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环境传播中公民新闻的类型
这里对环境传播中公民新闻的分类,是以参与信息传播的主体以及传播行为的社会影响为划分标准的。正如韩国著名的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的口号“每个公民都是记者”所传达的一样,公民是参与信息传播的真正主体,具体包括公民个体或个体集合、NGO组织。
环境议题经常以危机、灾害、威胁、困境等负面形象出现,以维护公共健康和环境安全为诉求的公民新闻难免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等,形成竞争、对抗、冲突的关系。笔者把这类公民新闻称为对抗型。
此外,公民对环境议题的关注还表现在他们对环境法规政策、环境科学技术、与环境有关的文化理念、个人行为习惯等内容的传播、品评、身体力行与自我规范。从这一角度介入环境传播的公民新闻可以视为常规型。
结合传播主体与传播行为的外部影响,笔者把环境传播中的公民新闻划分为四种类型(如图1)。
个体/个体集合--对抗型
NGO --常规型
图1:环境传播中公民新闻的类型
1.以公民个体或个体集合为传播主体的对抗型
这一类型的公民新闻常常与涉及环境议题的社会运动联系在一起,如美国的拉夫运河事件、希腊的迦摩罗运动、泰国的反对有毒鸡尾酒的社区运动等。在我国,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广州番禹业主反对垃圾焚烧炉事件、北京六里屯民众反对垃圾焚烧厂事件、甘肃铅污染事件、厦门PX事件以及在多个城市爆发的反石化运动,等等。①这些事件中,公民利用各种媒介手段传播事件动态及其利益诉求。借助公民新闻形成的舆论力量,在个别事件中会迫使对抗关系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让步。
2.以NGO为传播主体的对抗型
一般来说,这类公民新闻在参与环境传播时关注的焦点更集中,运用媒介更规范持久。比如“替代性消费协会与动物皮毛”(荷兰)、“芬兰自然保护与为了和平的祖母协会”(芬兰)、“地方换贸易计划”和新经济基金会(英国)、“和平与自由国际妇女联盟”(法国)、“有机农业联盟”和“石油工人工会联盟”(挪威)等,这些群体规模小、关注特定议题、致力于捍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利益。②
3.以公民个体或个体集合为传播主体的常规型
这一类型的公民新闻中,环保人士、记者、专家是最常见的主体。他们借助博客、微博等呼吁其他社会群体关注环境议题、助推特定环境事件的解决、评析某些环境政策、倡导环境科技知识。
4.以NGO为传播主体的常规型
环境NGO一直是环境传播中的重要力量。世界范围内知名的环境NGO组织包括绿色和平(Greenpeace)、国际地球之友(Friend of Earth International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我国最早的环境NGO组织是“自然之友”(1994年成立)。环境NGO组织善于利用新媒介技术与社会公众建立联系,如塞班俱乐部(Sierra Club)会定期将其撰写的新闻稿发送至会员邮箱。
环境传播中公民新闻的功能
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一个日渐达成共识的判断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规制必须与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相结合。而公民新闻正是一种活跃的公民参与,呈现出人们关注环境议题的多重动机。笔者从环境政治学中的公民权视角出发,分析公民新闻在环境传播中的功能。
1.彰显环境公民权中的权利意识
作为一个环境政治学概念,环境公民权是公民权在环境向度上的延伸。
民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公民权是公民权的三种重要形式。民事公民权涉及对财产权利和他人财产所有权的尊重;政治公民权则指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及言论、结社、出版等权利。需要说明的是,民事公民权和政治公民权作为立法的结果在公共领域和个人生活之间做出了严格且稳定的限定。但是后来出现的社会公民权对这一公私界限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公民权是指居住、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的权利。诸如失业、失学、没有住房和无法获得医疗等原本被视作个人问题的情形,目前都被当作能够为社会管理体制和政策解决的问题。
环境公民权是诸如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等自由主义权利的延伸拓展,具体包括获得环境益处或免除环境伤害的权利。这一权利被视为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因为如果没有安全的可持续环境,其他权利就很难真正地享受。
我们之所以认为环境传播中的公民新闻能够起到彰显环境公民权中的权利意识的功能,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公民以话语方式在象征领域表达了他们希望获得环境益处和免除环境伤害的权利主张。这一点在众多环境传播中的公民新闻案例中都能得到证实。绿色和平组织曾成功地将其阻止俄罗斯捕鲸船的惊险一幕送至主流电视台的画面上;③绿色和平组织与“生态废物联盟”(EWC)一起于2006年8月调查了亚洲地区污染最严重的马尼拉海湾塑料的污染。他们拣拾了漂浮在海湾表面约4立方米的塑料垃圾,凸显了落实与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相关的垃圾管理法律的紧迫性;④泰国的“与工作与环境相关的病人网络”(WEPT)要求泰国政府认真对待职业健康问题、农村贫困问题和环境恶化的赔偿问题等。1998年4月,该网络动员征集了50000个选民的签名以推动职业健康和安全保护法案;⑤中国近几年发生的反石化运动中,面对潜在的环境威胁,市民更是借助于各种新媒介表达他们捍卫安全空间的意愿。这种以“不要在我家后院”(MIMBY)为口号的邻避运动迫使个别地方政府做出迁址决定,如厦门PX事件。这类环境传播中的公民新闻以对抗型为主,传播主体既包括公民个体/个体集合也不乏NGO组织。它们的共性在于:环境议题的紧迫性和新媒介技术的赋权令公民具备了进入公共领域的有利条件,甚至能够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政治议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新闻为彰显环境公民权的权利意识注入了新的实践力量。
可见,环境传播中公民新闻是一种能够促进环境问题解决的有益的公众参与形式。在那些尚未就促进工业健康和安全进行环境立法的国家中,或政治制度仅具备有限的透明度和可问责性的国家中,公民新闻会与各种与环境有关的草根运动相结合,形成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这种自下的动员会推动自上的管制并与后者一起成为管治环境问题的动力。
2.培养生态公民权中的义务理念
英国学者安德鲁·多布森(Andrew Dobson)最先提出了生态公民权概念。该概念是对公民权基本内涵与性质理解的全面拓展,旨在为发挥公众在创建生态可持续社会过程中的作用确立一个理论与实践基点,因而从外部对传统公民权理论发起挑战。⑥简单地说,这种挑战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成员资格;第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传统公民权理论认为享有公民权的成员应限于人类并且权利和义务之间是对称、互惠的关系。但生态公民权则指出,政治过程中可以被接受的施动者不仅应包括当下活生生的个体,还应包括尚未出世的遥远的人类后代,此外还应囊括非人类的动物、森林、河流以及生态系统。同时,生态公民权指出虽然未来后代(时间)和远距离的陌生人(空间)可能并不会影响生活目前的“我们”,但如果“我们”的活动对“他们”产生影响,那么“我们”就有义务对“他们”负责。由此,生态公民权提出了非对称、非互惠的义务关系。
生态公民权的关键性义务,是保证我们的“生态踪迹”不会影响或妨碍到当代的其他人或者未来后代做出对他们来说重要的生活抉择的能力。多布森认为,生态公民权的第一德行就是正义,所以德行都应该有助于消除环境非正义。⑦“生态踪迹”是多布森提出的一个理论框架。这个理论假设地球生产和吸收废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可分配的土地总量、土地生产能力以及地球上人口总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人都拥有概念性的均等的生态容积。但现实是,总有一些人拥有更大的生态踪迹,比如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消费者拥有近地球生态踪迹平均水平3倍的生态空间。这背离了生态空间分配应遵循的平等原则,因此它是非正义的。⑧
环境难题一个不言而喻的方面是它既是跨越国界的还是影响代际的,比如全球变暖。对于这类环境问题的解决,公民参与是需要考虑的必然维度。生态公民权和生态踪迹理念提示人们除了要彰显环境权利之外,还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尤其是那些在生态空间方面还有欠账的人更应如此。履行生态公民权的义务要求人们尽可能地减少生态空间的占用,从而改变因占据额外的份额所产生的事实上的和潜在的非正义关系。
环境传播中的公民新闻,尤其是常规型的公民新闻,其在实践中通过话语争锋和知识传播培养并强化人们的生态公民权的义务观念。这类公民新闻不仅可以将各种环境非正义现象带入公共领域的讨论中,还能够将在公共领域中获得的理性认识带入私人领域,从而影响个人生活与消费行为。经过长期的反复,当公民将生态公民权提倡的义务观念视为合法时,他们将更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环境传播中的公民新闻是公民内化生态公民权的义务理念的实践场。
注释:
①需要说明的是,个别案件发生时尚未出现互动媒介,但公民借助媒介表达其利益诉求与公民新闻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
②④⑤⑦【英】马克·史密斯 皮亚·庞萨帕著,侯艳芳 杨晓燕译:《环境与公民权:整合正义、责任与公民参与》,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第114页、第112页、第70页
③Robert Cox: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SAGE Publications, 2006, 第179页
篇2
【关键词】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的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出现,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快捷。在全新的媒体时代,新的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新闻传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互联网上一些消极的思想以及负面的内容等都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难度与困扰,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严重阻碍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所以,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探讨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新闻传播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闻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关联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新闻传播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新闻传播只有融入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会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与意义。所以,新闻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新闻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今时代,新闻传播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人们传递文化与理念,所以新闻传播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首先,新闻传播是向人们传播信息的一种活动。新闻传播承载了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闻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控制,所以新闻传播就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次,新闻传播是教育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一种有效形式。新闻传播向人们传播信息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互相往复的过程,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可以互换。新闻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提供了互动的平台,通过新闻传播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硕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从教育学角度来讲,新闻传播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过程。新闻传播将一定的思想以及社会文化融入其中,然后通过新闻的形式传递给受众,这就是教育的过程。其实,教育性是新闻传播的普遍特性,受众可以通过新闻传播的内容改变自己的思维,新闻传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思想。从传播学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教育工作者将一定的思想理念传递给受教育者,只不过这个传播过程比较特殊,是由教育者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
三、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功能。在信息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在为新闻传播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一定的困惑:大量新闻信息扑面而来,人们难以辨别真假,这给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及一系列的困惑。
(一)新闻传播公信力下降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差
随着时代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信息化这个新时代,新旧思想交替、新旧观念抗衡,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传播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某些新闻报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报道了一些不真实的信息,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于新闻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表现出疑虑,使得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可接受性变差,如此新闻传播自然就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的局限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新闻传播者,也就是新闻传播的制作人、策划人,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当前,部分新闻传播者缺乏一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不能够与时俱进地成为有先进意识的传播者,不重视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够深刻理解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与意义,这种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大大下降。
(三)新兴媒体对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冲击
近些年,新兴媒体大量涌现,新闻传播不再受地域的限制,所传播的信息量巨量增大,可控性降低,极大地削弱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受众不易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甚至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受众的思想观念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新媒体在为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与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所以说,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四、新闻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实现的路径
面对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困惑,我们必须要强化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找出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正确的新闻传播舆论导向,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新闻传播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新闻传播舆论导向,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新闻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牢牢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不能虚假报道。新闻传播还要坚持正面报道,以鲜明的正面形象引导受众的思想动态,使受众的思想状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强化新闻传播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传播节目的质量与影响力
高素质的新闻传播队伍是强化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一定要不断强化新闻传播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传播节目的质量与影响力,使新闻传播服务于对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水平,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高质量新闻节目的制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新闻传播者的思想素质,树立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使他们深入把握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三)关注新兴媒体影响力,打造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合力
新兴媒体为新闻传播开拓了新渠道,这对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一定要关注新兴媒体的影响力,打造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合力。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兴媒体信息传播迅速及时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当中去,有效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杜绝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重新树立新闻传播的公信力与威信,打造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参考文献:
[1]周国卿.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J].新闻传播,2012,10:78.
[2]毛浓华.媒介融合背景下强化电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新闻知识,2012,11:56-57+104.
[3]闻竹.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闻战线,2015,08:92-93.
篇3
新闻 事实 信息 媒介互动
陈响园,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新闻是新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对象。关于新闻的定义,中西方学者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加起来上百种。如此多的新闻定义,主要是新闻的特性及衍生特性众多,下定义的学者研究的着眼点不同,而不同的研究视角造成了要抓住新闻客观本质特性定义比较困难。现有新闻的诸种定义,多是局限于传统纸媒平面新闻的概括,传播技术的变革使新闻传播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传播主体、时空关系、传播模式,还是传播效果都与传统纸媒新闻传播截然不同。
一、传统新闻定义的梳理和考察
(一)国内外的不同新闻定义
新闻活动的产生源于早期人类在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好地劳动生产和生存生活,相互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况。这种相互依存状态下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导致最早的信息传播活动产生,新闻这种特殊社会现象应运而生。由于人类自诞生后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生产生活都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维系人类生活和这些社会关系的就是信息交流和传播。所以人类接触和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由来已久。
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信息交流需求也日渐增强,新闻传播活动成为一项社会事业。而对新闻理论的研究远远晚于新闻活动的实践,因此对新闻的定义早在实践中就产生了许多根据新闻传播直接体验做出的理解和界定。影响广泛的有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主任约翰・伯博加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的副主编爱德华・贺说:“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妈呀’的东西就是新闻。”还有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定义的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这三个W就是women(女人)、wapum(金钱)和wrongdoing(坏事)等等。尤其在西方的业界形成的新闻定义大多都来源于新闻内容的趣味性、猎奇性和反常性。英语词汇中“news”,源于希腊,在《牛津词典》里就解释为“新鲜报道”。 整体来看,国外的对于新闻的定义大多将其归为信息。西方社会的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是“时效性”、读者的“兴趣”和“关注”,认为这些是作为新闻的主要元素。这样认识新闻和西方新闻传播的环境分不开。近代西方新闻事业主要产生于商业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商品属性。商业化运作模式、受众市场主导新闻传播的环境下,大众化报刊对新闻的选择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成为广为流传和认可的定义。如此对新闻的认识也同西方新闻的职业化和专业主义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国内,新闻的定义多源于学界,主要是新闻教学研究的教授、专家、学者们,根据他们对新闻传播研究的结果做出的界定。因此,国内的新闻定义往往较为宏观抽象,却又能比较全面地把握新闻内涵。在表达上常以形式逻辑的肯定判断,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总体上,国内关于新闻的定义分为“事实型”“活动型”“功能型”“信息型”4种主要类型。
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开山鼻祖”的徐宝璜在他的著作《新闻学》中讲道:“新闻者,乃多数阅听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1]民国名记者《京报》总主笔邵飘萍定义:“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可见我国早期的新闻定义多是将新闻看做是事实。这多是受到晚清和民国时期传入的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响。在“事实型”的定义之中,不得不提到的是范长江先生1961年发表的《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提到的新闻的定义。“什么算是新闻呢?我觉得,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个说法不一定全面,但是,它贯穿了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精神。”[2]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徐宝璜先生还是范长江先生对新闻的定义,都强调新闻一定是事实,注重新闻最根本的真实性。新闻的本源就是事实,新闻就是提供关于某一事实的信息,没有事实依据,杜撰和凭空捏造的都不是新闻。同时,二者都是从受众的角度提出定义,都考虑到了受众对新闻的主动性。不过在范长江先生的定义中“欲知、应知而未知”表达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只是西方新闻思想中的受众客观信息需求,还有了传者主观传播导向的因素。在西方新闻理论中,新闻是客观中立的信息,而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中,新闻的引导教化功能一直被视为新闻重要的特性。
篇4
论文摘要:综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新闻话语的其中一方面。比如以“新闻写作”、“写作风格”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书籍,其实是关于新闻话语语言规则方面的研究。而对新闻话语的批判性研究又多侧重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新闻话语在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语言系统与文化环境的交汇点”,对其研究不应该只突出其中一方面,因为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话语的文化符号学向度。
新闻话语的策略性规则可谓多种多样,因为题材与体裁的不同,以及传播语境的不同,会侧重于其中几种策略性原则。
不过,记者运用此策略性规则而不是彼策略性规则,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即记者倾向于使用该策略性规则,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会自觉不自觉的与记者所在报纸的风格相符因为记者不能直接发表其新闻话语的文本,而是通过所在媒体机构的编辑。记者、编辑等都是新闻传播者,因为“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同他所工作的媒体保持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并且,即使不完全是,其风格也多少代表着一个国家新闻话语的风格。
一、新闻话语的社会认知功能
(一)事实认知
提供信息是新闻最重要的功能。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把“信息功能,即提供有关世界上的事件和社会情况的信息”置于媒介五大功能的首位。报纸新闻也不例外。
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个人生活圈之外的世界都在不停地发生冲突和变化。个体无法到达每一个现场,亲眼见到或者亲耳听到事件发生的过程。但是,人们却很关心个体之外的世界,唯恐自己落后于个体之外的世界。
如此,人们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去了解外部的世界。新闻则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因为新闻注重时效性,其在第一时间,传播事件的最新情况因为新闻具有可信性,大多数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报道因为新闻的可接近性,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的、大批量地复制成为一种可能……这些都使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佳媒介之一。
(二)价值观认知
受众希望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关事实的信息,并对该事实作出判断,以实现观望周围的世界、并尽可能的使自身的行动能够适应周围世界变化的可能。但是受众又不满足于新闻只是信息的载体,特别是当媒体数量激增、受众越来越容易接近获得信息的媒介时,新闻信息繁芜而不易轻易作出评判。受众开始依赖于媒体显性的或隐性的观点,新闻也就不再只是传达信息的媒介了。新闻开始向个性化发展或者提供独家报道或者提供独到见解。这两种形式都是实现价值观认知的最有效形式,价值观的认知即意味着对某一种观点的认同。
二、新闻话语的社会交往功能
(一)内部社会整合与互动
我们己经了解到,新闻话语能够实现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包括事实的认知和价值观的认知。但是,新闻话语的社会功能并不止步于此,新闻话语的传播者还希望人们据社会认知而作出反应接受之。因为“告知和劝服是新闻话语传播的两个层次,前者要人们理解传播者对某个事件或情境的叙述,……期待受者建立与叙述者所预期的一模一样的文本再现情境模式后者则……期望将隐匿的言语行为获得受者的接受,从而实现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通过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简单地讲,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消除交际障碍,防止交际摩擦,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新闻话语通过不同形象的塑造,实现受众对对象国的认识。这种认识将影响并引导受众实际社会生活,或者以“竞争的态度”,或者以“敌对的态度”,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新闻话语的社会权力功能
(一)新闻话语是权力的象征
从新闻传播者个人来说,新闻话语对事实的传播具有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就一个国家来讲,新闻话语侧重于某一类事实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对受众的影响是,“多数情况下,报纸可能不会成功地影响人们怎么样考虑问题,却能有效地决定人们思考什么问题。”
当社会中某一集团或阶层掌握新闻这一媒介的时候,势必会侧重于报到有利于集团或阶层利益的新闻事实或是不利于其他阶级利益的新闻事实,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报道”的新闻因此而倾向于对一定层面意识形态的提升。这种提升作用,使新闻话语具有控制人的思想意识乃至行为规范的能力。
(二)“话语权”与“话语霸权”
新闻话语的权力功能是指就新闻话语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容易与其混淆的概念是本文第一章出现的“话语权”,也是当下日常生活中被大量应用的一个词。
作者的理解是,话语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发表意见、观点的权力。也就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现实生活中,言论自由的权力已被狭隘化在媒体上发表言论的权力。因为大众传媒以其广泛的受众和重大的影响力,成为发表意见或观点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成为争夺话语权的重要资源之一。
而在全球传播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是“话语霸权”,即“当传媒的话语权过度发挥时,其话语权就成为一种霸权”。这是因为一定的大众传媒代表着某一集团或阶级的利益,所以该“集团的话语权”构建起传媒的“话语统治权”,这种话语统治权使它有能力扭曲接近整体的传媒空间,并以其覆盖能力,消解其他集团的话语力度。根据大众传播学的“知沟理论”,发达国家—如美国—在全球传播中,凭借其高科技手段,占有大量媒体资源,使新闻流通呈现单边性,并因此出现新的殖民行为—通过新闻话语等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中发现,“新闻话语”的研究,提供了认识新闻及新闻传播新的角度。作为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交汇点的新闻话语,必须遵守语言的构成性规则,如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须遵守英文的语法要求,中国新闻奖作品须遵守汉语的语法规则,否则新闻话语根本无法传播必须符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属性。一定社会文化下的新闻话语,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客观的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两种形式的新闻话语,才能促进文化上的心理认同,使新闻话语更好地建构一个文化上的自我,发挥其丰富的社会功能。
除语言学、文化学外,新闻话语的研究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学科知识,故已吸引政治学、社会学等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着越来越多学科知识的融入,也将不断扩大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并提高其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姚里军《中西新闻写作比较》(第一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3月.
[2]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
篇5
关键词:新闻观;新闻;宣传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256-01
一、新闻的定义、特征及功能
(一)据考证,“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唐朝初年出版的《新唐书》中。书中载有“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语)。这里的“新闻”指的是民间新闻的轶事。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国内较能为人们接受的是1943年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的说法:“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谓言简意赅,是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二)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将新闻的特征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因此事实性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也曾把“事实的变动”视为新闻的本源。1859年,他以《纽约每日论坛报》柏林通讯员的身份,向报纸编辑部说明一段时间没有寄稿的原因时写道:“德国有一句谚语:‘如果周围空无一物,皇帝也失去敌自己的权力’。既然连皇帝这样的大人物都受这条空无一物规律的支配,本报通讯员更无法逃避这条规律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就是那迫使我好几个星期停止从‘精神之都’、从这个即使不是世界力量的中心至少也是‘世界精神’的中心寄发通讯的极重要的原因。”(2)时效性。新闻如果失去了时效性,就没有了生命力,就不能称其为新闻,而改叫旧闻了。有学者提出,新闻报道必须从“TT”即今天(today)的事情今天(today)报道转变到“NN”即“现在(now)事情现在(now)报道”,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从中可见新闻时效性的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新闻活动中也在实践着新闻的时效性。马克思对报纸的特点从时效性方面做了规定:“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切关心。”恩格斯就时效性问题对记者和编辑也提出过要求。在写作方面,他要求:“必须像一个真正的记者那样写作,就是说,写的快,手头有什么材料就写什么。”而编辑,“重要的是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3)时新性。曾经有人说新闻“姓新”,说报纸是“新闻纸”。可见新闻的“时新性”也是新闻的内在特征之一。(4)公开性。新闻的最终目的是拿给人看的,是要公开的,如果写了的新闻不公开给受众看,那谈何新闻?因此,公开性也是新闻的特征之一。
(三)新闻的功能主要有(1)信息功能。新闻传递信息,这是新闻的最基本的功能。(2)教育功能。新闻媒介通过报道和评论,引导社会舆论,使广大民众受到教育和影响。有关新闻提供信息、教育大众的功能,经典作家曾有过专门论述。(3)宣传功能。新闻具有明显的宣传功能。列宁对此有过经典论述:“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4)服务功能。新闻事业具有服务于社会的功能。经典作家对新闻服务大众的功能有过精彩阐述。
二、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一)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与宣传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与传播的本质特征不同。新闻是传播关于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的一种手段。它重信息,而信息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新闻具有客观性。宣传是传播思想观念的一种手段。它重外在的形式符号,某种仪式、某种标志往往被赋予较强烈的意义。
2、新闻与宣传的出发点不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新闻与宣传的联系。关于新闻与宣传的相互关系,目前有三种看法:
1、包容说。认为新闻和宣传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新闻是宣传的一部分。新闻与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一切新闻都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新闻。新闻是一种手段,宣传只是这种手段的目的。
2、交叉说。宣传与新闻是互相独立、相互联系的关系。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他们之间不是并列的、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
3、无差别说。认为新闻就是宣传,宣传就是新闻。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篇6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即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部或者体育教研室等。体育新闻传播除了一般新闻传播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其传播途径也是包含高校所有的媒体途径,并且体育行政部门还有自己专门的宣传途径。
广播。高校校园广播是高校媒体中最早出现,也是最简单、直接的一种形式,是校园宣传工作的主体之一。校园广播具有信息传播及时、快捷、简短的优势。易被听众无意识地在课余饭后轻松地接收。尤其是遇到突发性事件或现场直播,广播的独特优势就发挥得更明显。
宣传橱窗。高校的宣传橱窗是一种简单的宣传媒体,它们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特别强,而且十分灵活机动,成本也十分低廉,形式简单并且比较美观,富有丰富的创意。可以说宣传橱窗是高校媒体中的活跃分子。它们除了传递内容以外,还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反映出高校浓郁的文化气息。是师生员工课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地方,是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宣传橱窗,能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治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宣传橱窗作为一种机动灵活的媒体,也存在其篇幅小、张贴时间短,很难全面地、持续地对受众施加影响。而且很多橱窗的宣传内容为手工制作,显得比较杂乱,没有专门的管理者,经常还会出现刚贴上去一会儿就被其他的宣传内容覆盖了的情况。
网络。校园网络是一种新兴的高校新闻媒体形式,它具有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工作空间和宣传渠道。校园网络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加强体育新闻传播的一种主体媒体形式。在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首页、聊天室、校园论坛等栏目进行体育新闻传播外,高校的体育行政机构还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有着丰富的宣传内容和广阔的宣传空间。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消费能力的提高,很多大学生都在使用电脑,电脑在日常的校园体育新闻传播中,可以充分发挥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建立体育新闻平台,向大学生提供一些及时体育新闻、健康信息、运动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也显得温馨体贴,使同学们真正感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文化意蕴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对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服从管理、遵守公共道德等素质大有裨益。因此,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日益显现出它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价值。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导向功能。导向性是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具体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姿多彩。这些丰富的体育新闻传播内容不仅使校园文化活动朝气蓬勃,富有生机,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对学生掌握多种体育知识和方法起着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活动在传播体育信息、造就舆论环境的同时。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在抵制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文明、高雅的生活目标。这就为大学生排遣精神压力、打发心中郁闷和发泄过剩精力创造了条件,对大学生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起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对大学生的体育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必然会表现出明显的教育功能,比如通过生动的报道和宣传优秀人物来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弘扬爱国精神。培育体育社会公德等。另外,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可以让大学生快捷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体育信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拓宽了大学校园各种体育信息的来源。是现代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源泉。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激励功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师生员工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在沟通参与者思想情感的同时。使师生员工感受到关心和尊重。在培养师生员工共同的体育行为规范的同时,促进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群体意识的形成,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弘扬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深深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激励教职员工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鼓励在校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为学校争光,从而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娱乐功能。在高校里,教师们有着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们也有着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体育新闻传播可以有效地消除师生们的焦虑与疲劳。一方面,高校体育新闻丰富的传播内容让师生们在课余饭后无意识地得到调节,从而消除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新闻传播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播,引导体育行为,让师生们积极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带有浓厚的娱乐性。它要求师生们亲身参与运动,在愉悦身心的活动中承受一定的负荷。发展自己的体能。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里,体育活动以其娱乐性、趣味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迎合了师生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已经成为师生员工的主要娱乐方式。
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是体育文化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沟通全校师生员工的纽带和桥梁。它能够以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语言反映体育生活、评价社会时事、交流体育方法、分享媒体信息,特别容易被学生群体认同和接受,其效果明显好于搞一些强制性的规章或制度。因此,高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一定要摆正校园体育新闻媒体的位置,注重发挥它的文化教育功能,善于运用体育新闻传播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以及大众体育文化推广等工作的开展。
篇7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媒体; 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
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总体而言,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本文以网络媒体为例,试论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与弊端,及其积极与消极作用。
自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至今,网络在我国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孕育(技术与内容发展、受众形成)后,发展突飞猛进。目前中国网民数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18.7个小时,中国域名总数775万,其中.CN域名353万,网站总数230万。在此乐观数据支撑下,网媒在新闻传播中究竟有何优势呢?
首先,网络媒体具备多维传播优势,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有机结合多感传递,提供读听看的功能,留言、微博、博客提供写功能,同时在触屏终端上亦可应用。其中,音视频文件引入,对营造传播氛围、增强感染力作用显著,使传播变得丰富和立体。
其次,海量存储优势。这既表现在整体数据存储上,亦体现在个体新闻传播中。整体而言,数据保存载体具扩展性,安全性和管理成本上也更可靠和节约。个体新闻传播活动与报纸受版面、电视受时间段的决定性限制相比,网媒则有着非线性传播的优势。此外,网页多层布局架构也为一屏这个黄金区域开辟了新空间。
第三,快速反应与交互能力。网媒通过滚动新闻、弹窗新闻,实时报道,文字直播等方式来传播最新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的最新报道。滚动新闻全时性、全时性知晓,新闻量大、单位页面承载新闻量多,形式醒目易被受众察觉。实时报道与文字直播则更具时效性。交互能力是网络媒体的又一优势所在。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不同,在线提交、留言、评论、及时通讯等功能使互动迅速便捷。
第四,聚合功能。系统检索功能可迅速聚集某一新闻事件的所有稿件,通过预先策划以及后期整理,并可融入多媒体手段聚合显示。此外,动态添加使聚合页面处于时时更新中,新闻既可被录入到常规栏目,又可在相关专题页面同步更新。
第五,网络媒体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省内外国内外一网包览,新闻源也获拓展,题材更丰富,更贴近大众。20世纪末美国一位著名学者提出:到21世纪中叶将存在三类记者——受众记者、机器人记者和当下存在的这类记者。
第六,网络媒体在信息统计上,可做到快速准确反馈,这对于改进新闻传播方式和思路,掌握舆情等具有积极作用。
第七,更加个性化。受众可自订喜爱和关注的服务,网媒也有意识地从内容和技术上考虑受众的个体需要,打造个人化、个性化、智能化。
事有利弊,物分两仪。网媒传播优势毋庸置疑,其积极功用在新闻传播中得到了体现:运用网媒第一时间消息、平息民众恐慌疑问,报道事件最新进展,增强社会透明度等等。然而,网媒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消极影响,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快速反应和便捷互动性,有可能成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滋生蔓延的温床。新闻源的开放性,在诸多事件中表现出积极正面的功效,但也有恶意炒作、谩骂攻击的情况。
其次,网媒对标题的处理增加了受众的阅读负担和困惑。网站在排版上为增加信息量,除头版头条以标题附摘要或图片外,其他基本上都以纯标题显示,且常一行两题乃至多题,单新闻标题被压缩到几个汉字,增加了在修改标题中非主观因素造成曲解原意的机率。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达5.38亿。上网浏览新闻的人,其阅读习惯倾向于快速获取,希望在最短时间内知晓信息。很多网民看新闻时只看导语,甚至只看标题,因此标题产生的“误会”时有发生,影响面大。
篇8
《新闻联播》这些年也曾多次改进,今年又成立了新闻联播编辑部,并对节目的策划、组织、编辑、编排、言论等方面进行了加强和改进,要求更加突出新闻性和信息量。经过半年多的运作,新闻联播确实发生了变化,宣传技巧也在不断提高。
看今天的《焦点访谈》,我们很难把它的内容与名字联系到一起,也无法想象它曾经有过的辉煌。2003年的全国“两会”上,主持人敬一丹曾说,1998年,《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内容的节目占到全年节目的47%;2002年,该比例下降到17%。“舆论监督内容历史最低,收视率历史最低,观众期望值历史最低”。
《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在我国政治生活和电视媒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们不再是单纯的电视新闻节目,而是承载了更多政治责任和社会功能的宣传和舆论工具。在内容选择上,两档节目首先考虑的是宣传任务的落实、舆论导向的正确,对社会上发生的重要新闻和百姓关心的重大事件,在报道上有太多的规矩和顾虑。近几年来,全国性重大宣传任务越来越多,时政类新闻和评论节目倾尽全力完成宣传任务,功能定位和内容定位逐渐上移,对观众的需求难以照顾,离新闻和观众越来越远。因此笔者认为,这两档节目在观众中影响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分强调了节目的社会功能、忽视了新闻的核心价值。
新闻的社会功能一般有报道新闻、信息服务、政治宣传、舆论引导、社会监督、议题设置等几个方面。新闻价值有大小,新闻栏目有主次,但或多或少,单条的新闻或整个的新闻栏目都承载一定的社会功能,这是新闻的性质决定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经济新闻、新闻评论等各类新闻栏目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注重发挥新闻的社会功能,特别是提高宣传报道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使命。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新闻传播是个公共行为过程,包括生产、传播、接收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传者、媒体、受众,我们对第一和第二环节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第三环节的重视,其实第三环节决定了新闻最终的传播效果,实现有效传播才是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是发挥新闻社会功能的前提。“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观众看到、听到了多少”。有效传播的要素除了传播的媒介和方式、受众的数量以外,主要就是新闻核心价值的大小。
新闻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大学教材把新闻价值要素概括为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五要素,新闻的核心就要从这五要素里寻找。当然,一条新闻并不一定五要素俱全,但只要其中的一两个要素明显或突出,新闻的核心价值也就具备了。西方的同行把新奇与反常的事物看成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我们的都市报或民生类电视新闻栏目在选择新闻时,遵循的也是这个原则。根据多年来的新闻实践,时政类新闻比较注重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民生类新闻比较注重趣味性、服务性与贴近性。从新闻要素看,两类新闻的核心价值有简单而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各自成为我们判断和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
新闻的核心价值具有时代或社会特征。任何社会时代都有一套基准的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对于新闻事实的判断也同样如此。一直以来,新闻的核心价值要素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重要性或政治人物的显著性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到了资讯时代,新闻的信息含量及接近性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大小。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有新闻事实发生,然后才有新闻报道,事件是新闻的本体,价值是新闻的核心,其余都是新闻功能的延伸。
观众看新闻,首先是想了解我们的周围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事,可是我们的时政类新闻栏目,有时是发生了事情不见报道,社会影响巨大的事情在网上早就被爆炒了,电视新闻才通报一声。每天晚上看半小时的时政新闻,形势一片大好,天天平安无事,于是大家亲切地调侃:“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
新闻的核心价值不仅是新闻行业内部标准,也是观众或读者公认的关于新闻价值判断的社会标准。新闻的核心价值标准与时代和社会标准是一致的。基于相同或近似的标准,记者或公众对新闻的判断和反应是相同或近似的。只有注重核心价值,实现有效传播,新闻才能担负起政治责任,发挥出社会功能。
今年6月21日,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着重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讲了五点意见,其中之一是:“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新闻的核心价值。
篇9
(一)手机成为信息传播主要方式
手机样式层出不穷,手机型号不断更新,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多,使用手机的人更是多不胜数,手机软件的也是多如牛毛,不可否认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沟通方式,微博、微信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使用微博、微信的人涵盖了小孩、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手机以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二)微传播环境的营造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环境,不仅在限于纸质报纸,不仅再局限于某个区域,信息的传播不在受到距离和形式的影响,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给信息传播营造了一种微传播环境,信息传播开始呈现移动化,并且这种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力也更大。
二、微信微博出现带给新闻宣传的改变
(一)微信微博成为新闻宣传新战地
互联网时代,网络融入了社会各个角落,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所以微博、微信也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传播平台,如果新闻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的优势,一定可以为新闻传播创造一个更新、更优质局面。
应用微博、微信进行新闻宣传,可以覆盖更多的范围,并且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图形、文字、视频等等多种方式都可以进行新闻宣传,可以以及不同类型新闻,选择不同种类宣传模式,更加具有渲染性和传播性,可以让更多的人自主进行新闻传播,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并且实时进行宣传。
(二)微信微博增加了新闻宣传时效性
利用微博、微信进行信息宣传,在信息制作上更加迅速,只要选择好宣传方式,制定宣传文案,结合图片或视频,很快就可以将新闻传播出去,所以这种宣传方式使新闻宣传更加具有时效性,不受时间控制,只要有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进行信息编辑、工作,可以更加实时的进行更新和同步追踪,对于效果分析也更加便捷。
(三)微信微博搭建了新闻宣传沟通途径
新闻宣传的传统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传播,一般为信息的单向传播,极其缺乏信息的反馈和与双向沟通。信息的反响不明确,新闻宣传缺乏活力与人性化。微博、微信的建立和发展,弥补了以往宣传方式的不足。微博的评论转发、回复和私信功能,能够充分的实现管理者和阅读者的互动,使双方能够互相了解对各种新闻信息的看法与评价。微博的沟通是公开透明的沟通,那么微信的点对点的沟通方式则是私密的、有针对性的沟通。当有些意见、建议和评论不适合在公开的环境发表时,微信无疑是最好的沟通方式。这样既可以让意见顺利传达,又可以保护个人的隐私,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负面舆论。
三、微信微博给新闻宣传带来的挑战
(一)增加了新闻宣传管理难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信息内容的爆炸式生产和海量流通,意味着传播内容管理的难度也成倍增长。宣传部门以往尚可借助对信息资源和传播渠道的垄断,而使单向灌输式的新闻宣传有一定管理效力。微博、微信借助网络传播信息,传播速度虽然快,但是这些信息的真伪和质量都不能完全保证。既要把握住社会上以及学校内重要的新闻信息,还要能认真识别信息的含金量与真伪。微博信息具有“低门滥”的特性,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言论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可能会导致大量无用信息的泛滥,从而使微博中的信息鱼龙混杂。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在带给受众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很容易滋生出一些垃圾信息。大量的信息难辨良莠真伪,部分碎片化的虚假信息大行其道。由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微博上获取海量信息,往往又难以将垃圾信息从大脑中准确地“过滤”和“蹄查”。
(二)增加了舆论方向引导难度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发言权。在新媒体环境下,打破了以往统治者的传播地位,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了解信息和发表意见和看法,各类信息和意见都有更强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可以突破传播障碍,实现病毒式的传播,加大了舆论的控制难度。
(三)削弱了新闻宣传的权威性
信息时代的微博微信,除了传播新闻之外,也肩负着一些社交、娱乐等功能。在新闻传播中,各类信息都有可能出现在微博微信中,久而久之,会给人形成不紧张的思想和不严谨态度,这将削弱重要信息的权威性,影响新闻宣传的严肃和效力。
随着微博、微信的发展,传播的去中心化使信息共享日益平等和透明,宣传部门对信息和意见的择取、传播的局面被打破,传统媒体的全面垄断地位受到冲击。微博话语权的“阅众分享”特性,销蚀了传统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各种信息汇集在官方微博中,在新闻宣传的过程中,很可能弱化重要信息的权威性,影响宣传的严肃性。
篇10
(1)网络新闻传播范围广导致监管不到位
网络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民的距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福利。但是在带给人们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地方,假新闻的传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造成假新闻蔓延的重要原因就是新闻监管不到位。由于互联网的传播很多都是跨国界传播,这样就给新闻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很难实现统一有效的监管。这样就给假新闻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我国新闻监管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职能,制定出更加有力和有操作性的监管手段来进行网络媒体的监管,实现文明有序的新闻传播。
(2)语言障碍影响网络新闻的传播
语言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各国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都代表着该国的文化内涵,当前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中语言冲突占据很大的一部分。从全球的网络新闻传播上看还主要是以英语作为最主要的语言,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网络新闻传播的意识形态主体还是西方国家,而在我国以汉语为语言,以东方意识形态为主的网络新闻传播构成中,就容易因语言转换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新闻传播受阻。因此,想要改变当前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现状的主要举措就是要普及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传播,全面提升中文在世界的影响力。
(3)网络新闻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对网络新闻进行约束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没有互联网使用者的范围和权利等细节问题,这样就是使得开放性和自主性极强的网络新闻受到了阻碍。我国很多互联网网站中的新闻都通过转载和复制其他网站的新闻获得的,这样就容易造成新闻网站和网站之间的作品纠纷,给网络新闻的传播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做好网络新闻传播的有效手段
(1)完善网络新闻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维护一个行业活动的根本准则和道德底线,特别是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网络新闻,为了确保网络新闻传播的顺畅就需要健全网络新闻法律和制度,利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网络新闻传播的维护。当前我国针对网络新闻的发展状况,提升了利用经济调控手段的方式进行新闻媒体的监管,并在行政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维护下确保新闻工作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做好网络新闻的立法工作,弥补当前我国网络新闻法律的空白,规范网络新闻传播资格的认证、新闻采访权和新闻传播内容等,保证网络新闻的有序发展。
(2)做好网络新闻舆论导向工作
由于网络本身就是具有舆论导向引导的功能,在网络技术条件的支持和专业新闻机构的帮助上,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降低很多虚假新闻和无价值新闻的传播,这时候新闻机构和媒体就扮演起了“把关人”的角色,并在我国政策和资金的帮助下利用自身的权威进行信息导向,这样才能全面地提升网络新闻在公众中的形象。
(3)加强网络新闻传播工作者的素质,完善新闻传播形式
网络新闻工作对于网络新闻的传播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充分明确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定位和工作范围,充分尊重新闻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全面提升网络新闻的质量。网络新闻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任何行业来说,对于工作者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都有更高的要求。只有成熟和完善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做好新闻传播工作,改变传统新闻内容和形式单一的现状,充分有效地利用新技术和新功能做好新闻传播。
三、小结
- 上一篇: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方案
- 下一篇: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