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执业兽医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执业兽医的概念

篇1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专科兽医是3年制,本科兽医是4年制或5年制,而兽医专业的课程十分繁重,学生从事临床的实践很少,而执业兽医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综合应用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猪疫病、牛羊疫病、鸡疫病、犬疫病、猫疫病和其他动物疫病在临床上的应用,要想完成这些题目必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面对国家和社会对兽医专业学生的新的要求,各个院校必须修改兽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兽医教育从传统的书本教育,改为培养综合能力,注意从实践中得到提升、从实践中得到知识,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从事畜、禽、经济动物和伴侣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技能[3]。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根据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执业兽医考试要求,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所在动物医学专业团队从培养执业兽医的整体目标出发,规划设计出一套新的适应执业兽医考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重组,加强不同学科与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将原先与执业兽医考试大纲考试要求不相适应的课程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重组,加大了实践课教学的比例,第5学期专门独立出3周综合技能训练,专门培养学生对鸡病、牛羊病和猪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教学包括:课堂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劳动、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相关专业的生产实践、临床诊疗实习、毕业实习等。各项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超过60%。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落实到教学环节中。鼓励教师提高执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毕业生通过率高校教师中大部分都是本科院校硕士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但缺乏实践锻炼经历。近几年,大部分高职院校加快了青年教师赴企业锻炼速度,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青年教师数量过多等原因,致使部分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时间过少或没有这个锻炼机会,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有待提高。笔者所在团队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脱产赴企业锻炼,或兼职去教学动物医院坐诊或出诊,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执业能力。笔者所在团队30余名青年教师均参加了今年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执业兽医师通过率达94%,大大增强了青年教师继续努力,更进一步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教育、培训工作的信心。着眼执业兽医考试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全面而深入地调整教学内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当前高校兽医专业通用教材,该教材全面地吸收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内容全面、详实,可以作为教材使用。根据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应试考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给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应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同时应对授课内容进行3个等级的划分,即“全面掌握”、“重点掌握”和“一般性掌握”,使得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目的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通过该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能够把握所要学习的重点,学习目的性增强,思路清晰;对改革后的新课程体系的运用,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克服了机械性的学习,取而代之的是适应性的学习,这为学生应试兽医职业资格考试能力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注重备课质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比较全面、系统,这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提出了1个新的挑战。课堂讲授需要“精讲”、“少讲”,其结果必然加快了授课节奏,加重学生课堂学习和记忆内容,并留下大量自学内容。故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后,如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授课亮点,则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在授课之余,笔者所在团队教师注重了平时从电视新闻、网络、专业期刊、会议资料等搜集教学素材;此外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动物疾病的现场诊断,亲手摄录和获取充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将这些内容补充到自己的讲稿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还激发了授课教师的备课激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注重病例的运用,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兽医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包括A1、A2、A3、A4和B1共5种题型,均为5选1的客观选择题。其中A2、A3、A4题型均为病历选择题[3]。由此可见,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着重对考生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力的考察。这要求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实例讲授的比重。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所在团队成员根据临床经验和体会,结合病例和当时动物或人类社会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解说,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目前我国不少兽医专业的本专科院校都有自己的动物医院,如遇到送诊病例或送检病料时,对病例临床观察和尸体剖检,或结合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并以现场方式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教学效果,节省实验动物经费,还为教学搜集了宝贵的病例标本。有效地开发课外教学活动,激发自学兴趣目前动物医学专业学制专科3年,本科4年或5年,部分专科学校第3年基本上全部为实习阶段,所以每门课程的学时数都压得很低,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必须掌握内容相比,学时严重不足。因此,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教学方法亦应做出相应的调整。除课堂讲解外还需学生课后自学,并辅以教师指导。但由于大学不可能像高中那样做到面对面的辅导,因此笔者所在专业教师队伍充分利用电子邮件、QQ、飞信等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积极鼓励学生对共同的病历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并给出自己的意见。经过该教学的实践,深受学生欢迎,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强并完善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三者融为一体,可以进行静态或动态的演示,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视听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将视线和注意力都集聚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通过口头描述和板书或有限的教学图谱很难将这些疾病对机体造成损伤的感性认识全面地展示给学生,学生难以形象记忆,只能够死记硬背,随着所需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多,容易混淆概念和产生厌学心理。而引入多媒体技术,图片质量高、清晰、逼真,再现能力强,寓教于乐,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而且通过多媒体加深了学生对疫病动态发生发展的意识,锻炼其掌握采取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时间和措施的能力。

篇2

关键词:微课;高职;中兽医;教学

随着网络、移动通信、多媒体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教学形态出现了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逐渐趋向“+互联网”教学和“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1]。在众多资源形式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互动性强、操作简单等优势,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和大众心理,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叠加,它的核心在于创新。互联网+教育不只是单一地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工具,而是一种从思维模式到教学方式上的革新,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学生也要培养新的学习观念[2]。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指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任课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3]。最早由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后经国内外专家的不断深入研究[4],人们对微课的认识逐渐深刻、全面。如何将这些信息化、资源化的新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职业院校教学中去,使高职《中兽医学》教学与当今新的学习模式相适应,是每一位中兽医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传承其他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将微课引入到高职中兽医学教学中,对提高中兽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职《中兽医学》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痴迷网络,自律、自控能力差;社会认知模糊,职业理想盲目;遇到挫折不积极克服,易逃避;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涣散,纪律松懈;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5]。瞧不起自己所学的专业,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这给教育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中兽医学》是农业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基础理论部分”概念抽象,内容枯燥、繁杂、深奥难懂,“技术操作部分”实践性较强,知识点多、知识面广,高职学生很难掌握[6]。目前,该课程教学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模式,但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低,加上基础薄弱,学习效果差。因此,农业高职院校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中兽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利用“互联网+”教学,采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制作短小、生动的不同类型的微课进行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高职中兽医学微课程设计

2.1选题“精”

微课最重要的特点是“小”。目前,微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0min。因此,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在选题上必须“精”──精挑知识点。一次微课选择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技能点/有趣点),与传统课堂相比则更加精炼。重点如“整体观念”,难点如“经络”,技能点如“中药炮制”等。选题时还要考虑内容里能否加入图片、案例、动画、视频等等,因为微课不是教材上单纯文字知识的罗列,而是将这些知识点深化或用其他生动别样的形式表示出来,再融入教师对此知识点的拓展、比较、深化、延伸与总结[7],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设计“妙”

教学设计要求流畅,逻辑性强,符合十八、九岁高职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PPT设计原则是内容完整,文字简洁凝练,注重PPT制作的技巧性、添加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强趣味性。中兽医学基础理论深奥,比如五行的相互关系,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采用图片、动漫等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教学内容,PPT的字号、字体、字色层次分明,实施层次性设计,彰显个性特色,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

2.3趣味“强”

微课内容简短、精炼,针对性强,选择性地将一部分知识点设计成微课,以更有情境、更有趣味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比如“中药枸杞妙作用”,通过精美的图片,精彩的讲解,幽默的动画等,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更能集中精力,大大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微课短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脑、Ipad和手机随时点播课程进行学习,方便重播,提升了学习效果[8]。

3微课在高职中兽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3.1围绕知识点的应用

中兽医学课程知识点多、琐碎,不易掌握,其中基础理论内容枯燥、抽象,技能部分实践性强,也是导致学生感觉中兽医学难学的根本原因。将微课和中兽医学结合时,不妨将中兽医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执业兽医考核点等内容提炼出来,针对重要知识点来制作微课,再上传到个人教学空间,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下载学习。课堂上,教师用已上传的微课程进行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学习方式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比如辨证部分,通过病例分析来制作微课,这样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病例的能力,促进学生转变思维模式,由基础转向临床。通过“互联网+”,使学生学习从“跟着老师走”到随时、随地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由“套餐”变成“自助餐”,跳出了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微课的精华就是围绕知识点应用。

3.2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中兽医学技术操作部分实践性非常强,其中实验实训教学课时比例在整个课程中达50%以上。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有三种类型:单独招生部分、五年制部分、高考中分数较低的部分,三种类型混合在一起,生源整体质量不高,学生基础教育弱,行为懒散,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难度较大。以微课进行教学,通过简短的视频、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操作技能。比如犬的针灸,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操作关键点──穴位把握不准,难以掌握针灸操作要领,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愿积极动手,降低授课效果。而实验指导性微课,由于提前到微课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ipad等提前点击学习,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操作要领等。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去学习相应的微课;对于不能来上课的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行学习,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在微课平台上进行交流,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对问题都可以进行回复作答,形成师生或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9]。这样,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学习更轻松自信,积极主动性提高,实现了实训的重复性与可指导性,起到了强化技能的目的。

3.3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应用

教师要想设计好一个微课,必须对所授课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总结,挑选知识点。中兽医学微课程设计与建设,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应用能力,这样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对于新的知识与技能,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提升;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不断与时俱进。教师通过“互联网+”观看学习国内外其他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然后进行资源整合,取长补短,积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总之,微课建设有助于教师业务的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效果。

4结语

中兽医学微课制作的过程,通过“互联网+”传播,有助于教师理清教学脉络,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方法的总结。将微课应用于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中兽医深奥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深化高职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张丁华 刘守铉 贺含珍 王艳丰 王书丽 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牧业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梅辉,韦琴,张军林,等.微课在本科院校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7):258—261.

[2]胡倩文.“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0):156—157.

[3]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15—18.

[4]梁乐明,曹俏俏.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

[5]王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新常态及翻转课堂教学新趋势[J].亚太教育,2015,(26):293—293.

[6]张丁华,曹智高,王书丽.高职高专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1,(2):29—30.

[7]王大慧、许宏庆、卫功元.“食品微生物学”微课的开发设计与制作[J].微生物学报,2016,43(4):775—779.

篇3

徐 毅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给予较大力度的扶持,畜牧业迅速发展,对畜牧业人才的需求也剧增。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其适应性较广,且学生就业率高,因此培养大量的实用型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畜牧兽医专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进而从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双师型”师资、改善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已经成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这方面的高端科技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非常缺乏,农民的素质也不高,这些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职业教育正在走向新的崛起,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但种种原因导致发展中仍存在着问题,职业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依然面临就业难、升学难、生源减少的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就必须深入分析现在中职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应时有效的改革措施,力求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畜牧兽医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1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不当、课程内容陈旧与重复交叉、课程名称不能体现职教特色等方面。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畜禽生产与畜禽疾病防治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及宠物驯养与保健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1.2 教材部分内容过于精细,不够实用

比如《家畜解剖生理学》中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多糖等组成,物质转运形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这些内容对于中职生来说就过于精、过于细了,他们不可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就算勉强记住了,在现实工作中也用的很少。但很多中职学校的教材却包含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老师也安排了很多课时去讲授这些过精、过细的内容,结果是学生听不明白、听不进去,白白浪费了时间。

1.3 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理论讲授多,实践操作少

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种田”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多数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实操课比例一直偏低,如某中职学校的家畜病理学的教学,一共安排了80个课时,但很多教师把这80个课时几乎都用在理论的讲授上了,用来实操的不超过10个课时,结果学生只记住了一些概念,却没有真正的认识和掌握。

1.4 师资专业技能尚不能满足专业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我校的专业课教师虽然都是毕业于高等院校,但专业理论水平不足以适应当前畜牧兽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实践的少,教学上难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兽医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

2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2.1构建“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及其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目标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整合课程,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与逻辑设计思路,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畜牧兽医行业主要岗位的生产流程为主线,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即专业核心课程加专业拓展课程两段式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邀请相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来校举办座谈会,讨论确定专业方向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认真研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培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以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加以设计,避免以“知识”代替“能力”设计课程的倾向。专业拓展课程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扩充,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与就业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有利于学生职业、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2.2 根据中职教育的目标改革原有的教材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其所使用的教材必须具备新、实、变的特点。其中,“新”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及时纠正传统教材中滞后性和理论验证性问题,与生产第一线的最新技术保持高度同步,且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实”指的是教材不仅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必须与企业、单位目前或将要使用的设备、技术相关联,不过也要注意避免过分超前技能的出现;“变”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应处于变化状态,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使学生所学技能有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另外,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自行编制教材,比如阉鸡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都是社会上比较需要的,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专门编写这方面的教材。

2.3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历来是广大教职员工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传统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大多采用挂图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手法单一,还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科技水平的进步让网络互动系统、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应用,此种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学生也容易被此吸引,进而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为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尽快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将与教学工作有关的声音和图像带入课堂,高水平完成“实景”教学环境的构建,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将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2.4 提高实操课的比例,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要积极开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畜牧兽医专业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课程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考核、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执业兽医师考试、毕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要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使实践教学由“验证型、认识型、单一型”转变为“操作型、设计型、技能型”。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与一些条件较好的畜牧兽医企业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以促进资源共享,从而共同发展。逐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互惠、互利、互动”的产学研运行机制,达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效果。根据生产需要,相对集中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畜禽饲养、管理、防疫、生产、销售等岗位实践,产学研结合,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熟悉未来的工作岗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了解企业,毕业后就能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岗位。

2.5 师资力量建设

教学师资水平的改革目的是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可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也可定期安排教师到现代化养殖场或兽医站去学习实践,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诊疗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师资队伍。

3 结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能有更新更快的发展势头,经过一系列努力和改革之后,中职教育将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能力、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宏伟.畜牧兽医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9(6):115-117.

[2]陈君辉.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2011,(26):70-70.

[3]罗永华等.产学合作教学模式使畜牧兽医专业办学步入良性循环[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341-345.

当前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黎兆宗

安徽省定远县池河畜牧兽医站 安徽 定远 233200

【摘 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出台与推行,农村生猪养殖数量在大幅度地上升,但是目前农户养猪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养猪业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养猪;问题;建议

实践证明:农民想要富,发展畜禽养殖是条路。近几年来,一些农民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看到身边一些靠发展养猪致富起来的农民专业户,看到他们开起了轿车,当起了老板,受此影响而纷纷转产、改行,走上了养猪之路,但他们既没有聘请养猪专业技术人员,又没有受过系统的养猪技术培训,仅凭满腔热情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学到的一点养猪经验就干了起来,结果饲养过程中问题多多,有的养猪场很快就倒闭,血本无归。那么农村在养猪过程中到底存在那些问题,如何解决,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接触和走访了解,提出如下一些存在问题和建议以供参考。

1 选址、布局

1.1 选址

有的老猪场坐落在居民生活区,多年没有更新和迁址,甚至一些新建的猪场,也建在居民区,这严重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养猪户应想方设法迁址,使规模猪场距离居民生活区、公路主干道、生活饮用水源等场所均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定,特别是新建场更要做到这一点。

1.2 布局

在布局上,生产区与生活区没有隔离;净道、污道没有分开;母猪舍、育肥猪舍等设置位置不合理,这样增加了疫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了饲养员的劳动程度。对此,应在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建立一道防疫隔墙,隔墙应为实墙,高度应在2m以上;生产区入口处要设消毒通道,配备消毒设施、设备,设更衣室,配备衣、帽、鞋和防护服等;要建立污水、污物排放通道,尽量做到污水直通化粪池,排污通道越短越好;同时,要设法不让雨水流进排污通道,雨水可不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到场外池塘或农田;猪舍一律建在生产区,设置位置顺序由里往外依次是母猪舍-产房-仔培舍-育肥猪舍。

2 苗猪引进

在猪苗引进上,大部分的养猪户自己没有生产方向,多存在科学选种意识不够,使得选留种猪部分不符合种用要求,商品仔猪弄不清是什么品种、是杂交第几代。对此,养猪户应该要选定生产方向,现在地方品种因肉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生产方向;养母猪、还是商品猪要根据市场行情而定,仔猪价格高就侧重养母猪,肥猪价格高就侧重养商品猪;另外,行情好,饲养规模就搞大点,行情不好,饲养规模就搞小点,或只养部分母猪;自繁自养生产方向较好,但若自供不足,确需从外面引进苗猪的一定要来自非疫区,且经兽医临床检查健康,同时引进后要单圈隔离观察15d以上,无异常方可并大圈饲养。

3 饲料配制、使用

在饲料原料采购上,少数养猪户仍以价格低为好,不太注重原料质量,有的还任其自然,家里农副产品有什么就喂什么,不考虑营养全价;饲料配方从别人那里照抄照搬,不联系自己猪场实际,也不分季节要求均一种配方;不做饲料对比试验,缺乏比较。

首先,要注重原料的质量。如是原料质量不好,再便宜都不能用。就拿玉米来说,如果玉米有霉变,种猪绝对不能用,如果不注意则很容易造成母猪流产、死胎等;其次,配方要请畜牧技术部门专家或科研院所教授帮助制定,也可借鉴规模大场饲料配方。制定饲料配方时要结合季节适度调整,杜绝不分季节一种配方,同时加工和搅拌要充分均匀;再次,看成品料的性价比,选择部分猪只做饲料对比试验,计算投入、产出比,哪种饲料投入、产出比小就用哪种饲料;也可直接使用大厂知名品牌饲料,看猪只使用后的生长速度、毛色、健康状况等。

4 母猪配种

很多养猪户不清楚自己饲养的母猪是什么品种,是哪一代,因此在配种时随意选择一个公猪品种;少数的仍习惯自然,不认同人工授精技术,所以选择自己饲养公猪,造成饲养成本加大,有的甚至用社会上公猪配种,造成疫病交叉感染;在给母猪配种接产时技术操作不精细,卫生消毒不严等,造成母猪感染生殖道疾病,严重影响到下一情期配种和产仔。

要改变现状,就要选留好母猪,力争朝纯外二元或纯内二元方向选留。另外,每年要淘汰、更新母猪,经产母猪窝产仔低于8头且年龄在6年以上就可考虑淘汰;积极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凡养猪户都要学会这门技术;细致做好母猪分娩、接产、卫生消毒等护理工作,。

5 适时出栏

行情不好时,某些养猪户为了等猪价高,竟能把育肥猪喂到150kg以上才出栏,而春节过后出栏的价格下跌幅度大。因此,饲养商品猪要注重适时出栏,育肥猪在90~110kg体重段出栏最科学;通过调节母猪配种,或适时购进苗猪,可将肥猪出栏期调整到春节前,这样可卖个好价钱,因为每年春节前猪价均要上扬;多年实践考证,生猪价格波动一般3年左右为一周期,2011年升至波峰,2012年逐渐回落,2013年初期跌入波底,现如今又开始回升,养猪户应掌握此行情规律。

6 免疫、消毒

少数猪场事先没有制定科学的免疫、消毒程序,而是想起来就预防或效仿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注射疫苗时,不按规定配比稀释,操作时不细心,针管排空时容易将苗液溅到圈内地面,造成疫病潜伏滋生(即环境带毒),有的将用完的疫苗瓶随意丢弃,也造成环境带毒;消毒意识不强,平时不消毒,有病才消毒,有的长期只备一种消毒药;消毒时,消毒药不按要求严格配制,稀释时凭感觉,造成消毒效果不佳;有的消毒时,场地不清扫冲洗干净,也造成消毒效果不理想。

对于这些问题,养猪户应针对自己猪场饲养的猪群结构制定严格的免疫、消毒程序,并认真实施;注射疫苗时要随身带一不漏水的塑料(或金属)垃圾桶,针管排空时要对着垃圾桶,用完的疫苗瓶等杂物要随手投入垃圾桶,待免疫接种结束后挖坑集中深埋。另外,注射针头随猪更换,比较合理的要做到一圈一针;要多备几种消毒药,一种消毒药用一段时间要更换另一种消毒药;消毒药的浓度配制要按说明书执行;消毒时,要将粪便清扫、冲洗干净,最好将猪只清空,积极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7 防控隔离

少数猪场没有隔离观察圈,猪苗引进无法隔离观察,猪只一旦发病,也无法隔离消毒;饲养员随意进出生产区,甚至闲杂人员也随意进入生产区,不采取消毒措施,甚至不换鞋子、衣服,这样很容易造成病菌带入。对此,规模猪场在圈舍设计建造时应该要单独建1~2间隔离圈,猪场规模大的可多留些隔离圈作为病猪隔离区,位置一般选在普通猪舍的下风口,并与普通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要悬挂警示牌,规定闲杂人员等不得入内;病猪隔离必须安排专人饲喂、用药和卫生打扫,以防交叉感染。

8 圈舍内环境调节

夏季圈舍温度太高,降温设施条件差,室内温度常超出猪只生理适应范围的会影响生长。另外,纱门纱窗安装不到位或关闭不严的会造成蚊蝇猖獗;连阴雨天,门窗密闭不严则会造成圈内湿度过大;冬季为了增温,少数猪场将所有窗户用塑料薄膜钉死,无法通风换气,造成圈舍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入进刺鼻,眼睛睁不开,容易引起猪只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圈舍设计时应多采用工厂化设计,运动场要留在室内,好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根据猪群结构,四周要留有足够的窗户,门窗密封要好且开关方便;圈舍要悬挂温湿计,想方设法调整圈舍温度、湿度在猪只生理适应范围内;要增加冬季保暖、夏季降温设施条件,如冬季可采取建热水管道、安装保温箱、电热板、增加垫料等措施保暖,夏季可采取安装水淋(喷雾)、风扇、湿帘、空调等设施降温。若是老猪场,运动场在室外的,夏天降温要搭建遮阳网,冬天保暖要搭建塑料大棚;科学掌握开门窗通风的时间,以保证圈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冬季应选在中午10:00~14:00之间,夏季应选在早上5:00~7:00或傍晚16:00~18:00之间,每次开窗0.5~1h。

9 污粪、病死猪处理

少数猪场干粪随意堆放,污水随意流淌,猪场粪臭味浓,有的虽有排污沟却很窄很浅,有化粪池却很小,一下雨就涨满;无干粪堆积池,或虽有但在露天,一下雨就使得污染面积扩大;少数病死猪随意处置,有时虽挖坑掩埋,但坑很浅,处理场地有时也不消毒。对此,应坚持雨水、污水分开,在猪场兴建时优先考虑这一点;建化粪池和干粪堆积池,确保干粪、污水分开,另外,利用化粪池发酵产气可建沼气,倡导“猪-沼-鱼”、“猪-沼-果”等循环经济理念。干粪堆积池要建有上盖,以防雨淋粪污流淌;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窖,采用腐化法处理病死猪,也可采取挖坑、焚烧、深埋处理病死猪,但处理场地要严格消毒,处理点要远离猪舍,最好在猪场围墙外。

篇4

英国男子托马斯・司怀特斯正在做一件令世界瞩目而且瞠目结舌的事,他要当一只山羊,一只真正的阿尔卑斯山羊。为此他为自己安上尽可能舒适地模拟像山羊那样四肢着地行走的假肢,他甚至安装了一个人工瘤胃,来消化青草。他还设法从一家生物医学慈善机构获得了一笔资金,从而能维持特意为此组建的一支团队的运作。最后,他真的完成了他的初级目标:被一群阿尔卑斯山羊接纳,作为一只山羊和它们同吃同行同住了一段时间。 托马斯必须要“说服”他的山羊伙伴们,他这个装着假肢,戴着头盔的奇形怪状的家伙真的是一只山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羊群对他并不友好,很多时候还会用尖锐的犄角威胁他。

无忧无虑的退化生活

现年34岁的托马斯是一位概念设计师,曾致力于未来遗传工程的可能设计,虽然平时就以行为怪异超前著称,但成为一头山羊?听上去也实在匪夷所思。

托马斯则这样为自己解释:“无论是后人类主义还是超人类主义,技术也好,素材也罢,都是我们人类通过某种方式,从而达成自己的愿望。我认为,并不见得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变得绝顶聪明。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人并不希望成为无所不能的半机器人。所以我们不能排除有些人不欢迎进化,反而希望退化的可能。”而托马斯希望借助这种退化的生活方式,来获得未来人类生活发展构想的灵感。并且他觉得“当个动物,远离尘嚣、远离焦虑、远离生存恐怖,是多么平静简单的生活啊!”。

托马斯首选的动物并不是山羊,他最开始想要做一只大象,但后来他发现大象的情感过于丰富,不符合他对简单动物生活的设想,然后他又因为无法接受生食肉食而放弃做一只野狗。最后据他对《每日邮报》声称,他咨询了一位萨满法师,法师认为他的想法和山羊很像,所以建议他选择山羊。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托马斯的想法近乎和疯狂,他的同谋还有索尔福德的动物学家格林・汉森博士,后者为他制作了造型奇特的山羊假肢,正是这副假肢让托马斯吃尽了苦头,他需要带着这套束缚在岩石嶙峋的阿尔卑斯山脉上跟随羊群奔跑、走动、进食,“下山真是要命,如果我摔了一跤,我可没有多余的手来阻止我撞上石头。”托马斯说。

困难还不止这些,托马斯必须要“说服”他的山羊伙伴们,他这个装着假肢,带着头盔的奇形怪状的家伙真的是一只山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羊群对他并不友好,很多时候还会用尖锐的犄角威胁他。但突然有一天,一只母羊决定和他成为“朋友”,无论他去哪里,这只母羊都会跟着他。

无论如何,托马斯坚持了下来,他认为作为山羊生活的时间对他启发很大,下一步他计划去向行为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学习怎样“关掉”自己的大脑,从而更贴近一只羊的思维。

沟通两个族群

实际上,托马斯・司怀特斯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像动物一样生活,英国动物学家肖恩・埃利斯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这样干了,并且作为一匹狼,在野外他和一个狼群生活了9年,导致他在重新回到人类世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和人正常交流,他的妻子也和他离了婚。

生于1966年的肖恩・埃利斯从孩提时就对动物十分感兴趣,青年时为美国爱达荷州一个狼研究中心工作期间,他认为现行的研究狼的方法有些片面不够深入,后来他决定进入狼群,零距离接触这群野生动物。

他没有携带任何工具、武器就开始了他在野外的游荡生活,为方便报平安,他在一个固定地点给同事留便条。最开始他制作了一些陷阱来捕捉兔子、土拨鼠等小型动物,生食血肉来获取所需的能量。4个月后他遇到了由5匹狼组成的一支狼群,肖恩花费了数月的时间耐心的小心翼翼的跟随、试探意图加入它们,期间遭遇了数次极度危险的时刻。“那只狼森森的尖牙在我的脖颈四周游转,我全身像陷入冰窟一样,等着它的利爪钳住我的脖子,然后让我瞬间毙命。”事后肖恩后来回忆道。最后,肖恩・埃利斯成功被头狼接受,成为其中一员。在随后的日子中,肖恩和这群狼一起游荡、巡视、进食和睡眠。当头狼带着成员们去打猎时,肖恩通常被留下来守卫狼崽和狼窝,捕食的狼会给他带回食物。

在和狼呆在一起的日子里,肖恩学会了它们的身体语言,了解它们的咆哮和呜咽意味着什么,了解它们的气味以及等级地位。他发现要想成为狼家族的一员,就必须融入它们的社会秩序,而不是试图去统治它们。在和这群狼生活4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肖恩发现了3只被狼妈妈遗弃的幼狼,为了防止三只小狼饿死,肖恩决定像一个真正的狼妈妈一样亲自抚养它们长大,于是他拥有了自己的狼群。

肖恩的朋友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灰狼计划负责人、生物学家道格・史密斯认为肖恩的行为是值得钦佩的,但也“极度危险”。在肖恩的回忆录《狼语》一书中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他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可复制也不提倡,但肖恩相信他自己已经凭此掌握了狼类的语言,他认为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充当人类和狼群之间的“大使”。

开发潜能,释放动物性

在亚马逊奇趣书类排行榜上,与肖恩的《狼语》一书同样名列前茅的还有查尔斯・福斯特的《化身动物》,实际上,他们二位的行径也十分类似,但查尔斯・福斯特的研究看上去似乎还要来的更为深广。

身为剑桥大学的医疗法与伦理学博士查尔斯・福斯特也曾花费将近十年的时间,来体验了动物的日常,并且还是多种动物。“有一段时间,我是生活在城市郊区,靠翻检人类垃圾进食的狐狸,你知道,这种小东西十分狡猾又警惕,只要有人远远的注视就会迅速逃开,有一次,我被我姐姐发现了,她紧紧尾随着我,在追上我后抱着我嚎啕大哭,她一定认为我疯了。”查尔斯在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说。然而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并没有使查尔斯放弃,不久后,他又以栖身洞穴,夜晚才出来捕食蚯蚓、蠕虫、昆虫幼虫或者青蛙的有漂亮皮毛的獾现身了。而一段时间以后他又成了一头赤身蜷缩在沼泽地中的马鹿。

即使深入研究过野生动物学,并拥有执业兽医资格证,还具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这样的生活对查尔斯・福斯特来说也远谈不上轻松。“作为一个笨拙的两足人类,一个捷径是尽最大可能放弃你的人性部分,而促使自己释放基因深处的兽性。”查尔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