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丽乡村发展史

篇1

齐齐哈尔市重点推进产业、县(市)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工作会议上,将旅游业确定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倾全市之力、集聚全要素全面推进的重点产业之一。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深入挖掘、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我市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的关系

1.美丽乡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坚实平台。要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吸引住城镇游客,就必须以独具乡村风情的生态环境、文化景观、农耕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等旅游资源为载体。美丽乡村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村的山地、平原、河流、森林、湿地等多样性的自然生态资源,就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金山银山。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求注重环境卫生整治,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变,村庄绿化、垃圾收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措施为现代旅游接待提供了基础。美丽乡村建设要依托乡土文化,不是千村一面,更不是按照城市模式改造乡村,而是要更加尊重和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特色风貌的保持和延续,以此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发展能够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为了使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其实质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乡村旅游事业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等功能,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延长了旅游产业链,增加地方财政税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使农村居民安居乐业,共同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开展,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游客到乡村旅游,看重的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还有独特的文化习俗。因旅游市场的需要,很多原先未受到重视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都有了获得新生或发扬光大的机会,推动了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城市游客的到来扩大了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接触的机会和范围,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给农村带来新思想和新文化,有利于农民开阔眼界、抛弃陈旧观念、改变传统生活中的陋习,提高农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

二、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齐齐哈尔市是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市区周边有扎龙温泉小镇、飞鹤乳业现代观光牧场以及多个采摘园、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下辖县区也各具特色,如拜泉县的生态农业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甘南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向日葵之乡”、马铃薯之乡讷河市、白鹅之乡依安县等。经多年发展,我市乡村旅游从最初形式较为单一的“农家乐”,发展成观光游、民俗游、采摘、垂钓、漂流、登山、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项目。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四个:铁锋区铁农园艺园、梅里斯达斡尔族自治区哈拉新村、甘南县兴十四村、依安县新合村;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六个:铁峰区扎龙村满族风情园、达斡尔族哈拉新村乡村旅游区、泰来县江桥抗战纪念地乡村旅游区、甘南县兴十四村现代农业旅游区、泰来县辽金遗址塔子城乡村旅游区、昂昂溪区水师营乡村旅游区。据我市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市接待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逐年上升。乡村旅游业在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齐齐哈尔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2.我市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总体看来,我市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较快,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产品较为粗糙、模式单一。目前,我市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形式吸引游客,项目多为用餐、打牌、采摘等,缺少人文景观,与当地的乡土文化、民俗风情联系不紧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体验类项目少、精品旅游项目少,难以留住游客。例如有“龙江第一村”之称的甘南兴十四村,田园景色优美,但游客入村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参观,项目的可参与性不高。多数乡村旅游代表产品还处在仅能提供餐饮服务的水平,一些景点规模小、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不齐全,缺乏能同时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消费需求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

二是品牌不突出、市场影响力不足。与我市其他重点旅游项目相比,乡村旅游得到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个人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域分散,整合开发难度大,缺乏品牌效应,知名度低,辐射范围小,经济效益总体不高。各乡村旅游项目缺乏独特性、易被复制,目标市场雷同,旅游竞争力较弱。品牌营销观念落后、促销手段单一,农户自我销售意识不强,主要靠口碑效应和“回头客”来进行宣传,景点知名度不高,导致客流规模有限。

三是缺乏规划,相关人才储备不足。目前,我市乡村旅游多以家庭式经营为主,开发层次较低,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建立时仅注重短期利益,缺乏近期或长远规划,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乡村旅游专业管理人员匮乏,从业人员多为周边村民,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未经过相关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其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审美眼光、价值取向等都比较落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当地乡村旅游的形象。

三、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推动我市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面提升我市乡村旅游的品质。

1.科学引导,打造鹤城乡村旅游品牌

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缺乏长远规划、行业标准不明确、经营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要借我市重点推进产业、县(市)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工作会议的东风,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做好发展规划,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将乡村地区特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纳入发展规划,利用好当地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精心策划一批旅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实现景点之间资源共享、联动发展,扩大旅游网络规模,引导游客从浅层次的观光游变成体验式的深度游。

2.多方筹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产业,旅游业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难以真正将乡村旅游业做大做强,必须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加入,拓宽旅游产业发展资金渠道。强化融资平台建设和金融服务,在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上适当放宽,加大对民营及中小旅游企业的融资支持。充分挖掘地方企业潜能,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跨行业、多领域投资,通过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地方企业参与乡村旅游投资,激发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拓多样化的招商渠道,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共同参与我市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经营。

3.夯实基础,增强旅游接待能力

针对目前各旅游项目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的情况,要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保护乡村地区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整治优化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旅游氛围。加强通信、互联网、供水、供电、排污、医院、银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提升游客满意度。项目设计上,要转变过去单一的就餐、游览、采摘形式,可增加乡村度假、认领地块耕种、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等内容,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对于交通条件不十分便利的个别县区,要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并开通旅游公交专线,解决游客“进不来、出不去、散不开”的问题。

4.大力宣传,提高我市旅游景点知名度

利用好电视台、电台、公交广告等市民经常接触的媒体,大力宣传我市乡村旅游特色项目,使市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我市乡村旅游项目信息。借助“东北旅游推广联盟”等平台,推动齐齐哈尔市旅游产业融入大东北旅游圈,宣传我市旅游品牌。除推介会、传统媒体宣传等方式,要积极探索新媒体宣传渠道。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开发智能手机应用,宣传我市乡村人文、景点、特产、美食等相关品牌,实现网上销售旅游商品、食宿预定、景区门票购买等交易功能。

篇2

**,是我最亲最爱最难忘的家乡,在她温暖的怀抱,我无忧无虑、幸福美满的度过了二十几个春秋,**看着我成长,我时刻盼着家乡腾飞。

回首1905年,经当时的清政府批准,**县在辽阔的松嫩平原上诞生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已走过了100年不平凡的岁月。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人民,为建设美丽富强的家乡、为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用热血青春、用满腔豪情、用辛勤汗水,谱写了这光耀百年的壮丽篇章。在争取解放的激情岁月,在抗美援朝的难忘历程,在建设祖国的火热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漫漫征途,在致力摆脱贫弱的今天,**人始终勇往直前、奋力争先。通过几代人的努力、43万人的拼搏,**终于拥有了稳定和谐开放的发展环境,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打牢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可以说,从1905到2005年,是**从乡村集镇向精品小城快速发展的百年,是**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百年,是**谋求发展的百年。在此,作为**的儿女,让我们对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创下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而你们树立的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四大主导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项目建设不断升温加速,亮点频现;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来自)取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大丰收;城乡建设力度加大,使**小城的城市品位得到了有效提升;全县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在全市各县(市)区考核中跃居第四位。全县呈现出了合力强、人气旺、发展快的喜人局面。这一年所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也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所创造的这些业绩无疑为**的百年历史划上了一个最圆满的句号。

乘势而上快发展,浓墨重彩写新章。面对**发展史的第二个百年纪元,年初召开的的县十三届二次全会再次吹响了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号角。我们只要大力实施“工业化牵动,产业化开发,民营化推进,市场化经营,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加快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牢牢把握项目开发、改善环境和班子建设三个主攻重点,就一定能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可喜成效向建县百年献礼。

新的百年已经到来,历史的车轮又一次把我们推到了谱写新辉煌的起跑线上,作为**的青年一代,我们担负着百年**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定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力争以新的成就和新的形象,共同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向全县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最后,用我为家乡百年寿辰写的一首小诗结束今天的演讲:

百年随想

光绪末年初建县,

历经沧桑过百年,

驱逐日伪均分田,

喜迎解放万民欢,

**精神冲宵汉,

援朝英雄美名传,

承包到户搞联产,

改革开放见蓝天,

同心协心战贫弱,

发展经济不畏难,

继往开来思路现,

四大产业是重点,

主攻玉米工业城,

牧业要占半边天,

特色绿色扩规模,

建设生态林业县,

政通人和快发展,

辉煌铸就零四年。

展望未来豪情满,

篇3

关键词:结合生活;于教于乐;丰富词汇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聋儿创造条件,带领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运用视觉、嗅觉、触觉去生动立体地感知生活,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一、带领聋儿们走进大自然,丰富他们的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老师,回顾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与大自然不停博弈的历史。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与大自然有关的内容,比如:有关春天的课文,有关自然现象的一些科普知识。虽然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让孩子们可以在教室里通过生动形象的影片对自然界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但这远远比不上直接接触大自然来得更为直观。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很幸运,因为我们的学校位于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周围的景色十分美丽。在平时,我们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这是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

福禄贝尔曾经说过:“散步,特别是共同的散步,在道德文化方面与游戏相同,自然界和散布的人们不知不觉地协调起来,这是因为于自然的接触都是实际地提高,强化和道德上的进化。”

二、带领聋儿认识身边的世界,了解身边的变化

在课本上,孩子们常常会学到汽车、高楼大厦、商场等词汇,这往往会让孩子们感到迷茫:汽车也分很多种,多高的楼才算作是高楼大厦呢,商场里面都有一些什么呢……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带孩子们走上街头。让孩子们认识到:客车、卡车和小轿车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可以用来做什么;让孩子们看看:别墅、楼房和宿舍是什么样子的;带孩子们逛逛商场,看看商场里面有哪些商店,在卖什么样的东西……

总之,语言教学是一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活动,我们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只有带聋儿们走出课堂,才能让知识真正住进孩子们心中。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有助于聋儿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篇4

从2007年安康市政府将富硒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以来,安康特色富硒农业产业和旅游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战略的指导下,特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了包括岚皋县四季镇头桥村、宁陕县广货街清泉山庄、汉滨区月河川道、紫阳富硒茶观光园、平利县长安茶乡等农业旅游示范点,富硒茶、木瓜酒、绞股蓝、手撕腊肉、魔芋、豆腐干、蚕丝被等特色旅游商品受到西安游客的青睐。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化开发在资源共享、产业共生的基础上促进产业融合成为提升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2威胁(threats)

2.1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恶劣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2.4%,受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条件影响,生产技术落后,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生计资本极度匮乏,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中自我积累能力差;农户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落后,人力资源不足;属于国家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保护区,是被禁止或者限制开发地区,工业经济不发达。

2.2产业发展同质性

安康属于典型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缺乏名川大山、历史人文景观,现有的旅游资源单体较多,但每个景观、景点体量规模较小,开发主体多为个体,缺乏龙头企业和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集团;旅游产品以自然风光、农家乐为主,没有融入地域风俗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数量少,规模小,同质性强,容易与周边地区产生同质性恶性竞争。

3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的SWOT矩阵分析与对策

3.1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的SWOT矩阵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SWOT矩阵,提出了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的4类战略(图1)。其中SO战略为增长型战略,WO战略为扭转型战略,ST战略为多种经营型战略,WT战略为防御型战略。

3.2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的对策

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学原理而进行的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首先要依托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和经济发展机遇以SO战略为基础战略,WO战略和ST战略为核心战略,兼顾WT战略,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经济发展史证实,“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稳步上升,以至于没有政府的积极支持,便不可能有成功的经济增长[5]。”安康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初级阶段需要遵循“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部门服务、农民参与”的原则,通过发展政府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为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布局开发规划,通过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做好园区选址、产业布局,使园区具备现代特色农业技术示范教育、农业体验、农耕文化、观光休闲等多元化发展趋势,兼具现代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发展基础;二是通过交通、信息网络、安全医疗等相应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运营能力;三是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吸引投资及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促使促进园区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2)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与西安及周边地区相比,安康最具优势的资源是秦巴山区的山水资源和生态功能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依山傍水、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如诗如画的美丽田园乡村构成了安康处处是美景的自然条件。然而,旅游景观单体的遍布开花、分散,难以满足游客一次完整旅游活动过程所需的“行、游、住、食、购、娱”等丰富多样的需求。只有以特色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使区位条件较好、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县域和乡镇,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程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农业旅游园区聚合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农耕文化、住宿餐饮、消费购物为一体,形成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共生系统,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才能形成规模、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进而形成气候,成为周边城镇居民假日及周末回归自然、放松心情、休闲度假、甚至获取知识的休憩地,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农业乡村旅游的真正价值。

(3)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作为自然生态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必须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秦巴山区生态脆弱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构建包括“荷塘-渔-桑-禽”、“粮-草-林-牧-禽”、“桑-茶-菌-禽”、“林果-蔬菜-家禽-圈养”等聚合平面结构、立体结构、时空结构、循环链式结构的生态农业系统[6],这样既可以起到环境友好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又能突显功能区教育价值,变环境威胁为发展机遇。

(4)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需要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开发投资者与当地农户、地方政府、相关机构等之间的关系,做到整合区域内有限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农业旅游园区的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参股、培训就业等制度创新使当地农户、地方名人、相关机构参与到园区建设及经营过程之中,使当地农民及相关者能够从中受益。农户、地方名人、相关机构的参与不仅消除了抵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且这些当地文化承载者的积极参与,有效地传承了当地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彰显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原生态性,更能够吸引游客和体现农业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本文来自于《江西农业学报》杂志。江西农业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篇5

20xx年的春天,江南的大地,风清花开,莺飞草长,我们迎来了越剧百年庆典。趟过岁月的长河,撩起中国戏曲艺术的帷幕,遥想1906年的春天,也是江南,也是我们浙江,嵊县剡溪旁,几位艺人,一个小小的演艺群体,在乡村简陋的草台上,唱响了一种叫“落地唱书”戏文,由于,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开启了一种叫越剧的剧种的历史源头。

百年来,越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艺术品种,拥有广大的观众,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

我们··历史悠久,文化昌明,人才辈出,越剧有着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建国后,越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就拥有十多个民间越剧剧团,她们活跃在乡间,名声在外,成为一个绚丽的文化景观。

越剧百年华诞,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庆祝这一梨园盛事。今晚,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越剧百年华诞。几代人将同台演出,有我们老一代的表演艺术家,她们宝刀不老,雄风犹在;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她们飒爽英姿活跃在舞台上;还有是年轻的一代,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碧玉簪》是越剧传统经典剧目,倾注几代艺人的心血,脍炙人口,家喻户晓。1962年拍摄电影时这部电影更造就了金派艺术的辉煌。下面就欢迎柯微为大家演唱《碧玉簪》选段。原创:

“蝶盟良缘一朝订,心若磐石永不移”。千百年来传颂不息的“梁祝”传说与“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同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祝的故事美丽动人,深受人民大众的普遍喜爱,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声名远播。在朝鲜、日本,以及欧美大陆,把梁祝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下面请··戏曲协会为我们表演梁祝中的《十八相送》。

白素贞仰慕人间,携小青来到杭州,西湖雨中逢许仙,许仙借伞于白素贞,于是故事发生了。不用我多说了,相信大家明白这说的就是《白蛇传》了。那接着就请陈丽君为我们演唱《白蛇传》选段《西湖山水》。

越剧是一个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地方剧种,其秀美典雅的艺术气质和细腻委婉的表演风格,在传统舞台艺术中独树一帜。“越剧历史上有过两次辉煌的巅峰,一次是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等老艺术家创作了《祥林嫂》、《红楼梦》等一批优秀剧目,把越剧推向全国;另一次则是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创的《五女拜寿》为代表掀起的越剧热潮,出现了‘小百花’各地盛放的景象。”

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戏曲,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到20世纪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红楼梦》就是根据中国文学巅峰之作改编而成的越剧经典之作。一出《红楼梦》,感动几代人。当年,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凄美绝伦,轰动一时,不知迷倒过多少观众。下面请就请···为大家演唱《红楼梦》选段。

袁雪芬主演由鲁迅著名小说《社福》改编的《祥林嫂》,为越剧改革树立起了新的里程碑。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剧在唱腔、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出现重大的突破。下面是由陈彩霞、潘光宗对唱《祥林嫂》。

中国的戏曲种类丰富多彩,南北剧种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给人们以美妙的享受。下面是戏曲联唱。

越剧,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剧种,在一个世纪内创造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神话,它从简单的田间说唱,迅速演化为一种完善的舞台曲艺,并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在漫长的岁月里,给人们带来的醇美的艺术享受。

百年的越剧,靠芬芳泥土的养育;越剧的百年清香之花的滋润。越剧百年也面临着挑战,任重道远。

在越剧百年华诞的时刻,我们需要回顾越剧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的成功经验,更需要关注越剧当前的现状,思考今后的越剧之路。原创:

篇6

关键词:国家城市公园;开远;自然;人文

Abstract:How can Chinese cities break the dead end of the city destiny?Our plan is to walk our own way by exploring a new mod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one:the national city park.National city park should provide a broad vision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man, man and nature,the countryside urbanized while the city ruralized.All kinds of ecology and culture co-exist here,forming a perfect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each resident.Kaiyuan city is most likely to be a national city park because of its special natural ecology and social culture.

Key words:national city park;Kaiyuan city;nature;humanity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9-33(5)

1导语

刘易斯・芒福德在其《城市文化》中提出了城市进化六个阶段的理论:(1)原始都市(Eopolis),村落社会的兴起;(2)城邦,一些村庄或者血缘社群的联合体形成共同的领地以保护自身不受掠夺侵犯;(3)大都市,在同一地区从一些差异较小的村庄群落或者乡村城镇逐渐产生出一座城市;(4)超大都市,这也意味着衰落的开始,在资本主义理论影响下的大都市只关心巨大的规模和权力;(5)暴虐都市,寄生式的行为蔓延到经济与社会的各方面,消费功能不只是停止了所有高级的文化活动,没有任何文化的行为不与展示与费用有关;(6)废墟都市,战争、犯罪和疾病折磨着城市和乡村,物质的城市变得只剩下空壳(刘易斯・芒福德,2009)。这种构筑于西方土地上的城市阶段理论,是一种悲观的理论,它提出的城市发展链环令人恐怖。

为现代都市治病,人们开出了众多的药方,但皆难以治愈。中国的城市如何打破城市发展陷入死胡同的宿命之论?我们的方案是应该走自己的城市发展之路,探索一条与过去西方城市发展完全不同的模式:构建国家城市公园。

如今的城市不再是单纯的行政建制中心,甚至也不能依据一个地方非农户口数量来判断城市的规模。城市应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出门就是风景,动植物丰富,人人有交换的资本(物产、体力、智力),也都有交换的诉求与交流的自由。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国家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的区别。

1872年美国率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后来“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成为一种话语标准,被许多国家和组织使用并推广开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第十届大会(印度新德里,1969年)做出决议,明确了国家公园基本特征:(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和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2)政府权力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在这一概念之下,山河湖泊森林乃至水库,都可大量规划、保护、发展成引人入胜的国家公园,借此吸引人们前往欣赏游览。而国家公园一旦建成,必然成为一个区域里最耀眼的景观。

1982年中国国务院设立“国家风景名胜区”,其实也就是国家公园的概念,之所以没有称“公园”,是因为汉语中的“公园”是一个城市概念,与城市的设施有关,而风景则是自然的。1994年,国家建设部下发《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明确将汉语中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英语的“National Park(国家公园)”相对应,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则把国家级风景区与“National Park(国家公园)”对等起来。

国家城市公园的概念来自国家公园,但强调城市所形成的自由传统文化,是对优良的城市生态文化、人际关系、心理休闲、经济形态、工业文化进行的另一种倡导,以促进城市的科学研究、国民教育,让孕育商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城市成为一个大众安居乐业的大社区,自然、城市、人三位一体的和谐共生,让身处其中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自然保护区,通常由政府所拥有,其根本目的是保护一个区域不受污染和伤害。在国家公园的规划里,把人交给自然,人只有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欣赏自然。国家城市公园更侧重公园本来的属性,建造美景是为了给人提供精神和娱乐,促进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融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仁”就是两个人,这个概念和观念强调的是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强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山水与人和谐共生。国家城市公园,提供的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生态与人文多元共存,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每一位居民提供着便利。这样的城市公园自成系统,它自动形成一个中心,连接着城市与乡村,作为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枢纽,辐射到任何一处与之有关系的地方。形象地说,这种关系的结果就是乡村城市化、城市田园化。

开远是滇南的要冲,汉文化、彝文化、回文化、壮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具有独特的魅力,又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西方工业进入较早,故开远文化具有多样性。开远特殊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使之最有可能被打造成国家城市公园。

2国家城市公园的建设路径

2.1自然(一山两河)之“谐”

开远可以归纳为“凤凰来栖与龙体行游”,这座绿城水洲呈现出的“龙凤共舞”的辉煌景观,亦即开远地理上的“一山(凤凰山)两河(泸江河、南洞水)”。

开远凤凰山位于开远城东,山形如凤凰,山上林木葱郁,楼阁星罗,山腰的卧龙寺雕檐画栋、宝相庄严,巨大的释迦牟尼金身微笑着俯视日新月异的开远。风水绝佳的凤凰山、翠绿葱郁的泸江河、逶迤而过的南洞水,将整个城市镶嵌于青山绿水之间,开远因此有了“半城山景半城水”的美誉。秉承传统文化建筑理念,结合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开远新城整体设计外方内圆,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为使开远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进步,应将开远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方风情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2.2人文之“和”

开远的民间文艺相当丰富,可分为民歌、民间舞蹈(烟盒舞、祭祀舞)、洞经音乐、滇剧、彝族服饰、根艺等多种。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地方都可找到这种原始文化的图腾崇拜物。1996年,开远市大庄乡坝区出土了新石器、青铜器以及宋元时期的大量陶器,表明这个地区完整地经历了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再到宋元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依据考古发现和史料分析,并结合现代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调查,可以看出早在明朝屯军移民之前,大庄以及整个开远地区,就已经有以彝族为主的土著民族在此世代生息繁衍。

开远是一个有独特人文的地方,彝族、苗族、壮族与汉族五百多年的和谐共处构成了多民族的共同创造历史的本土文化。近代以来,作为云南乃至中国率先开放的区域之一,以滇越铁路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使得这片土地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变化。在此后长达百年的历史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又促使开远形成一种“看得开,想得远”的文化格局。开远还是云南省著名的武术之乡、云南省知名的足球基地,传统武术运动的群众基础很好,为各种运动队输送过不少体育人才。时尚、动感、现代已成为开远城市的一种特质。

除山水和建筑等宜居环境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有的基础,建设传承文化的物质性载体,如:腊玛古猿遗址博物馆、滇越铁路博物馆、工业文明遗迹博物馆、风文化博物馆、双百梅花诗文化长廊、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基地、灵泉书院、地方文化名人故居。

开远的人居环境及建筑应该回归传统乡村的风格,让人与人的交往回到常态,而不是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要借鉴乡村通透的园落、公众广场等空间格局,创造诗意栖息的社区。

2.3地理优势

开平地处云贵高原南部、滇康地轴的延伸线上,在红河、南盘江两大断层之间,东临黔桂台地边缘,西系哀牢山脉余端。当半坞白云为清风耕尽,自然便在世人眼前清晰地呈现出一块山环水绕、烟霞相许、苍翠如滴、鸟语花香的土地。开远原名阿迷。阳光、风、云、土地、草地、森林、乡村、花园,猪牛羊鸡鸭狗――这些都是人类生活恒久的元素,是任何“人工”所不能比拟的。

开远在这些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不仅形成了有效的工业体系,在国家城市公园的创建中,也将产生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城市环境类型。

自滇越铁路开通以来,开远逐渐发展为滇南的交通枢纽,作为红河州商贸物资集散和仓储的主要基地,开远北接弥勒,西邻建水,南连个旧和蒙自,在物流运输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现代绿色工业产品的销售和推广起到了桥梁作用。近年来,开远商贾云集,物资丰富,市场繁荣,在能源、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支撑带动下,开远成了滇南、滇东、文山、思茅乃至越南部分地区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

2.4原创主题

2.4.1自然七彩

资源是任何一个区域发展的前提,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远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开远市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可分为四类十六种,已开发十一种。主要有煤矿、锰矿、锑矿、铝矿、铜矿、石灰岩、砂页岩、耐火粘土矿床、汞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石灰岩、砂页岩、石英砂岩、耐火黏土、铁矿和煤矿,其中褐煤、石灰岩、无烟煤、砖瓦黏土等第一类矿产的开发程度最高,开发规模最大,已成为矿业的优势产业(《开远市志,1996)。离城区20公里的小龙潭,褐煤储量达12亿吨,是云南目前最大的露天煤矿,煤电充足,为数百个工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依托资源优势,开远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和食品、服装、印刷、机械、冶金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此外,小龙潭的地质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小龙潭煤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三层:兴隆寨黏土、小龙潭褐炭层、响水泥灰岩层,为上新统时代;同时,小龙潭地区新生代的古生物化石较为丰富,包括孢粉、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

城市是大地的儿子,它应当是人类智慧和理想家园的现实创造,是我们安居和生活的庇护所。开远国家城市公园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自然环境的恩泽以及人类社会的创造,否则无止境的追求财富和权力,最终得到的只能是空的城市躯壳。

2.4.2人文七彩

开元经过了三次宏观的文化变迁,它们积淀为深厚的人文传统,成为开远能够走得更开阔辽远的保证。

首先,开远拥有腊玛古猿化石的四次发现(1956―1982年)。学术界认定“开远腊玛古猿”(张永兴,1987)所处的时代为距今约1500万年的中新世中期到晚期,开远腊玛古猿也被认为可能是人类的直系远祖。

其次,灿烂的边地文明构成了开远多元文化特色。开远市总人口31.12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9%,彝族、壮族、苗族、回族与汉族同胞胼手胝足,共同开拓和建设了自己美丽的家园。开远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以及古朴的烟盒舞、芦笙舞、洞经音乐、民间剪纸、彝族民歌、彝文经书等颇具地方特色,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展示出熠熠生辉的开远文明。

最后,以滇越铁路为发端,百年的工业化进程给开远这座城市注入了近现代文化元素,使开远文化呈现出“保持传统、博采众长”的发展格局,成为“四面伸开、联结广远”(赛双恩,1990)的重要表征。

开远人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目前,开远市文管所已收藏各类文物8 258件。开远不断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力图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上为开远市博物馆的创立增加一批丰富的馆藏资料,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据笔者寻访,开远市民间收藏数量已逾万件,是一笔可以积极利用发挥效应的社会流散文物资源。越来越多的私人收藏,既是国家文物机构的潜在竞争者,也是充实国家收藏的供给者。开远有一批学有专攻的本土专家,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出版了《开远市志》、《开远年鉴》、《开远市文化艺术志》、《开远史话》、《开远市文物志》等,为研究和认识开远历史文化奠定了资料基础。

2.4.3 夜景七彩

开远夜景是开远市民的骄傲,烧烤摊是开远夜市的标志。开远夜市最大的特点是:在这里,城市与乡村融为了一体,形成了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的独特景观。开远既有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霓虹景观,也有许多大城市无法享受到的市井生活。随着泸江公园提升改造一期、迎旭广场电子显示屏、城市监控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城市所有公园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美观的木制花槽向人们吐露绿意,人们感受到开远的独特魅力。如今,开远村寨全都安装了路灯,灯光照亮了开远乡村的夜晚,照亮了开远城乡一体化的康庄大道。

2.4.4乡村城市与城市乡村

城市的出现,就是与乡村分离的开始。早期的人类,生活在自然里,没有固定的住房,哪里有资源,就选择到那里生存。摘果、捕猎、打渔,过着个体和小群体的日子,但食物不是随时都有,仅仅依靠薄弱的个体难以抵抗自然灾害与凶猛的野兽,人们必须联合。联合的力量显而易见,有了更多食物,就有了分配与储藏,再也不用大规模迁徙,他们筑木而居,满足日常吃喝后,也有了储备,接着他们开始与别的群体交换食物,贸易产生了,最早的城市格式也就形成。“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这便是“市井”的来源。

从乡村、部落到城镇、城市,人类从分散到聚合,是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飞跃,符合自然与生活发展规律。马克思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市场所有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资本,而资本的天然本性是增值和逐利,市场总是把资源配置到最有利可图的地方。城市在人口、生产工具、资本、需求等方面的高度集中,相对于分散的乡村而言,最有利于资本增值,具有先天的根本优势,因此,经济发展是资源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由此必然造成城乡的分化和差距。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创造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它把人类从自然的土地上索取的东西又有意识地归还给自然。耕作田园就是人和自然的对话,传统农业完成了人和自然的亲近。小城镇发展为大城市、超大城市,问题随之产生,资源面临再分配,环境污染、人炸带来一系列治安与管理的问题,城市精神式微,文明呈现倒退趋势。如何寻找适合人类诗意栖息之地,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田园牧歌式的空间环境,到底应该怎样构建?城市公园提供的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广阔远景,在这样的城市公园里,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多元共存,由内向外地散发出独特的气质。回顾城市的发展史,城乡从必然的分离、再到必然的一体,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使然,开远市需要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找到切合点,并付诸行动(李存贵,2008)。

时代潮流和技术条件为开远率先建设国家城市公园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弗里德曼在《这个世界是平的》里乐观地说,“世界是平的,互联网这辆推土机推平了世界”(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平”即全球化,网络使得天涯若比邻,改变了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在网络时代里,中心消失了,全民参与和全民分享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的发展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把自己从群体中解放出来,这是依赖于强大动力的大航海时代和大工业时代都不可能具备的。

2.4.5幸福开远

在工业城市环境基础上重新构建起一种生态的生物生存环境,这是一种富有理性思想的追求。草坪、花园、树木、树丛、雕塑,提供了视觉、听觉、嗅觉的愉悦感,这是一种居住者的幸福感觉;田园平畴、小溪穿流,练武、打球、跳舞,这是一种田园般的恬静与惬意。

“同为开远人,农村人有权利与城里人一道分享开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各种文明成果”(李存贵,2008)。开远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让出门走马路、进门开电灯成了农村普遍的生活方式。走进开远市,“建美丽开远市,做幸福开远人”的标语四处可见。坐在出租车上,司机们口中重复最多的话语就是“幸福开远人”。走在开远街头,你随机问一个市民生活在开远觉得幸福吗?他们都会不容置疑地回答――很幸福!然后细细告诉你他们感到的幸福在哪里。

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经济带来了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开远城市人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不再是小农经济状态下那种以种田为生的封闭、静态、落后的生存观,而是逐步呈现出在现代工业经济的形势下,现代的思想、时尚的观念和休闲的生活方式。

3结语

开远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变迁中,搭上了三趟时代列车,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转型,这是开远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以及实现跳跃式进步的三次高峰。现在开远要启动第四趟列车,发展产业集群(光明啤酒产业、梅文化、化工文化、电文化等产业),推动开远成为名牌城市,使开远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模范城市。要进一步提炼浓缩开远城市的主题文化,使开远成为国家城市公园的一朵奇葩。文化性、经济性、生态性、和谐性是国家城市公园的四个基本要素,这也是开远城市国家公园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云南省开远市志编纂委员会.开远市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3]张永兴.云南开远新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J].人类学学报,1987,2.

[4]赛双恩.开远的建制沿革及名称由来[J].开远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90.

篇7

常雪 陕西师范大学马列理论读书社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作者介绍

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丁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尽管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说到读书心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间闻名遐迩,从而傲慢与偏见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伟大著作。

简。奥斯丁生于一七七五年,卒于一八一七年。其间英国小说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以范妮。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和哥特式传奇小说虽然风靡,但终究因苍白无力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奥斯丁发表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劝导》等六部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伤感、哥特式小说的矫揉造作,使得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始启蒙。 《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然而与大多数恋爱小说不同的是,它以男女主角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四起姻缘,通过对照与描写提出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问题。

当我读完这部著作的时候,我为伊丽莎白和达西最终美满的结为伉俪而感到欣慰和满足。是的,是因为他们有傲慢,有偏见,才会有这一切的波折。伊丽莎白是个热情、活泼、却又不乏纯真的乡村少女。她不懂得勾心斗角,不懂得如何区分真实和虚假,因而偏见在她心中产生。达西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如此锋芒毕露的显赫地位,怎会使他不在心中拧成一份傲气?他的傲慢正因如此,让人们忽略了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雅、一表人才的形象,任凭他财产再多,人们也只会认为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伊丽莎白也正是因为对达西的偏见,而才使她轻信了威克姆对达西人品的贬低之言。

可欣的是,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矛盾最终融解了。设想,如果达西没有向伊丽莎白示爱意,或是在遭到拒绝和人格的侮辱后没有澄清,并放弃了对真爱的追求,那结果又会是怎样?会是一个悲剧,也许简与宾利执着的感情也会毁于一旦,莉迪娅的轻狂举动会使贝尔特家庭蒙上羞耻的阴影,名声败坏。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呈现。因为达西用他理性的眼光看到了伊利沙白的纯真,他原谅了她。因为爱她,所以他会不顾祖母凯瑟琳的阻止,毅然选择了她。

这样起伏跌荡的爱情,仅有真挚爱情的滋润,他们是因为有了"爱"才走到一起,简与宾利、达西与伊丽莎白。他们的爱是纯粹的,而夏洛特与柯林斯的爱情则完完全全建立在金钱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从侧面也折射出了社会中两种不同的人群的对立,反映了当社会中的某种矛盾。在本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班纳特家中有6个小姐而没有男孩,因而此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侄子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资产的庇护下得以生存。因此,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简直是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换来的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只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

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爱情无关。 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注定了那一时代的婚姻结构,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还有更多更多。这本书就是给了你一个这样的空间,让你去思考,去感悟。

常雪,系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列理论读书社社员。

同类书目推荐

摘要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富于幽默情趣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娜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小说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本书和作者的《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恋爱结婚的故事。

篇8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倍加珍惜高效利用在特别的时期创造特别的成绩》。

春风浩荡,人心欢畅,二0__年,中国以她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无坚不摧的气概,以她一枝独秀的经济和捷报频传的盛事,举世瞩目地走过了这世纪的元年。人勤春更早,现在,正在解冻的河水在向复苏的大地报春;正在吐青的垂柳在匆匆的行人报春;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正盛开着的茶花也在向全体师生们传递着春的讯息。

经历了这扬眉吐气的一年,度过了这欢欣鼓舞的新春,同学们为着各自的学业,老师们为着各自的事业,大家重又在美丽的校园里快乐地相聚。回顾这个寒假,我们可以欣慰地总结:这是我们全校师生在学校的要求和安排之下,共同度过的一个文明祥和、快乐健康、安全平稳的寒假。过去的一年里,同学们所增长的不仅仅是一岁的年龄,更有着思想道德素质的进一步完善和行为自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通过查阅各班递交给德育处的《告家长书》和班主任老师提供的反映学生寒假生活的书面资料,我们高兴地发现,经过新春佳节文明新风的洗礼,绝大部分同学思想上遵章守纪、尊老爱幼的观念增强了;言行举止上文明自律、助人为乐的好事增多了:全校千余名同学中,无一例违法犯罪事件,与之相反,更多的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打基础,高复二班吴涛、高丙峰等同学挤出时间在《机械基础》等自己的弱项科目上狠下了功夫;00外贸专业沈金花于2月8日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并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在2月16日帮助邻居老人洗衣服;00计算机预科班夏丽平、邱惠忠、同学主动帮助邻里打扫卫生;99商储班徐枫等同学帮助孤寡老人干家务、为孤寡老人送混沌;00外贸陈伟东、00计算机预科班叶开、闻丽芹,99商储卢建宇,01经英班肖玲、王丽辉、黄稀锦以及00烹饪班级的同学们能够自觉地走上社会,义务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能力又增长了见识;99计大王彩萍同学在2月15日到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义务献血200毫升,市红十字血站向我们学校寄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99计大毛春花同学捡到装有近200元钱现金的钱包,主动上交德育处。

从这些同学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积极进取、助人为乐、勇于实践、乐于奉献、拾金不昧的精神风貌。他们以自己健康而高尚的行为,为我们二职中的学生的群体形象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他们的行为以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应该在三月这个学雷锋树新风的主题活动月里,得到更加深入、更持久和更广泛的实践和发扬。

一年之计在与春,这个春天里开始的新学期,是我校在港区办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是一个与众不同别有要义的学期,是一个充满希望满载憧憬的学期;是一个充满机遇面对挑战的学期;是一个承前启后值得珍惜的学期。因为度过了这(本文权属文秘站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个学期,我们将跨入扬舍,迈向市区,我们将共同翻开学校发展史上的崭新的一页,实现从乡村办学到城市办学的历史性跨越。

各位老师,同学们,前方没有终点,我们马不停蹄。走向市区以后,我们将拥有更多更好更畅通更全面的信息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竞争氛围和发展机遇。我们必将会在更高层更广阔的平台上健康发展、稳步前进。学校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带动和促进每一位同学的进步和发展,必将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深造机会、锻炼机会和就业机会,因此可以认为:迁入市区办学,给同学们带来的必将是更加宽广的前途,必将是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篇9

锦绣黔中,美丽贵安。

这不只是一个区域名称,不只是一片投资热土,不只是一个工业园区,不只是一座产业新城。

这是一个将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于一身的国家级新区。

“一张白纸”如何能够华章锦绣?贵安,已然露锋起笔……

新秀:入选“国家队”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

此时,距离2012年4月贵州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关于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的请示》,还不到两年。

“要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2012年1月,国发2号文件“重磅”出台,作为国家战略层面顶层设计的载体,贵安新区正式浮出水面。

国发2号文件颁布一个月后,《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对贵安新区有了定位: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的五个城市新区之一,推进贵安新区规范建设,建成黔中经济区最富活力的增长极。

“贵安新区开发建设,必将在贵州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12月29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到贵安新区调研时指出,“虽然新区现在还是一张白纸,我们还是白手起家,但坚信有中央的大力支持,有全省上下的团结拼搏,贵安新区一定能够成为极具特色的城市新区”。

陈敏尔省长也多次强调,贵安新区是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大战略、主战场,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贵安新区也有自己的发展脉络。

坚持打造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新区的“一个标准”;紧扣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的“三有一大”近期目标;注重城乡统筹、创新发展、开放开发、先行先试“四个同步”开发原则;做好贵、安、新“三篇文章”;启动规划、组织、基础设施、引领性项目“四大工程”,迅速搭建起新区的建设框架。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边筹建边工作、边谋划边发展,大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贵安新区乘风破浪、起航。

一年时间,这片热土演绎着令人惊叹的速度与激情:

――完成新区总体规划等25个规划编制,另外40余项规划编制正快速推进;

――“八横四纵”骨干路网等一批基础设施、市政配套及生态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

――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及配套政策,推进了户籍、产权等一系列改革,完成13个美丽乡村建设和总长118公里的22条小康路……

国函〔2014〕3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建设贵安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路子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努力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贵安新区,不仅是贵州推动跨越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平台,而且是完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版图的“点睛之笔”。

大学城:智“汇”贵安

一座座俊美灵秀的小山连绵起伏,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纵横交错,一排排色彩鲜明的校舍鳞次栉比……

这就是贵州的“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别开生面的一座“城”――位于贵安新区的花溪大学城。

2011年,大学城启动建设。

2012年,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中医学院等五所高校相继入驻,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开创了集约办学模式。

根据规划,大学城全面建成后,学生人数将突破10万人,为贵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近4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10月,大学城已入住学生人数4.36万,提前实现“2013年花溪大学城入住学生4万人以上”的目标。

2013年,贵州高等教育开启集群发展新态势,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五所高校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校际间将实现图书、电子网络、公共教学等资源共享,建立起科研合作、学分互认机制,初步实现贵州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

以花溪大学城为依托,贵安新区将成立贵安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为引领,把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根据省政府与北京大学合作框架协议,贵州将与北京大学在花溪大学城共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示范点――北京大学贵州生态文明城。依托此项目,一方面将结合贵州生态优势及花溪大学城各高校优势建设北京大学贵州生态文明国际研究院,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决策参考和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将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等十所知名大学在花溪大学城成立国际绿色大学联盟,一起推动全球生态文明研究与教育。

在提升花溪大学城国际化水平方面,贵安新区将积极参与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各国在语言教学、留学生互派、科技创新、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花溪大学城将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型、职能型、开放型大学城,这将有效促进贵安新区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成为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高地。”花溪大学城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夏明枢对大学城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数据:“云”上贵安

行走在园区大道上,虽然是深冬时节,却处处热火朝天:挖土机声响轰隆,工程车往来穿梭,清洁工扫帚挥舞,工地上尘土飞扬……

和信息产业园区如火如荼地建设相对应的,是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关注与支持。

这是一个时间表――

2012年11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出台;2013年初,《贵州“云计算”战略规划》;2013年年中,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规划出台……

这是一张线路图――

贵州在工信部的IT产业排位中仅处在四类地区,也未能列入全国五个云计算试点城市,争夺“云计算”的希望近乎渺茫。但是,省委、省政府高层多次率团进京游说,用剪刀差的方式打起了“资源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13年10月21日,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启动建设。

2013年12月16日,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破土动工。

贵安新区从此步入了“云”上的日子。

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项目集聚落户贵安,预示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贵安大数据基地呼之欲出,贵州打造高端产业的梦想越走越近。

“过去,我们习惯以资源消耗来发展产业,而现在全力以赴建设国内最大的大数据基地,这种意想不到的华丽转身,直接就接入国际高端电子信息领域。”园区指挥长耿贵刚说。

有关专家预测,未来云计算带来的蓝图无论如何想象都不过分,它有望成为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

目前,贵安新区已经将打造政务云、工业云、物流云、民生云、旅游云的“五朵云”计划列为今年工作的重点。

除了富士康、中国电信云计算基地、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外,美国斯科林光热发电项目、江西泰豪集团、西部控股公司等也都相继落户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并开工建设。

篇10

怎样承载这更大的职责?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怎样与文化、生态更好地融合?“依然美丽”的四川将怎样迎来更多的宾客?独一无二的特色、惠及民生的富民、核心品牌的树立,全方位的旅游业发展怎样服务于“两个加快”的宏大进程?

带着问题,2月16日,记者走进四川省旅游局,请张谷局长为我们一一解答。

跳出旅游抓旅游,遵循规律抓旅游

《四川党的建设》:张局长,您好!站在“十二五”的开局年,我们首先要提到的是刚刚过去的“十一五”。经过5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我省的旅游业目前处在怎样的一个发展态势上?

张谷:“十一五”是四川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对旅游业发展来说也同样如此。这五年特别是后三年,在接连遭受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我们超常努力、化危为机,实现了旅游产业整体大跨越、大提升,树立了四川旅游的新形象、新品牌,形成了推进旅游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

《四川党的建设》:具体来看,哪几个方面的成效最显著呢?

张谷:一是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省积极推进旅游重振工程,实现了旅游业的迅速恢复。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86.09亿元。五年累计旅游总收入是“十五”时期的2.8倍。

二是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到184家,优秀旅游城市达21个,特色旅游城镇40个。初步形成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康体旅游、养生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等多形式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旅游带动功能更加突出。“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业总收入由721.23亿元增加到1886.09亿元,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1.2%。同时,旅游业在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成效明显。

四是旅游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创造性地构建了线路统筹发展旅游的新模式,积极作为建立了应对巨大灾害危机的新机制,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了公共信息服务新平台。

《四川党的建设》:您认为,成绩的背后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值得“十二五”借鉴呢?

张谷:成功的经验主要有这么五点:深化政府主导,营造发展环境;紧扣中心,遵循规律;面向需求,强化服务;重心下移,引导发展;应对危机,主动创新。

《四川党的建设》:“重心下移”应如何理解?

张谷:旅游工作一定要“跳出旅游抓旅游,遵循规律抓旅游”,根本方法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十五”期间,我省通过举办旅游发展大会,在省级层面掀起了旅游业发展。到了“十一五”期,按照“重心下移”的方针,先后在全省开展旅游线路统筹试点,有力地推动了各市州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放眼看旅游产业,事关发展全局

《四川党的建设》: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奇葆书记评价旅游业“为全省推进‘两个加快’作出了积极贡献”,并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该如何看待旅游业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张谷: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快推进,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奇葆书记提出,要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加深对发展旅游业的理解和认识。

《四川党的建设》:我们也非常希望您能从我省旅游业与经济结构、富民产业、生态需求等几方面的关联度上加深读者对现代旅游业的认识。

张谷:好的。首先,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带动性强。“十二五”期间,我省第三产业要提高到39%,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很重、压力极大。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其次,旅游业是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旅游业既是民生产业又是富民产业,每年可新增就业3万人,成为了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蓄水池。如稻城亚丁景区,2005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00元左右,而去年已经达到5500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再者,旅游业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比如,我省是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繁荣,缩小城乡差距。还有我省的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和地震灾区,加快发展旅游业,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其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意义重大。

旅游业与生态的关系更无须多说。旅游产业污染小,能源消耗低,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无烟工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总之,一句话。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天下四川、熊猫故乡”

《四川党的建设》:接下来的5年是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基础的重要时期,我省的旅游业确立下怎样的发展目标?

张谷:省委、省政府定下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四川展现形象的窗口产业、促进产业联动的活力产业、增加就业安民富民的民生产业、传承传统文化的文明产业、环境友好型的示范产业,基本实现旅游经济强省目标,初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具体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目标。分两步走,到2012年,三年提升计划实施完成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700亿元;到2015年,力争超过40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比重达到12%。

社会目标。到2015年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00万人,拉动社会就业约450万人。同时保护和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行业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旅游行业发展实现“十百千万”目标,即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10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0家,星级饭店达到1000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达到10000家。

《四川党的建设》: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巨峰省长提出了五大工作重点,请您分析介绍一下。

张谷:一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要积极抓住,特别在高速公路、铁路即将通车的节点和节奏,全力规划打造旅游线路产品,加快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二是进一步提升特色品牌形象。旅游业是“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一个地区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就是一个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我们一定要强化品牌意识,特别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挖掘我省独特的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等特色,要打响“天下四川、熊猫故乡”这张名片,进一步提高四川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要把加快培育壮大旅游企业特别是旅游大企业大集团放在重要位置,以培育“航母级”旅游企业和实施“小巨人扶持计划”为重点,培育打造一批旅游年经营收入超5亿、资产上10亿的“航母级”领军企业。

四是大力发展新型业态。要密切关注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积极开发培育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休闲、生态旅游、民族风情体验、森林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会展旅游、自驾旅游、修学科考等10大新型旅游产品。

五是注重布局统筹。要站在全省甚至全国整个旅游区域来考虑,统筹景区、景点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放大效应。

《四川党的建设》:您提出“提升四川旅游核心吸引力”,那么我省旅游业“核心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如何提升?

张谷:“旅游核心吸引力”是旅游品牌形象及支撑品牌形象的旅游精品。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打造了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很突出的旅游精品,但吸引力、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因此,要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强化“天下四川、熊猫故乡”这一品牌,全省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一起使用和宣传这一品牌。在这个统一品牌下,细分不同区域旅游市场,打造和推出支撑品牌的特色旅游精品。

[延伸阅读]

“十二五”四川旅游业战略布局

“1+5+10”的发展框架:

“1”就是“一极”,指成都都市旅游增长极;“5”就是“五大旅游经济板块”,分别是大成都、川东北、川南、攀西和川西旅游经济板块;“10”就是“十条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巩固提升九环线、成乐雅线、三国文化旅游线、西环线等四条精品线,着力打造世界遗产旅游线、环贡嘎山旅游线、抗震救灾红色旅游线、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线、重走路红色旅游线六条新推线。

14个重大旅游项目:

1、九寨国际休闲旅游项目。

2、峨眉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项目。

3、龙门山国际山地旅游度假项目。

4、龙泉山国际田园休闲旅游项目。

5、中华熊猫大世界项目。

6、金沙-三星堆古蜀遗址公园项目。

7、安宁河谷阳光休闲度假项目。

8、古蜀道与三国文化旅游线路项目。

9、贡嘎山国际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10、中国白酒金三角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11、光雾山-诺水河生态文化度假旅游项目。

12、稻城亚丁香格里拉生态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