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魅力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艺术的魅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间艺术的魅力

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角度;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利用价值

一民间工艺美术于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逐渐衰退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巨大便利,随着而来的还有艺术设计理念的强大冲击,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社会大环境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传承发展受到了机械化的生产模式的限制,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之下,很难保证工艺品的质量和民间艺术的个性[2]。

(二)西方艺术设计理念的激烈冲击

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战略使得西方的文化大量传入我国,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接触、发生碰撞。在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诸多关注。忽视了传统民间艺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发展,而大肆强调西方的文化和艺术设计理念,极大的阻碍了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

(三)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不继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互联网,而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新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借由网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不断的进行入侵和渗透,使得传统文化理念在大量新文化因子信息的不断冲击中被埋没,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艺术元素散落各处。民间工艺美术与信息时代的脱离,而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其艺术价值被逐渐淡忘,难以传承和发展[4]。

二民间工艺美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的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民间艺术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悠久的历史中几千年历史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是历史文化传承创造的遗产,是组成我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洗礼,除此之外,民间的风俗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民间艺术的形成。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中,不仅是对民间工艺美术价值的体现,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是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5]。

(二)有利于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间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文化间的碰撞融合也愈发激烈,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刻不容缓。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助于现代艺术同民间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通过文化间的融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在高校艺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元素,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发掘,找寻其价值以及意义,在保留传统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艺术[6],多元化我国艺术教学,创作饱含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元素的现代艺术作品。

(三)有利于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宽和艺术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注重将民间工艺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通过对现代艺术设计元素的吸收借鉴,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掌握现代艺术设计知识的同时对民间艺术进一步加深了解,开阔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并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提高学生的创作参与度和艺术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推动高校艺术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艺术设计教学与民间工艺美术相结合的策略

(一)重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教学计划的实施方向和实施方式都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开展实施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下不断产生新文化,而新文化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并对传统艺术造成了强大的文化冲击。艺术类高校以及高校中的艺术类专业是挖掘、探索、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教学理念的重构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促进艺术设计教学与民间工艺美术之间的结合构建教学新理念、新观念。在开展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设计工作时,基于现代艺术设计知识的学习前提下,独创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突出我国教学体系的优势,充分将本土文化优势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设计中,丰富艺术设计教学课堂,增加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元素的融合实践环节,树立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观念[7]。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增加民间美术的课程设置,增加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民间美术课程的加设创新高校艺术课程设计体系,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新活力。教师在实际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侧重于民间传统艺术的教学,加强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介绍,加大对学生民间传统艺术的培养,注重周边艺术环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良好传统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创作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高校的课堂,亲身讲授民间艺术,带领学生集体去民间采风,实地亲身感受民族艺术。

(三)激发创作灵感,鼓励实践

艺术是自由的、是多变的、是灵活的,艺术设计的教学不应局限在理论的教学和学习中,而应该是实践的、自由的,给予学生开阔的创作空间,在自我摸索中寻找创作灵感。民间工艺美术是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之一,在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并融合到作品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创作的环境、机会和时间,鼓励学生实践,切身感悟,找到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灵感。

(四)用生活化的眼光欣赏代表作品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究其原因是出于民间,民间工艺美术设计要想被大众所喜爱、所接受,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要贴合民间,就要“接地气”。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将日常生活实际借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搬进课堂,给学生呈现不同的传统文化风俗、民族风情。

篇2

引言

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剪纸可谓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活化石一样的存在。可追溯的最早的剪纸在北朝时出现,剪纸也是人们日常生活自发形成的一种艺术门类,多为民间艺术创作,作品传播特点为复制性传播,创作者不在作品上署名,而是被其他人模仿并加入自己的意识对其经行改造形成自己的剪纸。剪纸艺术中透露的都是浓浓的淳朴的民风,其表现形式上多为二维平面化的图案,多用于婚庆、节日的张贴,主要为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祝福,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剪纸艺术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的艺术形式也逐渐增多,人们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时间的流逝也慢慢带走了我们的一部分记忆,现在民间的剪纸艺术创作人员也越来越少,所以本文就从剪纸艺术的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的浅析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剪纸艺术的关注与喜爱。

传统风格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剪纸艺术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而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风格的剪纸艺术取材有很多,如叙述民间故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这些大多都以日常生活为主,创作形式也有很多。有的从单个纹样发展到多个纹样组合或拼贴,这些纹样进行巧妙的组合与变形;运用简洁的直线或者曲线,勾勒出动植物与人物的外在形态,考验了艺术家的观察与概括的能力。人们通过剪纸这种传统又独特的语言,表达对未来生活和亲人美好的祝福。对于不同场景如山水、人物、动植物等描绘的方式也不相同,线条之间的穿插、叠压都体现出艺术家们独特的创造力,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传统图案有单一的、有连续的。单独的图案造型创作起来比较简单,连续的图案制作比较繁琐一些,需要在剪之前把现有的纸张对折几次,之后再减掉多余的部分就会呈现出连续的效果。根据剪纸的寓意可分为:祝福、驱邪、挡煞、鼓励、趣味等。这些剪纸大多都是想图个吉利,表达出人们美好的愿望。从生活中人们提取出特定的符号,准确的表达出鲜活灵动的艺术形象;再利用正负形的变化体现浓厚的生活气息。经常看到的图案有里鱼跃龙门是对学业与事业的期盼,龙凤呈祥是有着祥瑞、喜庆的寓意等。剪纸艺术更倾向于平民化。有的趋于写实,有的趋于写意,但都经过巧妙的设计,直白或隐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现代风格

技术与材料的广泛,使得艺术家更有发挥想象的空间,创作出的艺术品更加生动并引人思考。吕胜中《招魂》作品中的“小红人”一系列的作品别出心裁。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利用简化与连贯的人物形态进行布局摆放,图形与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现出气势宏伟的画面;巧妙的把人与灵魂通过剪纸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更体现出艺术家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剪纸技法的直接与创作时的随意发挥吸引很多的艺术家。剪纸同时也是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现代风格的剪纸,体现出艺术家思维更加的灵活。既保留了传统图案的特点,又加上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使人眼前一亮。利用夸张与变形的表现形式,突出创作主体。现代风格的剪纸种类繁多,有的简洁但不简单,有的细致婉约。古朴与生动并存,而且还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既保留传统的技法,又与时代气息相连接。运用夸张、连接、拼贴等形式,用剪刻的方式描绘形态从而表达深远的含义。这种轮廓的提炼有大气之美,既不丢失细节又能很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剪纸艺术形式与当代设计思想相碰撞,会产生独特的效果。来自波兰的建筑师Wojciech Kakowski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抽取剪纸的元素,白天室外光线与室内环境相结合,会投射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倒影,利用光影与空间营造出独特效果。另一方面运用几何元素,分割空间与布局具有时尚感。镂空的花纹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有良好的透气性,虚实之间也产生自然的明暗效果。整个建筑既新颖又有浓厚的趣味性,吸引人们驻足观看。

应用领域

剪纸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服装设计上,剪纸艺术通过纸与布料之间的转换,彩色和单色的拼接,是服装具有独特的东方之美。剪纸独有的艺术特点也常常给设计师带来新的灵感与想法。剪纸在动画领域里,也有帮助。《剪纸动画片之灰姑娘的故事》把经典的通话故事运用剪纸的手法表现出来,样式新颖并且画面生动有感染力。科学技术与传统纹样相结合形成创新的作品。既有本民族的特色,又与时代接轨。剪纸艺术还应用在书签的设计、书籍的装帧、包装盒等产品上。在雕塑设计中也有剪纸的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剪纸艺术已经广泛传播在群众中,被大家所熟知。其创作材料也很广泛,例如树叶、陶瓷器、钢板等等。这些材料也加快了剪纸艺术的发展。

结语

篇3

一、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智力支撑

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劳动人民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口口相传出来的,是智慧的结晶,是创造者用生命来感悟世界的创作,是感情的融入,也是社会表现的根源,是代代相传的结晶,因此,体现了最直接的艺术本源,是观念和情感的体现,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设计者充分掌握好民间艺术的艺术本真,可以为设计找到灵感,找到文化动力、找到内涵设计,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智力支撑。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传统,其艺术设计领域的现代设计也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间艺术的艺术特色。民间艺术本身就是劳动人民的艺术,现代设计更应该与时俱进,继承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的精华,传承民间艺术的美感,具有向上的精神,充分在现代设计领域发挥民间艺术的美好感觉。

二、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艺术的本质是保持着艺术的本质,保持了艺术的质朴,保持了艺术的纯真,民间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存而发展的,体现在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上,民间艺术的魅力是巨大的,也充分的影响这现代设计的元素。首先,民间艺术的色彩运用影响着现代设计在现代设计中,充分的继承了民间艺术在色彩上的美的深度和广度,民间艺术的色彩为现代设计元素多元化的表现了广阔的设计空间,也增强了现代设计的色彩的表达能力和感情的审美能力,体现了设计的魅力和审美的价值。现代设计元素通过对色彩的把握,尤其是具有民族特点的色彩把握体现了民间艺术和民族传统色彩的魅力,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表现方向。其次,民间艺术的符号化运用也影响了现代设计现代设计元素多喜欢采用和继承民间艺术的符号化表现,民间艺术的符号化是民间艺术精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符号化在民间艺术里占了很重要的比例。因此,现代设计在设计的时候,多喜欢运用符号化的民间艺术为之成为设计元素。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在传统中更有立体感和民族感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符号化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这种理念在现代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运用和继承,符号化的运用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思路,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灵感的来源和源泉,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设计方向,蕴含了民族艺术精华。另外,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有很多应用之处,现代设计者应该多采用民间艺术来充实自身的设计作品,为自己的设计作品奠定更好更高的理论深度。

三、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发展

篇4

安徽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所以民间艺术在安徽的起源和发展较早,随着时间的演变,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壮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安徽的传统民间艺术就已经有了萌芽,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其次,发展阶段。从秦朝起始,直到唐代结束,这段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有了较好的发展,在唐代时期,民间艺术的发展一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再次,兴盛阶段。在北宋时期,出现了利于商品交换的纸币,从而促进了商业发展的繁荣,而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达到兴盛阶段,许多安徽地区的人们,为谋生计会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技能,制作工艺品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民间艺术的发展。最后,压力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无数次的融合与发展,传承至今,面临过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合,以促使传统文化能够迅速提升,以新的精神面貌面临现阶段的挑战。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再现

传统民间艺术经过不同时期的考验和挑战,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艺术的再现具有四点特征。首先,具有历史传统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至今,虽然融入了一些现代色彩,但是仍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其次,具有生活娱乐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民间艺术更彰显生活的特色。此外,民间艺术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艺人的情感。再次,具有多样性。安徽地区的各地各县的多种多样艺术门类都不断融合,使安徽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最后,具有独特性。随着安徽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徽式特征更加凸显。

篇5

油画艺术从西方传入中国,自始至今一直处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矛盾之中,不同的文化中又共同存在有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和交融,形成了中外古今错综复杂的状态,中国现当代油画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程度对民俗民间艺术借鉴与利用,其目的不单是传承民间艺术,而更在乎更加个性化的艺术样式凸现个人情怀及民族精神。并且,逐步对其内在的精神进行探索,与原始的民俗文化审美意蕴对接,复现人们对生命永恒这一主题的追求与探索。

关键词:

民俗民间艺术;元素;油画;借鉴

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中西方出现一股厌烦工业都市的情感倾向,提出了艺术回归自然原始,从而产生了对原始民艺的向往与猎奇,追求稚拙、纯朴的初始情趣,追求原始艺术的神秘与真挚的野性。而中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东方民间艺术宝藏,为中国现当代油画家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程度对民俗民间艺术借鉴与利用提供源泉和动力。民间艺术的最初始功能是非审美性的,而是人类生产生活“实用性”的最初表现-即民俗活动。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民间艺术恰恰体现在民俗活动中,这种文化的创造精神,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民间艺术本身。“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不将民间艺术当作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其他民俗活动的联系,也就是民间艺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艺术有深层次的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各具特色,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动力。积极的向上的民间艺术永远充满生命活力,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承裁着人们真诚的祈盼,按自己的想象和认知去自由创作。造型样式上都是生机盎然,他们心安理得地简化概括,随心所欲的移动视点,抛开我们学院派教学中所认知的透视比例,突破空间时间的概念,重点夸张内心印象深刻的事物。审美意蕴上神秘与直白,稚拙与成熟,粗犷与细腻,质朴与柔媚。在构图上饱满充实、极具张力。在色彩上鲜明强烈,绚丽灿烂,生机勃勃。面对如此丰盛繁赜的民间艺术造型世界,我为其绮丽多姿的形态而倾倒,为其奇古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感染,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油画作为外来艺术一直处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矛盾之中,不同文化中又共同存在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和交融,形成了中外古今错综复杂的状态。当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画家在借鉴和运用民间艺术的传统造型样式时,应把它赋予时代的精神进行新的创造,使传统的民俗文化精神或造型手段,以新的样式呈现。对于痴迷探索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精髓的艺术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接纳西方艺术的同时,还要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不断的融合与对话。在这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我们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去探索研究。新的呈现指的不仅仅是外在语言样式,还需如何去呈现并升华这种民族精神。不知哪位哲学家曾说过“最原始的往往是最现代的,最幼稚的往往也是最成熟的”这也许就是艺术规律的一种自然循环。民间艺术是人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崇拜并将之物化为具体样式和形态的行为结果,从古至今,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转化为自身的精神体现,接着成为人们祈祷、祝愿美好生活的实现。在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如绘画、雕塑、布艺、刺绣、面具等作品中,无不渗透出神秘、质朴、夸张、稚拙、直白、庄重、诙谐的意蕴,这些意蕴无一不呈现“现代的元素”。然而这些民间艺术造型的审美意蕴启示着我,在油画创作中探索质朴与真实,呈现那种对生命的讴歌、对生活的咏唱,通过劳动人民的民俗活动体现出向上的积极的气氛。表述出传统民俗在今天依旧时尚、璀璨。作品《盛世》从选题上,描述的是正月里在锣鼓、唢呐有节奏的韵律中,人们满载着喜悦与收获的激情,带着对来年的祈望,头顶花冠浓妆艳抹载歌载舞。这是人们朴实与直白的呈现,也是古老民俗的传承,更是令我深深思恋和神往的民间。民间艺术给我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在我完成《盛世》的制作后又连续创作了《冰雪节》《新水浒故事•武松打虎NO.1》等作品。在创作中,民俗活动成了我传达情感的方式,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民间艺术中我感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沧桑,使我的创作方向与追求得到了本质的升华。我的创作从民间艺术中借鉴质朴而强烈、稚拙而简洁的造型样式,同时也从现代西方抽象表现艺术中感悟西方色彩与构成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西方的抽象表现艺术与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相似的相通的艺术样式,如造型的随意性、概括性、平面性、装饰性、主观性、原始性等。然而当今中国油画的发展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民间艺术质朴率真的艺术表现形式何尝又不是现代艺术所追求的呢!当然,一幅作品的存在不是单方面的,他会包含很多因素,有中国的,有西方的,有民间艺术的,有油画特有的,也有传统造型上的,还有当代流行的,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便是我的语言样式,但还需加上我自己对自身性情的偏执,然后融通一起呈现出的一种造型观念。我认为,这种融合借鉴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从材料、语言样式的视觉上,完成民间艺术与油画艺术的融合,这种融合首要的是时代性,同时要具有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质,还要有西方油画的传统技巧。可以从造型元素中借鉴民间艺术的语言样式,如色彩、线条等。运用民间艺术特有的样式并与油画语言相融合。创作出中国当代油画的新的形式,使这种表现形式具装饰性、平面性、观念性、及原始性。其次是从中国民间艺术所承载的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审美现象方面为切入口,在其造型的审美意蕴中寻幽探秘,并融入在油画的创作之中,只有这种结合才是真真正正把握油画艺术创作的灵魂,才能让油画艺术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视觉表述之时没有丝毫的牵强,同时也能呈现油画艺术具有东方精神的独特魅力。近百年来,当代中国的油画创作中已有很多成功范例。罗中立的《巴山夜雨》系列、宫立龙的《舞蹈》、顾黎明的《杨家埠门神》系列等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民俗生活的时代变迁来呈现生命力的沧桑感和厚重感。由此可见,民间艺术的独特的造型样式及审美意蕴有力地强化了当代油画的审美意识,非常直接地使描绘对象与油画表现形式之间形成内在的联系。因此,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语言样式与造型观念作为一种途径融入油画创作中,会使作品具有民间艺术那种神秘、质朴、粗犷、稚拙、诙谐的丰富多样性,又有油画艺术的那种视觉深度和强度。总之,在油画的东方精神和境界的创作活动中,当代油画艺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借鉴运用,不是完整地嫁接后再附上当代的题材,应该说是与民间艺术造型观念及审美意蕴的相融合,是与传统血脉的相融相通,这种融通会发生质的变化,会成为中国油画艺术一种新的创作思路,也是世界油画创作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左汉中著.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3月.

[2]颜新元著.中国当代新民间艺术[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

[3]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5月.

[4]吕品田著.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

[5]顾丞峰著.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

篇6

前言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个分支,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安徽传统文化的个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深深的打上了安徽地域浓厚色彩的烙印。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嬗变并从四个角度阐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再现。

一、传统民间艺术的起源

第一,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安徽的历史文化发源较早,所以当时人们对自然、科技知识的认识层面还比较低,因此人类对于大自然有一种敬畏感,但是祖先们将自然界中人类不能解释得现象归结于神灵等。

第二,起源于安徽的民俗习惯。一方面安徽地区的民俗文化为民间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形式,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地域文化内容。

第三,起源于各种各样的喜庆色彩节日。在喜庆节日里,地区间流露着一种祥和、幸福的氛围,人们为了庆祝喜庆节日,会选择一些形式进行庆祝,营造或增添幸福、祥和的气氛,长此以往,传统民间艺术逐渐形成和发展。

第四,起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才能。民间艺术反映了基层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也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第五,起源于人们的发明与创造。安徽地区的人民经过长时间的发明和创造,促进了许多新事物的新生,从而推动了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原因,虽然不是固定的因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有安徽地域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民间嬗变

安徽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所以民间艺术在安徽的起源和发展较早,随着时间的演变,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壮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首先,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安徽的传统民间艺术就已经有了萌芽,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其次,发展阶段。从秦朝起始,直到唐代结束,这段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有了较好的发展,在唐代时期,民间艺术的发展一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

再次,兴盛阶段。在北宋时期,出现了利于商品交换的纸币,从而促进了商业发展的繁荣,而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达到兴盛阶段,许多安徽地区的人们,为谋生计会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技能,制作工艺品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民间艺术的发展。

最后,压力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无数次的融合与发展,传承至今,面临过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合,以促使传统文化能够迅速提升,以新的精神面貌面临现阶段的挑战。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再现

传统民间艺术经过不同时期的考验和挑战,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艺术的再现具有四点特征。

首先,具有历史传统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至今,虽然融入了一些现代色彩,但是仍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其次,具有生活娱乐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民间艺术更彰显生活的特色。此外,民间艺术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艺人的情感。再次,具有多样性。安徽地区的各地各县的多种多样艺术门类都不断融合,使安徽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最后,具有独特性。随着安徽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徽式特征更加凸显。

篇7

一、丰富区角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

1. 美术区

在美术区我们投放了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吸管、纸盒等大量的材料,让孩子进行简单的粘贴操作。在美术区孩子们非常兴奋认真的制作起来。通过画、剪、贴,制作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作品。活动中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尽情的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掌握了动手操作技能,同时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去创造美、表现美。

2. 音乐区

在充满舞台效果的音乐区中,我们摆放了锣、鼓、钹、打击乐器等道具,引导他们大胆运用乐器进行表演。还摆放了表演服饰、民间舞曲录音带等。孩子们在这里自娱自乐,始终兴致高涨,自由表演……在小朋友的表演下更生动幼儿戴上各种头饰,伴随音乐旋律舞动起来。既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表现能力,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3. 图书区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民间文化的由来,根据民间童话选、民间故事、民间童谣等相关画册。引导孩子们通过看、说、讲了解书中民间文化,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交流能力,家长为孩子所讲述的民间知识而惊讶!还让幼儿搜集了很多废旧的民间文学图案让幼儿拼摆后进行创编故事。

二、平远民间文化渗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

1. 创设平远民间文化艺术氛围

我们开展的区域活动,不是单一的让幼儿去“做做、玩玩”,而由教师从中去协调各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将民间艺术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机相连,将区域活动与幼儿的一日活动有机相连。如:在小班主题活动“龙腾虎跃”这一主题活动中,让幼儿画《龙》,我们有意识地在走廊、过道、教室挂上各种各样的龙……请幼儿在活动中观察其外形、材质,激发幼儿绘画地兴趣;幼儿在绘画时,用不同的民间色彩将龙打扮的特别漂亮。中班《船灯舞》,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区探索、装饰、粘贴,布置的非常精美,令人称赞不已,大班《落地金钱》,那动听的旋律配上优美的舞姿,让人感受到平远民间文化的魅力。

2. 平远民间艺术文化和各领域教学的有机衔接

传统文化可以融合到幼儿园的各学科中,如我们结合语言活动向幼儿传授民间童谣、民间传说,社会领域里我们向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的喜庆活动的教育,让幼儿懂得这些民间文化欢庆节日带来的气氛,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向幼儿进行民间音乐的学习,基本舞步及表演动作,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剪纸、欣赏、制作、粘贴等,让幼儿领略民间艺术的绚丽多彩,健康活动中,我们结合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这样,通过民间游戏在各领域教学中的渗透,让平远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领域活动有机Y合。

三、平远民间文化点亮幼儿的课余生活

1. 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体验,活动中传承,”使孩子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我们举办了美术作品展如:师生作品展、亲子作品展,制作中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平远民间文化特点进行收集手工材料,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制作的形状各异、颜色鲜艳、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围龙屋龙舞闹新春》、《龙腾飞跃》、《客家情缘》、《船舞飞扬》等主题各具特色。惟妙惟俏的画面、精致的手工作品让前来参观的人不由地竖起拇指夸赞老师们心灵手巧、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篇8

提起民间艺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或许是乡土文化和劳动者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例如:皮影、剪纸、雕刻、版画、民间歌舞等等。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包括民众在社会生活与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形态。如音乐、舞蹈、戏曲、建筑工艺品艺术等。狭义的民间艺术是以造型艺术为主的民间艺术。它包括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等。[1]

民间艺术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现在,忧郁民间艺术建设存在诸如门类发展不平衡,门类消失、资金匮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民间艺术发展。首先,从事民间艺术人员的生存境遇不佳,传统民间技艺行业费时费力,还需一定得悟性。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绝迹。其次,研究人员和经费短缺制约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因民间艺术团队的演艺人员普遍工资低,年轻人对这一行业不“感冒”。严重缺乏传承人和产业后继人。另外,大量相关的民间艺术资料遭到破损,对民间艺术传承带来巨大的阻碍。最后,如今大量的民间艺术演出团专业素质不强,表演水平一般,以致艺术传承的途径得以扭曲。

二、民间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的必要性

1、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目前,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一种“艺绝人亡”的尴尬境地。因为技艺“口传心授”的特点,某项手艺也就会跟随着在某个地区消失了。目前许多民间艺术例如:糖画、木板年画,皮影等民间艺术都面临着失传的境地。一方面碍于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传承中缺少完整的教授体系,是的民间艺术就像无源之水,正在枯竭。民间艺术丰富了艺术世界的种类和形式,同时它也是艺术创造最宽阔的载体。从专业的角度讲,这是对艺术本身不可再生的破坏。有些艺术真的就活在老一辈人的记忆力。艺术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艺术从来都是在社会广大群众中萌生,经由艺术家提炼升华而来。

民间艺术的保护任重道远,一下两点意见可作参考:(1)将民间艺术的地位提高,有些可以申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当地文化部门和媒体的关注、报道,取得社会关注。政府也可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抢救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2)艺术可以和经济有配合的发展。结合旅游业、乡镇企业提高手艺人的收入,让艺术在实践中保留、完善。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当然合作模式还有很多,需要开发。

2、民间艺术传承是高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面对我们丢失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或即将面临失传的优秀文化,高校艺术教育必须承担这一重要的责任来保护民间艺术,传承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相融合,培养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修养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又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不能光靠专家学者去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更多的是靠全体的共同努力。

三、高校艺术教育对民间艺术传承的作用

1、有利于传承民间艺术,保护艺术文化生态平衡

高等院校汇集了全国优秀的知识分子,是教授先进文化和知识的主要平台。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是时代里,高校的责任是传承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技术,承启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知识转化生产力。同时民间艺术进入大学课程,同样是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青年学生的活力是张扬的,创新的。民族的、民间的、民众的文化在来自各地的学子的脑海汇聚、碰撞、反应、催生新形式、新内容的艺术美。高等院校应该高举民间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大旗,充分利用其人力、设备的优势,将更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保留,传之后世,呵护其萌芽开花。

2、有利于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加入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民间艺术知识,更有助于大学生更为直观地去感受、认识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的精神实质,从根本上把握时代特征。在云南大理白族聚居地,有这两样乐器:霸王鞭和八角鼓。他们可以合着音乐在节日中登场表演。据了解,只是霸王鞭就有上百种打法(套路),每种打法少则四拍,多则三十六拍。这些民间艺术可以引入高校课程,删繁就简去粗求精后,保留原生态的舞步配合现代乐器的节奏相信会异彩纷呈。这样的舞蹈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和传承。直观地视觉冲击,亲身感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民的精神面貌。在当代前卫的大学生中,也许会催生符合时代脉搏的民间艺术新篇。提升社会艺术素养,谱写时代音符。

3、促进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开放的文化艺术载体,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涵在不断地积淀,在现代意识和技术的不断冲击下,民族艺术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与拓展。在现代艺术教育当中加入民间艺术,可以更好的让现代艺术与民间艺术进行互动。这样不但可以使艺术教育的审美内涵与艺术思维更加丰富,而且也使艺术创作在情感的抒发以及审美的表现上面有了更好地深度拓展。让现在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进行沟通交流,使现代艺术的设计形式更加合理化、生态化,使现代艺术的艺术形式可以更加自然、更加合理的得到发展。[2]

四、挖掘高校艺术教育融入民间艺术的途径

1、高校开展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

不管是艺术类高校还是综合类高校,丰富的文艺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各地高校可以多开展一些民间艺术的学习平台,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去接触艺术,了解艺术。高校多举办一些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艺术交流会、艺术展览、歌舞巡演等等。给学生足够的平台,让民间艺术在高校中生根发芽。

2、高校开设关于民间艺术的专业课程

我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艺术类专业学科的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的精华进行基础教学,教师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教学,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传统知识有一定掌握,同时使学生的生活充满乐趣而不乏枯燥。非艺术类高校可以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增加学生兴趣,学生会自觉主动去接受民间艺术的课后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使得民间艺术只是得到普及。

3、组织学生参加民间艺术活动,全面了解学习民间文艺

学校领导多组织学生下基层,下农村去采风、调研活动。多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请当地从事民间艺术工作者为学生表演展示,也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当中,并且让学生发表对民间艺术的见解,主动参与到学习创作当中。为促进民族艺术发展做更大的贡献。

篇9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儿教育;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传承

一、寻找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要实现民间艺术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的教育教学目标,首先要寻找内容,要在整体弘扬我国民间艺术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传承当地的民间艺术精华,将木偶艺术、风筝艺术、剪纸艺术和香袋艺术充分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能更加广泛地认识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教学目标的界定不能拘泥于地域民间艺术的学习,还要充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幼儿将如皋市的民间艺术与国内外的民间艺术有效结合,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第三,教学目标的界定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延展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从而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让幼儿充分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民间艺术。例如,教师在让幼儿欣赏木偶戏《红螺女》《大禹治水》、木偶音画《水绘情韵》、儿童类节目《木偶总动员》、木偶电视台短剧《紧箍咒》《智取贾家庄》时,可使幼儿们在木偶形象的变化和艺术表演手法的创新中更加喜欢木偶艺术。

二、渲染气氛,培养幼儿兴趣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到教学环境的布置中,积极渲染民间艺术气氛,让民间艺术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幼儿生活。幼儿园可通过对外墙、花园、走廊、楼梯和活动室等场所的环境布置,让幼儿认识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教师可利用形象生动的剪纸作品、活灵活现的风筝作品、生动有趣的木偶作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在民间艺术作品的布置中,教师可划分不同区域,在集中展示的过程中让幼儿观察、对比、发现。对于南通板鹞风筝艺术的认识,教师可让幼儿参加当地举办的风筝艺术节,在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中深切感受风筝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民间艺术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界定需要充分衔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使民间艺术真正融入幼儿日常生活,让幼儿在感受民间艺术的同时,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并有效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活动,激发幼儿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可以以主题活动为切入点,在各种日常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1.主题活动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将民间艺术欣赏、学习和创作融入其中。在美工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指导幼儿完成木偶、剪纸的艺术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到表演区,进行木偶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使主题活动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培养幼儿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情感。例如,在开展如皋民歌民谣欣赏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播放《趟子灯》《花担》《倒花篮》《莲湘》等民歌,引领幼儿对民歌的旋律进行初步认知和了解。在音乐的播放中,教师还可以将主题活动延伸到木偶的手工活动中去,让幼儿在民歌的氛围中制作简单的木偶玩具,如小鸭子、小鸡、小狗、小树、小花,等等。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帮助他们编故事,进行木偶表演,从而实现音乐、木偶制作、日常生活情景剧的科学融合。

篇10

一、小学美术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的必要性

民间美术资源起源于民间,并在民间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有着多彩的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小学生容易对各种新事物和没见过的事物萌生强烈的好奇心,而把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与教材资源有机结合,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对美术教学趣味性和多元化的要求,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进而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非常鲜明的民间特色,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观,还能引导学生融入到艺术多元化的氛围中。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学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有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传承民族艺术

民间艺术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时光的打磨下,也富有创新的力量,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例如,刺绣就是一项极富生命力的民间艺术,特别是如今,它通过与现代技术和审美潮流的有机融合,与时俱进,赢得了更多人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仍有一定的阻力,其中最突出的是缺乏传承者。而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进而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并自觉地将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因此,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

(二)有利于启蒙学生审美感知

民间美术在一定角度上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审美取向。一般来说,民间美术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含了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资源有助于启蒙学生的审美感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和理解艺术的魅力。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美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轻松明快为基调,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和约束力,学生很容易被其明快的色彩和简单的造型吸引,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共鸣。通过不断观察与学习民间美术,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能为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民间美术大多蕴含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向往,如年画、版画中常见的福、禄、寿的图案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在传统字画和剪纸中常常也可以看到一些代表正义和忠勇形象的传统人物,体现人们的忠义情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让小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的熏染,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途径

尽管民间美术资源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小学生受年龄小和心理未成熟的限制,很难让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因此,在教学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民间美术。

(一)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

教师自身应该深刻认识到民间美术资源对小学生美术学习的促进作用,因此首先要教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先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础知识,即民间美术的各种形式、特征、内涵,然后让学生赏析一些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够从文化和历史等多个角度去品读民间美术作品,主动去发现民间美术资源,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并在解读中学会探究、发现和创造。例如,在学习《多彩的剪纸――动物》这一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在网上搜集相关动物的剪纸作品及介绍,然后利用多媒体放给学生看。学生在观看了这些作品后,对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就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对剪纸艺术了解的深入,学生逐渐对具体的剪纸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总结剪纸的规律,让学生再尝试进行创作,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学生进行民间美术创作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作,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逐渐发现民间美术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民间美术创作的时候,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教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构思出独特的作品。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多给学生鼓励和引导,为学生创作出更有魅力的美术作品和创新思维的提升做准备。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撕纸画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用纸撕出一些动物如小兔子、小狗、小猫的大概形状,然后再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在指导学生制作玩偶和泥人时,因为这两项民间艺术工艺更为复杂,教师可以在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时,要考虑将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民间美术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搜集当地典型的民间美术资源,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有熟悉感和亲切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教?W效果会更佳。此外,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民间美术作品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传承民间美术。

(四)创建民间美术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