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陶瓷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陶瓷艺术

篇1

关键词:陶瓷;艺术;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27-01

现代陶瓷艺术,亦可归类于现代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存在又同时传承了陶瓷技术这一文化传统精髓。在传统陶瓷艺术中非常注重形体与釉色光泽的关系,如若其中某一点不符合这两大要素将被视之为废品,人类发展最初的阶段出现了容器这一概念以来便出现了以中高温烧制陶器来作为日常储存容器之用,陶瓷器皿以功能性诞生,后来追求奢华的宫廷用品由各地方设窑厂来进贡陶瓷器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陶瓷作为器皿的单一存在,直到当代各种门类的装置与室外雕塑的大量使用,使陶瓷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走到了艺术的前沿。

当代陶瓷艺术,解构陶瓷的表现手法,单一的从选材,塑性开始到后期着色上釉,釉上彩或其他手法都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实现,同理在当代油画艺术当中把传统油画解构成光影,肌理,色彩和独立的黑白灰关系,其中的每一种都可无限的放大或者无限的缩小来作为艺术家表现题材的一种语言,这样的做法使作品更加的纯粹,更加新颖且具有视觉感官的冲击力度更强,在陶瓷艺术中也是一样。

塑形:塑形作为装置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也是陶瓷艺术作为新的装置艺术体系中一员的根本,手段一般通过光线与作品表面的关系来说明艺术家所要阐述的观点,也可用表面肌理的凹凸来体现,大致形体的塑造方面与雕塑无异,但与雕塑不同的是,现代雕塑可现取现用来制作,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直观的了解到最终的材质效果,而现代陶瓷则不行,在最初的塑性阶段仅仅只是塑形,对于最终出现的效果的把控性需要后面的几个要素同时进行,需要制作者对整个制作流程有很好的基础,在形的限制上也与雕塑不同,不能出现太过复杂的形体,尽量以简单的造型来说明问题。历代的作品中很多以片状的堆叠,简单几何结构夹带复杂肌理表面居多,单片式的作品也比较多,这样易于处理陶瓷技术上的问题。塑性完成后低温素烧,对形体进行最后定型,有些艺术家在素烧完成之后就完成了作品的制作。

釉色:在釉色的选取上,传统陶瓷手工艺人会制作大量的陶瓷色片,来直观的了解不同金属元素的釉质最终烧制完成会是怎么样的色彩,参考传统陶瓷的工艺即可了解,釉色的选取与形体的关系必须把握得当,釉质的厚薄与形体表面的肌理也同样有很大的关系,釉下彩和釉上彩的制作方法也各有不同,多用于物体表面彩绘和制作

但以上只是制作手段上的一些事项,而艺术创作而言,只有其手段只是纯粹的炫技,而技艺又不能达到古代官窑所烧制的瓷器的水准,就如同油画现实主义写实绘画,当代画家自知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这些写实已经走到顶峰无法超越且其功能性为纯粹再现已经被后期的摄影艺术所取而代之,这只是从纯粹的再现功能性的说法,而转入更加注重作者本身想法和观念的作品中同样映射到现代装置艺术上,艺术已经离开了其再现的作用,转而进入表达想法传递想法的功能性,语言的选择性也变得更加宽泛,现代陶瓷艺术便是其中之一,在选择好题材之后又正好在陶瓷这一传统语言中找到恰到好处的元素。

篇2

【关键词】陶瓷艺术装饰 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在中国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比如国画大师在瓷器上作画,便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陶瓷上,成为艺术的装饰的体现,通过陶瓷艺术装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陶瓷艺术装饰

天下间的器皿,通常都会采用装饰。中国陶瓷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史,其装饰性和器物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陶瓷文化艺术风格。在现代,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陶瓷艺术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现代的陶瓷艺术装饰通过传统的陶瓷艺术装饰的传承和发展,不但体现了现代的新技术,新表现,新手法,更是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丰富的材料,高超的创意,现代的观点加上现代化的制作工艺相融合,形成了现代的陶瓷艺术装饰作品。现代陶瓷更强调人文,实用,传承。在某种意义上陶瓷艺术装饰是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传统陶瓷文化,陶艺,可分为传统陶瓷艺术,和现代陶艺。陶瓷和陶艺两概念应该区别开,前者是偏向于传统或者是继承古代陶瓷发展路线;而陶艺则是现代艺术范畴的概念,指通过与古代陶瓷一样的材质,但是却通过完全个性和创新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对于材质的使用局限和审美的颠覆,前者为工匠审美而后者为艺术家审美。陶瓷艺术装饰文化的研究、开发、制作对中国传统文化集传承、推广作用于一体,本着挖掘、创新的基本方针,为打造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新的发展平台。

二、陶瓷艺术装饰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借鉴他国的宝贵经验,我们的陶瓷艺术装饰工作会更有成效。要让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深入了解陶瓷艺术装饰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陶瓷艺术装饰文化。弘扬陶瓷艺术装饰文化不是复古,不是排外,而是认真对待古代的、外国的一切先进的东西,善于利用那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很多人在陶瓷艺术装饰上似乎只是学一些皮毛,甚至是学了糟粕。要经过比较和鉴别,抓住陶瓷艺术装饰的精髓,把对传统文化的爱与陶瓷艺术装饰统一结合起来。

我国经济步伐大步加快后,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有大量的国外新型陶瓷艺术装饰作品涌入我国,带来了不同风格的文化元素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为我国的陶瓷艺术装饰设计打开了“走出去”的大门,陶瓷艺术装饰发展也在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朴素平淡,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也充分体现在陶瓷艺术: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陶瓷艺术装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艺术表现而反应在陶瓷艺术装饰上,甚至成为一种时代记录,比如最能表达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制造唐朝的艺术记录和唐人生活人文的表现。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装饰发展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

三、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陶瓷艺术装饰不仅仅只是一个艺术展示,它还担负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向世界推介优秀的陶瓷艺术装饰文化成果。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深刻的、多层次的、有厚度的文化,不能只满足于速食文化,不能让公众忘记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说到陶瓷艺术,便可令世界想到中国,这是一种深远的文化影响,是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比如中国具备有名的陶瓷艺装饰文化相当的多,比如平定古窑张文亮刻花瓷制作精良,丰润饱满,拙朴厚重,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陶瓷艺术装饰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各种国家级的国宝展示表明其不是凭空创造的,陶瓷艺术装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艺术装饰中具备代表性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陶瓷艺术装饰文化的发展和发扬,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陶瓷艺术装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只能在超越了单一艺术展示和结合传统才能存在,对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形成与巩固起了传承作用,因此陶瓷艺术装饰文化长期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精华。

结束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历经数次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依然生生不息.千百年来,质疑、反对、改造、甚至遏止,悉数上演,可结果呢?历史一直无声不停地大踏步前进,传统文化在奠定基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需要适应形势,需要发展,这就说到了创新.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先进的生命力,是基础之上的再发展.它需要传统做铺垫,需要从传统汲取营养,有r,还需要从传统摄取素材,而我们的陶瓷艺术装饰则更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当代中国陶瓷制作科技已不是优势,国际上一些新发明的陶瓷技术比我们更先进,而我们的优势在于传承下来的工艺,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合而为一,成为具备中国特色的陶瓷艺术装饰。陶瓷艺术装饰要想得到大力发展,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发扬,将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得到传承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菲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陶瓷艺术[J]艺术评论;2016(03).

[2]郑芳.浅谈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J]2007(04);.

篇3

中国传统陶瓷青花纹样是一种材质肌理的装饰,主要体现在雕、刻、划、印、釉色、彩绘等装饰手法与陶瓷造型相融合所呈现出的一种特有的美。然而青花纹装饰的布局、构图在陶瓷艺术中是十分讲究的,需要达到丰富而不繁杂,饱满而又分明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们在造型、装饰、题材三个部分对青花纹样进行探讨。

1.造型

青花纹样的造型各异,我们需要基于不同的载体表现其艺术特色。由于现代陶瓷艺术载体的多样性,其装饰纹样也围绕载体的造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表现现代陶瓷作品的意蕴美,我们需要注意青花纹样的造型与装饰之间的契合。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陶瓷艺术设计中构图设计严谨统一。从青花装饰的构图设计上来看,蓝色和白色的纹样穿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整个构图协调统一;从审美角度来看,为了装饰效果的需要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青花纹样造型。为了使造型富有动态美,形象层次清晰,青花纹样在组织图案造型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构图的主次、先后排列,这样才能使造型富有节奏的韵律美。

2.装饰

随着建筑陶瓷、生活陶瓷、陈设陶瓷、卫生陶瓷等多种现代陶瓷艺术注入人们的生活,青花装饰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呈现是整个设计界对青花图案的再现和文化的继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各个民族时代的物质和审美文化的标志。下面我们主要在釉色和纹样上进行分析。(1)釉色青花纹样的色彩很美,是一种单色彩绘,高贵中有质朴。其艺术特点和水墨画相似,在装饰时多采用青白对比的方式,特别讲究青与白的和谐关系。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领域,青花纹样以不同浓淡的色调进行装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整个图案细腻地跃然于面,并且极富层次感,呈现的效果甚至好过五彩。(2)纹样中国传统青花纹样种类有很多,大部分依然是线描的方式,可以分植物、动物、画配诗等纹样装饰元素。像龙、凤生动活泼的造型属于动态纹样,与其相反,植物、花草则属于静态的纹样。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青花的纹样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传统的青花装饰纹样以及文化元素与现代陶瓷艺术相碰撞,产生一种时空感,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3.题材

青花纹样的题材众多,有花卉、龙凤、人物等。除此之外,戏曲和小说也对青花纹样有一定影响,并且在陶瓷纹样上出现了大量戏剧故事,这充分体现出了一种温润的人文精神。

二、陶瓷艺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已经不同于传统陶瓷的表现手法,逐渐从“器”的概念中解脱出来,并且大量地运用在公共空间中。现代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各国在建筑、陈设、生活等现代陶瓷领域逐渐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具有现代装饰风格的陶瓷界面,将现代生活中对陶瓷艺术美的感悟和体会很自然地融入到了公共环境中。由此看来,青花纹样有很强的生命力,那么依据现代陶瓷艺术特性,它介入公共空间是一种必然的可能。

三、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青花纹样是现代陶瓷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其和现代设计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由于现代陶瓷涉及到陈设、卫生、建筑、生活等不同领域的陶瓷艺术,因此青花纹样需要在这种新的文化结构下延续它的审美价值。

1.陈设陶瓷

青花纹样在室内陈设陶瓷艺术上,一直是大众心中陶瓷的代表装饰。在陈设瓷中的应用多种多样,并且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了解青花装饰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发现有不少文人的诗情画意在室内陈设陶瓷品中得到展现,给空间带来朴素而典雅的氛围。

2.卫生陶瓷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青花纹样以其圆润的线条和简洁的造型用在卫生间的台盆、浴缸等陶瓷领域。在卫生陶瓷的外形和印花中可以看出浓厚的中国风,都散发着古老的中式韵味。青花纹样以其特有的艺术特性点缀着人们的生活,并且逐渐拉近了人与生活的距离。

3.建筑陶瓷

青花纹样在室内界面装饰中有所体现,在柱体、柱头等建筑结构节点部位也是很常见的。大多数的现代人追求的是简洁大方的装饰设计风格,而使用青花纹样,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在现代化的室内设计中,青花纹样借助于现代设计技术,装饰出的空间往往使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平静祥和之感。适当地将青花元素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不仅能够给沉闷的空间带来一些凉爽和清新的气息,还可以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空间。

4.生活陶瓷

不得不说青花瓷器最早起源于餐具的制作,如家中使用的青花盘、碗、茶具等。除此之外,像带有青花纹样的毛笔、砚台、笔架等一些文具类用品也属于生活陶瓷。其清淡的青花纹样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它就像恢复人们身心疲劳的艺术品一样,可以使人的心情得以安宁。使生活陶瓷不单单只是以日用品为主,更是在青花纹样的造型上赋予现代陶瓷艺术品新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青花纹样运用在陈设、卫生、建筑、生活等陶瓷艺术领域,都会使得人们的心灵得到抚慰。传统青花纹样与现代陶瓷艺术的碰撞,将随着中国陶瓷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逐步发展,并且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赋予青花纹样新的内容,带着它独具中国特色的陶瓷装饰纹样在世界陶瓷艺术中展示独有的风采。

四、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在现代化的陶瓷艺术设计中,青花纹样借助于现代设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创造出富有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对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的交流有很大的作用。

1.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设计的音符,并且色彩的情感语言对空间存在一定的指导作用。尽管青花纹样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但是青花纹样运用在现在陶瓷艺术中不仅对各种装饰风格有很大的适应性,而且青花纹样以其典雅苍翠的色彩还可以营造出朴素、明净、光洁的艺术效果,深受人们的青睐。

2.意境的创造

自古以来,传统青花纹样的本土特色在陶艺界独树一帜。它所营造的自然朴实风格一直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仅用两种颜色和优美的线条即赋予了青花装饰深刻的内涵。随着载体不断的创新,人们对意境美的要求不断提升,在现代陶瓷领域,传统青花纹样所创造出的反璞归真的艺术特色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不论是历史故事、戏曲、吉祥图案,还是水墨画,不一样的主题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都拥有原始的自然情调,并且传递出了不同的意境之美。

3.文化的传承

传统青花纹样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可以传达出不同时间、地点的文化意蕴,地域的延续性不被空间、距离所阻隔。它不仅具有实用、欣赏的功能,还融入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例如吉祥图案运用在青花纹样中,它作为一种装饰手法与同样有历史渊源的陶瓷相结合,更有了象征特性。青花纹样的文化是具有连续性的。它的装饰性格特点将会影响整个空间气氛带给人们的感受。文化延续性越好的装饰元素,其文化、经济反哺效果就会越好,互动性就会越强,反之其反哺性就会越差,互动性也会越差。所以青花纹样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能否传达给用户所追求的感受,是青花纹样设计语言在各种现代陶瓷艺术表达模式中能否成立的关键因素。

篇4

关键词:现代陶瓷装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审美价值

1 陶瓷装饰艺术的内涵

1.1陶瓷装饰艺术概念界定

现代陶瓷装饰艺术是将作品内容与形式寻找完美结合点的重要手段。因此,现代陶瓷装饰艺术审美的根源,就是其装饰的本质。对于“装饰”一词,古已有之,并且有着数种不同的解释,如《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孟光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可见,装饰一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着打扮、装饰点缀、装饰物品等几种较为常见的释义,但这些解释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使得人或物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即达到一种美化效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陶瓷装饰上追求变革与创新。

人们看到的陶瓷艺术品大多是经过装饰的。所谓陶瓷装饰,是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进行艺术创造,即陶瓷艺术家运用装饰规律和美的法则组织、安排陶瓷从器型到画面的关系组合,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视觉世界。例如,从原始彩陶图案可以看出线条在陶瓷装饰中的简单运用,虽然这种线条是稚拙的、草率的,但我们可以从这种随意的线条可以明显感受到人们意识的朦胧,以及一种对审美的原始时期的最初形态。通俗地讲,对于陶瓷装饰的理解,一般可认为就是对陶瓷器物进行修饰、打扮,它是通过釉色、纹饰来美化陶瓷造型,达到釉色、纹饰与造型的完美结合,用陶瓷装饰特有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创意。

2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要义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我国历史文明演化进程中历经各个历史时期人物的创造产生、汇集,并传承下来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也可以归纳地讲,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先贤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在观念文化中,在历代陶瓷装饰艺术中,人们习惯将常见的动物、植物等,用图案的方式装饰在器物表面上。有时用人们爱听的谐音表达一句话,或是用图画的形式把这句话表现出来,都能形成一幅富有吉祥寓意的作品,如许多陶瓷艺术创作者通过描绘“鹭”表达“一路平安”。历代遗存至今的大量陶瓷艺术品,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吉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也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得以传承、发展的载体。这也侧面反映了中国先民乃至当代人的观念文化和审美理念。

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物方面

许多历史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冶陶技术及陶瓷装饰技法的精髓,如商、周时代是以青铜器为时代标志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陶瓷装饰和青铜器饰相似,刻纹白陶的烧制成功是制陶工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制度文化方面

在制度文化方面,最典型的要数在题材运用方面,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在这段时间里,陶瓷装饰有官窑、民窑之分,如“龙”的题材一般都用于官窑,民窑禁用,这在当时已经形成一种制度。

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悠久的绵延不断的历史,以及丰富多彩的文明。

3 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1辩证统一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作用与陶瓷装饰艺术实现审美、美育的功用是辩证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功用在引导教育、教化,如《诗经》倡导“夙夜在公”,《尚书·周官》也有名言“以公来私民其允怀”倡导天下为公,以整个民族、社会、国家为重。而陶瓷装饰艺术则是通过含蓄的图案、纹饰加以表现某些思想、认识、理解乃至审美。中国美学思想是重“意”的。陶瓷绘画装饰则体现出美学中的“意”以古典美学为最高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反映着中国传统的陶瓷绘画的艺术本质。

如瓷界泰斗王锡良《黄山西海》作品如图1所示,作品流畅大胆,整个画面呈现一种“简约”的感觉。注重那种含蓄的美,展现自然恬静的感性韵味。随着陶瓷技术的进步,颜色釉与白胎的结合,粉彩艺术与雕刻、豆青、青花、开光等多种装饰技法结合,形成多种新的装饰形式,根据作品的要求,相互结合,达到整体设计效果,使瓷器装饰得更为完美。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秦汉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领域都有世界级的大师,其各篇佳作,名传遐迩,历久常新;书法、绘画、歌舞等艺术也登峰造极:许多科学技术在当时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陶瓷装饰艺术也出类拔萃,并且陶瓷装饰艺术也因当时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实现文化、艺术的“双丰收”。文化的繁荣促进艺术的发展,陶瓷装饰艺术的灵感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这在当代陶瓷装饰艺术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如21世纪初,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的粉彩雪景瓷板画《三顾茅庐》作品如图2所示。作者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故事情节的把握,对三顾茅庐这一故事回归到传统文化语境中进行梳理,在陶瓷装饰上,整个画面意境开阔、场面宏大而视觉中心突出,场景既符合历史真实意义,又调动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的寓意。在极其微细处彰显作者艺术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人物刻画方面,极其注重人物神情,求贤若渴是这件作品重点要表达的主题。在视觉效果上,在黑与白的苍茫间透露出极具绚丽色彩,给人一种恢弘而不失细腻的审美享受。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有陶瓷装饰艺术的精妙,也正因为陶瓷装饰艺术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的精髓才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3.2相互渗透的关系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而艺术种类、载体的不断丰富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到陶瓷装饰艺术领域,凸显艺术装饰中的文人雅韵,粉彩装饰中的文人画、山水画等。如现代粉彩艺人以竹林七贤、桃园结义、精忠报国、才子佳人、仙道神佛等故事传说进行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再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创作的粉彩作品《鱼戏莲塘》(见图3),以泼釉的“形”作为画面的主体结构,如泼釉形成的密集的枝干,再在其间穿插梅花;通过泼釉形成几个大的抽象不规则色块,在其间绘制花鸟,不规则色块因所绘花鸟不同而可以看作是荷叶或其他之物,这集中表现了对佛教“莲花”圣洁与自由心性的赞美。

3.3相互促进的关系

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促进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也促进了陶瓷艺术装饰的进步。因此,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如在现代陈设艺术陶瓷装饰中要求无论是图案纹样装饰形式或绘画装饰形式,无论表现题材是人物、风景、花鸟或动物,它都必须巧妙的在碗、盘、瓶、罐等器皿上进行构图,并且是和器皿冰融于水的结合,更好地以画美物、以物托画。从而形成了的装饰形式,配合陶瓷绘画的技法、工艺手段、工艺材料,形成了特有的陶瓷装饰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将其数千年的思想内涵以各种形式运用到陶瓷装饰上,并通过现代陶瓷艺术装饰技法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篇5

关键词:民间艺术;陶瓷装饰;运用

1民间艺术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民间艺术作为民俗文化及乡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形式。其存在方式具有历史性、地域性、生态性等特征,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一种文化创造。由于其多来源于民间的日常生活,因而也具有民间典型的大众性、生活性、民俗性特质。促使其起源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生活、民俗、宗教等人文环境及意识形态。民间艺术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反映着特定时期及地域人们的生活图景,既体现出某种造物文化,同时亦传达出相应的思想观念及审美意识。具体来看,民间艺术涵盖体系庞大,除了常规的年画、剪纸、皮影、刺绣等物质性的存在的工艺形式外,还包括诸多如戏曲、民歌、舞蹈等非物质艺术形式。

正因为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大众的日常生活,因而其艺术内核中包含了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剪纸艺术的题材,便主要选取自民间年俗、婚俗、节气等,是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又如版画、戏曲等,则多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评书、小说、故事的改编。通过赋予其艺术化的表演形式,进而丰富民间大众的精神生活。由此可以看出,民间艺术的文化性及艺术性总是伴随着民间生活化场景而存在的。从中可以提取出相应的设计、艺术、文学、语言等创作观念,这些对于艺术创作而言都是巨大的文化宝库。对于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并建构具有本土文化内核的艺术生态体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 民间艺术装饰艺术特征

2.1 图形的简洁概括性

形态化的艺术创作往往都需要对现实图象进行转化,这其中甚至涉及到设计学概念。在转化过程中,对形象的简化便是一种重要方式。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艺术创作是有意味的形式,是通过简化的方式得到的。”简化的作用不仅在于对物象形态抽丝剥茧的提取与概括,更在于转化的思维方式,其中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意识、情绪等。

民间艺术在装饰层面上所呈现的也是这样一种形态。受民间朴素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其对物象的转化往往采取去粗取精,避繁就简的原则,以高度概括化的手法,经过长期的传承与沿袭,形成轮廓化、符号化的视觉图象。譬如剪纸,在形态上并不追求高度写实性,造型、色彩均简化至纯粹,仅凭单色系的轮廓及线条,展现一种简朴之美。但事实上,这种简洁的表达意象却又内涵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象征吉祥寓意的典型视觉符号,如文字、图案、纹饰等。这也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文化意识形态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审美取向。

2.2 造型的心象性

所谓“心象性”,强调的是物象转化为艺术形态过程的主观性特征。其中,“象”源于《易传》中的“观物取象”。民间艺术发源并形成于民间,其发展形态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包括民间创作群体自身所固有的随意性特点。由于不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民众得以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创作实践。在创作过程中,大都按照自身的主观认识来对物象进行把握,仅凭观察和体会即兴而作。加之没有专业的艺术功底,因而只求会意,不求形似,率性而为。因而我们所看到的民间艺术装饰面貌大都风格迥异,不拘一格,洒脱自如。

此外,非逻辑性、时空错位等怪异的文化结构也体现出民间艺术装饰的“心象性”特质。创作者不受科学、严谨的历史、地理、思维辑的制约,甚至抛开美术创作理论中透视法、时空构成等形式法则的约束,仅凭自己的喜好和瞬间的即兴发挥,来表达一种当下的真情实感。譬如某些装饰图案并未遵循近大远小的空间安排,甚至刻意打乱逻辑次序;抑或采取变形夸张的手法,将部分造型扭曲处理,这些都是“心象性”的特征性表达。

民间艺术注重场景化的情景交融,民众的艺术创造并不是要极力追求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形色表现,而更多地在于对真实生活情态的传达。因而,这种创造既要体现一定的形式感,更需要承载丰富多彩的涵旨寓意。除了常规的物象寓意外,如石榴象征多子多福,龙凤象征喜庆祥和,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等,还囊括了许多地方性、民族性、宗教性寓意。此外,色彩的特征性搭配,亦成为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

3 民间艺术元素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体现

3.1 造型表现

现代陶瓷装饰在广泛借鉴西方自由表现主义的创作理念之后,开始逐渐建构起具有自身文化内核的艺术体系。其中一种特征性表现便是,创作者开始将关注视角边缘化。尤其是不少出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艺术家,尽管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但传统民俗在他们的脑海中烙下了挥之不去的乡土记忆。如故乡民居的白墙黛瓦、青砖石板、剪纸窗花等。这些意象都被创作者运用于陶瓷装饰的造型表现中。如刘颖睿的作品《青砖上的记忆》,以青砖造型展现了一幅民间乡土画卷,民居、古窗、苔痕都呈现出浓郁的乡间风情。青砖斑驳,凹痕遍布,刻满了光阴岁月的沧桑。作者以别具创意的媒材和手法,塑造出陶瓷材质特有的工艺语言。又如张亚林作品《悠然》系列,以传统民居古窗造型展现一种情境化装饰形态,同时以“隔景”手法展现江南荷塘盛开的景观,饱含浓浓的乡情。

此外,“文化生态”亦是民间艺术介入现代陶瓷装饰的重要特征。它强调表达的是从民间艺术形式到内容、文化、观念的一种整体把握,所展现的并非只是一种形态化视觉,而更多的是对民间艺术生态体系的观照。譬如在题材的选取上,不少创作者开始注意到部分边缘化的民间素材。典型的如朱乐耕的作品,吸收了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元素。作品《苗家风情》,以苗族文化艺术为视角,将具有浓郁民族性、地方性特色的舞蹈、服饰、建筑等予以展现。色彩的表现也极具典型的民族风韵。三段式的画面结构,传达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化场景,增强了文化性及装饰美感。

3.2 色彩表现

在视觉传达效果上,色彩往往比造型更具视觉冲击力,人眼对色度的敏感性要强于造型。而民间艺术中,色彩也往往有着较高的辨识度。赵春雷在《中国民间色彩在现代生活陶艺色彩装饰中的运用》一文中提取出民间艺术中几种典型的色彩组合方式,如红、绿、黄、青、黑等。并且,民间艺术装饰的色系主要为饱和度较高的色域,色值浓郁、明艳、热烈、张放。并且,造型与色彩的综合表现更能体现出某些特定的民间艺术风格。如民间剪纸艺术,朴素的大红色,灵活多变的线条轮廓,充满喜庆气氛。著名陶艺家施于人的作品,有一类专以剪纸、年画为装饰题材,@些作品既无写实性较强的形色表现,更无纷繁芜杂的色彩穿插,仅以单色或双色营造一种高对比度的色彩反差,以色彩的纯粹单一凸显造型。并且其中的纹饰所提取的也主要为大众所熟悉的民间剪纸图案。又如其作品《蓝风》系列,灵感来源于民间朴素布艺风格,细碎的蓝色碎花布纹成为作品装饰图案的主体元素。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陶瓷工艺在色彩表达上的优势,采用明澈幽亮的青花来展现蓝色,深邃而明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作品所传达出的民间艺术气息十分浓郁,辨识度也较高,观者能够透过作品自然联想到相应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而唤起内心的乡土记忆。

3.3 综合表现

现代陶瓷装饰十分注重陶瓷材质特性的发挥,强调工艺本身所产生的各种变异效果的营造,即泥性和火性的表达。为此,传统以技艺性表现为主的陶瓷装饰绘画逐渐演化为一种较具现代创作意识的媒材性语言,借助艺术家的主体自觉及内省,充分发挥艺术个性,由此产生各种综合性的跨界表达效果。譬如,现代陶艺家对颜色釉的综合化运用,恰体现出这一特点。此外,正由于颜色釉在表达效果上具有较好的宽容度,能够实现许多传统彩绘及雕刻工艺难以实现的形色表达,因而也开始被运用于民间艺术形式的表现上。如程云的综合装饰作品《老屋》,通过将我国江南传统民居以印象主义之风呈现于陶瓷装饰中,充分发挥颜色釉的色彩与肌理,产生极具变化性的釉色效果。坍圮与斑驳的造型与釉色相互映衬,与作者所表达的情境极为贴合。

此外,从艺术精神的表达向度来看,部分作品通过综合表现手法,呈现出浓重的批判性色彩。通过对传统工艺性表现形式的分割、拆解、夸张、变形等方式,来从形态上展现作者对当下民间文化保护现状的批判思考,独创意识及个性表达十分强烈。

4 结论

民间艺术包含了民族性、地域性的情感化内容及形式,它不仅承载着现代陶瓷艺术家的浓郁乡土情怀,同时也体现出对民间文化生存状态的精神观照。随着乡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许多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要使得民间艺术文化保持鲜活及创新力,就必须让其成为“活”的艺术形式。其中,陶瓷装饰作品对民间艺术元素的吸收借鉴,恰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保护与传承。随着现代陶艺家对当下文化视角关注的延伸,民间艺术正在成为一种典型文化样式呈现在陶艺创作中。在表现手法上,以造型、色彩、纹饰等特征,实现形态及内容在解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层面的提取与转换,以及工艺技法的媒材化、语言化表达渠道,由此使得传统民间艺术重新焕发生机,同时展现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陶瓷艺术景观。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词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181-208.

[2]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0.

[3]刘清云.古朴典雅相映成趣――论现代陶艺中的祥和民俗风[J].艺术评论.2013:145.

[4]杨志.民俗陶艺的产生背景及其原因[J].中国陶瓷2007年8期.

篇6

关键字:陶瓷文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陶瓷是中国的代言,而陶瓷文化是对陶瓷的解读与主题的深化,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玉文化一样,成为独特的文化艺术。西方世界永远也无法解读的中国三样东西,树叶、石头、泥土。就是茶叶,玉和陶瓷。这三种东西在西方人眼里是普通的物体,而在神奇的中国人手里就成为了艺术,成为了民族的代言,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企及的艺术。

一、陶瓷的解读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到宋朝,陶瓷文化发展至巅峰时期。陶瓷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致的混血儿,集艺术欣赏和日常生活功用于一体,实用中处处投射出艺术的光彩,艺术里进展使用的功能。不能给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舒适,同时也给人美的享受。陶瓷的直接审美来自于器具的造型、图案以及色彩。陶瓷文化蕴涵着历史和创造的辉煌,图案又直接作用于视觉效果,在工艺成熟、造型百态、色彩丰富的今天,瓷器的图案设计成为人们努力探索和发展的新课题。

二、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陶瓷文化的发展

“悠悠岁月,漫漫瓷路”,陶瓷文化的发展是随着陶瓷的发展而发展的。陶瓷以及陶瓷文化起源于商、周,这个时期刚刚出现的刻纹白陶成为陶瓷文化的开篇词,“秦砖汉瓦”书写了陶瓷文化美丽的扉页,“兵马俑”永远记录了秦代陶瓷的伟大成就,隋唐时期的“三彩”记录了陶瓷文化的跌宕起伏,开创了“南青北白”的历史篇章,宋代的陶瓷可以用“冰清玉洁”来形容,这个时期的陶瓷文化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制高点,明清时期则给陶瓷文化写下了完美的结束语。现代陶瓷的发展,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却在传统工艺上无法超越以往的艺术境界。

(二)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陶瓷文化的血源和母体,离开了传统文化元素,陶瓷文化将失去华夏文明的熠熠光辉,将不再是中国陶瓷文化。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用血源浇灌,在母体中生发,陶瓷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原始的土地上,焕发出气息清新却依旧厚重夺目的光彩。传统文化陶瓷文化的“源水”和“本木”。而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意向的托载。

(三)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陶器文化是通过陶瓷实物,反映一个时期的人们世界观的主流,反映当时人们的追求和思想意识。陶瓷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通过具体的造型来表达意向的寓意,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传统文化具体符号的载体,彰显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所在。陶瓷文化具体地体现一个时代对历史的尊重,反映了一个时代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方向。因此说,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造型的表现

千百年来我国的陶瓷造型依然是以圆为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器皿还是艺术品,也依然是以圆形为主要的造型,传统文化中对圆的解释是十分丰富的,“圆”是佛、道、儒三种传统文化的共同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陶瓷餐具、用品还是洁具都依然是以”圆”的造型为主,依然在彰显着传统文化的主题,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陶瓷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图案色彩的表现

在现代陶瓷中,其图案和色彩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最为具体的,在现代陶瓷中占据大比例的依然是传统吉祥图案的陶瓷,这些陶瓷制品从各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吉祥图案是陶瓷图案永恒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虽然在现代陶瓷里,传统的吉祥图案有所改变和发展,但依然没有偏离传统意向的主题和基本纹样。在色彩上,传统的青花瓷永远都是陶瓷精致典雅的代言,传统文化中陶瓷文化的代言,也可以用青花瓷的色彩来托载。

(三)思想和意向的表现

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意向的表达,依然是通过陶瓷本身的造型与图案色彩来体现,尽管现代陶瓷无论是用途还是工艺都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但是所体现的陶瓷精神----典雅、精致、圆润、吉祥是亘古不变的,陶瓷所承载的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未来,永远都是人文精神和美好的祝福。

四、结语

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无限的色彩,而传统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着陶瓷文化的发展,陶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熠熠发光,传统文化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也架构了陶瓷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陶瓷中,依然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陶瓷的表现主题。传统文化与陶瓷文化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成就独特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朝晖.陶瓷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J].艺术百家,2008(04)

篇7

关键词:中国;现代;陶瓷;雕塑;风格;探析

陶瓷雕塑作为陶瓷艺术的独特种类,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冲击了现代陶瓷雕塑风格。开放与多元是现代文明的最大特点,因此多元化与开放性是现代陶瓷雕塑的主要特征。多元化与开放性使得我国当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极其强化泥土的语言,无限放大和凸显创作者的制作过程中的手工痕迹,在艺术表现形式和雕塑语言上打破了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作理念,更加开放而多元的陶艺创作理念和审美标准被扩大化。当代陶瓷雕塑家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动了当代陶瓷雕塑的发展进步,把陶瓷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真正的挖掘了出来,中国古老的陶瓷艺术真正和当代艺术融为一体,并逐渐成为一种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表达方式。

1陶瓷雕塑现代性特征阐释

“现代性”是社会转型中一种新质的产生和发展,它可以把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包容进来;“现代性”是社会在一种新质推动下进行转型的过程,由此可以把由新质带动转型的各种现象包括进来;“现代性”是在进入现代转型过程的现象本身之时的新中有旧、旧中有新。因此当代陶瓷雕塑的现代性不仅是对当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种新质的肯定,而且更是对当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种新质兴起的变化结果的思考,从而进入了对现代性本身的审视。

中国陶瓷艺术的近展史就是一个对“现代性”的不断认识过程。在工业文明日益发展和经济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社会转型期,作为视觉艺术的陶瓷雕塑艺术中的“现代性”与作为社会文化中的“现代性”是有关联与区别的,现代陶瓷雕塑的“现代性”转向体现了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

“现代”是现代陶瓷雕塑意义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的发现。陶瓷雕塑的现代性是现代陶瓷雕塑表现的审美观、情感、心理和现代语言、形式。陶瓷雕塑的现代性包含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是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它本身是一个现代现象;同时也是当代陶瓷雕塑个性化艺术创作中呈现出来的体现了现代工业文明与文化、信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特质”。“新特质”集中了中国陶瓷艺术创作实践中流露出来的当代人文关怀,并且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精神特征和艺术语言形式特征。就审美现代性的品格而言,“中国陶瓷雕塑现代性”不仅仅是文艺的“新颖性”概念,更是价值论和生存观的概念,在相对于传统,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中国陶瓷雕塑现代性中内含一种价值判断和意义取向。此外,中国当代陶瓷雕塑现代性的探讨,必然涉及文化艺术现代性的探讨,社会、文化艺术的现代性语境正是我们得以进行中国陶瓷雕塑现代性探索的基础。意识传入到广泛的文化和历史层面上,表现为对人性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权威等各种禁锢的反叛和突破。陶瓷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在工艺和艺术的互流、发展的重要性上超越了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国新一代的陶瓷艺术家开始对当代陶瓷艺术有了根本上的思想认识,新材料、新观念、新手法是当代陶瓷艺术的迫切需要发展的要素。在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群体中,各大艺术院校的青年教师是中坚力量,他们因为受了当代西方艺术文明的影响,吸收了各国的文学、哲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着自己独特的知识构架和对艺术的理解,也正是这样,他们引导并影响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此外,中国当代陶瓷雕塑现代性的探讨,必然涉及文化艺术现代性的探讨,社会、文化艺术的现代性语境正是我们得以进行中国陶瓷雕塑现代性探索的基础。

2我国当代陶瓷雕塑的创作语言

我国当代的雕塑创作,多样化与开放性的特征在现代主要表现在创作语言之中。陶瓷泥土作为一种材质,在我国当代陶瓷雕塑创作者眼里,泥土是作为媒介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受当代艺术的影响,陶瓷雕塑创作者抛开以往的创作思想及手法的束缚,开始关注媒介自身的表现力及创作者本人的思想观念。他们借助新的工具,在创作中开创了制作手法的新规则,如用撕扯、敲打、卷立、拉伸等来表现;在釉色上的处理上也不断的进行新的实验探索。在当代陶瓷雕塑创作中,他们探索到一种适合自己创作的、能表现出泥土的自身特征,并通过这种样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陶艺家的追求与不断实验性的尝试,使得陶瓷雕塑的表现形式变得多样化起来,表面肌理中挤压的痕迹、工具敲打的纹理、刮划的痕迹、不同方法烧成的釉面变化,以及烧成后再次彩绘等这一系列的创作技法被广泛运用到了当代陶瓷雕塑的创作中,而后共同构筑了作品的多样化独特语言。这种独特艺术语言体现了当下艺术创作的时代性、开放性,从材料的种类到性能,从创作时的肌理表现到烧成效果,这些都是传统的陶瓷雕塑无法想象和比拟的。高科技的发展为陶瓷材料界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多元的艺术文化信息,相互碰撞,成就了陶瓷雕塑家的丰富创意,作品的种类、形式、效果都趋于多元化。而这种创作的多元化,也为当代的陶瓷雕塑家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3我国当代陶瓷雕塑创作语言表现

当代的陶瓷雕塑创作,从传统的重形式转变为了重视创作者的个人意志。创作观的改变,这是创作者自身的精神价值所在。现如今陶艺工作者有了新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束缚在他们的脑海里已不复存在,这特别体现在当下学院派的陶艺创作中,由于各大艺术院校的陶艺工作者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在艺术理论知识、艺术作品欣赏、艺术评判等方方面面都有了相当的高度。当代陶瓷雕塑创作者们以个人意志为创作出发点,一切能满足创作者创作需求的手段、方式等都被加以运用,从此,一种个性化、多元化、全方位的当代陶瓷雕塑创作特征形成。中国当代陶瓷雕塑造型充满着个性化的语言和符号,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创作者内心情感抒发的表现。当代社会文明影响着中国当代陶瓷雕塑的发展趋势。当代陶瓷雕塑作品重中之重的是创作者本人的意志,是创作者某一段情感的宣泄和寄托,它记录了创作者的一种心情。这种功能性的突破与当今的社会状态是密不可分的,它是社会的产物,是当代艺术的延伸,它亦影响着当今的社会形态。

4结束语

我国当代中国陶瓷雕塑创作与传统陶瓷雕塑创作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从过去的实用性转向了纯粹的个人精神的表达,同时也表现为多元与开放的现代性特征,陶瓷作为一种介质,用来传达创作者的情感,传统意义上陶瓷中的残缺、瑕疵等已经成为当代陶瓷雕塑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烧成方式以及个性化的材料的应用使得当代陶瓷雕塑创作具有更加强烈的个人语言和视觉符号。当代中国陶瓷雕塑创作形式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当代陶瓷艺术不拘泥于传统,同时也是对传统陶瓷雕塑的批判继承和对西方艺术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兼容并包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吕金泉.手工生活陶瓷艺术研究[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2] 程金城.中国陶瓷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篇8

陶瓷绘画艺术从其本质上进行分析,其是在陶瓷这个载体上进行绘画而形成的艺术,陶瓷绘画与陶瓷装饰不同,陶瓷绘画主要是以陶瓷为载体,将绘画工艺呈现出来,陶瓷绘画主要是以线条、色彩为主进行图形的构造,与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精神。中国陶瓷绘画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第一,花鸟;第二,人物;第三,山水。在中国陶瓷绘画内容中呈现出来的这三种内容,在陶瓷绘画中,具有不同的涵义,例如在中国历史中的石器时代,花鸟等图案出现时期,将石器时代的神秘的宗教图腾精神呈现出来。山水绘画,呈现出来的是艺术意境,虽然山水画受到中国水墨的影响,但是在陶瓷绘画中,山水绘画也呈现出来了一定的民间意味,是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是人们的自我意识,也是人们希望的寄托。从中国历史进行分析,陶瓷绘画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陶瓷的制作艺术、陶瓷绘画艺术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这一时期,创造出了非常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工艺品。从明清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进行分析,明清时期产生的陶瓷绘画艺术品种类、花样繁多,其中最为主要有青花绘画、五彩绘画等。陶瓷绘画在明清两个时代中的发展,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在明朝初期,陶瓷绘画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陶瓷绘画中的纹饰生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了元朝陶瓷绘画的风格,例如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纹饰纤细,以淡雅、沉静为主。明朝嘉靖时期,彩陶发展到巅峰时期,陶瓷绘画纹饰鲜明、多彩。清朝康熙时期,陶瓷绘画中青花瓷的绘画苍劲有力,在色彩上、工艺上更加的鲜艳夺目,此时的陶瓷绘画作品风格,相对的娇艳,但是又不失淡雅。乾隆年间的陶瓷绘画主要以奢华为主,陶瓷品上的纹饰线条柔和、规整纤细、精致繁缛。虽然陶瓷绘画艺术在不断地发展,不断的革新,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在陶瓷绘画发展中,民间艺术精神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明清陶瓷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2.1明清陶瓷人物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明清陶瓷可以分为官窑和民窑,不管是官窑还是民窑,其陶瓷绘画中均体现着民间艺术精神。在明清时期,青花非常受欢迎,在陶瓷纹饰中以人物为主进行绘画的陶瓷工艺品非常少见,但是也有一些例如高士图、仕女图、婴戏图等。我们以婴戏图为主进行分析,婴戏图中的主要内容是对婴幼儿的嬉戏玩耍进行描述,将婴幼儿的天真烂漫体现呈现出来,婴戏图具有深刻的意义。明清时期,民窑陶瓷绘画中的人物简单而有神,表情生动,民窑陶瓷人物绘画,富有民间意趣,将百姓淳朴的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同时又呈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力量,这种民间自然和谐的艺术精神、思想精神,在官窑陶瓷绘画中非常少见。

2.2明清陶瓷花鸟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花鸟绘画类型的陶瓷在明清时期非常的常见,在陶瓷花鸟绘画中,不仅有灵动的花虫鸟兽,还有代表地位、贵族气质的龙凤兽等。在明清时期官窑陶瓷绘画中,生产最多的是带有龙纹饰的陶瓷,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将龙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死后人们对民族图腾的崇尚,也体现着民族精神。官窑陶瓷绘画中的龙纹来源于民间艺术,是百姓对生命需求的寄托,在官窑陶瓷中龙纹绘画,体现着富有创造性民间艺术精神。明清民窑陶瓷绘画中,花鸟的绘画,多体现在灵动、自由、活泼等方面,在民窑陶瓷花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是狂野的生命力,将最淳朴的民间艺术精神体现出来。在民窑中,动物题材的陶瓷非常多,龙凤是百姓最喜欢的动物,龙、风是生命力的象征,百姓的对龙凤的喜爱,也是百姓对生活美好、幸福的向往。在民窑陶瓷花鸟绘画中,体现着积极向上的民间艺术精神。

2.3明清陶瓷山水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从明清两代陶瓷绘画的发展进行分析,人物绘画、花鸟绘画的发展相对较早,而山水绘画的发展起步较晚,所以明清时期的陶瓷山水绘画工艺品较少。在明清时期官窑中的山水陶瓷绘画主要在永乐和康熙时期,在康熙时期的发展,有较高的成就。明朝永乐时期产生的官窑陶瓷山水绘画代表作品有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该件官窑中的山水绘画呈现出来的是翻滚汹涌的海浪,结合三足炉自身的特点,呈现出一种雄伟气魄的景象,具有雄视天下江山的寓意,将当时皇室的盛世、审美、精神需求等进行充分的体现。在康熙时期的官窑山水绘画,富有文人气息,山水景物的取景具有广阔的视觉,在皇室使用的陶瓷中,山水绘画图案,具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例如山石、海浪等,其代表着长寿多福,在官窑山水绘画中这些意象来自民间,体现了富有创造力的民间艺术精神。在民窑山水绘画中,山水风景是一种绘画装饰,是百姓对休闲、安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民窑陶瓷上的山水绘画,是百姓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是百姓对自由生活的憧憬。民窑山水绘画发展较晚,而且大部分山水绘画是文人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将其心声向往的自由世界呈现出来,也将民间艺术精神进行了体现。

3民间艺术精神

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间艺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民间艺术它是一个多概念的词语,可以将其理解为劳动人们的美术,还可以将其理解为大众美术,民间艺术是有普通老百姓自己创造的一种美术。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审美,民间艺术的创作开始融入功利实用的动机,所以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为工艺品,而且这些工艺品在生活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不可缺少的实用性。民间艺术的实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实用,一个是物质实用。在民间艺术精神中,最为突出的有三点,第一,祈子延寿;第二、驱魔辟邪;第三,招财纳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是其精神追求和期望,在长期的发展和时间中,逐渐地形成民间传统艺术思想,民间艺术精神是中华人们智慧的本质,是中国文化发展中,无法替代的一种文化精神,是劳动审美、艺术创作的内涵。明清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充分地展现了民间艺术精神,在陶瓷绘画中,不仅讲究绘画的工艺技巧,材料的表现性,还需要强调陶瓷绘画艺术的形式美、表达性,民间艺术精神在陶瓷绘画中的融入,呈现出了陶瓷绘画的不同艺术风格。中国拥有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和历史,明清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中的民间艺术精神,不仅对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欣赏和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艺术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民间艺术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支撑,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多样的重要影响,也是传统文化艺术形成的灵感源泉,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民间艺术精神,在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体现进行研究,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民间艺术精神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民间传统艺术在陶瓷护绘画中精神之美,知道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存在价值和意义,让我们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扬民间艺术精神,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4小结

篇9

关键词:中国画;陶瓷艺术;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32-01

一、中国画艺术对陶瓷艺术的互溶性

陶瓷艺术与中国画艺术同样都是植根于中华文明之上,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是相互借鉴的。陶瓷艺术上的很多艺术表现手法是来源于中国画艺术的,如在整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上,陶瓷绘画中也是强调中国画的点线面的运用特点。在很多陶瓷作品中关注的是线条的运用,讲究整个运笔的笔法、线条走势的气韵,在整体的线条布局上,流畅、淋漓的特点运用广泛。在彩绘陶瓷中,依照陶瓷本身材质的色彩,然后按照国画技法的表现方式,在色彩的运用上透露出国画的神韵。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陶瓷彩绘也会有相应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国画技巧和风格都可以在陶瓷艺术中得以体现。很多陶瓷艺术家本身就是国画大师,同样也有很多的国画大师也会在陶瓷绘画中进行一定的创作,可以说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发展是相互辉映的,是彼此互相融合促进的,是很难分开的。

二、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区别

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绝大部分的表现形式,题材选择和绘画技艺是差不多的,但是这两种艺术表现方法由于在创作的材质上的区别,也导致了这两种是有一定区别的,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艺术表现。

(一)制作工艺上的区别

陶瓷艺术是刻画在瓷胎上,然后进过高温和烈火的考验才能显现的,因此很多人称陶瓷艺术是火的艺术。中国画只要在画纸上勾勒就可以了,因此这两种在制作工艺上是有区别的,好的陶瓷艺术大师,必须要懂得瓷胎后期过火对整体绘画的改变,应该能有事先的准备。

(二)表现手法的区别

大部分的中国画都是在方形的宣纸上进行创作,因此在整体上的布局是有左右的轻重衡量,而陶瓷绘画是刻画在立体的陶瓷作品上,因此在进行陶瓷作品创作时,要注意整体绘画布局要和整个作品的器形想结合,还要注意整个绘画图案的立体对接,因为立体的陶瓷作品是没有左右边界的。

三、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一)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继承

陶瓷艺术是随着制瓷工艺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中国画艺术的产生要早于陶瓷艺术,特别是陶瓷绘画的发展,因此陶瓷绘画艺术从一开始就继承了中国画艺术的特点。首先在构图上,陶瓷绘画很好的继承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这样才能在有限的陶瓷器形上进行通景山水和人物的绘制。其次是在整体构图中注意了留白,中国画的传统特点就是“计白当黑”,在陶瓷艺术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后就是中国画强调的是写意传神,追求神似而非形似,这在陶瓷传统表达形式上也很好的得以体现。

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也在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得以很好的继承。中国瓷器主要产于景德镇,而景德镇粉彩瓷器“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可以说景德镇的瓷器深受当时中国画特别是工笔画的影响。在陶瓷绘画中的构图上、表现技法、题材选择上都与当时的绘画风格很相似。整个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工笔重彩、淡彩写意、泼墨,运笔讲究骨干、白描勾勒,追求立意与诗书意境结合,这些都是中国画的独有表现形式。在线条的运用上特别注重,如人物“十八描”等,都是陶瓷装饰上所运用和借鉴的线描技法。无论古彩、粉彩、新彩、青花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这点对陶瓷装饰是至关重要的。

(二)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创新

随着时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逐步变化,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陶瓷艺术也会随着变化。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的借鉴西方绘画的技巧,开始注重对颜色的把握,开始注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在创新方面,陶瓷艺术可以相对来说做的更好,陶瓷艺术的表现手段比中国画要丰富,陶瓷艺术是一个相对于立体的艺术表现手段。可以通过对陶瓷上的大面积的颜色和线条的改变,使得中国画和国际绘画风格的融合。同时我们在对陶瓷艺术的创新时不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毕竟只有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现在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创新主要是表现题材上的创新,不能只拘泥于传统的诗书意境,要能按照现代艺术消费者的想法,创作者要根据传统的技巧来实现对于新的题材的表达。陶瓷艺术除了要在题材上注意创新,还要注意题材、表现技法与器形的相结合创新,这样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冰与火陶瓷;艺术创新;研究;探索

“冰与火陶瓷”艺术的创新点:

在“冰与火陶瓷”艺术中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和样式创新等方面。

1、技术创新:一是研发的多次覆盖法。在“冰与火陶瓷”烧制中,利用陶瓷黑白釉在裸坯上做多次覆盖、叠加等,使釉面能够产生凸起变化以及缩釉和流淌。二是温度控制法。在烧制过程中,通过中期保温和后期急速升温,以及窑温控制和多次烧制法产生釉色的自然流动,恰到好处的表现冰雪流动性与相容性,使冰雪意境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自然冻结法。在冰花瓷器的制作中,为体现冰花千变万化的自然美感,在高温烧制后,采用自然温度快速低温冷却办法,利用自然冻结法,即冷空气与高热量泥料交流进行后期加工技术,使器物表面的冰花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2、材料创新:一是综合调制法。传统陶瓷主要是采用陶土和瓷土制作而成,“冰与火陶瓷”运用陶瓷胶、瓷土及综合调和法以及陶瓷溶剂调和的新配方,在陶瓷坯子上做出立体或浮雕效果,解决了传统陶瓷不能进行立体造型的问题,提高了釉料在塑造起伏变化较多造型作品时烧制过程中的可控性,避免了传统釉料由于涂抹过厚,烧成时造成无序流淌、破坏造型的弊端。二是材料添加法。通过添加北方独有的曲柳土等新材料,使浮雕式花纹、图案、特殊造型等能够在罐体上定型,为冰雪、冰花造型创意的表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3、工艺创新:一是多技法并用。“冰与火陶瓷”为了更灵活更完美的表现冰雪与冰花艺术效果,探索了更丰富的制作技法。在陶瓷坯子上除综合运用喷釉、浇釉、画釉、点釉、撒釉外,还大胆尝试使用毛刷、画刀等多种上釉工具。二是多画种借鉴。在底釉上运用了中国画的“皴、擦、点、染”及油画中的“涂、擦、摆、按、塑”等技法以及多种表现形式、装饰手法和艺术语言。烧制出的作品,既有中国画的意境和神韵,又有油画般的丰富与厚重感。三是声波振动法。在冰花造型上,采用全新的声波振动工艺,从而形成自然形态的、不可重复的冰花浮雕纹理,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4、样式创新:拥有独特的艺术样式是艺术创作的追求,“冰与火陶瓷”艺术的语言是在传统陶艺母体里派生出来的。“冰与火陶瓷”借鉴了于志学先生所创造的冰雪山水画的特点,并经过长期探索、反复实验在实践中积累和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表现模式和艺术风格。“冰与火陶瓷”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和表现模式,使“冰与火陶瓷”艺术品的面貌与传统绘画形式描绘的冰雪陶艺有了质的不同,通过独特的技法和形式语言形成了厚重、晶莹、冷逸、宁静、深邃、雅致、祥和的冰雪意境。

“冰与火陶瓷”艺术的创新价值:

“冰与火陶瓷”在继承和发掘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运用陶瓷制作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对陶瓷制作创新性艺术表现的研究与北方地域特色相结合,以冰雪特色设计为主体,以生动、新颖的形式展示陶瓷的冰雪特色艺术表现力,突出地域文化与特色艺术表现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创制出全新的“冰与火陶瓷”艺术品,使地域性的文化艺术能够得到关注与展示,使“冰与火陶瓷”艺术品得以具体的实施与成果推广。目前,国内外陶瓷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向更高的层面攀升。在世界进入信息化r代的背景下,“冰与火陶瓷”艺术更是以独有的文化特征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崭新的面貌。今天人们对陶瓷艺术品的需求心理如同先民创造它一样,并赋予它更高的应用价值与精神内涵。国际贸易、展示与交流、社会需求等因素推动着陶瓷艺术不断创新与发展,新品种、新样式不断涌现,走上国际平台,走向世界各地。纵观国内外陶瓷业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在工艺、技术、材料、创意、表现、审美等诸方面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陶瓷艺术品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静而观之,现代陶瓷艺术品无论在形式上如何变化,其纹饰均以釉色平涂为主,表现上所呈现的起伏变化,要么是因泥胎造型产生的,要么是通过釉色涂抹厚薄产生的;另外,少见一些表现冰雪景观的或以冰雪为创作题材的陶瓷作品问世,但表现手法传统、单一,不成规模和体系,特色也不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