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习的常识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学习的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学习的常识

篇1

[关键词] 化工分析专业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手段;理实一体化模式

化学这门课是化工分析专业的基础课。随着学科的发展,化工分析的应用已涉及生命、材料、环境和能源领域。为了使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能更好地立足于企业,服务于企业,提高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一、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差,对学习没兴趣。因此教学要融入生活,教师能把教学和生活连在一起,比如在讲金属元素的性质时结合阅读材料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使学生知道铁、铜、锌、硒、氟等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缺铁会出现贫血,缺铜会出现中性白细胞减少,缺锌时生长迟缓,缺碘时可得“大脖子病”,幼儿缺碘,可导致智力障碍等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师可运用网络巨大的承载力,制作丰富、详实、动感的教学课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上网来阅读、理解、记忆课堂上没有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详细的阅读、理解和探讨。 现代科技的发展,化工分析的使命已由单纯提供分析数据,发展到能提供全面的信息和知识的程度了,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灵活,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手段主要“填鸭式”教学,乏味不生动,抽象理论、概念又难于理解,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在讲一些有毒有害的性质实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某些有联系的内容做成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去发现规律,鼓励学生去思考。多媒体由于具有文字、图表、动画、声音,可以刺激学生感观系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课件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娱乐化,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另外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又具科学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可用多媒体播放,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创新能力。所以合理科学地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基本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采用理实教学一体化的模式 加强基本功和技能训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从事分析工作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发散性、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实践包括实验和实习两部分,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实验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参与合作人人动手,人人动脑,人人都有收获。实验中有意识的提倡进行“角色转换”,在不同的小组合作中成为“操作员、记录员、发言者、小组代表”等等不同的角色。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这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收到明显的效果。使学生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真正以学生为本。在讲理论知识的同时,联系生产实际,组织学生到锦化集团分析室实习。在分析室学生们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看清每个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结果对生产及后加工的影响。通过在工厂实习,学生们都有不同的收获,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将来从事化工分析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化工分析专业在化工生产中起着指导生产的作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到实际生产中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孟双明 王尚芝等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刍议.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7

篇2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逐渐推进, 科学技术随之发展,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崛起推动, 形成了商业发展的新纪元, 促进了世界经济接轨的实现。而这样的电商发展, 为市场竞争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促进了市场营销行业的整体改革。将国外的发展经验与理论相结合, 对电商实际的发展情况和背景进行考虑, 促进传统市场营销的改变和创新, 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2、 影响分析

2.1、 电商对市场营销起到的积极影响

展开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为市场营销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从传统的营销发展情况来看, 这样的营销程序相对复杂, 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对其进行支持。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 这一问题能够被有效避免, 实现网络链接, 将商家和厂商进行直接联系, 将工作时间进行缩短的同时, 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进行了节省。在电商的网络平台上, 商家能够将厂家的生产信息发展动态进行及时掌握, 促进交易的顺利推进, 并将产品直接在网络销售平台上进行推广, 挖掘潜在客户, 有利于市场营销的发展。其次, 电子商务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扩展, 能够将企业的营销范围进行扩大, 促进其进入全球市场, 从而实现企业与世界接轨。通过对网络平台的应用, 促进客户与企业进行直接的交流, 企业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明确, 从而将自生的服务质量进行提高, 推动用户满意度, 将产品生产成本进行降低, 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最后, 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有效改变市场营销的发展观念, 实现网上购物模式的形成, 在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 将市场的营销质量进行有效提高, 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球化的发展空间,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2、 电商为市场营销带来的挑战

在电子商务进行发展的过程中, 其在为市场营销行业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同样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挑战。首先, 它的发展加强了市场营销的竞争力。就电子商务来说, 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这就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得以加强, 而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已经难以支撑企业的高效发展, 还需要促进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变。其次, 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传统营销模式, 使得财政和其税收方面出现问题, 形成了金融风险, 不仅相应的税务部门不能将网络营销的规定进行制定和晚上, 而且电子商务促进了交易的透明化发展, 促进其实现性和交互性的提高, 在增加了成交数量的同时, 简化了交易程序, 为整个交易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最后, 电子商务将企业管理的风险进行了加强, 其行业发展还不够完善, 这就导致客户的信息安全和产品安全都面临着巨大难题。

2.3、 电商与市场营销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推进, 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为市场营销行业的推进做出基础贡献, 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 其现代化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商行业的进一步加强。其次, 电子商务行业时间较短, 发展速度较快, 我国人才培养速度远远跟不上其行业的推进速度, 导致新型的技术服务人员相对缺乏, 限制了行业的发展。最后, 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 其市场还不够成熟, 没有完善市场的管理体系, 导致很多虚假信息的出现, 导致行业发展的受到限制。

3、 发展策略

3.1、 环境优化

在工商管理学的背景下, 促进其发展建设的进一步加强, 需要将其发展环境进行优化改善。就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市场营销开展来说, 其都需要在市场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开展。因此, 工作人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应该具有针对性地将这一问题进行加强, 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 促进市场规章制度的完善, 加强电商行业发展中的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 促进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以增强。并加强相应的法律建设, 针对一些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行为和人员给予严重处罚, 将这一问题进行有效避免, 从而为市场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3.2、 创新制度改革

就电子商务来说, 其交易方式较为新颖, 企业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 跟进时代的发展步伐, 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 将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结合, 促进发展改革和创新的推进。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 首先, 要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结合市场营销的管理需要, 促进电子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 将先进的管理观念和营销策略进行借鉴, 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其次, 要提高人员素质, 建立一支专门的网络营销队伍, 对人才技术技能进行定期培养, 保证相关人员对技术技能进行熟悉的掌握和操作, 并定期开展员工大会, 将其思想责任认识等进行提高, 保证人员对自身工作严格的执行, 避免信息泄露等问题的发生。最后, 要促进企业技术投入工作, 要将质量较好, 发展较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引入其中, 为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工商管理学的角度, 对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的发展影响进行分析, 电子商务在促进市场营销发展的过程中, 也为市场营销行业的推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 要想促进行业进一步推进, 促进企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就需要相关人员深入认识到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 在工作的过程中, 采取各项措施, 促进工作的具体推进, 保证电子商务的推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研究与探索

作者简介:宋其江(1975-),男,黑龙江密山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学院,讲师;吴鹏(1980-),男,吉林延吉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BD:1212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40-02

“电工学”是针对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目前,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矛盾,首先是学时少,[1]包括东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内的很多高校都存在课时被压缩的情况。其次授课对象涉及多个学院的多个专业,学生的程度和专业背景不同,对“电工学”的教学提出不同的需求。最为突出的是目前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被动式,考核方法普遍以卷面成绩为主。这种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面对这些日益突出的矛盾,如何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对电工学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与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电工学教师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2]下面结合我校电工学教学情况,提出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自学能力

考虑到非电类专业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适当的精减和侧重,通过认真设计和优化来适应不同的专业需求。例如针对我校的艺术设计、高分子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这门课为选修课,授课内容就不要拘泥于课程内容,要增加课程的广度,给学生介绍一些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科技的最新进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学好这门课程能为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学生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中的异步电动机及其PLC控制侧重讲解,这些内容对于本专业有很强的相关性,为将来的工程技术等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适当的精减,将一些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交由学生来自主学习,这样节省了课内学时,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负责引导和考查,采用形式为提出若干问题,最后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者让学生来讲解这些内容。

采用以上措施,实践教学效果很明显,既缓解了学时紧张的问题,又适应了专业的需求。

二、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形式要服务于内容

在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安排上,以学生为本、增强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不仅要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手段,[2]具体作法如下:

1.举例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将所教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例如在讲授电源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时,就可以讲解手机电池充电现象。在充电这样一个过程中,电池不再是电源了,而是负载,这样学生马上就可以理解在电路中电源不一定是发出功率,有时是作为负载而吸收功率的。在讲解恒流源模型时,许多同学不理解,这时可以讲解现在广泛使用的LED照明和大屏幕需要的就是这种电源形式,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了恒流源模型存在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

老师的责任不但是使学生听下去,而且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主动地听进去。在教学中笔者主要是针对生活中的有趣的实际用电问题或者电气现象,提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中必须做到很好地“提出问题”,进而引导进行“分析问题”,最后老师要做好“总结问题”。学生通过启发教学可以对同一问题在不同层次上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养成一个善于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讲解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法时,可以提出一个RLC串联电路,看能否用直流方法解决交流问题,通过分析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交流电路的分析与直流电流的不同,进一步认识使用相量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类比式教学法

专业知识一般来说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但是自然界的一些规律是相通的,因此对于电工学知识的讲授来说可以通过类比式教学方法,[3]将一些难理解的理论性强的重点和难点,对比为日常生活中的原理和常识,或者类比为以前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经验和理论。这种类比和转化,同学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类比法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学生也会有触类旁通的感觉。如讲解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时,要理解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基础,动态分析是静态分析的目的,首先可以假设放大电路没用直流偏置部分,让学生来分析一个正弦量能否被放大。通过引导,学生会发现正弦信号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放大,严重失真。接着指明静态为动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正弦信号的电位被整体抬高了),然后进行类比,把静态分析比喻为周杰伦的演唱会舞台,动态分析比喻为周杰伦的表演,只有演出舞台安全可靠,灯光音响都很棒,才能为周杰伦的精彩演出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类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静态分析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偏置电路的必要性。

4.多媒体教学手段

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其特有的优势。它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形象地展示物体,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针对电工学课程涉及某些内容,应当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才能更好地为讲课内容服务,提高讲课效果。

总之,笔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为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服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不断探索和改革,为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素质教育

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4]反过来实践教学可以将电工学中“难学抽象”的理论变得更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引入实践教学呢?笔者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将EDA工具引入电工学教学中,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EDA软件进行现场仿真、演示,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通过仿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感受到实验带来的直观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进行课程实验。实验的内容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实验验证。[4]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了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常用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第三,在教学中引入实训项目,就是以实际生活需要为目的,提出实践训练的项目,例如双控灯、可调光LED灯等项目,这样的项目往往贴近生活,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能够根据项目要求,从查资料、选择元器件、构思实验步骤,再到调试电路,直到项目的完成,均独立进行。最后老师负责验收,成绩计入平时考核成绩。这样的实训项目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5]学生完成有一定深度和工作量的设计型实训项目后,很有成就感,而且收获很大。

第四,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电子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这是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鼓励和指导他们参加电子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可以利用我校创新实验中心的有利条件,了解和掌握除了应用电工学的技术知识外的知识和技术,如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才会更有竞争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提高学习主动性

目前电工学课程的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考核方式单一化,一般采用考勤+课堂+作业+卷面的简单形式。显然这种形式已经无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教研室对电工学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用分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考核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结果和过程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预习+课堂提问形式。通过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与分数,计入考核成绩,通过这样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同时也增进了与学生的互动性。

第二,通过适当的平时考试,增强了学生对学过的阶段性知识的理解和总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期末试卷的考试成绩。但是平时考试不能过于频繁,对于电工学这样学时紧张的课程来说,往往会占用许多学时,影响总体授课效果。

第三,实训项目的考核,通过学生实训项目的报告和实物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计入考核成绩,这种考核形式鼓励了学生动手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实践动手的能力。

五、结论

针对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讲主要内容,加强了对主要内容的掌握,适应了不同专业的需求,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教学服务,体现教学的根本思想。此外特别要加强实践教学设计,提高素质教育,最后在考核方式上要多样化,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和探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孙君曼,贺振东,黄春.谈电工学类课程理论教学中多种方法的有效融合[J].中国电力教育,2009,(7).

[3]杨威,吴建强.“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

[4]张敬贤.实验教学在电工学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篇4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教学实践;实验技能

《电工学》在我们学校是作为热动、化水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路、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安全用电,电工测量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它具有概念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使学生尽快掌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本文将就《电工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电工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对象是非电类专业学生,其内容必须与后续专业课相符合,其基本理论,以必要够用为度。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如电路部分重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电机与控制及安全用电部分主要讨论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的外部特性,控制和使用及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电子技术部分重点介绍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功能及电子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应用。而电子测量部分介绍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实验,可以放到实测中去讲解和应用。另外课程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在平时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相联系起来。例如,在介绍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只单纯介绍曲线的基本含义,而特性曲线有什么实际应用并不介绍,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感到抽象和无用。只有注意了知识与工程应用的密切联系,在介绍曲线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二极管特性曲线可由晶体管图示仪来测量获得,利用特性曲线可以观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检测性能的优劣,从中学生体会特性曲线的作用和应用。教学中还应注意通过“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单元电路的功能和应用。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二、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在《电工学》的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强调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思考分析理论在实际的具体应用。例如,在分析串联电路的应用时,学生对它的实际指导意义理解不深,我就补充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为12V,额定功率为3W,要把它作为信号灯接到220V,在电路中,应该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可选的电阻有500欧姆、700欧姆、1000欧姆、1200欧姆四种。学生根据小灯泡的电压、功率,算出了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5A,电阻为48欧姆,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0.25A 和总电压220V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880欧姆,最后将总电阻880欧姆减去小灯泡的电阻48欧姆得到832欧姆,即为应串联的电阻阻值。但实际上可选的电阻没有832欧姆的,那么,在接近这个电阻的700欧姆、1000欧姆两个中应该选取哪一个呢?能否选取最接近832欧姆的700欧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选了700欧姆的电阻,串联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9A ,超过了它的额定电流,这是不允许的。在这个问题中前面算出的额定电流在实际应用时隐含的条件是只能小于等于它,而不能大于它。选取1000欧姆的电阻串联后,虽然电流下降到0.21A,小灯泡的亮度有所下降,但却能保证电路设备安全。在《电工学》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讲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的关系时,我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两个电阻串联,其中一个电阻特别大,大到了无穷大,也就是断开了,那么在断口处的电压是多少?有的学生感到茫然,有的学生说那就没有电压了。其实这个问题可用动态抽象的电路去想象——在那个逐渐变大的电阻两端接上电压表一直监视,则电压表读数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电压表的读数必然与电源电压相同。这就是为什么电线断线后如果有人碰到就会触电的原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三、合理安排教学顺序,注重相似内容类比区别集中教学

《电工学》的教学内容中有些概念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按部就班地顺着章节讲述,会造成内容前后脱节,让学生抓不住要领。如果打破章节顺序,把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集中讲解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电磁与电磁感应”教学时,左、右手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均不在同一节,而且这几个定则都是在介绍其他概念时配合应用的,比较分散,提法又很相近,致使很多学生经常混淆这三个定则的用法。如果采用类比区别、集中教学的方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这三个定则同时列出,并区分它们的适用场合,即右手螺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左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而右手定则用于判断导线切割磁力线后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其次,再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下转第175页)(上接第162页)具体地分析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代表什么,食指的方向代表什么,手心手背又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学生对三个定则的概念和运用场合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四、合理采用比拟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在《电工学》课程中有些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兴趣不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往往要在教学中突出概念的理解性,采用比拟法是一种让学生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方法。 例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学生对参考点的含义不理解,因而将电压、电位经常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电位比拟为高度,把电位差(既电压) 比拟为高度差。因为学生对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电位的特点是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它是相对值,其大小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不同。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桌面高比拟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点( 如地面、讲台的桌面、屋顶等 ) 来看讲台的桌面高度,选择的参考点不同,讲台的桌面高度就会出现不同的值,这些值既可以是正值( 以地面为参考点),也可以是负值( 以屋顶为参考点) ,也可以为零(以讲台的桌面为参考点)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电位差的特点是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它是绝对值,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高度比拟为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位差,此时无论我们选择的参考点怎样改变,讲桌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电位差是绝对值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

五、合理安排好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

篇5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Talk medium job school 《electrician's foundation 》

the lesson teaching new method

Liu Shou-long

【Abstract】Electrician's foundation is medium professions such as the job school machine electricity,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ity etc. set up of a profession foundation course, exaltation should course of teaching efficiency, have to be excellent to turn a content of course, understanding teaching object, reasonably ducting teaching, excellent turn a teaching method, strengthen study method instruction, the outstanding student's corpus function, stir up a student of study interest and create sex thinking.

【Key words】Electrician's foundation;Teaching effect;Teaching method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电子和电气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对这门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然而,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与定理多、原理抽象、知识含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理论难懂,公式难记,运算繁琐,解题困难。多数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进行一些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做到紧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难易适中,以实用为原则,转变“教学内容即教材”的传统观念,把基本概念、原理作为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目标。例如电磁的教学,初中物理中已经讲了一些基础的知识,所以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分析现象上。职校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薄弱,磁场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讲解时可以和Flash一起配合使用,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深对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了解教学对象,因人施教

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时,首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大体了解。职校学生普遍由于基础相对较弱,特别需要物理与数学知识,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可以考虑对接受能力强、中、弱的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教学。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适当降低难度,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接受能力中等的学生,要适当加深部分教学内容,在动手和实践中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兴趣;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加强拓展知识的学习,着重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结对子”和当“小老师”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上述能力,同时也提高各阶段学生的社交和语言交流能力。

3.选择合理的课堂导入

由于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概念多,内容抽象、枯燥而难以理解,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能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促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有助于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方法导入新课。笔者常用的教学导入方法有设疑导入法、演示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等。下面就上述方法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3.1设疑导入法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在上课开始时根据即将讲解的内容提出问题,悬念寓于其中,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讲解“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节时,先指出电磁感应现象中闭合回路有感应电流产生,势必有感应电动势的存在,再提出问题:“如何来计算这个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呢?”这就引出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这样引入新课的教学,学生思维活跃,兴趣较浓,师生思维出现共振,乃是课堂教学艺术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3.2演示导入法

职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奇的心理,对新鲜、奇特、直观、生动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借助多媒体声、像、文字、动画等的配合,采用新颖生动、形象直观的电工演示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信息,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可使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讲解“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利用Flas课件演示,通过控制正电荷在电源两极间移动的速度和数量,模仿出电源两极建立电场的全过程。正电荷运动的立体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真实理解。

3.3生活实例导入法

篇6

计算机相关技术专业的《电工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以前在学习计算机类的专业课程时,都要经历《电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电机拖动》等课程的逐步引导学习后,再进入到专业硬件知识的学习,总感觉要系统化的学习后才能掌握好后面的学习内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办学中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再向“压缩版的大专”方向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当努力做到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设计、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的特征,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不断进行课程和教学的改革,适应学生和市场的需求。然而,本人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直对《电工技术》等课程缺乏兴趣,因而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课程抽象、难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电路分析开始的一大堆理论知识,到数字电路的01世界与实际教学内容的相互转换,都使学生纷纷放弃了钻研,凑合把课混过去。另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轻视现代技术的教学思想影响了教与学的效果。一直有人认为该课程既然是基础课程,就没有必要涉及新技术,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学生感觉这门课程很古老,在后面越来越没用,更是打不起精神来。

为改变这种情况,我在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探索课程改革和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最主要是两条:一是加大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认识、电工工具的使用等。二是将知识分为重点讲解的和一般理解的,与计算机专业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详细讲,认真学,而一般性的知识则大概介绍就行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灌输学生安全用电的知识,并把每部分内容与后面课程的联系告诉学生。

实际上,现在在计算机专业的后续课程中,专门的硬件课程已经很少了,最多也就是组装维修里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相关课程里有用,但在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学生一般去的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要求却很高,要会修理电脑、外设,要会拉网线、联网,还要会编程、搞网页设计,等等。所以需要他们掌握很宽泛的基础知识,还要会综合运用。电工技术课程任重道远。

经过几次改革,现在我们的《电工技术》课程基本上安排在学生的第一个学期进行,主要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用电常识、基本电路介绍、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的应用、数字逻辑、基本逻辑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等,而对动态电路分析、放大电路的分析、模拟电路分析、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内容作为了解性知识,在60个学时内完成。这里面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内容,而且虽然内容繁杂,但必须要保证足够清晰的条理性,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随时注意他们的理解接受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节。例如,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对电子学的一般知识以及有足够了解,是原来的中专职高的三校生,那就要重点放在其他地方,而如果学生大部分是从高中高考过来的,对电工学的知识仅限于中学物理的范围内,那在入门的时候,就要慢一些了。有时候同样专业的几个班,同样的《电工技术》课程的进度却差得很多。

《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宽泛,为了将该课程讲解透彻,必须对该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1)考虑到电工技术所涉及的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等内容贯穿课程始终,因而对这些部分的内容从有关章节中提取出来,在课程讲授开始之前集中安排讲解介绍。(2)将电路原理方面的直流电路部分教学,分为原理教学和方法教学。原理部分集中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内容;方法部分讲解电源等效变换法、支路电流法、网孔法、节点电压法等内容。这种集中讲解的方法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比较学习。

另外我们还加强实践性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在实验室里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平时上课就多接触电工工具、计算机组件、OA设备等。一方面使同学们对这些以后天天打交道的东西不陌生,另一方面也使他们随时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式学习习惯的养成。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声光效果加强学生上课时的精力集中程度,让他们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另一特点。尤其对一些微观知识的学习上,枯燥的讲解根本不能完成让学生明白的功能,而FLASH动画的新颖效果,却让学生们很快就明白了。同时,这也为今后制作电工技术的精品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结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特意把安全用电技术、电工工具的使用等实践性技能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展身手。通过严谨组织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尤其是对实验指导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如在实验前认真备课,要求指导教师对实验内容和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抓好实验前的预习这一环节,充分阐述有关实验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提问、提示、重点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认真批阅学生的预习报告,分析其思路及方案的优、缺点,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耐心指导本部分内容,以工程运用设计实验为主,尽管学生思路不一,实现方法各不相同,在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或提出同实验毫不相干的问题,指导教师应耐心指导,针对学生调试中存在的问题、疑问、难点进行剖析、引导,运用有关理论提供给学生圆满的回答,否则就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使学生感到失望,影响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在完成实验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对现有的工程设计实验进行进一步研究,培养学生实际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

经过几次改革,我们的课程计划内容几经变化,甚至是几上几下。对这门课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虽然很怀念90年代的学生的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劲头,但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学习的动力是在下降,这一方面要靠社会鼓励、学校激励,建立起一股爱学习、重知识的社会氛围,也要靠广大老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扩展自己的教学手段,用开阔的知识面,风趣的语言,吸引人的教学风格,打造出自己的教学品味,创造教学奇迹!

参考文献:

[1]刘晓静等.《试论“电工学”课程改革》.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

[2]高士杰.《浅议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2007

篇7

关键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应用型人才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是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相关电学知识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而且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基础性、先进性和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已经成为各专业学生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学好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完成知识的传授,更要把人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内容多与学时少”、“学好与用好”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提出了八点改革措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建立与辽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关联的应用型专业体系、推进产教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在近几年的国内外各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都始终把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但每个高校的教学体制和专业设置各不相同,学生个体素质也有差异,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借鉴,但具体实施过程还得参照我校具体情况而异。

1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减少与教学内容急剧膨胀的矛盾在不断加剧,原有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对应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体现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与需要,体现行业、企业标准以及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体系,形成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由于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对该课程的需求各有差异,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按专业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让各专业根据自己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要合理对模块进行不同组合,已有效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1.1模块一基本模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传统内容中大部分还是基本内容,即为非电类专业的基础性内容,如长期起作用的电路基本定理、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或当下还在起作用的如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由分立器件组成的放大电路也应在此模块中,因为它毕竟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基本内容中的基本点要讲清讲透,如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基尔霍夫定律的交流形式以及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对称的三相电压和对称的三相电流;模拟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各种基本门电路和触发器的逻辑特点和逻辑功能等。1.2模块二针对我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各专业,包括机电、机设、机制、过程、工业工程等,除基本模块中讲解的内容以外,还应重点选讲磁路部分和电机部分,但不是按照电类的要求重点讲解电机绕组的结构、内部电磁机理、矢量图和等效电路等,而是重点突出机械类各专业常用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机械特性、起动、调速、制动以及铭牌数据的计算等知识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1.3模块三针对我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各专业,包括车辆、汽服、物流、交通、交工等,除基本模块中讲解的内容以外,由于汽车类专业的学生要对车载电池、充电桩、驱动电机、控制器、变频调速器和各种电源等设备要熟练掌握,所以还应重点选讲交直流电动机、驱动电机、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路中的反馈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知识点,对于非电量的电测量方法也应掌握。示意图如图2所示。1.4模块四针对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各专业,包括建环、建筑、道桥、给排水等,除基本模块中讲解的内容以外,还应重点选讲建筑电气相关知识,如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提高意义及方法、安全供用电常识、电工测量、常用传感器的电测量法、松下、欧姆龙、西门子等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等知识点。示意图如图3所示。1.5模块五针对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包括焊接、材料、材成、材物等,以及针对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包括环境、环科、应化、化工等,讲解内容为基本模块即可,还可以适当在基本模块中再精炼些,如受控源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直流稳压电源等可以作为选讲内容,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跨到电类或机类专业的机会和可能性不大。

2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难以发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为目的,教学模式应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积极探索问题导向、案例教学等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并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现场教学、远程教学、模拟教学等适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综合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1铺垫法例如,在讲解晶体管工作特性时,从多方面反复强调放大、饱和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与后续数字电路内容的学习有机结合,前后呼应。2.2图解法与解析法相比,图解法是一种比较形象、直观、便于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将其应用在交流电路的相量法当中,可以较方便地比较两个正弦量之间的大小和相位关系;将其应用在放大电路中,可以形象、直观地表明各信号交流分量的传输、相位和有无失真等现象。2.3表格法简明易懂、含义明确、详略得当,例如,在讲解数字集成电路各种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时,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将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记忆逻辑门的动作特点和规律。2.4对比法对可比性内容,如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RC和RL电路的暂态分析等,只需重点抓住一个讲深讲透,同时指出异同点,其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2.5循环提问教学法课堂上,采用不断循环提问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处于思维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6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有一些比较不好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也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课件的制作要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举例应用”这一标准,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科学系统性和逻辑性并存。2.7远程教学法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利用发达的手机通讯软件,如QQ、微信等,可以在线、实时地答疑解惑,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相结合的目的,还可以增进师生情感,为课堂气氛的活跃和讲课、听课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体验随时随地辅导答疑的乐趣,体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使得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生动有趣,课余时间也能感觉到老师就在身边。

3改革实践教学

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方式和内容比较固定和单一,专业特色不明显,不利于学生后续专业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提出基于专业导向的改革,构建以基本操作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为主的三级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达到知识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基本操作能力是通过验证性实验逐步掌握电子仪器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及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自主设计能力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以便使其逐步掌握较复杂、系统的功能电路的设计过程;综合创新能力是按兴趣方向选择教师提出的命题或自由选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安装调试和测量,确定最终设计电路的能力。根据学科特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形成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4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采取课堂讨论、笔试、实际操作、现场答辩以及实践论文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改变学生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5网络教学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依托辽宁工业大学教改项目《电工与电子技术微课教学方法研究》,建立并不断更新电工电子教学网站,完成电工电子多媒体教学视频、习题课资源共享视频、实验视频和部分电工电子课程微课视频的录制,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共享。

6教材建设

积极选用适合应用型专业教学需要的教材,或具有与企业联合编写的参考教材并具有明显的应用型专业特色。

7校企合作

与行业、企业、实务等部门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立企业专家进校的工作机制,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开发。

8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提升

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要走出去,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先进工程设备和技术的使用,了解企业真正需要我们高校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探索与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开发。

9展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2004年被评为辽宁工业大学精品课程,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007年评为辽宁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本课题组成员为骨干力量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高校教学团队。课题组成员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但为了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其教学改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如何在没有后续课程支撑的前提下,更好地解决电工电子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仍然是摆在我们每个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2)目前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方法尚显单一,要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EDA仿真技术及网络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效率。(3)开发更多的和专业相结合的实验和实训项目,给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平台。(4)派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掌握企业现实需求,让学生和老师都学会有的放矢。10结语辽宁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础雄厚,工科类学生在省内的需求较大,同时伴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学科的知识更新较快,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更高。为配合我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际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必要进行新形式下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对解决当前我省高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等目标、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起到一定的积极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香婷,刘涛,张晓春等.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2]刘大力,吕宏,王立峰等.高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

[3]李裙,宋文龙,尹力.高校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

[4]王波,张岩,王美玲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篇8

关键词:非电类专业 电工电子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b)-0108-02

课程体系是新世纪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现代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设置。它是理工科非电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与电类专业的电路、数模电子等课程相比,非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知识面广、应用性强等特点。

1 改革的背景

非电类电工电子系列的教学课程通常称之为电工学,这门学科是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而且普遍开设的技术性基础课程。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与现代化需求接轨的非电类专业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课程内容包括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技术等几方面,系统地为学生输导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要点,同时辅以实训,让学生更快、更好、更专业地走上自己的职业岗位。

在教学计划中,非电专业的培养理念,即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同时院校在电工电子教学中与相关专业的实训中心或者汽车学院,以及机械学院等单位,共同合作参与此门课程在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的交流探讨,合作参与的成员积极敬业地对关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动态进行了国内国际行业的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成功的教学理念,并积极组织、参加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会议。从而优化笔者学校关于此门课程教学体系,制定出一套符合该校教学特色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

同时,对该校该门教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适实总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课程的定位不适应时代要求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各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非电类专业技术人员同样也面临着高素质高专业的市场需要。不仅要求对专业内的技术知识灵活运用,还需要有极强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技术的驾驭能力。在传统教学中,非电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校内教育后,无实训经验,参加工作后,实际操作能力差,所学与所用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必须以应用实际作为该课程的基础教学理念,重新定位。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自我国电工电子学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来,已有近60年的教学历史,是一直延用至今的电类教学基础。而对于传统设备的电工电子学的课程,主要培养的研究性学术人才,而并非实际操作性强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对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院校对近年的课程教学系统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基本教学理念,以培养非电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应时展,紧跟时代需要,及时做出教学改革与创新。

1.3 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信息量少

传统教学内容强调基础理论重视细节定量分析计算,而对于这些已经与时代脱节的内容继续保持保留,以至于影响教学质量,使教学显得臃肿、低效。占用了新知识新内容的授课时间,使创新的教学内容无从立足,减少教学信息量。

1.4 实验内容落后,实验模式单一

近60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实训方面还是固定的时间和闭门造车的模式,教学内容还是以基础理论性和验证性为主,课程讲义还是以理论为 ,实验课程还是以列示实验步骤为主,固步了学生的技术研究和创造能力。

2 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思考

2.1 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影响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可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系统、科学、求是地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

2.1.1 注入新血液

院校要针对非电类专业特点,重新编制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关键在于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做好教学大纲的修订,不仅为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进行更好地指导,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评估也提供了重要准则。所以,教学大纲的修订要贯彻以下原则:少而精、量力性,保证教学大纲的“先进性”,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1.2 要结合非电类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

非电类专业的工程技术领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要求较少;而一些非电类专业会与电学有技术集,比如,机械工程类与制造类专业等,其教学要求就仅次于电类专业,机械工程类与制造类专业中,除了涉及基本电学常识和理论概念外,还有部分内容涉及到工程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性知识。因此,在教材的创新与选择上,务必结合实际应用中各非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同时具备专业特色课程教材。

2.1.3 要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范围的知识面相对要广,其实际应用内容在课程上不能面面顾及。而在开发、设计、运行非电的工程系统时,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其主要的课程内容是在学习一定电工电子知识的基础上,与电子、电气工程师进行工作对接的配合、协调,非电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应该从专业学科的交叉应用的角度去应对、处理问题,需要具备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在学习时相应的知识面要求就有所偏重,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根据教材,有的放失,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2.2 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2.2.1 坚持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以传授书本内容为主,而主要针对专业的理论知识等进行详细讲授,使学生达到笔试和掌握书本内容的基本要求。而在授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使知识内容更形象更可读地传授给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2.2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授课的主要场所就是教室、课堂。即使是实验课,也仅局限于实验室。而随着课程改革深入院校,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厂房,走进工程现场,让学生把书本内容转换成实际操作,从而加深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2.2.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1)灵活辅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能够以生动、形象、真性的直观效果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真实地去理解教学实物教学意图,同时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图文去学习,降低了知识内容的复杂性。

(2)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尽量辅以实物教具,让学生亲力亲为地去体验学习。同时,老师在设置课件内容时,最好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注意将电工电子知识与非电类专业工程领域应用结合教学,吸引学生主动探索。

(3)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再辅以教学仿真软件,以强化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的理解与创新。

2.2.4 重视实践,加强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实用性”为根本,学生本身对电工电子实验和实训也很感兴趣,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可见,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是必然的。而电工电子学课程模块化体系需要对非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课程进行重视和实践引导。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参考文献

[1] 程友杰.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318.

篇9

关键词:电工电路;实验课程;教材;考核

作者简介:唐方骏(1984-),男,上海人,上海海事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助理工程师。(上海201306)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97-02

电工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基础课程,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意义。在科技高速发展、参加实验人数大规模增加的背景下,目前的实验课程显得缺少变化,存在一些需要优化提高的环节,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一、实验课程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电工电路实验是所有电学实验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上海海事大学所有工科类学生都将参加。最基础的往往看似也相对最简单,得不到重视,但它却又是所有电学知识中的基石,为学生未来学习其他电学知识做铺垫,电工电路实验的作用不容小觑。

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涵盖了很多计算公式、推论过程,相对缺少对实际物体感性的认识,有时碰见实际问题,不知如何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开展实验课程的目的就是弥补理论课的不足之处,增加感性理解,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上海海事大学搬迁到新校区后,学生人数和专业种类增加了很多,对实验室的要求也提高了。经过两年多在实验室工作的实践,认识到目前实验课程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有改进提高的空间。

学生对实验课积极性不高以及重视度不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实验课前的预习不是很充分,实验过程不专心,实验器材损坏较多,实验报告完成也不认真。实验课程中对电工电路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占大多数,学生在操作实验时往往很机械地为了完成实验而实验,在实验中遇到线路问题首先找老师解决,独立思考能力欠缺,有时即使完成实验也弄不清楚一些实验原理和现象。验证性实验过多导致实验难度不够,学生以模仿教师的演示实验和操作接线为主,被动地完成实验,在实验前即知道实验结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目前实验室关于电工电路的实验项目、实验指导教材和实验内容多年没变,还是停留在老思路、老方法中,偏重于理论验证部分,缺少与现实应用的联系,没有紧跟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步伐。实验指导教材对于数据测量的要求过于死板,条条框框太多,都是一些现成制作好的表格,使学生局限于实验教材的思路,多数人的实验目的变成了测量数据以完成表格,而对数据背后的意义不太关心。实验教材中有些内容过于简单或具体,使得学生完成实验的时间偏少。电工电路实验面向的学生主要分为电类专业(电气、自动化、电子、通信等)与非电类专业(电类以外的工科专业)。对于前者,实验课程结束后需要进行考核,而对于后者,只需完成实验课程,不需要考核。不需要考核的学生自然不太重视实验课;需要接受考核的,虽然重视,但还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目前的考核方式还是操作原有的实验,比较单一,并没有起到检验锻炼学生能力的效果。目前的实验课还是依附在理论课程中,只是属于其中的一个环节,限制了实验教学的管理与运作,有时会出现排课不当,导致实验教学进度超前理论课进度的情况。

二、改进实验课程的一些举措

1.改编实验指导教材

目前的实验指导教材已经使用了好多年,里面的内容并没有做过大的改动,随着参加电工电路实验的学生人数、专业种类的增多,有必要对实验指导教材进行改编,电类专业与非电类专业所使用的实验指导教材应该有所区分。对于非电类学生所使用的实验指导教材,还是保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适当增加些设计性实验。而对于电类学生,实验指导教材中应该要增大自主设计性实验在整个实验课程中的所占比例。现在所使用的实验指导教材中,关于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步骤等描述太详细,对于数据的测量又制定了统一的表格,规定了所要测量的数据,学生完全按照着实验指导教材的思路做实验,缺乏独立思考。实验指导教材应该在保持原有的实验原理介绍及实验操作规范、安全守则的基础上尽量删减那些指导过于详细的、冗余的部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思考与自由发挥的空间。此外,实验指导教材中多年未变的实验内容也应相应改变和调整。有些实验比较简单,耗时较短,出现学生做完实验后还剩余一些时间无所事事的情况,建议把这些用时较短的实验合并在一起。比如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与电位的研究和叠加原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这两个实验是分开的,可以考虑把叠加原理合并到基尔霍夫定律验证中去,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可以划分到其他实验中。最后,在实验指导教材的改编过程中,应该在每个实验后列出更多的相关思考题,利于学生对所做实验的总结,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增加实验内容,提高实验难度,尝试更多的设计性实验

上海海事大学非电类专业学生参加电工电路实验一共是8课时,也就是来实验室4次,电类专业实验课一共是18课时,其中2课时是进行实验考核。在总课时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设法改变原来的实验内容(形式)来达到改进实验课程的效果。非电专业的实验课时少,要求也比电类专业低很多,在达到了解电气设备仪器、掌握基本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对于那些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对电学知识兴趣高的非电类学生,可以为他们增加电类专业的实验内容。在电类专业的实验课程上作更大的调整,改变原来的实验模式,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课时的利用率,对设计性实验提出更多的要求。

针对非电类专业,可以增加如戴维南、诺顿定理的验证、三相交流电路参数测量的实验,某些机械类专业也可以考虑增加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器等实验。这样在实验课时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缓解有些实验过早结束的情况,学生也会感到时间的紧迫,更认真地去完成实验项目。而针对电类专业,为他们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实验项目。可以在现有的实验基础上完善的参考实验项目有电源等效变换、二阶动态电路、受控源研究、RC选频网络、互感电路等。

在实验讲解过程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场对实验的演示,主要明确实验原理和大致方法即可,给予学生更多探索未知实验现象的空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碰到问题时,尽量让他们自己来发现和改正错误,增加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提高实验的难度。再者,原先只做一阶动态电路的实验,可以增加二阶动态电路的实验,只做一端口网络的加上二端口网络,通过这样也可以提高实验的难度。

在设计性实验上也需要下功夫。非电类专业的要求较低,可以在提供了实验原理图后让学生自行选取所要测量的参数,设计数据测量的表格。对于电类专业,则可以在8次实验课中抽出2课时专门进行自我设计的实验。例如在戴维南、诺顿定理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含源一端口网络,电路原理图自己画,参数自选,明确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如端口输出的最大功率)。学生也可以根据所学的电路理论知识来自行创建一个实验题目,编写实验指导提纲:明确实验目的、介绍实验内容、所需仪器和元件、阐述实验原理(包括计算部分)和实验步骤,提出思考题。

3.适当使用EDA软件来辅助实验教学

现在实验课程中所使用的实验台虽包含了大多数类型的实验项目,基本能够满足课程的需求,但这些实验项目都是固化不变的,很难轻易改动。因此,在实验课程中引入EDA软件可以在虚拟中完成更多个性化的实验,弥补固定实验设备的柔性不足。同时,把EDA软件带入实验课程符合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趋势与要求,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兴趣,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在进行设计性实验方面给予更多自我发挥创造的空间。学生掌握了仿真软件对以后学习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也有所帮助。通过比较,考虑使用EWB软件作为实验课程的仿真工具。EWB全称Electronics Workbench(虚拟电子工作台),是交互式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EDA软件。EWB小巧但仿真功能强大,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图形界面直观、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带有丰富的元件库、提供多种电路方法),适合实验室教学。下面图1、图2、图3是使用EWB进行RLC串联谐振实验仿真的例子。

4.考核形式及其他方面的改进

实验考核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于实验的掌握和认知情况,在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非电类专业的实验课程不设有专门的考核环节,为此,可以在平时的实验课中加入考核。对于实验前的预习与实验报告的完成要有严格的要求,此外,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也可以计入到平时考核中。比如,非电类学生主要是做验证性的实验,在讲解完实验后,学生依然在连接电路、选择电表量程时经常出现电源短路、报警等错误,造成器件不必要的损坏,可以把这些作为平时考核的评分标准,也促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更认真、专注、仔细。电类专业在完成实验课程后有一次实验考试,但考核主要是针对以前做过的实验,缺少变化,形式单一。考虑在今后的考核中,不单单要完成验证性实验的操作,还要加上设计性部分,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考试的电路,并且要把原理阐述清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这样可改变一些学生会操作实验但不明白实验原理的状况。而对于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不用去考虑器件损坏的扣分情况。

目前实验室所用的实验仪器都是一些集成化的实验箱,安全、可靠,但缺点也很明显,减小了学生对于电气设备的认知度,降低了动手难度。通过在实验课程中展示一些实验器件来尽量弥补这些不足。比如,在做单相变压器的实验中,可以把实验箱内的变压器实物拿出来介绍,或让学生接触实验箱内部一些结构。再者,在做三相电路时,让学生看一下实验台三相电源的内部结构,或可以进一步在指导下对三相调压器校准,使三相电源对称。而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在实验中拆开,展示电动机中定子、转子、线圈的结构,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如果在实验课程中有剩余的时间,讲解一些电工技术(电工常用工具、电工基本技能、基本常识等),也是让实验课程更紧密联系实际的一个方法。此外,开放实验室,把实验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放在校园网上也是未来的方向。

三、结束语

对于电工电路实验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编实验指导教材、增加实验内容、提高实验难度、进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课程中引入EDA软件、考核方式改进等一些方案。在具体落实改进措施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会碰到更多新的问题。在改进电工电路实验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解决现有的问题,也要积极吸取和学习其他优秀高校实验室的经验,不断完善实验课程。

参考文献:

[1]沈小丰.电子线路实验――电路基础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邹其洪,黄智伟,高嵩,等.电工电子实验与计算机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刘鼎,许晓彦.改进“电工技术”教学效果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

篇10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减肥经历:无论当初的决心多么坚决,最终还是会屈服于美食的诱惑?据英国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最新研究证实,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能通过促进食欲使我们发胖。换言之,正是因为人体内携带这种“贪吃基因”,使得人们的节食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这种名为FTO的等位基因最早发现于2007年,它定位在人体第16号染色体上,有分别来自父母的各一个副本。调查显示,多达14%的英国人两个FTO基因副本均出现变异。跟没有变异副本的人相比,他们的肥胖风险增加了70%,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0%。有49%的英国人携带一个FTO基因变异副本,他们患肥胖的可能性跟正常人相比要多30%,而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则多了25%。科研人员认为,FTO是一种与肥胖有关的最普遍的基因。

据英国医学会研究理事罗杰・考克斯介绍,这一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仅仅锻炼或节食来对付肥胖并不奏效。科研人员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药物或者其它方法“关闭”这种基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减肥反弹问题。

手机影响心理健康

“喂,喂,你说什么?信号不好,听不见!”类似的场景无论在电视上还是生活中都很常见。研究发现,手机对现代人的影响超过钱包,手机丢了,大多数人不到一小时就会发现,而钱包丢了,可能一两天才会发现。日前,某杂志撰文指出,手机不仅拿在手里,也可能“长”在心里,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少人老是听到手机在响,掏出手机看,却并没有来电或短信。这是一种“手机幻听症”,在高级白领、媒体人员以及销售业务人员中很常见。长时间的幻听,会使人过度紧张,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因此,症状较轻者,不妨养成睡觉前关机的习惯,用健康的方式使用手机,更好地缓解压力。情况严重者,则应该考虑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早睡早起 有助成功戒烟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夜猫子”(喜欢熬夜的人)比“百灵鸟”(喜欢早起的人)更容易吸烟上瘾,而且戒烟难度更大。

研究人员对23000多对双胞胎进行了长达3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夜猫子”成为瘾君子的可能性比“百灵鸟”更大,吸烟上瘾后戒烟成功率更低,而且更容易产生尼古丁依赖症。

研究人员表示,一种可能是,由于尼古丁会让吸烟者在夜晚保持清醒状态,因此“夜猫子”更可能用吸烟来提神。另一种可能是,“夜猫子”更可能去酒吧和餐馆等吸烟环境,这也增加了他们吸烟上瘾和戒烟难的可能性。另外,“夜猫子”寻求上瘾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是其大脑中的多巴胺和类鸦片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夜猫子”要想彻底戒烟,最好改变“睡眠模式”,严格早睡早起,这必然会大大提高戒烟成功率。

电脑族常吃黄花菜可预防电脑脸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而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冷峻的“电脑脸”。

国外儿科医生新近发现,人的笑容与铁质有关联。研究资料显示,凡是面带微笑、眼球灵活、目光炯炯有神的婴儿,其体内的铁贮存多数正常;相反,面孔严肃、呆板,或1小时内仅发笑1~2次的宝宝,血中铁含量可能不足。因此,要把缺少笑容作为体内缺铁的一个早期警报。

人们都知道菠菜富含铁,其实,黄花菜中所含的铁是菠菜的几十倍。古人曾给黄花菜(金针菜)起名叫忘忧、疗愁,这足以说明黄花菜的功效。在我国的徐州,有道传统名菜“软炸黄花菜”,用黄花菜做主料,因外以鸡蛋糊裹炸,食之软嫩而得名,最适合“电脑族”们吃。

秋天出生的孩子更易食物过敏

英国《流行病和公共卫生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秋天出生的孩子发生食物过敏危险更大。

芬兰奥卢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2001年4月至2006年3月出生于芬兰东南部的近6000名儿童。研究发现,在母亲子宫内11周时正值4~5月份的孩子中,食物过敏几率为11%。而母亲怀孕11周时候正好是12月或1月的孩子中,食物过敏发病率只有6%。

研究人员对研究期间花粉水平进行分析发现,4~5月份正是桦树和赤杨花粉的高峰期。早期研究已发现,孕期接触花粉会增加孩子食物过敏危险。研究人员发现, 4~5月份母亲妊娠11周的时候接触花粉最多,孩子发生牛奶和鸡蛋过敏的危险,比母亲妊娠11周时为12月到1月的孩子高3倍。

减慢呼吸有助缓解疼痛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减慢呼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缓解疼痛感。研究人员分别选取了两组年龄在45岁至65岁之间的女性进行研究,其中一组为受到慢性疼痛困扰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另一组为健康女性作为对照。

实验过程中,这些女性在呼吸正常和呼吸速度减半状态下,其手掌分别受到适度的热脉冲的冲击。每一次热脉冲之后,研究人员都会记录下她们报告的掌部疼痛感程度以及情绪的变化等参数。结果发现,对于健康女性来说,当减慢呼吸时,她们感觉到的疼痛程度也随之降低。而对于患病一组的女性来说,整体上的作用不很明显,但那些情绪相对乐观的患者,也能借助减慢呼吸缓解其疼痛感。

研究人员说,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帮助解释为何瑜珈等一些活动通过调整呼吸来放松身心,提升情绪。

烤肉酱汁能减少致癌物质

肉类在烤、煎、炸等高温烹调时,会产生一种叫做杂环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体内蓄积,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鲜牛肉和用调料腌过的牛肉烧烤后,对比二者的杂环胺含量。发现腌过的肉高温烧烤后,所含杂环胺比未经腌制的低40%以上。经过对多种调料的测试发现,用孜然、咖喱、迷迭香腌过的肉,高温烹调后产生的致癌物最少。这是因为,烤肉酱中所含的淀粉、糖分等成分在受热的时候首先吸收热量,可以保护中间的肉块不会骤然受到高温,从而减少了致癌物质产生的机会。另外,烤肉酱中含有的一些有益成分,也是阻碍致癌物质产生的原因。这些食品配料本身均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也有益于预防高温加热食物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建议在烧烤、煎炸肉类前,放些调料腌半小时,不仅味道好,还可减少致癌物产生。

“边吃边K”有伤胃健康