值数据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可供查询的网络图,信息的受众只限于处于噪音检测设备附近的市民,信息的接受方式也仅限于观看路边的显示屏。
在噪音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上,英国曾经推出了一项名为“噪音地图”的在线服务。即对地图上的企业、商场、机场、道路、铁路的噪音水平,用不同的颜色予以标注,最高级别的噪音污染标注为深红色。网民只需将需要查询的地区信息输入查询栏,即可得知该地区的噪音污染程度。如此便可供准备出行的市民作为选择道路的参考,也可最直观的反映该地区噪音污染治理效果。建议我国大力推行该“噪音地图”的信息公开项目,同时在学校、广场、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地区增设噪音自动检测装置,以便该信息形成网络,更有效地保障公民的权益。
2. 政府积极参与消音减噪
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公民适宜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重要的社会职能。行政机关不仅应当依法惩处造成噪音污染的企业或个人,而且应当主动、积极地参与噪音的治理,减少噪音对公民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广泛将隔音板运用于轻轨和城市快速车道两旁。但是对于社会生活噪音以及工厂的噪音,很少主动投入资金进行控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此方面消音设备的研究投入,以便改善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另外,在机场四周减噪防音林带,在街道两旁种植树木,既能吸收二氧化碳,而能起到消音减噪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俭,朱喜钢.美国城市噪音控制与法律救济[J].城市问题,2004(1).
[2] 李迅,刘俊肖.完善中国噪音污染防治立法的思考[J].资源与产业,2006,8(6):94-97.
[3] 李咏.论我国城市噪音污染防治的制度现状[J].法制与社会,2009(3):290-291.
[4] 李宁宁.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J].学海,2001(1):121- 124.
篇4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病人监测、治疗、护理的重要场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在icu的使用,使icu的噪音不断增加。凡是不悦耳、不想听或足以引起人们心理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统称为噪音。国际噪音协会规定,日间噪音应低45 db,夜间噪音应低于20 db。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白天病房较理想的声音强度应控制在35db~40 db,若超过50 db~60 db时则比较吵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逐渐开展,环境、噪音等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解icu病房噪音发生的原因以及制订有效的防护对策,笔者对进入icu的相关人员进行有关噪音污染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为进入icu人员153人,icu医护人员以及进入icu的其他科室医护人员62名,其中男37名,女25名,年龄21岁~58岁;入住icu清醒配合的、能读能写的病人91人,其中男46名,女45名,年龄45岁~72岁。
1.2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是否存在噪音污染,噪音的来源、程度以及是否影响工作休息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53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
2 结果
本文由收集整理
本研究显示,认为不存在噪音污染21人,认为存在噪音污染129人;存在噪音污染其噪音的来源:来仪器设备86人(66.6%),工作人员35人(27.1%),其他病人22人(17.1%),电话17人(13.2%);认为噪音对工作休息有影响112人(86.8%);有认为噪音对工作休息无影响17人(13.2%)。
3 讨论
3.1 噪音对人的影响 噪音是指人们在不同环境中判断为不需要或有干扰的声音,可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心理反应。二者常同时发生,互为因果。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由这些系统所调节的部分器官和组织参与完成。心理反应是指在噪声源的作用下首先产生情绪改变,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表现为交感神经亢进,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躁、失眠等,还可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不仅影响病人而且使医务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还可因分散注意力而致差错增多,另外噪音还可对语言产生干扰,使沟通的语言的清晰度降低,从而使沟通的有效性降低。本调查中显示,有129人认为有噪音,其中有86.8%的人员认为噪音对自身造成了影响,有失眠、焦虑、疼痛加剧、高血压、心率失常等症状。
3.2噪音的来源从本调查中发现,虽然工作人员和病人所处的角色、当时的心境不同,但是对噪音的来源以及影响的认识相似。通过分析,噪音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病房内仪器设备所产生的噪音,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以及其本身所发出的声音,负压吸引器开启后的声音,吸痰的声音,推治疗车的声音,空调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高达60 db~80 db,本调查中这类噪音在icu是噪音的主要来源,占66.6%。②工作人员的说话声:一是与工作无关的嬉笑声;二是多人抢救病人时说话声,以及器械的碰撞声,这类声音高达65 db~85 db,尤其是第一种声音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发出,有时高达75 db~90 db。在本调查中,由工作人员所引起的噪音占27.1%,在噪音来源中位居第二。③其他病人发出的声音。icu是危重、大手术监测治疗的重要地方,并且现在病床的布置大多为大厅式,一个房间有4个~8个病床不等,病人因烦躁不安、疼痛等不适所发出的噪音会使病人相互影响,这类噪音可达60 db~90 db。在本调查中,这类噪音也占17.1%。④与电话有关的声音包括电话铃声及通话声音,这类噪音也高达70 db~80 db,尤其是后一种情况尤为突出,不容忽视。
3.3防护对策
3.3.1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科室的仪器定期的检查、检验、维修,有条件的尽量淘汰部分陈旧的,力求消除异常噪音,对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设置的报警声要统一、并尽量低,尤其是夜间,有报道显示,突然而意外的噪音,仅高出背景声30 cu3就可引起在场人员的惊愕反应,对于治疗车,病床轮轴,要经常擦油,减少与地面的摩擦,吸引器不用时要及时关掉。放置仪器应尽量避免放在头部。
3.3.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 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才能确保行动自觉遵守。要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严禁在上班时间讨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真正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对外来进入icu的人员要严格限制,加强管理。对于屡教不改的,可以适当的给予经济处罚。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尽量集中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关心体贴病人,加强沟通,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感。根据病情适当进行背部按摩,卧位保持舒适,对于紧张、失眠可以适当的给镇静药、安眠药,充分保证病人的休息、睡眠。
3.3.3减轻病人的疼痛及不适感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及时消除病人的疼痛等不适感,满足其身心需求。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病人,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遵医嘱适当的镇静,在抢救危重病人时,要拉上屏风,注意隔离,有条件应设单间,尽量避免其他病人在场,以降低噪音对其他病人的影响。
3.3.4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病人的应激能力对于出现异常声音时要做好解释安慰,对于过度紧张的病人可分散其注意力,如给病人听音乐,以创造新
转贴于
的视听感觉。有研究表明,音乐提高多种病症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病人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
3.3.5改善病房的环境现在icu大多为大厅式,无隔音、隔离装置,为现在要求较多的病人带来了不便。若条件允许,在设计是采用防噪音措施,如吸声材料等,布局要合理,每张病床要留足够的空间约20m2,床距2 m以上,并设有一定的单间。
3.3.6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 护士要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熟练配合医生有条不紊抢救危重病人,避免慌乱。另外,护士需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控制亚健康状态,并补充体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3.3.7适当控制使用电话将电话尽量移到离病人稍远的地方,电话铃声调至可以听见即可。医护人员上班时间不接听私人电话。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内涵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理念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提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阶段。长期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经济模型,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特别作为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建筑行业,实施绿色施工刻不容缓。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内涵
随着国家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的提出,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提高,使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更趋于合理性,同时在施工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减少不可再升能源的消耗,把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使建成的建筑更具节能环保性,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绿色施工技术具有项目单一性的特点,即是绿色方案的实施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所处的不同环境进行设计;绿色施工技术具有统筹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复杂的施工工序,为了保证施工工序的优越性需要进行充分的协调;同时在绿色施工中,在施工的全生命周期内都需要保证所采用的技术具有先进性,组织管理方面具有高效性,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在绿色施工中需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工程的进展进行实时的了解,另外绿色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所以不确定性较多,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使施工的目标与经济、社会、环境目标相统一。
二、现代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时对管理的要求较严格,所以需要有较好的管理制度,因为在绿色施工技术执行过程中管理者为执行的关键,所以在绿色施工中需要建立各个部门与参于者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同时管理方案和制度的制定都需要以绿色施工理念为指导,从而在施工中可依据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保证绿色施工技术得以具体的贯彻执行。
1、环境保护
施工时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一些措施减少危害的产生,以下问题出现时,应着重进行处理:
建筑项目施工进行时,因为工程需要会使用一些化学制剂或是有毒有害的工程材料,对于这些施工现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回收,必须是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禁止施工单位私自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施工进行时,施工现场会出现裸土现象,要立即对这些地方采用砂石覆盖或者种植速生草种等措施,以便降低土壤侵蚀现象的发生。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现象严重,为减少发生频率应在施工时建立地表排水系统、对斜坡进行稳定,同时采用植被覆盖等综合手段降低土壤流失,在施工进行时,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对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这些前期不处理会在后期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施工进行时,施工现场的沉淀池或化粪池等要及时进行处理,清楚池子中的各类沉淀物,然后委托拥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理,避免造成施工出现问题以及环境污染。
2、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临时设施的选址和建设面积设计参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人员编制和进度控制计划确定,具体要求可以参照附录表格执行(仅供参考);临时用房优先采用已有建筑,如果不能则采用活动板房,优先采用两层以上的板房;在临时设施的占地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土地的使用率,避免占而不用现象;临时道路的设置以满足施工要求和消防要求为标准,避免道路设置过宽以及在不必要的地方设置,道路宽度以附录表格为参照,一般单幅路面≤3.5m,双向路≤6m。
3、噪声控制技术
在噪声控制方面,我们把现场机械加工和进场车辆装卸货物施工现场噪音、模板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施工作业面噪音作为控制重点,实施全员噪音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严禁在中午(12:00~14:00)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由于施工中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在向建设方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取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现场机械加工噪音:平面布置规划时,在考虑机械加工棚布置运输经济性的同时,考虑噪音控制,尽量使木工加工车间、混凝土地泵车间等大的噪音污染源的位置远离居民区一侧。所有机具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合格后方可进场,严禁机械带病工作。加工车间设置封闭防噪音加工棚,维护结构采用复合泡沫石膏隔音板作为隔音屏障,操作工人配置了耳塞,规定了操作灯控指令,实现了噪音控制指标和对操作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保护。
进场车辆装卸货物噪音:和材料供应、租赁分包商签订了噪音控制协议,场区内车辆禁止鸣笛,尽量把车辆进场时间限制在居民休息时间之外,对于钢管、模板等周转材料倾倒的卸货方式进行了限制,和现场的材料防止二次搬运、二次用工整理管理相结合,规范卸货、码放动作,减少散料冲击车厢及卸料场地发出的噪音,保证了噪音的控制。
模板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施工作业面噪音: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时,不得振动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锯片运速不能过快,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应使用合格的电锤,及时在钻头上注油或水。对施工作业面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维护,并采取控制作业时间的措施。
4、控制扬尘
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是污染大气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控制扬尘的措施。如在运输易出现飞扬、散落、遗漏现象的物料时,应对车辆所装货物采取严密的封闭措施;在施工现场的合理区域设置洗车槽,以保证所排放的污水不会污染道路,车轮泥巴杂物等污染道路;在土方作业、安装装修、结构施工、拆除临时构建物阶段时,应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而采取清理积尘、洒水、高压喷雾、围档等防扬尘措施。场内泥土地种植绿色植物,合理硬化场地道路。
5、控制水污染节约用水
根据施工现场中产生污水的不同情况,实施与此相对应的防控措施,如设置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等;对排放的污水进行水质监测,并出具权威的污水检测报告,确保污水排放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要求;对涉及有毒性的油料和材料的存储地,应设计密封严密的隔水层,认真做好防渗、防漏处理。
节约用水,收集基坑降水的水,采取措施收集雨水,可用于洗车、混凝土、砂浆的搅拌及保养,场地洒水,厕所冲洗等。
6、节电措施
职工宿舍内安装专用电流限流器,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办公区域、宿舍区域、施工现场推广采用节能灯具。在生活区安装太阳能,配合电热水器使用。夜间施工现场照明采用2000W节能灯(双次镇流变压)。办公区采用T5直管节能荧光灯。施工现场临电设电,中小型机具拟采用带有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
结束语
绿色施工技术也在这个时代也应用而生,成为现代建筑学领域倡导和推广的革命之一。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可持续的建筑工业的重要组成。在施工阶段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桑峰高凡浅谈建筑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科技致富向导,2012
篇6
关键词: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性较大,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力度,优化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方法,保障噪声防治的实践性,强调城市噪声的防治水平。城市噪声污染的类型较多,需要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实际情况,确保防治策略应用的价值,进而科学的解决城市噪声污染的问题,维护城市环境。
1城市噪声污染分析
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较多,导致多个方面潜在城市噪声的污染风险。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现状,例举比较常见的污染类型,如下:
1.1工业噪声污染
工业噪声污染的影响较为明显,具有固定污染的性质,工业噪声的污染面积大,尤其是城市建筑的过程中,存在大范围的工业噪声[1]。我国许多城市非常注重工业生产,工业噪声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制约工业发展的速度,导致城市生活面临严重的噪声干扰。目前,工业噪声污染成为城市噪音中的主要影响来源,同时属于重点控制的部分。
1.2工程噪声污染
工程噪声与城市建设存在直接的关系,此类噪声污染并不是集中在某一特定的位置,而是根据城市建设工程的建设逐渐产生,仅仅出现在工程建设的周期内,一旦工程建设完工即会消除。工程噪声污染的力度大,短时间内的危害性非常高,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冲击性。
1.3生活噪声污染
生活噪声污染较为频繁,基本是由居民生活引起的,包括居民日常的活动。生活噪声污染中比较常见的有:媒体声音播放、房屋维修等。
1.4交通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是指城市中的交通工具造成的超出安全标准的声音。交通噪声污染中最为明显的是地面交通引起的污染,如:汽车、火车等,其对城市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
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也是噪声防治的基本依据,降低城市噪声的污染力度。
2.1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源
城市噪声的污染源较多,零散分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声音的安全标准,全方位的控制污染源,一方面管理城市噪声污染源,另一方面限制声音标准,所以针对城市噪声污染源,提出几点控制方式,如:(1)规范城市建设,联合城市各个部门,做好噪声监管的工作,各个区域的噪声达到安全标准后才能排放,落实环境保护中对噪声的要求;(2)积极检测城市噪声中的污染源,明确污染源的基本性能后,治理污染源,提高噪声污染的控制力度;(3)监督城市噪声污染中的违规行为,以免演化成污染源,降低噪声污染源的影响性。
2.2控制城市噪声传播途径
城市噪声传播属于重点控制的内容,可以按照城市噪声的级别,设计合理的传播控制方式[2]。例如:某新建城市在规划时,对新建区域实行噪声控制,主要是控制噪声传播的途径,降低城市噪声的干扰性,针对噪声控制困难的项目,尽量安排在远离市中心的位置,集中治理噪声传播。城市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减轻了噪声治理的压力,发挥噪声传播控制的积极性。
2.3控制城市噪声接受方
城市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噪声接受方的主体是城市居民,由此应该结合以人为本,严谨的控制城市噪声接受方,保护居民的健康并完善生活环境。我国城市建设中采取绿化、隔音措施等方法,减少接受方的噪声分贝,避免居民受到噪声危害。城市噪声接受方需要采取治理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科学控制噪声的优势,改善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环境,推进城市建设的安全发展。
3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
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分析,综合规划防治策略的应用,提升城市噪声的防治力度,改善城市化建设的环境。
3.1完善城市噪声控制的法规
我国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立法的方式防治城市噪声污染,落实法律、法规在城市噪声控制中的应用[3]。我国在城市噪声污染方面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法规,但是缺乏完善性,所以必须按照城市噪声污染的需求,细化防治噪声污染的法规内容,提高城市噪声控制法规的完善性,最大程度的控制城市噪声,还要保障噪声控制法规的实施力度,不能仅仅依靠表面工作,更重要的是将法律法规实施到位,渗透到城市噪声污染防治中。
3.2严格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
针对上文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提出防治噪声污染的策略。首先是工业噪声防治策略,在工业噪声的发生源上安装消音装置,用于控制噪声源的传播,例如:某城市工业企业中统一了噪声污染的控制,机房、厂房等部分,全部加设了吸音装置,防止噪声外传,该企业的管道、排风等噪声源部分,安装了噪声处理装置,安装后检测声音在5dB-8dB的范围内,该企业要求机械类噪音在消音、吸音装置的作用下,应该达到10dB-40dB的标准;其次是工程噪声防治策略,根据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进度,安排噪音污染防治,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工程建设的力度,规范工程建设,消除工程中潜在的噪音污染;然后是生活噪声防治策略,由社会部门对生活噪声进行控制,利用宣传、教育的方式,解决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城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生活中的自觉意识;最后是交通噪声防治策略,按照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重点防治交通噪声源,配合传播控制,在交通噪声严重的地方设计屏障,规划出特殊位置禁止车辆鸣笛等。
3.3合理规划现代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非常快,各个城市都面临着规划建设,由此增加了城市噪声污染的压力,为防止城市发展中的噪声污染,必须合理规划现代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化建设的结果,避免城市建设中出现矛盾,用于防止城市建设中的噪声污染[4]。我国城市建设中逐渐意识到噪声防治的重要性,遵循城市结构的具体要求,规划不同功能的城市区,体现城市规划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价值。
4结语
城市噪声污染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污染源,其对城市环境、居民健康等都存在明显的影响,根据城市噪声污染的分析,合理规划城市噪音的控制方式,同时配合防治策略,降低城市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度,缓解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危害,保障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力度,加强城市化发展中的经济控制,以免影响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昊.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2009,32:97.
[2] 郑细妹.中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1,09:31-32.
篇7
关键词:施工;节能环保;重要性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人均可采储量不丰,建筑用能巨大,大气污染严重,建筑节能对建筑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实例: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区整体搬迁为例。项目位于株洲市云龙新城,项目区内有居民住宅和厂房,现状用地主要由水田、山地及水塘构成。周边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环境条件较好。整个项目计划都贯穿了节能环保意思。建设期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污水、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和节能(建筑节能、电气节能节水措施)措施。是建筑施工中成功的案例
1.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因各施工企业环保意识不够强,对于因为施工而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企业对于环保问题视而不见,使得建筑在施工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到施工初期所喊出的节能环保口号的落实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基础管理。
1.1施工噪音扰民。很大一部分建筑工程所处的位置基本上是在城市中或者城乡结合部,这些地点比较突出的共同之处在于居民的相对集中。我们从以人为本这一点上来考虑,噪音实际上造成了对施工点附近居民的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影响。特别是一些工程为了赶工期,夜间突击施工,这种影响更为严重而恶劣。根据统计结果,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噪音扰民而遭到投诉的建筑施工单位数量,在2011年达到数以千计。
1.2建筑垃圾的隐患。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的时间实际上是始于工程拆迁,接下来施工过程正式开始,原料耗费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垃圾,特别是工程主体进行施工时,因为没有妥善的办法处理建筑余料废料,往往造成建筑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而不能进行及时的垃圾转运工作还会给施工质量与施工工期带来诸多麻烦和隐患。
1.3没有负责任的环保意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当然属于成本管理。企业在施工中因为成本控制的需要,往往最先放弃的就是环保要求,在垃圾的清理与转运中,不甚重视环保需求。加上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有害有毒的原料没有严格控制,一方面让原料加大耗费,另一方面原料的泄露也让附近环境受到污染。而当施工企业在事后不得已处理以上产生的遗留问题时,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
1.4没有科学的节能排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高效合理的排减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过程合于环保要求,可是很多施工企业没有能够切实掌握现代化科技排减技术,甚至专业管理方面的制度人员安排为空,在施工实际中没能把排减工作做好,使工程产生了环保上的负面影响。
2.能环保的重要性
2.1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同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和期望值也在日益增加。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用能量的增加,尽管已经做出了多方面的减排努力,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仍然在快速增长,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国,而且还将继续增加。为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为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环保意识,合理利用资源,注意生态平衡,贯彻节约用地和节能节材的方针,重视废弃物的综合合理利用,从开发性治理的角度考虑问题,使研究开发与环境治理更加协调,更符合环保要求。
2.2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墙体、门窗、屋顶、地面以及采暖、空调、照明等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新的高效保温材料、密封材料、节能设备、保温管道、自动控制元器件大量涌入建筑市场。新的节能建筑大量兴建,加上既有建筑大规模的节能改造,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谁更早地看清楚了这一点,谁就掌握了主动,在日后的竞争中占有较大的优势。
2.3我国是能源紧缺的国家
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2)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3)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4)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目前,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已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约占25%~40%。因此,建筑节能成为节能的重点。
施工中节能环保的措施
3.1企业要强化环保管理工作施工中因为对于环保问题不甚重视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并不鲜见。建筑工程里的环境保护问题,早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管理与技术处理问题。它涉及到的其实是施工的质量管理直至安全管理问题。因此,强化工程项目环保工作,组织专门的机构与人员对环保问题负责,制度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这其实是环保工作落实的具基本而有效的办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1加强环保设施构建。在工程施工的过程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集中于排减设施建设,电力设施安排,通路物流运输、运输工具的合理停放,施工工具的储备地建设等。而对于那些深具污染性与危害性的设施更是要严格管理整治,从源头上进行防止污染蔓延的工作。3.1.2科学处理与二次利用弃旧材料。对于因为拆除而产生的建筑垃圾,还有施工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工程管理者和相关责任人员要注意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对可以转化再利用的材料进行科学转换,不但能保护环境,亦且能节约成本。而且无形中可以为工程节省时间,对于那些彻底不能再用的垃圾,要选择合理的清除办法予以处置。3.1.3对施工者进行环保培训。对所有参与到工程中的作业人员都要给以培训,使之树立起工程要和环保相结合的意识。特别是对于工程附近的绿地还有生态环境要尽量减少破坏。要根据施工图纸以及现场实际的要求,尽量避让开绿地,不因为盲目满足建筑的构造要求而造成生态失衡。要培养所有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成立专门机构对环保问题进行动态研究,对于建筑与环境发生的冲突要采取合理的办法不偏倚地给以解决。3.2建筑工程环保细节处理3.2.1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能在施工中再利用的给以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尽量给以分类处理。3.2.2施工场地要做绿化和硬化处理,经常采取洒水等办法减少粉尘污染。如果一定要在粉尘中完成的工作,尽量做好封闭工作。3.2.3封闭脚手架,防止污染物泄露出去。3.2.4坚决杜绝向施工范围之外抛掷垃圾,施工运输车需由专门人员清洗。3.2.5加强噪音控制,尽量用低噪音工艺,发现噪音,及时处理,噪音避免不了时,要率先向当地管理部门提出申报。3.2.6排水设施建设明确,以保障工程中出现的废水有流畅的排除通道,工地坡度地带有排水渠,明沟上面要加盖钢板防护。4.总结
建筑工程里的环保问题,早已经不是新鲜之谈,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把建筑环保工作做好,是我们专业工作者的责任义务所在,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更为切实合理的解决办法,为我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贡献,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1林海燕 《施工阶段节能问题的落实分析》[J].建筑科学,2006,(9) 5.
篇8
最新的调查发现,办公室桌面上的细菌数量比卫生间里的细菌数量多400倍,电话、水龙头、门把手上面细菌更是“无所不在”。通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不至于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太大的麻烦。但是,如果人的体质较弱、抵抗力较低,就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发生疾病。特别是有些人在办公室里经常一边操作办公用具(如电脑),一边吃东西,这样就很容易将手上沾染的细菌吃进肚子里,引起腹泻等消化道疾病,而常用手揉眼睛,则易引发眼部的感染等等。因此,我们每天到办公室后首先应该做的事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在开始工作之前,应用干净的抹布擦拭桌椅及其他办公工具,用拖把将办公室内的地面擦拭干净,不留卫生死角。
不要让饮水机变成健康“杀手” 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们通常饮用饮水机中的水,而饮水机内的水的加热是通过内置的热胆来完成的。这种内胆往往让饮水机的危害凸显:一是水在热胆内反复被加热,会变成含有重金属、砷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千滚水”,久饮会危害人的胃肠健康;二是内胆超过3个月不清洗,胆内壁上往往会孳生大量的细菌、残渣甚至螨虫,而饮水机的加热温度只有90℃左右,不足以杀灭全部的细菌,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三是饮水机的热胆会制造“硝酸盐”。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水中含铁、铝、铵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明显增加,而亚硝酸盐类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应定期使用饮水机专用的除垢剂清洁饮水机,坚持做到饮水机每隔3个月或者饮用20桶水左右就消毒1次,或者请售后服务单位的专业人员对办公室里使用的饮水机进行保养、清洗、消毒等,以确保饮水安全。
防止复印机或打印机的污染 复印机或打印机已成为许多办公室中不可缺少的办公自动化工具,然而它们所造成的污染也日益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产生影响人体健康的臭氧、氯氧化物和烟雾状物质。检测表明,在连续工作的复印机周围的空气中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臭氧的浓度超过安全标准2倍以上。长期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可使人的眼、喉产生刺痛感,并可引发支气管炎和肺炎,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等。如果室内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10毫克以上/每立方米,就会引发肺水肿。二是复印机和打印机内的黑色显影粉是一种多环芳烃和硝基苯(能致癌)的物质,在更换或添加显影粉时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和硝基苯的浓度会大大超过安全界限。三是复印机和打印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各种辐射,影响周围的环境。
要想减轻和防止上述污染,第一,要将复印机安置在通风条件较好的房间内,并安装排气扇,特别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禁止在封闭的环境中开机工作;第二,在需要更换和添加显影粉和清除墨粉时,最好请售后服务单位的专业人员来更换和维护,并且要小心操作,尽可能避免墨粉扩散;第三,操作人员要有自我防范意识,做好自我防护,自觉佩戴卫生防尘口罩,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高效的预防方法。平时可适当服用些维生素E,以保护机体不受损伤。支气管炎患者和孕妇不宜从事复印工作。
警惕办公室的噪音损害您的听力 办公室噪音主要包括冷气、暖气的送风声,周围同事的说话声,电脑主机、复印机、影印机、传真机运转的嗡嗡声,以及电话铃声等。这种低量噪音环境仍然可能会给你造成情绪上的压力。据科研人员测试,人在有办公噪音的地方工作3个小时后,其尿液中会含较高水平的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是人在承受压力时分泌的一种荷尔蒙。虽然空调、电脑、打(复)印机等的嗡嗡声及键盘声、电话铃声的音量不大,但多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就会对人体产生长时间、没有规律的刺激,使人的内耳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引发听觉疲劳、神经和精神系统失衡,造成慢性听力下降、情绪异常、食欲减退、易疲乏等问题。这种低噪音给人体带来的伤害不亚于高频率噪音,尤其是在电脑较多且面积不大的办公场所中,其污染和危害更为严重。在预防方面,控制噪音源是最根本的措施。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环境的确很难改变,因此,因地制宜的自我调理就十分重要了:一是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在课间或工间到户外适当地活动、放松一下;如果有条件,早上最好喝些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这对保护听力颇有裨益;二是尽可能做到每晚按摩耳部周围的穴位15分钟,或做做“自我耳穴保健按摩”,因耳部区域甚小,只要随意按摩就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自我按摩的方法是:洗净手,将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揉按(按摩)耳廓各区,每日1~3次,每区揉压10~30次,双手同时进行。用手指按摩完毕后,再用双手掌盖住双耳,轻轻按摩数次(正反向旋转),这样可增加耳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听力;三是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优质蛋白的食物,以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噪音伤害,提高人体抗干扰能力。另有科学家建议,可在办公室内播放轻柔、平缓的背景音乐,以消除不规律的噪声干扰,提高工作效率。
篇9
【关键词】助产士:职业危害:身心压力: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65-02
1 助产常见的职业为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助产士在为产妇做各种护理,输液,注射,连接吸引器时,受污染机会多,如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接生进行会阴缝合时极易发生针刺伤,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1而实际工作中,助产士不可避免的密切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疾病的机会更多。
1.2 物理因素 主要为噪音的影响。各种仪器如胎心监护仪,吸痰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由于疼痛,产妇在宫缩时往往大喊大叫,家属的关切,不间断的问候,甚至不经同意擅闯无菌区,这都容易干扰助产工作的正常进行。长期影响会导致心情烦躁,血压上升。
1.3 化学因素 产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存在着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洗手液极易导致皮肤过敏,溃烂等,含氯制剂.戊二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可刺激皮肤引起色素沉着,挥发吸入气道还可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毒现象,长期接触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人体危害极大。而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缓慢的,因此容易被忽视。
1.4 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助产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长期精神高度集中,特别是一些产程较长或是夜间的分娩,助产士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 致迷走神经兴奋,易患严重的胃病,而长期精神紧张可导致内分泌紊乱。随着我院分娩量的增加,工作任务愈发繁重;大多数产妇都没有分娩经验,产程中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助产士解答,加上导乐分娩的开展,家属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经常会遇到情绪激动,言行过激的产妇及家属,而助产士还必须冷静,平和的面对。(2人们对分娩的恐惧.焦虑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过高期望都对助产士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更会对助产人员进行投诉和谩骂,直接影响助产人员的心理和工作行为。产房是高风险科室,突况多,工作节奏快,夜班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超负荷状态。接生操作体力消耗大,因站立时间长可引起腰背部,双下肢及肩颈部关节损伤及下肢静脉曲张等。保护会阴时,腕关节负重易引起腕管综合症,腱鞘炎,再加上生活不规律,严重影响助产士身心健康。#调查表明,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工作压力情况与正常的护士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态差。
2 防护措施
2.1 助产士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树立安全意识,学习各类传染病的常识,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对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危险时,应使用防护用具。在进行肛查,人工破膜.阴道检查时均应戴口罩,乳胶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时,应带双层手套。接生过程中,必要时应佩戴防护镜,穿围裙,防护鞋。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尽量避免针刺伤或器械划破皮肤。若意外发生,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针对性的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做好登记及随访。如有血液,羊水等不慎污染面部或眼睛,应立即清洗面部,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手卫生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各种操作前后均应用流动水规范洗手。产房水龙头宜取脚踏式或感应式,防止交叉感染。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注意室内空气交换,以免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和各种废气在室内滞留。分娩结束,终末处理消毒产房,同时进行空气净化。
2.2 充分认识并重视噪音的危害 习惯性降低胎心监护仪的音量,做好各种仪器的保养,定期检修,以避免仪器老化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对产妇进行产前宣教,理解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应避免大喊大叫,保存体力有利于胎儿的顺利降生,以取得产妇的配合。限制产房内外闲杂人员和家属的闲谈,尽量保持产房内外环境安静。
2.3 对身心压力的防护 医院应加强对助产人员的编制,减少人员紧张带来的工作压力和体能消耗,实行人性化管理,为助产士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其自身业务知识及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预防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鼓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学会倾诉和宣泄心中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掌握一定的心理缓解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培养承受压力的能力,合理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压力,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助产士是个特殊的群体,其身心状况不仅关系其自身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对工作质量带来直接影响,为最大限度保护助产人员的安全,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作为从业的助产士,应充分认识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并积极防护,才能减少危害,保证自身健康。只有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才能更好地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筑企业;绿色施工;
“绿色”是一种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体现,是人类重视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今的建筑行业被世人称为日不落的行业,的确如此,因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建筑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向人类敲响环保的警钟,今天的世界信奉人权、环境至上,人们更加注重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去规范建筑施工行业的绿色施工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企业如何做好绿色施工问题。
1.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是一种工作理念,建筑的绿色施工是绿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绿色施工”的理解很简单,简单的理解只能满足关于绿色施工话题的一般含义。在学术界对于绿色施工概念和内涵的系统把握却要复杂一些,涉及到绿色施工的发展方向、施工环保认识的提高、绿色施工政策的制订、绿色施工指导与评价等众多问题。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绿色施工,减少环境污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实施绿色建筑概念,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步骤 。
2.我国目前建筑施工的污染问题
中国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和文化还相对落后。一些承包商在采取绿色施工技术时显得比较被动和消极,更有些人只是为了满足政府及公众的要求,在施工处于层层分包,管理不到位,形成管理上的脱节。表现为意识不强,对绿色施工的理解单一和片面,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相对滞后,一些企业还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环保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及规范的操作方式进行绿色施工。
2.1政府对绿色施工的审批制度不健全
在个别地区,地方政府过分注重政绩形象,在项目审批时,只重视地段、土地价格、各种证件,不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评价项目,更没有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衡量的标准,企业也没把这种绿色施工的能力做为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考虑。许多建设单位在项目申报立项时,只是考虑效益和利益,对施工的环保问题也很少考虑,至于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就很少问津了。在制约企业绿色施工方面,我国缺少法律的监管,这方面的法律相对较少,没有起到约束作用。同时,部分官员的腐败也是造成建筑企业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
2.2缺乏绿色意识
在当今追求自然成为一种时尚的年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但就有一些建筑企业追求快速发展,重视利润忽视绿色施工,导致建筑耗能巨大。业主方对绿色施工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行为时常可见,在招标文件中,没有将绿色施工作为一项指标进行评分,没有良好的环境意识,不给绿色施工以一定的权重,而是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拼命压价;由于建筑施工的特点,从事一线施工的人员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对绿色施工没有较高的意识,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表现淡漠,许多承包商错误认为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和方法会增加工程造价,绿色施工的经济性差也带来了推广的困难。对施工方法不予改进,对施工管理不予重视。如无声振捣、现代化隔离防护、节水节电等新型设备(施)等一般不予购买和采用,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和消极。承包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及最高的利润在规定时间内建成项目,这就决定承包商对以一些影响利润的投资都是抵触的。
2.3部分民营施工企业追求高额的利润
在建筑市场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直接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表面上一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热爱自然,可是思想深处和实际工作中,部分施工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环境保护问题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眼睛里是利润和成本,根本不考虑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表现为建筑垃圾就地倒放,临时用地不规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节约了成本,但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考虑,损失就巨大了,不利于长期发展。
一些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缺乏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造成重大浪费的后果 。
3. 绿色施工的应对措施
3.1绿色施工的声、光污染控制
绿色施工就是控制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泥浆污染、大气的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及声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等内容。其中基础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是最为严重的,建筑施工噪声占声音污染的5%,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在打桩机工作时,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A),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B(A),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电弧焊或闪光、涂料,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采用逆作法进行高层深基坑;基础打桩的过程中采取静压法施工,推行混凝土灌注桩等低噪音施工方法;使用高性能免振捣混凝土技术;采用大模板、滑模等新型模板以及新型墙体安装技术等。
3.2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的创新
建筑施工是传统性建设行业,大部分工艺和技术是传统保留下来的,施工方式中存在一些不符合节约能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等绿色施工要求的内容,坚决予以改进。首先要改进施工工艺技术,改革传统的施工手法,比如采取逆作法可以有效缓解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在基础打桩施工阶段,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干扰;使用免振捣混凝土等新材料,可以部分解除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更主要的是避免噪音的产生。其次是改善机械性能,实现环保的目标,选择和使用低能耗、低噪音机械,也是绿色施工的重要措施,能直接为绿色施工作出贡献。
3.3建筑的节能施工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缓解老龄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