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流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交流研究

篇1

[关键词] 中国典籍文学作品 英译研究 跨文化交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43

跨文化研究跨越社会、政治、心理学、文学等诸领域。文学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成为新兴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跨文化交流由最初的“西学中心论”拓展到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多元文化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了解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现状,采用有效途径英译并输出中国典籍作品成为增强中国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典籍”,据《辞海》和《孟子・告子下》以及《尚书》等书目的阐释具有两个涵义:一是古代重要文献和书籍,二是法典、制度。以《论语》这一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典籍作品已引起了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的国内外语工作者和国外知名汉学家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孔子学院正在致力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而遵循什么原则、输出什么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典籍作品的翻译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译者主体性的差别会导致译本的多样性,而译本的多样性对文化输出目标群体意识的影响必然不同。典籍“翻译绝不仅仅是译者译得好与不好的个人的小事,它是关乎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发展的大事”(许钧)。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中国翻译词典》序言中指出:翻译是“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万应灵药”。把中华民族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精髓译成英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中国要取得长远发展,要在世界文化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因此典籍英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典籍英译,建国以来已出版多套相关丛书,如由新闻出版署直接领导的《大中华文库》等。

2.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典籍作品的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学界,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1)译本研究(包括单个译本研究和多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文体分析等);(2)译校出版感言研究;(3)典籍作品中关键词翻译的研究;(4)典籍作品跨文化研究。就研究视角而言,国内研究许多属于语言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翻译中对等的实现。随着近年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人们的研究视角突破了语言层面,一些研究者也开始从外部因素来审视典籍作品英译阐释的多元性。然而,总体来讲,国内关于典籍作品的英译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多从某一具体角度,如语言层面或文化层面来审视译本,存在研究角度趋同,研究视野偏窄的现象。

国外对以《论语》为代表的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的历史较长,主要集中在汉学界,以译本序言中的评述、书评和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研究者多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语言、哲学、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对译本进行研究。因此,国外研究大都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分析也较为深入。例如,Ames,Roger T . & Henry Rosemont, Jr. (1998)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Cheang, Alice W. (2000). The master's voice: On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等。《论语》的重要性使其在中西交流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中西文化交流开始以来,《论语》便成为了西方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经典之一。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论语》英译本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的Confucian Analects。此后,翻译过《论语》的中西学者先后有Wliam Jennings(1895)、辜鸿铭(1898)、Arthur Waley(1938)、Ezra Pound(1951)、李天辰(1991)、Simon Leys(1997)、Edwa Slingerland(2003)等人。节译过《论语》的有林语堂(1938)、Lionel Giles(1943)、Thomas Cleary(1992)、丁往道(1999)、马德五(2004)、Brain Bruya(2005)等。

3.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途径

翻译活动本身是译者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修养以及受到当时社会历史因素等大环境影响之下,对原文的主观上的解读和再创造,从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的创造力。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的主体性差异也因此强烈地影响着译作所体现的风格特征,译者主体性的差异是导致译本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利用阐释学和目的论,探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不同译者的不同英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差别,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导致译本多样性方面所起到的主导及影响作用,是目前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的主要途径。

译者的主体性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从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的创造力。

伽达默尔提出的阐释学(Hermeneutics)和由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凯瑟林娜・雷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可以用来研究译者的主体性。

阐释学作为文本分析的方法,其意是解释、阐释,同时也是一种理解的艺术形式和揭示隐含意义的过程。翻译时,因翻译的前提是译者积极地、准确地去理解原文,即首先进行语内翻译(由古代汉语向汉代汉语的转换)然后才能进行语际翻译(由古代汉语向现代英语的转换),因此,译者作为阐释者或第一读者去解读原文,经过译者的再创造,把原文中的意义和信息传达给读者,并让读者接受。理论上,阐释学肯定译者对原文的积极解读。作为认知主体,译者不是意义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创造者。译者在对原文阐释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自己的审美价值观、信仰、人生经验、文化特征和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译文也会反映出译者的思想观念和个人特点。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凯瑟林娜・雷斯(Katharina Reiss)和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等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即任何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在阐释学和目的论的框架下,选择不同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译本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分析,发现译者的主体性特征。微观层面从词、句、篇章特点着手,考察其在语篇连贯、叙事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并考察反映不同译者个人修养、翻译观念、翻译策略的语言要素,如主题词、高频词、特色词、独特词,译者所添加的副文本(如注释、序、跋等),以及译文中的核心文化词、习语、特殊句式、修辞格等的处理模式等。宏观层面主要从原语文化语境和译入语文化语境出发,探讨历史背景、社会规范、文学观念以及读者期待等因素在译者文体中的反映。目的不在于评价孰优孰劣,而着重观察不同译本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差异,并领略不同译本的优秀之处。

例如,为了探讨不同典籍英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特征,可以选择《论语》作为研究对象。其既是中国典籍作品的巅峰水平的代表,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又是典籍英译作品中的经典代表。自1809年至今,《论语》的英文翻译已经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产生了近百个英语译本(包括全译本和节译本),《论语》贯穿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全部历史进程,成为了最受西方关注的中国作品之一。第二,在众多的《论语》英译本中,笔者选择了理雅各与辜鸿铭的两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原因在于:理雅各是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他翻译的《论语》至今虽逾百年,但仍被认为是中国经典的标准译本,他结束了西方学者对中国文献业余水平的研究,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辜鸿铭是中国近代名噪一时的国学家和翻译家,以其轶事之怪异、著译之独特、思想之极端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保守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倡导儒家文化,把儒家文化传播到西方世界,对欧洲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他的译著《论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极具影响力。因此,关于二者的译者主体性分析不仅有助于中国典籍英译的研究走向深入,同时能极大地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最终达到中西合璧。

为了在阐释学和目的论的框架下,发现译者主体性,可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论语》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包括(1)在微观层面,理雅各与辜鸿铭在词、句、篇章等方面的选择和处理的特征并考察理雅各和辜鸿铭在译本中体现的个人修养、翻译观念、翻译策略的语言要素;(2) 在宏观层面,研究促使产生两英译本差异性的译者所处历史背景、社会规范、文学观念以及读者期待;(3)《论语》两英译本,在译者不同主体性的影响下,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孔子形象和什么样的《论语》形象,这些形象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理解有什么意义,结合对比研究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阐述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在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研究对促进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的典籍作品英译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后现代思潮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译者翻译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在阐释学和目的论框架下进行译者主体性微观和宏观的研究,使得典籍作品的英译和输出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Cheang, Alice W. 2000. The master's voice: On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J]. The Review of Politics 62 (3) : 563 581.

[2] Clark, Kelly James. 2006. Three kinds of Confucian scholarship [J] .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 青岛出版社: 327 349.

[4] 刘重德. 2001. 《论语》韦利英译本之研究――兼议理雅各、刘殿爵之译本[5] 倪蓓锋. 2005.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论语》译本的多样性[ D]广东外语外

篇2

关键词:国际交流与合作;翻译教学;跨文化;语境;调适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83―02

一、翻译教学对于高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教育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已经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国内走向了国际,在这个逐步深化过程中,要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充分开展交流与合作,英语翻译教学不容忽视。尤其是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相当比例的课程都已实现全英语教学,从更的深层次看,要培养中西多元文化兼容,既熟谙英语,又精通专业,具有世界眼光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很强的英语翻译能力作为支撑。翻译能力是检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标准,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其翻译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长期处于边缘地位,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大大制约了我国高等院校以更快的步伐融入世界教育、文化交流的进程之中。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顺应时代需求,抓住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开展的契机,以学生为主体,创新突破英语翻译教学体系,将是加强高等院校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长远立足点。

二、翻译教学文化方面存在的欠缺和问题

传统英语翻译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为导向,再加上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不重视翻译教学,孤立地教授抽象的语言知识,认为只要抓好听、说、读、写就足够了。而作为教学对象,许多学生对翻译缺乏正确认识,片面以为只要读写能力跟得上,能够理解原文翻译就不成问题,不需要专门的学习。由于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等方面知识的严重匮乏,学生所谓的翻译就出现了词义堆砌、中式英语、欧式汉语、误译错译等情况。总体上学生在翻译学习中基本没有建立文化意识,英语基本功不扎实,汉语表达能力也有限,课外阅读量小而狭窄,尤其忽视富含英美文化的原版英语文献的阅读。可以说翻译的难点和重点正在于对文化的认识和体现,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词句并非难事,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语法知识再加上一本字典就能够完成,而原文中所涉及到的民族、历史、宗教、典故等文化信息,若没有长期积累就无法将其神韵和内涵翻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别。因此,许多学生无论是笔试还是口头表达都不错,对语法、词汇的运用也非常熟练,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涉及文化差异的问题解释时就会形成很多障碍,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就不足为奇了。

三、立足国际交流与合作,明确翻译教学文化方向和策略

(一)树立国际化教学理念和跨文化意识

全球化浪潮中高等教育面临着同样的趋势,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拥有共同的文明渊源,又植根于各自的人文社会土壤之中,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风格。我国的高等院校要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拓展国际视野,汲取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具体到翻译教学就需要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更新、教学组织等层面融入跨文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理解力。英语翻译能力是译者的中英文能力、翻译技巧、思维能力等各种语言文化素养的综合表现,教学时不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这两种语言跨文化背景的养成。随着高等教育国际交往的持续深入,学生更应当对英美文化持广泛接纳的态度,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和灵活的表达力。对不同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于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翻译的核心在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属于东方体系,英美文化属于西方体系,两者由于历史、地域、民族及宗教的不同客观上形成很多的差异甚至是冲突。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跨文化意识的翻译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洞察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信息,增强他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学会有效处理异质文化问题,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的可能性,真正提高翻译水准。翻译受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重制约,正如翻译学家谭载喜先生所言:“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英语翻译教学强调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应注重学生国际化理念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尤其是东西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熟悉英语形成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全方位地增强跨文化意识,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构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二)增强文化语境和文化调适的导入

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 而应该首先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然后再确定适当的翻译策略,换言之,翻译过程中若不参照相应的文化语境是无法做到准确无误的。英语翻译教学应当充分重视文化语境的存在,透视中、英文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信息,将学生置身于语境的前提下,再系统地向他们传授英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和规律,逐步培养准确接收、转换、发出信息的能力。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语言可以转换,但文化语境却不能改变,一定会真实地呈现出来。美国跨文化学家霍尔(Edward Hall)将人类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 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两个层面,这种区分理论依据是文本对文化语境的依赖程度,而并非单纯的语内因素。对于高、低语境文本,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就需要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进行考量,而采取相应的文化调适(Mediation)。调适的内容包括源语文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文化信息,调适的手段可以是文化信息的补增、减少或者横向的推演等,以协调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中,“翻译”被定位为“文化调适者”的角色,承载着帮助国际间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彼此理解与顺畅交流,积极协调相互关系的重任。翻译教学一方面应当克服传统教学的积弊,注重文本蕴含的文化语境,实现文化对翻译的调适功能,让学生从语法、词汇等语言结构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充实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英美文化,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提高学生翻译技巧的同时,将翻译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在文化沐浴中习得语言,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持续开展让英语翻译学科步入一个黄金时期,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跨文化理念和意识的指导下,明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快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步伐,增强文化语境和文化调适的导入,必将走出一条适应时代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9).

[2]张美平.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5(05).

[3]李红青,黄忠廉.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

篇3

关键词: 汉语族 二次跨文化冲撞 电影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外壳、文明的载体,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由此产生的相关文献与信息都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研究价值。华语在《辞海》中也称汉语[1],同处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的汉语族(华语)地区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三地(以下简称三地)都是使用汉语的主阵地,同时又是各类汉语文献与信息生产和交流的主阵地。不同语言的互译可以产生大量的文化冲撞现象,跨文化冲撞是指意识形态内容或形式存在歧异或不同点,兼有冲突或碰撞的涵义。三地同根同源,有着相近的文化内涵,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应该是相似的,似乎不会产生文化冲撞,但在汉语族中,文化的冲撞现象在许多领域不仅存在而且更为凸显。

1.汉语族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

电影作品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文献经常通过译制片被广泛传播,这是典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三地都既充分考虑正确传递作品的语言信息,又有效地传达作品文化信息的内涵,通过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的转换以译制片或加载翻译字幕的形式把这些电影作品内容呈现于我们。如“Harry Potter”这部著作或电影作品在汉语中可以被翻译为“哈里波特”,而更多却被翻译为“哈利波特”。从原版译名上看,三地并没有文化冲撞现象,但通过纵向对比发现了歧义和不同点,这种汉语内的简单歧异其实也是跨文化冲撞。奥斯卡电影节处于世界九大电影节之首,调查显示它所评选出的最佳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可称有代表性的跨文化研究文献。若取1929年至今的83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作统计分析,再取三地正式译名各一个(使用频率最高者),通过三地对比有4部作品的汉语译名:“窈窕淑女”、“午夜牛郎”、“教父”、“芝加哥”相同,我们不考虑简繁体字的差别也仅有21部相同,另外62部出现两者以上不同译名的现象。通过对比后我们发现,汉语族内跨文化冲撞现象比中西方文化冲撞现象更加凸显,这种凸显的同语言环境下文化冲撞不完全是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后的二次传递结果,但我们暂把它称作“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

2.电影文献片名信息是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信息元素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电影文献有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语言特征强的特点,它是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文献。由于信息数字化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通过信息检索获取信息资源和网络文献已经成为习惯行为。所谓技术发展推动服务内涵就是如此,如今电影文献信息服务越来越依赖结构化数据或元数据,这些结构化数据或元数据中的“公有信息”元素担任95%左右的信息搜索任务。所谓“公有信息”是指公共信息元素,在电影文献信息中通常包括片名、制片、编剧、导演、演员、简介等内容描述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被有远见的搜索引擎供应商首先看中并用于商业信息服务,它的优点是蕴涵丰富的“知识性”,而且对它们的使用无知识产权纠纷。在电影文献信息搜索中,恰巧电影片名信息是公认和使用最广泛的信息检索点。在通用搜索领域,信息检索点因为文化冲撞造成的不确定性或不准确将不利于搜索结果的准确反馈,这就是跨文化冲撞影响到搜索领域的一个例证。

3.汉语族电影片名复杂的二次跨文化冲撞因素分析

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并不是三地间的特殊现象,它是存在于许多特定语系与语言中的普遍现象(3.3节),但本文仅探讨汉语族三地的情况。我们将通过意识形态内容或形式存在歧异或不同点来寻找二次跨文化冲撞的具体原因。取上述83部奥斯卡作品的译名作进一步分析后,总结出以电影文献为代表的产生二次跨文化冲撞原因如下:

3.1电影片名翻译多样化

电影文献片名的翻译活动属于不同语言间的文字交流过程,只要涉及语言翻译,语句语意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就不可避免;再者电影是艺术作品,翻译它的过程往往是艺术的再创作过程,就更容易引起翻译多样化。其文化涵义为“不同翻译者的自我表现不同”。常见如下:

3.1.1直译式

直译式包括音译和意译两种,如下所示(以下中国大陆省略标著;中国台湾简称“台”;中国香港简称“港”)。

①音译,此类以姓名为主的名词,也可为地名、物件名。如:“Gigi”译为“琪琪(大陆、港)”;“Tom Jones”译为“汤姆.琼斯”、“姆斯(台)”;“Oliver!”译为“奥利弗!”;“Rocky”译为“洛奇”、“洛基(台)”;“Annie Hall”译为“安妮・霍尔”、“安妮霍(台)”、“安妮・荷(港)”;“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F_尼(港)”、“F_尼(台)”等。

②意译,此类常见于对简单的词、短语或句子的字面翻译。如:“Winings”译为“翼”;“Grand Hotel”翻译为“大饭店”;“Lawrence of Arabia”译为“阿拉伯的劳伦斯”;“West Side Story”译为“西城故事(台)”;“In the Heat of the Night”译为“炎热的夜晚”;“The 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等。

3.1.2以作品内容意译

此类按照作品所叙述的内容翻译,与原名字面意思有较大出入或无关,往往处于翻译中的“忠实”与“写意”之间。如:“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Casablanca”译为“北非影(台、港)”;“Gigi”译为“金粉世界(台)”;“Brave Heart”译为“梅吉勃d之英雄本色(台)”等。

3.1.3完全艺术翻译

这种翻译方式以追求艺术的再创造为目的,兼顾作品内容的表达,它与原名字面意思通常无关,是明显偏重“写意”的翻译,这属于翻译中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译为“浮生若梦”;“The Lost Weekend”译为“醉乡遗恨(港)”;“The Sound of Music”译为“真善美(台)”、“仙凤hh(港)”等,当然还有人为“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应归此类,这种界定当然值得探讨,本文不赘述。

3.2汉语族简体繁体文字的鼎立局面

从上节的列举中可以看出:汉语的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地域差异造成许多电影片名信息二次跨文化交流冲撞现象。虽然同是“Tom Jones”,中国大陆译为“汤姆・琼斯”,而中国台湾则译为“姆斯”,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一般共识是:不同语言间的跨文化现象本质是由翻译引发的,并且翻译的准确性和理解上的差异引发跨文化冲突和误解,而在汉语族地区存在的部分二次的跨文化现象,就是汉字的简体和繁体的不统一造成的。美国的《纽约时报》早在2005年就刊登了“简体字打败了繁体字”的评论,2007年美国《圣贝纳迪诺太阳报》更是说“用简体字已成潮流”。这观点可能过于乐观,不过,在汉语文字的官方使用中,中国大陆自1956年后正式使用简体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继续使用繁体字,但随着三地经济文化交流逐年加深,三地的用户在语言文化和文献信息交流中同时阅读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壁垒已经很低,人们有能力同时接受简体繁体的现状增加了三地电影文献二次跨文化的冲撞几率。

3.3相对独立的文化实体

这点符合影响文化多元化因素中的“在经济上的利益分化、政治上的个体化为基础”的定义。世界上许多同种语言区域内各自进行文化管制是不足为奇的,正如第三世界中经历过前殖民地统治时期而形成的Anglophone(英语语系),Francophone(法语语系),Hispanophone(西语语系),Lusophone(葡语语系)等区域[2],汉藏语系区域也存在同样问题,其中汉语族内的三地文化由于政治历史问题相对独立发展。那么,电影文献片名翻译也必然受命名权、译名权与版权等相关知识产权法的约束。即一部作品的放映权、出版发行权和网络服务权通过授权转让后,授权者才可获得作品的译名权。一部比较知名的电影作品可以全球传播,造成三地重复引进同部作品现象,其现象主要集中在世界9大A级电影节的参赛和获奖作品引进中。因此,与此相关的文化交流和文献信息的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暂不可改变。

4.拆除汉语族电影文献片名二次跨文化交流障碍

综上所述,汉语族的电影文献跨文化交流并不停留在常规的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基础上,汉语族内二次交流同样重要。这些称为二次跨文化的冲撞现象应该得到妥善的解决,其指导思想是疏导利用而非阻断忽视。要解决好汉语族电影文献片名二次跨文化冲撞可以进行如下考虑。

4.1更新认知观念

跨文化冲撞源于文化交流的多元化,语言交流同非语言交流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方面。笔者赞同保留现有文化、吸取外来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化是不变的方向观点。文化冲撞的合理解决要通过文化不断的总结与积淀,不是语言交流完毕立即宣告文化冲撞结束,期间不仅要考虑使用者的共鸣,而且要通过文献与信息的长期交流而达成共识,有时又需要在具体方面如: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力求避免冲撞。我们也许很难通过单一的电影片名信息完整表述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所谓窥一斑难以知全貌,但它足以凸显电影片名信息对于研究跨文化的价值。现实中,众多的二次跨文化交流文献信息出现在我们周围,它们相对孤立又不断相互冲撞,我们通过正视电影文献跨文化交流的现状,包容文化差异,就可以在分析中西方文化互补差异的基础上形成汉语族内部文化的二次互补。在此我们将可以从容的欣赏和比对汉语族地区跨文化电影文献信息的繁荣景象,不用评比谁的译名好或差,这是对真实的汉语族内电影文献片名的二次跨文化交流现象的诠释,它的核心价值就是包容、互补和丰富,而力求减少互损和冲撞。

4.2建立数据标准

重视汉语族中有代表性文献信息的数据采集,如电影文献片名信息元素的数据采集,在此领域,它可以缓解汉语族内电影片名翻译文化冲撞现象。三地的官方出版发行机构可以针对汉语的特点联合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如在已有的电影文献元数据中专门制定电影片名数据采集规范或单独为电影片名翻译和收集制定结构化的标准,其中可以重点关注电影作品的知名度、地区语言、电影库的使用者等重要的影响因子。

4.3协调共享平台

应该在三地建立共建共享数据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实现汉语族内跨文化的融合。如在汉语族电影文献信息领域,可以通过协助、共建、共享,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解决相关问题。届时,用结构化或元数据为标准建立起的专业电影文献垂直搜索引擎平台可构成跨文化交流文献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5.应用与前景

研究电影文献片名的二次跨文化冲撞可以准确地体会电影作品的内涵,减少电影作品文化冲撞,通过传播世界电影文化对丰富与融合中国三地甚至整个汉语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数字化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二次跨文化信息元素已经开始应用到垂直搜索领域。众所周知,垂直搜索的难点不是技术,它的创新点集中在用户通过互动或反馈参与门户网站行为和利用垂直门户网站进行有效的产业上下游信息资源整合上。通过电影文献信息的二次跨文化交流研究有可能改变诸多跨文化信息搜索领域的服务内容与方式,因为它具有天生的垂直特征:在汉语网络信息服务中,可以通过使用者广泛地参与和整合反馈信息,丰富搜索引擎的索引数据库,这些有价值的二次跨文化信息库又可吸引更多使用汉语的访问者,因为它能为其提供更垂直的文化和文献信息。

参考文献:

[1]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委会.辞海(1979年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大华语背景下电影现状――王德威教授访谈录[J].花城.2008,(5):199-208.

篇4

关键词:国际商务;跨文化;沟通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使得国际商务活动明显增多,跨文化沟通成为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沟通途径。通过彼此国家之间的交流,了解彼此国家的习俗、地域风情等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方式,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思想与文化交流。因此,在众多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途径尤为重要。本文就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商务活动的跨文化沟通途径进行了探究。

一、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存在的问题

1.语言障碍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最为明显的就是存在语言障碍,语言是沟通的基本方式。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进行国际贸易活动,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消除彼此间的语言障碍。虽说有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但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达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肢体动作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所以说利用语言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必要条件。存在语言障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沟通障碍,没有达到最基本的交流条件,那促成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几率会大大减小。

2.文化的差异触及对方国家的禁忌

国际商务活动中,与对方进行交谈时,很多情况下由于文化的差异,会触及到对方国家的禁忌,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小心提及到对方国家的禁忌,就表明没有对该国家的文化习俗、地域风情等方面进行足够的了解,没有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也会容易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和合作的破裂[1]。

3.思维方式的差异而造成矛盾和冲突

国与国之间不仅存在着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同样也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商务活动中,由于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矛盾也是屡见不鲜。如同我们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针对同样的问题,不同国家的人会存在相应的分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会容易引起冲突。

4.文化交流欠缺

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明知道存在差异,却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交流,不能够清楚的了解彼此之间文化细节上的差异,文化交流欠缺,导致不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去体谅对方的处境,因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和误解,导致国际商务活动和合作的失败,甚至破裂。现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由于文化交流欠缺而导致的合作破裂不在少数,所以说,文化交流欠缺是国际商务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二、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沟通的途径

1.解决语言障碍问题,进行直接交流

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之前,语言障碍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尤其是一些不使用英语,而使用本土语言的一些国家,语言障碍问题更为严重。存在语言障碍问题,会使得商务活动不能切实有效的进行,彼此之间不能够正常沟通,影响商务活动的效率。所以说解决语言障碍是重中之重,可以聘请翻译人员进行随身翻译,以至于能够进行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增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使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合作得以实现。另外,在聘请翻译时,要选择高级翻译人员,为促成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对该国家的文化、地域等方面进行了解、学习,最终实现国际之间商务的友好合作。

2.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视度

跨文化交流对国际商务活动的进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导着商务活动的方向,决定着商务活动的成功率,是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针对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如果团队不能够自行汲取文化知识,应当雇佣相应的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授课,使团队成员能够直截了当的了解跨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的提高团队对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知度。经过专家的授课培训,了解对方的地域和风土人情,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以至于能够做到缩小文化的差异。换位思考,转变思维模式,对该国家的文化要始终保持高度尊重,以诚心换诚意,才能有利于促成商务活动的成功。加强对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团队的文化方面的培训,是做好国际商务活动进行的有效方式之一。

3.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学习与沟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各国的文化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区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网络信息和新闻实事都是来自于全球的,信息容量之大,范围之广,对我们学习各国文化是绰绰有余。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充分的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文化差异之后,对症下药,寻找适合的方法与对方进行友好的沟通,了解对方文化的属性和习惯,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体谅、理解对方,这样,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商务活动的氛围。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媒介,可以解决国际之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产生。

4.换位思考,减小文化差异

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国际文化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了解对方的风俗文化,避谈对方国家的禁忌,换位思考,以对方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减小文化差异。出国之前做好功课,有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就是尊重自己的文化,尊重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是尊重一个国家的重要表现。每个国家都特有的的文化习俗、国家禁忌,要积极的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缩小文化差异,避谈禁忌。例如,法国和意大利拥有共同的禁忌就是避谈“13”和“星期五”[2],因为他们认为它们代表着“厄兆”;加拿大人的食物禁忌是动物内脏和脚爪;法国人喜欢蓝色、白色和红色;意大利人见面时要行握手礼,交谈中不要提美式橄榄球和政治;英国人最为喜欢的就是谈及天气[3]。所以说,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不触犯他国禁忌,是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国际商务活动之前,文化差异是每个国家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国前,做好文化方面的了解工作是必要的。了解该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内容,对于适应该国的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两个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将本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寻找出国家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共同话题,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可辅助谈论本国的特色文化,加强沟通与了解,有利于国际商务活动的进一步扩展,让对方充分的了解中国文化,放下心里设防,坦然的与我方对话,容易促进两国的和平友谊,从而促成了国际商务谈判、外交等国际商务活动。

5.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度

针对跨文化交流,我们应当本着始终坚持的原则,与对方保持密切的文化交流,提高文化交流的频繁度。现在社会存在的现状就是当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或其他商务活动时交流频繁,但是当贸易等活动一旦结束,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商务活动会明显减少,使得跨文化交流的频繁率逐渐降低,影响了两国之间的沟通和友谊,这是不恰当的。那样会让对方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会出现一些“叛逆”的心理。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保持时刻的新鲜度,给对方以高度的热情,坚定不移的保持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够长久的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可使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度是维持国际商务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对待每一份国际关系,都要拿出高度的热情给予充分的保护,促进国际商务活动持续有效的进行。

三、结束语

跨文化交流是现代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国际间商务活动,做好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是关键。本文系统性的探析了进行国际间跨文化沟通途径与策略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强国际商务活动的交流,促进国际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动了国际间商务活动的发展,从而驱动了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快速发展,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邵亚琦.浅谈国际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差异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3,11(22):91-92.

[2]李绍青,侯彦宾.文化移情与跨文化交际中的数字文化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2,12(28):87-88.

篇5

关键词:海南;建设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成为国家方略,备受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目前,很多建设工作都在不断推进当中,许多景区、酒店和旅游及非旅游地产项目拔地而起,但是,着实却令人堪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首先不是硬件的建设,而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建设,即软件的建设。当我们在建设中不断凸现“国际”二字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我们该如何面对国际客源和国际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如何与国际客源过度的旅游者们形成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行为建设。

一.旅游与“跨文化交流”分析

在研究跨文化交流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学”的内涵,从而才能明晰跨文化交流的概念和要求。

(一)跨文化交际

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学最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碰撞时有发生。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于是跨文化交际引起了美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们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是理解,容忍甚至接受彼此的文化,创建彼此认可的“共文化”,在此基础上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也就是说的“。”

(二)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常常表现为跨文化交流,而这种交流是旅游活动中的主客双方利用符号形式进行的,符号在旅游跨文化交流中承担着表达与解读的基本功能,由于交流者文化背景的不同,符号的表达与解读的方式与意义则大为不同。

旅游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期而遇,造成各种文化的直接交流、碰撞、对峙,甚至融合。旅游者承载着他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来到异地他乡,不可避免的对异地文化产生影响,同时也将各地文化传播到原有的文化环境中。旅游者实际上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起着文化使者的作用。 最早提出旅游者“文化交往使者”角色概念的是旅游人类学家Valene Smith。在1977年她主编的《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一书中,她认为,在旅游这种特殊的文化交往过程中,旅游者扮演着“文化交往使者(agents of cultural contact)”的角色。Smith指出, 旅游中“主人”和“客人”两种文化的接触和交往(尤其是西方旅游者与非西方主人的交往),使得两种文化在不断的借鉴和适应中走向趋同。可以这么说,旅游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到了旅游目的地,影响了当地居民,也对自身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三) “文化休克”

在跨文化人际交流过程中,人的行为本质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特点。首先,交流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文化共享性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所涉及到的语言、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系统,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而且表面相同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所表达出的实际内涵常常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其次,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着个体无意识的先入为主和偏见。由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这种标准又是一种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维护该文化群体的繁衍、稳定和发展的,所以,出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这种价值体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道德价值标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会无意识地以此作为评判标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误解、矛盾,甚至是冲突。在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会出现文化的冲突、进而会引起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像20世纪中叶以来,原教旨主义者广泛兴起,而导致的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个人交往的层次上,交往者的心理往往会出现“文化休克。”

篇6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储存着某一特定民族、种群文化的整体信息。因此,英语教学实际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教师对英语文化了解的深入能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跨文化应用能力。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方法及策略。

一、在课堂文化教学中实施功能意念教学法

上世纪70年代初,欧洲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始从以教学法为中心向交际内容、交际目的为中心过渡。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了发挥语言(外语)的功能作用的教学法,被称为功能意念法,其主要特征是积极发挥语言的功能,即直接用语言表达关于询问、命令、请求、商谈、断定等,最终达到主观交际的目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这一方法可与文化概念中的表层文化部分相结合,将表层文化中如风俗习惯、道德风尚、语言风格、礼仪礼貌、言谈举止的行为规范等人们通过观察、介绍可以逐步了解的文化形态,融入功能意念法提出的八点要素,即情景、功能、意念、社会、性别、心理作用、语体和重音、语调、语法、词汇等超语言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功能意念法可以有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同时使学生明确英语文化所体现的表象层面。在这种渗透融合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思考并诱发学生的兴奋点,强化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其英语文化意识,合理规划并灵活使用其他辅助教学法,如情境教学法。最终在这一阶段为学生重新开启一扇学习英语的窗,让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轻松快乐的感觉,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目的。

二、将汉英两种语言文化进行比对组织教学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较大,进行文化比较教学能够最直接地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在跨文化交流中,影响交流成功的因素有时不是缺少外语或目标语的语言知识,而是由于缺乏目标语民族以及学习者本族的文化知识,同时在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好奇与疑问,开始察觉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以固有的本国文化对异域文化“想当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结合与母语文化深化比对就更显得重要。在这一方法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如通过讲授、提供相关书籍材料、播放影像等方法外,还可从词汇内涵、谚语习语、警句格言、神话典故、特殊节日等诸多存在中西文化差异的方面组织专题活动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设计,通过分组展开练习,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并形成月、周的主题,使学生不断地重复模仿,教师在课堂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以此来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表达交际能力。通过诸如以上的交际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其内在文化,深刻了解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等民族心理构成,这种文化熏陶一方面活化了课堂,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中西文化的比对,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母语文化,在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不仅需要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同时也要求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综合运用这些文化知识。语言承载着文化的表现,文化蕴含着语言的灵魂,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鉴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中应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将两者统一起来。只有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将语言模块与文化信息加以融合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篇7

【关键词】《非诚勿扰》;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婚恋速配节目播出已经两周年,许多男女嘉宾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非诚勿扰》这个“红娘”不仅是越当越红,更是把红绳撒向世界,“媒人”之路越走越宽。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自从举办了澳洲和美国两个海外专场之后,外国嘉宾以及海外华人竞相亮相,频频登场。有专家说,《非诚勿扰》打开了全球恋爱版图,由一个国内的电视节目走向了国际,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非诚勿扰》何以能在国内同类节目中独占鳌头,并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究其原因,是节目的不断创新。但是在推陈出新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该节目已经大大超越了最初相亲的宗旨,致力于打造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一、打开全球恋爱版图

外国嘉宾纷纷登场。作为国内的一档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节目组在嘉宾的选择上并未局限于中国本土嘉宾,而是把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充当“国际媒人”。从第一位外籍嘉宾美国帅哥鲁志焰,到英国的环保哥王豆腐,日本美女矢元小梦、佐藤爱,韩国姑娘尹颂尔、李贤淑、金真,俄罗斯姑娘尤莉娅,乌克兰美女杜兰妍,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外籍嘉宾为《非诚勿扰》带来异国风情。据统计,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嘉宾已经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截至2011年10月底,该节目共出现过111位外籍嘉宾,其中男嘉宾56位,女嘉宾55位,成功牵手20对,男嘉宾牵手概率高达36%。[1]

举办海外专场。众所周知,《非诚勿扰》是一档借鉴国外相亲节目模型的电视节目,为了体现自身的特色,塑造栏目个性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满足广大“剩男剩女”的需求,节目组花费巨资,把“战场”延伸到了海外。自从2011年7月播出的“澳大利亚专场”以及10月播出“美国专场”两场海外专场后,引发了海外相亲的热潮。而越来越多的华人和外籍嘉宾也期待通过《非诚勿扰》的平台展现自己,找到理想的另一半。《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制作模式在国内相亲类节目中也是从未有过的。《非诚勿扰》和美国中文电视台、澳华中文网等海外媒体进行专场的前期招募,华人界也给予巨大关注,报名总人数近万人,境外媒体报道转载超过百篇,节目播出后更是好评如潮,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精神得以彰显,节目升格成跨文化交流的平台。[2]

从外国嘉宾的纷纷登场到海外专场的举办,《非诚勿扰》的“动作“越来越大,这一切得益于节目组超前的国际化视野和理念。《非诚勿扰》这个小小的电视栏目,在打开全球恋爱版图,给世界各地的“剩男剩女”们提供婚恋交友大舞台的同时,更是搭建了一个异国择偶观、婚恋观的交流平台。

二、打造跨文化交流平台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媒介的全球化,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网络更显示出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媒介化社会正使我们生活在人际关系急增的状态,使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缩小甚至趋于消失,我们与他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且无论是在对象的选择还是在交往的性质上,都要比以往自由得多,形成了无限延伸的‘桥’。”[3]也就是说,媒介作为桥,正日益显示出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同时,媒介也在扮演着“沟”的角色,从而使跨文化交流也常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冲突和障碍。缘何《非诚勿扰》这样一档局限于本土收视的地方卫视婚恋节目能够克服障碍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非诚勿扰》淡化了文化差异性,突出的是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切入点;以人物、故事情节为文化叙事焦点。

以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为终极诉求。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中国人外国人概莫能外。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礼赞;描摹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爱人形象;抒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愉悦及与所爱之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忧伤”[4],这是中西爱情诗所拥有的共同主题。

尽管中西爱情观因为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原因而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人类对爱情的同样渴望和赞美。因为爱情和健康、环保等一样是人类的共同命题,体现的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非诚勿扰》这档婚恋交友节目即是以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作为终极诉求,所以才能得以实现关于爱情、婚姻的跨文化交流。

在这个舞台上,绝大部分嘉宾来自中国本土,即使都是中国人,他们的婚恋观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呈现出诸如多样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局面。有的继承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恋爱是以结婚为目的,择偶注重家庭背景、个人修养等传统的婚恋观,有的则展现了宁缺毋滥,恋爱和结婚可以说是分割的,择偶更注重对方的外在形象、经济基础、是否有感觉等现代婚恋观。同一个地域内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畴之一。

而有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嘉宾本着追求美好爱情的目的也纷纷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这不仅使《非诚勿扰》的舞台显得更加亮丽多彩,也更加说明《非诚勿扰》已经远远超出了纯粹的婚恋交友的宗旨,有意无意间搭建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那么,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嘉宾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就婚恋问题展开面对面的讨论交流,是否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出现交流的障碍与阻隔呢?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流在这里能否成为现实呢?

我们不妨对已经出现在《非诚勿扰》舞台上的国际嘉宾的身份特点做些分析,这些国际嘉宾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或者是旅居或定居在中国的外国人,或者是外籍华人,他们对中外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适应和了解,会说汉语,熟悉中国式的生活。那么,这样一些国际嘉宾有着起码的双重文化身份、双重文化背景和双重语言会话能力,这种双重的身份特征就为他们围绕爱情这个共同的命题展开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种有力保障。在《非诚勿扰》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里,不同婚恋文化主体跨越了各自的文化差异可能造成的交流障碍,不同的婚恋观念突破了空间对文化的限制,克服了“文化距离”可能造成的“陌生感”,完成对他者文化的语境化理解,最终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里,各国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求以及对爱情的不同认识同时得到了有力的展现。中国传统的稳定和谐的家庭婚恋观和西方开放自由的家庭婚恋观之间产生了碰撞,中国80后、90后全新的家庭婚恋观和西方同龄人的家庭婚恋观之间形成了交流。

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切入点。社会为何会出现大量的“剩男剩女”?这不仅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社会现象,其本身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究其原因,或主观或客观、或社会或个人、或主动想“剩”或“被剩”下,等等。但是,对于“剩一族”的精神痛苦、心理生理烦恼、社会压力等实在关怀较少。

首先是精神上的痛苦。剩男剩女们之所以“勇敢”地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婚姻期待,他们其中更多的人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渴望有个生活的、精神的伴侣,当然不排除想借机“秀”一回的投机者。其实,大龄未婚青年更容易情绪化,虽然表面上坚强甚至是很乐观,看到成双成对的情侣也可以装作与己无关无所谓,但是他们更害怕一个人时的孤独寂寞、没有安全感所带来的精神恐惧和痛苦。人,是最害怕孤独寂寞的,这也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其次是心理生理的烦恼。有调查显示,适龄而未婚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疾患,比如妒忌、抑郁、焦虑、狭隘、偏见等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好青春年华悄然逝去,以及因为没有固定的而造成的性压抑或者性开放而导致的滥交等等,都会给“剩男剩女”们造成一种巨大的生理压力和危机。尤其是“剩女”们,从传统的观念来看,作为女性,只有成为母亲,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生命赋予的生理使命。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我们看到或听到了许多嘉宾希望不要错过最佳生育年龄而尽早结婚生子的强烈愿望。

再次是社会压力。虽然有不少人支持“剩男剩女”是社会进步表现的观点,但是到了结婚年龄而游离在“围城”之外,总是免不了社会舆论的非议。这方面的表现在中国尤甚,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也不提倡。同时,随着“已婚同龄群体成员的增多,稳定的家庭三角形成以后,自然而然地对‘剩女’群体产生挤压,使她们逐渐边缘化,需要另外寻找新的交往群体,以缓解这种人际压力”[5]。

身边的“剩男剩女”无处不在,也许我们爱莫能助,也许是视而不见,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该沉浸在个人的幸福生活里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说,《非诚勿扰》给这类群体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表现出了国际化的人道主义精神。

以人物、故事情节为文化叙事焦点。叙事学里讲到叙事构成的“第一方面是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等。这是传统的叙事理论最关心的对象”[6]。在《非诚勿扰》这个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化叙事空间里,主要是以人物(嘉宾、专家及主持人)作为叙事的焦点,以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又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在婚恋观念上的冲突、交流与融合。叙述的方式主要包括现场对话、独白、才艺展示、VCR播放以及各种无声的语言符号。专家、主持人的引导、评点等参与活动的展开,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积极地展示了他们与嘉宾或相似或不同的婚恋观。

不同的价值观、婚恋观,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在节目中相交织、相碰撞、相融合,形成文化互动,消解了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从而打破了每一种文化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对抗性,引发了国内外观众的思考。每一个人物的故事背后折射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男女嘉宾的互动交流集中展示了中外婚姻和恋爱观念的异同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大趋势。

《非诚勿扰》这个充满异议的“纯粹”相亲节目,自从选择“剩男剩女”这个话题,确立爱情婚姻的主题之后,实际上就已经超越了相亲的主题唯一性,生发出更多积极的更高层面的跨文化交流的深义。具体说来,就是通过一个电视传媒平台,通过一档电视节目,把五大洲的嘉宾汇聚于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中人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文化相似性并建立文化共识的可能性,让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思想情感、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和交流,让每个嘉宾的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这样一个跨文化交流平台的打造,从小处来说,是对外展示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从大处来看,更是积极展示了中国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网络电视台.《非诚勿扰》.国际化打开全球恋爱版图[EB/OL].省略/n/ws/info/news/201112/t20111201_680053.shtml.2011-12-1.

[2]搜狐娱乐.《非诚勿扰》.嘉宾专场国际化,中国电视走出去[EB/OL].

yule.省略/20111117/n325926102.shtml.2011-11-17.

[3]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0.

[4]苏晖.论中西爱情诗之差异及其文化渊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5]龙晓添.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2.

篇8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10-0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1 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2 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

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1]。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翻译的文化意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宏观可从文化层次上进行分析,而微观则是通过句子的构成来探究。在对语言的微观意义研究上,可从通过四种方式表现,即象形、映射、折射和暗示。我国对文字的运用手法极为丰富,人们在抒感、描写事物以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通常会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现效果,因此,在蒙汉翻译中,对语言修辞手法的解读将加强翻译的感染力,从而使译文更为生动。

3 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2]。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3.1 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3.2 文化教化功能

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3]。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4 结语

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汉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乌恩巴雅尔.浅谈蒙汉翻译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5(20):140.

篇9

[关键词] 全球化 跨文化交际 双文化能力

一、引言

21世纪是全球化世纪,“随着经济和文化资本的迅速流动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不同民族和国度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直接和便利”(王宁,2002:161),各民族文化正在“一个很难在旧的发展缓慢的时代设想到的浓缩空间里”频繁接触和相互渗透(王宁:2002:162)。而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中国,近些年与外界的交往十分频繁,如何避免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已成为摆在我国对外商贸、文化交流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获得跨文化交际研究人员和实践人员的共识。

二、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跨文化交际人员对待他者文化态度问题

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和实践人员的共识,布兰贝克说的幽默干脆,“学习外语而不学外国文化是造就一个口齿伶俐的傻瓜的极好办法”(王振亚,2005:2)。的确,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现象往往不是由于说话人不熟悉对方的语言结构,而是由于不了解语言结构背后的文化理念,无意当中采用了不符合对方文化规约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英语文化中人们强调个人的独立性,鼓励个人独自应付挑战、处理问题。如果我们和西方人交往时按照中国交际准则处事,在得知某人患感冒时主动表示关心,说些“I 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之类,就会被对方认为是多管闲事。

显然,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经贸、文化交流人员必须学习和研究对方的文化风俗。那么,跨文化交际人员对他者文化到底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文化学研究表明,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性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替代另一种文化的功能,文化之间是相互平等的;而且,文化之间存在着互补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会促进各自的发展与完善 (顾嘉祖,1993)。

因此,笔者认为,首先,鉴于文化的平等性原则,我们应该反对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承认并包容他者文化的价值观,并尝试从对方文化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来看待、处理交际事件,也就是说,进行“文化移情/语用移情”。

但值得跨文化交际人员特别注意的是,语用移情不能过度。学习西方的文化不等同于遵循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现在有些从事涉外交往工作的人员和青年学生过于崇尚西方文化,非英文歌曲不听,非英文电影不看,以吃西餐、穿西装、过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去基督教堂祈祷等为时尚,完全效仿西方人的饮食、着装、休闲方式,甚至。这样做的后果是,这些人会陷入文化归属的矛盾和心灵无所依附的精神空虚。客观而言,过于发展文化移情,会形成对他者文化的过度适应,丧失母语文化的主体地位,从而造成文化间的不平等,限制文化的双向交流。

三、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对待母语文化的态度问题

鉴于文化的互补性原则和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互补与融合的时代需求,我国涉外交流人员还应尊重和爱惜自己的母体文化,并力图借助于全球化的大背景,大力向西方推广中国文化,以促进西方文化的完善和发展。许多学者都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实现强国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纪。然而,汉语毕竟不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面对英语作为实际的‘世界语’的现实,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无疑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新时挥其应有作用的必经途径。”(从丛,2000)。诚然,如果中国学者不能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本土文化,文化对话就会成为自话自说,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就会听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王守元,2002)。有鉴于此,所有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都应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使东西文化彼此交融、和谐发展的责任。

目前的现实情况比较令人担忧。我们不难观察到,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英美人士交往过程中,显示不出来作为文化大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从丛,2000)。在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中,中国人作为交际主体却在表达中国特有文化思想上存在困难, 我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解释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现象,也不太清楚如何用英语描述中国特色的婚丧和节日风俗,更不懂得如何用英文解释深奥的儒家、道家思想。因此,我们的涉外交往人员应大力提高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以真正促进东西文化的共享和互补。

四、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须具备的双文化能力

从上述我们对涉外交往人员对待他者文化和母语文化应持态度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了解英语文化风俗和交际规则对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至关重要,而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英语表达,在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国际经贸与文化交流的人员应该一方面充分了解他者文化的交际规则,进行“文化移情”,但另一方面,要努力阻止西方话语的“霸权”倾向,保持话语主体的身份,不断增强自身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笔者认为,为避免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必须发展的便是这种双文化能力。这种双文化能力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质。确切地说,它一方面包含理解对方风俗习惯和认知模式,并能自如地运用国际通用语言(一般为英语)以适当的方式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包含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并能够以国际通用语言阐释和传播本族文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顾嘉祖:论文化的排他性、互补性与自我完善――中美文化关系发展趋势之我见[J].外语研究,1993 (3)

[3]王宁: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2 (6)

[4]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 2002 (2)

篇10

【关键词】汉族 藏族 跨文化交流和谐文化建设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同时也进入了传播全球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为“地球村”村民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便利。跨文化传播日益密切,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本文取汉族和藏族文化习俗作为切入点,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

一、汉族和藏族的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也可称为“风俗习惯”,是出现最早、流行最广的一种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礼节、婚丧等各个方面。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凸显出来,文化习俗的对比亦是如此。文化习俗的对比,可以客观公正地提示已经隐含于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之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能增加彼此的了解。

1.称呼习俗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不同的民族称呼习俗各不相同。例如,汉族素来就有辈分观念之分,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对比自己高两辈的人称其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高一辈的称其为“伯伯、阿姨”等,平辈称其为“哥哥、姐姐、弟弟”,不过常常在称谓前加上姓。称呼上级、领导时习惯在此人所担任的职务前加上姓,如“马厂长”、“刘经理”等。藏族也是个非常重视称谓的民族,称谓不准确往往被视为不懂礼貌、没有教养。藏族人在称呼别人时一般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一个“拉”,表示尊敬。例如,称格桑为格桑拉,扎西为扎西拉;教师称为格拉,厨师称为玛青拉等。

2.饮食习俗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不同的民族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各不相同。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食是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汉族人喜欢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很讲究烹饪,有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各种烹饪方式。藏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其中酥油、茶叶、牛羊肉、糌粑被称为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藏族人讲究口味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放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3.婚礼习俗

汉族人在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彩礼。结婚当天男方家要有人去迎亲,女方家也会有人送亲。要举行婚礼,新娘要穿婚纱,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互换戒指。还要举行婚宴,在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程序,也是任何婚礼都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婚礼的也是最有趣、最热闹的节目。地区的婚姻礼仪差别较多,因人因地而异,且奢简有别。藏族年轻人结婚早的十八九岁,晚的三十岁左右。议婚时讲究双方不能是同骨系,而且属相要相宜。求婚时要先向女方家长献哈达等礼品,女方接受哈达即表示同意。择日写婚约,向女方父母献“奶钱”及礼物,视为订婚。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服装、头饰等。迎亲之日,男方的迎亲队要以有地位和名望的人为首,女方则要举行送亲仪式,送亲的一般是新娘的兄弟、舅舅或至亲好友。新娘到达男家后,除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外,还要举行热烈、隆重的婚庆宴。婚后,新娘在男家住七天左右,然后与新郎一起回娘家。讲究的人家回娘家时,在路上遇到什么东西都献哈达。

4.待客习俗

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汉族和藏族的待客之道也各不相同。客人到藏族人家里做客,主人一般都要对客人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主人敬青稞酒时,客人要是不喝,主人会端酒前来劝酒。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是不能拒绝的,至少要喝3碗,喝的越多越受欢迎。一般汉族人家里来了客人,沏茶、献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茶叶和茶具也很讲究。除了敬茶,还会挽留客人一起进餐。

5.禁忌习俗

禁忌是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禁忌就是“忌讳的话和行为”。禁忌是跨文化交流中敏感的问题,也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应注意的方面,如不尊重就会刺激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在禁忌问题上,也反映了汉族和藏族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例如,藏族人忌杀生,忌食狗肉、驴肉和马肉。有些地区还不吃鱼肉。藏族人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触犯禁规,对人对畜不利。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如,到藏族同胞家里做客,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不能混杂而坐。如果看到门口生一堆火或者门口插上树枝,上面贴上一红布条,表示这户人家里有病人。

二、和谐文化建设中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交流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另一个民族文化所取代,导致这个民族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文化受到削弱,而是使本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后更加丰富更加兴旺发达。按照和谐文化建设的理念就是指:“以追求和谐价值为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于一体,最终达到平衡、和谐状态”。①藏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藏族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资源。藏族的首府宫殿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它的建筑风格闻名遐迩。藏族文化博大精深,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还有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医药等方面的专著。汉族应该充分吸收和利用藏族同胞的优秀文化资源,尊重和发扬藏族传统文化。下面几个方面的跨文化交流体现了汉族同胞和藏族同胞之间的一种平衡、友好的跨文化交流状态。

首先是旅游文化。具有奇异风光的,很受旅游者青睐。像塔王白居寺、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等,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汉族同胞前去观光。人们到旅游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边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重要的还在于亲自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而在北京故宫、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王府井、避暑山庄等一些旅游景点同样也可以看到藏族同胞的身影,他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汉族同胞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汉族的文化气息。由于旅游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的过程是彼此相互渗透、影响的过程。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的交流,文化的相互传输,不仅引起了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化,也能通过对旅游者的影响来引起客源地文化的变化。②因此可以说旅游对推动汉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彼此的文化传播。

其次是艺术文化交流。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音乐、舞蹈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藏族的舞蹈种类很多,其中以锅庄舞最为著名。人们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锅庄舞内容之丰富,“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有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兔子锅庄”等。藏族人每逢重大喜庆活动都会跳起锅庄舞。现在锅庄已不是藏族人民独享的舞蹈了,很多地方的汉族人也跳起了锅庄。在节日庆典、文艺汇演、每日晨练中都能看到很多人穿着漂亮的藏族服饰跳着优美的锅庄舞。很多地方还成立了锅庄舞蹈团。2007年春晚中藏族同胞的“弦踏青”、“欢乐和谐4季风”、“敬酒歌”等节目让观众陶醉,获得各界好评。藏族同胞的歌舞尽显民族特色,让其他同胞体验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2007年春晚的主题是“欢乐和谐中国年”,把藏族同胞的歌舞节目编入到春晚中,充分体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发扬、和谐文化的建设。同样,汉族的很多流行歌曲也颇受藏族同胞的欢迎,像“龙的传人”、“童年”、“花蝴蝶”、“喜唰唰”等歌曲。藏族同胞通过电视、收音机来收听这些流行歌曲。还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大街上、公交车上都可以看到藏族同胞在听这些流行歌曲。

在服饰上也体现了汉族和藏族人民的跨文化交流。汉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为华夏民族的“皮肤”,汉服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代表了这个古国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和古中国一样,汉服的基本形式为东方世界提供了标准,今天中国及东亚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装,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受到了汉服的影响。汉服款式多,布料纯正,色泽好,穿起来美丽又大方。现在在很多藏族同胞家的衣橱中增添了汉族服饰。同样,美丽的藏服也很受汉族同胞的欢迎,很多汉族同胞在跳锅庄舞时都会穿着藏服。

饮食上的跨文化交流。藏族的饮食“四宝”:酥油、茶叶、牛羊肉、糌粑现在也很受汉族同胞的欢迎,尤其是牛羊肉和各式奶制品。的牦牛肉干更是远近闻名。同样汉族的主食米饭,馒头等也很受藏族同胞的欢迎。

三、结语

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换一个视角看世界,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倡导文化多元化,促进相互理解的过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特征比较突出,主流民族文化与非主流民族文化间交流的目的不是双方获得“共同方向”(co-orientation),而是“相互调整”(co-ordination)。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和谐、统一,正是各兄弟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和不同民族文化受到尊重,相互认同并共同发挥各自优点的结果。当今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间的跨文化平衡传播虽然取得了进步,但是要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建设和谐文化要求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不仅要做到“各美其美”,还要做到“美美与共”。这样,不同的民族在人文价值上才能取得共识,民族间才能和平共处,才能建设和谐文化。■

注释

①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J].龙庆华、段全武.新西部(下半月).2007,(06)

②《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看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韩晓兰、王力峰、李艳艳.消费期刊.2009年01期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交流学》关世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

[2]藏北牧民――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木格勒、刘一民、张建式、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1993年6月

[3]《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孙英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4]baidu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