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教学的本质

篇1

但是,公开教学结束以后,理性地回眸学生学习之路,笔者不禁想问:本节课中,学生究竟哪个方面提升了呢?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本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开始了一次语文阅读教学的寻根之旅。

一、反思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

现今的语文教学正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遇: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过分地强调了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这一特殊学科所特有的学科属性。这一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位青年教师在参加一次大型的赛课活动中执教冯骥才的散文《献你一束鲜花》。整节课,学生都在他的引导下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寻找着能有力论证课文中心句“花,理应呈送给胜利归来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的佐证。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是:要把鲜花同样送给那些失败者,因为“他们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因为“失败和胜利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笔者认为,这是一节十分成功的人文课,或者说是一节十分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学生对于失败的内涵理解得十分深刻!但这绝对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因为除了中心句,学生几乎没有好好地去品读课文语言文字,也没有好好地去研究课文关于插叙以及首尾呼应等的相关写法。这样的语文课,试问:语文性如何体现?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语文课时下却比比皆是。

二、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要使阅读教学凸显语文的学科个性,我们还必须追根溯源,好好地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问题。何谓阅读?阅读,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凭借的对话。它是一种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但它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理解以后的阐述以外,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学生对于文本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之中。在朗读中,学生完成了借助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对于文本的研读。

再以《献你一束鲜花》的教学为例,对于引发作者“花,理应呈送给胜利归来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的思考的故事,即具体的文本,教师应该引领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好好研读。只有这样,学生作为读者与作者冯骥才先生的对话才能逐步走向深刻,直至真正读懂了冯骥才先生的用意。仅仅抓住课文中为数不多的诸如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谁也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等所谓的关键语句进行的讨论只能算作是对于文本的简单处理。这样的对话是断章取义的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毫无意义。学生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在同一层面上的讨论交流上,原本会的,现在表现出来了;原本不会的,现在也没有学到;语言文字的品读没有到位;文章内涵没有准确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丧失殆尽!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凭借,那么语言文字就是阅读教学的“根”。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朗读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回归“以读为本”。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地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读文本”的训练,积累语言、熏陶情感、感悟形象。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给予学生充分读文本的时间,让琅琅书声成为阅读课堂的主旋律,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感受文本浓郁的情怀。

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及的那个案例,黄果树瀑布的美是学生都未曾亲眼见过的,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仔细研读文本,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对于描写黄果树瀑布景象的语句所刻画的语言形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朗读中帮助学生真切地触摸语言,真正地走入文本。这样反复诵读,十分有助于学生头脑中语言形象的形成,十分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体现。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以商为本 小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57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似乎是现代教育大多数所追求的教育。很多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都在贯彻以生为本,教师似乎也在以实际行动证明学生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但其实落到实处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做的不是特别好。在阅读教学中就有体现,现在就要求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找到方针。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在书中了解到平常了解不到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事实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注重培养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教学如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阅读能够给人知识,让人警醒,令人愉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让我们铭记过去,阅读让我们把握现在,阅读让我们预测未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能够喜欢上阅读,热爱阅读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性格活泼,没有较好的自我约束力,平时生活经验优先,对阅读难以产生兴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引导学生阅读呢?现就笔者的一些经验来进行讨论。

一、以生为本的新理念的教育方针下的阅读教学状况及问题

阅读教学的现状,其实不是很乐观的,很多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而且比较好玩调皮,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大多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而且大多数做事的时候都是以自我经验为主,以自我喜欢为主。这就给阅读教学中造成了问题,他们坐不下来静不下来,这样就会对阅读教学产生不了兴趣阅读教学就不好进行。而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去阅读的过程中又没有用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反而会造成学生们对阅读的厌恶。

小学的时候,孩子们大多喜欢一些童话故事一些寓言故事,而教师要学生们读的却是那些比较高深的故事,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难的事情。所以学生们就会对阅读产生不了兴趣,觉得阅读就是读一些枯燥无趣的东西,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阅读中有很多外面的世界有很多精彩的知识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是教师们一味地让学生们读那些高深的道理那些名人名言那些励志的故事,让学生们觉得这是一种压迫式的阅读教学。这样就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有少部分喜欢阅读的学生也会越来越讨厌教师的这种阅读教学方式。所以阅读的教学现阶段状况是,教师不知道怎么教才能让孩子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孩子们不喜欢阅读认为教师的阅读教学是无趣的无理的。

二、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自身要给学生们一个正确的指导让学生们爱上阅读。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实际生活,教师都是给学生们做榜样的好时机。因为小学的时候,孩子们会乐于模仿大人的一些想法和动作,那么孩子们大多数接受的就是老师在学校,所以作为小孩子们的行为与思想的主要模仿者,教师应该给学生们以正确的阅读思想,将书本中快乐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认为阅读教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让他们喜欢上阅读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个高尚的事情,并且是能一个了解世界的好机会,不要过多的给孩子们一些压迫式的阅读,让孩子们读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也不能让孩子们读一些无用的东西读一些暴力的东西。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各个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们传递正确的良好的阅读思想。

三、树立榜样,让学生走进阅读

给学生提供榜样,为学生建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进入到阅读的空间,感受阅读的美好。可以将和读书有关的名言进行收集,和学生一同赏析,向学生介绍一些喜爱读书的名人轶事,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有爱读书的学生,应该要对其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阅读的心得和收获。在学生身边寻找榜样,带领学生进入到阅读中,畅游书海,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喜爱阅读。

四、多样化的活动来让学生热爱阅读

游戏能够吸引学生,将读书变成游戏可以给学生一个非常好的阅读动机。班级中开展升级读书活动,制定一个读书等级,由学生组织阅读管理评价小组,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管理,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可以让家长签个条,然后在评价小组等级,每个月都进行一次统计,阅读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就能够进行升级,不同等级有不同奖励,可以是小奖状、学习用品、书籍等等。

为了让学生能够喜欢阅读,笔者每周都去图书馆借书,将这些书给爱读书的学生,并且对他们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解,及时的给予评比奖励。定期的举行阅读报告会和阅读心得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笔记和大家分享,评阅读优秀积极分子,利用学生的荣誉感来激励他们。课外阅读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还可以给他们奖励。学生在获得奖励后,会持续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37-01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误解,致使教学中出现很多失真的乱象。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一些老师或过分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或寄情声、光、电、影,致使教学常常跳脱课文,游离于“文本”之外,这种片面追求喧哗、虚浮的表象,严重偏离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无疑这种大力提倡学生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体验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放任思想的泛滥,我们要尊重文本,但不能随意地抛弃文本。

1阅读教学乱象纷呈只因游离文本

1.1离弃文本,代之以现代媒体。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是教学的补充和辅助,它的地位不能超越文本。我们可以利用它引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资源,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不能让它成为教学的重心和唯一手段。让学生远离文本,沉浸在声、光、电、影之中,去接受“第二创作”,只能是一种浅阅读、泛阅读,无法让学生触碰作者的心灵。

1.2引申文本,过度拓展。文本学生还未读懂,就被无限制地引申、拓展,导致“文本缺席”。这种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绝不是“创造性阅读”。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提倡学生知识生成”,但一味地迁就、放任,就会使教学误入歧途。

1.3解读文本,断章取义。解读文本,只为“学生”、“老师”和“文本”三者的对话,这种没有作者出场的解读,容易因断章取义而误读误解。过分地强调“个性理解”常常会戕害文本的原意,歪曲作者创作的意图,也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们不能不顾文章的整体内容,断章取义,肆意发挥。

2回归文本,阅读教学的归真之路

阅读教学,我们一定要尊重文本,敬畏文本,重视作者的创作意图,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渗透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验、感受和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和作者思想感情,要让阅读教学回归文本,返璞归真。

2.1回归文本,就是要让阅读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探究微旨要义。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课文作为阅读的文本,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凭借和依托。阅读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去挖掘文本知识,传承思想文化,获得情感体验,切不能热衷于声、光、电、影等现代媒体,把阅读教学引向浮浅。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引导学生目视其文,心悟其意,意会其理,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去开掘语言文字的背后丰富的知识、思想和情感宝库,如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时,如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赏析作者着力描写父亲形象的妙笔,就能更加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作者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所选用“探、穿、攀、缩、倾”等动词准确、生动,刻画人物十分精细。通过对父亲一连串的“别扭”动作的描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更让人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如果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看改编的电影,不但不能感受文字的语言魅力,同时也会因为游离文本,无法真正体会父子间的深情厚意。

2.2回归文本,就是要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本大多具有文学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审美观点等个性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多元解读不能没有底线,不能脱离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而一味地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怪。我们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的首创精神,要教会他们掌握“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从而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的误读、误解,老师对作者的介绍不能少,要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汇集准确信息,再现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特点,思想内核,作品风格,写作背景等等,帮助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由主观性阅读转入实证性阅读,从而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加深对本文时代意义的理解。

2.3回归文本,就是要忠于文本,不能断章取义,无度解读。

《新课标》指出:“应尊重和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不少老师把西方的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主张“多元解读”,这本是阅读教学追求个性解读和创意解读的进步。然而我们的教学常常矫枉过正,由于过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致使阅读教学常常超越文本,或断章取义,或无度解读,殊不知,尊重和珍视,并不代表认同和肯定。我们不能无视或者褒扬学生“读了《背影》,发现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读了《愚公移山》就提出“愚公实在太迂,移山不如搬家”的悖论等等。

学生受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影响,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误读”,这是正常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而绝不能任由学生思想泛滥,信马由缰,曲解文本。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始终还是“哈姆雷特”,正如李镇西老师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所说的那样,他只能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是阿Q,也不可能是冉・阿让。阅读不能远离文本,远离作者,只有忠实于文本,回归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才能让阅读在智慧的碰撞中,在情感的交流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蔡肇基.《阅读教学一定要导好文本学习》,《中学语文教学》2005.2

篇4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有效性;指导

引  言:在传统观念中,认为幼儿的语言能力达到一定年纪后自然会形成,无需后天进行特殊的培训与教育。当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显著优于过去,所以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要比过去聪慧。这是因为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令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理念得到提升,大多数家长均十分注重后天教育的培养。所以在幼儿成长时期,应当及时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丰富活动,自主阅读

如果想让孩子多读书,则需让孩子爱上书。如此则需让幼儿拥有快乐的阅读经历。

1、加强集体教学活动形式的丰富性

通过集体教学活动的方式展现绘本阅读教学活动,需使用不同方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先要对幼儿给予充分的尊重,并对所有幼儿在活动中的体会给予尊重,激励幼儿融入到活动当中。比如在阅读《是你在想我吗》中,可以让幼儿把自己想象为一只小熊,之后他们则会将自己带入到故事当中,体会故事,思索自己应当如何做。并且还应激励幼儿在活动中不断互动,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注重其他活动形式的补充性

幼儿在幼儿园的阅读活动除却集体阅读之外,区域活动也成为幼儿进行阅读的一个有效方式。阅读范围的活动也是正规阅读活动,可是不同的是在区域中参与的孩子仅仅是一部分,这些孩子通常对阅读十分感兴趣,老师可以进行重点指导。在指导当中,老师可以试着通过孩子的角度阅读绘本读物,由于孩子的观察点、思维形式与大人并不相同,大人看书看的是文字,而孩子看书看的是画面,每个孩子看到的画面感受也不相同,他们对画面具有自身的看法[1]。比如在阅读《小老虎的大屁股》时,幼儿所阅读到的内容也让老师具有不同的收获,比如有的孩子打开书的第一个画面,则看到了左下角的两只小猫用手指着画面笑着跑向画外,而有一只还用手捂住嘴。他马上会笑着说:“快看啊,小猫在笑话小老虎呢!”

还可以进行一些其它活动令幼儿的阅读活动更加丰富,让孩子积极投入到阅读当中。比如可以进行阅读日活动、阅读比赛、编故事活动、小剧场活动、故事情节表演、故事大王精选、制作小人书等,让幼儿主动看书、爱看书、会看书、看懂书。

二、建立支持性阅读氛围,让幼儿畅游绘本世界

1、准备图书。给予充分的自主阅读材料,对幼儿十分重要。阅读内容的更新、形式的改变也可以加快孩子引发对阅读的兴趣。

2、轻松的阅读氛围

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绘本均会受到幼儿的喜爱,正文必须是孩子精读的方面,由于绘本是透过优美的语言与图画进行展现,在老师或家长将绘本通过自己的声音与感受进行讲述时,这样的欢乐与美感才能够真正展现出来,绘本的体会才会真正深入孩子的记忆当中。老师或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中,必须注重不可急于说教,也不可不断提问和说明,需要给孩子预留出看书、思考的空间,让孩子可以真正感受故事,让孩子的感受经由时间的沉淀,逐渐转变成自己的知识与智慧。老师为学生进行图画阅读时,也需让孩子自己看图画。所有孩子均为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通过图画进行传达,就能够被孩子发现。他们可以找出画家未发觉的错漏,可以读到大人想象不到的内容[2]。

三、细心导入,注重阅读

老师需变成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绘本阅读教学当中,老师进行导读时,可以巧妙进行提问,以便做好引导者的角色。精彩的导读能够激发孩子阅读的乐趣,对阅读图画书产生激情。精炼的提问可以让孩子激发思想,具有揭开谜底的强烈想法。让孩子带着问题有目的阅读,这一策略可以有效让孩子们主动关注画面细微处,自主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通过多媒体提高指导效果

多媒体不但能够展现文字与图画,并且还可以播放视频与声音,通过丰富的表现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幼儿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不足,若想让幼儿更为准确的理解绘本内容,则需老师通过多媒体方式帮助幼儿进行了解。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对于幼儿无法理解的阅读难点及重点,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让孩子进行理解[3]。

 

结束语:总而言之,绘本阅读对幼儿的知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则需老师从整体了解目前绘本阅读指导内具有的问题,且通过不同措施进行解决,以便提高指导效果,令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莉.如何引领儿童走进英文绘本世界——以广州图书馆“爱绘本爱阅读”亲子读书会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1.(5):166-168.

篇5

引言

“五环四步”英语阅读教学是围绕现代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来进一步的开展多元化英语教学。本文的特色是将高职基础英语与物流专业英语的阅读课程进行衔接,在内容的选取上和课程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了“五环四步”教学法。两方面的教学尝试可以大大地改变原有英语教学中师生无法沟通和交流的问题,锻炼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为培养动手、动脑全方面发展的英语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一)能力发展动员

“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的能力发展动员与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组织和课程导入相类似,可以由教师来设计课程,也可以由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讨论。主要就是让学生和教师都开展头脑风暴,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课程中,最大化吸引学生来学习本次课程的主题内容。这一过程就是双边和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方式。能力发展动员可以深入挖掘学生们的多方面能力,打破以往教师引入的固定模式,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束缚等方面的问题。英语阅读课程本身就是内容比较宽泛的课程,正适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是引入多种信息化手段,还可以提高物流专业词汇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基础能力诊断

“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的基础能力诊断就相当于传统英语教学中的第二个教学环节――往节知识点的复习与回顾。教学目的是辨识学生对以往知识和经验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为分组教学提供依据。首先选取往节课学习的重点英语词汇通过知识问卷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问题的设定方式可以是判断式、选择式或是问答式等。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们完成问题的情况进行延伸教学,把本次新课需要的知识点渗透进去,让学生们既可以巩固以往知识还可以为新阅读中的知识点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三)能力发展训练

“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的能力发展训练就是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新知识学习。教师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行动、学习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步骤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具体任务可以分为:英语阅读理解所需要的基本英语词汇和短语、物流专业词汇和短语、物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展示等任务。这样的任务既可以兼顾基础英语的学习还可以学习物流专业英语词汇,另一条主线就是梳理物流类英语阅读文章的脉络,使每一次课程的内容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专业的工作内容。这样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到主动地了解专业知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起来也就更加的努力。

(四)能力发展鉴定

“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的能力发展鉴定是对新知识点的巩固。各小组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后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并进行口述讲解,然后是同学们和教师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就是对新知识内容的不断复习和巩固。当学生们回答问题或是展示作品时遭到其他组员的质疑时,学生们会再一次的进入到学习、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状态中,这也是对知识点的反复学习,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纠正了错误的认识,这样的展示过程就体现了学生前后学习的差异,也清晰的体现了学生们的进步。英语课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重复记忆的课程,多次大量的重复知识点就是英语阅读课程学习的最好方法。

(五)能力教学反思

“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的能力教学反思是传统英语教学环节中的总结部分。课上的反思应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教师应该重点梳理本次课程的教学脉络,对重点知识点的回顾。也是学生们也分享学习的收获和一些与其他组相比不完整的部分。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接受情况也是对自己授课结果的一种反馈,同时也是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英语阅读课程的实际授课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新的授课方法,还要时刻关注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力。而学生们的反思,也应该是他们的最大收获。学生反馈给教师的信息对教师整个课程的设计起到至关重点的作用。

二、结语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构建;优化

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未做好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环节,只是依照教学内容生搬硬套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新时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上述方式进行调整,将设计环节、评价环节、优化环节等整合在一起,构建系统化、层次化教学体系,从本质上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一、阅读教学的设计和落实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先依照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设置,形成初步教学框架,然后再结合具体经验和教学实践适当开展教学,将上述内容落实。以Ourcountryhasdevelopedrapidly阅读教学环节为例,在该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需要依照教学任务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化,合理设置情境导入、核心内容讲解和阅读交流三部分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益的全面改善。在情境导入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借助图片、文字等对我国城市的变化进行分析,在该情境中顺利过渡到本次讲解内容,使学生形成初步认识;核心内容讲解过程中主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详解其词汇、语法等,让学生能够读懂文章,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从而使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核心知识,不断提升其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在阅读交互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做好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在Ourcountryhasdevelopedrapidly阅读过程中的认识和感悟,让学生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阅读的印象,提升阅读效益,从根本上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在上述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问题给与其相应的指导和建议,让学生能够将阅读的知识融会贯通,从本质上改善学生阅读质量。

二、阅读教学的评价和反思

阅读教学评价和反思是形成阅读教学的关键。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状况和学生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阅读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借助移动终端、电子交互式白板、互联网等形成在线评价体系,让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指出教学中的不足,为教学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在Ourcountryhasdevelopedrapidly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就依托移动终端在英语角中建立了阅读教学评价板块,设置四个评价等级(优、良、中、差),让学生在上述评价基础上填写评语及意见,指出本次课堂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在对评价进行整理后笔者发现:60.0%的学生认为Ourcountryhasdevel-opedrapidly阅读教学成效显著,30.0%的学生认为本次阅读教学成效一般,其他10.0%的学生认为阅读教学效果非常差。上述学生认为本次阅读教学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即缺乏人性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基础较差无法紧跟课堂进度,这导致学生学习效益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在课堂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笔者将多媒体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这种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交流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厌恶等情绪,在今后教学中需全面重视。

三、阅读教学的调整和优化

阅读教学体系构建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反馈信息及课堂教学状况实施针对性调整,在上述基础上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优化,从而形成系统化、全面化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依照Ourcountryhasdevelopedrapidly教学状况及学生评价内容,教师在对本次教学进行调整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1.以生为本,形成层次化阅读目标。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状况对阅读目标进行划分,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依照自身状况分别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最大限度避免挫伤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2.拓展路径,形成多元化教学体系。在Ourcountryhasdevelopedrapidly阅读教学开展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基础上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核心思想和理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电子交互式白板让学生进行小游戏,依照文章对城市发展变化事件进行排序,构建阅读文章的大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内容。教师要运用好各项教学工具,适当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享受英语阅读教学,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从根本上加速新课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发展进程。

篇7

关键词:高效英语;教师;阅读教学;实践性

一.高校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的现状

(一)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通常是照本宣科,课本怎么写就怎么教,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求,只是硬性的传递知识,忽视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自己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实践性非常少,无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提升,课堂质量也达不到理想效果,最终阻碍了英语成绩的提高。为此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的地位,切实观察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二)

忽略实践性练习,过分侧重语法和词汇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过分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讲解阅读文章的时候,还是传统上的逐词逐句的解析,本应是给学生讲解阅读的过程,却变成了解读课文的过程,无法领会阅读的本质,让学生对阅读产生误解,学生把分析阅读中的句子和单词作为了英语阅读的重点看,实践性练习严重匮乏。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下,尽管学生的精读能力有所提升,但是W生却无法在阅读上取得大的进步。阅读讲究的是整体性,重视把握文章整体,而不是单个的单词或者是语法,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强化学生实践性训练。

(三)没有重视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

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英语考试,都需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因此对于速度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时间意识,进行阅读练习的时候,养成好的习惯,一分钟完成一个题目,为此,学生必须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这再一次证明,教师的精度方法和阅读想要达成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精读追求对每个句子和单词的解析,是绝对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这种模式下教育出的学生,阅读速度完全不符合规定。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领会阅读教育的本质和核心。

二.高校英语教师阅读教学提高实践性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英语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正自己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知识的传播者,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恰到好处的引导,如此不只可以辅助学生掌握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还能让他们习得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的有效性练习,不再是硬性的接受知识,完成任务。只有教师改变传统的方法,增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观察他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成绩。

(二)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明确,英语阅读的重点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意思,理解文章大意,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高校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侧重精读讲解,让学生加强对词汇和语法的练习,让他们把死记硬背单词作为阅读理解的重点。阅读的核心是把握文章整体,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从整体人手,把握阅读内容,从日常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泛读为主,辅之精度,二者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

篇8

新世纪以来,社会上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逐渐流行,其主要体现为阅读需要与目的休闲化、消遣化,阅读过程与方式随意化、快速化,阅读层次浅表化,阅读风气浮躁化,阅读模式图像化(追求感性,忽视理性)、网络化、电子化、碎片化。

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已成为阅读主流文化,自有其合理性和先进性;但它不宜成为学校的阅读主流文化。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有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规范等,消遣不宜成为其阅读目的,更不应成为其阅读教学目的;随意化、浅表化、浮躁化和碎片化应是语文阅读教学要纠正与杜绝的,因为随意化可能降低阅读的品位,浅表化和浮躁化会影响阅读的深度与质量,碎片化会影响逻辑思维与文本阅读的条理性、深刻性和完整性。

为了消解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消遣化、浅表化和浮躁化对学校阅读和阅读教学的负面影响,保证学生拥有必要的阅读品位、深度与质量,学校拥有必要的文化品位和办学质量,有必要坚守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语文阅读教学文化。

以经典文本为阅读内容,以纸本精读为阅读方式,历来是古今中外学校阅读与阅读教学的中心;以经典阅读为中心,有助于确保阅读内容的品位和阅读行为的层次,其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质量也相应有所保证。

经典阅读还是一种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1],是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对学生的心智培育、文化滋养和精神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关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又关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学生人格的形成。这是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缺乏和难以实现的。

任何教育教学行为理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与坚守,不应屈从于不利学生健康发展和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而应有自己合理的亚文化。坚守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文化,有助于主动改善学校阅读和阅读教学环境,改变不良阅读风气,确保并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与品位,实现“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2]的课程目标。

当然,坚守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毕竟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是一种时代性阅读,是一种生活化阅读,对学生把握时代和感悟生活是有帮助的;坚守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文化,主张学校阅读以经典阅读为主,以流行阅读为辅,经典阅读与流行阅读相辅相成,以使学生在接受经典熏陶的同时又能适应时展。

二、坚守以追求品质为出发点的阅读教学文化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人类理性包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从这一分类来看,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更多倾向于工具与实用,而理想的语文阅读则要求更多倾向于价值与品质。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消解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过分关注实用对语文阅读教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从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质角度审视语文阅读教学,坚守以追求品质为出发点的阅读教学文化。

“追求品质的阅读教学”是指根据阅读教学的本质追求阅读的质量。“品质”关涉优劣程度,对阅读教学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侧重于“质”,对阅读教学提出了相对科学明确的要求,不像“有效”主要关涉“有没有”,侧重于“量”,而对目的和效果的高低优劣等问题缺乏关注。“质”相对于“量”来说应该更有价值,坚守追求品质的阅读教学文化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以追求品质为出发点的阅读教学,关注教学价值、教学内涵与教学层次,拒绝浅阅读,拒绝标签式阅读,拒绝阅读只停留在知道“写什么”而不清楚“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要求学生除了掌握阅读知识和技能,还需学会制定与运用阅读策略。如此追求理应能主动抵御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随意化、浅表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改善语文阅读教与学的品质,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关于阅读策略,我们的教学关注得不够,而美国发起的一项基于认知的评价革新运动――“CBAL”评价革新运动,将对阅读的评价分为必备技能、阅读策略和文本常识三方面,这值得我们借鉴。阅读教学要提升品质,有必要加大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训练的关注力度。

以追求品质为出发点的阅读教学,要求深入理解文本,但深入理解文本不等于就是所谓的“文本细读”。因为阅读包括“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3]四个层次,“文本细读”只是阅读的一部分,而且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文本。阅读和阅读教学理应根据文本具体的教学价值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与策略,而不因“文本细读”被推崇而忽视其他阅读方式方法与策略的运用与教学指导,否则会影响到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也将大打折扣。此外,教学中深入理解文本的主体应是学生,学生应有充分浸入文本的时间与空间,教学需要教师先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但并不意味着教学就是教师传授自己解读的结果,也不应是教师才情的展示,更不能以教师个人所谓读深读透了的结果强加给学生。阅读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会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体验、反思,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解读的结果只是阅读教学的参照坐标,而不一定是学生阅读必须达到的目标。

三、坚守以传统为主要方式的阅读教学文化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整体直觉”,传统文论强调“体味”“体悟”,受其影响,传统的阅读教学文化以纸质精读为形式,注重整体理解,强调通过熟读背诵和涵泳品味来把握文本思路、情感与精妙之处。鲁迅说过:“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4]这与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一脉相承。傅彬然1942年在《读书的心理》一文中也提出:“所谓理解,当然不仅是逐字逐句的了解,更重要的还要能够找出整篇文字的中心思想,记住它的要点,更进一步使它成为读者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而能影响到他们的行为。”[5]

传统的阅读教学文化注重整体理解,这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的词语结构、句子结构、段落结构的组合规律大体一致,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凭借意义枢纽构成整体联系,所以,汉语阅读更注重整体综合、语境辨义”[6]。坚守以传统阅读为主要方式的阅读教学文化,既符合汉语阅读和汉语阅读教学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规律,又有助于抵消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随意化、碎片化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阅读教学文化在注重整体理解的同时,提倡圈点批注,关注字词句的文化内涵,关注学生的动笔能力,这一理念至今仍具有先进性,它既符合手脑并用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的学习规律,也是真正落实“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圈点批注既关注局部也关注整体,既关注文本内容也关注文本形式,关注“文”和“道”的统一,关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统一。提倡圈点批注这一传统阅读方式,有助于抵御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带来的随意化、浅表化和浮躁化的负面影响,纠正阅读教学内容单一化的偏差,促进阅读质量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阅读与鉴赏”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7],但从课改十余年以来大小测试的结果来看,学生阅读的整体理解能力普遍比提取信息和形成解释的能力低,主要原因就是阅读缺乏整体理解的意识,阅读教学缺乏整体理解的指导与训练。由此看来,坚守以传统阅读为主要方式的阅读教学文化也就显得越发必要了。

任何教学改革的关键不是技术与方法的变革,而是教学文化的转型。坚守与重建教学文化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但愿语文阅读教学文化的坚守与重建,有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和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国平.经典闲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300.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7.

[3][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9~21.

[4]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1223.

篇9

一、让学生掌握语言之道,是阅读教学之本

让学生掌握语言之道,是指阅读教学首先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获得必备的语言素养。看起来,这种观点与目前盛行的教育理念有些出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从专注于字、词、句、篇的分析中走向“泛语文”、“去语文”状态。大家都知道,语文之所以是语文,就是因为语文关注了“字、词、句、篇”的教学,关注了“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掌握了交流的基础。试想,如果语文教学离开了字词句篇,我们拿什么跟学生谈“思想与精神”,拿什么来抒发“打动心灵的力量”?所以让学生掌握语言之道,是阅读教学之本。

在阅读教学之时,我们首先要关注言语的形式,即“怎么说”。语文课与其它课程有着显著的区别:语文关注的是“怎么说”,也就是言语形式;而其它课程则重在说什么。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不仅考虑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表述。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语文的特色。例如《剪枝的学问》的教学。这篇课文以一个老农技员的身份讲述了为何在秋天剪去一些枝条的学问,从而告诉孩子“削枝强干”的道理。在教学时,如果我们从农技员的角度进行分析、讲解的话,势必将这篇课文上成“劳技课”,这显然与语文课的本质大相径庭。为此,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感知“剪枝”的学问;然后,我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为什么要剪枝?”“如何剪技?”;最后,再让学生将桃园丰收的景象用恰当的语言给表现出来,这样,围绕着“语言的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就会在这样的环境里习得语言的表述能力。

其次要进行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语文教材选择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学生言语习得提供了范本。因此,在阅读教学之时,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字、词以外,还要对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还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二、让学生感受文本之意,是阅读教学之魂

如果说“语言形式”是阅读教学的本质基础,那么,“人文性、情感性、交融性”就是阅读教学的情致所在。阅读课之所以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之所以受到教师、学生的青睐,是因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习得了“语言的形式”,更重要是在学习“语言形式”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本所呈现出的那份儒雅、那份清新,感受到作者的爱憎分明,感受到文本的核心价值追求,正因有这么多的感受,才使得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与艰辛,才使得学生懂得学习的无限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条分缕析”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不断靠近作者的过程,就是一个触摸作者心灵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受作者思想的过程。通过对文本中的一个字、一句话的品读、玩味达到“言”与“意”融合的境地。例如《与他的大黑骡子》的教学。这个文本讲述了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不得不将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然而尽管这个主旨非常明了,但学生无法深入领会“爱大黑骡子与爱战士”矛盾与痛苦。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从的动作、语言、神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他对骡的爱,接着出示“一个个战士轰然倒地”的情景,让学生在“爱”与“杀”的较量中感悟的伟大。

三、让学生领悟学习之法,是阅读教学之道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是中学生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高效的阅读效果。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所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显然,语文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生活也是语文教学丰富的现实资源。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开放性和实验性。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主体错位,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措施欠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探究感悟的过程中,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品、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沟通的关系。

当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回归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高效的阅读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做到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达到的高度,切实做到重视学生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

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方式。我们首先应该认识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把潜能发挥出来,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教学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系列互动的活动。

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一些不良现状,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地位,教师不能一味支配学生学习;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气氛、指导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能够构建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要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间的合作关系。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营造学生自觉、学生间以及师生间互动的教学新局面,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意识形态、情感结构、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创新教育的主旨。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比传统阅读方式更加高效的学习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中学生中应养成自觉学习和在阅读过程中研究的习惯。其实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规定“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语文阅读强调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用这种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回归为学习的主体。

改变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方式是实施新课标、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关键步骤。要落实语文新课标中研究阅读教学,让学生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就能解决长期以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阅读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回归到了学习主体的地位。探究性学习在发现式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视团体间的协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样才能正真做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教科书上的基础性知识,而是从交际工具转变成为人文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研究性学习其实是一种发现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并能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研究性学习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创设了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本质上说,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它突破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模式,给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学生的阅读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领会文章主旨,进而概括出内容概要,摘录出重要的信息,并能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解决自己阅读中的疑问,出色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