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特点

篇1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加强了联系和交流,其中西方文化也通过这项渠道进入到我们的视线,给我国各个领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园林设计中,西方园林设计理念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新方式,并对此进行运用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中式园林景观类型

1.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主要是在景观中带有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特点的园林景观。这项园林景观主要是通过遵循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从而体现出浓厚的古典韵味,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上,根据我国地域的差异呈现不同。1.1四合院。四合院作为我国北方园林景观中的代表,主要是通过仿照北方的皇城格局建造形成的,整体结构十分注重对称以及呈现闭合形式的独门独院模式。四合院主要是以一家人居住为主,并且与邻院的轴线形成对称式的排列状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1.2江南水乡。在南方中主要是以江南地区为代表,这一区域由于水流众多,因此在房屋、园林的建造中就将这一元素运用到其中。根据水势的组团分布,体现出婀娜秀雅的景观意境。2.现代中式园林景观。现代中式园林景观与传统的古典园林景观不同,在现代中在古典园林景观上加入了现代的思想,使之在最终的体现上更加多变和时尚,并且也更加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意识。在对园林景观整体规划上主要是运用丰富多彩的构景和材料在其中的运用。注重对意念进行模仿,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上加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符号,通过现代设计方式表达出传统的韵味。

二、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1.建筑。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首要元素是建筑。这一元素主要是出现在比较大的庭院景观规划中,采用建筑的元素还需要加强对建筑进行装饰,如:细部中运用带有意象符号进行装饰,或者是植物盆栽进行点缀。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还能够体现中国文化意境和韵味。如:在现代别墅中设计中式中庭或者是游廊等。2.山水。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山水也是运用比较多的方式。通过山与水营造出自然的山水环境,增强新中式园林的灵性。但是在新中式园林景观中山水主要是以简单的造型出现,使之与景观融为一体。3.植物。新中式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景观在选材上不是运用带有传统寓意的植物种类,而是采用外来品种进行装饰、点缀。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采用都是带有一定寓意的,如:松竹寓意人品格和意志坚定,梅花代表人的气节等。对营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园林具有很好的烘托作用。新中式园林景观植物运用更多是自然形状的植物和运用修剪的方式,营造文化氛围。4.景观色彩。在景观色彩的运用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园林景观中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的红色和琉璃黄色进行,如在过年时通过红色表达出节日的喜庆。黄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在作为权力的象征,体现出高贵和威严。除此之外还有象牙白和黑色的运用,白色体现出干净、清爽,黑色主要是用于园路的铺装和亭子的底漆,呈现出内敛沉稳的氛围。

三、新中式园林设计手法

1.园林空间布局。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是通过对景观整体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恰当决定的。对空间进行布局,首先是连续性的空间序列,主要是将开始、引导、和结尾部分进行组织,使之联系到一起,规模也是从小到大,简单到复杂。其次是对空间进行巧妙的转换,运用多种方式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和点缀,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空间错觉,使之富有艺术性。最后是看与被看的关系,主要是促使景与景之间的过渡。2.构景手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构景手法的运用可以营造出悠远意境的景观氛围,通过构景实现对园林景观空间的分隔和组合。主要的构景方式有:其一是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之处的景观运用到园林中,达到丰富景致的目的。其二是隔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屏风的形式完成,激发人的好奇心,为景致蒙上一层面纱。其三是框景的形式,主要是从角度上通过画框对景色进行欣赏。3.叠石理水。叠石理水主要是通过山水关系与叠山的形式,对景致进行表现。其中山水关系主要是通过对山与水之间的精妙布局,在形式上可以偏重于山,也可以是水,使之形成不同的园林景观风格类型。而叠山是通过石头渐渐堆积起来的形成的假山,使之成为一项景色,主要是为了呈现出景观的自然性。理水在其中运用是为了增添游览性和对景观空间的丰富。4.花木配置。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花木的配置与传统的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一是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体造型风格上更加具有空间感;其二是植物层次上更加的简单、大方和自然。在植物的选择上通常是由乔木、草、灌木等相互配置的方式。在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上比较注重植物的颜色搭配和修剪。而新中式园林通常是以自然的植物为主,进行修剪装饰,植物色彩的运用上更多体现为绿色,同时与其他花色相配,以此从整体上营造出浓厚的古典园林景观韵味和氛围。

四、结语

本文是基于对新中式园林景观的研究,新中式园林景观主要是通过传统古典园林景观与西方园林景观两者进行融合形成的新中式园林景观形式。在文中对此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新中式园林景观类型,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和现代中式园林景观进行研究,对其中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了解。其次是对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进行分析,主要有建筑、山水、植物、景观色彩这四方面元素分析。最后是对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叙述,对新中式园林景观在我国的设计和运用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小玉.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与传统景观设计的对比应用[J].居业,2016,(5):56-57.

[2]黄丹平.浅析人居环境的新中式园林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995-995.

[3]李士明.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发展与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4]刘清.浅析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常州云山诗意小区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416.

篇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因而对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未将城市园林建设放在城市发展的中心,只是将其作为点缀城市的植物,因而总是为了城市的美观问题而不停更换植物的品种。在这种状况下,将影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并致使城市的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次,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部分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对西方文化的运用,而忽视了我国文化传播,因而由于设计方法不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使园林设计缺乏一定的民族特色,并无法凸显出城市的发展特点。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错误理解了秉承传统文化的理念,因而出现对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抄袭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得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便更好完善园林设计的方法。

2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的有效措施

2.1整体协调性

在对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方法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将整体协调性作为城市园林设计的目标,并且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设计之前要深入到城市的生活了解当地的风土文化和城市自身的历史人文等,进而在确保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的整体协调性的同时,促使城市园林的设计能凸显出地方的特色;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充分了解到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而在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实现对园林景观的有效设计;再次,在保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协调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在设计中对中式的象征表现手法的应用,进而有效结合表现手法区别开地方城市与其他地域所具备的特点,并且促使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凸显出国外景观所不具备的文化风情。

2.2尊重自然

在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当中还应注意在设计中尊重自然规律,进而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氛围。同时,由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严重的影响到了城市的环境,因而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实施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生态环境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仍未提高对尊重自然的意识,因而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对于此,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中应更为注重设计理念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目的,进而实现最佳的景观设计的效果。

2.3尊重地域文化

城市园林设计师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之前,要求其必须先深入了解城市的地区文化特色,进而在对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能充分将地域文化特色运用在设计当中。同时若城市园林设计师能将城市人文环境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那么设计的理念能更好地凸显当地特色的同时,也可在与其他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理念的比较中更好地凸显自身的与众不同;其次,在园林的设计中尊重地域文化的设计方式,可以促使人们对园林设计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可致使人类与社会的关系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并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实现有效的发展。

2.4利用可持续技术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太阳能等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以便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能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的可能,同时通过对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也可促使城市环境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促使在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中城市园林景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篇3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景观的设计所体现的不仅仅在于花草树木给人以美的感受,更在于体现对现代住宅区生态建设的需要,因此园林景观设计除了观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创造合理和谐的现代城市人的生态居住环境。消费者或者说居民最在意的是看此住宅区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前人们选择住宅区主要是看房子好不好,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住宅区的绿化水平及园林景观。

一、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1、生态效益

城市居住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 其生态服务功能体现在:维持碳循环和保持供氧平衡;减少空气污染;保持水土维护水循环;降低温度提高湿度;减弱噪音;安全防护等。居住用地面积通常占城市用地的30%以上,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住区生态是城市生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住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整个城市的生态质量举足轻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几年“生 态”二字成了房地产的一大卖点,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需求。

2、社会效益

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还向居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它既可向住户提供开放的公共活动场地,也可满足住户个人的私密空间需求。住区公共场所不仅可以通过绿化的环境、美化的围墙、小品设施吸引住户走出居室,为住户提供与自然界万物的交往空间,还可以就近为住户提供面积充足、 设施齐备的软质和硬质活动场地,使之加入公共活动的行列,提供住户之间人与人的交往场所,同时增强居民的家园归属感,提高生活文化品位,进而从精神上创造和谐融洽的社区环境。

3、经济价值

加快住宅建设,不仅是解决人民住房问题的需要,也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培植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需要。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良好的小区内外环境已成为房产市场中的有利因素。因为景观是活的,景观随时间而生长、扩大、美化,与建筑不同,景观从来都是随时间推移而增值。为确保在今后长远期的换房及房产转让中居于有利地位,就不能不在房屋购置时考虑景观环境因素。经济杠杆使人们切实体验到了住宅区园林景观的潜在价值。

4、景观环境效益

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会让居民领略到鸟语花香、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注重环境和绿化,这是消费者环境主义意识的复苏。

二、我国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的园林文化历史悠久,人们对于自然的崇尚与对于园林的爱好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和文化,但是目前在我国的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园林文化的应用并不令人满意。许多住宅区为了招来生意,把居住者和居住环境作为展示品,而忽略了环境对居住者日常生活和休闲的意义。把小区搞成如城市广场一般,用瓷砖、花岗岩铺地,花坛、树雕泛滥。也缺乏乔木供人庇荫、避雨,缺乏儿童游乐设施、老人休闲场所和青年人的体育场所。这些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缺少文化内涵,缺少园林意境。园林文化的应用并不令人满意。

1、功能性差

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而是侧重于外表的美观表现(多从促销的目的出发),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经济性差

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结果是加大了投资成本,增大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也增大了后期的物业管理费用。

3、协调性差

目前“景观”在业内很受欢迎,园林景观风格迥异,但有的楼盘因景观设计欠妥,定位不准,处理不当,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难成一体,这种“分离”使得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较差。

4、缺乏个性

走进一些新开发的地产项目,总会感觉有似曾相识之感,原因之一便是小区园林景观缺乏个性,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克隆”和“模仿”的痕迹,而且部分景观设计公司为达到签单目的迁就客户需求,也使得景观设计得雷同化倾向日益突出。

三、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

环境设计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是由具体的人使用的,所以设计必须研究人这个“主体”的需求,根据居住区的功能分区和居民生活上的需求,进行绿化规划布局,根据小区总体特色及分区功能,搞清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根据使用区之间性质差异处理动和静、内部与外部等逻辑关系,从而保证整体的秩序性而又不破坏其各自的完整性。重视居民的需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居民的行为出发,通过居民的使用来实现居住区的社会价值。

2、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

特色是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作出不同设计。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在道路,小广场的安排上,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因此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景观设计还应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同时,景观设计也应与建筑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3、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 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 ”、“依山就势”、“随高就低 ”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原创的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出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4、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在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中要讲究主次分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种空间,包括公共空间、私秘空间、半私秘空间,并且各空间要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使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有致,使人们能感知到该环境的好,该空间的人性化,并且愿意在这里驻足逗留。居住区本就应当由许多人性化的小空间构成,人们在尺度、形式不同的空间内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空间。除靠建筑的围合来划分空间,还可利用植物来营造一个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通过乔木、灌木的巧妙搭配,高低错落,可形成多样的空间层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区的园绿化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要营造高质量的环境,使人们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在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时要不断创新,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4

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景观学院首位女性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玛莎・舒瓦茨就是其中一个。作为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她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有“景观设计女王”之称。

她的作品遍布全球;从她引人注目的作品――爱尔兰都柏林大运河广场,到美国梅萨艺术中心、卡塔尔石油集团总部等,这些传世之作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地标景点。

舒瓦茨还是“城市有助于降低气候变化幅度理念”的倡导者,她重点关注环境的可持续性,致力于让世人意识到都市景观作为城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的平台,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

景观设计要有城市视角

《房地产世界》:作为一个园林景观设计师,你如何看待园林景观?

玛莎・舒瓦茨:景观并不仅仅是我们常见的绿化、水景和雕塑,建筑物实体外的任何事物,包括道路、停车场等等都应是景观的一部分。景观不只是用来看的,它更应该是人们可以进入的活动空间。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让这种状况变得有序和可持续,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价值。

《房地产世界》:你在实际园林景观设计中最注意什么环节?

玛莎・舒瓦茨:每个地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特别看重挖掘基地自身的独特之处 。还有理解客户所需要的项目定位及素质。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自己概念上的创造,最终作出非常不一样的设计。实际上,景观细部是一个需要来回反复修改的过程,要依据现场的情况和材料商、客户及设计者进行多轮沟通。一些不容易被大众感知到的细节,例如材料的交接,场地上如何体现材料,十分非常重要。

《房地产世界》:你觉得在职业生涯中什么挑战是最大的?

玛莎・舒瓦茨:对于设计来说,挑战是无处不在的。你怎么将最初的想法、细微的表现,通过各种各样的流程,通过施工的工艺创新和设计质量控制,将最终的项目效果和设计理念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大的挑战。

对我和我的团队而言,最主要的困难是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客户――那些真正希望创造出一些新颖独特之物、并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你保持不变,将会是更大的风险。寻找那些真正愿意去尝试创新的客户,可以更好地让项目或设计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给客户及最终的使用者带来收益。

《房地产世界》:你希望你的设计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一种居住或生活感受?

玛莎・舒瓦茨:让居住在其中的人能得到更多空间,具备完善的设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拥有更精彩的生活状态。

同时,我觉得设计师应该有城市的视角,因为景观设计师的天职就是致力于将环境问题作为整体来处理。我自己非常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不仅影响现在而且影响将来的人群,应该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思考我们现在所做的建筑、所建造的城市,去建设方便、高效、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感和生活感。

中式园林需结合时代精神

《房地产世界》: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设计师来到中国,你在中国各地也已经参与设计了不少项目,你觉得中国现有的环境有何特别之处?

玛莎・舒瓦茨:现在中国越来越开放,有很多机遇。对于我的设计团队来说,在中国项目现在才刚刚开始,相信机会会越来越多。

实际上,在中国这个环境下,开发速度非常快,这又给高品质的实现,带来了另外的挑战。对于外国公司而言,在中国做项目需要有中国当地单位很好的配合与沟通。

《房地产世界》:在中国你一定遇到过不少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你怎么看待中式园林景观的现状及其发展?

玛莎・舒瓦茨:中式园林艺术是整个世界园林历史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世界上能发展出自己独特景观风格的六个文明之一。现状的问题是,怎么在当前的时代和生活中,重新发展这种园林的风格。

中国园林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来自于那个时代,反应那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和生活方式。对于现代,如果单纯抄袭和复制传统的中式园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所面对的东西完全不同了。

《房地产世界》:你觉得中式园林应该如何传承与创新?

玛莎・舒瓦茨:我更关心的是,怎么抓住中式园林的精髓,用现代文化和设计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我相信在当代语境和现代思路下,肯定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你一定要用现在的手法和文化观点来表达,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做,才能得到真正原创真实,而且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房地产世界》:你所接触到的中式园林现状如何,是否有足够的人才和创新出现?

玛莎・舒瓦茨:风景园林不仅仅是绿色的代名词,它是一个协调人类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学科。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在公共建设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对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我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师和园林景观师,以及其他艺术层面的人才,他们能着眼于现在的时代文化方向,同时又能真正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这几个方面结合到一起进行创造,他们已经创造了很多优秀作品。

篇5

关键词:现代艺术;园林设计

艺术具有穿透人类灵魂的能力,在创造的同时重新认识其本身,园林设计是以设计为基础且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项目,是园林设计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艺术。

1 现代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我们知道现代艺术是美的结合,美的象征性手法运用,现代艺术影响现代园林设计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现代艺术使得园林设计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其次,现代艺术使得园林设计采用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最后,园林设计能够从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中吸取养分。

2 现代艺术应用到园林设计

2.1 从现代艺术的自然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遵循自然为美的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层面上,艺术模仿自然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模仿自然生成的景观。不管是古典的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表达了人与自然互动的关系。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天地万物为元素来进行设计都要围绕自然,尽量回归自然,这也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大优点,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也应当传承下去。

2.2 从现代艺术的时代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时刻考虑到园林与周边现代建筑物的匹配度以及园林周边的人文环境,毕竟现在时代不同,建筑风貌发生变化的时候,园林设计就要跟随当代艺术的潮流设计入流的园林。当然园林设计也要考虑园林周边的交通状况和人们的社会习俗,甚至也要兼顾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另外,设计师也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形象、材料质地和色彩有不同的偏爱或禁忌,这些应当遵循现代艺术的时代性,创作出与时俱进的园林作品。

2.3 从现代艺术的前沿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考虑当代艺术的流行趋势,人们的喜好,了解人们对于园林真正的需求。设计理念应当偏向当代艺术前沿思潮,往往前卫而又独具风格的设计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园林设计应当遵循现代艺术的别具一格,严格把握前沿脉搏,打造出具有前卫色调搭配的园林景观设计。

2.4 从现代艺术的试验性出发

园林设计师应当大胆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富于实践,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往往这样总是会收获到不同凡响的效果。试验是对前人的批判性地继承,全面继承前人总是会一成不变,而彻底前人又显得更加不成熟,因此,设计师通过试验性地加入现代艺术中的各种手法,将真正的艺术通用化,能够给园林景观设计带来新的亮点。

2.5 从现代艺术的传统性出发

园林设计可以加入一些适合本国、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元素,比如,中国园林往往可以加入中国元素为园林加入标志性色彩。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包括中国剪纸、中国戏曲脸谱、中国书法、中国武术等,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元素加入到园林设计中,相信中国园林一定能够收到园林爱好者的特别青睐,这也许是每一个设计师比较喜欢的创作手法。

3 对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展望

首先,在与西方园林文化共同成长的今天,中国园林的设计想要在国际园林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应当做到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敢于吸收西方园林设计中有益于中国园林设计的精华元素,并且加以应用,当然比较不好的地方一定要舍弃。同时,中国园林本身所拥有的优点和特色一定要传承和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真正地将中国园林推向世界。

其次,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正确地处理好现代艺术性与民族特色性的关系,使现代中国园林的整体精神引申到人类普遍关心的意念上。合理应用现代艺术特点,中国现代园林创作可望像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那样再度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继续出色地引导国人以积极的态度与大自然交流,与优秀的文化交流,与先进的科技交流。

最后,现代园林的发展前景是广阔和多元化的,应该感谢我们生活的这个处于国际一体化的时代,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标准。它需要一些设计师在接受不同文化之间横向联系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的纵向脉动,发掘中式园林中的精髓,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应用和发扬,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品。

园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熟的园林设计往往是文明社会发展最完善、最复杂的人工艺术,它涵盖了相当数量的知识、经济和物质资源,它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期望,使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受益。当然作为现代园林的设计,真正将现代艺术运用到园林艺术设计中来,将现代园林设计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前卫化,这也是每一个当代园林设计师们所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设计措施

1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费在居住区中,居住区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这就需要所处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

房地产业发展的初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逐渐提升,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住宅环境景观设计逐渐摆脱了原来的简单的、低成本的以“见绿”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模式,转变为以“造景”为主的设计理念,同时“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在环景观设计中日益得到重视。

2 住宅小区中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

2.1 片面追求“景观绿化”,忽略绿化的综合效应

由于“景观绿化”视觉效果的直接性,致使开发商和消费者对“视觉绿化”的过分关注,而忽略了绿化真正的生态价值。小区绿化真正的意义在于给居民增加休息的地方和空间,让绿化中的植物,水体吸收大量的尘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更多的氧气,让小区的空气更清新,而且让更多的绿意,大自然的氛围贯穿小区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居住小区中,除了观赏价值,还可以用来遮挡视线,以增强住宅底层住户私密感;形成林荫道,方便居民的夏日出行。

2.2 模仿痕迹太重,缺乏个性

走进一些新开发的地产项目,总会感觉有似曾相识之感,原因之一便是小区园林景观缺乏个性,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克隆"和"模仿"的痕迹。在当代商业住宅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出于崇洋、急功近利或迫于房地产商的压力等多方面原因,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缺少新意,具有雷同之感。同一城市不同的楼盘出现类似的景观设计,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不同的城市惊现基本雷同的楼盘。每一件景观作品都应该有其特有的风格和内涵,结合该住宅区的品位、主题,开发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如深圳万科的四季花城,在不同的组团中种植不同的花卉,每个组团都以此花卉命名,颇有新意。深圳金地集团开发的金地翠园,其地下架空层及其可能的位置都进行了绿化,即使在小区的围墙上,也用绿色的塑料花加以装饰,号称百分之百的绿化率,真正突出了“翠”的意境。真正优秀而具有创意的景观应该是只为某个场地量身打造的,而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大众景观。景观设计师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灵魂、个性,结合当地独有文化,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2.3 设计与施工脱节

设计是灵魂,但纸上的美丽要变成现实,还是要靠“做”出来的。施工方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图纸的整体设计,往往留下诸多遗憾。如树种的搭配不当、地形改造的失势、自然山水园的失意、雕塑小品摆设位置不当等等。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设计师必须亲临现场指导施工。只有身临其境,才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才能把设计的意图在现实中表达出来。园林环境的塑造不同于建筑或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的许多材料都不是标准化的工业产品,施工中所遇到的不定性因素较多。因而园林施工实际上是一种更需要随机应变能力的再创作过程。

3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措施

3.1 生态化的设计

所谓生态住宅小区就是指: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护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均生态基区面积的居住社区。学者们一致认为:生态居住区应该达到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太阳能运用,无害化、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规划之中,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2 小区景观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文化内涵的原则

地域的特征相差较大,居住小区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由于当地人依赖与其生活环境获得日常生活和物质资料和精神寄托,他们关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因而在进行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开发商和设计师不应机械地割裂居住区建筑和环境景观,在文化背景下进行居住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景观。

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原创的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出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3.4 明确居住区功能要求

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应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其主要户外活动空间。这一前提是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的着手途径。住区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能给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民主和自主精神的形成。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的“动”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有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则属静的部分。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在会所等地,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3.5 深化中心、创造围合感与层次感

规划住宅小区的景观时要强化中心景观、注重层次清晰、对住宅小区设计的好坏评价中,层次感显得至关重要,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空间供应多种多样,有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每个空间还都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动静的变化非常有序,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人性化的空间,良好的环境,并流连忘返。住宅小区本来就是由人性化的多个小空间组成,人民从形式、尺度不一样的空间挑选出自己满意的空间,划分空间不但可以从建筑的围合方面出发,还能依靠植物创造出“疏而不漏,围而不闭”的感觉。根据灌木、乔木的紧密搭建,错综复杂,能够形成多种多层次的空间。

4 结语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一项集植物、艺术、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浩大工程。设计与建设时应遵循生态性、整体性、休闲性、经济性、公平性、多样性的原则。加强对小区绿地功能的研究、居民生活方式的研究、小区生态环境的研究、植物种类叠加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设计要点;营造方法

1水景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1.1水景设计是城市园林中生态多样性的要求。在强调生态、环保以及低碳生活的今天,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平稳发展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重点。因而为了维持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景观,就有必要在城市园林的景观设计中尽可能地设计些水景。

1.2水景设计符合国人人为审美观。在我国古代的园林建设中,水景设计早就存在,并且对于水景的搭配技艺达到了一定的造诣,已经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紧密相结合。融合了我国诗词文化等的水景,使得人们在视觉上是一种享受,其意境广博而深厚,符合东方人的人文审美观。

2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要点分析

2.1水景环境空间设计

水景空间因为添加了水这一元素,而使景观空间具有了水的活性,景观空间因此而活化园林水景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就是视觉上的感受。在有限的空间中,水景通过各类组合使我们能够尽情发挥,通过将各类自然水体以不同形式融合,再加以人工的处理,就达成了活化景观空间的目的。

(1)大面积的水体,对景观空间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首先,水充分发挥了其无形的特点,其若虚似无的形态模糊了景观空间的界限,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山水一体,大大延展了园林景观的视觉范围。其次,水上的景配上水中的倒影,特别是应用各类灯光效果布置成的夜景,既给水面营造出光辉与律动,还丰富和扩展了景观空间,产生深远、开阔的感觉。面状的水在景观环境中常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式,或者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水池组成立体水池,造成视觉上由一变二,由二变多的效果,大大拓展了空间。

(2)点式水景具灵活且小巧特性。在环境布置中常与花坛、亲平台、小品等结合,构成喷泉、小瀑布、跌水等。在园林景观空间中起到点睛作用,作为空间的焦点吸引人们的目光,而起着引导作用。线式水景一般采用动的活水,结合喷泉和河湖等形成景观。依据其延展的不同可分为平直型和折型平直型如园林中的河、湖,具有方向(流向)性,自然而然引导人的视线,能成明确的轴线,清晰地划分出园林空间的界限,用来作为自然的分界线,给人限分明的感觉又不显得突兀、折型形态狭长而在某一流向上的展开和延伸,如隐时现于林中的溪流,蜿蜒曲折,深幽而含蓄,又不会破坏景观的整体性造景观空间有明显的分割给人造成连绵不断的空间印象。

(3)划分空间的层次,水景表现上充分利用水本身的特点和其他要素的搭配,可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在园林水景中,首先可充分利用水的可塑性和样的形态,将点、线、面上不同层面的水景串成一体;其次,利用水灵活多变特点,配合空间上纵横向断面的叠合及时间差,构成立体三维空间,形成立体景,再次,借助园林中其他要素制造景深从而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2.2水景环境特性设计

(1)充分发挥水的特性。静水常以湖、潭、池等形式出现。波平如镜,微风拂过,波光粼粼,更烘托出静。皓月当空时,天上水中两轮明月交相辉映,同样令人陶醉。静水营造的是一种极静的安详气氛,配合水榭、临水平台等休憩处所,为身处喧嚣闹市的人们创造出静谧的思考环境。动态水指流水瀑布、喷泉等景。动态水景充分反映出水青春洋溢的一面,在灯光、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使人也感染到了朝气蓬勃、欢快向前的魅力。它调的是一种欢乐动感的气氛,是适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供人们嬉玩、互动的场所。

(2)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结合。水有时借助小品、雕塑、栈道平台、桥、水榭、动植物等来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水与构筑物的结合在中式园林中,水体常与临水栈道平台、桥、水榭结合在一起,既为人们提供了就近观赏水和休憩的场所,也赋予水景特殊的涵义,形成了景观的主题。水与小品、雕塑、山石的结合在欧式园林中,水体往往是和雕塑、规整的树林、大面积平整的草坪等结合起来,共同塑造出完整的规则的视觉形象。有时水从雕塑中流出来,因应雕塑的形态造到不同的喷泉、雕塑和喷泉的结合常布置在水体的中央,形成园林景观的主景。雕塑的题材表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融合了水的特性,表达出有某种寓意

3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

3.1动静结合的艺术营造

水景的营造主要有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有:流水、喷泉、湖水和压力水等。宁静明朗的水净化了自然空间和增加了美妙的气息。喷、涌、溢泉、间歇泉等压力水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动态美。水的时而宁静,时而欢乐的声势和千姿百态地变化都富有动静结合的美感。结合音乐、光线、水射的提点,在一些博物馆、展览馆以及风景区设定了一些音乐喷泉,演绎了水火相容的艺术效果。无限的音乐带来无尽的激情燃烧,给人们营造了清醒超然物外的最高境界。在溪水、泉水、池水等静态的水流中让人心旷神怡,欣赏静止的绿色植被,慢慢地品味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3.2绿意盎然的艺术氛围

经过仰视、俯视、远观近看,的欣赏角度,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艺术氛围。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植被种植在不同的生态坏境。

如:上荡漾的荷花,映衬着的水里环游的鱼类,形成了和谐美好的局面。清澈透明的水在阳光照耀下折射的效果,更是大自然赋予的美感。湖上垂直的杨柳、还有水杉、月榕树等和假山完美的融合,形成了鲜明的错落感,造成了完美的审美情趣。例如:杭州九溪玫瑰园,自然山水与居住环境得到了和谐的共存。完整的小瀑布、绿色的屏障、石头上攀援而出的羽毛枫,形成了美好温馨的画面。

3.3水中享乐的艺术活力

水是万物之源。为了适应城市的生活、工作、娱乐的需求,可以开展更多的活动乐园,展示水景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在湖水的两边可以通过榭、舫、廊、榭等建筑的创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让人可以倚栏赏景、拍照留念。全面地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丰富变化的水元素,将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融合起来。在一些地质公园地设计中,利用水的倒影,扩大人们的视觉空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是生命的源泉和人类的艺术财富。

3.4半城山水、半城繁华的艺术价值

在城市园林的营造中,山山水水的结合是这座城市最完美的结合,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有鲜明效果的表达方式,它突出了水的惟妙惟肖和城市生命力的浑然天成的艺术价值。在一些风景区里,将一些具有审美意义的石头与伟岸、水流相互重叠和相互映衬。寄意于形,在水的旁边可以安置一些类似动物的雕像或者是相关的历史人物造型,让人不仅欣赏到环境的优雅,还可以增长见识。在漂流的两道,通过对奇山怪石和悬崖的应用,更加赋予了这座城市多层次的艺术魅力。

4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而园林水景的作用与功能的发挥和艺术表现是以合理的设计和深刻的内涵为基础。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在与环境协调、统一的基础上,“观景与读景”并进,以恰当的形式表现水景对人的吸引力,可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翁彦祺;园林水景的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1、景观园林的作用

1.1 改善城市环境

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城市温度,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新鲜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对人居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城市景观园林不仅体现物质文明,同时也象征城市的精神文明。城市景观园林应该布局合理,建筑精美,设施配套齐全。人们生活在生态环境和谐、景色美丽的这种城市里,有利于保持居民的身体健康。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城市变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1.2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

景观园林和社会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决定了景观园林的内涵和形式,同时景观园林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反过来对经济和文化也有促进作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很多地区都借助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来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一个良好先期的投资环境,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因此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景观园林建设的发展,同时优美的环境又促进了城市经济和文化的更加繁荣。

1.3 城市文化内涵的展现

当地民俗文化、生活习惯、建筑文化、特色产业等都可以作为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元素,加以提炼升华通过布局形式、雕塑、小品、铺装等景观手法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容易引起居民意识上的共鸣增加城市自豪感与幸福感,同时也容易形成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可见优质的园林景观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与创造优美的环境非常重要。

2 、景观园林的设计方法

2.1 针对生态环境进行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规划

设计必须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由于过于注重景观规划与建设,没有认识到植物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

2.2 结合园林文化主题进行设计

园林规划表现方式应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

计,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对于新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

划与设计工作。

2.3 设计特色与手法灵活运用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为居民生活与休闲提

供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

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主。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更多的注重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使用水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由于现代城市土地的紧张,城市园林面积多为中小型园林。绿化面积较小,主要积极利用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也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生植物合理利用的原则,结合植物生长期的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同时注意利用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的墙体、灯柱、休息座椅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立体绿化景观。

3、园林设计风格特点简介

目前庭院设计具体有哪些风格呢?一般来说,按地域可分为中式、日式、泰式、意大利式、地中海式、美式、英式、法式等园林风格。按时代可分古典式、现代式。按仿自然的程度可分为自然式、整型式和混合式园林。然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庭院很少会遵循各种风格的要求一成不变地进行设计,设计师一般都会对几种风格进行融合,再加入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潮流的元素,显得比较多元化。

3.1 现代中式风格建筑及园林

在造园手法上,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观,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此外,在造园上还常用“小中见大”的手法,采用障景、借景、仰视、延长和增加园路起伏等方法,利用大小、高低、曲直、虚实等对比达到扩大空间的目的。

3.2 日式风格建筑及园林

素材质朴,用抽象的手法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日式风格相对来说是比较适合一般家庭选用的,它占地较小,易布置,所需要的材料如置石、洗手钵、石灯笼、砾石等都很容易买得到且价格不贵。

3.3 泰式风格建筑及园林

豪华的皇家园林风格,瑞象金壁与水榭曲廊相谐成趣,古木奇石同亭台楼阁常入眼皆景,并把宗教文化融入园林和建筑的装饰中。

3.4 意大利式风格建筑及园林

多山地丘陵,因而其园林建造在斜坡上。在沿山坡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了一层层的台地、喷泉、雕像等,植物采用树木组成花纹图案树坛,突出常绿树而少用鲜花。

3.5 地中海式风格建筑及园林

开放式的草地,精修的乔灌木,地上、墙上、木栏上处处可见的花草藤木组成的立体绿化,手工漆刷白灰泥墙,海蓝色屋瓦与门窗,连续拱廊与拱门以及陶砖等建材。地中海颜色明亮、大胆,丰厚却又简单。重现“地中海风格”就要保持简单的意念,捕捉光线,取材天然。

3.6 美式风格建筑及园林

大气、浪漫、简洁,是对欧式风格的综合化和简约化。丰富的自然: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草地、灌木、参天大树,构成了广阔景观,人们把它引入自己的生活,同时要把它引入城市甚至建筑中。

3.7 英式风格建筑及园林

一般元素采用疏林草地,花卉植物,雕刻精细的欧式园林家具常配以各色的优雅布艺。设计上讲求心灵的自然回归感,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气息。开放式的空间结构,内有弯曲的道路,自然的树丛,疏林下大量应用草坪、花卉。

3.8 法式风格建筑及园林

元素是整型的植物,法式廊柱,雕饰精美的花器,园林家具及雕塑。布局上突出轴线的对称,恢宏的气势。

3.9 现代风格建筑及园林

一般元素:以简单的点、线、面为基本构图元素,以抽象雕塑品、艺术花盆、石块、鹅卵石、木板、竹子、不锈钢为一般的造景元素,取材上更趋于不拘一格。这类庭院大胆地利用色彩进行对比,主要通过引用新的装饰材料,加入简单抽象的元素,庭院的构图灵活简单,色彩对比强烈,以突出庭院新鲜和时尚的超前感。景观元素主要是现代构成主义风格,庭院中的构筑形成简约,材料一般都是经过选择的高品质材料。

4 结语

城市园林工作对于改善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及创造良好氛围十分重要。搞好园林规划设计意义尤显重大。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美观而又实用、简单而满足需求。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园林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篇9

【关键词】环境设计形式;差异化;分析

1 引言

在中国的最近十几年,各种居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为了吸引购房者的眼球,开发商纷纷推出各种概念,例如德国风情小镇、法国香摈花园等等,让人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些概念中不光包括建筑风格等元素,也或多或少提到了有关小区环境设计的内容。通过对许多楼盘的研究,现今流行的小区环境设计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欧洲古典/新古典园林景观形式(法式、英式、巴洛克等),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形式和现代园林景观形式等等。本文拟对中国、欧洲等不同园林景观设计的差异进行简要分析,找到各自特点,希望对小区环境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几种园林景观设计形式的特点分析

2.1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形式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并以其特有的生态化和“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特征,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

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重在“意境”,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园林的意境与诗、画不同,诗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是借助于实际景物与空间构成的。园林的意境,不是一个孤立的景象、孤立的建筑、有限的水面,而是要有景外之景,这样才能够给游者更丰富的美的信息与感受。在体察感受中,让游者从身入心入情入至神入,心领神会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这是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中的审美心理结构,而西方园林文化唯独缺乏“意境”这一灵魂的审美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史的一个缩影。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山水见长。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其中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更是苏州园林艺术 的典型代表,拙政园更是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和高度的居住文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2.2 欧洲园林景观形式

欧洲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15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引起一批人爱好自然,追求田园趣味,欧洲园林逐步从几何型向艺术曲线型转变。

2.2.1古典主义园林

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 Le Notre 1613-1700),法国园林即由他开创。它代表了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反映了绝对君权制度。这种风格具有宏伟壮丽、中轴突出、严谨对称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勒·诺特的造园追求整个园林宁静开阔,统一中又富有变化,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景观效果。这在中国称之为古典主义园林,巴黎凡尔赛宫后花园、维也纳美泉宫花园就是典型古典主义园林。凡尔赛宫占大约600公顷,是勒诺特的代表作之一。它有一条自宫殿中央往西延伸长达25km 的中轴线,两侧大片的树林把中轴线衬托成为一条极宽阔的林阴大道,林阴大道

的设计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双水景为主,包括十字形的大水渠和阿波罗水池,饰以大理石雕塑和喷泉。树林里还开辟出许多笔直交叉的林阴小路,它们的尽端都有对景,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视景线(Vista),故此种园林又叫做视景园(Vista Grand)。

2.2.2 巴洛克风格园林

与此同时,巴洛克风格园林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特点是景观设计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曲线。该风格代表人物是巴西的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他的作品扩展了古老的花坛的形式。他设计的曲线的花床,如同一支包含水分的画笔在大地上画出鲜艳的笔道。用花床限制了大片植物的生长范围,但是从不修剪植物,这与巴洛克园林的模纹花坛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用植物叶子的色彩和质地的对比来创造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主要靠花卉;将这种对比拓展到其他材料,如沙砾、卵石、水、铺装等。他的种种设计语言至今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2.2.3新古典主义园林

新古典主义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物,它的精华来自古典主义,但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新古典主义是指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使作品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气质,并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设计方法。新古典主义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

2.2.4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从与丘陵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英国天然风致的特殊景观,这种优美的自然景观促进了风景画和田园诗的兴盛,而风景画和浪漫派诗人对大自然的纵情讴歌又使得英国人对天然风致之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兴起于18世纪初期。与“勒·诺特”风格完全相反,否定纹样植坛、笔直的林阴道、方壁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的相融合。

篇10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设计;植物的保护;植物的栽植密度

1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的观赏艺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对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选择。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习性不同的植物通过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合理的品种搭配,使之发挥园林绿色所特有的魅力。通过植物多样性的配置,减少植物病害、虫害的发病率,更好地提升园林植物在景观效果中优美舒适的生态园林环境。1.1植物配置设计配置园林植物时,为了长时间的景观效果应考虑诸多的客观因素。以草本植物花卉补充乔本植株的先天不足,以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观效果。园林植物的配置位置应在色泽、树形及植株的高度、植物的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的协调。还应考虑每个植物的组团比例构成整个园林工程的景观效果。植物的层次搭配也是在园林设计中常见手法,不同种类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之色彩更加丰富和层次立体感。不同花期的种类进行配置栽植,使花期延长,有更好的景观效果。配置的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避免植物色彩单调、雷同。在树木配置中,常绿植物在景观工程中的比例为25%~30%较为合理。树势的密度要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效果好;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的搭配比单独种植乔木、灌木植物的效果要好;有地被植物比没有地被植物的效果要好。通过植物的配置栽植对植物病害、虫害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园林设计者对于植物习性,生态习性了解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了解植物本身具有的相克、相生的关系。从而在设计过程中将两种或几种相克的植物配置在一起,植物间相互抑制生长,严重的直接导致植物病害、虫害的发生,因为植株配置的不合理,使得对植物病害、虫害的防治较为困难。从而导致植株的病害、虫害常年发生,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1.2植物的生态群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水边的地衣、苔藓、芦苇到无限的大草原;从沼泽中的草甸到山地的林缘;从沙丘到起伏的山地都有种类繁多的神奇植物。把特色的、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植物景观通过人为的设计,将原有的风格植入到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不破坏人与自然的融合这是个很大的工程。

2园林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体系,它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观念和思想的汇聚,是汇聚各个时期人们的奇思构想与能工巧匠的天才造物。景观设计融合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于传统风格的中式园林如何将其融入,是对现代园林设计者的重要课题。景观设计离不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材料的质感、肌理、色泽和拼接的工艺是园林景观设计进行造型和创造的物质手段,不同材料的运用,创造的景观环境效果、氛围都各具特色。声、光、电等新型技术的运用发展,使人对景观环境的追求不仅限于传统的静态园林景观,而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观感需求。在设计中道德标准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两个方面,坚持真善美的统一,是景观设计基本的审美立场和审美态度。对景观设计的审美要求主要包括:自然性、和谐性、多彩性、空间上开放,随着城市空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色彩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为色彩是人们感知形式美的最直接的因素。2.1富有精神文化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传统的中式景观园林里面汇聚着中华的精神文明沉淀。在古代景观园林相对于服务的对象是少数人的享受。现代的景观设计强调面向群体的观念,面向群众,这是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使用问题作为开放的空间,景观场所是共用的,不是私人的领地,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景观园林创造了一个优雅的环境,除了“点、线、面”的视觉效果,还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反映。2.2景观设计的环境规划和谐的景观系统是优美和谐的栖息之地,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共生的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片湖水、一个城市里面都是物质、能量及物种的流动,是有功能和结构的。自然生态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区域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优化为目标,以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土地利用、自然保护控制引导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构筑景观生态优化和利用的空间形态及结构,提出地域生态景观环境的优化对策和建议,形成自然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案。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侧重于物质空间和城市形态的设计。属于应用性的多学科综合设计,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规划、环境心理学、环境美学及社会科学等相关的学科内容,它是社会文化,物质环境和人类行为的综合性设计。

3植物的保护

城市景观的植物保护对于园林工作者也是一个深远的课题。植物的驯化是对景观植物的一种再生适应的训练,往往在景观施工过程中,盲目引进新的品种,对植物的生态习性也不了解,造成在新的环境中植株无法顺利地生长或长势不好,表现出新环境的不适应。容易感染植株病害、植株病虫害等园林植保问题。城市病是现代园林景观的一种通病,为了迅速达到景观效果,而违背生态系统树木的正常生长习性,盲目地对高大的野生乔木进行移栽,不仅成活率低,难以恢复原有的树貌,也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绿地景观的效果。注重乡土树种的利用,尽可能地选取本地树种和苗木,严格地控制对跨地区、野生植株的栽植,建立完善的本土树种档案,更好地为植物景观保护服务。建立节约型的植物景观,即对植物资源进行再利用或者循环利用,体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长远效果的景观考虑,营造符合本地树种景观格局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针对地解析不同特点本地树种的环境问题。通过模拟本地自然群落,恢复地被植被,运用耐旱植物等方式,构建起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自我更新能力强的植物群落。植物生态的保护关系着众多的学科,涵盖了江河、湖泊、岸坡、平原、山地、草原等众多的内容,是对湖泊淤泥、岸线整治或恢复、水生植物沼泽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地被植物、乔木、花卉、草坪、微生物的联合作用,结合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对植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4植物的栽植密度

丰富的植物种类需要科学的配比栽植,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植物成活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景观效果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合理栽植是利用乔、灌、草、地被植物形成丰富的层次,横向、纵向、水平、垂直绿植系统。形成了“点、线、面”的生态景观系统。水平和垂直两个系统丰富了植物景观,极大地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和习性等进行构图,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效果。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长周期变化,构成动态的空间效果。植物栽植密度过大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盲目地达到景观效果,加大栽植密度,违背了植物的生长规律,使植物生长的空间狭小,得不到充足的养分,相互间争水、争肥、争光却不能进行有效地根治,缩短了植物的更新期,导致植物“时装化”的不利结果。因此,合理的栽植密度是植物生长的良好条件,也是达到景观效果理想化的条件之一。

5结语

随着城市景观建设的日益扩大,景观效果需要以植物的生态为理论指导,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植保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地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构建起一个有地域特色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闫立杰.北方居住区绿化配置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5(1):83-84.

[2]王晓晓,谭峰,黎章程.北京居住区植物造景初探[J].四川林程设计,2004(2):25-28.

[3]徐工天,杨志华.中国园林害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1994.

[5]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1(4):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